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进范文
时间:2023-05-30 16:1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堂教学改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24-02
作为一所成立仅两年的新学校,由于学校创办时间短,扩张速度快,师资队伍在不断扩充之中。为尽快整合师资队伍,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我校在全体教师中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项目,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稳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理论依据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实际上就是一种“课堂教学行动研究”,研究者,即教师,以改进教学实际工作为主要目标,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并解决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本身就是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的一个过程,其哲学原理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研究,找到问题所在,有目标地学习并运用恰当的策略,以改进这些问题。其核心理念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行为跟进”,核心目标是构建学习型团队、反思型教师。
所谓自我反思,不仅指回想自己的教学过程,也是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方法使用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困惑,这也是制定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起点。所谓同伴互助,强调的是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由于惯性思维,教师对自己已经形成的教学习惯往往难以发现其不足之处,而通过组内讨论,合作交流,教师可以更明确地发现自身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并可以与同行进行对比反思,从而做到博采众长。而专业引领,要求教师既要多读专业书籍,学习先进的专业理论和方法,也要不断向同行中的佼佼者学习,更可以在自己学校内部平等交流,能者为师。
在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时,每一位教师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自己看到的具体问题起步。但改进目标要集中,应选择自己迫切需要改进的,或相对容易改进的一、两点入手,带动全面提高。从表面上看,改进的是某一方法、手段、行为、操作,从本质上说,改进的是工作态度、思维方式、教育理念,而绝不仅仅是一、两个具体问题,而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
二、行动目标
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动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优势分析,可以使一些无意优势变为能动优势,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意识地保持,有利于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同伴的意见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做出客观分析,并制定出改进目标,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改进措施和对策,还要在改进计划实施的过程中,随时记录典型案例、自身的收获与体会等。通过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个项目进一步建设、完善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教师制定“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并予以切实落实,是改变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有效措施,通过推进这项工作,将可以达成以下目标:
1. 教学模式转变。通过“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推进,教师将更加主动、有目的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将其落实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去,从而实现从教改理念到教学行为的转化,使学科教学的研究走向深化。
2. 教师自身的反思能力得到提高。“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将推动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明确得失,寻求改进策略。教师将在不断地分析、研究、讨论中获取知识、获得技能以及相应的体验,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理性思考的深度。
3. 教师的集体研究意识增强。“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要求教研组、备课组对每位教师的自我分析进行集体讨论,并在每位教师个人改进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不断给予评价和反馈,这样将会大大推进教研组或备课组集体讨论研究的氛围,教师们相互学习,彼此沟通,经验共享,形成智慧交融的合作主体。
三、措施及行动
1. 高度重视,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项目进行推进。要做到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项目,学校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为此,学校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由校长直接领导,分管教学副校长带领教务处、各教研组具体负责推进这项工作。
2. 准备充足,分步推进。为了做好项目推进工作,学校专项工作小组首先进行了相关理论的学习,并借鉴其他兄弟学校的经验,制定了《课堂教学改进目标要求》、《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表》、《课堂教学改进记载手册》、《课堂教学改进评估表》等文件,为项目的有效推进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项目的实施以学期为单位,每学期初,学校请每位教师填写完成《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表》,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优势与特点、问题与不足进行自我分析和反思,针对分析结果,从某个具体问题入手,制定自己本学期的改进目标和改进措施。教师个人的改进计划制定完成并经教研组讨论修改、教学分管领导审核后开始执行。
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后,学校还会为每位教师提供一份《课堂教学改进记载手册》,用于进行改进措施的具体落实情况记录、改进案例记载、学校评价记载和学期小结。这本手册的主要作用是让教师的教学改进过程有规范的积累,从而促使教师逐步养成记录自己教学研究过程的习惯,为教师专业化的长效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学校也可以把教师的这本手册作为工作交流、教学研究的资料。
在学期末,教师、教研组、教务处要分别针对每位教师完成《课堂教学改进评估表》的填写,通过教师自评、教研组评价及教务处评价,对教师本学期的“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落实情况进行反馈,并引导教师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3. 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操作,确保项目扎实有效推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校长室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起到引导、服务等重要作用,通过精细化的管理,规范化的操作,确保项目的实施不会流于形式,而是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要确立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总体目标,逐步形成并完善“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评价指标”,建立配套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将“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实施情况作为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及教研组、备课组评优的重要指标,从而对教师的教学改进工作起到引导和推进作用。对于改进计划落实较好的教师,学校应组织他们进行经验介绍、优秀课例展示等活动,从而起到示范、辐射效应,以点带面,推动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四、经验体会
通过项目推进,学校以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为抓手,加强校本师资队伍的培训,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引导教师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育人能力。通过此项目的推进,学校还进一步完善了校本研训体系,创立了“教师文化讲坛”,定期开设由专家和本校教师主讲的文化讲坛,为教师展示个人独特的文化品位,高尚的生活情趣提供舞台,以“文化讲坛”为载体,推动教师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进而推动教学工作的有效性。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制定、实施及优秀课例的展示、点评,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了教师的学习热情,做到了师资队伍建设有层次、有重点、有创新。
当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学校管理层面需要改进的问题。学校自身需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如在校园网上开设“教学论坛”,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加强图书馆建设力度,为教师提供更丰富的研究资料;在管理制度、奖励措施等方面对此项工作予以强有力的支持等。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加强与区域内外学校的互动,加强与市、区学科教研员的联系,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与教研活动,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程凤春.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操作策略[M].科学教育出版社,2004.
[2]连建华.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概论[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篇2
关键词:Photoshop;兴趣;自主学习;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395-02
Photoshop是目前市面上使用范围最广泛的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如电视剧、电影的宣传海报,各式产品包装、书籍封面等,这些具有丰富图像的平面印刷品,基本上都需要PS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
我校使用的教材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PS的教学内容仅有两个课时。在总课时有余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有关参考书籍,有针对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和综合,进而进行适当的增加和改进,力求教学内容构思新颖、趣味性强。
学生一开始接触Photoshop都充满了好奇,跃跃欲试。但是,随着课程不断的加深,所学课程的难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采用理论讲解加简单实例演示的方法,学生只掌握少数几个实例,没有真正理解工具的作用,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不会活学活用。[1]
面对这些现象,为提高教学效益,笔者进行了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旨在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地完成学习,并学以致用。
1.有效教学设计,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1.1 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知识只能使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就显得极为重要。Photoshop第一堂课十分重要,它能够使学生对这门课有个整体的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2]让学生与Photoshop从陌生-相知-相识-相交-熟悉,最后成为好朋友,真正地从课堂走进学生生活当中。
可在第一堂课为学生展示多幅PS效果图,如知名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宣传海报,海报上爸爸与孩子头部图像对调,逼真自然、生动有趣;再如"XXX遇上西雅图",将班上某位学生的照片切割到一张西雅图的风景照中,像是该生身临其境般地畅游西雅图。还有把学生在运动会上拍的运动员的模糊照片变清晰了等。通过以上展示,让学生领略PS的魅力,产生热爱,进而愉快地学习。
1.2 游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Photoshop图像制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分层设计",这里的"层"指的就是"图层"。在讲解图层概念时,因图层的概念较为抽象,为让学生明白PS的设计理念,我运用了"娃娃穿衣"的游戏,将15件不同的物品分别放在15个图层中,如图1,学生想要把某件衣服穿到娃娃身上,必须先选择该衣服所在的图层,才能移动相应图像。通过这个例子,使学生对图层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为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进行作品制作时,应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联,密切联系学生本体,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或结合时间来设计,如节日、实事等。圣诞节时,可设计表达圣诞祝福的作品(图2)等,通过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还可以选择学生的实际案例和贴近生活的案例,调动学生学习PS的积极性,以解决学生实际生活需求。校园里的生活丰富多彩,各种活动层出不穷,如学生会纳新、社团、校运会、科技节、军训等,均可作为学生创作作品的实例素材。例如每年元旦,我校都会举办"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让学生们用已学的知识设计班级合唱海报,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通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自己的想象,设计出各自的风格,创造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让学生体会到图像处理技术就在自己身边。
1.4 以赛促进,增强学生的源动力。每年的"全国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大赛"其中一项便是"电脑绘画"。学生可以使用美术课上画的黑白画、素描等,扫描上传电脑后,用PS软件上色,并使用滤镜、加深减淡等工具进行处理,使图像更加生动立体。或者利用钢笔等工具,绘制简单漫画。我校有不少学生的作品在市、区获奖。通过比赛,使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建立自信,克服如PS难、比赛获奖更难的畏难心理。
2.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效率
在PS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情况是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进行着积极的思维活动,他们会按老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仅停留在机械的模仿层面,没有自己的创意,不利于所学知识的内化、保持和迁移,学完就忘也是很正常的,更说不上学以致用了。[3]
所以教师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应尽量做到精讲多练,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
篇3
关键词:思维倾向;学习热情;预习;合作精神;思维能力;创造力
社会的飞速发展,新知识的大量出现,尤其是现在的学生思维特别活跃,不再仅满足于知道、记住结论,还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这就给了我们一线教师极大的挑战。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为此我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和探索。
一、引导学生重视课前预习
很多学生都认为,知识在课堂上学习就可以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不妥的。通过课前预习可以明白哪些知识点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概念和性质还不怎么明白,这样在教师讲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这样对知识的理解会更透彻,掌握得也会更牢固。如初三数学中的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如果学生在课前预习后就会发现抛物线其实不好画,因此要做好课前预习,比如如何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选点,可按书中的步骤多试几次,感觉一下哪里是难点,这样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上就会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效果。因此,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学生之间的合作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是课上也可以是课下,人数可多可少,形式非常灵活。我们教师总担心学生解决不了问题,常常喜欢一人讲众人听,以为这样学生才能学会。殊不知这样做,反而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没有了主动探索的兴趣。当然,我们教师也不能放手不管,遇到学生不懂的问题还是要认真地、耐心地帮他们解决。
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对学生之间的合作进行合理分组,起到优生帮差生的目的。在课堂学习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合作学习时不要只有学习优秀的学生讲而其他的学生得不到发言的机会,教师要鼓励中等生和差生大胆发言,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这样才能起到合作学习的目的,使学生共同提高学习成绩。2.教师要选择讨论的问题。学生讨论的问题不能太简单,学生一看就会,也不能太复杂讨论了很久也没有任何结果,这两个问题教师要特别注意把握分寸。
合作学习的好处是很多的:一是给了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二是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三是提高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在共同学习中增进了友谊,提高了班集体的凝聚力;五是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社会。
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学生如果没有思维能力,就无法学习数学,缺少思维的学生的数学成绩肯定不好。因为所有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图形结构的理解都离不开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找答案。除此之外还要对学生的思维过程予以足够的关注,并研究学生的思维规律,加以总结,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怎样思考并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四、努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篇4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需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效益 提高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渠道,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优劣,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以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高课堂效益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提高课堂效益,就是在有效的时间内通过师生的默契配合,形成合力,从而达到取得最佳教育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效益谈一下自我体会:
一、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打起精神
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应从实际出发,科学的处理教材,灵活的驾驭教材。只有用活教材,才能教活教材;只有教活教材,才能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例题:学校有90本连环画,每班 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这个例题是有关书的问题。我觉得不如换成别的情景,便进行了尝试。改为: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学校买来90个气球,每班30个。可以装饰几个年级?例题情景变化了,学生就来了精神,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了。另外为了更好地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给同学们出了一道练习题:过新年了,老师一共收到祝福短信160条,我们班有40名学生,平均每人发几条?题目与本班的学生联系着,就能让学生打起精神来,同样能够达到训练的效果。这样的题目学生愿意做。教学中力求设计与自己班级和学生紧密相连的情景,尤为重要。
二、从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自身价值
首先让学生懂得,他们的一言一行、方方面面,无不体现着自身价值。把好的方面展示给大家,得到大家的认可,是让人多么高兴的事啊!从现在开始,你们按照我的要求去做用不了多长时间,你们的进步会很大,进步就说明你们的价值提高了。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健康的情绪、积极的情感是产生课堂良好气氛的前提条件。因为情绪、情感具有感染性。为此,教师从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所有注意力都应集中到学生身上,用热情亲切的目光环视学生,向学生问好宣布“上课”,每说一句话都得认真投入情感。课堂上教师的高度投入,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学生的积极参与又使教师不断调整教学行为,以适合学生主动参与的情绪状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最佳的教学环境。
四、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
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能使学生在良好的交往中逐渐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真诚与他人友好相处的优良品质。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见解,拓展思维,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益。
五、采用游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学方式应该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我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就都是好方法。
六、善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手段
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利用它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形象化,可以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在计算机的演示下有声有色地动起来,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容量,为学生的学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益。
七、课后分层作业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后续保障
篇5
改进课堂教学内容
由传统的单一传授知识,改进为知识和方法并重。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分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几乎把课堂教学内容定性为:知识。总是罗列了一大堆语文知识点,这也要那也要,整节课塞得满满的,然后才经常抱怨课教不完。所谓的没上完,就是知识没传授完罢了。这就好比给学生“鱼”,虽然可以喂饱学生,但却不得体现“过程与方法”。这就要改“给鱼”为“给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学生中心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主张“学会学习”。可见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改进课堂提问方式
改“师问”为“生问”,把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对话、交流、沟通、讨论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语文教学大多是老师设计问题,提问题后引导学生回答。课堂教学行为中,过多的行为是教师提问的行为,学生提问是非常少的。教师带着预先设计好了的问题和明确的答案进入课堂,总企图把学生的思路往预先设计好了的方向引导。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总想揣摩老师的意图,发表的看法很少是自己个人的真实见解。这种“师问生答”的方式,处于课堂教学中心地位和主动地位的永远是教师,而学生只能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是一种单项的、预设的课堂支配方式,严重限制和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一个学生在受教育的最初近十年中,长期处于被动地接受问题、认识事物、掌握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发问精神,学生的好奇心将被泯灭,因此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会怀疑,学会提问题,学会讨论、解决问题,把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提问题、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是创新的前提,而怀疑又是创新的基本条件。程颐曰:“学者先要会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请上“讲台”,让学生尽情提问题,再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提倡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不以教师的问题和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从而养成质疑问惑的习惯。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1、预习时提出问题。课堂教学前,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至少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教师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并选择与本课学习目的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例如,《最后一课》(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学生可能会提出许许多多问题,五花八门。那么,就可以从中选取与单元目标相关的问题来组织讨论,范围主要集中在爱国主题,思想内容、精彩段落、词句理解及语气运用的技巧的理解。具体的如:“拿一支粉笔写两个字”为什么会“使出全身力量?”“钥匙”是什么?如何理解“强迫鸽子用德语唱歌”等。然后逐渐引导学生围绕某一范围来提问题。
2、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提倡并欢迎学生提出问题。首先,可以以学习小组互助的形式组织学习活动和实践,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小组里互相提问题,互相请教。其次,可以采取全班探究形式进行实践体验,各学习小组将本小组里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全班同学共同探究。再者,也可以以答记者问的形式来组织学习活动。组织部分学生先学习“例文”,组成“先学团”。课堂上,让还未阅读此“例文”的同学在自读的基础上,向“先学团”的同学提问题,由此共同探究。
改进课堂表演对象
改“师演“为“生演”,即课堂角色的改进,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阅读,让学生提问,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实践,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体验过程,大力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实验心理学家特瑞泰拉(Treicher)著名“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心理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 这个统计说明,语文课要尽量让学生听、说、读的练习。《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提倡讨论式教学。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改进师生的角色地位,尽量将课堂交给学生讨论、交流。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学生是人,只有当学生的内部需要得到满足,才能激活其学习动机。这就要求在课堂上,要创造条件尽量让学生“表演”,以满足学生各层次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尝试将课堂教学分成三大阶段。
1、个人阅读阶段。让学生独立阅读,进行独立的与文本对话和情感交流。独立查找工具书,独立解决语言障碍,独立做阅读标注,独立理解,独立思考,独立提出问题。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篇6
一、高中语文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弊端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受传统应试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的教学工作还是以单项灌输为主,其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弊端。
一是忽略学生主体地位。单项灌输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角,学生则成为了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对象,在课堂上参与的机会较少,没有能够形成师生互动、学生为主体的良好格局,这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理解的深度以及能力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是课堂蕴含信息匮乏。在以灌输讲解为模式的教学中,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往往也没有得到有效重视,一些教师没有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技巧,在课堂上没有能够演示出生动的信息,这对于高中语文课堂生动性的提高产生了制约。
三是未能兼顾学生差异。在以教师一言堂为主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要求是统一的,这就导致班级优秀生和学困生在同样的目标要求下开展语文学习,既违背了教学规律,也制约了学生学习投入的积极性。
二、对构建生动、高效高中语文课堂的几点思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对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充分的改革,从三个方面着手推动语文教学深入开展。
一是开展自主探究教学,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自主探究教学是近年来运用较为广泛、成效非常显著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当将更多的内容设置为探究引导题的形式,鼓励学生开展独立思考,相互合作研究。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活动,相互研究学习成果,可以实现答案的互补性,这对于传统的灌输教学是一次创新。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学习的载体进行改进,尽可能将学生设置为合作小组的形式。这样的载体中既能够兼顾不同层面学生的差异,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也能够集中学生的集体智慧,这对于提高思维的深入性和学习成果的全面性、科学性等都大有益处。另一方面,教师要对教学目标要求进行高度的浓缩,以此提炼出重点,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提出思考探究题。每一个思考探究题都应当是教学目标中重难点的体现,之间还要注重思维的连贯性、循序渐进性,以此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开展学习,提高能力。
二是以信息手段运用为抓手,增加语文课堂信息容量。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仅仅以教师的口头讲解,无法打造生动形象的语文课堂。学生受制于自身阅历的限制,在对教材内容理解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尤其是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感知出现脱节,这对正确理解和有效把握教材内容方面产生了消极影响。教师在这一方面要增加信息补充,无论是写景的说明文还是科普说明文,教师都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相关内容的影音演示,在学生的直观感知中增强印象,让学生在脑海中产生图文合一的状态,这对于正确理解和加深掌握效果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帮助。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多媒体手段运用于情景的创设、情感的教育等方面,通过音乐渲染、场景演示等方法,为语文课堂教学增加生动化的信息,使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感知震撼,以此提高教学的渗透力。
三是以分层教学要求为抓手,兼顾学生语文学习差异。高中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能力不一、基础不一,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并不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转移。教师应当正确面对这些客观因素并积极应对,较为有效的方式是实施分层教学,对优秀生应当设置更高难度的目标要求,对学困生则应当降低目标要求,有效兼顾每一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差异性,为他们打造适合自身学习能力需求的有效教学体系。遵循这一原则,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从思考题的设置分层、课堂提问的难度分层、当堂训练的容量与难度分层等方面入手,有效落实对不同层面学生的差异性目标要求,保证每一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都能够人尽其才。
篇7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程标准 改进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工作的主场所。所以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都是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这句几十年前就已经提出的口号,将永远不会过时,永远是每一位教师终身的追求。中学的语文课程也是如此。
目前我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从1978年开始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改革到今天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改革,三十年间我国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该说发生的变化还是巨大的。比如,那套曾经长期统治语文教坛的“介绍作者和背景――划分段落――概括段意――总结中心――归纳写法”的僵化死板的程式化做法就已不多见。但这绝不意味着语文课堂教学就没有问题。问题依然存在,并且比较严重,因为语文教学效率依然不高。现在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格局没有被彻底打破。只要深入语文课堂,不管是农村的一般学校,还是城里的重点学校,不管是实施新课改已经多年的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还是正在进入新课改的普通高中都会发现,尽管课堂上不乏师生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但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依然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要务。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依然被称作“讲课”,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依然叫“听课”。
现实表明,我们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比较落后,教学观、师生观还没有伴随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而发生应有的改变。
语文课堂教学究竟是怎么回事?语文课堂上教师、学生的角色到底怎样定位?课堂上有没有必要每篇课文都要由老师讲解、分析?这些都不是新话题,而且应该说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已经得到解决的问题。只要读读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著名语文教育家们的论述,看看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们的教例,就能说明这个问题。2001年就颁布并实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更有具体明确的表述和规定。如: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显然,如果每篇课文的教学,总是由教师讲解分析,学生就只能处在被动听讲的位置,就必然不能“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缺少“大量的语文实践”的机会。这样的语文课不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到头来学生就不能“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最终导致语文教学的失败。所谓“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就是要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就是要让教师的讲解、分析尽可能地减少。通览这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从“课程的基本理念”到“课程目标”到“实施建议”,最醒目的字眼,都是跟此精神相同或相近的,如“积累”、“体验”、“感悟”、“自主”、“合作”、“探究”等。在“教学建议”中还有这样几段话: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既讲语文教学是怎么回事,又对学生、教师的角色、地位和在教学中的作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中学语文教学,主要由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及口语交际教学等部分组成,其中阅读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关于阅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学建议”指出: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已经在全国推开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将高中语文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必修课程”包括“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其中“阅读与鉴赏”相当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阅读”,也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关于“阅读与鉴赏”的教学,2003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更进一步提出: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篇8
关键词: 《机械制图》教学质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
《机械制图》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专业课和从事生产实践中,时时要用到机械制图知识,要与各种图样打交道。如果他们不通晓机械制图这门“工程语言”,就很难学好其它专业知识,也就无法胜任以后的工作。那么教师如何结合职业高中《机械制图》这门技术基础课特点,运用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教与学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将传授知识与提高能力统一起来?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对《机械制图》传统课堂教学进行课程改革和创新,走出一条创新性教学新路。这条道路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一、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教育之道不在于灌输,而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在于通过鼓励、引导和启迪受教育者的求知欲、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素质高、具有创造精神和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想象力就是创造力,新奇的想象、巧妙的构思、闪光的灵感都是发明创造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获取知识及提高能力的主要渠道。传统的课堂教学偏重于教师讲授,不注重学生积极性的发挥。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会造成学生厌学的不良现象。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引导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学生独立思考,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善于观察分析,勇于探索,创造新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精讲多练,适当增加练习课的比例,并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改进教法,以推陈出新,使课堂教学不断完善。如在画三视图的练习中,要尽可能找一些具有同一视图的不同物体结构模型进行引导讲解,和学生一起分析并找出他们的异同点,帮助学生总结经验规律,培养空间形体的分析能力,将具有规律性的方法重点讲解,从而求得制图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初中升高中过程中没有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他们的整体素质比较低,因此教师在组织教与学的过程中,必须切合学生的实际,循序渐进。有部分学生对学习已失去了兴趣,而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有一技之长,有一定文化基础、一定专业理论技能的实用性人才,因此只有充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水平。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各抒己见,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就会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实际,区别对待后进生,时刻鼓励他们,使他们增强自信心,消除对机械制图课的畏惧情绪,从易到难逐步提高他们的制图水平。2008年我教07高职数控(2)时,小朱同学一开始由于对制图课没有入门,没有多大兴趣,而且作业也不交,甚至在课堂上看闲书,我发现之后,叫他收起业,然后没有多说什么,继续上课,后来我静然旁观,发现他虽然没有在看闲书,但是还是心不在焉的,没有认真在听。我想,这样下去,他肯定学不好。怎么办呢?下课时,我叫他跟我一起出来,然后和他交流思想,发现他在以往的课程中也有过这种情况,而其他老师不太关注他,所以他自顾自地看闲书。我了解了这种情况后,再跟他进行思想教育,因为制图课是各专业课的基础课程,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也离不开这门工具课程,所以必须学好。通过这次交流之后,我发现他在课堂上已经开始注意听讲了,而且他还挺聪明的,反应比较快,所以我及时地在课堂上表扬了他,后来,他把作业交上来了,而且相当认真,图线质量也比较高,我又及时地鼓励了他。最后,他在省统考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注意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把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学好这门课程。
三、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实施情景教学法
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学会技能是成才的保障,掌握技能是职业学生创业和就业的根本出路。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在今后的就业和创业中具有创造精神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实训场地,开展生动的现场教学。
教师的示范讲解是教学训练中最直观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直接运用到实践中去,缩短知识技能转化为操作技能的时间。实践教育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例如《机械制图》课中的识图部分,和实习中的钳工划线结合起来讲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样他们就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进而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还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充分利用实训现场,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设计出既让他们感兴趣,又能培养他们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内容。只有把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方针和路线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的职业竞争力、较高的综合能力素质和追求新技术知识的人才。
四、采用形象化教学方法,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没有学过立体几何,而平面几何也普遍学得较差,以往的教学多侧重于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形象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例如,在讲解“点、直线、平面的投影”时,教师可先将基本概念简要讲一遍,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概念,然后将教室的一个角作为投影的体系,用拳头代表空间点,用笔代表空间直线,用三角板代表空间平面,让学生对照实物所处位置,通过观察和想象,自己总结投影特征。考虑到三投影面的展开是理解物体空间位置和平面图形表达的关键之一,教师也可利用互相垂直的三块硬板纸作为投影体系,将拳头、笔、三角板分别摆放中间,分别向三个投影面投影,随着三块互相垂直的板相交轴线的旋转,将俯视图摆在主视图下方,将左视图放在主视图的右边,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然后慢慢将铺平的三面投影教具折叠成互相垂直的三投影面,必要时可重复演示。这样从空间位置到平面投影,再从平面投影到空间位置,反复进行空间形象思维训练,不断引导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激发其想象力,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从而达到较满意的效果。
五、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启发式教学是利用语言、教具、模型、挂图等手段,启发学生较好地清除思维障碍,为正确理解知识奠定基础,并发展其认知能力。要做好启发、讨论式教学,教师就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直线的投影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点的投影”的基础,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己用笔代表直线,演示其在三投影面系中的三种位置,并总结出相应的投影特性和规律。在讲述组合体的组合方式时,教师可结合模型、实物启发学生,总结出其组合方式,在此基础上讨论得出不同的组合方式在画法上的不同,如“贴齐”与“不贴齐”、“相交”与“相切”在画法上的区别。启发、讨论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唤起学生丰富的相似联想,达到开发智力和增强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效果。
六、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机械制图》的传统教学手段是粉笔黑板加模型挂图,费时,成本高,灵活性差,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CIA课件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多媒体课件内容经过教师的详细编排,精心设计,画面连贯,整体流畅,是连续思考整体思维的学习过程,可向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如三个投影面的展开,是理解物体空间位置与平面图形表达的关键,教师将这部分做成课件,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文、声、形、图、色结合或借助实物模型等,吸引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和注意力,使学生置身图文并茂的画面中,感官刺激丰富生动,易引起共鸣,易达到培养空间想象的效果,活跃学习氛围,增加教育魅力。
总之,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素质是教育的基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素质教育的实践教学中不断地大胆尝试和创新,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改进,从而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整体水平,最终才能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幼龙主编.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
[2]唐殿强主编.创新能力教程.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篇9
关键词: 绿色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引言
数学是学生从小学到大的一门学科,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是人类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学好小学数学能够为学生以后的数学水平奠定扎实的基础。要真正利用好数学绿色课堂,首先就要了解这绿色课堂到底怎么个“绿色”法。只有真正了解绿色课堂的内涵,才能在正确思想的指引下开展好绿色课堂的相关教学。
一、绿色教学的内涵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在传统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有一套统一的评判法则,实际上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来说是不小的打击。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认知水平、认知规律、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理智面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与评价,实现“因材施教”。除此之外,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疑惑甚至是错误。
其次,教师要认可学生的价值。每一个人诞生在这个世界上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人生轨迹和精神世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保护学生的独特,尊重学生的个性,认可学生的价值。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价值,通过鼓励与尊重,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
最后,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代,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对于学生,教师应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在发展之光的笼罩之下,让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潜力都得以爆发。通过构建起尊重学生的和谐平等的数学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充分展示自我,表达观点,并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互动实现自我能力的拓展,不断完善自身。
二、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与学生地位不平等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多数仍是采取以课堂老师主讲,课后学生题海战术为主的应试教育手段。虽然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研究,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但多数学校根本没有把新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纵观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大部分教师都是一板一眼地以一个训斥者的姿态面对学生,学生稍有错误,教师就毫不留情面地指责学生,丝毫不考虑学生的情感。这种教师与学生地位的不对等让学生开始从心理上排斥数学课堂,对老师没有了爱,只剩下了怕。
(二)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没有兴趣
小学生本身就有着爱玩的天性,对于世界充满了好奇,小到一片树叶、一个铅笔头就可以让学生将注意力从课堂内容上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效率。而究其根本,学生的注意力不放在课堂内容上而放在其他地方,最大的原因在于学生认为其他事物比数学学习“更有意思”,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效率自然就不断下降。
(三)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传统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习惯被动地接受式教学,一旦教师不在身边强制性地对学生提出要求,学生就松懈下来,更别提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越来越差,对于学生的长久发展有很大的阻碍。
(四)教师的“一言堂”
纵观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许多课堂中只能听得见教师一个人的“演讲”,而学生则一个个正襟危坐,不发一言。这种教学反思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极大的限制,课堂也因为丧失交流而变得死气沉沉。
三、利用绿色数学,改善小学数学课堂
(一)尊重学生的特点
无论哪个学科的教学,实际上整个过程都是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是平等的。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友好和谐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通过这种被尊重的感觉,学生就会激发出无限的热情,从而爱上数学。
(二)吸引学生的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注意力更集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摸清小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小学普遍生喜爱的方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在进行新的数学内容的学习时,通过情境导入的方式,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比如在进行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出现了圆呢?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快就进入圆的世界,纷纷找出自己身边的圆:轮胎、瓶盖……通过对圆的思考,学生纷纷将注意力集中到这堂课的内容中。
其次,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而不是一味地空讲一些理论知识。只有真正进行操作,学生才会对相关的数学现象记忆得更深刻,才能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再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对一些数学现象进行生动直观的演示,让学生通过动起来的视频和动画,将目光牢牢锁定在大屏幕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最后,教师在选择课后练习的习题时要尽量避免枯燥无味的题目,而更多地选择一些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语言生动活泼的、类型十分新颖的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收获快乐,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要始终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必须发挥好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具有探究意识,实现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可持续发展,真正收到理想的数学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要培养起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地向教师提出问题。
其次,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之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之中不断学会思考。比如,进行“比高矮”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班级中身高相差较大的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走到讲台上,让学生说出谁高谁矮。在学生很轻松肯定地说出答案之后,让身高较矮的女生回到座位上,再叫一名与讲台上站着的男同学身高相差不大的另一名男同学来到讲台上,站在刚才那名男同学的身边,再让学生说出谁高谁矮。由于两名男同学身高相差无几,学生一时之间也说不清谁比较高,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想一想怎样才能比较出哪位同学高呢?
(四)创造活跃的课堂
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引导学生积极活动,将学生按照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的不同分为几个小组,每当教师提出问题,都鼓励小组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在交流与讨论之中,学生的思想进行了不断交流,不仅改正了自己的缺点,还吸取了别人的优点,可谓一举两得。
结语
绿色课堂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生动活泼,让学生更热爱数学课堂,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优化学习效果。教师若打造出绿色课堂,就一定能够收到理想的数学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仁资,郑书增.试析农村教育小学语文“绿色”课堂教学[J].生活教育,2014(S2).
篇10
[关键词]农村中学 英语教学 教法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167-01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模式得到了较大的改变,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距离新课改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因此,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向深层次推进,才能切实改进英语的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英语教学暂时落后的现状。最近几年来,我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尝试改进教学模式,收到了一定效果,我的看法主要是:
一、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切合实际改进教法
一是在传统教学观念作用下,目前仍有不少教师不能适应时展要求,仅仅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直接制约了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尤其是目前一些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队伍仍然青黄不接,即便一些学校有足够数量的外语教师,在专业水平方面相比较高,但其综合素养却不能满足时展需要。因此,我认为,构建一支综合素养过硬的英语教师队伍,使英语教师在掌握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也能有效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科学把握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从科学研究者的角度去观察和发现最佳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了解学生,研究学生,随时反思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适时调整,使教师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协调统一,依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是教师教学要有更新理念,不断改进教法。在目前新课程改革条件下,农村中学仍有不少英语教师以“应试”为目标,不思改进,死守过去英语教学“讲、读、译、背”传统教学方法,还有一部分教师则是一味追求新模式、新形式,只图摆花架子、空架子,不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其实,任何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都是英语教师紧密结合自己学生的学习实际,针对一定的教学实际探索、总结出来的,尽管很多教法有着普遍借鉴意义,但并不可能完全适合别人的英语教学实际。即使是翻译法、交际法、情景教学法以及任务型教学法等等,它们也都各有所长。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照搬,而应该集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取长补短,融合使用,并在运用的过程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设和谐教学氛围
一是教师应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高度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自己具有亲和力。一般情况下,农村中学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易培养,教师在教学时就必须高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待学生,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用公平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农村中学的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运用微笑教学来增强教师的亲和力,使学生愿意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我的教学实践证明,当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具有了较强的亲和力时,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引力,这种引力同样会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从而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
二是教师可以运用语言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应该让自己的教学语言丰富有趣一点儿,既要通俗易懂,又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学生对英语产生一定兴趣和具有一定理解能力时,教师应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这样可以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同时也要注意,如果学生未达到一定认知水平,盲目追求全英式课堂教学,反而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适当地使用母语教学,何时采用全英教学,一定要切合学生实际。
三是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实际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农村中学的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英语学习的起步较晚,这样,高一学生的英语基础层参差不齐,因此高一的英语教师在开始英语教学时,必须先做好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知识层次,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英语学科知识的衔接与过渡。知识衔接了,教师才能顺利地开始新学期的英语教学。同时,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时,还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对个别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调整,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千万不能不顾学生实际,照本宣科,在不经意中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三、丰富学生学习形式,构建英语高效课堂
一是开展分组进行层次目标教学。农村的中学每个班人数一般都比较多,这自然给教师进行教学带来了麻烦,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次、分小组的目标教学。如可以把班级的学生按照知识层次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制定学习目标,并进行阶段性流动,评价时以完成目标或进步情况来登计平时成绩,这样可以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可以通过分组开展学习竞赛,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互助学习精神,这种渗透了竞争机制的学习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很有帮助。
- 上一篇:班干部管理班级的建议
- 下一篇:预防高血压的办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堂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