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规划方案范文
时间:2023-05-29 15:09: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业务规划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微格化 场景分析 规划流程 建设流程
一、概述
当前各电信运营商伴随业务多样化、接入带宽增加、安全保障提高、用户价值深入挖掘,对现有网络接入能力要求不断提升。针对现有综合业务接入区的微格化划分改造,可以确保用户接入距离更近更方便,接入带宽和质量更高,业务保障更全面,用户感知能力更强。
二、微格化基本原则
1、应充分考虑当地地形结构,边界宜采用城市河流、绿化带、街道、小区等自然形成的边界为主,不得出现重叠和空隙区域,避免不规则形状。2、边界完整的大型建筑群如学校、公园等不宜拆分多个微格。3、业务特征相同或相近的聚类用户市场和建筑群划分为一个微格。4、避免微格面积过大或过小,面积过大可利用的接入资源密度过低,面积过小则加大用户接入管理难度。
三、微格化场景分析
目前运营商基础网络建设重点已经从传统粗放型建设方式,向直接面向客户、聚焦和保障有价值客户、提升客户感知体验的向努力,我们将客户市场分析归类如下。1、住宅小区。包括各种住宅小区及相关配套建筑设施等。微格划分参照用户数量并结合区域内建筑分散位置和覆盖面积。新建规模较小的小区单独划分一个微格;新建规模和用户密度较大小区划分为多个微格;老旧小区结合政府针对其管道和配套设施综合改造治理方案,统筹划分为若干个微格,小区周边街道商也规划进小区所在微格中。2、大型商业区。由多家综合性商业企业及商住综合体组成,商住综合体和中央商务区楼宇单独划分一个微格,呈线状布置的商业街、独立地段成片布置的商业区按照潜在用户数量划分为多个微格。3、政企用户区。包括党政机关单位、以及相关配套附属设施,建议按不同单位单独划分微格,规模较大单位依据办公职能不同划分多个微格。4、工业园区。包括各类生产制造企业、仓储物流企业、高新产业公司等,特点是占地面积大,存在大量尚未开发区域。微格划分需配合园区中远期规划逐步完善,近期单独单位划分一个微格,今后结合园区发展进一步细化拆分。5、大中专院校区域。包括各类高职院校、大学城及配套建筑设施等。此类用户区域集中密集、年轻化、业务需求多样、黏性强,是微格划分重点区域。建议按照功能分类单独划分微格。6、乡镇地区。乡镇、团场主要是以目前最小的行政单位自然村或者行政村边界,配合道路、山川、河流走向作为分界线进行划分微格。7、聚类市场。除上述区域外,其它潜在集团客户、商业客户、个人客户集中化的市场。建议将单独一个聚类市场划分为一个微格,规模较大的聚类市场,按照功能和用户需求划分为多个微格。
四、微格化规划流程
基础数据整理及微格规划:
结合市政规划搜集整理所在综合业务区域内各类用户基础数据,记录区域内家庭用户楼宇单元数、用户数;集团用户如政企单位、机关事业单位等位置;新建住宅区需调查近期和远期规划的用户数和楼宇位置;其它类型客户根据功能分区估测近期和远期用户数量等。
对综合业务区内现有传输资源核实确认,绘制并标注各类用户基础信息图和表格。表格中应按片区分类注明各类用户以及片区内基站、室分等资源信息,统计潜在纤芯需求。
按照微网格划分指导原则,结合上述调查分析的基础信息,对原有综合业务区及其子区划分若干个微格单位。
分纤点规划:
根据微格区域划分并结合道路、管道等因素,合理选取二级分纤点位置。要求尽量设置在目标用户区域分布中心,与末端覆盖用户建筑物距离控制在200-400米以内,市郊、发达乡镇团场可以适当延长至600米以内。
一级分纤点本身不接入具体业务,作用是用户汇聚多条配线层光缆,通过收敛和调度确保用户业务在汇聚机房落地。一级分纤点位置选取需考虑所带二级分纤点位置,保证使用市政道路管道通畅、管孔数量充裕,便于扩容维护。
光缆规划:
规划内容包括光缆拓扑路由、段落长度、纤芯数量、纤芯分配方式等,引入光缆部分在规划阶段只需要根据所在微格前期预估用户接入点数量,并结合当地建设指导意见估算投资,具体方案在设计阶段确定。配线光缆:根据二级分纤点所接用户分类并考虑一定纤芯预留,推导出上行光纤需求,确定配线光缆的芯数,由所带的二级分纤点环路和链路数量确定配纤方式。主干接入光缆:根据一级分纤点所带二级分纤点数量,推导出上行光纤需求,确定主干接入光缆芯数。根据主干光交纤芯分配原则和一级分纤点数量确定主干光缆的配纤方式。
结语:微格化是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的细化,目的是深入挖掘目标用户和有价值的市场区域,在为用户提供更加细致的服务,让广大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下,提高电信基础设施投资的有效性。
参 考 文 献
篇2
三、强化品牌建设、完善税费管理、发挥集聚效应、加强基础工作、强化组织领导等,具体材料详见:
现代服务业发达程度是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把**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市、建成“中等城市、和谐**”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客观需要和必由之路。
一、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市为载体,依托**区位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等优势,服务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36.6亿元,比上年增长23.3%,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8.3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服务业总量位居**市各县(市)区第2位。特别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市人均生产总值已经达到53322元,成为**地区重要城市和全国百强县(市)。**经济圈的崛起、**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等发展大势的形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服务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发展潜力明显增强、发展基础日益雄厚,全市现代服务业框架体系已经确立,为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力的推动作用。
----雄厚的经济基础将推动我市服务业快速崛起。全市经济长期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不仅为
一、二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又为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三次产业的协调均衡发展已成必然。
----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将推动我市服务业快速崛起。我市已基本形成面向全国的交通圈,**高速的建设,将加快催生现代物流、金融、信息、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区域间协同发展和一体化发展已成大势。
----丰富的区位资源和浓郁的满族特色文化将推动我市服务业快速崛起。我市世界文化遗产、湖泊、山脉等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和特有的地方历史文化,造就了极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人文景观仍然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成功,更加快催生旅游、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势在必行。
----“三区一带”的建设将推动我市服务业快速崛起。我市正在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向“山水园林城、文化旅游城、新型工业城”迈进,“三区一带”作为培育新的增长级、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集约发展的平台,必将加快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促进区域间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布局,提升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但是,当前我市服务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新兴服务业企业规模小,带动性不强,服务知名品牌不多,体制机制不活,服务业改革不到位,等等。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市为契机,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服务功能,扩大社会就业。围绕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市和“中等城市、和谐**”的奋斗目标,以促进生产业发展为重点,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国际化带动、市场化促进、信息化支撑和法制化保障,实现三次产业融合互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中心“集聚区”带动其他“辐射区”的新格局,大幅度提高我市服务**、服务**、服务全国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原则
----开放带动,创新发展。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的机遇,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进一步扩大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以国际化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开放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加快制度创新和产业创新步伐,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内在动力,扎实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全面规划,重点突破。科学制定符合我市发展实际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发挥规划的布局导向作用和法律效应,有重点、分层次推进优势、重点产业发展,优化全市现代服务业布局,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
----产业融合,联动发展。加快形成与新型工业化相配套、与城市化相适应、与国际化相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服务业的发展拉动提升一产、二产,以一产、二产的发展为壮大服务业提供坚实基础,从而实现由三次产业各自发展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转变。
----市场运作,政府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竞争促发展、促提高;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政策推动作用,实现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和市场基础力“三力合一”。
(三)发展目标
抓住新世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时期,依托我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着力实施“**工程”,即选择和明确四大发展方向、六大重点领域、六大服务业功能区,引导切入,强力突破,重点集聚,层层辐射,积极构建与现代物流中心和现代制造业基地相适应的生产业体系,与生态宜居城市相融合的消费业体系,与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服务产业体系。
到20**年,服务业总量快速增长、布局相对集中、结构逐步优化、功能较大提升,形成现代物流、旅游、金融服务、商贸服务、文化基地和城乡一体服务产业体系六大重点领域、六大功能区的发展新格局,成为**区域现代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县(市)之一。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个百分点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36%以上,力争达到38%,为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市、建设中等城市、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四)发展方向
根据全国、全省服务业工作会议以及《**市振兴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服务业发展方向主要有四个方面:
----重点发展生产业。充分依托**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铁路交通优势和装备制造业优势,围绕“三区一带”建设,加快发展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业,紧紧围绕促进制造业发展需求发展生产业,围绕发挥信息化与知识型服务业的联动作用发展生产业,不断增强我市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
----创新发展消费业。面向不同层次消费者创新发展消费业,尤其要高度重视改革创新房地产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市政公用等事业的发展模式,不折不扣、持续不断地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千方百计解决好城乡居民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实际困难。
----大力发展新型高端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积极引进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际著名银行进驻我市。大力发展保险业。加快建设电子政务系统。全力推进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育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培育和壮大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城建设。
----协调发展城乡服务业。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方针,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等值化需求,在功能布局、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上充分考虑区域功能定位,进行合理设计。中心城区、南部新城区要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经济体系,对现代服务业发展进行重点布局。其他乡镇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发展服务于制造业、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生产业,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三、加快发展六大重点领域
按照增长潜力大、发展条件好、三五年内能形成“气候”并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要求,集中力量发展六大重点领域。
(一)构建现代物流中心
以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为目标,加快综合性物流园区和商品交易市场园区建设,重点发展现代化专业物流和综合性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构筑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并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市场格局。
坚持整合改造与规划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抓试点、重点突破,攻难点、整体推进”的要求,由商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乡镇积极配合,推行工业品、农资、农副产品等城乡商品的现代物流配送,以社区为中心、建设具有多项服务功能的连锁便利店商品、大型百货商店,基本完成连锁经营;创建2个以上具有较高美誉度的物流知名品牌。
打造商贸流通和现代物流发展平台。主要抓好现代物流体系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按照省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抓好大型连锁超市和商场进行电子商务和信息化试点,积极推进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大型批发市场建设专业网站和信息系统,重点发展钢铁、铁矿石、医药、食品、建材、矿山机械、旅游等行业或重点产品专业网络,逐步形成以市出口产品、名优特新产品为重点的网上专业展览中心、商品交易中心、物流调控中心和信息中心;安排和利用好市乡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电子商务发展。
抓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企业连锁经营、企业品牌建设。抓好现代物流网络建设。积极培育物流市场,把扩大物流需求与改善物流供给结合起来。加快推广以供应链管理技术为核心的物流服务方式,提高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环节的效率;鼓励和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企业开展联合协作,与国内外规模大、管理水平高的物流企业进行密切联系,尽快发展成为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求的第三方物流网络,特别是鼓励通过委托加强与国际、国内著名物流企业的合作。利用好省商务厅现代物流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重点物流企业和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二)建设国家知名旅游城市
我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80多公里的明长城将世界文化遗产地**、**、**、**、**、**、**等十几个景区串连在一起,有**、**、**等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为实现文化旅游城目标,要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勾画出大的旅游框架,使景区开发具有衔接性、互补性,提高系统性和前瞻性,科学有序开发旅游资源。在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业发展要按照以**为龙头,以**为支点,以长城旅游公路为纽带,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打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的总体思路,积极实施“旅游突破”发展战略,本着“做强优势、做精产品、做优结构、做大产业”和“两城三区九点四基地”(两城,即**城和**古城;三区,即以世界文化遗产地**为代表的古文化区、**自然风景区和**旅游度假区;九点,即国家4A级景区**,3A级景区**,2A级景区**、**、**、**山,还有起始于唐朝的**及**场;四基地,即**、**农业观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旅游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公司、**公司为代表的工业旅游基地和长城沿线及南部山区的农家院休闲度假基地)的格局,把**打造成全国闻名的皇家精品文化观光与休闲度假型旅游经济强市。
(三)构建区域金融中心
与我市经济地位相匹配,适应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需要,全力构建我市金融新体系。推动各金融机构成为“**市金融票据票据中心”成员单位。积极创造条件,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利用一切资源,积极引进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天津银行、华夏银行等地方性商业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支持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引导民间资本成立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农民成立农民资金互助社,创造条件,支持地方性商业银行在**开办村镇银行。依托辖区**、**、**、**、**、革命纪念圣地等旅游资源,增设POS机、自助银行,营造特色、完善的旅游服务金融环境。
(四)建设区域商贸中心
高度重视规划服务业用地,对“退二进三”腾出来的土地,特别是“黄金地段”、“金角银边”,优先用于发展服务业,对投资服务业的战略投资者优先保证用地。重点在对老城区实施改造,重点规划,促使其成为城市中心综合商贸服务区。按照《**市城市规划》四片区总体空间结构布局,建设区域性商贸服务设施,形成城市的次中心。结合南部新城区建设,在朱山公园东侧建设南部商贸服务中心。结合城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城东钢铁产业链条加工区及**线两侧建设,在园区、加工区和**线两侧的工业用地上,建设市场物流集散地等服务设施;结合城中村改造工程,集中布置商业服务区;结合东三里城中村改造工程,沿北二环西路建成两栋大型超市及欧洲风情步行街,促其发展服装、百货及餐饮为一体的北部商贸服务中心。与此同时,抓好钢材市场扩建工程,建成占地600亩、年交易额超10亿元、**地区一流的大型专业钢材交易市场。抓好**果菜批发市场续建工程,达到年吞吐量40万吨新鲜果菜产品的能力,成为京东地区又一个大型绿色蔬菜加工交易市场。抓好建材市场建设,将邢庄子村建设管理的北方建材城整合到贸易城市场,使贸易城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建材交易中心。抓好汽车交易市场。在**国道旁和**路延长线两侧,规划占地200亩,建设大型汽车交易市场,将小草店以南的汽车销售业主迁至市场内,并吸引**及周边省市从事汽车贸易的商户和公司进场,整体提升**汽贸市场档次。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退街进店”、“退路进厅”工程,建设一批街道便民市场。
经过5到10年的发展,在市区建成几个高水平、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和市场,形成钢材、矿山机械、果菜批发等若干个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的、能够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中心市场,把**市建设成为规模可观、结构优化、效益良好、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区域性商贸中心。
(五)加大文化基地建设
进一步营造全民文化氛围,实现社会文化社会办,不断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以社区为重点定期开展假日文化、色彩周末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创新活动内容和方式。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大文化工作网络。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以文化馆、图书馆为龙头,以乡镇文体站为枢纽,以村文化中心为基础的三级文化网络。大力推进宽裕型小康文化乡镇建设,繁荣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节日庆典文化,不断丰富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
(六)建设城乡一体化服务产业体系
以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积极构建城乡一体服务产业体系。建立以社保、医保、低保为主体的城乡保障体系;建设以放心药店、放心农资店、放心商店和粮油店为主导的便民服务体系;构建以帮困助学、帮困助医、安身工程为主脉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加强农村专业市场建设,加大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构建布局合理、城乡统筹的消费品市场体系。积极推动城乡交通一体化、信息共享一体化、制度一体化、科技服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
四、建设现代服务业六大功能区
在巩固提升现有服务业的基础上,围绕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未来3至5年,着力建设现代服务业六大功能区。
(一)北部行政文化区
功能定位:以综合服务中心为重点,加快周边城中村改造,建设以综合服务中心、大剧院、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档案馆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文化区。
(二)西部新型工业区
功能定位:着眼于优化工业经济布局,推进项目聚集、产业聚集,打造企业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链条衔接紧密的工业产业集群。
(三)南部新城区
功能定位: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整体规划开发,重点建设职教中心、体育中心、朱山公园等重大基础设施,着力打造集文教、体育、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
(四)古文化商贸区
功能定位:按照“保留老城商业中心的格局,逐步完善功能,形成城市中心综合服务区”的思路,立足于密集的商业网点这一特点,着力挖掘千年古县内涵,将一环路内老城区打造成以古建筑为主格调的大型古文化商贸区。
(五)钢铁产业延伸加工区
功能定位:重点是以**公司为核心,向南规划建设冶金深加工园区,支持**以自身生产的板带产品进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六)现代物流业集聚区
功能定位:在**镇北、**乡东,围绕**高速出口、**国道、两条铁路,形成主要物流节点快速通道,加快实现铁路货运、高速服务的顺利贯通,打造“多式联运中心”平台。逐步引进信息咨询、工业设计、软件开发、服务外包等高端现代服务业项目,真正建设成为功能齐全、信息畅通、规模较大的现代物流业集聚区。
五、政策措施
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制定出台《**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搞好各项基础工作。
(一)放宽市场准入
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制度,立足于打破市场分割、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服务业领域都应向社会开放,凡是向外资开放的服务领域都应向内资开放,凡是向本地资本开放的服务领域都应向其他地区资本开放。
合理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范围,除法律、法规和依法设立的行政许可有明确规定外,降低一般业企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大力推进网上审批、网上年检和网上登记。采取取消、合并、延长年限等办法,完善各类证照年检制度。鼓励和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体育等领域,按规定兴办医疗机构,按政策参与公立医疗机构改制。
(二)深化体制改革
积极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单位改革,重点抓好城市供水、供气、供热、设计、监理等单位改革,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委托企业经营。大力推进事业单位(具有经营性质的)改革,成立全市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研究事业单位改革政策,搞好事业单位调查摸底,制定事业单位改革规划,确定事业单位改革的任务目标、方法措施、阶段战略。实行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营利性事业单位要改制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加强与**服务业领域合作,吸引**服务业企业来我市投资创业,引入新理念、新业态、新机制,提升我市服务消费档次,建设**服务业集聚带。
(三)加快“退二进三”
按照《**市城市规划》用地布局,逐步安排工业用地的地块向商业、服务业用地转换,改善城市环境,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对腾出来的土地资源,优先用于发展服务业,允许由工业用地变为服务业用地,土地收益按政府核定的比例或数额优先对搬迁企业给予补偿或补助。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要充分考虑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城镇的“黄金地段”、“金角银边”优先用于发展服务业。要根据总体规划逐步迁出或关闭市区污染大、占地多等不适应城市功能定位的工业企业。以房地产作价入股进行投资或联营,产权不发生转移,不征收土地增值税。扶持老字号服务业企业发展,城市改造中涉及老字号店铺动迁的,争取在原地妥善安置,或在适宜其发展的商业圈内安置。
(四)强化品牌建设
围绕现代物流、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主导服务产品和项目,培育一批服务品牌。鼓励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实现服务品牌带动产品品牌推广,产品品牌带动服务品牌提升的良性互动发展。鼓励服务企业以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和重组,发展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型服务业企业集团,推进服务业企业集团化、网络化和品牌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
(五)完善税费管理
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对收费项目及标准按照规定公示并接受社会监督。服务业企业用水(桑拿、洗车等特种行业除外)、用气用电价格与一般工业逐步并轨,经认定的大型商业零售企业暂缓执行峰谷电价。对符合条件的研发、设计、创意、数字内容开发、为节能减排提供专业化服务等服务业企业,凡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经认定后可享受相应的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企业纳入国家的试点企业名单,解决企业重复纳税问题。
(六)发挥集聚效应
促进物流、研发、设计、创意、金融、保险、会展、信息和分销及其他专业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发展。依托城市、重点开发区、交通枢纽,建设一批服务业集聚区,促进服务业企业和服务要素向园区、基地集中,加快发展物流、信息、商务、公共管理等服务业,增强服务业对产业集群的协作和配套功能。在具备条件的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中心商务区,集中布局金融和商务服务机构。在城市中心区,集中布局高档商业设施,打造中心商贸圈。加强对服务业用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的履约管理,保证政府供应的土地能够及时转化为服务业项目供地。对列入年度供应计划、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服务行业用地可以采取划拨方式供地,促进服务业集聚式发展。新晨
(七)加强基础工作
加快培养和引进服务业紧缺人才,有计划地在职业学校增设设计、咨询、现代物流、专业技术服务等服务业紧缺的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加强岗位职业培训,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现代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加强和改进服务业统计工作,重点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研发设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旅游、文化等行业和领域的统计体系。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立健全符合我市服务业标准体系,扩大服务业标准覆盖范围。
篇3
[关键词]物业服务企业;社区消防;安全管理
[DOI]10.13939/ki.zgsc.2015.15.014
1 当前物业服务企业在消防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指导和监管力度不足
《物业管理条例》作为当前物业服务企业的指导依据,并未明确具体的公安消防机构对物业公司的指导应当采取什么方式来进行,物业服务企业由原来的物业管理企业转换为物业服务企业后,定义也趋于不明朗。尤其是涉及一些管理资金,罚没款之类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尤其突出。但是,对公安机关通过何种途径、采取什么手段来指导、监督物业公司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却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1.2 企业责任主体意识不强
有的物业管理公司过分强调为业主和物业使用者“服务”,在消防安全问题上不想管、不敢管,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单位的物业保修责任,对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和维护保养单位的依赖性大,对业主、经营场所的自治自律和行政部门的指导干预期盼值高,造成对业主进场装修使用把关不严、跟踪服务管理不到位,对消防设施故障损坏发现维修不及时,出现问题推、拖,产生“责任不清”状态,不能主动实施管理、积极解决问题、勇于承担责任。多数物业公司没有建立小区消防安全预警机制。
1.3 目前物业服务企业管理水平较难向沿海等较发达城市水平看齐
一级物业服务企业虽然在资质上达标,但在实际的管理水平上仍有较大差距,高层管理人员缺乏对小区消防工作的整体把握,履行消防安全防范职责方面也缺乏对员工激励和制约。除消防控制室值班员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经消防专门培训持证上岗外,其余人员基本上没有经过专门消防培训,导致从事消防管理的人员没有掌握基本消防常识,不能发现火灾危险性,不懂得建筑消防设施功能和检查、维护、操作的基本方法。
1.4 维护资金缺乏
实际生活中,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业主要求,服务质量与物业收费不成正比,是物业纠纷的核心所在。作为业主,往往采用拒交物业费作为自身的维权手段,长期积压、歉收的费用给物业服务企业造成较大压力,不得不缩减开支、压缩管理项目,造成服务质量降低,产生恶性循环。另外,商品住宅、售后公有住房住宅等虽有专项维修资金,可用于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但其使用条件和程序较为复杂,能够成功动用使用的在现实中并不多见,没有资金,物业服务企业对一些隐患问题的整改也是有心无力。
2 物业服务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物业服务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开发商连带发展物业服务公司,在新房交房时候物业服务企业已经存在,而很多小区根本没有成立业主大会,以业主大会名义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非常少见,这种权利主体缺位、双方地位不对等、被服务者成了被管理者的现状是物业服务水平不高的最基本、最深层次原因。
2.2 法律责任解决渠道不畅通
基于管理水平和收费标准不统一等各种问题,小区居民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关系经常呈现紧张态势,同时物业服务企业对存在的消防隐患也仅仅能调解了事,如果出现例如小区内建筑消防设施损坏、占用消防车通道、堵塞封闭楼梯、擅自改变建筑物使用性质等较为严重的问题时,从行政法律关系来说,违反了消防法律法规,应当追究行政责任。但很多行为确实不是物业服务企业直接所为,物业服务企业也进行了劝阻、制止,最多也就是管理责任,只处罚物业服务企业似乎不尽合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还接到过来自物业公司的举报,称业主拒不整改隐患,请求消防部门处罚。而执法部门如果要对众多的业主或者物业使用者直接实施处罚又谈何容易。
2.3 行政管理方式效率有待提高
当前经济运行环境下,企业主体消防安全责任制没有彻底落实、社会化消防工作网络没有完全形成,将个人和企业全部造成的消防问题都依赖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监督来敦促落实是相当困难的。消防机构和社区民警身兼数职,不管监管还要指导培训查处受理调查,加之内部管理,几十万人的辖区都落在十几个人身上,消防监督目标的重心、消防监督检查的方式和重点、消防警力的配置等因素使得消防机构无力、无法对物业小区实施太多的监督管理,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上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干预往往显得很表面化,甚至很被动,被管理的各方都不理解、不满意,具体隐患问题解决效率并不高。
2.4 物业消防维修费用有限
物业服务企业接受业主委托,对共用的消防设施设备进行维修、养护、运行和管理,其所需资金来源于物业服务费(但是当前消防设施的管理中还有定期检测、维护保养、城市远程消防监控系统的运行等支出都没有稳定的保障渠道);如果需要维修、更新和改造,则要动用专项维修资金,专项维修资金是业主共同交存、属业主共同所有,其使用决定权在业主,需要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2/3以上的业主讨论通过,或者经由业主大会依法通过使用方案,再由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或向其备案后划转列支。其中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3 加强物业消防管理的几点措施
3.1 明确物业服务企业消防管理的职责与标准
在现行消防法律法规规定的基础上,可以由公安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联合出台物业服务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的部门规章,明确物业服务企业消防管理的具体职责和责任追究办法;制定行业强制性或指导性标准,确定物业服务企业消防管理的具体标准,包括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消防组织机构、消防制度、消防宣传与演练、消防设施管理、消防通道与安全出口管理、消防巡查检查、火灾隐患督促整改、火灾报警与处置等都应当细化、便于操作;制定物业服务消防安全管理合同示范文本,或者在通用示范文本中专节或专条列入消防管理范围和质量的内容。
3.2 切实加强物业服务企业消防管理质量监督检查
以高层、地下、商用、人员密集、自动消防设施为关键要素,将相应的物业服务企业作为被检查对象和责任主体,列入监督抽查范围,随机抽查,防止产生失控漏管。在建筑消防设施、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为重点内容,严格查处物业服务企业在公共消防管理中的消防违法行为,特别是对其擅自关停消防设施、擅自改变或同意改变建筑物和场所使用性质,以及其他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形成火灾隐患的,要责令改正并依法严格处罚。同时,对于物业服务企业在维护公共消防安全秩序中遇到的业主或物业使用者的无理阻挠、拒不配合行为,要对相关责任人履行消防宣传教育、监督执法等职责,支持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与管理,同时对公众进行教育和警示。
3.3 明确物业消防管理费用的收取、列支和管理办法
在物业服务收费中单列消防日常维护管理费用,在物业服务合同中明确消防管理开支的范围、条件、程序和标准,特别要明确第三方消防技术检测、维护保养、远程监控等服务所需费用来源和支出标准,详细界定日常设施设备故障老化更换、维修与大修、中修、更新、改造等需要动用专项维修资金的项目的情形和区别。对于消防设施瘫痪、严重故障等应当视为发生危及房屋安全等紧急情况,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都要高度重视,简化专项维修资金支出程序和环节,保证建筑消防设施及时功能恢复和公共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篇4
目前,在激烈的电信业市场竞争环境下,传统电信业务正步入新的融合时代。电信、信息、数字媒体、消费电子等产业将走向更全面深入的融合与互通。这就促使运营商寻求新的运营模式,力争在产业变革的潮流中取得新商业成功。
IP技术已经成为下一代电信业务的承载技术。但众所周知,IP技术融开放性与复杂性于一体。目前,在基于该技术体系的新运营模式下的运维管理领域,普遍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多业务承载涉及网络环节增多,网络的高度灵活,路由自动计算,故障很难人工发现,从而导致故障定位效率低下,进而用户满意度持续降低;第二,对于共享式网络,难于获取实时精确的网络与业务性能数据,无法掌握网络性能KPI指标与业务的性能瓶颈,只有通过用户感受才能知道,以至于用户黏度持续降低;第三,缺乏科学实际的网络规划方法与工具,无法支撑构建科学的网络,难以保证网络与业务的健壮性。
因此,必须有“医护专家”式的运维管理解决方案解决上述问题,从而达到“精准诊断、高效治疗、提前预防”的良性循环。华为从以下三个方面提供高效、整合的解决方案服务于运营商的成功转型。
快速故障诊断提升用户满意度
华为医护专家解决方案通过业务层与网络层的联动实现了高度智能化与自动化的独特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快速故障定位,提高运维效率。具有华为特色的逐跳式端到端故障定位、逐层式联动故障定位形成矩阵化的故障定位模型,将业务与网络进行精准联动,提高了故障定位的准确性与效率。
逐跳式端到端故障定位是通过从网络的接入到汇聚再到核心的端到端逐点跟踪定位技术实现故障位置的精确定位,可定位到具体设备或路径。
逐层式联动故障定位是通过丰富的OAM工具实现从接口、路径、管道、业务到应用的逐层联动诊断,精确判定IP语音、视频、数据等业务故障点,定位故障位置;再结合丰富的专家经验库,实现精准自动化的故障诊断,给出故障原因、危害等级与恢复措施。
在部署方面,提供内置软件探针和附加硬件探针两种更加灵活的部署形式。内置软件探针在成本方面有显著优势,而华为率先提出的附加硬件探针方案在多厂商设备复杂组网情况下具备领先优势。
这样就形成了矩阵式、灵活、全方位的故障诊断解决方案,通过该解决方案,一方面将运营商从枯燥繁重的故障诊断工作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快速与准确的故障定位,帮助运营商保证业务质量,提升用户满意度。
实时性能管理防患于未然
直观、层次化的性能数据统计与分析协助运营商对当前的业务与网络进行精确的评估,并为未来的业务与网络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华为医护专家解决方案提供网络、业务与用户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可以提前感知、发现网络的运行隐患,把脉网络运营状况,防患于未然:
首先,华为医护专家解决方案通过对网络与业务的实时性能KPI指标(网络时延、抖动、丢包、连通性)数据的挖掘分析,适时调整相关网络与业务的配置参数,改善其KPI指标,从而便捷地向用户提供满足特殊需要、差异化的服务;
其次,华为医护专家解决方案提供了完善的SLA管理,使得运营商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类型、业务类型设定层次化的服务质量保证策略,实时监控网络与业务KPI指标同设定指标的对比差异,第一时间发现用户应用体验质量的下降,发出SLA质量劣化预警,及时采取质量恢复措施并安抚客户,从而协助运营商加固客户关系,提升用户体验与忠诚度;
再次,借助网络与业务的历史性能趋势分析,提前感知网络与业务性能瓶颈,精确定位导致瓶颈的相关因素,及时制定预防措施(如升级、扩容规划等),防止重大故障的发生。
科学网络规划增强网络健壮性
人们在面对疾病时,不仅仅需要一剂良药,还需要一个完善的医护建议。同样,面对网络与业务的高效运维要求,运营商不再仅仅需要一个软件产品,还需要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涵盖规划、仿真、实施、维护的全生命周期;并且运营商不仅关注具体的网络管理内容,而且更加关注面向生命周期和业务应用场景的管理模式。比如运营商在关注网络拓扑结构的同时,对业务是如何快速高效地在该网络环境下进行发放、运行与维护给予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华为医护专家解决方案通过与业界领先的网络规划专家WANDL的深度合作,提供全面整合、面向全生命周期的网络规划解决方案,从网络前期的规划到后面的部署,帮助运营商构建科学的网络,增强网络健壮性,使得网络的效率和效益达到最高。
篇5
2013年,中国移动开始大规模部署建设TD-LTE,LTE作为4G移动技术在为用户提供高速率接入和丰富业务应用的同时,对传输承载网络的组网和业务传送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承载网作为电信网的基础,其规划和建设应该优先于业务的发展和演进。承载网的分组化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何“充分利用传输现网资源,合理补网、扩容建设”满足LTE网络建设要求,是今年传输网络规划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从中国移动某地市现有的传输网络出发,针对原有组网模型的瓶颈所在,研究可平滑演进到LTE承载所需的传输组网思路。指导2013年至未来三年内传输网络工程建设,以满足LTE业务的开展。
二、技术方案
(一)TD-LTE对传输承载网的需求分析
LTE技术对传送网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相较于GSM或者TD-SCDMA的无线回传网(RAN),TD-LTE的无线回传网(RAN)需要解决LTE基站与多个核心网元(SGW/MME)S1接口业务和信令互联,同时疏导LTE基站间的X2接口流量。2G/3G基站到BSC/RNC为:点到点的汇聚型连接。而LTE基站到SGW/MME(S1)及LTE基站间(X2)为:点到多点的全连接。
其次,带宽需求已达到几百兆;相较于GSM或者TD-SCDMA,LTE的站点密度和单个基站的带宽需求均成倍增加,如何“充分利用传输现网资源,合理补网、扩容建设”满足LTE网络建设要求,是传输网络规划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
2G与LTE在同一区域满覆盖情况下,站点数为:
(二)TD-LTE承载网建设方案:
1.带宽规划
传输网络分层带宽配置,接入:汇聚:核心收敛比为:4:3:2
每个接入环额外预留240Mb/s带宽,以确保每个接入环的TD-LTE基站达到平均带宽的 基础上,仍能够保证一个TD-LTE基站达到峰值带宽(300M)
每个接入环上LTE基站节点平均带宽之和不得超过环上总容量的70%。
站点带宽需求表
2.LTE承载网组网建设原则
(1)本地网骨干层
采用PTN 10GE/40GE组环,采用口字型双上联结构,核心层与省二干采用UNI对接。
L2/L3桥节点需要与业务落地点分开,减少后续无线核心扩容时对已有业务配置的影响。
PTN核心层设备应升级支持三层功能,满足TD-LTE横向流量转发需求。
核心节点数量宜为2~6个,业务量较大时也可采用网状网组网;核心层设备宜尽量将两个核心节点放置在不同局址。
(2)本地网汇聚层
汇聚层设备交叉容量不小于320G;汇聚层应采用10GE组环,汇聚节点数量宜为4~6个(不包括核心层设备),根据业务发展可适时承载于汇聚OTN网络之上,采用口字型双上联结构。
汇聚环所收敛的基站中有TD-LTE基站的环路,每个汇聚环路所带传输节点(该传输节点共址有TD-LTE、TD-SCDMA和GSM基站)总数宜不超过100个。
汇聚环传输节点接入TD-LTE基站时,需提供GE接口;接入TD-SCDMA基站时需提供FE接口;接入GSM基站时,需提供FE或E1(未IP化的GSM基站)接口。
考虑PTN收敛的作用,PTN汇聚环应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规划初年可根据现阶段带宽规划适当调整汇聚环收敛比率即可满足业务传送需求;规划后期根据业务汇聚需求适时对PTN汇聚环进行收敛比率和环路调整。
带宽利用率>70%时,新建PTN系统。
采用L2 分组转发功能。
(3)本地网接入层
接入环宜以GE设备为主,GE设备交叉容量不小于5G,规划初期不建议引入10GE接入环,规划后期根据设备条件和带宽需求再考虑适时引入。
PTN GE组环,单环接入基站≤6个。环路尽量采用双节点连接至汇聚层。新建基站按照光缆路由就近接入尽量纳入环中。
对接入有TE-LTE基站的环路需整环预留240M的带宽;每个接入环上LTE基站节点平均带宽之和>环上总容量的70%时,可采用跳点组环、裂环、叠加环的方式进行网络改造。
TD-LTE基站接入时,接入层设备需提供GE接口;TD-SCDMA基站接入时,接入层设备应提供FE接口;GSM基站(含其他接入需求)接入是,接入层设备应提供FE或E1(未IP化的GSM基站)接口。
采用L2 分组转发功能。
三、工程组网实施方案
(一)骨干层
首期方案:骨干层部署核心L3层和L2/L3调度层。核心L3层采用中兴PTN ZXCTN6500-16设备,与干线PTN设备进行对接,采用口字型组网。两端设备分别安装于核心节点A和核心节点B。L2/L3调度层采用中兴PTN ZXCTN6500-16设备,部署L2进L3,同时与原2G/TD业务进行对接,采用环形组网。
中期方案:随着带宽需求越来越大,并且为了网络安全,在核心L3层新增2套PTN设备与原有的两套PTN 6500-16进行配对,起到备份的作用。
后期方案:随着LTE基站接入越来越多,带宽越来越大,需新增LTE调度环2,缓解调度环1压力,用于调度各自所带的汇聚环。后期骨干层网络图如图3.1.1所示:
(二)汇聚层
首期方案:由于LTE站点不多,与原有2G和3G共址新建LTE基站可通过已建好的2个调度环连接L2/L3调度环,收敛汇聚环1至汇聚环15。新址新建LTE站则通过新建的汇聚环16至汇聚环21接入直接接入L2/L3调度环。X2业务通过L2/L3调度环在本地网实现互通,S1业务则通过L2/L3调度环上联省二干。
中期方案:随着LTE基站的增加,需求带宽的不断增大,通过原有调度环收敛的方式由于上连带宽的瓶径,不能满足LTE业务的开展。这时,通过现有汇聚环1-15上连调度环的链路拆除1条主用和1条备用GE链路,改接新建L2/L3调度环。实现汇聚层直接上联L2/L3调度环。
后期方案:业务不断的发展,GE链路不能满足需求,由于汇聚环采用中兴ZXCTN 6300设备,高速槽位有限,且各综合楼节点的10GE槽位均已使用完,无法通过扩容10GE板件进行环网容量扩容。后期方案采用每3个汇聚环新增2套ZXCTN6500设备,通过10G光口实现汇聚环与LTE调度环1进行双上联。如图3.2.1所示。
(三)接入层
由于单站点需求带宽增加,原有接入环上大于6个站点的接入环需改造。改造方案主要包括跳点组环和裂环组环2种。
篇6
关键词:RFID;军事物联网;终端;电子标签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2)06-0070-03
0 引 言
伴随着对物流流程、物流装备的革新,世界各主要国家都纷纷通过物流信息化来应对现代战争对物流的挑战,对各种军事物资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管控,以期形成闭合快捷的物资供应保障信息链,也就是构建军事物联网。构建军事物联网,首先是要建立畅通的通信网络,保证物流信息与其他作战通信畅通无阻,坚固可靠;其次,是要实现物流作业电子化,利用计算机的超强计算能力,大大缩短人工信息处理所占用的巨大人力、物力;再次,通过视频识别、条码技术、GPS等自动识别技术来消除人工跟踪监控所造成的效率瓶颈。综合以上各种技术,发达国家的军事物流已基本实现了实时可视化的目标。
1 现代战争与物流信息化
1.1 现代战争的物流特点
当前,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已经广泛应用,正推动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加速深化。现代军事物联网是军事物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与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紧密相关,是现代军事和国防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就必须全面提升信息化保障能力,从战略高度重视并推进军事物联网事业的发展。目前许多国家都在通过军事物联网来保障资源的系统化、合理化利用,为构建现代化军事物流体系而努力。信息化战争是诸军兵种一体化作战,战场空间广阔,作战手段多样,情况复杂多变,物资消耗巨大,保障范围扩大,因而需要有现代军事物联网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近期发生的数次战争中,都表现出战斗节奏加快,部队机动范围广,需要物资装备的数量、种类都在急剧膨胀。相应的,为了减少后勤保障的巨大经济负担,各国军队的供应理念都在发生巨大的变革,他们都在寻求从超额库存保障转变到按需供应,从层次筹措供应向承包商转包托运,从军种独立供应到跨军种、甚至联军间跨国别供应的特点。
在新的战争形式下,部队更加迫切地面临着物流信息透明化、实时化的压力,必须在第一时间洞悉整个供应链上物资、装备的分布情况,及时对现状作出快速反应和动态调整。
1.2 外军全程物流信息系统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向中东运送了约4万个集装箱,但由于标识不清,其中2万多个集装箱不得不重新打开、登记、封装并再次投入运输系统。战争结束后,还有8 000多个打开的集装箱未能加以利用。如果具有强有力的物流规划及跟踪系统,将可能为美国国防部节省大约20亿美元的支出。海湾战争后,美军为解决物资在请领、运输、分发等环节中存在的严重现实问题,给作战部队提供快速、准确的后勤保障,提出了全资产可视性计划,要实现后勤保障中资产的高度透明化。在此后的10年间,美军全面进行了这项计划的开发与部署。
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美军依托综合性的物流信息网络、RFID、GPS技术,最优规划了分布在数个国家的物联网供应链,实现对“人员流”、“装备流”和“物资流”的全程跟踪,并指挥和控制其接收、分发和调换,有效地克服了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常见的无谓开箱、反复发货、运送地点错误以及物资无人认领的现象。美军实现了由储备式后勤到配送式后勤的转变。与第一次海湾战争相比,海运量减少了87%,空运量减少了88.6%,战略支援装备动员量减少89%,战役物资储备量减少了75%。这种新的动作模式,为美国国防部节省了几十亿美元的开支。
2 动态军事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总体结构
动态军事物联网解决方案集成了多种信息技术,致力于提升军队物流信息化水平,以通讯与信息技术为军用物资储备、战场物资保障提供精确化、实时化、透明化的一种飞跃型新手段。图1所示是一种动态军事物联网总体解决方案图。
图1 动态军事物联网解决方案
动态军事物联网总体解决方案包括物联网业务终端、物联网业务平台、RFID网络服务、RFID/GPS现场传感系统、现场终端等。
解决方案的总体思路是依托军用有线、无线数据网络,建立集中的物联网业务平台,实现物联网业务逻辑自动化、信息流动实时化。物联网业务平台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等手段,连接分布在各地的既有仓库管理系统,以将分布的仓库集成为一个巨大的、扁平的、跨建制的虚拟仓库。将传统的逐级配送线路转变为信息畅通的扁平物联网网络,并在强大的计算能力的支持下,使供应人员能够从宏观到微观,对物资流通进行感知、控制和优化。
解决方案依托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帮助物联网决策人员指定最优物联网决策。通过优化算法引擎,以满足多点需求,降低物资超额储备,提高物联网资源利用率,压缩物联网决策时间为目标,可为规划人员提供最佳并行运输、装箱拆并、动态调拨、分布存储等方面的最佳方案。同时,本解决方案还可以通过可配置的工作流来实现军队物联网制度与命令体系。
解决方案依据作战部署动态地构建RFID传感网络,完成物联网规划的后续跟踪。系统用RFID传感网络实时感知抵达各地的车辆、物资和装备,并瞬间反馈到物联网业务系统;释放跟踪物联网所需要的人力,压缩人工作业时间;在RFID传感网络的帮助下,后勤部门可以做到对整个供应链的透明、实时、精确把握,并实施闭环跟踪控制。通过给军用物资贴上电子标签,并在沿途设置射频信息读取点,同时安装RFID感知设备,与整个军事物联网信息平网。当物资通过这些信息读取点时,系统就会以固定的RFID信息读取器从电子标签自动取得数据,实时传入在途物资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各级指挥员可以实时地取得正确的保障信息,并追踪、记录及定位物资在整个供应链中的移动。
3 方案的具体构成
3.1 业务呈现终端
供应链各个指挥、调度、作业人员所执行的物联网作业的交互界面是各种基于Web页面浏览器的业务呈现层。依据不同的身份及角色,物联网作业人员通过各个业务终端提供的视图执行位于物联网业务平台的各种业务逻辑,其中包括场地规划、载具规划、运输线路规划、现场作业以及其他命令。
场地规划就是向物联网人员呈现各个物资场地的容量与状态,物资堆放种类与数量汇总,运输线路连接。规划人员应执行多点物资同步调拨与分配,执行机动物资场地布设与变更。
载具规划是向规划人员呈现各种载具的状态,包括位置、生命周期、质量、任务占用、可调拨依据等。规划人员应执行任务指派、调拨指令,触发业务流。
运输线路规划是向规划人员呈现运输路径拓扑和路径状态。规划人员执行最优路径选择、多路径并行同步控制。
现场作业就是执行现场作业工作流;主要指快速物资清点作业、物资定位、物资配送核对与放行手续、快速储位优化调整等。
另外还包括物资采购、物资托运、堆场管理、物资及物联网资源搜索等。
3.2 物联网业务平台
物联网业务平台用于接收并执行物联网管理指令,并向业务终端返回执行结果。平台由容器式集中网络应用服务器和运行于其中的各种业务应用组件组成。应用组件主要包括各种规划与跟踪逻辑、优化逻辑、决策支持等。
物联网业务平台可通过电子数据转换(EDI)等机制,从部队各个既有仓库管理软件取数、存数,并可与制造商、承运商等外部机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进行通信。
物联网业务平台可将物资、载具的调度与跟踪意图传达给底层的RFID传感网络服务,接受RFID传感网络服务跟踪的结果事件,根据正常或异常时间事件触发对应的业务流,并将物资、载具、时间、地点状态解释为供物联网人员解读的物联网业务状态,使其顺利产生物联网执行决策。
物联网人员通过物联网业务平台的闭环规划和跟踪机制,及时识别各个物联网节点、地域上的资源空置或资源紧缺情况,优化供应链资源,及时缓和和纠正物资错配、错送、延时到达等物联网异常。通过实时通讯与精确计算来降低各个物资节点的超额储备压力,保障作训及作战行动顺利进行。
平台中集成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系统,利用业务组件和RFID网络自动持续收集的海量数据,提取统计规律与趋势预测,向决策人员提供宏观的多维图表,为优化物资流动与存储、场地、载具、线路等资源的规划提供依据。基本消除耗时的传统人工统计加工对作训和作战决策的延误。
3.3 RFID网络服务
RFID网络服务是将业务系统的物资、载具跟踪意图落实为分布在各地的RFID感知规则。根据物资、指挥各处RFID感应机构按照一定的时间、规律,捕捉和汇报感应结果。RFID网络服务按照一定的规律汇聚RFID事件,识别物联网在地点和时间上的吻合与偏差,向物联网业务平台反馈正常或异常事件。
3.4 现场感知系统
RFID传感网络由分布在各地的现场感知系统组成。现场感知系统是物联网感应网络的神经末梢,可以通过固定或者车载的方式,布放在物联网节点和关键路口处,落实单一地点的物联网跟踪任务,感知到达附近的物资、载具的身份、到达时间和地点等。感知系统配备长距离天线,可以在瞬间准确识别数米范围内高速通过的数百件物品。
现场感知系统读取RFID标签并向网络服务报告。感知系统适配各种厂商与型号的RFID感知终端、GPS终端、补充的条码设备,使RFID网络服务避免理解具体的底层报文。按照指定的规则对感应结果进行过滤,挑选加工成符合业务要求的RFID数据,并以XML协议进行传递,减少原始RFID流量对网络的冲击。
分布在供应链路径上的现场感知系统可将物资从发出地点到抵达地点之间的信息盲区大大缩小,也使物联网甚至作战决策从事后修正转变为在过程中修正。
3.5 移动现场终端
移动现场终端是包含RFID传感器、网络通讯接口的微型手持式计算机,供物联网一线作业人员在开阔或机动场地实施流动作业,包括货物交接清点、查找、配送核对等。移动现场终端同时具备业务终端及RFID现场感知功能,可在瞬间识别作业人面前1 m范围的数十件物品,并进行自动任务单据核对。终端在通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础上配备标准RFID程序接口,主要以Web应用界面来执行位于业务平台的业务逻辑和人机交互。移动现场终端一般通过WLAN等无线接口实现在线作业,因此,即使在无网络条件时,也可通过文件方式与整体系统互通,从而实现离线业务逻辑。
3.6 计算与通讯设施
计算与通讯基础设施包括高性能、低成本的服务器,WLAN、CDMA或其他无线、有线数据网络接入手段,手持终端、网络信息安全设备等。
4 结 语
动态军事物联网解决方案可帮助军事物流体系迎接现代化战争的挑战。本文的解决方案主要依托计算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可使军事物流全面实现信息化、实时化、精确化,提升后勤指挥员及作业人员的作业效能,保证后勤系统以最小的耗费、最短的时间、最小的误差将物资投放到正确的目的地。
参 考 文 献
[1] 陈海勇,朱诗兵,李冲.军事物联网的需求分析[J].物联网技术,2011(5):53-57.
[2] 陈海勇,朱诗兵,童菲.军事物联网理论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1(7):37-41.
[3] 田亚楠,龙波.北斗二代导航定位系统在物流中的应用研究[J] .物联网技术,2011,1(06):58-59.
篇7
关键词:PTN LTE 组网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7-0087-01
1 引言
LTE是由3GPP组织制定的UMTS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采用OFDM和多天线MIMO等关键传输技术,频谱分配更加灵活,系统容量和覆盖显著提升。LTE无线网络架构更加扁平化,具有高数据速率、分组传送、延迟降低、广域覆盖和向下兼容等特点。在降低用户感知时延的同时,也对现有承载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LTE对承载网的需求
LTE网络引入了S1和X2接口,取消了原有2G/3G网络中的RNC。在核心网引入了SGW pool和MME pool,一个eNB同时归属于多个SGW、MME,以此来实现负载均衡、负载重分配、过载控制等。
LTE网络架构的扁平化、IP化,需要承载网提供三层路由功能实现X2的横向转发;提升端到端网络容量满足大带宽及大规模组网需求;50ms以内的保护倒换时间。图1为LTE网络架构模型图。
3 L3 PTN承载LTE方案
LTE阶段,PTN网络提供三层路由功能目前主要有L3 PTN方案和PTN+CE方案。从目前来看,L3 PTN方案设备配置比较简单,可以通过PTN统一组网实现,PTN+CE方案需要在网络中引入路由器,增加了网络成本以及系统复杂度;L3 PTN方案核心层设备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支持三层路由转发功能,PTN+CE方案虽然可以通过新增路由器实现该功能,但PTN与CE的互通保护机制尚不完善;L3 PTN方案采用端到端管理,能够保证50ms以内的保护倒换时间,而PTN+CE方案由于采用分段管理,需要PTN和路由器配合,故无法保证。L3 PTN方案网络维护仅需传输专业人员,PTN+CE方案则还需要数据专业人员。综上可得,L3 PTN在保护倒换功能、成本和端到端维护等方面更有优势,业界目前倾向于选择该方案。
中国移动已明确表示新启动的TD-LTE实验网建设采用L3 PTN方案,即核心层PTN设备引入L3功能,汇聚和接入层仍然采用L2 VPN。以下为该方案各层的组网方案。
3.1 接入层组网方案
LTE网络建设初期,基站带宽需求还未达到最大值,PTN接入层建设以GE接入环为主,环路节点数一般不超过12个,所有接入环均以双节点接入。当现网带宽不足时,应优先考虑调整接入环节点数,主要方法有以下两种:
(1)跳点组环:保持原有结构不变,通过多用一对纤芯,将接入环原有的多个节点跳点组环。该方法主要用于接入环有剩余纤芯的应用场景。
(2)裂环组环:充分利用主干接入光缆或新建主干光缆,通过对某些节点进行跳纤,变多节点的接入环为较少节点的接入环,减少环上原有节点数量,满足业务接入需求。该方法主要用于接入环没有剩余纤芯或纤芯紧张的应用场景。
对于局部业务密集区或LTE网络建设中后期,当GE环满足不了LTE带宽需求时,考虑将接入层GE环升级为10GE环。
3.2 汇聚层组网方案
汇聚层仍然采用L2-VPN分组转发功能,以10GE光口组环,环路节点数一般为4-8个,节点交换容量不小于160G,汇聚环带宽利用率不应超过70%。主要方案有以下两种:
(1)N*10GE方案:叠加PTN 10GE环承载2G、3G和LTE业务,OTN下沉至汇聚层进行OLT上行业务和PTN业务承载。短期内该方案可以利用现有网络中的10GE环网进行组网。后期需考虑多个10GE环的叠加,维护工作量大、难度较高,以及与OTN联合组网涉及到的诸多问题。
(2)40GE PTN方案:新建PTN 40GE汇聚环承载LTE和OLT业务,后期跟据业务量需求可考虑OTN下沉至汇聚层。40GE PTN方案相对网络投资成本较低,短期内不用考虑新建OTN网络即可满足网络承载需求。后期可根据网络需求,将OTN下沉至汇聚层。
两种方案各具利弊,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投资成本、承载需求和技术可行性等因素进行选择。
3.3 核心层组网方案
现网核心层设备(包括业务落地的PTN设备)通过升级支持L3 VPN功能,实现基于IP地址的电路调度。核心层PTN设备交换容量不小于320G。核心层采用PTN+OTN组网架构,LTE建设初期仍然组建10GE环网,后期根据带宽需求,考虑组建40GE PTN环网。
4 IP地址、VLAN和网络保护规划方案
IP地址规划以省为单位,采用IPV4地址。每个LTE基站分配两个不同网段的IP地址,分别用于网管和业务(S1和X2)。其中网管地址由各省自行规划,业务地址由总部统一分配。
一个LTE基站规划两个VLAN,其中一个分配给网管,另一个分配给业务。建议一个VLAN对应一个PW,一个基站的2个PW对应2个LSP。
接入层到核心层之间的PTN设备采用LSP 1:1保护,不同站址的核心层PTN之间采用VPN FRR保护方式,两个核心节点之间运行VRRP。
5 结束语
随着移动电视、移动下载、高清视频点播和视频监控等业务需求的增长,原有3G 网络已无法支持这些业务。引入LTE,不仅在带宽方面可以满足上述业务的发展,同时还可以真正实现无线宽带化。PTN作为下一代传送网的主流技术,已大规模商用。LTE时代的到来以及多业务统一承载的需求,分组业务带宽需求将进一步增长。PTN对LTE网络的承载是目前热点的话题。PTN现有的简化三层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以及通过40GE/100GE PTN设备的引入提升网络带宽,以满足LTE后期更高带宽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龚倩,邓春胜等.PTN规划建设与运维实战[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孙凌.面向TD-LTE时代的移动城域传送网建设思路[J].吉林大学学报,2013(5).
篇8
【关键词】大颗粒;波分OTN 组网方案
1.引言
城域波分OTN现在已成为当前光通信网络的应用与发展的热点,也成为光通信网络的支撑技术。城域波分OTN具有以下几个优点:多种数据信号封装和透明传输、大颗粒调度和ASON智能控制保护恢复、组网灵活、完善的故障监测能力和纠错能力。
2.城域波分简介
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携带各种信息)在发送端经复用器(亦称合波器,Multiplexer)汇合在一起,并耦合到光线路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的技术;在接收端,经解复用器(亦称分波器或称去复用器,Demultiplexer)将各种波长的光载波分离,然后由光接收机作进一步处理以恢复原信号。这种在同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两个或众多不同波长光信号的技术,称为波分复用。
波分复用WDM可以细分为稀疏波分复用CWDM(亦称粗波分复用,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和密集波分复用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CWDM的信道间隔为20nm,而DWDM的信道间隔从0.2nm 到1.2nm。
3. OTN网络简介
OTN是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在光层组织网络的传送网,应用于骨干传送网。OTN是通过G.872、G.709、G.798等一系列ITU-T的建议所规范的新一代“数字传送体系”和“光传送体系”。
OTN是包括光层和电层的完整体系结构,各层网络都有相应的管理控制机制,光层和电层都具有网络生存性机制。OTN是在光域上进行客户信息的传输、复用和交叉连接的光纤网络。OTN技术可以提供强大的OAM功能,并可实现多达6级的串联连接监测(TCM)功能,提供完善的性能和故障监测功能。OTN设备基于ODUk的交叉功能使得电路交换粒度提高到2.5G/10G/40G,甚至达到100G/400G,从而实现大颗粒业务的灵活调度和保护。OTN设备还引入基于ASON的智能控制平面,提高网络配置的灵活性、生存性和可靠性。
4.城域波分OTN系统组网方案应用
OTN网络规划建设基本原则:传送网络的规划必须超前,业务板卡按需扩容,但网络架构需要保持稳定。城域波分OTN建设规划分三层:(1)核心骨干层是OTN进城构建大容量骨干传输网,满足宽带核心需求的目标。核心骨干层主要解决两方面,基站骨干层调度和宽带业务,实现BRAS、SR和CR之间互联。(2)骨干汇聚层是城市OTN下沉汇聚,热点区域可延伸至大接入点,满足OLT上行大带宽和宽带业务的高安全性。骨干汇聚层提供IPRAN大接入环至骨干点的10GE直连,OLT上联BRAS/SR和汇聚层交换机上联BRAS/SR,接入至骨干IPRAN业务承载;提供GE/10GE等品质大客户专线业务。(3)汇聚接入层是OTN广覆盖,提供高品质专线规模应用,实现LTE基站承载,满足开通LTE基站的业务需求。
核心骨干层组网建设方案一:光层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 )+ROADM(动态光分插复用设备,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OTN核心层采用ROADM做光层波长级交叉,ROADM全网开光层ASON,全网光交叉波长调度,光层ASON提供波长级保护。虽然一期工程内容简单,机柜数量和机柜间跳纤复杂程度低,而内部ROADM间光纤连接非常复杂,但由于全光调度网络不能分层隔离,后期规划难度非常大,波长交叉会导致严重波长阻塞,波长消耗非常快,后期扩容工程基本无法实施,而且ROADM成本高。纯波长交叉方案不太可持续扩容发展。
核心骨干层组网建设方案二:电交叉ASON+FOADM(静态光分插复用设备,Fixed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OTN核心层开启ASON,采用M40/D40的FOADM方式,通过OTN电层交叉实现波长及子波长调度,核心点网络MESH网络化,开启电层ASON提供波长子波长级保护。虽然波长规划简单,上下业务没有限制,还有网络扩展性好,不存在波长冲突问题,以及子波长可任意调度,但是机柜间跳纤复杂程度较高,光纤管理困难,并且子架较多,占用机房空间大。电交叉ASON+FOADM适合大容量需求站点。
5.结束语
受光层属性特别是波长限制等种种技术限制,ROADM无法做到理想的波长调度,无法灵活应用于各种场景。核心骨干层OTN只有采用电交叉ASON+FOADM方案的大电层交叉和调度,才能满足灵活高效业务承载需求。(见表1)
参考文献:
[1]国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育培训事业部. 《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与组网技术》.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1(8).
[2]S.V.卡塔洛颇罗斯.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导论》.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1(9).
[3]金明晔、张智江、陆斌. 《DWDM技术原理与应用》.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1).
[4]戈拉尔斯基. 《光网络与波分复用》.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1).
篇9
打造一体化IT服务价值链
也许归功于太极围绕行业信息化的业务重心,刘淮松表示,国际金融风暴并未对太极造成太多影响。“太极去年业务比前年增长了30%,截至今年5月底,与去年同比增长率也在30%以上。”刘淮松介绍。
事实上,从2000年之后,将核心业务锁定在IT服务以来,太极在行业信息化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已经拥有面向政府、公共事业、金融、教育、能源、冶金、民航、制造、电信、传媒和军工等行业的全面解决方案及服务,并形成了由行业解决方案与服务、IT基础设施服务、IT产品增值服务、IT咨询服务所组成的一体化业务体系。
谈到这一点,刘淮松表示,现在的IT服务已经开始向一体化和高端化发展。如何制定IT发展策略,如何将业务需求转化为IT解决方案,如何确保IT系统建设能实现既定目标,是目前用户最为主要的需求。因此,太极将自己定位为“为用户业务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以帮用户实现业务目标作为最终目标。
发挥IT咨询服务、行业解决方案与服务、IT产品增值服务、IT基础设施服务等“一体化”服务优势,显然帮助太极赢得了更多的行业制高点项目。2008年,太极的表现尤为突出。
在2008年度员工大会上,刘淮松的总结中提到,太极2008年全年承担500万以上重大项目68项,1000万以上重大项目26项,“行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能力继续提升”。
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太极公司以最快的速度搭建了卫生部、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并在随后又加派技术人员赴成都,保障两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协同指挥和信息通畅。奥运会期间,太极公司参与承建了奥运安保系统、奥运开闭幕式指挥监控系统、奥运食品车辆监督系统、奥运场馆管理信息系统、奥组委票务系统,以及山东青岛奥运帆船基地的IT系统等重大项目。除了为多项重要系统进行设计、研发和建设,太极还为奥组委提供了十多项重要系统的咨询和IT监理服务,这也是太极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两大高端业务,特别是IT监理业务,更是在国内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太极去年承担的大项目还包括全国政协办公业务资源信息系统、“金审工程”二期网络系统、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金农工程”一期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金质工程”国家标准数据库及标准通报服务系统、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环境应用系统、中央党校校园网升级改造工程、国家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处理系统、大连期货大厦机房与弱电工程等。
2009年,在国家拉动内需的计划中如何寻找机会,将成为太极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比如,新医改的契机之下,在医疗、卫生系统的信息化之中就蕴含着很多机会。对此,太极目前已经有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刘淮松介绍,“另外,在一些基础设施的信息化项目中,也蕴含着大量的机会。同时,像环保行业等近年发展较快的行业,对污染源的监控等方面的信息化要求也是非常巨大的。”
以两个创新为前进引擎
“面对竞争,最重要的还是业务创新、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管理效率,才能不断向前发展。”谈到太极发展的秘诀时,刘淮松这样概括。
对业务创新,刘淮松进一步将其拓展成解决方案创新和服务创新两个方面。“IT服务的核心是解决方案。”他表示,提供更加专业的解决方案是重要的,为此,太极自筹资金建立了太极解决方案中心,致力于推动行业解决方案的整合创新。
目前,太极解决方案体系已涵盖了百余种解决方案与服务,其中,太极应急平台、领导决策信息服务系统、铜冶炼闪速炉优化控制系统、电力生产实时信息系统、电子签封(RFID)系统、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建筑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新一代数据中心等一批解决方案不断完善,得到广泛应用,并获得有关部门和行业机构授予的“北京十大应用创新成果奖”、“中国软件行业优秀解决方案”、“最佳技术解决方案”等称号。
另一方面,IT服务也是太极快速增长的动力来源之一。在服务方面,如何将服务“标准化、产品化”, “在现有体系的基础上,提升服务的体系、方法和模式” 是刘淮松目前最为关心的。
实际上,服务的标准化是太极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在之前的采访中,刘淮松举太极曾经参与的北京电视台IT系统建设为例说明这一问题:“北京电视台的IT系统是一个个性化的要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服务都是个性化的。我们通过服务菜单,将能提供的服务明确定义,让用户选择。通过对北京电视台的需求具体化并进行拆分,与菜单匹配的则按照标准化的方法提供服务,那些不在菜单列表里的,进行服务定制开发。当然,标准化是为了确保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标准化菜单也会不断补充和扩充。”
除了不断推动业务创新之外,管理创新是太极保持高速增长的另一个动力引擎。“我们现在在很多方面推动管理创新。”刘淮松介绍,“例如,知识系统非常重要,因此太极正在建立内部的知识管理体系;另外,太极也在完善自身的信息化支撑平台,为用户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完善信息化体系;再有,在人才管理方面,我们的服务团队也在不断调整以满足新的IT服务架构。”
三年再翻一番
刘淮松介绍,太极有每三年一个发展规划的传统,2009年正是下一个三年规划的开始。“战略主导、创新整合、团队卓越、稳健发展”将是下一个三年规划的指导思想。
谈及未来几年中国软件企业的发展,刘淮松说:“中国软件企业目前正在快速发展,企业在不断创新和融合。另一方面,目前政府也在积极为软件和服务业营造更好的环境。”因此,未来软件企业的态势很好。尤其是国家出台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涉及到一些内容与太极的主业有较高匹配度,“是非常好的机遇”。
篇10
物联网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受到运营商的重视。NB-IoT作为物联网场景下的通信技术有着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本文介绍了NB-IoT技术发展和技术特点,探讨运营商进行NB-IoT网络试商用组网的方案。
【关键词】NB-IoT 组网方案运营商
1 引言
根据最新的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物联网(IoT)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到2018年物联网将超越手机,成为数量最多的互连终端。物联网正受到来自移动运营商的重点关注。2016年11月在无锡举行的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中国移动推出首个标准化NB-IoT(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网络应用,让NB-IoT商业化进程更进一步。本文以此槠趸,探讨NB-IoT网络试商用组网方案的部署。
2 NB-IoT技术特性
NB-IoT是LPWAN(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低功耗广域网)技术下的一种新的窄带蜂窝通信,它是NB-CIoT和NB-LTE两种标准的融合。在2015年9月的 RAN#69次全会上两种标准协商统一为NB-IoT。NB-IoT的3GPP标准核心部分已经在2016年6月冻结。相比其他LPWAN技术而言,NB-IoT技术在覆盖、功耗、成本、连接上具有优势:覆盖功率达到164dB,终端待机时间达10年,平均模组成本小于5美元,扇区连接数多达5万个。
3 试商用组网方案
NB-IoT试商用网络组网主要包括了以下几部分:终端设备、无线接入网、核心网、IoT业务平台及APP应用。
3.1 终端设备部署策略
终端部署时,应根据应用场景和业务属性,选择具体的NB-IoT芯片模组与传感器组合,提前开展入网测试,获取入网许可。
3.2 无线接入网部署策略
3.2.1 无线基站部署原则
宜将NB-IoT基站部署纳入现有电信运营商的基站部署规划中,通过对现网无线站点资源和设备的复用、融合、升级,以达到快速部署NB-IoT、节省建网成本的目的。共建共享方式包括了以下特点:
(1)共站点:TDD/FDD/NB-IoT共BBU;
(2)共天线:用多频天线替换现网天线;
(3)共射频:NB-IoT与运营商FDD频段共射频;
(4)共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公共无线电接口):NB-IoT与运营商FDD频段共CPRI;
(5)共传输;
(6)共O&M(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运行和维护管理)。
3.2.2 无线频点规划策略
3GPP定义了3种NB-IoT场景部署:Stand-alone、Guard-band和In-band。
Stand-alone:频谱独占,不存在与现有系统共存问题;适合运营商快速部署试商用NB-IoT网络。部署时宜分阶段实施:先采用stand alone方式来满足覆盖;等NB-IoT业务上量后,新增stand alone载波,多载波方案提升容量。
Guard-band:适合运营商利用现网LTE网络频段的带宽,最大化频谱资源利用率;但需解决与LTE系统干扰规避、射频指标等共存问题。
In-band:若运营商优先考虑利用现网LTE网络频段中的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则可考虑In-band方式部署NB-IoT,但同样面临与现有LTE系统共存问题。
3.2.3 无线站点选择规划策略
根据应用场景和业务属性选定NB-IoT试商用部署区域,基于现网站点按照1:1的共站建设方案进行选择。
3.3 核心网部署策略
3.3.1 IoT Core(SAEGW/MME)建设方案
为保证对现有电信网络影响最小,IoT Core(SAEGW/MME)宜采用全新建方式,并集中设置在省中心核心网机房。SAEGW和MME需要根据标准进行开发,并通过现网升级改造的方式支持NB-IoT相关核心网特性。为后期正式商用,融合支持LTE业务与NB-IoT业务做准备。
3.3.2 HSS建设方案
HSS建设方案可考虑新建和现网升级两种。两种方式均需要按照标准协议实施,实施后均不影响现网业务。但初期新建方式硬件成本较高,而升级方式需要保证现网硬件平台支持对NB-IoT的软件升级。具体实施应根据各个运营商具体网络情况确定。HSS也应该集中设置在省中心核心网机房。
3.4 IoT业务平台部署策略
业务平台优选虚拟化方式部署,硬件支持NFV架构,通过软硬件解耦及功能抽象,使业务平台功能不再依赖于专用硬件,资源可以充分灵活共享,实现后期各类NB-IoT新业务的快速开发和部署,从而降低网络设备成本。业务平台宜集中设置在省中心数据网机房。
4 结束与展望
中国移动已经率先展示了标准协议下的NB-IoT试验网络应用,标志着标准物联网的应用已经从概念到落地实现。随着NB-IoT 3GPP系列协议在今年的冻结,以及物联网广阔的市场前景,相信不久的将来运营商就会推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商用NB-IoT网络。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对NB-IoT试商用网络组网方案的探讨,希望对未来NB-IoT商用网络建设有所指引。
参考文献
[1]3GPP TR 36.802.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Technical Report for BS and UE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Release 13)[S].2016.
[2]陈胜.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发展分析[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3):49.
[3]戴国华,余骏华. NB-IoT的产背景、标准发展以及特性和业务研究[J].移动通信,2016,40(07):31-36.
[4]赵静.低速率物联网蜂窝通信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移动通信,2016,40(07):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