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的具体路径范文
时间:2023-05-30 16:10: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发展的具体路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所谓企业核心员工,是指那些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重大影响力且难以替代的员工,他们或占据企业核心岗位,或掌握企业核心技术,或热悉企业商业机密,或从事企业核心业务。具体而言,核心员工是指他们的工作岗位要求经过较长时间的教育和培训,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有本行业内丰富的从业经验及杰出的技术开发或经营管理才能的员工。
一般来说,企业核心员工会占到企业总人数的20%~30%,集中了企业80%~90%的技术和管理,创造了企业80%以上的财富和利润,他们是企业的核心和代表,是企业的灵魂和骨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这个概念进行理解:
第一,核心员丁是有助于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员工。企业管理的根本追求是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核心员工能够将自身的优势与企业提供的资源相结合,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二,核心员工是指能够保持、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优势的员工。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提高,只有保持或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才能使企业在不断有效参与竞争中逐步发展壮大。核心员工可以凭借其较高的知识或技能帮助企业保持和提高竞争优势。
从企业创造价值的来源来讲,核心员工大致可分为三类:
(1)具有专业技能的核心员工。这一类核心员工主要是拥有企业某一方面或领域的专业技能的人才,其工作效果关系着企业的正常运转。
(2)具有广泛外部关系的核心员工。这一类核心员工拥有企业所需的广泛外部关系资源,是企业与外部组织交流的桥梁。
(3)具有管理技能的核心员工。这一类核心员工主要是能够帮助企业抵御经营管理风险,节约管理成本,其工作绩效与企业的发展休戚相关。核心员工是企业的稀缺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来源。
二、核心员工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地位的作用
核心员工是那些对企业经营管理有重要影响的现实岗位任职者,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促进企业的创新与发展。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产品的更新换代,离不开核心员工的技术攻关与技术创新,他们直接导致了企业财富和利润的提高。企业经营水平上升,经营业绩提高,企业管理制度的日趋完善,企业制度的创新,都需要有较强营销才能以及较高管理水平的核心员工。
(2)领导企业的团队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团队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不竭动力,核心员工必然在其中起着核心凝聚的作用。核心员工会激活团队成员以及整个企业团队的创造力,进而创造企业的最大价值。
(3)防范企业风险。当今时代社会经济条件瞬息万变,企业时刻面临一系列风险,如果对这些风险缺乏防范能力,必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核心员工一般对风险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规避风险能力,会为企业“―帆风顺”的运营起到重要作用。
(4)塑造企业文化。核心员工是企业的灵魂人物,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的价值观就是企业的价值观,他们的品质、创新精神与责任感会塑造并发展企业文化。有了卓越的核心员工,才有卓越的企业文化。
三、实施核心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如何管理核心员工,提高核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积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是众多企业着力探讨的问题。尤其是随着以人才为基础的科技竞争愈演愈烈,企业之间对核心人才的争夺也趋于白热化,如何管“好”核心员工这个问题的解决也就显得更为迫切。企业通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促使核心员工将个人的事业目标和企业的发展目标相结合,达到核心员工个人事业成功和企业繁荣的双赢局面。核心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是合理处理核心员工个人事业和企业发展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企业留住核心员工、形成核心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核心员工个人和企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职业生涯管理对核心员工的意义在于: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帮助员工个人了解自身的兴趣、性格、价值观和技能,使员工合理计划、安排时间和精力开展学习和培训,以完成工作任务、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给员工提供更切实际的工作期望,更明确的职业通道,避免核心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盲目性,同时为核心员工提供适时而适合的培训、开发机会和职业发展机会,为核心员工充分发挥其潜能提供舞台,满足核心员工追求理想、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同时帮助核心员工协调好职业生活与家庭生活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人生目标。职业生涯管理帮助员工综合地考虑职业生活同个人追求、家庭目标等其他生活目标的平衡发展。
核心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对企业的意义在于:核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针对核心员工的特点和企业发展及岗位的需要,科学的进行人―职匹配。同一般的薪酬等激励措施相比具有较强的独特性,能够尽可能地将最适合的人员安排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也有利于实现核心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实现核心员工与企业的同方向、同步伐共同成长,有利于企业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促进企业的发展。核心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能够满足核心员工高层次需求,提高员工满意度,培养员工忠诚度,防止核心员工外流,对于企业吸引、培养和留住核心人才,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施核心员工职业生涯规与管理的策略
1.核心员工职业生涯规与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职业生涯规划是将组织发展和个人成长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共同制定基于个人和组织共赢的个人职业发展目标、选择职业发展道路,并制定相应的行动和措施,以实现职业目标。通过个人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来推动企业经营业绩,促使员工的发展价值观与企业战略观―致,实现个人事业与企业经营的共赢。
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对个人特点及所处的人生阶段进行分析,再要对所在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个人的职业目标,确定职业锚并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机、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安排。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评估、环境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职业目标确立和实现生涯目标的战略与策略。
实施企业核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进行核心员工发展意向凋查分析,通常是以问卷调查、个体访谈、工具测验等方式,了解核心员工的能力特长、职业兴趣、职业性格、价值观念、对现任岗位的意见及职业发展方向等,初步了解核心员工的发展方向。组织要提供各种帮助核心员工进行自我评估的方法。企业帮助员工进行全面的评估,最终选择符合其兴趣、特长、性格的职业。再通过职业计划面谈,帮助核心员工分析其职业生涯原景,自身的优劣势,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等。最后建立员工发展档案,为实现核心员工职业生涯的动态管理奠定信息基础。
2.核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的基本步骤
核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应该从核心员工个人和企业两个层面进行具体分析,兼顾员工的职业发展意愿与组织的发展战略。
(1)进行自我探索,帮助核心员确定个人职业发展方向
核心员的自我探索,就是要从核心员工的能力特长、职业兴趣、职业个性、价值观念、对现任岗位的评价及职业发展方向等,分别比照其现任职业或岗位和目标职业或岗位的要求做综合评价,以确定该员工是否与选择的职业匹配,是否具备发展潜力。在帮助核心员工选择或重新选择 职业或岗位时,企业应通过多种方法对核心员工进行全方位测试和分析,以确定核心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方向。
(2)进行企业职业生涯路径分析,帮助核心员工确定个人职业发展路径
分析职业生涯路径,就是对现有职业生涯路径设计中员工可能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发展速度、等做具体分析。常见的职业路径有纵向职业路径、横向职业路径、双重职业路径及多重职业路径(如图1所示)。核心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和能力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发展路径。
(3)进行企业核心员工职业生涯目标定位,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核心员工职业目标的设定,是继自我探索、职业目标路径分析之后,对个人职业目标做出的抉择,是核心员工职业目标的核心。企业依据员工发展意向,个人特质及能力特征,结合企业提供的职业发展路径,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目标。核心员工职业目标应该以其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通常分为短期职业目标、中期职业目标和终身职业目标。
核心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计划,是企业和核心员工为达到组织战略目标和个人职业生涯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措施。依据双方认可的发展计划,企业HR(或外聘专业人士)与核心员工一起制定详细、具体的行动方案,明确核心员工发展的路径、时间、速度及各方责任等。计划的实施要逐级、分步进行。逐级,即核心员工的发展责任由其直接领导负责;后备人才和中层管理人员可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分步,即按照发展计划实施激励、培训、转岗、晋升等具体措施。为应对核心员工因对现任职位不满而可能产生的心理压力,企业有必要为员工提供心理辅导和职业咨询服务。
3.企业核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反馈修正
篇2
关键词:职业咨询 历史演变 审视与思考 对策
课 题:本文为2012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重点课题成果(项目批准号JYA2012013);获中国就业促进会2012年度优秀职业指导论文二等奖。
一、我国职业咨询历史演变
我国早期职业指导始于20世纪初, 1916年清华大学校长周寄梅先生初创职业指导。1929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教育与职业》杂志第100期《十年来之中国职业指导》一文介绍职业指导。1996年,朱启臻所著的《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内地职业指导理论的深化、发展以及向职业生涯理论的转化,具有筚路蓝缕之功。2000年前后,我国职业指导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新时期。1999年,《职业指导人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出台,标志着职业指导人员作为一个新职业从社会中分离出来。2006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展的职业指导训练,推动了我国《国家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工作的实施和职业指导的全面开展。同时,北森测评公司引进的美国职业咨询技术,促进了我国《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的培训和认证工作。这两项资格认证工作,在我国职业指导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我国职业指导的历史演变表明,职业指导是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配置的必要措施,受社会人力资源调配方式的直接影响。职业指导是服务社会就业、提高社会劳动力职业素质的有效载体。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咨询技术,必须与时俱进,对职业咨询技术进行本土化改造。
二、对职业咨询理论的审视与思考
1.职业咨询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适配性不足
由于我国职业咨询起步较晚,职业咨询应用的理论大部分是“舶来品”,如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霍兰德的人格类型论、明尼苏达的工作适应论、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以及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皆是建立在西方社会规范之上的。其主要特征是:价值观是个人主义的;哲学基础抽象人性论;学科基础畸偏心理学;研究样本西方社会化;职业指导理论各有局限性。价值观的差异是造成中西方职业规划理论不能很好匹配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大学生职业咨询工作主要是依赖美国传统职业咨询理论,而职业咨询理论作为社会科学理论及知识的范畴,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职业咨询理论知识,是关于人本身的知识,则更明显地体现了历史文化的影响。传统西方职业咨询理论依仗其世界地位获得超越文化的权力的同时,必定给其他本土文化带来不适应。这种对咨询理论与其应用对象的文化适配性的不足是当前大学生职业咨询的一大误区,是需要反思与改变的。
2.职业咨询的操作程序、方法与中国传统教育理念适应性不够
(1)对充分尊重来询者决策自由的反思。大学生来询者会无意识地将职业咨询师当作导师,当作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专家,期望从他们那里得到直接的决策或具体规划。因此常用的职业咨询技术,如共情技术、来访者至上的态度就很难被一般的大学生所接受。如果过分平等尊重来访者,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不予以明确指导,常常使他们对职业咨询产生失望情绪,影响咨询效果。职业咨询让来询者自我抉择的原则 ,对中国大学生而言是值得反思的,不考虑中西方个体行为与性情倾向性的差异,生硬照搬“让来询者自我抉择”则会严重影响咨询效果。
(2)对职业价值观差异的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中职业等级观根深蒂固,存在体力、脑力劳动的观念差异,“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大学生尚有余存,因而会出现“国考第一考”的现象。相对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的职业平等意识较强,行业的收入差距也比较小。而职业咨询技术是建立在职业平等的基础上的,因而在大学生职业辅导过程中应加以考量。
(3)宏观调控政策对职业咨询的影响。欧美国家实施完全市场化制度时间较长,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相对成熟。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且不断进行政府宏观调控,人力市场受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较大,需要我们在职业信息探索的过程中应给予充分考虑。
(4)家庭社会关系对职业规划的影响。由于大学生在就业信息上存在着信息通道的差异性,来自学生父母、亲属的信息和就业推荐对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很大。同时,某些招聘单位还对职工子女在就业上给予一定优先照顾。同时地域因素、家庭经济条件因素等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也存在影响,这种社会因素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因素,与职业规划理论产生的社会基础不同,在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中,应给予考虑。
(5)职业规划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审视与反思。据统计,2005年美国有职业咨询师(相当于我国的高级职业指导师)约16万余人,平均一位职业咨询师面对1250人;2010年我国获取《高级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书》有1万余人,加上职业指导师这一级人员,不过15万余人。按照2005年美国的标准,我国尚需100万高级职业指导师,与社会需求相比,数量不足。另一方面,职业指导人员多为兼职,专业背景多元化,职业指导学术底蕴和指导经验不足,直接影响我国职业咨询技术的本土化进程。
三、走出职业咨询误区的对策
1.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咨询理论
职业咨询理论的本土化改造,首先要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咨询理论。需要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传统文化、社会经济、国家体制等实际出发,探索大学生职业抉择的动机、职业抉择机制以及职业发展路径。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经济和传统的职业理念,摸索出一套对我国大学生职业咨询可行且实用的实践模式,包括高校职业咨询机构的建设、专业队伍和资格审查、职业道德、督导制度、学术制度、质量评价等。
2.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职业咨询程序与方法
(1)去商业化操作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绝大多数职业咨询是一种商业行为,需要商业化的流程和运作。而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职业指导是义务提供的服务,可以简化程序,突出重点。适合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咨询的流程是:觉知网上测评团体咨询个体预约面谈形成共识制定行动计划。具体来说:通过职业生涯报告会,让学生认识到职业规划的目的和意义;而后组织学生参加网上职业测评;根据职业测评的结果,分类进行团体咨询辅导,解决大多数学生的职业规划问题;对于团体咨询不能解决的个性化问题,由学生进行个性化咨询预约;学生与职业咨询师面谈,解决职业规划问题,形成共识;由学生自我制定职业规划、行动计划、调整方案。这样既可以解决当前高校学生多,职业咨询师少的矛盾,也可以提高职业规划指导的效率和效果。
(2)职业咨询模式的改造。一是师长关怀式。大学生普遍尊重师长、信赖师长。从学生学业、就业出发,以生为本,按照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人职匹配的原则,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定位,指出大学生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必要的职场体验。教育学生从大学学业开始明确目标,坚持不懈,定期总结,合理调整,从专业技能、职业素养、通用职业技能等方面入手,逐步提升自身的职业成熟度。二是专家指导式。在我国,大学生们若求助于职业咨询机构,则他们会希望为自己提供帮助的是有特别的专业背景、有职业咨询的经验和方法的专家型权威的职业咨询师。而我国目前具有专业学科背景而又熟悉职业规划理论、方法的专家型职业咨询师较少。因此,我国要加大力度培养大量专业性强的职业咨询人员,并不断加强职后教育,不断提高职业咨询队伍专业素质和能力。
三、对职业咨询测评工具的改造
1.建立适合中国实际的测评工具
我国政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不断地出台一些新的政策和措施,如:农村义务教育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兵役计划等,对大学生就业起到了很好的调控作用。在大学生职业咨询测评软件制作中,应给予体现。
2.建立体现我国高校层次结构的测评工具
我国普通高校可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以及高职高专院校,不同类别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各不相同,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职业咨询测评工作应该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学生合理定位。
3.三个维度的就业能力模型
2004年,福格特提出了职业生涯识别、个体适应性、社会和人力资本三个维度的就业能力模型。社会和人力资本是个体所拥有的社会网络,例如教育经历、工作经验、情商等,其可以拓展个人身份并影响个体职业生涯机会。而当前大学生职业咨询测评系统中,很少涉及社会和人力资本因素。在大学生测评工具本土化改造中,必须给以补充完善。
四、对职业发展路径的完善
1.“论资排辈”现象影响职业发展路径的选择
在我国职业发展的路径中,往往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如:公务员升职需要一定的岗位工作年限,专业技术人员升级需要一定的岗位技术工作年限等,同时还有轮岗、二线工作的等特殊的职业发展路径,外职业生涯对个人内职业生涯发展影响较大,在职业发展路径上必须给予充分考虑。
2.行业之间人员流动的障碍影响职业发展路径的选择
我国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单位的用人制度不同,尤其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还受到岗位编制的限制,影响了人员的自由流动性。因而,在职业发展路径选择上,要适应组织的要求。
3.户籍制度影响职业发展路径的选择
为保持城市的健康发展,部分城市实施较为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户籍与就业、购房、孩子入学等挂钩,势必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地域结构。
参考文献:
[1]张维为.中国震撼[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姜献群.师范院校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实践探索[J].出国与就业,2010(12).
[3]魏丽青.英国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9(09).
[4]丁新胜.大学生心理资本生成模式研究[J].南都学坛,2012(2).
篇3
【摘要】本文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选择、职业途径,职业发展三方面来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设计。全面分析了作为新时期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新时期;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251
一、职业选择
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职业选择需要从工作角度和个人情况两方面综合分析。
职业选择需要适合个人的兴趣和特长,在对图书馆工作的充分认识之上,我们还需要寻找自己的职业锚。职业锚是指一个人进行职业选择时,始终不会放弃的东西或价值观,它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核心。埃德加·施恩认为,职业锚包含三个部件:自身才干和能力;自身动机和需要;自身态度和价值观。人们经过三个部件的反复衡量后,会选择一种职业,在此“抛锚”而安身立命。传统的图书馆,由于其工作内容与性质决定了它的职业群体普遍是趋于寻求一种长期稳定、闲适并且富于保障性的职业,选择图书馆工作的人有着共同的、单一的职业锚。然而新时期的图书馆,由于功能的增加,工作性质内容的变化,持不同职业理想、观念的人也在此有了成就的舞台,因而对于他们,就需要进行职业锚的定位,以此作为职业选择的基础,并进而确定适合自己的工作内容及岗位。按埃德加·施恩的观点,有五种类型的职业锚。
技术职能型职业锚。此类型个体的整个职业发展,都是围绕着他所擅长的一套特别的技术能力或特定的职业工作而发展。职业成长只有在特定的技术或职业领域内才意味着持续的进步。在图书馆,这些领域主要包括采访、分编、典藏、馆际互借等。
管理型职业锚。个体的整个职业发展都是围绕着某一组织的权力阶梯逐步攀升,直到达到一个担负全面管理责任的职位。他们一般同时具有三种能力:分析能力、人际能力、感情能力。这适合图书馆内一般从事行政事务的管理者。
创造型职业锚。此类型的个体追求创建完全属于自己的成就,他们的整个职业发展都是围绕着某种创造性努力而发展的。在图书馆内,知识开发、利用和图书馆外部市场开发的工作适合具有此类职业锚的人。
自主独立型职业锚。个体追求的目标是随心所欲地制定自己的步调时间表、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尽可能少地受组织的限制和制约。在图书馆内从事科研、论文写作的工作一般持此类职业锚。
安全稳定型职业锚。个体追求稳定安全的前途,比如工作的安全、体面的收入、有效的退休方案和津贴等。同时,信仰组织或社团对他们能力和需要的识别和安排。图书馆内,持此种职业锚的人适合传统的外借、阅览、服务等工作。
由此可见,在图书馆选择好合适的工作岗位,必须首先对自己的职业锚进行定位。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职业成功才有更多可能。
二、职业路径
选择了合适的工作岗位,还需要明确职业晋升的途径,这是职业不断发展、获得成功的必经之路。在传统的图书馆中,职业晋升的途径是:当业务工作人员在原有的工作岗位上,经验和技能有了一定的提高,有能力承担更大范围的责任,就会初步被晋升为基层管理人员,此后又有可能向上晋升为中级、高级管理人员。具体而言,从高到低依次为馆长、副馆长、各部门主任、主管、工作人员。除了职务的晋升,传统图书馆还存在另一条职业发展途径,即职称的晋升,具体从高到低依次为: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助理馆员、管理员。在传统的图书馆人事管理中,工作人员的各种待遇都与他的管理职务和职称相连,但这种传统的职业晋升路径由于其通道的单一和狭窄,阻碍了人才的发展,同时也不适应新时期图书馆的职业要求,因而必须开辟新的职业途径。
1.横向发展
横向发展是指工作人员工作内容上的变化,它适应了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内容变化的要求,是保持工作对工作人员具有相应吸引力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岗位的丰富化、扩大化;二是岗位轮换;三是工作内容再设计。
2.纵向发展
纵向发展是指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的等级、职称的变化,其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工作人员的成就感和被尊重的心理需要。此外,纵向发展也往往能够给工作人员带来更多物质上的回报。
三、职业发展
在新的图书馆概念之下,除了进行职业的重新定位和工作选择,明确职业成长的新路径外,还需要计划职业的发展。具体而言,为了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出更大的能量,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需要组织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模式的变革,这是帮助工作人员顺利实现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工作人员培训需要与工作人员个人发展计划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培训的效用并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工作人员个人发展计划应以工作人员自己制定为主。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素质特征,结合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兴趣爱好并考虑职业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设计符合个人实际的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及其实施计划。它可由每位工作人员与其上级一起根据个人工作的发展需要而制订。
图书馆还可设立职业发展辅导的导师制度。上层的直接主管或资深工作人员可以成为新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导师。职业发展导师在新工作人员进入图书馆试用期结束后与该工作人员交流沟通,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使用测评工具对工作人员进行个人特长、技能评估和职业倾向调查,帮助新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情况,如职业兴趣、资质、技能、个人背景等明确职业发展意向,设立未来职业目标,制订发展计划表。
在个人发展计划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培训项目的设置。要结合图书馆目标实现的实际需要,制定符合组织策略和发展方向的培训内容,实现提升图书馆成员的素质、适应组织不断向前发展的要求,为组织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充实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提高工作质量和绩效,形成“学习型组织”,提升组织整体的绩效及竞争力。具体而言,图书馆的培训项目主要应包括新工作人员培训、部门培训、外部培训以及长短期教育等。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培训来实现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国家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企业飞速发展,近年来产业升级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了管理现代化,专业人员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些专业人才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丰富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但企业所能提供的管理岗位有限,诸多的工程技术、综合类专业人才发展受到限制,为提高薪酬待遇,企业专业人员纷纷挤向管理通道,狭窄的晋升通道让很多工程、技术、综合类专业人员发展受挫。通过实施职业生涯管理,建立晋升“双通道”机制,让员工实现多通道发展。一是建立管理发展通道,让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员工通过管理通道,参与企业运营管理,承担更多工作,担负一定的职责;二是建立专业发展通道,让工程技术、综合管理类员工通过不断提升个人技能,积累专业经验,成为各领域专家,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双赢。晋升“双通道”机制的构建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专业人员实施双通道职业管理的意义
企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的关键所在即是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企业要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员工潜力,提高员工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建立晋升“双通道”,帮助员工实现价值。
“双通道”晋升机制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包括:一是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二是避免企业因配置不合理而引发的人才浪费,让一切工作专业化,安排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对于一些有专业特长的人员,为其建立专业发展通道,有利于其发挥特长,避免人才浪费。三是有利于激发人员工作热情。通过双通道的发展序列,让更多的员工发挥自己专长,做擅长的事,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四是促进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企业人才梯队,为企业培养人才。五是有利于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双通道机制的构建,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利于企业从多个层面选拔企业适用的人才,为人才发展提供空间。
人才“双通道”机制增加了员工晋级、晋升的机会,给员工提供了平台,让员工根据个体情况,结合企业的管理机制,为自己订立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以吸引、激励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双通道”职业发展在企业中的运用
1.职业发展双重发展通道的建立
企业构建起“双通道”晋升机制,根据员工个人情况,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和通道,激励员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职业规划,选择技术或管理通道。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员工可让其承担更多的工作,担负一定的管理职责,通过锻炼培养,不断提升其管理职级,给其更多的重任,促其成长。对于工程、技术、综合类专业人员要通过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对职级进行评定。建立两个序列职级关联性的体系,确保其职级待遇是对等的。
双通道体系的建立要在充分考虑员工个体素质差异的基础上针对于员工的特质所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员工提供了管理和专业两个发展通道。从企业角度考虑,既能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人员,又能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双通道的发展路径不是一成不变的,可相互贯通,专业发展通道中的优秀人员也可进入管理序列。管理通道的员工根据组织程序公开选拔确定。专业通道的员工可通过职称评定获得相应资格,经企业领导班子综合评定后,确定企业专业职称资格,并予以聘任。两个发展通道都需要设定严格的选拔条件,经过层层选拔,考核通过后方可确认。
2.基于双通道职业发展的薪酬体系设计
建立双通道职业发展路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即是要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合理的薪酬体系。合理的薪酬体系是双通道职业发展路径的重要体系,要结合行业特点,根据发展战略目标,构建起适合企业的薪酬体系。根据企业业务发展情况对薪酬的结构进行设计,并根据员工所处的职级、岗位进行动态的设计划分,构建起合理的薪酬体系。企业基于双通道职业发展路径的薪酬体系设计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一是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对企业的部门进行合理的设置,对员工的岗位进行合理的划分;二是要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有效的梳理,确定各岗位的情况;三是要根据岗位的特点来进行分类,设定各个序列的岗位层级、设立岗位等级,根据岗位特点设定薪酬体系的固定工资与绩效工资的比例,设定薪级表;四是基于双通道职业发展路径,根据企业员工的发展通道,结合员工的岗位、学历、职级、工作年限等因素,设计出薪酬方案,并将企业不同通道的员工分别套入到各自的薪酬体系当中。
篇5
职业发展管理的典型理论有职业选择理论、职业通道理论等。代表性职业选择理论包括了帕森斯“职业———人匹配理论”、佛隆“择业动机理论”和霍兰德“职业性向理论”。帕森斯的理论(FrankParson,1909)“职业———人匹配理论”以员工主客观条件和社会职业需求为基础,将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相匹配来选择职业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佛隆(VictorVroom,1964)的“择业动机理论”认为择业动机强度与个体对一定目标重要性的主观评价和期望值成正相关。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霍兰德(HollandD.,1959)的“职业性向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职业兴趣会极大影响职业的适宜度,职业性向(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因素。职业发展通道表现为横向职业发展、纵向职业发展及网状职业发展等三种典型类型。横向通道设计是指员工在同级管理层次或在同类技术、技能等级上不同岗位或不同工种之间的变动通道;纵向职业发展通道设计是对员工在管理等级序列、技术层级和薪酬层次上而变动次序的设计;网状职业发展通道包括纵向的职业发展序列和一系列横向的机会,所产生的职业发展通道是呈网状分布的,其员工职业发展方向表现为多元化、多样性,复杂程度更高。因此,“职业发展管理”指员工在选择职业和职位变动的过程中,企业依据企业发展状况和员工特征所实施的、帮助员工制定职业计划、改善工作环境及追求职业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旨在开发员工潜力,实现组织目标并使员工达成自我实现的目的。作为企业的一种长期的、复杂的、动态的管理过程,职业发展管理将贯穿于员工择业、职业晋升和企业发展的全过程。
二、主体性理念
向死而生的此在赋予其生命以意义与价值,这种意义和价值就源于人的社会化实践中所体现出的主体的精神超越性上,“人是在自身中超越于一切生命及其价值,即整个自然之上的生物。人是这样一种生物,其心理已从生命的依从升华和解放为‘精神’”。卡西尔认为“人性并不是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过程”。这种精神的无限创造过程即是人在自我与环境互动的实践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观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体而言,“主体性”具有多重内涵:第一,从哲学上看,主体性是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的结合;第二,从主体能动性上看,主体性表现在主体通过社会化过程中内化的“客我”与自我主观感受的“主我”相互影响下的自由选择;第三,从价值指向上看,主体性表现在自我意识生成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判断对当下社会化行为的价值判断。因此,哲学角度的“主体性”实际上就是具有知、情、意的个体在社会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建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主体的职业发展作为一种社会化活动,也必然使得主体在为组织贡献自己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三、管理新思维:自我管理
主体性理论折射于管理学领域,就内在地表现为个体的自我管理、授权管理等形式。自我管理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管理新思维,是以人的主体性为人性基础的,是个体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对于实现人的主体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知识经济时代的自我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柔性管理和去中心化的管理。传统的刚性管理是以“规章制度为中心”,依靠的是组织制度和职责权力,组织内管理者的主要作用在于命令、监督和控制。而柔性化管理使员工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它“以人为中心”,建立在员工对组织文化、规章制度的自我内化的基础上,它所依靠的是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心理文化氛围。传统的管理以权力等级的制度来实现效率的目的,而自我管理强调去中心化、组织扁平化以实现个体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而,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自我管理主要适用于追求高层次需求的知识型员工,他们从被管理者的角色转换为管理者的角色,从而将其自身的价值实现与组织目标融为一体、互为依托。因此,自我管理是指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人,在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能力和自我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组织目标而自我约束、自我设计、自我完善,可以看出,自我管理是管理本质的真正回归。
四、基于主体性的员工职业发展管理模式
基于主体性的员工职业发展管理模式是以员工自我管理为核心,以组织制度管理、协作及服务式管理为辅助,并结合组织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要求,谋求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共赢的模式。有效的职业发展管理模式需要满足两个层面的要求:首先,员工层面上,基于主体性的职业发展管理模式以员工自我管理方式为核心,倡导员工以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学习和自我超越为导向,进行自我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具体而言,自我管理的实现机制包括如下:其一,自我管理首先是自我内心程序的一种构建和优化,通过自我信念和组织远景的结合,建立自我和谐的心灵程序,是个人融入组织的前提;其二、通过内化组织文化所形成的惯习以实现在交往实践中与组织其他成员的协作沟通,和谐的人际管理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必要条件;其三,自我管理需要以信任为伦理基础,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信任以及员工与组织之间的信任等等。充分信任有利于形成宽松、自由的组织氛围,为自我管理提供良好环境和一定的心理基础;其四,自我管理还需要员工进行持续化的自我学习、自我改进的自我完善过程,既是以提升工作绩效为目标,也是以实现个人发展为目标,只有建立在不断进步上的自我管理,才能获得组织认可和个人持续发展。其次,组织层面上,基于主体性的职业发展管理模式,要求组织为员工职业发展的自我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创造良好的环境。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发展提供指导方向和原则。第二,开展具体的职业发展管理工作,例如工作分析、岗位设置及薪酬制度设计等等。第三,以心理契约管理强化员工与组织关系。第四,构建以员工导向为核心的组织文化氛围,支持员工自我管理活动。第五,为不同类型员工的职业发展设计平等的发展平台和不同的发展通道。因此,从组织和员工角度出发,构建了基于主体性的职业发展管理模式,既体现了员工主体性的价值取向,也同样适应了组织人本管理的经营理念。理论上避免了发展系统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可操行弱的缺点,并有利于管理思维及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上有利于为员工的职业发展和职业生涯活动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
五、天津诺维信的职业发展管理实践
1.诺维信人力资源管理特色。诺维信集团(Novozym-es)是全球最大的工业酶制剂和工业微生物制剂生产商,天津诺维信主要从事食品级、工业级的酶制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专业性高新技术企业。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状况及管理特色体现如下:致力于组建一支多元化的员工队伍,并给予员工平等发展机会;提供结合当地现实情况的全球性机会平等;对员工职业发展进行信息跟踪;提供员工反映问题的申诉程序和渠道;尊重员工的人权问题,遵循人权基本原则。
2.员工视角:如何实施自我职业管理。诺维信公司开发了一套系统,在保证员工能力满足业务目标需求的同时,兼顾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公司的所有职员都有个人发展计划,其中明确指出员工的职业发展方向以及实现目标所需具备的能力。因此,个人发展计划是诺维信员工职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具体而言,员工职业发展计划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能力评估(StrengthsAssessment)。在诺维信,每一个员工在进入组织之前,需要提交对个人优缺点的自我评定报告,报告内容主要从学历、性格、价值观、职业技能、实践经历以及个人缺点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自我评定。同时,结合职业意愿和岗位选择需求,员工与组织协调确定入职后的工作职责及内容。
(2)趋势/未来设想(Trends/FutureStory)。诺维信的员工不仅需要了解未来趋势的可能变化,还需要深入分析这些趋势对诺维信事业发展、对部门发展和个人职业发展的影响深度和强度,以便于员工树立科学的职业发展计划。
(3)现实职业的发展意愿(DevelopmentNeedsinCur-rentJobrole)。一方面,员工结合个人职业能力分析,分析自身是否达到了岗位职责的能力要求,谋求个人与岗位之间的相互匹配;另一方面,员工结合未来职业发展趋势分析,描述个人对现实岗位的提升意愿和发展期望,以便于组织帮助员工职业发展设计路径,并提供支持条件。
(4)未来职位或发展需求(FutureJobroles&Develop-mentNeeds)。分析个人能力与未来职业要求之间的差距。在这里需要回答如下几个问题:其一,未来的趋势变化将对职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即员工职业发展的组织外部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二,组织对未来相关岗位提出了哪些要求,即员工职业发展的组织内部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三,个人职业能力与未来相关岗位的要求是否相匹配,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以此为基础,员工向组织客观地表达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发展意愿和需求。
(5)职业发展战略(DevelopmentStrategy)。一般而言,职业发展战略需要包括如下几个内容:第一,个人职业发展的目标,并确保目标设置的明确性、衡量性、可实现性、相关性和时间性(SMART原则);第二,个人职业发展目标的实施路径及里程碑活动,界定实现这些目标需要的关键活动;第三,为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目标所设置的短期、中期及长期执行计划,并确定各个计划实施的时间期限。
(6)职业发展活动短期计划(DevelopmentActionPlan-ning-ShortTerm)。作为职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短期职业发展计划是描述员工1年~2年之内的职业发展活动,它对员工的活动目标具有较详细的规定。
(7)职业发展活动中长期计划(DevelopmentActionPl-anning-MidandLongTerm)。为支持职业发展的持续性和长远性,员工需要为职业发展活动设置中长期活动计划。其中,中期计划是指2年~3年计划,长期计划是指4年以上活动计划。这些计划描述了员工的未来职业期望和较长时期的行动方向,对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指导作用。
(8)工作与家庭的平衡(Worklifebalance)。员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平衡组织工作与私人生活、家庭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如何确定两者之间的优先级。为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员工需要及早向组织表达个人的意愿,确保员工关于家庭方面的需求得到公司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员工需要积极与公司管理者进行协商,以相互协助的方式解决利益冲突,谋求双赢。此外,诺维信员工为实现职业发展计划,还进行了终身性学习活动,例如,参加企业组织的培训活动,学习其他员工的工作经验,向组织管理者寻求指导和帮助,等等。
3.组织视角:如何协助员工职业发展。
(1)设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公司根据员工不同的职业发展意愿,为不同员工设计了不同发展途径,即三阶梯职业发展模式:一是管理型职业发展通道:该职业发展模式是指员工向组织管理阶层发展的职业发展路径;二是技术型职业发展通道:该职业发展模式是指员工向专业技术扎实、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发展的职业发展路径;三是项目经理型职业发展通道:该职业发展模式是指员工向项目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发展的职业发展路径。
(2)组织愿景引导。诺维信以“我们憧憬着未来生物解决方案将在更繁荣的经济、更清洁的环境和更美好的生活之间创造必要的平衡”作为组织愿景,向社会、利益相关者和公司职员宣传一种环保、健康和积极的发展方向和组织责任。在员工职业发展的前期,诺维信非常重视对员工进行公司理念、公司价值观念及公司愿景的宣导,以便员工在了解公司历史的基础上,增强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此外,诺维信以组织愿景指导员工职业选择及职业规划活动,让员工将个人发展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相互结合,将公司价值观念转化为个人行为导向,并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获得自我价值实现。
(3)组织文化支持。诺维信致力于构建开放性、多元化及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在公司范围内形成支持自我管理的文化氛围。因此,公司将组织文化体系作为支持职业发展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员工入职之前,以价值观念为标准选择合适的职员,并对员工进行个人性格测试,以匹配于公司相关职业的要求;在员工组织化过程中,一方面向员工宣贯公司文化的内涵,以使员工行为更加接近组织要求,另一方面积极为员工职业发展活动提供开放、积极的文化氛围,支持员工的自我管理活动;在员工职业提升过程中,公司不仅考察员工的职业能力、工作业绩、人际关系等内容,也对员工的发展潜力和价值理念进行考察,以确保能与组织目标和公司文化向适应。
(4)组织制度保障。公司在活力、激情、开放和科学的基础上运营,并致力于创建一个健康、安全并富有挑战的工作环境。诺维信不断完善组织制度以支持员工的积极参与行为和自我管理活动。例如,公司规定项目团队每周举行一次团队成员研讨会,积极支持员工的参与;公司完善员工激励奖惩制度,对不同类型职业设计不同的考核指标,并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方式;公司规定了完全公开的内部信息共享平台,允许所有员工利用知识库提高自我职业技能,允许职工之间相互协助、相互学习的活动。
(5)基础性管理活动。为支持员工的日常发展,公司对一些基础性管理活动具有严格要求,员工的日常发展(DailyDevelopment)是员工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公司鼓励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充满好奇心、创造性,鼓励员工挑战工作难题,鼓励员工谋求新的工作方式和途径。同时,员工还被要求对每天的日常发展进行反馈,这些反馈评价可以来自于上司,也可以来自于工作同事,以便客观地认识员工的职业优势和缺陷,促进员工的职业能力不断进步。
六、研究结论
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激励模式;职业生涯发展
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带来了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企业的经营发展从过去的以物为本演变为以人为本,人才的巨大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同。作为知识和技术高级承载者的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才队伍的塔尖部分,更是受到高度的关注和空前的重视。近年来各大企业斥巨资引才高薪养才、重奖人才的例子屡见不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对于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来讲,由于其本身存在的分配体制管理模式和人才使用机制等问题,这些激励手段都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普遍出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人才流失严重等现象。因此,在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探索一种适应大型国有保险公司特点的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打造优良的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环境,培养满足发展和技术进步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引导员工更加安心于本职工作岗位、走职业化发展道路,某保险公司以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为载体,构建“双通道、三序列”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平台,明确员工成长路径,健全人才成长发展与激励约束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原有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快速发展,人才培养与成长仅依赖传统师徒相授融入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员工成长路径狭窄,职业发展通道相对单一。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员工职业发展与公司的发展目标尚未形成有机统一,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并影响了公司创新能力提升和发展的后劲。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人才队伍建设任务繁重。公司成立后,随着业务快速增长,公司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现有人力资源难以满足公司战略发展需要,人才队伍建设任务繁重。特别是前瞻性、关键性技术岗位面临着结构性人才短缺。
(二)内部人员交流互动机制不健全。员工岗位调整、晋升尚缺少统一、规范的任职资格标准,业务部门和后援部门进行岗位调整时,由于考量要素不同,导致岗位调整缺少可比性,公平性、合理性也相对较差,不利于人才在公司内部的交流互动。
(三)职业发展通道相对单一。目前相对单一的职业发展通道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优秀人才的成长成才,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况,绝大部分员工认为仅管理晋升通道难以满足个人发展需要。
(四)缺乏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尚未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仅依靠传统师徒相授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保险企业人才成长的需要,员工对未来自己在公司中获得良好发展的信心不足。
(五)分级分类的人才选拔培养体系亟待建立。公司如何尽快构建符合公司功能定位的人才开发与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开发培养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二、人才激励机制的特点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既要强调竞争,又要强调合作,营造充满信任与亲密感的文化氛围,让人才心甘情愿地为公司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忠诚与才能。
(二)突出参与性奖励
鼓励员工参与公司管理,给予其足够的关怀,并让他们介入对自己的工作目标有影响的决策,通过参与,形成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综合性与稳定性
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工作及发展激励、企业文化激励等。激励方式的综合性主要是指激励方式的多元性,要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把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还要采取长效激励方式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激励,使员工激励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
只有尽快建立多元化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形成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长效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潜能,实现优秀人才的长效激励,建立满足公司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
通过构建“双通道、三序列”的职业发展平台,为不同专业类别的员工搭建多路径的职业发展通道,在纵向晋升的同时,打破职业生涯发展通道间的横向壁垒,建立“纵向晋升、横向发展”的立体化职业发展模式,真正实现员工纵向成长、横向流动的多元化发展机制,为员工提供“做专业、做职业”的平台,引导员工做精做专,立岗成才。通过建立、完善配套的人才选拔机制、人才培养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真正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体化管理与开发,实现各类人才的长效、持续培养与激励。
三、人才激励模式的构建
(一)建立人才激励模式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尊重价值原则。必须充分认可专业技术人才所拥有的特殊价值,尊重其知识积累所付出的艰巨劳动。同时配置与其岗位价值相匹配的相关待遇,做到以文化吸引人,以待遇留住人。
2. 公平公正原则。无论是内部和外部,都必须公正地、及时地承认专业技术人才所创造的价值,并通过各种形式予以体现。
3. 遵从市场原则。必须面对市场,遵从市场,与市场接轨。通过与市场相关机制的对接与完善,来实现专业技术人才的价值与配置。
4. 系统性原则。激励方式不能简单与单一。必须充分考虑人才的成长成熟过程,调整与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
(二)人才激励模式
开展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创新研究,系统构建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体系,并配合薪酬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用工管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步完善,实现员工选、用、育、留的一体化管理,实现公司各级各类人才的长效持续培养与激励。主要做法如下:
1. 针对不同专业类别员工所从事工作性质的不同,设计差异化的职业发展路径,构建“双通道、三序列”的职业发展平台,为不同专业类别员工设计了专属专业发展通道。同时,结合职级价值评估形成的职级价值等级矩阵,明确各职业发展序列间的职级对应关系,为员工在不同序列间的有序流动提供技术基础。具体如图所示。
2. 针对“管理序列”、“技术序列”、和“事务序列”三大职业发展序列的不同特点,遵从“先进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差异化的职级评定与晋升标准,并引入业绩成果的量化积分机制。
3. 针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业务特点,在充分考虑承保、理赔、客户服务、后援支持等四类业务特点性,将绩效考核成绩和培训情况等一并纳入职级评价要素,建立覆盖各专业领域业务,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的评价标准体系,为员工的个人全面成长与职业发展提供评价依据。
篇7
在当前广东省产业升级大潮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发展战略重点之一。装备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在产业链中位于核心部位、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特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水平、制造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近年来国务院和广东省政府相继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广东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相关政策,目的就是要把广东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需要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然而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此类人才缺口很大。2012年11月7日第二届广东装备制造业国际高峰论坛在韶关召开,与会多个企业代表都表达了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本着对接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的办学指导精神,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东省内以机电行业技术为专长的高职院校,为了满足当前广东对现代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于2011年开设机械设计与制造(现代装备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并由此围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展开一系列深入研究。本文就重点探讨如何依据广东产业人才需求现状构建科学的高职现代装备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能力模型。
1 职业能力分析
1.1 职业能力内涵概述
“职业能力”的定义为:个体完成和处理某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过程中所需要的主观能力的潜力。[1]
1.2 职业能力模型
“能力模型”是对能力的内容和结构的系统化表述。在职业教育中,能力模型说明了学习者应具备什么样的认知条件才能完成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建立能力模型是能力评价研究的第一个关键性任务。它是在“培养目标”、“能力评价手段开发”以及“通过能力评价指导教育实践”三者之间建立联系的前提。[1]
1.3 目前主流职业能力模型
近年随着能力本位教育的理念被广泛接受,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专家梅尔藤斯提出的关键能力概念,三要素模型成为主流观点。该观点认为个体职业能力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的整合。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学要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方法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社会方法,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
■
三要素能力模型解释了个人在职业发展中能力的内化和运用过程,特别是揭示了三个能力要素各自的功能。该模型对职业教育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但模型也存在问题,就是没有说明能力从低到高的成长轨迹,同时没有明确的指标体系,不便于考核评价。
有学者在分析总结国内外职业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三要素模型作了改进,建立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三维模型。遵循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成长发展的规律性,将四个职业发展阶段作为能力模型的“内容维度”:基于实用主义的解决思路,确定职业能力模型的“要求维度”,即四个能力等级。围绕本职工作所需的基本职业能力和跨专业的关键能力,建立职业能力的“行动维度”,即能力指标体系[2],如图2所示。
■
2 进阶式职业能力模型构建方法和过程
装备制造业不仅综合多方面的技术还具有较高的发展技术水平,因此需求的人才也呈现出多路径多层级的状况。借鉴三维度等级能力模型的思想,结合广东省装备制造业人才需求和发展现状,需要构建出能体现出能力方向和层级的进阶式职业能力模型。
进阶式能力模型构建流程主要为三个阶段,全过程如图3所示。首先是调研阶段。通过赴企业调研、收集企业网上招聘信息、回访毕业生以及邀请第三方实施调研等多种手段对现代装备制造业的人才需求做尽可能全面的调研。
接下来是资料分析整理阶段。该阶段需要对收集到的大量信息做分析整理,最关键的是要梳理出现代装备制造业的行业状况、岗位设置、岗位从业要求以及岗位发展路径。
最后召开能力分析会。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一起对专业职业能力做出具体的分析。
3 现代装备设计与制造专业进阶式能力模型构建
3.1 行业各职业路径方向和层级分布
通过深入调研可知,现代装备制造业是技术集成性很高的行业,横向来看技术性人员的职业发展可以归纳为四条主线,即:零部件设计开发、零部件制造加工、装备安装、调试与维修、技术支持与设备管理。纵向来看,技术人员的职业呈现出多个岗位层级。考虑到学校教育的特点和客观限制,此处以学生参加实习的岗位为起点,以五年内的多数高职生可以达到的高度为终点,归纳出实习岗位、入职岗位、初级发展岗位和中级发展岗位,如图4。
■
3.2 能力等级的确定
借鉴三维职业能力模型中关于能力等级的划分标准[2],结合现代装备制造业具体情况,可以分别概括出四个岗位层级对应能力等级的要求:
①表识能力。这是作为“入门者”需要达到的能力水平,主要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即对现代装备制造行业状况,技术特点、主要岗位及从业要求、特别是对自己相关工作所涉及的能力要求的认知。②工具性的能力。这是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第二级,是职业能力形成和提高的过程。主要培养学生能完成规范操作的能力。③系统性的能力。该级别重点培养学生立足实际工作环境和生产过程,能够独立完成常规工作的能力,并可以实现知识迁移处理简单临场突发问题的能力。④设计能力。现代装备制造业是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的产业,这对现代职业技能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该等级就重在培养学生胜任岗位工作的基础上,能及时学习吸收行业新技术、更好地适应技术改造和提升,融会贯通各种知识解决各种问题,具备一定综合设计的能力。
3.3 现代装备设计与制造专业进阶式职业能力模型确定
综合考虑职业发展方向和层级,即可构建出进阶式职业能力模型。总体来看,该能力模型主要划分为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两大模块。专业能力按照四个方向、四个等级纵横展开。关键能力除了公认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要素外,吸取不少企业专家的意见,将道德素养纳入,以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的。能力模型的具体指标见表1。
篇8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者 职业生涯 发展方向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承担的角色
在20世纪90年代,沃尔里奇在《人力资源管理最佳事务》一书中讨论了人力资源管理可提交的成果,确定了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所扮演的四种角色:人力资源战略与经营战略结合起来的战略伙伴;为人力资源各管理领域提供管理工具、分析诊断和解决方案的行政专家;专注员工需求、提供员工所需资源和服务的员工支持者;供组织变革和人员变革流程和技巧咨询的变革的推动者。在四种角色中,成为战略伙伴意味着人力资源部门要成为企业高级管理者的助手。
为完成这些新角色的任务,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通过接受更多的教育,以便承担需要深度分析的责任。例如,成为行政专家要求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摆脱传统的政策制定和维护的刻板印象,采用先进技术和方法设计和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流程来管理人事、培训、奖励、晋升以及其他涉及组织内部人员流动的事项;成为员工的支持者意味着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不仅要解决员工的社会需求而且要引导和训练直线经理去激发员工高昂的斗志,同时需要充当员工的代言人,参与管理讨论;成为变革的推动者意味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具备构建适应和把握变化的组织能力,必须确保公司变革方案付诸实施,甚至引导管理团队完成变革。
在人力资源所肩负的职能作用方面,随着组织研究的焦点从结构和流程转向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的焦点也从人转向人在其中工作的组织,强调对创造价值的实践活动的支持。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应当成为企业能力的建筑师,并且成为具有定义和创建这些能力的领导者。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创造投资者、顾客、直线经理以及员工都认同的价值。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分析
从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始,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进入专业化培养阶段。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国外人力资源战略思想的成熟,以及我国研究者对这方面概念的引入和开始进行本土化的研究,我国企业也开始思考如何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真正融入企业的经营发展实践。人力资源管理开始逐步成为我国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开始从战略的高度发挥出帮助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简称中人网)共同组织的《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的大量实证调查数据分析,我国企业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存在着以下的特点: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已建立。配备专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企业比例较大,人力资源管理向系统化方向发展。在参与调查的企业当中,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企业占69%,其他部门行使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为20%。大多数国有企业在进行现代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已经逐步建立起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机制,而私营企业专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设置也反映了企业普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所配备的人力资源管理专门人员比例较低。参加调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平均为15人,占员工比例为0.61%。从企业性质看,外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人数占总员工人数比例最大,为0.92%;私营企业比例也较大,为0.82%;国有和集体企业相对较小,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只有0.55%,集体企业更低,为0.39%。企业人员规模越小,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置越多。总体来看,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配备比例较低,与国际上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备3%的比例有一定差距,但是从未来的发展方向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配备会越来越趋向于合理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从业者年龄分布情况。从年龄构成上来看,我国企业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在20~40岁之间的比例较大,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正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在职业发展上属于上升发展的阶段,更容易面临职业发展的困惑和瓶颈。因此,对这类人员进行职业发展研究是具有代表性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者专业化水平提高。企业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人员专业化普遍提高,具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学习和培训背景的人员比例较大。在参加调查的企业当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学历大专37%,大学本科45%,研究生及以上8%。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有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专业教育背景的比例为32%;工作后接受过人力资源及相关专业培训的人数比例为67%。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受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人员走上人力资源管理岗位,是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的基本保障。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发展路径分析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素质影响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同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也制约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发展。一般来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设立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企业当中的职业发展路线有三种:第一种是通才路线,是指能够掌握某个专业领域内的多项技能;第二种是人力资源专家路线,是指精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当中的某一项专业技能;第三种是管理路线,是指担任某个职能部门或者整个组织的管理职责。
按照施恩的职业通道理论,员工在组织的职业发展包括纵向发展、横向发展和向核心发展三个基本方向。根据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发展现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职业发展也存在三种可能。
首先是纵向发展,意味着员工在垂直方向从现有职位向更高的职位方向发展。在纵向发展上,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按照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职位序列,沿人力资源助理岗位向上发展,逐级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主管(招聘主管、薪酬福利主管、绩效主管、培训主管等),人力资源部门主管,人力资源部门经理以及人力资源总监甚至到达更高层次的管理职位。
其次是横向发展,意味着员工通过从事不同种类工作内容的职位,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成为某方面或某几个方面专业的通才。同时某些横向发展也是为未来的纵向发展打基础。在横向发展上,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选择成为管理通才,也就是在某一行业或业务单元中具体执行多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在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纵向和横向发展往往是互相促进的。如果从全面意义上的横向发展来看,人力资源管理者也可以进入其他职能部门从事其相关工作,如果拥有其他部门如业务部门或营运部门的工作经验,对于胜任高层次的管理工作是有益的。
最后是向核心方向发展,意味着员工虽然没有纵向晋升,职位也没有发生横向移动,但是员工由于其所从事的工作内容本身受到企业的重视,或者是在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决策时能够参与甚至影响决策,虽然员工的职位没有上升,可能经济报酬也不发生改变,但因为能拥有更多的权力和资源,对于员工的职业生涯来说,也是一种肯定和发展。如果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重要地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也具备能够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行政支持、变革咨询以及战略发展意见的知识和能力,那么,人力资源管理者就更有可能参与甚至影响企业的各项重大决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自身也向着企业的管理核心靠拢。
尽管按照理论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拥有多样化的职业发展路径,但是在现实的企业环境当中,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道路却呈现出迷局状态,主要原因包括: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发展路径并不明确,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观性很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进入壁垒低,有不同背景和经验的人都可以较为轻松地进入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更为复杂;我国并未建立起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发展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企业内部的工作主要是忙于满足员工的各种需求以及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方,为企业的员工进行职业规划,但却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绩效不易量化,职业发展路径呈现出主观性、复杂性的特征。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部门的员工,肩负普通行政人员以及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其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和设计非常重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有较强的成就感,他们对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视,据英才网联的《2008中国HR职场状态调查报告》显示,60%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最关注自身发展空间,最渴望从企业中获得各种学习机会来提升自己的素质。
结语
篇9
关键词: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策略;构成因素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3-0039-07
职业生涯管理是由组织主导、个体参与、共同实施的,针对职业决策的匹配、职业历程的规划、职业策略的实施、职业发展的促进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Pazy(1988)将职业生涯管理分为3类,即职业生涯开发政策、促进员工进行发展的活动和为员工提供职位空缺信息。Ivancevich和Glueck(1989)将职业生涯管理分为6大类:职业咨询、职业路径、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培训及特殊团队。Pemberton(1994)认为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应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重视培训和发展、为员工提供工作流动的机会、提供广泛的职业发展机会、提供员工较大的职业流动选择度、公平的职业生涯管理。龙立荣(2002)提出我国职业生涯管理的结构主要体现在4个维度:晋升公平、注重培训、职业自我认识和提供职业信息。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组织主导与个体参与作用更为显著,其职业生涯管理策略的内容及构成因素有其自身特点。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IT产业与知识型员工特点提出了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策略的组成结构,通过对30家IT企业的366名知识型员工的问卷调查验证了研究假设。
一、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策略分析
在以往的职业生涯管理策略研究中,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职业生涯管理策略进行了维度划分。由于IT产业特点与知识型员工特点,IT产业知识型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既有一般职业生涯管理的共同点,也有自身的特点,其管理策略的构成要素有一定典型性。
(一)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策略集
由于IT产业具有成长速度快、发展周期短、知识技术更新快、转移成本较高、组织结构蜕变、人才消耗率高、并购合作趋势明显等特点,同时,IT产业知识型员工具有职业生涯弹性可变、职业锚典型稳定、职业周期循环重复、突出内职业生涯发展、重视工作一生活平衡等特点,IT企业的组织因素与知识型员工的个体因素在职业生涯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显著,两者之间是否匹配对于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而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作为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定成为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内容。因此,本研究将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策略分为3个维度,即职业匹配策略集,主要包括招聘与录用中的匹配;职业发展规划策略集,主要包括职业与自我认知及定位、信息与反馈;职业发展辅助策略集,主要包括信息与反馈、发展道路设计与实施、教育与培训、工作一生活平衡计划。其中,职业匹配策略集是确保职业生涯管理有效实施的前提,其作用是实现个体与组织、个体与职位之间的匹配。只有个体与组织的理念相容、目标一致、需求互补,同时使个体与职位间做到职得其人、人适其职,才能在组织与个体之间建立相对稳定、可靠的心理契约,才能使职业生涯管理成为组织与个体实现双赢的手段;职业发展规划策略集是确保职业生涯管理有效实施的基础,其作用是使组织的发展战略、目标与个体的职业发展计划、目标有机结合。只有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相互协调、互相促进,才能确保组织根据发展战略制订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措施,也才能使个体的职业发展计划在组织内得以实现;职业发展辅助策略集是确保职业生涯管理有效实施的核心,其作用是实现组织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双赢。只有职业生涯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与执行,才能使组织通过职业生涯管理实现吸引、保留、激励所需人力资源的目的,也才能使个体的职业发展在组织内得以实现。
与传统产业一般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有所不同的是,IT产业知识型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策略,在各类信息的提供与反馈策略中,增加了“提供IT企业联盟间相关职位信息”策略;在发展道路设计与实施策略中,增加了“支持IT企业内部创业、转行安置计划”等策略。在工作一生活平衡策略中,增加了“弹性工作制、目标管理制”等策略。这些都是由IT产业的产业集群效应、并购合作趋势、组织结构蜕变、人才消耗率高等特点以及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弹性与可变性、职业锚典型稳定、职业周期循环重复等特点共同决定的。
(二)研究假设
根据前文分析,本研究假设如下:
假设1: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策略的一阶结构包括6个因子,其分别是:招聘与录用中的匹配、职业与自我认知及定位、信息与反馈、发展道路设计与实施、教育与培训、工作一生活平衡计划。
假设2: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策略的二阶结构包括3个因子,其分别是:职业匹配策略集由招聘与录用中的匹配策略组成;职业发展规划策略集由职业与自我认知及定位策略、信息与反馈策略组成;职业发展辅助策略集由信息与反馈策略、发展道路设计与实施策略、教育与培训策略、工作一生活平衡计划策略组成。
二、实证研究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分预试与正式施测两个步骤,对厦门、深圳、北京、上海、福州、杭州、西安、大连等地30家IT企业的知识型员工实施问卷调查(由于采取电邮转发方式,无法确认具体发放人数),共回收366份,其中有效333份。在此基础上使用SPSS 10.0与AMOS 5.0统计软件对样本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二阶因子分析。
(一)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问卷主要用于分析IT企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策略的构成维度以及实施情况。在设计中,笔者首先回顾了Pazy(1988),Ivaneevich和Glueck(1989),Herriot,Gibbons和Pemberton(1994),Crabtree(1999),Baruch和Peioerl(2000),龙立荣、方俐洛和凌文辁(2002)等学者对职业生涯管理策略维度研究时所设计的量表。继而发现上述研究对于职业生涯管理策略的划分维度大都基于职业生涯管理实践方法层面,仅有Pazy与Baruch~1]Peiped从管理职能角度对职业生涯管理策略进行归类。
本研究根据IT产业特点与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特点,首先从职业生涯管理实践方法层面进行归类,提出六类职业生涯管理实践因子,分别是招聘
与录用的匹配、职业与自我认知及定位、信息与反馈、发展道路设计与实施、教育与培训、工作一生活平衡计划等策略因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职业生涯管理职能角度出发,将六类职业生涯管理实践因子进行二次归类为3大类职业生涯管理因子,其分别是职业匹配策略因子(包含招聘与录用的匹配)、职业发展规划策略因子(包含职业与自我认知及定位、信息与反馈)、职业发展辅助策略因子(包含信息与反馈、发展道路设计与实施、教育与培训、工作一生活平衡计划)。因此,在IT企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策略的题项设计中按照3大类、6种因子细分、编制。在这里,笔者主要参考了Williamson(1983,量表的Cronbach α信度系数为0.98)、Pazy(1988,量表的Cronbach α信度系数为0.9)、龙立荣(2002,量表的Cronbach α信度系数为0.95)等设计的职业生涯管理量表,设计了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策略初始量表,共44道题项。尔后,笔者分别与3家属于通信、互联网、软件行业的IT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就初始量表进行深入探讨,删除、合并了12道题项。在此基础上,请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的3位管理学、经济学博士对修改后的量表基于信度与效度作了进一步修正,最终得到含35道题项的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策略预测量表。问卷采用第二人称,以被试的客观感受作为衡量指标,使用“请您根据贵单位职业生涯管理策略实施情况的客观感受勾选对应选项”作为导语。问卷采用李克特式量表(IAkert-type Scale)5点计分法,以“很好”到“没有”(分别对应5分~1分)表示。
(二)预试与修正
为提高问卷调查的信度与效度,笔者邀请了厦门大学管理学院38位在职MBA(均为IT企业具有技术背景的管理人员,其中基层人员9名,中层人员2口名,高层人员9名)以及厦门市2家IT企业(1家软件企业,1家通信企业)67名员工(一线技术人员37名,具有技术背景的管理人员30名)对初始问卷实施预试。测试中除要求被试如实、认真填写外,还请被试对疑问之处进行标注并在意见栏中提出修改意见。整个预试共发放问卷105份,回收问卷105份,合格样本105份。
通过预试,笔者发现整体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Cronbachα为0.68),但仍有改进空间。通过对修改意见分析归类,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个别描述用语较专业,不易理解;二是个别职业发展措施与企业实际情况有出入;三是个别题项的内容表述上有重复;四是个别题项的表述上易导致歧意;五是绝大多数知识型员工认为纸笔式的问卷调查耗时、费力,不符合当前IT企业管理的“e化”趋势,建议改用电子问卷形式。据此,笔者又对问卷题项进行增减、修正并最终形成正式问卷,共含31道题项。
(三)正式施测
本研究以厦门、深圳、北京、上海、福州、杭州、西安、大连等地的30家IT企业作为调查对象(见表1),同时又与企业人力资源主管进行沟通,获得了支持。其中电子设备或硬件制造业6家、软件业7家、互联网业8家、通信业4家、信息服务业5家。统一使用电子问卷形式(采用文档保护技术,防止误改题项,造成废卷),以电子邮件发送给被调查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由其按照要求统一发放。问卷中预留了笔者的电子邮箱地址,被试完成后可直接发回,避免了对问卷中敏感问题的回避,提高了回收效率。最终,共回收366份调查问卷,剔除10%以上题项未选(11份)、问卷结果雷同(10份)、题项作答简单集中(尤其是连续20题以上选择同一选项者,12份)等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333份。
(四)信度与效度分析
在信度分析方面,采用内容一致性信度评估;效度分析方面,采取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相结合的检验方法。由于在问卷设计时,参考了大量相关研究文献并由多位专家对问卷内容进行审核,具备一定的内容效度。检验主要针对内容一致性信度与结构效度进行。
信度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分半信度如表3所示。
从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结果来看,Cronbach α系数为0.9028,分半信度为0.8833,均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说明问卷信度非常好,可用于进一步分析。关于结构效度将结合因素分析检验进行。
(五)探索性因素分析
将333份有效样本中的167个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符合样本数一般不低于测量题项5倍的统计分析要求并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因素分析。首先,对样本进行KMO值与Bartlett's球形检验分析,其中KMO值为0.892(大于0.80),Bartlett's球形检验的X2为38069.513(自由度为465,显著水平0.01),这说明样本适合做因素分析。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样本特征值大于1的题项提取公共因素。最后,采用正交旋转处理并对所得的公共因素根据理论分析进行辨认与命名。为确保题项区分度,在提取公共因素过程中,仅保留因素负荷量在0.5以上的题项,去除同时在不同公共因素上负荷差异过小的题项。
第一轮公共因素的析出结果包括五个因子,与前文分析的六因子假设有所出入。分析发现前文假设的信息与反馈因子已不存在,其对应的各题项分散到了假设的教育与培训因子、发展道路设计与实施因子以及职业认知与自我定位等因子中。同时,弹性工作时间也由原设计的工作一生活平衡因子转移到教育与培训因子中。针对上述结果与原假设的出入,进一步分析是否存在意义重叠或一题多解(一道题项在不同公共因子上的负荷均较高)的情况。结果发现“帮助员工分析发展瓶颈原因”与“向处于发展瓶颈员工提供转向其他行业发展的建议”以及“鼓励学历再教育”与“为学习或深造提供条件”两组题项存在内部高度相关性。根据问卷设计的简约原则,去除“帮助员工分析发展瓶颈原因”与“鼓励学历再教育”两道题项并对剩余的29道题项进行第二轮公共因素提取分析。结果如表4、表5所示。
从提取结果看,共得5个公共因素,其中因素1包含9道题项,因素2包含7道题项,因素3包含6道题项,因素4包含4道题项,因素5包含3道题项。按各公共因素包含题项的含义分别命名,因素1为教育与培训因子,因素2为发展道路设计与实施因子,因素3为职业与自我认知及定位因子,因素4为工作一生活平衡计划因子,因素5为招聘与录用的匹配因子。对照前文分析,除原假设的信息与反馈因子消失,其所含题项除分别进入教育与培训因子以及职业认知与自我定位因子外,其余题项均与原假设吻合且所有题项在所属因素的负荷量均达到0.5以上。从变异量解释结果看,5个因素的变异解释量分别达到22.46%、20.62%、16.22%、12.58%和10.73%,总变异
解释量高达82.61%,符合因素分析要求。此外,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也表明,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策略集类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符合研究假设要求,问卷调查结果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分析。
(六)验证性因素分析
将333份有效样本中的另166个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符合统计要求。同时,采用AMOS 5.0软件进行模型拟合。由于SEM只能检验模型是否不被拒绝,因此本研究在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的原模型(5因子模型)基础上,同时假设了虚无模型(即所有策略间相关性小,无公共因子)、单因素模型(所有策略负荷于同一因子),再对3个模型的拟合度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的5因子模型是否合理。
1 对原模型进行拟合。发现模型拟合度一般,其中x2/df值为4.08,P值为0.05(P<0.05则模型被拒绝),GFI值为0.86,RMR值为0.06。通过观察模型修正指数(Modification Indices,记为M.I.),发现部分观察变量间存在较高相关度,如一般培训与专用培训、岗位轮换与工作丰富、重点培养与人员储备、指导手册与咨询探讨、能力评估与潜力评估、岗位轮换与通道转换、一般培训与路径设计、专用培训与能力评估、重点培养与能力评估等观察变量之间存在较高相关(M.I.值均大于30,说明增加观测变量间的约束条件对模型的拟合度有较大改进)。进一步分析,发现前5对相关度较高的观察变量分别属于同一因子内的观测变量且在企业调研过程中发现此类观测变量所代表的职业生涯管理策略在实践中基本上都是成对实施,其相关度较高符合理论与实践预期;后4对观测变量属于不同因子,但仔细分析发现相关度高的观测变量组所代表的职业生涯管理策略之间在实际中确实有较高的关联性,如采取岗位轮换实施培训的IT企业大多具有较完善的职业通道转换制度,否则实施岗位轮换既无制度保障,也没有实行的意义;而针对知识型员工制订的专用培训与重点培养计划往往是建立在对其能力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离开能力评估所制订的专用培训计划将无的放矢,而没有能力评估为依据则无法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因此,根据修正指数在这些观测变量间增加相关性约束并再次进行拟合,结果有了较大改进,其中几项关键拟合指标分别为x2/df值3.08,P值0.07,GFI值0.91,RMR值0.04。
2 对参照模型进行拟合。根据参照模型的定义,为确保拟合结果的可比性,参考原模型的修正指标,对单因子模型相应的9组观测变量同样增加了相关性约束。经拟合,两个参照模型的结果都不理想,其中单因子模型的主要拟合指标分别为x2/df值11.6,P值0.01,GFI值0.73,RMR值 0.105;虚无模型的主要拟合指标分别为X2/df值16.9,P值0.00,GFI值0.53,RMR值0.158。从拟合结果看,两个参照模型的主要拟合指标均较差且远不如原模型(5因子模型)。因此,从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看,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5因子模型检验通过,说明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策略集的一级结构由五因子构成,分别是招聘与录用的匹配因子、职业与自我认知及定位因子、发展道路设计与实施因子、教育与培训因子、工作一生活平衡计划因子。主要拟合指标结果如表6所示,假设1得到部分验证。
(七)二阶因子分析
通过一阶因素分析发现,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策略的5个因子构成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教育培训因子、发展道路设计与实施因子、工作一生活平衡计划因子间的相关性远大于这3个因子分别与其余2个因子间的相关性。此外,职业与自我认知及定位因子和招聘与录用的匹配因子间的相关性较低。由此,可推断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策略5个一级因子间仍存在进一步的结构关系。为进一步分析、验证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策略的结构维度,假设教育培训因子、发展道路设计与实施因子、工作一生活平衡计划因子3个一阶因子组成职业发展辅助策略集这一二阶因子,职业与自我认知及定位因子、招聘与录用的匹配因子各自构成职业发展规划策略集、职业匹配策略集这2个二阶因子并将此三维二阶模型作为二阶原模型。另设两个备选模型作为参照,分别是二阶虚无模型与二阶二维模型。其中二阶虚无模型假设5个一阶因子间仅存在简单相关关系,不构成二阶结构维度;二阶二维模型假设教育培训因子、发展道路设计与实施因子、工作一生活平衡计划因子3个一阶因子构成一个二阶因子,职业与自我认知及定位因子、招聘与录用的匹配因子构成另1个二阶因子。
同样采用166个样本对二阶结构模型进行验证拟合,结果如表7所示。从拟合结果看,二阶原模型的拟合优度好于二阶虚无模型与二阶二维模型,也就是说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策略由职业匹配策略集、职业发展规划策略集与职业发展辅助策略集三个维度构成,可进一步分解为5个策略因子,分别是教育培训因子、发展道路设计与实施因子,工作一生活平衡计划因子属于职业发展辅助子策略集,职业与自我认知及定位因子属于职业发展规划子策略集,招聘与录用的匹配因子属于职业匹配子策略集。由此,假设2获得部分验证。
四、结果分析
(一)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策略因子构成
从因素结构看,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策略共包含5个一级因子,分别是招聘与录用的匹配因子、职业与自我认知及定位因子、发展道路设计与实施因子、教育与培训因子、工作一生活平衡计划因子。该因子构成与最初设计的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策略一级因子构成相比,除信息与反馈因子消失外,其余因子及其构成基本与初始研究构想相同。进一步分析5个一级因子的内部结构,发现原设想属于信息与反馈因子的“提供内部可能的发展道路信息”、“对如何改进能力、业绩展开探讨并给予建议”、“定期对个人发展情况提供反馈和建议”等题项进入了教育与培训因子,而“提供联盟(关联)企业间职位信息”题项则进入了职业与自我认知及定位因子。对于教育与培训因子,由于IT产业的专用性强以及知识型员工专业度高等特点,IT产业知识型员工的教育与培训效益的高低除了科学制订一般性的计划、内容、方法外,还必须根据每位知识型员工的具体实际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培训内容、措施。这就必须让每位知识型员工了解组织内部的发展路径与组织结构,进而制订相应的职业发展目标,同时,要及时提供岗位对员工素质与能力要求的反馈以及员工职业发展反馈,据此设计培训计划与内容。因此“提供内部可能的发展道路信息”、“对如何改进能力、业绩展开探讨并给予建议”、“定期对个人发展情况提供反馈和建议”等题项进入教育与培训因子就不足为
奇。对于职业与自我认知及定位因子,除了对自我职业特质的认知、职业发展的探讨与指导外,获得与现有职位及专业相关的外部信息,对知识型员工的自我定位有重要参考作用。尤其是IT产业的产业整合度高、集聚效应明显等特点,为知识型员工提供联盟(或关联)企业相关职位的信息不仅有利于员工客观评价自我与正确定位,还能消除知识型员工从非正规渠道获得扭曲的职场信息,从而有利于知识型员工降低不恰当的个人预期,合理制定发展计划并与IT企业建立较稳定的心理契约,提高双方的相互信任。因此“提供联盟(关联)企业间职位信息”题项进入职业与自我认知及定位因子也就非常自然。此外,从最初假设的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策略结构分析,原设计的信息与反馈因子就分别属于职业发展规划策略集与职业发展辅助策略集两个二阶因子维度,这也与因素分析结果相呼应。
(二)各因子所包含题项的负荷量
从题项在对应的因子负荷情况看,大多数题项在其对应因子上的负荷量均达到0.6以上,这表明问卷所涉及的多数职业生涯管理策略在IT企业实际运作中有所使用并被知识型员工所识别。其中,“提供联盟(关联)企业间职位信息”题项在职业与自我认知及定位因子上的负荷量略低,为0.522,这反映了这项措施在当前我国大多数IT企业的实际运用中尚不十分普及。这是因为当前大多数国内IT企业缺乏战略联盟意识,“单打独斗”仍是主要运营模式,加之IT企业与知识型员工间缺乏充分的信任,企业担心提供外部职位信息会加快员工的跳槽与离职,进而提高人力资源成本。
(三)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策略因子模型的非标准回归系数
1 提供针对企业的“专用知识、技术培训”在教育与培训因子上的回归系数最高,达0.86,“安排专人指导或实施师带徒制”和“丰富工作内容、延伸工作范围”紧随其后,回归系数分别为0.83和0.82。这三项措施都与企业的专用知识、隐性知识的传播及培训密切相关,说明IT企业在教育培训投资方面对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投入较为重视,其中,通过专人指导以及延伸工作内容与深度已逐步成为提升IT企业知识型员工专用性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这与IT产业知识的专用性、隐性化特点相符合。
2 “帮助设计发展路径”与“提供在不同职业通道间转换的机制”在发展道路设计与实施因子上的回归系数最高,均达0.89,“提供多条职业通道(管理、技术及细分)”的回归系数也高达0.87,这说明大多数IT企业在设计组织结构与员工发展空间时,能提供多条发展通道并针对知识型员工特点帮助员工共同设计发展路径、提供灵活的发展路径转换机制。这也同时反映了IT产业专业细分、结构扁平的组织结构特点,要求企业必须在发展道路设计上采用更灵活、弹性、人性化的方法满足知识型员工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3 “提供性格、兴趣、价值观等评估”与“提供计划、协调、沟通、技能等能力的评估”在职业与自我认知及定位因子上的回归系数位居前两位,分别达0.87与0.86,说明大多数IT企业主要通过职业特性与综合能力的评估为知识型员工提供职业与自我认知信息并以此作为职业辅导以及员工制订职业规划的依据,同时也反映了IT企业的职业发展规划已逐步导人科学的方法与理念。
4 “灵活工作时间”在工作一生活平衡计划因子上的回归系数最高,为0.90,这表明大多数IT企业在处理知识型员工工作与生活矛盾问题上,更多地是通过弹性工作时间的运用扩大知识型员工自我管理权限,进而提高员工工作效益、促进工作一生活平衡。这一方面充分反映了IT产业工作过程难以控制、规范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知识型员工对工作独立性的要求。但在远程办公等灵活工作地点措施的运用则较低,说明我国IT企业在运用信息化办公的深度开发上,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5 “招聘中实施针对职位的能力、素质、兴趣测试”在招聘与录用中的匹配因子上的回归系数最高,达0.90,而“招聘中实施符合企业文化的个性、价值取向、职业目标测试”的回归系数也达到0.85,表明大多数IT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对于人才的全面衡量与匹配较为科学,既注重能岗位匹配也兼顾人组织匹配,但提供真实工作预览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五、结论与建议
职业生涯管理策略涵盖了人员遴选、安置、规划、培训、使用、退出等贯穿职业发展的各环节,具体的措施更是多达几十种(Gutteridge,1986;Gut-teridge,Leibowitz&Shore,1993;Pazy,1988;Barueh&Peiperl,2000;龙立荣等,2002)。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新的职业生涯管理方法与措施必将不断涌现。如何与时俱进,制订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策略,其关键是抓住事物的本质。
篇10
与基础教育的教学设计相比,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的涉及范围更广,也更复杂。由邓泽民编著、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第四版)》一书,系统阐释了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教学、职业教育传播的相关理论,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路径和方法及教学评价等相关概念,让读者进一步认识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观。该书从理论分析和人才市场需求的角度,提出了职业教育要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设计优化系统、激发动机、职业导向、能力为本的原则,进而提出了对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设计,构建了职业教育评价体系。
该书指出,学生是教学设计的主体,教学设计的主旨是帮助学生构建能够促进他们认知发展的良好环境,帮助他们积累学习经验、拓展学习路径、改善学习方法等,因此,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要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创设、教学评价等方面系统地加以研究。职业教育要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并参与的、以为社会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既要注重行业专业的发展导向、人才市场的现实需求,也要关注学生基于工作经验积累的能力提升、基于创新实践的合作学习能力提升,从而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该书认为,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要扎根于心理学、传播学、教育学等理论基础之上。从心理学来看,教学设计要体现以生为本,深入了解学生基于职业发展的学习诉求,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态度及心理特征,制定适合其发展的学习内容、学习路径和学习方法,满足他们基于多元发展的学习需求。从传播学来看,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技术的核心作用,基于行业专业的发展站在行业的前沿进行技术推广和应用,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从而更好地促进职业发展。从教育学来看,教学目标的设计要重点考虑学生的技能目标和认知目标。
基于教学设计的系统性,教学设计需要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首先要认识当前职业教育的问题、面临的困境及瓶颈等,并进行重点关注;其次要深入剖析职业教育的现状,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一定的数据和资料,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从而探索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制约因素的科学合理的措施;最后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在权衡已有设计方案利弊的基础上,选择当前、当地、当时最合理的设计方案。该书内容丰富,包括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行动教学的基本设计、教学设计评价的基本模式等。同时,基于职业教育不同层次的差异,从层次高低、功能划分、职业目标差异等方面进行了合理设计。在职业教育行动教学的基本设计中,分别阐释了任务驱动教学设计、项目教学设计、模拟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角色扮演教学设计、卡片教学设计、引文教学设计等多种模式,形成了关于职业教育行动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有利于指导相关人员开展实践。该书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向广大读者详细阐述了职业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且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为广大读者拓展了有关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的思路。该书阐述理论深入浅出,指导方法具体合理,可以作为理论书籍和工具书供职业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学工作者参考。
- 上一篇: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建议
- 下一篇:城市建设工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