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际局势范文

时间:2023-05-29 15:09: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国际局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国际局势

篇1

国家统计局今年拿出2007年全国新的城镇职工工资数,私营企业员工的工资数据首次纳入统计。预计人均城镇职工工资新数字将比以往大幅降低。

不管统计数据最终能否公布,私企员工工资数据首次纳入城镇工资统计,其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无论是以前的“高”,还是现在的“大幅降低”,其实都无法改变国民真实的工资境况。只不过,这一小步可以让统计更科学、理性的反映现实境况。不可否认,在以往的好多关系国计民生的数字统计中,经常是“选择性统计”,比如全国职工工资统计,就业失业率统计,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等,都将下岗职工,自由职业者,个体经营者以及农民工等国民群体排斥在外。这种“选择性统计”,虽然可能会得出一个体面、好看的人均数字,但是也往往导致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等统计数字的“虚高”,难以科学、真实地反映现实情况,从而对科学决策和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误导。

更为重要的是,“选择性统计”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枯燥的数理统计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尔在其《歧视经济学》中强调:“歧视在经济上不仅对那些受歧视的人有害,而且对实施歧视的人也同样有害。”能否实现“全民统计”关涉国民权利认定和国民待遇惠泽。将一部分国民排斥在统计视界之外,可能意味着淡出公共政策的关爱范围,可能意味着农民工等弱势群体一如既往的处于“少人关心少人问”的尴尬境地,意味着城乡二元结构樊篱的打破更为举步维艰,意味着长久以来的“歧视性统计”难以得到改变。因此,这种“统计歧视”与当前科学发展观及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基调是格格不入的。

总之,私企纳入城镇工资统计是一种进步。但仅仅只是一小步。下岗职工,自由职业者,个体经营者以及农民工等国民群体,依然不在统计范畴。工资统计如此,就业统计如此,几乎所有的关系国计民生的统计数字,基本上还都是如此。因此,我们期待公共管理部门能够正视现实,顺应民意,及早改变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早日实现“全民统计”,使全民皆享数据统计“国民待遇”成为现实。

(摘自《法制日报》)

篇2

关键词:英国;现代学徒制;评估;证据类型;内审员(IQA);外审员(EQA)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2-0075-07’

一、背景介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作为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首批165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之一, 引进、消化和创新了英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参与了该试点项目。该项目为期两年,在连续两届物流专业毕业班学生中试行。作为学校连续两年参与该项目的评估师,我对英国现代学徒制模式中的评估活动、评估方法以及证据的使用深有体会和感悟。

英国现代学徒制是由五个模块的资质所组成的框架体系,这五个模块是:威尔士关键技能(Essential Skills Wales,ESW),英国国家职业标准(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NVQ),雇员权利与义务(Employee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ERR),个人学习与思考技能(Personal Learning and Thinking Skills,PLTS)及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课程(Business &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BTEC)。其中,用于培训和考核特定行业和职位所需职业能力的核心模块是NVQ,即英国国家职业标准[1]。

英国现代学徒制体系由8个层级组成,分别是等级1至等级8(Level 1,Level 2,… Level 8)。每一个层级的英国国家职业标准(NVQ)都被分解体现在若干个单元中,每个单元蕴含了很多条职业标准,这些职业标准既可能是知识性的,也可能是技能性或能力性的。在本次试点项目中,我们采用的是三级物流运作管理(Logistics Operations Management,Level 3)的职业标准,该标准被分解为16个单元,根据中英国家职业标准的比对、我校物流专业所授课程及学徒所在物流企业具体岗位的要求,我们与英方一道选取了其中的8个单元。

这8个单元分别是,3个必修单元:Unit 1(Make an Effective Contribution to a Business in the Logistics Sector)、Unit 2(Health, Safety & Security at Work)、Unit 3(Optimize the use of Logistics Resources);针对3个职业发展方向(Warehouse Keeper,Dispatch,Customer Service)的5个选修单元:Unit 8(Supervise Receipt,Storage or Dispatch of Goods)、Unit 9(Minimiz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Logistics Operations)、Unit13(Contribute to the Provision of Customer Service in Logistics Operations)、Unit15(Respond to Problems in Logistics Operations)、Unit16(Apply Technology in Logistics Operations)。

二、u估活动和评估方法

(一)评估活动

在英国现代学徒制模式中,评估师需要获取学徒工作情况的证明材料,判断所指导的学徒的工作表现和收集的证明材料符合评估标准的要求;培训机构会指定内审员(IQA),对评估师所收集的证明材料进行审核,确保评估师使用正确的评估方式对学徒进行评估,所收集的证明材料能充分体现学徒的培训情况,质量与评估标准保持一致;颁证机构会指定外审员(EQA),对培训评估和内审质量进行进一步审核,保证评估记录和评估过程都是正确、合理、公平、有效和可信的。

评估师的具体工作责任包括:计划和管理评估过程;开展评估活动,比如定期在一段时间内现场观察学徒工作情况,组织学徒教学活动,与学徒进行专业讨论,提供给学徒建议和反馈等;收集学徒各类工作证明材料,确保证明材料的相关性、有效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判断学徒的能力是否达到国家职业标准;指引和激励学徒成功完成学徒制培训;保管整理评估相关资料,比如学徒的个人作品集(证明材料)、评估计划、反馈记录、进度回顾等。

评估师要根据学徒工作岗位的特点确定评估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最合适的评估方法种类。评估师还需要与学徒一起确认每次现场评估的到访时间。除此之外,通过评估计划,学徒也可以在评估师的帮助下了解所需要完成的课程单元的内容、各单元学习开始时间、预计完成时间;了解在何时何地需要被评估;了解需要完成哪些事项实现证明材料的收集等。

在整个评估阶段,评估师需要使用各类评估方法收集学徒的证明材料。评估师对证明材料要做好判断、整理、归类工作,确保证明材料可与相关的评估标准相对应。一份好的证明材料可以证实学徒是否达到不同单元中所涉及的多条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因此,评估师在给学徒布置作业和任务时,应有的放矢,尽量获取能涵盖多条评估标准的证明材料。

每次评估活动结束后,评估师需做出判断,确认学徒是否已达到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如果评估师认为学徒的工作能力尚未达标,那么他需要给出建设性的反馈,或对学徒进行再培训,或在下次现场评估时进行二次考核。总而言之,评估师和学徒需要在接下去的评估活动中进一步收集更多更合适的证明材料来证实达标。

C人证词法在使用上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其证据类型一般可具有三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含有说明的录音;视频拍摄;证人签署的作证文件。在录音或视频拍摄的开始,评估师应简单介绍此次取证的背景,如时间、人物、地点、证人、目的等内容,在结束前,评估师应概括说明证人为学徒在哪些单元标准上做了有效的证词。

证人证词法取证的注意事项为:明确目的,尽量避免与单元标准无关的寒暄,提高效率,证词需直接对应评估的单元标准。证人证词法的优点与局限性见表13。

五、关于整体性证据及其使用

西方法律传统针对司法裁判中事实认定的理论认为,证据评价存在两种模式:原子模式与整体模式。原子主义观点认为,事实认定的智力过程可以分解为相互独立的各个部分,证明力取决于个别存在的单个证据、离散式的系列推论,而最终的事实认定则由这些彼此分离的证明力以某种叠加方式聚合而成。整体主义观点则认为,材料的证明力源于所有已输入信息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单项证据自身的证明力无法游离于证据的总体判断[2]。英国现代学徒制框架模式中的国家职业标准(NVQ)被分解并体现在若干个单元(Unit)中,每一个单元中又蕴含了多个职业标准―-这本身体现了事实认定的原子主义观点;但在评估实践中,学徒有可能同时展示出符合学徒制框架的不同单元中的两个或多个职业标准,当这些职业标准在一起被同时评估时就被称为整体性评估――整体性评估反映出评估单元之间存在的共同性从而印证了证据(信息材料)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这是事实认定的整体主义观点的生动体现。整体性评估的证据并非试点项目中英方硬性规定必须使用的11种证据类型之一,而是某种证据类型(比如OB、LP、或EP)实际上起到了整体性评估的作用。整体性评估的方法在英国现代学徒制模式中是被提倡使用的。

毫无疑问,评估意见的形成是建立在有足够数量的证据基础之上的,但是这并不表明证据越多越好。为了取得过多的证据必然要耗费过多的成本,而这就会影响评估的效益和效率。整体性评估可以在一个证据中展示出学徒符合几个职业标准,所以该评估方法会导致证据集中并使得学徒的能力展示更加高效,该评估方法的使用总体上会减少评估活动的次数。在工作环境中进行实地评估时对于评估师和学徒双方都是有利的。

整体性证据(Holistic Evidence)也被称为交叉引用的证据(Cross-referenced Evidence)。由于可以跨单元同时用以评估多个职业标准,所以往往需要评估师在访问学徒前拟定详细的评估计划,这就需要花费时间,在书面评估计划中应该表明:评估师有可能采用跨单元的证据来针对某些职业标准进行评估(I will also gather evidence across other units where possible),并附上所采用的具体的证据类型及被评估的不同单元中的职业标准。

在试点项目的8个单元所涵盖的众多职业标准中可以很多次地运用整体性的评估方法,仅单元3(unit3)和单元8(unit8)这两个对应单元中,明显地可以采用整体性评估的职业标准就有3对:单元8中的1.2(Explain sources of information required to determine the capacity and limitations of the storage facility)与单元3中的1.2(Describe the different sources and types of information required for optimizing the use of logistics resources),单元8中的1.3(Describe the equipment that can be used for the receipt, storage or dispatch of the goods)与单元3中的1.4(Explain the types of resource used in specific logistics operations),单元8中的1.5(Explain appropriate action when dealing with identified problems)与单元3中的1.8(Identify problems that can occur when optimizing the use of logistics resources).

客观地说,资深评估师可能已经熟悉了项目所选取单元中的诸多职业标准,所以在运用整体性评估方法的时候一般会显得更得心应手和更加灵活。有着丰富评估经验的评估师不仅熟悉诸多评估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并善于捕捉评估机会,也擅于以比较少的证据较为准确地判断出被评估事项的真实状况。然而,对于新评估师以及现实中存在的不思总结、不善评价和专业判断能力较差的评估师,增加必要的证据数量是保持谨慎的最根本途径。在实际操作中,对于新评估师也不像对于资深评估师所要求的那样必须使用一定数量的整体性证据。

参考文献:

[1]英国瑞尔学徒制培训公司[EB/OL].[2016-08-06].http://therealacademy.co.uk/eportfolio#.

[2]米尔伊安・ R・达马斯卡. 证据评价的原子模式与整体模式:比较法的考察[C].诉讼法论丛(第11卷).吴宏耀,译.北京: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2006:123-139.

篇3

2017年6月27日至29日,第十一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举行,本届达沃斯围绕“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主题,从多个角度展开了深入讨论。

在工业4.0全面到来的时代,中药行业也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

作为全力推进本行业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军者,天士力从现代中药、智能制造、大健康产业、互联网+、投资并购等多方面思考,用创新与战略的眼光应对未来的产业大格局变化,实现“包容性增长”。

引I中药国际化进程

推动中国智造走出去

对于中药行业来说,要积极参与第四次工业革命,国际化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作为天津达沃斯全球成长型企业协会会员企业,天士力响应国家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战略部署,进行产业整合和分享发展,并带动一批中国中药走向世界,让全球更多患者受益于中国中药的效用。

天士力控股集团创建于1994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确立了以大健康产业为主线,以大生物医药产业为核心,以健康保健产业、医疗健康服务产业为两翼的发展战略。

并致力于打造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品牌,大健康产业领航品牌。

一直以来,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国际化不仅是几代医药人的梦想,也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在中医药国际化道路上,天士力不仅是探路者,更是带头人。

早在1996年,天士力就以现代中药复方丹参滴丸申报美国FDA,启动了中药国际化之路。

目前,作为复方现代中药制剂,复方丹参滴丸已经完成了美国FDAⅢ期随机、双盲、全球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试验,是全球首例,同时并形成了《临床试验顶层分析总结报告》。

继复方丹参滴丸之后,天士力开始寻求将一些优秀的中药产品以联盟整合的方式推向国际市场。目前已经有14个产品中药厂商,通过天士力在美国的平台向FDA申报中药,与天士力形成了走向全球的中药产业航母。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体现是智能化,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表示:“随着复方丹参滴丸的研究走向国际化,通过全球多中心、双盲双对照的方法,是全球首例复方中药能够经得起严格科学实验和评价的药品,证明了中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实现了中药的国际化临床价值。随着中药国际化的进程加快,推动中国原创性的智能制造走出去,就是中药的智能制造要走出去。”

重构竞争力和理念知识

布局中药行业蜕变升级

本届达沃斯论坛同样对健康话题表达了强烈关注,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执行主席、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凯境认为,这是一个启发,向天士力明确了大健康一定会成为未来的朝阳产业。天士力一直致力于从医药制造型企业向大健康服务的全产业链公司转变。

闫凯境眼中的产业终局是:包括中药在内的传统医学、以西医为主的现代医学、细胞生物技术和基因技术融合交叉,新的商业物种产生;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据分析工具的进化下,社会需求迭代加速,医学诊断更加精准;患者被不断更新的交互模式充分赋能,从而获得更为强势的评价权和选择权;医疗模式更加多样和细分,管理式医疗成为主流,商业保险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国家医保平衡存在。这是一个整合医学为王的时代。

篇4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居住区水景;理水方式;意境营造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10302

1引言

从园林的发展史来看,一开始便注重理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神魂所在。古人在数千年的造园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理水经验。例如:将自然水体引入园林之中,融合为完善的循环系统;“一池三山”的传统理水模式以及“曲水流觞”的风雅佳话;师法自然的自然山水模式与空间构造手法等都是理水艺术中的瑰宝。这在崇尚自然人居环境的今天,对居住区水体景观的设计及营造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起源及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遵从“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设计理念,各个时期的作品都受到了当时诗歌、绘画及社会人文风气的影响。为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理想效果,景点常利用真山、真水,以及自然生长的植物,加之灵活处理的布局,将独具匠心的意境融入自然之美当中。

2.1先秦时期

有关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周文王所造的“灵台、灵沼、灵囿”。 囿即为游玩休憩的园子,囿中的沼为人工挖掘的池塘,池水在为植被灌溉提供水源外,还能饲养用来赏玩的鱼类,而挖沼产生的土方则用以修筑为台,这种挖池筑台的修建方式在后世得以广泛的运用。

2.2秦汉时期

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出现在秦朝。此时,始皇帝一统天下,大量的离宫别苑开始被兴建。秦始皇妄想长生不老,曾多次派遣数千人寻仙境、求仙药。然毫无结果,只得借助园林来满足他的奢望。秦始皇修建“兰池宫”时为追求仙境,就在园林中建造一池湖水,湖中三岛隐喻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此“一池三山”的造园模式对后世的皇家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武帝在秦代一处旧苑址上扩建的上林苑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园林,此园纵横300里,苑中的昆明池更是烟波浩渺,其在具备浏览渔猎的功能之外,据传还具有模拟天象的神奇之处。

2.3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家园林的主要功能转为满足游园及赏乐的需求。这个时期,私家园林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隐逸思想使得造园者将自己的情思寄托于山水之间,并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文人雅士借以传酒酬诗的活动——“曲水流觞”,亦演化为一种水景模式,被引入皇家园林之中。该时期园林用水依旧沿袭“一池三山”的模式,例如:位于邺城的华林园,就将漳水与宫城的御沟相连,构建出完整的水系。

2.4隋唐时期

时至隋唐时期,园林的发展进入了全盛阶段,除了以传统的方式采集地下水外,也经常将外部沟渠中的活水引入园中。园林中的水体往往磅礴浩大,除供游园赏乐外,亦连通了城市的水脉,与城市的供水系统融为一体。同时,水景的形式也越发丰富——既有安静的池塘、深幽的水潭,亦有欢快的溪涧、热闹的飞瀑。如以大兴苑为基础修建的禁苑之中,就把灞水引入园中,凿鱼藻池、筑鱼藻宫,皇族常常在此观看竞渡抑或赏鱼嬉水。而唐朝年间更是开公共园林之先河,长安城东南方位的曲江池就在平时开放给当地居民游乐,而每逢会试放榜之时更是形成了宴游曲江的盛景。

2.5宋明清时期

到了宋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意境的营造以及道法自然的造园理念已逐渐形成。宋代皇家园林的理水代表首推宋徽宗所筑的良岳。良岳的水东奔西流,入池入涧,入溪入谷,构成了一个形态各异(河、溪、涧、瀑、潭、湖、池、沼等)的完整水系,为宋代园林水景之集大成者。当时的私家园林亦出现多种多样的动态水景。时值明清时节,园林的建造技艺己高度成熟,园林理水方法向多元化发展。江南水乡的私家园林水源丰富,结合山石创造各种各样的水态与水景。而皇家园林亦是包容了江南明媚、秀丽的水乡情境,在原来浑厚、质朴、大气的山水风姿里揉入了几分婉约。

3水景在城市居住区中的功能与作用

3.1水景对现代居住区景观空间构成的意义

居住区空间主要是通过道路、绿化带以及建筑的墙体等手段来进行限定与划分。尽管这样的方式较易实现空间的理性管理与秩序感的营造,但却难免显得有些沉闷与单调。那么,在空间中合理的组织和运用可塑性强且具备趣味性的水体,就能够有效的活跃气氛,避免空间的单调感;同时,相较于墙体及绿化带,水体能为自然的丰富空间的层次感且不会影响视觉的连续性,即:水只区划空间,而不影响视野。

3.2水景在现代居住区中的视觉与心理作用

以水为主题的景观,往往具有特殊的美感,其在景观功能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古人有云:“水能淡性为吾友”,水的宁静能慰藉人们浮躁的心灵,水的灵动又能激发人的热情。静态的水景能够在无声无息之间平复内心的躁动,如“心灵鸡汤”一般带来满足与安顿感;动态的水景则能够激活人的情趣,唤醒内心深处的渴望,使人精神振奋。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在邻水的环境中,人的体温会有所下降,脉搏会趋于平稳,从而对放松精神,释放压力有明显的帮助。

3.3水景在现代居住区中的生态作用

水是生命之源,自然界中水的存在会带来盎然的生机。在局部环境里,水体还能调节环境温度、改善区域小气候。水分的蒸发在降低了附近气温的同时,还能增加空气的湿度;此外,无论是平静的水平还是由动态水景产生的细小水珠都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尘埃,使空气变得更加清新并延长了负氧离子存在的时间,使之通过神经系统及血液循环系统对人体起到镇静、催眠及降血压的作用。尤为重要的是,水体的存在,为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是现代的住宅区微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3.4水景在居住区中的社会、经济价值

自古以来,人们生活中的许多休闲娱乐活动都是围绕着水展开,如:垂钓、划船、观鱼、嬉水等。水及水景所具备的无形的引力能将人们吸引到一起,使其周边形成一个既能释放压力、愉悦心情,又便于社交的公共空间。从而促进居民们相互间的交流,增进了解,有利于小区的和谐安宁。

景观、生态优势,使水景在现代城市居住区开发中体现出了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上海临黄浦江一带的住宅能否看见江面的滨江住宅至少差别3000元/m2;香港维多利亚海湾旁的海景住宅与同地段普通住宅相差近l倍价格;东京的东京湾、悉尼的黄金海岸、纽约的哈德逊等水岸住宅,售价都要高于同质量楼盘至少10%以上,甚至达到50%。

4中国古典园林传统理水方式的现代应用

4.1空间的营造:师法自然,因地制宜

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里,对自然界的崇尚一直是一条中华民族亘古未变的信仰。无论孔孟的儒学,还是老庄的道家,都大力提倡“天人合一”的处事哲学。“师法自然”不单单被视为是一种方式或者方法,更多的时候代表的是一种境界,从中衍生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营造理念,并为诸多现代城市居住区水景的设计及构筑所遵从。

有的居住区将大型的湖面作为整个小区设计和建设的中心,而供居民居住和使用的建筑皆临水而建,错落有致的布置各式水景。深圳的波托菲诺·纯水岸就是沿水岸线布置住宅,使住户能够将湖区风景一览无余,被奉为经典。

也有的居住区根据实际地形、地势,巧妙的通过线性的水景延伸出别致的空间序列,如:以一条小溪为主体水景贯穿整个小区,所有的建筑皆依溪而建、伴溪而修,从而形成别有情趣的线性空间序列,杭州春江花月就是其中的精品。

4.2意境的营造:画意诗情,悦目赏心

所谓意境,即通过模拟一些特有的情境,唤醒记忆、激发联想,达到以小见大、触景生情的效果,使游者感受到特定的氛围。意境虽然没有自然界中的山水、植被那么真切,但它依旧是客观实在的投影,他能够勾勒出存在于主、客观之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不少居住区利用水景与建筑的有机融合,赋予充分的民族地域特征。深圳万科第5园就是近年来较为优秀的设计案例。园内,无论是流水、小桥、青砖铺就的道路还是碧绿的水草、疏密有致的青竹,都体现着中国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住宅的建筑设计风格透着徽派建筑元素的气息,而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漏窗也出现在细节之处。进入园中,让人如同置身于温婉的江南水乡,成功的意境营造让现代住宅与古典元素完美的融合,在适合现代人居住的建筑中散发出浓浓的中国风情。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2]陈从周.中国园林鉴赏辞典[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3~11.

篇5

目前,日益全球化的反全球化运动正分三个层面推进:一是以各种非政府组织为核心,以现代交通、通讯工具为手段,反对各种大型国际会议和国际经济组织的街头政治。二是以一些左翼、中左翼、新左翼政党以及大批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反对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分配不均衡的国际舆论。三是一些国家政府推行的反全球化政策。

可以看出,反全球化运动的参与者人员庞杂,良莠不齐,思潮更是五花八门,目的不一,可塑性强,发展方向尚不确定。有些极端组织和排外组织也借反全球化之机张扬旗帜,吸引舆论,近两年反全球化街头政治中的暴力倾向与这些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目前看,反全球化运动仍只是一种思潮与社会运动,其宗旨、战略与目标没有也难以统一,尚难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实质联盟。因为反全球化运动内部各组织、各思潮之间存在着内部的逻辑矛盾性,其利益往往不一致甚至互相冲突。

当前,反全球化运动正处在进一步分化、整合阶段,必然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尤其对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的影响将继续上升,迟早也会渗透到各国国内政治层面中去。其一,反全球化运动将有利于厘清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及其本质的认识,促使国际社会正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并进行反思。全球化作为一种历史进程,其趋势难以遏止,但其方向、方式、速度却可以调整。反全球化运动可促使全球化朝着更公正、合理、透明、可控的方向行进,尤其是促使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更趋合理。其二,反全球化运动将进一步促进国际协调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完善。其三,当前的反全球化运动有着反对霸权主义和反对新殖民主义的一面,有利于遏制美国的单边主义倾向。其四,当前日渐凸显的反全球化街头运动容易引发社会动荡与暴力冲突,影响正常的国际活动和国际局势的稳定。其五,反全球化运动与冷战后世界范围内上升的民族主义、排外主义和其他极端主义情绪与力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容易成为贸易保护主义和排外思潮的推手,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与国际局势的稳定。

篇6

[关键词]经济改革;改革背景;措施;影响

[DOI]10.13939/ki.zgsc.2016.16.182

印度的经济改革是一场不得不进行的改革,从印度当时的国际与国内背景来看,印度当局适时的进行经济改革是对经济局势的一种理性回应,也正是因为印度经济的改革才使得印度的经济得以发展,可以说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共同迫使印度进行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经济改革。

1 印度经济改革的背景

1.1 国际背景

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阶段,国际局势风云突变发生了一系列国家大事件。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冷战时代宣告结束,雅尔塔体系也随之分崩离析。印度也未能幸免于难,被迫卷入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全球化运动中来,这是促使印度进行经济改革十分重要的因素。

首先,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印度处于南亚次大陆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当时,整个世界处于冷战的大背景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极力拉拢第三世界的国家,在南亚次大陆上寻求自己的战略支撑点。因此,美国与巴基斯坦交好,苏联与印度交好。冷战的大气候与南亚地区印巴对抗相结合,形成了美巴―苏印相对抗的格局,这也为苏联解体对印度的冲击埋下了伏笔。

其次,印度在独立后国内经济很不理想,为了彻底摆脱殖民地性质和不理想的经济状况,印度积极的学习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希望能够尽快实现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的工业强国转变。因此,印度对于苏联的依赖程度较高。苏联的解体给印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这一系列国际局势的转变给印度造成了巨大的震荡,印度的经济改革是对这一系列国际大事件的理性回应。

1.2 国内背景

印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大国,印度国内的问题更为复杂与难以解决,尤其是在当时危机四起的国际背景的影响下,印度国内严峻的问题变得更为棘手。

首先,是人口问题。印度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由此造成了印度的人口迅速膨胀。人口膨胀问题成为了制约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消极因素之一。人口基数过大不利于有限资金的集中使用,大量资金在教育、卫生饮食以及其他基本需要上的支出严重影响到了对经济建设的投资,导致劳动力资源难以开发利用,这不仅表现为印度劳动力市场上的大量失业人口,还表现为劳动力的质量不高。人口的迅速膨胀使得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改善,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印度的经济发展。

其次,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政党与多宗教的国家。印度有十个大民族和若干个小民族,民族问题十分复杂,彼此之间不能和谐相处。印度政党之间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他们之间为了各自利益相互争斗,互不妥协。除此之外,印度的宗教问题也十分复杂。印度是许多宗教的发源地,在宗教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冲突,这都是印度国内十分复杂与严重的社会问题。

通过分析印度所处的国际与国内背景,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印度的经济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印度经济通往长期自由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印度响应全球化过程的一种被动选择。

2 四个领域

2.1 产业领域改革

印度的产业政策是自印度经济改革后变化最大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对产业政策的许多管制已经在慢慢地废除。在改革初期,拉奥政府力图改变传统的产业保护机制,希望能够为企业营造一种更为自由的经营环境。首先,取消了绝大多数的工业产品许可证制度,同时也取消了大部分产品的价格管制。但是有五种特别规定的产业除外(包括军事工业、原子能工业、烟草工业、危险化学品工业和烈性酒酿制业)。其次,政府试图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将更多的自交与企业手中,政府仅仅起到一种平衡协调的作用。最后,最为重要的是政府为私有资本的投入扩充了渠道。取消了曾经规定的禁止私有资本投资国家基础建设的规定,转而鼓励私有资本投入国家的基础建设,这样就在政策层面上扩大了私有资本的投入领域。

自瓦杰帕伊上台后,开始大力扶持印度的软件信息行业,将软件信息行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政府开始全力扶持软件信息行业,在政策方面给予高度的支持。不仅如此,印度政府还废除了不利于印度软件行业发展的政策。规定纳税优惠只适用于软件、信息、基本药物的生产、生物技术、农业和政府认可的研究中心的专利产品生产等行业,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方便条件。

2.2 贸易领域改革

在贸易政策方面,印度政府主要从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政策调整。取消进口许可证,大幅度降低商品进口关税,放松汇率管制,大力促进商品出口。由进口替代型转为出口导向型。放宽对商品进出口的限制,对于生产出口商品的企业给予更多的支持,为原材料和特殊货物的进口企业,提供特殊进口许可证,同时还免除进口关税许可证。降低关税,给予了外贸进出口企业以强大的扶持。

2.3 金融领域改革

印度政府对金融的改革,首先进行的就是放松利率管制,使利率市场化、自由化。这一措施使得银行的活力大大提升。此外,印度政府也逐渐地放宽了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的进入,在产业政策中政府积极鼓励私人资本在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鼓励私有资本和外国资本的流入,这样的政策造就了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和金融市场的现代化。在资本经营的监管方面,印度政府取消了资本发行管理局,不再苛刻制约资本发行市场。

在之后的金融领域改革中,政府更加注重金融市场的自由化,逐渐取消了价格管制等一系列措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维护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允许在资本项目下进行卢比的自由兑换,向外汇自由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4 农业领域改革

在改革初期,拉奥政府的改革中农业只是个兼顾的对象。对农业最重要的改革就是大多数都取消了过去对农产品交换的限制,特别是取消了对粮食交换的限制,建立了统一的农产品交换市场。

而在瓦杰帕伊政府的改革举措中,农业方面逐步成为重点。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私营部门以合同形式经营现代农业,加速现代农业技术的转让,允许农产品自由贸易,提供可靠的农产品市场,使其摆脱官僚与政治的干预。这样的政策彻底打破了印度原有农业产业格局。

3 经济改革的负面影响

印度的经济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印度的经济改革使得印度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这也就意味着,印度经济受到国际影响的因素加大。在开放型的经济发展中,国际经济的变动对一国经济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国际性的金融危机也会影响到印度经济的发展。经济改革使得印度国内的贫富差距加大,两极分化加剧。经济改革以来,印度贫困率有所降低,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与穷人之间收入和财富差距越来越大。在印度,至今仍有数亿人生活在官方公布的贫困线以下,而占有大量财富的少部分人却可花上十亿美元在繁华的孟买市中心修建拥有楼顶直升机场的大楼。

4 结 论

由此而看,印度的经济改革是一场必要的改革运动,经济改革的几十年时间中印度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印度的经济想要取得长足的发展还需要印度政府继续进行深入而有效的经济改革。

参考文献:

[1]林承节.印度现代化的发展道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孙翻钧,华碧云.印度国情与综合国力[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3]孙士海.印度的发展及其对外战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吉尔伯特・艾蒂安.世纪竞争:中国和印度[M].许铁兵,刘军,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篇7

专业知识目标:

1、掌握刚体的定义;

2、掌握刚体的判别方法及其应用

思政育人目标:

1、借助已学习的质点模型,引出刚体概念,培养学生求实精神、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和辩证唯物主义精神;

2、从刚体模型深入挖掘爱国元素,融入专业知识讲授中,利用物理之实,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育人目的。

二、教学策略

1、导入新知,剖析新知

从前面已学习的质点模型谈起,辩证的引出刚体的概念。同一个物体,当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时,可以看作质点模型;当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且形状和大小都不发生改变时,就可以看作一个新的模型—刚体。

刚体定义:在任何情况下形状和大小都保持不变的物体。(板书)

刚体是实际物体(固体)的一种抽象,是一种理想的力学模型。由于物体都是大量质点组成质点系,因此刚体就是各质点间的距离保持不变的质点系

通过刚体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和辩证唯物主义精神。

2、分析实例,巩固新知

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作为科技大国和科技强国,哪些领先世界的高科技产品可以看作刚体?通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领略我国在领先世界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095型攻击核潜艇、“复兴号”高铁、东风-41战略导弹、“神州十一号”载人航天器、“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嫦娥月球探测器等高科技产品,这些实物都可以看成刚体模型,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刚体模型理解。同时利用我国在这些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来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敬业精神和责任担当,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引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8

关键词:汉语国际传播;汉语大众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

近年来,随着中国强有力的发展趋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站稳脚步,整个世界的日益进步着,但是中国在其中已成为不可替代的其中之一,这股强有力的发展趋势,也带动着中国汉语在全世界各地的流行,世界人民对于中国的好奇度日益增涨,如此一来,也更加推动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前进。

在这样的局势之下,如何更好的发展汉语国际传播成为了大家所关注的问题,这时,汉语大众媒介与之的结合,不仅加大了汉语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度,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开出了一条新的途径,有效的在推广汉语的同时促进了文化传播,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软实力。

经调搜芯糠⑾郑目前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途径大部分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汉语大众媒介。因为在现代的汉语大众媒介中,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能够以各种形式把中国内容与国际表达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国际受众通过喜闻乐见的故事和情节来学习汉语,从而把汉语的国际传播也推向一个高度。近些年的种种实践表明,汉语大众媒介在汉语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在逐渐发展成为一支更强大的力量。

现阶段,如何评价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否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这不仅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文化内容是否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内涵,还取决于这个国家是否采用了先进的传播手段、拥有强大的传播能力。尤其是在如今这个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中,凡是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的国家,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被广为流传,因此这些国家也就具备了影响世界、掌握话语权的能力。由此可见,一个国家文化的传播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

同样,汉语作为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际上进行推广时也需要丰富的传播手段和较强的传播能力。一方面,我们的政府可以在国外建立各种汉语学习机构、文化组织或者科研机构等国际传播工具,或者拓展其他渠道,如借助在海外从事商业、艺术、宗教活动的机会向国外输出各种资料、图书、音视频等文化产品,有效地推进汉语言的国际推广及传播。而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普及以及新闻媒介的多元化发展,世纪的汉语国际传播不仅要依赖于这些传统的传播工具和手段,更需要重视汉语大众媒介的四大主要渠道,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

21世纪,随着以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卫星技术、无线电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革命正朝着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高速化、全球化和人性化的更高阶段发展,互联网也已发展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传播媒体。这一独具声像图文并茂、受众多向主和及时快速同步,集多媒体、互动式、实时性等特征于一体的新兴媒体,开创了传播领域的新纪元,也为汉语的国际传播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更加有效的途径。现在,随着汉语热狂潮的兴起,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可以预见,互联网即将成为汉语国际传播过程中一支不容忽视的话语力量。互联网具有强大的信息集聚功能,它的音频、视频、文字等可以为我们提供任何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同样,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更好地将汉语传播到国际上。现在,随着汉语热的掀起,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都很想学习汉语,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其他因素的干扰无法来中国学习,而在这时,一些政府或非政府的人员就开始在网上创建一些汉语网络学习课程,如网络孔子学院等,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介绍中国富有魅力的传统文化以及汉语学习基本知识等,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从另一层面上也推动了汉语的国际传播。由此可见,在汉语国际传播领域,互联网正以其强大的内容优势、传播优势、制作优势,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世界。

从总体上看,汉语大众媒介与汉语国际传播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汉语大众媒介能够极为有效地促进汉语的国际传播,而汉语国际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汉语大众媒介的发展,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在中华文化的传播上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国开展汉语国际传播工作以来,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愿望日益强烈,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一种语言成为国际性强势语言至少需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要有强大的国力――经济、科技、政治等方面的强势,形成语言传播的推动力;二足要有良好有效的传播途径,比如采用各种各样的新闻媒介提升语言声望,形成对其他语言使用者的吸引力。

随着中国实力的继续增强,汉语热也在不断地升温,我们的政府应该加大对汉语的传播力度。而截至目前的种种实践表明,借助各种新闻媒介进行汉语的际传播与推广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所以,在汉语国际传播的道路上,新闻媒介将会继续充当其必不可少的角色。

篇9

一、利用信息技术,关注学生生命,促进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塑造人、完善人、发展人。从这个角度看,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不能不考虑学生的生命发展,不能不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价值取向。“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给教材编写者和教师留下了许多空间,允许并鼓励着眼发展,依据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从广度和深度上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的主旨是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因此“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是本课教学的生命线。课始我利用电脑白板播放“中央电视台4套关注伊拉克特别报道”录像,再现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的灾难与痛苦,启发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倡导和平、反对战争的观念;课堂教学中出示课件:“和平!和平!和平!”字体由小到大,体现了呼吁和平的愿望由弱渐强。并利用课件出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结合课件中的战争组图,体会“世界并不太平”,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课堂教学结束前,播放“中央电视台2套介绍当前海峡两岸局势”的录像,启发学生谈看法,将感受化作语言行动,同时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得到升华。实践证明,课内资源与课外信息的完美结合,关注学生生命与发展,能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升华。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制成课件巧妙恰当地呈现,必能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如学习《台湾的蝴蝶谷》这篇课文的第三段,笔者设计了动画课件。课堂上,学生欣赏着课件中翩翩起舞各色多姿的蝴蝶,学习兴致果然很高。课堂上,如果我们做到了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直观、生动的优势,刺激学生的感官,不但帮助学生理解了“金光灿灿、十分壮观、五彩缤纷、上下飞舞、五颜六色”等词语的意思,还加深了学生们对蝴蝶谷迷人景色的印象。通过不同的画面,让学生在对比当中,感悟到黄蝶谷的壮观,彩碟谷的美丽,学生如临其境,也就能有感而发了。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读句子、理解课文也变得水到渠成了。

三、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古诗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把枯燥无味的古诗知识用音乐、图片和影像渲染情境,用网络来拓展知识,从而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引发想象和联想,给学生展现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给语文课堂注入活力。如古诗《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千秋雪、万里船”,从时间上、空间上给人宽阔的想象余地,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课件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含”字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千秋雪”?“万里船”又有多远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课件,画面上:新绿的柳枝上,成对的黄鹂在欢唱;蓝天上,一行白鹭渐飞渐远。连绵的雪山,就像镶嵌在窗框里的图画;门外江边停泊着来自东吴的船只。“黄、绿、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组成了一幅绚丽的图景,“鸣翠柳、上青天”,描绘了黄鹂歌唱、白鹭飞翔的景象,有声有色,令人赏心悦目。课件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春景图中领会到了“含”的妙处,体会到了“千秋雪、万里船”的含义。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感悟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彩。

四、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能力,增强素质

篇10

关键词:政治教学;寓教于乐;求知欲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本人认为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以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功夫。

一、注重时事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许多学生课下聊天,提起当前国际局势津津乐道,可是一旦上政治课便无精打采,哈欠连天。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只注重理论传授,忽视以时事新闻生动事例提高学生的兴趣。时事事例丰富生动,和教材有一定联系,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因此,教师结合时事讲政治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树立学生主体思想,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成效往往取决于能否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愿学”,从而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

为此,在教学中,我常常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道德良好,心理健康利于成长”这节内容的时候,我这样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听到了一件事,对我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那么,到底是什么事,对老师产生了这么大的震撼呢?”听到这时,学生的眼光一下子集中到了我的身上,接下来,便是我和学生轻松合作。比如,在教学“坚强意志的作用”这节内容时,我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说:“狄更斯说过这么一句话: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那么,顽强的毅力真的有这么大的作用吗?今天我们就来回答这个问题。”听了这样的名言,学生一下对顽强毅力的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种迫切渴望答案的心情促进学生认真听讲。

三、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提高实践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教学的基本原则:在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条件,也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就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他们掌握知识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学会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知行统一是政治教学的又一个重要原则,它不仅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还要求将这种观点转化到自身的实际行动中。我认为应充分利用教材中“议一议”等栏目,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培养学生责任感,提高实践能力。

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实效

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革命。如,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可以把抽象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学生接受,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维护国家统一》的教学中播放伊拉克战争的片段使学生对国家、领土、政权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利用多媒体把相应的资料显示在大屏幕上,能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艺术化、教学效果最优化的高度统一。

五、师生融洽是保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所以,只有教师可亲可敬,才能强有力地吸引学生并积极有效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