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5-29 15:0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节能减排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节能减排的建议

篇1

近几年来,中央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5月23日,国务院又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

“十一五”期间,全国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是: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我们市确定的目标是:到,单位gdp能耗较降低22%左右,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26%左右,化学需氧量(cod)降低18%左右,所面临的攻坚任务同样很重。

节能减排,没有退路,难在出路。打开出路,企业是主体,科技创新是支撑。现以我市的“白泥”双向治理为例,提出以技术改造和区域循环助推节能减排的建议

5月17日,碱业、发电厂、华电发电3家企业联手启动了白泥与二氧化硫双向治理项目。项目的实施,不仅可“消化”掉碱业每年产生的14万吨“白泥山”,还使发电厂锅炉烟道气的脱硫成本大幅降低,据测算,3家企业年可节约能耗支出和减少治污费用近3000万元,胶州湾也将不复受“白泥之患”。此外,通过资源化途径和循环经济模式,我市21万吨的“铬渣山”已提前半年处置完成,“电石泥”也正加快处置。

曾是污染源“白泥”、“铬渣”,一经循环模式下的资源化处置,则变成了经济效益巨大的“金山”,且换回了“绿水青山”。由此看来,我市搬掉的不单单是几座“泥山”、“渣山”,更为下步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力行节能减排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一、转换思路视角,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变废为宝”,可实现“节能”、“减排”的双赢。

在循环经济理念下,所谓废物,不过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白泥”,在人们惯常印象里不过是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灾害的“废物”,而通过资源化处置的途径,却可点“泥(来源:文秘站 )”成金实现无害利用和产业开发,变为创造效益的宝贵资源。企业得到了切身实惠,由此产生的“减排”热情必然更加持久,“减排”成果也将更为巩固。

二、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广和设施改造,让企业有“泥山”变“金山”的前景预期及利益回报,是节能减排的关键。

应当看到,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对节能减排给予了高度重视,且包括问责制、区域限批等政策措施纷纷出台实施,但实际的“减排”成效却差强人意。这其中的一个根本症结是部分企业的畏于“减排”成本过高,不是不想“减”,而是不敢“减”或者无力“减”。要从根本上激发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动力,重要的是依靠科技,通过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使企业在加大环境投入的同时,也如碱业等企业一样实实在在地尝到“节”和“减”所带来的“甜头”,有“泥山”变“金山”的前景预期及利益回报。否则,一些企业的排污设施仍将是“聋子的耳朵”,

诸如环境执法部门与违法企业间“猫鼠游戏”的尴尬也很难从根本上消除。

三、协调引导企业变只靠自身“单打独斗”式的内部节能减排,走多企业、跨行业、区域间循环经济之路,有利于广领域、大幅度提升节能减排的成效。

曾培炎副总理在去年12月21日国务院发展循环经济电视电话会上,指出“把白泥用于发电厂脱硫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我市资源化处置铬渣也引起广泛关注,很多城市前来学习。实践证明,通过统筹区域产业结构布局,整合拉长产业链条,引导、协调相关企业走跨行业循环、区域间循环的路子,可实现参与企业多方得利、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共赢。

以技术改造和区域循环助推节能减排,是实现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让“泥(渣)山”加快向“金山”和“青山”转变,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两手抓,当前尤其要突出抓好“技术节能”。尽管根据发达国家经验,调整产业结构带来的节能潜力高于技术进步。但从的实际情况看,短时间内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比重难以大幅下降,因此靠调整产业结构来实现能耗指标短期内的快速下降不太现实。针对于此,必须把“技术节能”提到突出位置上来抓紧抓好。

二、推行“白泥”双向治理模式,密切校(院)企、企企合作,加快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研发推广和重点项目实施。白泥与二氧化硫双向治理项目的实施,是碱业与中国海洋大学、发电厂、华电发电联合科技攻关的结果。节能减排单靠单个企业自身往往力量

不足、收效不大。针对于此,政府有关部门应整合区域内的企业技术中心、高校院所等资源,为企业与院校、企业与企业间牵线搭桥,支持其开展科研合作与项目共营,统筹推动企业间、行业间、区域间的循环经济发展。当前,应重点组织实施一批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项目,在重点行业中选择一批节能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技术,加大推广力度。

篇2

关键词:供电企业 节能减排 建议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01

面对日益突出的电力供需矛盾,供电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迫在眉睫。长期以来,我国电网的线损率较高,导致相当大一部分比例的电能在线路传输过程中白白浪费,节能工作仍然有很大的空间。供电企业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不仅能够通过提高电力的利用率来缓解电力供需矛盾,而且能够稳定社会的有序用电,因此针对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供电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供电企业节能减排的现状

目前火力发电量在我国电量供应中仍然占据较大的比例,据统计,我国煤炭产量的1/2用于发电,工业用水的40%用于火电,同时由于火电机组供电标准煤耗和输电线损率远超国际先进水平,导致电力企业在创造大量优质清洁能源的同时,也在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和消耗大量的一次能源。目前我国供电企业已经在逐步开展节能减排的需求侧管理,然而力度还远远不够,开展程度有很大的差别,很多供电企业节能减排的需求侧管理还仅仅停留在宣传和诊断的层次,不能针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距离深层次地开展节能减排的需求侧管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 供电企业节能减排的几点建议

2.1 转变电网的发展方式,打造坚强电网

相较于500 kV电网,特高压电网能够极大地降低输电损耗、节约投资和线路走廊、提高输送能量,因此必须转变电网的发展方式,将特高压电网作为骨干网架来加强国家电网的建设,不断提高电网高效率和大规模配置资源的能力,显著提升电力行业的整体效率。我国电力长期处于紧缺之中,电网建设相对比较滞后,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均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导致电网事故发生后无法及时准确地进行处理,电网的可靠和安全供电难以得到保障。作为降损节电的必经之路,坚强电网的打造能够对电网结构进行完善、对变压层次进行优化、对电压等级进行简化,能够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提供适应的现代供电网络。打造坚强电网,一方面要提升电网装备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要促进电网与电源、输电和配电的协调发展。在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降损,必须强化对均衡用电技术的研究和使用,不断提升负荷率。

2.2 不断降低电网的线损率,努力提高负

荷率

目前我国电力产品的传输主要依靠远距离传输,在传输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耗,然而我国的线损率却远高于世界先进水平,尤为突出的是农村电网线损率长期居高不下,导致大量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白白浪费。电网技术落后是造成电网线损率较高的根本原因,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逐步降低电网的线损率:(1)提高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不仅能够增加远距离传输的负荷,还能有效降低电网的线损。(2)合理优化电网结构。要对电网的结构进行优化和完善,做到合理布局、以短半径的方式供电;综合考虑投入和线损的关系,来合理选择线路直径和导线截面;从主干线到分支线按由大到小的顺序选择阶梯型导线截面。(3)实现电网的经济运行。在现有电网结构和布局下,通过合理运用“压力调节”和“负荷调节”等措施,使得线路的负荷电流达到经济负荷电流,变压器的综合平均负载率达到经济负载率。(4)合理配置电网的无功补偿。当电网的有功负荷不变时,提高负荷的功率因素,可以降低因负荷的无功功率在线路和变压器中引起的线损。(5)提高电网线损的管理水平。加大对线损管理人员的岗位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线损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认真组织开展营业普查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违章用电和无计量用电;完善企业的线损管理和奖惩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营业制度,加强抄表核算和线损计算

工作。

负荷率是指平均负荷与最高负荷的比率,提高负荷率能够确保发电量和供用电量保持一致,提高发电机组的运行效率。要提高负荷率,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根据具体地区的实际用电情况来实行峰、谷电价政策,促进用户避峰用电。(2)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采用无线集中负荷控制或电力定时控制装置,采用相变蓄能技术等来精确控制电力负荷。(3)积极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并且适当建设煤气、天然气或煤层气电站,充分发挥其调峰作用。

2.3 深入开展节能减排的需求侧管理工作

供电企业必须深入开展节能减排的需求侧管理工作,从而引导用户科学合理地使用电能,具体说来:(1)供电企业要构建健全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体系。要想做好节能减排的需求侧管理工作,供电企业需要成立专门的节能减排专项工作小组,制定严密的节能减排工作流程,将节能减排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积极调查研究用户的用电节能情况,并且将收集和分析后的用电信息及时报送给相关政府部门。(2)供电企业要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联系和合作。供电企业要积极同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合作,配合节能减排相关工作的展开,如向科技局提供功率因素未达标、用电负荷率较低和配变属淘汰型的相关用户。(3)供电企业要加强对节能减排的宣传及相关活动的开展。长期以来,供电企业对节能减排的宣传较少,涉及的范围和力度均不达标,难以引导用户合理和节约用电。新形势下供电企业必须加强对完成节能减排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用户的示范宣传,让用户深刻体会到节能减排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促使用户主动地节约用电。(4)供电企业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来加强节能减排的需求侧管理。供电企业要利用营销信息管理系统来筛选淘汰各种高耗能的设备,并且利用计量自动化管理系统来对用户负荷进行监控,将监控结果以节能诊断报告或者走访的形式及时告知

用户。

3 结语

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节能减排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电企业是否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是一项长远且艰巨的任务,供电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引导,通过打造坚强电网、降低线损、提高负荷率、加强需求侧管理等条件来不断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篇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污染越来越成为我国当前及今后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可逾越的问题。政府应该运用用税收杠杆解决节能减排的问题,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办法。

一、目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在税收方面存在的不足

节能减排是市场失灵的领域,必须由政府主导,给予适当的经济激励和惩治,财政税收政策是运用经济手段解决节能减排难题的有效途径。国家在利用税收政策推动实现节能减排上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对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这些年的执行情况看,现行税收政策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对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约束力度不够去年我国未能实现节能减排年度目标,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现加快增长、再度抬头的趋势。现行税收政策中对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企业给予了税收优惠,但对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没有相应的税收惩罚性措施。

(二)税收制度中缺少对可再生能源的税收支持政策与《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相比,税收政策中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推广的支持涉及较少。

(三)税收制度中缺少针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门税种我国现行税制中与循环经济相关的税种主要有资源税、消费税、城建税和车船使用税等,没有设置专门的税种。而且,现行税制中为贯彻循环经济思想而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比较单一,主要是减税和免税,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税收抵免、延期纳税等国际上通用的方式在我国税制中基本没有。

(四)资源税体系亟待完善我国的资源税征税范围过窄,仅仅针对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和盐类,未将森林、土地、水资源等纳入资源税体系内;现行资源税的计税依据是从量定额征收,按照销售和使用数量而不考虑开采量,具有资源耗竭效应;资源税税率单一且过低,价格上无法体现能源资源的价值。

(五)税收制度中环境保护性税种空缺我国目前对排污行为主要征收排污费,其征收手段缺乏刚性,征收难度大、成本高,任意拖欠现象严重,无法补偿排污行为对环境所造成的损害。

(六)对出口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关税政策上缺少有效限制措施在税制的实施和管理上,虽然出台了一些支持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但因为缺乏对这项政策实施的整体把握,一些政策没有及时进行调整,一些新的政策尚未实施,税收支持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作用还有待加强。

二、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一)开征“燃油税”。为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德国在1999年实施了生态税改革,即采取“燃油税”附加的方式,收取“生态税”。通过征收生态税,使化石燃料对气候和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的治理成本内部化,即治理费用纳入消费者购买化石燃料产品的价格中。这一措施实施几年来,二氧化碳排放减少2%-3%,交通能耗战后50年一直上升的趋势得到有效缓解,而且单位油耗下降10%。同时,公共交通客流量上升,缓减了交通压力。

(二)开征“塑料袋税”。我国的香港预计明年年底前实施对购物塑料袋征税,该税针对超级市场、便利店、个人健康和美容产品零售店派发的手提塑料袋,按每个塑料袋0'5元港币征收。港府预期开征此税后,塑料袋使用量预计可减少到每年10亿个,并为政府带来2亿港元的收入。除香港外,爱尔兰、意大利等国均征收塑料袋税。

(三)开征了“水污染税”。在水污染治理上,由于废水排放、废物抛弃等都会引起水污染,因而许多西方国家对废水排放征收“水污染税”。一般按废水排放量定额征收。由于废水中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各异,对水的污染程度也不同。所以,对废水征税要按一定方式确定废水排放的“标准单位”,也就是纳税人的废水排放量依其污染浓度折算成标准单位后纳税。

(四)开征“垃圾税”。不久前,英国政府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征“垃圾税”。比如,垃圾箱内设定的装置会将每户家庭扔出的垃圾自动称重,然后家庭根据“扔多少付多少税”来缴纳税款。目前,50万个这样的垃圾箱已安置在英国30多个地区,覆盖全国地区总数的1/10。

三、制定和完善我国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一)开征环境税。到目前为止,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已投入大量资金,这些资金既有来自现行税种的税收收入,如城市维护建设税,也有诸如排污费等行政性收费。总体看,这些资金的投入额与实际需要的环境污染治理经费间存在较大缺口,排污费等行政性收费也存在不足、覆盖面窄问题。因此,应以开征环境税替代排污费,这不仅在资金上有保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二)以增值税和所得税政策支持节能产业发展对节能效益异常显著、市场占有率低且价格等因素制约其推广的重大节能设备和产品,国家在一定期限内实行一定的增值税减免优惠政策,可以采取全部或一定比例的增值税即征即退措施。对生产节能产品的专用设备实行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并将设备投资额抵免企业当年新增所得税的比例由40%提高到60%。

篇4

关键词:港口航运业 节能减排 意义

中图分类号:U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b)-0097-01

港口航运业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需要重点关注之一。我国交通运输业在全国碳排放和能耗规模较大的行业之一,是节能减排工作所关注的重点。我国交通运输在石油制品消耗上,消耗占1/3以上,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8%左右。因此,港口航运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对节约能源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有积极的作用。

1 港口航运业节能减排发展现状

1.1 港口航运业节能减排国内发展情况

2012年以后,很多大型直客将加入清洁航运指数作为与航运公司合作的门槛,甚至有些客户要求将航运公司的船舶信息的90%以上传送到清洁航运指数网站进行认证与船检。例如,为获得与欧洲国家大客户进行签约,中海集运手机该项目船用燃油的排放信息和所需船舶信息,并在2013年1月1日通过了德国劳氏船级社对中海集运公司的岸上和船舶的船检工作,并成为获得该项目认证的航运公司之一。在通过情节航运国际认证的所有航空公司中,我国的中海集运位居第六,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1.2 港口航运业节能减排国外发展情况

最大的航运公司是马尔基公司,该公司有效的实施了节能减排措施,在2012年,该公司碳排放量为3170万吨,与2007年相比碳排放量降低了25%。马士基公司采取的节能减排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购进3E级装箱船舶,这种新型船舶具有船身较大,内体呈U形,并且载箱量较好,与普通的集装箱船舶装载数量要高出很多。提高装载箱量能够降低碳排放量的50%左右。

(2)减速航行能够降低碳排放量,船舶减速20%,碳排放量就能减少排放40%。

(3)集装箱船舶的鼻艏行技术改造,来提升燃油能耗,从而节约燃油的成本。现代商船如果将10艘8600TEU级船舶“球鼻”改成成“海豚鼻”,能够节油3%左右。先进的方向舵通过优化水流可以提升船舶的流体力学心跟那个,进而减少碳排放量和降低能源开支。

2 港口节能减排的意义

港口作为水陆交通的枢纽,装卸货物、补充给养、船舶停泊的场所,外贸进出口和工农业产品的集散地,被称为世界之窗,是国家联通国际物流的一个节点。港口是一个综合性的物流平台,但在整个交通行业中,其能源消耗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节能减排对港口航运业具有一定的意义。我国海岸线有3.2万Km的长度,位居世界第八,快速增长的经济和长海岸线造就我国目前的港口情况,到2012年止,包括内河港口和沿海的有亿吨以上的港口有29个,其中,亿吨以上的内河港口有10个,亿吨以上的沿海港口有19个,拥有生产码头泊位的有31862个。做好港口航运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升港口节能减排效率,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还能够提升我国对外形象,是港口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边关。

3 提高港口节能减排效率的建议与措施

3.1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设计港口生产运行环节时,要对工作人员的节能意识、操作技术水平等给予重视,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在建设运营期,在以下几个方面采用先进的技术便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装卸设备工艺、选型以及辅助的生产设备,在辅助生产方面还包括干口辅助生产建筑物、设备维修、排水、供热等。

3.2 降低装卸设备能耗

装卸设备生产是港口能耗最大的因素之一,局数据分析得出,集装箱码头生产需要能源占总能耗的80%左右,且主要卸载设备场桥和岸桥等能耗最高。所以,购买节能装卸设备和对卸载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对港口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3.3 使用可再生能源

辅助生产生活建筑消耗的能量在港口企业消耗能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特别是建筑物的供冷和供热方面较为明显,所以,通过采用节能技术来对港口辅的生产生活建筑能源来实现港口的节能。

3.4 完善能耗监管体系

港口管理部门要完善能耗监管体系,在监管体系制定时,可以使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来进行统筹管理。通过监管体系来提升港口的作业效率,从而降低能耗。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来对港内设备、人员、资源等进行统一管理,并且监管人员要严格进行操作,加强设备的监控,对没有达到减排指标的设备进行淘汰,对浪费行为给予纸质与批评。完善能耗监管体系,要做到对港口设备、人员、资源等不定时的检查,以资鼓励优秀者,也可以通过“持续改进”的积极思想,将较好的案例进行传播与推广。

4 结语

总而言之,港口航运节能减排能够实现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物的目的,是加快航运业发展关键问题。随着航运业生产规模变大、专业程度提高,港口能源消耗已经呈下降趋势,但仍需要加强对港口节能减排的工作。推进港口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要依靠技术创新、科学技术,以及全面提升全体员工的节能减排意识,达到港口航运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吕安涛,祁素升,曹世良,等.山东省港航系统节能减排发展对策探讨[J].山东交通科技,2009(5):63-66.

[2] 蔡王霞,徐奇标,陈永洋.坚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建设绿色港口[J].港口经济,2011(5):26-28.

篇5

1、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应该承担的责任。

2、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

3、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难以为继。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关键词:节能减排;博弈;政府引导

一、引言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能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同时,温室气体的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因此,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是应对资源、环境问题的迫切举措。同时,节能减排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突破口。但实现目标是有难度的,因为资源永续利用关系到代际公平,市场不能解决资源利用上的代际公平问题,因为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决定了市场主体必须追求经济效益最优。对企业来讲,他们总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而从减排环节上看,减排意味着增加成本,污染企业出于经济人的天性,对此肯定会有一种天然的抵触。因此,要让企业从被动减排变为主动减排,政府必须要加强监督力度,并且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

二、企业与政府在节能减排过程中的效用分析

节能减排要求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政府和企业在节能减排过程中会获得不同的效果,因而对节能减排所持的态度也就有所不同。

对企业而言,首先,企业要进行节能减排就必须加强生产控制,引入节能减排设备,改进生产技术,加强员工素质和技术培训等,这些都需要企业付出一定的成本;其次,企业在节能减排过程中提高了其资源利用率,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一方面,节能减排又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因此,企业会对成本和收益做一个比较,来决定企业在多大程度上实施节能减排。

对政府而言,在节能减排过程中,政府起主导作用。作为企业的监督者,为促进节能减排,政府要付出一定的监督成本。同时,政府又是社会的管理者,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参与到节能减排过程中来,运用必要的法律、行政手段来获得最大效用。

三、博弈模型分析

假设在博弈过程中,政府设定的节能减排标准为G*,企业的行动是选择是否按政府的标准实施节能减排。设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的程度为G,因为企业为追求最大利润,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成本去加强生产管理与控制,所以在通常情况下G0。由于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的程度越高,资源利用率越大,收益也就越大,所以R=R(G),且dR/dG>0。

当G

根据以上假设,得到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如图1所示:

政府与企业节能减排博弈的扩展式表述

由图1,我们可以得到政府与企业的期望收益:设政府的期望收益为πg,企业的期望收益为πe,

πg=rp[F(G)-C2(G)-C3]+r(1-p)(-C3)+(1-r)p[-C2(G)]

政府最优化的一阶条件是:

dπg/dr=p[F(G)-C2(G)-C3]+(1-p)(-C3)+pC2(G)=0

解得:p*=C3/F(G)

即:如果企业不达标的概率小于C3/F(G),则政府的最优选择是不检查;如果企业不达标的概率大于C3/F(G),则政府的最优选择是检查;如果企业不达标的概率等于C3/F(G),则政府的随机的选择检查或不检查。从该式还可看出政府的检查成本越低,企业不达标的概率越低;政府制定的罚款越高,企业不达标的概率越低,反之则越大。

πe=rp[R(G)-F(G)-C1(G)]+r(1-p)[R(G*)-C1(G*)]+(1-r)p[R(G)-C1(G)]+(1-r)(1-p)[R(G*)-C1(G*)]

企业最优化的一阶条件是:

dπe/dp=r[R(G)-F(G)-C1(G)]-r[R(G*)-C1(G*)]+(1-r)[R(G)-C1(G)]-(1-r)[R(G*)-C1(G*)]=0

解得:r*=[R(G*)-C1(G*)-R(G)+C1(G)]/F(G)

即:如果政府检查的概率小于[R(G*)-C1(G*)-R(G)+C1(G)]/F(G),则企业的最优选择是不达标;如果政府检查的概率大于[R(G*)-C1(G*)-R(G)+C1(G)]/F(G),则企业的最优选择是达标;如果政府检查的概率等于[R(G*)-C1(G*)-R(G)+C1(G)]/F(G),则企业随机的选择不达标或者达标。从该式中还可以看出政府的检查力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企业选择达标和不达标时的纯收益水平,政府的惩罚措施。如果达标时的收益远大于不达标时的收益时,政府的检查力度就会增大;如果惩罚成本增大,政府的检查力度就会减小。

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政府要引导企业进行节能减排,首先必须确定节能减排标准和惩罚水平。

命题1.R(G*)-C1(G*)=0时,G*为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的标准。

证明:政府在制定标准时,企业只有在采取不达标策略的收益低于采取打标策略的收益时,才有积极性采取达标策略,即πe

G=G*时,π*e=rp[R(G*)-F(G)-C1(G*)]+r(1-p)[R(G*)-C1(G*)]+(1-r)p[R(G*)-C1(G*)]+(1-r)(1-p)[R(G*)-C1(G*)]=R(G*)-C1(G*)-rpF(0)=R(G*)-C1(G*)

当π*e=0,即R(G*)-C1(G*)=0时,企业选择达标最优,且使得企业的社会成本等于其私人成本。G*为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的标准。

命题2.政府制定的惩罚水平大于或等于R(G*)-C1(G*)-R(G)+C1(G)。

证明:当r*≥[R(G*)-C1(G*)-R(G)+C1(G)]/F(G)时,企业的最优选择是达标。取

r*=max{[R(G*)-C1(G*)-R(G)+C1(G)]/F(G)}

则F(G)≥[R(G*)-C1(G*)-R(G)+C1(G)]/r*,

因为0≤r*≤1,所以F(G)≥[R(G*)-C1(G*)-R(G)+C1(G)],

即政府制定的惩罚水平要大于或等于R(G*)-C1(G*)-R(G)+C1(G)。

综上分析,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是:r*=max{[R(G*)-C1(G*)-R(G)+C1(G)]/F(G)},p*=C3/F(G),即政府的最优策略是以max{[R(G*)-C1(G*)-R(G)+C1(G)]/F(G)}的概率检查,而企业以C3/F(G)的概率选择不达标。这个均衡的经济学解释为:在企业中,有C3/F(G)比例的企业选择不达标,有1-C3/F(G)比例的企业选择达标;政府机关随机的检查max{[R(G*)-C1(G*)-R(G)+C1(G)]/F(G)}比例企业的节能减排情况。

四、结论与建议

节能减排的有效实施,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自由之路。我国政府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政策,健全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但是,要使节能减排真正的发挥成效,最重要的还是企业的积极配合,企业只有将节能减排落到实处,才能最终实现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在政府有效监督的基础上,我国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经济效益:一是提高企业对节能减排重要性的认识,制定明确的节能减排目标。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和国家的节能目标制定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并确立每一步明确的实现目标。二是重视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及新能源的利用。加大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进资金的投入,以技术进步促进节能减排。三是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循环经济体系,实施清洁生产,达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目的。四是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

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在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节能减排必然会取得实效,最终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建平.节能减排需要新思路[N].经济参考报,2007-04-30.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3、发改委:“节能减排”过程中政府起主导作用[EB/OL].enterprise.省略/mon.web/DocViewSummary.aspx?docid=1525724&leafid=14727.

4、节能减排从过程控制抓起[EB/OL].省略/news/news_main.jsp?synth_id=424&synth_type_id=3.

篇7

关键词:空气污染节能减排船舶废气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

船舶节能的关键是节能船型的优化设计。在满足船舶使用的条件下,优化船体线型设计与船型,使船舶阻力最小,选用耗油量小的主机,使总体协调匹配,达到船、机、桨、舵的最佳配置,从而提高船舶的推进效率,减少运营费用。

船舶节能已成为世界各国造船界和航运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他关系到节约燃料资源和费用、环境保护以及船舶运营经济效益等问题。为此,国内外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重点研究,我国还颁布了《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随着造船业的发展,船舶燃料费用呈显著增高趋势,占船舶航运运营总费用开支成本的比例颇大。据统计,油船约占60%,散货船约占50%,定期客货船约占35%,小型运输船也占25%~30%。因此,船舶节能极其重要,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全球船舶造成的大气污染的现状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空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人大气中,呈现出足够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且因此而危害人体的健康、舒适感和环境。船舶在营运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大气污染问题,例如运输散装煤灰、水泥的船舶在港口装卸、储运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以及运输散装化学品、油气的船舶发生的化学品和油气蒸汽泄漏。船舶发动机以及锅炉等设备燃烧燃料后排放的废气,因其排放量大,持续时间长,随着船舶的航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对环境造成很大危害的流动污染源。据统计,世界各地超过100总吨的已登记的52000多艘民用船舶,每年耗用燃油约5亿吨,燃油燃烧每年释放出约16亿吨CO2和3000多万吨SO2。

二、防止空气污染的背景

防止船舶废气对空气的污染最先在1973年MARPOL公约中被正式提出,但是当时没被采纳。同时,船舶对空气的污染在各个领域被大家广泛讨论,1972-1977年多项研究证实SOX,NOX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并且他们可以在很远的范围里传播,影响广泛。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CO2对全球气温升高的关注持续增加。由于各缔约国意识到保护人类生存的大气环境特别重要,1997年9月MARPOL公约附则VI通过,并于2005年5月19日生效,其后的修正案将北海作为新的SO、排放控制区已于2006年11月22日生效。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在哥本哈根召开气候变化大会,从此以后,各国都加快了发展低碳经济,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航运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三、船舶废气排放监控的难点

3.1排放地地点的不确定性

国际海运排放的废气主要来自燃料的燃烧,船舶是一个流动的国土,船舶在整个航行过程中,无论是处在船旗国、港口国或是沿岸国的管辖范围内还是航行在不受任何主管机关控制的区域,都排放着船舶废气,所以很难判断某条船舶在何地排放了多少温室气体,其排放的SOX, NOX,是否超标。

3.2船舶燃油来源的多样性

船舶不仅可以从大型石油公司购买燃油,而且通常还可以从其他供应商处购买,甚至还可以在远离港口的近海完成交易,这就使海运燃油的品质得不到保证,燃油品质多种多样,也增加了在燃油销售环节征收燃油税的难度。

3.3各地区对船舶废气的要求不一致性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并且仅为附则I中所列国家设定了减排义务,但是IMO在更多的问题上都采用不优惠待遇原则,MARPOL公约的缔约国的对相关船舶废气排放作出了一定的限制,可是非缔约国船舶之间航行却不受限制,船舶废气的排放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要求所有国家的船舶应该在同一机制下营运。

4节能减排的措施

4.1技术措施

船舶设计的改进创新包括船体优化推进器的选择、发动机效率的提高等方面。给船舶安装螺旋桨导流罩或进行螺旋桨削边,以增加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减少船舶航行中的阻力。对发动机进行技术创新,淘汰那些效率低的传统机型,采用最先进的主机。新造船舶在选定船型时,要充分考虑船舶的线型和吃水深度,采用新型有机硅材料,使船舶涂层表面达到高度光滑,表面耗能降低,海生物难以附着,以尽量减少船舶航行时的兴波阻力,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有效功率,达到节油的目的。在选用适合特定船型的合理营运航速后,尽量选择储备功率较低的主机,同时选择合适结构的废气锅炉以充分利用废气热能。

4.2加大科技创新,研究新型船舶

推广玻璃钢船型。玻璃钢(也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英文缩写为GFRP或FRP)是一种复合材料,上世纪四十年代诞生于美国,开始主要用于军用和航空,50年代逐渐转为民用。玻璃钢品种繁多,性能优异,用途广泛,它是由合成树脂和玻璃纤维经复合工艺制作而成的一种功能型的新型材料,具有相对密度小,冲击韧性好、表面光滑、耐腐蚀、成型简单的优点。

据统计,玻璃钢船比同尺度钢质船舶节省燃油可达10%,维修费用也能大幅度降低。目前,发达国家的渔船大都采用玻璃钢船型,而我国玻璃钢渔船的发展却略显缓慢,数量众多的渔船大都为钢质或木质,发展玻璃钢船型的潜力巨大。

4.3船舶管理措施

要做到节能,首先应加强主机辅机锅炉的管理和维护。对船舶来说,航速对节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每个航次实际情况,采取最低耗油率航速,节约燃油,少排废气。船舶节能的另外一个重要环节是要保证机器的良好工况,就主机辅机而言,主要从燃油系统和排气系统两方面进行科学管理,燃油方面,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安装轻重油转换设备,低质燃油通过加热、搅拌、过滤后其流动性提高,可以达到充分燃烧的目的。还可以根据其性质合理添加燃油添加剂和助燃剂,对燃油进行循环分滤,在进机前适度加热,保持适度的粘度,此外还要加强对高压油泵、喷油器的监测和保养,使之处于最佳状况,从而确保最佳燃烧工况,减少能源损耗,少排放船舶废气。另一方面加强机电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也能起到技能减排的的效果。保持进排气系统的通畅,定期调整气阀间隙;定期检查调整供油时和喷油压力,确保其在规定范围内;保持燃烧室组件之间的适宜间隙;保持系统的顺畅。系统不顺畅会使机械磨损增加,会增加油耗;保证足够的新鲜空气供给量;保持操作系统和传动系统处于良好状态,将大大提高机械效率,从而节约油耗。

5总结和前景展望

节能减排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制定相关节能减排公约、法规和政策的同时,应该强制性、平等性并适用于各缔约国。要基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不对全球贸易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采用目标成本的方法,减少资金的投入。

参考文献:

1) 张爽,张硕慧,李义良,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拍措施概述

篇8

关键词:仪器仪表;电工;节能减排;电能质量

中图分类号: TE96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全球,电力工业在整个能源供应中所占的比例都是很高的,大部分工业、商业和民用的能源主要依靠电能供应,预计到2050年,我国能源需求发电装机为25 亿kW 至 30 亿 kW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我国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明确节能减排的要求,更加需要研究高效利用能源、节约能源的技术方法和措施。要实现这些目的,就必须对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电力能源进行精确的测量、细致的分析,并提出相应有效的管理方法。电工仪器仪表技术领域重点研究开发电力系统及工业自动化测控系统的电磁参量测量,技术方法、仪器仪表和测试系统。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电工仪器仪表的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其节能特性;另外,节约电能和控制电能质量是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电力系统中,电能的损耗主要是由无功功率引起,电能质量则主要取决于谐波的含量, 因此开发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装置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总之,在节能减排的工作中,电工仪器仪表正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中,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工业化和并网紧密依靠着电工仪器仪表和测控技术。

二、 电工仪器仪表的节能设计

电工仪器仪表设计中, 应综合考虑产品的结构、功能、工艺,充分利用新技术、新理论、新器件、新电路、新材料,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消耗能量最少。电工仪器仪表的节能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选用低功耗传感器。

近年来,传感器发展速度非常快,新型低功耗传感器不断问世。仪器仪表在选用传感器敏感元件时,应选择性能、价格符合设计使用要求的低功耗、微功耗传感器。

简化仪器功能。

多功能势必增加仪器硬、软件的复杂性,降低产品的可靠性,增加电流消耗。仪器设计不能片面追求多功能模式。在满足仪器必要功能的基础上,简化硬件电路设计,尽量利用软件实现仪器的功能,是降低仪器功耗的有效方法。

设计低功耗电路,采用低功耗器件。

这是降低仪器功耗的主要设计原则。仪器的模拟放大电路可采用低(微)功耗运算放大器;数字电路可采用CMOS 器件,并采用可编程器件FPGA 实现数字电路功能,从而取代分立元件,降低电路功耗;显示可采用IXTD 显示器。

单电源、低电压供电。

单电源供电可以提高电源的使用效率, 降低功耗。单电源供电状态下, 应注意降低供电电压。大部分模拟电路的工作电压范围宽,电路正常工作的动态范围较广, 在允许牺牲电路增益的条件下,降低电源电压可大大降低电路的工作电流,从而降低功耗。以低功耗集成运算放大器LM324 为例,其单电源电压工作范围为5~30V,当电源电压为5V 时,功耗约为15mW;当电源电压为10V时,功耗约为90mW;当电源电压为15V 时,功耗约为220mW。低电压供电对于减低器件电流消耗的作用十分明显。

降低信息处理单元的时钟频率。

仪器中的信息处理单元(如DSP、单片机等)的功耗与振荡频率有关。在权衡信息处理单元的运算速度后,选用较低的时钟频率可以降低电流消耗。此外, 睡眠方式可以减少仪器的工作时间,从而降低功耗。

三、电能量采集及电能质量测量分析

电能量采集和电能质量测量与分析是电工仪器仪表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也是电力工业中发电、输电、配电环节电能交易计量和贸易结算的基础,同时还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基本数据来源。目前电能量计量技术发展很快,技术水平主要表现在高准确度(0.1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长寿命(10 年-30 年)、宽量程(5A-120A)、低功耗。通过不断采用新技术和新器件,电能表的种类也日益增加,从电磁感应式电能表逐渐发展到电子式电能表,一直到采用 DSP 数字信号处理的多功能电能表。针对一些窃电现象,在电能表设计上考虑了各种反窃电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技术手段进行窃电而造成的损失。

电能质量测量与分析是解决电力系统中各种谐波污染,提高供电电能质量的重要基础,其核心是谐波测量。电力系统中各种扰动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分为稳态和暂态两大类:稳态电能质量问题以波形畸变为特征,主要包括谐波、间谐波、波形下陷及噪声等;暂态电能质量问题则以频谱和持续时间为特征,包括脉冲暂态和振荡暂态,表现为瞬时电压上升或下降,出现瞬时谐波、振荡。

目前国内外电能质量测量技术主要有 FFT 算法、基于 MALLAT 算法、小波包变换、连续小波变换、复小波变换、自适应小波和基于神经网络测量方法等。应用小波变换等快速、准确的测量方法和可靠的测量仪器对电能质量进行长期的监测,对检测出的扰动数据进行分类和分析,应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确定有效信息的传输、存储,找到影响电能质量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消除谐波污染并提高功率因数。

影响电能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各种非线性用电设备、变压器和各类铁心电抗器,可分为以下几类:

电力电子装置,特别是变频器,这是最严重的谐波源,一般用于电动机的变频调速,如电力机车、水泵、风机、中央空调、锅炉等,这些装置在整流、逆变、调压及变频可程中产生大量的谐波;

电弧炉,如炼钢用的交流电弧炉;

家用电器,如日光灯、电视机、空调、电冰箱等;4.有开关电源的设备,如计算机等。必须对这些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和检测,以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减少和消除对电网的污染。

四、无功功率测量与无功补偿

长期以来,减少供电线损一直是电力部门努力的目标,在我国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中降低万元GDP能耗指标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减少线损更为重要和迫切。2006 年,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的线损率分别为6.40%和7.08%,年损失电量分别为1169亿kWh和282亿kWh,全年全国损失电量约为1600亿kWh,足足吃掉 2个三峡电站的电力。这其中,10kV及以下电网占43.01%,而无功功率造成的不合理线损是我国电网节能降耗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电网节能降耗的关键是全网无功优化运行,而全网无功真正优化运行的前提是无功补偿的优化配置,包括无功补偿配置点和补偿容量的优化,最理想的是无功需求点的就地、足额、动态补偿。这就要求采用高性能的实时无功功率测量和动态无功补偿设备,在产生无功功率的电力用户配置,同时考核用户实时功率因数,以 cosφ趋近 1.0 为目标,实现无功功率优化运行。动态无功补偿器和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具有能够实现动态连续实时补偿的特点,不受电网元件的影响,在无功补偿、抑制谐波、提高电能质量等方面有很多优势,其性能的好坏决定于所采用的谐波及无功电流检测方法。如何快速、实时、准确地测量非线性负载电流中的谐波和无功电流,以得到补偿电流信号,是动态无功补偿器和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关键技术。三相电路谐波及无功电流检测的方法较多,最好的有基于三相电路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一系列检测算法,如 p-q 法和 ip-iq 法等。单相电路谐波及无功电流实时检测是将三相电路无功功率理论的思想扩展到单相电路,通过构造另外两相电路或对畸变电流进行 90°移相来实现。

五、结语

电工仪器仪表在工业和民用领域的应用都非常广泛,涉及工业生产、人身健康、财产安全、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电工仪器仪表的技术进步为电力能源管理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基础,不断发展和提高电工仪器仪表技术对提倡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侯建朝,谭忠富.我国能源发展的国际对比及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J].中国电力,2008,41(4):1-5.

[2]任殿义.中国电工仪器仪表行业发展报告“十五”综述[R].哈尔滨: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2007.

[3]周林,夏雪等.基于小波变换的谐波测量方法综述[J].电工技术学报,2006,21(9):67-74.

[4]艾茂民.变电站电能质量的监测与分析[J].农村电气化,2005,(7):23-24.

[5]赵彩虹,唐寅生.我国电网降损节能方面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电力,2007,40(12):59-62.

篇9

关键词: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发电调度;目标优化;模式;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在电力行业发展中,传统的发电调度模式侧重于从发电机组的容量均衡方面,进行电力发电调度运行实现,这种电力行业发电调度模式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提高了电力资源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进步,但是在电力资源的发电调度过程中,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具有高效环保效益的大火电机组以及水电、火电等具有节能减排效益的清洁能源机组,在电力行业发电调度模式中的推广应用实现,对于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以及生态环保等社会经济效益发展提升,都有很大的不利影响。随着世界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电力行业发展中对于节能减排要求提出,转变电力工业资源结构,创新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模式,实现节能发电调度已经逐渐成为当前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中的关键。本文将在遵循节能发电调度要求原则的情况下,以电力行业发电调度中既对于电网发电调度应用火电机组的购买成本考虑的情况下,同时也对机组发电过程中煤炭资源的消耗作为重要考虑因素,通过制定双目标模糊优化短期交易计划策略,进行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的建立,并通过对于建立模型的计算分析,实现电力行业的节能发电调度,提高电力行业发电调度的社会生态与环境效益。

1、传统调度模式与节能发电调度模式的对比分析

1.1 传统调度模式与节能发电调度模式的区别

电力行业发展中,传统的电力资源发电以及调度模式,主要是通过对于发电以及调度应用机组的容量的考虑,实现对于电力资源均衡发电与调度实现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在电力行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时代积极性,但是,随着电力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社会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在电力行业发展中,传统的发电调度模式由于对高效环保节能机组发电调度应用的局限性,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进步也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作用。节能发电调度模式是一种以可再生能源、资源以及具有高效环保功效的发电机组进行优先调度,同时在发电调度过程中进行社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最大化兼顾的模式,它对于电力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对于电力事业的发展进步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也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态、环保发展大环境下,电力行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要求,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建设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电力行业节能发电调度管理中,对于节能发电调度模式规定要求,节能发电调度要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与供电实现作为前提,通过对于发电机组的能耗以及污染排放情况对比分析,最终实现电力资源的节能、环保以及优化调度。因此,在实施节能发电调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将原有的以价格为主的竞价上网模式转换成为一种将能耗以及污染排放量作为标准的发电调度模式,使得传统的发电调度模式从商业化方面更多的向社会化功能的增加转变上来。通常情况下,在电力行业中实施节能发电调度模式,主要是以国家对于上网电价的现有管理方法为基础,在所有可以并网运行的发电机组中进行节能发电调度实现。

1.2 节能发电调度模式对传统模式的冲击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当前,在电力行业中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进行发电调度方式的改进以及小火电机组的关停、进行脱硝力度的加大。在电力行业的这三项节能减排工作中,进行电力资源发电以及调度方式的改进,又是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工作环节。以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电力调度中一直存在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电力市场以及发电调度过程中,对于不同能耗水平机组的统一应用等,这都是在传统的电力行业投资机制以及供需变化、运行管理机制等影响下的电力调度问题,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不利影响

进行电力行业发电调度模式的改进也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评议改进,它对于电力行业的投资政策以及电价政策等都有着比较深刻额度影响,需要在通过各种综合措施下,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对于电力资源以及市场发电调度模式的改进。

2、基于电力节能减排双目标的调度优化模型

在电力行业中,进行电力资源的节能发电调度,通常需要经过两个步骤,过程中,首先及时进行发电机组的组合排序,对于发电调度机组的组合排序,主要是通过电力资源发电调度的执行实现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开始执行之前,机组将依照机组购买成本价格以及机组调度运行的污染排放量等标准,以最低为目标进行机组的组合排序实现。其次,进行电力资源的节能发电调度过程,就是进行机组发电容量的实时调度过程,节能发电调度的这一过程是建立在机组序列组合实现的情况下,对于调度执行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可用机组的调度容量以及电量情况的确定过程。

进行基于电力节能减排双目标的调度优化模型建立过程中,首先要保证能够满足电力交易中心对于高效能源机组的上网电量需求,并且对于高效能源机组的上网使用电量,按照国家规定电网价格进行执行;其次,要保证能够确定电力资源节能发电过程中各火电机组的上网电价以及煤炭资源的消耗水平,然后,才可进行基于电力节能减排双目标的调度优化模型建立实现。如下公式(1)所示为带有模糊约束条件的模糊多目标决策模型计算公式。

在上示模型计算公式中fi(x)表示目标函数,而gi(x)和hr(x)分别为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在实际计算中,通过对于目标函数最优解的求得,来进行满足多目标条件的节能发电调度最优模型的建立实现。

2.1 进行模糊多目标规划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多目标的决策计算中,比较常用的规划计算方法有目的规划法、多目标交互规划法以及分层规划法、模糊多目标规划法等,其中模糊多目标规划法也被称为隶属函数法,它在进行多目标决策求解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运用模糊数学中的最大隶属度原则,在相同约束条件下,进行多个目标优化求解实现。比如,在进行目标函数(2)约束条件下模糊极小值的求解中,具体计算求解过程如下所示。首先,需要进行目标函数中每一个目标分量fi(x)模糊自己的计算求得,那么相应的,每一个目标分量对应的隶属函数也就为μ(fi(x)),其中i=1,2,……。其次,通过模糊数学中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目标函数中未知数的求解计算,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目标函数未知数的计算求解过程中,需要注意目标函数未知数对于目标函数的各约束条件的满足,从而实现对于多目标函数的求解计算。总之,模糊多目标规划法就是通过对于多目标最小化问题的计算中,引进模糊数学最大隶属度计算原则,将多目标问题转化成为单目标优化问题,从而实现对于多目标的优化求解计算。

2.2 双目标模糊优化节能发电调度模型

在电力行业机组发电调度过程中,如果pgi(t)表示的是发电调度机组i在t时间段内的运行出力情况,那么,对于机组发电调度运行过程中的煤炭资源消耗数量的函数关系,则表示如下公式(3)所示。目前,对于机组发电调度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参数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固定值,并且与机组的发电量呈现一个线性变化的关系。

此外,对于电力运行发电调度运行过程中,电网全网购电费用的最小目标函数关系,如果以各发电商对于电网购电的实际报价结算为主,则可以表示为下列公式(4)所示函数关系。节能发电调度实施过程中,机组调度过程中的有功功率平衡约束条件以及机组运行出力条件则如下公式(5)和公式(6)所示。

在进行上述双目标的节能发电调度模型计算求解过程中,同上述的多目标模糊规划分析计算一样,主要是通过对于双目标节能发电调度模型中的双目标函数模糊化,实现对于双目标的计算求解,其中,进行双目标模糊化主要是利用模糊数学中最大隶属度原则,首先将多目标函数中的单目标函数确定为隶属函数,然后通过半直线型函数进行隶属函数关系的表示,则对于目标隶属函数关系则表示如下公式(7)所示。

在上述目标隶属函数关系公式中,主要通过购电费用最小单目标优化以及煤耗量最小目标值、期望最大目标节约值等指标参数,进行多目标隶属函数关系的计算求解实现。在通过数学模糊最大隶属度原则,对于多

目标函数进行隶属函数关系转化后,也就是将双目标节能发电调度模型,通过模糊化,转化成为目标隶属函数关系后,再将目标函数需要满足以及实现的所有约束条件,也就是上述公式(5)和公式(6)中所表示的函数条件关系公式进行代入,即可实现对于最大优化结果的计算求得。

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和方向,进行节能减排在电力行业模型中的应用分析,对于促进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以及推动电力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都有积极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正哲,马燕峰,娄雅融,韩金铜.基于电力节能减排双目标调度优化模型及方法的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2(6).

篇10

关键词:轧钢;生产工艺;节能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钢材生产量逐年增加,伴随着我国钢生产的发展,钢铁工业能耗也不断困扰着我国的发展。全国总能耗的12%左右是钢铁行业能耗,而轧钢能耗又占到钢铁能耗的15%左右,同时由于钢铁质量不断提高,轧钢能耗还在提高,基于此,做好轧钢生产工艺的节能减排对于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意义重大。

1.轧钢生产工艺中冷轧压缩空气系统的节能

通常钢厂的空压站提供压缩空气,一般存在的问题包括,①由于系统存在瞬时压力波动大的问题,造成了部分设备的用气需求得不到满足;压缩空气系统一般采用直管式配管,造成了用气点用气量的不平衡,轧机吹扫瞬时压降大,流量大,对于要求平稳气源的仪表的瞬时冲击非常大,严重影响着对于用气压力有较高要求的轧机带卷传输设备制动用气以及酸的再生用气;②钢厂中当空压机进行频繁加卸载,卸载的电流量大,当空压机进行加载时,通过空压机的气体流量低于空压机产生的气体流量,那么压力就会很快上升到卸载压力,造成了空压机的卸载。一旦管道内存留的压力降低至加载压力时,空压机就停止加载,从而使得空压机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③钢厂轧机吹扫耗气量非常大,造成了运行的成本比较高,用气的压力也不稳定。

针对上述问题,对轧钢生产工艺中冷轧压缩空气系统进行节能改造。①对轧钢生产工艺中冷轧压缩空气系统的空压站的工艺系统进行优化,从而保证生产的经济运行。把空压机出气口与储气罐直接相连,储气罐的出气和除油器,过滤器,干燥器等设备相连。通过储气罐降低系统的阻力,实现缓冲,从而使得空压机的加卸载停留的时间延长,使得卸载电流降低;②通过储气罐与止回阀分压的方式为轧机传输设备的制动提供用气。利用储气罐与止回阀联合供气方法可以确保抱闸的用气压力。当轧机进行道次更换的间歇,系统的压力升高,此时向储气罐内进行充气。进行轧制过程中,系统的压力会变低,由于止回阀的作用因此储气罐中的压缩空气不会向主管路流动,从而使得系统的用气需求得到满足。③通过储气罐与小空压机联合供气的方式提供酸再生用气量的供给;④优化轧机的空气吹扫系统,从而使得系统的压力能够稳定。对供气管网进行改造,把轧机带钢传输设备制动的用气管网和吹扫用气管网进行分离,并且将吹扫管的结构进行改变,通过对喷嘴的形式的改进,吹扫角度高度的优化,从而降低用气量,优化吹扫的效果,实现系统的压力稳定。

2. 轧钢生产工艺中冷轧高精度钢生产工艺的节能

就薄带钢来说,平直度以及横断面的形状是其板形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冷轧板带的尺寸精度指标是板形。带钢平直度的优良性对后道工序的稳定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带钢的单边浪过大,那么就会造成炉内带钢出现跑偏而引起断带,处理断带故障不但浪费时间,同时造成热浪费。因此,轧钢高精度钢生产中通常采用以下节能措施。

2.1.湍流式酸洗除鳞技术。原西德MDS公司于1983年开发了湍流式酸洗机组。湍流式酸洗机组在工作时,首先将酸洗液送入到酸洗室的很窄的缝内,在带钢的表面酸洗液呈现湍流的状态,所以深槽,浅槽没有影响。带钢在张力状态下运行时,带钢运行方向和酸洗液流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因此,酸洗的效果质量高,速度快。

2.2.新退火技术。a)、全氢罩式炉退火技术。因为氢在740℃时的传导系数是氮的传导系数的615倍左右,而和氮相比,氢的动力粘度仅仅相当于氮的二分之一,所以,将纯氢作为强对流罩式退火炉的保护气体,能够使得钢卷冷却与加热速度提高40%~50%左右;并且,通过全氢罩式退火炉可以使得带钢的表面优化,然而其总能耗却降低三分之一左右。基于此,钢厂进行改造时,当炼钢,热轧等工艺没有进行重大改变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全氢退火炉;b)、连续退火技术。连续退火技术能够实现一条机组中完成电解清洗,平整,退火,精整等工序,从而使得生产周期缩短,投资降低;连续退火能够降低由于钢卷的中间运输造成的折边,擦伤等,并且能够将罩式退火可能操作的粘粘现象消除,使得成材率提高;通过连续退火技术能够非常容易控制带钢的机械性能与板形,使得钢材的质量提高。

3.轧钢生产工艺中其他节能减排技术

发达国家对于钢厂节能技术措施重点在于连铸生产,目前,钢厂基本实现了全连铸生产,因此,尽可能的淘汰初轧机,能够实现吨钢降低30kgce的综合能耗;另外,彻底改造或者淘汰部分落后轧机,从而适应钢厂连铸坯最小断面的需要,消除多火成材工艺。

钢厂中炉子作为轧钢节能的重要设备,需要对炉子的结构和型式进行改造和优化,通过炉底的水管结构的优化,炉子的绝热保温,对炉子进行管底以及绝热的包扎等措施,同时通过先进燃烧器的使用,提高炉子的热效率,将滑轨热损失降低;改善钢厂炉子的加热制度,对炉段的热负荷比例进行调整,通过热送热装的技术手段,使得热效率和热送温度提高;大力推广高效空气和煤气转换器以及喷流预热技术,从而能够使得废热得到回收。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轧钢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轧钢的能耗依然较高,因此,具有非常大的节能潜力。目前,钢厂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连铸生产,实现节能减排,同时,另一方面,积极采用直轧工艺,热送热装工艺,同时尽可能的降低二火以上的乘车,从而使得轧机的效率以及钢厂的成材率提高。同时积极发挥轧钢管理中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尽可能的推进轧钢生产工艺中节能减排技术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邢 龙.轧钢系统主要节能措施[C].2008年全国小型型钢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38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