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优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05-29 15:09: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仓库优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仓库优化管理

篇1

[关键词]自动化;立体仓库;货位;优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TD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188-01

自动化立体仓库是当前物流技术、仓库储存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发展,结合各自优点和所需的优秀作品。其在实际运用中所展现出来的作用越来越大,很多的行业都应用到该种类型的仓库。但是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货位优化与管理极大地影响着仓库的使用效率,需要制定相应的章程来规范和完善。

一、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意义

现代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和传统的仓库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其在实际运用中的众多优点,也是当前自动化立体仓库能够广泛运用的根本原因。第一,自动化立体仓库所占用面积较小,而它的存储量非常大。自动化立体仓库向高层发展,充分利用仓库的立体空间,同时也减少传统仓库的叉车工作通道面积,提升仓库的综合利用率。第二,货物进出作业方便。因为货物都是单独存放在独有货架内,货物互相不干扰,在存取时极为方便。第三,仓库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很大程度上节约人员的劳动力,同时增加存储、分发的准确性和快捷性,减少库房货物的积存,从而减少货物的损坏率。

二、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货位优化与管理

自动化立体仓库具有普通的仓库无法比较的优越性,在现代仓储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要想充分发挥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作用,还需要具有合理的货位优化和适宜的管理方法。

(一) 对货物进行适当划分

当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空间一定的时候,为提高自动化仓库的使用效率,应当对存储的货物进行合理的划分。存储时可以根据货物的种类、数量、规格、重量以及尺寸进行划分,当然在划分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其它的因素。例如:温度、湿度、腐蚀性、存储周期等是否会对货物质量产生影响。

对所存储货物进行合理划分,充分规划好每个货位的使用。根据货物自身的特性进行划分,某些货物自身带有腐蚀性、挥发性,在储存的时候应当将易腐蚀货物远离它放置;大批量的货物划分大的区域,小批量的货物划分小的区域;体积小且重量又轻的货物摆放在高层货位上面,体积大且又重的货物摆放在底层和接近发货的地方,方便出货的时候拿取,节省取货的时间,同时这样也更加具有安全性;周转周期长的货物尽可能的摆放在远离进货和发货的区域,由于此种类型货物放置时间一般较长,可以把最有利的位置留给经常进出的货物,提升工作时的效率。这些都是一些常用的存储货物的规划方法,都有利于提高自动化仓库的使用效率。

(二) 对货物的存储采取的策略

如果存储的策略良好,可以极大地减少货物进出的距离,缩短搬运货物的时间,且能够节省货物储存的空间。常见的存储策略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对货物定位储存。列出仓库需要储存货物种类的清单,并且设定每种货物需要存储的最大量。在知晓这些之后,在自动化立体仓库中,对每种货物进行单独的区域划分,并且保证划分的区域能够满足该种货物需要存放的最大量,严禁将货物摆放到其它位置,在进货时物品种类信息与仓库的摆放序号一一对应。此种方式将货物混淆在一起的概率降到最低,但是利用这种方式对自动化仓库的使用效率会有所降低,浪费一定的存储空间。

第二,对货物随机储存。对进入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货物进行随机性储存,进货经过自动化控制随机摆放到可以摆放的位置。此种方式和第一种方式相反,它极大地节省了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存储空间,但是增加货物存储的管理难度,在出货时也会很多的时间,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更为重要的是具有自身特性的货物有感染周围货物的风险,造成存储的货物损坏。

第三,对货物分类随机储存。每个产品会有很多的系列和型号,首先将货物按照大类储存,在规划好每种大类产品区域后,对该类产品的所有型号进行随机分配,实质上是第一种和第二种相结合的方式所具有的不足之处在于增加出库时的难度。

(三) 对货物出入库计算方法优化

自动化的立体仓库管理一定要做好货物出入库的计算方法,并详细的输入程序,严格按照此计算法执行。很大程度的降低出入库错误的情况,同时也提高出入库控制的效率。

第一,采取先进先出的原则。大部分货物在储存时间长之后都会引起质量上的问题,降低货物本身的品质。因此,在货物存储时采取先进先出的原则,保证货物能够在有效期内出货。但是个别情况会出现出货周期过长的现象,在出货时无法保证货物的质量。为了预防这点,需要在先进先出原则后面加上一个时间期限,这个时间期限可以根据每种货物自身的质保期限来设定。

第二,采取平均负荷的原则。对每台堆垛机设定每日的工作量,在提取进出货物时,按照排好的顺序,有序的进行相应的工作,预防有堆垛机出现超负荷工作的状况发生,不利于堆垛机的使用寿命,造成资金的浪费。

第三,采用最短路线的原则。在对堆垛机进行设定时,采取先近后远的,先下面后上面的方式进行,使得堆垛机在拿取货物时按照最短路程行进。从而增加堆垛机的使用年限,降低自动化仓库的管理成本。

第四,优化进出库货物的次序。为提高自动化立体仓库存储和提取货物的速度,可以同时设置多个堆垛机工作,堆垛机在每个巷道上有序的工作。当然,此时必须严格控制在同一巷道里堆垛机一进一出的现象出现,此种现象会导致两堆垛机相撞的风险。

(四) 自动化仓库进出货物的调度优化

自动化立体仓库进出货物的调度任务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进出货物时间上的管理工作;第二,是进出货物空间上的管理工作。从这两点出发,制定合适的进出自动化仓库的制度。采取先到先入库或者出库的原则,这是在仓库调度中最基础的原则;采取部分货物优先进库或出库的原则,某些货物需要处理时比较紧急,对时间把握非常重要,可以为其提供优先权,优先对该种货物进库或者出库;按进库或者出库的时间长短进行调度安排,不同货物在进库和出库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在多个窗口进行进出货物的调度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安排个别窗口先调度需要时间长的货物;当进出货物太多,造成拥挤的现象时,可以先选择进出仓库时间较短的货物,尽快减少需要储存的货物,减少混乱场面出现的情况。具体选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货物的调度工作,需要仓库调度的工作人员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具体的去把握,一切从提高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使用效率出发,这样的方式更加人性化。

三、 结束语

自动化立体仓库在现代仓储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如果再配以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将是非常巨大的,适用于各个行业的仓库储存。在今后的发展中,自动化立体仓库将会变得越来越自动化,操作也将越来越简单方便。

参考文献

[1] 俞雷霖,叶卫东,陆志强,夏军权,奚立峰. 基于混合禁忌搜索算法的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货位分配与优化研究[J]. 制造业自动化,2008,12:33-36.

[2] 陈月婷,何芳. 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货位优化分配[J]. 物流科技,2008,01:38-41.

[3] 吴钟鸣,卢军锋,智淑亚. 自动化立体仓库货位优化研究[J]. 装备制造技术,2011,12:23-25+48.

篇2

从客户需求导向来讲,企业市场营销的成功与其物流仓储支撑体系的协同融合是密不可分,企业物流活动基本都与市场营销有关,这构成了市场营销和物流支撑体系两个系统的相互联系,市场营销成为物流的驱动因素,而物流部门只有充分了解营销目标、营销战略、分销渠道、售后服务等信息,才能有效地承接物流实体活动。市场营销是以客户体验为中心,是企业客户核心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关键体系,而物流仓储支撑体系是市场营销的基础载体,现代物流仓储支撑体系对市场营销活动起着直接性、实体性、本质性的支持作用,物流仓储支撑体系和市场营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支持。

2基于市场营销体系的协同分布式仓储管理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基于市场营销体系的分布式仓储系统是根据市场营销管理需要和区域分布为核心的由多个区域仓储中心(RDC)组成的物流仓储系统,在地理位置上根据销售区域需求分布在不同地点,面向终端客户便于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市场营销系统的各地销售公司向企业申请产品,企业物流中心对需求地相关仓库进行查询并立刻得到所有仓库的实时仓储信息,选择仓储数量足够且离该缺货仓库最近的仓库,对其发出调拨指令。显然,基于市场营销体系的分布式物流仓储系统解决了快速反映、实时性问题,并将分布式的仓储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产品销售支撑体系。

2.1面向终端市场,反应敏捷分布式的仓储管理方法大多是将仓储建立在消费市场附近,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地对市场需求及消费者的喜好做出反应,给企业的生产决策提供较有价值的信息,减少牛鞭效益对需求信息造成的扭曲。

2.2合理物理分布,降低成本采用分布式仓储管理策略,不要求所有仓库的仓储均在安全仓储以上,只要总仓储量保存在系统的安全仓储以上,允许个别仓库的仓储量降至订货点,从而减少订货次数。这种策略能有效的降低仓储的保持成本和订货成本,以及因订货引起的采购费用等成本,从而使整个仓储系统管理成本降低。

2.3整体协同优化,提高效率采用分布式仓储管理策略,由于各仓库之间可在虚拟协调中心的协调控制下进行调拨,能降低供应商与生产商之间的协调及配送成本;同时由于分布式仓储系统的仓库大多靠近市场,向分销商配送的成本也会相应降低,从而能够使整个供应链的配送成本降低,达到多级优化的效果。

2.4减少渠道层级,面向终端分布式仓储物流体系的建立,有效的解决了产品实体的位移问题,使产品趋于直接面向终端配送,减少了因为渠道层级过多导致的牛鞭效应,是企业的生产预测更为准确。

3协同分布式物流仓储管理在市场营销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1信息共享依赖程度高系统中的协调中心是虚拟存在的,需要先进的信息网络将各个仓储点连接在一起,且各种协调的决策基于各仓储点的即时信息。只有各分布式的仓储具有高度的信息共享程度时才能做出正确决策。另外,实施信息系统的总体投入费用较高。

3.2管理控制难度提高由于分布式仓储系统基于虚拟的协调中心,协调中心需要复杂做出何时联合订货、订货量大小以及何时进行仓库间的调拨、如何调拨等决策,在整个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协调中心的作用一旦不能正常发挥,可能导致部分仓库断货,降低商品的可得性,造成成本反而升高的局面。

3.3不能体现规模经济分布式仓储系统的仓库若建立在不同的地点,仓储较分散,各个仓库的仓储量有限,不能形成较好的规模经济。分布网络容量设计、区域性数量分配是效益的基本前提。

4基于市场营销协同分布式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的主要对策和方法

4.1确定供需管理协调机制在整个系统建立之初,首先要确定的是供应商与企业的供需管理协调机制。确定诸如企业应该向哪些供应商订货,订货的种类、批次等前提信息。供需双方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标。为此,要理解供需双方在市场目标中的共同之处和冲突点,通过协商形成共同的目标,如用户满意度、利润的共同增长点和风险的减少等。尽可能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战略合作关系能够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供应链上的仓储水平、增强信息共享水平、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保持战略伙伴相互之间操作的一贯性、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产量、交货、用户满意度以及业绩的改善和提高。显然,供应链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是为了保证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4.2优化仓储选址、规模、数量物流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求企业经营者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以加强企业竞争力。仓库选址作为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战略决策,需要企业决策者综合考虑地理、交通、顾客、管理等因素后迅速做出判断。分布式仓储系统由于在某些条件下需要彼此之间相互调拨,其仓库的选址更决定的调拨的运输成本已经响应时间,因此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任务。根据EdnHoover提出的传统的分类方法,仓库选址可划分为根据市场定位、制造定位和中间定位等。

①以市场定位的仓库:以市场定位的仓库定位于接近主要的需求市场,可获得最大的长距离的从供应商到仓库的集中运输,而向客户的第二程运输则相对较短。该类仓库通常用来作为从不同源地和不同供应商那里获取商品并集中装配商品的地点。仓库位于邻近被服务的市场,可以以最低成本方法迅速补充仓储。

②以制造定位的仓库:以制造定位的仓库通常坐落在邻近生产工厂,以作为装配与集运被生产的物件的地点。这些仓储在的基本原因是便于向客户运输各类产品。该类仓库的优点在于它能跨越一个类别的全部产品而提供卓越的服务。如果一个制造商能够以单一的订货单集运的费率将所有交售的商品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竞争差别优势。

③中间定位仓库:座落在客户与制造厂之间的仓库是“中间定位”仓库,这些仓库与“以制造定位”的仓库相似,为广泛的仓储品种提供集运,从而减少物流成本。为了实现竞争或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公司面临着地区化生产的需要。当两个或更多工厂的产品被卖给一个客户时,最小总成本的物流解决办法可能是一个中间的集运及分类仓库。总之,仓库选址需要根据企业的状况以及所生产产品的情况等进行科学的远瞻规划,采用合适的决策方法,选择具有合理的租赁成本以及便利的地理位置的地点。仓库规模和数量由其所服务的市场区域的地理面积的大小、被要求的送货的速度、平均订货多少,以及每个单位当地发送的成本等决定。在确定仓库的规模大小和数量之前,应该先对当地的消费市场进行分析,预测需求量等信息,还要对仓库用地价格或仓库租金、当地运输情况等进行分析,以做出最终的综合决策。

4.3构建信息沟通网络对信息共享依赖程度高是分布式仓储的特色之一,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需求信息扭曲,需要实现各仓储对需求信息获得的及时性和透明性。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构建良好的信息沟通网络,成立虚拟协调中心,对仓储状况联合监管,充分利用Internet,EDI等手段,使仓储各方能够通畅的沟通。虚拟协调中心是信息网络的核心,担负着协调控制各个仓库的角色,起着协调器的作用。协调决策的内容包括对仓储如何在多个仓库之间调节和分配,仓储的最大量和最低仓储水平、安全仓储的确定,需求的预测等问题的优化。

①基于成本的优化控制。供应链的仓储成本结构包括:维持仓储费用(HoldingCost)、交易成本(TransactionCost)、缺货损失成本(ShortageCost)。总仓储成本为三者仓储成本之和。仓储控制的目标就是优化总仓储成本,使其达到最小。分布式的仓储系统中,既有上述基本的仓储成本,又有各仓库之间互相调拨所产生的调拨成本。基于成本优化的控制策略需要综合包括调拨成本在内的各项成本,使其达到整体优化。而要取得整体的供应链优化效果,既要保证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又要保证供应链的协调配合。

②基于时间的优化控制。目前,在相当的范围内,市场竞争已从传统的、简单的成本优先的竞争模式转为时间优先的竞争模式。这就是敏捷制造的思想。因此,仓储优化不能简单地仅优化成本。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仓储优化还应该考虑对时间的优化,比如仓储周转率的优化、供应提前期的优化、平均上市时间的优化等。仓储时间过长对于产品的竞争力不利,缩短仓储时间,既有利于减少仓储,又有利于控制仓储。因此,分布式仓储系统应从提高用户响应速度的角度,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仓储管理水平。

篇3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数据仓库 数据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1实施策略

2003年中国建设银行制定了《中国建设银行科技应用总体规划》,确定了项目群实施规划、数据仓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规划。规划中明确了建设银行的目标应用体系架构、技术架构以及项目实施路径等,规划出未来5-10年建设银行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旨在为建设银行业务新一轮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不断提高建设银行的盈利能力。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建设银行以数据集中为前提,通过数据仓库为基础,通过信息管理平台持续开发客户分析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应用,使建设银行信息化水平和内部管理水平走上新台阶。其中数据集中和数据仓库的建设是关键步骤。

2Teradata FSLDM客户化

2.1 FSLDM简介

Teradata FSLDM是预先构建的逻辑数据模型,利用它可以直接开始数据仓库模型设计。它是一个纯粹的逻辑数据模型,可以运行在任何数据库和平台上,与Teradata数据库无关。

2.2客户化策略

客户化方法论可以概括为自底向上、从顶至下以及自底向上和从顶至下的联合使用。下面我们简要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一下对比和分析,主要从策略、过程等方面的特点来决定到底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开发。

首先,自底向上法是指先从较下层设计开始,也就是说去解决问题的各个不同的小部分,然后把这些部分组合成为完整的应用。这种设计方法主要是要根据系统功能要求,从具体的逻辑部件或者相似系统开始,凭借设计者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通过对其进行相互连接、修改和扩大,构成所要求的系统并保证系统功能的实现。从设计成本和开发周期来讲,自底向上法一般优于自顶向下法,但是由于其设计是从最底层开始的,所以也存在难以保证总体设计的最佳性的问题,一般适用于探索性的开发项目。在银行建设数据仓库,自底向上策略一般是从某个数据仓库原型开始,选择一些特定的为企业管理人员所熟知的管理问题作为数据仓库建设目标。该策略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够以较小的投入在短时间内取得局部成果。

结合银行业务特点,一般来讲,按照数据仓库的思路建设信息决策系统已经有一定的先例和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不应该算作探索性尝试,而是目标明确、长期规划的建设过程,所以应该采用从顶至下的方法进行。也就是说,在开发前就已经具备数据仓库的系统定位、实现目标、应用范围等内容,这种策略对开发人员的开发经验要求和管理层、建设者的预期目标明确程度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实际上,在许多数据仓库设计过程中,是混合使用从顶至下法和自底向上法的,因为这样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从银行来讲,主体策略采用从顶至下法,在一些局部的、不熟悉的领域,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进行一些探索性的尝试,以积累经验、规避风险,这样的组合应该是理想而明智的选择。

2.3 FS-LDM主体结构

Teradata FS-LDM在某银行客户化改造覆盖了11大主题区域,包括团队、资产、财务、营销活动、协议、渠道、事件、内部结构、产品和地域等。

3具体实施策略

在某银行Teradata FS-LDM客户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是分重点设计主题、自主设计主题、简化设计主题等不同类别,根据每种类别的特点和目标来分别制定有针对性实施策略的原则。

4在某银行的BANK-LDM 管理界面

某银行建立了专门的平台管理LDM,在这个平台界面上可以对LDM进行词法分析、关联实体分析、父子实体分析等操作,LDM的开发和维护人员可以通过IE浏览器改元数据管理平台,对自己负责的相关模型进行查询和分析。

数据仓库在初期建设时还没有到考虑模式优化问题的时候,因为此时不仅数据量少,而且加载的应用也少。但是,随着应用的推广,数据量不断加大,应用不断增多,不断会爆出空间效率等问题,必须后期进行调整优化,可以优化逻辑模型,也可以针对物理模型优化。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充分事前的设计和实施中的不断改进,逻辑模型在项目完成时可优化的范围小,通常集中于协议、事件等主体。后期我们已物理模型优化为主。

物理模型优化的原则主要是一要结构层次一致性、二要结合具体运行环境、三要针对Teradata的特点。

逻辑模型设计是基于三范式的分层结构,这样可以保证模型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但与此同时可能产生大量关联表,优化时需要考虑精简。另外通过脚本相关算法的优化以及调度机制的优化,提高运行效率,从整体上缩短仓库运行的时间窗口。

据上述目标原则,物理模型优化主要通过数据冗余和数据清理、拆分以及针对Teradata性能优化来实现。在进行脚本优化时要先优化关键脚本,脚本优化要注意与物理表结合。优化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工作,保证优化不改变应用正常应用,也可以验证优化效果。优化尽量选择在仓库的非主要运行日进行,避免资源紧张对正常运行造成干扰。

参考文献

[1] 郑承满.数据仓库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中国金融电脑, 2012(07).

[2] 冯健文,林璇.基于ODS的数据仓库模型研究[J]. 微计算机应用,2012(04).

篇4

摘 要 仓库可视化管理系统在新时代的社会物资仓库物流领域中普遍存在着,它作为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不仅可以提升仓库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而且还完善了仓库管理的模式以及优化了仓库的业务流程。本文通过对物资仓库可视化管理系统设计目标以及物资仓库可视化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进行剖析,希望可以为湖南广电总台的物资仓库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保障,也为物资仓库可视化管理系统的设计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物资仓库 可视化管理系统 设计

物资仓库可视化管理系统主要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实现物资仓库物资管理的物资采集、物资传输、物资处理以及物资可视化的系统。目前湖南电视台仓库物资管理还停留在相对落后的阶段,仓储信息化的缺陷非常明显,货物在货架上堆放没有章法,也很少考虑货架上的货物先进后出、后进先出,还是后进后出的等要求;盘点还靠手工,需要员工一箱一箱地搬货物才能清点清楚。这种仓储管理相对落伍的模式已经愈来愈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所以我们要实现物资仓库可视化管理系统,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改变仓储模式,将物资仓库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及仓储状态的可视化作为新时期仓库物资管理的必然手段。

物资仓库可视化管理系统作为物资仓库的管理工具,它不仅具有全面性还具有完善性。这两点主要体现在:它作为一个仓库管理系统,首先应该遵从用户的意愿,对现有的仓库系统进行处理并且及时优化仓库的管理空间和仓库的作业流程;另一方面,物资仓库可视化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仓库内货物的位置、货物的状况、货物是否参与活动等信息,进而提高物资仓库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物资仓库可视化管理系统不仅仅可以单独成为一个管理系统,还可以成为一个小的分支系统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分支系统相互结合起来,对全台的资产资源进行全面的管理。

一、物资仓库可视化管理系统设计目标

(一)该系统首先就要具备安全性,要取得用户的信任,还要对用户建立权限设置,这样既保证了系统的安全也保护了用户的安全。

(二)实现物资仓库的可视化管理,可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也方便识别员工,完善传统管理的局限性。

(三)实现物资仓库物资信息的可视化,有利于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物资仓库中物资及货位的详细情况,例如:物资位置、物资情况、货位情况等相关信息。这样一来可改变传统数据信息的抽象性,增加其可读性和易识别性。

(四)实现物资仓库物资查询结果的可视化,可以根据需要按任意规则查询所需的库存信息,并辅以文字或图形等可视化形式展示,为管理者提供多方位的、以各种图形直观表示的统计信息,协助领导及时了解仓库的业务情况,总结货物存储规律,随时提供一些可行性强的方案来优化库存模式和库位分配方案。

(五)实现在物资仓库物资信息的可视化和物资仓库物资查询结果的可视化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随时自动了解出入库的信息,并及时提供一些适合物资仓库发展的策略。

(六)物资仓库的可视化可以为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大家可通过这个信息平台进行交流,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正,以避免内部有些管理者越位、缺位的表现。同时还可以让员工们互相监督、互相学习,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物资仓库可视化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一)系统管理模块

这个模块就是系统与用户的“安全箱”,它主要就是系统和用户的相关权限的设置和管理。例如:如资产管理部主任能够检索到所有有用信息;仓库保管员可得到仓库作业的必要信息,但是除了本职工作以外的关键信息则无法获取。

如果说把物资仓库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小的分支系统与其它分支的子系统相互结合起来运行的话,系统管理这个该模块则在整个资产管理部的大系统中体现出来。

(二)信息可视化模块

信息可视化模块是一个非常形象、非常逼真的模块,它作为物资仓库可视化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要承担怎样显示的重要作用,还要提供仓库中物资信息多种信息运行场景的查询显示。

该模块提供基于仓库运行二维场景的多种信息查询显示。如实现静态信息查询,即当鼠标点选到货物模型时,会显示模型对应的货物的信息及该货位的历史出入库简要信息,例如:何时入库、何时出库、是否参与活动等等。其他基本信息的可视化显示和查询,包括基础数据管理、用户管理、报表打印、仓库货位管理、库存管理、出入库管理等信息。这样一来,方便了管理者对于货物的熟知程度,也使得工作的效率得以提高。

(三)标准化管理模块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资仓库的可视化管理系统也不例外,它要对仓库中的物资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给予它们相应的代码,货架有货架的代码,货物有货物的代码,工作人员有工作人员的代码。同时还要根据各种库房、货架、物资等相关数据、信息建立简单的模型,如方形或圆形,并建立仓库的“电子平面地图”,从而能够清晰直观地了解到库房内所有物资的基本情况与库房内部情况。这样一来可以清楚直观地了解仓库内的所有的物资信息情况以及库房的信息情况。

货物代码以电子标签的形式来实现,货位代码与库位、货架位的电子标签也是一一对应的。电子标签技术,类似于条码扫描,但能减少采用条码标签时的一些弊端,它的读取并不受尺寸大小与形状限制,其数据存在芯片中,记忆容量大,而且可以免受污损。电子标签可以重复使用,周期长达十年。

入库时生成的电子标签是可视化管理信息系统中多个模块的纽带,出库、盘点、调配、借用、统计查询等情况下均已此标签作为搜索查询的依据。

(四)日常业务管理模块

这部分是对所有物资入库、出库、盘点、调配、借用管理和维修情况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事务。管理员通过调取系统内的出入库的相关信息,交给主管领导审批后,再进行接下来的工作,比如:出入库的登记、现存货物的盘点、货物位置的重新分配等等。这样可以确保资源的完全利用,也可以避免缺少某些货物给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不能忽略日常业务管理这个模块,凡事从细节抓起。

(五)查询统计分析模块

如果要开展一项好的工作,就要事先对现有工作中相关信息的状态进行深入的了解,随后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查询统计分析模块就是对仓库物资所处的状态进行查询,之后对系统中的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不同周期的报表,并通过可视化的货位显示和条形图、柱状图、饼图等图表统计,为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并且更为直观的数据,清楚明确地了解仓库现存的物资,及时对需求的物资做好协调准备。同时还可设计合理的仓库数据库并利用这些数据统计和分析仓储变化规律,研究仓储策略,研究仓库作业的优化方案,实现对货位和出入库顺序的优化等等,使传统的仓库管理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更加合理和高效执行。

(六)数据管理模块

数据管理就是对原有的安全性较差、易损度较高、不容修复的数据进行加密、备份或者维护,进而提供一个更好的、更安全的数据存储的环境。数据管理模块就是对系统内的数据进行安全处理,给予它们一份安全保障,避免其他外部因素给它们带来的危害,使得数据失真、数据丢失。数据管理模块不仅仅是为了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保护好仓库内数据的完整性,也为了工作人员能够顺利地开展工作提供一个安全保障平台,进而促进整个资产管理部门更高效率地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台各栏目和各部门。

三、结束语

信息的作用在于应用,在于支持决策。在低水平的应用中,往往只是系统采集数据,人工进行决策,而综上所述,通过对物资仓库可视化管理系统设计目标以及物资仓库可视化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进行剖析,了解到了物资仓库可视化管理系统主要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实现物资仓库物资管理的物资采集、物资传输、物资处理以及物资可视化的系统。所以我们要实现物资仓库可视化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技术来改善陈旧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可视化管理系统决策的功能,大大提高仓库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实现非生产性资产的零库存管理,降低管理成本。

参考文献:

[1]王宗喜,徐东.军事物流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

篇5

1.1仓储信息化现状

R物流有限公司是R集团下属国有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注册资本500万美元,总资产近3亿元人民币,是全国AAAA级综合物流企业,国内重型机械装备业供应链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引领者。因业务不断拓展及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业务从传统的物流业务发展为以信息管理为依托,提供集仓储、运输、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商贸物流、信息咨询等于一体的装备机电行业的供应商物流服务商。经过十多年来的发展,R物流公司已拥有及管理超过20万m2的现代物流中心,自有大型仓库面积超过10万m2,自有车辆过100台,年货运量超过100万t。物流总部设立在珠江三角洲的交通枢纽—广州,在上海、天津、成都三大中心城市设立分公司,公司物流业务辐射全国,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常熟、大连、西安、沈阳、重庆等大中型城市均设立办事处及服务网点,在全国形成辐射状的物流管理网络。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R物流公司与客户之间保持的是战略伙伴关系,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物流规划、资源整合、方案设计、业务流程重组、供应链优化及物流信息化等一体化物流方案。公司根据生产和管理水平现状,自主开发并投入使用了包装GPRS/3G作业系统、车辆自动识别管理系统、条码枪仓库物流管理系统、GPS监控系统、运输管理系统、成品仓储管理系统、综合信息平台、办公自动化OA系统等共计21个信息化系统。建立了包括网络、数据库和各项信息管理系统在内的工作平台,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然而,公司仓库一线作业中仍使用人工操作,依赖于纸制信息的交流,站在绿色环保的角度上,严重浪费了资源,工作差错率也极高。在仓库作业中,人员效率得不到提高,信息传递不够迅速,库存积压过量,时常出现爆仓情况。但R物流公司最大、最主要的客户是R电梯公司,由于电梯产业的特殊性,自动化立体仓库并不适用于此类货物的存储。所以,如何更有效的使用适度且超前的仓库管理模式,是公司急需考虑的问题。

1.2库存管理现状

由于R公司涉及仓储、运输、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商贸物流、信息咨询等一体化物流服务,因此本文基于仓储业务中成品仓的仓库管理,对其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新看法。在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大量库存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成品仓长期处于爆仓状态;一味的把货物堆放在通道、月台等地方,空间利用不合理;员工操作速度慢,经常加班至凌晨2、3点;对员工没有一套明确的考核标准,责任分工不明确,导致效率低下,操作过于多余重复,员工职业素质有待提高;过于依赖纸上作业,效率低、差错率过高。仓库作业流程优化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R公司仓储管理问题分析

2.1商品库存积压严重

R物流公司最大也最主要的客户是R电梯公司,随着电梯公司效益的快速增长,R物流公司也随之做大做强。然而由于房地产具有时间的特殊性,电梯送达楼盘的时间必需准时,不能过早,更不能推迟。过早送达,由于新楼还未到安装电梯的时间,加上房地产商没有电梯存储仓库,这样电梯在客户那里的存储会有问题;推迟送达,电梯的安装时间将推后,整个楼盘的销售也将推后。所以电梯发货时间不能确定,导致成品仓存货日积月累,已经超出仓库所承载的合理范围。公司成品仓所存放的货都是以“箱”为单位存储,不同的箱头有不同的代码,其大小、尺寸、重量也不同,不同的箱头放在不同的仓库中,例如C01放在F仓,A02放在Z仓。由于每台电梯的梯型都不尽相同,所以不同梯有不同数量、不同种类的箱头构成。这也直接导致了其存储、运输的不便。R物流公司成品仓有11个大仓和部分小仓,仓库设有叉位,用于暂时存放待发货箱头。每个仓库的建筑结构都相同,仓库分为左右两边,以一条通道隔开,库内分设35垮,第9垮和第22垮为通道。

2.2过度依赖人工操作

由于箱头都是按照严格的包装标准制作而成,且大部分箱头都体积庞大,非人手可以搬动,也不是一般的货架设备可以承受。库内操作都依靠龙门起重机、桥式起重机、叉车等装卸搬运设备。鉴于电梯产业的这种特殊性,自动化立体仓库并不适用于此类货物的存储。因此仓库都依靠人工手动操作设备,进行货物的装卸搬运工作。仓库作业流程中,收货、拣货、发货、盘点等环节无不需要大量人力去操作。收货时,本可以将明天要发的箱头调出,而仓管员却直接入库,在拣货环节再调出,多余操作既浪费时间又耗损机械设备。人员散漫,效率低下,每天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花在拣货过程,再加上部分箱头并不在系统库位中,因而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去寻找这些箱头。发货前,仓管员需对待发箱头进行点数,总会出现不齐的情况,仓管员便到处奔走寻找遗漏的箱头,费时费力。发货时,依靠仓管员在发货表里勾选已装车箱头,来确定装货情况,有时一个仓管员要同时发三到四台车,于是便经常出现发错货、发漏货的情况;盘点时,由于货物本身尺寸大、堆放太高,所以高层的货物条码无法用条码枪扫描,需要靠人工手输条码。而盘点人员一味求速度,手输信息错误,直接导致复盘工作量增加,这些都是不必要的多余工作量。而作业过程中,每一项操作都离不开大量的打印纸、厚厚的单据,纸上作业的依赖度过大,极大地浪费了公司资源,且无法保证工作的效率与准确率。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仓库流程的进度,标准化作业也无法实现,不但对公司形象会造成影响,也会动摇公司与客户间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2.3库位更新不及时

对于为何部分箱头并不在系统所示库位中导致拣货难的问题,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原因:(1)货物入仓时仓管员未及时扫描入库,或出现扫错库位情况。(2)吊机在库内作业时,调动箱头调整库位,改变了一些货物的库位但未及时在系统中更新库位,或出现遗漏、条码手输错误等情况。(3)拣货时,叉车手没有把货物叉入指定叉位,而是叉到其他地方去了,导致第二天点数时找不到箱头。总之,主要是因为货物在移动时库位没有即时更新,影响到仓库作业的流畅。而有时因为各种原因而取消了发货计划时,已经拣出仓的箱头便暴露在仓库外或叉位上,并没有及时重新入库,于是出现破损、丢失、发往其他地方的情况,而以后再次发货时却无法找到相应箱头,直接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而库内部分货物的储存堆码也不合理。货垛堆放不整齐,垛距不标准,常出现垛压线的情况,货物堆码的朝向也不是完全同方向,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给扫描箱头条形码、更新库位带来不便,影响了拣货和盘点作业。

2.4员工责任制考核不到位

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企业对基层业务监控的力度与范围也在不断的加强与扩大,面向责任人与面向责任全过程的多方位、综合性责任制的考核制度将是企业信息化之后内部管理制度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仓储业务的全过程考核与监控将是企业全面落实面向过程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基础。R公司的基层管理有明显的缺陷,即无法对一线员工的作业进行有效的监管。这不仅无法明确责任分工,滞后了工作效率,更无法实现员工考核,薪资标准不统一,严重时会引起员工不满和躁动心理。尤其是针对叉车手和吊机手,这两种特种操作人员,鉴于其操作的不确定性和特殊性,公司尚未出台一套完善的考核标准对其进行监管。吊机的起、落、移动等动作都靠吊机手的手动操作,而这些动作是否多余、是否可以简化,管理者都无从考察。且由于责任划分不明确,对叉车手在搬运过程中出现的无效搬运和运送失误,都无法实行监管,装卸效率和正确率都得不到保证。而仓库作业的实现都离不开叉车和吊机,所以叉车手和吊机手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着仓库作业的效率。

3R公司仓储管理模式发展对策

3.1调整库内布局

(1)清空通道。公司一味的把货物堆放在通道、库外等地方,箱头放在库外经常被日晒雨淋,不仅影响作业的流畅性,还极易损坏箱头和箱内贵重器材。仓库管理员必须尽快调整货物储存位置,空出更大的分拣区域,降低在库库存,要平衡存储空间和劳动时间,体现企业战略和其他方面的发展要求,向上发展的同时提高平面利用效率。

(2)改变随机储存方式。随机存储是指每一个货品的存储位置都是随机产生,并且当存储量发生变化时其位置可以改变。这就意味着任何物品可以被存放在任意的、可利用的位置。这种存储方法的优点是储位可共享,因此只需依据库存商品的最大在库量设计即可,相应的储区空间使用效率就比定位存储要高。但是这种存储方法由于位置不固定,商品的出入库管理及盘点工作就有较高难度,随机储放与定位储放比较,可节省35%的移动储存时间并可增加30%的储存空间利用率,但不利于货品的拣取作业。可以看出随机存储适用于厂房空间有限,需要尽量利用储存空间或者存储的是种类少、体积较大的货物。而之前提到,不同箱号的箱头固定放在某个仓库中,但仓库内同一箱号的箱头都各自有独一无二的工号,这种种类多、体积较大的货物,并不完全适合随机储放。货物任意存放在空着的货位上,不细加分类,这种不固定货物的货位虽然有计算机配合管理,能充分利用仓容,但采用这种方式仍然需要遵守仓储的分类安全原则。每一个仓库所存放箱头按其规格型号不同,可以存放2000到3000不等数量,大部分箱头都有明确的库位,但仍会有部分箱头不容易找到,而仓管员却盲目的期望在上千个箱头中“巧遇”对的那个,费时且费力。建议首先在现有的库存中,通过系统检索把存放两年以上的存货清出,统一放在仓库角落。其次,逐步告别随机储放方式。通过观察发现,经过上游营业、调度、营运等部门层层计划的安排下达,每一辆车所运送到仓库的成品,其工号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在客户方向、流通方向、合约时间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联系。若成品入库时,随机储放,等到发货时不免又会增加工作量。所以,在箱头入库时,吊机应尽量把同一批货物放在同一垮,先准备库位再入库,而不是随机找空任意存放。

(3)调整临时货位。要想对仓库进行优化,首先要从合理布局开始,基本的原则是要对产品和产品的流动进行有效的分析,确定仓储设施的布局。调整后,明显减少了吊机的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出库时,吊机手把箱头吊出库位,放在最临近的通道上,再由叉车手把箱头叉出仓库;入库时,叉车手把箱头叉入B通道,吊车手再根据之前安排的库位,把同一批货物有计划的放入库位中。

(4)建立员工考核标准。由于R公司并没有一套考核标准对一线员工进行监管,所以会有员工散漫不专心、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本文认为,可以在时间控制上对其工作进行监管。若有一套系统,可以即时掌握叉车手和吊机手的每个动作,并即时显示其动作所耗时间,管理层可以从屏幕显示上随时看到正在操作的员工动作,员工也可以互查工作效率,构造竞争环境。

3.2实现仓库作业无纸化

3.2.1系统特点介绍。立足R公司仓储管理现状,针对入库、出库、仓储作业这些模块开发一套新的系统。仓库管理系统全面引入条码技术后对仓库的到货检验、入库、出库、调拨、移库移位、库存盘点等各个作业环节的数据进行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保证仓库管理各个作业环节数据输入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的真实数据。

3.2.2仓库作业流程优化。针对R公司仓储管理现状,充分利用条形码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将所有条码枪操作都通过无线网络与仓库现场LED电子大屏幕进行智能互动,告知操作员、管理者等人员进行相应操作。

(1)收货作业流程优化。首先对仓管员进行业务培训,明确两点:一是收货时,仓管员必须对照出梯表检查是否有次日要出库的梯,把次日要出库的梯迅速挑出,不入库,减少重复操作;二是对仓管员进行责任分配,每个收货区配固定的仓管员收货。减少仓管员来回走动的时间,明确作业责任。在实际收货过程中,由仓管员手持条码枪,进入入库作业系统,再确认仓库代码,读取吊机正在作业的箱头代码,再扫描库位。整个过程仓库LED屏即时显示所有动作。这种收货方式,不依靠纸张记录,有利于保证入库信息的及时与准确,

(2)拣货作业流程优化。仓管员手持条码枪,进入拣货作业系统,再确认仓库代码,条码枪逐个显示需出仓箱头代码和库位,仓管员根据提示找到箱头并扫描其条码,确认已拣。整个过程,仓库LED屏即时显示所有动作。这种拣货方式,避免了仓管员对照出梯表去找货的现象,也及时记录了箱头移位情况,不至于遗漏或丢失。

(3)发货作业流程优化。发货前点数,仓管员手持条码枪,进入发货作业系统,再确认叉位,条码枪读取叉位内每个箱头条码,条码枪提示此叉位内货物是否备齐,若不齐仓管员可进入系统查找并根据显示快速找回。发货时,仓管员进入发货作业系统,再确认车牌,读取正在装车箱头条码,根据条码枪提示确认所装货物是否正确,装车结束后确认余货情况。整个过程,仓库LED屏即时显示所有动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仓库发货无纸化作业。不仅节省资源,还能有效控制差错率,并向管理层提供了最有效的监管条件。

篇6

一、方案背景

上海安吉汽车零部件物流有限公司(简称为“安吉零部件”)主要负责管理SVW(上海大众)的售后零部件订单及向上海大众分布在全国的4S店或分中心配送零部件等业务。上海大众负责零部件的采购,将采购的能满足一段时间销售数量的零部件存放在7个发货仓库中,由于发货仓库面积不足和库存数量过大等原因会将采购的其他的零部件存放在2个非发货仓库中,当发货仓库的库存不足时,非发货仓库要向发货仓库及时补充零部件,每个发货仓库储存一定种类和数量的零部件,同时7个发货仓库储存的零部件的种类各不相同。当安吉零部件的SAP系统接到4S店或分中心的订单后会根据订单要求向订单中涉及到的发货仓库发送零部件配送要求,然后接到订单请求的发货仓库会根据规定的发货流程,外库(发货仓库)会将订单中的零部件集齐后用载重量为5T的栏板车(每个发货外库配备一辆5T的栏板车)将零部件短驳至CPD仓库,CPD仓库集齐订单上的零部件后再统一向4S店或分中心配送。

二、安吉零部件仓库现状分析

目前,安吉零部件售后仓库的数量为9个,这9个仓库中一个是上海大众配件中央总库CPD,另外8个为外库,其中2个外库为非发货仓库,其余6个外库均为发货仓库。除其中一个发货仓库建在浙江昆山市之外,其他8个仓库都建在了上海嘉定区,这些外库均为中央总库CPD服务。

安吉零部件存储配送模式可以说是精细严谨的操作流程化,然而面对高额的订单量,由于任务量及到CPD的距离不等,6个外库(发货仓库)的零部件到达CPD的时间一般不一致,当时间上来不及时就会导致订单不能按时完成;此外,由于每天的订单量较大,但CPD总库及6个发货外库的库存有限,两个非发货仓库对发货仓库补货不及时也会造成订单不能按时完成。安吉零部件目前要增加仓库数量是必然的选择,但同时单纯的增加仓库数量是无法解决现有问题的。仓库的选址、库存和运输决策是决定物流管理绩效水平的三个主要因素在本案例中,几个仓库均处在内陆且相距不远,运输方式均为公路运输。我们需要侧重考虑新增仓库选址、仓库布局和库存优化,便能进一步改善安吉公司的现有问题。

三、具体优化方案

3.1对外库(发货仓库)与总库发货同步性问题的优化方案

3.1.1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新仓库选址

建立仓库需要考虑的是以下几个方面:建设费用,主要指固定资产的投入,像房屋等;运输费用,包括燃油费等;存储费用,包括仓库保管费和货物损失等。而总体的目标要使包括建设费用,运输费用以及存储费用在内的总费用最少。

在建立模型之前,我们先做如下假设:

新建仓库建在上海嘉定区内,在上海有可供选择建址的地方;

新建仓库属于发货仓库之列;

新建仓库与其他发货外库一样,配备一辆5T的栏板车;

运输费用与距离成正比;

新建仓库的容量足够大,可以弥补当前缺货的状况;

全国4S店的零部件平均日需求量已知;

现从n个备选地址中选择t个作为仓库,使得整个配送系统的总费用最小。建立数学模型,引入如下变量:

n:新建仓库备选地个数

t:实际拟建仓库个数

Xi:新建仓库到达CPD的距离

Hi:从新建仓库到CPD运输单位距离货物的运价

Gi:从非发货仓库到新建仓库的距离

Ki:从非发货仓库到新建仓库运输单位距离货物的运价

Qi:从新建仓库运到CPD的货物数量

Di:第i个仓库存储货物的单位存储费

Ei:CPD按照订单对新建仓库的需求量

Si:新建仓库的面积

Pi:备选地的地价

Yi=0,表示不在第i个备选地建仓库;1,表示在第i个备选地建仓库

模型中的目标函数是使总成本最小,其中第一项表示从仓库到CPD的运输费用,第二项表示新建仓库的建设费用,第三项表示仓库的存储成本。

约束条件项,第一项表示仓库运到CPD的货运量要满足CPD按照订单对仓库提供零部件的需求量,第二项表示在备选地中选择t个建立仓库,第三项表示变量的取值限制。

3.1.2利用数学模型重新选定CPD

重新选定CDP就需要使CPD到所有服务对象点的距离总和最小。要考虑各个仓库之间的距离,即使全体被服务对象来往的平均路程最短。具体方法:

(1)用 Floyd 算法求出距离矩阵 D = (dij)vv:

(2)计算各顶点作为选矿厂的总运力 m(vi)

(3) 求 vk 使,则 vk 就是CPD应该处在的最佳位置。

3.2非发货仓库及时补货问题的优化

3.2.1汽车售后零部件分类标准

根据汽车售后零部件使用频率和体积,可以其分为三个等级:A类、B类、C类。3.2.2不同等级售后零部件补货模式

对于A类使用频率高且体积小的零部件,根据其需求量大的特点,采取主动持续补货的模式。即保持发货仓库对于这类零部件维持固定的数量不变,持续补货,避免了此类产品的缺货问题。

对于B类使用频率较高但体积较大的零部件,在考虑满足需求量的同时也要考虑库存数量多了以后所产生的仓库面积的占有问题。所以主动持续补货的模式不适合这类零部件。所以设置库存数量临界值,当库存下降至此值时,进行补货。

C类零部件是使用频率最低的产品,每日需求量较少,并且在订单之间间隔时间较长,所以可以采取当库存为零进行补货。库存状态图如下:

参考文献

[1]罗兵,杨秀苔,熊中楷.部分短缺量拖后时的边补货边需求EOQ模型及应用[J].系统工程,2002, 20(2):46- 50.

篇7

一、前言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内部结构复杂,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对其内部管理和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银行有着庞大的客户群体,其经营服务的范围涉及经济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对此,银行必定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如何管理这些浩如烟海的数据,以及如何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成为银行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而数据仓库的最大优点在于它能把企业网络中不同信息岛上的商业数据集中到一起,存储在一个单一的集成数据库中,并提供各种手段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因此,对于银行来说,有必要建立数据仓库以优化银行的内部管理和控制,同时为银行增加更多的商业机会,最终提高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银行的经营效益。

二、数据仓库的含义与特点

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著名信息工程学家Inmon博士提出了“数据仓库”的概念:“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包含历史数据的数据集合,它用于支持经营管理中的决策制定过程。”数据仓库是一种管理技术,它将分布在企业网络中不同站点的商业数据集成到一起,为决策者提供各种类型的、有效的数据分析,起到决策支持的作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面向主题,而传统数据库面向应用。主题是一个在较高层次上将数据归类的标准,每一个主题对应一个宏观的分析领域,是用户使用数据仓库进行决策时所关心的重点。例如在银行中存款情况、贷款情况、客户情况、利润情况等都属于主题。数据仓库有四个特点: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面向分析的;数据仓库是集成的;数据仓库是稳定的;数据仓库是随时间变化(增加)的。建立数据仓库的根本目的是从各子系统中筛选出与决策支持相关的数据,再从中进行分析处理,得出与辅助决策相关的信息,数据仓库为决策支持系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三、数据仓库技术在银行业中应用

(一)数据仓库在银行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1.有助于商业银行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商业银行高效、安全经营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其决策者对自身经营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数据仓库系统为商业银行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自己的资产负债数量及其分布、头寸调度情况、信贷资产分布情况、客户的信用情况等,提供了必须的服务手段和有力的技术支撑。2.有助于银行进行市场细分,进而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获得“深度效益”。在金融市场开放环境中,银行竞争优势的来源是对每一位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银行只有通过以客户为中心的决策支持系统,才能使用科学的方法实现个性化服务。在数据仓库系统的帮助下,商业银行可以按照客户为银行创造盈利的多少和盈利潜在可能性的大小将自己的客户进行分类,进而根据不同客户以往的消费习惯预测其未来的消费倾向,并结合外部经济、人口统计等相关数据预测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3.有助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决策支持。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案的确定和未来战略决策的产生,都是以对现实的分析和对未来的预测为基础的,都是靠准确的数字为依据。借助数据仓库系统能进行不同银行产品的盈利性分析和风险性分析,为商业银行提供了综合不同运行平台上的业务数据,并结合外部信息汇集在一起萃取出银行有利策略。4.有助于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数据仓库的建立和数据挖掘的开展能帮助商业银行随时调用与自己有业务往来的客户的业务数据,并能据此推断出客户信用情况,为商业银行减少内部经营风险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在结合外部环境相关经济数据的基础上,数据挖掘还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掌握同业经营状况和国内、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减少外部经营风险。5.利用数据仓库系统,银行可以有效地对内部的各种资源(如人力资源、网点资源、产品资源、物质资源等)进行科学调配,尽可能地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使现有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能。6.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促进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数据仓库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银行逐步规范管理流程、优化业务处理、提高资本利用率,并逐渐实现向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是银行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二)数据仓库在银行业中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的多家银行已经在建设和利用数据仓库系统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总的看来,在规模和功能上,国内银行数据仓库系统的建设和利用水平与国外银行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首先,国内银行数据仓库系统的建设起步比较晚,同时数据仓库系统的建设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次,国内银行规模庞大、分支机构众多、内部管理复杂,难以在短时间完成规模大、功能全、利用率高的数据仓库系统建设;第三,由于多数国内商业银行刚刚完成从专业银行或政策性银行向现代化商业银行的改制,在完善和加强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建设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数据仓库系统不同于其他的应用系统,它是为企业的决策、管理以及长远发展服务的,它与企业的管理决策水平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只要对数据仓库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只要在数据仓库系统建设方面有明确的、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规划,只要按照数据仓库系统建设的规律去稳步实施,只要能够充分利用数据仓库系统来为管理决策服务,那么国内的银行一定会在数据仓库系统的建设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同时也会从中获得丰厚的回报。

篇8

关键词:需求分析、供应能力管理、仓库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越来越重视对满足自身产能的供应能力的规划和再设计。许继智能中压开关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企业。该公司通过仔细分析需求来修改仓库设计方案,最终满足了企业发展实际需要。

许继智能中压开关公司主要生产经营12―40.5kV高压开关设备,产品有100多个品种、1000多种规格。该公司于2010年投入使用的5万平方米现代化生产厂房,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集研发、设计、制造、试验及销售一体化的单体中压开关厂房,配置了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并根据公司发展规划设计好生产工艺线以及各区域的划分。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应用“需求与供应能力管理”理论,该厂的仓库设计得到了显著优化。

一、需求与供应能力管理

需求管理是认识和管理对产品的全部需求,并确保主生产计划反映这些需求的功能,具体包括预测、订单录入、订单承诺、分库需求、非独立需求、厂际订单及维修件需求等。广义上讲,需求管理包括筹划仓库地址、从制造源到仓库的替运方法、仓库布局、物料搬运与作业。供应链理论发展到今天,出现了“需求链管理”理论。需求链管理更是强调了需求在整个链条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供应能力必须与需求相匹配。

需求与供应能力的匹配管理,突出了需求的内容,需求链所包含的与供应链逆向的内容和功能越来越多。供应与需求链,是一个双向的信息、资金、物流的回路。供应和需求所关注的要点也不相同。供应链强调的是在既定的需求下如何更好地满足需求:而需求链侧重的是客户需求的分析和需求信息的有效传递。如何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即是需求与供应能力的匹配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关注的是许继智能中压开关公司仓库设计因素中仓储流量与生产的匹配,其中包括物流设计、各类仓储面积、吞吐量和收发频率等。

二、需求分析

具体包括仓储空间需求和吞吐量需求。

1 仓储空间需求(详见表1、表2)

2 吞吐量需求(详见表3)

三、仓库原设计方案

许继中压开关厂区内仓库原设计规划为:三个单位分别建设重型立体货架仓库,库房总面积3240平方米(不含一楼办公场地),计划设置1000×1 200×1000mm托盘货位4704个。仓库位置设在厂区东端南排第2~4跨,东数1N5间隔并列布局。

1 需求与供应能力分析(详见表4)

2 原规划方案的不足之处

无地面存储空间,造成大型物料无法存放,需在生产区域另外划分位置进行摆放:

要满足未来3年吞吐量的需求,需补充购买叉车来增加吞吐量,但叉车的使用成本以及带来的安全风险较高,且仓库的通道设计仅能满足3辆叉车的运行。

四、二次设计方案

为充分利用厂房高度实施综合立体仓库的建设,经研究进行仓库的二次设计,取消了原第二跨,通过延长第三跨的方式调整了库房规划。

在库房总占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在第三跨加长的巷道上建巷道式自动立体仓库,共设5个巷道、10列货架,货架高8层,有1000×1200×1000托盘货位4200个。堆垛机立体货架旁边可摆放重型立体货架609个货位(1000×1200×1000mm),同时留有近600平方米的地面区域为重型物件存放区域。

通过对需求与供应能力的分析(见表5),可以发现方案二的不足之处:

a)地面存储空间较原方案显著增加,为大型物料提供了900平方米的存放空间,但仍显不足,还需要在生产区域另外划分出约300平方米的面积进行摆放:

b)货架存放量超出需求30%,意味着近四分之一的货位闲置:

c)虽然满足了未来3年货物吞吐量的需求,但超出需求量67%,造成大量的供应能力的闲置和浪费。

五、第三次优化设计――需求与供应能力管理的应用

结合需求与供应能力管理理论,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创造具有调整功能的供应能力,尽可能减少因超量供应造成的浪费,并创造可调整的供应能力。该公司将二次方案中的堆垛机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设计进行了优化。

具体调整方案如下:将方案二中的5个巷道、10列货架、5台堆垛机,调整为4个巷道、8列货架、3台堆垛机(采用弯轨设计,1台堆垛机可对4列货架进行操作),1000×1200x 1000mm托盘货位3200个。堆垛机立体货架旁边可摆放德利施尔原仓库使用的重型立体货架609个托盘货位,同时留有近860平方米的地面区域为重型物件存放区域。(图2)

通过对需求与供应能力的分析,结论是:方案三的需求与供应能力基本匹配,能保证许继中压开关厂未来3年发展的需要;方案三通过调整堆垛机的数量,不仅减少了设备投入成本,也为日后中压开关厂跨越发展留有扩展空间,如3台堆垛机无法满足,可将弯轨改成直轨,增加堆垛机的数量,从而提高吞吐能力。(见表6)

六、需求与供应能力管理应用前后各方案的对比分析

1 库容面积(详见表7)

综合立体库(方案三)可以充分利用厂房的立体空间,不仅实现了货物入库、存储、出库发货的自动化作业,同时在保证满足生产需求的基础上优化了存储结构,适当减少货架数量,增加了860平方米的地面存放区域,解决了特种大件物料的存放问题,也为生产经营的后续发展在仓储方面争得了相应的空间储备(预留两列货道,可再建堆垛机式立体货位800个)。

2 仓库流量(详见表8)

方案二立体货架库仅能满足目前日常生产配套物资节拍流量的需求,但对生产高峰期突发的配套需求满足较为吃力,更无法满足今后3年发展的需要,其流量的不足只能通过再增加叉车设备来弥补。考虑到电气城整体物流配套规划(通用物资集中采购、配套管理),货物流量将增加到574―860个托盘/天,原方案无法满足生产节拍对流量的需求。而综合立体库(方案三)供应能力能保证每天出库750个托盘,可以满足未来企业生产发展需要。

篇9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APP;数据仓库;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56-0067-01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数据仓库作为数据挖掘与储存的支撑平台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数据仓库中人们的行为数据都将被记录积累下来,为分析者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渠道和数据支撑。移动互联网APP具有用户流量较小、变化迅速、数据杂乱等特点,因此,使用市面上已有的大型数据仓库并不合适,可为其开发小型数据仓库,对移动互联网APP的用户进行有效的数据积累与分析。

1 移动互联网APP数据仓库的应用需求

对于移动互联网APP数据的记录与挖掘,需要结合APP自身以及其用户使用规律的特点。首先,移动互联网APP自身数据规模较小,因此,其数据仓库也需要具备小巧、灵活的特点,不需要太大的存储空间,但能及时对数据进行灵活的反映。其次,移动互联网APP的数据规律并不稳定,需要数据库及时频繁上传数据,能够对当日的数据尽快做出分析,让APP的开发者有充足的时间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反应。最后,数据仓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不可忽视,不能遗失有效数据,同时保证所上传给APP开发者的数据与前端数据在数量、参数和信息维度上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数据的及时准确有效。

2 移动互联网APP数据仓库的设计思路分析

对于移动互联网APP的数据仓库设计思路结合了APP用户的使用特点和数据规律。首先,用户使用APP过程中所展现的信息状态,表现为关系型的数据联系,包括:用户个人信息,粉丝数目,与其他用户的互动,登录时间的规律规则等。因此,对于数据的统计和整理工作,需要利用它们之间的兼容性以及数据库的主从关系,将数据自动地同步到所建立的数据仓库中。其次,在APP用户的使用过程中,每当用户进行一次操作,便会在服务器端产生一条用户的行为日志。它们往往以日志文件的方式存储下来,规模较大、随意性较强。因此,对于这类数据,需要每间隔一个特定的时间便将他们录入到数据仓库中。在数据转化过程中,注意数据的整齐性和有效性,以及改变格式的失真风险。此外,对于在客户端产生的数据,其数据存在形式往往具有无规则、随机性强的特点,但这样的数据形式可以用来展现用户对APP的使用全貌。对于此类数据,需要将其完整地体现出来,可用于分析用户的使用规则,摸索用户体验的实际操作。最后,在前端数据录入数据仓库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检验,包括检验数据的一致性,是否存在多余参数和无效格式等。

3 数据仓库在投入使用中的应用实践

3.1 移动互联网APP数据仓库收集到的数据情况

在移动互联网APP数据仓库的投入使用过程中,经过数据迁移,原始数据主要形成了以下3种数据形式:1)同步到集成前端数据库中的数据。这一部分的数据,是没有经过加工直接同步到位的数据。它们是即时性的,具有自动同步功能,在任何时刻进行查询都可以获取实时数据资料。但由于经过的整理较少,因此,这个数据库中的数据,并不利于整体信息的收录和分析,更适合即时性的资料查询。2)来自服务器的集成数据。这些数据是经过格式化的,收录在数据仓库中提前建好的格式匹配的数据表中。由于用户的资料和行为日志是不断地生成并更新的,因此,这部分的数据资料是每隔一段时间(通常由自己设定)自动收集上来的。在收录这部分资料前,系统会对于之前的信息进行切断式的总结,以防止丢失必要的数据资料。格式化的服务器日志数据,比直接集成的数据资料所占空间更大,因此,这部分数据库的规模,比集成前端的数据库规模大十倍左右。同时,因为其采用截断式的数据收集方式,为了避免前端数据被影响,数据的导入时间一般设定在服务器较为空闲的时刻。3)来自客户端的集成日志。来自客户端的操作日志,具备有序性、不完整性,它们是非格式化的数据。为保证其完整和规范,需要在导入到数据仓库前,集中对其进行格式化的操作。首先,需要进行数据清理和补齐。因为这部分数据在收录过程中会收录到系统自动生成的日志或者机器人操作产生的日志,因此,需要根据APP自身的特点,进行数据清理。而部分数据会有缺失字段的现象,通过设置,可以对发生字段缺失的数据进行补齐。然后,对数据进行格式化处理,将所有字段进行整理,形成统一完整的文本。最后,在数据仓库中建立好与格式相匹配的数据表,将格式化后的数据信息导入到数据仓库中。

3.2 数据仓库对于数据的存储管理情况

移动互联网APP数据仓库对于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方式决定了其对外表现数据的形式,这部分正是数据仓库运行的关键。APP数据仓库的组织管理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利用关系数据库系统。对于大规模的数据存储,保证其有序性及可操作性的关键在于关系数据库系统对数据的管理,随着时间的积累,数据也不断增多,关系数据库系统仍可以保持数据仓库的稳定性和有效性。2)并发操作技术的运用。由于用户访问系统数据短小密集,数据与数据之间多处于并行状态,这时需要并行操作,使用户的需求得以均匀分担,不会造成数据堵车。除此之外,对于整体信息数据,并行操作系统还能做到对所查询的信息进行分解并行,对查询数据进行分割处理,使数据信息得以有效利用。3)优化决策支持查询。移动互联网APP数据仓库的关系数据库系统对于决策支持查询有所欠缺,但结合优化查询器、数据库索引机制、数据连接策略等多部分的使用,决策支持查询逐步得到优化。从基础的通用查询到决策优化查询,移动互联网APP数据仓库的管理功能正在逐渐强化,并逐步向支持多维度分析查询进步发展。

3.3 移动互联网APP数据仓库的数据表现

数据仓库最根本的功能便是对于数据的表现,通过其反映的数据状况,开发者才能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现存的移动互联网APP数据仓库对于数据的表现形式主要集中在:多项数据的挖掘、数理统计与分析以及数据行为多维分析等方面。在数据仓库的应用当中,多维分析起到的作用最为强大,可以有效帮助开发者进行多角度的比较;数理统计的应用最为广泛,有效利用即可获取十分可观的效益。

篇10

【关键词】物资资源 仓储 集约化管理

一、实施背景及目标

(一)项目实施背景。为实现公司仓储资源的统筹利用和优化配置,推进物资全寿命周期管理建设,改变长期以来分散管理的格局,物资公司开展了仓储集约化管理的课题研究,制定了公司《仓储资源集约化方案》。

(二)仓储资源集约化管理的意义:1.仓储资源集约化有利于提升物资管理综合水平。仓储管理与计划、采购、合同、配送、质量、废旧等物资主要业务关联紧密。在需求计划编制阶段,运用仓储集约管理的综合平衡利库功能,可以及时处理积压库存,避免物资重复采购,减少项目采购资金使用;2.仓储集约管理有利于物资指标的提升。去年以来,国网、省公司将物资仓储资源管理作为物资重点工作方向,先后组织了清仓利库、盘活利库专项工作,并逐步加大在物资专业对标中的权重,指标设置的科学性越来越高,与其他指标的相关度越来越大。因此,建立集中仓储管理平台,有利于适时平衡公司区域库和周转库的物资仓储数据水平,保持质量、合同、配送等高关联度指标的先进性,实现物资工作的争先晋位;3.仓储资源集约管理是依法治企的需要。通过发挥仓储集约管理在公司供应链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弥补长期以来的实物管理漏洞,回归重视物料基础管理的格局,使物资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制度保障更加有效。另一方面,仓储集约管理的严谨性,最大限度地杜绝物资流失现象,规避关联岗位潜在的廉政风险,符合公司内外部上级机关对依法治企的工作要求。

(三)工作目标:1.实现公司仓储物资“一本帐”管理,以及定额、暂存、拆旧、结余等各类物资的集中管控、统一调配;2.实现物资入库、验收、抽检、维护、出库、调配、结余、拆旧、再利用、废旧归集的仓储全过程管理;3.统一各级仓库管理制度、作业规范、外观标示、布局标准,实现公司仓储管理标准化和基础作业信息化。

二、仓储资源集约化的做法

(一)建立公司仓储资源管控机制。建立以物资公司为龙头的物资仓储管理体系,对公司物资由物资公司集中管控。管控过程涵盖物资发运、到货、验收、入库、抽检、调配、出库、拆旧、再利用、废旧处置并与物资实际状态相符的完整数据链。制定公司仓储资源管理配套制度,建立仓储网络运转工作机制,统一各级仓库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仓储资源统筹管理格局。

(二)建立物资公司中心仓库。物资公司中心仓库作为公司物资资源储备和调配中心,负责与公司其他各级仓库、项目现场之间进行物资实物交互:1.功能定位。负责工程物资储存管理、废旧物资归集处置和项目结余物资回收利用。除直发现场和区域库物资外,其他物资均由集中储备仓库进行储存管理,后期根据项目进展的实际需要,由项目管理部门审批后进行物资领用;2.管理模式。日常作业委托外部成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公司定期进行盘点、督察和考评;3.仓库规划方案。标准仓库:面积约8000平方米,存放35kV及以下断路器、互感器、避雷器等小型体积电气设备,以及所有电压等级的绝缘子、电缆附件、金具等小型线路器材;存放35kV及以下箱式变压器、环网柜、开关柜、分支箱、变压器、电线电缆等中型体积物资。户外仓库:面积约8000平方米,存放大型体积设备和电缆、电杆等占地面积较大的材料类物资。废旧物资和结余物资专区:面积约3000平方米,按简易货棚设置,分类存放废旧和结余物资。办公区:面积约400平方米。

(三)实施公司区域库、周转库的标准化。按照省公司统一规划,物资供应公司仓库为公司区域库,既作为仓储资源集中管控的具体实施机构,又作为公司存放库存定额物资、应急物资和部分项目物资的场所,其仓储数据与ERP系统完全对应。周转库为公司各单位自有仓库,主要存放备品备件和短期暂存物资。按照国网公司仓库标准化方案,对公司各级仓库从库区布局、形象标示、工器具配备等方面进行规范。同时,制定实施统一的仓库管理制度和作业规范,组织全体仓储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操作演练,提升岗位专业技能水平。

(四)研发仓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利用条形码、射频等信息化技术,对物资存放数量、类型、型号、厂家、存放地点等信息自动统计、自动出入库。积极探索仓储物资全过程管理,建立物资仓储资源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对仓库所有物资的集中管控、精细管理和及时调度。将县公司纳入仓储管理网络。

1.仓储信息化建设。在前期建立管理流程和作业标准的基础上,研发仓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信息系统中固化仓储管理和作业模式,应用PDA、射频条码等基本物流技术,建立数据共享和管控信息平台,推动仓储管理向科学、效率、规范、严谨的方向转变。2.县公司纳入仓储网络。市公司仓储资源管理磨合改进期间,将县公司仓储管理纳入仓储网络,实现市县公司仓储管理一体化。

三、效果评估

(一)有效规避物资灭丢失风险。建立物资仓储资源数据信息跟踪档案,加强对到货验收、运行阶段抽查和退运等重点环节的管理,把公司每一项物资从出厂至废旧处置的实物流转全过程置于集中管控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