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范文

时间:2023-05-29 15:09: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篇1

运用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提升小学课堂教学效率,是小学课堂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课堂教学还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策略,促使学生的主动成长与发展提出一些有效性策略,希望能给小学课堂教学以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小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新课改提倡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取缔教师的知识灌输课堂教学模式,这已成为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何实施高效性的教学策略,是摆在广大小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对高效课堂教学涵义的理解

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是一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能够在单位时间内高质高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学生的身心得以全面发展,知识视野得以开阔。从学生的认知层面来看,学生能够主动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顺利完成知识的建构,能够完成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热爱与感兴趣的情感转变。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衡量,高效课堂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课堂富有趣味性与生成性的特点。从教育目标来审视,高效课堂能够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实现智慧的飞跃,从智慧飞跃实现能力的提升,学生乐学、会学,在学习活动中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小学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策略

1.课前科学预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要做好小学课堂高效堂教学预设。首先,教师要把握教材,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同时,理清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科学整合,了解本节教学在整个知识体系建构中的重要作用,使知识体系的建构清晰条理,具有可操作性。其次,要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特点与规律了如指掌,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准学生兴趣点,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第三,教学设计要有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问题富有启发性,难度富有层次性与梯度性,能够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使学困生能够在学习中树立自信,感受成功的快乐。

2.优化课堂学习状态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课堂教学要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输液式”的教学模式,要关注学生课堂的生命状态,从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向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转变。首先,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空间。因此,教师要设计科学教学程序,直观呈现教学内容,使课前的预设能够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在根据课堂学生的状态与特点,对于课前的预设环节做适当的调整与优化,使学生的主体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根据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烈等特点,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探究动力的教学情境。其次,要优化学生的课堂参与状态。要通过教学环节的科学设置以及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助手,使学生广泛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加大认知的深度,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再次,要调整好学生的课堂学习情绪状态。这需要教师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好学的热情,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与见解,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四是要优化学生的合作学习状态。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决定了他们适合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开展有效教学活动。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多媒体的引入为小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空气,多媒体以其声音、视频、图片的集合形式,可以使课堂教学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化枯燥为有趣。多媒体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当中。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微课视频,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可以狠抓学生的预习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提升自身预习的实效,通过微课视频的展示、网络查询、网络教材进行深入预习。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互动与探究的方式加以解决,使得课堂教学更富有针对性与实效性。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效使用,使得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得到破坏性颠覆,催生崭新有效的教学模式。利用多种渠道与工具学习是现代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小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熟练把握教材,并且根据学生的特点科学预设课堂动态生成环节,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作者:田艳馥 单位:吉林市丰满区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传统教学过分依赖教材,注重知识传授,技能模仿,讲授为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创造力缺乏。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第八次课改,从课程总体设计到课堂教学设计,始终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地位。倡导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课堂教学已面临一场不可逆转的改革潮流,改变传统课堂,推行高效课堂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才能让初中物理课堂更加高效呢?

一、高效课堂的含义

《新语词大词典》中的高效是指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高效课堂是相对有效课堂而言学生在课堂上有更高效的收获、高效的提高、高效的进步。高效课堂上学生应具有蓬勃的生命活力、持续的内在动力、保持适度的思维张力、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洋溢不凡的成功魅力、培养长远的发展潜力。

二、高效课堂的教学原则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自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打造高效课堂的措施

1.把握好三种课堂教学流程

物理教学中,课堂教学常有新课教学、复习课教学、讲评课教学,三种教学在三维目标实施过程中侧重点不同,教学流程也有所不同,把握好了三种教学模式对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打造高效课堂具有很好的作用。

新课教学流程:创设情景,情境导入学案引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完善学案展示点评,达成共识精讲点拨,突破难点当堂检测,及时反馈提纲挈领,画龙点睛。

复习课教学流程:明确课标,把握方向自主复习,查漏补缺组内交流,完善学案讲练结合,注重实效 展示点评,达成共识精讲点拨,突破难点提纲挈领,画龙点睛。

讲评课教学流程:自我纠错,自我反思错题解剖,组内交流展示点评,形成共识精讲点拨,突破难点 拓展提升,完善认识。

2.激趣,让课堂充满活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成功了一半。有了兴趣,学习就会变得主动积极,就会积极思考问题,萌发创新意识,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活力。激趣可在引入新课、课中或结束时用风趣的语言、丰富的情感、精彩的故事等方式进行。

3.自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可见“读”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自学是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对学生终身有用,自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可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4.合作、交流、展示,提高课堂效率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新课改提倡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学生在组内或组间进行合作、交流、展示,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生生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效率等。

5.探究,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

物理教学中涉及到的探究实验较多,在探究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和作风,体验科学家探究问题的经历。

6.质疑,解决问题的开始

孔子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提供机会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解决问题。通过质疑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7.说与做,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研究表明,看一遍收获约10%;听一遍约20%;说一遍约70%;亲自动手实验或操作约90%。让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做,不仅可增强学生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增加学生说、学生做、学生互动的时间,人人参与,个个发言,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8.精讲点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精讲是教师用准确、精炼的语言有针对性地讲解。精讲,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是讲重点、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讲规律和方法;“三不讲”是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做到了这些,既节约了时间又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点拨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9.有效评价,激发学生潜能

评价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灵活选用评价方式、手段并把握好评价的尺度,增强学生自信心,全面提高学生成绩。评价要及时且注重实效性,有效的评价可让学生具有成就感、激发竞争意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

10.灵活运用多媒体,丰富课堂内容

多媒体引入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在营造情境、演示教学、过程模拟、微小放大、成果展示等方面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多媒体引入高效课堂,对教师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1.尊重与欣赏,享受和谐快乐的课堂

高效课堂是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师要学会尊重、欣赏、夸奖、鼓励学生,从而让学生感到老师器重他、欣赏他。学生在这种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下就会具有持续的学习动力。

12.注重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技能

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实施方法

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这就要求学校要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强化教学环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怎样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深化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生物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我认为教学活动是一个双边活动,永远包含教与学两个方面,两个方面同等重要,片面地追求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都是不科学的,都不可能高效。过去只强调教师的“教”而不管学生的“学’和现在有些老师片面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而忽视教师的教学活动,同样有违教学的科学性。因此,高效课堂要求老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二、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方法途径

1.研读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依赖教材和经验进行教学,教材中有什么就教什么,考试考什么就练什么,所谓的教学目标完全是为了考试而制定。提高生物高效教学的关键是要准确把握《生物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不仅是教材编写的根本依据,也是教学的依据。因此,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并充分理解《生物课程标准》,这是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教师在实施教学前应细心研读,在把握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同时,对教材进行再创造,设计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完善人格为主的教学目标。在这种教学目标下培养成的学生,才符合我们国家对人才的需要。

2.注意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同时根据生物学科的自身特点,我们生物组实施了教学合一的、以“讲学稿”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讲学稿的设计必须确立以学生主体、教学互动为主线,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着这根主线展开。根据这一原则,我们构建了目标导学、小组讨论、师生解疑、知识自测、学生反思的五步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①目标导学,整体感知。教师根据生物课程标准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合一的讲学稿。学生根据目标导学,认真研读教材,对本课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力争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对一些基本的内容要求能掌握。同时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②小组讨论,自主构建。根据学生在研读中发现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质疑探究,学生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为了使这部分落实到位,收到理想的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学生参与教学的问题情境,精心设计学生的各项活动,创设良好的参与教学的氛围。

③师生解疑,整体构建。在学生小组自主质疑探究、自主构建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形式,最后通过整合,形成本课的知识结构及技能体系。

④习题巩固,反思提高。本步骤包括知识体系、练习题、反思三个栏目,知识体系可以让学生系统的了解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知识重难点,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知识。

在反思栏目中我鼓励学生写自己的收获和建议,更鼓励学生写感受或建议,从而建立起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平台。当然,作为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此栏目树立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乐观地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

3.注重教学方法

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设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②保持阳光心态。我甚至认为,幽默感应作为教师一个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每天带着微笑走进课堂,上课期间有幽默感,学生就会喜欢你,那么你的课堂教学已成功一半。

③轻松课堂教学。我们不要夸大自己的教育功能,要保持平常心,学生是有层次的。唯一的出路还是在课堂,轻松的课堂教学。不冷落学生,即把课堂交给学生,关注学生的活动,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表现欲及竞争意识,这是课堂气氛的基石。

篇4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有效教学的决定因素,是教学对象——学生,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转变学习方式,是我们每一位化学老师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的素养

面对日新月异的化学世界,教学的理念、方法、内容等时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已有的知识就显得贫乏和陈旧,因此,我们必须向书本、网络、媒体、专家、同行学习,及时“充电”,不断积累。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最好有台水泵。有一位专家说得好:只有“居高”才能“临下”,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教师若具有新颖的观念、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娴熟的技能、火热的激情、幽默的语言,必能构建高效、生动的课堂,令学生流连忘返。

二、有效教学的支撑:科学的备课

要注重集体备课,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在此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要做好三点:一备学生。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应体现在学生身上,应把学生看成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发展中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我们不但要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思想态度,更要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学定教,以学促教,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二备课程。不能只注重教材,要善于开发利用身边的一些自然现象、人文知识、新科技、新材料,甚至一些奇闻趣事,都可为我们所用。三备自己。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更应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本着这一理念,我们要思考怎样有效地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指导学生,设计教学过程;怎样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张扬个性,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三、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但兴趣也会减弱,甚至消失,只有让学生对化学真正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并内化成自我发展的动力。我做了这样一些尝试:

1、凸显化学学科特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刚接触化学,颇感有趣,尤其是对化学实验。所以开学第一堂课,一般先做几个实验,如“清水变牛奶”、“白纸显字”、“魔棒点灯”、“水火相容”等。一连串有趣的现象令学生欢呼雀跃,他们初次接触化学,就感到了它浓厚的趣味性和神秘性,一个个“为什么”油然而生,使学生们想学、爱学。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捕捉学生的兴奋点,设计几个动情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设计精彩的引言,讲述一些化学故事、化学家的成长事迹、化学问题的争论、化学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等等。

3、利用鼓励和表扬,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应当及时和适当地鼓励和表扬学生,即使只有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做的好,不要吝啬掌声,对于学生的良好行为做出适时、适当的鼓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4、开展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可通过举办化学讲座、化学课外实验、化学晚会等活动,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好化学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有效教学的阵地:高效的课堂

有效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教学”,主要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学中形成了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1、开展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转变学习方式。《国家及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并形成假设方案,最后对假设进行验证与交流。

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若照本宣科地问学生实验原理是什么、实验步骤是什么,学生一般兴趣不大。我们可以给学生准备不同的仪器和药品,如针管、凸透镜、红磷、白磷、硫磺、木炭等,让学生分组选取不同的仪器和药品实验。学生们的探究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集思广益、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想出了许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用木炭代替红磷但集气瓶中放NaOH溶液代替水、用凸透镜聚光加热、用针管代替集气瓶、用白磷代替红磷等等。这些方法是否都可行呢?教师先不加评论,让学生通过亲身实验去探究,用实验事实说话,学生体会更深。

2、建立学习小组,实行互助学习。如何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这是现在课堂教学中的难题。管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化整为零,使活动单元缩小化,任务具体化,效益就能最大化。在参观了杜郎口中学、兖州一中后,我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4-6人。通过民主选举,各小组选出组长一名,组长对小组负责,小组内互相督促、互相鼓励、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五、有效教学的保障:教师的反思

篇5

2011年我带高一物理,学生的基础较差,开始在教学中也一直在摸索,起初还是以传统教学为主,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学生成绩不理想,而且对待这科学习兴趣越来越低,我开始思考,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能发表意见的,我就不讲,我们以小组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慢慢地小组的力量就形成了,其中给你的任务你没完成,组内其他人可以补充,这样他们可体会到学懂知识的。尤其是练习题处理,他们在课下积极讨论,以求在课上来展示自己,满足对知识的掌握。这样一来,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起来,这时你会发现上课睡觉的现象没有了,学生上课的精神状态和以前比大不一样了,从中我也在满讲满堂灌的课堂中解脱出来,一起体验学生们因为一道题抢着回答的快乐!当然,考试成绩的大幅度提高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了。慢慢地,学生由不适应到愿意主动去参与,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我们的小组合作虽然还需要完善,但我在实施小组教学过程中已经收到了成效,我相信坚持这种教学模式,课堂一定会取得高效。

二、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

1. 妙用“多媒体及展台”,给高效课堂插上翅膀。利用课件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物理过程,化理性的教学为感性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打破时空的限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课件可以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提高教学质量。当然课件的使用要恰到好处,要有助于课堂的高效性,但切忌过于依赖课件,不能盲目追求数量,而要求“精讲”和“恰到好处”。言不在多,贵在精炼;语不在长,贵在适时;要语不烦,达意则灵。否则,学生一节课下来,好像看了场电影,走马观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这样就失去了多媒体教学的目的。

2.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我们要善于营造轻松、和谐、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围,这样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自己有自信心。教师对学生好的激励性评价语言,对学生的欣赏、夸奖、鼓励往往表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老师器重我。让他自己也认为自己很好,学生会感到轻松、活跃、精力充沛,这个时候他学习就是最有效的。在这样的氛围中,所有的学生都觉得自己属于这个集体,都觉得在这个集体里自己被认同、被认可。他们能够彼此聆听、彼此认同、彼此尊重。没有取笑、没有冒犯、没有孤单,他们用最活跃的思维投入到课堂中积极地配合教师,体现自己的自主能力,你说这样的课堂怎能不高效呢!

3. 通过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满足全体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的学生基础好坏参差不齐,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并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避免出现“一刀切”的现象,造成“好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困难生吃不了”的局面。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在编写学案时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处理习题时要保证两个不同层面。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找一些难度大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能力;而对于那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慢慢有所提高!有所收获!

篇6

一、精心设计备课

(一)了解学生是备课的前提

了解学生是备课的前提,只有对学生的个性、原有知识经验等做到心中有数,在备课时才可以考虑所要采取的措施和策略,在教学时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学生在学习一项新知识时,原有的旧知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用原有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不仅能提高课堂的效率也能减少学生的学习障碍。

(二)老师需要认真备课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通过上课前的充分准备来挖掘教材中例题的深意,然后再创造出多样的例题,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提供有效的作用。教材中的内容也有很多需要完善,老师通过充分的备课就可以发现这些不足的地方,并设法使之完善。在备课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和优化课堂结构。

(三)学生需要认真预习

对于学生来说,做好课前准备就是应该认真预习老师布置的任务,并在预习的过程中做好记录,哪些地方自己看看就懂,哪些地方存在疑虑,然后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重点了解不懂的地方,这样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课本只是教材的核心,不能完全适合所有学生,教师应根据课程的需要,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自主地选择、组织适合自己需要的教学材料,而不能过分依赖课本,要用教材教,而不能只是教教材。所以老师在对教材进行解读的过程中要在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点的基础上,也要加强对后期知识学习任务和要求的关注。所以,老师就必须立足于教材出发,进行科学的改编和再创造,做到“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创造性的利用教材才能使课堂上的教学更具有效性。如在学习加减法运算时,老师可以先问学生是否知道爸妈的年龄,然后再问那爸妈比你大多少岁呢。通过将教材中呆板的知识引入到实际学生熟知的问题,这样就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三、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是环环相扣的,新知识的教授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的环节,因此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多参与,优化课堂教学的环节,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

小学数学是集逻辑性、抽象性、准确性以及广泛性在内的一门学科,而所谓的数学教学其实就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数学课堂的教学就需要时刻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中心。

(二)注重预设和生成

小学高效课堂的建立需要老师在精心预设的同时也要注重动态生成。所谓的预设就是老师依据课程为标准,对教学方法、手段以及环节所作出的展望,从而达到有效的完成课堂教学的目的。生成是课堂中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而这种出现和精心的教材设计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数学老师应该做到在生成意识的培养中,接受学生的生成并把握和利用有效的生成资源。

(三)注重数学活动

数学活动是让学生感受数学变化和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最佳的方式,老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数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而不是主导。这样,通过数学活动老师就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一)合适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一个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更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师创设的学习情境要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如在用方程解答应用问题的学习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任意的想一个数字先乘3再加上10,再将结果说出,老师就能准确的得出学生所想的数字,通过这个游戏,引出课堂内容方程解答的学习。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的效率。

(二)多媒体的运用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老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一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房屋、树木、太阳等图片,让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

五、注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主动探索的能力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数学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如,在学习《认识角》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四根小棒任意的摆成图案,最后依次减少到两根,在摆图案的同时让学生思考,这样在实践操作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篇7

关键词:数学;课堂;高效;策略

一、引言

创建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基本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消化知识,使学习高效起来。在课堂上,教师不管怎么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关键。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提高教学效率提出以下策略。

二、备课的重要性

1.备课不是应付了事,备课不单纯是为了写教案应付领导,而是要用心地花大量的时间下很大的工夫去钻研、理解教材,不能墨守成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为学生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

2.适当加入一些可以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是活动,来调动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3.要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出应对措施,还要准备好教学工具。这些教具要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数学课堂达到高效,实现高质量教学。

三、课中工作的注意事项

1.先看后讲。在教学新课时,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并且在刚上课时再浏览一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大体了解一下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

2.讲重点补漏点。在上课时,教师要着重讲学生平时爱出错误的地方,对于以前讲过的知识点只需要简单复习一下即可,不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大量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那样会让课堂效率大大降低,也让学生感到厌烦。

3.去旧留新。在布置作业的时候,简单的、学生都已掌握的知识点就不要重复地去练习,那样不仅起不到巩固的作用还会弄巧成拙,那就得不偿失了,而新讲的知识点应该是当天作业的重点。不留学生根本不能完成的作业,那样只会给学生带来过重的压力,致使学生厌倦学习。

四、教师应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

1.课前预习。学生课前预习不只是为了把要学的知识点浏览一遍,也是为了深入研究,将自己看不懂的、不明白的、有疑惑的知识点做到心里有数,在上课的时候向教师提出或者在教师讲到自己不懂的地方时集中注意力去听,力求学得透彻,如果教师没有讲到或者自己没有听明白可以举手提出。所以,提前预习是有效的也是简单快捷的学习方式。

2.课堂上专心致志。学生上课时要做到时刻跟随教师的思路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课堂上的问题,做笔记,将自己没有听明白的或者还有疑惑的地方记下来,课后及时去找教师询问。

3.课后巩固。课后学生要及时复习,把教师上课所讲的知识点复习一遍,认真思考是否还有不懂的地方,及时弄明白,最后再做作业。这样就能进一步检查知识点是否全部掌握,起到巩固的作用。

五、兴趣培养的关键性

新时期,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同样也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初中数学兴趣入手。学生如果喜欢数学,就会自主学习。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来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给充分激发出来,这样方可以大大提升学习效率。在兴趣中学习,还可以对学生的心理压力进行减轻,享受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比如问题情景进行精心设计,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就是问题的解决,如果能够科学设计问题情景,就可以将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充分激发出来,活跃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就可以主动学习,促使课堂效率得到提升。同时,教师需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表扬,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并深刻体验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与优越感。通常情况下,如果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表扬,其自信心、学习兴趣都会得到提高,而如果教师经常批评学生,其学习兴趣就会逐渐丧失,甚至害怕学习数学。鉴于此,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与总结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并及时予以鼓励与表扬,使之体验成功,从而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我们也可以将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利用过来,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遍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普遍应用教学软件和自制的教学课件。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应用过来,可以促使教学内涵得到有效丰富,教学外延得到了扩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需求,对情景不断的创设,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充分激发出来,只有产生了兴趣,自然就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兴趣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作为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兴趣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能力,共建优质高效教学课堂。

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畏难心理的克服

新时期,我们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力,也就是让学生自己学起来,摒弃传统的“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教学模式。我们只有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才能够让他们消化所学的知识,对于掌握的知识能够有深入的了解。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后对当天的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然后在第二天提问学生,如果学生遇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思考与探讨。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就能够分别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增长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够让学生对这些问题有深入的理解,进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很多学生自主学习开展不理想都是因为他们存在畏难心理。我们需要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要注重培养初中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并不能为了提高成绩而人为地提升学习难度,而是根据班级整体情况来适度进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初中数学学习中。

七、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使课堂达到高效高质量就一定要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教师也要懂得创新的重要性,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保质保量地高效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新一代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摘要:高效课堂的教学新思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效率低下的“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打造适合学生的成长路线。新课程的意义,在于高效课堂要发展成为一种教师乐教、学生爱学、形式丰富、教学现代化的教学形式。

关键词 :新课程;高效课堂;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011-02

课改的深入,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诸多变化,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逐渐将被动式的“填鸭”教学转向积极有效的引导、开放式教学。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就是要在课改的基础上,突出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引入形式多样的学习方法;在尊重个体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呈现出目标多元化、实施策略人性化的特征。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日益显现的缺陷

初中语文的教学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学国语言,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语文学习的社会智力背景相当宽泛、学习范畴也日益加大,再加上学生的学科兴趣分化,在现有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下,很容易出现以下这些问题:

1.轻视基础知识,不重积累,缺少学习方法的引入。在语文教学中,基础的掌握至关重要,如今的初中语文课堂,较少涉及基础字词、语法和修辞等基础知识的掌握。通常情况是,学生在听或读一两遍之后就进行讨论交流。这显然是不可行的,这样的讨论交流缺乏相关的阅读基础,学生只能进行或片面或肤浅甚至错误地感悟。

2.缺乏科学求实的精神,盲目追求形式的创新。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法对课堂效益的提升大有裨益,但是仅仅追求形式创新,不讲科学实际,反而会南辕北辙,离最初目标越跑越远。有些表面热闹的教学,各种探讨交流,配上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排场铺张,这样不仅浪费时间,也影响学习能力的养成。

3.一味褒扬,评价不当。语文教学提倡各抒己见,但是教师在给予学生评价时最好中肯、恰当一些。恰当的表扬能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恰到好处地指正错误,也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念,认识自身的不足之处。一味褒扬,认为“什么样的答案都有道理”,会使学生得不到客观公正的指导,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进步。因此,语文教学要提高效率、增强效果,就要实施科学有效的新方法,高效课堂的推进势在必行。

二、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策略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指出,教学的过程要力争做到有效、最优,这也是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总目标。而要达到这个总目标,就要达到牢固基础知识、做好阅读教学、提升写作能力、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开展实际有效的学习活动这几个目标。

1.牢固基础知识。教师如果意识不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就会在教学过程中疏于教导,久而久之,学生也会轻视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的缺乏会导致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下降,影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和掌握,最后形成写白字、表意不清的态势,严重影响语文能力的提高。因此,将教学立足于应用之上,并将基础知识的教学始终贯穿于语文教学活动中,是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1)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熟练使用字词典;正确地书写和运用常用汉字。

修辞:了解和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能够在阅读中识别并在写作时熟练运用。

语法: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能够准确无误地运用。

(2)实施策略。在立足于实践的基础上,将基础知识的教学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根据教学活动等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策略。首先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善于累积、善于运用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的掌握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累积,在多次运用中才能逐渐掌握,比如,工具书的使用、修辞手法的运用、文学常识和文体知识的掌握等。其次,长期累积不能等同于死记硬背。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减负。第三,要善于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特点等实际情况来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书法、作文比赛、成语接龙等。第四,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立足于文本,有利于学生牢记基础知识,并有效地巩固和提高。

2.做好阅读教学。注重做习题而不重读书的教学,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要用加强阅读的方式来改变这种低效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爱不爱读书、读多少书、读什么样的书、会不会读书、能收获什么等这样一些关于阅读的问题甚至可能决定语文教学的成败。

(1)教学目标。首先是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用标准普通话朗读,到用浏览的方式拓展范围,再到一定速度的默读,都要循序渐进。利用馆藏、网络等资源搜集所需材料也是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部分,利用多种资源的能力有助于开拓视野、激发兴趣、扩大知识面。其次是阅读数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要有相应的阅读计划,如每学期要看多少名著、多少散文等,在量上达标才能在质上突破。最后是阅读质量。阅读质量一方面指学生阅读的内容要适合相应的年龄段,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阅读从课本和课堂延伸到方方面面,学生能否在阅读中分析文章结构、体验文章表达的感情,能否欣赏文学作品、感受语言魅力也是阅读质量的重要指标。

(2)实施策略。在教学实践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尤其如此。要形成先学后教的阅读模式,在学生读完、思考完之后再教学,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其次,要注重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字词的推敲、对篇章的理解能锻炼学生的语感和理解能力。最后,树立良好的阅读理念,使学生认识到阅读不仅是为读书、为学习而阅读,读书也不仅限于课堂。

3.提升写作能力。

(1)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实践,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写作习惯。改变以往学生被动的写作心态,启发兴趣使之勤于写作、善于写作。

(2)实施策略。首先要明确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应以实际生活为写作的灵感来源,使学生能够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想。其次,写作思维的更新。以往对学生要求“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学生可能还是写不出来。利用学校和身边发生的事情来调动写作思维,尝试多角度、多层次、辩证地看问题。再次,注重写作方法:一是谋篇布局的方法要掌握,二是文章结构的巧用活用,三是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4.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任务,要从整体上提升语文水平,就要练好口语交际能力,达到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双重提升。

(1)教学目标。在生活和人际沟通中的运用是基本要求,此外,还要注重情感态度、倾听能力、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培养。

(2)实施策略。一是技巧和方法的培养,在听与说的不同状态下应怎样表现,在不同场合和对象又该怎样等。二是将听和说与读和写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共同提升。

5.开展实际有效的学习活动。开展实际有效的学习活动,属于语文综合性活动学习范畴,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语文素质的提高和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组织筹划等知识和技能,在过程中掌握和巩固学习语文的能力、在实践中探索,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爱国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2)实施策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健康活泼的综合性活动。

三、高效课堂的启发

高效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也给教师的教学艺术带来新的转机,可以说高效课堂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良好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推进脚步必将越来越快,学习将变得越来越充满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志辉.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范桢.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反思及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1.

篇9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探究式;情境式

本文以初中历史为例,并结合笔者自身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尝试就如何优化历史学科教学策略展开一系列的分析、研究和探讨,希望可以为其他教学同仁在初中历史教学问题上,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

一、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凸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直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师都是机械死板、照本宣科地向学生讲解历史教材上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意义等,然后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死板记忆,这种陈旧、落后且弱化了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动力,更多的只是为了应付历史考试而学习,这也就使历史学科无法发挥其真正的学科价值和意义。所以,我认为,要想实现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我们就要改变这种僵硬的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方式,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比如,在学习《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中“丝绸之路”这部分内容时,我依据本节知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把课堂学习权力交给了学生,并提出了以下几个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1)丝绸之路的路线图是怎样的?(2)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你认为古老的丝绸之路在今天可以开发哪些新的价值?(4)如果回到汉朝,你又是一名西域商人,在长安开一家西域商品店,你会卖些什么?然后,让学生在对课本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展开一系列的分析、研究和探索,最后陈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样,我通过让学生经历对与教材内容相关历史问题的探索过程,一方面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凸显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丝绸之路”这一历史专题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实施情境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历史,记录的是人类过去的活动,这些活动既不会重演,我们也无法实验。所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要想使过去的历史现象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清晰、具体的表象,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即利用口头语言的讲述显然是难以实现的,这时就需我们采用有效手段创设一种具有生动逼真、形象直观特点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在情境的凸现下变得更加真实、逼真,以此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比如,“维新变法运动”中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的革命壮举,我们就可利用集图、文、声、像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多媒体技术将涉及这一情境的影视片段呈现在学生面前:失败,谭嗣同下定决心不逃走,而是用自己的鲜血来唤醒国人。他用煤屑在狱中的墙上题了首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临行前,他在囚车中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样,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展示,学生对谭嗣同的革命壮举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知,同时也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总之,身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们要制订研究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并依据历史教材和学生实际进行恰当合理的选用,如此,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

篇10

叶兰教授说:“高效课堂应该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教得高效、学生学得高效,主动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高效课堂,必须工夫下在课前,组织落实放在课中。平时我会把历史插图收藏起来,并且提前制作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表格,用思维导图软件制作一些教学板书和课堂小结。把平时收集的历史视频的格式转换好。实现高效课堂首先要从问题设计入手。历史插图、历史视频、投影仪的使用、表格教学法和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作为一名教师还应有必备专业素养,如自控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尽管教师的教学方法如何灵活多样,实现高效课堂,还要有良好的课堂纪律做保障,也离不开学生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因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再好的条件也不能代替个人的努力。所以,学生的求知欲、进取心和竞争意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根本动力。教师还要经常不间断地进行学生的思想教育。

我认为高效课堂形成主要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结构紧凑严谨。学生的预习新课、教师检测新课预习效果和作业评价的这三个环节不可缺失。

普通的教学环节有:检测新课预习效果、作业评价,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预习新课。这七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预习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充分的课前预习,是教学目标达成和实现课堂高效的重要方法,符合苏洋教授“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检测预习效果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的最佳途径。如果不检测,学生就不主动预习。学生没有预习和自学的习惯,教师要保持常态下达到高效课堂那是千难万难的。

作业评价:就是查漏补缺。只有把前节课遗留的问题消化了,学生才能放下包袱轻松地学习新知识。

复习旧课符合温故而知新的教育原则。掌握旧知识才能链接上新课内容,为学习好新知识铺平道路。

巩固练习和布置作业是为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训练服务的。每题都要有明确的意图,分量、难易都要适当。学生应该努力独立完成。避免负担过重。不然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导致课堂的低效或无效。

学生做巩固练习,这是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检测途径。如果没有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就不清楚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达标。只有通过学生做巩固练习、做作业才能知道。也只有课堂练习和做作业,学生的新知识才能得到巩固,旧知识才能得以升华。而所有的教学操作环节不能偏离教学目标。

二、优秀问题的设计直接影响课堂的实效性,也是课件优劣成败的关键。教学设计和课件中的问题设计要符合五何设计法的原则。

教得好也就是引导得好。在教学设计或课件制作中应该重视问题设计,因为优秀问题具有如下特点:优秀问题有明确的指向性,围绕教学目标,关注内容要点,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能引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所有学生参与学习;激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能将学生的思维水平引导至认知水平之上;还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深度思考。并且能引导出的学习重点与知识;更能引导所有的学生参与学习。

如我在《原始农耕生活的出现》一课中设计的问题有:

世界上第一碗米饭是由哪个国家的人最先蒸出来的?为什么?

在《经济重心南移》中设计的问题有:

如果你是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官员,你的职务是:

A. 转运使 B.盐运使 C.市舶司 D.节度使

在《人民生活的变化》一课中设计的问题有:

文成公主入藏当年走了三年,今天请你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所谓“五何”,是指“是何、为何、如何、若何、由何”。

优秀问题的设计之所以还要符合五何设计法的原则。是因为五何问题设计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1)、“五何”问题设计法有助于判断问题的探究空间和价值。

(2)、“五何”问题设计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3)、“五何”问题设计法有助于更清晰地理解目标层次和能力层次。

五何问题设计案例:《》

(4)“五何”问题设计法,还更能体现分层教学法的原则。能够基本反映出学习目标的层次要求。

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困生或者低年级阶段,可以要求他们完成“是何”“为何”类的问题,对程度较好或者中年级阶段的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要求他们继续完成“如何”类问题,对比较优秀或者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则要求完成迁移性强的“若何”“由何”类问题。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多媒体课件中问题设计要符合分层教学的原则,适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思维特点,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同一时刻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达到终点。上课时难度较轻的问题由学困生回答,布置作业也是如此。哪些问题由哪些学生回答,向谁问、如何问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

三、重视投影仪在教学中的作用。

投影仪是评价学生作业和作品的得力助手,有时还可以替代历史挂图的不足。把典型的优秀作业或者问题作业挑选三四本,通过投影仪放大投放到屏幕上,可以让全班学生一览无余。通过教师精心点评和全体学生的评价。不但起到很好的试范引领作用,也能得到借鉴督促改进提升效果。教师的时间精力非常有限,用传统方法经常面批作业根本做不到,但是利用投影仪面批作业的效果却非常好。把每本作业用投影仪投放在屏幕上,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进行点评,作业上的错别字、字迹潦草等的问题清晰可视。如果是一两分钟点评一本作业,一节课完全可以批阅完全班学生的作业。

四、重视历史插图的教学作用。

历史插图分为历

史人物图、文物图、遗址图、示意图、古迹图等。历史插图为教材增强了直观性、可读性、欣赏性,为历史人物、地名、年代、时间、事件等的枯燥无味的历史要素增加了时空感。直观感,有证明历史,增加教学可信度,增强历史厚重感,有助于学生对过繁过简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等等的作用。,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并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的能力。尤其是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一定要重视历史插图的有效应用。 五、重视表格在教学中的作用。

表格教学法是反映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最适宜的教学方法之一。在Powerpoint中插入的表格具有概括性,综合性很强的特点,直观,简明。一目了然,而且也很美观。

表格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实物以及历史数据等历史史实的直观演示 .用表格的形式呈现教案、教学设计即美观又一目了然,整体感很强。像比较题,列举题、分析题等都非常适合用表格的形式来表示。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也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整体意识。

比较适宜用表格教学法的有中国地图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的《辽宋夏金的和战》、《四部古典科技巨着》、《光彩夺目的时代文学》还有八年级下册的《》、《》等。

六、重视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作用。

思维导图即绘图法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引导学生进行快速、有效、科学记忆的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省时、省力,还能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即能启迪了思维,又能提高复习效率。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快速做记笔记,还可以把笔记做得非常有创艺。可以激发联想,能提昇记忆力,在分支线条,背景或者插图里加入多种的颜色,看起来更具有生命力,也更容易理解与记忆。

常言说:“听到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牢,做过的,学得会”。经常画思维导图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一种绝佳的途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先看书,对所学内容大致了解后,以一个重点或一个人物为中心点。发射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知识点,引发出这几个方面的策略与措施。思维导图便呈现在眼前。

通过学生对的思维导图的绘画即挖掘了学生喜爱美术的潜力,还更好地增强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学生先画好后,教师挑选三四个有针对性的典型的绘图用投影仪投放在屏幕上让学生评价其优缺点,并指出如何改进补充。之后通过幻灯片展示教师用思维导图软件绘制作的课堂小结.或者教学设计。

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板书设计、课堂小结, “这种模式是在传统大括号的基础上优化而来的”。即美观又实效,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黑板上少写字,少说话,甚至不用写字,不用说话。即 减轻了教师劳动强度,还有益于教师身心健康。

七、多媒体技术和图示法交互使用,有易于增强提升历史课堂的实效性。

长期的多媒体课会让学生倦怠和审美疲劳,没有新鲜感。这是促成低效课堂的直接原因。因此上一段时间的多媒体课,然后用图示法

上一两节课,反而使学生耳目一新,产生新鲜感。增强课堂的实效性。图示法包括表格教学法和绘图法。绘图包括思维导图和历史示意图。表格教学法就是列表填表。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就用表格教学法上一节课,利用整个一堂课让学生列表填表。或者整个一节课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之后就继续上多媒体课。这就是多媒体与图示法交互使用。画思维导图或者列表填表本身就是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探究、掌握的过程。需要学生去敏思苦想、去探究、去合作。学生画完表格或者思维导图后,通过投影仪把学生作品放大投放到屏幕上让全班学生欣赏评价补充。之后教师再展示自己制作的表格或思维导图。对于教师来说有时,一张表格、一副图也能成为一个很好的课件。对于学生来讲,完成一个表格或者一个思维导图的学习任务,学生对知识也就掌握了。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表格教学法和绘图法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动手操作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更容易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尤其是学困生们也非常乐意接受,在培养和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有得天独厚的功效。所以说,多媒体课——图示法交互使用有易于增强提升历史课堂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