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法治实施范文
时间:2023-05-29 15:0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效的法治实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的评判
公正、高效、权威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公正是司法制度的首要价值,高效是公正的基本要求,权威是公正的有力保障。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对公正高效权威有一个明确的评判标准,进而为制度的确立与完善提供目标性的指引和,可操作的依据。评价司法制度的公正高效权威,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标准,但以下 4 点至关重要:
人民群众普遍认可。我们的司法制度是否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一要看这一制度是否能够真正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制度确实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信任这一制度;二要看这一制度是否能够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司法为民、亲民、便民、利民的要求,真正做到公正、便捷、高效、节省,让人民群众在发生矛盾纠纷、权益受到侵害时愿意选择利用司法渠道来解决问题;三要看这一制度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制度是实现、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好制度, 进而从感情、心理上认同、拥护、尊重、支持司法机关的工作。
符合中国实际情况。司法制度是否科学、先进,关键在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需求。我们的司法制度是否符合中国实际情况,一是看司法制度是否符合法律文化传统,体现少讼、谦让、崇礼、宽严相济、尊重道德习惯、追求和谐等特点;二是看是否适应人民群众的现实法律水平,适应人民群众法制意识、诉讼知识、举证能力普遍不强的实际情况,并能正确体现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三是看是否符合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方向,坚持了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
体现法治发展方向。司法的内在特点和规律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我们的司法制度是否体现法治发展方向, 从共性方面,就是必须体现世界先进法律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发展趋势。如当今世界各国在审判方式改革上强调简化诉讼程序,降低诉讼成木,强化法官的诉讼指挥权, 推行和解制度,追求妥协与接近的正义;强调司法透明化,延伸和强化司法服务,提倡人性化诉讼,体现亲民的司法形象;强调司法的政治性,司法不等同于政治但要体现和服务于政治;倡导纠纷解决方式多元化,倡导司法的专业化与民主化等。对于共性的并且大家普遍认同的先进理念和做法,我们要很好地学习,更好地体现。
有效履行职责使命。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就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司法制度能否有效地履行职责使命,一看是否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发挥遏制违法犯罪、维护治安秩序的职能,确保国家安全和政治安全;二看是否能通过司法的引导、规范、调节、保障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平台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三看是否能有效地维护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政治方面的正当权益,保障和改善民生;四看是否能够真正化解社会转型期反映在司法领域的各种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实现案结事了的目标,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公平正义。
侧重于司法实践的反思
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司法制度也日益完善。特别是十五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法制建设、司法工作的重视前所未有,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法制建设、司法工作的关注前所未有,各级司法机关为完善司法制度做出的努力、投人的精力也前所未有。但现在的问题是,有成效、有进步,但不够理想。社会对司法的不满并没有得到彻底的平息,人民法院承受了许多责难、非议和委屈,司法公信力不高,司法机关的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形成较大的反差,付出与收效不成正比。司法公信力不高,有历史的、社会的诸多原因, 但从司法机关自身工作剖析,表面上与一些案件裁判不公、效率不高、执行不力,少数法官违法违纪,少数法院搞利益驱动等有关,而从更深层次原因分析,以下几点需要我们反思:
司法制度设置及其运作与群众的司法需求存在矛盾。首先是一些制度规定滞后于社会发展,不能有效调整利益关系,使实践中的司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存在着差距,如国家赔偿法规定的司法赔偿标准偏低,人身伤害赔偿的标准也存在城乡差别,同人不同命、同命不同价等,降低 r 法律的威信。其次,这些年司法机关内部的一些改革措施和制度规定不能满足甚至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如前些年强调“一步到庭”,过分强调居中裁判,过多地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对举证时限的严格限制,使法律知识欠缺、诉讼能力不强的当事人实体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纠纷难以真正解决。三是有些法院为提高年度结案率而往往在年底停止收案;法院内部为提高执结率而推出的债权凭证制度以及中止执行算结案等做法,并没有从实质上解决申请执行人的权益问题;有的法院对调判关系定位不当,忽左忽右,为追求结案率而忽视调解轻率下判,为追求调解率而违背当事人的意愿久调不决,损害权利人的实体权利等。
司法机关的工作着力点与社会的关注点产生错位。前些年,司法机关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强调更多的是如何建立所谓符合现代司法理念要求的诉讼模式,加强司法保障,解决人员编制、经费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而社会普遍关注的是司法的公正、效率和廉洁等,使司法机关与社会在一些问题上难以引起共鸣,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结果事与愿违。如前些年对法官法的修改,司法机关注重的是法官人员编制、职业保障等,而立法机关、社会关注的是对法官的规范管理。司法机关前些年所提出的司法改革方案主要涉及司法体制方面的问题,内部搞得轰轰烈烈,但国家的定位是解决在工作机制方面影响司法公正的问题。再如民事诉讼法修改过程中法院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解决无限再审、维护裁判既判力的问题, 而国家的定位是如何解决申诉难问题。
法官的司法理念、技能与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不相适应。这些年法官的文化知识、学历层次、法律水平大大提高了,但我们有不少的法官对社情民意的把握、对待群众的感情、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相应提高,对司法中立、程序正义、独立审判等司法理念的片面理解使一些法官机械司法、消极执法、就案办案的问题有所发展。如果说以前的法官机械执法主要是机械地照搬法律条文,实体处理上不注重效果的话,那么当前机械司法主要是片面追求审判的程式和技巧,注重了纠纷的形式解决,忽视了纠纷的实质解决及其效果。比如,强调中立地审理案件的同时,往往忽视对弱者的保护,使当事人实质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使法庭变成单纯的诉讼技巧的竞技场;一味强调坐堂问案、片面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对超过举证期限的证据不予审查,通过司法技巧回避矛盾,使一些本应通过法官依职权调取的证据难以收集,通过法官释明权能够予以弥补的案件也简单地驳回,从而引起上诉、申诉案件增多等。
内部规范化建设与方便当事人诉讼之间不够和谐。这些年,司法机关内部管理越来越规范,制度越来越健全,然而有些管理和改革措施使诉讼环节趋于繁琐,增加了当事人的负担。这一点与近年来行政机关推行的以提高效率为主要目标的行政制度改革形成鲜明对比, “法院管理规范了,当事人麻烦了”。如执行“两便”原则过程中侧重了方便法院审判,忽视了方便群众诉讼;基于分权与制衡为目标的三个分立,执行中的裁决权与实施权分开,各个部门内部精细化分工,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事人负担,甚至使当事人无所适从;基层法院取消或限制法庭的立案权、执行权,增加了诉讼的环节和成本,给当事人带来了不便。在法院基本建设上,一些地方投入过大,欠账过多,特别是管理不善、利用率低等,不仅没有提升法院形象,反而疏远了与老百姓的距离,产生了负面影响。
司法服务承诺落实不到位,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值存有差距。这些年,我们在司法为民方面确实制定了一些扎实有效的制度,并且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使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然而一些措施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宣传力度大,落实力度小。如许多地方巡回立案、预约上门立案、巡回审判、假日法庭的适用率并不高;一些针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范围不广,在救助对象的选择上存在人情关系,真正适用减、缓、免诉讼费以及获得执行救助的比例不高,与群众过高的期望值产生落差,与国家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减负增收政策形成对比,给人以‘旧惠而实不致”的感觉;在对司法公正的评价上,客观的社会评价没有形成,而有关审限内结案率、案件执行率、服判息诉率的数据有的存有水份,有的因为是自定标准、自己打分而缺乏说服力;公开审判制度很大程度上只是做到了形式上的公开,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敞开了法庭的门,并没有引进旁听的群众;有效的民意表达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还没有有效地建立,使一些群众对司法由不了解到不理解,由误解到不信任。
司法职能的发挥与为大局服务之间存在冲突。这些年,人民法院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在服务职能发挥上还存在差距。一方面,人民法院在为大局服务方面在一些情况下确实存在着紧跟大局不够紧密的问题,存在着法院领导与一般法官、宏观部署与具体落实、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对司法服务认识不端正, 要求法院违背职责、违背法律搞“服务”的情况时有发生,采取了顺则大力支持,逆则横加指责的态度,名为重视法治,实际上仍然是人治。而我们有不少同志甚至法院领导则宣传解释不够,据理力争不够。
立足自身推动司法制度的公正高效权威
育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十分复杂,有些问题仅从司法机关内部难以有效地解决,有些问题的存在甚至有一定的合理性,有些问题也可以说是转型期的司法所难以避免的。但解决这些问题又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就司法机关而言,推动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的建立,以下几方面的努力必不可少:
在制度的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国情。要坚持从国情出发,充分考虑社会转型期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对司法正义的实际需求,研究吸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精华,发扬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正视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本质不同,对现有法律制度和审判工作机制进行深化和完善,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要充分尊重当前法治发展的实际水平,考虑人民群众的接受能力,采取稳步推进的方式,完善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现实司法需求的制度;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和诉讼模式。
自身建设的着力点要与社会的关注点保持一致。司法机关要把自身建设的重点置于国家政治制度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的全局中来谋划,要与有关方面加强沟通, 以与社会形成共识、产生共鸣。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宽阔的视野,真诚地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着力解决执法不严、司法不公、效率不高、执行不力、司法不廉、诉讼难、执行难等问题,积极打造回应型司法和服务型司法,使司法工作的着力点与社会的关注点保持基本一致。
按照高快好省审理案件的要求来提高法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快好省既是审判工作的目标,也是审理案件的方法要求。要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法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办案方法的研究,总结推广事半功倍、高快好省的司法方法, 把办案方法研究作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工作抓实抓好;结合办案方法研究,自觉地培养符合职业特点的思维方式,善于从政治、法律、社会的角度综合考虑案件裁判的合理性.把法律规定、政治智慧、生活经验、社情民意融汇贯通,使裁判合法、合情、合理,最大限度地实现案结事了,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要把司法为民的理念贯彻到规范化管理的各个环节。在加强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当事人为中心,在注重其实体权利保护的同时,注重保护其程序性权利。要处理好方便法院审理与方便当事人诉讼的关系,注重节省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诉讼环节,在立案、审判、执行等环节认真落实各种方便当事人诉讼的措施。要注重发挥当事人在诉讼中的积极性和能动作用,充分体谅当事人的难处,给当事人创造一个宽松的诉讼氛围。对法院自身要求一定要从严,对待当事人要宽松一些,如严格遵守开庭时间、法定审限等。要对现有的规范化管理制度中增加当事人诉累、不利于保障民生的规定加以改进,切实让当事人感受到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公正、便捷、高效、节省。
在工作制度和目标制定落实、对外宣传上要实事求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各类工作制度,达不到的目标不要制定的太高。在对外宣传上要定准基调,弘扬理性的、符合司法规律的公正司法评价标准,有些事情要大力宣传,有些事情要多做少说,缩小司法效果与社会期望值之间的差距。同时,对于已经制定的制度,如公开审判、案件审限、司法救助、程序简化、便民诉讼等, 要认真负责地抓好落实,履行承诺,以真诚的服务赢得当事人的尊重,使司法机关能够成为当事人值得信赖、愿意接近、能够认可的法律服务场所。
篇2
【关键词】实际问题;教学法;教学质量
0 引言
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不仅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有力工具,而且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多种技能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老师经常强调的地方还是很容易出错;有些学生明明有问题却不敢问老师,以至越积越多,最终影响到整门课程的学习;有的学生只满足于课堂上听到的,课后则把书本扔到一边,下次再上课时连学到哪里都不知道;而有些学生只是学习课本知识,缺乏相应的实践,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一些适合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的实用的教学方法。
1 教学法探究
1.1 故意犯错
在教学中,发现经常强调的可能出错的地方。最后在做作业或者考试中学生照样出错。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学生在这方面做的练习太少;第二,学生没有从心理上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一个原因可以通过加强练习来克服。第二个原因则可通过上课时给学生提供出错的机会来解决,而且效果不错。例如,可以将容易出错的题目请学生上黑板来做,然后对于其中出现的错误,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及时更正,不只是这个学生,其他学生对这一命题的正确证法都会比教师平白直叙地讲要印象深刻得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和认真思考、探究问题的渴望。
1.2 课间交流
由于高校生活的特殊性,教师与学生见面的时间不多,交流的机会就更少。因此,教师应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主动与学生进行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交流。这种方法在文科生多大班级使用效果最好,因为文科生相对理科生来说,数学功底稍显薄弱,所以会或多或少对高等数学的学习产生畏惧感。如果教师能主动与学生交流,就会避免他们对教师产生陌生感、排斥感。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觉得教师不摆架子,容易交流,就会积极思考、探索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当遇到疑难问题时,也会毫无顾忌地与老师探讨。
1.3 课后多练
不管是哪个专业,所开高等数学课的课时都不太多,一般为一个学期,一周四到六课时。相对教学内容来讲,时间稍显紧促。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多花点时间,尽量讲清知识点,适当选取合适的例子,给学生做示范,让他们加深印象,并在课后的练习中有据可循。高等学校学生自由支配时间相对较多。因此每堂课上完后,教师应该给学生留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作业、思考练习题。这并不是说极力推崇题海战。而是根据数学这门课的特点,要求制定不同于其它文科类教学的计划、方案。就算教师上课讲得再好。学生听得再认真。如果课后不做一定量的练习,不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时间稍长,可以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收获为零。
1.4 及时处理
大家都知道,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比较紧密。正所谓“一环套一环,环环紧相连”,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其重要的地位。如果不加以巩固,不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将会成为学习后面知识的障碍。因此,出现疑难问题时,必须趁热打铁,及时解决。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且课堂上的问题尽量不要遗留到课后。课后及时批改作业,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在下次上新课之前,花适当的时间对其进行处理,免得错误越积越多,进而对后面知识的学习造成影响。
1.5 角色变换
每学期抽出两三次课的时间,挑选一些内容给学生讲,让学生自己充当一次教师。这样,在课前,学生就会强迫自己对所讲内容反复推敲,研究知识点问的联系,使一节课中所涉及到的知识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估计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终生难忘。讲课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胆识,口才。学生讲完后,让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加大了同学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学习机会。最后教师再作总结,再一次加深学生对所讲、所学知识的印象。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注入式的满堂灌输入数学知识,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在应用方面没有得到训练,难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角色变换这种教学方法更好的体现了数学教育从传统的“填鸭式”转变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多种技能的教育路线上来,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但给学生提供实践的频率和周期却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征把握好这个尺度。
2 结束语
上述教学方法不应当是孤立存在的,如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那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另外,教与学也是相互的,只有教师、学生以及学校教学相关部门等各方面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教学质量才能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婉珍,陈笑缘.高等数学“问题研究教学法”探究[J].宁波大学学报,2004,9.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税法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进行的是一种职业教育,财会专业需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和复合型的人才,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了。因此,高职院校越来越多的课程开始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改革,税法课程也不例外。其中实践教学的强化是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笔者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分析税法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谈谈如何进行实践教学。
一、高职院校税法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将进有一半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经济类、财会类专业,而税法课程又是这些专业的必修课程,承担者为社会培养优秀财会人才的大任[1] 。但是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深入,社会对财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关调查资料表明,绝大部分学生步入社会之后的在税收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较低,一旦遇到实际的税收问题便手足无措,无法解决实质问题。学生虽然对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以及税收计算方法有清楚的了解,但是学生的水平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与社会实践脱节。究其原因,主要症结在于高职院校税法教学方法的脱离实际,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
据笔者观察,大部分院校税法课程的教学都采取传统的所谓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在一个固定的教室内听教师讲课,而教师往往以某一本教材为讲述内容。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所接触到的都是专业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机会,很难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处理税收问题的技能[2]。此外,这种教学方式还会导致课堂的枯燥与沉闷,被动接收知识的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此外,很多教师着重于税法本身的讲解,而忽视了税法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其他知识的断裂导致学生在实际中只会孤立地处理问题,对办税流程以及税务处理程序都不了解。
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出具备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还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长期存在于税法教学中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再适应社会需求[3],因此,进行税法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十分紧迫。
二、 高职院校税法实践教学的方法
(1)践行情境教学,让学生置身于税收工作的典型环境中。
税法课程进行情境式教学就是由教师为学生设计与税收相关的开业登记、发票领购、防伪认证、申报纳税等具体的工作情境,学习相关理论之后,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各项税收工作,从而达到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工作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吸收者[4]。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工作情境下的表现,对学生实际技能有清晰的了解,发现问题便可以因材施教,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便其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2)加强校内的模拟实训教学,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实训教学首先要求学校要提供相应的实训设备和环境,财会院校需要在校内建设一个实训基地,提供手工模拟试验室以及电算化模拟试验室。教师可以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训,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与实训。还可以通过举办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分成小组代表不同的企业,各自扮演企业经历、财务总监等角色,各司其职一起来完成某个与税收相关的某个项目,然后教师与其聘请的外部人员一起担当评委。同时,学校还可以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5],在企业内设置实训基地,组织学生进企业学习,这样更直接也更有效,学生可以学到切切实实的工作技能。
(3)创新课程考核方式,强化实践在考核中的比重。以往的税法教学中,期末考试往往成为学生成绩评定的主要标准,这种方式只会促使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要真正地强化实践教学,需要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而创新成绩评定方式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将平时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表现、主动参与实训以及参加各种相关竞赛的成绩都算作成绩考核的一部分,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参与实践学习的动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进行税法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其工作技能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只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工学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才能培养出具备创造性思维,符合实际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如何进行税法实践教学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本文从践行情境教学、强化模拟实训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这三个方面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
参考文献:
[1] 何小燕.高职院校《税法》课程教学的探讨[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0(05): 167.
[2] 卢运辉.构建高职《税法》课程实践教学考核模式[j].考试周刊,2009(25): 7.
[3] 周宇霞.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税收类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探析[j].会计之友,2009(06):80.
篇4
一、高等院校依法治校定义及内涵
依法治校作为一种现代大学管理理念,已逐步成为高等院校加强管理,提升办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想更好地进行依法治校,就必须从理论上认清什么是高等院校依法治校及其内涵。所谓高等院校依法治校,是高校办学和管理的一种模式,具体指高校管理者依据与高校有关的法律规范和高校自定的规章制度,通过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对高校的各项事务进行全面管理,依法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使高校的管理和运行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的治校方略。
二、 高等院校依法治校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依法治校工作中的不足也逐渐显现。
(一)规章制度不健全,存在无法可依的现象
依法治校要求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均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受法律的影响和制约并由法律来进行指引和导向。在实践领域,一方面,直接规范大学办学活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严重滞后和不足。特别是一些关于高等教育的法律、行政法规存在某些规定失之偏颇的情况,部门利益保护色彩较浓, 强调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权力,忽视高校的自主办学和人格独立,严重影响教育法律、行政法规在高等院校的准确适用, 影响其权威性。另一方面,大学内部建章立制工作不到位,内部规则真空较多,很多高校的规章制度在制定时都缺乏法治观念,可操作性不强。
(二)管理体制落后,民主精神缺失
民主是高校法治的基石,缺失民主,高校法治的培育就缺少了土壤和气候。不幸的是,目前传统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人治”痕迹明显,大多数管理模式还是以政府行政管理为主,民主精神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在高等院校管理机制上“官本位”现象严重,权术重于学术,对学校主体教员的重视比较缺乏,使得高校行政权力泛化并过于集中在学校一级,导致行政权力过于干涉学术自由,并用效率化的行政衡量尺度来要求教学与科研工作,从而导致学术研究人员轻视学术力量,丧失学术信仰,出现大量急功近利的学术欺诈事件。
(三)执行与监督机制不完善,师生权益未得到应有的保护
高等院校执性监督的根本目标是监督管理者的管理方式,提高其依法治校水平,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这不仅需要体系完备的一整套规章制度的保障,更需要高校管理者具有一种内在自觉的制约。如果高校的管理权力缺少这种民主的监督和制约,就有可能会偏离法治轨道,使得依法治校的目标难以实现,从而影响到高校的发展,甚至危及学校的生存。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很多高校仅仅是在规章制度制定的环节上强调进行监督,即理论层面已经相当完备,但可操作性和执行性不强,缺乏具体的监督机制保障规章制度的执行环节。既没有明确的监督方式和监督程序,也缺乏对监督不利应承担的责任的规定,这些都造成了监督机构监督不严,很难发现和纠正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没有起到真正维护师生权益的作用。
三、推动高等院校依法治校建设所需要的条件
建立健全完善的高等院校依法治校体系,推动高校依法治校更快更好发展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一)健全规章制度,确保有法可依
高校法治需以制度先行,以制度为法治的基石。一整套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是依法治校评价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首先,高等院校需要依法科学地制定学校章程。自古有言,“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章程就是高校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基本依据,也是高等院校管理和运行所要遵循的根本大法。依法制定和实施学校章程,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全面实行依法治校的重要保证。其次,依据学校章程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即具体规范各项工作的操作细则和管理办法。规章制度是学校章程的进一步细化,以具体设定人们应尽的义务,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人们的权益,从而使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得到完善,管理效率得到提高。
(二)强化法治观念,健全民主管理机制
管理体制的僵化和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的是管理者的法治意识和观念的模糊,没有将法治精神和理念内化为其自觉行为,运用实施到管理的过程中,导致很多高校依法治校的“行政本位”色彩过于明显。因此,法治观念的强化和法律信仰的树立是健全高校民主管理机制的前提和保障,也是高校依法治体系得以构建的关键。只有将法律文化信仰深深植根于高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的心中,渗透入他们的血液里,使得信仰法律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文化氛围才能孕育出具有民主法治信仰的管理者,才能构建出一个使得广大师生能够自由探索、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民主管理机制。
(三)完善监督与内部约束机制,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
依法治校工作不仅要靠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来保障,还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来确保运行。高校应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作用,形成强有力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在完善监督机制的同时,高等院校还应该积极实行内部约束机制,以确保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能落到实处。同时,充分发挥纪委、宣传、工会等行政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群众举报、接待和舆论监制度。通过外监内控并结合多项配套制度和具体程序的联合监控模式,使依法治校能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德刚.高校依法治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篇5
关键词:法制教育;实效性;法治国家
高校法制教育的效果即对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同时也决定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所以高校的法制教育被教育工作者倍加重视。以客观的眼光对我国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进行评价,不难发现存在如下的问题:大学生们可能知法、守法、懂法,但是他们大部分不会用法和信法。这就是说在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的五个层次“知法、守法、懂法、用法和信法”中他们只是拥有了前三个层次,而对于较高级的后两个层次他们掌握得非常浅薄。所以如何提高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使我们国家的中坚力量不仅知法、守法,而且懂法、用法和信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高校法制教育缺失的现状
(一)大学生违法犯罪呈增长趋势
近年来大学生刑事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北京海淀区金志海等同志对北大、清华等著名高等学府的海淀区进行大学生犯罪的统计、分析,发现犯罪人数在逐年增加,犯罪主体中女性犯罪逐年增多,犯罪类型以偷盗和故意伤害为主,同时伪造证件的案件逐年增多,犯罪的手段出现智能化和暴力性倾向。
(二)大学生知法与守法、用法、信法相脱节
在我们对高校的学生进行的走访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基本的法律知识还是能够轻松回答的,而且学生的《法律基础》的成绩都是合格的,这就说明他们是知法的。但是大量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事实和学生被骗后不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现象都说明他们还很难守法、用法,更重要的是很多学生缺乏对法律的信仰,无法把法律规定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这都说明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有待提高。
二、高校法制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现行法制教育模式的影响
第一,把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律知识教育。高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仅限于守法教育和法律条文教育,没有把它作为一种个人素质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之中。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大学的政治、社会课程中仅涉及了法律基本知识、简单地介绍了少量的法律基本概念、实用性、操作性不强,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在教育方式上,老师也只要求学生理解和背诵法律条文,而忽视了法律观点、法律理念、法律精神的宣传和培育,导致了青年学生法律知识明显不足,头脑意识中缺乏现代法律意识,行为上被动、屈从地遵纪守法。
第二,轻视法律信仰的养成。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在长期的封建帝制下,统治者奉行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法律从来都被视为统治者的工具。典型表现为中华法系重视实体法、轻视程序法。规则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规则如果妨碍了结果的公正,就有可能被违反,甚至遭到抛弃。在这样一种传统中,法律当然被视为手段,并且仅仅被视为手段。即使是在目前的高校课程教育中,“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德法并举”等口号也常常被简单地解读为法律和道德是两种不同的治国手段。当法律被视为没有灵魂的手段、工具时,人们对法律连起码的尊敬都没有,更谈不上信仰了。
第三,缺乏法律参与环节。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接触真实的法律案例,即使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也往往不能引起他们的重视。班级管理过程中很多需要学生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场合,学生通常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比如在奖学金和荣誉面前,有些学生根本不重视自己的权力,对评定的结果不闻不问,不关心评定的程序是否违反国家规定,不关心评定的结果是否符合事实,而简单地认为这些都是辅导员老师的一堂言,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出来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必定是没有法律信仰的,不尊重自己的权力和义务的。
(二)把法律素质排除在素质教育内容之外
法律素质是指个体通过法制环境影响和法制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并按照法律要求自觉地规范自己行为的内在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如前所述,在法律已经遍布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法律素质已成为个体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一直以来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中,法律素质的理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既没有明确提出“法律素质”概念,也没有对法律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培养受教育者法律素质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三)高校的自身环境弱化了法制教育的效果
高校自身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校本身的管理水平和法治状况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影响学生对法律的信心。
三、提高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的改革路径
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效果,就必须明确现阶段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目标,现阶段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了,即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而法律素质又包括了“知法、守法、懂法、用法和信法”这五个层次,知法就是要知道法的存在,守法就是要按照法的要求去行事,懂法就是明白法的内涵与作用,用法就是使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和监督他人的行为,信法就是从内心深处树立对法的尊崇,相信法律高于一切。反观我们的法制教育现状不难看出学生在这五个方面都存在着问题,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革。
(一)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是指人们对法律的无限信服与崇拜,并以之为行为的最高准则。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认同和依归,其实质是追求法律至上和法律统治。为此,要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传授给公民法律知识和培育其法律意识乃至法律信仰;二是大力推进社会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法律至上、公平正义、权利平等、自由民主等应该成为法制教育中的基本理念和素质。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即使法律知识很丰富,如果没有形成和培养守法的精神,形成法律信仰,在实践中也可能出现知法犯法、千方百计规避法律的现象,使法律形同虚设,丧失法权威、法尊严。因而,要提高法制教育的效果,最重要的是要树立和培养法律信仰,知法是前提和基础,自觉守法即信仰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目标。以下的几个改革都是以此为中心展开的。
(二)改进高校法制教育方法
1、改进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举大量的典型案例,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给学生相关的案例,让他们判断案例中人员的行为有没有违法,违的是哪些法,对于当时的情形应该怎样办等等,更多地让学生领会法律精神,体会法治过程,参与法制事件。鉴于目前法制课与德育课合二为一且课时少的状况,教师可采取专题讲课方式,选择和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比如婚姻、合同、知识产权、未成年人犯罪等问题进行专门讲解。通过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问答式教学和辩论式教学,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法律推理能力;通过观摩案件的公开审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法律信仰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理念;通过模拟法庭,使学生的操作能力、逻辑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磨练。
2、丰富法制教育的形式
就我国高校而言可以增加法律实践课程,拓宽法律实践教学的渠道,丰富法律实践教学的形式,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基础的学生适用与其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方法。每学期组织学生旁听一次公审,或者参加一次重大决策的听证会,或者进行一次法律精神的征文比赛,演讲大赛,甚至开一次模拟法庭,当一次法官和检察官等。也可以由指导教师设计各种虚拟的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当事人、律师、证人、检察官、法官等,就案件问题进行谈判、辩论、调解或审理,使学生在教师控制的场景中学习处理具体法律问题的技能。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法律的作用、法律的程序,在实践中才能够更好地用法和信法。
3、最大程度地提高网络对于高校法制教育的作用
在人类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也应该实现信息化,最大程度地利用青少年所热衷的网络来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比如校园网上可以开辟两个专栏,一个针对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犯罪的案例进行报道和剖析,另一个针对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利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利的案例进行报道和剖析,同时让学生在网络上参与讨论,因为这些案例对于在校生来说是一种警示和激励,讨论分析可以加强学生对犯罪过程的认识,避免自身的这些行为;也可以让他们产生法律信服感,培养法律信仰。
(三)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具有现代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合格公民的重要使命,教师的法律素质不仅会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对推进全社会普法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法制教育是一项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规范的内容和相对稳定的教育渠道,而且必须有受过正规培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法律教师队伍。
(四)改进对学生的法律素质的考核
虽然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已经几经变迁,但是对学生的考核依然是传统的以学生成绩为标准的考核方式。这种方式显然会促使教师加强对学生法律知识的灌输而轻视对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使学生加强对法律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对法律精神的领悟。如果改善对学生的考核,把学生的成绩和学生的实际法律素质作为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成绩的标准,则教师在授课方式、以身作则等方面必然会有大的提高。
(五)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
高等学校是大学生最先认识到的社会的缩影,也是他们走向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在这个阶段如果没有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想让他们懂法、用法和信法就会很困难。所以要加强纪律教育,营造守法、护法的校园氛围。因为纪律和法律是密不可分的,守纪律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要求,严格的组织纪律不仅是学校良好秩序的保障,也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预防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因素。
首先,高校要按照法制社会的要求,规范办学和管理行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于全体教职员工要高标准、严要求,杜绝一切教职工的违反学校纪律、国家法律的现象。高等院校的管理应做到“依法治校”、“以法育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和提高。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权利价值,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激励学生的权利追求,有效地促进学生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救济权的实现。
其次,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设施,宣扬民主法制思想,比如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等工具及时传播法律知识;利用墙报、宣传栏开展校纪法规的宣传,及时曝光一些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及处理结果,开辟普法专栏等,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
参考文献:
1、韩世强.试析我国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重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5).
2、贺卫方.法律教育散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6.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修订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
4、程燎原.从法制到法治[M].法律出版社,1999.
5、石泰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概论[M].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6、陈屹.诱惑与困惑――美国教育参考[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篇6
要】为了更好地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适应企业需求能力,使之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缓解现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实践型教师较少的现状,我们应从社会聘任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丰富我们的教师队伍,建立合理的高职院校教师聘任制度,本文重点介绍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聘任的程序、方法和兼职教师的职责。
【关键词】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聘任;方法;研究
为了更好地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适应企业需求能力,通过对企业毕业生能力需求调查、综上分析,高职教育的定位应是培养具有相关专业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学生不但应具有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相关专业的实际操作技能,应能较快地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特别是应具有较强、较快的岗位适应能力。这样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但应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更应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为了缓解现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实践型教师较少的现状,我们应从社会聘任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丰富我们的教师队伍,更好地培养我们的学生,使之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特别是教育部的文件已经明确地指出了兼职教师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大量聘请兼职教师已成为一种趋势,是师资力量结构性短缺的现实要求,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成为进一步扩大高职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一、聘任对象
兼职教师是指除学院在编在职教师外,从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聘任的技术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技师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
对于客座教授,应为某一行业的领军人物,如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等。他们的特点是对于行业信息有着系统全面地认识,可以对专业发展提出宏观层面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授课型兼职教师,应为企业的中层领导者或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他们往往是一个企业的中坚力量,掌握着核心的技术。他们的特点是既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适合教授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课程,并可以参与到课程设计、教材编写等工作中。对于实践指导教师,应是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或技师及能工巧匠,他们大多来自企业生产第一线,有着丰富的生产运行经验,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实习实训。
二、聘任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意识,能服从学校管理。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
2、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有三年以上行业企业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熟悉行业企业工作流程,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3、担任实践技能课的兼职教师,应为精通该行业企业技术技能的业务骨干、能工巧匠。应具备专业技术职务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特殊实践岗位还应具有《职业资格证书》。
4、具备全日制统招硕士以上学历或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优先聘任。
5、身体健康,能胜任兼职工作。
三、聘任程序
1、教学系部、分院根据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需要,负责选拔和确定兼职教师人选。应严格按照聘任条件,审核其学历、职称、身份、工作经历、技术技能水平等,并考核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合格后将拟聘人员基本情况(含学历证、学位证、职称证、身份证、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等级证书)提交到学院组织人事部门、教务部门审核备案。
2、审核通过后,填写《聘任兼职教师登记表》(一式三份,一份留教学部门,一份交学院教务部门们,一份交学院组织人事部门)。
3、发放聘书。审核确定兼职教师人选后,由学院或系部分院给所聘兼职教师发放聘书。
四、兼职教师职责
1、了解高职教育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把握高职的教学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培养,着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承担实践技能课程或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任务。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合理安排面授、
辅导、实践等环节,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
3、担任校外顶岗实习或实训基地的技术技能指导。
4、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出现的问题向所在部门报告,提出建议。
5、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参加有关课程的命题、考试考核和指导毕业设计、答辩等工作。
五、兼职教师的管理和考评
1、学院教务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及所在教学部门共同负责兼职教师的管理。
2、各系部、分院对兼职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及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学期末提出考评意见。
3、所在系部、分院负责对兼职教师进行考勤,考勤结果按月报教务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
4、系部、分院和教学督导室、校企合作办公室组织对兼职教师进行听课和提出教学建议,由教务部门综合所在系部、分院和教学督导室、校企合作办公室的考评意见进行学期或学年评价,填写考评表,考评结果将作为发放课酬和续聘的依据,同时将考评结果报组织人事部门备案。考评等次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考评不称职的,不再续聘。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传媒类实训室;创新发展
随着校园信息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校园网络及信息应用系统更加普及和多样,成为涉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以信息资源为核心,硬件系统为物质基础,通过网络软件系统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和信息交流的功能。机房作为承载教学的重要实体,同时由于学校机房管理人员能力较为薄弱,使得学校机房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为保障校园网络及信息应用系统的可靠运行,需加强学校机房管理。
传媒类专业的设置与招生也逐渐增多,据统计,全国包含传媒教育的院校已接近800家,高职院校传媒类的学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一般而言,本科院校更倾向于理论研究,而大多数观点也认为高职院校应当更侧重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的培养。但事实证明,高职院校传媒类学生不光需要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同样需要理论作为支撑的后盾。那么,如何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利用“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的办学模式,培养动手能力强且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人员,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所以实验室教学不仅仅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更应提升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度来认识。
一、高职院校传媒类实验室现状分析
从办学理念看来,几乎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实际操作的能力在教学中是受到极大重视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训器材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实训的成果。而传媒类的实训器材设备种类多且贵,所以对于设备的要求一般都停留在中上或者中等水平,能保证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锻炼的实训环境。
笔者所在高校的传媒类的实验实训室被分为4个专业,包括演播大厅,非线性编辑实训室,环艺设计实训室,模型实训室,动画实训室,拷贝实训室,广告设计实训室,摄像实训室,电视节目制作中心,摄影棚等。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导致的排课等诸多具体的问题和组织各类专业认证考试,实验室的安排日益紧张,每个实训室几乎都“身兼数职”。
资金的缺乏与实验教学体系的不完善也是目前高职院校传媒类实训室的普遍问题。传媒类专业不同于传统专业,在最初进行专业建设的时候要求投入资金多,运行成本高,而且设备更新也快。在传媒行业中尤其是广播电视行业中所用的摄、录、编、播等设备均价格不菲,动辄几十,数百万。而且昂贵的摄影摄像器材,每次实训课结束后都得仔细检查精密器材,管理上难度也较大。
二、高职院校传媒类实验室的创新发展
从现状看出,高职院校的传媒类实验室要走出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不能光着眼于在校内开展。而通过已经开展过的校企合作,我们可以摸索出一条传媒类实验室的创新发展道路,对此,笔者有如下浅见:
(1)首先明确校企合作在传媒类专业实践中的重要地位,我们的办学目的最终是要将学生送上工作岗位,那么在学校的实训课程如能有效的和企业对接起来,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实践,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极佳的锻炼,这样也能使毕业生能够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受到用人单位接受和欢迎。
(2)通过校企合作达到双赢。
①现在愈来愈多的相关企业愿意同学校合作,而学校也乐意将自己的学生送入企业进行锻炼。方式之一,便是同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教学上有了企业的加入,学生们在实践中就更能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真实的案例实训让学生更有紧迫感,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变得更加上进求知。
②“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不光仅依靠校方和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同企业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也是一种可取的方式。通过企业的实训基地,对校方来说可以节省一部分昂贵器材的开销。
③让学生参与机房管理。机房的有些管理工作相当琐碎,而且有很大的重复性,管理教师在这方面要付出相当多的精力。在长期管理过程中分身乏术,这时机房的管理与维护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如果中途管理教师有事外出,则管理更会陷于无序状态。因此可以考虑采取让学生参与管理、教师指导管理的模式。管理教师的主要工作变为组织、管理和辅导几个学生管理小组,机房的各项管理工作由几个学生管理小组直接负责。采用这种模式管理机房,学生在机房管理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加深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出一批计算机技术领先的学生。当学生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后,管理教师就可以从中解放出来,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开销。
三、结语
长久以来,笔者所在学校的传媒实验室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实验教学特色,在创新教学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上文中提到的合作方式,在教学中都已经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我院还同本市的多家相关传媒企业和机构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还为企业的人才输送建立特定的专门人才培养方案。这些方法都是在和企业互助合作中逐渐摸索出来,也为传媒类实验室的创新发展做出了良好的开端和示范效果。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的两种形式给学生以多样的,全新的实训锻炼机会,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好的锻炼平台。虽然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改变,建设高水平传媒类实验室依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冯菊香.地方高校传媒实验室建设初探一以玉林师范学院传媒实验室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09(34):129.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 微型课程 开发 实施
[作者简介]李立新(1966- ),男,河北南宫人,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处长兼语言文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前教师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22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学前英语教育微型课程的构建和实施探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24032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148-03
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仍然以国家课程为主,在保障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性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性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课程的职业定向性,适应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成为高职院校广泛思考的课题。校本课程开发是作为国家级课程和地方性课程的补充存在的,通过校本课程的构建,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整体提升课程的适应性是一个有效的思路。微型课程作为校本课程深化的一个方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可以更合理地进行课程开发和实施,这为以微型课程为突破口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土壤。
一、微型课程的界定
微型课程由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开创,又称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与传统的长期课程相对应,是在学科范围内由一系列半独立的单元(专题)组成的一种课程形式。这个概念得到国内外认可并一直延续使用。我国学者在实践中又对其赋予了新的含义,大致可分为三个流派:生态化含义、信息化含义、实践化含义。生态化含义从生态学意义的视角挖掘微型课程的潜力,强调微型课程内容灵活、富有弹性,具有一种开放有序、发展变化的特性,此内涵源于美国微型课程理念,是微型课程的最初本意。信息化含义强调在日趋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下,将信息技术高度应用并融合于微型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的全过程,此内涵源于新加坡1998年的微型课程实践与理论,是新加坡针对信息化教育条件对美国微型课程理念的拓宽与发展。实践化含义特指办学单位围绕育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开发并有效实施微型课程的系统。高职微型课程是把微型课程的生态化含义和实践化含义结合起来,强调高职院校为了增加课程的适应性,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对微型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实施,并获得相应的课程资源。
二、高职院校微型课程实践的重要意义
1.高职院校落实以生为本、提高课程职业定向性的需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三大问题:课程指导思想重理论、轻实践,培养模式刻板封闭、缺乏弹性,以课堂教学为主、培养途径单一。这三大问题都是课程问题,导致学生不能有效接受社会环境的有效信息,从而限制了高职学生观察力、求知欲、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使他们难以获得广泛的活动空间,难以形成职业适应能力,难以有效获得生存、发展及与社会环境互动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职业教育课程变革,出现了课程内容从学科体系转向职业岗位的基本走向。高职院校课程相对于本科高校课程,根本区别应该是其职业定向性。尽管本科高校也具有一定的职业性,但这种职业性是基础性的,毕业生就业面较宽,知识往往限定在某个职业领域,而非具体的岗位,因此本科院校是“专业”教育而非“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则不同,必须紧密联系具体的岗位实践,强化岗位工作能力的训练,高职院校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需借鉴微型课程理念与方法,通过系统开发开设大量模块类、主题性微型课程,弥补传统学科必修、选修课程的不足,突出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从根本上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是彰显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的有效策略,也是现阶段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诉求。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世纪,更是经济全球化浪潮强势席卷的世纪。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大变革,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高端化成为中国经济必然的发展特征,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等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关键词。这种形势使人们的职业岗位流动和变更频率日益加快。但很多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相应专业的教学内容却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形势的要求做出快速调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必须不断增加课程的弹性和开放度,保证课程内容的时代气息和前沿品质,使课程内容始终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微型课程本身具有的弹性与开放性的生态化特点,正好满足了高职院校课程根据社会工作任务而变化发展的生态特征需要。
3.高职院校坚持工学结合、有效利用社会人力资源的需要。受时间和经费的制约,高职院校在传统的长期性课程中吸引企业精英建构和实施课程,往往困难较大。但如果采用灵活弹性的微型课程的方式,既可以在校园课堂中,也可以在企业情景下,把更多的岗位精英请到微型课程的课堂上,以“短、平、快”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发挥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开发社会企业人力资源,使其参与到微型课程建设和实施中来,建立流动师资库,形成围绕“职业素质”培养的教育合力,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凸显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真正落到实处。
4.高职院校调动二级学院或系部的办学积极性、唤醒课程意识的需要。相比于本科院校,高职类院校的二级学院或系部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自和能力较弱,大多处于被动状态,有时意识到传统课程的弊端,意识到不进行课程改革不利于高职人才培养,但又无从改革。微型课程的加入改变了这种被动状况,提高了二级学院和系部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唤醒了二级学院或系部的课程意识,促使他们对人才培养进行整体思考,使微型课程成为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试验,并形成课程超市,二级学院或系部成为微型课程开发或实施的主体,可以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更自由、合理地进行微型课程开发与组合,功能上可以是新生的系列入学教育,可以是毕业前的定向训练;可以是吸收最新技术的课程模块,可以是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进行的诊断和补救;可以是讲座、阅读、合作、讨论,可以是参观、调查、见习、实习或实践。二级学院或系部课程意识的觉醒与课程开发积极性的提高为微型课程在高校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
5.高职院校提升教师课程素养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享有专业的自。刘良华说:“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首先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优秀的教师总是在调整、补充或开发教材,或者说,优秀的教师一直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职业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无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传统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精英化、大型化倾向却使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在课程开发面前望而却步。微型课程的开发无疑给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载体。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具备双师型素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良好的微型课程开发素质。微型课程的开发能促使这些教师结合实践经验反思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同时教师参与微型课程开发的活动,是弥漫于教师日常专业生活中的,是在接近于其教学实践的层面上发挥作用的,因此这种课程开发与实施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既有利于课程本身的成长,对教师的专业精神的培养、课程设计能力的提升也是极为重要和关键的。
三、微型课程开发的路径
微型课程开发一般根据美国著名课程专家泰勒的课程编制经典理论。泰勒的课程目标原理认为,课程的研制是教育者、学习者及社会需求三因素互动的过程。泰勒认为课程开发围绕着“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四个问题来展开,即按照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步骤进行开发设计。
1.课程目标。即微型课程实施目的或意图的陈述。课程目标不能过多,一般不要超过三个,在陈述时要注意陈述得清晰、详尽,注意叙述的行为主体应该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应体现出培养学生的哪种行为。
2.课程设计。即运用好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技术。根据微型课程确立的目标,选择的内容应该是与学校、学生、教师经验密切相连的内容,要少而精,应在教师能力范围内,不能脱离学生实际的职业需要。
3.课程实施。即怎样组织微型课程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及怎样安排活动。微型课程实施时,要注意突出微型课程的弹性,注意微型课程与长期课程的不同,注意课程实施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问题。
4.课程评价。即运用好微型课程评价的技术。微型课程评价是一种多元的过程性评价,主要应从微型课程方案、微型课程实施、学生微型课程学业成绩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学生微型课程学业成绩的评价应该是微型课程评价的关键。微型课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可以采用积点式学分的评价方式。学分是目前较普遍地被我国高校采用的一种学业成绩考核方式,一般18课时记1学分,计算公式为:学分=实际课时/18课时。积点式学分就是把学生所选修的各门微型课程的考试成绩折换为积点,不以分数而是以课程积点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方式。考试成绩与积点换算的标准一般为90~100分积点为4,80~89分积点为3,70~79分积点为2,60~69分积点为1,60分以下积点为0。计算方法是微型课程积点数=微型课程的课时/18×课程积点。积点式学分的评价方式,既考虑了学生学习量的积累,又考查了其质的掌握情况,是一种比较有操作性的评价方式。
四、对高职院校微型课程开发的思考
1.准确定位课程地位。微型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微型的校本、院本或系本课程,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长期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新的增长点,为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的进一步结构化提供了可能性的空间。长期课程在系统传递人类文化科学知识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其保守性和封闭性等特点,使得长期课程不能很好地发挥固有的功能。微型课程可弥补长期课程的不足。因此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应该以中长期课程为主,把微型课程作为中长期课程的重要补充,通过两者结合充分体现高职课程的本质,发挥高职课程的功能。高职院校在微型课程开发特别是实施方面,要注意微型课程的质与量,不能加重学生负担,违背课程初衷。
2.注意微型课程的整体性,并把微型课程纳入整个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开发的各门微型课程一般呈现出散在性存在的状态,高职院校课程开发中要注意通过各门微型课程的松散重构,实现微型课程间结构化的系统联结,从而有利于高职学生对现有各个微型主题内容之间纵横两个向度的连贯与整合,使高职院校的微型课程既体现出灵活性与变化性,又能保持住相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使微型课程同必修课、选修课等中长期课程一起构成课程体系,发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整体育人功能。
3.解决微型课程的管理问题。首先,要明确二级学院或系部是微型课程的管理主体,提升系部及二级学院管理微型课程的责任与积极性。其次,要大力提升课程管理主体的课程领导力。课程领导力的基本内涵是课程实施主体构建课程愿景和进行课程民主决策的能力,是在学校课程构建与实施中表现出来的对学校课程问题和教学管理的引领与指导,是教育哲学和管理权威的一种外隐表现。课程领导力表现为课程价值思想的引导力、课程教学的指导力、课程资源整合力三个维度。有专家说学校课程领导的真正要义在于鼓励教师觉醒其课程意识。最后,要加强制度建设,使微型课程管理成为一种常态。微型课程的设置与管理应由二级学院或系部负责。微型课程课时可以利用现有的选修课或活动课的课时。管理部门应该着手建立关于微型课程的开发申报、审核立项、评价激励、教学管理等相关制度,保障课程具有一定的计划、实施和结果水准,使之成为对高职学生的健全发展施加正向影响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部分。
4.科学构建课程开发团体。微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关键在于人力资源。高职院校必须着力打造一支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及课程专家构成的微型课程开发团队,使其具有共同的愿景和伙伴式的团队合作文化,具有先进的课程意识和完善的课程开发技能,能够有效沟通与协作,诊断学生的课程需要,挖掘与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合理构建与有效实施微型课程,在共同的行动、及时的反思和反复研究中,不断实现课程质量和团队专业能力的双向提升。
5.加强微型课程理论研究。在我国,微型课程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大多集中于概念辨析和中小学的应用研究,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应用研究还很少。高职院校在开发与实施微型课程的实践中,必须加强微型课程的理论研究,对微型课程的概念、特征、原则、途径、开发技术进行研究,对微型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实施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可行性进行论证,从而使高职院校微型课程实践始终沿着一个理性的轨道运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Z]. 2006-11-20.
[2]刘良华.成为有课程智慧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03-23.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制度;实践
一、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发展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构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来自高等学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主要特征可概括为“有理论、无经验、缺技能”;二是来自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表现为“实践技能强、教学经验少”。由此可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理念、职业能力不能满足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发展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能力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
二、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探索
(一)促进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制度探索。我院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建立和健全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引进、培养和使用管理办法》、《双师素质教师认定、考核和管理办法》、《专业教学团队实施意见》、《教师教学考核与激励管理办法》、《教师教改科研项目立项、结题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采取培训学习、企业锻炼、合作科研、项目生产等多措并举,完成了师资队伍建设各项任务,实现了预定建设目标。一支素质高、作风实、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正在形成。
(1)师德师风教育。按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要求,立师魂、尚师德、树师风,推动了师德师风教育常态化。(2)教学团队建设。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引领,青年教师为重点,按照师德正、业务精、能力强的要求,推进了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四项建设”,建立了一支适应现代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学团队。(3)教学能力建设。推进了青年教师教学基础能力建设,突出对教师备课、课堂组织、讲授、作业批改、实训指导、教学文件编写等基本教学技能的训练,我院开展了各类教学竞赛,参加了各类教学竞赛的青年教师约占85%以上。通过培训、听课、观摩、专门调研、典型学习、教师自荐等途径,着力推广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工程开发型教学法、引导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组织教学,实现了教学的职业性、开放性和真实性。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制定。针对青年教师的职业能力,制定了各项能力标准,如表:
(三)促进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体系的构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职学院强有力的领导、教师的积极参与、管理部门的组织实施和保障机制,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如图1:
图1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体系
三、促进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实践
(一)制定并实施青年教师“职业能力达标制” 。“职业能力达标制”是我院在高职教育领域的一个创新,“职业能力达标制”根据教师职业能力要求,按教学基本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分别确定达标项目、考核办法和达标期限,其中教学基本能力细分教案设计、板书设计等分项目,专业实践技能包括本专业教学所需的单项技能和核心技能。要求每位青年教师在规定期限无条件通过达标考核。对培养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构建了“三点监控四方评价”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构建了“三点监控四方评价”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即通过“教室、实训室、企业”三点,以系部为基础、教务处为主导、企业监控为补充、学生监控为参考,分别对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和企业顶岗实习进行有效监控。着重监控教学组织过程、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能力培养效果、教学资源配置和运行状况等。四方评价即在三点监控基础上,建立了“学生(评教)、系部(检查)、督导(考核)、企业(评价)”,建立了四方参与的开放性评价机制,教务处主导质量评价过程,建立质量评价制度,将质量评价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三)利用“公司+项目”、“基地+项目”模式,实施青年教师技术开发与服务轮岗制。提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平台,我院的做法是:一是利用我院立达科技开发公司承接的技术服务项目,建立以系部为依托,以公司为龙头的技术服务体系,青年教师轮流到公司,参与技术开发与服务,通过在生产项目中学习、实践,提高职业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此外,还利用与我院校外实训基地,分期、分批派教师参与基地的生产实践和技术服务,实施青年教师技术服务轮岗制。使教学与生产“零距离”对接。
四、取得的成效
(一)青年教师在专业、课程建设中取得优异成绩。随着青年教师的职业能力不断提高,专业和课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现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6个,省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门国家精品课程,4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课程总数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二)青年教师指导学生科技竞赛获得一批优异成绩。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近三年共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为江西省高职院校最好成绩。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09年获专科组唯一的MATLAB创新奖,2011年获专科组最高奖――高教社杯奖,历年共获全国一等奖12个、二等奖19个,居江西省高职院校第一。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杯工程算量大赛,连续2年问鼎总冠军,连续4年获得一等奖。
促进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优化各项制度,发展青年教师职业能力,使青年教师职业能力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职业教育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知识经济;高校课堂讲授法;有效性
知识经济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能否跟上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步伐,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变革与创新教学方法,是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迄今为止,讲授法对高校教师来说是最熟悉的也是最常用的方法,高校的教师们很少思考它的有效性问题。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其适用条件,而不是万能的,超出了其适用的范围,那么它就是低效或是无效的。讲授法在知识传授方面是最有效的,但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工作的要求和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讲授法适用的条件已经遭受了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重新思考高校课堂讲授法的有效性问题。
一、高校的课堂讲授法已经制度化
高校的教师真正关心过教学方法吗?我相信大多数教师是关心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但是却没有关注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问题,这源于一个简单的事实:高校的课堂往往是这样的,走进教室,常常是教师一个人负责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学生安静地坐在那里,等教师来领导他们学习该门课程。教师的身后没有其他教师的支持或任何别的帮助——教室里只有讲授者和学生,大多数讲授者都尽其所能来上好该门课。上好该门课程具体包括:授完课;课程覆盖所有指定的内容;给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定;在课程的评价问卷结果中存活下来。这就是当下高校许多教师们正在经历的课堂经验,这种模式已经存在几百年了。教师们对教学方法几乎没有什么准备,他们只是模仿他们自己教师的教学,而这些教学大多数都是讲授法。讲授法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并且已经制度化了。例如,大学教室的设计几乎和礼堂一样,教室内都是固定座位的桌椅。这种设计安排也很难使高校的教师摆脱教授法来应用别的教学法。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都是建立在讲授法的基础上。绝大部分高校的教师或管理者都没有明确地提出抛弃讲授法或是积极地尝试其他的教学方法。
二、讲授法的基本特点
讲授法在当今世界是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了。它的主要根源来源于学院本身——学院是生产知识、界定知识、分享知识的场所。这种分享至少有两种方式:写出来和讲出来。讲授的人是专家,听课的人不是专家。讲授者在讲述,展示知识的过程中是积极的和活跃的,而学生在此过程中是被动的,学生们听、想,吸收和试图理解他们所听到的和看到的。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条件,我们只有了解讲授法背后的假设,才知道讲授法在今天是否还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效。讲授法背后的假设具体如下:教师是讲台上的圣人;学生是海绵;知识是高度实验研究取向的,高度分化的,同质的和高度简约的;知识是以现在和过去为取向的,是客观的和非个人化的。讲授法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好的方面具体如下:讲授法是学生在专家的领导下来接触理论和知识基础;讲授法对讲授者和学生来讲是容易的;讲授法对教师和学生来讲是熟悉的;讲授法是一种成本较低的知识传递的方式,例如许多人在一个大教室上课;讲授法是有组织的,对学生来讲也是容易跟得上的方法;讲授者能够全面控制课堂,并且比较容易地指导课堂。不好的方面如下:讲授法可能会是枯燥的和重复的;讲授法不认可也不把学生当做一个学习者来看待;讲授法认为学生是无知的和必须是被教的;讲授法并不允许高层次的互动或者不给学生机会去挑战所陈述的内容,尤其是在高校课堂中;讲授法遵循一个预定的时间表及课程基础。讲授法以教师为中心,认为学生不能像一个成年人那样表现,并没有要求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学习者成为了教师设计的过程或程序的俘虏。
三、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课
堂讲授法的有效性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工业时代依靠土地、劳动、资本不同,知识经济依靠的是知识,知识已经成为了新的组织财富。知识经济时代工作的性质,高校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学生的学习需要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讲授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知识经济时代对工作的要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作已经不同于传统的工作,对人的素质和人的思维方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它和我们传统上所了解的工作有着本质的区别。德普雷和希尔特罗普对传统的工作(traditionalwork)与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工作(knowledgework)进行了区分,具体见表1。工业方式的教育——教师是行动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生要变成积极的行动者,教育行为越来越落在积极的学习者身上,而不是在教师身上。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必须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应该把培养终身学习者作为一个主要的目标。高校一向把接受教育的人看做是学生而不是学习者。学生和学习者不同,学生要别人来教,他或她必须满足高校的要求。学生常常是被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对教师的刺激进行反应,局限于教学大纲的要求。相反,学习者是个别化教育的积极参与者。学习者自信地与学习内容、其他学习者和教师进行互动。简单地说,学生更像是一个反应对象,而学习者是一个积极的主体。教师应该更加关注个体学习者的学习需要,而不是把任何人看作都是一样的。教师和学生应该通过合作研究和应用的方式不断更新知识基础。如果教师真正关心学生是否跟得上时代的发展的话,就应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技能。是否了解新事物,新的研究、技术及信息是在工作中成功地制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教师应该用与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成为促进者和辅导者,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指导的学习技能,这种技能是在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中保持竞争力所必需的。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也应该显著地影响高校如何提供它们的产品及服务的方式。本质上来讲,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都在从事高度认知过程取向的、依赖于批判性思维的和有效解决问题的技能的工作。知识工人需要不断地学习,在这里学习不仅仅是事实的累积,更应该是学习解决生活的真实问题。知识工人的这些需要给今天的高校课堂教学讲授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应该要聚焦于学生毕业之后的工作世界,而不是学术的世界。高校提供的知识和教授的方法也应该为学生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如果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学习任务,而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与社会的需要又不相关,那么这种教学对学生来讲则是不太公平和违反伦理的。
2.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
几百年以来,高校引领而不是跟随社会的发展。高校是知识生产的中心,并为改善人类生存境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知识生产的中心地位正在发生转变。例如,源于跨国制造业和组装的许多商业活动并没有成为高校的专业研究的主题。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开发新知识的推动力有着重大的影响。许多新知识尤其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已经从高校转移到了商业世界,软件开发就证明了这一点。这在历史上发生过,第一次是在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由经院哲学把持的大学课堂几乎拒绝一切新知识,大学严重滞后于时展的要求。当时许多知识的产生和传承都是在大学之外进行的,因为大学在许多方面是相当保守的。这次是因为商业部门为了跟得上全球经济的发展,并不想等大学来开发。大量的知识尤其是科技领域的知识是形成于学院和大学之外的。这些形成于学院之外的知识增长越来越快并且渗透到各个领域。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许多知识是由新兴的事件或活动产生的,大学没有生产这些知识且并不了解这些知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学开始落后了。几百年以来,高校在社会里一直享有先进知识生产、传播的独特地位和声誉,教师自然就是先进知识的垄断者,教师完全地在师生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可以理直气壮地规定学生学习的内容与方法。他们可以规定学习的标准,学生则必须遵守这些标准,因此,教师对学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整体上说,教育工作者完全掌握着学生的学习。但是上述情况正在发生改变,高等教育正在从供给者导向时代转向消费者导向。这主要原因是:第一,教育工作者已经无法继续垄断信息知识的来源;第二,因为学生从教育工作者身上学到的已不足以面对知识爆炸与工作场所的快速变化所带来的挑战。然而,许多人担心高等教育如果是消费者导向的,学习者不一定知道他/她们需要什么,如果高校简单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会削弱高校的学术根基和降低学术质量。基于此,很多高校便抵制这种变革,但是这种抵制会阻碍新知识的形成,会阻碍知识经济时代的新思想和新事物的学术化的扩展。所以高校必须抛弃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改革。
3.在知识经济时代讲授法已经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