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教学要求范文

时间:2023-05-30 16:10: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课堂教学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课堂教学要求

篇1

关键词:生命性课堂 特征 教师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指引下,在新时代新信息化环境下,当今教育改革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对教育价值观、新的学生观以及学校教育活动的性质有了全新的认识,尤其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生命性”有重新认识。在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教师对学生的主体性和生命价值要更加尊重,充分尊重学生,把课堂“主人权”还给学生。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生活走进课堂,尊重生命,建构生命性课堂教学。这些对我们语文老师提出了更多要求

在生命性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才能建构生命性课堂教学模式。

一.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智慧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我们常常看见教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还未等学生思考,教师就迫不及待地给出了答案。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提问也需要技巧,教师自问自答式的提问又有何价值?教师的智慧不在于比学生的知识多多少,而更多体现在“大问题设计”与“思维引领”上。引导学生不断积极跟着老师的思维来思考,启发学生提出来自学生自己认知世界的未知问题,通过师生、生生讨论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和学生的智慧和生命正是通过此种方式得以活灵活现的展现,这不正是我们目前提倡的“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表现吗?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都是生活化与生命性的,我们的教学更要是生命性的教学。

二.教师要有更多的知识与智慧

在生命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还必须具备传统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智慧和意识,即:教师捕捉课堂资源、信息的智慧和意识。在传课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一切都课前预设好,然后按照教学计划,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任务。此种教学模式更多的体现了教师对课堂和知识的权威和垄断,体现了传统课堂的预设性和对课堂生命性的漠视。在充满生命的课堂里,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指导者,更是课堂资源的捕捉者、判断者、组织者和障碍的排除者。在生命课堂教学中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可以预设和垄断的课堂,任何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或尴尬都有可能出现。信息时代下的学生已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他们思维活跃,知识不再仅限于课本或依靠老师课堂传授。生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更像一个战壕里出生入死的战友,师生在人格和地位平等地基础上,在生命课堂里共同探求新知,共谋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在一起努力。在生命课堂模式下,教师要不断学习和养成资源意识,教师要善于敏锐扑捉学生回答问题或小组讨论时产生的教师在课前没有想到的新信息资源,并抓住课堂上动态生存的资源,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当然,教师的资源意识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教育学书本里可以学到的,而更多要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去实践,去摸索,去养成,去感受。久而久之,资源意识就会越来越强,生命课堂也会越来越精彩。

三.教师要有处置课堂教学的智慧

教师要抛弃“师道尊严”的优势,不过分依赖教学经验和课前预设好的教案,而是要“注重对以往教学经验的反思和重建,不断充实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而改变自己头脑中的观念、行为习惯以及内部的实践标准、参照系。这一切,都使得教师逐渐成长为自觉的、有理念指导的、自主的变革实践者”。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是教严肃的科学而是教具有生活化的知识。在生命课堂模式下,教师除了要培养反思意识和行为习惯,还应把反思的成果转变成自觉的行动,付诸于日常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教学方案,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变革中完善自我,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努力成为教学变革的开拓者。

篇2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人本主义教育观

1.引言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师生间缺乏理解互动,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新时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新时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注重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形成师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鼓励的课堂环境。[1]这种模式的转变必然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2.新时期大学英语课堂对教师的能力要求

教学能力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并顺利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新时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重视学习过程,反对机械地传授知识。大学英语教师必须通过设计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交流的过程中启发、指正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指导的方式方法,如RodEllis教授所指出的几点需特别注意[2]。首先要根据学习者的水平差异调整课堂用语。其次教师要把握好何时纠正学习者的错误及纠正学习者错误的程度。再次教师要把握何时发问及发问的频率。最后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参与的质和量。

在课堂互动环节当中,教师可说是重要的一环。教师因素决定了互动机制设计的合理性及其能否正确而有效地实施,能否适时掌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情绪、注意力等的变化。教师要向学生输入可理解的语言信息,并且在输入的过程中不断地从学习者处获得反馈,并根据反馈适当地调整语言输出。教师应尽可能地向学习者提供熟悉、有趣的话题,引导他们利用语境和自己原有的知识理解输入。教学材料和课程设置是有效的语言输入的源泉,但教师捕捉语言输入时机的能力更为重要,教师要及时、大量地提供能被学生理解的输入。

3.美国外语教师质量标准及启示

在教育发达的美国,政府把外语作为核心学科对教师制定了相关的严格标准以保证和提高外语教育质量,其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3]

首先是个人发展,它要求外语教师从扎实的通识教育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其中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行为科学、自然科学、数学和艺术,着重培养批判思维与学习能力。其次是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从通识教育及教育实践经验中获取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最后是专家发展,指获得成为语言与文化方面专家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从以上标准可看出在美国对外语教师的要求还是很高的,这些要求对于提高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有良好的借鉴和启示作用。首先是促使我们对教学理念进行反思,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根本看法及相对稳定的思想和观念,它反作用于教学实践并自发、稳定地发生作用。大学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核心是具有正确的教学理念。其次是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学是育人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以人为本并合乎客观规律,大学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关键是要养成良好的对教学过程反思的习惯。最后是对教学原则和教学效率的反思。对于教学原则的反思应贯彻以语言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为前提,以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为目的,在教学安排、授课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法上充分体现英语教学的适用性原则,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参与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师作用的指导性,以及教学方式的实践性,改变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加大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核力度。大学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途径是在正确理解教学原则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4.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师成长的要求

20世纪中期,AbrahamH.Maslow首先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引入“自我价值实现”和“人的潜能”,并强调人的主观活动和“自我价值实现”就是对人的潜能、天赋等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人们最终实现自己价值的过程就是其内心世界发展的过程。[4]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成长与发展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自我充分发挥和实现是其基本需求,学生自我潜能不断发挥的过程,就是其自我实现的过程。课程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活动安排都应给学生提供成长条件和氛围,促使其达到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最终成为自我实现者。

新时期的大学英语课堂事实上是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具体体现,它对现代的大学英语教师在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的知识储备要充足,并不断更新。如实施英语教师交流计划,为教师提供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的机会,鼓励教师潜心学术研究,通过相互支持和鼓励,形成对教学工作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最终实现团队的整体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其次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5]人本主义教育观理念下的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任务在于创造一种能够促进有意义学习发生的积极的课堂气氛,这种有意义学习是一种自我发现自我拥有的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感情和思想上与学生产生共鸣,使他们在自由融洽的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

5.结语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正在经历着由传统到现代的过程,这种转变是时代的要求,是先进教育观念的体现。大学英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种转变顺利进行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的可能性。现代的大学英语课堂特别强调培养教师的操控和监控能力,因此必须以更高的要求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教育管理,并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和教学效率等方面完善教师的素质。最终要以人本主义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为目标,从多方面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孙宇.课堂互动环境下的英语自主学习[J].现代教育管理,2011,(6).

[2]Ellis Rod.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 hai:Shang 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563-610.

[3]李凤荣.从美国外语教师质量标准看中国大学英语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10,(6).

篇3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 优化教学 趣味数学 数学课堂 教学效果 数学课

数学是理科的基础,对于初中生来说,学好数学课是至关重要的,结合本人多年讲授数学的实际总结如下:

一、课前准备,具备目标意识

课前准备是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备课不光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就是指应该把握教材,明确目的,联系学习实际,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设计抓住思维的主线,教具准备充分,板书设计清晰合理。例如:教学“组合图形”时,可让学生自制七巧板等学具,课上用来拼一拼、量一量、算一算。抓住求“面积和”、“面积差”展开教学。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学生事前有个宏观的认识,在学习时能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自主学习。

二、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同学们总以为是复习课,心理上产生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这一章的内容我们可以分成“三类”,即“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每个“关口”的知识点及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在“运用关”强调一步算错,全题皆错等等。讨论完毕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最后教师总结。

采用不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数学知识比较深奥,每常数学课都对学生具有新鲜感,如能在引入新课时,提出具有诱惑力的问题,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引入新课一般有开门见山的直导式,有观察规律的发现式,有实验操作的演算式,有具诱惑力的问答式等,在各种不同的方式中,都可以直接提出与课本有关的问题或通过诱导的方式提出问题。例如)在讲排列组合中两个原理时,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由同学竞猜:有10个不同的颜色的小球,随意放进6个不同的箱子里,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投递方法?正确的结果是610种,比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大胆猜想还多得多。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吸收。具体一堂课,到底选用哪种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考虑,一般地,每节数学课都要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因此,通常所采用的都是讲授与练习相配合的方法。

例如,讲函数概念时,第一节课主要是讲清概念,运算较简单可用问答式,采取归纳讲授为主;讲利用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这节课主要是提高学生运用技能,运算上技巧性中,采用练习法为主较为合适,练习可层层深入。对于常规题型,可采用发散讲授法,即变换角度,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去分析、考虑,学生通过对几种方法的讲授比较,对这一问题以及牵涉到的几个方面的知识了解透彻,课堂吸收好。有些课题要数形结合求解,此时可联系图形,用谈话式“依形探数”或“用数定形”,以使问题直观易懂,学生吸收自然好。对于一些综合题,可结合分析,采用点拨讲授法,要挖尽条件,点其窍门,减缓坡度,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也便于学生吸收。

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必须在“讲”上下功夫,狠抓“练习”为一环节,注重启发式、探索式,讲授时做到深入浅出,语言规范简洁,练习时做到难易适中,适时启发反馈,力求使同学在认识与实践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以达到吸收消化的目的。

四、增加数学教学机智,提高思维品质的优化率

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由理解到掌握,进而能灵活运用,变为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才智,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才智。数学教学机智主要有启发联想、构思多解、运用反例、及时调节、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等。

篇4

1.教学理念落后。

教师在如何“教”与学生在如何“学”的上都存在误区。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1]。吴也显指出:“教学是一个复合体,教和学不可分割,教为学而存在,学又靠教来引导。”[2]可是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其教授外语时依然是一本书、一支粉笔。在外语课堂中,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虽然近年来我国引进了大量的国外外语教学理论书籍,但对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并没多大作用。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大部分教师来说,英语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

2.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不注重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比如,为了使学生通过考试,课堂上基本就是学生做题、教师讲题,激发不起学生学习语言的动力和兴趣。学习与应用脱节,导致教学双方的消极互动,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教学难以获得满意成效[3]。此外,忽略了语言技能的培养,直接造成了大量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产生,未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理论研究薄弱。

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薄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缺乏专业的研究队伍;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对重大宏观问题的研究;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际脱节;教师理论意识淡薄。”[4]高校英语教学“重教学,轻教研”的倾向普遍存在。此外,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主要通过对国外外语教学理论的引进,没有考虑到我国的国情,不能有效地指导我国的英语教学实践活动。还有就是教师每天在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后就已经筋疲力尽,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搞科研,无疑阻碍了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活动。

二、大学英语教师作为课堂“管理者”的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组织有效的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环境下,学生获取课程资源的机会都是相同的。此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是决定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师的重要职责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此外,适应新形势的教学组织模式也能有效强化课程教学效果。大学英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专长及发展倾向,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比如,让学生自愿组成小组,协调分工,使每个学习小组都能实现课上课下的自我管理,组员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每个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培养集体合作能力。

2.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

英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过去当老师谈及外语教学法时,过分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认知理论认为,英语学习的过程就是新旧语言不断结合的过程,也是语言能力从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动运用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是遵循这个语言学习规律而创建的。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言技能的获得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操练得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5]。比如,遇到具体问题,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思考、讨论、查资料,自己总结出问题的答案。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并不是否定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学生为中心观念的确立,必须依靠教师这个主体来保障。所以教师应该转变思想观念,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3.增加教与学的互动。

教学是一个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任何一方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强调任何一方而忽略另一方的做法是有所偏颇的。师生两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与协调配合,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只有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的“交响乐”,并让互动成为其中的主旋律,师生才能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此外,教师的思想观念决定了教学策略的使用。要实现课堂中的互动,教师应了然于胸且谨遵恪守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的角色不仅是一位教员,还是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焦点并激励学生思考,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要从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一起分享理解,不断成长。

篇5

关键词:体育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实践与研究

一、选题依据

2010年9月,资阳市各中学全面使用课改新教材。然而,从前阶段的试点情况看,有些问题是不容回避的。从教师角度看,主要体现在“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问题上。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开展了“二期课改背景下的体育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实

践与研究”的课题,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以单元计划的形式进行系统的整理,为教学制订规范过程和教师教学行为的基本要求,来全面落实课改精神。

二、理论综述

素质教育理论认为,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立足新世纪的全面教育,是以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把学生看做是学习活动和自身素质发展的主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活动式”教学吸收了现代西方活动理论精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列昂捷夫研究发现,心理不是别的而是活动的特殊形式。赞可夫的发展理论直接将能力看做是活动的结果,“活动式”教学就是要以活动为引发学习兴趣的契机,以活动为撬动能力发展的

杠杆,宗旨是面向全体,全员活动,主动活动。

三、研究分析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体育课堂。

(2)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学校体育有关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相关资料。②行动研究法:包括搜集数据、制订将带来预期变化的单元计划、课时计划,然后在课堂上观察计划执行的效果。它“包括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经常会反复循环发生:即计划、行动、观察、反馈。③案例研究法。在具体实施阶段以理论研究与行动研究结合,滚动式推进,采取群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每班选择少数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个案跟踪研究。

2.研究结果与分析

(1)课堂教学中以完善教与学的方式为突破口的实践研究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技能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要求,精讲多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体现课堂教学中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思想。教师围绕“学”而教,设计场景丰富的练习形式,多样的学习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并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比教师单纯讲解、示范、反复操练的教学效果好得多。

(2)课堂教学中以周密的单元计划为蓝图的实践研究

富有专业素养的教师必须拥有学科和课程的必备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并做出合理的决定。因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那就不能单独地只进行一堂课的研究,而应该站在单元教学的层面上,从整体出发,先进行单元教材的分析,再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

(3)课堂教学中以“有效”为标志的实践研究

同课异构、有效学习,就是指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在有效学习策略的指导下,能够以最少的时间投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以达到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目的。

四、改进与展望

经过两年多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新的认识,实验深化了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锻炼了教师队伍,锤炼了教师能力。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研究的关系,如何利用课堂上生成的动态资源,有效调控课堂教学还需进一步研究,教师的教学机智还需进一步提高。

1.如何利用学生课堂中生成的资源进行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堂教学对教师的组织和教学艺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单元教学实践中,我们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自还给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学生提出的出乎意料的问题或答案。这些问题和答案有时会促进和推动课堂教学朝深处发展,有时也干扰了教师正常的设计思路和教学程序。要想避免对课堂的失控,就需要教师具有更强的调控课堂的能力和更精湛的教学机智与组织艺术。

2.对合作学习有效度的反思

我们认识到,在教学中合理实施合作探究学习,应深刻理解合作的意义,不能把小组合作作为课堂教学形成的一种点缀,或是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变革呈现给大家,而应有其本质的“合作”。(1)合作学习的内容应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探究价值。(2)对“合作”应有适度控制。有些教师采用了合作探究、讨论,有的教师则漫无边际地让学生说下去,浪费了大量时间。因此,如何切实组织好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提升合作的质量是我们值得反思的又一个问题。

3.活动教学要与传授教学有机结合

活动式和传授式是教学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两种教学模式。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思想,从教学实践的角度看,需要寻求两种教育思想的融合,虽然活动教学的概念是针对传授教学的弊端提出来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它们各自固有的局限性。因此,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应努力探索两种教学形式各自的功能及其运用范围,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田慧生.活动教育引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7.

篇6

意义互动就是不同主体在其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基于各自的理解而展开其意义解释进而促进相互问的意义交流与沟通的过程。意义控制即在意义互动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一方对另一方所施加的信息意义制约,这一制约主要表现为对意义域的控制。意义域包括意义的广度和深度。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控制,具体到教学信息意义的广度就是师生对内容或问题的理解范围,它表现为知识或经验联想的丰富程度、动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教学信息意义的深度则是指对课堂教学内容或问题理解的层次,反映教师、学生内心体验的强度,深层次的理解,伴随着的强烈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信息意义控制主要表现为作为知识代言人的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意义的制约。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其教学信息意义的传递,学生则通过接受方式对教师教学信息意义做出自己的理解,所有的这一切都与教师教学信息意义的传递直接相关。由于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意义传递的结果大都有其必然的标准答案与规则,这种教学信息意义沟通是学生以教师为中介间接地从教师那里获得的教学信息意义,学生意义的建构是被教师加工与过滤的知识信息,于是他们不需要作太多思考也没有多少时间来思考。可见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处于教学信息意义发生与控制的中心,而学生处于受控点上,教师作为教学信息意义中介的作用实质就是控制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信息意义控制包括以下方面:

(1)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的控制。教师作为社会要求的代表自然而然地要按其所掌握的社会标准来评价学生从而赋予学生社会标准的意义。同时也赋予学生接受教学信息及结果以标准的意义,对于不符合这一标准的言行进行干预从而构成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控制。

(2)课堂教学的计划与安排控制。教师事先根据课堂教学的要求决定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及过程等,教师决定学生接受什么指示,如何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等,这说明教师拥有教学信息的选择分配的权力。

(5)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及方法的控制。教师按预定的教育目标进行教学并要求学生不能偏离教学目标的轨道。尽管教师口头上要求学生自我建构,但学生的思考对象仍然被限制在教师自己的教学信息意义范围内,教师赋予学生的思维方式及标准化的教学信息内涵形成对学生的意义控制。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控制及应用分析

课堂教学中的规范控制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规则与纪律的约束,以规范其行为、完成教学信息传递的一种控制策略。课堂教学中的规范控制主要存在以下方面:

(1)课堂教学的规则控制。首先,教师根据社会性要求及品德教育目标对学生言行进行或褒奖、或批评、或惩罚性的干预从而形成规则控制。其次,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既定课堂教学,也往往要对学生进行纪律约束和规则控制。在一些教师看来,如果学生能遵守规则与纪律,则无疑能促进教学信息的接受。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要将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对课堂教学规则、教学信息传递秩序及纪律的维护上,约束纪律、询问、提醒、指令、评价等行为主要是围绕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的表现展开的。

(2)课堂教学的时间及教学环节的控制。首先,教师掌握、控制着课堂教学的时间。其次,教师掌控着课堂教学环节的控制。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环节有一种规范与权力控制,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教育信息的选择,加工,处理,对信息传递媒体通道的控制及课堂教学信息效果的预测等。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还利用出勤情况、教学活动组织过程、检查作业、小组活动成员的指定及分派任务等环节进行规范控制。(5)课堂教学的空间控制。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时与教师所处空间位置关系构成了课堂教学空间。比如,课堂教学空间作为教室空间的基本形式,体现了教师的空间控制。在学校里无论是教室的划分,还是在这些教室中的空间安排,都体现出比较严格的控制。我国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座位一般呈现传统的秧田型,这种空间构成有利于教师的系统讲授及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成为一种最常见的课堂教学的空间控制方式。

(4)教师互动对象的选择控制。教师对与其互动对象的选择存在着差异性,教师更多地选择成绩好的学生、干部学生及人际地位高的学生作为互动对象,与成绩差的及人际地位低的学生进行信息互动较少。这种差异现象尽管有其客观原因,即受互动时间及互动对象人数的限制而使互动机会不可能太多,但教师究竟将这些有限的互动机会提供给哪些学生,并如何与其互动则说明了教师在对学生不同期望下的一种控制。

三、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规范控制,既可以防止学生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有助于维护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也可以避免出现妨碍课堂教学的意外情况,为自己的教学信息传递减少一些变数或不稳定因素,教师从而可以顺利地完成自己的课堂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信息意义控制同样如此,在教学信息意义控制下,一方面教师要求学生接受自己的或已有的教学信息意义,另一方面教师使学生对相关教学信息意义的理解、范围与层次使其与既定的教学信息意义相一致。可以说,教学信息意义控制便于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确定无疑的标准化的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传递教学信息的效率。

课堂教学控制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决定着教学信息从目标、内容到手段、途径的传递活动。因为教师拥有规范控制的批评、奖励、惩罚以及对评判的标准手段,所以,教师实际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这种师生问的教学信息意义交流也被严格要求按课堂教学逻辑来进行,教师对学生的信息接受持单一的预期反应,即教师心目中的标准。结果学生对教学信息意义的建构实际也被决定了,这样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意义建构也仅限于教师已有的教学信息意义自身,于是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控制下,教学信息接受的某种强迫性也就存在着,而这正是学生缺乏接受课堂教学信息的积极性的深刻原因。

四、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信息控制有效性的策略分析及应用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在所难免,问题不在于教师要不要控制,而在于教师如何在依据社会要求,同时不至于以牺牲学生的信息意义建构或创造性为代价来实现其对学生的有效控制,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控制策略。

(1)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使学生有意义建构的可能。教师应对课堂教学内容做出价值选择,选择那些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最大价值的,而远非最大容量的教学信息内容,激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及深刻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能力,保证学生以最积极的姿态充分接受教学信息意义从而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成为可能。教师必须还思考时间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教学信息接受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展开意义建构。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影响因素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00

本人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深有感触,尤其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很多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不断提出,课堂教学改革快速进行,本人更是感触良多。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抓住机遇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也深深的感受到目前还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本文就目前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有效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展开论述。

一、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我国进行了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将新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这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感触。本人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感慨万千。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本人深感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通过归纳总结,本人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没有落到实处

转变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同时该教学理念对教师更加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及更加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管理活动都有很大帮助。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却没有很好的落实。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本人发现,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都能够积极的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也能够认识到转变传统师生角色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具体操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教师依然比较习惯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在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方面却存在一定的不足。

(二)没有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

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也是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然而随着现代教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想要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想要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注重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只有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才能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然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基于多种原因,依然以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为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堂教学方式依然较为单一

现代教学一直在倡导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避免采用单一的讲述法,进而避免课堂教学枯燥无味现象的发生。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积极的响应现代教学的号召,不仅积极的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还应该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然而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较之于传统教学虽然课堂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但是依然存在较为单一的情况,依然难以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及现代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也成为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之一。

(四)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强

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就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积极的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通过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也达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目的。然而就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对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没有引起重视,教师依然将注意力集中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难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导致教师即使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语文知识点学习,但是依然没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升初中Z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上文结合本人实际的教学经验,就目前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只有及时解决了这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才能使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本人在此提出几种有助于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 落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针对目前由于部分教师还难以有效发挥个人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要积极的发挥个人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并切实认识到发挥个人在课堂教学中主导地位的重要性。初中语文教师一方面要有较强的提升个人在课堂教学中主导地位的意识,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发挥个人在课堂教学中主导地位的能力,通过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

针对目前初中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对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引起重视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能够积极的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教师要有效的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与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多发挥主体地位的机会,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点学习。

(三)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

针对目前由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而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情况,要求教师能够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初中语文教师在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将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这样既能够有效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同时又能够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四)注重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篇8

关键词:高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课堂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通过课堂教育这一载体和途径才能予以实施。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为了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实现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必须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评价。而对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则是整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通过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评价,形成课堂教学质量反馈信息,并以此调整教学进程及教学资源配置和教学服务体系,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应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为了保证评结论的广泛性,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分别由管理人员及同行专家和学生进行评价。由于管理人员、同行专家与学生评价的侧重点不同,所以,管理人员及同行专家与学生评价应使用不同的指标体系。

一、同行、专家及管理人员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

1.教师的教学活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由于参与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同行、专家及教学管理人员,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比较熟悉,所以评价体系应力图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基本素质、教学组织和教书育人等方面作出比较全面的评价。

2.学生的学习活动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只有将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如果只关注教师的教学活动而忽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无法得出全面的评价结果。因此,应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纳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促使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共同发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与学生两个积极性的共同发挥来完成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高级活动。然而,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除了具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外,符合教学需要的特定环境也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时,必须通过对教材、教学设施和课堂气氛等指标的评价,将教学环境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列入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之中。

4.教学效果及效率

严格说来,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要通过课内和课外,特别是课后学生的作业、答疑和测验等教学环节才能完整的体现出来。但是,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最小单元,其效果如何应该是评价一堂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应通过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及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情况对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及效率给予评价。

二、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直接受众,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最终要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熟练程度来检验。因而,学生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的作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然而,站在学生的角度,它们不具备教师同行、专家和教学管理人员所具备的教育教学理论,只能通过对一堂课最直接的感受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时,将教师同行、专家和教学管理人员使用的评价体系与学生使用的评价体系分开设计,分别使用。才能使评价结论真正能起到课堂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1.教师的精神状态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关注的焦点所在。教师的精神状态对学生的感染力往往会成为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基础因素,教师良好的精神状态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自信和饱满的学习热情,甚至对教学内容的可信度也会带来影响。因而,教师的精神状态自应作为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因素。

2.教师的管理意识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管理者,教师的管理意识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教师对学生上课缺勤、睡觉、随意走动等与课堂教学极不和谐的现象是积极引导,还是熟视无睹,也是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指标。

3.教师的语言水平

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和学生听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语言水平,用乡音教学会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沟通的最大障碍,不规范的语言习惯更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所以,教师的语言水平也应成为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指标之一。

4.教师的知识体系

一门课程总是包含在一个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之中的知识和技能的一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对一门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的必要介绍会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自然也应成为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指标。

5.教师的互动意识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接受程度,以及时的师生互动启发学生思维。“一言堂”不利于学习问题的及时解决,只会造成学习问题的堆积,教师的互动意识必须成为学生衡量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指标。

6.教师的操作技能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能准确地讲,还应能熟练地做,如此才能既完成知识的传授,又能促进学生技能的形成,教师的操作技能是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特定指标。

7.教师的时间观念

课堂教学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由教师以教材为主要载体实现知识传授和技能形成的高级活动,要求教师要合理地分配时间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准确地把握一堂课的有效时间,使一堂课的信息量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负责任地推迟上课时间和喋喋不休地推迟下课时间都将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8.教师的教学方法

学生所关注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面向合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注意启发学生思维,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方面。

9.教师的板书技巧

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教师教学内容的框架、条理和层次均需要通过板书来展现,一幅优美的板书本身就可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维持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因而,板书技巧应作为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主要指标。

10.教师的组织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材、前节课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后节课的内容以及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信息及课堂出现的突发事件均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妥善及时地处理,以实现本节课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显然,教师的组织能力也应成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指标。

篇9

一、体育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体育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不仅表现在如何上好一节课,更体现在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上。上一节课不难,上好每一节课就困难了,如果一个教师只准备上一节课,这节课他提出的什么目标任务都可以完成,而且学生都愿意接受,如果他准备上一年或一届学生的课,那么要完成相应的目标和任务就要花一定的心思,驾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熟悉教材,驾驭教材

体育教师如果对教材不熟悉,不知教材分配情况,不了解教材内容,不根据对象胡乱运用教材,这样就不能制定有效的、可行的短期与长期教学计划,上课自然是盲目的,更不要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走进学生,了解学生

学生,是教师的灵魂,没有学生,教师就没有了一切,师生关系是一场缘份,既然有缘,作为教师就应该主动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学生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学生该做什么、能做什么?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走进学生,不了解学生所需、所急、所想,又怎样去传道、授业、解惑呢,最终必定是放羊式教学,惩罚式教学,满足了教师的需求,没有完成学生学的目的,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对待学生的态度要严,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法,严中有度。

3.体育教师自身的身体素质和专业知识

体育教学有自身的特点,室外课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师生互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特点,体育教师的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技术要领的拆分和讲解是体育教师必备的专业基础,如果体育教师没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在技术的拆分和讲解上抓不住重点,突不破难点。如果教师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自己都不敢做的示范,怎么能要求学生去完成,自己都做不好的动作,又怎么能要求学生做得完美呢。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专业知识。

4.提出合理可行的课堂目标和长期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一节课能实现的,有效性的检验不能由一节课来完成,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必须经过一定的手段、合适的方法和充分的数据来验证,假如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跑5000米,强度够大的了,效果究竟如何,谁来评判,怎样评判,就这样一节课,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身体差的学生跑完5000米可能要大病一场,永远都不想上运动场了,这样还有效吗?一节课跑过5000米,今后怎样安排,强度是要大过5000米还是要小?运动效果是要经过一定的强度反复刺激的,经过一定的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把课堂教学目标与长期教学目标实现有效统一,所以体育教师必须提出合理可行的课堂目标和长期教学目标。

5.合理利用场地器材、协调班级间的教学

体育课堂教学,每节课有很多班级同时进行,这样在场地器材的运用上不可避免有冲突,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协调好班级间的教学,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和器材,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率,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领导的重视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效果,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然而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却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领导对体育的态度决定着体育教师对体育的意识行为,虽然搞好学校体育是体育教师的责任,但是不公平的待遇决定了体育教师对待体育工作是消极的、敷衍的,长期的消极和敷衍必定导致无所谓,这样就会严重的阻碍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学校领导,在把握全局的前提下,要用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学校体育,学校领导更要明白一个道理,学校体育的发展不但能带动学校文化的发展,学校体育的发展本身就是学校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场地小班额大直接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体育课堂教学一般是室外教学,室外教学对场地的要求比较高,在场地小班额大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呢?我校现有操场只能满足五个班级做课间操,但是每节课至少有四个班在操场上上课,这样的场地、这样的空间要认真上好体育课都难,更不用说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因此场地小班额大直接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四、人们对体育的态度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现在学校普遍现象是学生偏胖偏瘦、近视现象严重,少年白家常便饭。3000米取消,铅球拿掉,单杠双杠不要,红头文件年年有,虚假材料月月弄,只见用体育课补英语,谁曾见用英语课补体育,用150元上一节英语课叫智力投资,用5元钱参加锻炼叫谋财害命。高考用不着,中考无所谓。社会各阶层对体育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学校体育早就走进了一个是非尴尬的局面,学校,上面有文件体育课不得不排,家长,不要耽搁孩子的学习时间,学生,体育课不影响我中考、高考,为什么非要我上体育课呢?每天活动一小时,是健康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高考还不需要,对今天的高考制度而言,每天活动一小时是口号,是废话,除非每天活动一小时是高考内容,体育是高考科目,否则免谈。所以要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解决人们的认识问题,正确处理好体育与升学的关系。

篇10

关键词:初中教育;生活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随着我国初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初中生物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显得十分重视,这也成为初中生物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大教育教学问题。尽管当前绝大多数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都有自身的教学特点和优势,而且也有很多特色性的教学模式,有力的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仍然有个别生物都在课堂教学方面缺乏创新,还没有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出发,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进行深入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甚至有很多学生讨厌上生物课,这一点一定要引起生物教师的重视,并且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

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新形势下,我国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初中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特别是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其有效性的显著提升,既是对教师的考验,同时也是对教学模式的改革。从总体来看,当前很多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课堂教学目标缺乏有效性。当前一些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方面,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因而不注重课堂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比如个别生物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还没有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明确,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多的是向学生的灌输生物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的生物意识,因而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有个别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不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而课堂教学仍然缺乏有效性。

2.课堂教学方法缺乏有效性。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来说,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当肯个别生物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仍然缺乏多元化和有效性,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和水平。比如初中生物有60余项实验教学内容,但很多教师由于对此缺乏认识,特别是还有的认为实验教学比较麻烦,而且还容易出现危险,因而很少在课堂上做实验教学,无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一些生物教师更多的是采取“讲”的方式,即教师讲、学生听,而且也不蛏动和有趣,学生甚至对生物课堂教学缺乏积极性,逃课的现象也有所存在。

3.课堂教学模式缺乏有效性。从初中学生的特点来看,有其自身的特点,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但仍然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可以从这个特点出发开展课堂教学。但当前一些教师还没有认为到这一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模式方面仍然缺乏创新,比如很多教师还没有将互动教学模式应用到生物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与教师之间同样缺乏互动,必然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还有一些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并没有对初中学生的学习方向、认知规律以及学习兴趣进行调查,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同样导致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

二、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措施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要想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解决当前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一系列不足和问题,广大生物教师一定要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同时要学习和借鉴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且从生物课程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体系,最大限度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1.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要想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上,一定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着眼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探索更具有系统化、科学性以及效能性的教学目标,应当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生物意识”作为重要的课堂教学目标。目标明确之后,广大生物教师要按照既定的目标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思路方面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改进,特别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置,使其能够更具有系统化,并引起学生的兴趣。

2.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由于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仍然不强,因而要想提高初中生活课堂的有效教学,一定要在改进教学方法方面下功夫。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的应用,广大生物教师一定要将实验教学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以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内容,要按照课本的要求,更多的开展一些实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而且也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器具,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实验,等等,这将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广大生物教师还要高度重视对初中学生的激励,对于学生取得的一点点成绩,对于学生的任何一个发现,都要给予肯定,并且因势利导让学生更加投入到生物的学习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好,学生的积极性更高,必然会更具有有效性。

3.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当前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较多,而更多的则倾向于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来说同样不例外,这就需要广大初中生物教师一定要在这方面狠下功夫,积极研究和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重中之重的就是要求广大初中生物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同时也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而是要着眼于发挥教师、学生的综合作用,积极探索互动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快乐教学模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并且要进行相互的融合,进而使课堂教学有效性更强。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课是初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知识构成,因而初中学校一定要将生物教学纳入到整体教学体系当中,给予更加高度的重视,特别是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认真开展好课堂教学工作。但当前一些生物老师在课堂教学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质量不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强,这就需要广大生物教师要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出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既要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又要运用更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促进生物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陆明山.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的效率[J].赤子(上中旬),2015,(0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