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养猪技术范文
时间:2023-05-30 16:1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效养猪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藕;泥鳅;牛蛙;循环利用
中图分类号 S645.1;S966.4;S96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242-02
为解决大型养猪场排泄物的循环利用难题,探索种养结合的新技术模式,2011年,安徽润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藕―泥鳅―牛蛙―猪粪”种养结合高效循环利用模式研究,合计收入459 678.8元,成本合计179 960元,总利润279 718.8元,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成为有效的种养结合高效循环利用模式。为充分利用藕塘的生态环境和空间,转化池中的昆虫、浮萍等,进行增加牛蛙的放养试验,以期提高藕池环境空间的利用率,丰富模式内容,增加经济效益,试验塘面积1.87 hm2,结果牛蛙生长良好,该模式为大型猪场的猪粪处理提供了新模式,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与清整
池塘面积1.87 hm2,水深0.3~0.6 m,于入冬前进行清整,并施基肥,施用经过发酵的猪粪,用量9 000 kg/hm2左右。
1.2 莲藕种植
在清明节前后,当水温超过5 ℃栽种藕种,用三七藕,栽藕种6 000~6 750 kg/hm2。
1.3 放养泥鳅种
11―12月放养自繁培育的400~600尾/kg的1龄泥鳅种,放养量为375 kg/hm2 [1-2]。
1.4 牛蛙防逃设施等建设
每隔25~30 m立一水泥桩,用网片围成防逃墙,网目3 cm,网高1.2 m,每隔15~20 m设置诱虫灯为牛蛙增加饵料,设置灯60盏/hm2,每盏灯功率为5 W。
1.5 牛蛙苗放养
5月10日,购进牛蛙蝌蚪苗10万尾,放养密度为53 571尾/hm2。
1.6 日常管理
(1)控制水位。注意控制水位,坚持巡逻观察,在干旱和暴雨季节注意管理水位,一般控制在0.3~0.5 m,利于藕和泥鳅生长[3-4]。
(2)追肥。当莲藕发芽,长出第2片叶,施用发酵的猪粪13.5 t/hm2,以促进莲藕生长。莲藕开花前追施发酵的猪粪22.5 t/hm2。在整个生长期中,如果水质较淡,泥鳅饵料不充分时,可以视情况追施猪粪、沼液,每次用量为3 000~4 500 kg/hm2。
(3)灯光诱虫。每天晚上开启诱虫灯诱虫,第2天早上关闭,注意观察牛蛙和泥鳅的活动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藕、鳅、蛙收获
莲藕收获:依据市场变化,8月下旬开始上市,合计收获藕43 568 kg,平均产量23 340 kg/hm2。
泥鳅收获:自10月后视市场价格进行逐步捕捞,集中在暂养池中集中销售,共收获泥鳅4 234 kg,平均产量达到了2 295 kg/hm2。
牛蛙收获:长成牛蛙30 000只,成活率30%,规格200~300 g,平均规格250 g,共收获牛蛙4 382 kg,平均产量2 347.5 kg/hm2。
2.2 经济效益
如表1所示,收获藕43 568 kg,总共收入156 844.8元,均价3.6元/kg,藕单位面积收入83 874元/hm2;共产泥鳅4 234 kg,单价56.0元/kg,收入237 104.0元,单位面积平均收入126 794元/hm2;牛蛙收获4 382 kg,单价15.0元/kg,收入65 730.0元,单位面积平均收入35 150元/hm2,合计总收入459 678.8元,单位面积平均收入245 818元/hm2,总成本179 960元,单位面积平均成本96 235.3元/hm2,总利润279 718.8元,单位面积平均利润149 582.2元/hm2。藕利润87 310.8元,单位面积利润46 690.3元/hm2;泥鳅利润164 211元,单位面积利润87 813.4元/hm2;牛蛙利润28 197元,单位面积利润15 078.6元/hm2。
3 结论与讨论
3.1 生态种养高效循环利用模式效果
该试验是对“藕―泥鳅―猪粪”生产藕池中模式的改进试验,在生产中发现,该循环利用猪粪能力强的特点,池塘实施了3次施肥和追肥,循环利用了发酵猪粪45 t/hm2左右,是高效循环利用模式,但藕塘生态环境较好,尚存在可以利用的空间,池中水陆生昆虫较多,生产结果显示,放养牛蛙后,丰富了模式内容,提高了对环境空间的利用效率,增加了牛蛙这一特色水产品,生态效益更加突出。
3.2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该模式不仅处理猪粪能力强,而且循环利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十分显著,藕、泥鳅、牛蛙销售收入合计459 678.8元,总成本179 960元,总利润279 718.8元,投入产出比高达1∶2.55,单位面积平均收入245 818元/hm2,远远高于一般种植模式,在该模式的产值中,藕、泥鳅、牛蛙的产值分别占总产值的34.12%、51.58%、14.30%,水产养殖产品在产值中所占比例达到65.88%。在利润中,藕、泥鳅、牛蛙的利润分别占总利润的31.21%、58.71%、10.08%,牛蛙的利润占比例较低,主要因为防逃网、水泥桩、电线、诱虫灯一次投入大,按照3年摊销。水产养殖产品利润在总利润中所占比例达到68.79%,显示出该模式的优越性和经济上的可操作性。
3.3 技术分析
结果表明,该模式技术是可行的,泥鳅个体小,体表黏液多,不会被藕杆碰掉鳞片,放养泥鳅为自己培育的苗种,成活率较高,因为放养密度低,在养殖实践中没有发现病害,因其为杂食性鱼类,对发酵猪粪培育的浮游动物、底栖动物、蚯蚓等及有机碎屑均能很好利用,较适宜进行藕塘混养;牛蛙在藕池中生长效果良好,从个体生长情况看,平均体重约250 g,生长迅速,表明仍然可以增加放养密度,由于生态环境好,天然饵料丰富,牛蛙的价格高于一般养殖牛蛙15%以上。藕的品种为三七藕,8月上市的三五藕价格为3.6元/kg,产量22.5 t/hm2左右,春节前后上市2.0~2.4元/kg,产量37.5 t/hm2左右,可依据市场调整,不同上市时间品种藕可以互补增效;施肥是促使藕生长的重要措施,3次大规模施肥是需要的,大约比例每次分别占总量的20%、30%和50%,特别是开花前的及时施肥是关键,影响到产量的高低;同时,也发现在藕池中水面表层生长有大量的绿萍,几乎盖满水面,说明泥鳅不能充分利用浮萍,应注意调整增加能大量摄食绿萍而又不伤害藕芽的鱼类,以进一步提高效益。
4 参考文献
[1] 万全,张志强,吴延明,等.“猪粪―藕―泥鳅”生态种养高效循环利用模式研究[J].水产养殖,2013(2):1-2.
[2] 王占伟,刘茂军,冯志新,等.种养结合养猪新模式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3(3):93-95,106.
篇2
1.创造力的概述及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1.1创造力的概述
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通过已知信息,开展思维活动,产生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会认为,创造者一般都是具有一定才能、智商高的人士,其实不然,根据西方学者研究表明,智商超过一定水平时,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创造力是人类的一种潜在意识。对于高校美术学生而言,更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潜在创造力。
1.2创新的价值
在这个科技化的时代,所有的一切,电脑基本都可以完成操作。人的记忆力连电脑的亿分之一都没有。可想而知,电脑的储蓄量是多么强大。但是,在这个时代,电脑再强大,也只是死物,它也只是人类的结晶,根本不会有创新的可能。但是人脑恰恰相反,虽然记忆储存等个方面没有电脑的功能强大,只有一条,电脑是永远也不能及的。那就是人类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在当今这个社会,我们大胆假设一下,如果世界上不再产生新的事物,医疗技术不再提升,电子产品不再更新,这样世界,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吗?这样的世界人类还能存活多久。所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存储能量,才能不断的创新,更好的为社会作出有价值的贡献。在当代的教育中,美术基础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更有价值。美术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可以随意的发挥跟想象,利用自己的知识,加上层出不穷的创意,就是一副崭新的作品。那要怎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
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1课外学习给学生创造制造条件
高校美术基础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导入一些方式方法,吸引学生,对美术的创造欲望。慢慢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对学习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经过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列的引导,不仅可以活跃课堂,还能调动孩子对学习的主动性。艺术来源于生活,要想学好美术,首先,要丰富学生对一些著名画家及画册的鉴赏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对新事物的发现能力。可经常带领学生去大自然中,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了解大自然的生长规律,以及各地的风土人情。积累大量的视觉资料,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在生活中养成对人、物品、或是事件的强烈的观察力及感受力。为创造更优秀的作品存储知识、奠定基础。
2.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作画方式都不一样,有的是随意勾画美丽的自然景观,有的则把动物画的栩栩如生。不管哪种手法,这都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教师应该给与这种创造精神的鼓励。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可以找到自己作画的方向以及风格。创造力就是把想象付诸行动后的结果。没有想象也就不会有创造,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想象是自由活动的表现,思维改造所采取的一种形式,是对感情的一种探测。有深度有广度的探测就是好的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不过是想象力的仆人。”此外,一件艺术品,除了智慧还有另有一种裁体,就是具体的表现技术。创造力加良好的表现技术就是一副完美的作品。而在美术教学中,想象力需要教师去引导探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象力,不要依照自己的想象去评估学生的作品,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经常让学生,通过一个故事,或是一个短片,进行想象作画,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不断的实践学习中得到提升。
2.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是进行创造能力的过程。也叫操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方式。只有无穷的想象,没有实际的操作能力。那么,所有的创造才能只能形同纸上谈兵。毫无价值可言。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使两者相结合,能够灵活的创造性的利用自己的思维生产服务。才是完整的创造力的过程。学生通过各种绘画操作方式来达到最终的效果。所谓操作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成果,而是长期的进行大量的练习所积累的经验。只要你拥有无限的想象能力,与良好的操作能力,绘制出惊人的优秀作品也不奇怪。无论怎样的作品,都离不开创新,只有无穷的创造力才是艺术永久的保障。
2.4打破常规教学,更有力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简而言之,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必须以学生是独立人格为基础,进行教学。充分的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创造成果。给予学生更多的互动,更多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一种平和、轻松的上课方式,让学生愉快的、无压力的进行上课。也使得一些学生可以更大胆的进行创造,尽情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技巧。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各个文化领域之间的渗透式学习,有效的扩展学生的思维,打破传统教学的思维方式,尊重传统画作的学习。打破局限的设计绘画,学会更好的融汇贯通,增加人文关怀的选修课,比如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都可以增加学生的视觉体验。积累更多的传统文化及经验。更多的开阔视野与知识面,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3
关键词:校企双主体;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028-02
机械加工制造技术正朝着高速、精密的方向发展。数控加工技术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优势,是其他加工技术所不能比拟的。随着企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进行更新换代,数控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对数控技术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培养出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很强实际操作能力的数控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责任和研究方向。
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笔者了解到各企业需要大量的数控应用型、操作型人才,占需求量的70%左右。针对数控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高职院校数控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大多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明确的,但具体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却千差万别,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传统教学模式的烙印,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与培养目标有距离,使得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市场和企业的要求。二是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脱节,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应用及职业标准脱节,不能很好地体现职业性。三是在具体的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对实际工作岗位缺乏了解的情况,更多的是进行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讲解和训练,而将具有针对性的岗位训练放在次要的地位。四是现阶段普遍采用的考核方法陈旧,更多的还是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缺乏针对技能的考核。这样就导致理论和实践环节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脱节,所培养的学生难以被市场和企业认可。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拟结合我院数控技术专业的实际,对数控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培养目标的定位
通过“真实项目驱动、教学做融合”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掌握数控技术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数控编程、数控加工操作等技能,具备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和数控设备维护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真实项目驱动、教学做融合”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生产真实产品,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利用校企双方实训基地和共建实训基地,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开发便于组织生产、组织教学的结构典型的产品。以该典型产品的生产为主线,实施“订单式”培养和任务驱动式教学。该培养模式将教学与生产融合,让学生在导师的系统规划和师傅的具体指导下,独立完成合格产品的系统化加工生产,从而培养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加工合格产品的能力,以提高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职业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在这种模式下,以生产真实产品为目标主线,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培养学生符合企业要求的工程应用能力与素质。教材采用模块化手册方式,融知识与能力培养于一体,贯穿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采用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中心的“能力学分制”评价体系,并通过产品合格检验把关人才培养标准,实现“双证”在生产过程中的自然融通。通过产品的生产与研发,融产学研于一体,进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重构
根据市场调研,与企业行业专家一起确定企业对高职层次数控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明确培养数控技术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目标。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从而逐步开发、制定与数控专业岗位要求相匹配的专业教学标准。
在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针对学生的能力基础,根据对岗位职业能力及工作过程的分析,按照零件数控加工的一般工作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将相应的课程分为三个模块,进行递进式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形成职业能力培养的三个递进台阶。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第一模块:进行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及钳工、普通车床、普通铣床岗位技能的训练和一般数控设备岗位技能训练,掌握理论知识的运用、普通机床和一般数控机床基本操作技能及零件加工检测方法,会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产品的二维绘图,达到机床操作员、零件检测员和产品绘图员的岗位能力要求。
第二模块:进行专业技能应用的学习和训练,强化数控技术能力的单项训练,达到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电火花、线切割等数控设备操作员、工艺员和编程员的岗位能力要求,掌握新设多轴联动数控机床的技术应用、三坐标(CMM)测量机的技术应用,通过典型产品的设计加工过程,开发基于系统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
第三模块:以准就业顶岗实习为主线,学生进入企业参加实际生产,严格执行实习成绩考核与评定标准,以企业指导教师为主体,学校教师参与,依据实习表现、实习记录、实习报告和实习计划完成情况及质量评定学生实习成绩,强化培养职业综合能力,同时,以企业实习内容为基础,开发相应的针对性课程,完成综合性的毕业项目。
篇4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 学术社团 社团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应用型、复合性、创新性人才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包括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和创新成果,和由这些素质经过拓展、融合和升华后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成果等。而活跃在高校校园中学术社团具有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强、鼓励学生自我创新的特点,使其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它改变课堂教学形式上的主客体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是培养学生专业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科研兴趣的有效途径。创新是学术社团的生命力所在。本文以我系学生学术社团为例,分析学术社团与科技创新的内在联系。
2 我系学术型社团的特色
2.1 社团定位清晰、明确
我校以工科见长,以培养专业素养好、适应性广、操作技能强,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各类学术社团成立之初就明确定位, 找准着力点——依托优势学科,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创办特色学术社团。我系是机电专业,学术型社团有电子爱好者协会、3D力创协会、岱宗缘志愿团,分别依托机械、电气专业学科,举办知识竞赛、作品展示、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开展第二课堂, 完善学生的知识架构,增强学生的科研兴趣。
2.2 指导教师配备齐全、合理
由于学术社团专业性强,为了完成对会员的系统培训,在指导教师的配备上实行双重导师指导制度,社团的指导教师团队包括业务指导导师和思想教育导师,思想教育导师主要负责社团组织建设的指导,业务指导导师由机械设计、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等多个研究领域的专家和教师组成。主要负责实验、调查、参赛等科研活动的指导。两方面的导师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会成员组成基本上涵盖本、专科各层次在校生,专业以机电工程系学生为主,辅以其他专业兴趣学生。成员组成结构合理,培养出一批业务水平高、组织能力强、有一定号召力的社团骨干。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指导教师为引导,涵盖多个专业方向的有机整体。
2.3 活动载体形式多样
学术社团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战略指导思想,积极拓展活动载体和平台,构建开放式管理模式,杜绝闭门造车。“请进来” 主要是积极邀请专家开设讲座,或者筹划举办各级科技类竞赛,邀请兄弟院校同类社团参与。“走出去”主要是注重加强实践环节的锻炼,以山东省机电产品设计竞赛、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重大比赛作为练兵和检验平台,并以此为契机,开拓视野,寻找差距,加强交流。协会还利用课余、周末、节假日走出校园,走入周边社区,开展家电维修,电脑培训,并开设了服务热线和业务咨询电话,用专业服务社会,多次受到省、市表彰。
3 学术社团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助推作用研究
3.1 学术社团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搭建多元化的交流平台
学术社团为学生提供开展科研活动的组织与机构,鼓励学生自发、主动地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社团围绕科技创新主题,定期组织开展科技创新交流活动,如邀请校内外知名的教授、学者做科研讲座与辅导,讲授学科前沿、行业的发展趋势等最新动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专利申请、社会实践等活动;开展多层次、内容丰富的科技创新活动,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各类学科竞赛、发明制作、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等。
3.2 学术社团在校内外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
学术社团成员相对稳定,社团活动以老带新,使学习和科研具备的一定的传承性和持续性,学校以社团为组织,与相关企业双向协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渗透到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带着课题步入社会,使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强化了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自身的研究性学习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在校内,以社团活动形式要为学生开辟专门的科技创新实践场地,提供科研实践设施,建造科研设计操作平台,提供科研创新创业硬件条件。
3.3 学术社团活动保障了系统性的科研训练
科研训练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有序的、分层次进行。这种训练可分为学术讲座、科普活动、科研竞赛、科研立项等几种形式。其中前两项是较为基础的形式,通过社团活动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有利于普及知识、营造氛围、激发热情,唤醒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科研竞赛是对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评估的一种形式,以学术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参赛方式,有利于选拔、训练、提高比赛成绩。科研立项包括申报课题项目、申请专利成果等,这是最深层次的科研训练,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或协助老师的科研完成相关工作,学术社团拥有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团队,其“第二课堂”的优势使第一课堂得到了延伸和补充,指导教师积极吸收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工作,学生作为助理,可以到教师的科研和技术服务的现场,接受现场指导和教学,有利于开拓学生眼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因而通过学术社团提供的系统的科研训练可以使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有明确的认识,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从而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4 结束语
依托大学生学术社团,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改革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案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因而客观认识学生社团,对其进行科学指导,有序管理,探寻社团与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相衔接的运作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本文是山东科技大学“群星计划”(qx102161)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篇5
本次会由世界猪业联合会主办。全国第一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第一家生猪产业国家博士后工作站北京资源亿家集团董事长、PSY+资源云项目总设计师刘钧贻教授在会上致辞,中国养猪实战专家、PSY+资源云项目总执行师陈国雄老师对产品进行介绍和现场演示。
目前,我国养猪业大而不强,PSY仅为15头左右,远低于欧美的25头,是我国养猪业的核心痛点。此次的“PSY+资源云1.0”,融合了全球猪业顶级育种、营养、管理等领域专家的实践经验,运用工业化思维进行顶层设计,通过聚焦影响PSY结果的种、营养、环境、管理、健康5大命脉点,修轨道、定标准、建流程,变养猪为制造猪,用现代化的手段科学高效、轻松快乐提升PSY。
目前,我国养猪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阶段,应用互联网+技术,快速攻破低质、低效、低端的旧业态、重建高质、高效、高端新常态成为转型期的主要目标。记者从会现场了解到,作为一个软硬件高度结合的系统平台,“PSY+资源云1.0”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全面打通,不仅仅让管理精细简约、生产科学高效,更能通过过程管理和过程控制解决当前养猪业4大问题:
1.增加养猪收入,解决低效问题。通过铺建智能化的标准轨道、流程轨道、指标轨道、规程轨道,精细化生产管理,提高母猪受胎率、减少空怀率、增加产仔率;通过可视化生产现场、关键节点即时预警、轨道化生产流程和数字化分析决策,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目标管理、风险管理、资金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提高生产成绩、降低投入品损耗、规避生产经营漏洞、裂变绩效;从强大的数据背后洞察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结构,控制市场风险。
2.保障猪肉品安全可追溯,解决低质问题。通过霉菌毒素检测、关键营养指标检测,即时推送和调整科学饲料配方,控制营养健康;从圈-栋-栏,每头猪拥有惟一的耳标识别代码,360度全天24小时定位跟踪,确保每头出栏肥猪都能追根溯源。
3.实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
篇6
论文关键词:农村,小型,养猪场,如何,实现
目前,农村一家一户一、二头零打碎敲的养猪已越来越少,而小型养猪场越来越多。但因小型养猪场极易受生态、饲养、环境、防疫、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常起伏较大,效益不佳。要使小型养猪场获得高效,必须严格恪守科学管理规程和适合社会需求取向。为此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小型养猪场高效饲养技术,现特介绍如下,供一些小型养猪场参考:
一、饲养瘦肉型品种。市场需求总体定向是决定生产取向的固定法则。目前生猪商品市场总体要求,仍是以优质优价效益高的瘦肉型猪为主导取向。而瘦肉型猪的成因,取决于遗传、环境两大内外因素,因此瘦肉率高的一个基础环节,就是要选择瘦肉型品种猪。实践证明:要想降低成本,并令其个体瘦肉多、生长快、饲料报酬高及适应性强,用纯种瘦肉型公猪与当地母猪杂交,形成二元、三元杂交商品猪,途径简捷。一般二元杂交瘦肉率51%,三元杂交瘦肉率58%,比当地猪高13%~20%,而且肥育期可缩短70~80天。
二、适宜的饲养规模。一是自繁自养型规模,基础母猪饲养量为100头左右,年出栏商品猪1600头左右。二是仔猪育肥型规模,年出栏商品猪1600头左右。三是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饲养量100头左右。
三、适宜的饲养密度。小型养猪场一般空间较小,场主为获得较高利润,猪群饲养密度一般较大。正常的饲养密度为每头断奶仔猪占栏面积0.7平方米,育肥猪每头1.2平方米,每群以10~15头为宜。若低于这个标准,易造成猪舍空气质量差,呼吸道疾病频发。
四、优化饲养管理。为了达到瘦肉型生产定向目的,优化饲养管理是关键,重点要做到:“一促、二控、三加”。“一促”是:生长早期,足量投饲能量,促肉、骨生长,主要是红薯、玉米等淀粉主含量饲料,混以高蛋白饲料,特别要注意充足蛋白质饲料的供应。因为猪瘦肉中蛋白质高达21%,其主体是饲料中粗蛋白转化结果,所以一般在猪生长过程中,要分阶段投饲适宜量的蛋白质饲料。前期猪体重在20~45千克,投料蛋白质含量为20%左右较好,中期猪体重在45~70千克,投饲蛋白质含量16%为好,后期不少于14%,整体要比脂肪型猪饲料蛋白质高4%~10%。“二控”是:生长后期抑制能量饲料投放量,一般不超过总食量的85%,控制脂肪沉积,可提升瘦肉率含量。“三加”是:适度合理投用添加剂。有些用户过量使用添加剂,导致效果低下和浪费。杜仲粉可促进肌肉纤维发育,令肉质鲜美,一般用量在0.2%~0.3%为宜;腐植酸有抑制猪后期脂肪沉积作用,一般最大量不应超过0.6%。
五、提供适宜环境。瘦肉型猪生长,要求外部最适宜温度应在18~21℃,温度过高,采食下降,日增重缓慢。所以,夏季应采取遮荫、喷水、通风透气等措施,冬天应采取温棚饲养,采取挡风、增温等措施,形成促进脂肪生成,阻碍蛋白质沉积的适宜温度。一般4~6月、10~12月最宜瘦肉型猪生产,可利用这些季节扩大饲养规模,实现养猪高效。具体的环境要求有以下三点:
1、温度。生猪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1℃,刚生下来的仔猪最合适的温度为30℃,以后一周降落2℃,到21~27℃最好。低于0℃高于32℃生长较慢。所谓“六腊不长猪”,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猪场冬天保温,夏天防暑很重要。
2、湿度。我们习惯上以相对温度来衡量,所为相对温度是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它反映了空气距饱和空气的水平。猪舍相对湿度一般为70~80度,过高利于病源滋生,过低对生猪呼吸道有影响。
3、噪声。噪声的强弱以分贝表现,突然超过80分贝以上的噪声对猪的生长影响较大,所以不要在猪场大声喧哗,放鞭炮,鸣喇叭,因它们都大于100分贝以上。另外通风,光照强度,也要适宜。
篇7
【关键词】农村;养猪;高效养猪;十条
1 标准化舍饲
要选择地势干燥、朝阳的地方建猪舍,建筑材料不限,只要求猪舍卫生、易于管理、通风采光性能好,并能保证冬暖夏凉即可。采取标准化舍饲,直线育肥,这种融猪的生理、生态、行为、习性于一体的全新的养猪工艺,符合猪的生物学特点和生命活动所需环境要求,符合动物福利要求。农村传统的吊架子猪育肥饲料单一,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猪的生长需要,导致猪饲养周期长、生长慢、出栏率低。如果从断奶后的小猪开始,直至肥猪出栏前,采用提高营养水平的直线育肥法,可有效地缩短育肥期,提高出栏率,增加经济效益。
2 养殖杂交猪
用品种公猪如长白、汉普夏、杜洛克等种公猪配当地土种母猪所生产的仔猪为杂交一代猪,杂交猪具有生产迅速、生活力强、饲养效益高的特点。因此,要普遍推广公猪良种化、母猪地方化、仔猪杂交一代化的“三化”新技术。最好发展土三元或者洋三元(由三个品种杂交生产的猪叫三元猪,这三个品种都是国外引进品种,称为外三元,也叫洋三元,例如:长白、大白、杜洛克杂交。如果这三个品种中有一到两个我国的品种,则称为内三元,如长白、大白、东北;如果三个品种都是我国地方品种,称土三元或土杂猪,内江猪、荣昌猪、滇南小耳猪),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3 饮水充足
夏天气温高,猪的体温也会受到影响。若饮水充足,猪可以通过急促呼吸将肺部的呼吸道水气排出体外,以水气带走体内部分余热。夏季猪日饮水量为自身体重的23%~25%,可饮0.5%的盐水调节体温,水槽内要保持充足的清洁水,不能断水,一旦缺水就会影响猪的食欲、消化和正常生长,从而降低对饲料的利用率。
4 饲喂配合饲料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猪的营养需要,喂以多种饲料配合在一起而制成的全价配合饲料,不仅营养全面而不浪费,而且料肉比低、经济效益高。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30多种营养物质,如水、能量饲料、蛋白质、维生素、糖类粗纤维、矿物质、数十种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要满足猪生长的需要,就不能喂单一饲料。
5 保护性饲养
保护性饲养主要包括防暑、降温、定期驱虫,免疫注射这几个方面。加强通风,打开猪舍门窗,保证猪舍空气流通,在猪舍内安装吊扇,产生水平方向的空气流动,促使体温下降,必要时可采取房顶安装排气扇,向外排出上升的热气,墙壁装置换气扇,使空气横穿猪舍而过,增加猪舍通风量。冬季加厚猪舍墙体、扣塑料棚,较寒冷的夜晚则在塑料膜上加盖草帘,加大透光率和饲养密度,圈内要勤垫干草,以保证圈内干燥、卫生,每天中午无风时要打开塑料棚通风换气。在免疫上要做到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严格按防疫程序做好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传染病的预防,确保育肥猪安全。搞好卫生,食槽每天至少要洗一次,猪粪要经常清除,猪舍及周围环境要用万畜康定期消毒,定期喷洒驱蚊灭蝇药。
6 高密度养猪
冬季育肥猪1头/0.8㎡,夏季1头/㎡,即为高密度养猪。高密度养猪不仅可以减少猪舍固定资产投资额、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比,而且还便于卫生清洁、消毒等工作。同时,由于育肥猪没有足够活动场地,吃饱就睡,这样不仅增重快,而且减少饲料投入,缩短饲养周期。
7 自繁自养
近期全国猪价继续小幅波动,瘦肉型猪价回升至14.29元/kg左右,良杂猪价格在13.73元/kg左右。6月末,三元仔猪均价在28.8元/kg,较前期31元/kg的高价已经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在猪价平稳的情况下,猪粮比价回落至6.13:1附近,虽仍在盈亏平衡线上方,但养殖户自繁自养仍然亏损,如果外进仔猪亏损将更为严重,因此,建议采取自繁自养。自繁自养的生猪养殖模式是近几年以来一直被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推崇的经营模式,这一经营模式在迅速扩大养猪规模、提供稳定猪苗来源、有效规避动物疫病风险方面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自己家通过饲养能繁母猪培育杂交仔猪,然后自己饲喂商品猪,不外购仔猪,这样既可以降低外购仔猪的生产成本,又可以减少携带疫病猪的购入。
8 适时出栏
随着良种猪的普及和育肥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仔猪生后体重达到10~15kg就开始直线育肥,搞好驱虫、健胃、防疫与科学饲养管理,体重达到90~110kg时出栏最为经济。这期间增重快、育肥消耗的精料少,瘦肉率高,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养猪户获利也多。
9 定时饲喂
定时就每天喂猪的时间和次数要固定,这样可提高猪的食欲,促进消化腺定时活动,提高饲料消化率。另外,饲喂的时间间隔应均衡,一天分早、中、晚3次喂猪。如果饲喂次数没有固定,饲喂时间忽早忽晚,就会打乱猪的生活规律、降低食欲和消化机能,并易引胃肠病。
篇8
关键词:层叠集气上流式厌氧工艺;污水处理“零”排放;规模化养猪场;福州市
中图分类号 S8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8-88-03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福州市生猪养殖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建成年出栏1 0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690家,生猪规模养殖占68%,出栏数187万头。这些规模化养猪场大多处于先发展后治理的状况,在养猪场选址和全过程治理方面缺乏环保意识、缺乏环保资金投入、缺乏配套的环保治理设施与方法、缺乏完善的服务管理手段,严重威胁着我市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也由此造成养猪场周边的群众怨声载道,纠纷不断。因此,根据福州市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规划,探讨如何应用推广一些行之有效、切合福州市实际技术工艺模式及投资省、污水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后续管理方便的沼气发酵装置尤为重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市研究开发出斜流隧道式厌氧污泥滤床工艺技术,在规模化养猪场广泛推广,深受广大养殖业主的好评。随着技术工艺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实践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和缺点,通过近些年来不断改进、完善、总结,于2008年研发出半地埋式双层结构层叠集气上流式厌氧工艺,实现工艺技术新的飞跃,整个系统更加完善,为探索福州市规模化养殖污水处理实现“零”排放开辟一条新路。
1 半地埋式双层结构层叠集气上流式厌氧工艺流程及特点
层叠集气上流式厌氧污泥床-过滤器(Cascading set gathering of gas Up-flow Blanket Filter简称CGUBF)工艺流程见图1。
该沼气工艺技术按照污染防治、能源生产利用、循环生态农业开发的功能要求,积极推广逐场规划设计、统一施工建池、集中供气、综合利用的建设模式,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为指导,将沼气工程与养殖业发展、污染物(粪便污水、母猪胎盘内器脏、病死猪)处理、“三沼”综合利用、后续管理等进行统一筹划、系统安排。该工艺技术的主要特点如下:
1.1 高效性 虽然属于常温发酵工艺,但由于工艺技术先进科学合理,如进水布点多而均匀、池体地埋深保温性能好、内置填料、集气搅拌、出料方便、定期排渣等,促使池容产气率提高。
1.2 经济性 厌氧发酵装置采用半地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紧凑,水压间、多层储气室、发酵间于一体,节省土地成本与工程造价。半地埋式双层结构,减少工程施工难度与土方量,节省施工成本。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建设方便,长久耐用,且不用单独建造储气柜,节省投资,后期运行管理费用低。
1.3 整体性 该工艺不只是考虑单个发酵装置,而是包括前处理工艺技术、发酵技术、后处理技术、“三沼”利用、病死猪处理、疫病防控等整个系统实行统筹规划,整体性强,形成养猪场良性循环,从而提高效率。
1.4 稳定性 该工艺技术通过10多年来在各地的应用推广实践检验,工程运行正常,未出现故障与维修问题,污水处理效果与产气效果良好。
1.5 便利性 前我市大多数沼气工程没建自动排浮渣与底部污泥的装置,导致刚运行时效果还好,以后运行效率逐年降低,主要原因是没有定期出料。而该工艺配有自动排泥渣装置,促使料液循环处理。另外,整个工艺无动力运行,管理方便安全简单,对管理人员专业培训要求不高。
1.6 实用性 能充分考虑、利用我市山地丘陵多的地势特点解决自动进出料问题;采用半地埋结构,可充分利用地温提高冬天沼气发酵温度;利用沼液冲洗猪舍,既可解决农作物消纳地面积少的问题,又可减少养猪场用水量,延长微生物菌滞留期;配套进行病死猪处理,既有效地搞好养猪场疫病防控,又降低了养殖场处置病死猪的费用。
2 规模化养猪场实现污水“零”排放存在问题及必须做好8项工作
我市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实现污水“零”排放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周边消纳地少,且大部分耕地不属于养猪场业主,可供养猪场使用的土地面积少,造成沼液无法利用与储存。二是猪舍环保设施简陋,雨污不分,如遇雨天必然增加污水量,甚至把泥沙带入沼气池。三是养猪场资金及土地缺乏,建设沼气工程容积小负荷大或沼气工艺落后,特别到冬天沼气池处理效果更差,沼液出水浓度过高。四是目前沼液利用现状是一部分随农时使用,作为肥料和灌溉水,而在非农用季节,则直接排放,成为水体二次污染源。五是对于生物发酵垫料零排放工艺,由于需改造猪舍,增加垫料与购买有益微生物菌,增加养殖成本,且我市气温高湿度大,需加大排气装置,否则易发生猪皮肤病、呼吸道疾病。针对以上问题,随着近年来各县(市、区)政府实施畜禽养殖布局划分、农业减排达标排放、生态县建设等,对规模化养猪场实现污水“零”排放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因此,为了实现规模化养猪场污水“零”排放,必须重点做好以下8项工作:
2.1 养殖业主要做好养殖规划 要树立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意识,在建场选址时要充分考虑养殖污染物的消纳土地面积,根据消纳土地种植何种农作物,测算每年消纳地农作物的用肥量,严格控制养殖规模。
2.2 建设长期、稳定、高效运转的沼气工程 沼气工程是养殖污水处理的核心,其运转效率、稳定性、污水滞留时间、微生物菌中毒或受抑制等关系到污水处理效果、病原菌杀灭程度,所以可在设计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工程工艺方案论证,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
2.3 雨污分流 猪舍污水管网一定要雨污管分离,减少污水数量与蚊蝇滋生。
2.4 养猪场消毒液的使用 容易引起沼气池内微生物中毒或受到抑制,需高度重视。
2.5 建设相关配套设施 如贮肥池、沼液输送管网、沼液吸运车等。
2.6 减少污水量 采用“干清粪”工艺减少冲洗用水;采用沼液冲洗猪舍,减少污水量。
2.7 降低沼液浓度 必须设置一道滤器,使沼液的CODcr
1 000mg/L,从感观上与实际操作中都能适宜冲洗猪舍。
2.8 及时适量排渣 要设置多处排出口,及时适量地排出沉淀污泥与悬浮渣,并运至干化场干化或用固液分离机分离,制成高效有机肥。
3 沼液冲洗猪舍的可行性、操作要点及实施效果
对沼液用于冲洗猪舍,实现污水处理“零”排放之可行性阐述如下。首先,从沼气发酵过程与机理来论证其安全性。沼气厌氧发酵过程如同反刍动物牛羊胃的消化过程,据资料介绍,将牛胃的内容物做饲料添加剂喂猪,能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并增加体重[1]。在沼气池中同样存在着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微生物群落,它们按照各自的营养需求进行物质转化,其中一类微生物对废弃物原料的分解产物成为另一类微生物的营养,这一类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又为别的微生物所利用,如此接力式地转化使初始发酵物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同时也合成一些新的物质,在此过程中微生物群落之间逐步形成一种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在沼液里既含有形形的微生物又含有大量的新产物,如转化成多种抗生素、溶菌酶及多种消化酶等,这些物质有促进动物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饲料消化率的作用,而转化的新产物,有些可作为动物的营养物,如氨基酸、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据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研究资料介绍:“经过对不同来源的沼液分析,17种氨基酸含量总和平均大约为640mg/L,维生素B1、B2、B6、B11、B12分别为0.089mg/L、0.022mg/L、0.53mg/L、0.078mg/L、0.009 3mg/L,证明沼液对动物的营养需求均有一定的补充作用”[2]。
其次,从沼液中查找是否含有对生猪生长发育有害的物质及含量超允许范围来证明其安全性。据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研究资料介绍:“沼气池在发酵过程中形成的低电位和厌氧环境及产生的低级脂肪酸和一些生物活性物质都会对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卵起到杀灭、抑制和使之失活的作用,例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钩端螺旋体及血吸虫卵和钩虫卵在沼气池内存活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蛔虫卵存活3个月”,通常发酵1个月以后多数病原体会得到有效控制。此外,沼液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很低,按[NO-2]含量不足0.002mg/L,远低于现行制定的畜用饮用水标准最大允许浓度10mg/L(美国)。沼液中的硝酸盐含量以[NO-3]计为16~32mg/L,也低于澳大利亚推荐的允许浓度90~200mg/L[3],由于猪舍中的废弃有机物主要是畜禽粪尿、病死猪、胎盘内器脏,这些废弃物与污水进池酸化、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沼液、沉淀污泥与沼渣,其中的沼液含有如上所述的特性、功能、益处,还有微量元素齐全,各种维生素与有益菌群,用于喂猪起到加快生长、缩短育肥期、提高料肉比、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因此,用低浓度沼液冲洗猪舍是安全、科学、有益的。笔者在福清市东瀚镇兴达养猪场进行沼液冲洗猪舍试验,该养猪场生猪存栏数2 000头,于2011年新建半地埋式双层结构层叠集气上流式厌氧沼气池500m3,日产沼液45t,通过1a多时间对2 000m2猪舍进行沼液冲洗试验,结果表明用沼液冲洗猪舍时猪群会涌跃觅食沼液,甚至连残留在舍内凹凸不平的水泥地面的沼液,猪也用舌头予以舔净,且猪群的皮毛油亮光滑,不发生胃肠道疾病,特别是混有病死猪、内器脏一并厌氧发酵的沼液更具有抗病毒的功效。
用沼液冲洗猪舍需安装一台清水泵,安装在沼气工程的过滤池面上,将水泵头潜入过滤池液面下将沼液抽至密闭的高位池储存,冲洗猪舍时开启阀门,如同正常冲洗猪舍一样,但要尽量少冲洗猪身上,因为猪身上粘有沼液会引起猪舔,以免相互咬伤。每天上、下午冲洗两次,如此反复使用就没有多余沼液可排。但有的养猪户对高床不用沼液冲洗担心高床铁件受到氨与硫化氢腐蚀,建议先使用沼液冲洗后再用少量清水清洗。如按年出栏万头育肥猪计算,每天用水均在120t左右,母猪舍用水20t左右,100t沼液用于回冲,余下20t左右沼液可用于猪舍中的绿化带浇灌,或用地下土壤渗滤沟(地下渗滤土地处理系统(UG))的方法处理处置,完全没有污水外排(见图2)。
图2 标准构造的地下土壤渗滤沟
4 污泥定时排放是实现沼液冲洗猪舍污水“零”排放的关键
由于沼液长时间循环利用难免导致沉淀污泥的累积,因此,就要经常察看沼液的浓度而决定是否排放污泥,否则就会累积,使沼液难以利用。因此在构建厌氧消化池时要特别注意设置方便排泥的设施,不论是地面池或地下池都要尽量使污泥多点全面地排出,要克服以往采用的单点局部排污泥的弊端。如采用单点局部排污泥的方法,就有大面积多处的污泥受到液体的阻力影响难以达到全面排出沉淀污泥的要求。若长期采用单点排泥,沼液的浓度就会上升,将影响冲洗猪舍,那么污水“零”排放将难以实现。
沉淀污泥全面排出后,可放置在污泥干化场自然干化,有条件的可购买0.5mm的挤压式固液分离机对沉淀污泥进行挤压、装袋,用作农业肥料或出售养鱼等。
综上所述,要做到规模化养猪场污水“零”排放,沼液能够用于冲洗猪舍,其核心是选好、建好工艺先进、运行高效稳定的沼气工程,同时配套建设相关设施,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周孟津.沼气生产利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114-120.
篇9
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多大的勇气?经风历雨需要多强的耐心?创业路上的一马当先,养殖中的勤学苦练,致富不忘乡邻的惠民本色,引领农民脱贫的不悔信念,甘做光彩事、争当光彩人的淳朴性格,所有这些或许都是余国洋取得成功的本源吧!
余国洋向来勤俭持家,为早日摆脱贫困,他借资包场,开始了自己的养猪生涯。为探索生态养猪模式,他重拾书本,总结经验,大胆实践,建起规模化的生态养殖场,同时,以诚信的理念顺利叩开了市场大门,成了创业致富的好典范,将十里铺村变成了商品猪的养殖基地。不仅如此,他还以无私的情怀,帮助许多人实现了创业梦想,成为大家口中、心里的好人、贵人。
余国洋,一个敢闯敢干的汉子。18岁高中毕业之后,他走南闯北。在北京打过工,在山东开过饭馆,在南方卖过服装,可这一切除了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以外,并没有给他带来多余的财富。2006年,不甘平庸的余国洋返回老家河南襄城县十里铺乡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风雨兼程养殖路
“创业”永远是一个有故事的话题,每个创业者的背后都会有那么一段让人难忘的经历,或是辛酸,或是欣喜,而余国洋也不例外。
养猪,对于余国洋这个门外汉来说,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一个选择,而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在养猪这条路上致富。虽然创业初始他怀揣致富梦想,但回乡之后生活的窘迫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面对窘迫的儿子,余国洋的父亲特别想给儿子以帮助。可是,对于年迈的父亲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在为难之际,余父突然想起自己还养有几头母猪,为了让余国洋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父亲决定把这几头母猪给余国洋养。就这样,他踏上了再也割舍不掉的生态养猪之路。
养猪看似简单,但要想养好猪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余国洋是一个稳健务实的人,既然走上了这条道路,就下决心要把它做好。聪明活泛的经济头脑,也让余国洋看到了这传统的养殖项目背后所蕴藏的巨大经济效益。他深知,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养猪业在畜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肉食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而安全、绿色、优质瘦肉型猪的消费更是呈现出较大的市场销售空间。因此,生态养猪对养猪业以及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养猪业充分利用了猪的生物学特性,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尽量多用或全部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减少或不用人工化学合成物质及人工能源,这样不仅能降低养猪生产成本,而且能生产出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绿色食品。
起初两年,由于条件不成熟,经济效益欠佳,他多方求教,将每栏猪前都分门别类挂上详细的记录牌,认真比较日常信息,坚持摸索科学的饲养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和摸索,余国洋的养猪经验日渐丰富。但他在养猪之余经常会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从目前国内的生猪养殖结构及生产水平来看,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他认真分析后认为原因在于:一是目前我国养猪结构仍以农户散养和小规模饲养为主,市场稳定性和供应能力偏弱。二是国内生猪存栏仍然不足,市场猪肉供应非常紧张。近年来,政府给予养猪业大力支持,引种的、扩群的很多,但由于生猪生产期长,饲养技术要求高和资金投入需求大,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猪肉紧缺现状。三是未来我国养殖业市场行情会越来越稳定。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生猪规模化、良种化进程的加快和养殖结构的逐渐转型,生猪市场将越来越稳定,价格跌涨幅度将越来越小,优质、高效、安全、绿色的猪肉制品仍将是国内消费主流,养殖行业必将向规模化、大型化,优质、高效、安全的目标发展。
思路一旦理清,创业就有了奔头。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余国洋培育了良种,提高了管理,扩大了规模。猪舍从原来的不到40亩扩大到现在的80多亩,从以前的年出栏500头到现在的5000头。数字虽然无趣,但变化却惊人。在管理方面,他还请来了具有10多年养殖业管理经验的襄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会长李晓峰担任公司的养殖顾问,打破了传统、落后的农村养猪管理模式。
科学养殖求发展
为了把生猪养殖搞好,余国洋不但请来生猪养殖方面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而且取得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他还加入了襄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在会长李晓峰,副会长李合良、仝三民等人的帮助下,余国洋于2011年注册成立了襄城县昊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由于余国洋善管理、懂技术、诚信经营,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带领300多家农户进行科学养殖,使他们走上了致富之路,受到了有关领导的一致好评。
为了打破传统的养猪观念,创新养殖方法,选育优良种猪,走出新型养猪致富之路,他通过各种途径向专家请教,还利用网络学习了许多科学养猪、种猪管理、防疫灭病的技术。白天没时间,就利用晚上的时间专门研究学习养猪技术;光学习不行,还要结合实践,细心观察。为了把种猪养好,余国洋甚至求教于兽医,熟悉了防疫工作。在养猪的过程中,余国洋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数不清有多少个不眠之夜是在猪舍里度过的。
余国洋搞养殖和别人不同。他说,养猪要学会“偷懒”,为了偷懒,他把养殖场全部建成全自动化猪舍。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劳动力,而且保证了猪舍的清洁和卫生。根据猪的生长周期不同,余国洋还把猪舍分成母猪区、生猪区、幼崽区,这样就可以根据生猪不同生长期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照顾,有效避免了疫情的传播。
品种是效益的根本,规模是效益的基础,管理是效益的关键,这是余国洋多年自繁、自养、自防养猪的最深体会。
至诚至信播美名
他经营的昊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的是“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产品有了,销路却成了摆在余国洋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保证农户的经济效益,余国洋多次与双汇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交涉,经过协调,终于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与双汇集团签订了合同,为农户的生猪销售解除了后顾之忧。
与大集团签订了供销合同,就必须得保证生猪的质量,为了达到“放心肉”的标准,余国洋千方百计保证食料的品质。他说:“要想猪肉好,就让猪吃好。”而其他辅料也是完全按照科学配方进行配制的。
“保证食品安全,要对得起良心”,是余国洋对诚信经营的理解,他不仅这样说,更是用诚信践行着自己的承诺。而这种“对得起良心”的仁义精神,为他赢得了市场,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致富路上百花香
“诚信经营”不是余国洋仁义精神的全部。他认为,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余国洋通过养猪致富后,为了回报乡亲们的信任与支持,带领乡亲们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在他的帮助下,许多人都取得了成功,走上了致富之路。在生态养猪领域,一枝独秀已经发展为百花竞放。
在养殖过程中,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都给予了余国洋极大的支持,特别是在用电、用水、用地等方面给予他最优惠的政策,去年还为他争取到国家养猪补贴20万元。他铭记乡亲们的支持,时刻不忘回报社会,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养殖技术和经验,通过举办专题技术讲座等方式,无偿传授给周边的村民和前来参观学习的外地群众,甚至登门进行技术指导,并从经济、社会等方面帮养殖户算明白账,鼓励他们进行科学饲养、实施规范管理,加快良种改造步伐。对有养殖愿望的无资金户、特困户,他免费提供仔猪和养殖技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深受养猪户的好评。近年来,他先后帮助多家养殖户走上致富之路,带动多个村发展养猪业。
为了把生猪产业这块蛋糕做大做强,让百姓快速致富,余国洋经过申请成立了养殖产业协会。消息传出,村里人奔走相告,养猪户纷纷找到余国洋要求入会。余国洋和会员们完善了协会章程和生产管理制度,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和会员大会等决策监督组织,在第一次会员大会和董事会上,余国洋被推选为会长,协会设立了生产、饲料、销售、技术、管理等内部机构,每个机构都有专人负责,实行统一计划、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统一管理。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余国洋大力推行的“公司+农户”养殖模式,不但为散养户提供技术、管理,还帮助广大养殖户销售,提供好的饲料,真正带动大家实现了共同富裕的梦想。
精心描绘新蓝图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余国洋时刻以“自信、拼搏”的精神鞭策自己,以诚信经营开拓市场,如今,他的“公司+农户”生猪养殖模式,使公司的年出栏量达到5000头。
篇10
[关键词] 农户 生猪养殖 养殖业 因素
[中图分类号] F3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228-01
一、影响农户生猪养殖行为的因素
总的来说,影响农户生猪养殖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在因素,一种是外界因素,不同农户的养殖行为方式存在的差异就是因为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在具体的进行划分,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和个人行为特征两方面,外部因素主要涵盖市场、政策、自然环境及服务保障体系四大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又包括许多细小的方面,比如家庭人口、耕地面积、收入情况、家庭财富、家庭成员的精神生活等等,家庭人口方面主要的影响是劳动力,人口越多的家庭其劳动力也就越多,也就有条件养猪,同时也会影响养殖的策略,根据家庭成员的年龄来确定劳动力的高低,从而影响养殖的数量;耕地面积的多少一方面影响猪饲料的数量,另一方面影响了养猪的劳动时间,耕地面积多就能提供较多的饲料,养殖数量也会增多,但是也会较少养猪的劳动时间,因此这是个双向的影响因素;家庭收入的来源一般比较多样,收入结构的不同影响农户的养殖行为,非农业收入较多的家庭对养殖的依赖就较小,养殖的可能性就小,反之,养殖的可能性就大;家庭财富对生猪养殖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也是难以把握的,财富多的家庭在养殖上就有较为充足的资金保障,养猪的可能性就大,但是实际情况是,财富多的家庭其选择的面比较广,更多的不愿意养猪,财富少的家庭因为资金不足就难以有养猪的机会。
2.政策因素
农户生猪养殖除了受经济和市场的影响外,还受到相关政策的影响,国家根据生猪生产的趋势和行情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一般来说鼓励性较强的产业导向政策能够提高农户养猪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促进农户养猪业的发展,限制性的产业导向政策会阻碍农村生猪养殖的发展,同时在税收方面,对养猪业的低税收政策能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减免一定的费用,增加农户的收益,提高农户养猪的热情,反之高税收政策会大大挫伤农户养猪的积极性;国家扶持和优惠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农村养猪企业数量的增多。因此,合理、科学、实际的利用政策能够促进和保持农户养猪业的发展。
3.市场因素
市场是影响生猪养殖的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市场影响猪肉的需求量,需求量的增多就会促进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甚至促使新养殖户的诞生,反之,需求量减少就会降低养殖户的养殖信心和动力。作为一个基本的生产单元,农户养猪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的收益,一般情况下,养猪经济利润高时就会提高农户养猪的积极性,从事养猪的农户也会增加;而当养猪的经济利益较小时,农户养猪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甚至转行从事其他行业,使养猪的农户急剧减少。
4.自然条件因素
气候、地理位置以及疫病都会对生猪养殖造成绝对的影响,气候适宜的地区,养猪的成本比较低,利润空间相对较高,农户也会乐意养猪,而一些气候比较恶劣的地区,养猪成本太高,一般人不会选择养猪;一些地处相对繁荣的地段,非农业收入来源较多,很多人不会考虑养猪带来的经济收益,而相对偏僻的农村地区,收入来源较少,选择养猪获取收益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5.服务保障体系因素
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技术服务保障,养猪业也是一样,需要的服务保障体系主要由技术、销售、繁殖和防疫,技术服务体系可以提高生产者的专业素质,提高养殖的技术和水平,保障养殖的质量;销售服务体系能够使养殖产品及时的销售出去,加快养殖资金的流转速度,保证养殖者长远可持续的发展;繁殖服务体系能够保障养殖的数量和规模,保证各方面的生产;防疫服务体系能后确保养殖业的长期发展,保持养殖者的积极性。
二、意见和建议
1.切实抓好卫生防疫防治工作
动物疫病是影响我国生猪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动物疫病频频发生,使我国养猪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严峻的形式,加上我国大部分养殖户规模较小,基础比较薄弱,且较为分散,防疫体系非常薄弱,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从当前养殖业和畜牧业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建立高效、全面、科学的疫病防疫体系,提高动物防疫防控水平,确保生猪养殖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2.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
由于我国养猪企业大都集中在农村,养殖户的文化水平较低,养殖技术欠缺,养殖的经验也不足,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定期举行技术培训和函授教育,向广大农户传授养殖技术、卫生防疫技术、管理技术等,是他们能够科学的进行养殖,保证养殖的数量和质量
3.要制定生猪价格保护措施
为了规避生猪价格的风险,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十分必要,可以保护养殖户的积极性,确保养猪业的长远发展,保证市场生猪的供应量。在粮食方面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应的价格保护制度,确保了我国粮食生产的稳步进行。生猪生产也是一样,应当把在粮食方面采取的措施运用于生猪生产上,制定价格保护措施,使生猪市场价格保持在合理的浮动范围之内,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落实一定的比例保护价,最大限度的保证养殖户的利益,保持其养殖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冷继明. 农户生猪养殖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