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税收入办法范文
时间:2023-05-30 16:1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税收入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促进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20*]53号)和《*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常政发[20*]238号)的精神,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或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性资金。
第三条政府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第四条区财政部门是本区政府非税收入的主管机关,负责实施本办法,并具体负责本级政府非税收入年度预算(计划)草案的编制和组织执行工作。
第五条在本区范围内有政府非税收入收支活动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
第六条政府非税收入主要包括: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根据法律、法规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政府性基金。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为支持某项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三)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包括土地出让金收入、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场地和矿区使用费收入、出租汽车经营权、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等有偿取得的收入,政府举办的广播电视机构取得的广告收入,以及其他国有资源取得的收入。
(四)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出租、出售、出让、转让等取得的收入,利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道路和公共场地设置停车泊位取得的收入,以及利用其他国有资产取得的收入,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开发权、使用权、冠名权、广告权、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使用收入。
(五)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指按规定应当上缴国库的国有资本分享的企业税后的利润,国有股股利、红利、股息,企业国有产权以转让或者其他方式取得的收益以及依法由国有资本享有的其他经营收益。
(六)罚没收入。指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实施行政处罚的组织依法查处违法案件时取得的罚没财物和追回赃物所形成的财政资金。
(七)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指以政府、国家机关、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已指定具体捐赠对象和项目的定向捐赠除外)。
(八)主管部门集中收入。指主管部门通过提取管理费、收入分成、下级上解资金或者其他方式集中的所属事业单位的收入。
(九)利息收入。指各类政府财政性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包括税收和非税收入产生的利息收入。
(十)其他依法设定的非税收入。
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不适用本办法。
第七条机关、事业单位、未与事业单位脱钩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从市场取得的经营性收入属政府非税收入。
第三章征收管理
第八条依法应当缴纳政府非税收入的单位或者个人为缴款义务人。
第九条向缴款义务人征收或者收取(以下统称征收)政府非税收入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为执收单位。
第十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了征收部门、单位(以下简称执收单位)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由规定的执收单位征收;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执收单位的,财政部门为执收单位。
执收单位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委托其他单位征收的,应当将委托协议送财政部门备案;受托单位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单位的名义征收政府非税收入,不得转委托。
第十一条执收单位或者其委托单位应当严格依法征收政府非税收入,确保应收尽收,规范征收。任何单位或个人无权擅自缓征、减征和免征政府非税收入;特殊原因需要缓征、减征和免征政府非税收入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二条财政部门负责组织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依照公开、公平原则合理确定政府非税收入代收银行,开设政府非税收入财政专户,用于归集、记录、结算政府非税收入款项。
执收单位和受托单不得擅自开设政府非税收入过渡性账户,原先开设的收入过渡户(财政专户分户)即刻取消。
第十三条政府非税收入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信息联网、实时入库(专户)的征缴方式,执收单位可采取直接解缴或集中解缴方式,以直接解缴为主。
第十四条缴款义务人确因特殊情况需要缓征、减征、免征政府非税收入,按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依法收到的待结算收入,缴款义务人应当凭执收单位或其委托单位开具的缴款凭证,先到财政部门指定的收款银行将款项缴入政府非税收入财政专户;符合返还条件的,缴款义务人可以向执收单位提出返还申请,由执收单位签署意见,经财政部门审核后返还缴款义务人。
误征、多征的政府非税收入,由执收单位依法确认后,向财政部门提出退还申请,经财政部门核实后返还缴款义务人。
第十六条执收单位收取的往来款项(暂存性)资金,应当缴入政府非税收入财政专户,使用时向财政部门提出申请,财政部门审核后通过财政专户拨入执收单位账户。
第十七条执收单位收到的属于应税行为的政府非税收入,应当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定使用税务发票,并将缴纳税款后的政府非税收入全额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
第十八条执收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向社会公布由本单位征收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及其依据、范围、标准、时限和程序;
(二)认真编报本单位政府非税收入年度预算(计划)草案,并积极组织落实;
(三)按照规定向缴款人足额征收政府非税收入款项;
(四)记录、汇总本单位征收的政府非税收入款项,并及时与代收银行、财政部门核对;
第十九条财政部门、执收单位和收款银行应当加强协调,改进征收方式,提高征收管理效率,方便缴款人。
第四章资金管理
第二十条政府非税收入应当纳入预算管理。对已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非税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通过财政专户解缴国库;对尚未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非税收入分期分批纳入预算管理;新设立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取得的收入一律上缴国库。
第二十一条财政部门负责设立和管理本级的政府非税收入账户体系,包括国库单一账户、政府非税收入财政专户和其他账户。
第二十二条财政部门应当通过编制综合财政预算或部门预算,实现政府税收与非税收入的统筹安排,合理确定预算支出标准,明确预算支出范围和细化预算支出项目。
第二十三条政府非税收入应当与执收单位实行收支脱钩(分步实施)。执收单位的支出不再与其执收的政府非税收入挂钩,统一由财政部门按照执收单位履行职能需要核定的预算予以拨付。
第二十四条建立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考核和增收激励机制,增强执收单位依法征收的责任心,积极调动执收单位增收的积极性,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认真执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的执收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五章财政票据管理
第二十五条财政票据是执收单位或者其委托单位在征收政府非税收入时向缴款义务人开具的财政部门印制的收款凭证,是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
第二十六条除必须保留的新版专用票据外,统一使用财政部监制的(江苏省)《*市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区)》。
财政部门负责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的保管、发放、使用、核销、检查等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十七条执收单位收取政府非税收入的,应当向缴款人出具财政部门监制(江苏省)的政府非税收入票据;不出具财政部监制(江苏省)统一印制的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的,缴款义务人有权拒绝缴款,并向财政部门投诉。
第二十八条执收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门的规定购领票据,并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票据领用、缴销、审核、保管等制度,确定专人负责,保证财政票据安全和合法使用。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政府非税收入征收汇缴、划解、管理的日常监督、专项稽查,及时查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中的违法行为。
审计、物价、监察、人民银行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法定职责,做好政府非税收入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十条执收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本办法的规定,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如实提供相关资料,接受财政、物价、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财政部门、监察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进行处理。
(一)违法委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征收、代收政府非税收入的;
(二)违反规定擅自设定政府非税收入项目、范围、标准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或者超越权限缓征、减征、免征政府非税收入的;
(四)隐匿、转移、截留、坐支、挪用、私分政府非税收入款项的;
(五)转让、出借、代开政府非税收入票据或者不按规定购领、开具、保管、销毁财政票据的,利用财政票据乱收费或者使用非法财政票据的;
(六)非法印制、伪造、买卖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的;
(七)其它违反政府非税收入征收、解缴管理规定的行为。
篇2
为贯彻落实《*市市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市政府38号令)和《*市市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市市级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管理暂行办法》、《*市市级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暂行办法》精神,切实推进我市市级政府非税收入收缴新模式顺利、平稳运行。根据市政府对推进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改革的要求和省财政厅对推动市、县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改革的部署,按照市级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改革工作的计划安排,现将第六批市级政府非税收入收缴方式改革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按照“先行政后事业,分期分批推进”的原则,确定屯溪一中等14个单位纳入第六批市级非税收入征管改革的范围(具体单位名单附后)。各改革单位要进一步增强对推进政府非税收入收缴改革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各改革单位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单位的业务指导,主动配合市财政局开展工作。
二、各执收单位要对非税收入项目、财政票据和银行账户进行一次清理,并将本单位执收单位信息情况表于6月6日前报送市财政局(一式两份)。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以市物价局核定为准,未经核定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不得使用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再行收取。保留的银行账户以市财政局核定为准。政府非税收入征管软件中将对单位执收的非税收入项目(包括收费项目及标准)进行设定,对单位上报非税收入项目不全、收费标准不符而造成非税收入不能及时收缴库的,其责任由执收单位负责。执收单位原领购的所有财政票据要全面进行清理核销,启用新的政府非税收入票据。
篇3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2.4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1
引言
非税收入既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一笔数量庞大的资金管理项目,也是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对非税收入进行科学的收缴管理对于优化当地资源的配置具有重要意义[1]。从宏观上来看,加强对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对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基础起着关键作用,在我国在宏观调控过程中,经过了预算外收支两条线管理到非税收入资金范围的划分,再到非税收入划归预算管理的过程,在这一演变过程中,政府对于非税收入的管理日渐严格,而这对于提高市场竞争的充分性具有重要意义;从微观上来看,加强对非税收入的收缴管理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收入,提高内部管理中资金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分析,加强对非税收入的收缴管理对于实现行政事业单位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一、行政事业单位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非税收入的规模不断扩大,而政府为提高非税收入的管理水平,颁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增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制度》等[2],以推动我国非税收入逐渐透明化、公开化,明确各主体之间的收缴责任,防范、乱收费等现象。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中的问题依旧突出,例如违规收入屡禁不止,一些地方事业单位打着行政管理的旗号,巧立名目进行费用收缴,或者依据国家的收缴项目,肆意抬高收缴标准;票据使用的不合理,在收费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记录和凭据,从而导致收缴费用难以进行有效核算,造成了国家资产的流失;财务收支管理不当,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在票款分离中缺乏严格细化的规定,从而影响了非税收入使用效率。针对这些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只有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对非税收入进行管理,才能够在制度的约束下提高管理效率,进而营造和谐的市场氛围。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的对策
1.完善法律体系,建立法律保障
法律制度的完善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基础,在政府宏观管理中,法律手段是市场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立法部门应该推进对非税收入的立法进程,针对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的乱收费、肆意提高收费标准的情况进行法律上制约[3],以有效规范行政管理人员的行为;此外各地地方还应该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定符合当地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规范,并配合执法部门进行落实,以优化当地非税收入的法律环境。
2.重视预算,将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
推动非税收入进入预算管理,已经成为提高其收缴管理水平的必然趋势,在预算管理中,行政事业单位首先要对常见的收缴项目进行合理规划,以保证预算收入,其次,简化基金项目的预算管理过程,化繁为简,整合预算管理内容;再次,加强对国有资产经营收入的管理水平,提高对国有资产收入的配置效率;最后,做好债券管理,利用国家信誉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到公共建设中来,以扩大非税收入规模。
3.落实严格的票据管理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在票据管理中,首先要集中权力,将票据的管理纳入到财务部门,以保证票据的统一性,规范票据使用;其次要细化票据管理部门的职责,消除商业影响,保证票据管理的安全性,避免出现票据造假的情况;最后,制定票据核算、核销的管理办法,细化管理规则,建立系统的管理模式,以保证票据对非税收入的有效记录与核算,提高收缴管理效率。
4.强化对非税收入收缴的监督
监督是避免非税收入收缴随意性的重要手段,在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非税收入监督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法律监督,即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建立征收办法,将收缴项目、收缴标准进行明确,理顺收缴过程,使非税收入做到有法可依;其次,重视外界监督,即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利用官方网站、宣传张贴等形式,对非税收入收缴办法进行详细的解释,以保证公众、媒体的知情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最后,做好内部监督,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应该完善审计机制,提高对非税收入的核查,以保证收缴管理的公平、有效。
5.加强内部检查,明确法律责任
首先,行政事I单位应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利用系统的财会报告,规范监督体系和管理体系的法律责任;其次,规范检查办法,逐渐形成以财务部门为主,以价格、监督、审计部门为辅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模式;再次,财务部门要定期向人大报告检查情况;最后,完善收缴责任制,利用系统的量化考核,保证收缴效率。
三、结语
近年来,行政事业部门为提高自身内部管理水平,加强公共服务与市场机制的协调程度,对非税收入的收缴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由于我国国民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许多制度均有待完善,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中,应该对非税收入的项目进行科学的核算、申报、审查,提高非税收入的应用效率,从而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玲.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6,01:271.
[2]王忌虚.规范非税票据管理、加强非税收入源头控制初探[J].当代会计,2016,04:67-68.
篇4
关键词:非税收入管理体制公共财政
一、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现状
政府非税收入是与税收收入相对的一个概念,非税收入是对非税收入种类的概括性称呼。非税收入资金是指以货币形态存在的非税收入。从公共财政的角度看,非税收入属于政府(财政)收入。它是政府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凭借国有资产(资源)、国家投入收取、提取、募集的资金。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它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应该说这个概念的提出是我国在构建公共财政体制过程中,在不断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和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改革和探索中总结出来的。有资料显示,在现阶段,我国的非税收入资金规模已接近税收收入的规模;辽宁省的非税收入资金规模与税收的规模大体持平。非税收入资金已成为政府举办公共事业的重要保障。加强非税收入资金的管理,意义十分重大。由于概念的确立在时间上比较晚,在现实的管理中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所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管理的范围还没有覆盖到政府非税收入的全部。非税收入的管理范围主要集中在预算外资金上,主要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罚没收入的管理。对于增收潜力很大的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还没有作为管理的重点而全部纳入管理范围。
2、非税收入数额大,增长迅速,且项目繁多。我国非税收入由1978年的960.09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4640.15亿元,增长了4.83倍。非税收入占财政性资金的比重在1985年为42%,1990年达到了50%,即使在世纪之交也接近40%的水平。在非税收入的项目上,根据财政部综合司的有关数据,2000年全国性的收费项目仍有200多项,2002年为335项,地方每个省的收费项目平均在100多项以上,其中不乏有不合理和欠规范的收费项目。
3、非税收入征管主体多元化,执收行为欠缺规范。目前我国机构设置众多,情况复杂,非税收入利益主体庞大,征收管理十分不规范。虽然国家对非税收入的项目和标准有严格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但是乱收、乱罚、乱支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非税收入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未真正归位,非税收入目前仍由各个执收执罚单位分散征收,这种“多头”管理的格局,肢解了非税收入管理职能,分散了征管力量,造成管理脱节,收入流失,分配失控,监督失灵。同时,也大大增加管理成本,容易诱发。
4、我国现阶段的非税收入末实现“收支脱钩”。我国的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已基本形成。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的非税收入管理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非税收入的管理末实现“收支脱钩”,上缴的收费和罚没收入与执收执罚单位的支出安排仍存在挂钩现象;非税收入仍由执收执罚单位自收自缴,没有实行收(罚)缴分离:在部门预算中末将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执收执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使用仍不够规范、合理:在非税收入征缴上还存在着随意减、免等诸多“人情费”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导致了部门之间行政开支、职工收入水平差距较大问题的出现,致使单位乱收费、乱罚款以及截留、挪用非税收入资金的现象屡禁不止,各种腐败问题时有发生。群众意见较大,已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另一方面损蚀了政府收入的基石,削弱了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
5、法制不健全,缺乏约束机制。目前,非税收入的管理从立项、定标、征收、票据管理和资金使用各个管理环节没有一套覆盖全国的统一、规范、系统的法律法规,使得非税收入无章可循或有章难循。同时,非税收入的征管和使用安排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造成各地政府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办法不一样,非税收入管理难以规范,对违规行为难以约束。
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因为我国正处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各个利益主体在监督和约束机制比较薄弱的情况下释放被长期压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盲目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造成的,这其中产生的诸多不规范现象也只有在体制和制度的不断完善中才能逐步解决。
二、完善非税收入管理的基本思路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要求,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就必须摆脱原有的体制的束缚。具体到实践中,可进行如下方面的改进:
1、明确非税收入征管主体,统一管理职责。非税收入是政府及其所属的部门在行使职能过程中收取的各项资金,它本身就具有财政资金的属性,是财政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非税收入的征管主体只能是管理政府资金的财政部门。因此,在非税收入的管理过程中要强调财政部门的主体地位,变征管主体“多元”为“一元”。在财政部门内部设立专门的非税收入管理机构,负责非税收入的全面管理工作,统一征收,统一管理,统一政策。在预算外资金不断纳入预算内的趋势下,非税收入理应是预算外资金最合适的替代者。
2、清理整顿收费基金项目,出台收费基金目录,推动收费政策公示制度。对现有的收费基金进行认真的整顿和清理,坚决取消不合法的收费项目。对于重复征收的项目,应该合并的就要合并,杜绝行政机关搭车收费或越权收费现象的发生。对于还有必要保留的非税收入项目,重新研究论证,由中央主管部门公布,实行非税收入目录管理和公示制度。对具有税收性质的基金收费逐步改为税收。例如:设立燃油税,对用汽油、柴油等的动力的车辆、船泊从油品价格上征收一定比例的税,取消养路费和江河航道养护费等。公开收费政策审批权限,《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以下简称《决定》中支出,收取或提取”预算外资金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和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所规定的项目、范围、标准和程序执行。因此,实施非税收入管理,明确非税收入项目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权限,十分公开收费具体内容和征缴程序,建立收费政策公开办事机制。
3、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扩大非税收入银行代收。完善非税收缴体制改革,“收支两条线”是最重要的一个思路。首先,在账户管理上要清理执收单位在银行的一切账户,取消各种形式的收入过渡账户,对有特殊原因需要汇缴的单位可以具体问题具体考虑,并最终实现国库单一账户的管理。其次,实现单位开票、银行代收的征管模式,并逐步完善部门预算制度的改革,通过合理、科学地编制部门预算,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分配和管理,防止非税收入形式上的“收支两条线”,实际上的“谁征收,谁使用”。
4、严格非税收入的票据管理。国家规定,非税收入票据由省及省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监)制,有同级财政部门统一发放。各执收执罚单位凭据《非税收入票据领购簿》办理票据领购。票据的管理是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的源头,也是监督执收单位是否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的一个关键环节。加强票据管理总的原则是要做到统一领发、统一使用、统一保管、统一核销和统一监督,力求票据与项目相结合、票据与收入相结合、票据与稽核相结合。首先,要对非税收入票据的印制、核发进行控制。其次,要通过对非税收入票据的核销,监督收入是否按时足额地上缴财政,防止执收单位截留财政资金。同时,大力推进票据管理的网络化,跟踪每一张票据使用的具体情况,并针对目前票据种类、样式的繁多现象,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减少票据种类,统一式样。
5、加快非税收入管理信息化建设。以“金财工程”收入管理系统为基础,结合非税收入管理的内容,设计开发非税收入管理软件,以科学为依托,实现非税收入从票据领购到自动核销、单位开票到自动入账、银行代收到传递信息、财政处理信息到分类管理等环节的一系列工作的微机网络化管理。实现财政与银行、执收执罚单位、财政部门上下级之间的微机联网,全面监控非税收入的收缴情况。为了强化票据使用的管理,辽宁省财政厅提出了新的票据管理办法:即借助于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网络系统,通过对执收执罚单位所领购票据的编码的控制和管理,对票据的使用实施事前和事后监督,以实现对票据使用全过程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
6、加快非税收入管理法制建设,强化非税收入监督检查机制。针对目前非税收入管理无法可依的情况,有必要从法律建设入手,健全法律体系,抓紧出台《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法》,在制度上规范和约束非税收入项目的审批、标准制定、征收管理、资金分配等工作。另外,还要强化非税收入的监督检查,形成法律监督、社会监督、职能部门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在监督方式上,要突击检查和日常监督,事后检查和事前、事中监督,案例解剖和重点稽查,局部检查和整体监控等方式有机结合。真正做到发现问题不放过,一切行动都要做到有据可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新的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账户体系,规范收入收缴程序,加强财政票据监管,有助于 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增加预算外资金收缴透明度,从制度上防范腐败现象发生。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监察部、审计署,财综[2003]29号,《关于加强中英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通知》精神明确规定非税收入管理规定。
三、相关的配套措施
1、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应该说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本身不是很彻底,体制也不很完善,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并没有完全划分明确。而非税收入改革作为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它的改革也只有在完善分税制的改革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下去。所以,当前需要的是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并根据事权来划分相应的财权。思路是根据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来界定支出范围,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由中央来提供;区域性的由地方政府来提供;跨地区的以地方提供为主,中央提供为辅。同时,适当下放给地方一定的立法、立项权利,使地方能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实施政策,充分调动地方执行非税收入的积极性。
2、转变政府职能。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而不应该参与到竞争性领域中来。而我国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太深,政府承担的职能太多,管的太广泛,战线拉的太长,直接的结果就是财政支出规模庞大,而收入增长又难以满足支出的需要,这就为非税收入的存在提供适宜生存的土壤,也是我国“三乱”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所以,适时地转变政府职能,把投资从竞争性领域中退出来,重点保证公共支出的需要,才能根本上解决财力不足的现状,从根本上治“三乱”问题。
3、修订和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中央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暂行办法》、《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账户管理的规定》、《中央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同时要研究制定《中央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管理改革试点办法》,规范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及所属执收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和银行等在非税收入资金收缴管理中的职责,为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4、加快机构改革步伐。造成目前非税收入项目繁多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机构的设置太多,近些年来,很多机构的成立都伴随着一批收费项目的出台,形成“增机构――收费――养人―再增机构”的恶性循环。因此,政府机构改革必须与规范非税收入同步进行,对现有机构进行结构优化,精简并妥善安排富余人员,严格控制机构人员数量,将支出规模降到合理的水平上。提高支出的效益和管理的效率。逐步细化现有政府预算科目,并对其涵盖范围作适当调整,以全面、系统地反映非税收入内容。保证改革顺利实施。
5、建立健全非税收入收缴监管机制。财政部门要利用票据监控手段,加强对执收单位收缴行为的监督管理。同时,要建立健全收入收缴体系的监控机制,确保非税收入资金及时、足额地缴入财政专户。
6、加快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和银行支付系统建设步伐。按照新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的要求,要尽快建立管理先进、操作可靠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和银行支付系统,为非税收入资金收缴、汇划清算的高效率运作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丹东市财政局.《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相关知识手册》.2003年.
[2]李友志.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人民出版社2003年.
篇5
第一条为了便民守事,规范收费行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根据《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依法履行管理职能,行使国有资产或者国有资源所有权,提供特定服务或者以政府名义收取税款以外的财政性资金的组织。包括下列各项:
(一)行政性收费;
(二)事业性收费;
(三)政府性基金(附加);
(四)罚没收入;
(五)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收益;
(六)其他非税收入。
第三条县财政局是非税收入的主管部门,县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以下简称县非税局)负责非税收入管理的具体工作。
第四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征收或者收取部门、单位(以下统称执收单位)的非税收入项目,由法定执收单位征收或者收取;执收单位依法委托征收或者收取的,应将委托协议送县财政局备案;法律、法规、规章没有规定执收单位的非税收入项目,由县非税局直接或依法委托有关单位征收或者收取。
第五条各执收单位必须严格依照《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第八条的规定征收或者收取非税收入。实施行政许可项目、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由政府定价的服务收费,必须严格按照县财政局和县物价局核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取。招商引资项目的收费,按照县人民政府年印发的《县招商引资优惠办法》的规定办理。
第六条非税收入实行收缴分离制度,推行“多家费、一家收、分头拨,的征收方式。县非税局在县政务中心设立收费窗口,经县政府批准,在相关单位设立室,负责管理非税收入资金。
第二章征收程序
第七条向新办企业收费程序:
(一)投资者向县政务中心收费窗口提出办理申请;
(二)县政务中心根据有关规定填列县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明细表;
(三)相关单位对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计算填认,提供审批(服务)表格。县政务中心收费窗口对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审核;
(四)县政务中心收费窗口根据审核后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明细表向缴款义务人逐单位逐项目开具《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然后将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明细表“交款人联”和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2-5联交缴款义务人;
(五)缴款义务人将款项缴入县非税局在银行开设的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
(六)县政务中心收费窗口根据银行盖章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的“收账通知联”,在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明,细表的“交款人联”、“国库联”和审批(服务)表加盖县非税局业务专用章;
(七)县政务中心将已加盖县非税局业务专用章的审批(服务)表格和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执收单位联”传递给相关单位,相关单位应及时进行审批和提供服务,并在限定的时间内办理相关证件交县政务中心;
(八)县政务中心在限定的时间内将相关证件和手续传递给投资者。
第八条经常性收费(含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资源收益等)程序:
(一)执收单位依法向缴款义务人开具、送达县非税局统一监制的收费通知或者决定;
(二)县政务中心收费窗口(含室,下同)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进行审核并开具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并将审核后的收费通知或者决定和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2--5联交缴款义务人;
(三)缴款义务人将款项缴入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当事人如果对收费通知、决定持有异议,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但复议或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
(四)县政务中心收费窗口根据银行盖章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收账通知联”,在收费通知或者决定上加盖县非税局业务专用章;
(五)相关单位凭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执收单位联”和已加盖业务专用章的收费通知或者决定书及时办理相关事项。
第九条罚没(罚金)收入征收程序:
(一)行政执法机关对违法行为人(缴款义务人)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或者司法机关对违法行为人(缴款义务人)处以罚金或没收非法所得的判决书等法律文书;
(二)县政务中心收费窗口根据法律文书向缴款义务人开具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并将法律文书和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2—5联交缴款义务人或其人;
(三)缴款义务人或其人将款项缴入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如果行为人对行政处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但复议和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
(四)县政务中心收费窗口根据银行盖章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收账通知联”,在法律文书上加盖县非税局业务专用章;
(五)相关单位凭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执收单位联”和已加盖业务专用章的法律文书办理相关事项。
第十条代结算收入(暂扣款、预收款、保证金、诉讼费等)收取程序:
(一)执收单位向缴款义务人开具县非税局监制的收费通知;
(二)县政务中心收费窗口对代结算收入项目和标准进行审核并开具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将收费通知和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2—5联交缴款义务人;
(三)缴款义务人将款项缴入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
(四)县政务中心收费窗口根据银行盖章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收账通知书“收账通知联”,在收费通知上加盖县非税局业务专用章;
(五)相关单位凭非税收入一般缴款收“执收单位联”和已加盖业务专用章的收费通知办理相关事项。
第十一条罚没物品处理程序:
(一)执法机关依法追缴的物品,向被扣者开具非税收入专用收据:
(二)执法机关定期造具罚没物品清册报县非税局;
(三)县非税局和执法机关对罚没物品统一处置,其中属于必须销毁的伪、劣、、毒等物品,由公证机关公证后统一进行销毁;属于可变卖的各种新旧物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对于价款较少的罚没物品由财政、物价部门估价后公开出售。县政务中心收费窗口根据罚没物品出售收入表开具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出售单位将款项缴入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
2.对于价值较大的罚没物品,由县非税局委托拍卖公司公开拍卖。县政务中心收费窗口根据罚没物品出售收入表开具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拍卖公司将款项缴入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
第十二条现场征收程序:
除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当场收取外,禁止执收单位或者委托单位当场收取现款。依法可以当场收取的小额、零星、分散、不当场收取就难以追缴的收费和罚没,按下列程序收取:
(一)执收单位开具收费通知或行政处罚决定,同时按有关规定向缴款义务人开具《非税收入专用收据》直接收取款项;
(二)执收单位按日汇总并填制《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将所收款项集中缴入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
第十三条对未按期履行交付义务的,由法定执收单位依法强削执行或者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时收取的款项直接汇入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政务中心收费窗口按汇缴款出具收据。
第三章减免程序
第十四条缴款义务人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减征、免征、缓征非税收入的,必须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缴款义务人向执收单位提出申请,申请书应载明减免理由及相关法律政策规定;
(二)执收单位填制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减免审批表,并签署是否同意减征、免征、缓征的意见:
(三)执收单位将审批表交县政务中心收费窗口审核、签署意见,经县财政局审核,报县政府审批。
第四章结算程序
第十五条缴入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财政部门应当依照县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财政可用财力调节比例的通知》(政发[]11号)规定,按月计算并拨付到执收单位。具体程序是:
(一)县政务中心收费窗口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进行分户分类核算,在月末将收费(基金)款项划入国库和财政专户。应当上交省、市的费用,由执收单位审核之后,及时从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上划。
(二)县政务中心收费窗口按月向财政国库部门报送收费(基金)进度表,经国库部门审核后送财政预算部门。县非税局填制行政事业收费(基金)拨付审批表,经审批后,由预算部门核对后填制预算指标追加单,并审批拨款。
(三)划入财政专户的资金由单位申请,经审批后,拨付单位。
(四)依法收取的待结算收入,符合返还条件的,缴款义务人可以向执收单位提出返还申请,由执收单位签署意见,经财政部门审核确认后,通过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直接返还缴款人,应当转为非税收入的代结算收入,县政务中心收费窗口根据执收单位提供的依据,向缴款义务人开具非税收入专用收据(待结算转非税收入)。
(五)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确认为误征、多征的非税收入,由缴款义务人向执收单位提出申请;经财政部门确认,由县非税局开具《非税收入退库通知书》,通过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及时、足额、准确地退还给缴款义务人。对于已划解国库或财政专户的误征、多征的非税收入,则由国库或财政专户直接退付。
(六)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核算后,与单位的结算按国库集中支付核算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票据管理
第十六条执收单位征收或收取非税收入,应当向缴款义务人出具由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非税收入票据。
第十七条执收单位的非税收入票据由县政务中心统一领购,使用加盖“县政务中心”公章和“县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收款专用章,并负责定期向财政非税管理部门申报缴销;需要到现场征收的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项目,由备执收单位向政务中心的收费窗口领取加盖“双章”的收款票据,其现场征收的各种款项必须及时足额缴入政务中心收费窗口。
第十八条县非税局和县政务中心收费窗口应建立健全非税收入票据领购、保管、核销等制度,设立并登记台账。
第十九条县非税局要建立非税收入票据年审和稽查制度,加强对非税收入票据的监督检查。
篇6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政府的财政管理工作,满足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2004年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2004]53号),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号召,加强了对非税收入的管理力度,高校的一些收入也纳入了非税收入管理的范畴。这无疑给高校非税收入如何走向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明朗化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思考。
一、政府非税收入的概念和范围
政府非税收入是与税收收入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政府非税收入的范围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尝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非定向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
二、高校非税收入的内涵
从非税收入的定义可以看出,非税收入的范围较预算外收入更广,高校的大多数收费行为都属于政府非税收入的管辖上缴范围。高等学校非税收入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学费、高等学校住宿费、委托培养费、函大、电大、夜大及短训班培训费四个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2004年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2004]53号)进一步明确了政府非税收入的概念和管理内涵;明确了财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即规范“非税收入”、实行部门项目预算、建立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统一政府采购、实施银行零余额账户管理。“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校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三、非税收入与预算外资金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使用“预算外资金”的概念和口径。在国家正式文件里,最早出现“非税收入”一词是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即财库[2001]24号文件中。其后,《关于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提出要“确实加强各种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2003年5月的《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监察部、审计署关于加强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通知》(财综[2003]29号)的文件中,第一次对“非税收入”概念提出了一个较明确的界定。应该说这个概念的提出是我国在构建公共财政体制过程中、在不断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和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改革和探索中总结出来的。
非税收入与预算外资金相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正确理解非税收入的准确含义,是适应政府非税收入改革的前提和关键。
1.从概念上来说,政府非税收入概念是预算外资金概念的升华。两者分类的方式和强调的内容不同:非税收入是按照收入形式对政府收入进行的分类,强调的是通过不同于税收形式所取得的财政收入;预算外资金则是对政府收入按照资金管理方式进行的分类,强调的是没有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这部分资金。从性质上讲,二者都是政府收入,属于财政性资金。
2.从外延上来说,两者包含的范围不同:非税收入涵盖了国家税收以外的内容,范围大于预算外资金;而预算外资金对于高校来说主要是指学生学费收入。预算外资金所包含的内容是非税收入内容的一部分,而非税收入对资金的定性更为准确、合理,更符合公共财政改革的要求。随着公共财政观念的强化,国家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政府收入机制的规范,预算外资金概念将逐步淡化,政府非税收入将取而代之。
四、高校非税收入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政府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理顺政府分配关系,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深化财政改革、健全公共财政职能的客观要求;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是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
高校不同于一般的行政事业单位。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日趋多元化,学费收入即非税收入在高等学校收入中的比重逐渐增大,已经逐渐成为高等学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之一。非税收入不断走向信息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对高校事业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规范非税收入的管理,将非税收入直接上缴财政专户,不仅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防止了转移截留预算外资金、“小金库”和“账外账”等问题的发生;也是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的重要环节和重要保证措施。
五、高校非税收入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一)改变原有的收费模式
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银行办公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各大银行实行联网技术以后,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一个账户即可在省内各银行网点进行存取款及过账业务,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为学校使用银行提供的电子汇兑和电子过账业务收取学费提供了可行性。因此,与银行合作,利用银行代扣学费,替代传统的学生集中报到,手工收取现金的收费模式,已成为部分高校收取学生学费的主要方式之一。高校的收费方式也已经从原来的单纯手写票据转向打印票据、借用收费软件功能统计收缴学费数据及刷卡缴费等。在实行预算外收支两条线后采取了集中汇缴的方式,依托银行和学校共同收取,在每年开学初,收费量集中时,由银行批量代扣,收取的学费直接划入财政专户。高校在现有的收费管理模式及财务软件的更新上,与财政、代扣银行积极配合,并在清欠学费力度上不断寻求新的突破,这些措施的实施都将对高校非税收入规范化管理起到非同寻常的作用。
(二)实行票款分离的办法
高校非税收入的收取采用“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模式。即资金收缴和票据开具相分离的办法。由各执收单位按照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开具统一的非税收入缴款书;缴款人持缴款书有关联次到代收银行办理缴款手续;代收银行可以收取现金,也可以通过支票、银行卡或批量代扣学费时直接划入指定的财政专户。一般情况下,由执收单位开具缴款书后,由缴款人到附近银行网点缴款,缴款人将代收银行盖章的“回联单”带回执收单位,执收单位据此向缴款人出具收款收据。应缴非税收入直接缴入非税收入财政专户,有助于财政资金的及时入库,杜绝单位不及时上缴财政、随意占用、挪用资金的现象。实行票款分离的办法,对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统一财政专户,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
财政对非税收入实行专户管理。要对单位银行账户进行清理,取消多头开户,确立收支专户。一个单位原则上只能开立一个收入专户,一个支出专户。收入专户除财政划解外只能收,不能支;支出专户除财政核拨支出外,只能支,不能收。通过专户管理,可以保证各项收入全额缴入财政专户,监督全部支出使用情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止了截留收入和私立“小金库”、违规开设银行账户等违法行为的发生;防止了非税收入形式上的“收支两条线”,实际上的“谁征收,谁使用”的现象,最终实现国库单一账户的管理,使高校非税收入的管理趋于规范化。
(四)加强票据管理
票据管理是非税收入管理的源头。票据是高校收入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也是财政、物价、审计部门进行检查监督的重要依据。因此,加强票据管理,有利于规范高校收费管理工作,保障收入及时、完整、足额实现并上缴财政;有助于从制度和管理上扭转随意占压、挪用财政性资金的现象;有利于遏制自立收费项目、自定收费标准等乱收费行为。加强票据管理,首先要做好票据的“申购、领用、使用、核销”等环节的工作,实行专人管理,建立完善的票据领购、核销手续;严格执行有关的票据管理规定,力求票据与项目相结合、票据与收入相结合、票据与稽核相结合;同时,大力推进票据管理的网络化,跟踪每一张票据使用的具体情况,加强票据管理力度,逐步实现非税收入票据管理网络化、科学化、规范化。
(五)清理收费项目
首先要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收费报批制度,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均按程序报经国家各级物价部门批准。没有收费政策的、未经批准的收费项目坚决不收,杜绝提高或变相提高收费标准的乱收费行为,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同时,积极响应国家的有关政策,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将物价部门审核批准的《收费许可证》上的收费标准、收费标准制批准文件号等内容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纪检、监察、财政、价格管理部门以及家长和学生的监督,并在新生报到集中收费时以公示牌的形式在收费现场公示,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明白,使高校的收费行为透明化。
篇7
摘 要 围绕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应坚持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力加强非税收入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理清非税收入管理思路,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创新非税收入管理模式,完善非税收入管理体系。
关键词 非税收入 管理创新 制度结合
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财政改革进入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为目标的新阶段,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优化非税收入结构,合理分配财政支出,对增强政府调控能力,促进财政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坚持科学理财,创新管理模式,应积极探索非税收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新思路。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在收入管理上实行统一归口管理,成立专门的非税收入专管机构。加强内部监督,提高廉政勤能力,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文明服务制度等,以制度建设作为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切入点,强化财务核算和监督管理;修订有关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考核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建立首问责任制,明确首问责任人的职责和义务,不履行职责的处理办法;建立限时办结制,各类业务均明确具体办结时间;建立服务承诺制,与服务对象密切相关或社会关注的事项实行承诺服务;建立一次性告知制,当事人办理有关事务或咨询有关事项,责任人员应当一次性告知需要的村料、手续和注意事项。
二、规范运行操作,严格收入征管
对非税收入应严格按照“统一票据、单位执收、银行收款、资金统缴”的要求进行管理。从收费项目管理入手,实行审批分工协作,非税部门负责审核项目,物价部门负责审核标准,实现项目与标准管理的有机结合,完善微机动态化管理,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强化票据管理,票据领缴和资金监管相结合,按照“凭证购票、限量供应、以旧换新、按时结算、票款同步“的管理办法,实现票据领用、缴销和监督资金上缴的有机结合。同时规范往来结算收据管理,严格限制使用范围。收缴分离,非税收入直接上缴。与专业银行签定责任协议书,所有非税收入一律由各专业银行代收代缴,直接进入非税收入专户,单独核算,定期对账,确保票款缴纳及时准确。
三、创新管理模式,盯紧重点收入项目
1.搞好非税收入分析与预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方位、多渠道收集非税收入信息,加强调查分析,提高分析预测水平,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积极开展非税收入评估,对非税收入收缴情况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经常查找薄弱环节,完善管理措施。
2.加大非税收入管理力度。严格实行定任务、定时间、定奖惩责任制,摸清非税收入底数,在搞好调查测算的基础上,把目标分解到每个项目,把任务具体到各经济主管部门、征收单位,签订责任书。完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非税收席会议,通报征管情况、收入进度,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制定对策。抓好重点非税收入的监管,建立健全对重点单位、重点项目的监控制度,对非税收入大户实行全过程跟踪监控,彻底消除非税收入征管“死角”,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应收尽收。
3.加大稽查力度,推进依法理财。要改过去由多部门分头检查的做法,而由非税收入管理部门和会计监督部门联合成立检查组,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直面式的财务专项调账检查,预算内外统筹兼顾,既有效地杜绝转移资金的漏洞,又能扩大非税收入管理范围。采取“调账检查为主,重大问题到单位检查为辅”的方式,检查结束出具检查报告下发决定书,限期整改。
四、深化综合改革,提高非税收入管理效益
在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同时,要特别注重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等财政管理制度的有机结合。实行预算资金与非税收入资金预算统编,资金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支出标准,按照预算资金管理模式,进行预算下达和资金分配。
一是科学安排非税收入支出预算。坚持“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财力可能和财政综合预算的要求,按照“保人员经费、保正常公用经费、合理安排项目支出”的顺序,核定当年部门、单位政府非税收入支出预算。首先确保人员支出。有政府非税收入开支的部门、单位,在职人员支出按在编实有人数和现行工资及其他个人性支出标准核定;应由单位负担的离退休人员支出、抚恤等个人支出按实有人数和现行标准核定;其次保证正常公用经费。由政府非税收入负担正常公用经费的部门、单位,严格核定开支标准和负担原则,其他公用经费可根据正常开支包干基数核定,根据需要核增核减专项业务费;第三是合理安排项目支出。根据经济发展要求,按照部门行政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确保工资发放、保证正常公用经费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进行合理安排。
二是严格执行政府非税收入支出报批制度。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勤俭节约、开源节流”的原则,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建立健全财政支出责任问责制、过错追究制,切实加强财政支出的责任意识,严格预算约束。严格控制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购车费、考察费等一般性支出,杜绝一切铺张浪费的现象。对于下达正常经费,按进度每月拨付给各部门、单位;项目支出首先由单位根据业务工作需要提出申请、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送财政部门核定,经批准后,批复支出指标执行。应纳入政府采购和投资评审中心评审的支出项目,实行政府采购和投资评审。在预算下达范围之外的支出项目,原则上不再追加支出预算。同时统发工资及重点建设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积极探索完善非税收入使用绩效评价体系,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实行跟踪问效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8
为进一步完善我县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根据国务院《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第235号令),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2004]53号),省政府《**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第184号令),以及省财政厅今年7月份全省非税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会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我县实施政府非税收入征收信息化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
在不改变非税收入收支主体的前提下,通过建立现代化的非税收入信息管理平台,杜绝非税收入体外循环、乱收费及跑、冒、滴、漏现象;实现政府对各单位的非税收入收支的实时宏观监管,进一步提升我县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水平,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为推进部门综合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及国有资产的管理奠定基础。
二、信息化管理范围
政府非税收入主要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专项收入、其他收入等类。
待形成政府非税收入的款项,如预收款、暂扣款、押金、保证金等,同样纳入收缴管理范围。
经营性政府非税收入是政府非税收入的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均是经营性非税收入:一是经营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经省财政厅、物价局批准;二是经营的主体是履行有关政府职能、公共职能的行政事业单位;三是利用国有资产(资源)进行经营并使用税务发票或特定的财政票据。
三、信息化管理工作要求和措施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政府非税收入信息化管理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重大举措,是杜绝乱收乱支的重要手段,是国务院及省、市各级政府的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必须统一认识,严明纪律,服从、理解和支持这项工作,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二)搭建网络平台,实施科学征管。立足于公共财政改革,建立集整体性、先进性、安全性、实用性和长效性于一体的非税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单位与财政、单位与银行、银行与财政之间的网络连接,完成开票、缴款入库业务,及时掌握收费项目及标准的执行、票据管理和资金缴交等信息,达到按规定项目、规定标准收费和自动分类、汇总,收入上下级划解、直接划转国库和财政专户,票据使用自动核销与手工核销相结合,实时监管执收单位收支运行状态等目的。在网络信息平台搭建后,整个非税收入收缴将按三种模式进行管理:1、凡进入县行政服务中心的单位,其收费项目全部纳入中心窗口统一收缴。中心设立专门窗口集中开票和集中收款,实行“执收单位受理、专人统一开票、专人集中收款和办理汇缴”的收缴分离管理模式,原单位一律不得另行开票收费。2、未在服务中心设立窗口,且执收业务量较大的单位直接设立单位执收客户端,实行“单位开票、集中汇缴”的管理模式。代收单位当日内将所收款项汇总,并开具《**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集中缴入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3、不具备上述两条件的单位经县财政局批准后,实行“单位开票、直接缴款”模式。由缴款人持执收单位开具的《**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直接到银行窗口缴入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
乡镇收缴采用模式:以为民服务大厅为基础,由执收单位开缴款通知书,财政统一开票、银行收款。
(三)开展四项清理,建立各类数据库。一是清账户。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进行全面清理,除经财政部门批准保留专项资金账户外,单位不得在银行开设任何其他账户和过渡性账户,否则将依法没收和追缴账户资金,并上缴财政。执收单位所征收的一切政府非税收入均必须通过收缴、罚缴分离或集中汇缴等方式直接缴入财政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二是清票据。在启用信息系统前,对全县执收单位所使用的收费收据、收款收据和专用票据进行全面清理核销,核对账户余额与上缴国库和财政专户款项,追缴应上缴财政管理资金;规范票据的使用范围,确定电脑票据使用单位和项目。根据目前实际情况,为不影响单位正常收费工作,采取清理一个挂接一个办法。三是清资金。依照政府非税收入划定的类别,清理执收单位收入来源,界定分类分项非税收入的范围。重点理清执收的往来款项、待定收入、应上缴收入、分成收入等易发生转移流失的非税收入核算环节。通过资金清理,核定资金性质分别划转国库或财政专户;核定属于往来结算资金的划转会计核算中心账户或财政专户。四是清项目。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省财政、物价部门的文件规定,对执收单位的收费项目、范围、标准等进行全面清理,检查是否依法的收费,是否存在擅自对非税收入减收免收或超标准、乱收费行为。在此基础上编制完善《**县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目录》,及时调整非税收入目录,实行动态管理;五是建立非税收入资金分类管理、票据管理、项目管理数据库,编制执收单位代码和项目代码。
五、实施信息化管理工作时间安排及步骤
为稳步推进我县政府非税收入征收信息化管理工作,从11月上旬至12月底完成县本级信息化建设。具体工作实施步骤安排如下:
(一)11月上旬进行宣传发动工作,并同时进行设备采购和完成局内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二)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进行选定银行和落实代收服务网点、确定软件服务商、开展四项清理、单位挂接、授权等工作;
(三)12月上旬起分两批完成执收单位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四)12月底以前完成部分单位的信息系统安装调试工作;
(五)**年元月份信息平台试运行。
篇9
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改革。因此,在推进管理创新的同时,必须与财政局相关职能科室配合,做到改革同心、工作同步、业务协调,才能保证财政改革有序推进,平稳运行。
首先是参与编制部门预算,抓好非税收入项目核对环节,与部门预算中收入项目转换对接。其次是抓好非税收入测算环节,组织专班进行科学测算,在一下阶段,由非税局根据前三年收入实现平均数下达非税收入建议数,在二下阶段,非税局对部门上报的非税收入预算数进行审核,文秘站:保证收入测算数据的真实性,为部门预算中非税收入部分的编制提供翔实基础数据。
一是把好银行账户关。全面设立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对非税收入、待结算资金、往来资金实行结算汇缴。二是把好资金划解关。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实行定期划解,将非税收入资金及时足额划缴国库,通过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实现一个渠道进、一个池子蓄、一个口子出的资金高效运行体系,确保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的正常运行。三是把好资金甄别关。将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他收入、专项收入、待结算资金、往来资金、代管资金等项目资金性质进行严格清理甄别,发现收入混库问题,及时反馈信息,同时,实行国库、非税局、执收单位三方同步调账更正解决,确保收入真实完整。
部门管理科室要准确掌握各预算单位的收入进度,合理安排月度支出计划,这就要求非税中心每月分单位分收入项目明细将收入报表传递到相关部门管理科室,同时将财政综合口管理的专项资金按单位申报、非税中心审核分解、局领导审批、预算科将指标上线、传送部门管理科室、下达支付计划、国库科执行的程序进行管理,保证部门预算的顺利实施。
规范和强化市直的非税收入征管工作,确保依法收缴,并充分调动执收单位的征收积极性,既做到应收尽收和及时足额入库,又能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建立科学的非税收入报表分析制度;建立约谈催缴和欠缴公告制度。建立台账管理制度,摸清非税收入家底,实现非税收入精细化管理。建立财务报表报送制度,使我局能全面地掌握了解单位的收支情况,更加合理地安排征收经费和核定收入返还比例。我市非税收入管理工作通过这一年多的摸索与实践认为改掉与革去的都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淘汰的,但需要不断建设与完善的路程却没有止境与终结,道路任重道远。
非税收入作为国家的财政收入重要组成部分至今没有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反观不少地方都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或者是政府性规章.如__市2006年10月1日实施的《__市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将非税收入的收支、管理、使用初步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由于从预算外资金管理到非税收入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概念置换.而是公共财政改革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是在概念、范围、管理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均赋予了新的内涵,实现了新的突破。不可否认,地方性法律法规和政府性规章,对促进当地非税收入的管理会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根据__的实际情况,在认识程度上还够深,权威性也不够.特别是最近几年财政改革变化比较大,及时性不足.都对非税收入的管理产生了不利影响,制约了非税收入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
目前,就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方式而言,采取的主要是由财政部门直接征收和委托执收执罚单位分散征收相结合的形式。但由于监督力度不够,现阶段,政府非税收入中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等均由各级执收执罚单位受财政部门委托代为征收,财政部门直接进行征收的政府非税收入种类较少在实际征收过程中体现了征收行为不规范、随意性较大等问题。
目前,承担政府非税收入监督任务的部门并不少.但由于缺乏明确分工。各监督机构大都是只重事后监督而轻事前、事中监督,只看重收入取得的合法性而忽略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使得监督“防患于未然”的根本目的没有达到。同时,由于所有监督机构都集中在事后进行监督检查,往往让基层单位在这一阶段穷于应付.不但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还影响了正常工作的进行。此外,专门的非税监管机构在进行监管时,也有“钉子户”单位不服管理,主要是监管员在进行非税征收、监督、检查工作中,单位领导工作人员给监管员制造了极大的阻力,主要是监管单位人员不配合,这让监管工作十分难开展。
建立有效的激励与制约机制是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的重要手段,可是从目前所进行的改革看,并没有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为了调动执收单位的征收积极性,财政部门需要给执收部门一定的激励, 目前非税收入主要采取收支挂钩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纳入预算管理的上缴围库,未纳入预算管理的上缴财政专户.而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基本上全额拨给执收单位.即使部分地区对非税收入按一定比例统筹资金,但其余仍拨给执收单位,基本维持“谁收谁用”的分配格局。由于预算安排紧张,这样,“收费大户”与“清水衙门”形成的收入反差,部门之间、单位之间苦乐不均现象严重:一方面,无收费无罚款来源、全靠财政预算安排经费的单位,资金较为紧张;另一方面有收费、有罚款来源的单位花钱大方、职工待遇等各方面都较其他单位好。
目前,据了解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经以法律形式、甚至通过宪法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做出明确规定.使其具有很高的权威性的可操作性。而我国至今尚未出台一部全国统一的、专门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法规.这不仅在客观上造成人们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轻视,还影响了实质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中央政府应积极推动有关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法制化的建设工作,尽快出台《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法》,健全非税收入法律法规体系,用法律规范征收主体、业务流程和征收行为:明确非税收入的概念、性质、范围、管理原则及征管办法等,解决非税收入管理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问题
一是进一步深化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完善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提高非税收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和透明度.确保非税收入全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杜绝隐瞒、截留、挤占、坐支和挪用现象发生。二是加快推进非税收入“收支脱钩”改革 即将非税收入与税收收入统筹安排使用,实行综合财政预算,彻底解决“两
张皮”,真正实现收支脱钩,从根本上解决分配不公、苦乐不均问题。三是健全全面监督机制。即健全非税收入财政监督、政府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新机制要强化对执收执罚部门或单位行政执法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各执收执罚部门、单位和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观念,完善行政执法的内外监督约束机制。一要完善行政自律制度,按照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的要求,对执收执罚行为的全过程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二要健全质询制度。各级政府和执收执罚部门要自觉接受各级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监督措施.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重点加强对重点收入和重点支出项目的监督。三要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加强行政效能监察,通过建立健全行政效能工作责任制、行政效能投诉体系、评估评议制度,深化政务公开,促进依法行政.加强对政府部门办事效率的跟踪监督,切实解决“中梗阻”、消极应付等问题,提高行政效率,保证政令畅通。四要强化监察审计监督。要把事前介入、事中把关、事后监察审计有机结合好,充分发挥作用。当前,特别要加大对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的监督力度.实行全过程监督,发现问题.严肃追究责任。五要推行公告和公开评议制度。各级要建立项目公告制度。各级财政部门会同物价部门根据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增减情况,逐年编制年度收费和基金项目目录,明确项目名称、设立依据、执收单位、管理方式等内容,并向社会公布,进一步提高征收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行公开招标的办法,增强支出管理的透明度,有效防止腐败的发生并节省财政支出。
篇10
一、工作思路
按照县委县政府整体工作部署,抢抓历史性机遇,在大力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积极涵养税源财源上下功夫;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上下功夫;在积极探索体制创新,不断深化改革上下功夫,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做大财政总量,增强地方可用财力,逐步实现财政工作重心由吃饭财政向公共财政转移,确保财税收入实现突破性进展,国税局税收比上年增长50%,地税局税收比上年增长60%。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
1.加强税源管理。对全县纳税户进行全面、细致的摸底,按照纳税户经营规模、年纳税额大小,划分重点税源和一般税源,由国税局、地税局与县有关部门相结合对年初下达的税收指标进行重新分解,将市、县下达指标进行有机衔接,合理分配人力资源,采取不同管理办法,确保牢牢抓住重点税源,全面覆盖零散税源。
2.加大税收征管力度。不断提高税收收入占GDP和财政收入“两个比重”,促进财政增收。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努力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益。加强行业税赋核查,进行纳税评估工作。对2007年低于全国平均税赋的企业进行税赋核查。对投资、营业额与纳税情况差距明显的企业进行核查,对定额征收的纳税户重新进行调整,对明显征缴税收不足的轧花、房屋出租等行业加强征管。
3.强化税收稽查。加大税务稽查力度,推行稽查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加大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力度,堵塞漏洞,防止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加大清欠力度,全面清理陈欠。
4.改进纳税服务质量。改进工作作风,主动服务,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巩固国地税联合办证成果,免收工本费,减轻纳税人负担。
(二)建立税收管理协调机制,增强合力
成立宁河县税源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由县长李xx任组长,常务副县长xx任副组长,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发改委、商务委、工经委、招商办、工商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的职责是,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税收增减因素;调整完善税收征管政策;进一步明确企业隶属关系;对全县税源财源实行动态管理,协调相关部门,实行资源共享;核定财政收入指标并分解到征收机关、各乡镇和县直各主管部门等单位,形成全县协税、护税网络体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赵仲春担任。由各成员单位各指定一名业务科室负责同志为办公室成员,办公室的职责是,对全县企业转入、转出、新建等情况进行跟踪;建立企业生产经营和纳税信息数据库;进行财政收入统计分析,为领导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三)建立财政收入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部门抓收入的积极性
按照高起步、高标准的目标要求,确定国税、地税等职能部门收入指标,半年考核一次,按进度完成政府下达的财政收入任务的,给予一定比例的经费补助。全年超额完成县里下达指标,遵循多超多补、少超少补的原则,按照超收收入中地方实际留成(剔除享受我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企业的政策性返还)的一定比例给单位安排经费补助。
在充分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财政收入指标分解到县各行业管理部门,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对完成任务的部门,结合县委、县政府的考核办法,年终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做到奖勤罚懒。
由县财政局拿出具体方案,报经县长办公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实行,如属重大决策报县委常务会议审议。
(四)完善相关政策,为招商引资提供政策保障
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清理、归并、调整涉税政策,确保政策适度优惠,实现企业与县财政互惠共赢。结合国家、市政府制定出台的有关招商引资政策,对现行的招商引资相关政策进行清理,制定全县统一的招商引资政策。
进一步划清乡镇与县直企业税收收入归属,按照“谁出力,谁受益”的原则划清两个开发区、桥北新区、高速公路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归属,保证县乡之间、乡镇之间公平受益。由县财政局拿出具体方案,报经县长办公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实行。
(五)规范财政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1.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征管。按非税收入类别分别制定完善相关办法,掌握非税收入来源情况,对收入进行分析预测,建立非税收入基础信息数据库,做到根据需要随时入库。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杜绝坐收坐支现象。根据国家和市有关规定,研究制定《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缴管理办法》。
2.认真落实《宁河县部门预算编制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和《宁河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施方案》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严格财政支出管理,不断扩大采购规模,逐步实现增收节支目标。
3.进一步强化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管理,研究制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和国有企业管理办法。
- 上一篇:城乡养老设施规划标准
- 下一篇:高血压的防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非税票据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