现代国际金融范文

时间:2023-05-30 16:11: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国际金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国际金融

篇1

关键词: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一体化

一、虚实经济是紧密相连的

在复杂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虚拟经济是国民经济运行中最敏感的神经,因此,现代经济学需要高度重视对虚拟经济的研究,高度重视和积极展开现代市场经济的虚实一体化研究。

在复杂的现代市场经济中,不论是由股票的交易拉动整个市场价格上涨,还是说哪一方面的影响更大一些,那要看在具体的市场经济中的表现。因而在复杂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看到实体经济领域价格发生剧烈波动,就只是治理试题经济领域的价格,那是比较片面的,而虚实经济一体化研究的前言意义也正是体现在这里。在21世纪,关于国民经济运行的研究,不论是关于实体经济的研究,还是关于虚拟经济的研究,都必须是虚实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因为在现实中这两大领域是紧密相连的。

二、股票市场对虚拟经济的影响

股票市场是一种复杂系统,其主要组分是自然人和法人(买方、卖方,以及中介方),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在股票市场中进行股票的交易。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假定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经济人”,他们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且其行为完全理性。按照这一理论,股票价格是投资者对影响股票价格的实体经济变量未来价值的理性预期,也就是说一种股票的价值应当等于其未来收益的现值。但是,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Herbert Simon)所指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只能是有限理性的,由于人们受到信息和知识的限制,难以了解和预测各种可能的结果,通常只能根据主观判断进行决策,而且在决策时也难以考虑所有可能的方案。此外,人们的价值观和周围人们的言行也 会影响其决策的正确性。

虚拟资本的内在不稳定性来自其本身的虚拟性,虚拟经济系统中存在的正反馈作用也会增强虚拟经济系统的不稳定性。例如购买某种股票的人越多,就会促使更多的人购买这种股票。人们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就是正反馈作用,它会造成放大效应,使股票的价格大起大落。

三、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对于股票市场的研究就是虚实经济一体化的经济研究。在现代国民经济的运行中,虚拟经济的运行占有重要地位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虚拟经济的运行中,股票市场的运行占有重要地位,作为虚拟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股票市场的运行不仅对虚拟经济的运行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实体经济的运行也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股票价格变动通过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影响消费,财富效应是指金融财富的变化及预期的变化对推动消费支出的影响;其次,股票价格影响投资。股票价格通过改变资金成本;影响信贷渠道;影响固定投资等渠道间接作用于投资。

股市对实体经济的反作用也不可忽视,股市的上升会增强人们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并且由于“财富效应”而增加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反之,当股市泡沫破灭时,人们不仅减少消费,而且因心理恐慌而争相抛售各种金融资产,导致经济衰退甚至发生经济危机。

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的传导机制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的传导机制,实质上寻找二者相互作用的媒介物及其运行规律。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二者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经济变量相互作用。

第一,利率传导机制。利率作为一国货币的对内价格,对实体经济的运行有直接影响。利率下降就相当于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它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强化居民购买力的“惜购”心理,导致市场销售不振以及抑制社会总需求、制约国民经济增长。

第二,汇率传导机制。汇率作为一国货币的对外价格,作为开放经济中的重要变量,成为影响一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以本币升值为例,本币升值引起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进而导致产出减少,国民收入减少;再者,本币升值引起进口物价下降,若国内物价水平不变,则会出现通货紧缩的风险等。

第三,股票收益率传导机制。股票作为虚拟经济的重要载体,在资金存量不变的情况下,股票收益率提高,则会引导资金流向虚拟经济体,实体经济发展缺乏资金,经济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

第四,金融衍生品,实物金融产品等投资收益率传导机制。这种传导机制类似于股票收益率传导机制。

五、建立虚实一体化的宏观调控系统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从房地产市场传导至信贷市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由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由国内传导致全球,表明虚拟经济和试题经济是相互联系,紧密相连的。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研究还需要认真探索在复杂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虚实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调控系统的问题。

现代经济是高度虚拟化的,如果宏观调控知识调控实体经济,那对于保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是难以起到有效作用的。这次爆发的金融危机表明,宏观调控不涉及股票市场,不涉及金融衍生品市场,早晚是要出现大问题的。自由的股票市场应该终结了,自由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也应该终结了,而应当建立的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的虚实一体化的宏观调控系统。

这个新体系至少应该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长期规划研究;第二个层次是财政政策运作;第三个层次是货币政策运作;第四个层次是加强各国的协调合作。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大型金融机构跨国化已成为大趋势、大潮流的背景下,金融风险的跨境传染和溢出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我们要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提高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使全球经济得到健康、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3,(12).

篇2

关键词:金融风险;形成因素;财政风险;风险转移;防范策略

一、金融风险理论概述介绍

金融风险,指任何有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二、金融风险形成因素的分析

1.对外开放面临的风险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们看到一些国家金融市场开放后,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趁之机的情况。受冲击的有经济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国内金融服务市场对外开放也存在金融风险。我国目前已逐步开放保险市场,扩大外资银行经营范围,初步形成了外资金融机构与国内金融机构竞争的局面。

2.股票市场的金融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改制的推行,我国股市也在短时间内里高速发展,作为股市交易客体的上市公司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经历着一个急剧膨胀的过程。我国上市公司数量成倍增长,但上市公司质量欠佳,掺有虚假成份:中介机构操作不规范,甚至联手造假,欺骗投资者;人市主体不理性。这些情况表明,股市风险已成为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最危险的部分。

3.资产风险

资产风险是金融机构的根本性风险。事实上,我国的金融风险突出表现在银行资产风险上,贷款逾期、发生呆滞、呆账情况比较严重。场利率变化引起金融机构持有资产价格变动或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协定利率跟不上市场利率变化而带来的风险。尤其是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即金融机构从事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时对市场行错误预测而发生损失的风险巨大。随着我国货币市场成熟发展,利率机制将趋于灵活,有管制的浮动利率将向开放的市场利率转变,必将使金融机构面临比较明显的市场利率风险。

4.流动性风险

这是指存款人按照正当理由要求提款时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不能支付的风险。一是现金支付能力不足,二是不能满足企业、单位等存款者转账支付需求。严重的流动性风险会触发银行信用风险,即存款者挤提存款而银行无法支付的风险。居民储蓄余额的稳定增长掩盖了银行流动性问题,因为高额储蓄增长使银行在资金方面有回旋的余地,而一旦因为某种原因造成储蓄挤兑,银行有可能会遇到支付困难,这将影响金融秩序的混乱。

三、我国金融风险现状情况分析

1.金融风险集中导致社会风险

由于金融资本经营的相对集中,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全面渗透乃至控制,使得金融部门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牵引资源配置的核心,即通过金融资本的流动就可影响甚至决定着人力资本、其他物质资本以及技术要素的流向与相互结合,因而对于现实生产力的形成和整个实体经济效率是至关重要的。但金融资本的集中,也使其人为操纵因素与投机意味愈加浓烈,尤其是以金融资本为直接经营对象的"金融创新"形式的发现与广泛使用,致使金融资本极易脱离实体经济而单独运行。如果失去了产业资本的广泛支撑,金融资本营运的不确定性及其决定的风险也就更大。

2.体制或机制因素加剧金融风险

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甚至尚未建立的基础上,就片面地以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来带动经济发展,使高度市场化的金融制度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实体经济之间出现了较大的磨擦与冲突,这种体制因素所导致的不协调与不确定性的增大,就使得以信用风险、政策风险、管理风险与犯罪风险为主要内容的一类金融风险,成为金融动荡与金融危机的潜在隐患。

3.金融风险的防范同政府关系越来越密切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资本规模的日趋扩张,金融部门的"外部性"也越来越明显,一家金融机构的破产会涉及到大量产业企业与家庭的利益损失,因而不管是国有的还是非国有的金融机构,这种"外部性"的扩展已使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准公共部门",金融产品的经营也就成为一种"准公共产品"的营运。如此情况下,就不能不与政府财政有关。

四、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1.加快企业与商业银行体制改革

用于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国际标准,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但最根本的还是应当加快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经过改革至少能够解除目前困扰银企关系的信息约束问题,使银行与产业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上具有竞争意识的企业实体,从资产营运效益出发,银行努力寻找值得贷款的企业,企业也可自由选择能够给予贷款的银行,在这种基于效益基础上的相互寻求对象的过程中使信息畅通,以求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加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

对于问题较多的信托投资公司,在清理的基础上坚决与各级政府部门脱钩,杜绝经营资金的财政化;基于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国金融机构问题关注较多,国际金融动荡尚未平息,为了避免引起过大的波动及对信心的消极影响,对信托投资公司的清理应慎重,主要应按金融信托的应有原则积极进行改组,尽量实行平衡过渡。对于证券经营机构,应尽快建立健全有关证券业财务会计制度,完善有关会计账户体系结构,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对证券投资清算资金的监督作用。

加强金融管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当今世界已是全球化的世界,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对外开放政策是我国顺应历史潮流的要求,也是确保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今后在继续吸引科技含量高的工业资本流入的同时,应当视经济现实需要,加快金融监管标准与体制的建设,在总量控制的原则下,积极稳妥地吸引金融资本的流入,并重点从外汇管理制度与行业、企业准入的程度上予以严格监控。

4.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增强财政实力

就当前来说,应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积极推进已经确定的以“费改税”为重点的新一轮财税改革,并加强财政管理,提高效率,将现行税制范围内应收的税收及时足额地收缴国库;通过编制“国有资本预算”,加强对国有资本营运的监控,确保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特别是当涉及到国有资产变现时,能够保证政府财政的应有收入;在节约的原则下,调整财政公共投资方向,重点转向非盈利性公共工程项目投资,等等。以此促进财政机制的完善与财力的充盈,使其成为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坚强后盾。

5.强化金融执法与监管力度

金融经营活动应在严格明确的法律法规制度界定下进行,为此,应当针对我国已开始运行的证券、期货、信托业加快相关法律的立法进度;对于已有法律法规,在健全监管体系的同时,强化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金融犯罪行为,确保健康的金融秩序。

参考文献

[1]刘尚希,于国安.地方政府或有负债:隐匿的财政风险[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2]沈悦、张珍.中国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设置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0)

[3]谷小青. 金融脆弱性、信息不对称与新兴国家的金融危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06)

篇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many drawbacks of credit risk management in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through the specific effects of financial crisis triggered by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and proposes recommendations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 信贷风险;金融危机;风险防范

Key words: credit risk;financial crisis;risk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9-0127-02

1 什么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构成

1.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经营信贷业务的风险总和,即商业银行在经营货币和信用业务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利因素引起货币资金不能回流不能保值的可能性。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是信贷风险管理,其实近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一直都在积极的探索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方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过快发展等因素,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仍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只有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才能提高银行的竞争力。

1.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构成 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组成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而且外部风险是由内部风险决定的。

①内部风险:素质风险、程序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

1)素质风险,指因信贷人员的个人素质原因导致的信贷风险。它是衡量业务员素质的标准。若业务员的业务水平很低,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给贷款带来很多的风险。若道德素质不高的业务员则易导致的道德风险。

2)程序风险,信贷审批程序复杂会使贷款风险变得不受控制,往往会加大风险。

3)管理风险,指贷款后的管理师是信贷管理的重中之重,对贷款的正常收回起决定性作用。在当前的银行管理机制模式下,贷后管理还存在着某些弊端,给贷款的正常收回埋下了隐患。

4)政策风险,每一种信贷业务的开办和发展都离不开相应的信贷政策支持为前提。

②外部风险:经营风险、中介风险、行政风险、诚信风险。

1)经营风险,银行一旦将贷款发放出去,对于贷款的使用以及归还的主动权是由贷款人决定的,银行不能干涉。贷款人经营上的风险直接导致了银行贷款的风险。

2)中介风险,一些中介机构为了眼前的利益,为借款人出具了虚假的财务报告。使银行在不了解真实情况的形势下,就发放了贷款,给贷款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3)行政风险,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在业务上不受当地政府的制约,但影响也是难免的。

4)诚信风险,借款人的还贷意愿与其法定的个人品德有关。

2 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危机及存在的问题

①信用级别管理不严及住房贷款比例增大将导致个人住房贷款者信用风险的集中爆发。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体系还很不健全,在实际贷款的发放过程中,贷款人的信用难以得到保证,导致一些人在申请贷款时,会开具虚假证明来获得贷款。银行为了扩张业务规模,按揭成数都比较高甚至是零首付。

②商业银行过度贷款。商业银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推出了各种优惠业务刺激个人房贷消费。银行间的竞争和巨大的利润促使银行对贷款审查的不严谨仅仅流于形式。这种现状增加了银行风险。

③房地产的泡沫促使风险加大。由于房地产行业的持续繁荣,促使银行在风险控制上的意愿下降,导致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出台。利息的持续增加导致了借款人的还贷成本上升。随着全球经济的低迷、就业率下降、收入预期下降。个人住房贷款者可能会出现无力还贷的情况。

④商业银行有可能出现有钱贷放不出的局面。目前,整体上是信贷供给远远小于信贷需求,信贷缺口很大。根据过往的一般规律,在经济下滑的初期,企业的信贷需求往往很大,而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甚至亏损。企业的投资信心就会不足,企业的信贷需求反而会大幅下降,出现银行有钱贷不出的现象。而从我国目前资金供应来看,短期内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局面仍难改变,货币供给会继续增长,而央行可能基于对未来宏观经济下行的担忧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冲操作。从而将钱留在商业银行体系,这会进一步导致体系的资金富裕。

3 我国商业银行的对策

3.1 商业银行应努力化解和防范由金融创新带来的金融风险 为了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使负债结构最优化,商业银行应该创新自身的业务模式,大力的推行中间业务。这次的金融危机警示我们应该建立有效的风险防御体系以及后续的价监督机制,只有建立了相关的法律政策,我国的银行信贷才会更有保障。商业银行应该更加完善自身的内部评级系统,在进行信贷交易前,商业银行应该对交易对手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包括可能影响交易对手未来的偿还能力和履行能力的各种因素及变化趋势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真实、动态的反映出信用风险的程度,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应该根据不同的金融衍生产品的特性进行科学的管理,实行产品多元化策略。

3.2 依托体制文化系统管控风险 依托体制文化系统管控风险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一是为了确保业务和风控之间的一致性,可以通过培育严谨的风险文化和建立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实现。二是为了保证业务和风控之间的弥补匹配,需要积极的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风险计量模型。三是要通过机制建设来保持业务与内控、风险之间的动态匹配。在既定的组织体系和制度规范下,只有建立能对市场波动和环境变化进行持续有效监控和快速应对的机制,才达到了风险控制的基本要求。

3.3 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 商业银行在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以防范信贷信贷风险为主。其次,要增强内部稽核的权威性和独立性,通过实施内部稽核,不断暴露商业银行业务上的不足以及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并且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将风险降到最低。

3.4 转变竞争理念拓展共赢空间 这次金融危机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个金融机构都只是集中力量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却忽视了同行业也会为此而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和由此产生的后果。所以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转变竞争理念,拓展共赢空间,在制度层面上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探索共赢空间。可考虑在行业协会等基础上建立中小商业银行的沟通协调机制,选择竞争合作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定期组织协调,分析研讨。

4 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迪

4.1 不能忽略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曾经一度被认为最赚钱的生意—信贷公司相继资金链出现了断裂。在我国,住房贷款视为低风险的优质资产业务,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的主要业务。虽然各家银行对房贷申请人严格把关但是并非每个信贷人员能遵守该制度。第一,我国的个人信用记录和严格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第二,房地产的泡沫较大,房价上涨导致贷款利率上调,将会出现贷款人无法还贷。本次美国次贷危机启示:要大力发展按揭贷款支持证券化,将按揭贷款的风险尽可能转移出去。

4.2 要高度重视金融衍生品的风险 次级按揭贷款支持证券化是由MBS(按揭贷款支持证券)进一步演变过来的。信贷公司向信用级别不高的购房者发放次级债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在整个次贷债链中,一旦借款人违约那么这个风险将由次级债的投资人承担。

参考文献:

[1]郭友.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银行业对策[J].

篇4

关键词:货币政策;英国;传导机制;金融危机

理论上,货币政策能够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能够抵消由其他因素引起的经济系统的主要波动。正是基于这样的货币政策理论,英国货币当局采取货币政策辅以财政政策,以拯救当前全球经济与金融危机中的英国经济。但是,2008年以来,英国频繁采取的诸多货币政策是否达到了促进和保持金融市场稳定的目的?是否暴露出某些货币政策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后英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探讨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英国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the bank's 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mpc)只负责设定银行基础利率,并不决定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量。银行必须根据货币和储备需求的变化,以及mpc设定的银行基础利率,通过市场操作来调节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量。通过这样的途径,银行能够确保短期市场利率基本与mpc设定的利率保持一致。

一、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般而言,货币政策有3个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再贴现率。在英国,mpc设定官方利率,但并不决定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量。作为中央银行的英格兰银行通过其金融市场操作来执行mpc的利率调整决定。英格兰银行根据货币和储备需求,通过买卖债券调节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量。

官方利率的调整会影响和改变市场利率水平,资产价格,市场预期或信心,以及汇率,并进而影响个体和企业的消费、储蓄和投资行为,影响对英国所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需求。而对英国所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需求与本地就业市场密切相关。最终,官方利率的调整会影响到通货膨胀的水平。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见图1。如果mpc公布将低官方利率水平,英格兰银行将回购债券以增加货币供给和流动性。然后,市场利率水平和资产价格将下降,个人倾向于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企业将增加投资。这样,对英国本地商品和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就业增加,商品和服务价格以及工资将增加,这必将影响通货膨胀率。

二、 金融危机后英国的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2008年下半年以来,英国的经济日趋恶化。mpc不断降低银行官方基础利率。从2008年初开始,mpc累计8次降低银行官方基础利率,由2008年1月的5.5%降低为2009年4月的0.5%,并持续至今(见表1)。2009年3月5日,英格兰银行宣布价值750亿英镑的资产购买计划,该计划于4月9日开始执行。英国货币当局试图通过降低利率和资产购买计划增加货币供给量,减少个人和企业投资成本,从而达到拉动需求、提高就业率,并控制通货膨胀率的目标。

通过英国货币当局的一系列货币政策,英国的货币供给量(m4)由2008年初的16 912.54亿英镑增加到2009年底的20 327.65亿英镑,2010年m4继续保持金融危机后的稳步增长趋势,截至2010年4月,m4已达到22 105.82亿英镑(见图2)。91天短期国库券平均贴现利率、银行间隔月拆入息率、银行间3个月拆出息率以及英国政府20年债券收益率都不同程度地下降(见表1)。2008年初至2009年2月,91天短期国库券平均贴现利率从5.01%降到08年底的1.24%再降到2009年底的0.46%,截至2010年5月,该指标为0.49%;银行间隔月拆入息率从5.50%降到08年底的2.75%再降到2009年底的0.55%。2010年5月,该指标有小幅上升为0.60%;银行间3个月拆出息率从5.58%一路下降到2010年5月的0.75%,英国政府20年债券收益率从2008年初的4.46%降到2010年5月的4.32%。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供给量是内生变量,缺角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r)和公共储蓄率(c)。2008年,英国家庭储蓄率 由第一季度的-0.7%上升到第4季度的3.6%,2009年,该指标由第一季度的4.5%上升到第4季度的7.0%(见表4),这一变化表现为图2中oc曲线向上移动到oc',其中oc曲线的斜率是c;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降表现为图3中ab曲线向右移动到a'b'。变化后,银行持有现金量从af变为a'f',银行持有的储蓄量从db变为d'b'。a'f'和af相比谁更大,取决于r和c的变化幅度。

目前,在利息率不断降低的情况下,与传统货币政策理论认为储蓄率随利息率下降而降低相反,英国家庭储蓄率却在增加,失业率上升,人们对经济预期普遍黯淡,缺乏信心,并减少消费和投资,从而导致了总需求减少(见表2) 。

金融危机后货币供给量中贷款增长率变化趋势也反映出英国总需求在减少。尽管自2008年初英国的货币供给量m4持续增加,但是,自2008年10月以来,货币供给量中贷款增长率在下降,2009年1月更是大幅下降到4.9%(见图4)。货币供给量中贷款增长率下降反映出英国货币需求量增幅放缓。

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在过去的几个月内持续下降。2008年9月cpi年度变化率为5.2%,11月为4.1%,2009年2月下降到3.2%。

总体来看,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英国货币当局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没有达到货币当局的预期目标,越发显示出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三、 金融危机后英国的货币政策分析

金融危机以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了英国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 一般来说,官方利率的变化对产出的全部影响需要1年才能够显现,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要2年左右才能全部显现 ,即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的时滞。milton friedman (1968) 认为,货币政策至少在6个月或者9个月或者12个月或者15个月后才能对经济产生影响。

2. 金融危机后,英国家庭和企业普遍对英国经济预期黯淡,缺乏经济重振的信心,不但减少消费支出和贷款需求,而且有增加储蓄的倾向。这正是英国货币政策没有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增加总需求的关键所在。

3. 目前,为挽救日渐不振的经济,英国政府已计划支出1 750亿英镑,实际上该数字已达到2 250亿英镑 。但是,就英国政府目前的经费状况,近期不宜再采用财政政策。因为2009年2月,英国公共部门现金预算赤字已达18.43亿英镑,公共部门净债务占gdp的比例为49.0% 。也就是说,目前,英国不能再采用财政政策,而必须采用货币政策。

4. 目前,英国不可能同时既降低利率水平又缩小国际收支账户的“双逆差”。因为利率水平下调会引起资本外流,英镑贬值(见表3)。但是,如果英国得益于英镑贬值,借此机会扩大出口,获得经常账户盈余,那么,既降低利率又缩小国际收支逆差两个目标就有可能同时达到。

可见,尽管自2008年初英国货币政策委员会连续8次降低官方基准利率,英格兰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量m4,银行基准利率降低到相当低的水平(0.5%),但由于家庭和企业对英国经济预期黯淡,缺乏信心,英国家庭储蓄率却在上升,货币供给量中贷款增长率在下降。导致最终消费支出或者总需求减少。可见,目前英国已经陷入“流动性陷阱”,凸显了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而英国经济重振的关键在于重建公众对英国经济的信心。

篇5

关键词:次贷危机 资产证券化

一、在任何时期,信用风险都是金融机构面临的巨大挑战

信用风险本身的特点是一种难以对冲的小概率大影响事件。陷入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银行,危机根源就是小概率事件的美国次级按揭贷款恶化。

陷入危机的美国银行机构当年为追求过度利润而出现过度投机行为,从而使其偏离了银行业最基本的经营原则,而这些原则有助于银行机构从源头上规避信用风险。这些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确定贷款发放对象的目的及风险程度:评估贷款额度对银行和借款者的合理程度;评估风险和报酬,考察是否有多种退出途径,银行能否将资金用到其他更好的途径。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信用风险也是房地产按揭贷款风险。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快速发展。与美国银行机构相比,我国房地产信贷没有信用分级和风险定价,假按揭和假收入资产证明并不少,很多贷款行为完全偏离上述最基本的银行业经营原则。很大程度上,在银行信贷金融的支持下,房价才会出现前所未有的飚升。上述事实,与美国房地产市场违约前的情况有相似之处。

另外。我国信贷资产除极少数外,大部分产品没有证券化,房地产信贷风险情况不明且风险相对集中在银行体系内。同时,由于近年来市场流动性过度,央行连续多次加息。我国住房按揭贷款正步入违约高风险期。

据2008年2月22日央行的《200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7年各类金融机构贷款普遍多增。从人民币贷款增量的绝对数据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以13055亿元居首:从人民币贷款的部门投向上看,居民户贷款增速明显快于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

当经济处于上升态势时,普遍的信用扩张有助于经济发展。而当经济陷入衰退时,这就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因为个人可能会失去工作,或者收入明显下降,不能及时偿还抵押贷款及信用卡债务。此时,负债的范围越广泛,对社会的危险就越大。此轮美国次级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就属此例。在2004年美国利率达到最低水平之后。为避免出现经济过热现象。美联储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使美国住房市场大幅降温,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大量违约客户出现,不再支付贷款,造成坏账。从而引起次级贷款市场危机爆发。

由于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年仍将持续增长,预计将支撑我国金融机构有时间和空间进一步完善其内部风险管理,或会让房地产贷款风险实现软着陆,从而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构成缓冲因素。同时,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充分认识到国内商业银行潜在的房地产按揭贷款信用风险对我国金融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不利影响,近期出台的一些管理办法给国内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提供了政策规范。

尽管如此,我们强调银行业要遵循最基本的经营原则,因为在我国金融机构从事信贷业务和各类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保障标的资产的偿债能力,是结构化金融创新产品稳健发展的基石。换言之,对于以银行风险资产为标的的结构性融资产品来说。银行贷款客户的信用风险位于金融合约所涉各方信用风险的底层,就如一个大厦,根基不稳,大厦怎能不倒?

二、关于市场风险防范方面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归根结底起源于房地产市场陷入衰退,引发的不合格贷款人违约。如果陷入本次危机中的金融机构能够预见到房地产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危机,从而指导放贷。也许损失不会这么严重。

那么,如何防范和减少市场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呢,作者认为,除了进一步完善前文所述的模型定价机制以外,要加强研究和分析的力量,保持在金融市场中投资的理性态度,才能对风险隐患及早发现并有所预警。

例如,美国次贷危机中。有一家名为贝莱德的投行没有受到影响。贝莱德是管理着高达1.36万亿美元资产的全球最大的投资管理公司之一,过去的6个月中,贝莱德的股价一直保持在200美元上下,而在过去一年中仍然保持了股价上涨的态势。

贝莱德在这次危机中的表现得益于其投资风险的控制。显然,投资风险管理的控制得益于该机构对美国宏观经济及其拟投资行业的研究成果。在其公告的所有投资组合当中,房地产和另类投资为710亿美元,资产配置和均衡投资为1390亿美元,流动资金3130亿美元,股票3220亿美元,债券5110亿美元。

我国各大商业银行。虽然重视宏观经济、行业及公司研究,但是单方面的力量还不够。如果能充分利用金融市场的各方研究成果。比如其它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评级机构,构成一个健全有效的交流网络和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将对今后开展信贷业务以及资产证券化产品等金融创新业务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形成支撑。

三、关于金融机构危机处理方面的启示

美国花旗集团是深陷本轮次贷危机的金融机构之一。纵观危机发生前后,花旗集团分别采取行动,如提高损失拨备――宣布裁员计划――新CEO上任――接纳财务投资人亚洲财富基金――出售部分业务以获现(出售在日本的CITIFINANCIAL消费信贷业务和其它市场消费信贷业务和分支机构)。此外,花旗银行还积极参与美国政府的各项救市计划。如,2008年2月12日,美国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等,参与了美国政府宣布的一项新的房屋贷款计划――“生命线计划”,该计划占美国房贷市场份额的50%,以帮助拖欠房贷的贷款人。

显然,花旗集团采取上述行动的目的是。作为全球最顶尖的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希望重塑其在全球投资者心中的形象。而上述行动无非是想方设法筹资弥补损失,整治现有业务格局。

从上述花旗集团危机发生后的各项措施可得出如下几点启示:

其一,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在各业务部门间设立防火墙,有助于风险防范及金融机构在危机来临时的融资能力。

危机出现后,花旗集团的筹资能力仍然较强,获亚洲财富基金的投资,说明花旗集团在投资人心中具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者认为困难只是暂时的,随着美国宏观经济的好转,花旗集团仍然会恢复其昔日成长价值。同时也显示,虽然投资人认为花旗集团在本轮次贷危机中风险管理有问题,但投资人也认可具有悠久历史的花旗集团在其它方面的管理能力和价值。另外。能迅速售出部分业务,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次贷风险并没蔓延到集团旗下的每一个分支机构和每一项业务,启示我国银行机构在各个业务部门严格设立防火墙的重要性,

其二,在危机出现后,积极与包括政府在内的市场各方进行合作,将有助于防范危机的蔓延和重塑企业形象。花旗银行积极参与政府的救市计划,既体现了其与政府利益的一致性,在关键时刻会获得政府资助,也体现了花旗银行为避免危机进一步深化,必须救助那些不合格贷款人,以避免出现更多的银行负资产。

其三,关于危机出现后管理层的调整。2007年12月,花旗集团总裁从CHARLES换成VIKRAM PANDIT,这是典型的欧美公司管理文化,所代表的是新的总裁上任后,可以完全摒弃旧的不合理因素,开辟新的公司管理方案,从而在危机时刻增强投资者信心。

篇6

关键词:人工智能;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业务;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业务发展的相关概述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基本特征

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经济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市场对于金融科技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技术创新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积极拓宽科技服务范围以此占据市场,实现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业务主要包括信息系统服务、物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数字金融与云计算金融以及智能风险管控等内容。通过对人工智能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业务发展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将其基本特征进行如下阐述。

第一,技术连带性。众所周知,金融科技所面临的一系列风险不同于普通的经营业务基本风险,其大多是立足于当代性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快速发展,通过对先进的资源平台的有效运用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因此其面临的风险应当是系统安全性风险。正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贯穿于整个经营业务活动过程中,通过移动终端实现风险的扩散传播,因此这样的业务风险凸显出其一定的技术连带性;第二,传导连续性。根据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所开展的金融科技服务并没有完全立足于市场发展需求,也没有建立起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部分不法分子仍然设置了一系列恶意程序,在系统中植入了木马,这些违法犯罪行为在信息网络中极其常见,这类业务风险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信息平台及多元化的系统,通过横向或纵向的方式进行传播;第三,前置性。这主要是由于金融科技风险的识别分析大多体现在运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市场只有发现风险因素才会做出一系列正确的判断和防范。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对于先进科技产品的开发创新必须实现风险的前置,在经营管理活动开展之前分析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提高管控效率。

(二)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业务所面临的一系列风险

首先,信息安全风险。所谓信息安全风险,主要是指在开展金融科技业务过程中,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情况有效识别并警示的安全流程,发生这一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金融机构及市场并没有立足于金融科技发展的实际需求,对安全信息管理实现事中、事前、事后的有效监测。而这样的风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产品服务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也会根据业务类型的不同而发生转变;其次,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涉及的是相关的数据交易平台,立足于大数据基础,很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类似于信息错位、數据遗失、泄露篡改等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如果对客户的整体信用程度进行评估可能会存在偏差。这样的信用风险大多存在于金融诈骗行为中,客户为了非法取得信用贷款或是其他金融科技服务,伪造或变造信用风险等级;最后,内部控制风险。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风险主要立足于云计算的基本环境,通过互联网服务实现分布式计算,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将其与金融服务行业及市场进行有效的融合,以此开展集成化业务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相应的业务机制,其所面临的风险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风险以及真实性、合法性。

二、人工智能时代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业务风险管理效率及质量的主要策略措施

(一)搭建健全完善的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机制

第一,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市场风险及市场发展趋势,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金融科技风险管理机制,明确信息安全的重要现实意义,并以此作为有效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在监督管理准则的制定过程中融入算法监测、数据加密等策略措施,实现网络安全法律的贯彻落实。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当将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与消费者权益进行融合,共同制定出风险管理体系,通过这样的方式规避金融科技风险,并实现科技业务管理的有法可依、有理有据;第二,商业银行必须基于数据安全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体系。具体而言,立足于科技发展的主要平台,建立起相应的金融数据库,并通过平台认证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搭建起高效的数据风险识别机制,以此实现数据安全管理;第三,众所周知,准入制度及操作准则是减少风险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在金融科技业务发展投入的前期阶段,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评估机制,对可能需要使用的服务产品进行压力测验,以此有效识别并预估风险;第四,立足于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建立起相应的预警机制,采用数据加密等方式方法杜绝互联网犯罪,检测并明确在整个安全事故中当事主体的具体责任及义务。

(二)刨设科学合理的业务信用风险评估审查机制

所谓信用风险评估审查机制,从本质上来讲主要是指立足于人工智能时代,结合大数据技术的基本特征及管理功能,设计相应的环节及步骤,对商业银行可能存在的科技业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判断。通过自动化系统深入分析金融科技业务的信用风险,并针对个人或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切实提高综合能力。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商业银行中的信用服务部门可以通过对现存企业或个人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整合,提高其整体传输效率及质量。具体而言,立足于大数据技术及海量数据,通过相应的评估方式方法对贷款主体的整体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的预计,科学实现分类管理。但这样的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信息数据的质量、深度、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必须运用相应的数理模型分析信用主体的具体情况。与此同时,信用风险评估审查机制必须注重考核评价的综合性、全面性、系统性,客观公正地对信用风险进行细化分类,并且运用共享机制实现信息数据在商业银行平台的联通互动,以此缩减商业银行的重复业务步骤,实现信息管理的便捷化、科学化、有效化,同时节省了评估成本,提高整体效率质量。

(三)加强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内部控制力度,制定高效管理制度

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自身所创设的业务经营管理范围、业务流程、产品服务,制定出相应的策略措施,对内部流程、操作准则进行有效的界定并且将其作为银行进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不断培养并提高商业银行员工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使其正确看待并灵活掌握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业务风险的主要类别特征及应对策略措施;另一方面,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基本环境,商业银行必须建立起完善的业务后台,对庞大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并运用一系列硬件设备设施对主体客体进行全面实时跟踪监测,以此规避风险,预防人为操作失误或出于个人私利所导致的内部风险。与此同时,定期组织审查业务发展的具体流程、数据信息传递的真实性、有效性,以此对风险进行预测防范。另外,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内部管控机制必须立足于金融科技服务的整个流程,实现多元化主体的高效对接,通过完善全面的规章制度及策略准则,约束不同企业的操作规范及行为理念。

篇7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8-0149-02

1 加紧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的紧迫性

1.1 加紧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是金融形势所迫

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和不可抗拒的潮流,金融全球化也得到了广泛而迅速的发展。货币及其它金融工具失去了国界的屏障,使得一国的金融安全和稳定与其他国家金融的安全和稳定息息相关。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金融秩序仿佛进入了“无制度”时代,便捷的电子化交易系统使得规模庞大的国际游资形同“幽灵”在全球范围内“四处游荡”, 国际金融市场面临较大的投机空间,且投机的“传染效应”越来越明显,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和破坏性急剧攀升。世界政治也向多极化格局的方向发展,使世界货币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美元、欧元和日元处于既相互抗衡又联合妥协的局面,使各主要国际性货币的汇率经常出现巨幅波动,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金融领域的竞争和利益冲突日渐明显。

当今国际金融领域还越来越气象万千: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与金融业务广泛融合,以传统方式进行的融资和支付业务,为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的现代金融业务所取代,多头化的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使得金融的涵盖面越来越广,货币、信用、票据、证券、保险等金融要素,交叉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统一而广泛的金融市场。另一方面,以银行信用为核心的间接融资方式在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受到迅速发展的票据、基金、证券等市场型直接融资工具的挑战,使得银行与种类繁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及工商企业等,均成为金融市场上地位平等的交易主体。

当今国际金融领域的这些创新变化和鲜明特色,对于国际社会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它们决定着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际金融规制和各国金融政策必须在原有基础上需要不断得到改革和升级,特别由政府调制金融发展战略,保证金融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是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而急迫的任务。面对这样的国际金融形势,我们应该认识到,归根到底金融竞争需要人才来参与,金融改革需要人才来操控,金融风险需要人才来提防。培养既懂得国际业务规范和管理法规,又能够把国情特点与国际惯例有机结合起来,并能够从全球视角把握中国金融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和迫切。为此,中国必须在加快融入国际金融步伐的同时,也加紧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力资源的开发。

1.2 加紧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是对外开放急需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迈开了市场化的步伐,逐步培养出了大批“懂专业,会操作”的金融人才。但由于金融业国际化步伐比较慎重,因而,金融体系还没有彻底摆脱垄断经营、粗放经营和封闭经营状态。在这样的金融体系中,金融业的开放程度偏低,国际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不强。与此相应,人才的培养也比较注重国内金融人才培养,忽略国际金融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内向型的特征,导致国际金融人才短缺,这是中国金融业人才资源的基本状况。虽然我国金融机构也与国外金融机构存在种种业务联系,但直接竞争的机会不多;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也有国际金融专业及课程,但中国学生对国际金融知识的运用和外国金融机构的运作都缺乏短兵相接的认识,所学知识大都还只局限于纸上谈兵。

这种国际金融人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加入WTO后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迫切需要。随着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已经开始履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承诺:一方面允许外资银行业进入中国市场开展业务,并与国内银行业享受同等国民待遇,从而使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呈现出激烈的竞争格局。另一方面是中资银行在海外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新业务,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因此,我国银行业现在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就不仅指在世界范围内、在国际市场上与外国金融机构的竞争,而是还要在国内与进入本国市场的外国银行竞争。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金融业要在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下,直接与国外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化、国际化竞争,首要的问题不再是国外金融机构如何适应中国国情,更不是中国政府如何为本国金融业提供保护,而是中国金融业如何以积极的态度适应国际竞争规则,在国际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问题。

如何才能在这样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中国金融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地运行和发展,关键是保持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人才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是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谁拥有顶尖的人才,谁就拥有一流的竞争力,谁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实质上还是国际金融人才的竞争,国际金融人才的竞争实质上又是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的竞争。因此,回应新的时代呼唤,必须加紧培养出既熟悉本国金融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又通晓国际金融规则和惯例,还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竞争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

2 加紧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的标准和举措

2.1 加紧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的标准

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必须明确其标准。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总体而言是指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广阔的全球经济视野、充分的国际交道能力、深厚的国际金融功底、积极的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具体表现如下:

(1)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即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金融人才首先必须爱祖国、爱人民,具有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觉悟。因为金融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媒介和枢纽,从事国际金融业务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国家金融的安全与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安全与发展。国际金融人才应该在以金融为核心的经济全球化的风云变幻中,以对祖国和人民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切实维护好、发展好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2)具有广阔的全球开放视野,即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金融人才必须立足本职,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具有洞察全球经济动态的目光。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当今,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经济优势需要贡献于国际市场,经济劣势也需要求助于国际市场。这些都必须依赖于国际金融人才把握时代金融脉动和发展趋势,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不断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寻找获利机会和发展空间。

(3)具有充分的国际交道能力,即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金融人才必须既敢于参与国际竞争,又善于进行国际合作,具有与对手周旋和共舞的能力。当今世界经济和金融的主要特点都是国际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如何做到该竞争时就竞争取胜,该合作时就合作双赢,需要国际金融人才具备高超的国际应变和交道能力,既能够熟练地应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又能够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平台上自由转换,还能够精通国际游戏规则。

(4)具有深厚的国际金融功底,即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金融人才必须既要能言善管,又要能写会算,具有深厚的金融理论和实践功底。没有深厚理论基础的人必然盲目短视,没有深厚实践基础的人必然夸夸其谈,这都难以胜任国际金融业务的高要求。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金融人才应该在理论上既要熟悉传统的金融理论,又要熟悉现代金融理论;在实践中既要掌握金融财务技术和计算机技能,又要熟练掌握数理分析和网络信息处理等现代实践技能。

(5)具有积极的开拓创新精神,即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金融人才必须能够参与金融政策和金融制度创新,具有敏锐洞察力和开拓创新的勇气。开拓金融创新能力是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最重要的能力和最本质的属性,决定了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地竞争力。不仅是微观金融的创新主体,争当在金融实践前沿活动的具有敏锐洞察力的观察家和实践者;对宏观金融政策操作和金融制度创新,也应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推进作用。

2.2 加紧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的举措

目前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如期而至,中国急需造就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金融人才,必须采取既积极快速又切实可行的举措。

(1)要进一步改革金融专业高等教育。扩大对国际金融专业的资金投入,扩大国际金融专业招生计划,并将学历教育、专业资格认证和在职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打通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金融人才的快速培养通道,逐步扩大本科直接连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规模和渠道。

(2)大力发展国际金融博士后科研队伍。凡是负责培养当前急需的国际金融高层次人才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在条件具备、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没有设站的应加快设站进程,已经建站的应适当扩大招收名额。

(3)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一方面要增加国际金融的公派留学生,和大力支持国际金融的自费留学生;另一方面抓住当前海外留学人员趋向回国创业的有利时机,注重鼓励和吸引海外国际金融学子和人才回国效力;还可积极主动地吸纳国内外资金融机构的人才。

(4)加强国际金融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根据世界金融发展的新趋势和我国金融发展的实际需要,以高校为主,动员社会力量,丰富培训形式,充实培训内容,建立起“四结合”的培训体系。即业余学习和脱产学习相结合;长期班和短期班相结合;实践锻炼和组织考察相结合;继续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

篇8

【关键词】国际金融 教育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金融也出现了一体化趋势。在中国,国际金融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中国的国际金融市场要快速发展与完善,就不可缺少一批有一定专业水准,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国际金融人才。我们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自从1998年开始就设立了国际金融专业,其目标也旨在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国际金融专业人才。在过去11年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已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为了适应经济金融事业的发展对现代国际金融人才素质要求的变化,我们必须联系实际、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对课程设置等方面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本文将就新时期国际金融专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结合自己近几年的国际金融教学实践,谈谈关于国际金融专业培养措施的一些思考。

一、新时期国际金融专业教育面临的市场环境

1、金融机构多元化及金融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

以我国为例,市场经济改革之后,我国从“大一统”的金融模式解体形成了现代中国金融机构多元化的金融体系。现在的金融机构,除了人民银行以外还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大批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有大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存在。除此以外我国还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与合资银行出现。近来我国又推出了一项重大改革就是对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并上市。

由此可知,众多金融机构的存在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不仅要求广大国际金融专业学生掌握的知识要越来越丰富,还要求能够紧跟时代特征更新知识。

2、金融市场趋于成熟,金融工具不断创新

伴随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国外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很迅速,我国近年在金融衍生产品方面发展也较为迅速。我国推出的一系列新型国际金融业务,使金融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以往国际金融专业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在现代国际金融教育教学中加入与金融市场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理论与实务知识及技术从而使国际金融专业教育的内容要有多元知识结构

总的来讲,新时期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带来的后果是,经济领域中对单一型国际金融人才的需求将减少,随之增加的是对那些既懂管理又通英语的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

二、新时期我院国际金融专业教育的目标定位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国际金融专业,其培养目标普遍定位在“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上,我们学院的定位也是如此。但面对新时期国际金融市场需求,这个目标定位就必须加以扩大。通过近几年来国际金融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本人认为:国际金融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确定为“重点培养具有全面才能的国际金融人才”较为合适。这种提法虽然有点偏大,但根据我国多年来国际金融教育模式来看,大家注重“专才”的培养而忽视“全才”的培养。当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专才”的培养是具有时代意义的。但从现代金融发展来看,我们的国际金融专业必须以“全面人才”为主要的培养目标,打造宽厚的基础,强化综合素质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全方面能力。

三、新时期我院国际金融专业教育培养措施的思考

1、改善国际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以适应培养目标

国际金融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无非是两大去向:一是就业,二是考研。根据中外国际金融专业课程设置的对比可以发现:国外的课程设置为:“初级专业(及相关专业)课――高级专业课――实战专业课”。这与我们学院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模式大相径庭。很显然,国外的课程设置的原则是:凡与就业没有直接关系的课一概不开。他们认为大学教育的目地是直接面对和适应竞争十分激烈的就业市场。而我们学院国际金融专业的基础课包括有政治德育课、体育课等等几乎占三年必修课的30%。基于以上的对比,针对本院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微观类金融专业课程的设置。目前随着金融理论从宏观抽象转向技术化、实证化、微观化研究方向的发展,国际金融专业教学也应该顺应这种微观化的金融发展方向,与国外国际金融学教学模式接轨,增加微观金融方面的课程,内容包括公司金融、资产定价和金融组织学,具体表现在资本市场、投资理论、家庭理财、公司融资、金融机构的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加强微观类课程建设,有利于学生接近和了解现实,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当然,强调微观类课程建设,并不意味着宏观类课程建设不重要,应该是宏观、微观金融课程的平衡发展。

(2)注重国际金融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面对金融全球化、网络化、技术化的趋势,国际金融专业教学必须做到与法学、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这既是金融学科发展所需,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

2、结合专业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1)教学形式上的多样化。到目前为止,我们学院的国际金融专业教学大都以课堂讲授为主,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方式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兴趣,学后知识又掌握的不牢固。因此,教学方式必须改革。本人认为:一是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大课堂信息量的传输,并给学生提供相关案例讨论,用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和激发兴趣。以国际金融课程中的“外汇与汇率”部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运用巴林银行金融衍生工具操作失败的实例进行案例教学;二是运用模拟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国际金融专业的许多课程实际上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可让学生在国际金融实验室中进行模拟的外汇买卖,由此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外汇交易的目的兴趣。

(2)建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目前,我院教师队伍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具有了硕士或博士学位,他们的理论基础都很扎实,但实践能力不够丰富,具体到微观的业务操作,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可创造条件,加强与金融企业的联系,以方便本校学生的实习。同时,我们还可以定期聘请金融部门的专业人士给学生以办讲座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最新的金融发展状况和实际业务的操作情况。

(3)在适宜的课程中推广双语教学以增强国际金融专业学生的外语能力。我国加入WTO后带来的金融开放程度的扩大对现代的国际金融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既要掌握大量金融基础知识也要强化英语和通晓国际金融惯例。另外,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本身就要求教师和学生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因此本人也提议,在本院的国际金融专业课程中推广双语教学。当然,在提倡双语教学中,一是要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课堂容量来确定是否进行双语教学。课程难易程度适中课堂容量较小的情况较为适宜推广双语教学。二是要注意加强双语授课教师本身的英语及金融理论的修养。某种情况下这也是决定双语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最后是要注意双语教学在教材选择上最好以最新的英文原版教材为主,这既有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跟踪金融理论的前沿使学生掌握最新的金融理论知识。

3、配合实践教学进行考核方式改革

考试是检验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手段,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目前,在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张试卷定乾坤”的现象。这种僵化的考核方式与培养实践型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互相矛盾的。因此,我们已经按国际金融相关课程比如《国际金融学》和《国际结算》的考核内容分成理论与实务两部分,取笔试与实验室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主要是基础理论考核,目的是主要考查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如汇率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和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等。实验室考试主要针对《国际金融学》和《国际结算》课程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国际结算、外汇交易等。对这些课程采取的手段利用实验室上机操作,考核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国际金融学》、《国际结算》实践教学中,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这种考核不仅使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得以提高,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对于国际金融相关课程的实践考核方式改革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平时成绩。授课教师给每位学生建立成绩档案,记录每次训练成绩,包括课堂提问、实际操作、观察记录、实践训练报告等组成,为计算实际操作能力总成绩提供数据。

其二,笔试成绩。主要以书面简答的形式考察国际金融类课程的基本原理、注意事项和实际应用情况等。

其三,实际操作考核。根据这些课程实际操作的特点,主要考察学生的操作技能、理解能力及分析能力。比如外汇交易操作中,学期初,授课教师会在每个参加实践课学生的模拟账户上注入1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学期中,学生们可以运用理论知识对外汇市场行情进行分析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外汇买卖。期末时,授课教师统计学生的盈亏状况作为期末总成绩的计分依据。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在实际外汇操作中的观察能力和买卖时机的把握。

其四,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求学生在局域网上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并根据内容展开充分讨论。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提问和解答,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尝试到探究和创新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同时也是一种教学考核的方法之一。

4、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实用型人才

国际金融学生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已成为用人单位和教育部门的共识,而产学合作教育是国际公认的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设置一个完整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对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院早在2004年就建立了金融实验室模拟交易系统,该系统能提供专业金融市场的行情资讯和交易系统,能够使广大学生把所学的各种证券、外汇交易知识在一个逼真的环境中得到直观、形象的理解,使学生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同实践更完善的结合。对学生将来从事各金融领域的真正交易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但我们学院还需加强与金融各单位的联系,有计划地选派实验教师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到已开展金融实验教学的兄弟院校去参观、学习,及时到国内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相关科技公司培训、见习。了解新业务发展与金融改革及计算机金融业务软件运用情况,尽可能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与教学方法,博取众长,为我所用。

总之,我们在进行国际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应放大国际金融视野,夯实国际金融专业教学基础,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和过程,从市场需要出发,确立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以急需和稀缺专业人才为教学依托,抢占人才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 赵家敏:从金融学科发展趋势看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3(4).

[2] 杨林、颜金林:金融实验教学的定位模式与改革路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

[3] 吴时舫:培养外经贸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2006(5).

篇9

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 发展环境 钻石模型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所处的环境。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环境既指形成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条件,又指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并提高竞争力的条件和境况。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在波特钻石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出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环境钻石模型可以来分析环境因素对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或其竞争力的影响。决定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四个环境因素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如图1)。

生产要素。根据区位理论,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具备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是一个必要条件,这些优势包括时区优势、地点优势、交通优势、较低的商务成本等。而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金融交易成本的降低以及金融数据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及其地位日显重要。就国际金融中心的生产要素而言,主要是指地理区位、商务成本、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

需求条件。国际金融中心史研究表明,金融中心长期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实力,还有对于创新的开放程度和人才因素。金融中心的发展离不开所在地的经济的规模、增长速度以及潜力。首先,没有一定的经济规模或者发展潜力,本国自身实体经济活动所需要的金融服务是有限的。再者,也不会吸引跨国公司总部,以及外国银行进入。没有大量金融服务需求的城市自然不会成为金融中心。因此,经济规模和增长以及国际化程度是国际金融中心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需求条件。

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由于金融业是国际型产业,则不需研究国内市场的对手。金融业作为高智力、高创造、高风险和高科技的行业,其第一资源是人才,因此把金融人才单独作为一个重要因素。

政府。现代国际金融中心,特别是大国国际金融中心多是由政府推动建设而成的。政府可以为国际金融中心产业环境造成压力或是机会。政府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可以强化金融业集聚。在制度法律上,对于国际金融中心非常重要的是金融监管、税收环境、政府效率、国际声誉及货币的国际化。除了避税型的离岸金融中心外,如果本币没有国际化,其金融中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

机会。国际金融中心的机会主要有市场需求的剧增,金融市场和汇率的变化以及政府的重大有利决策等。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中央从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国家战略。基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环境钻石模型,以下三方面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关键。

商务成本。上海的租金和置业成本虽低于香港,但在中国内地则是最高的;而航空与市内交通的便利度明显落后于香港,在内地则处于中上水平;至于通讯价格过高的现状已令现有金融机构非常不满。可见,上海在商务成本方面并不具备优势。然而,降低商务成本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城市建设者的努力,也需要既得利益的垄断机构做出牺牲与配合。

人才因素。金融人才还比较匮乏,2009年上海金融从业人数达到19.5万人,而纽约有77万人。另外,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对中层员工的同一项素质褒贬不一,这就要求上海的金融人才培训能够针对不同机构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服务。对于目前上海最为紧缺的金融机构中层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人才,从短期来看,需要通过一定的外部引进以解燃眉之急。因此,上海需要以海纳百川的心态接纳各地人才,在语言、居住环境等各方面营造良好的氛围。

政府和机会。首先,人民币尚未国际化。货币国际化是货币发行国金融业在国际上崛起的最好时机,这需要政府的引导以及机会。因此,上海要抓紧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契机,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其次,放松金融管制,主要是业务管制,是各类金融机构的急切愿望。当前的金融监管给金融机构在经营上造成的过多限制,以及由此带来的合规成本高昂,已令各类金融机构叫苦不迭,同时也使金融中心与金融监管当局总部所在地的分离所产生的问题被进一步放大。要改变这一局面,既需要金融监管能力和艺术的提高,也有待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同时,若能将金融监管总部的职能适当向上海转移,也能对金融机构合规成本的降低起到明显的帮助。第三,政府有待于推动金融法律供给机制。目前金融立法还跟不上市场发展和国际趋势,法律普适性不能满足金融的特殊性问题。

参考文献:

[1]段军山.国际金融中心成长因素的理论分析及在上海的实证检验[M].上海金融.2005

[2]王巍等.产业聚合:现代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对中国的借鉴及启示[J].金融与经济.2007

篇10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金融;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4(C)-0202-01

一、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特点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特点。所以,我们既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而且还应结合整个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教育本身的规律。就目前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有以下特点。

1、市场导向。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在办学方向上,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来培养和造就人才。二是在办学内容上,以市场经济的总要求来设立专业门类和课程内容。三是在办学效果评价上,市场中的用人单位有一定的发言权。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一个能够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办学体制。我们的国际金融专业正是由于市场需求应运而生的。

2、遵循规律。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进而能够比较主动地规划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遵循“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规律。

3、招生扩大。经过大规模扩招以后,各高校已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和更加有序的发展阶段,这对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非常有利的。高等教育已从英才消费变为大众消费。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高校自1999年开始到2003年,经历了一个以迅速扩大规模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一直到2004年,招生规模基本平稳下来,基本保持了与GDP同步增长的速度。国际金融专业也属高校经济类专业之一,其学生规模也是呈逐渐增大趋势。

二、促使高校国际金融专业改革和发展的因素

国际金融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等联系而产生的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它起源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学科,它研究的是国际资本总体运动的规律。2001年12月11日,我国成功加入WTO,融于世界经济大循环。面对这一新的情况,其理论研究也出现了一些相应的问题。国际金融也是如此,因此要对其专业建设进行一些改革和发展,分析起来原因有四点:

1、经济全球化需要一大批国际经贸人才(包括金融),因此高校应增加对国际金融专业投入的力度,使其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2、入世对国际金融的影响。如高等教育产业化。

3、学生自费上学。他们普遍有一种回报心理,认为他们交了学费,教师就应该为其提供教育服务。

4、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有一种思想是羡慕“商”字头专业,即是与商业、经济、管理有关的专业。还有一种思想是羡慕“国”字头专业,即是与国际、涉外有关的专业。而我们的国际金融专业既涉商又涉国,同时满足这两种热门思想,所以是热上加热。因此有些学校的国际金融专业一度成为最好的专业,即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如1987年,安徽省高考状元彭功惠,选择的就是武汉大学的国际金融专业。

三、怎样对国际金融专业进行改革和发展

1、高校德育改革。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因为国际金融工作要经常与外国人打交道,这就要求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维护祖国尊严,维护国家利益,反对各种有损国家利益和尊严的语言和行为。

2、高校课程改革。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其地位和开设顺序。改革的内容是删除一些内容陈旧的知识和学科,增加一些培养动手能力的应用学科。大类上分公共课和专业课,专业课又可分为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与国际金融相关的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世界经济学、外汇学、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国际信贷、国际投资、国际企业管理、国际经济法、世界经济地理、外汇银行会计、专业数学、专业外语等。如其中的会计、地理,有些已发生了变化,需要掌握和形成新的知识和学科。

3、高校教学改革。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改革。(1)对国际金融专业的学生要加强外语教育,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2)增加一些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教材;(3)加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如:Window、Word、PowerPoint、Excel、Internet应用等;(4)现代远程教育中获取信息;(5)实习基地――银行。中国银行是我国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其国际金融业务实力最强,内容最全,历史最长。其他的是工行农行建行的国际业务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方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如:徽商银行、浙商银行、铜都农村合作银行、合肥城市银行等。它们的出现,一是活跃市场,繁荣了金融,使企业在需要金融服务时,有多家银行可供选择,对企业有利。二是这些小银行在业务上与大银行齐头并进,既有竞争,更有合作。如银行间的联行业务。使得这些银行中的工作人员同工同感,相互交流,这样对银行也有利。

总之,要把我们的国际金融专业学生培养成掌握外语、经济、信息技术,精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了解国际惯例,熟悉世贸组织规则,是能够适应现代经济背景下激烈竞争的国际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