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的前景与发展范文

时间:2023-05-29 15:09: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利工程的前景与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利工程的前景与发展

篇1

关键词:水利工程国民经济任务前景

一、水里工程概述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时间段,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对于水利工程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都有各自的侧重点。例如在我国建国初期,水利工程的兴建的侧重点是水资源的利用,水利工程都以水电站和水库为主,对于环境保护这一块则照顾的非常少。而当初建设水利工程,目的也是为了保障国家的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发展目标。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始步入第三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发展观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时期,水利工程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实要求水利工程必须进行改革,调整发展思路,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形势。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都在探索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相互之间的关系,水利工程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我们需要肯定。但是在整体上,我们缺乏对两者的客观认识和评价,造成了评价定性,最终导致我们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出现了偏差。现如今,面对新形势下国家经济发展对水利工程事业的要求,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两者之间引发的一系列重大的问题进行定量的研究,用全新的视野,从国民经济发展的高度,去分析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回答水利工程在目前阶段面临的一系列“度”的问题,例如: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调控标准如何把握;水利工程问题引发的国民经济损失与解决水问题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水利工程投资与国民经济比重的问题;如何发展与现行控制指标相符合的新模式;水利工程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等问题。所以,对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关系的重新认识,是水利工程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水利工程对国民经济发展各项分析研究概述

1.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系统的动态关系

对现行的水利统计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洞察不足,做出改进,使其能够融入到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中,为日后建立水利投入占用产出分析模型做好准备。我们应改进传统的投入产出分析,把水利部门扩展到12个,构建新的分析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对全国和九大流域进行系统分析统计,绘制占用产出表格,研究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部门与整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此外,还应利用占用产出模型深入的去研究重要水利措施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2.水利工程建设的分项边际成本与效用分析

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材料,对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确立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体系。评述世界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确立典型国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然后以我国发展现状作为对比对象,进行定位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水利工程问题引发的国民经济损失、水利工程活动等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进行分析和系统的总结,为界定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利用和保护、开源和节流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提供相关的数据。

3.水资源管理的总控制指标与水利管理

采用多目标分析技术,对省级行政规划区域内的水资源使用权分配进行研究。通过对用水定额的分析,制定用水定额的标准。对现行的水资源的补偿机制和恢复机制进行调查,对比国际实例,进行相关的责任和利益关系的量化分析,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研究,并对补偿机制和恢复机制提出新的设计方案。此外,还应该根据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探索一条新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4.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关系协调准则

对于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协调准则,我们应从多方面去考察研究,例如防洪、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水资源的多元化利用等,制定多方面的调控标准。我们应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测,提出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化发展对于水利需求的综合评判标准。发展预测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变化、经济发展的趋势、人口增长与城市化以及农业耕植面积发展等。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对防洪的需求,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建设之间的影响,参照国内已有的规划成果,制定出相应的准则。

5.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

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水利工程都有不一样的需求标准,我们要以国民经济与资源环境整体核算模型为工具,研究水利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协调程度,制定出合理、适宜的发展模式,研究整体的规划方案和相应的调整措施。

三、水利工程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

在上述所提及相关的研究理论和模型中,已经有很多应用于实际实践中。对于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预测、规划和协调作用,前景是令人期待的,体现出来的成果也比较显著,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重要的实践应用成果:

1.通过对我国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关系的分析,结合国外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和投入状况来看,我国水利工程在未来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投入状况会持续增加。

2.我国地大物博,自然灾害频发,水灾害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更是巨大。水利工程对于减少水灾害的影响,控制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水利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应该是数一数二的。

3.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水利工程在其中都会起到保障和促进的作用,在目前阶段也不例外,而且作用更加的明显,国家在水利方面的投资,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在经济效益上得到回馈。

4.通过构建模型和定量评价体系,能够不断的去协调和完善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发展关系。同时我们不能忽略水利部门内部自身的协调和发展。

5.通过对水利工程投资规模的预测和分析,能够准确的设计水利工程投资的规模,分享投资成本比例以及工程的发展方向和前景。纵观建国以来水利工程投资,结合目前的理论模型,可以看到,我们的水利投资调控比例正趋于合理化,这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6.在有水问题发生的流域,适宜的修建水利工程可以对该区域的水问题进行很好的控制,如果是水灾频发的流域,那么水利工程将会对国民财富起到巨大的保障和增值的作用。就目前水利工程的建设而言,任务目标是针对水问题建立安全的防护体系,兼顾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7.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对我国水资源的调配、农业的顺利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战略作用。长江流域的三峡工程和黄河流域的小浪底工程完工,对于我国洪水灾害的防范,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从水里工程的前景上看,防洪抗旱、保护自然环境以及水电资源的开发都能够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另外,我们尚可以在水利工程地区开发旅游项目。;例如三峡大坝,本身就依托三峡而建,旅游项目已经走上轨道,其他地区也应该学习经验,增加社会财富。

四、目前水利工程发展的任务

1.加强河道治理,提高水灾防范能力。虽然三峡工程已经完工,但是从近年的防洪效果来看,也出现了乏力的现象,所以说我国目前的防洪形势依然严峻,防洪任务依然很重,还需要加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提防建设以及分流蓄水的能力。此外还需要对部分地区河道进行治理,减少洪涝灾害发生。

2.做好抗旱工作,保障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也是国家重点项目,对于农业生产和农业创收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区域性水库的建设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旱灾的问题。

3.开发水电事业。我国可开发的水资源非常的多,要抓住这个优势,建设水电事业。我国现在电力生产,主要的能源依然是煤炭,从今年形式看,全国煤炭吃紧。所以我们要在两河主干流上兴建骨干水电站,在支流上兴建中小型水电站,缓解全国用电压力。

参考文献:

魏周龙.水利工程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J].水利电力机械,2006年第6期

韩慧芳.深化水利工程水价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J].安徽水利财会,2004年第2期

篇2

自组织是指生态中的物种经过自然的选择,最后寻找到符合自身生存需要的环境。在这个时候,生态环境其实就为物种创设了一个稳定的繁殖环境。事实上,自组织的理论与进化论之间本身就存在共通之处,最大的区别在于理论探究的程度并不相同,其中进化论是针对所有生物的生存进行探究,而自组织则是针对于生态环境中的物种进行细致研究,而在生态水利建设中,也要充分的关照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不能为了经济效益的破坏生态的持续性。生态系统需要经过漫长时间的积淀才能形成,而且河流的修整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从长时间的角度来考虑,生态系统的沉淀几乎要长达百万年的时间,进化的过程十分的繁杂、物种丰富多样。从短时间的角度来看,生态系统的转变与异化至少要花费几年的时间,河流在暂短的几年内几乎无法实现自我修复。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中,可以综合参照较为成熟的河流结构,并通过人力使它朝着持续性的方向发展。当水利工程开始施工后,也就标志着即将要发生一个生态的转变,或许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并不会朝着预期的设想发展,而且也很有可能造成多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所以要考虑到反馈调整原则,及时的转变方向,使其沿着既定的目标发展。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着重保护生态系统,并通过种植金鱼藻等沉水植物来有效的移植泥土中的各种物质,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减水体中含有的微量元素;为河流中的水生植物创建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水体植物的丰富多样化发展;充分利用水体植物的自净作用。在水体生物中也可能通过投放一定数量的动物来吸收和分化水体中含有的微生物量,这一举措能有效的协调生态动植物的平衡发展。尤其是在城市的河道建设与改善中,从景观的角度来看,把睡莲等水体植物栽植在桥的两边,能营造出绿色的城市环境,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系统。河道周边的经济发展程度与河道的管理存在不可忽视的联系性,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写作的作用,因此,在施行河道治理的过程中,水利工程人员应该充分的关照河道周边的经济长远发展前景。从社会经济的视角来分析,河道的治理应该以全新的理念作为操作指南,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结合,同时也要重视水利工程能获得的环境效益,使人与自然共同拥有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与发展前景。因此,把环境景观论与河道的治理相结合,使其实现相辅相成的作用,把河道周围的水岸构建成一个与水相连接的空间结构;在其他的河段中也尽可能的做到与水相连接,这一举措显然能缩减工程建设中给环境造成的危害。针对不能开发水资源的地区,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来看,应该对这一地区做有效的调整,保证其他岸线的效益,在促进发展的前提下,还要适当注重对生态环境岸线的保护。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两个方面的影响,在为人类谋求长远发展的同时,由于大量的工程建设直接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挽救的破坏,因此,在新时代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应该充分关照人与自然之间的可持续性发展,并构建满足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生态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工程在促进社会经济长足发展的同时也有效的避免了水利工程给生态造成的直接破坏,最大限度的保护了生态的稳定性,实现了人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闫洪涛工作单位:磐石市黄河水库灌区管理处

篇3

关键词:测绘技术水利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战略的高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断的进行发展深入,同时,我国的相关的水利能源工程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同样,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我国的水利工程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发展。而水利工程测绘作为水利工程施工的基础,对于整个工程施工过程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整个工程质量以及成本方面,利用各种各样的新型技术科技的有效使用来提示对工程测绘的质量以及工作效率。随着水利工程中的专业性的不断深入发展,专业工作越来越多,工程的具体施工中的项目设计对工程测绘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工程设计对工程测绘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样使得在一部分投资过亿的大中型水利建筑项目中,由于其本身的工程设计以及施工测量的本身的复杂要求,因此,在进行施工设计以及施工测量中应当注重对其进行详细的测绘工作,由此可见,将工程测绘系统合理的运用到整个工程建筑中时极为重要的,下文将进行详细描述。

水利工程测绘技术工作的需求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当让专业人员进行相当专业的测绘工作,这样才可以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利用其正确的指引来进行工程的开展,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有效进行。在我国大多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企业部重视测绘工作的现状,这样使得在整个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更多的由于放线以及测绘工作做得不全面而导致的错误发生,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测绘工作的落实,并且有效的总结一些针对水利及其相关的具有其自身特点的实际操作经验,从而有效的提升我国的水利工程测绘的工作质量。与此同时,由于水电等水利工程测量地面时具有一定的工作的复杂以及困难性,因此,应当积极的开发更多更好的新型技术,从而通过这些新型技术的投入使用来有效的降低测绘工作的难度以及人力劳动的强度,从而有效的提升建筑施工的施工质量水平,有效的保障了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二、水利工程测量的主要工作

日常的水利工程测量工程中的主要项目主要有土方开挖、土工布以及混凝土工程等,尤其是对于大坝施工测量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大坝轴线的定位以及测设、坝身平面控制测量以及坝身高程控制测量以及坝身的细部放样测量等内容,下面将针对水利工程的各类工序中的建筑施工测量具体实施措施进行探讨,例如:在针对水利工程企业中标之后,企业应当组织相关的专业的测量人员,在对工程进行施工前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建立相关的工程施工使用的平面控制网以及高程控制网。

例如:在水利工程正式施工之前,对相关单位提供的相应的控制点进行重复测量,布置相关的施工控制网,其中包括平面控制网以及高程控制网,其相关的测量等级以及精度都务必符合相关的法规法律以及要求,并且定期的对设置好的相关控制网中的控制点进行核算,同样在水利施工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跟踪测量,跟踪测量内容大致包括:土方开挖轴线、土石混合料以及坝体堆石之类的内容进行相关的跟踪测量,把握准确的外观尺度以及建筑物位置之类,在得出正确的设施测量数据报送监理单位,从而经过监工程师进行批准备案,从而完善水利工程测量工作。

三、水利工程传统测量方法缺陷

在一般的水利工程测量过程总,河道测量是相对较为常规以及常见的水利测量对象,其中涉及相关的测量以及描述水下泥表面以及相邻地带的物理特性的应用科学。长久以往,河道水文测量在传统的测量方法中大致采用如下的测量方法:经纬仪、水准仪以及六分仪之类的方法,这样的传统的测量方法大多数进行测量的周期较长,精准度差,而单从测量人员来看,其耗费的测量人员的劳动时间较长以及劳动强度强,这样不仅不能满足实际的检测要求,而且不能满足日常的工作要求。而在河道测量中,往往河道主流的变化反映了河势的情况,其中大多包括对河道平面状态的变化以及河道横纵面的变化等相关分析,在面对这一类的测量上,往往传统的测量方法并不能得出一个良好的结果,再加上河道的实际地形本身变化多端,河床参差不齐,因此,传统的测量方法往往存在一定的缺陷,其无法良好的计算河道的冲淤量,也无法良好的反映河道自身的冲淤能力。

四、水利工程测绘技术在工程施工的应用

影像提取测绘技术的应用

在对于部分水电厂的选址上,由于其自身的地址相对较为偏僻,或者测量的难度增大,从而对施工以及工程中的相关进程有着一定的影像,应时而生的就是影像提取测绘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有效的利用影像提取技术来对相关的区域进行多点布置,从而有效的利用计算机对所采集来的数据以及信息进行整理,从而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在现实建筑施工过程中,有效的利用影像提取技术,从而有效的在复杂困难的环境中进行测绘以及记录。从而有效的解决在水利建筑施工中解决相关的难题,从而有效地提升建筑质量。同样这项工程可以有效的利用测绘数码相机进行摄取信息,进而利用各种软件进行后期制作,从而形成相关的最终数据,这样的测绘技术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升了工作质量,降低了测绘工作的难度,减少认为误差,从而更好的提升工作效率。

水利工程测绘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针对现今的水利建筑施工中对工程测绘技术的要求,在进行现代的水电厂的施工中,对测绘技术应用传统的要比现代先进的技术要多,由于我国现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要求建筑行业应当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因此,对于火电厂的选址上大多数选择地址相对偏远以及离城市较远的地方。因此,在进行选址上,应当选择相对较为平坦的地段,由此,对于水利建筑施工的测绘要求就相对较为容易,此时,可以选择相对较为传统的测绘方式,这样能有效的减少测绘技术应用中产生的中间成本,在这之后,再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复核,从而有效的提升测绘的精确度,这样不仅能为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能有效的提升水利建筑施工质量以及精准度。而针对相对较为复杂的施工环境,此时不能完全的保障测绘数据的准确性,此时可以采取多种测绘方式来提升测绘精准度,从而有效的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应用来有效的降低建筑施工中的测绘的难度以及强度,从而有效地提升测绘的质量,保障建筑施工的有效进行。

对于GPS测量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

GPS测量技术随着社会的技术进步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以及有效利用,所谓GPS测量技术是指通过全球卫星的定位功能来实现测量测绘工作,从而利用GPS接收机以及有关的数据处理软件来对工程测量数据进行相关的采集以及分析,从而更好的完成测量目标,同样,在我国的电力工程中,越来越的采用GPS测绘技术,这样的测绘技术有效的减少了人们的工作强度,以及减少了相关的工作成本,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测绘工作的工作效率,从而更好的提升工作质量,这样的测绘技术在我国的水利工程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近些年来,水利工程中运用GPS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及效果,由于这种测绘技术自身的优势,使得这类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与此同时,GPS测绘技术的有效利用有效的提升了测量工作的工作质量,全面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我国水利工程测量面临前所未有的机会以及挑战

在我国的水利工程测量中,GPS测量技术本身具有许多良好的优点,因此,GPS测量技术在日常现实的水利工程测量中得到了越来越的应用。所谓GPS测量技术,其GPS网设计的出发点,往往是有效的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以此来尽可能的提升水利工程测量的效率,从而更加有效的降低工程测量成本。但是在进行GPS设计以及测量的时候,既不能脱离实际的技术应用需求,不能单一的盲目的追求不必要以及无需求的高精准度、高质量以及低成本,而放弃了最为重要的对工程测量质量的要求。GPS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最初级的应用模式大多是用GPS静态或者快速静态的方法建立相关的沿线总体控制测量,同时,在水利工程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大多将其施工阶段分为:闸门、渠道以及堤坝等方面进行相关的施工控制。而更高层次的应用时在水利工程中有效的运用RTK技术,而所谓的RTK技术是指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其在水利工程测量中有着更加重要以及广阔的应用。

RTK工作技术的基本方式

所谓RTK工作技术是指实时动态定位技术,是指在某一个已知的点上设立基准站,并且安置一台GPS,对所有的可见卫星进行相关的现场检测,从而有效的利用无线电传送设备,将所观测到的数据以及信息通过相关的数据链传送到相关的流动站,RTK实时的三维精度可以有效的达到厘米级,这样一定程度上大大的降低了水利工程测量工作的劳动强度以及有效的提升了工程作业的效率。工程中对采集到的水下地形点的平面、高程等相关测量数据进行相关的检查以及核实,从而有效的将其输入专业的数字地形图成图软件以及断面图成图软件中进行相关的处理,从而得到更高精准度以及高质量的数字地形图以及断面图。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中的测量质量以及效果。

GIS是进行水文资料管理的重要工具

在日常的水利工程测量工作中,GIS是进行水文资料管理的重要工具,在GIS中还有计算距离、曲率以及表面积以及周长等相关的工具,其可以即用即得,例如可以有效的利用DEM模型进行相关的水利工程测量工作,DEM模型能相对较为方面的得到某点的高程。是相当重要的测量工具。在对河道演变分析中主要是进行冲淤分析,而GIS利用DEM模型数据能有效的立即计算出两冲淤监测断面间的冲淤两,不仅是相当便捷的,更是能有效的提升其精准度。

五、水利工程测量中新技术的有效应用

在日常的水利工程测量中,大量的采用了许多新兴的测量技术,其中GPS测量技术的优点突出并且应用显著,在水利工程中有效的运用GPS测量技术,充分的掌握GPS测量技术的相关的应用过程以及应用方法,为将来GPS测量技术的更加广泛的运用以及更加良好的运用奠定好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水利工程测量中,3S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运用,其给河道、水库等相关的监测管理以及水文测量的勘测带来有更大更好的方面,并且给予了河道水文勘测以及动态监测以及管理方面提供了一个更加良好的未来以及前景。并且,在以后的水利工程测量新技术中,应当向着功能更加完善以及测量性能更加先进发展作为发展前景,针对不同的水利测量实例进行因地制宜的合理利用,从而为水利工程测量带来更加良好更加显著的发展前景。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于我国发展战略的不断确定以及改革,水利能源结构发生着重要的调整以及改革,而现今我国的水利工程需求不断上升,在修建水利工程中注重测绘技术的投入,加强在水利工程中的影像提取测绘技术的应用、水利工程测绘技术的应用以及GPS测绘技术的应用,并且有效的运用RTK技术以及GIS工具,从而有效的提升水利工程测量精准度。以此来全面的提升水利工程测绘的精准度以及工程效率以及质量,进一步实现在水利工程中有效利用测绘技术的目的,从而更加有效的提升水利建筑施工测绘质量以及保障水利建筑施工的有效进行。

随着数字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更新,在水利工程测量中,应当不断的提升GPS测量技术,并且有效的利用GPS测量技术来不断的提升水利工程测量直来那个,同样,在水利工程测量技术中,应当加强其良好的抗干扰性以及保密性等相关的高效性能,从而更加有效的保障了水利工程测量质量。充分的结合我国的水利工程测量现状,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进行水利工程测量,从而更加有效的提升测量工具性能以及测量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向垂规.GPS-RTK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 贵州水力发电. 2010(06)

[2] 王耀华,尚学勇.GPS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运用探讨[J]. 河南建材. 2011(05)

[3] 龚振文.GPS在云南高原水电站工程测量的应用[J]. 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1(02)

篇4

关键词:环保;经济效益;平衡:可持续发展

引言

水利工程是一项对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控制,管理,调配,保护,开发利用以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修建的工程。随着水利工程的发展,优于对环境的保护,生态水利工程应运而生。

1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

1.1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从安全角度来看,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务必要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相关规定,确保工程的规范性,要考虑雨水腐蚀河床侵蚀冲刷的特性,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固和持久性。在经济方面要始终保持投入小,风险小,收益大的原则进行设计。

1.2空间异质性原则

空间异质性(spatialheterogeneity)是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具体就是空间异质性一般理解为空间缀块性(patchness)和梯度(gradient)的总和。而缀块性则主要强调缀块的种类组成特征及其空间分布与配置的关系,比异质性在概念上更加具体,空间异质性的程度越高,意味着能允许更多的生物生存,这对于生态水利工程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1.3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原则

与传统水利工程相比,生态水利工程还需要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的自我恢复原则也就是要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因此不能一味用钢筋混凝土来建造而是要在大自然的基础上实现人造与“天造”的有机结合,这样不仅仅能取得生态的保护以及恢复方面的成效,还能够降低成本,降低工程造价,一举多得,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4调整式设计原则

生态系统的调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态的群落的演替,群落多样性的增加都是需要很长时间去完成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主要是模仿成熟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力求最终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以后,就开始了自然生态演替的动态过程。生态的演替是不可控的,它不一定朝着人们所想的方向去发展,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于调整型原则,提倡科研人员,管理者,当地居民等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共同对话,协商,以提高设计的科学性。

2生态水利的重要性

2.1满足人们对于水资源的需求

水是生命之源,1个人每天需要喝水2L,早晚洗漱需要6L左右,加上餐饮用水,洗澡,洗衣服,卫生间等,1a1个人大概需540L,也就是0.54t,按地球的人口来算,每天所要消耗的水资源是1个很庞大的数字。而生态水利在传统水利的基础上对水工物进行优化,使它更高效,更环保地服务于人们。如果不对水加以调控,那么人们所需要的水的来源将会成为巨大的问题,生态水利的优势在于其比传统水利更加注重于未来,在自然界和人们每日所需之间做出一种平衡。

2.2拯救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随着工业的发展,地球的环境变得越来越不容乐观,从1984年英国科学家发现,到1985年美国科学家证实南极上空存在臭氧洞,人类环境问题已发展到当代环境问题阶段。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征兆,比如酸雨,雾霾等。水资源短缺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发生,因为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大规模的治河工程,导致生态种类越来越单一化,水同样也是动物们的生命之本,而生态水利的目标就是恢复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我相信将来的某一天,在河流的两畔不再是钢筋水泥做成的大坝,而是被鸟语花香围绕着的人工建筑。

3结语

传统水利工程以建设水工建筑物为手段,改造和控制河流,满足人们防洪和水资源利用等多种需求,而随着人们时代的进步,人们意识到河流不仅仅是可供开发的资源,更是生命的载体。生态水利工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旨在寻求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平衡点,随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认识的逐渐加深,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前景将不可限量。

参考文献

[1]李维俊.浅谈生态水利发展现状[J].内蒙古水利,2014(72).

[2]董哲仁.生态水利工程原理与技术[J].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字:水利工程;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21世纪时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也是水利从普通水利进入到生态水利转变的发展期,从单一的、局部的水利进入到整体的、系统的、科学的、可持续的水利,从简单的单维的水利进入到复杂的多维的水利,满足更多方位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要求。生态水利,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法则和要求建立起来的满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

一、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基本上都是在天然河道上修建的,而这样使得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直接的破坏,导致河流局部形态的均一化和非连续化,最终杀跌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得到了改变。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有所改变,特别是对水库的建设。水库由于其本身的一些特性加上外界太阳的辐射使得其具有特殊的水温结构。并且由于在太阳辐射下增大了水面热量辐射值,从而使得蓄水后的坝前水温要高于天然河道水温,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繁殖;第二,影响河流的水质。河流水速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而减小,因此,使得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受到了降低,致使水质自净能力下降,同时,也会导致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第三,影响气候和地质。水库的建设会导致蒸发量将比水库建成前明显增大,导致该区域的降水增多,最终使得原来的气候被改变。

2.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必然会使得施工占地而破坏大量的植被,影响了陆生动物的栖息地,并且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和污水将会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道中,使得河道的理化性质得到了改变,河道岸边的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进一步被恶化。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导致大量动物的被迫迁移,使得该区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二、水利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生态水利对水利工程的生态性要求,在生态水利建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没有对水利工程的生态性要求,就难于实现生态水利的目标。水利工程是生态水利的桥梁工程,它的一端是资源水,另一端是产业水,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要通过水利工程这个桥来实现,因此对水利工程必然要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运用、供给的全过程都必须满足生态规律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在是单一的去建设,如果失去良性生态的可续性,我们的水利工程就不能立项、更不能建设,水利生态建设从一开始从规划上,就必须首先考虑生态性要求,满足良性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设计上更要满足生态性要求的结构,就是实现生态管理和水循环再利用,无污染、无违害的生态运转。这就是说水利工程在整体系统上要满足生态性要求,每一处水工程都不是单一的存在,它即是独立的又是联系的,因此,它必须满足整体的系统的生态要求。比如,黄河流域的水利工程不仅要满足个体的生态要求,更要满足整个水系的生态要求,不影响整体水系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

三、水利工程生态建设发展途径

1.搞好流域规划,保护好河流多样化

综合流域规划是水利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条件,根据每条河流的形状、流水状态、土壤状态,利用现有的资源,对水利工程多元化的发展。以发展水利的同时,又保护和维护好河流自我恢复能力为原则,修复整个水域生态系统为目标。做好引水河渠、水库等水利建筑物周围的环境保护,与周边的树木、田地、乡村等形成一个完成的生态系统,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所以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要考虑到河流与森林、田地、乡村等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元化、多样化的规划设计。

2.加强生态建设管理,建立水循环持续利用环境

水利生态系统不光要建设,还要保护好,一是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对流域管辖范围的生态环境分片、分段式管理,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加

强封育保护,搞好预防监督,防止人为破坏。二是注重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对生态问题严重的河流流域,采取节水、防污、调水等措施予以修复。三是建立水利风景区,注重宣传,加强人们对风景区的保护意识,建立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水利保障体系,把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四、结语

我们一定要正视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正确对待和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维护河流健康为目标,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来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不仅能够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且还保护和尊重了自然生态环境。我们要尊重河流,善待河流,保护河流,保护好水生态环境建设,促使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具杏祥,苏学灵.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07).

篇6

【关键词】AutoCAD的应用;水利工程制图

利用AutoCAD可以实现交互方式绘图,也可以实现自动绘图,还可以通过标准的或专用的数据式与其他的CAD系统或CAM系统进行数据交换。近年来,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利用AutoCAD的辅助设计和其平台进行二次开发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着重对AutoCAD以及AutoCAD的辅助设计和二次开发在水利工程设计上的应用进行介绍。

一、AutoCAD的简介

AutoCAD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通过交互菜单或命令行方式便可以进行各种操作。它的多文档设计环境,让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也能很快地学会使用。AutoCAD软件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完善的图形绘制功能。(2)有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3)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二次开发或用户制定。(4)可以进行多种图形的转换,具有较强的数据交换能力。(5)支持多种硬件设备,支持多种操作平台。(6)具有通用性、易用性,适用于各类用户此外。AutoCAD具有以下功能:(1)能以多种方式创建直线,圆,椭圆,多边形,样条曲线等基本图形对象。同时提供了正交,对象捕捉、极轴追踪、捕捉追踪等绘图辅助工具。(2)AutoCAD具有强大的编辑功能.(3)可创建3D实体及表面模型,能对实体本身进行编辑,也可将图形在网络上,或是通过网络访问AutoCAD资源。

二、AutoCAD辅助设计在水利工程设计上的应用

总的来说,AutoCAD在水利工程设计上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制图;而是计算。而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应用,能实现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图精美;辅助设计;辅助学习,提高工作效率;便于资料管理。

自动求积模块提高水利工程制图的快捷性。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很多图形的计算,所以在绘制水利工程图时,就必须利用自动求积模块对图形进行计算。一般说来,应用AutoCAD画出的每一个物体的特性都能很方便而准确地显示出来,设定了比例和精度后,还能很容易地标注出来。

图解计算功能提高水利工程制图的准确性。由于水利工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水利工程计算中,常常在精确度能满足工程要求的情况下对很多计算方法进行了简化,图解法就是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当采用相应的方法利用AutoCAD绘制出计算图后,只要在相应的地方裁取,就能很方便快捷地得到相应数据,这大大提高准确性,减少误差,确保实际建筑物体与设计人员的初始意图相同,达到建筑效果.

AutoCAD与Office的充分融合提高水利工程制图的有效性。AutoCAD通常在进行坝基底、闸门等压力计算时,在Word文档制作中,往往需要各种插图,Word绘图功能有限,特别是复杂的图形,该缺点更加明显。AutoCAD是专业绘图软件,制好图形,然后插入Word制作复合文档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可以用AutoCAD提供的EXYOR功能先将AutoCAD图形以BMP或等格式输出,然后插入Word文档,也可以先将AutoCAD图形拷贝到剪贴板上,再在Word文档中粘贴。

在word文档中插入AutoCAD图形。通常在进行坝基底、闸门等压力计算时,在Word文档制作中,往往需要各种插图,Word绘图功能有限,特别是复杂的图形,该缺点更加明显。AutoCAD是专业绘图软件,功能强大,很适合绘制比较复杂的图形,用AutoCAD绘制好图形,然后插人Word制作复合文档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可以用AutoCAD提供的EX―PORT功能先将AutoCAD图形以BMP或WMF等格式输出,然后插入Word文档,也可以先将AutoCAD图形拷贝到剪贴板上,再在Word文档中粘贴。

三、AutoCAD二次开发在水利工程设计上的应用

基于高级语言的开发为水利工程设计提供多样性。AutoCAD为用户提供的高级语言编程环境主要有嵌套在Auto LISP、Visual LISP和VBA等,面向对象特征的c++编程环境ObiectARS以及其他通过动态数据交换(DDE)完成与AutoCAD之间的通信的高级语言应用程序net等等。Auto LISP成为开发AutoCAD软件最方便、最直接、最简单的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与VBA和c++相比,采用AutoLISPX~AutoCAD进行工程专业领域的应用程序或CAD系统的开发有许多明显的优势。VBA虽然在对话框的设计能力上比Auto Lisp强许多,由于它使用ActiveX与Au%OCAD交互,运行效率不如Auto LISP,且代码保密性差。在Windows环境下,Auto LISP的增强级Visual LISP功能十分强大,足以领略现代化设计的各种风格与方法。水利工程中有许多相似的结构,但各种形式的尺寸都是与转轮直径D=Imp成一定比例的,所以在制图时可将所选形式的流道尺寸、尾水管尺寸编写程序实现参数化绘图。

专用开发内容为水利工程设计提供了便利性。针对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CAD开发的内容很多。在线型二次开发方面,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专用线型有岩石地基线、夯实土地基线、天然土壤、全风化带下限等等。CAD的线型是由aced,1ine文件定义的,每种线型有一个名字,一个文件可存放多种线型,用户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往aced,line中添加相应的线型定义,也可以定义自己的线型文件还可以加入形文件,从而使线型复杂多变,适应各种不同的要求。在图案填充方面,图案指填充符号或剖面符号,由一组或多组不同线型的直线组成。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有许多专用填充,可以建立专用填充图案,添加到aced,pat和audios,pate或创建自己的填充图案文件,来满足专业制图的需要。

四、AutoCAD在水里方向的应用前景

AutoCAD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本文涉及的几个实例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灵活的使用AutoCAD命令、脚本文件及开发应用Lisp程序,可有效的减少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AutoCAD是一个功能极其强大的计算机辅助绘图和设计软件包,随着IT 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科技的进步,AutoCAD的应用已经普及到几乎所有的设计单位,对AutoCAD的应用也必将成为工程设计人员的基本要求之一。

熟练应用AutoCAD绘图软件应该是每个新时期水利工程师所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它大大减少了水利工程制图的复杂性,提高水利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水利工程图的准确性,为水利建筑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水利的不断发展,AutoCAD软件在水利工程制图方面将有着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田宝勇,周毅.Auto CAD绘图技巧之教学浅析[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

[2]姚心雅.浅谈Auto CAD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技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7).

[3]武妍.基于VBA的Auto CAD二次开发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8.

[4]康保成.在Word文档中使用Auto CAD图形的方法[J].科学之友, 2010(11).

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 档案管理 信息化 问题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码]B [文章编号]1000-405X(2013)-6-214-1

水利工程档案是水利工程中涉及到的重要技术资料、工程资料的集合,是单位一代代技术人员智慧的结晶。是水利档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在水利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需求渗透到各行各业,水利工程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需求越来越迫切,而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水利工程信息资源整合的方式。档案管理信息化给水利工程的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我单位所辖的滦下灌区位于华北,是该地区最重要的水稻灌区之一。灌区的灌溉水来自于大黑汀、潘家口、桃林口三大水库。查阅历年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滦下灌区平均水库供水量高达6.84亿m3,总灌溉区域覆盖面为168.8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为128万亩。由于我灌区的重要地位,因而我单位对该灌区的水利管理责任尤其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多带来了水利工程档案任务繁重。因而做好水利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1 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特点

水利工程档案即对水利工程建设整个过程中,有价值的数据图表等进行记录。待以后项目建成后验收及后期维护过程中查阅。水利工程档案在水利工程的技术专利、质量评定、工程验收、安全防护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关系到工程竣工后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

(1)材料种类多,形式杂:水利工程档案中涉及到的资料分布形式有文字描述、工程图纸、影音等:且档案产生分散于多个部门、单位或个人之间;同时档案之间联系性紧密、不能孤立开来。很多时候,几套文字、图表都是为了围绕一个活动,如在变更设计、编制预算、变更审核等过程中往往产生一系列文字、图纸、声像材料。这就需要档案部门将其妥善保管,清楚文字、图表之间的前后关联。

(2)档案贯穿水利建设全过程:一个水利项目,从最开始的项目提出、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可行性研究,再到实施方案设计、招投标,再到实际的施工、质检,再到最后的竣工验收、试运行,这一过程中的所有值得归档保存的数据、图表、图像、图纸就形成了水利工程档案。水利工程档案关系到到评价水利工程质量,因而水利工程是整个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并且在整个工程进度中与工程同步,以保持工程档案记录的系统性和完备性。

2 我国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现状

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是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在日常工程档案管理过程中有着广大的应用前景,但在当前信息化进程刚刚开始的阶段,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目前在我国水利系统各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对档案的管理工作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有的水利档案管理部门对信息化的理解就是表面的将数据输入电脑、纸质档案变成电子档的,但实际的档案管理对象仍是纸质档案,没有将信息化真正应用到管理中。

3 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1)信息化人才缺乏:当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方式的变革,原有的档案管理方式适应不了当代信息化管理方式的需求,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单位应该重视培养档案部门电脑技术人才,建立一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智能化档案管理队伍,解决技术不足的问题。

(2)落伍的档案管理观念制约:在传统观念看来,档案管理的目的仅仅是保管,而不是利用档案。传统的档案管理着没有创新档案管理、为后来决策作依据的意识。即使直到目前,仍有不少档案管理部门仍然自居闲职,不讲究产出效益,仍然采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具体的档案借阅程序上,模式僵化、效率低下。仍然有工程师来查询、档案管理人员调阅的做法。

(3)档案安全的威胁性增大: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档案的普及度越来越广。电子档案体积小、传播速度快,更便于介质间传输。也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传输方式更迅速、灵活。但与此同时,也给档案的保密和安全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电子档案的存储介质更加灵活、便捷,同时也容易受到网络病毒的侵害。这样,电子档案的数据更容易丢失、或者在输送过程中被解密、受到噪声、温湿度等干扰、或遭到黑客攻击。

4 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给水利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如何顺应潮流发展的挑战,计算机的超凡数据处理能力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单位要牢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而身为档案工作人员,我们必须加强对计算机在数据处理方面应用的学习、加强对信息处理技术的学习,合理运用计算机数据输入、查询、整理技术汇编档案,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扩张档案管理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也使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现代化台阶。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最好,充分发挥优质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给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中带来的巨大便捷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姚小娟.档案信息化管理探讨[J],广东水利水电,2006,8(4).

篇8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发展前景,GPS,GIS,RS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控制测量技术

控制测量是一切测量的基础,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工作中一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控制测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GPS测量技术的出现及不断成熟,成为了现代控制测量的主要手段,但是在一些信号干扰强或者没有信号的地方还需要传统光学测量方法的辅助。GPS测量技术可以快速高效、高精度确定空间点位的三维坐标。水利水电中工程控制测量划分为测图控制网和专用控制网两种类型,和所有的控制网一样也是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两方面组成。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平面控制网主要是三角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不断探讨,现在发展为三边网、边角网、导线网、GPS网、混合网等现代控制网测量技术.现阶段主要以GPS网应用最为广泛:大区域测图控制网基本采用GPS控制,中小区域测图平面控制网采用GPS控制网作为首级网或采用多种设备观测的混合网;专用平面控制网主要采用边角同测网,部分工程采用GPS布设首级网或直接布设为GPS混合网。

二 变形监测

水利工程中到处可以见到很大的堤坝,堤坝的安全直接影响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坝体变形监测是水利工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工作。大多数堤坝都是建在两边比较陡峭的岩壁中间,因此坝体两岸地形相对复杂,测量点的通视较差,以往传统的交会或极坐标测量方法精度有限,工作周期长,效果差,而且无法连续测量出变形量,不能及时快速的反映变形量。而G PS —RT K测量技术精度高、无需通视,实时,快速,可实现连续测量,为建立坝体监测系统提供了基础保障。

三 水下地形测量

近年来随着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手持GPS、GPS—RTK及CORS系统配合多波束测深仪进行水下地形测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水下地形测量原来采用的以经纬仪、电磁波测距仪及标尺、标杆为主要工具,用断面法或极坐标法及交会法定位,用测深杆和测深绳来采集水深数据的测量方法,手持GPS是以某已知点作为基准点,立在基准点的GPS接收机连续接收卫星信号,并与已知点的位置进行比较.通过计算确定当时误差的伪距修正值,将这些修正值输入工地较正的参数中,用户接收机通过修正值来实时校正GPS信号,它具有全天侯、实时连续、高精度,方便快捷等特点。目前GPS-RTK及CORS系统定位精度已达到厘米级,且能够做到实时无验潮测量。GPS—RTK 水下测量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水下测量的精度,减少了工作量,缩短了测量周期,这也保证了测量工作能为施工部位及时提供水下地形图,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这三种测量技术进行水下地形测量与传统的岸上基准点交会法、极坐标法等测量技术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特别是较大面积的水下地形测量.可以大大缩短工作周期。减轻劳动强度。

四 河道测量

为河流的开发整治而对河床及两岸地形进行测绘,并相应采集、绘示有关水位资料的工作称为河道测量。主要内容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河道地形测量;河道纵、横断面测量;水位测量;水面线测量;沿河重要地物的调查或测量。这些测量主要是用GPS-RTK来实现的。因为河道两边地物相对复杂,GPS-RTK更利于测量。

五 水利地形图测绘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在测量领域的应用,形成了多种大比例尺地形图同时测绘的测绘方法.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版权的优秀数字成图软件如南方测绘成图软件,采用现代的先进测绘技术。不仅可满足不同要求的测绘成图,还可进行GIS前端数据采集与数据更新。数字化测绘技术作业方法主要有电子平板测量、数字测记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三种模式。电子平板测量系统组成:全站仪+便携机+地形图绘图软件,包括测站和镜站两种作业方式,其特点是模拟传统白纸成图,作业直观,无需编码,测绘不易产生错漏,但便携机电池使用时间短、相对笨重且稳定性差。一般用在平坦地区、城镇地区,和电磁信号较差的地方地形测图,不适合环境条件恶劣的水利水电工程地形图测绘。数字测记测量系统包括:全站仪/GPSRTK+草图+带有地物编码的内业绘图软件。缺点主要是因为所有数据都是储存在仪器中,回到内业场所导出数据,绘图才能看到图形,作业不直观,测量点号与草图点号可能产生不一致,易产生地物错漏,对现场绘制草图人员要求较高,但适合各类环境数字地形图测绘。

六 前景展望

面对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步伐,面对地球数字化的挑战,摆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大力促进水利工程术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换代,积极推动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随着3S 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合理的将此项技术应用在水利工程的测量工作中,必定会给水利工程测量工作带来更大的优势和发展。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测绘技术将向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测量数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的网络化、多样化、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的现代测绘技术方向发展;同时测量精度和速度会越来越高,测量工作者的劳动强度和技术水平也会向电子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晏民,洪立波等.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发展与应用[J],2007

[2] 贡建兵,李振洪.GPS 监测系统数据库管理模块的创建[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9

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技术;应用;质量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地增加,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混凝土技术是水利工程中最为重要、最常用的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具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施工中产生质量问题不及时地进行处理或返工,就会导致工程中局部或个别部位不能达到施工的标准要求,这样就会对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对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的各个要点进行熟悉地掌握。

1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原则

(1)先对较深的基础进行浇筑,不仅减少了排水工程量,而且避免深基础施工扰动破坏相邻已经完工的浅基础。

(2)先对自重大的部分进行浇筑,再浇筑自重小的,一方面能够尽早将基础沉实,另一方面还能将自重大的部分对相邻较轻建筑物基础的牵动程度减少。

(3)先行浇筑上层建筑物的部位或需要几次浇筑高度较大的部位,防止较矮建筑的施工造成干扰。

(4)施工程序确定以后,应浇筑主要部分,然后对次要的和零星的浇筑建筑进行浇筑,在确保重要部分的前提下,也可开展穿插浇筑施工。

2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 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

首先,用于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水泥必须保证品质,必须有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和品质试验报告,使用单位应进行验收检验, 必须标明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出厂批号,这些报单在进场时要严格把关,必要时进行复检。进入工地后,要按批次分别摆放整齐,不得混放。使用前应以每次进厂的数量进行性能的检测。

其次,在混凝土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必须通过检验合格之后即可使用,例如准确计量混凝土拌合楼的计量器,在每班称量之前,都应零点校核称量设置,并通过取得开仓证后即可对混凝土进行浇筑。

2.2 混凝土施工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又分为混凝土表面处理用的防水材料及内掺的混凝土本体防水剂两种,在混凝土表面处理防水体系和混凝土本体自防水体系中得到分别适用。所产生的渗透结晶能向混凝土结构内部堵塞结构空隙得到深入,无论渗透深度有多少,都能在结构内部发挥出防水作用。同时作用在混凝土结构层面的涂层由于微膨胀的性能,能够发挥补偿收缩的作用,能使施工后的结构基面同样有良好的抗裂防渗作用形成。

施工方法:

(1)材料通过0.3:1的水泥比调配形成水泥砂浆状并开展涂刷施工。应充分均匀搅拌涂料,禁止有小灰球出现,用多少拌多少,在30分钟内将搅拌好的涂料用完,在高温条件下,时间上还会有一定程度的缩短。

(2)通常情况下,涂料采用的施工方法有毛刷涂刷、刮板刮、滚筒滚刷、泥夹抹及喷涂喷等方法,可以运用干粉撒法。分两次将涂刷和滚筒方法施工完成,两次涂刷的时间应有2~3h的间隔,正反方向来回进行涂刷,其它施工方法可一次完成。

(3)修补混凝土结构表面的空洞、缝隙及蜂窝等现象,特别是要凿除砂浆滴块,将基面的泥浆、浮块、油污等各类杂物清除后即可开展施工。在涂刷施工的过程中,应确保基面达到充分湿润后方可开展图后塞,有时要边涂刷边喷雾,使基面处于润湿状态即可。

(4)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自身有一定的保湿作用,通常请款膝盖要求在施工后的6~8h内开展喷水保湿养护,每天进行2~3次,隔天再进行一次养护即可。

3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3.1 散装水泥使用的施工新技术

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规程中有明确规定:对散装水泥进行优先使用。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中,使用散装水泥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安定性较好,质量有保证,降低成本、可以方便施工、满足大批量需求、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等,是一项技术比较成熟、可靠性较高的施工新技术。

3.2 水利工程混凝土中外加剂的应用

随着混凝土中外加剂技术的研发、生产及应用,品种日益完善,技术及性能日益优化,,具有多功能、高效、浓缩、环保、节约水泥等特点。并在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发挥了节水、增体、绿色环保、提高和易性等功能,现在常用的外加剂主要是:普通减水剂、增强阻裂粉、引气剂、早强剂、缓凝高效减水剂、引气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砂浆增塑剂、养护剂等。在水利工程混凝土中,如果掺入外加剂以后,可以极大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得到有效地调整,能使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各项物理性能得到提高。

3.3 混凝土施工保温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保温技术得到了较快地发展。首先是混凝土侧面的永久保温,采用的是保温性能较好的化工产品,改变过去主要采用挂草席和布帘的方式,保温性能获得很大的提高;其次是结合着拆模后外粘(或外挂)的施工方法而选用的聚乙烯卷材。这些聚乙烯卷材厚度适当,可以通过把彩条布在卷材两面覆上的方法增加卷材的强度;三是采用在立模后内贴聚苯乙烯板材的施工方法时,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就会留住保温材料;四是在拆模后,采用在混凝土表面进行喷涂的施工方法时,一般会选用双组份的发泡聚氨酯保温材料;五是这些新的保温技术,和传统保温方法相比而言,具有效果好,工效高,现场美观、无污染的明显优势。

4 结束语

总之,作为一项社会主义建设极为重要的工程技术手段,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在该时刻都保持着较高活力,社会建设和发展正以一个无法想象的速度发展着,通过实践经验看出,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改善与改进为城市的发展产生必要的影响。只有从根本上重视到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在未来社会建设中实现广泛的应用前景。

篇10

[关键词]水利工程;农田;管理;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TU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9-0144-01

就目前而言,农田水利灌溉仍然是国内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其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因水利管理体制以及工程实施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更好的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便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是目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分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田水利建设和科技应用成果相互分离

虽然现代农田水利建设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可是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目前农田水利建设之中将科技成果真正运用其中的百分比不足50%,同比其他行业,其仍处于比较低下的水平,同比国外发达国家,则更加落后。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以及水利部门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重视程度,再加上目前国内农田干旱情况比较严重,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推广新型科技成果前景比较客观。

(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缺少健全管理体制

目前,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中,均表现出对工程过程缺少系统性、针对性规范管理的情况。一项工程建设规划若缺少健全的管理体制,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很难实现预期的理想效果,水利工程建设中则很难形成对农田灌溉十分有利的水利监管体系。面对这一问题,各地水利部的主要工作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监管工作,以保证体质完整。另外一方面,针对经济比较落后的山村地区,因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资金短缺的情况比较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尽管国家和有关部门已经尽可能的加大了对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尽可能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并在项目安排、规划布局以及资金补助等方面都给予了很大的照顾,但因我国很多农村地理位置偏僻,很难将全部资金都重点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上,很多工程因此而不得不停工,对其原因进行追溯和总结,发现主要与资金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有关,而且有关部门也没有研制出适合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水利建设制度,无法将可开发资金全部用在真正实用之处。

二、分析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转住重点建设项目,做好整体布局与规划

水利工程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做出具体的明确规划,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就在于做出科学合理、针对性的整体布局与规划。确定建设方向是整体规划布局的重点内容,只有明确了工作重点,才能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方向确定下来,然后针对一些重点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对重点工程进行规划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特定区域环境和条件限制,确定急需改进的相关工程项目,在启动和实施重点项目的过程中,不断促进水利建设的发展,从根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二)对农田水利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为促使水利建设资金得到科学合理的分配,保持区域间的平衡,实现共同建设与发展,水利建设管理部门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现有工程进行改造或维修扩建,保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得到真正的落实和实施,以更好的适应农村水利发展的实际需求。此外,政府在加强地方财政收入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行政导向作用,组织群众积极投身水利工程建设,调动民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热情与积极性,使政府资金可以真正发挥引导作用,积极鼓励村民主动加入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去,以最大限度的节省资金投入,避免其他重点工程因资金短缺发生延误建设的情况。

为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进行工程建设工程中,还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财务监管体系,建立相关监督组织,同时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定期对资金花费进行报告总结,以此确保资金流动完全是为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而未浪费在其他方面。另外,对新设备的研制与开发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力度,对现代器械进行维修和保养也是需要重点强调的工作内容,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发展,才能为现代农田水利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三)强化对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工作

有关部门不仅要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性开发工作,还必须特别重视对水利工程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工程项目开始之前,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以便为水利工程人力资源建设与开发提供人员技术基础。针对那些新型施工技术,应循序渐进、有规划、有步骤的选择适用性人才去相关院校或单位进行深造培训,确保符合岗位需要和市场竞争需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人才送往国外学习先进知识和建设技术,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在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的安排上,应该通过举办水利项目建设人员培训来确定,以此不断增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建设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通过不断的建设培训帮助农田水利工程基础建设人才补充和学习新知识,扩宽视野范围,增强其对具体建设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同时培养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员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可以更好的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免出现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影响工程建设。

(四)加大对新技术和高科技的研究力度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只有依靠高科技的发展,不断应用新技术,才能真正实现高产、稳产、高效的本质目的。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科学技术高度结合,共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和科学技术同步发展,共同创新。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问题之一是如何实现科学灌溉,水利部门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从而更好的为水利建设开发作出贡献。

结语:

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使得农田水利建设事业愈发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若想更好的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就必须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的力度,而人力资源的不断培养以及高新技术的不断研发是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完备的财务监管体系和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布局将会为人们带来更大的利益。为更好的改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保证农业国民基础地位不动摇,同时增强农业对其他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就需要从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准备,不断加强管理方面的改革创新,才能为整体长远计划提供资源保障,才能将专项资金真正的用在科学研究和水利建设方面。本文旨在探究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相关措施,通过对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以期为以后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尹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措施性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3).

[2] 李绍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措施性研究[J].城市建设,2012,(36).

[3] 王克俭,刘亚男.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