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范文
时间:2023-05-30 16:10: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急性肠胃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因食用刺激性食物及生冷坚硬的食物引起胃肠粘膜出现炎症反应所致,呕吐、腹泻、腹痛、痉挛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且多数患者还出现黄绿色恶臭粪便。临床上治疗该疾病方法较多,不正确、不及时的治疗均会给患者带来严重不良影响[1]。在本文研究中,采取藿香正气丸在急性肠胃炎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从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肠胃炎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
对照组:共有23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的65岁,最小的22岁,平均为(46.65±0.43)岁。
观察组:共有24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的66岁,最小的23岁,平均为(46.57±0.38)岁。
对照组和观察组急性肠胃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给予患者5%葡萄糖盐水静脉滴注,每次500ml-1000ml,每天1次;同时给予患者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等治疗措施。
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藿香正气丸进行治疗,常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藿香正气丸:给予患者口服6g/次藿香正气丸治疗,每天2次,持续治疗一个月。
1.3观察指标
将采用不同治疗措施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急性肠胃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治疗总有效率可将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指标作为其判定指标。
显效:患者的排便次数控制在1-2次,呕吐、腹痛等症状消失。
有效:患者的排便次数控制在3次,呕吐、腹痛等症状改善。
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病情加重。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临床研究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最后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及处理,症状消失时间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总有效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当观察指标对比差异显著时,用P
2结果
观察组急性肠胃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其中,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分别为77.50%(31/40)、15.00%(6/40)及7.50%(3/40);而对照组急性肠胃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其中,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分别为65.00%(26/40)、10.00%(4/40)及25.00%(10/40)。由此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
观察组急性肠胃炎患者的腹痛消失时间及发热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
3讨论
急性肠胃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胃肠粘膜急性炎症反应,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发展快等特点,若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极易导致患者机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现象,严重患者可出现休克、败血症等现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
中医辩证认为,急性肠胃炎属“泄泻”、“腹痛”的范畴,多由湿邪、内伤饮食、外感六所致,导致患者脾失运化、胃失和降,造成患者的脾胃损伤。藿香正气丸为中药制剂,主要由广藿香、茯苓、白术、白芷、甘草、桔梗、陈皮、厚朴等组成。其中,该药中含有的广藿香有解暑的作用,能够起到理气和中、芳香化湿的作用,是藿香正气丸的主要成分;白芷具有和中祛湿及解表散寒的作用,为藿香正气丸的辅助成分;厚朴具有燥湿除满及行气宽中的作用,而陈皮有理气和胃的作用,两种药物同为辅药;白术具有补脾益气、利湿和中的作用,甘草有健脾和中的作用,同时还能对药性进行调和。将以上中药综合运用后,藿香正气丸能够起到良好的理气和中、驱邪扶正的作用[3]。现代药理学也表明,藿香具有镇痛及解痉的作用,可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并可对肠道的受损位置进行修复;同时,其还能强化患者胃肠道部位的吸收作用,从而起到止泻的作用[4]。
在本次研究中,将8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采用藿香正气丸与常规药物联合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而对照组为75.00%,由此可知,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更具有优势(P
总而言之,藿香正气丸在急性肠胃炎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同时还能有效缩短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值得推广及借鉴。
【参考文献】:
[1]常星,李洪伟.诺氟沙星联合加味藿香正气丸治疗88例急性胃肠炎的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6):728-729.
[2]蔡文群.加味藿香正气丸治疗急性肠胃炎4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8):45-45.
篇2
2015年12月,江西农业大学宠物兴趣小组接诊了1例急性病例。患犬为1只3岁的雌性金毛犬,定期免疫驱虫,体重约27kg。10日龄新生犬主要症状表现为流浆液性鼻涕、呼吸困难、哀嚎、不吃奶、腹泻等,出现症状后1d内全部死亡;母犬临床表现为行动缓慢、精神沉郁、流清水样鼻涕、阴道排出血性分泌物,体温38.6℃。呼吸28次/min。常规检查,显示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和冠状病毒(CCV)均为阴性。查阅相关资料后,遂怀疑犬疱疹病毒(CaHV)感染。经主人同意,对死亡幼犬进行剖检,结合症状和病变、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CaHV感染。
2临床诊断
2.1一般检查
CDV、CPV和CCV抗原检测试纸进行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2.2病理剖检与分析
支气管和肺切面有红色泡沫样浆液,肝、脾、肾、脑等实质器官的表面均有散布的灰白色坏死灶和小出血点,肾皮质层和肺表面大量散布着1~2mm灰白色坏死灶和小出血点,肝质脆易碎,肠腔内有带血的浆液,肠黏膜点状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病变显示幼犬大部分器官和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坏死,实质性器官病变更为明显,怀疑该犬感染CaHV。
2.3实验室诊断
取死亡幼犬的肝脏组织进行病原学检测。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组织中的总DNA。利用针对CaHVTK基因设计的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上游引物:5’-TGCCGCTTTTATATAGATG-3’,下游引物:5’-AAGCGTTGTAAAAGTTCGT-3’,产物长度498bp。基因扩增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获得大小约500bp的DN段,由此确定该犬为CaHV感染。
3治疗
采取抗菌消炎(氨苄西林钠,30mg/kg)、止泻(6-542,0.1mg/kg)、清宫(益母草膏)等治疗措施,加以抗病毒药(阿昔洛韦,100mg/kg)。用药2d后病症有所改善。
4讨论
CaHV于1965年在美国由Carmiehael首次报道,现已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我国现除外各省均有感染病例的报道。带毒犬排毒时间约1周,隐性感染的犬体内的病毒潜伏时间为数周到数年。
4.1临床病理
CaHV可引起犬的上呼吸道、肺、肝、肾、脾、肾上腺、胃、小肠、扁桃体等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各脏器的病变以灶性坏死和出血点为主,尤其肾、脾等实质器官的病变更为典型。犬感染的CaHV主要发现在泌尿道、口腔、眼睛和鼻腔的分沁物中。因此,有条件的动物诊疗机构在临床诊断时可以通过采集患犬的口鼻分泌物进行PCR诊断,避免误诊。
4.2诊断和治疗
CaHV感染的发病率远低于CDV、CPV感染等常见传染病,但受CaHV感染的幼犬发病急、死亡迅速,危害极大。同时此病与感染CDV、CPV、CCV和急性肠胃炎等病有相似之处易被误诊,因此在兽医临床诊断中需引起足够重视,做好鉴别诊断。目前认为针对此病使用阿昔洛韦并配合抗生素治疗有一定的效果;据报道使用免疫血清、对症治疗及提高幼犬温度,可望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4.3预防
由于20日龄内幼犬通常来不及救治就已经死亡,且治愈后存在复发的可能,因此本病应以预防为主。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加强消毒,尽量减少刺激,定期对犬只进行体检等,增强犬的体质,提高免疫力,对幼犬用保温灯取暖,一般可避免感染。虽然至今尚未研制出有效的弱毒疫苗,但带毒的犬场可自制高免血清进行预防接种。
5小结
篇3
关键词:仔猪 腹泻 原因分析 治疗措施
一、发生仔猪腹泻的原因
1、非传染性腹泻
(1)生理性腹泻。仔猪的生理系统发育不完善,且体温调节机能和消化系统还不健全所致腹泻。气候骤变以及保温不当时,仔猪对寒冷的抵抗力很差,很容易造成仔猪免疫力下降,此时肠道内大量繁殖致病性微生物,由此造成仔猪腹泻;仔猪对各种应激因素的变化等非常敏感,如断奶后母仔分离,食物变化,环境及其温度、湿度,这种应激反应也会导致腹泻;饲喂高蛋白、高钙饲量,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腹泻。
(2)营养性腹泻。妊娠母猪营养不良会影响胎儿发育,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某些微量元素不足均可影响胎儿发育,由此还会引起出生后仔猪发育不良和抗病能力下降,常会引起腹泻;哺乳期母猪其母乳中缺乏营养物质,使仔猪抵抗力下降而发生腹泻。
2、传染性腹泻
(1)传染性肠胃炎。临床上以厌食、呕吐、严重腹泻、失水为特征。10日龄以内仔猪病死率高达100%,5周龄以上猪的死亡率很低,成猪几乎没有死亡。此病一般多发生于冬季和春季,发病高峰为1~2月份。母猪可通过乳汁传播给哺乳仔猪,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
(2)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肠道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生,尤其是小猪易患此病,哺乳仔猪死亡率高达50%~100%。其特征体现为呕吐,腹泻。
(3)轮状病毒感染。此病毒经过口进入机体内,存于动物的肠道内,抵抗蛋白分解酶和胃酸,造成双糖消化障碍,使电解质从细胞外液转移至肠腔,从而导致腹泻。仔猪在8周龄以内发病率高,可达到50%~80%,若有大肠埃希氏菌混合感染更严重。
3、细菌性腹泻
(1)猪痢疾。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它是由猪痢疾密螺旋菌引起的。在7~12周龄的猪发病率最高。开始发病时,常呈急性,其表现主要是食欲废绝,同时剧烈下痢,严重者发生喷射状水泻。
(2)仔猪黄痢。是一种传染病,该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且极易致死的传染病。病猪特征表现为排黄色或黄白色水样或浆糊样稀粪,可使猪迅速昏死。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10日龄以内的仔猪极易发生此病。3日龄以内的猪发病率90%左右,死亡率达100%。该病的特点往往成窝地发病。
(3)仔猪白痢。本病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其特征是突然腹泻,并排出白色、灰白色粥样粪便,有腥臭味。病猪表现畏寒,拱背,行动缓慢,脱水,皮肤粗糙无光泽,食欲减少,饮欲增强。病程长短不一。短的2~3天,长的1周左右,15日龄以上的病猪多能自愈。
(4)仔猪副伤寒。是一种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对于仔猪副伤寒,因为目前使用的疫苗均为活苗,且采用口服或注射法免疫。疫苗和药物不可同时使用,以防免疫失败,引起大批仔猪发病。
(5)仔猪红痢。该病是由c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引起。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常见于1~3日龄新生仔猪,偶尔发生在2~4周龄以下的仔猪。发病特征是仔猪排出红色稀粪便,病程短,但死亡率高。
4、寄生虫性腹泻
(1)猪球虫病。球虫寄生在成猪体内,只呈带虫状态而不表现临床症状,该病对7~10日龄的仔猪危害较大。病畜发生水样腹泻时,生长发育缓慢。
(2)线虫病。线虫寄生于猪消化道内,并且有多种。如猪蛔虫、食道口线虫、类圆线虫、毛尾线虫等,主要侵害仔猪,常引起腹痛、腹泻。
二、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
1、非传染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1)搞好饲养管理。主要是舍内的温湿度和环境卫生必须得到保证;断奶时要根据仔猪的体况,对断奶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并逐步过渡;避免一切应激因素,如惊吓、转群、母仔分离、突然更换食料等。
(2)为了营养平衡,要饲喂全价的饲料。因为饲料营养全价,其配方合理;严禁喂发霉、变质、有毒的饲料;为了调节仔猪肠道均群平衡,饲料中可添加有机酸和酶制剂,以避免肠道疾病发生。
(3)搞好整个妊娠期的饲养管理。哺乳期间,在饲料中,可以添加2%的牲命1号,使哺乳母猪的营养水平及仔猪的预防保健工作得到保证。仔猪出生当天,并灌服“护仔安”,出生后2~3天肌肉注射右旋糖苷铁、牲血素或铁钴合剂等,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预防仔猪黄、白痢。
2、传染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1)病毒性腹泻主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疫苗防疫。在经产母猪产前45天和15天各肌注“传染性胃肠炎一流行性腹泻一轮状病毒三联疫苗”一次,或在母猪产前25~30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一流行性腹泻一轮状病毒三联疫苗”。
(2)针对脱水严重的猪,可同时配合口服补液盐、黄芪多糖或肌注ATP,补充机体水分和能量,提高机体抗病力,防止脱水;在饲料里面添加“护仔安”,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
3、细菌性腹泻的防治
篇4
人类遭遇流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412年,史书就曾记述过一种可怕的、夺去了大批雅典居民生命的传染病。当时人们认为这是黑死病的一种变形,但今天从史料中可以看出,这可能就是人类遇到的第一次流感流行。
上个世纪是流感最为肆虐的时期。
1917年欧洲暴发西班牙流感(病毒类型 H1N1)疫症,导致2000万人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只是850万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流感疫症。
1957年2月在中国贵州暴发(病毒可能是在1956年从前苏联传来),其后散播至世界各地。全球受影响的人数占总人口的10%~30%,死亡率约为总人口的0.25%。
1968年流感从香港开始,全球的死亡人数达70万人,其中美国就占3万多人。
1976年新泽西一名青年染上猪流感,引致恐慌会暴发新疫症,并大规模推行疫苗注射。
1986年世界不同地区发生数宗人类染上猪流感的病案。
1997年香港发生禽流感,原本只影响鸡的病毒亦令人类患病。香港政府下令层宰150万只鸡。受影响的人数为18人,其中6人死亡。
2003年H5N1型病毒再现亚洲,导致香港一个家庭全体住院,其中一名男子死亡。同年,荷兰一家鸡场有89名工人集体感染H7N7病毒,出现眼部感染等类流感症状。一名兽医在参观鸡场之后死亡。
2004年禽流感在东南亚一带大规模流行。泰国越南44人感染,32人死亡,该病毒极具杀伤力,科学家担心该病毒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全球性流感大暴发的祸首。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人禽流感确诊病例统计表显示,目前全世界禽流感死亡病例已经达到200多例。禽流感的危害依然存在。
认识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它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区别
感冒和流行性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由于病毒是经由空气传播,因此首当其冲的是鼻子。病毒首先感染鼻黏膜,然后不断繁殖,引致鼻黏膜发炎,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病症。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引起,这些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普通感冒较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要弱得多,一般人在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容易得病。所以普通感冒往往是个别出现,很少像流行性感冒流行时,病人成批出现。
普通感冒发病时,多数是低热,很少高热,病人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头痛、全身酸痛、疲乏无力,症状较流感轻微,并无生命之虑。对人体的影响通常只限于呼吸系统。所有症状都与鼻有关,如鼻涕、鼻塞和喉咙痛、咳嗽等。一般数天后便可痊愈。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仍然可能会受到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机会较多。
单纯型流感的症状为:突然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说胡话、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命。因此病极易传播,故应及早隔离和治疗。流感病毒的特性是有不种类型,每十年左右便会出现新的病种。
流感病毒的“飘变”和“移变”
流感甲型病毒的表面抗原会经常发生细小变异,这种变异被称为“飘变”(drift),形象地说,“飘变”就是病毒会通过细小的变化伪装自己,从而达到躲避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的目的。甲型病毒“飘变”的结果是流感每年都会发生,每年引发流感的毒株都有可能不同,人们每年都需要重新接种流感疫苗进行预防。
“移变”(shift)指的是流感甲型病毒突变,导致一种新的病毒“亚型”出现。因为人体内几乎没有抵御这种新生病毒的能力,所以“移变”的结果往往会导致流感的全球性大暴发。
流感病毒的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组液病毒科,球型,直径80~120nm,基因组为RNA病毒,其特点是容易发生变异。它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可感染人类,引起暴发或小流行。丙型较稳定,可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目前发现猪也可被感染。流感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对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
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
1.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猪、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
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与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
4.流行特征:
1)流行特点:突然发生,迅速蔓延,2~3周达高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大约6~8周,常沿交通线传播。
2)一般规律:先城市后农村,先集体单位,后分散居民。
甲型流感:常引起暴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约2~3年发生小流行一次,根据世界上已发生的4次大流行情况分析,一般10~15年发生一次大流行。
乙型流感:呈暴发或小流行,丙型以散发为主。
3)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见到流感流行。
流感的临床表现
典型流感起病急,潜伏期为数小时~4天,一般为1~2天;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一般持续2~3天;全身中毒症状重,如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持续时间长,体温正常后乏力等症状可持续1~2周;呼吸道症状轻微,常有咽痛,少数有鼻塞、流涕等;少数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有少数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老人、婴幼儿、有心肺疾病者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患流感后可发展为肺炎。
流感的临床分型大致有四种,包括:
1.单纯型流感:急性起病,体温39~40℃,伴畏寒、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明显,呼吸道症状轻微,可有流涕、鼻塞、干咳等。查体:急性病容,咽部充血红肿,无分泌物,肺部可及干性音。
2.肺炎型流感:较少见,多发生于老人、小孩、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原因:原发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混合细菌病毒肺炎。表现: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咳血痰、呼吸急促、紫绀,肺部可闻及湿音。胸片提示两肺有散在的絮状阴影。痰培养:无致病细菌生长,可分离出流感病毒。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高。
3.中毒性流感:以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为特征。表现为高热不退,血压下降,瞻望、惊厥、脑膜刺激征等脑炎脑膜炎症状。
4.胃肠炎型流感:少见,以腹泻、腹痛、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
流感也存在相关的并发症,通常表现为:
1.呼吸系统:细菌性气管炎、细菌性支气管炎、肺炎。
2.Reye综合症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的肝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年龄为12~16岁,退热后出现恶心、呕吐,继之嗜睡、昏迷、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肝大,无黄疸,脑脊液检查正常。可能与服用阿斯匹林有关。
3.其它: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等。
流感的预防
一、控制治疗传染源
流感病人是最主要的传染源,患者潜伏期即有传染性,且在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因此,健康人群在流感流行时节,应避免与流感病人进行直接或间接接触。比如家里亲人被确诊为流感后,饮食餐具就要分开洗涤、使用,并注意消毒;与流感患者的亲密接触也应暂停。
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呼吸道隔离一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
二、切断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主要借助空气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甚至大声说话时,都会将病毒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形成的细小飞沫随空气流动传播。另外,患者接触过的物体表面也可能附着病毒,人们接触这些物体表面后,就可能会造成感染。病人是流感的主要传播源,流感病毒主要潜伏在病人的鼻涕、痰和唾液中,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飞沫在空气中受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日照等条件影响。流感病毒在针织品、玻璃等物品表面上可存活3天,在空气中喷过流感病毒悬液后4小时,仍可找到病毒。
家庭、幼儿园、学校、办公室是流感集中发病比较严重的地方,也是流感传播链条中相互影响的重要环节。流感往往先从幼儿园和学校暴发,由孩子把病毒带入家庭,造成家庭成员间的交叉感染,所以家庭预防对控制流感传播有重要作用。
流行期间,避免集会或集体娱乐活动,老幼病残易感者少去公共场所,必要时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医护人员戴口罩、洗手,防交叉感染;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禽流行性感冒(AvianInfluenza,即AI)简称禽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引起鸡、鸭、鹅、火鸡、鸽子等禽类发病。可引起从轻微的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其中WHO认为禽流感传播的主渠道是粪便。
至今由禽鸟传人的禽流感有三种:甲型H5N1、甲型H7N7及甲型H9N2。禽流感主要通过横向传播,即通过易感禽类与感染禽类的直接接触或与病毒污染物的间接接触而传播,如被污染的饮水、飞沫、饲料及其他被污染的蛋筐、蛋盘、运输工具等。
被病毒污染的羽毛和粪便是重要的传染物,因为病毒含量高而且存活时间长,应特别注意。该病能否垂直传播,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但从自然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鸡蛋蛋黄、蛋清及蛋壳中均能分离到病毒,所以感染鸡群的蛋不能用作孵化,不经消毒处理的不能运至非疫区。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染病的鸡、鸭,也存在呼吸道传播的可能。
针对人类禽流感的预防,应做到:
1.管理传染源:加强禽类疫情监测;受感染动物应立即销毁,对疫源地进行封锁,彻底消毒;患者应隔离治疗,转运时应戴口罩。
2.切断传播途径:接触患者或患者分泌物后应洗手;处理患者血液或分泌物时应戴手套;被患者血液或分泌物污染的医疗器械应消毒;发生疫情时,应尽量减少与禽类接触,接触禽类时应戴上手套和口罩,穿上防护衣。
三、疫苗预防
流感疫苗的全称是流行性感冒疫苗。目前在我国使用的流感疫苗有三种: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国产和进口产品均有销售。每种疫苗均含有甲1亚型、甲3亚型和乙型三种流感灭活病毒或抗原成份。这三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副作用相差不大。
卫生部的《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试行)》中指出,所有希望减少患流感的可能性,没有接种禁忌,年龄在6个月以上者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指导意见提示,流感疫苗接种重点推荐人群是: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
推荐人群有:养老院、老年人护理中心、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出租车司机,民航、铁路、公路交通的司乘人员,商业及旅游服务的从业人员等;经常出差或到国内外旅行的人员。
指导意见还认定以下人群禁止接种流感疫苗: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慢性病发作期;严重过敏体质者;12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全病毒灭活疫苗;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人员。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全病毒灭活疫苗对儿童副作用较大,12岁以下的儿童禁止接种此种疫苗。60岁以上老年人是流感的高危人群,也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推荐人群。
适合老年人的流感疫苗中,全病毒疫苗的保护性稍好,但副反应稍大一些,亚单位疫苗副反应稍小,但保护能力稍弱。裂解疫苗兼顾了两者的优点,保护性和安全性比较好,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在11月之前接种最好,南方地区因为冬季来得稍迟一些,接种一般会延长到来年的1~2月。
为了保证流感疫苗的安全接种,疫苗接种也有相关禁忌症,凡具有下列情形者不予接种:
1.疫苗生产厂家的说明书中明确列出的禁忌症;
2.对鸡蛋过敏或严重过敏体质者严禁接种;
3.有急性临床症状,如发热、急性感染等现象的严禁接种;
4.晚期癌症病人、心肺功能衰竭者、孕产妇等慎用;
5.曾患格林巴利综合征者严禁接种;
6.除上述现象外,凡健康状况不适者、禁忌症不易掌握者慎用或咨询医生,再行接种。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统计资料称,全世界平均每年每10名成人中就有1人感染流感,每3名儿童中就有1人感染流感。
医学专家钟南山指出,流感的威胁在于其快速传播能力和病死率,而接种疫苗可使病死率降低1/3~2/3。我国使用流感疫苗的量处于相当落后的水平,如在大城市接种率不到0.1%,在老人等最需要接种的人群中接种率不到0.3%。
“提升我国对流感的预防控制能力关键在于提高公众接种疫苗的认识,因为从目前来说,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钟南山指出。
钟南山指出,预防流感应着眼于冬春两季,四大易感人群即60岁以上老人,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及医务人员,应按时接种疫苗。每年的9月至11月份是北方地区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期。
四、药物预防
金刚胺等是口服抗病毒药,可降低接触传播A型流感的危险性,用于易感人群可能感染而未发病者,金刚烷胺100mg/口服,2次/日,10~14天;对甲型流感有一定预防作用,对乙型流感无效。如果流感季节开始前几周或在症状出现2天之内服用上述物,作用效果会更好。通常给有发生流感并发症的高危患者服用上述药物,如有慢性肺病的患者或老年患者等。如果病毒已开始流行,那么在等待注射疫苗期间可以服药至注射疫苗后2周,以保证在机体应给疫苗建立起免疫力之前,使身体得到足够的保护。
五、日常生活预防
流感疫苗是针对流感病毒而制造的,对其他病原体根本没有预防作用。流感病毒有很多类型,目前使用的流感疫苗是世界卫生组织经过预测后推荐的,只能预防几个类的流感毒株,对其它的毒株没有预防作用,同样对其它病毒和细菌引起的普通感冒也无预防作用。所以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细节,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才是预防流感最好的做法。
1.勤洗手。感冒患者在擤鼻涕、挖鼻孔时会将病毒沾在手上,健康人若与患者握手或在公共场所接触了患者触摸过的物品,手上就会带有感冒病毒。所以勤洗手十分必要。
2.勤换牙刷。人们每天都要使用牙刷,若上面带有病毒,则容易反复感染;另外,牙刷常处于潮湿状态,病原体易滋生繁殖,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3.脚部保暖。脚对温度比较敏感,如果脚部受凉,会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使人容易受感冒病毒侵扰,同时提倡冷水洗脸。
4.饮食清淡。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饮食会降低人体免疫力,饮食过咸,会使唾液分泌及口腔内的溶菌酶减少,并降低干扰素等抗病因子的分泌,使感冒病毒易进入呼吸道黏膜而诱发感冒。
5.精神愉快。医学家通过观察发现,精神紧张、忧郁的人,体内抗病毒物质明显减少,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
合理睡眠。经研究表明,人在睡眠时体内会产生一种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的物质。因此感冒病人保证充足的睡眠十分重要。
7.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此外,在保证合理的食物摄取的基础上,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及有意识地增加某些营养,也可有效预防流感。
1.樱桃:樱桃营养丰富,其铁的含量尤为突出,超过柑橘、梨和苹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樱桃性温,味甘微酸,具有补中益气,调中益颜,健脾开胃的功效。春食樱桃可发汗、益气、祛风。但樱桃属火,不可多食。
2.韭菜:韭菜四季常青,可终年供人食用,但以春天吃最好。韭菜性温,最宜人体阳气,春季常吃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由于韭菜不易消化,故一次不应吃得太多。
3.菠菜:菠菜以春季为佳,其根红叶绿,鲜嫩异常,尤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机体对钙和铁的吸收,宜先用沸水烫软再炒。
4.葱、蒜:葱和蒜在春季营养最丰富、最嫩、最香、最好吃,此时食之可预防春季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
5.蜂蜜:春季多风,蜂蜜是最理想的保健饮品。每天早晚各饮用一杯,既可润肠通便,又可预防感冒,清除体内毒素。冲服即可,不需煎煮。
据专家介绍,红茶漱口可防感冒。红茶浓度5%,就能完全杀死感冒病菌,其杀菌效果来自红茶生涩成分的儿茶素。据统计,一般人喝的红茶浓度都在2%至5%之间,因此预防感冒的效果远比漱口水强多了。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力强,发病快。虽然容易治愈,但由于婴幼儿体质较弱,加之饮食或某些日常习惯的不合理,极容易引起感冒的反复发作。所以,感冒除药物治疗外,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容易被人们疏忽的禁忌,包括:
1.禁吃咸食:食用咸食后易使致病部位黏膜收缩,加重鼻塞.咽喉不适等症状。而且过咸的食物容易生痰,刺激局部引起咳嗽加剧。
2.禁食甜、腻食物:甜味能助湿,而油腻食物不易消化,故感冒患者应忌食各类糖果、饮料、肥肉等。
3.禁食辛热食物:辛热食物易伤气灼津,助火生痰,使痰不易咳出,故感冒患者不宜食用,尤其葱一定要少吃。
4.不宜吃烧烤煎炸的食物:此类食物气味刺激呼吸道及消化道,易导致黏膜收缩,使病情加重,而且也不易消化。
5.关窗闭户保温:关了窗,空气流通受阻,室内空气易趋混浊,微生物含量上升,对呼吸道更不利。
6.切勿吃药消除病症就当痊愈:很多人吃药止住鼻水、不再头痛或不再发烧时就当已痊愈,继续工作,这样做其实很不智,因为感冒实则还未痊愈,不好好休息,等于削减自身的免疫能力。
7.避免病中行房:耗用精力过甚,不宜。
8.洗澡洗头慎防着凉:热水澡后,血管扩张,体温降低,容易再次着凉。洗头后,应避免吹风或开空调,因为头发湿漉漉的,很容易使头部受寒。
流感的治疗
因为流感是由特异性流感病毒感染引起,所以针对细菌的抗生素对治疗流感无效;另外,流感病毒每年都可能发生变异,迄今为止,还没有针对特异性流感病毒的治疗药物。对流感的治疗只能是缓解发病症状或服用药物来治疗由流感引起的并发症。
流行性感冒的治则与治法和普通感冒基本相同,亦应注意以下3点:
1.充分的休息和足够的睡眠是迅速减轻症状、促进自愈、早日康复的前提,同时亦可减少传染他人的机会。
2.加强抗病毒治疗可应用金刚烷胺以对抗亚洲甲Ⅱ型(A2)流感病毒,每次100毫克,每日2次,有癫痫病史的患者慎用;用病毒唑对抗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每次100~200毫克,每日3次;有条件者可用干扰素和干扰素诱导物抗病毒。
3.积极防治并发症:应严密观察病情,尤其是婴幼儿及老年患者,须注意其体温、血象、痰色、痰量、心率等的变化,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西医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可靠的病原治疗。高热、头痛、全身酸痛较重者,酌情予以APC或安痛定等。剧咳者可予以咳必消、止咳合剂等。对继发性细菌感染者,可酌情予以抗菌素治疗及磺胺药口服。用磺胺药时,某些患者需警惕过敏反应。并发肺炎型流感患者应注意心力不全,可酌情输液、吸氧,亦可用抗生素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可予中成药口服。如银翘解毒片,每次4片,每日3次,适用于轻型感冒。速效伤风胶囊、板兰根等口服。同时可针刺合谷、曲池、印堂、风池等穴位或在大椎处拔火罐。
人禽流感的治疗
(一)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进行隔离治疗。
(二)对症治疗可应用解热药、缓解鼻粘膜充血药、止咳祛痰药等。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以及其它水杨酸制剂的药物,避免引起儿童瑞氏综合征。
(三)抗病毒治疗应在发病48小时内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奥司他韦(Oseltamivir,达菲)为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实验研究表明,它对禽流感病毒H5N1和H9N2有抑制作用,一般成人剂量每日150mg,分两次服用。1-12岁儿童剂量根据体重计算每次给药剂量,每日两次。15kg以内的儿童每次给药30mg,16-23kg每次给药45mg,24kg-40kg每次给药60mg,或40kg以上及13岁以上儿童剂量同成人。
2.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可抑制禽流感病毒株的复制,早期应用可能有助于阻止病情发展,减轻病情,改善预后,但某些毒株可能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有耐药性,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成人剂量每日100~200mg,儿童每日5mg/kg,分2次口服,疗程5天。肾功能受损者酌减剂量。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副作用。老年患者及孕妇应慎用,哺乳期妇女、新生儿和1岁以内的婴儿禁用。金刚乙胺的毒副作用相对较轻。
(四)中医治疗
1.辨证治疗
⑴毒邪犯肺
主症:发热,恶寒,咽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咳嗽,少痰,苔白,脉浮滑数。
病机:毒邪袭于肺卫,致肺卫蕴邪,肺失宣降。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⑵毒犯肺胃
症状:发热,或恶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舌苔白腻,脉浮滑。
病机:毒邪犯及肺胃,湿浊内蕴,胃肠失于和降。
治法:清热解毒,祛湿和胃。
⑶毒邪壅肺
主症:高热,咳嗽少痰,胸闷憋气,气短喘促,或心悸,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口唇紫暗,舌暗红,苔黄腻或灰腻,脉细数。
病机:重症毒邪壅肺,肺失宣降,故高热,咳嗽;痰瘀闭肺,故口唇紫暗,气短喘促。
治法:清热泻肺,解毒化瘀。
⑷内闭外脱
主症:高热或低热,咳嗽,憋气喘促,手足不温或肢冷,冷汗,唇甲紫绀,脉沉细或脉微欲绝。
病机:邪毒内陷,气脱,阳脱,阴竭。
治法:扶正固脱。
2.中成药应用: 注意辩证使用口服中成药或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配合使用。
⑴解表清热类:可选用连花清瘟胶囊、柴银口服液、银黄颗粒等。
⑵清热解毒类:可选用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或颗粒)、鱼腥草注射剂、双黄连粉针剂等。
⑶清热开窍化瘀类:可选用安宫牛黄丸(或胶囊)、清开灵口服液(或胶囊)、清开灵注射液、醒脑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
⑷清热祛湿类:可选用藿香正气丸(或胶囊)、葛根芩连微丸等。
⑸止咳化痰平喘类:苦甘冲剂、痰热清注射液、喉枣散、祛痰灵等。
⑹益气固脱类:可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五)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并发症。抗菌药物应在明确继发细菌感染时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六)重症患者的治疗。重症患者应当送入ICU病房进行救治。对于低氧血症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氧疗,保证患者血氧分压>60mmHg。如经常规氧疗患者低氧血症不能纠正,应及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治疗应按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原则,可采取低潮气量(6ml/kg)并加用适当呼气末正压(PEEP)的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机械通气的相关合并症。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应当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机械通气过程中应注意室内通风、空气流向和医护人员防护,防止交叉感染。
流感治疗应注意:
1.选药不能乱搭配
流感的治疗药物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抗病毒治疗,如复方胺酚烷胺(感康)、金刚乙胺;二类是对症治疗,如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发烧、周身酸痛、头痛,盐酸伪麻黄碱消除鼻黏膜充血水肿治疗鼻塞,抗过敏药马来酸氯苯那敏减轻打喷嚏流泪等,氢溴酸右美沙芬减轻咳嗽;三类是抗菌治疗,值得提出的是,如果流感没有继发细菌感染,如扁桃体炎、细菌性肺炎等则无需使用抗菌素治疗。
目前市售的感冒药大多是几种药物成分的组合,如白加黑、感康、银得菲、康必得等,治疗流感以上药物都可以选用,但含有化学成分的抗流感西药、中西合剂不可同时服用两种,因为同服会增加毒副作用。
许多治疗感冒、流感的中成药,一种药物即具有抗病毒、抗菌消炎、退热的作用,如连花清瘟胶囊。流感患者往往体内毒火很盛,像双黄连、清热解毒口服液、银黄胶囊等都具有很好的清内火作用,况且中成药具有毒副作用小的特点,更方便患有其他疾病的流感患者选药。
治疗流感选用含有化学成分的西药合用一种或两种抗流感的中成药效果最佳,治疗流感的西药可以与任何一种治流感的中成药同服,而且会加强治疗作用。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急性腰病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