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3-05-30 16:1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第三方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第三方管理方案

篇1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s production safety situation is still serious and complex, security incidents have been not yet effectively curbed, so it is worth highly vigilant and profound reflection, and the safety management work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and improved. Beijing Metro has introduced the third party security management unit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ject safety management,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bwa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third-party security management model introduced by construction party and government regulators party.

关键词: 建设工程安全;第三方安全;安全模式

Key words: secur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third party security;security model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I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7-0067-03

0 引言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安全事故仍未有效遏制,值得高度警惕和深刻反思,反映出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北京地铁已引入第三方安全管理单位参与到工程安全管理中来,在地铁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第三方安全管理单位(简称第三方),指生产安全领域独立于企业与政府之外的第三方专职监督管理机构[2]。现就工程建设建设方和政府监管方引入第三方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如下:

1 建设单位引入第三方安全管理模式分析

1.1 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具有决定性影响力

建设单位作为建设工程的投资主体,在建设工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对施工单位具有决定性影响力,建设单位对于施工过程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施工单位在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中的经济投入和措施落实。同时,在建设工程领域,相关文件要求建设单位对项目安全管理负总责,建设单位承担着相当大的安全管理责任和压力。

1.2 影响建设单位发挥安全管理作用的问题

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中发挥应有的核心作用,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1.2.1 工作基础薄弱

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在施工单位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基础上,管理的前提是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施工单位一线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其文化层次不高,没有受过正规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缺乏相关理论知识,自身安全保护意识淡薄,导致一些应有的安全技术操作不当[2]。安全工作责任大,但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待遇相对普遍较低,绝大部分管理人员不愿干安全管理工作,造成工程施工中安全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有的施工单位舍不得进行安全投人,认为看不到效益,致使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安全设施陈旧,安全生产文明措施费没正真落实到位[3]等等诸多因素严重阻碍了安全管理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同时由于缺乏高素质的安全专业队伍,安全管理工作只能在低水平徘徊,对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和控制非常不利,也间接说明建设单位安全管理基础比较薄弱;若施工单位一线安全管理存在致命缺陷,将给建设单位安全总体控制带来无法逾越的鸿沟。

1.2.2 缺乏科学模式指导

建设单位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意愿非常强烈,不希望在工程建设中出现任何安全隐患和事故,但往往缺乏统一科学模式指导,导致安全管理投入无法“有的放矢”,削弱了建设单位参与项目安全管理的作用。同时由于建设单位没有安全技术专业团队支持,安全管理工作不能完全有效开展,在遇到困难时无法获得帮助和指导。

1.2.3 安全管理人员水平不高

建设单位一般都成立了安全专职管理部门或安排了安全专职管理人员,但这些管理人员大多是施工单位出身,尽管具有一定安全管理经验,但综合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并不太高。

1.2.4 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急需提高

与其他工作不同,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人员牵头,全员参与的一项工作。而大多数建设单位其他部门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一般不高,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不强,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工作态度。这种态度和意识急需提高。

1.2.5 人员数量与工作强度不匹配

一般来说,建设单位配备数量有限的安全管理人员,既要负责现场安全管理,还要负责与的安全协调工作及其他安全方面事务,这往往导致对现场施工安全关注不够深入,力不从心。

1.3 建设单位引入第三方安全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及困难

1.3.1 建设单位引入第三方安全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引入第三方安全管理模式是提高建设单位安全管理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具体分析如下:

第三方能迅速派遣安全技术水平很强的专业人员到工程项目工作,给建设单位强有力的安全技术支持,充分发挥建设单位在项目安全管理应有的核心作用。同时也给施工单位及整个项目安全技术有力的补充,弥补施工单位安全技术薄弱的不足。

以“专家担纲”的安全生产管理新模式,使安全管理投入“有的放矢”,增强建设单位参与施工安全管理的作用。可能会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产生质的变化。提高建设单位参与施工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延续性。

第三方凭借强大安全技术专业优势,在项目内全面展开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程项目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水平,使整个项目安全基础工作不断增强和改善。为项目培养出一批专业安全管理技术人才,使项目安全管理水平上升一个新台阶。

第三方参与建设单位审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确保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符合规范要求和现场实际施工安全需要,减少了现场安全管理的难度和现场施工中出现安全[患的概率。

第三方派出的专业安全技术人员可对现场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评价,及时为建设单位提供现场安全状况评价报告,为建设单位安全管控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使安全隐患“无处躲藏”,使建设单位决定性影响力全面施展。

第三方可协助建设单位进行安全管控工作,同时也弥补了建设单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使项目安全管控工作能持续有效开展。

1.3.2 建设单位引入第三方安全管理模式的困难

①目前尚无明确的相关文件对建设单位引入第三方安全管理咨询模式的具体要求。

②引入第三方安全管理模式费用提取,在什么项目列支须相关文件需进一步明确。

2 政府相关部门引入第三方安全管理模式分析

2.1 政府相关部门目前需解决的问题

近段时期相关政府部门加强了现场安全检查及现场管理的监管力度。在这种模式下政府相关部门目前需解决的问题分析如下:

2.1.1 政府相关部门人员配备不足

虽然政府相关部门加强了工程项目的安全检查力度,但目前工程建设领域发展迅猛,工程数量的增长速度远高于政府部门人员的增加速度。相对而言,政府相关部门人员显得配备不足,有的项目一个月都难去一次,即使去了也没时间细看。

2.1.2 安全技术水平的限制

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大多不是科班出身,或缺乏工程实践的经验,安全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都有所限制,即使到了工程施工现场,由于安全技术水平的限制,有些安全问题也发现不了,给正确的安全监控和管理决策带来了很大困难。

2.1.3 指导或牵引作用体现不充分

施工单位虽然承担着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但在技术服务和安全隐患排查等方面没有足够的优势;而政府担负着监督管理职能,应当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服务等工作起到指导或牵引作用,但目前来看这种作用的体现不足。

2.1.4 缺乏实际有效实质性动作、管理手段陈旧

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安全管理,大多停留在文件和口头层面,缺乏实际有效实质性动作。我国大多数政府相关部门还停留在传统的安全监控模式(对已发生事故责任人采取处罚等手段)下,已跟不上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

2.1.5 法律法规不同程度地存在滞后和贯彻不力

近年来,党和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但已有的法规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贯彻不力、执法不严的现象;另外,有的配套法规、规范制定相对滞后、更新不及时;对新出现的安全问题应对不足。

2.2 政府相关部门引入第三方安全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及困难

2.2.1 政府相关部门引入第三方安全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第三方安全管理单位能为政府和监管部门科学决策、重要规范文件制定、重大政策措施出台提供安全专业技术支持,同时弥补政府相关监管部门人员不足的问题。

安全专家组对现场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评价,及时为政府和监管部门提供现场安全状况评价报告,为政府和监管部门安全管控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切实、有力促进工程项目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有助于相关安全法律、规范、文件贯宣工作更为专业、深入、有效;对新出现的安全问题,为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制定应对措施、法律法规提供安全技术支持。

使政府和监管部门有更多时间投入到工程项目安全管控的决策上。充分发挥政府和监管部门宏观控制和决策作用。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对参建各方在安全管理上指导或牵引作用的体现;对企业的监管方面还起到有效的补充和调剂作用。

可有效地解决政府相关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为工程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技术支撑;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技术是安全控制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第三方安全模式的实施,安全管控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破解。

2.2.2 政府相关部门引入第三方安全管理模式的困难

国家现无具体明确的引入第三方安全管理模式相关配套文件。

引入第三方安全管理模式需要政府相关各部门各级主要领导都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否则很难顺利推行。从目前情况看很多省市未大胆推行,这是主要原因之一。引入第三方安全管理咨询模式费用怎么落实,须立项和层层审批,审批能否顺利通过无法预料,这也是很多省市未大胆推行的主要障碍之一。

总之,目前第三方安全管理模式仍还处于酝酿和探索实践的初级阶段,如果有第三方介入,为政府、企业提供专业的、个性化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服务,那势必事半功倍。推行第三方安全管理模式,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章及文件,保障第三方安全管理咨询模式的顺利快速推进。

同时只有加快第三方安全管理模式实践和尝试,才会为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依据。只要敢于迎刃而上、大胆实践才会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新安全生产形势下的全新安全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金明,郑瑶,陈昌彦.北京地铁十号线第三方监测与安全评估[C].第二界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2006,10,01.

篇2

负责人孙福生,系该办事处主任。

委托人郝光辉,系该办事处业务经理。

被告三亚港华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住所地三亚市新风路4号202房。

法定代表人陈玉成,系该公司经理。

原告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海口办事处与被告三亚港华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抵押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委托人郝光辉到庭参加诉讼。被告法定代表人陈玉成经本院公告传唤,无故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海口办事处诉称,1994年10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三亚市分行(以下简称三亚建行)向被告发放贷款700万元人民币,期限为壹年,月利率为10.98‰。双方签订了《借款合同》及《资产抵押协议书》,被告出具借款借据,同时以位于三亚市河东区商品街一巷的农贸市场第三层房产(三集房证字第231号)提供抵押担保,双方于1994年11月28日在三亚市房产管理局办理登记手续,三亚市房产管理局发放了房屋他项权证。上述贷款,到期后,被告未偿还借款。

根据国务院(1999)33号文和中国人民银行银复(1999)80号文,三亚建行与我处于1999年12月10日签订了建琼第SY013号债权转让协议,上述债权已由我处承接并行使债权。被告借款人民币本金700万元后,已停止营业,且长期下落不明,经多次公告或公证催收也未履行还款义务,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偿还借款本息13182666(截止1999年9月20日止)。

被告三亚港华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未作答辩。

经审理查明,1994年10月27日,三亚建行与被告三亚港华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借款合同》,约定,被告向三亚建行借款700万元,借款用途为三亚市商品街农贸市场建设;借款时间自1994年10月27日至1995年10月27日止;贷款利息,自支用贷款之日起,以支用额按月息10.98‰计算,逾期归还贷款部分加收利息20%;如国家调整利率,从调整之日起,按调整后的贷款利率计(结)贷款利息。同日,双方还签订了《资产抵押协议书》,约定被告以位于三亚市河东区商品街一巷的农贸市场第三层房产作为上述借款的抵押物,双方于1994年11月28日在三亚市房产管理局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三亚市房产管理局核发了三集房证字第231号房屋他项权证。借款合同签订之日,三亚建行将700万元转付给被告,被告也出具借款借据。上述贷款到期后,被告未能偿还借款本息。1995年8月26日三亚建行向被告发出《催还到期贷款通知书》,被告在该通知书上盖章确认所欠款项及其利息。1996年12月21日、1997年12月24日三亚建行从其帐户中扣被告借款利息共计1142.37元。因被告下落不明,三亚建行于1997年12月6日,在《三亚晨报》上发出《贷款催收通知》。1998年12月29日三亚建行又以公证形式向被告送达编号为(98)第53号的《催收贷款通知书》。被告仍未偿还借款。根据国务院(1999)33号文和中国人民银行银复(1999)80号文精神,1999年12月10日,三亚建行与原告签订建琼第SY013号《债权转让协议》。约定三亚建行将被告所欠该行的700万元借款及利息转让给原告。2000年3月29日,原告在《海南日报》上刊登《贷款催收公告》,向被告等债务人告知其承接三亚建行700万元及利息的债权,并要求被告等债务人及时清偿债务。2001年2月6日,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在《海南日报》上发出《关于中国建设银海南省分行已剥离不良贷款表外利息无偿转让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海口办事处的公告》,向包括被告在内的无法书面通知及发出书面通知后无法取得回执的借款人及担保人进行公告通知。此后,原告因向被告催收贷款未果,遂于2001年3月诉至本院,要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偿还尚欠借款本金700万元及相应利息,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上述事实有:借款合同、资产抵押协议书、借款借据、房屋他项权证、贷款催收通知、公证书、债权转让协议、贷款催收公告等证据在卷,相互佐证,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三亚建行与被告所签订的《借款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但双方约定逾期贷款加收利息20%,与中国人民银行对逾期贷款的罚息利率的现行规定相抵触,不应履行,故该《借款合同》除罚息部分的约定条款无效外,其余条款合法有效。借款期满后,虽经三亚建行多次催收,被告除偿还1142.37元利息外,未按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已构成违约,应承担民事责任。原告根据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有关文件精神承接三亚建行的债权,且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已依法向被告发出债权转让公告,故应当认定,原告已合法取得三亚建行的上述债权。原告因此主张被告偿还尚欠的贷款本金700万元及其相应利息符合法律规定,但应当扣被告已付利息1142.37元。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三亚港华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二十日内向原告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海口办事处清偿借款本金700万元及其相应利息(合同期内利息按双方约定计收,逾期后的利息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日罚利率标准计收,其中1999年4月1日前的利息不计收复利,之后计收复利至本判决限令还清借款之日止,并扣减已付利息1142.37元)。逾期付款,则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篇3

一、第四方物流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对第四方物流的表述多种多样,没有一个非常明确和统一的定义。有的认为:“第四方物流是一个集中管理自身资源、能力和技术并提供互补服务的供应链综合解决方案的供应者”,还有的将它定义成:“将供应链中附加值较低的服务通过合同外包出去,剩余的物流服务部分”。比较权威的说法是埃森哲公司提出的,它认为:“第四方物流提供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他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能进行整合和管理,并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第四方物流是一种全新的物流运作模式,它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二、第四方物流的特点

第一,第四方物流通过集成咨询公司、技术公司和物流公司提供了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来满足现代公司所面临的广泛而又复杂的需求。它基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咨询技巧进行供应链过程的协作和再设计,实现公司业务策略和供应链策略协调一致;同时通过新技术实现各个供应链职能的加强,对供应链活动和流程进行整合和改善。在此基础上第四方物流服务提供者帮助客户实施新的业务方案,通过业务流程优化,系统集成,将业务运作交给第四方物流项目运作小组,由其来承接多个供应链职能和流程的运作责任。

第二,第四方物流通过其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影响的能力将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供应商、合同物流供应商、电信增值服务商等集合起来,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大的顾客满意度来执行供应链解决方案以实现价值增值。

三、第四方物流的组织形式

第四方物流逐渐成为帮助企业实现持续运作、成本降低和区别于传统外报业务的真正的资产转移。它的组织的核心能力在于提供领先的物流技术,或提供互补性资源,或提供供应链管理方法和解决方案、全球扩展方案等等,因此他们需要建立创新机制、学习机制和市场驱动型经营机制,才能真正胜任“联盟总管”或“领先的物流提供商”的角色;他们还可通过资产并购或虚拟联盟等方式,实现资产有效整合,提高综合实力。第四方物流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供应链合作联盟。这是第四方物流的初级形态。咨询公司,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开发市场,咨询公司在第三方物流公司业务范围和物流技术水平基础上工作,其思想和策略通过第三方物流这样一个具体实施者来实现,以达到为第三方物流客户服务的目的。更有第三方物流公司和物流信息技术结成伙伴关系,增强公司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和顾客满意度。

2.独立的第四方物流企业。独立第四方物流企业是第四方物流组织的中级形态。该类企业对本身和第三方物流的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综合管理,借助第三方物流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集成的供应链方案。第三方物流通过第四方物流的方案为客户提供服务。独立的第四方物流企业是建立在全面掌握物流信息基础之上的,并以此为整个供应链提供全程物流服务,其运作的核心是信息和供应链流程的解决方案。

3.专门从事第四方物流的跨国集团。这类第四方物流组织是第四方物流的高级形态,是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中的行业创新者模式。其将第三方物流加以集成,向下游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它是上游第三方物流的集群和下游客户集群的纽带。这类组织形态的最大特点就是全球化。它可以实现供应链全球操作的“无物质流动化”,通过信息传递和异地交货。当然这企业还没有出现,实现难度比较大。

目前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第四方物流企业,许多自称“第四方物流”的企业仅仅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简单组合。我国的第四方物流企业只有依靠提高自身服务能力,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增强自身的核心能力,才能发展起来。

篇4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 特征

一、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含义

1.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 TPL)

国家标准术语中提出: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广义地讲,第三方物流是与自营物流相对而言的,即第三方物流是专业物流企业面向全社会提供物流服务,按照客户要求进行货物的运输、包装、保管装卸、配送、流通加工等项目的有偿服务。

2.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 FPL)

第四方物流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安盛咨询公司(现埃森哲咨询公司)是在1998年首先提出第四方物流的概念。第四方物流是指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关于第四方物流,一种定义是指集成商们利用分包商来控制与管理客户公司的点到点式供应链运作;另一种定义是一个集中管理自身资源、能力和技术并提供互补服务的供应链综合解决办法的供应者。综合以上所谓第四方物流,就是供应链的集成者、整合者和管理者。主要是通过对物流资源、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的整合和管理,提出物流全过程的方案设计、实施办法和解决途径。

二、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的特征

1.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1)具有现代化得信息技术。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投资建立信息网络,实现了数据快速、准确的传递,促进了物流企业间的交流与协作,保证了物流服务的高效、快速、准确。第三方物流常用的信息技术有仓储管理系统技术(WMS)、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电子资金转账技术(EFT)和条形码技术等。

(2)具有个性化的服务。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不仅提供基础的物流服务,而且可以根据客户的特殊需要提供一系列劳动或资金密集型的增值服务,满足企业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3)具有动态的联盟。信息资源共享为第三方物流企业从事物流活动提供了有效依据。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动态联盟可弥自身缺陷,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客户提供优质、综合、可靠的物流服务,保证企业客户物流体系的高效运作。

2.第四方物流特征

(1)再造供应链。通过供应链参与者将供应链规划与实施同步进行,或通过独立的供应链参与者之间的合作提高规模和总量。供应链再造改变了供应链管理的传统模式,将商贸战略与供应链战略结合起来,创造性地重新设计了参与者之间的供应链关系,使之成为符合一体化标准的供应链。

(2)再造业务流程。将客户与供应商的信息和技术系统一体化,把人的因素与业务规范有机结合起来,使整个供应链规划与业务流程能够有效贯彻实施。第四方物流企业可以承接整条供应链,为客户提供更加完整的服务。

(3)提高综合效益。第四方物流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项目的实用性,降低物流成本,可以增加利润。由于第四方物流关注的是整条供应链,而非局部效益,因此第四方物流能够为客户及自身带来丰厚的综合效益。

(4)降低运营成本。第四方物流通过提高运作效率,增加流程,降低采购成本来降低运营成本;通过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流程、改善供应链规划,降低运营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的管理流程和标准化管理,以减少存货与现金流转次数,降低工作成本。

三、发展第四方物流的前提

1.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第四方物流提供基础

第三方物流行业高度发达和企业供应链业务外包极为流行是发展第四方物流的基础。第三方物流只有提高物流各个环节的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整体费用才能促使第四方物流产生和发展。第四方物流只有与第三方物流在服务上实现更多的互补和合作,才能做到物流成本的最小化,提高运营效率。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第四方物流发展提供基础。

2.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保证

信息技术的应用个管理已经受到各个行业的高度重视。物流企业亟待提高的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包括条形码技术、数据库技术、EDI 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制造资源计划(MRP)、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同时,物流企业应加强供应链信息技术的开发与使用,使得供应链的参与者可以真正能够对整个供应链有一个全面的、实时的“全景式”扫描。这些新兴技术将会有助于第四方物流为服务供应商、客户及其供应链伙伴提供一整套高效的集成解决方案。

3.政府需加强物流基础建设

发展第四方物流势必将成为政府发展的重点对象。为此,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建立以政府资金为主导,引导外资、民间资金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投资体系,借鉴国外经验,改革物流设施投资的纯现金回报制度,让物流企业低成本运作。加强对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的改进力度,为发展物流产业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四、结束语

第四方物流通过提供全方位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满足企业所面临的广泛而复杂的需求。它关注供应链管理的各个方面,既提供持续更新和优化的技术方案,又能满足不同客户的独特需求,突破了单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能真正做到低成本、高效率与实时运作,在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整合。由此可见,在未来的物流领域,第四方物流将是物流业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晓芬,司马锡生.政府在第三方物流发展中的作用[J]. 物流科技,2005(1):55- 57

2]张长森.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思路研究[J].商业时代,2005(27):25- 26

[3]李阳,吴群琪.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比较研究[J]. 综合运输,2005(8):42- 45

篇5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项目管理是指第三方物流项目管理者为了实现其目标,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项目发展周期中的各阶段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沟通和激励,以取得良好效益的各项活动的总称。下面分别从第三方物流企业项目管理的基本过程、项目管理要素、项目生命周期三方面简述第三方物流企业项目管理。

1.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项目管理基本过程包括:启动工作过程、计划工作过程、执行工作过程、控制工作过程、收尾工作过程。

2.从项目管理的职能领域第三方物流企业包括下面几个项目管理要素:物流项目计划管理、物流项目成本管理、物流项目质量管理、物流项目采购管理、物流项目合同管理、物流项目信息管理、物流项目进度管理、物流项目沟通管理、物流项目范围管理、物流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物流项目风险管理。

3.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项目生命周期包括四个阶段:需求识别阶段、制定解决方案阶段、执行方案阶段、项目收尾阶段。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概念模型的结构框架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维度是模型的空间构架,本文以PMI开发的OPM3模型的三维形式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概念模型的结构框架。

维度Ⅰ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的等级。本文参考OPM3模型的项目管理成熟度等级和第三方物流行业的特点来确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项目管理成熟度的等级。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项目管理成熟度的等级分成五个等级,分别是:(1)初步阶段;(2)成长阶段;(3)提高阶段;(4)成熟阶段;(5)持续改进阶段。

维度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项目管理十一大要素:物流项目计划管理、物流项目成本管理、物流项目质量管理、物流项目采购管理、物流项目合同管理、物流项目信息管理、物流项目进度管理、物流项目沟通管理、物流项目范围管理、物流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物流项目风险管理。

维度Ⅲ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项目四个生命周期阶段:需求识别阶段,制定解决方案阶段,执行方案阶段,项目收尾阶段。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的等级

本文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项目管理成熟度分成一到五个项目成熟度阶级,这个五等级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水平逐一提升。不同等级的项目管理成熟度特征如下:

初级阶段:第三方物流企业处于项目管理水平的初级阶段,项目管理不统一。企业的项目管理不正规,个别的管理过程是混乱的,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协调、不规则。

成长阶段:第三方物流企业处于项目管理水平成长阶段,项目管理达到了基础化的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项目管理过程基本有序,但是项目管理过程能力较差。成长阶段的企业项目管理过程对于单个项目计划是有效的,但对处理投资项目组合则能力受到限制。

提高阶段:第三方物流企业处于项目管理水平提高阶段,项目管理达到了标准化的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项目管理过程已经健全。收集整个组织与项目相关的数据,从而进行计划编制和控制项目。成熟阶段:第三方物流企业处于项目管理水平成熟阶段,项目管理达到了可控制的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项目管理过程已经正式形成,具备一定的集成能力,收集相关信息和管理过程并形成文档。企业对不同项目之间有协调能力,各种项目管理要素可控制。

持续改进阶段:第三方物流企业处于项目管理水平持续改进阶段,项目管理达到了持续改进的管理。这个阶段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有不断改进项目管理过程的理念,主动收集项目管理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会定期评审、改进项目管理过程。

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概念模型的内部结构

篇6

一、第四方物流的内涵

1.第四方物流的含义。第四方物流是相对于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而言的。所谓的第一方物流是由生产企业本身来完成所需的各种物流操作,实质上是一种自营式物流;第二方物流是生产企业本身并不承担物流操作,而是聘请车队、仓库来做仓储、货运,属于功能性的服务;第三方物流则是为了使生产经营企业将精力集中于自己的主营业务,而把物流活动通过合同外包的形式交给专业化物流服务提供商,并运用信息系统对物流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形式。以上三种物流形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无法有效满足供应链的全球化、复杂化;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以及网络信息的透明化。必须将供应商、生产经营企业、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信息技术供应商以及物流活动和相关资源等进行有效整合和集成,发挥供应链整体的系统效应。第四方物流正是整个供应链的集成者和整合者。它通过信息技术将供应链上的各方进行有效集成和整合,帮助各方高效协调合作,提供一套科学的供应链解决方案。通过第四方物流的参与,帮助供应链各方发现问题、向其提供咨询,进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整个供应链在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同时,高效率地运作。

2.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模式。第四方物流主要有三种运作模式,分别为协同运作模式、方案集成商模式和行业创新者模式。(1)协同运作模式。这里所说的协同是指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之间的协同及合作。第四方物流并不需要直接与物流客户直接接触或直接向其提供物流服务,而是通过合同委托或战略联盟的形式与第三方物流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向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第四方物流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咨询、技术支持和管理能力,通过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帮助第三方物流企业向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2)方案集成商模式。与协同运作模式不同的是,方案集成商模式中的第四物流企业直接与物流客户接触,帮助客户与众多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联系,起到二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第四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帮助生产经营企业实现对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选择、管理、监控、评价及整合等活动,同时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在这种模式下,物流客户不需要与众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直接打交道,减轻了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的压力,可以更加集中精力于主业。第四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有着管理和监管第三方物流的专业能力,有助于实现整个供应链的高效运作。(3)行业创新者模式。行业创新者模式是在方案集成商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模式。原有的方案集成商模式,将物流客户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连接起来,只服务于一个单一物流客户,而对多家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管理等工作。而行业创新者模式同样是将物流客户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连接,但对多家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的同时,服务的不再是单一物流客户,而是处于同行业内的多家企业客户。与方案集成商模式相比,行业创新者模式下的第四方物流企业由于同时为多家物流客户服务,规模效应发挥得更好。

二、第四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物流基础设施支撑不够。物流基础设施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第四方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虽然我国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建立起了五种运输方式构成的运输体系,但适合现代化第四方物流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和信息系统等还明显落后,还不能满足第四方物流发展的需要。

2.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第四方物流的发展,不论是哪一种运作模式,都需要第三方物流的积极参与。而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都是由传统物流企业转变而来的,先进的物流技术手段和物流管理能力都是比较欠缺的。很多国内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接受度也不高,导致第三方物流企业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供应链的集成整合能力就更无从谈起。

3.信息化水平和供应链技术低下。第四方物流对整个供应链的集成与整合,是以先进的物流信息化技术为媒介和手段的,信息化水平是第四方物流能力的集中体现。目前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程度不高,信息化水平低下,还尚未形成非常成熟的可供供应链上各物流服务参与共同分享的信息平台,导致了物流系统运作效率低下,成本过高,严重制约了第四方物流对于供应链整合的能力和实际效果。另外,有关供应链整合、管理的相关能力和技术低下,无法将供应链上各参与者紧密连接,也就无法提供高效的第四方物流服务。

4.第四方物流人才匮乏。人力是物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第四方物流对物流人才的要求更高。我国物流人才数量的缺口就非常巨大,第四方物流所需要的同时拥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拥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则少之又少。第四方物流人才不但要掌握一般的物流知识和经验,还需要具备信息技术、系统集成、综合管理等能力,而具备这种综合素质的物流人才在我国是严重匮乏的。

三、第四方物流发展对策

1.加快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目前我国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分别由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因此出现了各自为政、重复规划与建设的现象。第四方物流强调的是对整个供应链的集成与整合,因此需要由政府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实现物流资源的整合。在全国范围内,合理地规划建设各种运输基础设施,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同时加快规划和建设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实现物流的无缝对接。还应该加快相应物流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出台,不断规范物流活动,实现物流活动标准化。

2.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第三方物流的参与。只有第三方物流本身发展壮大了,第四方物流做为第三方物流的集成者和整合者,才有施力点和落脚点。国家应该从宏观角度加以引导,鼓励国内生产经营企业转变思想和意识,大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强合作,不但有利于集中精力于主业,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国家还应该出台相应优惠的税收、金融和法律等政策,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增强其自身竞争力。通过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带动第四方物流的发展。

3.加快实现物流信息化。第四方物流是否能够有效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将供应链上的参与者进行有效的集成与整合,主要取决于物流信息化的程度。在充分采用无线射频技术、电子技术交换技术和全球卫星导航技术的同时,建立覆盖全国的物流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注重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协同合作,运用先进的供应链理论、 技术和手段,实现供应链各参与者的高度融合。

篇7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整合;成本;物流管理

第三方物流有别于传统的物流模式,传统的物流模式即为碎片化的物流,即收货、运输、清算等相关的部分时独立的,每个独立的物流部分为口头上的合作模式,反应在现实生活之中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空车配货等小型企业,与此同时,在传统的物流模式之中,其缺乏更多的附加,服务模式单一,效率低下,价格不透明,这使得我国的道路运输成本长期居高不下。而第三方物流管理是生产经营企业一种新型的外包性物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从原材料的购买到产品的生产到产品的销售运输的层面上都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运作,在整个过程之中,第三方物流公司还能够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如金融贷款、供应链、会计服务等诸多的附加行服务,这使得第三方物流成为了现代化的最理想的企业物流解决方案,第三方物流的最终目的是集合最优势的企业外部资源位企业的运营提供助力,并且达到降低成本、提升可靠性,提升竞争力的目的。第三方物流是目前的工业经济时代已经形成的社会分工与协作的最佳体现,同时国际性的第三方物流组织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得到了极大的推崇,同时企业在进行良性的发展和演化。

1.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必要因素

(1)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需要整体化解决方案

全球经济一体化将中国的企业拉向了全球性竞争的行列之中,中国需要从传统的物流运输层面上加强改革,传统的物流模式不能够提供给企业一体化的企业产品解决方案,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的整体性,而随着一体化的进程加速,以往的单纯性的国内竞争已经逐步的转变为了国际化竞争,越来越多与越来越严格的服务性等软竞争将会是我国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我国的企业需要整体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将原本的内部管理工作外包出去转变为外部的运营模式,简化企业流程,提升竞争力与经营效率。

如图1所示,此图表明了企业更倾向于外包的物流服务项目,在传统的中国物流服务之中,这些项目都是有企业自身寻求渠道加以解决的,这无疑会加大了企业的运程成本并且降低了自身的效率,有些不必要的项目企业也需要组建专门的团队部门去解决,因此,第三方物流的外包模式是最理想的企业物流模式。而图2中所示的项目则是企业应当在内部进行高效管理的任务。

(2)市场对于物流服务专业性要求增强

随着国内市场的成熟同时与国际市场的逐步接轨,传统的物流行业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第三方物流行业则是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市场是企业与商品的主导,市场的成熟也代表着消费者的成熟,由传统的对于物质商品的质量的追求逐渐地提升为了对于产品的相关质量的需求。而商品的运输与物流部分当然也在这个部分之中,第三方物流相对于传统的物流模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服务的整体性与专业性,第三方物流企业往往是具备专业资质的企业,其拥有专业的物流技术人员并且拥有完成运输链,其对于物流的各个环节的可控性是最强的,因此,第三方物流能够满足市场对于物流服务性的要求。

2.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发展仍然处在起步的阶段,第三方物流企业虽然数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增长,但是这些物流企业无论从企业的专业程度还是企业的规模距离发达国家的物流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其中涉及到了诸多的问题,有企业与物流公司的信任问题,也有企业的物流观念保守传统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虽然存在,但也是最终必将得到解决的,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1)第三方物流与企业共同承担风险

第三方物流企业并不是简单性物流第三方承包公司,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于企业的经营有着共同承担风险的责任,可以说,如果第三方物流企业所承担的整个运输链的稳定性如果得不到保证,其自身的物流运输成本则也难以得到维持,这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传统的物流运输企业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因此,物流公司为了能够达到不亏损的目的,其往往是能够保障企业的物流服务的质量的。

(2)企业将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共享利润

第三方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最大区别在于其自身的利润的来源,与上一章同理,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损失是与企业的盈利挂钩的,其自身的财务来源也是与企业的利润水平相挂钩的,这是第三方物流的强势点,自身的服务的质量决定了企业的利润与自身的利润,这回加强企业的服务质量提升的意愿,所以,与传统的运输服务相比,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来源与生产经营企业的利益是一致的。与运输企业相比,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利润来源不是来自运费、仓储费用等直接收入,不是以生产经营企业的成本性支出为代价的,而是来源于与生产经营企业一起在物流领域创造的新价值,为生产经营企业节约的物流成本越多,利润率就越高,这与传统的经营方式有本质不同。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于连喜. 试论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10(06)

[2]焦新龙. 基于电子商务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 特区经济. 2006(09)

[3]徐刚.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协调发展[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02)

[4]雷蕾,陈代江. 电子商务在第三方物流公司信息化过程中的运用研究[J]. 网络财富. 2008(05)

[5]胡宜男. 第三方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合理接口——综合性物流的第三方物流模式[J]. 当代经理人(下半月). 2005(02)

[6]彭光辉. 制造型企业物流系统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电子商务. 2010(07)

[7]靳胤喆.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J]. 宁夏电力. 2002(04)

[8]王如心.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 2006(09)

篇8

关键词:第五方物流,系统结构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013-02

1 引言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其发展备受关注。当今,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已经日趋成熟,第五方物流也已经逐渐兴起。关于第五方物流的概念。最早是2002年,摩根斯坦利在香港网丰物流集团进行投资考察时提出来的,根据香港网丰物流集团董事兼运营总裁冯祖期的定义,第五方物流是指在实际运作中提供电子商贸技术去支持整个供应链,并且能够组合各接口的执行成员,为企业的供应链协同服务。

2 第三方与第四方物流系统结构

虽然,从目前来讲,第五方物流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但实际上第五方物流是在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特别是现在无论是理论还是实务都非常成熟的第三方物流是后来的第四方、第五方物流的基础,无论是第四方物流还是第五方物流,在其系统结构中都不能离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

由于第三方物流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所以首先对第三方物流的系统结构稍作讨论。独立于供应商与客户之外的第三方物流整合了由各分包商提供的各项物流服务。可以看出来,在第三方物流的系统结构中,已经基本具备了供应链的框架。

但是,第三方物流的体系结构有其自身的缺点。第一,该体系结构没有整合整个供应链系统,这一点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尤为突出。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巩固和加强其在供应链中的地位。第二,不难看出,在第三方物流的体系结构中还存在很多的人工作业,也就是说在该体系结构中,人为的自主裁量权的比重过大,这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今社会显然是落后的。真正的科学管理应该更多地侧重于管理模型的使用,而尽量减少人为的自主裁量权。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第三方物流在某些方面已经有些落后,随后兴起的第四方物流是物流服务的集成商,它通过整合具有互补性的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为客户提供一个低成本、高服务水平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并对执行过程实施指导和监督。第四方物流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第四方物流是整合供应链上知识资源的一块细分市场,是一个供应链集成商,调集和管理组织自己及具有互补提供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提供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它可以帮助不具备专业物流运作的企业解决包括企业物流业务管理咨询,物流市场的调研与分析,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物流园区活物流中心选址,规划与事实等一系列工作。

由此系统结构图可以看出来,在第四方物流中,更多的是利用模型来构建和解决问题,如物流中心的选址,配送路线的优化,供应商挑选和绩效评价等,而且极大地应用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这就在该系统结构中降低了人为的主观因素,提高了物流管理的科学性。

3 第五方物流系统结构

根据摩根斯坦利以及香港网丰集团对第五方物流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第五方物流是指在物流实际运作中提供电子商贸技术去支持整个供应链,并且能够组合各接口的执行成员为企业的供应链协同服务,是物流界对业内未来发展趋势的评价,是专门为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和第四方提供物流信息平台、供应链物流系统优化、供应链集成、供应链资本运作等增值的活动。

在第五方物流中,物流企业将起到更大的作用,它可以支持整个供应链,并且能够整合各个成员为企业供应链协同服务。第五方物流的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在第四方物流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基础数据层,与各方数据库及时交流并更新信息。而且在数据分析层,第三方物流会得到客户与供应商的信息,进行分析与整理,从而得到最佳的整合方案。

4 结语

第三方物流拥有现代化的物流技术、丰富的物流结点、专业的物流人员,可以发挥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优势,而其通过非核心物流业务的外包。有利于强化供应链中其它企业成员的核心业务能力,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但是。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各自为政,在供应链的局部范围或许是高效的,但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分析则未必如此。

为了克服第三方物流的不足,发展了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的整合者。集合及管理众多的物流资源,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服务者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这是任何一家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所不能单独提供的。

篇9

关键词:客户需求;需求层次理论;第三方物流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4-46 -03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市场经历并完成了从生产导向到客户导向,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企业间的竞争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作为“第三利润源”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更是举步维艰。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产品具有独特的特点,如物流服务、路线优化、方案咨询等等无形产品,而这些无形产品质量的优劣主要靠客户获得服务后的感知来评价,所以这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提高了难度系数。好的客户需求层次分析有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有针对性地提高客户满意度,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服务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了解客户的服务需求,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服务内容,从而满足客户需求是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发展的首要任务,而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的需求也显得势在必行。

二、相关理论

(一)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可以理解为物流的实际需求方和物流的实际供给方之外的第三方部分或全部利用第二方的资源通过合约向第一方提供所有或部分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即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提供者。

(二)客户需求内涵

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主要来自各领域的生产制造企业、商贸企业,这些企业将部分或是全部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以获取高效、及时、便利的物流服务,从而专注与自己的核心业务领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关于客户需求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东京理工大学狩野纪昭博士,他将客户需求分为基本需求、满足需求与吸引性需求三个层次。本人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需求是基于客户企业对物流服务产品的期望,是客户企业有能力承担并且愿意购买的对某种物流产品或服务的消费需要。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按照需求对个体的重要程度,把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强烈到平缓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某一层次的需求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在特定的时期内可有几种需求共存,但通常会有一种需求是占有主导地位的,影响着需求的决策。但任何需求都不会因为更高需求的出现而消失,低层次需求会伴随着高层次需求的存在而存在。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需求层次研究

(一)物流客户需求的层次性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狩野纪昭博士的客户需求理论都认为客户的需求是具有层次性的,各类需求对企业客户的意义不同,对企业实现客户满意度的贡献也是有差异的。在物流行业中,层次性也是物流市场需求的明显特征之一,体现在物流产品供给既有低端的基本功能性物流服务,也有增加值较高的整合性高端物流服务。物流企业客户的性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都会衍生出不同层次的需求,如商业企业与制造企业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就会有截然不同的需求层次。

基于此,笔者在结合狩野纪昭博士关于客户需求的理论与马斯洛的需求五个层次,提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需求,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表1中,基础功能需求、基础服务需求、基础形象需求与狩野纪昭博士的“基本需求”一致;期望需求与其提出的“满足需求”一致;高层次需求与其提出的“吸引性需求”一致。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需求研究

通过对省内生产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的调查问卷研究,以及参考大量相关专家和学者的文献资料,结合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运营的实际情况,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需求归类为基础功能需求、基础服务需求、基础形象需求、期望需求和高层次需求,分别如下:

1.基础功能需求

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需求的是多样化的物流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不管是生产制造企业,还是以贸易为主的商贸企业,在物流业务外包过程中,都希望能将运输、仓储、配送以及物流信息咨询、方案的设计等物流业务、服务功能整合到第三方物流公司,以满足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就是说客户希望第三方物流公司能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产品和物流运作方式,以减少企业在选择物流服务商的环节和整个物流服务的成本。

2.基础服务需求

优质的服务质量是客户需求的基础。物流服务的时效性、安全性、数据共享的便利性等都是衡量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客户物流服务需求的基础。

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合理的服务价格体系也是客户需求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价格是影响客户对需求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存在此消彼涨的关系,所以提供科学的成本优化方案和合理的服务价格是客户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

3.基础形象需求

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企业形象,包括企业的资质、市场口碑、声誉。它是客户经历并形成的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产品、服务质量等的综合认识,即在客户脑海中的企业形象。通过企业形象,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企业的服务水平、服务功能及服务质量等,是客户选择物流业务外包服务商时脑海中的第一印象。

4.期望需求

客户物流服务需求的更高层次是对物流服务提供商,即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满足客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提供更多增值服务、信息沟通和客户服务,是基于基础需求之上,客户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期望需求。大体概括为三个方面:个性化服务方案设计、全方位服务过程、贴心的售后服务。

首先是个性化服务方案。客户希望第三方物流公司在提供基本的物流服务同时,能根据业务实际情况,包括企业要求、货物特性等,给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专业服务、成本优化咨询等精心设计的个性化服务方案,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

其次是全方位的服务过程。服务过程是客户感知体验的重要环节,员工的专业素养、沟通水平、执行程度、团队的协作程度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都在服务过程中直接影响到客户满意程度,从而影响客户的需求决策。

最后是贴心的售后服务。物流服务的结束,不代表合作关系的结束,售后服务是巩固和改善客户体验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户需求―购买―体验―满意―需求的重要节点。它包括货物信息的共享和传递、后续事务处理态度和能力、对客户的人文关怀等。

5.高层次需求

满足客户的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满足客户基本需求的同时,能够提供和创新出更多更好的服务来满足客户的外延需求才是这种服务的魅力所在。

为了创造、满足客户的这种外延需求,企业可以通过创新服务项目、增加客户自我价值的体现、客户情感需求的满足来实现。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需求层次模型

尽管不同的客户对物流服务需求不尽相同,但企业形象、多样化服务项目、合理的服务价格体系以及优质的服务质量构成了客户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基本要素,是客户选择物流服务商时首先考虑的基本要素,也是客户需求的基本需求;根据3.2的分析,在客户的基本需求得以满足之后或同时考虑的因素就是企业的期望需求和高层次需求。

根据以上分析,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需求层次模型如图1所示:

四、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需求层次挖掘的服务策略分析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企业市场进行调查

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物流企业必须要掌握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物流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需求分布情况,清楚掌握物流的流量和流向,对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预测决策做出科学依据。

(二)以客户需求为驱动进行市场细分分析

针对市场需求,物流企业在对企业的客户以及潜在客户进行详细了解,掌握客户需求的偏好和差异性进行详细分析,以客户实际需求(包括物流服务的数量、性能、价格以及对物流服务企业的建议和认识)为基础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为物流企业提供针对性的、差异化的服务策略组合做好基础。

(三)以个性化服务挖掘客户需求层次

个性化的服务是挖掘客户需求的最前沿针线,在对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基础上,在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专业的服务水平和过程、良好的沟通、较强的执行能力,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层次,在满足客户企业基本物流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提供较高层次的物流服务。

五、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合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通过相关专家和文献资料的调查研究,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需求进行细致分析和客观评价,最后把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需求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和外延需求。

尽管各个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需求也有所不同,但是上述需求的三个层次基本涵盖了各类客户的物流服务需求。对第三方物流企业针对客户需求结构,针对性的提出个性化服务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方物流企业可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层次制定灵活的市场定位策略,走差异化物流服务战略,从而通过提供差异化的物流服务产品来形成差异化的物流竞争优势。在提供传统功能型服务(如运输、仓储等)满足客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可针对性地推出增值(如整体物流解决方案设计、售后服务、存货管理等)来提升附加值,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便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在市场上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哈维・汤普森. 赵占波译.创造顾客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58-87.

[2]吴烽.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企业品牌建设[J].时代经贸,2008,6(3):31-32.

[3]赵立辉.基于客户需求的物流企业市场定位问题的研究[J].物流技术,2013,32(5):132-134.

[4]阎斌.基于客户需求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细分及营销策略[J].物流技术,2014,33(11):126-128.

篇10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信息系统 数据共享 物流管理

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Contract Logistics)。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从简单的存储、运输等单项活动转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设计建议最优物流方案、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现代物流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客户对物资流通过程的及时性、安全性的要求,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原告在实现空间中位移中所进行的运输、仓储、加工以及配送等多个环节整合在一起,以一个整体面对社会的物流需求,这也是现代化物流的一个特点之一。如果说物流网点是第三方物流的骨架的话,那么高效的信息化平台就是第三方物流的灵魂。

一、问题的提出

如今流通中的物流问题已转向研究供应、生产、销售中的物流问题方向。而一个现代化的实时的分布共享的信息化系统是现代物流企业的另一法宝。为了满足于现代商业社会对于信息的高速准确的要求,企业的信息系统对于企业未来市场与效应起到决定性作用。现代物流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物资流通过程及时性的要求,必须借助于高效的信息系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这种及时性的要求。因此信息技术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第三方物流企业能提供全国联网的IT系统,能提供在线的、准确的信息支持和传递,为公司管理层和客户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信息参考。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传递的快慢、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生存。作为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与客户的沟通更要依赖与高效的信息系统。

二、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

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依托先进的SQL数据库,基于intranet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运输与仓储环节的各项查询工作。第二,企业内部建立以intranet为基础的局域网:各个部门之间通过电子邮件进行高效的信息传递;总部可以SQL服务器及时掌握各分公司运作点的各项信息。第三,向客户开放的客户查询系统:第三方物流企业向部分客户提供开放的查询系统,客户只要得到系统的身份认证就可以像公司员工一样进行所授权范围内的所有查询活动,以便及时掌握其物流数据信息。图1是国内某第三方物流企业干线运输作业流程的信息传递过程:

为了确保在运输过程中车辆的安全性,实现实时跟踪,物流企业须将部分车辆已经安装了GPS全球定位系统,但是考虑到成本的原因,所以这些设备可以只对一些优质的客户提供。

三、功能分析

所以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还要具有以下功能模块:操作功能:包括记录订单的接收、回单的签收、货物的在途跟踪、订货内容、安排存货业务、出库管理、作业程序的选择、运输车辆的选择与控制、路线的安排、仓库库位的选择与管理等功能。这一功能主要特征表现为日常化、规模性、规范化、高效率。控制功能:物流信息系统不仅要完成一些基本的操作层面的功能,还要具有使各个子系统之间、各个操作环节之间具有很好的协同运行的控制。并且要能够通过合理化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和鉴别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决策功能:这是面向管理层的子系统,主要是用来辅助管理层的决策活动,通过对基础业务数据的提炼与分析,运用相关的模型分析运算物流费用、时间、效率等数据,同时对于物流方案的设计、评价,对未来的货流、存货进行预测和分析。同时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更高一层次的信息要求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要与企业客户以及其他合作伙伴之间信息系统的对接。高效的物流信息系统要将与其他合作伙伴或者客户之间数据对接口提前预设好,可以使得数据通过EDI形式或者直接联网通过专门的通信通道进出于公司与客户企业之间。信息的加工、传输的监控全部由系统的设备或软件执行。通过这样的方式,使物流信息可以在整个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组织起来,信息流动十分顺畅,对公司以及客户或者合作伙伴的工作效率都有很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家敏:供应链管理:香港利丰集团的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