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问题范文
时间:2023-05-30 16:10: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社区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社区;医疗;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21日
一、农村社区医疗服务存在的问题
从思想方面来说,一些观念阻碍了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其一,一些医务人员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中工作,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不能适合当前的医疗服务要求;其二,农村居民大多数文化水平偏低,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服务意识比较薄弱,“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观念还没有形成。其实,社区医院和大医院最大的不同就是社区医院除了看病之外,主要以预防为主,这样不仅居民可以及时预防疾病并且省下钱;其三,管理者缺乏社区医疗服务的经营管理和思想,不能使医疗卫生事业和经济事业并驾齐驱,通常医疗卫生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来说,社区的医疗服务站点面积小,药房、诊疗室、生活区等没有分开设置,不符合要求。一般需要的医疗器械也很匮乏,影响医疗服务质量,进而导致无法开展有关工作。一些消毒器具不能很好地达到规格,有时也会导致疾病的传播。
从人力资源方面来看,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预防保健意识不强,治疗一些常见疾病的办法和一些治疗经验有待提高。社区居民得不到专业细致的救治,责任心不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由于人员缺乏,导致在设岗定岗上,人员结构不合理,每天仅仅只能够应付就诊的病人,不能做到上门为居民提供医疗、康复、复诊等服务。由于农村医务人员的地位低,待遇差,严重挫伤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而且农村医务人员在职称晋升、岗位设置或者进修方面与上一级医院有很明显的差距,导致许多人员的流失。
从管理方面来看,存在严重不足。其一,在业务上,一些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超范围用药,不按规定使用和处理一次性药品;服务中心没有按要求对下属服务站进行合格的考核,流于形式,疏于管理;其二,一些服务站私下进药品,居民买药不要发票,导致集体资产受到严重的侵害;其三,在药品管理上更加不按规定进药,甚至从非法渠道进药,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健康权,对国家也很不利;其四,医生的收入是靠看病取得收入,看的多,奖金多,而防治工作没有工资可拿,所以医生的防治意识弱。
二、产生医疗服务问题的原因
农村社区医疗是由政府和社区组织共同服务于社区居民,因此问题产生的原因大致可以从两个方来分析:政府方面的原因和社区组织方面的原因。
1、政府方面的原因。其一,立法责任。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台任何一部权威性的有关社区医疗服务方面有关的法律,而政府只是颁布一些决定或者条例来确保社区医疗服务的运行,正是立法的缺失,使得很多不法人员钻法律的空子,做一些不法的勾当;其二,财政责任。政府没有大批对农村医疗服务的财政投入,致使医疗卫生条件差,基础设施条件差,对医疗人员不公平的待遇,导致人员的流失。政府倾斜于经济建设,严重忽视农村医疗事业的投入,这也是农村医疗事业出现问题的最大原因;其三,政府监管。在医疗卫生方面,政府存在严重的越位和缺位现象,不属于政府的监管,政府伸手涉足,属于政府应该监管的部分,政府却不理不睬。由此,农村医疗事业便会出现很容易让人忽略的环节,没有依法监督社会民众和医疗卫生机构的行为。
2、社区组织方面的原因。社区组织在农村医疗服务事业上有不可逃避的责任。第一,社区医疗体系不够完善,卫生资源分布很不合理,有的地方有多家医疗机构,而有的地方则需要走好多的路才可以见到一家卫生服务站;第二,社区资金短缺,卫生服务功能不完善,病人流向不合理。再加上没有足够的资金,没有足够的医务人员,导致社区的预防工作很薄弱;第三,居民的预防意识不到位,社区组织没有宣传全面合理的健康保健知识,使得医务人员挨家挨户走访,费时费力,效果也没有达到,导致预防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第四,社区组织也没有通过一些激励措施来吸引医务人才。另外,医疗机构收费不合理,社区组织也没有进行合理控制和调查。
三、完善医疗服务的措施
第一,从思想上着手。对于社区居民来说,要定期定时的为他们科普疾病的危害和预防的重要性,医务人员定期去社区居民家为居民检查身体,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耳濡目染,时间久了,居民就会接受这一方面的知识,并且会有一些基本的常识,有利于身体健康和提升幸福感。对于医务人员来说,社区组织要发挥党的力量,教育医务人员要有服务人民,病人优先的奉献精神,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在利益上,把有限的时间发挥出无限的力量。
第二,从基础设施上着手。要想实现社区医疗服务的健康发展,必须具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加强农村社区医疗室的规范化,营造宽松的发展空间。农村社区的医疗室的硬件建设和管理上,要规范农村医疗室的执业许可证和门头标牌,购买一些好的医疗器械,定期检查医疗器械的零件,保证可以安全地使用,并对居民无危害。强化医疗室的消毒管理,加强卫生药品管理,实行国家基本药物管理,确保广大居民的就医安全。
第三,从人力资源方面着手。要培训掌握农村社区全科医学的人才。开设相关课程,强化妇幼保健医学,加强急诊急救的教学与实践。制定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终身教育制度,强化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同时制定保障措施。采取聘任制,可以聘请一些大医院的离休医生和护士来开展工作。大型医院也应该定期派出医生和护士来医院坐诊,有效利用资源,增强社区医疗的人力资源。
第四,从管理方面着手。政府要提供较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区医疗服务的立法建设,制定一些与社区医疗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社区服务的有效运行。对社区的医疗服务资源和技术进行监督,建立监管制度,完善各种医疗服务资源的监管。实施专管部门和群众的动态监管,互相服务。而且政府要推动社区医疗服务向公益性转变,政府要加大投入,补贴社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居民生病先去社区医院,小病就治,一些治不了的大病,社区医疗站提供车,直接送往大医院,这样就会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也能及时保障生命安全。同时,社区医疗机构要建立居民档案,每一个去过医院的居民都要有档案,这样方便医务人员对病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可以快速了解居民的生病愿意以及及时查出病原。居民的健康指数提高以及对医生的信任度提高,有利于社区医疗服务更好地开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娄成武,郑红.社区医疗服务政府治理的期权模式[J].中国软科学,2010.6.
[2]王燕红,薛兴利.农村社区医疗服务问题研究现状及进展[J].卫生软科学,2014.6.
[3]唐仁斌,王玉兰.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人才[J].中国药管理杂志,2007.12.
篇2
关键词:农村社区;利益和谐;双重利益模式;平台困境:模式回应
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6-0063-06
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和谐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题中之义,而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最基本要求。当前,农村社区在制度、市场、文化和组织等维度的利益非和谐现象凸现,严重制约着农村社区建设的进行,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说是现行的制度安排扭曲了利益机制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制度的框架下运用利益机制实现利益和谐无疑是治本之策。在农村社区建设中,法律能够有效地规制公平竞争、缩小贫富差距、保护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利益的和谐分配,形成良性利益机制,最终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此,在法律框架下导入利益与利益机制原理,建构良性利益机制,对于解决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村的利益和谐问题意义重大。
一、利益与利益机制的理性考量――和谐农村社区的一种理论视角
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利益是“人们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不同的需要”。人们的一切行动都根源于利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利益关系。从哲学上讲,利益是利益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肯定,它反映客体所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利益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首先必须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用,满足人们的物质要求,即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动力因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需要和利益是社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因。任何社会变革归根到底都必须重新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以促进和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以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的利益需要。从本质上来讲,利益是社会主体的需要在一定条件下的具体转化形式,它表现了社会主体对客体的一种主动关系,构成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由此可见,利益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追求的一切都与利益相关,人类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利益。
由于利益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问题,由此形成在追求利益这一基本动因驱动下的人类进行社会活动的利益机制。因为社会发展是一个由无数的社会个体以及利益群体不断博弈的过程。高速发展总是要伴随着新的利益分化与组合,旧的博弈均衡会不断被打破,新的均衡会逐步建立。整个过程呈现出一个由均衡到非均衡再到均衡的动态的博弈进化过程。对一个社会而言,规则的改进就是制度的创新和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因此制度创新和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现实途径。有学者指出,我国逐步形成的利益关系,特别是重大利益关系已经构成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与此同时,也构成了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社会危机的基础。原有的利益关系均衡被打破,利益群体的形态由隐变显,利益冲突由暗变明,利益差距和矛盾更加明朗,利益群体的利益观逐渐变强,利益冲突亦日益突出。笔者认为,利益机制是社会主体在一定制度条件下追求自我利益,并以利益为动力从事相关社会、经济活动,改造社会经济活动的对象,创造物质财富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利益机制作用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利益的和谐成为建设和谐农村社区的关键点。
制度作为社会的规范系统,对调整利益秩序、协调利益冲突、减少利益分配的不确定性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正如美国法学家庞德指出的,法律制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尽其可能保护所有社会利益,并维持这些利益之间的、与保护所有利益相一致的某种平衡或协调。”由此可见,利益机制作用需要借助于法律等规范性制度中介得以实现。利益机制作用的实现就是在有效制度的框架下,社会成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在制度对逐利行为的鼓励作用下,并在制度所建立的行为规制体系中,达到个人利益之间、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协调发展,减少社会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最终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在现阶段的我国,社会利益主体在利益关系上发生了重大调整,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利益机制被扭曲了,导致社会利益主体之间的距离拉大,出现不平等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再加上利益结构分化的弱质性、不平衡性以及利益整合机制的缺乏,利益表达机制的软弱,造成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之间呈现出矛盾和冲突的态势。这种利益矛盾不仅表现在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之间,即使在同一利益群体内部也存在着利益的矛盾和冲突,进而导致大量的非和谐因素的出现。
利益和谐是指在制度的安排下,利益的产生、分配、表达及保障等环节和谐有序,使各利益主体的需求得到有效供给。利益和谐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是社会能够整合且能全面发展的关键。人类社会就是在利益和谐一利益非和谐一利益和谐中发展和进步的。因此,要在利益调整中找到新的利益平衡点,在利益机制作用下,进行合作博弈,达到利益和谐,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制度创新,构建良性利益机制。具体到农村社区建设中,就是必须协调好各个利益主体的关系,减少或避免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利益机制,让一切有利于农村社区建设的资源都充分发挥作用。
二、利益非和谐因素的现实提炼――建设和谐农村社区的实然困境
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农民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在我国社会不断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农村社会的各种利益冲突日益凸现,农民社会地位边缘化,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最大的“社会弱势群体”(social-vulnerablegroups),农村社会的利益不和谐现象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寻根到影响人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四个基本度――制度、市场、文化和组织。
(一)制度失调:城乡二元体制扭曲化
从严格意义上讲,城乡二元体制是一个多向度中性的社会经济现象。在经济层面,表现为城镇与乡村在所有制及其在交换、分配、就业、税赋等方面存在的政策差异;在社会层面,则表现为城镇与乡村居民在教育、医疗、劳动、社会保障、养老、福利等方面适用不同的政策。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被赋予了多种不合理的价值倾向和利益因素而被扭曲化。具体来说,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不合理利益倾向突出表现为我国农民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在社会、经济、法律
等方面享有不对等的待遇和权益。这种城乡不平等的现状具体表现为: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剥夺了农民迁徙和居住的自由;农民承受着不该由他们承担的重负;长期存在的“剪刀差”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社会保障制度只面向城市居民,而农民则被长期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在城市建设用地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城市剥夺农村的现象。
城乡二元体制被扭曲化的存在具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经济根源和具体制度的根源。在建国初期,这种二元治理模式是符合当时国家的利益取向――赶超型的现代化经济发展,是在当时工业优先发展的利益机制下一种较为合理的制度安排。世界各国经验表明,工业化初期都要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农业、剥夺农业,用农业剩余来支持实现工业化。根据当时的具体国情,我国选择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发展战略,这就需要在初期动员一切财力、物力作为重工业启动资金,农业自然首当其冲。然而,在我国持续发生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变迁过程中,这种城乡二元体制得以沉淀、延续,乃至进一步被扭曲化,必然使得资金、农产品等农业生产要素和农村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工业和城市。这种短期性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只能维持工业化暂时的快速发展。从长远来看,它不但不能支持工业和城市,反而制约了工业、城市、农村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使得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自然资源遭到极大浪费和破坏,农业资金积累不足,农业技术进步缓慢,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的利益遭到严重损害,从而造成了农村社会种种利益不和谐的现象。因此,农村社区建设中要实现农村的利益和谐,必须要通过制度创新,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逐步建构有利于促进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体系。
(二)市场失灵:发展资源配置非和谐
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能使资源流向效率较高的部门,从而实现“帕累托最优”。市场是资源配置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农村要发展,农村的市场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社区建设就是一个农村市场化的过程。而目前,我国农村市场尚不成熟,农村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市场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如农村交通不发达,市场数量少,基础设施落后,层次低,农产品卖难的问题突出;市场制度不健全,垄断经营,强买强卖现象严重;政府对市场的不规则干预过多,使市场机制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依然存在,农民在市场交易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农村要素市场发育缓慢,生产要素市场欠发达,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科技市场远未形成,以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尚未完全确立,还不能有效配置农村资源。此外,我国农民一般采取独立、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模式,农户之间缺乏横向联系,面对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时往往缺乏保护自身利益的能力。再者,由于受传统农业思维和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分散农户的商品交换、交易方式落后,商品竞争意识和市场风险意识总体上不强,在与组织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竞争意识强的其他市场主体的利益博弈中往往处于劣势,利益被剥夺、流失的现象严重,农民增收困难,农业的发展缓慢。
另外,由于农业的弱质性以及农业的部门利润较之其他生产部门低,市场的介入将会使农村优质资源在利益的作用下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的其他高利润部门,从而进一步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
(三)文化乏力:技术迟滞与精英流失
文化是一个复合性、综合性的概念,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只有存在于适应的社会中,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因素通过一定的方式传输给社会成员、促进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演进和改变,从而激发人们身上所蕴含的潜能,以致在现实中焕发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农村社区建设需要形成一种崇尚科学文化,以先进文化为正驱动力的动力体系。文化的一个突出的动力作用就是孕育社会精英,从而间接推动社会的进步。
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内发的性质,而这种内发发展的原发性力量就是农民,农民的代表就是农村社会精英。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村精英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他们在农业科技现代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主体性积极影响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利益分配的积极推动等方面。而我国长期以来的对城乡二元体制的扭曲使得国家对于农村的教育、科技等文化领域的投入十分有限,使得农村的技术迟滞,造成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制度性屏障,无法形成农业的技术化经营和产业化的规模。可以说,在中国现行的制度框架下,由于制度和市场的双重剥夺导致了农村科技文化发展的严重滞后。科技文化土壤的缺失,不仅使农村精英的产生受到了本源性的障碍,也造成了农民思维意识的封闭,大大降低了农村社会本身塑造精英的可能性,进而导致农民的发展权不断丧失。另外,在市场的利益导向作用下,农民作为理性的社会人,个人价值取向发生了扭曲,他们对于现行体制的适应变成了“民工潮”现象。由此导致大量的农村精英流入城市,进而加剧了农村的技术落后,加大了农村社区建设的难度。因此,从根本上说农村精英流失与缺位是在现有制度安排下利益机制作用的负面影响。
民族和国家的振兴,没有大多数人的积极主动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70%左右的人口集中在农村,我们的农村社区建设没有农民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要赋予农民应有的文化权益,实现其文化利益,改变现阶段的技术迟滞和精英缺位问题。
(四)组织缺位:利益和谐的平台困境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组织建构体系中,对农村中间层组织的培养、发展和规范被置于重要地位。美国在政府支持和《农业调整法》不断修订和完善的背景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持续的兼并使其规模不断扩大。日本在《农业基本法》中规定了农业团体的地位,并制定配套法律――《农业协同组织法》。作为一种改变单个农业生产者和大市场之间进行不对等交易状况的制度安排,农村中间层组织正发挥着一种独特组织形式的巨大作用,应该成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稳定和农业发展的重要主体力量,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载体。在我国,农民的生产经营一般是个体性、分散性的小规模经营模式,农户之间、农户与市场之间缺乏紧密联系,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对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评估和防御能力比较弱,对于自身利益的保护不足,出现构建利益和谐的平台困境。我国农民应在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上进行提高,进而增强竞争意识,提高与其他市场主体的利益博弈能力,使农民利益免受剥夺,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可见,我国农民要改变自身的弱势地位,保护自己的权益,必须提高自身的组织化程度,建构能代表和保护自己利益的利益组织体――农村中间层组织,作为实现农村社区建设中利益和谐的平台。
我们在对农村中间层发展与规范的研究中发现,
农村中间层组织涉及到许多与外部行为主体的关系,包括与政府的关系,与城市强势市场主体的关系,与其他市场主体的关系等,应寻求他们之间一个利益联结点,保证他们之间关系和谐、共同发展。另外,应对农村中间层组织设立的基本原则进行构建,对农村中间层组织的内部资本制度、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分配制度、责任制度等制度体系进行完善,改善其外部制度环境。在农村中间层组织发展与规范中要发挥各方力量,做到政府力量的适当控制、市场力量的合理发挥、社会中间层力量的积极调动,作出三者之间权利配置、力量整合、责任明晰、利益和谐的制度安排。
三、利益机制的多向度良性建构――建设和谐农村社区的模式回应
对农村利益非和谐因素实然分析可以看出,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利益和谐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社会性、系统性工程,仅从某一个方面进行对策性研究,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调整,实际上是利益关系的调整,而建立和谐的利益关系,对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各利益主体,将会起到积极的引导、协调和保障作用。我们应发挥以普遍化和标准化为特征的制度优势,特别是法律在保护农民利益时所产生的利益机制作用,从而最终实现和谐的利益关系。因此,必须着眼于农村社会的实际,多向度进行探讨,在法律的框架下从双重利益模式和谐互促、利益聚合到利益和谐的转变和农民个体利益的实现等层面进行多元利益机制的架构,深入研究利益机制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影响和作用,促进农村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双重利益模式和谐互促:利益机制的协调与良性互动之宏观视野
根据米格戴尔提出的“国家的社会嵌入与互动论”分析范式,国家嵌入于社会当中,并与社会发生互动,而且两者处于一种相互转换过程之中。根据这一理论,在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双重作用下,政府会采取某种选择,而这种选择以政府的相关政策或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对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这种双重利益模式正是在利益机制中应加以恰当利用的互促形式。
第一,在社会公共利益层面。社会公共利益反映的是社会与其环境中对其牛存和发展具有一定意义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关系。一定社会的需要一旦具体化为社会公共利益,就会成为政府活动的基点与归宿,以实现其社会公共利益的安排。其中法律在这一层面的本质特征最为鲜明,这是法的独特价值之所在。政府在现代的经济活动中是一种主导型主体,是一种领导性、管理性力量。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为了达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优化,政府被赋予了宏观调控权和其他的经济职权,而恰当的行使这些职权,是政府对于社会公共利益最优化的追求,由此形成社会公共利益对于政府的利益作用。从另一个角度考察,政府作用的发挥是通过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参与,政府对施动对象的决策对于其他的利益主体具有巨大的驱动作用,甚至可以对社会的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在个体利益层面。在农村社区建设中,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利己心必然会使人去选择优越的有利的事业。在农业受到保护时,就没有一种职业能和农业一样可以保证获得确实的利得。因此,农业可以由那些把必要的财富拿来投资的人而获得复兴。”可见,在农村社区建设中,个体利益(主要是农民利益)会对政府的相关决策发生作用,其通过对市场的参与行为,以其参与信息和利益实现状况对政府的决策进行现实反馈。而政府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动者和主导性力量,其职权的恰当行使对于个体利益的实现与社会公共利益的最优化具有促进、强化和协调作用。
在农村社区建设中,我们应从利益的产生和分配方面建立政府宏观层面的利益机制。政策着力点应在充分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利益引导,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进行合理的利益引导:首先,坚持非均衡发展的原则,实现政策的差别,因为现在的城乡差别已经不是发展速度问题,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实现利益的实际均衡必须给予农村发展建设的加速度;第二,冲破制度坚冰,改革户籍制度,将户籍制度中所附加的不合理利益因素及价值倾向从该项制度中剥离,还农民以“国民待遇”,给予农民最基本的平等权与发展权;第三,完善农村投入制度,特别是加大对于教育与科技的投入力度,培育农村精英,实现对于农村的实质意义上的政策倾斜,并逐步形成制度化投入机制;第四,实现基层政府的综合性职能转变,明确其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经济协调者、生产服务者、市场培育者等方面的定位。
(二)从利益聚合到利益和谐:农村社会中间层的促生完善之中观视域
马克思的利益理论论证了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根本动因是对利益的追求;处于社会利益结构体系中的个人只有成为利益集团成员才能维持其社会、经济地位和保证其根本利益。David B.Thman认为,利益集团是指一种在其成员所持的共同态度的基础上,对社会E其他集团提出某种要求的集团。当前我国城乡利益集团的力量对比十分悬殊,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已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农业生产在经济上具有弱质性,因而更加需要合作,以联合起来的集体力量共同抵抗各种利益侵害。否则农民在中国社会利益博弈中,其所表达的利益始终不能形成对决策的有效参与和影响,不能通过组织化形式和集体的力量来争取自己的正当利益。正是在这种聚合利益的作用下促生了农民组织化利益表达的机构的诞生――农村中间层组织。有学者指出,组建中国的农业利益集团,通过在法律的框架内就“三农”问题进行利益表达与矛盾疏导,不仅可以逐步恢复农业的造血再生功能,而且可以避免基层矛盾的极端式触发,在政府、社会各利益集团和农民之间构筑起缓冲与调和的通道,有着巨大的政治与经济意义。而法律对于社会中间层有着特别的关怀。社会中间层主体是指独立于国家经济管理主体与市场活动主题,为政府干预市场,市场影响政府及市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起中介作用的主体。基于对社会中间层的促生,就需要农村社区建设中,在利益的协调与表达层面建构中观的利益机制――农村中间层组织。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对农村中间层组织加以完善。
首先,弥补农村中间层组织法律主体缺位问题,进一步明确农村中间层组织的法律地位,形成有效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目前我国农村中间层组织主体的法律地位模糊,没有完全独立的法律地位,在很多事务上受行政机关很大的制约。而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村中间层组织的主体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将成为农村社区建设利益分配过程中的协调主体,所以要大力发展农村中间层主体,赋予其明确而独立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人格,政府也要把具体的利益协调机能赋予农村中间层主体,使他们拥有相应权限,保障其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对于农民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及文化利益组织化争取;其次,完善农村中间层组织体系,加强农村专业性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农村中间层组织是
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之一,要实现其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利益协调作用,必须建立完整的组织体系,即建立各种农村专业性经济合作组织对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各种利益参与协调与分配,各种组织相互独立,相互配合,实现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利益和谐。最后,要建立农村中间层组织的利益联动,农村社会中间层本质是在农民的聚合利益机制下建立的,是利用农民集体力量来对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利益进行协调,即以农村中间层组织具体运作为平台,实现对农民利益的表达与协调。
(三)实现利益和谐终端突破:农民个体利益的导向与保护之微观视角
经济学的理论表明,农民也是具有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农民是中国各利益群体中的现实主义者,农民与其他社会个体一样要追求自身利益。对自身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的追求,形成了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原发性力量――对个体利益实现的追求。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主力军,农民能够发挥出巨大的内发性力量,而内发性力量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动力,左右着农村社区建设的成败。因此对于农民的利益导向与保护至关重要。没有农民利益的保护,就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影响国家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农民利益是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经济利益是农民最基础的利益。现阶段,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农民利益的矛盾与冲突问题日益突出。各社会主体作为“经济人”展开对社会利益的争夺,这就需要对利益争夺中处于弱势的农民及其利益进行特殊保护。实现利益机制作用的最主要方式是制度,因此在以制度实现对农民利益的导向与保护具有当然性。法律对农民利益的导向与保护体现在对农民市场交易过程中利益实现的关注,我们需要在法律的框架下,架构利益的实现与保障层面的微观意义上的利益机制。
首先,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得到应有确认。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体制下,户籍制度中的不合理的利益因素与价值倾向实际上制造和巩固着城乡居民之间的实质不平等,而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农民作为原发性力量的社会角色及其待遇应得到法律的明确承认,这就要求在法律面前推动市场主体地位的平等,进而实现在文化利益上的平等,实现人才回流,精英归位。其次,切实保障农民在市场交易和分配中的公平待遇,需要通过合同制度、价格制度和竞争制度等相关法律制度的有机组合,并在此组合中实现对农民利益的保障。再次,确保农民参与市场运作的权利实化。因为农民的合法权益的实现是客观上推动政府决策的终极力量。最后,使农民行为得到恰当引导。正如前文所述,农民也要追求自身利益,在利益机制下,要求我们用利益来引导农民的行为,政府可以利用税收、信贷、金融、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运用经济手段来引导农业的健康发展。
篇3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生态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rural villages planning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estion and the reas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areas to popular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core of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idea, is the new rur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for architects propose new topic is the only way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ning; ecological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村住宅已进入了更新换代的高峰时期,村镇住宅的能源消耗也同时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1]。因此倡导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农村社区必将在全国范围内节约大量资源,可以大大促进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进程,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间的距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广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涵的规划设计理念,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营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农村规划与建设对建筑师提出的新课题。
1 目前我国农村村庄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1 村庄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①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我国农村居民点主要是以自然村的形式存在的,农村普遍人口规模偏小、布局分散,同时缺乏村庄规划设计的指导控制,大部分农村“建了新房不拆旧房”的现象十分普遍,致使旧房闲置增多,新房多占宅基地,村庄建设无序,占用大量的耕地,浪费土地严重。农村居住点分散的特征也使得农业难以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影响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②居住环境质量差
由于农村居民点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农村的建设普遍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致使房屋排列无序、各年代建设的房屋并存,道路曲折不整,普遍缺乏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场地,用地结构失衡。
③基础设施缺乏
由于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规模较小,且缺乏稳定的财政保障,无法维持诸如教育文化、卫生、道路网、绿化系统、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的运营,因此很难在每个村庄都做到配置适当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这就给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种种的不便,严重阻碍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且由于传统的生活生产习惯,牲畜粪便及各类生活垃圾随处堆放,工副业废水随意流淌,而大多数工副业废水都对土壤有着副作用,甚至渗入地下,污染水源,直接影响到居民的身体健康。
④生态环境堪忧
村庄整体环境趋于恶化。生活垃圾、污水、乡镇及个体企业废弃物等缺乏处理,随处可见,严重污染了生活环境、水源和农田,破坏了生态系统,导致农村生态系统的单一化,增加了其脆弱性。
1.2 村庄规划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①规划滞后,认识不到位
过去各级政府不够重视村庄建设,普遍存在“重城轻乡”的现象,且规划设计单位也局限于对城市的研究,对农村缺乏更为有效的理论指导。对贯彻国家提出的“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决策尚未落实到村庄规划建设层面,缺乏实质性措施。村委会本身更缺乏对村庄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导致无序建设严重,往往既浪费土地,又破坏资源与环境。
推进村镇规划建设,可以开辟大量新耕地,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面貌,改善农
民居住环境,可以大大降低公共设施建设成本,实现农村生活现代化。
②规划建设缺乏资金支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上级政府对村庄规划缺少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多数村庄由于集体经济困难,造成无力拿钱或不愿拿钱做规划。地方政府对争取来的农业项目资金全部用于种、养、加工等产业的扶持,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村庄规划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缺乏资金支持。资金问题是村镇建设的大问题。
③规划建设管理和设计队伍薄弱
村庄规划建设缺乏组织载体和专业队伍。多数地区在村镇建设方面长期以来实行以乡(镇)为主,以县(市)为辅的管理体制,县(市)级政府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城市建设上,无力顾及点多面广的村庄建设。村镇的规划管理机构人员数量少,都是由村镇建设管理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兼管,且技术力量薄弱;此外,由于县以下没有专职的规划监察执法队伍,规划审批与监察严重分离,执法主体多头,也使得对广大农村地区违法建设的监管处于“真空状态”;同时,由于村镇规划费用低,肯于从事村庄规划的设计队伍少,专业水平低。
④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由于国家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无论在规划编制、还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建设用地的合理使用等方面都难以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基层组织处理违章现象也常常缺乏法律依据。
⑤缺乏长期投入机制
“十五”期间,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于长期缺乏投入,欠账太多,资金难以得到保障,地方政府明显“力不从心”。农村土地要素和资金要素流向城市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造成了数千万的失地农民。资金成为农村极度稀缺的资源,这对于新农村建设来说是一个瓶颈。
2 新农村社区可持续性规划原则
2.1 尊重地域传承,空间布局合理
新农村规划应以不破坏原有自然纹理为基础,注重与周围环境的结合,挖掘、保留、继承历史文脉,顺应历史特征,同时要注重体现地域建筑特色,从传统民居中发现建筑地域特征,并将其运用在新村建筑设计中。在节约用地和兼顾居住建筑组合需要的前提下,要满足冬季能争取适量并具有一定质量的阳光射入室内,避免冷风吹袭;夏季避免过多的日照,并有利于自然通风的要求。从长期实践经验来看,南向是全国各地区都较为适宜的建筑朝向。但在规划设计时,建筑朝向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不可能都采用南向,这就应结合各种设计条件,合理的确定建筑朝向,达到节约土地、雨水,节约能源的目的,同时满足生活需求。
2.2 因地制宜,有效利用土地
充分利用原有自然资源和文化条件,因地制宜,为村民创造出一个熟悉的人文环境,同时充分尊重当地住宅建筑文化,对历史性建筑加以保存修复,通过总体设计细部处理来发扬继承建筑特色。住宅设计应符合农民的生活习惯,充分考虑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需要,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对于仍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民,可以垂直分户的连排住宅为主,结合生活习惯和生产需要进行院落的布局设计;对于已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户,其生产环境与居住环境已脱离,则用上楼的方式,适当增加平台等室外空间,既可使一些生活习惯得以保留,又能够有效的集约土地。
2.3建立完善的交通系统及配套设施规划
随着现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渗透,汽车已作为农村的主要生产和生活工具逐步进入农村家庭。因此,规划应建立完善的机动车交通系统。车行道设计要简洁通畅,方便生活。对于体型大、噪声大的生产车辆宜集中停放于靠近生产用地的位置,便于生产活动,而家用小汽车,则采用就近停放的原则。另外,基础设施配套差是造成农村住宅舒适性差,环境恶劣的原因之一。依据人口规模,在合理位置布置托幼、中小学、农贸市场、储蓄所、邮电所、社区医院、文化活动场所等,丰富村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改善村民居住生活生产条件[3]。
3 新农村社区可持续规划的具体措施
3.1 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是最清洁、最廉价、可用时间最长的自然能源。农宅的屋顶、院落较大,有足够的空间利用太阳能。当前常见可持续规划设计中常见三种方式:
(1)太阳能光电板
适用于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在社区建筑向阳面屋顶安装大量太阳能光电板,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直接并入电网或用蓄电池储存。此项技术科技含量较高,而且太阳能光电板价格高昂,短期内在我国乡村地区还不能广泛使用。
(2)被动式太阳能技术
通过对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置、内部空间与外部形体的巧妙处理以及建筑材料和结构的恰当选择,无须使用机械动力,利用太阳能是建筑物具有一定采暖功能的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在我国农村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3)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的利用已较为成熟,在农村中加快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能大幅环节由于热水消耗量的增加而引起的能源供应压力和环境压力。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更多的考虑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及热器,延长寿命,降低成本。
3.2沼气及生物质气化技术
将粪便、厨余垃圾等有机物投入池中发酵后产生可燃沼气,出料即为肥料。沼气与空气混合燃烧时温度可高达1200摄氏度,是优良的炊事、取暖燃料。以沼气为纽带由沼气池、除禽舍、三格式化粪池和日光温室组合而成的“四位一体”生态产业,是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能流、物流良性循环功能的能源生态综合利用体系,非常适于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应用。
另外就地取材,将秸秆、稻壳、蒿草、薪柴、木材加工废料等,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生物质在秸秆气化装置中发生热化学反应,进行能量转化,产生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从而以低品位固体生物质能源产生高品位优质燃气,集中储存,再用管道输送至用户,用于炊事、取暖、发电等。
3.3农宅围护结构保温技术
现今农宅中大多数为砖混结构,屋面为钢筋混凝土板,冬冷夏热。如将屋面设计为种植屋面,加上玻璃或农膜成为屋顶温室,覆土后即能种植产生经济效益,又能起到保温隔热效果。若能和自然空调系统的进新风系统结合起来,冬季时期新风经过温室后再进入室内,不仅使冷空气得到加热,而且增加了新风的含氧量,改善了室内卫生条件,有益居住者健康[2]。改善农宅的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是解决能耗高、舒适度差最有效的措施。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地区,北方住宅外窗尽量选用质量较好的双层中空窗,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可以在外窗挂窗帘,这是一个经济使用的保温方式。还可种植花、草、附墙藤类作物,附墙藤类作物可沿墙向上生长而绿化墙体,起到保护墙体和防西晒作用。既美化了环境,增加了造氧量,又起到了生态作用。
4结论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整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村庄自身及其所处环境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任何观念、理论和方法都具有相对的局限性。因此,本文所做的探讨旨在发掘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一领域,并对本论文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来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8[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03):33-34
[2] 呼延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规划理念与建筑技术措施[J].陕西建筑,2007(09):4-6
[3] 方明. 注重综合性思考 突出新农村特色[J].建筑学报,2006(05):19-22
篇4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农村社区;解决措施
一、安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安徽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安徽省农民努力发展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目前,农村不是单一的农业生产污染,已成为多种污染并存。农村环境污染类型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一)水环境污染
2011年,全省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24.31亿吨,比2010年增加1.3%。其中,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7.10亿吨,比2010年增加0.9%;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17.21亿吨,比2010年增加了3.41%,生活废水排放总量占废水排放总量的70.79%,超过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0.11亿吨。这些污染物排放量严重加剧了水体污染负荷,受害最大的是农村。
这种水环境污染对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恶劣的影响:一是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从而造成农村水资源的紧张或缺乏;二是水污染使水产养殖的质量降低,从而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不能得到保障;三是农村饮用水安全标准难以达到,易于引发某些恶性疾病,危害人们的健康;四是水污染会造成农村经常发生安全事故,从而会导致人身伤害、生产损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生活垃圾污染
近些年,安徽农村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农民的收入也随之增加,农民的消费方式同以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对应的是,生活垃圾分类多样化,数量逐年都在增加。但安徽省广大的农村社区基本没有专门的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和垃圾回收厂。广大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类垃圾,要么扔到门前的河沟里,要么随意倒在房子周围的草地或空地上。这种处理垃圾的方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大气环境污染
全省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气排放量在逐年增加。2010年烟尘排放量为4.79万吨,生活废气中SO2的排放量为 4.81万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30411亿立方米,烟尘排放量为20.01万吨,粉尘排放量为21.05万吨,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48.72万吨。此外,安徽每年会有大量的秸秆产生,而其中大部分秸秆未被充分利用,从而在田间进行燃烧,烟气弥漫天空,造成空气质量急剧下降。
大气污染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一系列恶劣影响:第一,大气质量的恶化,直接危害了农村社区人群的健康,特别是对人们呼吸系统的损害。第二,二氧化硫等直接危害农作物叶片,导致农业产量降低;第三,导致酸雨面积扩大,伤害林草和农作物,加剧土壤淋溶,从而造成土壤资源退化。
(四)农业生产污染
农业生产污染,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大量使用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例如,化肥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5%,农药利用率更低,只有30%,剩下的农药化肥通过各种方式,例如淋溶、地面径流和挥发等,对土地、水资源和大气环境进行污染。
近些年,大量畜禽养殖场得到快速的发展,这种快速发展带来一个恶劣的结果就是畜禽粪尿排放量超标,例如,2010年排放量超过1亿吨,因为没有充裕的资金,并且养殖场没有完善的环境管理措施,所以,大多数养殖场的畜禽粪尿基本上浪费,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更有甚者,直接将畜禽的粪尿排进水塘河流里,例如我所在的叶典村养殖场,就是这种做法,导致水源质量没有保障。并且,大量细菌病毒蕴含在畜禽的粪尿中,这容易引发农村人畜疫情。
二、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成因探析
(一)政策原因
有学者认为,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是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的产物。在我们国家,城乡户籍制度存在差异性,并且推崇重工抑农的战略,导致我们忽视了农村的环境保护。因此,环保政策、机构、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
(二)原因
1、国家对农村的环境规划不合理。我国农村社区覆盖面积广阔,且东部、中部、西部等各地的农村社区环境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我们的环境规划具有一般性,不能因地制宜,因此,农村社区的环境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毫无意义。安徽省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借鉴了一些生态城市与生态农村的建设经验,对新农村社区进行全面规划,但安徽省淮河以南的农村社区与淮河以北的农村社区环境存在着差异性,例如,淮河以北地区水资源匮乏,而以南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因此对饮用水源地的选址保护方面可能存在着规划不合理的现象。政府在对养殖区与居住地的分离、垃圾处理与生活污水等规划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现象。
2、环境管理体系不完善。我们国家的环境管理体系主要是针对城市及重要污染点设立的,不够重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农村环境治理体系与农村现代化进程不协调,有以下俩方面的表现:
(1)政府在制定保护农村社区环境的法律与政策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并且在农村社区设立的环保机构不合理。在农村社区,不能运用保护大城市环境与工业的方针政策,在现行法律规章方面,几乎没有关于农村社区环境污染防治的规章条例,而对政府在农村污染防治中的组织和管理责任,规定并不明确。而从环保机构的设置来看,县一级环保机构是最低层的环保机构。
(2)农村社区环境保障体系存在缺陷。国家对农村社区的环境保护资金投入较少,并且偏重经济发展而不重视环境保护。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一种协调机制,这种机制是由各个相关部门针对农村社区的环境保护而建立的。一般而言,农村社区的环境保护需要农、林、水利等各个部门的共同治理,但大都数情况下,这些部门并没有相互协调,而是分开管理,因此,不能形成一个整体的、相互联系的环境保护体系,导致信息分享没有及时性与流畅性。
(三)环保宣传薄弱
我省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受经济影响,农村社区的教育水平偏低,因而人们没有强烈的环保意识。自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后,地方政府大力推进当地的工商业发展,对环境宣传教育未加以重视。
三、解决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农村社区饮水安全
加强农村社区饮水安全问题,刻不容缓。这一问题已成为安徽省18项民生工程之一,各市县相关部门要真正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依据各地情况,制定好解决方案。各级县、乡政府要依照《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开展农村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规定,编制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
(二)积极发展新型生态农业
积极发展新型生态农业,我们需要做到:因地制宜的引进新型生态农业技术,充分利用农药化肥;培养专业性人才,突破农业生产技术的瓶颈,借鉴发达地区的种植模式与农业耕作制度的经验,把开发生态农业建设当成控制农业污染的有效途径,切实抓好。
(三)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的生活垃圾
马香娟等人提出,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措施。这种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简单易操作,投资少,基本上这种分类是在独立的家庭中完成的。农村社区的居民一向勤俭节约,这为垃圾分类收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农村环保机构建设与环境宣传教育
在县级设立环保机构,并且分配有专业性人才,这有利于农村社区的环境监测与执法能力建设;需要在乡镇部门设立一些环保的工作岗位,把环保部门监督管理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农村社区,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例如:推广绿色消费;在农村社区宣传新型生态文明的观念;开展一些环保科普知识竞赛的活动,提高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营造一种良好的保护环境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 张国明,谢维波.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与生态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7(14).
[3] 苏扬,马宇宙.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02).
[4] 姜文,汪小勇,骆东奇.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14).
[5] 宋言奇,段进军,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可忽略的六大环节[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01).
[6] 唐楠.浅谈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对策[J].科技资讯,2010(25).
[7] 黄景堂.论新农村社区环境建设[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7(27).
篇5
1.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基本情况与养老现状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南地缘的苗岭山脉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地段,总面积3.03万平方公里,辖1市15县和1个经济开发区,共有116个乡、90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3550个村民委员会、195个居民委员会。居住着苗、侗、汉等33个民族,总人口431.29万,其中农村人口351.41万,少数民族总人口347.68万,苗族178.43万,侗族135.9万,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和苗族、侗族人口最多的州。全州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6%,农业人口人口占89.9%,农民人均收入为1207元,居贵州省的第九位。早在2000年,黔东南州的老年人人口就已经达到45万人左右,老年人口系数11.3%,到2010年将达到53万左右,老年人口系数达12.7%,老年抚养比从2000年的16.87%到2005年的17.74%,而2010年将增加到19.61%。将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得到赡养。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由政府提供的最低层次的保障,有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社区服务。第二部分是由保障对象所在企业和个人共同出资所投的商业保障。第三部分则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满足更富裕人群更高层次社会需求的高层次社会保障。在黔东南地区,享受第一部分的仅是少部分的“五保户”,而对于第二部分,以个人缴费为主,国家政策支持,集体适当资助的个人账户的做法,通过调查,有98%的人都回答“没钱加入”。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地农民80%以上基本上处于家庭赡养的自我保障形式,保障水平与城镇相去甚远。
2.创新的“两户”养老保障制度
我国地域宽广,东西部经济、文化差别很大,养老保障不可能在全国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每个地区都应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定相应的缴费水平和给付标准。黔东南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的给付上有很大的创新。它实行的是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养老扶助制度,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对只生育一个孩子或是两个女儿而又做了绝育手术的农民家庭,从男性60岁、女性55岁起领取养老金。拿锦屏县来说,2003年10月后可领取养老保障基金的共有11人,其中独生子女户4人,二女结扎户7人。具体做法是由符合进入养老保障条件的农村“两户”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签订养老保障合同书,最后取得养老保障基金领取册。“两户”养老保障在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同时还对计划生育人口进行了控制,是一举两得的新举措。
二、黔东南地区现行养老存在的问题
1.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渐衰退
虽然黔东南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一对少数民族可以生育两胎,但随着计划生育的广泛开展,家庭结构必朝着4:2:1方向发展。在黔东南州统计局的抽样调查中显示,2005年全州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39人,其中城镇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农村为3.43。这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想依靠其子女来赡养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反过来看,年轻一代即使有赡养上一代甚至上两代的心愿,但其物力与精力明显不济。
2.养老保障覆盖面积小
早在1986年,黔东南州就开始试行养老保险。至2003年7月底止,全州参加养老保险的单位有971户,参保职工59768人,其中企业45892人,事业8339人,个体工商户5537人。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社会保障只覆盖了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而占黔东南人口大部分的农村人口还未被覆盖。
3.基本养老金缴付上的不公平对待
(1)缴付上存在的户籍差别。缴纳养老金的条件之一是缴纳者必须是非农户口。这也就代表农民不能像城镇人员一样,参加养老金的社会统筹。
(2)缴费水平上的差别对待。单位人员的缴费是由单位按缴费工资基数的20%来缴纳,职工个人按8%缴纳。但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就需要自己缴纳20%,进入个人账户的也是8%。
4.养老水平低
在黔东南农村社会救助对象分类施救办法中规定,五保对象供养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625元。那这样算下来,一个月只有52元。但在近年来,物价水平不断的上涨,有限的补助已经难以解决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构建黔东南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在针对现在老年人赡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国内有学者提出要建立一种“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1.加强和巩固家庭养老的地位
居家养老将是中国以后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它以“家”为平台,集中家庭,政府和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为老年人营造一个稳定温暖的养老环境。
2.加强黔东南地区的经济建设
经济条件的制约黔东南地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的建设养老服务体系,首先,必须加强当地的经济建设步伐,为社区养老的开展铺平道路。黔东南是一个少数民族风情浓厚的地区,在经济建设上建议从旅游方面加大投入。(1)培育乡村旅游新产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2)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旅游开发。(3)保护好生态资源与民族风情。
3.逐步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1)政府应重视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和经济帮助。在城市,各类社会福利机构的数量和集中供养的人员的数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尤其是老年人福利机构的数量有较大的增长。但在农村,老年人福利机构的主要对象还只是“五保老人”,而非所有老年人。
(2)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农村社区经济文化条件差别很大,也就决定了在探索社区养老出路时,不能搞规范化和统一化。
(3)采取灵活多样的服务形式。对于低龄且能自我照料的老人,可以对其进行上门的日常生活照料,如整理家务、个人护理、饮食服务等等。
(4)充分挖掘和利用本社区的资源。对于农村社区福利机构中的服务人员,应由本村富裕劳动力组成。在走兼专职结合,以兼职为主的道路。它既可以解决本社区富裕劳动力的安置问题,又可以利用大家熟悉的关系,更容易与之沟通,便与及时就近提供有效的服务。
(5)建立健全社区养老的相关机制。由于农村社区保障是一种非正式的保障方式,农村社会保障经费也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容易出现随意挪用经费的情况,所以,当地政府应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健康运行。
(6)“低”保障原则。由于黔东南地区农村老年人消遣活动较少,生活花费较之也少,加上农村社区一般难以拿出大量资金来发展社区设施与养老院。因此在发展社区养老的初期应以低保障为原则,从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出发,养老服务可以以粮食补贴和务工的形式出现。
篇6
农村社区体育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工环境三者共同构成了农村社区体育环境。农村体育活动地点所处的地理和气象环境构成了农村社区体育的自然环境。农村社区体育的社会环境是指人类为提高自己的物质文化水平而创造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组织的总和。农村社区体育的人工环境既指在人力作用下形成的运动场地或高度人文化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由此看出,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系统主要是由农村社区体育观念(心理要素)、体育制度(行为要素)、体育器物(物质要素)、自然资源、人文社会资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工环境等诸多要素的统一和协调,它们共同构成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生态系统。
二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面临的困境
(一)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相关政策指导
不到位、实践相对落后长株潭获批两型社会建设以来,小到地方政府,大到国家政策层面,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整体步伐相比,体育经费投放、场地建设、人才保障等远远落后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其它领域,且缺乏相关的政策指导。笔者于2013年底查阅了两型社会获批以来长沙市体育局、株洲市体育局、湘潭市体育局、湖南省体育局、湖南省两型办等主管部门以及湖南省政府信息公布平台的相关政策和文件,结果显示: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湖南省政府颁布的1005个文件中,涉及有关两型社会的政府文件为20个,体育方面的文件为1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湖南省体育局及长株潭地方体育局颁布的文件14个,其中有关体育方面的文件8个。从高校科研来看,有关两型社会的研究为9081(个/篇),其中论文6753篇,硕博论文1358篇,课题970个;有关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体育方面的研究为1093(个/篇),其中论文476篇,硕博论文476篇,课题141个(见表1)。由此可见,体育在两型社会建设中,依然停留在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中,而与两型社会对接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还没有得到湖南省政府相关部门的相对重视,其生态化建设没有与两型建设的总体目标同步推进。这与笔者2011年初所检索的结果基本一致。调查同时显示:长株潭高校体育教师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相关的体育论文、有关体育生态化发展的立项课题,在数量上居高不下,说明高校体育教师对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体育及体育文化的生态化,态度是积极的和有信心的。
(二)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欠缺整体规划、无借鉴经验
根据湖南省“规划引导,基础设施先行,重大项目跟进”的两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首先应当列入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中根据两型社会建设的特征,长株潭的人文、自然、体育发展等因素去规划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以长株潭的总体规划为切入点,对长株潭建设过程中已经编制且审批通过的14个规划和已经编制但在待审的4个规划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显示:18个规划中,只有4个规划涉及到有关体育方面的内容,且都语焉不详。例如《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建设管治规划》中只涉及“运动”“体育场地建设预留用地”和“奥林匹克运动”等简单的词语;《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中笼统提到了把洞井-跳马作为体育休闲区,并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和承接体育培训,把昭山打造成体育休闲公园,把湘江列入体育休闲区域等;《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空间开发与布局规划》有简短两句话涉及把长沙的圭塘规划为体育中心、株洲河西打造成文化体育基地、湘潭酝酿体育休闲等;《湖南省“十二五”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规划纲要》也只有寥寥数语要求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城乡文化体育均等化。由此可见,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既无具体规划,也没有列入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同时,两型社会建设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前期的经验借鉴,其范围内的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的探索性和曲折性很明显。可见,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的实践操作,都缺乏整体规划和经验借鉴。
(三)农村社区居民环境意识差、生态观念淡薄
湖南素有“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和“二八月乱穿衣”的俗语,长株潭处于湖南省南高北低马鞍型的中、北低地势地带,成“品”字形排开,其广泛的农村居住范围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促使长株潭农村社区居民,在体育习俗的养成和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体育文化的形成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很大的差距。农村的体育陋习根深蒂固、体育生态意识贫乏、体育生态规范或缺、体育生态教育贫瘠等状况,促使农村居民对体育器材的保护、体育场地的维护、体育行为的约束、体育活动的组织等缺乏必要的了解与认同,从而出现体育场地的随意占用、体育器材的恶意损害、体育广告牌的任意涂改以及乱扔垃圾、烟蒂、随意吐痰、破坏周边绿化等情况。调查显示,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被占用情况较为严峻,有87%的体育场地被部分或全部占用,略低于湖南全省农村体育场地全部或部分占用92%的水平。同时,长株潭范围内有湘江、洞庭湖、仙女山、九郎山、岳麓山等名山名水,给农村社区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约束性和选择性。长株潭农村社区居民长期分散的生活环境导致其在体育生态观念、体育生态意识、体育生态项目选择等方面也有不尽人意之外。
三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的发展策略
(一)强化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的政策指导,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政府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应重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文件,如有关加强长株潭农村居民体质监控工作和开展“全民健身示范乡镇”工作的政策和文件,以保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有序推进。从运动场地建设、运动器材配置、运动环境维护,到村落、社区、乡镇的体育生态运动场所的配备,都应当指示到位、政策到位,保证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乡镇文体办要在政策文件指导下,制定相关的具体实施方案,如《ⅹⅹ乡关于体育文化周开展工作实施方案》《ⅹⅹ村关于成立“健身秧歌队”“腰鼓队”的通知》等,并报政府相关部门备案,以保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的循序渐进,也保证其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同步并行。
(二)加快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发展规划,加强试验区建设
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要列入两型社会建设的整体规划,与两型社会建设同步推进。要通过对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试验区建设和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体育运动项目实践两个方面来加快整体规划。从农村社区体育设施的配置、经费的投放、运动场馆的建设、体育从业人员的配备等进行整体规划和宏观布局。尽快出台相应的规划,如《长株潭城市群体育资源共享规划》,以保证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在其生态化及发展方面有章可循。试验区建设,首先要围绕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以大河西、天易、昭山、云龙、滨湖等先导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列入绿心地区和示范区的实施方案中。出台相应的如《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体育文化、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来加快和规范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生态化建设,再根据实施方案进行规划、布局、实施。其次,通过对绿心地区及先导区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将试验区经验向周边农村社区辐射,编制出台《长株潭3+5城市群体育发展规划》,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生态体育运动项目,要以长株潭农村社区地理位置为切入点,以洞庭湖、湘江为经线,仙女山、九郎山、岳麓山为纬线,公共自行车项目为网状覆盖面,力求打造一个集赛龙舟、登山、自行车于一体的原生态体育运动项目。
(三)提升农村社区居民的体育生态意识,加强体育生态行为规范和体育生态道德建设
篇7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农村信用社 经营问题 建议
近几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机构逐步退出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的地位日益提高,作用日益增强,已成为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正规金融机构。但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生产力水平等方面的制约,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在经营中遇到更大的困难。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益对于农村信用社的稳健经营和良性发展、支农作用的充分发挥以及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1、存贷款余额规模较小
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工业比较落后,农村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信用社的存款余额较少。另一方面,过小的权限明显束缚了基层信用社的手脚,联社把信用社资金调度、贷款发放、内部控制、固定资产购建、人事安排、劳资管理统统纳入其管理范围内。同时,基层信用社领导的“惧贷”心理,使得贷款余额规模更小。
2、收益水平低且不稳定
由于欠发达地区服务半径大,生产力不发达,以一家一户的传统种植业生产为主,农村信用社存贷款业务呈现出额度小、笔数多的特点,业务十分分散,导致经营成本相对较高。信用社资金绝大部分来自居民储蓄存款,储蓄存款中定期存款又占相当比重,定期存款利率上调,资金成本大幅提高,加大了农村信用社经营成本。在贷款结构中,对利率敏感的短期贷款占了绝对比重,其收益也必然降低。再加上农业生产资金周转慢、风险大、贷款损失多,造成农信社收益水平低且不稳定。
3、放贷风险较大
其一,为了扩大业务经营范围,信用社的代办点深入到村这一级。信贷员大多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在无序竞争中不惜花血本组织存款,贷款则以对方所给好处的多少为准则,存在严重的“人情贷款”甚至“贷款回扣”现象,放出的贷款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其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低,文盲、半文盲在人口中的比例高。很多农民法律意识淡薄,还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其三,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农信社对申请贷款农民的资信情况难以把握,再加上抵押物品与担保人的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当地农村信用社放贷的风险。
4、用人机制僵化
首先是“进入”把关不严。多年来,由于传统的就业观念和习惯,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督,信用社在用人上局限于解决本系统和农行系统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许多员工文化素质低下。其次是劳资分配“大锅饭”,劳资分配从根本上说还是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锅饭”。最后是人员“流出”梗阻,用人上仍然是“能进不能出”,信用社职工如果没有特别重大的错误,基本上不用担心饭碗问题。
5、经营方式明显滞后
管理方式上,基本是“官办”体制,还是沿用“脱钩”前农业银行的管理模式;服务手段上,近几年,农村信用社电子化网络建设加快,但只覆盖到全省,仅与个别省市农村信用社合作,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业务创新上,业务品种单一,大多数信用社仍然停留在客户存取款方面的柜台业务,基本上没有中间业务,农信社收益普遍依赖于存贷利差,其金融创新能力令人堪忧。
6、政策扶持未到位
为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由于这些政策缺乏必要的条件而无法有效落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财政对农村信用社因执行国家宏观政策开办保值储蓄支付的保值贴补利息未拨付到位;二是由于部分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资金紧张,先征后返营业税至今未能返还;三是由于缺乏相关的实施细则和具体量化指标,政府要求工商等部门对农村信用社在办理注册、变更、抵押登记、资产处置过户过程中的各项收费予以适当减免,但如何减免、减免多少并没有明确。
二、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的建议
1、对内实现非商业化经营,对外实行商业化经营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兼有合作经济组织和金融企业的双重特性,合作是从资金的所有权方面即产权组织形式上予以界定。而就资金的使用权而言,所有的信用社都是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金融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法人,这一特征决定其必须兼顾商业化运作,追求赢利性。
欠发达地区农信社的这种双重特性决定了其经营目标的双重性,即社内非商业化经营与社外商业化经营相结合。在这种结合过程中应注意两点。其一是市场定位顺序,要本着社员优先、支农优先的原则。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是当地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是一个农村资金需求个体互助共济的金融组织。信用社在发放贷款时,一定要优先考虑社员的需求、优先考虑“三农”发展的需求。其二是经营资产如何在两种经营之间合理分配。在市场经济中,信用社作为独立的法人,不可能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但盲目地追逐利润又会出现偏离合作制、偏离三农的宗旨。在当前情况下,用于非商业化经营的资产不能低于50%,即农村信用社每年新增支农信贷占新增贷款的50%以上,对本社社员贷款要占全部新增贷款的50%以上。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商业化经营,商业化经营过程中应借鉴商业银行的先进经营管理技术,拓展金融业务,其服务对象可以是农村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
2、拓展中间业务,创建多样化的金融商品
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是指信用社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手续费的金融业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既能带来收益,又对资本无所求,同时还能以此提升农信社的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招揽到更多更好的客户。
中间业务一般风险较低,利润却不小。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到总收入的40%~50%。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分阶段分区域开展有特色的中间业务。近期也就是起步阶段,应着重开发相对简单的代收代付(电话费、煤气费、水费、电费等贴近农民的服务)、国债、基金等管理性业务。待时机成熟后,农信社可利用自身在信息、人才、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为农村企业或个人提供全面的资产管理服务,使客户更加合理地运用资金,这些业务可在提高信用社信誉度的同时,收到农信社和客户“双赢”的效果。另外,信用社可依托网络系统,积极开发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业务,增加科技含量,为农民特别是个体民营业主提供系列化、现代化的金融产品。积极开展一些个性化的创新服务,如农村医改基金或其他保险。在为客户办理养殖、种植、运输等方面的贷款时,如果能够动员其办理相应的保险,这样会在增加农信社收益的同时,也必将为贷款的到期收回系上一根牢固的“安全带”。
3、转换经营机制,规范小额信贷发展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民、金融部门(信用社、人民银行)和国家“三位一体”的社会经济行为,其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三赢”,即农民增收、信用社赢利、国家经济增长和农村社会稳定。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以传统的家庭经营为主,农民贷款难,民间借贷活跃。小额信贷的推广与规范化操作,有利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端正经营方向,转换经营机制。首先,可以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欠发达地区农民既有强烈的金融渴求,却又苦于没有物品抵押,信用社因农户贷款成本高而不愿意发放农户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可根据农户的经济状况、教育程度、工作情况、前期信用等将其信用分为几个等级,实行信用贷款。其次,可以减少农村资金的“农转非”,引导农村资金回流。小额信贷规定了贷款的用途,围绕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开展。最后,可以提高农民信用意识,降低资金管理成本。村信贷协管员帮助信用社催收贷款,在有利于增加信用社与农户之间信息对称性的同时,还降低了信用社贷款贷后管理的成本。小额信贷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要大规模开展,要把握三点:其一,贷款利率市场化;其二,国家扶助配套化;其三,信贷风险规避化。
4、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
农村信用社用人机制的创新,对于来源于技术进步的新型服务手段如电子货币、网络银行、虚拟服务等金融服务的推动、设备的更新、营销信用社服务品牌的建设以及竞争力的提升都有促进作用。
一是建立人才引进机制。从高等院校和其他银行系统引进信用社发展急需的专业型人才,并对其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水平进行综合考核,逐步优化农村信用社员工的知识结构。二是多渠道提升现有员工业务素质。鼓励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深造,通过读硕、攻博、访问学者等方式系统性地学到合作金融知识。一般员工可以通过自考、函授、电大等途径获得基本知识。三是信用社系统内建立激励机制。对一些德才兼备、贡献突出的优秀人才要敢于破格提拔,对一些干事不积极、业绩平平者实行末位淘汰下岗分流。利用欠发达地区信用社点多面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根据“激励相容”理论,把承揽储蓄、不良贷款的“双降”与员工的绩效工资挂钩,激发员工的争先创优精神。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实改善经营环境
当前正值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系列良好的、有力的、持续的政策扶持。各级政府应给予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切实改善经营环境。
首先,在1994―1997年,因物价水平高于储蓄名义利率,国家出台了对居民储蓄存款实行保值补贴的政策,国有商业银行的保值贴补支出,通过核减利润等方式已由国家财政承担,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支出的保值贴补,也应由中央财政尽快全部补偿到位,以达到逐年消化历史包袱的目的。其次,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以来,国家给予了农村信用社营业税税率由5%降至3%的优惠政策,促进了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的改善。可是,地方政府在《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下发前,已按5%的税率征收,从而造成多征的营业税。建议地方政府尽快返还超出优惠政策规定的营业税,保证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再次,地方政府应制定减免农村信用社费用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通过量化、细化明确减免的具体标准和操作方法,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最后,央行应降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准备金比例,使其吸收的存款更多地作为支农资金,以支持“三农”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贵州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贵州省雷山县乌东、脚尧两村都是位于国家自然保护区雷公山腹地的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山区村。“十一五”期间,两村均被列为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百村试点”村,按照“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思路,两村均以生产发展为重点,带动新农村工作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起步,初步取得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进步的明显成效。
1 两村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及特点
1.1 把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作为地处边远的贫困山区,两村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都把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当成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工作目标,通过生产发展加快山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步伐,带动其他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
1.2 把改善村容环境和生产条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在抓好生产发展的同时,依靠上级提供的资金、物资支持,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大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
1.3 把民主管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为更好地推动全村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村党支部注重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工作。围绕经济活动的开展,党支部把实行村民监督引入各项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立了以村党支部、村委会为核心,村民代表参加决策,全村村民共同关注的农村基层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
2 两村新农村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2.1 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性和长期性缺乏明确的认识
虽然经过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实践,广大农民群众收入明显增加,村镇面貌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仍然缺乏全面的认识。仅把新农村建设看着是简单的政府工程,而对新农村建设缺乏全面完整的认识。由于认识问题存在的偏差,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不强,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2.2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只是初步的,还没有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家庭生产成为主要的经营形式。无论是茶叶还是其他产业,都体现为典型的家庭生产,联户经营的形式还没有形成。
2.3 农民群众的技术能力难以适应生产发展不断变化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之初,由于两村均是试点村镇,县乡两级均派有驻村技术人员帮助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但随着整个新农村建设工作面的扩大,驻村技术人员离开,农民群众又不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手段,时常面临新的技术难题,影响当地农业生产。人才缺乏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的短板。
2.4 市场建设滞后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由于受到交通、信息等条件的制约,相当一批农产品销路不畅。农民群众因此从生产的主动者变成市场的被动者。
2.5 民主管理的范围和层次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基层民主管理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农民群众只注意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而对涉及全村未来发展的问题重视不够;基层民主管理的机制还没有很好地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只围绕项目建设进行。如何提高边远贫困山区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热情是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3 推动边远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由于边远贫困山区特殊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与其他地区相比,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难度就更大。
通过对边远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整个发展环境和条件的了解分析,明确了要推动已起步的新农村建设村镇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3.1 增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
应该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科学发展观在“三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它涉及农业、农民、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在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育程度相对滞后的边远贫困山区进行新农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有一个认识逐步深化、措施逐步完善、成效逐步体现的持续发展过程。应通过有效形式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宣传鼓动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增强他们通过艰苦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
3.2 推动已起步的新农村建设村镇从政府主导向农民主体转变
边远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长远发展最终取决于广大农村群众主体意识的增强、主体作用的体现和主体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同时,要着力提高广大农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使农村广大群众成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主要推动力量。
3.3 大力改善贫困山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基础
两村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看,是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因此,要扶持边远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必须努力改善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根据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可采取政府提供资金物资支持、农民出工出劳的“以工代赈”的办法,着力解决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篇9
关键词 新农村;防雷;示范区
中图分类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4-0088-02
A Research on the Issues of New Rural Areas Lightning Protection Model Districts’ Construction
CHENG Lin,QIAN Mei,LIU Yan
Jiangsu Lightning Protection Center,Nanjing 210009
Abstract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lightning protection model districts in Jiangsu provinc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areas’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works on the contents and projects of model districts’ construction, which includes the specific measures of site choosing, info collection, data processing, projects design, safety standards making and science popularization.
Keywords New rural areas;Lightning protection;Model district
1 农村雷电防护现状与特点
雷电除了频繁地对农民财产造成较大损失外,还威胁到他们的人身安全,全国所发生的重、特大雷击伤人事故几乎都在农村。通过对江苏省近几年雷灾事故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我省近几年也曾多次发生雷击致村民群死群伤的事故,2010年6月19日镇江市丹阳午后出现雷雨、大风、雷电等强对流天气,约16时许,开发区青阳村委会洪家村56岁女性村民吴红英收工回村时,在途中不幸遭雷击身亡;2010年7月22日15时12分至16时,镇江市句容境内发生强雷电,15时20分任五英在经过田里回家途中遭雷击身亡,当时其行走速度比较快,身背喷雾器、肩扛钉耙;2010年8月15日早晨,高邮市临泽镇洋汊村2组种田大户张邵青请了21位农民为其稻田除草,7时左右电闪雷鸣,当场有5名在田间除秧草的村民遭受雷击,3人当场死亡,2人昏迷经抢救后脱离危险。农村仍然是雷电防御的薄弱区,更是雷电灾害的多发区,这些事件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通过对农村雷灾事故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防雷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1 农村防雷设施不完善
由于农村土地广阔、人员分散、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存在,给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许多区域的雷电防御仍然是盲区,建(构)筑物几乎未考虑到防雷问题。
农民的自建房几乎都没有经过防雷设计和规范化施工,更没有接受过有资质的防雷技术服务机构提供的相关服务,这些建(构)筑物存在着较严重的雷击隐患。此外横七竖八、乱拉乱挂的电源线、电视天线等线路,因缺乏相应的防雷措施,一旦遭受雷击,很容易给各种电气设备造成重大损失。
1.2 农村地处空旷地带
广大农村分布在山区田野,农业生产基本都是露天进行,一旦遇到雷雨天气,往往来不及回到屋里躲雨,许多人只能选择大树下或孤立的构筑物下躲避风雨,而这些地方恰恰是雷击高发区,事故多发区。农村民居一般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坡地、空旷开阔或近水体的地方建设房屋,而这些地方都是雷击易发区。
1.3 农民防雷意识淡薄
农村民居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特别是由于宣传教育上的不到位,加上迷信观念的影响,农民普遍对雷电灾害认识模糊,防雷知识十分匮乏,防雷意识非常薄弱。许多人甚至认为打雷是雷神发威,是天神惩罚恶人,难以直接对抗,往往采取消极放任的态度。
农村防雷减灾工作非常必要和紧迫,它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安定团结。因此依据农村的特点及其目前的防雷状况,进行江苏省防雷工程示范区的建设,科学、经济、合理的解决好农村防雷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示范区建设内容
加强农村防雷已经刻不容缓,通过新农村防雷工程示范区的建设,针对农村防雷现状及分析结果,找到一套适合农村地区防雷减灾的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广,最大限度的降低或避免广大农村地区雷灾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其内容包括:
1)通过调研、技术数据采集与分析等工作,在全省农村选择两处典型的村庄作为防雷工程示范区;2)建立该区域人员、建(构)筑物和各种管线的雷电防护设施;3)通过培训、开展活动、建立电子显示屏和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普及防雷科普知识,制作适合农村雷电防护的宣传片、相应的宣传资料或手册等,提高农民的防雷意识;4)制定农村防雷应急预案,处理好突发事件。
3 选址
通过对全省历年(1961年~2008年)雷暴资料统计与分析,苏南江阴市属于雷暴高发区域,我们拟在当地选址一处。
利用江苏省闪电定位仪监测网的监测资料,统计2007年1月1日-2010年9月30日江阴市发生的闪电,分析得出,近三年多来共发生地闪24 113次,其中正闪643次,负闪23470次,占了总闪的97.33%,说明江阴市以负闪为主,正闪较少发生。闪电主要分布在夏季,尤以一天的12时~17时最为集中。闪电强度主要集中在20kA~40kA,占所有闪电的63.58%,其次是0kA~20kA的闪电占了15.82%,平均闪电强度为30.07kA。应用核函数算法计算其地闪密度,地闪分布主要呈西北多,东南少分布,本部闪电较南部多。密度中心出现在夏港镇、三河口镇和中部的申港镇部分地区,其次是东部的周庄镇等地,这几个镇容易发生雷击,应加强防雷措施。将其境内的17个镇进行了区划,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Ⅰ、Ⅱ、Ⅲ三个区域。具体如下:
Ⅰ区:夏港镇,申港镇,三河口镇,周庄镇,华土镇
Ⅱ区:龙虎塘镇,利港镇,八圩镇,要塞镇,陆桥镇,新安镇;
Ⅲ区:长泾镇,文林镇,马镇镇,青阳镇,瑭璜镇,峭岐镇;
4 示范区建设方案
4.1 资料采集
1)图片资料。包括区域自然环境、区域东南西北环境、区域地形、地物状况、地质条件、建筑物分布情况、建筑单体情况、室内外走线状况、现有防雷设施状况等图片资料;
2)图纸资料。包括区域内规划总平面图、建筑物初步设计图、建筑物防雷设计说明、单体立、平面设计图、屋顶防雷平面设计图、接地平面设计图、强、弱电电气系统图、综合布线图等;
3)数据资料。包括所处地经、纬度、土壤电阻率、建筑周围环境、建筑物长、宽、高、建筑物内外部屏蔽情况、建筑物防雷等级、电力线缆敷设方式、通信线缆敷设方式、线路周围环境、低压线路耐受电压、通信线路耐受电压、强弱电SPD保护情况、地网面积、桩深、地表类型、户内外区域中潜在地处于危险的人员数及存在时间、地板类型、火灾风险、防火措施、特殊危险、存在接触和跨步电压损失、存在物理损害造成的损失、存在内部系统失效造成的损失等数据。
4.2 数据处理
根据GB/T 21714.2-2008雷电防护第2部分:风险管理等标准中的计算方法进行雷电灾害评估,为示范区的选址和拟定该区域雷电防护工程项目的建设方案提高科学依据。
4.3 方案设计
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结合该示范区内人员活动规律、建(构)筑物的特点、各种管线的走向等情况,高质量并遵循安全、可靠、实用和经济等原则,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雷电防护技术方案,建设雷电防护示范工程。该工程防护对象包括人员、房屋和各种管线设备等,综合应用直击雷防护、雷电感应防护与雷电波侵入措施等技术手段。直击雷防护工程的建设,将根据防护对象的具体特点,选用独立避雷塔或环形避雷带,同时为户外活动或劳作的村民建设数量适中的避雷亭。
4.4 科普宣传
在示范区建立雷电科普宣传基地,积极推进雷电防护知识培训工作,经常性开展防雷安全教育活动,并组织村民模拟雷暴发生前、发生中以及灾情发生后自我防护和应急处置等活动,学会有效防御的技术方法,接受培训人员占常住示范区人口的90%以上,建成一定数量的防雷示范户。同时在示范区设立防雷宣传窗(栏)、防雷警示牌以及雷电预警电子显示屏,印发防雷手册等。
4.5 制定安全规范
在示范区建立防御雷电灾害应急预案、防雷减灾管理制度,制定新农村防雷安全规范等,定期总结防雷工作,建立并不断完善针对当地自然条件和雷击灾害特征的技术措施。
5 结论
做好农村的防雷工作保障农村人员、建筑物、电器设施的安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这项工作也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组成部分。江苏省新农村防雷工程示范区的建设,将为促进农村地区防雷减灾工作的发展,保障农村地区的防雷安全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方案。
参考文献
[1]GB/T 21714.2-2008.雷电防护第2部分:风险管理[S].
[2]肖稳安.雷电与防雷技术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3]方春明等.农村住房防雷的必要性及基本防护措施[G].第七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论文摘编,2008:503.
篇10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新农村建设 问题与对策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短缺,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属于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交通闭塞地区等。这些地区的落后主要受制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如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有的地方还长期干旱缺水等,由于经济状况的落后还由此引发了当地教育、科技、文化以及观念的落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这些地区由于经济落后、资金短缺,自我“造血”能力明显不足,依靠内力走出贫困显然极为艰难。
2.基本停留在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上,农业产业化步伐较慢。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基本上是传统的小农耕作方式,耗费大,收入低,仅仅够勉强维持生计,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农业产业化的步伐较慢。由于我国存在事实上的工农业价格剪刀差,因而导致了农村地区更加落后,农业现代化步履维艰。
3.资源开发和生态利用意识不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天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但由于这些地区对资源开发和生态利用的意识不强,导致了可以带来滚滚财源的生态资源白白浪费,致使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机遇被耽搁甚至丧失掉。如有些地方的风景优美,却没有得到有效宣传,致使旅游业发展不起来,旅游市场冷淡;有些地方的天然矿产资源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却得不到有效开发,致使“养在深闺人未识”。
4.教育文化水平偏低,科技意识淡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事业相对落后,文化水平偏低,利用科学技术致富的意识欠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欠发达地区的师资力量严重匮乏;其次是农民由于收入偏低,没有条件供养孩子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再次是农村科技人员严重短缺,农民获得科技知识的渠道十分不畅;最后是欠发达地区的党政部门由于财政紧张,在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严重不足。
5.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在信息获取的方式和数量方面要少得多,因而他们在思想上要保守得多,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淡薄,效率观念、时间观念不强,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法治意识模糊。如有些农村落后地区出现了“贿选村官”的现象,与这些地方农民权利意识的欠缺有很大的关系。
6.不顾条件,盲目攀比。有些欠发达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不顾自身条件的限制,盲目地和发达地区的农村攀比,如有些欠发达地区的领导要求农民把旧房全部拆除,然后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的村镇图纸进行重建,结果农民陷入了由于资金不足既建不起新房又失去了旧房的尴尬和两难境地。
二、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主要对策
1.国家要加大外部“输血”的力度。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自身“肌体”干瘪,无力“造血”,因此国家应采取财政支援(即外部“输血”)的方式使这些地方首先脱贫,解决温饱问题。特别是对一些西部地区农村的日常用水、交通出行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家要投入专项资金进行统筹规划,逐步落实,让他们也能分享到改革的成果。
2.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既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又可以把若干农户通过龙头企业连结起来,形成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连片种植,统一采用生产技术,提高规模化程度,为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农业比较效益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3.要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人文环境和生态资源优势,不断挖掘其经济潜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资源环境生态优势都可以转变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因此,欠发达地区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酿酒业、食品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生态旅游业、文化产业、开采业以及高技术含量产业等。
4.加强农村教育设施建设和科技推广,不断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者的素质。首先,国家要投入一笔专项资金,专门用来改善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办学条件和设施,同时采取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任教;其次,地方政府要大力重视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把先进而实用的科技知识向农民传授、推广,大张旗鼓地宣传科技致富的理念。
5.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农民头脑。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而言,在当前特别要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育活动:其一是权利意识、平等意识的教育。要教育农民把握好、行使好自己手中的权力,要明确自己就是国家的主人,不要有尊卑贵贱的思想意识;其二是法治观念的教育。要教育农民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切不可软弱忍让,向强权和恶势力低头;其三是教育农民要自觉树立现代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观念、时间观念等。
6.欠发达地区在农村村镇统一规划中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跟风、不攀比。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村镇的合理规划是完全必要的,既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又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但必须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稳步推进,切不可盲目攀比、损害农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