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6 11:13: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亚健康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日趋显著,每年因此而退学、休学学生不断增多,甚至出现了自杀、伤害他人等极端行为。与极端案例相比,一般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亚健康问题更值得社会的关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能够主动适应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成为适应性良好、心理健康的人。
一、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的具体化,国外心理学家曾提出许多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有奥尔波特的“成熟者”模式、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模式和罗杰斯的“功能充分发挥者”模式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心理健康七项基本标准:智力正常;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谐;能主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保持人格的完善和健康;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结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可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界定为:第一,心理健康应表现为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第二,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豁达的心胸,充分展示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第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善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保持独立,宽以待人,尊重、信任他人,有合作精神。第四,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思想、信念和行动都能与社会保持同步。第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付诸行动,有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精神。
二、大学生亚健康心理状态的一般表现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情感亚健康、思想亚健康和行为亚健康等,对心理亚健康的界定多为描述性的,例如“一种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介状态,这种状态未达到ccmd-ⅲ等精神病学诊断标准,但同样会给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还可诱发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和心理危机”。
心理亚健康状态多表现为频繁出现的情绪躁动、兴致低落、注意力不易集中、过分敏感或行为能力下降等特征。心理亚健康状态使人们在家庭生活、人际沟通等方面产生困惑、压抑、郁闷等心理感受,从而导致家庭生活失调、工作效率低下、人际交往困难等不良现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主要有以下表现:
1.人际交往弱势心理状态。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退缩、消极、敏感,常常难于与人沟通。由于不善于与人交往,这部分学生的性格孤僻,在人际交往时担心不被别人理解,怀疑别人对自己有意见,产生危机感。此类学生自我封闭,不愿找人倾诉,表面上看起来很正常,但往往会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他们在对人处事时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易接受他人意见,不理解其他同学的需要,经常责备别人,缺乏合作精神。人际关系交往弱势心理状态严重影响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健康。
2.学习焦虑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精神紧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感到学习困难,担心自己成绩下滑。还表现为放大自己的心理问题,把问题看的很严重。此类学生对外界的反应有极端化倾向:一种是亢奋型,另一种是压抑型。此类学生往往过去取得过较好的学习成绩,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
3.灰色心理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苦闷、懈怠、冷漠,对事物缺乏兴趣,自卑感强烈,对事物有畏难情绪等。部分学生表现出周期性的情绪波动,情绪高涨时充满活力,低落时则异常消极。这与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明确的目标有很大的关系。
4.情爱挫折心理状态。这类问题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主要是因爱情不顺而产生过分强烈的情绪并走向消极状态,但又不能自我调节的心理反应。在不同的情况下,情爱挫折心理的心理反应也不尽相同。在情爱问题上最突出的表现是消极情绪,丧失自信,失去对人生价值的正确追求。
三、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
1.教育方法不适当。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和家庭往往采用功利主义的教育方法,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部分家长因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常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形成抑郁焦虑、敏感多疑、偏执敌对、自卑易怒等不健康的品质。还有一部分家长在子女进入大学后只重视对其提供经济支持,而忽略了子女的心理成长,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出现。
2.社会不良现象扭曲了大学生的价值观。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诸如未通过公平竞争而赢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部分意志薄弱的学生面对遇到挫折时,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甚至形成扭曲的大学生价值观。激烈的社会竞争、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学习压力使人身心疲惫,也容易导致心理疾患。
3.网络带来的心理压力。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28.96%,高于25.6%的全球平均水平,我国网民数达到3.84 亿,其中学生占31%,是最大的网民群体。网络生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浏览网站信息,其次是消闲娱乐、与人沟通及阅读新闻。网络上信息泛滥,心理活动规律表明,当外界输入的信息超过人的正常负荷后,容易造成压力和混乱,妨碍深层思考,而且上网减少了学生与现实世界的交往,造成其人际情感匮乏,进而产生各种情感冲突。而学生一旦沉迷于网络,就容易丧失自制力,形成对网络的依赖,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
4.社会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大学新生在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中,导致其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的大学与他们理想中的大学不一致,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很多大学生在高中时都是精英,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然而进入大学后,他们头顶上的光环消失了,巨大的失落感和心理落差使得这些学生或自暴自弃,或自我封闭。大学生的社会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会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5.家庭贫困。部分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而产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社会的援助也可能会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此外,现行的就业制度也加剧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他们既不能依靠父母,也没有金钱做后盾,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更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
四、应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的措施
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大学生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更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要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尽早进行有效干预,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对心理亚健康最有效的办法是调动个体自身的积极性,提高其心理免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把握自己的心理状态,激发其自我调控的潜能,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互助机制。同学和朋友是大学生首选的倾诉对象,他们也可以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自发的、随意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在大学生群体中建立心理健康互助机制,以此来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状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038-02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价值观重构的时期,价值观点日趋多元化,社会信息瞬间万变。独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时,自幼受到过度保护、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大学生难免会受到极大的心理冲击。不仅如此,学习、生活、交友、就业等方面的挫折也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问题。2011年教育部的一份报告指出:针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因心理压力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比例高达20.23%,全国大学生因心理精神疾病退学比例占总退学比例的54%。由此可见,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压力的困境,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不可否认,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极端事件不断发生,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从师资配置等多方面进行了努力,但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所以依然存在不少不足之处。本论文将考察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分析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其不足,并探讨其改革措施。
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有30年的历史。纵观这3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短短的20年里(指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笔者注),从无到有,从冷到热,从少到多,从无序到规划,从自发到自觉,从社团行为到政府行为,从介绍引进到深入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和发展阶段三个时期。”[1]
具体而言,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学者主要介绍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初直今,无论政府还是高校都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人、财、物等方面进行了投入。更重要的是,党的十报告专门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写入十报告,凸显了我国政府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二、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
如前所述,经过政府和民间的不懈努力,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因为其起步较晚,所以依然存在诸多不足。
1.心理健康教育受重视程度不足。根据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要求》(下称《基本要求》),包括情绪管理、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等心理健康课成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根据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整个大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占2个学分,而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占8个学分。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主要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2.心理健康课程自身的不足。关于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规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还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等,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课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2]。不仅如此,心理健康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也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本要求》规定“课程要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3]尽管如此,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讲解、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师生互动、实践体验环节,从而使该课程呈现出形式化、简单化、德育化的倾向,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的局限性。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包括专职德育教师(即心理健康课程任课教师)、其他德育工作者(如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如前所述,目前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极大地限制了专职德育教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尽管目前高校普遍设有心理咨询师,但是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不仅包括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同时还承担教学与科研任务。这些咨询师在理论的系统性和深度方面均存在不足。此外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在心理咨询师的配置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有些高校心理咨询师严重匮乏。由此可见,心理咨询师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所承担的职责也急需加强。
三、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为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的真实状态,探讨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笔者曾对本校某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共20道题,由受调查者对自身心理压力的认知、心理压力的来源以及排解心理压力的途径三大模块组成。调查对象包括一年级学生26名、二年级学生29名、三年级学生37名、四年级学生39名。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31份,回收有效问卷12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9%。在此结合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探讨如何加强和促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1.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笔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对于“您认为学校应该为大学生开设心理辅导方面的课程吗?”这一问题,一至四年级中选择“应该。很有必要。”的学生比率分别为48%、63%、72%和55%。由此可见,尽管目前我国心理健康课程存在诸多不足,但是大部分学生依然对此寄予了期待和希望。因此高校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以期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2.建设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从事心理教育的师资人员紧缺、专业性不强的现状,建设一支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的师资队伍迫在眉睫。“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各高校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加强对专、兼、聘职教师的长短期培训,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接受掌握新观念、新方法与技巧的自觉性,提高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6]
3.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有所不同。对于“您觉得您的心理压力来源于哪方面?(多选题)”这道题,一年级至三年级中分别有84%、62%、83%的学生选择了学习,占据第一位。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尽管学习因素退居第二位,但仍然占据了41%。由此可见,在整个大学期间学习压力一直是学生压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对学生学业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压力。
其次,针对同一问题,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中分别有36%、41%、59%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占据第二位。而升至四年级后“就业”则成为学生压力的最大来源,所占比例为72%。由此可见,在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的当今,就业已经与学业并列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最大来源。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在新生入学之际便对其进行有关人生规划、择业就业的指导,此后随着年级上升逐步跟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确定恰当的职业发展目标,以便其在毕业后顺利步入职业生涯。
4.加强生命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针对“您如何看待近年来大学生因压力而自杀事件?”这一问题,选择“理解,有过类似想法”的学生比率分别是:一年级0%、二年级3%、三年级8.1%、四年级8.3%。由此可见,随着年级的上升,学生所面临的压力越大越大,个别同学甚至出现厌世的悲观想法。这一结果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即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松懈,尤其应该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更加乐观、积极地面对各种问题和压力。“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从知情意方面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完满人格,提高学生对生命及生命价值的认识,使其在社会中创造生命的价值。”[7]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珍惜生命,关爱自己。
四、结语
本论文考察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从心理健康课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等视角分析其不足之处,并从心理健康课程建设、人员配置等方面探讨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无需赘言,大学生不仅承载了各自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更肩负着整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亦成为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仰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2]教思政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1]5号[Z].
[3]教思政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1]5号[Z].
[4]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第24号[Z].
[5]马建青.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与结合[D].浙江大学,2006.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了机遇与希望,但另一方面也充满了竞争和挑战,心理冲突、心理压力成为现代青年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年更高的抱负和追求,面临更多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挑战,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与冲突反而比同龄人更多。我国目前有在校高校大学生2000多万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发展与就业,同时也关系到民族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家的未来。因此关注大学生的压力状态是非常必要的。大学时期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时期,它是人格发展、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往往容易导致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而相关的科学研究都表明心理压力过大,容易导致生理方面的身体不适,心理方面的消极情绪甚至行为方面的过激。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年会2003年公布的大学生心理调查表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占16.37%,有某种心理问题的占34.9%。2004年7月4日的中国青年报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0%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0%的大学生出现焦虑症状;12.0%的大学生存在敌对情绪。由此,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文献回顾
压力是一个有多种内涵并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科中有不同定义的词语。1936年,“压力研究之父”,加拿大生理心理学家汉斯•薛利(HansSelye)首先将压力的概念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又于1956年将压力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并界定为令个体紧张的威胁性事件、突如其来的危险刺激情境。[1]自此后,有关压力的研究越来越多,不同学者亦从不同的角度界定压力的概念。
回顾1985年至2005年的西方文献后发现,这十几年当中,西方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没有明显变化。西方文献所报告的校园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习、社会和情绪方面,或来自于个人方面。主要的学习压力源有考试、竞争、时间、教师、课堂环境和就业等,主要的个人压力源有亲密关系、父母关系、经济问题、人际关系、居住条件、外表等。[2]这与我国的研究基本一致,我国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压力普遍包括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三个方面。我国著名学者樊富珉等人在清华大学的调查显示,在校生活期间,个人前途、就业、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经济问题是困扰大学生的主要问题。[3]李虹等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压力量表》对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测试,发现大学校园压力的主要类型为:学习烦扰、个人烦扰、消极生活事件。[4]
与大学生压力研究的数量相比,研究生压力的研究显得不够。张月娟等研究发现,研究生承受的主要压力是学习负担重、就业升学压力、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恋爱不顺利或失恋等。[5]陈江波研究发现,研究生压力由八个因子构成,即专业发展、论文要求、担忧未来、经济和相貌、人际孤单、学习任务等。[6]
国内外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类别的研究多集中在日常生活事件方面,认为日常生活事件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应激源,其中学习、就业、人际关系、恋爱、前途、经济等问题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事件。但是这些研究各自的概括、归类方式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研究结果不可比。[7]
也有很多学者对不同类别的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做了比较研究,主要从年级、性别、专业、生源这四个方面研究了不同类别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差异性:
(1)从年级特点分析,大多数西方研究认为一年级大学生的压力最大。然而国内的研究结果却和西方的大相径庭,学者们各有所执,没有形成普遍观点。(2)从性别角度讲,西方的文献基本都认为女生的校园压力要高于男生。我国的研究则发现男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女生,但是在不同的压力源存在一定的差异。[8](3)从专业角度分析,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压力方面有明显差别,理、工、医科大学生在学习、交往情感及总体压力感上高于文科大学生。[9](4)从生源角度分析,很多研究都显示农村学生的感到很有压力者超过城市学生;独生子女比起非独生女压力较小,应对方式也更健康。[10]
现有的关于压力应对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面临压力时更倾向于自己解决,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比较多。不太严重的压力,大学生自己也能解决。但大学生进行专业心理咨询的很少,如果遇到相对严重的压力事件,不去寻求专业援助是有害的。[11]目前对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方法与内容都比较单一,分类标准也不统一,大学生压力应对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缺乏,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明显。
从以上对国内外研究的概述中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问题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达成统一观点,还需要学者们做更多更全面的研究与探讨。从研究视角上看,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主要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三种学科介入,其中社会学的视角比较缺乏,研究多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托,停留在个体的微观层面,缺乏社会学角色理论、社会化理论等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探析。从研究对象上看,现有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缺乏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研究,对于大学校园中研究生、博士生等高层次群体的压力也缺乏探讨。本课题通过对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较研究来对现有研究作一个系统补充,以期完善现有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心理压力在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一般是指个体在环境中受到种种刺激,进而产生一种紧张情绪的心理状态。本文采用刘克善的定义,心理压力是个体对一定压力事件反映而形成的,并且是压力源、压力感和压力反应三者共同形成的综合性心理状态。[1]所以本研究主要从调查对象的基本属性、心理压力的来源、压力感的大小、面临心理压力的身心反应、应对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二)资料收集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选取的南京某大学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比较有代表性。
总体为该大学所有在校学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以学历层次为分层属性,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分别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各层次样本由多段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第一阶段,以学校的宿舍楼名单为抽样框,以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住宿区分别抽取5幢宿舍楼;第二阶段,以每幢宿舍楼的所有宿舍名单位为抽样框,以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个宿舍;第三阶段,进入每个宿舍,以床号为1、3的两名同学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2.访谈法
本研究将另外采取访谈法,选取10个个案,本科生研究生分别5名,以了解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群体在心理压力上的异同。
(三)资料分析方法
1.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运用SPSS11.5软件对问卷调查资料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
2.个案编码分析
本研究采用编码法对10个个案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具体方法如下:第一组为学生学历层次编码,本科生用“B”表示,研究生用“Y”表示;第二组为个案编码,用“个案”的英文单词“CASE”的第一个字母“C”和个案排列顺序的序数组成;第三组为话题的编码,每个问题分别用Q1、Q2、Q3等表示。
例:“B-C1-Q1”表示某本科生(B)个案1(C1)对问题1(Q1)的陈述或看法。
(四)实施过程
本研究在收集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的相关资料时采用了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以南京市某高校所有在校大学生为总体,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实际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7份,有效回收率为98.5%。个案的被研究者是问卷被调查者中的10位大学生。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在调查的197名大学生中,本科生100人,研究生97人,本科生中大一学生12人,大二学生37人,大三学生43人,大四学生8人;男生91人(占46.2%),女生106人(53.8%);文史类66人(33.5%),大农类89人(45.2%),管理类42人(21.3%)。
表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三、调查结果
(一)总体状况
1.心理压力的大小
表2目前的心理压力大小
频数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压力非常大,以至难以忍受
压力比较大
一般
压力很小
完全没有压力
从表2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有9名同学感觉“压力非常大以至难以忍受”,87名同学感觉“压力比较大”,压力感较大的同学比例(48.8%)接近一半,这说明现今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在不同学历层次的比较中没有发现明显差异,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群体,心理压力的状况都具有相似性,只有极少数学生(3.5%)认为自己压力很小或者完全没有压力。调查结果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大学生已成为新的心理高压人群。
2.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从表3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按顺序依次为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33.7%)、学业问题(23.3%)、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18.8%)、家庭与经济问题(12.5%)、异往问题(7.4%)、其他(4.4%)。
其中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学业问题、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是当今大学生的三项主要来源。
表3心理压力来源频次分布表
选择次数选择次数占总次数的比例(%)
学业问题13323.3
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10718.8
异往问题427.4
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19233.7
家庭与经济问题7112.5
其他问题254.4
总计570100.0
从表4可以看出,67.0%的学生把“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作为自己最主要的心理压力来源,前途问题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心理压力,这和许多前人的研究结果是相吻合的。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在心理压力来源方面有很大的趋同性,但是两群体又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我们从表4中发现,78.4%的研究生都把“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列为最主要的心理来源,而本科生的比例是56.0%,研究生中把前途就业问题当成最大心理压力来源的比例明显高于本科生。本人认为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方面是因为研究生群体中有相当多的人当初选择读研这条路时,是为了逃避大四的就业压力,在短短两三年的读研期间,他们不得不考虑出路问题,因为无处可逃,读完研仍需面对毕业就业问题。在处于第二位的学业问题上,研究生群体(29.7%)中的选择比例低于本科生(31.3%),在第三位的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上,研究生群体(25.9%)的比例更是明显低于本科生(40.8%),这说明随着年龄增长,经历的增加,个体逐渐成熟,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适应性逐渐增强,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更少的人会为学业和人际关系问题烦恼。
表4本科生与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前三项排名
第一位
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第二位
学业问题第三位
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
3.具体压力事件的心理压力的均值比较分析
经统计,大学生总体的心理压力均值约为1.76(在0-5分范围内),本科生的压力均值约为1.89,研究生的压力均值约为1.61。总的来说,本科生的压力感要大于研究生。在所列出的18项具体压力事件中,“亲人过世”带来的压力感(3.38)是最大的。死亡给人的感觉都是灰暗的、悲伤的、消极的,大学生正处于生命的黄金岁月,面对亲人过世这样的事件一时总无法接受,有的人甚至长期沉浸在悲痛中走不出来,给生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类突发事件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尤其大,大学生在其成长的过程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往往会因措手不及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加强对人生事件的心理预期教育,让大学生学会理智对待是个很重要的课题。
除此,专业的就业前景(2.89)、对前途的困惑担忧(2.94)、父母对自己的期望(2.35)、理想与现实的冲突(2.56)、人生的意义(2.09)这几项的压力感都相对较大。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1.14)、对自己的身形容貌(1.20)等都产生相对较小的压力感。
社交与人际关系虽然是大学生主要心理压力来源之一,但调查结果显示该项目下列出的几个具体事件产生的压力感并不是很高。而通常被认为是一大突出问题的异往问题带来的压力感也相对较小。笔者认为这是由于随着当今大学生的观念日益开放,已普遍抛弃了过去封建保守的思想观念,能正确看待异往,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异往问题。关于大学生恋爱的问题,大多数学生重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这种恋爱动机下,尝试恋爱的情况越来越多,受挫成为普遍现象,即使有压力,也只是阶段性的,大多能理性对待。但对于某些个体来说,异往引发的高压力感仍是不能忽视的。
我们从表5中可以看出,在学业问题、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异往问题下列出的几项具体事件中,研究生的总体压力均值都小于本科生,这说明研究生在这些事项上感到的压力要小于本科生。
表5心理压力的均值比较分析
具体事件本科生研究生总体
学业问题期末考试1.900.851.38
英语四六级2.221.391.81
考研1.921.241.58
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与同学朋友的相处1.200.801.01
与宿舍成员的相处1.080.690.89
与老师辅导员的相处1.170.941.06
异往问题失恋1.551.381.47
暗恋1.230.781.01
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专业的就业前景2.773.012.89
对前途的困惑担忧2.922.962.94
家庭与经济问题家庭经济状况1.511.631.57
父母对自己的期望2.472.222.35
其他问题亲人过世3.293.503.38
丢失财物1.491.031.27
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1.161.121.14
对自己的身形容貌1.371.031.20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2.542.582.56
人生的意义2.311.862.09
事实上,访谈的内容也显示出类似的结果。
“现在当然有压力啊,最大就是学业啊。我们课多得要死,痛苦啊。还有就是宿舍人际关系。上学期还好了,但这学期开始老有一些摩擦,很烦人的。”(B—C1—Q2)
“学业压力挺大的,考研的时候感到压力最大,这是我整个大学阶段最难熬的一段时间”(B—C4—Q2)
“有压力,但是不是特别大,和本科时候比没很大变化,现在主要是就业方面的压力。前途未卜的感觉。学业方面比本科时还轻松一些,没什么压力。”(Y—C7—Q2)
“人际方面也有些,不过是很轻微的,有些小摩擦一两天就没事的。”(Y—C8—Q2)
研究生在学业和人际方面的心态明显比本科生从容。
但是在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方面,研究生感到的压力就要大于本科生了。
“就业压力挺大的,当初是保送上的研究生,觉得读个硕士挺不错的,但是农业院校的农科专业就业前景渺茫,怎么能不担心。”(Y—C10—Q3)
“压力肯定是有的,还比较大,还有一年研究生也要毕业了,不知道何去何从,看当初的同学现在混得已经很不错了,自己还一无所有……”(Y—C8—Q3)
(二)大学生面临心理压力的身心反应
通过对大学生面对压力时的心理和身体反应的调查,我们发现,本科生与研究生在这方面的差异不大,大学生面对压力时经常出现的身体和心理反应有:头痛、头昏、睡眠障碍(失眠睡得不稳、噩梦等)、胃口不好、烦躁、焦虑、感到孤独苦闷、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等。大多数学生因压力产生的不良反应都处于轻度及轻度以下水平,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达到了中度甚至偏重、严重水平。这说明现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还是较强的,但我们不能忽视了那些少数。
表6面对压力的主要身心表现频次分布表(%)
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
头痛、头昏或身体其他部位疼痛38.148.210.22.01.5
健忘,记忆力下降27.457.910.73.01.0
睡眠障碍(失眠、睡得不稳、噩梦等)31.540.117.37.63.6
肠胃不适,感到恶心、胃口不好44.237.113.74.11.0
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34.043.714.25.62.5
感到孤独苦闷32.042.618.83.03.6
烦躁、焦虑,神经过敏,容易激动32.042.618.83.03.6
对事物提不起兴趣21.353.816.25.63.0
感到做任何事情都很困难38.643.111.75.61.0
篇4
[论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在快速增长。因此要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 %.近几年已达到30 %,由此看出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正在快速增长。因心理障碍而引发的打架、自杀、他杀等犯罪事件不断出现。这种情况告诉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引起重视的时候了。
一、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一)诸多矛盾排解不开。今天的大学生,从学校到学校,远离社会,缺乏自立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学生个人的自我期望值过高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一旦在某些方面触及个人利益.往往表现出不满情绪.甚至难以忍受。例如,招生并轨收费增加给学生带来一定经济压力;取消毕业分配制,学生担心自己的前程会被一些不公平现象毁掉等给学生心理造成压力。还有,学生在心理不成熟与生理成熟之间的矛盾,情绪不稳定,自制力不强等也会造成心理障碍。大学生谈恋爱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因失恋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障碍是很多的。因此有许多人都提出:“大学生性道德应该补课.他们不知道与异性接触到什么程度合适.有时伤害了对方也伤害了自己。”
(二)心理压力大。一些大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单独面对问题的时候,思想压力大.一筹莫展。几年来,有许多优秀的学生考入名牌大学.只因不会洗衣服、不会叠被感觉生活茫然而辍学或跳楼。去年,清华大学一名学生跳楼自杀.原因只是对于高中时代的名列前茅到现在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班级后几名难以忍受。
(三)就业问题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近年来.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就大城市而言,前几年.大专学历可以进来.现在.研究生可以进来.本科学历就很难了。一些热门专业办班过多导致人员过剩.加之全国大多机关、企业机构调整,本身存在一批下岗职工,无疑给就业造成更大困难。另外,学生就业过程中一些人为因素导致‘’公章不如老乡”等现象,给大学生就业造成更大的心理障碍。
(四)身体健康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一些家庭贫困而身患疾病的学生,因无钱治病而对疾病失去信心。觉得前途没有希望,又给家里增加负担,心理压力增大而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的出现。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的解决办法
现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素质教育自然而然地提到日程上来,而克服大学生心理障碍又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支点。我想主要突出一个“全”字,即“全员参与、全面教育、全程教育”。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为大学生就业建立起一种真企公平的竞争机制,才能给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之学有所用。
(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首先,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正所谓名师出高徒.低劣的教师是很难带出高素质的学生的。其次,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文理科都应普及心理学、教育学、美学教育,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教学方法要体现多样性、启发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要增加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向实用型人才转化。最终培养出真正的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的四有新人。
(三)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经常的心理咨询活动并定期做心理检查。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跟踪调查,配合家长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排解心中的疑惑.使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和竞技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磨练学生意志,陶冶学生情操,同时,通过活动也使学生培养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五)努力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环境是人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环境培养人塑造人,和谐的环境使人身心放松,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因此,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家长孩子之间的互相沟通,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篇5
关键词: 艺术体操 女大学生 心理健康
1.引言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人们承受的各种压力也逐渐增多和增大。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开拓者和建设者,所承受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20世纪末国家教委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有20.23%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据中国心理学会一项对22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其中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率占16.0%―25.4%,并且近年成上升趋势”。[2]这些都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艺术体操是一项徒手或持轻器械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以自然性和韵律性动作为基础的体育项目。其练习内容符合女子生理及心理特点,是既健美又健心的体育运动。[3]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实验组为贵阳医学院2008级艺术体操选项课5个班女学生150名。对照组为2009级普修课2个班女学生80名。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关于现代教学理论、健康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论文。
2.2.2问卷调查法。
发放调查表15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为100%。调查可信份数为148份,信度率为99%。
2.2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并加以分析。
2.2.4实验对比法。
将150名实验对象随机抽出80名和对照组80名,每组80人。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一学期艺术体操课和以常规教学内容为主的课堂教学,内容为田径和太极拳,并对他们学习课程收获的统计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艺术体操课后心情舒畅无郁闷情绪的调查
从表1可以明显地看出,艺术体操课后86%的学生情绪都会变好,14%的学生情绪处于稳定状态,没有一个学生的情绪表现不好。这充分说明了艺术体操课程能降低女学生的心理紧张状态,健全情绪生活,减轻心理压力;消除郁闷、疲劳的心理,改善一个人的情绪变化。心理压力是指内外环境的强烈影响所产生的情绪上的波动及生理上的变化。一个人长久承受心理压力,就会产生各种心理疾病,而艺术体操课可以通过自我宣泄来减轻不良情绪,减少心理压力。
3.2实验对象学习课收获统计表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中健美体形、改善姿态、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的百分比都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中健美体形、改善姿态、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较对照组要高出50个百分点或以上。这充分说明了艺术体操课程不仅能使女大学生学会实用的锻炼方法去健美形体、改善姿态、提高身体素质,而且能陶冶女大学生的情操,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和文化艺术修养,使女大学生得到全面的身心发展。[5]
3.3实验结果
实验前后大多数学生表现力、自信心、集体主义精神和人际关系四项指标自评都发生了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表3可知,艺术体操课对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节作用很明显。表现力,就是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人的感情、情绪、激情的能力。表现力能够营造更加活跃、更富有创意的学习氛围,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自信心是促进事物走向成功的支撑力,是促使人去探索、去创新、去实践的重要推动力。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成功速度的快慢,与自信心的有无或强弱有着密切关系。强烈的自信心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全过程中始终保持较强的兴趣。通过艺术体操课程的训练,女大学生获得匀称的体态、舒展、自然流畅的动作和表演后别人的赞扬和肯定,这些都可以使大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高,抑郁情绪得到降低,从而得到娱乐身心的效果。集体主义精神是理念的升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是工作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在艺术体操课中,让学生采用集体舞形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交往与集体活动中了解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社会交往能力是人与人间的关系,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建立好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的相互了解和彼此的沟通,能使人与人之间消除隔阂,相互帮助,这样将会促进学生更加亲近,养成合作的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提高学生心理应对能力;艺术体操课不但能增强人的表现力、自信心、集体主义精神、坚强乐观的性格,而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艺术体操课程能改善情绪。
情绪是衡量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最主要的指标。体育锻炼具有短期和长期的心理效应,能改善情绪状态,从而产生舒适的体验,满足人际关系的需要。[4]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由于学习负担过重,考试科目过多,以及对自己今后分配工作担忧,从而产生忧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映。如果他们能长期参加自己喜欢的艺术体操课程,自我封闭的意识在这里能得到彻底解脱,教学中融洽、和谐、高雅的气氛也能增强他们沟通和交往的意识和欲望,从而促使自尊心得到满足,使其紧张、压抑等焦虑反映降低,促使情绪得到很好的改善。
4.1.2艺术体操能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愉悦身心。
艺术体操课程能促使女大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必须相互配合,约束自己的动作、行为,学会相互沟通.理解,这样能够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另外,在进行有组织的艺术体操课的同时,与具有相同兴趣的人交流、谈话、接触也能使学生情绪高涨,心情愉快,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又调解心理,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从而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4.2建议
4.2.1高校应适当增加艺术体操、健美操等适合女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课程时数;开展艺术体操,健美操俱乐部,选修课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体操锻炼方法;组织艺术体操表演,交流和比赛等活动,改善艺术体操场地的环境和设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以提高艺术体操在女大学生中的普及率,更好地促进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6]
4.2.2艺术体操教学中应结合艺术体操运动的心理干预功能,加强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动脑自编自练的能力,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表现力,为改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4.2.3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特别留意动作完成差和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及时耐心地尽心辅导和鼓励帮助,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从而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和谐、民主、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达到健心的目的。[7]
参考文献:
[1]朱凤书,颜军,陈爱国.中小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9,2:139-141.
[2]本报讯.亚健康-21世纪人类医学的重大命题[N].新报:保健版,2003:10-24.
[3]黄美林等.艺术体操[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1.
[4]陈莉萍,李薇.艺术体操课对提高女大学生身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J].体育学刊,2002,5:38-40.
[5]赵小静.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课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功效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10:110-112.
[6]陈善凤.中等强调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09,4:118-121.
篇6
全体性特点。现如今,我国部分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问题,这些问题会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从高校的角度而言,缓解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舒缓大学生的消极情绪,改善大学生的困惑心理,是当前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现代传媒所具有的特点从根本上带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传媒的发展带来网络媒介的不断产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能产生全体性的特点。因此,高校心理健康要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其进行针对性分析与研究。自主性特点。现代传媒时代,教育者与接受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媒介产品的推出,传媒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教育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比如,人们利用微博、微信、网络视频,可以缩短心灵的距离,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平等的关系。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担当指引、参谋的主要角色,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出大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能够自觉、自愿地促进自我心理健康发展。一名高校心理学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现代传媒所带来的巨大作用,将其与教育进行全面结合,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存在的自主性进行充分调动。社会性特点。利用网络、计算机能够使社会信息传播呈现出无障碍的特点,在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能够现代传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伴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大学生的角度而言,要将自身需求与社会变化进行结合,在改变自身的同时,也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要依靠传媒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增强大学生的心理体验,使大学生的心理不断成熟,心理应付能力不断提高,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机遇
现代传媒下大学生心理机制得到完善。现如今,多元化的信息资源虽然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各种信息更新速度比较快,信息传输更加便捷,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更新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各种媒介产品的出现,像微博、QQ、微信等通讯功能的实现,能够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可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积极利用传媒产品,加强传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使传媒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精神指支柱。另外,在传媒信息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得到提高,心理得到放松,体会到传媒所带来的平等与尊重,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主性。现代传媒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平台。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咨询工作可以在网络中进行,网络传媒中开设的心理交流空间、心理咨询室等,打破了传统心理教育所面临的局限性,将咨询的覆盖率扩大。除此之外,利用现代传媒所开展的心理咨询活动,不仅具有趣味性,并且能够避免大学生害羞等心理情绪,使大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敞开心扉,将内心的心理隐私与心理困惑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辅导。现代传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得到扩展。高校可以利用现代传媒,采取多种方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咨询,比如,可以利用学校公开的论坛、贴吧、博客等,也可以在各种聊天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与此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者也可以利用媒体向大学生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比如向学生发放相关心理案例,建立学校心理咨询网站,提高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心理教育能力,从而促进自身发展与进步。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现代传媒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1.多种价值观念导致大学心理认知产生迷茫。
现代传媒在可持续发展中延伸出了众多媒介产品,由于传媒在发展中缺乏安全性,信息数量逐渐增多,信息传输速度加快,部分大学生的心理认知与心理选择变得迷茫,并且在诸多传媒信息的推动下,大学生对信息的真假无法及时辨别,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不够,从而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在心理认知上产生困惑与迷茫。
2.传媒环境特点导致大学生心理出现偏颇。
现代传媒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情况下,大学生可以淡化自己的身份,利用现代传媒构建一个虚拟的社会空间。但是,这种虚拟性会导致大学心理防御能力降低,并使其缺乏监督,容易出现放任自我、追求过度的心理,导致大学生在媒体活动中失去行为操守。现代传媒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3.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产生影响。
现代传媒中,媒体的信息量比较大,信息比较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多元化影响,也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这种发展现状使心理教师无法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无法找出大学生的心理矛盾与心理问题,出现失望与失落情绪。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不适应现代传媒。
现代传媒具有及时、方便、快捷的影响。在其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比较复杂,心理发展规律不平衡,在心理发展的走向上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而部分高校在心理教育中仍然采用传统教育方式,不仅不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模式,并且也会导致大学生心理矛盾难度加大,心理压力难以释放。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建立专题心理健康网站。目前,媒体的发展对大学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高校应该建立专业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普及,并且利用私密聊天工具,比如微信、QQ等,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另外,高校也可以利用各种传媒产品,为学生进行心理讲座与心理宣传。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媒体建设,进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化、媒体化。
1.增强大学生对现代传媒的适应能力。
现代传媒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使大学生能够对现代传媒进行辨证认识,对媒体信息进行正确解读,避免有害信息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危害。与此同时,还要给予大学生心理指导,让大学生能够对现代传媒有所认识,在利用现代传媒新颖性的同时,也要进行积极思考,避免出现抽象思维的钝化,避免快餐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篇7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心理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方面。
一、高校开展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规定,德育的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来说,在大学生中加强心理教育是由现代社会的客观条件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决定的。大学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充满机遇和挑战。求学、就业、交友、恋爱等使大学生面临多维的人生选择,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际关系纷繁复杂,而校园与社会的联系直接、迅速、频繁。大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但缺乏社会经验,其思想处在正在形成但尚未定型的时期,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和社会变革的冲击,这些都会使大学生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扰。
因此,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变革中主动适应社会,对于培养大学生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高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环节。
二、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现状
1、生理结构变化导致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生理上日趋成熟,他们有了性冲动和要求,渴望追求异性,但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缺乏认识,产生紧张、恐惧、羞涩的心理,在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排解时,轻者会出现性心理障碍,重者会作出不正确的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有资料表明,高校每年受处分学生中因性犯罪受处分者占20%左右,而且性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也在逐年递增。
2、情感丰富、强烈且不稳定产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正在迅速发展,在追求自主自立自强的过程中容易
偏激,感情用事,同时自我调控能力差,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经常徘徊在自尊和自卑,自信与自负,自控与失控的矛盾之间,部分大学生依赖性强,挫折承受能力差。
3、竞争激烈而残酷引发的心理问题
一些大学生由于学习和就业的压力,加之大学里强手如林,家长和个人的期望值过高,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容易产生失落感,部分学生由此走向极端,导致精神失常或自杀行为的发生。
4、人际关系不和谐促使的心理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条件。由于社会的纷繁复杂价值大学生缺乏相关的社会经验,一些大学生经常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遭遇挫折,由此而孤独、迷茫、愤怒,严重的还会出现社交恐惧症。
5、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
所谓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在生活上、身体尚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学生。他们或者家庭贫困,衣食拮据,或者身体病残,自理困难。这些困难往往造成并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中很多人在精神上心理上存在各种障碍或疾病,成为精神上的弱势群体。这些人大多性格内向孤僻,沉默寡言,不愿也不敢在集体活动或公开场合出现,甚至不交朋友不谈恋爱,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上只是常见的一些原因引发的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困扰着大学生。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
高校应根据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学科门类及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广泛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加强高校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及时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可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借助书信、电话、网络等形式向大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使不同的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同时,健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高校应配备从事心理教育的专业人员,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使班主任和辅导员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成熟的恋爱观和科学的性观念,加强性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从而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3、采取多种方式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
力。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首先应放在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较快完成转变上。同时,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人际交往中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
4、努力营造宽松、公正、向上的校园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加强人际交往中的品德和修养,增进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张弛有度,避免过分焦虑。尤其是对毕业生要配合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职业特点,客观分析自身条件,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6、关注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对这类大学生,高校应注重在物质生活上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把他们看成是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在精神生活中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积极、平衡的心态,使之健康成长。
综上,心理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开发潜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高校加强心理教育,对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21世纪的建设者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所谓新媒体,是在当前的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出现的媒体形式,如数字报纸、手机短信、电子杂志、网络博客等。新媒体的发展使人们在获取信息方面有了更便捷的途径。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使用新媒体技术最广泛和活跃的群体,对新媒体的较多接触,也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新媒体世界中的信息资源纷繁复杂,大学生在接触这些信息时,经常对其价值观、世界观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各大高校应该进一步探索如何应对多媒体环境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创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一、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分析
1.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影响
(1)新媒体环境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健全和完善自身的心理机制。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属于不断获取自我认同,认识并提高自己的阶段,感情丰富且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新媒体相比其他的传统媒体而言,在信息的传播范围和信息传播量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让大学生以更快速的方式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而对多方面信息资源的接触和了解,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感知世界,并把接触的信息与自身的生活状态相联系,以达到不断提高自己的目的。此外,在信息的搜集和阅读过程中,大学生还会逐渐养成勤于思考、注重自我反省的良好品质,对大学生逐渐养成健康的人格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2)新媒体环境为各大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加快速有效的方式。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对心理健康咨询较为抵触,所以,即使有心理困惑也不会寻求心理教师的帮助。但是,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在学校网站上设立专门的学校心理咨询论坛,由专门的心理教师负责回答学生提出的心理困惑。此外,心理教师还可以建立个人博客网站,让学生在其博客上留言提问。教师也可在网站上列出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论文和心理问题实例,传播健康的心理常识,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
2.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利影响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复杂,学生的心理状况也因此变得复杂多变,这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大学生接触来自不同方面的信息资源时,容易出现认同感缺失、选择恐惧等问题,而且,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多元化的信息会使很多大学生的心理失衡,心理问题也会随之增多。再如: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很多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开始局限在社交网络上,沉溺于网络世界,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缺失,人际关系较差,性格孤僻,进而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分析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接触和理解信息方面具有了更大的自,思维也更加灵活,但是对于任何权威性的东西都持怀疑态度,不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为此,各大高校应该立足于现阶段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改进心理健康教学,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1.注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世界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在现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吸引社会上的心理学专家,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如对于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以便让他们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心理问题,消除他们对心理问题存在的偏见。
2.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网络信息
大学生正处于个人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差,在新媒体环境下面对浩瀚如海的信息资源,往往会缺乏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甚至逐渐倾向于接触负面的、低俗的信息,导致最终迷失自我。为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辨识各类网络信息资源。首先,各大高校应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积极引导他们的网络行为,在面对低俗负面的信息时,应该提高自身的信息防御能力,保持思想的纯洁。其次,学校应该充分结合网络信息资源,开展网络心理辅导,让大学生学会如何筛选和利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进而发挥网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比如,各大高校可以在学校内定期开展网络法制管理教育,并制定与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相关的网络行为准则,让大学生在接触网络信息的过程中,不仅增强对信息的筛选能力,而且成为网络信息正确传播的引导者。
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则给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更大的挑战。为此,各大高校应该正确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立足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培养具备较高心理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篇9
论文关键词:阅读疗法心理健康大学图书馆
论文摘要:阐述了阅读疗法的概念和作用,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的方法和技巧。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因素急剧变化的时代,生活节奏加快,竞争13益加剧,对人们的思想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由于成长过程中的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心理疾患已成为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为数不少的学生在性格、情感上存在缺陷,相对缺乏独立自理能力,而且耐挫力较差,适应能力偏弱,导致在人际交往和面对新环境时引发出许多问题。与此同时,大学生们还存在着许多心理压力,这些压力来源于很多方面,有社会各种舆论带来的压力,有家庭传统观念和教育观念与自身观念的冲突带来的压力。大学生因心理障碍而休学、退学的占总退、休学人数的30%左右,自杀、犯罪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以上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的担忧和如何应对的思考。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和获取信息资源的地方,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为使图书馆发挥预防、化解、排除大学生心理问题、思想问题的教育职能,近些年兴起了“阅读疗法”,用以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有效资源,拓展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开展有特色的个性化服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治疗心理疾病,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应该重视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
一、阅读疗法的概念与作用
所谓阅读疗法,是运用生理学、医学和读者心理学的原理,通过有选择的读物和指导性阅读,来寻求心理问题的答案和解决的办法。阅读疗法能够排除读者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改善情绪,调整其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以达到辅助医疗的治疗目的。作为一种简单方便的心理自助疗法,其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美国科学家斯塔克在一项全美调查中发现,84%的心理医生在使用阅读疗法,该疗法在增进自信、改变行为和人际关系方面有特别疗效。
阅读疗法通过治疗者向读者推荐一些有益的相关书籍,使读者通过阅读来达到缓解、消除心理失调,促进心身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作为人的精神食粮的书籍,自古以来就有充实人的精神、满足人的欲求、启迪人的心智、调节人的情绪的作用。阅读疗法的干预水j可分为四个方面:智力的、社会的、行为的和情绪的。在智力水平上,阅读疗法可激发读者对自己的态度与行为进行反思与分析,并意识到处理问题的方法,获得关于人的行为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发展自己的必趣;在社会水平上,阅读疗法能扩展人的认识范围,强化礼会和文化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读者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更加有效地生活;在行为水平,阅读疗法可增强人的活动能力,给读者提供机会,以便在想象中体验各种行为模式,考察其可能的结果,也有助于抑制不成熟的行为,促进成长;在情绪水平卜,阅读疗法可使读者获得许多经验,在阅读过程巾可以有意或无意地获得情感的支持、认同,并通过体验作者设定情境中的恐惧悲伤,使内心的焦虑得以释放,使情感净化,从而使被压抑的情感和体验进入意识之中,开通情绪和冲动表达的渠道,获得领悟,为读者提供机会以了解自己的动机和他人特定情况下的动机,找到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阅读疗法既可以单‘地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疗法…起使用。阅读疗法的关键是推荐的书籍应符合治疗目的、当事人的病情和病凶以及阅读水平、阅读兴趣。要避免观点模糊甚至错误的书籍。阅读过程中,读者若能撰写读书笔记,并得到治疗者积极的关注和指导,则效果更好。因为阅读疗法有无压力、无顾虑、无强制性、具有暗示作用的独特优势,使读者易于接受。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意义
1.通过阅读疗法使大学生及时排除心理困扰。大学生目前患心理障碍疾病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应当采取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防重丁治的原则,以便有效地抑制住患病率二升的不良趋势。读者到图书馆可以无精神压力、无顾虑地进行阅读治疗,也不必支付咨询费用就能解决心理问题。因此阅读疗法相埘于心理咨询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阅读疗法具有娱乐、信息、益智、领悟等功能,有利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矫治,如同英格兰布里斯托尔大学医生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的:“阅读诗歌比吞服药丸能更有效地治疗焦虑症和抑郁情绪”。调查显示大学生70%曾经通过读书来解决心理困扰、排除心理障碍。所以阅读疗法不失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好办法。
2.拓展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方式。治疗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图书馆是责无旁贷的。阅读疗法服务的丌展是对几十年传统、被动的图书馆阅览服务方式的一种挑战,它顺应了信息社会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增强r高校图书馆在社会文化、信息市场的竞争力。
3.发挥了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高校图书馆除肩负着信息眼务的职能外,还宿负着对火学生进行思想、心理、文化、信息素质等多种教育职能。图书馆作为人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职能,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以书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有利于逐步完善阅读疗法的理论与应用。阅读疗法在同的研究历史较短,理论与应用研究十分匮乏,它的作用机理和应用效果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可以积累经验,在实践用中加强对阅读疗法的研究。
三、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阅读疗法
1.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由心理咨询师对馆员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人员要极大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必须具备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心理学、医学等基本知识,不断地加强自身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充分了解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
2.广泛宣传阅读疗法。我国对阅读疗法的研究还很少,研究进展较迟缓。图=馆可以利用宣传栏、校,播站,举办讲座等大力推介阅读疗法,向学生介绍阅读疗法的作用与基本常识。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一般都能从图书馆收藏的书刊资料中找到排解方法。这有助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乃至今后到社会上能够自觉而有效地利用图书这种特殊的药石预防和凋适心理障碍,使之终身受益。例如,某图书馆举办j,“阅读疗法”展览,以“现代生活的第二起居室——健康阅读——快乐生活”为主题,推广“以书为药”的阅读疗法,并向读耆推荐古代阅读疗法处方一一清代张潮开列的阅读疗法书目书本草和改编的常用对症阅读疗法书日。
3.图书馆设立专门的闭读台疗室。阅读治疗室应为专的阅览室,环境应布置得轻松幽雅,使读者感到精神放松。藏书要经过精心选择,放置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帮助的文献。由经过培训的咨询靖员,提供心理咨询书刊目录和专题文章,辅导读者进行有效阅读。
4.进行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在校园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常识,}传具有启发意义的佳作。让更多的网者来学习。推荐优秀书目,以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还可以和来访者在网络进行交流,解答他们的困惑,使更多的大学生获益。
5.丰富馆藏资源,编制专题书目。阅读疗法必须有相应的馆藏资源,应根据需要合理地进行文献配置。还要根据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经常地提供心理咨询书目、刊目、专题文章,开展导读工作。
篇10
关键词: “90后”新生 适应性教育 社会支持系统
随着高校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人际关系适应困难,家庭经济压力、学业压力等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现象逐年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社会各界和学校的重视。而“90后”新生,这个年代的大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良好的与人交往、相处的能力和习惯,在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新的人群、新的学习方式过程中往往不知所措,在思想上、心理上、生活上出现诸多不适应的现象。一些大学新生由于不能及时有效地完成角色的转换及人生目标的调整,会出现人生目标日渐迷失,生活学习毫无目的性,产生消极情绪,无法完成学业。因此,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性教育问题尤显重要。重视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做好新生的入学适应性教育,切实做好新生入学适应性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新生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新生完成角色转换、思想稳定、顺利完成学业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一、社会支持的概念及分类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Cohen & Mckay(1984)提出了一个定义:社会支持是一种良性的人际交往,能够缓冲压力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社会支持同时也是指人们通过与其他人交往所建立的某种联系,这种关系能够降低心理压力,使抑郁情绪得到放松,并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影响。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大学新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大学生活,熟悉和了解大学中的学习和生活,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大学新生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可以分为:来自社会的支持,如国家、地方政府、新闻媒体等;来自学校的支持,如辅导员、班主任、舍友、同学和朋友等;来自家庭的支持,如父母和兄弟、姐妹等。社会支持类型根据社会支持的来源还可分为情感支持、物质支持、信息支持、陪伴支持等。
二、根据“90后”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及行为特点,构建立体式社会支持系统
“90后”大学生心理及行为特点主要表现在:(1)“以自我为中心”,大都是独生子女,缺少人际关系协调的能力,缺少为他人着想,去考虑他人的感受的能力,从而导致在入校后人际关系紧张,感到迷茫和不适应,甚至逐渐产生失落感;(2)伴随着网络长大,对网络依赖十分严重,网络的虚拟和假想的美好诱使他们在心理上不断依赖和探寻,逐渐脱离现实,不能冷静客观对待现实,对一切感到迷茫,从而心理上开始逐渐异变,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丧失,甚至可能影响他们的精神健康;(3)心理承受力不强,作为家长,独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受到挫折,一旦遇到微小的困难就不知所措,无法承担压力。
根据“90后”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建立起以家庭、班主任、学院党团组织为一体的三维立体式社会支持系统,帮助“90后”大学新生在入学后迅速融入大学生活中。
三、社会支持系统在新生适应性教育过程中有积极作用
新生适应性教育是高校在新生入学后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习的重要阶段。大学新生在入校后,由于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转变,个别同学往往会出现心理危机;而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是在心理危机爆发前,往往表现出异乎寻常的个体行为,因此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帮助大学新生缓解心理压力,预防大学新生心理危机事件出现的一个可行性手段。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使新生体验到设身处地的理解和关怀,负面情绪得到宣泄,从而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从社会支持的分类上来看,家庭亲友的支持,能够给予孩子经济支持从而满足其所必要的物质需求,平时的关怀爱护,可以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开导,起到稳定不良情绪和情感宣泄的作用,从而排除隐患;学校的支持,主要包括鼓励和动员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适应能力,缓解心理压力。
四、三维立体式社会支持系统的层次构建
以社会支持系统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为出发点,使大学新生在入学后全方位地得到关注和发展,将社会支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构建,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的成长成才。根据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的来源和类型的不同及对大学生的不同影响,可以将其分为两个相互独立又能串联的层次,分别为基础核心层、立体层的二级社会支持体系。
1.基础核心层的构建。基础核心层作为与大学新生最为密切的一个层次,将家庭成员、同学朋友、班级辅导员班主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构建。
大学新生入校后,尚未与周围人群建立熟悉的人际关系,虽然远离家庭,但是对“父母”的联系依旧十分强烈。新生入校后遇到困难往往第一时间联系父母,父母也能够及时给予帮助、开导,起到稳定不良情绪和情感宣泄的作用。因此在建立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社会支持来源的定位上,主要把以“父母”为主的家庭支持系统放在首位;以班级同学、宿舍室友、朋友老乡为其次的关系层。新生入学后,第一时间建立的关系层往往也是平时接触最多的人群。这部分人群中,往往以同学、室友关系最为密切,而他们所面临的困惑也相仿,因此彼此之间交流也最多,对一些困难也会相互帮助。这部分人群中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对新生入校后的适应成长有很大的帮助。第三关系层主要包括班级班主任、辅导员等对班级管理有直接联系的老师。新生入校后,除了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惑之外。特别在学习上往往也面临比较大的困惑,因此在构建新生社会支持系统体系中,班主任、辅导员、教师在其中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辅导员及任课教师往往具有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注意的事情及必须完成的事情都很明确,可以给新生一个清晰明确的发展目标,指引新生逐步融入到大学校园中。同时,新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个人无法解决的事情,也是家长或者周围的同学朋友无法解决的事情。此时如果联系班主任、辅导员,往往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帮助。因此,作为社会支持体系的基础核心层,班主任辅导员等教师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2.立体层的构建。构建新生适应性教育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系统,除了构建基础核心层外,立体层也尤为重要。作为基础核心层中的要素,在影响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过程中,一般而言是相互独立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因此构建立体层,有效地衔接基础核心层的多要素,将社会支持系统连接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帮助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校园生活,提高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有效性。
立体层主要以学院党团组织为纽带,将相关行政部门如学生处、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教务处、宣传部等要素有效的串联起来,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融入学生的管理与服务中去。以共青团工作为基础的立体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重视“90后”内在的需求变化,充分考虑他们的个性差异和自主发展能力,开展学生群体组织活动,尤其是在新生刚入校后,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特色活动,一方面使大学生对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有一个直观感受,另一方面参加校园活动缓解了刚入校后的无助感和空虚感,可以使大学生在集体中产生归属感,心理压力得到缓解,防止失落情绪的产生。另外党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对理想信念、人生规划、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入学教育时组织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如开展党校团校培训,培养90后新生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联系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咨询讲座,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心理问题,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联系专业教师开展专业建设及专业发展认识教育,明确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及今后就业情况等;联系教务处、学生处开展学生学籍规定、学生日常管理规定的知识普及,等等。立体层将学校的职能与学生的内心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在刚入校后面临的一系列困惑。
立体式的社会支持体系中各个要素为90后新生提供社会支持外,各要素互相之间也紧密结合在一起,如基础核心层的成员通过学院党团组织形成结合点,互相提供支持;基础核心层各要素也能积极有效地配合立体层,加强与新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支持的有效性,增强新生的适应性。另外,“90后”也在立体式社会支持体系中积极探索,努力构建适合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提高在高校中对周围资源的利用度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自己的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亚君.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D].中南民族大学,2009.
[2]俞亚萍.“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