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存在问题范文

时间:2023-05-30 16:10: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管理存在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管理存在问题

篇1

关键词:新时期;科技档案管理;对策

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深刻把握科技档案的特性,属于档案的一大门类,是有保存价值的科技文件,包含很多类型,例如:文字材料、录音、录像、磁盘等。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部门按照科技档案内在规律和相关标准,包含很多复杂的程序,因此将他们之间的秩序合理建立起来,为科技档案今后的管理和利用奠定基础。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信息技术正逐渐发展成熟,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了向着信息化管理的过程逐渐迈进。因此,为了使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并且有效解决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不足,逐渐完善科技管理体系。

1 科技档案管理具有经济效益

通过对科技档案的运用,可以使科技档案信息在以尽量少的价值投入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在这个科技生产活动中所体现的就是科技档案管理的经济效益,科技档案的经济效益并不是以货币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科技档案所记载和反映的科技水平直接决定了其效益的大小。利用科技档案信息获取经济效益,例如通过提高生产率或者工作效率等方法;利用科技档案信息降低科研和生产的物质消耗;以及利用科技档案信息创造更先进的科技成果,这是科技档案管理获取经济效益的三个基本原则。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启发思路、开阔眼界、节约人财物以及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有效利用科技档案的各种信息,力求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由此可知,科技档案的管理与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对科技档案的合理利用对于科学技术和生产活动的延深扩展具有重要帮助,利用科技档案获取经济利益是科技档案经济效益的实质。

2 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和科研单位忽视科技材料的作用

实际中有些企事业及科研单位只是一味看重结果,只关注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实施,关于中间过程的科技材料的生成等步骤有所忽视,很多时候科技人员都会将关键性材料留下,只是移交一般性材料,甚至还有自己的代码代替可研报告中核心内容,这对科技档案的完整性与质量的保证都有不良影响,科技档案的实际价值也被大大降低。只要科技档案的完整才是科技档案质量的关键,有的企事业及科研单位,对科研课题计划的落实非常重视,但是却没有考虑到科技档案的形成是靠科技文件的平时积累这个实际情况,因此对科技文件的形成、积累和作为档案归档保存却不够重视,由此可能会导致技档案资料泄密、失密等严重问题,这些损失都是不可估计的。

2.2 科技档案归档存在问题

由于一些单位的档案法制观念薄弱,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比较差,所以存在不少科研人员总想把科研成果据为己有,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用完之后也不归档。有时候也存在偷梁换柱的情况,在实际归档时没有被发现,表面上看,许多科技成果的文字资料、图纸资料等都比较齐全,但实际上这些科研项目的关键环节的尺寸、工艺、配方等方面已经存在很多问题,被偷梁换柱的情况时有发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散落在科研人员手中。因此档案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档案本身的利用价值已经大大降低,所以科技档案的归档工作仍然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

2.3 很多单位企业依旧采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以往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新局势,所以针对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企业和科研单位应该及时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新型档案管理模式,使其为当下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简便的服务。但是实际上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多年形成和积累的大量的科技文件,包括设计文件、科研文件和工艺文件等仍处于分散管理状态,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建档工作滞后、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3 科技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3.1 加强科技档案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企业或者单位的对于过去资料的总结,因此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应该充分意识科技档案保管的目的,并且运用到实践中去,积极主动地积极主动采取各N方式,为进一步推进科技档案的利用工作不断探索,同时HIA应该注意到科技档案对于社会的重要性,通过科技档案的管理和使用提升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好文件材料归档前的检查工作是保证归档文件材料和档案的质量的基础,在利用档案时一定要在不泄密的前提下进行,在文件材料归档之前做好检查工作,避免发生替换或者损坏的现象。对于具有产权的科技档案,保证其产权不受侵犯也是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职责,针对应该保密的科技档案,应该根据保密程度设置保密等级,从多方面确保档案的安全性。

3.2 提高科技档案管理水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个企业和科研机构应该认识到以往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形式,所以需要我们不断转换思维方式,不断创新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处理方式,逐渐完善档案管理过程存在的不足,使档案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当下科技档案管理部门应该树立发展意识、竞争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这样在机遇来临之时就可以抓住机遇取得自身的突破,另外还要积极运用当下科技的产物将网络技术合理的加入到档案管理中来,通过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而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此外,档案管理当前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档案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使用微复制技术,提高档案的存储密度,缩小档案的体积,在硬件配备方面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做到文件的信息化处理。

3.3 有效利用科技手段为档案管理工作服务

与传统的纸质文件归档相比,电子科技文件的归档难度较大,有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档案管理的员工对于电子档案的认识有误区,误认为电子科技文件不是档案所以会忽视其归档,另外电子科技文件都是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所以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比较强,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如果不熟悉计算机操作,在进行电子档案的归档和管理时就会很麻烦。另外传统的档案管理几乎都是纸质版的,所以信息的载体也较为稳定安全,而如今的电子科技文件是以代码形式在载体上的,而且识别时也离不开计算机,所以其载体稳定性差为较差。因此在档案管理时应该利用有效的科技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科技的成果加入到档案管理中,逐渐解决以往传统档案管理的不足,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加强科技档案的管理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当今走科技兴国之路的时代。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企业和科研单位忽视科技材料的作用、科技档案归档存在问题、很多单位企业依旧采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等多方面问题,想要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就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中学课堂管理;问题及对策

一、课堂管理的定义

对中学课堂管理的定义进行考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学课堂管理。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四个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这四个要素相互交织着并形成各种关系。管理是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其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任务的实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取得优良的成绩。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控制、整合这些教学要素及其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二、中学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中存在收放困惑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建构主义的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刺激。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教师纷纷从一言堂的“圣坛”上走下来,放手让学生大胆探索新知。把教师主导课堂、管理课堂的作用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学生想怎么学就怎么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笔者在随机性课堂观察中发现,部分教师从一上课就宣布讨论或者探究开始,教师站在一边,学生便开始大声讨论,课堂上乱哄哄的,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在讨论前不给学生作恰当的指导,讨论中不给学生作任何点拨,讨论之后没有实效性的反馈矫正;在对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很少参与其中,也很少注视学生。反之,有的教师就没有学生学习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还是课堂的主导者,课堂教学的权威,对课堂教学拥有“绝对”的权利。于是,课堂教学又重新回到教师讲解、教师指导、教师评价、教师示范上来,学生学习活动又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出现“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局面。

(二)教学方法单一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传统的教学习惯于以传授基本知识为主要目的,强调学生牢固地掌握系统知识,而对于发展学生的智能缺乏应有的重视。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于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最终结果导致学生厌学、怕学,甚至使很多学生产生种种的心理问题。当然,这也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程教学和传统教学相反,强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应该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智能,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改变传统思想,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启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灵活科学的教学方法。

(三)课堂评价的失真

新课程理念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激励性评价。然而,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评价模式单一。评价学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看学生的考试分数,进行排名并公布于众,这样学生把追求高分数作为唯一的奋斗目标。排在前面的学生自尊心得到满足,而排在后面的学生自尊心受到害,这是一种牺牲多数学生的需要为代价来满足少数学生的需要,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激励性评价泛化。不管是否值得表扬,一概都给予“激励”。回答好的学生得到表扬,回答不好的学生教师也翘起大拇指,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概念。评价的泛滥必然带来激励功能的淡化。第三,过分注重结果。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还是看中学生的答案,而不注重过程。

(四)无视课堂问题行为。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课堂违纪,教师视而不见。课堂上,教师是管理者。很多教师放弃管理者的责任,对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视而不见。走进我们的课堂就会看到有些学生根本没有听课,有的趴桌子睡觉,有的看闲书,有的玩各种小玩意,有的互相传送暗号等等。对课堂一些问题行为,有些教师多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因此造成了一些学生在课堂背着老师说话、吃零食、做小动作等。有的学生虽然身在课堂却目光呆滞、面无表情,猜不透他在想什么,虽然表面上看来这些学生的课堂行为似乎不影响其他同学,但它的潜在影响却不可忽视。

三、改善中学课堂管理的对策

(一)保证课堂纪律

针对一些干扰到其他学生学习的课堂问题行为,如在课堂上说闲话,吃东西等情况,一定要有一个严明的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指在课堂学习环境中,学生必须共同遵守的课堂行为规范,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准则和控制,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当然好的课堂纪律最根本地是来源于好的教学,但除此之外,教师应当事先与学生订立“契约”,即制定一个保证课堂教学的纪律规范,在这个规范中对可能发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做出相应的“奖惩条例”。这必须是由师生共同制定的,特别是要尊重学生的自。因为教师单方面制定的规矩,学生们可能会不服气,如果是他们自己制定的“契约”,则实施起来威信会高得多。运用契约的奖励手段鼓励正当行为,通过惩罚手段制止不良行为,这是巩固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实施奖惩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奖励为主;二是维护课堂规则的权威性,严格按规则实施奖惩。除了这种契约管理,当课堂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还应注意身体语言向学生传递制止的信号。例如“眼神接触”,眼神接触是课堂上师生最常用和最有效的交流形式,通过训练,教师不仅要能自然地注视每一个学生,而且要能读懂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和反应,传达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及对整个教室情境的把握,预防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

(二)有效组织教学

在课前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中来,是顺利进行课堂管理的基础。课间十分钟是学生们最放松的时间,因此在上课刚一开始的时候,很多学生还沉浸在课间休息的放松状态,尤其上一节课如果是体育课或者体活课,学生的注意力就更难以集中。这无疑会影响新课的教学。因此,教师最好能够提前一、二分钟走进教室,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或者进行其他方面的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都有利于师生更快的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有效学习的动力因素,也是实现有效课堂管理的重要方面。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决定着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向和效率。浓厚的兴趣对学习的推动力是任何强制力量所无法比拟的。课堂管理要形成团结友爱、和谐协作的氛围。教师应时刻关爱每个学生,给予学生温暖,关心他们的需求,尊重他们的意见。只有师生之间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依赖,教师不以权威自居,学生以接纳教师为乐,形成这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教W心理气氛,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课堂结构,以有效进行课堂管理。

(四)精心设计课堂活动

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保持活泼的课堂互动除了进行硬性的组织教学,最关键的还在于设计和进行有效的课堂活动。在教学活动前,教师首先要确定教学活动的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分配教学时间,分析教学环境。只有这些事先的教学设计工作准备充分,教师在课堂中才能根据变化规律及思维特点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巧设疑问,启发诱导,才能保证教学活动在高质量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高效运行,从而达到预期目标。如果教学设计工作做得不好,教师就不能实现有效地流程管理,不能使学生顺利地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并保持活动中的热情。例如,如果教师没能很好地为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要求过高或过低,学生往往会不知所措或产生厌倦,并很可能产生课堂问题行为。

(五)加强师生沟通

健康的交流方式和有效的沟通技能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的关系。一方面师生关系良好,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从而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导产生积极的心理定势。这样就容易把教师的教育要求转变成学生的自我要求和行动。相反,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就可能出现情感障碍,学生对教师的教育要求产生否定的心理倾向,因而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师生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态度常常是和学习情感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情感与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紧密相联。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讲课生动,学生就会喜欢教师,由喜欢教师而产生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兴趣,即所谓的“爱屋及乌”。有的学生并不缺乏学好某门学科的才能,仅仅是由于情感上厌恶某位教师便厌恶他教的课程。如果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不能恰当地与学生进行和谐沟通,不仅会影响其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且会影响课堂纪律,甚至使课堂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够使教师与学生形成一种共同关注,一种整体感和认同感,这是实现课堂活动和达成管理的有效源泉。

(六)提高教师素质

课堂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自身是否对管理策略具有正确的认知或者虽然的正确的认知,是否在课堂实际中能够合理运用,这些直接制约着中小学课堂管理的效果。因此要管理好课堂,教师除了具备正确的管理观念和必要的智能结构、高超的教育机智外,也需要相应的课堂管理艺术,与时具进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和行为。

课堂教学目标能否达成,课堂管理是关键,教师能否有效驾驭课堂,能否有效的管理好课堂,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如果失却了有效的课堂管理,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只不过是一名空话。目前,在课堂管理中我们要纠正忽视课堂管理的片面做法,不断探索现代课堂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只有这样,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得到真正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和谐而生长,民主而平等,灵活而互动的课堂。总之,针对中学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提高管理的水平,保证教育目标顺利实现,同时要把教育的价值与信念融入到课堂中,使课堂成为学生在智力上、道德上、文化上和情感上不断成长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杜萍.课堂管理的策略[M].教育科学出版.2005.

[2]苏城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料学出版社.1984.

[3]周小宋,李美华.美国课堂管理中的新方法:行为契约[J].比较教育研究.2004.

[4]武素云.冷泽冰.“积分法”的课堂管理行为契约[J].当代教育论坛.2006.

篇3

关键词:医院 科研经费 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我国国民经济总量不断提高。而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生产力的增强。我国推行科教兴国战略,在民生方面,加大了对医疗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同时,医院依靠自身进行资金筹措以及与社会各界的合作进行资金筹措。目前,科研经费在使用过程中,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划拨、分配,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查、监督,对经费的使用不够重视,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资金的浪费以及科研进度的缓慢。所以,科研经费的科学管理不容忽视。只有科学的管理,高效的使用,形成一套先进的,合理的,严格的经费使用规章制度,才能将科研经费的效用发挥到极致。

一、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原则

(一)制度性原则

科研经费的使用体现在科研项目的各个阶段。从科研项目的立项,审查通过,申报经费,经费使用,到项目结束都必须要做好科研经费的把控,严格按照我国相关部门起草的规章制度逐步的推进科研项目的运行。所以,医院科研经费必须遵循制度性原则,将规章制度切实贯彻执行。

(二)专款专用原则

医院的科研项目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每一项资金的使用必须针对审批通过的专门项目,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严格按照项目审批的时候制定的预算标准进行科研工作。

(三)效益原则

市场经济的发展讲求效益原则,追求效益最大化。当然,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也要讲求投入产出比。医疗科研经费的投入,要求科研成果转化临床应用从而得到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如果基础性医疗研究没有发生实际的经济效益,也要追求社会效益和科研效益的最大化。所以,经费的投入必须要对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精细化原则

科研经费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预算进行。在预算控制范围内合理的配置资金。超出预算的部分也要按照合理的方式解决,严禁资金的浪费,精细化使用资金。切实的体现科研资金的科研效益,社会效益。

二、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陈旧

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科学的方式以及严谨的态度对待科研任务,造成不能圆满地完成科研任务,得到科学成果的局面。这种情况不仅严重浪费了科研经费,还会影响医疗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大部分医院的医生职称与自己是否有医疗科研项目挂钩,所以争相申请科研项目,然而,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却无序混杂,随意支配,造成科研经费的使用混乱,效率低下。另外,某些项目负责人身兼数个科研项目的工作,某些项目又具有相关性和关联性,科研内容的交叉,容易造成科研经费的区分不明。同时,在进行科研成本预算时,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只是把科研过程中的应用性经费列出,却没有把人员费用及其他费用纳入整个项目预算中,这种情况很难体现科研项目的真正价值。

(二)管理流程欠完善

科研经费的管理是一套系统性工作。管理流程离不开审计、财务、会计、资产管理等部门的配合。科研经费的管理看似科学,但在运行过程中并不协调。传统的经费使用都由财务部门进行把控,但科研经费又由单独的科研部门进行控制,这就造成了两个部门对经费的把控的不协调,没有明确的权责制度,造成经费管理困难。

(三)科研投入产出比失衡

科研人员对待科研任务的态度不积极,保留着凭借科研任务得到职称晋级的私心,造成科研工作没有良好的结果。同时,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配合,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科研经费才能得以负担,这些科研过程中所产生的无形的费用都加大了科研项目的成本。另外,我国目前的科学研究多偏重理论,而缺乏实践操作。造成学术型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临床型医疗技术,不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造成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不计成本的高投入如果不能转化为极具可推广的科学技术,就丧失了医疗科研的意义,丢弃了科研成果的经济实用价值,导致科研成果市场竞争力低下。

三、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对策

(一)加强科教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合作

医疗科学任务的增加,科研经费的大幅增长需要大量的专业科教管理人员与财务管理人员,当前情况下,科教管理人员与财务管理人员才能肩挑起医疗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重任。所以,科教部门与财务部门要相互合作,科教管理人员要积极组织项目的立项申报、准入、审查工作,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查、评估和协调,财务管理人员要熟练地操作账面管理,运用先进的财务管理知识,提高管理科研经费的能力。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网络信息化不断发展,科教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人员可以运用网络管理平台,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系统,将科研过程中所有的支出及收入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快速的制作出直观的科研工作财务报表,为科研工作的推进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是科研项目各个阶段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作为支撑和保证,所以,必须要建立健全一套科研财务管理制度。首先,科研经费的预算,审批,使用需要按规定的流程进行运转,科研经费的使用必须公开透明,每一笔钱的去处必须进行公开展示,防止科研资金流入个人手中;其次,科研资金在每个阶段的使用必须报备等待批准,只有通过批准后方能使用,切实避免资金使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资金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符合批复标准,不能挪作他用,坚决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做好票务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最后,科研资金的使用必须要建立权责分明的机制,做到谁使用谁负责,坚决打击浪费科研资金的行为,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科研成果的实际价值。

(三)提升科研成果效益

目前,医院的科研工作任务量很大,虽然科研资金已经投入了很多,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医疗科研工作发展的需要。所以,科研工作必须要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取得长足的经济效益,才能为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弥补现有科研资金的不足,还可以增加医疗科研资金的投入,扩大医疗科研规模,提高科研工作自身的发展能力以及价值创造能力。科研成果的推广及实践操作是科研经济效益的保障,及时的将科研成果应用到临床,才能取得实际的经济效益。同时,在临床实践中,又能检验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及时的发现并解决科研成果的不足之处,将成熟的医疗技术普惠于民,不仅能够持续的创造经济效益,还会创造长久的社会效益。

四、结束语

科研经费的管理是科研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科研资金管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科研任务的开展,影响着科研工作的成果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因此,各相关部门以及科研工作组自身必须严格控制科研资金的运用,科学合理的安排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切实保证科研工作有效进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新敏,胡克,王领.医院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信息化对策[J].现代医院,2015,03:136-138

[2]赵虹,刘燕清,苗卫军.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03:22

[3]严颖波,马晓鹂,黄娟.医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2:232-233

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管理;建议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近十几年来,许多公办院校依托自身优质资源,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纷纷新建了特色鲜明的本科院校,这种独立院校根据发展的优势又被称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依托优势学科,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这一定位决定了其科研管理工作应侧重与地方、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性研究,提倡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服务对象。但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从诞生到现在,由于整体科研实力较弱,科研宏观目标和方向不明确,没有形成科研团队,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不多,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不高等,这些问题成为阻碍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1 调查问卷的设计

为了准确了解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分别选取两个不同城市的共三所院校进行样本分析,从中得出一些结论。

调查问卷的设计包括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学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希望学校提供哪些方面的科研服务三个方面的内容。选取荆州、宜昌两地的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以及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共三所院校进行调研,根据随机性原则,共发出300份调查问卷,实际回收24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0%。为了更加客观、全面地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与几所院校的科研管理人员进行了交流,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较客观地方式分析问题。

2 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经过统计软件的分析,从目前的现状来看, 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以下问题:

2.1 科研管理工作的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从建立起就有其自身的特点,科研管理工作也不能照抄照搬母体高校的管理方式。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数由母体高校的派出人员来管理,教师中以新招聘的青年教师为主,他们很多都是刚毕业的硕士、博士、缺乏足够的科研工作经验,科研成果更少,而现有的科研管理及以学术性刊物的数量、质量和高层次科研项目的数量、质量的评价方式延续了母体高校的模式,针对这些底子薄、基础弱的青年教师来说,需要更适合培养、鼓励、带动他们开展科学研究的管理方式。

2.2 科研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

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传统方式是通过科研管理机构按照程序化的项目管理和成果管理的方式进行,科研管理部门承担着组织、实施、指挥以及协调等一系列职能,这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获取信息的途径单一,各个相关部门之间、上下级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严重阻碍了科研人员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与公平性,难以将科研资源合理配置使用。

2.3 科研管理中价值观的转变

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起步晚,属教学型高校,教师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在教学上。根据问卷调查显示,32.4%的教师认为学校对科研不重视,投入不高。大多数教师认为,从事教学仍是其获取收入最快、最直接的一种方式,而科研难度大、投入精力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对科研的激励力度不大,导致教师学术交流的积极性不高。很多教师由于职称的压力而被迫进行科研工作,这种价值观影响了教师正确对待科研的态度,导致学校推动科研存在很大困难。

2.4 科研管理中团队的力量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际上并没有形成应有的科研力量,青年教师大部分都是刚毕业的研究生,无高级职称,教学和科研经验少,缺乏有效的科研指导,很难独立开展科研。真正有实力的科研人员基本都在母体高校,他们的本职工作在母体高校作为兼职人员参与教学,但是很少能真正帮助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这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管理难题中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2.5 科研管理机制不畅

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科研管理体制并不十分完善,缺少了对科研工作的长期规划和宏观方面的指导。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和科研成果的监督远达不到要求,这对科研管理部门来说,是一大考验,我们要促进科研发展工作的良性运行则必须加强整个流程的监督工作。管理工作滞留在初始化状态,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激励性,在科研奖惩制度,科研经费的管理,科研课题的申报,档案管理等工作在信息时代当前发展的并不完善,还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这些正是禁锢和制约我们科研工作发展的原因。

3 改善科研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3.1 明确科研管理工作的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应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科研人才服务为导向,以满足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合作解决技术难题,在校企深度融合中确定办学和科研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在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建立创新型科研团队、集中力量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科研人才,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及优势,结合企业和市场的提供的实习、实验机会,充分发挥科研创造力,研究解决行业、企业内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科研转化来提升科研能力,发挥应用型本科院校优势,推进科研工作的发展。

3.2 营造科研氛围,建立科研团队

结合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形成特色学科、特色科研领域,充分挖掘现有教师的资源,组建特色科研团队。以院级科研立项为抓手,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独立学院应积极创造条件,为自有师资队伍创设科研平台。通过开展院级教研、科研项目申报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实验室建设为平台,以实验设备研制为抓手,以实验教学改革为龙头,把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紧密地团结一起,围绕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这个中心,不断提高自有教师科研素养、科研水平、主动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3.3 建立健全科研管理体制

科学研究是一项智力密集型劳动,科研活动的开展要求多个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因此,各职能部门应树立整体观念和系统思维,建立科研协同管理机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管理目标、设计管理制度,规划管理流程。将科研奖励办法、科研项目、成果管理办法、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与科研工作考核、职称评审、晋级机制整体规划,使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明晰化。

3.4 拓展信息传递渠道,优化科研管理流程

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科研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拓展多样化的信息传递渠道,信息传递方式通常是纵向的层级式的,分为书面的和口头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内部的和外部的,垂直的和水平的等。上级单位或个人作为信息发出者要准确完整地将信息发送给接受者并确保接受者能正确地接受和理解信息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又通过网络、通信工具等让科研人员了解各种类型的科研事项,如举办学术报告会、专题研讨会、个别培训会、经验交流会等,建立形式多样的、和谐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渠道。

3.5 重新认识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围绕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将科研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转变“重教学轻科研”的现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鼓励发表高水平论文,同时增加科研奖励力度,制定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有利于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政策;积极争取创办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报,通过学报来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根据统计结果,这三所抽样调查院校近五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增长率保持在12%,核心期刊的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教师科研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修书.在校企深度融合中确立办学特色[J].中国高等教育,2008(22):45-46.

[2]卢丽琼,王邦永.民办高校科研工作现状及改进策略[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07).

篇5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during the under graduation thesis from different angles, such as asking questions, analyzing problems, and problem-solving, and explores their reasons, and then gives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This wil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greatly.

关键词: 毕业论文;问题分析;对策

Key words: graduation thesis;problem analysis;improv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248-02

0 引言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学生四年本科期间专业知识学习及运用的一个综合检验,也是对学生科学研究素质的初步训练。而且它对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学生迅速进入工作角色提供有益的帮助。因此,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对提高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同时学生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也反映出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质量的高低,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从而为改善教学质量提供依据[3]。笔者在近几年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基础上,以青岛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2012届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经管类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具体措施。

1 经管类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一般的本科毕业论文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即提出问题(前言),分析问题(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对策)部分,本文针对以上三个环节具体分析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中常出现的问题。

提出问题部分或者说前言部分应交待论文的背景、研究目的意义、研究范围等,这一部分的重点在于综合评述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目前,这一部分论文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1 研究范围过大

虽然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在书面上会限制研究范围,如某一地区或者某一企业,如“青岛市外贸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等,但这种题目对于本科生而言仍偏大,因为青岛市外贸涉及加工制造、农产品等多个行业,学生在实际撰写论文时往往把握不住问题,出现题目与研究内容脱节的现象。

1.2 题目宽泛致使研究难以深入

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虽然看上去比较具体,范围也比较明确,如“青岛市橡胶外贸业存在的问题研究”等,这种题目虽然在字面上不存在问题,但学生在实际论文写作过程中往往发现,针对橡胶这类特殊行业其数据的收集非常困难,在专业的统计年鉴中往往查不到,需要学生亲自到企业进行调研才能获得,而在实际的调研过程中,由于企业不配合,相关数据往往也无法得到,因此学生在论文的实际撰写过程中往往只能规避行业的实际运行情况,使得论文缺乏具体内容支撑。

1.3 对于前人工作成果不够重视

本科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但绝大多数学生往往忽视这一环节。这一方面导致重复前人研究成果的现象不断发生,另一方面,学生的论文也缺乏创新点。

分析问题部分即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绝大部分。这一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3.1 学生对基本的分析工具掌握不够

统计分析可以说是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毕业论文中最常用到的分析方法,但学生对这一类工具的掌握往往存在很大缺陷。首先体现在对基本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如部分学生的调查问卷设计不够合理,对基本的Stevens分类法的尺度不够了解,甚至出现4点等距法的尺度调查问卷;同时对调查数据的收集及处理也存在很多问题,收集的数据的质量及可靠性都无法保证,如对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缺乏必要交待,甚至出现数据造假情况,像100%的调查问卷回收率或者100%调查问卷合格的这种基本不可能的情况在毕业论文中频繁出现。其次对专业的统计分析工具掌握也存在不足。部分学生能够利用Excel对获得数据进行初步的回归分析,但对于更进一步的主成分分析等内容则往往无法把握。

1.3.2 对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

学生在获得所研究的问题或者企业数据资料后,无法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因此无法发现现象或者缺陷背后存在的真正问题。即使部分学生能够提出问题,但往往无法针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因此也无法探讨提出问题的真正致因。使得文章缺乏逻辑性,不够完整。

1.3.3 对问题的分析缺乏针对性

部分学生能够亲自到企业进行调查获得大量一手数据,但对数据整理不够完整,导致对问题的分析缺乏出现偏差,同时对发现的问题无法进行归纳总结。因此提出的问题往往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

解决问题这一部分是承接上述分析问题部分而来的,其主要反映了学生利用课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所提对策缺乏针对性。

毕业论文对策建议部分经常出现的问题。无法根据上文问题分析中归纳总结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或者对策部分与所列举问题根本不相关。这一方面体现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缺乏必要的逻辑分析能力。

②所提对策缺乏可执行性。

学生往往只能根据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提出某些建议对策,但对于建议的执行过程缺乏必要的介绍。这往往导致学生的论文看上去如同课本上理论知识简单列举,这也反映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

2 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以下提升经管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2.1 加强对选题的管理

在确定论文题目时要求学生明确以下三个原则:

①与学生专业紧密相关原则。这一方面是学生毕业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保证论文质量的必要措施。因为毕业论文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而这些只有通过专业课的学习才能保证有良好的理解与掌握。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出现严重的理论错误,往往就是由于其选择与其专业不相关的题目,导致对研究问题的基本理论缺乏掌握而出现问题。

②与学生兴趣爱好相关原则。在保证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结合当前本学科领域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自己确定研究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精力及兴趣撰写毕业论文。避免出现学生在论文选题中总是在指导教师所划定的圈圈内思考、工作,这样既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发展的愿望。

③研究范围具体、研究问题明确原则。要求学生尽量选择具体的行业,具体的企业,针对具体案例展开研究。同时建议学生充分利用到企业实习的机会,结合企业的具体需要,确定论文题目,同时充分利用企业中真实数据,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这样的选题任务明确,针对性强,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明显提高毕业论文的效率[4]。总之毕业论文的选题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其选题应结合当前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实际,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使得学生通过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锻炼[5]。

2.2 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

除了专业知识外,经济管理类学生尤其要加强统计学的学习。对于经管类学生,统计学是其必须掌握的课程,统计工具是其必须熟练使用的工具,这不仅是毕业论文撰写过程的需要,同样也是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熟练掌握使用的技能。同时指导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研究问题的实际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如结构方程、层次分析法等常用方法。这些分析方法经过老师的帮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学基本掌握,从而可以极大提高论文的理论性。

2.3 加强老师的指导

毕业论文的撰写整个过程都需要指导教师全程跟进,及时发现学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分析,具体来说在整个论文撰写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以下环节的指导。首先是在论文开始阶段对学生进行学位论文的基本介绍,需要让学生明白整个学位论文的结构组成、行文基本要求、文献的查找方法等必要的基础知识。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指导教师同样要及时跟学生讨论,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方法论的指导,使得学生能够掌握真确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发现改正,避免出现大的错误。最后就是论文撰写完成后,指导教师要对论文进行整体审核,避免学生出现逻辑性错误,对方法及数据进行必要的审核,保证论文的质量。

3 小结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其对于学生综合四年的本科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能力、迅速进入未来工作岗位及适应工作角色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严格要求,而这也会对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薛彩霞.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高教论坛,2011(08).

[2]张玉胜,温少如.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浅析[J].高等教育,2012(07).

[3]廖元秀,周生明.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探索[J].高教论坛,2010 (11).

[4]毛小庆.对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若干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6(01).

[5]乔军,孟庆玲.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1(09).

[6]卢忠东.实践导向的企业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2).

[7]张全争.浅谈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在毕业论文中的指导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

[8]王志俊.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与学生综合能力之探讨[J]. 人力资源管理,2010(02).

篇6

[关键词]农业科研机构;财务管理;资产使用率;科研经费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002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8-000-01

1 农业科研机构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1.1 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低

从财务管理执行情况看,部分农业科研单位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的管理办法流于形式,得不到良好执行。财务管理混乱,机构资金的使用、管理,农业项目建设以及对外投资和担保缺乏有约束力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对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认识不深,忽视制度和纪律,工作态度不积极,财务管理理念落后,仍停留在会计核算和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上,资金的充分管理应用环节非常薄弱。

1.2 科研经费使用随意性大

单位负责人不认真履行职责,疏于管理本单位的财务工作,不重视单位财务预决算和财务报表,造成上报材料反映不实,项目经费开支真实度低。项目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监管,项目经费经常发生相互挤占和挪用现象,不能严格按照项目预算要求和进度合理安排使用资金,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没能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用途,造成资金浪费。有些人在不同部门重复申报同一项目,有的人设法将科研经费变为支出经费,改变科研项目经费用途,相互挤占挪用。个别人在项目批准后,不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项目发票报账存在重复报账的现象,采取非法手段隐瞒资金去向,有时同一张发票在不同项目中重复使用,套取国家财政资金。项目验收缺乏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使项目验收流于形式,导致国家财政资金严重浪费。

1.3 资产使用率低

资产的购买、使用等管理属于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有些农业科研单位存在资产管理不善、权限不明确、资产利用率低以及闲置等问题,同样使资金没有充分发挥其真正用途。科研单位的项目经费使用权由课题主持人掌握,设备均是自行采购、使用和保管,各部门有时重复购置,导致固定资产利用率极低。部分单位缺乏设备购置成本分析,尤其是一些高精尖的大型仪器,使用次数少、使用时间短,采购前没有对市场进行考察和合理预算,造成仪器长期闲置。

2 农业科研机构财务管理的对策

2.1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财会人员进行科学分工,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务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财务及资产管理制度,强化对各项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的监督,对科研及其他活动进行全程管理,制定相应制度,规范单位资金使用流程,层层落实,严格审批。

2.2 加强人员素质

一方面,部分单位的领导法制观念淡薄,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凭借自身掌握的权力,恣意妄为,甚至串通财会人员一起作假账等。为遏制这种违法违纪现象,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必须学法、守法,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以法规为准绳,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重点学好会计法,依法理财、依法核算,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本单位的财产和利益不受损失,敢于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另一方面,部分领导来自科研一线,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因此,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业务培训,明确他们的经济责任十分重要。此外,部分会计人员业务不精,观念陈旧,不能适应当前不断深入的会计形势的需要。为使农业科研财务管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2.3 加强科研经费管理

农业科研单位肩负促进农民增收的重任,其科研成果的产生和转化是科研单位的灵魂。国家这几年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和重视程度日益加大,科研项目资金也不断增多,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科研成果,关乎科研单位的生存和发展。为此,应建立科研项目的实施绩效、项目管理、评价结果运用机制,以加强和完善预算监管,提高透明度。农业科研单位要严格遵照科研项目申报书和合同要求,做好项目申报、报告审批、资金使用及项目验收等各项项目活动,严格按照项目预算要求和规定用途报销各项开支,杜绝项目经费相互挪用和挤占现象,严肃处理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违法乱纪行为。

2.4 提高资产使用率

目前,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非常重视,国有资产管理也逐渐成为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以及各单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国有资产是农业科研单位进行科学研究、开展经济活动的基础和保障。农业科研单位对国有资产的使用包括出租、出借以及报废处置等,要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制,定期开展资产清查,不明原因的财产损失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单位内部各科研项目小组之间要统筹规划资产购置,合理配备科研资产,避免资产重复购置现象,杜绝项目资金浪费。

3 结 语

随着农业科研机构经费的逐年增长,很多机构由以往的纯科研型转变为科技经营型,自主创新研发新产品,促进科研成果不断转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农业科研机构在财务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不容忽视,为此,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要制定财务管理制度,促进农业科研机构各类项目活动规范开展和进行。

篇7

关键词:科技档案;特点;管理;收集;归档。

一、科技档案的概念及特点

科技档案是档案中重要的一个分支,是国家社会及个人从事科研、基建、生产、管理活动等产生的对国家社会都具有很高的价值的应进行分类和归档的科技文件资料。一个单位的科技档案对其在科技领域的生产、经营、研发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各单位必须重视并加强对科技档案的管理力度。科技档案的特点具体如下:

(1)就科技档案的形式来讲,科技档案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成套性。(2)科技档案通常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研发或科技生产项目所产生出的一系列相关技术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3)科技档案涉及的范围很广,并且相互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一般来说,一份完整的科技档案应包含相关的科研或项目文件、图纸文件、电子文件等(4)科技档案具有很高的保管和利用价值,其内容涵盖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等,是开展学术建设、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等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其保管期限较长,一般都是永久、长期保管。(5)。科技档案具有严格的保密性,一些科技档案会涉及到重要的商业机密、保密技术、军工项目等,因此对科技档案的保密工作要求十分严格。

二、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就说明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还具有很大的空间,为使得科技档案的管理能够与时俱进,实现科技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使其与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式相适应,就必须弄清我国目前科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

1.基层档案人员对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够强

随着《档案法》的颁布和相关档案管理条令的完善,各级领导的档案管理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一些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仍不到位,一部分基层档案管理人员没有较强的档案管理意识,难以将自身的兴趣点落实到档案工作中,缺乏工作责任心,各级领导也未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对基层档案从业人员的管理制度也不完善,未建立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严重阻碍了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严重缺陷。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量较大,且都采用手工操作的形式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技术含量较低,且基层档案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创新精神,这些都使得一些单位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开展甚至停滞不前。

2.科技档案原始资料收集不完整

一些单位对科技档案原始材料的收集不够完整,相关科技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将有价值的档案资料及时移交,导致档案原始资料收集不全,未能有效实现科技档案的集中统一保管。还有一些单位对本单位科技档案的归档范围没有作出明确的划分,这就使得科技档案的归档缺乏规范性和完整性。科技档案是专业技术人员通过长期的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等积累起来的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记录,科技档案原始资料收集不全,会严重影响科技档案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3.科技档案的归档及管理工作水平有待提高

一些单位由于档案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手段落后,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匮乏,相关部门也极少组织本单位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造成档案管理人员对科技档案的重要性、档案管理要求以及科技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等业务知识的欠缺,从而使得档案管理人员对科技档案的归档意识薄弱。再加上一些单位没有专职的科技档案管理员,负责科技档案工作的人员经常是身兼数职,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无法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不能及时对本单位所产生的科技档案进行整理和归档,对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三、做好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1. 提高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

众所周知,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很大,且涉及的范围很广,各级领导应该对科技档案的管理重视起来,通过宣传和培训增强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从而有效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科技档案管理监督机制,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控制和监督,设定长远的规划,将科技档案管理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中,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对我国的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为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对科技档案原始资料的收集工作

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应该随时对科技档案原始资料进行的收集,通常情况下可采用定期收集和随时收集相结合的方式。例如,有些科技项目是在实验室进行的,必须将实验材料及时收集起来,以免因其在科研人员手中长期分散而遭到破坏。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科技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建立完善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归档范围、时间、要求等,从而有效保证科技档案资料收集的完整性。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应与科研人员保持密切的联系,对科研进度和科技档案资料形成进行及时了解,避免科技档案资料的损毁和遗失。

3.提高科技档案归档及管理工作水平

有效提高科技档案归档及管理工作的水平,首先可对档案的密级进行划分。根据其重要程度可将科技档案的密级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种密级。其中,密级为绝密的科技档案保管期限应为永久,密级为机密的科技档案保管期限应为长期,密级为秘密的科技档案管理期限应为短期。其次,可采用多种组卷方式对科技档案进行归档。在科技档案的归档整理中,可将该研究项目的设计书、课题总结、研究成果等重要材料组合成卷,再按照时间顺序将各类的科技档案材料进行排序,再根据科研项目研究内容材料的多少,将一个研究内容的材料分为一卷或者多卷,并依照案卷的内容对科技档案进行合理的分类,这样使得科技档案的归档更科学,便于科研档案的保管和查找。此外,还可以采取将阶段、专题和成果结合的归档方法,即对科技档案材料进行阶段性整理和归档。对于不同专题的材料,应该在专题结束后立即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根据专题开展的阶段成果将其装订成卷。采用将科研项目阶段、专题和成果相结合的形式对科技档案材料进行组卷归档,有利于完善科技档案的归档工作,便于科技档案的建立,并且能够有效解决因科技档案阶段性和科研材料的连续性引起的矛盾问题,使得科技档案的材料整理与组卷能够更加科学合理,更能方便日后对科技档案进行查阅、利用。

四、总结

做好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为本单位的科研开发及工程技术领域提供有效的帮助和促进,档案管理部门为顺应时展的需求,应充分掌握科技档案管理的内涵及特点,对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采取最有效的解决措施对科技档案管理进行完善,从而不断提高科技档案工作的水平,使科技档案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

参考文献

[1]杨柳堤,薛丽娟,科研管理中的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4).

[2]王君彩,科技档案管理概论[M],中国档案出版社,1993(5).

篇8

【关键词】科技创新 科技管理 问题与对策

一、科技管理的特点分析

科技管理在从其本质上考虑的话,就是按照科学技术自身所需要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信息论、系统论以及控制论等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组织各种科技活动,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实现在合适的时间和空间上做出最为合理以及最为经济有效的科技活动,从而达到我们所需要实现的目标。

首先,科技管理活动的管理过程以及管理结果往往具备了比较强的不确定性。科技管理的活动中,包含了比较多的难以实现和难以预知的因素,我们不能够对科学发展的结果进行预测和控制,这是人类本身的局限性所在。所以,科技管理的活动就不能够像一般的管理活动那样按时按量的产出一定的产品。科技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研究性比较强的活动,在具备了比较强的创新性的前提下,其不确定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科技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件需要不断创新的工作。这就要求科技管理工作能够允许从业的科技人员能够失败,能够尝试,能够充分的调动起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科技管理活动的绩效评价是比较困难的。由于科技活动本身就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够体现出成果的实际价值以及成果所带来的影响。所以,在短期内实现对科技活动的评价爱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够像传统的生产活动绩效评价那样对科技活动所产出的成果进行绩效的评价。由于科技活动所涉及的范围相对比较广,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那么简单,还有一定的环境效益乃至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够以传统的绩效考评方式来评价绩效管理工作。

最后,科技管理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性。由于科技管理工作所涉及的领域是科技研究和生产领域,这就意味着平常的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与科技人员是经常性的有交集的。由于科技人员本身的专业背景和工作内容是互不相同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不断的出现,这样的话就使得科技活动本身与外界的联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就没有一套比较固定的管理方式,来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科技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自主的进行选择。由于科技活动本身不是孤立的,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注意到科技发展中的相互渗透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由于以上特点的存在,这就决定了科技管理活动必须要遵循科技活动本身的内在规律,要尊重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不断的摸索科技活动在受到内部因素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过程中所出现的变化。通过对于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更好的适应现阶段新时期科技活动的发展。

二、科技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科技管理工作与实际的经济发展严重脱节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的完善,科学技术也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科技没有成为经济发展和建设的主导因素。科技的进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处在有力的状态,严重的脱离了市场的发展和经济的规律。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大部分的科技成果没有能够及时的转化成为经济成果。科技的资源本身按照项目进行配置的,按时科技的规划以及项目题目的选择大都是由科研单位以及高校提出的,很多的专家没有切实的根据实际的产业结构以及市场的发展规律提出,而是专家们大都是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提出项目的选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严重脱离了市场的发展,使得科技的发展与市场严重过的脱离。

(二)科技管理人员自身工作的局限性

科技管理部门在目前的日常工作中,大部分的是以制度内部的规范来进行操作的,对于科技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具体科技知识却没有很好的认知。科技知识在现阶段进步的速度是很快的。科技企业所涵盖的行业又是很广泛的,这就导致了政府的科技管理人员与技术的研发单位之间存在严重过的信息失衡状态。科技管理人员对于科技的实际应用价值没有切实的认识,这样就在无形之中拉大了管理的成本。

(三)科技管理部门的协调力度问题

目前对于科技活动的资源配置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每个科研单位在内部自成一定的体系,对外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相互之间的门派意识以及分别对立现象比较严重。这就使得科技资源不能够整合在一起,在科研单位之间就无形之中出现了重复研究的现象。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也在加剧。这就导致了很多的科技需求企业不能够发展壮大,市场竞争中自身的竞争力得不到提升,就缺乏市场的竞争力。

三、对于科技管理工作提出的建议

(一)要构建科技与经济相互结合的操作模式

对于一项技术来讲,一个完整的创新活动和科技成果,是从技术的发展到产品投入市场,直到所发明的基础能够产出一定的经济效益或者是社会效益,技术的价值就体现在其所包含的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中。所以,对于技术的发展来讲,要结合商业的运作模式才能够称得上是技术的完全发展。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不仅能够使得技术带来比较高的商业价值和经济效益。还能够解决当前我国技术型企业本身技术薄弱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将一定的资金注入到科研单位,这样就能够实现经济和技术的共同发展。

(二)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科技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在一定的程度上将直接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培训以及考核等的方式来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科技管理人员来讲,由于其自身能够投入到学习中的时间相对是比较少的。所以,要想要在短时间内快速的提高其专业的水平和管理的效率。就必须要从别人的成功中学习经验,进行自我的提升。这样刚才能够看到自身水平高的提高。要在单位的内部经常性的进行经验的交流以及研讨。科技管理人员要经常性的进行经验的相互学习和讨论。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科技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篇9

一、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事业高速发展,科技经费的逐年递增,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经费管理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愈来愈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各项经济活动有章可循,争取经费的能力进一步加强,经济实力和经营效果业绩显著。但是,科研经费使用部门在经费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合理的预算。有些单位在申请课题时,为了争取到更多的经费,往往对课题研究工作中的经费支出情况不能客观地予以分析和估算,而是尽量增加申请经费支出类别和数额。如国家火炬计划环境建设项目,不需要进行试验,却出现了试验费等;当项目立项后,科研部门不可能完全按照其申请数量下拨经费,而是往往少于申请经费数额,致使原预算经费与下拨项目经费差距较大,进而导致在实际的报销中出现许多不合理的开支类别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支出。

(二)地方匹配资金不到位,项目资金被挤占挪用。很多科研经费立项审批后,都要求地方政府匹配资金。由于地方经济困难,财政收入薄弱,多数项目匹配资金不能到位。信誉好一点的课题承担单位,上级批多少钱干多少事,信誉差一点的课题承担单位,课题经费一到,就用于补充单位经费不足、用于人员开支、购置固定资产、改善办公条件等项与课题无关的支出。

(三)财务管理不严格。对争取来的科研课题,存在轻管理,资金管理上存在没有专帐核算,资金来源渠道分不开,与其它资金有混合的现象;有的课题经费在多个银行户的现象;有白条开支、大额现金支付等现象;有无计划列支管理费现象;有财务发票把关不严的情况等等。

(四)科研经费监督管理失控,转移科研经费。一些课题承担单位以“联合开发”等名义将课题经费转至其他所属公司,由课题组随意支用,用于非正常用途。有的采取虚构经济事项签订合法技术合同的方式转移课题经费,将横向课题经费转至与课题负责人有关联或自己控制的私营公司,经费使用脱离单位财务监督。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科研项目预算不同于工程项目预算,工程项目国家有一套成熟的计算方法和规范,科研项目不确定性和没有成熟的可以参照的数据蓝本,给编制准确预算带来了较大困难。

(二)一些课题承担部门的领导法制观念淡薄,对财经法律法规知识学习较少。在管理和使用本单位承担的课题经费方面随心所欲,容易滋生这样那样的腐败现象和违规违纪行为。

(三)现存的监管体系不健全,对课题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规范作用不强。由于受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并非是每发生一笔经济业务都能够对其进行“跟踪问效”。

(四)经济管理责任和风险认识不足。部分单位领导对课题依托单位的监管责任以及单位法定代表人的任期经济管理责任和风险认识不足。部分课题承担单位的领导片面认为课题组长负责制,就是课题组长全面责任,而忽略课题依托单位对课题执行的日常监督管理职责,对课题经费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科研经费项预算管理

细化经费预算内容。编制项目预算时,科研和财务部门应协助项目负责人共同编制预算,使预算既适应研究工作的需要,又符合财务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了预算的严肃性,增加了可操作性。在项目申请阶段,合理制定支出预算,细化预算编制,做到预算不合理、不科学的项目,一律不予立项;项目立项后,项目负责人要与科研部门签定协议书,严格按预算支出经费,从源头和过程两个方面严格把关,确保有限的经费发挥最优的经济效益。。

(二)建立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目前我国主要注重的是科研结果的评价,而对科研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科研支出目标的实现程度,很少有人将其纳入其中进行评价。对于那些不太明确是否必要的项目支出缺乏科学的决策依据,而对于确实必要的支出往往又缺乏事后的评价制度,难以判定支出的效果。因此,我国可以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科研评价制度的基础上,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科研经费评价体系和相关制度。

(三)建立切实可行的资金“跟踪问效制”,严防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对每一笔科研经费,有关部门(包括资金监管部门和项目主管单位)都要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控与“跟踪问效”。尽可能地对每一笔科研经费从审批、拨付到使用各环节上都进行“跟踪问效”。及时杜绝资金浪费和项目不实等现象的发生。

(四)规范报帐流程、加强财务监管。在科研项目实施阶段的经费管理,要按照会计法规和项目合同对经费使用的具体规定,各项支出应当符合项目合同的约定及有关科研政策规定,有关票据及清单应当符合财务管理规定。批准使用的项目经费,须由该项目负责人和另一主要参加人员签字证明。

财务部门除了做好经费决算工作和盈余经费的合理分配和合理使用外,更要加强财务监督,一是财务制度执行情况。二是货币资金和财产物资的安全检查。在检查中如发现有滥用经费、挪用经费等不合财务规定的情况,要采取必要的行政和经济制裁措施。

(五)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实践证明,审计监督是最容易发现并纠正经济上的违规现象,我们应发挥内部审计在加强基础管理、建立各类风险预警系统的积极作用。通过审计,发现单位的风险或漏洞,改进管理,增加效益。我们在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的改革时期,必须加强内审工作,提高资金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梅、廖彩优,关于科研经费监督管理问题的若干思考2006年11月6日. 广州分院.

篇10

0 引言

高校科研档案形成具有保存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主要记载的是高校广大教职员工在科研教学活动中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经验成果等,反映的是高校的科研领域与研究方向。它便于人们了解各领域所研究的深度,为高校从事科研的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使其避免一些重复的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

已成为影响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

2013年底,教育部提出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评价是高校科技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宏观管理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具有突出的导向作用。意见中指出的高校实施的科学分类评价办法,主要是建立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评价标准。若要建立一套这样的评价标准,高校科研档案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完善的科研档案管理将为之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

随着高校科研能力的不断提升,科研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数量也大幅度上升,其管理中也随之出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就需要我们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建立健全制度,提高科研档案的管理质量。

1 科研档案的种类

一般高校的科研档案是在学校及学生的科学活动中形成的,经过一定的整理形成具有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数据和载体的历史记录。高校科研档案具有专业性、成套性和载体类型多样化等特点。

1.1 科研管理档案 科研管理档案指在科研管理工作中所形成的文字、图表、数据和声像等各种形式的材料。主要包括:学校颁布的有关科研工作的规章制度、科研项目和成果统计报表、经费来源情况以及学术活动材料来

源等。

1.2 科研项目档案 科研工作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高校教师从申请到完成一项科研课题,需要经过从课题立项、论证到课题研究、鉴定,最后课题结题的过程,是一个系列的整体过程。

2 科研档案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校科研档案与其他门类档案的特点有所不同,这就导致在高校科研档案的管理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归档材料不齐全、归档不及时等。同时,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信息化建设的程度也对档案管理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

2.1 科研档案归档不完整、不及时 目前,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普遍不够完善,因此高校相关部门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够。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师生员工归档意识不强,很多科研人员认为归档不安全,觉得档案放在自己手里使用更加便捷,从而造成许多应归档的材料没有归档,导致归档的难度越来越大,严重影响高校科技归档的收集和整理,使科技档案资源没有充分记录和反映科研项目的活动全貌,也无法反映一所高校的整体学术水平,更无法有效地开发利用高校科研档案资源。

2.2 科研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不足 现阶段,收集整理的科研档案中文字材料多,光盘、磁盘、图表、照片、录像少。科研档案存档后利用率低,有些存档没有意义,大部分档案只存不用。总体来说,大部分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不足,这是导致科研档案的利用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2.3 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由于科研档案的归档工作缺乏制度保证,高校在科研管理机构设定岗位的时候,没有将归档工作列入个人的岗位职责,这就导致部门科研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不能主动完成归档工作。而且,大部分科研管理人员都是兼职完成归档工作的,缺乏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对档案价值及其对高校发展所起的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这会对档案的管理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3 改善科研档案管理现状的几点构想

普遍来说,现阶段各个高校科研档案的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档案归档不及时,利用率低。因此,探寻改进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的方法,提高科研档案的管理质量和利用率是非常重要的。

3.1 分级管理模式 在科研档案管理中,学校由于管理部门人手少,任务重,从而影响档案归档的质量,造成科研文件材料残缺不全。

因此,学校应考虑制定提高档案管理质量的相关规章制度,从校级、院级、个人三级入手[1],加强校级和院级管理,提高个人归档积极性。首先,学校应重视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给予一定的人员支持、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其次,二级学院应配合学校做好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在学院设置专人负责档案的催交、收集和整理。第三,让教师认识归档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为了督促教师认真对待科研档案归档工作,可以考虑把科研档案收集工作与教师的绩效评价结合起来[2]。

3.2 信息化建设 大部分高校的科研档案都存在重档轻管、只存不用或者利用率低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绝大多数的科研档案都是纸质档案,不利于完成统计分析等工作。因此,加强科研档案的信息化建设[3],可以把死档案变为活档案,从而实现档案的高效利用,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当然,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保证科研档案的保密和有效利用的兼顾。

3.3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由于学校对于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大部分科研管理人员都是兼职完成归档工作的,缺乏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从而影响科研档案的管理质量[4]。因此,应当对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并加强保密意识,从而提高科研档案管理水平。首先,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参与档案专业绩效教育,熟悉科研工作的流程,主动参与档案归档工作。其次,科研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保密工作。最后,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强化服务意识,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提高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具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心,以更好地服务与高校的科研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