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5-30 16:1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

篇1

关键词:闲暇教育 大学生 成长

一.闲暇及闲暇教育概念

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换句话说,闲暇是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对于学生而言,闲暇指的是除去学生吃饭、睡觉、学校有计划规定的学习和必须的生活事务之外的时间。闲暇教育即是闲暇时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让学习者通过利用闲暇时间获得某种变化如信念、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提高闲暇生活质量而受到的教育。对于学生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公益和社会实践、健身运动、参观游览及人际交往。闲暇是人们在生活中所享有的自由时间及其在该时间里自主、自由的生活状态。从行为上来看,闲暇应该是个体能完全自主的行为活动。从状态方面看,闲暇则是人们自由的心理及其生理活动状态。闲暇习惯是指个体的经常性的闲暇而使之巩固下来并成为需要的一种行为方式。闲暇习惯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一个人发展,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而“业余时间”则体现了个人的闲暇习惯。闲暇教育(1eisure―time Education)旨在“让学习者通过利用闲暇时间而获得某种变化。”[1]“根据闲暇的意义,又可把闲暇分为型、空耗型、娱乐型、发展型、奉献型”。[2]对于学生的闲暇,主要是培养其发展型闲暇,这样与教育的目的就密切结合在一起。

二.闲暇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是成长中的人,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的闲暇教育时间非常多。然而,对于大学生无所事事、沉迷网络等现状,闲暇时间的利用以及闲暇教育对他们成长的意义却并未受到积极的重视。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让大学生知晓闲暇教育对他们人生成长的重要意义非常必要和紧迫。

1.闲暇教育是着眼于自我开发的终身教育。

闲暇时间对人成长非常重要,在其《在不健全的中国,如何不堕落》一文中劝导大学生进入社会中不堕落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有问题研究的意识、二是要有业余的,非职业的兴趣,三是对自己所坚持的东西要有信心。他提出:“凡一个人用他的闲暇来做的事业,都是他的业余活动。往往他的业余活动比他的职业还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前程往往会靠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他用他的闲暇来打麻将,他就成个赌徒;你用你的闲暇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成个社会改革者;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你也许成个史学家。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3]

2.闲暇教育决定了学生的生活力和生命力的培育

教育要培植学生的生活力和生命力教育培植人的生命力和生活力的任务被淡化甚至被漠视了。人是活的人,活人的特征在于其生命力、生活力。教育是活的教育,活的教育要培植学生的生命力和生活力。教育要培植人的生命力,使人的生命更加充实、更加完善。生命是完整的,生命,是身生命与心生命的协调发展。生活力,就是生命具有生生不息,不断向上的能力。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4]大学生都是在学校里学习的人,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及后来在学业成就、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差距确实是个体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决定的。在大学里,有的学生用业余时间来打牌,就学会了赌博和好逸恶劳,有的学生用I余时间来充实自己的专业,他就学会了认真等。因此,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过什么样的生活,很大部分指的是学生闲暇时间的利用。在闲暇时间里,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养成什么样的素养,最终决定了成为什么样的人。

3.闲暇教育对健康和谐人格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个人的人格影响自身的行为和认知,当人格不健全时,他的行为和认知会出现偏差,不仅影响自身的生活也可能影响他人的生活。有什么样的人格就会影响他的判断能力和选择,可以做出最适合人生的选择。由于缺乏闲暇教育,不少青少年闲暇观念错误,闲暇知识和技能匮乏,在闲暇时间内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严重者的行为导致了自身毁灭性的后果,这就是不健全人格导致的严重结果。所谓和谐的人格或者说健康的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和谐人格的培育就是要打开并释放人的潜能,实现自身能力的最大释放。和谐人格包括了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以及积极向上人生观价值观。健康和谐人格的培育更多时候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个体的闲暇时间和闲暇教育上。闲暇不仅是对人的生生命的培育,它也彰显在人的心生命的培育中。因此,所谓心生命,很大意义上等同于健康和谐的人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从需求层次出发,认为人格受先天、后天学习、遗传等各种因素互相影响,而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佛洛伊德提出人格包含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个体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控制本我欲望,最大程度达到超我状态。不管是人本主义理论,还是精神分析理论,其最根本的目的均在于追求个体健康和谐的人格。健康和谐人格的培育更多来自于后天的培育和努力。青少年均在正规的教育系统里接受教育,在有计划、有目的的学校机构学习,然而,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学生间的区别就非常明显,有的人格较为完善,有的却存在巨大的缺陷甚至是扭曲的人格,最后导致了悲剧事件的发生。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人格的健康与否主要与个体闲暇时间的利用相关。也就是个体收到的闲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闲暇教育对个体健康和谐的人陪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大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的现状

随着人类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的日益增加,相对高中阶段来说,大学生闲暇时间非常多,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大学生上课睡觉和玩手机甚至网络成瘾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于睡觉这一方面,为什么会这么晚睡觉?究其原因,主要是无所事事,既没有职业兴趣,也没有非职业兴趣从而引起网络成瘾,看电子小说,其深层次原因则是人生目标不明确而无法合理的安排和利用闲暇时间。久而久之养成了闲暇习惯,这种习惯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时间。当学生自制力不强,他们就会把学习当成副业甚至根本就不学,导致学生把学习时间当成了闲暇时间,在学习和闲暇时间里均做消极的事情。因此,老舍在他的《幽默大全》里早就对北京大学学生上课睡觉的情况作了一个详细的表述:他们上课睡觉,什么也不学习,就想得到毕业证书,对养活自己的技能毫不在乎。然而现在的情况更加复杂,学生除了睡觉,更多的时间都在玩手机、电脑。上课的时间如此,闲暇时间可想而知。由于闲暇时间的不正确利用,导致了高校里出现了严重的人格扭曲产生的悲剧:从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杀人事件到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杀害室友的事件可以看出,健全人格培育的背后与个人闲暇时间的利用具有非常大的相关性。因此,大学生如何利用闲暇时间是一个亟待高校解决的问题。

四.利用闲暇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途径

1.健康向上的闲暇教育理念:个体必须关注自身的发展以及全面发展。闲暇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帮助受教育者正确认识闲暇生活中“自我”的过程,因此,健康向上的闲暇教育理念对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意识是先导,它指引个体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对于闲暇教育,我们不是倡导放弃和摆脱学习,而是让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更有利于人生的设计和发展。从这个角度讲,在校生必须高度重视计划时间的学习,同时正确认识闲暇时间对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意义。

2.具有强烈的意志力

闲暇教育为人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满足了人的个性发展需求,闲暇生活是自由的,因此,很多大学生认为只要好好上课,其他时间可以玩电脑、可以睡觉是自己的事情。然而,面对未来的生活的质量,人生的宽度,作为闲暇生活主体的人,必须对自己负责,自己的未来负责,同时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在闲暇生活中,大学生需要具有强烈的意志力抵抗诱惑,负责任地思考和设计自己的闲暇生活。闲暇不是绝对自由,为所欲为,必须将自己的需要、价值观和各种能力与闲暇和闲暇活动联系起来,大学生处于青春时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可能只看到了闲暇的自由一面而忽略了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很多学生虚耗光阴后无所进步。因此要在有限的闲暇时间内获得主动的、充分的和积极的发展,必须具有强烈抵抗诱惑的意志力,坚决把闲暇教育与个体积极健康成长结合起来。

3.重视闲暇时间的行为

行为是意识和意志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的闲暇教育内容应是多元化的,避免在物欲澎涨的时代教育失掉了人的维度而变得日益功利化,从而造成丧失人生意义的单纯技术性和功利性的“单面人”。在闲暇时间里,个体表现出的行为决定了闲暇教育的质量。在大学闲暇的会见里,应该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这可以使人生活内容充实、知识丰富、视野宽阔,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人的身心的和谐,成为不断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

[1]徐培成.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2.12.

[2]罗明东.论闲暇、闲暇素质与闲暇教育[J].W术探索 2002.12

[3].自述[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10

篇2

关键词:肺结核;大学生;认知

中图分类号:G4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04-02

高校是一个人员密集、集体就餐、住宿,彼此之间有更多的学习、日常生活接触的群体,如今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大多数为90后,他们是彰显个性的一代,独特的饮食习惯以及求异心理作祟使得他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普遍较低;另外学校的条件有限,再加上新入学学习负担重,对环境气候不适应很容易发生疾病,尤其是传染病。一旦有传染病源进入,就很有可能在学生中发生传播流行。国内外报道,肺结核近年来在学生中的感染率有所上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缺乏该方面的基本知识,预防观念淡薄。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pulrnonary tuberculosis)最为常见,排菌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类主要通过吸入带菌飞沫(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散发)而感染。入侵呼吸道的结核菌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

本课题以广西某高校学生为对象,通过了解大学生对肺结核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健康有关知识的需求,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他们对肺结核病的认知和态度,探讨认知和态度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掌握学校健康教育的现状,为更好的制定完善的免疫程序,为疾病防制奠定基础。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 对在广西某高校就读的1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随机发放调查表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428份,回收率95.2%,其中男生610名,女生818名,文科学生822份,理工科学生606份。

2.方法 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伴以问询的方法。问卷根据传染病学[1]自行设计,内容包括被调查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专业);肺结核病的基本知识(病原体、传播途经、防控措施、对曾患病者就业和学习的态度以及作为异的态度和选择,以及国家应对肺结核的政策认识,获得肺结核咨询的途经)等内容。学生独立完成后收回,由专业人员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3.统计方法 对回收的数据通过统计软件SPSS,x2检验统计数据间的相关性。

二、结果

1.对所调查的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肺结核基本知识回答的情况来看,学生对肺结核有一定了解,对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分枝杆菌和传播途径的知晓率都达到了75%以上,比2005年樊霞[2]报道的医学类大学生对肺结核基本知晓率为53%有了很大上升,但是对于病原体的回答,理科生的答对率极显著高于文科生。见表1。

2.对肺结核的预防途径,通过问询,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不近距离接触患者即可,对于注射疫苗的答对率文理科学生分别为12.77%和13.70%,两者在统计学上无差异,对预防注射疫苗的知晓率偏低。见表1。

3.在认知态度的调查中,文理科学生认为患肺结核对学习有影响的比率分别为97.44%,97.85%,两者在统计学上无差异;认为对就业有影响的比率分别89.42%,84.98%,两者在统计学上无差异。文理科学生在接受曾经或在患结核病者为异的比率分别为:48.66%,82.6%,理科学生的接受程度极显著高于文科学生。见表1。

4.在所调查的男女学生中,女生对问卷问题的回答都极显著的差别于男生。见表2。

三、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结核病重在预防,然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肺结核基本知识的认知还不够高,还不能满足学生主动、有效地防御疾病的要求。在对肺结核病原体的调查中,理科学生的认知比例要高于文科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理科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获知能力较强,知晓率高;而对是否接受曾经或在患结核病者为异的问题中,理科生的接受程度要显著高于文科生,人们传统的观念中,认为肺结核为痨病,在上世纪70年代谈之色变,然而随着科学社会的进步,如今国家已经有了一套严格的治疗肺结核疾病的技术,结核病在发病初期的治愈率几乎达到了100%,而结核病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只要免疫力好,不一定会发病,这方面的知识储备理科生要远高于文科生。在调查中,大学生对疫苗接种的认知程度相当低。接种卡介苗后人体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对结核病有一定防治效果。但接种具有年龄特点,BCG在预防儿童结核病方面具有相当的效果,但对成人的保护有限,不足以预防感染和发病。

肺结核病患者症状一般包括咳嗽、咳痰、乏力、失眠、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在调查中,文、理科学生普遍认为会对学习、就业有影响,说明对患肺结核病的疾病症状以及对身体影响,大学生们在很大程度上有了了解。

在调查中,不同性别大学生对肺结核疾病基本知识的正确回答情况都呈极显著的相关性,男生对基本知识类回答的正确性极显著低于女生,说明女生在对知识的获取上比男生更为精准;在态度上,如是否对学习、就业有影响上,女生接受意向的程度极显著高于男生,说明了女生更容易受来自于自身或外部环境的影响;男生对是否接受曾经或在患结核病者为异问题的回答肯定率极显著高于女生。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对肺结核的认识,学校的宣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调查大学生获知肺结核知识的途径中,发现大学生们对学校的依赖很大,他们更希望通过学校的重视而获知更多的知识。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调查,不同专业、性别学生对肺结核的认知和态度有差异,整体认识水平有待提高。建议相关部门和领导能够高度重视,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基本营养知识的教育,为国家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建构主义视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1-0040-02

一、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教育的要求

(一)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是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建构式的知识理念,认为知识是人类主动建构而形成的,不是客观产生的。

二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重视建构的学习理念,重视学习者本身已经拥有的经验和知识,也重视学习者现有的知识体系,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话语权,力主开展对话式的学习模式与方式,重视各种学习环境的创设。

三是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建构式的教学理念,注重学习对于知识与意义的积极主动建构,主张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各种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主张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与方式。

(二)建构主义教育的思想对当下教育的要求

一是要求教师具备建构主义的理论和思想能力。这对于当下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们具有很大指导意义,那就是不断用新的哲学理论来发展建构自己的心理教育理论体系。

二是要求创设师生互动的环境与氛围。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要创设学生喜欢的环境和场域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是要求教学务必要以学生为心,关注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学习基础、学习方法与手段。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求整个教育工作务必要坚持和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理念,让之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久信念。

四是要求教学坚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要求的相关原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求当下高校教师在开张心理健康教育时务必要遵循心理教育的建构主义原则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不高的成因

一是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落后陈旧。这种主要体现在当前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科学化的教育理念坚持不够,导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教育模式与平台等的科学化设计与建设 不够;协调整合的理念坚持不够,这就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等整;国际化与信息化教育理念不强,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对外开放不够,吸收发达国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不够。

二是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上滞后落伍。这主要体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变化和诉求来调适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话语表达方式、课程构建;同时与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个学科的专业教育的内容体系衔接不够,显得很封闭单一,这就导致了当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和亲和力。

三是教育模式和方式上创新整合不够。这主要体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选择的教育模式很多不符合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比如互动性教育模式没有真正广泛开展起来、学校与家庭协作教育模式没有形成、网络心理教育模式开展乏力等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四是教育的师资建设上质量不优良、数量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从事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教师专业性和科学性不够,尤其那些非心理专业的教师们;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和精力投入不够;另外真正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非常稀少。据笔者调研,一些二本院校几万学生,就那么十来位心理专职教师。

五是教育地位的边缘化与面上重视的不对称对等。这主要体现在学校重视的落实不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位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从学校领导层、学工系统与一般教师,虽然口头上重视,其实在行动上没有真正得到重视。这些都彰显了高校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认识和认同不够,导致没有形成一种真正齐心协力的共识和行动。

六是学生本身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问题也是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难以提高的一些原因。任何一种教育的效果都受到一定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一样受到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心态、就业心理与网络心理问题异常严重,加之社会转型下的一些负面影响造成高校学生的不平衡心态复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提升。

三、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视角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路径

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思想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视角和思路。

一是重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发展。坚持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成长情况去构建更新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与方式、教育评价体系等各个层面;坚持科学化和系统化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务必要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成长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力求科学化运行。同时,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去处理,力求其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整体协调运行;坚持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始终放眼全球,努力吸收世界各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同时,要求高校将信息化理念贯窜于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信息化运行。

二是注重教育内容设计要切合学生实际,不断增强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生活性和吸引力。这就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注重根据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新特点、新要求,不断调整和重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同时,注重这些内容的话语系统要切合当代青年学生的用语习惯。

三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不断创新,努力构建师生对话互动的教育模式与方式,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富有朝气。这就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充分采用现代网络系统,开展网络教育,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式发展;将大学生心理教育纳入到整个学校专业教育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视域中,推行一种宏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从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模式与方式、教育评价体系、教师队伍等进行科学整合创新;多方设计和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和形式,推动体验式教育模式不断行进;注重校园环境、网络环境和课堂环境、家庭环境等的建设和开发利用,充分构建一种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的互动平台。通过这些不同的模式和形式,以此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不断增强其实效性。

四是抓好高校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与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不断增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性。这就要求高校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双师型能力培养,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大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同时,高校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大学生养成一种自我调适、自我排解心理问题的良好习惯。

总之,建构主义理论为解决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供诸多的思路和框架,从理论上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从实践上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运行具有诸多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但是我们将用建构主义教育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还要注意克服建构主义思想的一些负面东西,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付先全. 美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启示[J]. 教育与职业2014年7期,102-103.

[2]郑太年. 知识观、学习观与教学观――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三个层面[J]. 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5期,32-36.

[3]张宏远. 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5期,100-101.

[4]郭玉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症结与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14年20期,88-89.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188-02

高职院校大学生年龄大多在17-20岁之间,生理已基本趋于成熟,但还不够完善,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思想还比较幼稚,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还没有达到完全了解的程度,心理承爱能力不强,对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不能从容面对,所以就表现出迷茫心理、自卑心理、抑郁心理、焦虑心理、不安心理、怨恨或逆反等心理情绪。这样势必对他们的学习和个性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把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在现阶段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他们的不良心态和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抚平心理创伤,以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地学习、生活和工作,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终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持续发展,成为国家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如下。首先,心理健康状况差,出现诸多心理障碍如强迫、焦虑、偏执、抑郁、敌意、恐惧、人际敏感和躯体化等;其次,大多数学生有情绪困扰,如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等情绪障碍的神经症在大学生心理疾病中所占比例较高;另外,心理障碍使得退学、休学的比例升高。

高职生除了具备以上这些特点外,因为进入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还表现出以下特点:

1.对大学的学习方式表现出不适应。高中时的学习主要是在外部压力的严格控制下,为考重点大学而学习,他们如今来到大学,为未来的长远目标学习不适应,缺乏把整体目标分解为具体目标的能力。他们刚刚摆脱了高考的烦恼,又陷入了目标迷失带来的心理困惑。在学习方式上,高职院校讲究自觉性和灵活性,对那些已经适应了高中老师强加的学习方式,对大学的学习较难适应,有些学生甚至不知从哪学起,甚至产生了“混”文凭的想法。

2.对社会环境表现出不适应。青年大学生自我意识增长快,希望能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然而他们的社会成熟度相对来说发展较慢,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人际关系的矛盾,使得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最终导致对环境适应不良与社交障碍,常常为此苦闷、自卑以至影响了身心健康。

3.就业需要突出。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人才,主要是要增强岗位的适应性,也就是说,就是为了能顺利就业。所以,在许多学生的发展目标中,就业是首要的。然而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就业竞争的相对激烈,大学生个人价值观还未稳定,他们面对“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怎样才能就业”等问题存在着许多困惑,出现一种面对就业挑战的焦虑感。

4.成就事业的信心不强。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有部分学生由于在高中的学习成绩不好,因此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学习无兴趣;有部分学生对提高职业素养的意义理解不透彻,简单地认为自己以后出去工作就是做一名工人,只要混个及格混个文凭就行了;还有部分同学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价值内容认识不深刻,认定自己以后就那么回事,一个专科生没有什么大出息,所以不想去努力奋斗……总而言之,许许多多的因素,有些学生失去积极进取精神,对自我价值没有定好位。特别是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我们高职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学生感到自身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很多学生出现在紧张和不安、压抑的心理状态中,对学习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情感为重原则

情感是开启心灵之锁的钥匙。高职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很大的原因在于矛盾的情感得不到交流、沟通、疏导,压抑的情绪得不到宣泄,受伤的心灵得不到抚慰。教育是一种感动人心灵的工作,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我们只有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用积极、健康的情感去感动学生,把无私的爱倾注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换来学生真诚的信任和接受,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特别是在进行心理辅导的同时,要不断关注学生的变化,看到他们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彰。要了解学生的变化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他们的变化,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并尽量满足他们正常的情感需要。

2.实效性原则

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时,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各种实际情况制订措施,全心全意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服务。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那样只能招致学生的反感,使心理素质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成效甚至适得其反。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必须坚持教育手段的科学化,要从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着手,切实有效地实施和开展。教育管理者在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时,应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必须要具有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真诚亲切的教育态度、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另外必须要有耐心,而且要能正确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自以为是、主观武断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3.针对性原则

心理素质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又要针对个别。每个学生因家庭环境,生活水平、生活经历、性格特征、心理承受力等因素的不同,其心理问题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所以,我们在面对全体学生实行公正、公平的集体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心理素质和具体特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实施个别教育。特别是要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单独谈心聊天,单独辅导。对极个别心理存在严重障碍的学生尤其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及时找出问题根源,疏通教育,保证其通过心理素质教育达到转变思想、重塑个性的作用。通过针对性原则的心理教育,最终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发挥各自的才智,向着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群体的方向发展。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应对策略

1.开设专门的心理培训课

学校可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开设心理培训课程。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亲临课堂。心理老师、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感情细腻和责任心强的教师都可担任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通过培训,特别是通过校内专业的心理授课教师可以为学生随时讲解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另外,学校可以聘请校外心理专家或心理咨询师不定期地为学生做心理素质教育报告,让学生从理论上高度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进而从专业的角度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2.建立重点学生档案和跟踪档案

心理辅导培训课程主要是以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然而对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不定期、经常性出现的学生,学校除用现有的专门的心理服务咨询室服务外,必须建立重点学生心理档案和跟踪档案,同时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治疗与跟踪观察。

重点学生心理档案和跟踪档案的建立,登记的内容要有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资料,入学时和历次体检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智力、性格、情绪表现以及平时的学业成绩、个人表现、奖励等资料,辅导员、家长、同学对其的了解及对其简要的客观分析和提供的学生人格分析记录(日常言行、作文、周记)等等。学生心理档案和跟踪档案的建立,有利于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资料,有利于及早发现并解决高职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3.成立网络心理咨询室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个人电脑己十分普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获取知识与信息,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之一。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室,让教师对学生在网上进行心理咨询和即时心理辅导成为现实;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让学生处在一个相对宽松的交流环境中,便于学生把自己的苦闷、压抑和困惑倾诉出来,也方便学生就一些敏感的问题向老师求助。

4.利用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和各学科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任何一名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担当起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职责。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老师要给予学生关心和爱护,满足学生的需要。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有错时,老师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指出他的错误所在及老师的希望,让学生内心真正接受,把教与学这个过程上升到十分和谐美好的境界,使学生身心愉悦,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其次要坚持成功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并在自我肯定中树立自尊和自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另外要坚持正确的学生教育观,少点名批评和指责,多用表扬、鼓励,使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再一个就是要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发展兴趣、发展特长;注重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也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为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营养剂和原动力,任何其他学习动机只有伴随以兴趣才能持久。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用上多下工夫,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蔡哲.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策略[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3).

篇5

关键词:感恩理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运用;大学生

积极心理学兴起后,感恩逐渐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热点,诸多研究表明,感恩与心理健康、幸福感有密切关系。感恩,无论是作为一种积极人格特质、正性情绪还是传统美德,无疑都是古今中外人人称颂的人类美好特质,但从感恩的视角,也就是利用感恩提升人类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和探讨还很少,本文欲从感恩的视角出发,探讨如何利用感恩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感恩的定义及特点

感恩的定义来源于英语grace, 表示上帝带给人类的爱与恩典,及由此产生的感恩,意思是慈爱、善心和感激。[1]关于感恩的定义存在几种观点, 在本研究中,对感恩的定义采用的是Mcculfough等在2002年提出的概念,感恩意思是个体用认知、行为和情感理解或者回馈因他人或他物的帮助或恩惠从而使得自己获得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2]

总体而言,Mcculfough等人提出关于感恩的概念有以下方面特性:首先,感恩是一种正性的情绪。其次,一般来讲,个体是在意识到自己得到了某种好处,并且这种好处是别人的无私帮助之后,才会产生感恩情绪。再次,感恩是在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人际间产生的,也就是说感恩是人际间情绪。另外,感恩具有激发动机的作用,或者说一个人在得到了他人给予的恩惠之后,感恩可以激发他做出利他行为以作回报,即做出对施惠者、他人或社会有益的亲社会行为。我们要指明的是,施惠者给予受惠者的恩惠可以是物质的(钱、物),也可以是精神的(情感上的支持)。感恩的对象很宽泛,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没有人的意图的他物,例如神灵、宇宙、大自然、动物等。[3]

二、感恩影响心理健康的理论机制

1、社会认知理论

感恩的认知理论认为感恩是一种移情性情绪,它基于个体的对其他人的移情能力,而移情也是一种认知系统的产物,它基于对事件的理解,否则就无法产生移情,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是感动和喜悦之情的混合物,当个体认为自己的获益来自施惠者的有意行为,就会体验到感动,当个体意识到施惠者的行为对自己带来帮助时,就会体验到喜悦之情,受惠者对施惠者付出的努力就产生了正向移情,即对施惠者欣赏和认可之情。[3]经常体验到这种感动,喜悦,欣赏、认可等积极的情绪。而这些正性情绪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2、拓宽建构理论

Fredrickson提出了积极情绪的拓宽建构理论, 该理论认为感恩作为积极情绪能够拓宽建构持续性的个人资源,包括个体的身体生理资源、智力资源,人际社会资源,心理资源等,而且还能抵消消极情绪带来的不良生理和心理效应。[4]该理论得到了不少实证研究的支持。

3、内外在目标理论

研究表明,感恩可促进个体内在目标奋斗,同时减少物质主义目标,而自我决定理论指出个体有三种基本需要:自主、关系和能力,若这三种需要得到满足,则个体具有较高的幸福感;物质主义者(追求财富、名声、形象等)较少满足这三种需要,而内在目标奋斗者(关注良好关系、个人成长、社会资本等)则较多满足这三种需要,内在目标奋斗者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物质主义目标者。[5]因此经常体验感恩的个体幸福感水平也相对较高,而幸福感水平是评价心理健康的一个最有效的指标。

4、应对理论

应对理论指出感恩对幸福感的促进作用是通过积极的应对策略起作用的。Wood 等人以 236 名 18 至 30 岁青年为被试考察了应对方式在感恩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 感恩个体在面临风险情境时表现出更多的积极应对评价, 同时采用更多的积极应对策略, 包括更多寻求工具性和情感性社会支持, 更多采用接近或解决问题应对策略(如积极应对、计划、积极重释情境、尝试发现发展可能性等), 以及失败后更持久坚持和更少通过物质滥用等适应不良行为,即感恩通过积极的应对评价减少了个体对压力情境的感知,进而促进了个体社会适应, 提升了心理健康水平。[6]

5、积极情绪理论

该理论认为感恩是某种类型的情绪反应的稳定倾向,是一种重要的积极情绪特质, 同时感恩与大量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 与众多消极情绪显著负相关。感恩倾向降低了人们体验正性情绪的阈限值,感恩测验得分高的人通常生活满意度较高,体验着更多的正性情绪,及较低水平的负性情感,如憎恨,嫉妒和抑郁等。[7]从这个理论也表明了感恩与心理健康因子的紧密关系。

三、教育实践中如何利用感恩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1、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利用感恩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我们的大学生应该从生活中点滴做起,学会感恩。最近,Wood等提出了关注生活中各个积极方面的生活取向的感恩模型。这个模型是基于感恩是一种关注生活中积极面的世界观。生活取向的感恩是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情感, 是对自我、 世界和未来的正向信念[8],过去研究者认为感恩总是指向感激他人的助人行为。但是Emmons和McCullough等的调查表明, 被试列出的感恩事件的清单上甚至写了 早晨醒来 这样的生活事件, 而并不都是直接指向特殊的给予恩惠的人。[9]可能是具有较高感恩倾向的个体对生活中的积极事件有较强感知能力并能够享受其所带来的体验的更多的幸福感。有研究发现,幸福感低的人比幸福感高的人在临床上患抑郁的可能性高7.16倍。[10]因此, 我们不仅要引导大学生学会感恩他人的帮助,也要引导他们去发现和体会生活中一切积极的方面。通过增加感恩经历增强大学生的个人价值感和自我实现的幸福感,激发了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增强对抗抑郁的心理弹性。

2、从塑造感恩的积极人格层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

目前,有部分学者认为感恩是一种人格特质。在日常生活的情感背景下,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多地体验到感恩,许多研究表明具有感恩倾向的个体是快乐的人,而且表达感恩能够加强个体的积极情绪。因为感恩特质使个体更容易注意到身边发生的积极的事情,并体验到积极的情感。由于经常体验到各种积极的情感,使得个体的心境更佳,因此也更能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McCullough等对238名大学生的研究结果证实了高感恩倾向的人有较多的积极情感和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表明感恩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效度。 感恩能够预测8%的对生活满意度的个体差异,以及2%~6%的个人成长、 与他人的积极关系、生活目的和自我接纳中的个体差异。[11]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大学生感恩的积极人格特质从而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3、从培养大学生感恩的积极情绪入手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

感恩具有一种典型的积极情绪效价。许多研究在情绪水平上考察了感恩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感恩倾向的人有较多的积极情感,因为感恩可以促使个体更加积极、乐观地评价自己的生活,有较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较低水平的负性情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个体对生活的满意感,Froh等对青年人的研究表明,在控制了一般的积极情感后,感恩与心理健康呈线性相关。这表明感恩增加了单纯的情感效价。因为高感恩水平的个体倾向于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感恩提高了个体处理各种负性情绪问题的能力,扩大了个体的社会交际网,减轻了抑郁等负性情绪,既然感恩与诸多正性情绪呈正相关,也就是高感恩者就更多的具有希望、宽恕、自豪、满足、乐观、激情和总体的积极情感,因此我们可以从感恩入手改善大学生的情绪状态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4、从培养对感恩的积极认知方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

某人在收到恩惠之后是否能够体验到感激的心情,恩惠的意图性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这与受到恩惠个体的归因方式有关。归因方式不同, 解释事件的方式就不同,所产生的情绪也不一样。因为情绪是认知系统的一种产物,McCullough等认为,当个体认识到自己是某种恩惠的接受者的时候,他们就能够强烈地体验到感恩的情绪。因为成为他人慷慨行为的受惠者,会使一个人有被重视、受尊重的感觉,这会增加自尊和感到社会支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感恩者倾向于把自己的积极结果归因于他人努力,高感恩倾向的个体会把他们拥有的一切,包括生活本身看作是一种恩赐。相反,不具感恩倾向者似乎更倾向于把他们的成功和好运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因此,我们应引导大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积极的归因,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成就是许多人努力的结果。而不单纯把好的事物看作是自己应该有的,这也会使他们保持快乐和心理和谐。 因此, 他们也不会因为美好事物的频繁出现而变得熟视无睹, 能长时间地维持一种内心的幸福感。

5、通过促进积极关系提升感恩促进心理健康

感恩和心理健康都与积极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有关。有研究表明, 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感受到社会支持较多的个体比感受到社会支持少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因为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而感恩是一种维持积极人际关系的机制, 并且感恩特质的培养需要这种关系的发展和保持。Tsang实验研究发现, 感恩有助于冲突的解决, 增加互惠的帮助行为,从而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感恩能够加强和提高社会关系的形成与稳定,以及关系的联结和满意度,进而增进个体的心理健康。由此可见, 积极关系对感恩与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个体知觉的社会关系质量不同,感恩和幸福感的体验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应通过促进大学生积极地人际关系,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层面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来提高感恩和心理健康水平。

6、通过感恩干预纵深提升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目前,有两种方法证明了感恩与心理健康之间具有一种独特的因果关系:感恩干预和纵向研究。感恩干预是一种特殊的临床干预技术。Emmons等通过实施列举恩惠的干预活动, 结果证实列举恩惠感恩对于提升心理健康状况非常有效。既然实验干预可以增强感恩导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状况。那么我们就理应加强大学生的感恩团体训练和干预,比如,尽可能多的列举值得感恩的事件和人物,然后进行放松和冥想,对这些人物和事件进行深度体悟,通过表达感恩可以强化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效果,因为这些练习对提升和维持正向情绪有很大的获益。由此可见,通过感恩干预这种有效技术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行之有效的。

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感恩干预策略

感恩不仅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而且还是一种提升心理健康的积极能量,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感恩干预,多方位开展大学生感恩干预与实践才能促进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培养大学生共情能力,激发感恩的内在动机

共情能提升人际关系,当受惠者对施惠者的行为产生共情时,受惠者才能体验到感恩。因此,我们对大学生的感恩干预应从培养大学生的共情能力切入。激发他们感恩的内在动机。

2、从认知层面提高大学生对感恩的认识

因为只有受惠者意识到并且并认可施惠者的积极意图的时候,才能产生受惠后的愉悦、满足等积极的正性情绪,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和回报恩情的行为。

3、从实践层面提高大学生感恩

将感恩心理转化为感恩行为,最终才能形成感恩的人格品质,实践感恩要从以下做起。(1)睡前感恩计数,每天在睡前用十分钟时间记录一天值得感恩五件事,写出感恩的原因,自己的感受等,(2)要学会及时表达感恩,对他人有感恩之情时,需及时表达,例如,当面正式言谢、一个小礼物、一条感恩微信,写感恩日记等来表达我们的感恩,愿意随时表达我们的感恩会使我们身心更健康。

参考文献:

[1] Emmons,R.A., Shelton,C.M.Gratitude and thescienc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C.R.Synder S. J.Lopez (Eds.),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459-471).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8] McCullough M E,Emmons R A, Tsang J-A. The grateful disposition: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topograph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1.112-127.

[3][9] 张利燕,侯小花.感恩:概念、测量及其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10,33,393-395.

篇6

一、“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科学内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受到了广泛重视。“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主要着重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互动和合作,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有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尤其强调问题的现实性、情境体验性和思维发展性,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师预先设置的系列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交流,在交流中成长。

二、“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特点

目前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注重过程的体验性,强调方式的合作性,关注主体的互动性。

1.注重过程的体验性

许多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心理学基本理论的讲授,忽略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如何解决心理问题的具体指导;一部分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当做心理活动课,虽然提供了心理体验的过程,但是不注重讨论分享和归纳总结,淡化了心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因此,“体验?互动?合作”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心理发展的变化,从而改变自己的认知和态度,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强调方式的合作性

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的研究趋于分散,大家都从不同的目标取向来研究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和个体性,而不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

3.关注主体的互动性

无论何种课堂教学都需要教学主体的积极参与,“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让学生和教师作为双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接受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指引者,教学智慧在主体的互动性中产生,从而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参与。

三、“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3年,教育部、团中央正式确立每年5月25日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呼吁全社会关注大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1.“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为了全面更好地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全面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符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80%的大一新生存在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健康问题,90%以上的在校大学生存在焦虑、人际沟通问题、紧张等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大学生心理抗压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大学教育的重点内容,有效地改革“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篇7

[关键词]课内外一体化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大学生 心理健康指标 影响

一、前言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指在“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观指导下,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以体育教学俱乐部为核心,结合课外体育俱乐部等形式、学生群众体育竞赛、运动队训练等课外体育活动形式,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目的的一种体育教学过程[1]。它既承担课内体育教学俱乐部的课堂教学任务,又兼顾课外体育教学俱乐部的锻炼和业余训练功能;既是对学生进行课堂授课教学的具体组织形式,也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具体组织形式,是学校体育运动的一种新体系。近几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接连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大多数研究都是集中在研究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内容和结构上,而在其对学生个体心理健康效应影响的研究却比较少。因此,为了检验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整体效果,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态的测试与分析,揭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和特点,进而促进合理有效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二、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

(1)教学内容方面,学习内容单一,绝大多数教学内容以田径的术科内容为主;几乎没有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程的学习[3];(2)教学方法上,技术教学过于精细,难度较大;教学手段机械单调的重复练习;(3)教学组织上,形式死板单一,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学生缺乏自主选择和人际互动;(4)教学评价方面,过分注重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情况和身体素质的达标,强调体育考试的成绩[4];(5)课外体育锻炼放任自留,缺乏科学指导与监督。

(二)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特点。

图1: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培养目标图

(1)体育俱乐部教学:以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为基本手段,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采用小群体的交流与学习;创设情境法;过程启发式教学法;先行组织者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根据基础不同,区别施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体育与健康理论教学[1];(2)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运动队训练:通过课外体育俱乐部,学生骨干、体育社会指导员培训,各种形式和层次的体育竞赛和运动队训练等手段,提高学生组织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能力[5];(3)教学评价主要运动参与进步幅度、学习态度和行为情感和意志、合作与交往及课外锻炼状况等方面,都作为评评定学生的指标[6];(4)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培养目标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如图1)[7,8]。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广东工业大学2009级一个教学单元未曾参加过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学生共20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11人,女生89人,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测试分析。

(二)测量工具。

研究工具采用SCL―90(Symptom checklist―90)量表,共含有90个项目和10个因子,内容涉及人际关系、强迫、躯体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量表采用0,1,2,3,4表示个体对不同维度的体验水平,为“从无”、“轻度”、“中度”、“偏重”和“严重”[2]。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2.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SCL―90为测量工具,于2010年3月和7月两次对研究对象心理健康指标进行测试。共发放问卷200份,观察时间为4个月,有效问卷为2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间隔15天进行信度检验,信度系数γ=0.914。

3.数理统计分析法

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均由专业统计软件SPSS12.0完成。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后SCL―90各因子均分的比较分析。

表l的数据显示,实验前后SCL―90量表在各因子均分的比较各因子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各项心理症状减轻,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改善,其中又以人际关系、抑郁和偏执等心理健康因子的改善尤为明显。

表1:实验前后SCL―90各因子均分的比较分析统计结果表

注:表示P

(二)实验前后SCL―90量表各因子分≥2和因子分≥3的比较分析。

表2:实验前后SCL―90各因子均分的比较分析统计结果表

注:一个人可能同时有一个以上因子分≥2或≥3。

根据SCL―90量表的使用说明,如果被试者在该量表中某项因子得分≥2,表示在这项因子中存在着轻度不良心理反应;如果被试者在该量表中某项因子得分≥3,表示在这项因子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症状。表2的数据说明,实验前,被试存在着各种程度不同的心理不良症状,其中又以抑郁、人际关系和偏执等不良症状为尤为突出。采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后,实验数据显示,SCL―90量表各因子分≥2和≥3的人次分布上发生了较为明显变化,人数分布在以上3个维度的都有所下降,存在着轻度不良心理反应和明显心理症状的人数减少。这说明: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被试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的趋势,其中,抑郁、人际关系和偏执等不良症状具有明显减轻的趋势。

(三)实验前后SCL―90量表各因子项目检出项的均分比较分析。

表3显示,通过对被试者SCL―90各指标的测试值并与全国常模的值比较可以发现,实验前被试者的各因子分值均与国内常模的值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

表3:实验前后SCL―90各因子均分的比较分析统计结果表

注:表示P

五、结论

(一)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前,各因子均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水平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

(二)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各项心理症状都有减轻,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改善,被试者对SCL―90各个维度的评价因子分≥2和因子分≥3评价的人数也显著降低,其与全国常模值的比较相对于实验前有明显的改善。其中,以人际关系、抑郁和偏执等心理健康因子的改善最为明显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吴浩.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新体系的构建[J]. 体育与科学.2010,5(3):82-86.

[2]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94,2(2):68-70.

[3]谢敏,葛耀君.体育新课程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指标的影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6):650-653.

[4]张红.体育选项课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4(6):84-86.

[5]李林,季浏.运动处方与锻炼的心理效应[J].体育与科学.2001,6(7):23-25.

[6]BOSK.Sport and gesundheit[J].SpoaPsychologic.1993,16(1):9-16.

[7]刘君临.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发展趋势探讨[J].体育学刊,2010,(2):54―55.

篇8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全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大学生群体已成为互联网的活跃人群。做好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厘清大学生的内在成长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转变教育观念,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我们探索建立符合大学生需求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和思路。

1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因特网(Internet)兴起于20世纪中期,在我国仅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网络作为现代文明的象征与标志,也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危机感。网络正在影响着大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交的各个方面,与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相比,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的网络社会有很多不同于真实世界的特点,如身份的可变性与匿名性、地位的平等性、打破时空界限、可记录性等,这些都会打破原有的生活状态,对不同个体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所处的环境会影响到人们正常的行为方式表达,以至于做出很多与自己性格不匹配的行为。因此,及时掌握网络环境中的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对于开展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认知、情感、人际交往和人格等方面。从认知方面看,网络一方面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网络的交互性为大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平台,为学生提高素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长时间接触网络会降低大学生的感知能力,当个体接收的信息过多时,容易导致对信息内容的消化不良,发生认知错位,对信息表现为迟钝感和麻木感;从情感方面看,网络的发展满足了大学生的自我情感需要,使其收获了平等、尊重和自由的情感体验,但过多使用网络可能会导致性格孤僻、压力增大等,甚至加剧患焦虑和抑郁风险;从人际交往方面看,通过网络人际交往可以增强大学生主动交往的能力,网络的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内向大学生开展人际交往,但是依赖网络可能会导致部分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受阻,产生自闭和逃避心理,出现“御宅族”现象;从人格方面看,网络能够强化自我意识,使人们更具独立性、自主性和支配性,增强平等意识和民主观念,但容易导致自我意识膨胀和集体意识的淡薄,此外,网络与现实生活中不同身份和角色的切换易发生自我同一性的混乱,最终导致人格障碍。

2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心理健康是“网络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而网络心理学又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有自己独特的影响环境、独特的表现形式、独特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规律,主要是研究在网络环境下人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网络心理健康的概念是相对应网络心理障碍而提出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公开和权威的定义。文中关于网络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借鉴郝文清提出的概念,他将网络心理健康概括为:人们在使用网络时保持积极的心态、离线时能够保持心理的平衡、能够较好地把握虚拟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在虚拟性与现实性之间以现实性为主导、在线时和离线时能够保持人格的同一,离线时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应。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尤其是大学生网民在使用网络方面的先锋位置日益突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从一方面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指运用网络技术来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的过程,在这里网络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是现实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另一方面,有学者提出网络本身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对象和内容,由于网络使用而导致的认知、行为等问题都迫切需要加以解决,这是从问题产生的角度来理解的。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理解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其本质是确定不变的,即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借助网络平台和特殊功能,关注大学生知情意的发展,及时预防和治疗各类心理问题,最终促进大学生成长和发展。

针对大学生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需要,符合时展和教育创新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网络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积极心理学思想对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2000年1月,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出版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在美国兴起。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和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能力、动机和潜能等,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种修正。在积极心理教育理念中,强调“积极”是贯穿心理教育过程的灵魂和主线,有三个方面的意义:首先,主张对那些集中关注于心理问题的病理式研究进行变革;其次,倡导心理学要关注人性的积极方面,促进人的心理发展;最后,对人类存在的心理问题,强调用积极理性的方式做出适当解释,且从中获得积极意义。

积极心理学认为,要使人们不再专注于认知事物的消极面,那得先教他们如何认知事物的积极面。因此,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关注心理潜能充分开发,倡导用积极的方式对心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出解释并获得积极意义。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对我们的工作有以下几点启示:

3.1适当调整教育目标

在积极心理学诞生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几乎都是以治疗和解决心理问题为导向的,其目标是帮助个体尽快摆脱心理困扰,而对个体长远发展和潜能发挥缺乏应有的关注,这容易使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育人目标根本无法实现。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在于培养积极向上、适应力强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大学生,这就要求克服以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医学模式,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应当包括帮助个别学生消除心理问题,更要注重培养全体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只有兼顾二者,才能收到最大效果。在工作中,要坚持预防性和发展性原则,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代替诊治各类心理问题,适当调整原有工作中的消极价值取向,根据时展特点、网络特征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等方面重新调整和确立教育目标,着眼于大学生成长和成才需要,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个性品质。

3.2主动渗透积极理念

网络作为新生事物在中国的发展可谓十分迅速,很多大学生因此成为“网瘾”一族。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培养适应时展要求的大学生,而不是一味地告诫学生要远离网络。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要注重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提倡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在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从自我出发,向学生传递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念,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乐观解释风格来达到预防心理问题的目的;要善于通过网络课程、网络社交平台等方式渗透积极理念,拉近与学生距离,让网络成为师生沟通的新途径,不仅要解决其在成长中的困惑,还要培养和开发其在今后生活道路中应该具备的积极的心理潜质;营造积极的网络和现实教育环境,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多方面合作,使积极的行为经验转变为个体内在的成长动力,不断促进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养成。

3.3着眼全人发展

心理健康工作是关于人的工作,但由于追求功利化、随波逐流等原因而导致了一些忽略人性发展的现象依然存在,随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趋于成熟,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工作者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阶段性、片面化、工具化思想必须得以转变。积极心理学强调,每个人都蕴藏着积极人格品质,人是具有自我生成、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适应性的整体。我们要将人看作是全面发展的个体,关注每个人智力、情感、社会性、物质性、艺术性、创造性与潜力的全面挖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更应该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精神境界的提升。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自我体验、自我探索的全新空间,区别于以往教育环境的单一化,网络可以突破地域限制、时间限制和物理限制,更大范围地实现跨学科互动和知识的整合,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需更加注重以人文精神为指导,培育具有现代价值观、理性的、人文的、道德的、精神的全人。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是现代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阵地之一,也是值得探索和挖掘的新突破点。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在积极心理学的引领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利用网络促进专业发展,提升自身网络素养。同时,要做好反馈与监督,加强对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网络心理的研究,注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线下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相辅相成,多手段并举、多渠道融合,不断丰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涵,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辅导员;个人价值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辅导员的个人价值

1.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

在高校中,辅导员是大学生身心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肩负重大责任,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所以,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拥有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才能够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在具体的工作中,依据大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思想动态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所以,提高辅导员个人素质非常重要[1]。

2.健全大学生人格

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无论是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还是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都离不开健康的心理。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引导大学生正视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与判断,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不仅如此,心理健康教育也会提高大学生控制情绪、承受压力的能力,使其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在短时间内调整好心态,不会作出极端行为。

3.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对于大学生而言,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面临种种压力与困难,而这些困难与压力会让他们经常陷入纠结与矛盾中,导致不同类型、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出现。而心理问题与“三观”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即心理问题能够反映出大学生对待事物的观念,而对待事物的观念也可以反映出心理问题[2]。因此,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想要更好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具备识别技能,及时了解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使大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其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

1.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教育对象身心发育的规律与特点为基础,通过利用心理学的教育方式与手段,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此促进其全面发展[3]。从表面上来看,两种教育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实则不然。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其能够具有正确的观念与良好的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则可以帮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中涉及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两种教育相互结合,才能使大学生更好的成长。

2.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

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辅导员多采用灌输式方法,当发现学生有问题时,对其进行说教。比如:当发现学生不喜欢与其他同学相处时,辅导员会语言告知多与他人交流的好处等等。但是,现代大学生在成长阶段所接受的教育、所处的生长环境均与过去有显著差异,传统灌输式教育无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思想动向,辅导员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并确保方案的针对性[4]。比如:可以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让大学生通过问题填写,了解其心理出现的异常情况,在了解问题之后,及时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不仅如此,辅导员还可以通过授课的方式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比如: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学生学习更多排解压力的方式和进行自我调节的方式,以此避免不良情绪对其生活、学习的不利影响。

篇10

【关键词】 高职医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调查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及期望,有效开展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进行此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在校中专生、高职生和大专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48份,回收有效问卷612份,回收率为94%。被试年龄范围15-22岁,平均年龄(18.86±1.61)岁。

1.2 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自己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与态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评价、对心理求助的态度及求助情况、对心理健康教育及教师的期望与建议等。

2 结果

2.1 学生对自己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 对自己在过去的一个月里的总体感觉的评价:2.3%的学生认为好极了;12.1%的学生认为精神很好;38.1%的学生觉得精神不错;40.5%的学生认为精神时好时坏;5.7%的学生觉得精神不好;1.3%的学生认为精神很不好。

是否由于性格、情感、行为或精神问题而感到需要帮助:26.6%的学生认为需要帮助,并寻求过帮助;34.6%的学生认为需要帮助,但未寻求帮助;1.1%的学生认为有严重的问题;25.5%的学生认为几乎没有问题,12.1%的学生觉得没有问题。

是否曾感到将要精神崩溃或接近于精神崩溃:15.2%的学生认为在过去的一年里确实感觉如此;18%的学生一年以前感觉如此;66.8%的学生没有此种感觉。

2.2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与态度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了解,见图1。

对心理健康课是否感兴趣:26.3%选择非常感兴趣,48%选择比较感兴趣,23.4%选择一般,2.3%选择不感兴趣。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会加重师生的负担:10.9%赞成,73.9%不赞成,15.2%不清楚。

96.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83.2%的学生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辅导员工作更好地开展,94.9%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品德塑造、智力发展、个人成才有重要影响。

对学校心理网站建设情况:89.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建立心理网站,55.4%表示会经常浏览心理网站,13.2%表示不会浏览,31.4%不清楚。

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搞形式,专业教育才是根本:8.2%的学生赞成此观点,86.6%不赞成,5.2%不清楚。

2.3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评价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评价:0代表不好,10代表非常好,见图2。

61.3%的学生认为学校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太少;70.1%的学生认为部分学科任课教师注意在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56.9%的学生认为辅导员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渗透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心理健康课开设情况:46.1%选择没开,49.3%选择1次/周,4.6%选择1次/2周。

学生上心理健康课的状态:22.2%的学生认为状态很好,70.4%的学生认为一般,7.4%的学生选择状态不好。

心理咨询室开放情况:63.4%的学生明确咨询室有固定的开放时间,26.8%认为咨询室开放时间不固定,有时找不到老师;9.8%选择不开放。

2.4 对心理求助的态度及求助情况 假如学生面临性格、情感、行为或精神问题时,是否会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50.8%表示会,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很正常;11.9%表示不会,自己不能接受;10%表示不会,怕别人对自己有看法;27.3%表示不清楚。

是否寻求过心理咨询师或精神医生的帮助:5.2%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曾求助过,5.6%表示在一年以前求助过,89.2%没有求助过。

假如学生面临性格、情感、行为或精神问题需要帮助时,优先寻求帮助的情况:6.5%的学生选择优先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67.3%优先寻求朋友的帮助,22.5%视情况而定,3.6%会着急想法解决,不求助任何人。

对好朋友求助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反应:59.5%认为很正常,自己有问题也会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37.6%认为很正常,但自己有问题不会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2.6%认为不正常,暗地思量好朋友肯定心理不正常,但继续与他交往,0.3%认为不正常,不再与他交往。

当好朋友因为心理困扰求助于自己而自己又无能为力时,83.7%的学生表示会建议好朋友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5.7%表示不会建议他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10.6%表示不清楚。

假如好朋友要自己陪伴他去咨询心理老师,94.8%表示很愿意陪他去;2.5%表示不愿意去,碍于面子才去;2%表示找个借口拒绝;0.8%表示直接拒绝。

2.5 对心理健康教育及教师的期望与建议 63.2%的学生希望心理健康教育授课以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形式进行,26%希望以专题讨论课形式进行,8.7%希望常规授课形式进行,学生希望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及希望增加的教育途径,见表1。

表1 希望具体接受哪些方面的教育及新增教育途径

教育内容学习咨询适应咨询人际交往情绪问题恋爱和性求职择业指导自我管理人格发展与完善其他方面

百分比59.537.681.238.436.432.527.821.23.2

教育途径拓展性课程校园广播系列讲座板报宣传心理沙龙课外活动(演讲、辩论比赛等)朋辈辅导其他形式

百分比61.534.560.336.341.649.838.24.1

76.8%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为教师和学生征订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和刊物;54.4%认为有必要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84%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重视心理咨询教师的在职进修与培养工作,他们希望心理教师具备的素质,见表2。

表2 希望心理教师具备的素质

内容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技能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人为亲、态度和蔼真诚待人,表里如一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其他

百分比85.471.776.583.176.561.62.6

3 结论与建议

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好时坏,不容忽视。学生自认为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了解比较多,事实上,他们的了解大多比较零散、片面,甚至有些观点是错误的。他们自认为很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又不能真正做到,也不知道应该怎样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他们希望通过正规的、系统的、专业化的教育学习更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

学校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依据学校的教育目的和要求,合理安排显性教育。显性教育主要包括个性化心理咨询、课堂教学、学校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等[1]。学校已开设的心理健康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要注意避免过于注重知识的学习,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发挥课堂的教育效果;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心理咨询,包括学习、适应、压力与情绪管理、恋爱与性、求职择业指导、自我管理、人格发展与完善等方面,预防、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里,提高其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做好对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和普及教育工作,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档案,在大的思想方针政策指导下建立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模型。工作重点应放在绝大多数正常学生身上,针对少数有问题的学生制定相应的筛查、干预机制。同时,要指导心理协会成员开展各种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带动心理健康氛围,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学校还要通过隐性教育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情感和个性进行渗透、熏陶和塑造。隐性教育主要包括校园文化建设、班级寝室心理环境建设、各科教学渗透、社会实践活动、家庭氛围教育、成长社会文化道德教育等[2]。优良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他们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都起着一种导向的作用。[2]因此,学校要重视校风学风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班级寝室心理环境建设,营造积极、健康、文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各科任课教师要注重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尤其,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锻炼学生的身心。

大学的辅导员要把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重视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通过自学、进修、参加各种培训等多种途径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及素质,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洞察力和共情能力,热情诚恳,愿意并积极地走进学生的心里,做学生心灵的钥匙,并顺利地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