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平时成绩考核方案范文

时间:2023-05-29 15:0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平时成绩考核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平时成绩考核方案

篇1

一、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

我们“原理”课程组将学生的“课前十分钟演讲”定为每次课程开展的常规活动。每次教师正式讲授课程之前,学生要分成小组,准备演讲内容,制作演讲幻灯片,撰写演讲报告,围绕演讲主题拍摄照片并录制演讲内容相关的视频。演讲的主题围绕人生、哲学、感悟、社会现实等,时间为3分钟左右。每次课可有1~3人参加,要求制作幻灯片,鼓励学生开展团队合作。这种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能够丰富书本知识,鼓励学生通过自身调查研究的实践活动,将书本之外的现实问题带进课堂,学生通过自身的研究并从基本原理的视域进行分析,给老师真实而全面地展示当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风采。老师须要站在基本原理的高度及时恰当的引导大学生从积极正面的分析当今社会时事问题,克服以往“原理”课程“假、大、空”的缺陷,学生从校园、从身边的“校园十大郁闷问题”“校园十大浪费现象”“校园十大不文明现象”等于自身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着手,用自己的理性思维去明辨善恶与美丑,让真理越辩越明。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自学能力的大学生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即使将来步入社会,也不会随波逐流,具备坚定的立场,以及良好的德育素养。

二、 “原理”课程原考试方法存在的问题及考试改革的思路

“原理”课程原考试方法存在的问题是考试形式与成绩评定形式单一,少有新意,考试形式存在着重期末、轻平时的倾向。

(1)原考试方法呆板陈旧考试以期末总结性的过关考试为主,以笔试为主,以百分制计分为主。而在笔试中单选、多选等客观试题在试卷中所占比例过大,这种呆板陈旧的考试模式,削弱了教学环节的应有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脱节,书本理论与社会现实脱节,考试与学生的思想实际脱节。导致学生循规蹈矩、缺乏活力,没有积极性,显然这种考试方式不能考出学生的真实能力。

(2)本门课程的抽象性特点,不适合用统一的闭卷考试来考核学生的成绩。而是应该用考查的多样考核方法来给学生的成绩评定等级,从而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原理”课程改革为考查课的成绩评定方式,不是使考核方式变得简单化,而是使平时成绩考核多样化,让学生多注重平时学习和课堂参与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随着我们课程组教学形式的转变,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应发生相应变化。我课程组在教学模式上做到两个“转变”,即从“书本语言”向“课堂语言”转变,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我课程组采取问题式教学的教学方法彻底转变教学思路,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极大增强。我课程组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革《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考核方式。

第一,加强阶段性考核。根据不同章节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考查学生的学习和接受情况,及时给师生双方提供教学效果信息。双方在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后,可以及时改进,调整教学,在有效检测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平时考核方式多样化。主要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辩论、讨论及小论文、阶段性考试。这样可以使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在平时考查成绩上给那些思维活跃、积极主动的学生较高成绩,从而避免一张试卷决胜负的现象发生。这样还可以使学生既注重平时的学习,又注重期末考核,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第三,期末考查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期末考查除了问答题的形式外,还可以采用写实践报告书、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方式,以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导向,考核学生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考核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课程组定将认真研究并努力科学地实施“考核”,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考试模式和课程考核具体实施方案改革为,将该门课的考核方式由开卷考试课改革为考查课,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档来评定学生成绩。考核具体实施方案改革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的考核包括出勤、课堂平时表现、作业等,作业形式灵活多样,可以采用调研报告、命题作业或观后感等形式。平时成绩又采取了形式多样的加分项,如课前十分钟演讲、参加素质教育活动、展开社会调研、课堂辩论、讨论及小论文、读书笔记等。

“原理”课程考核方式的革新改变了过去应试教育的弊端,学生减轻思想包袱,轻装前进,注重所学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考核方式最终是为了体现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高低,让成绩更具说服力,成为学生学以致用的真正动力。

同时由于本门课程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实施,避免了课程的抽象说教,活跃课堂氛围,增进师生之间的互相了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极大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热情,既增进课程的实效性,同时又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避免学生远离家庭之后,情感孤单和疏离,有利于学生身心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三、增强了“原理”课的创新性

篇2

关键词:软件工程;课程考试;闭卷考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02-0020-03

1 传统课程考试方法存在的问题

闭卷考试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当前全国各高校普遍存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状况,大学生数量逐年递增,高校绝大部分课程仍采用的闭卷考试方式与教育改革极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考试形式单一

长期以来,我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软件工程”与其他课程一样,一直沿用闭卷考试方式,即使大量扩招后仍采用这种方式。对于软件工程课来说,在传统的闭卷考试情况下,任课老师只能通过期末成绩来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并相应地调整授课方式。一次性期末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有失合理性、公平性和科学性。因为在一次性期末考试过程中,偶然性的存在和考试内容过于偏重书本知识使得这种方式不能充分反映出学生对该门课的掌握程度,而对于学生利用软件工程知识进行独立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考核还远远不够,因此这种考试形式已不能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变化。

1.2试题内容的简单化

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教师在考虑出题、制定答案和阅卷方便等因素的基础上,设计试题的类型越来越简单化,考试类型中客观题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从而出现简述、理解和应用题型逐渐减少的现象。在这种考试类型变化的误导下,学生们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方法呆板,考前习惯死记硬背,表现出的综合应用知识能力比较欠缺。对三个学期“软件工程”考试成绩的分析数据也说明由于学生对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不能很好地进行知识迁移,在选择题、判断题方面失分较多,题目内容和难度稍加变化,就大大影响考试成绩,充分暴露了试题过于简化造成的学生对课程学习不重视的态度。

1.3对闭卷考试的作用认识不足

部分学生认为考前任课教师一定会划考试重点,只要认真熬上几天几夜把重点死记硬背,最后努力就可能考试及格。这样就会导致这些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上课时不认真听课,课后抄作业或者不交作业,上课经常迟到甚至出现长期旷课现象。在考试过程中,由于教师监考不够严格,不能充分履行监考教师的职责,这样的“好”教师的信息会在几届学生中流传,所以有的学生就会在这些教师监考时铤而走险进行作弊,而在一旦考试作弊被抓到,就通过各式各样人来说情,使得针对作弊的惩罚措施无法实行。还有的学生存在一些这样想法,如没有毕不了业的学生、学校最后肯定会降低考试要求等。这些因素促使学生无法清醒地认识到考试的意义,从而更加不重视考试。

1.4教师对课程考试观念落后

教师往往既是任课教师,又是出题者。对于期末闭卷考试,一是教师担心题目太难会导致大部分学生不及格,为了不影响学生对自己的评教考核,在学生中间赚一个“好老师”的名声,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在考试之前给学生划出重点并且降低试题的难度;二是在统计和汇总学生的考试成绩时,如果存在学生差几分就能及格的情况,统分的教师一般采用向学生“捐分”的方式使其及格;三是任课教师不认真分析考试结果,不针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结果来调整或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更不能把计算机科学中出现的新知识添加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失去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的作用;四是有的教师为了出题快速,将往年的考试试题稍加修改即成为今年的试题,比如选择题换成判断题、判断题改成选择题,这样就会失去考试本来的意义。

2 考试改革的原则措施

2.1 课程考试改革的原则

我系针对课程考试中暴露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制定了课程考试改革的原则。

2.1.1 考试改革不应降低考试作用和功能

课程考试是评价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大学生成为创新人才的一种途径。通过考试,不仅任课教师能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而且它的反馈作用可以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客观评价,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因而课程考试的改革不能失去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作用和促进改革教学方法的作用。

2.1.2 考试改革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为准则

考试的改革应促进学生更主动地进行学习,不应该给学生带来太多压力。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考试,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又能使考试成为学生们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活动的一种手段。

2.1.3 考试改革应目的明确

课程考试是检验和提高大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对考试进行改革的目的是要改革其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问题,而不是取消考试制度。改革是为了使考试能更好地发挥其评价和反馈作用,为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服务。

2.2 软件工程课程考试改革的措施

由于“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学生在理解软件工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掌握主流软件的工程管理体系、系统建模工具、程序设计方法等技术,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开发方法,将对他们完成毕业设计和今后从事实际工作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以“软件工程”课程为试验对象进行考试改革的探索。

2.2.1 软件工程课程组全员参与该活动

我们组织软件工程课程的所有任课老师、负责有关实验的实验教师以及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成立课程考试改革小组。全体成员定期讨论该课程在考试方式上存在的种种弊端,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出解决方法。

2.2.2 加强平时考核,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

虽然每学期的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安排,但是为了更好体现考试成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我们修改了“软件工程”的评分标准,增加平时考核的比例。为了防止学生考前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及时了解学生平时掌握软件工程知识的情况和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我们加大了平时的检查力度,将学生出勤、作业、回答问题、课程设计等平时表现作为平时成绩。

为了体现平时考核的重要性,我们规定软件工程课程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出勤率、讨论课表现、小测验、作业、设计设计、回答问题等方面)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来确定,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成绩也是占总成绩50%。同时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在该课程的第一堂课上向学生说明本课程的成绩评定办法及考试方式。

加强平时考核的办法加大了教师们日常的工作量,为了保证任课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上,采取实验教师和班主任分工协助任课教师承担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关心学生在课程上的一言一行,熟悉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通过期末考试考不出来的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接受信息能力、口头表述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

2.2.3 重视期末课程考试成绩

平时对学生的考核固然重要,但期末考试成绩也不容忽视。课程考试成绩好坏是对学生学习课程知识成果的直接体现,为了避免学生因人多造成的平时考核轻松过关的不公平现象,我们强制性地规定软件工程课程的期末卷面成绩不足50分则不能通过该门课程。

2.2.4 课程考试内容改革措施

考试的题型仍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我们对客观题考核方式进行了一定改革,如2006学年试卷中选择题第7小题:

数据字典应该由对下列( )类元素的定义组成。

①数据流②数据流分量 ③数据存储④处理

A.①②B.①②③C.④①② D._________

在制定课程考试标准答案时,我们考虑到学生在答题时可能表现出来多样性、创新性等多种因素,对每道题的答案进行仔细推敲,设计参考答案见表2。

表2 标准答案表

题号

参考答案

第7小题

选择D, 在D上填写①②③④

选择D,在D上填写ABC都不对

选择D,在D上填写A+③④

3 结束语

一个学期后,通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3级本科和05级专升本两个班级进行比较实验,考试结果的基本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软件工程课程考试结果比较表

班级

考试改革

人数

不及格人数

及格率

备注

03计科本

180

11

93.8%

缺考2人

05专升本

143

35

74.5%

缺考4人

在对两组实验对象的教学过程中,03级本科学生与05级专升本的学生的平时表现存在明显区别:

(1)整个学期内,03级本科学生在出勤率方面大大提高了,平均出勤率人次超过92%,尤其是在上机时,学生们的出勤率及做实验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而与学习无关的行为,如上机玩游戏、聊天等大量地下降;而05级专升本学生平时出勤率不高,上机做实验表现自律性较差,为了玩游戏、聊天,学生才来实验室上机。

(2)平时无论上理论课还是做实验,03级本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比较高,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非常活跃,还通过E-mail或面谈等方式与任课老师交流课堂体会和教学改革建议;05级专升本学生的表现却大相庭径,平时作业不认完成,甚至出现抄袭现象,学习没有主动性,更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一个学期的考试改革,任课教师不断对考试和成绩评定方法进行实践和探索,将重知识、重能力、重科学记忆、重创新、重理论和重操作等因素作为指导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针,针对学生平时的反馈意见和考查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

总之,软件工程课程的考试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需要任课教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使考试真正发挥“指挥棒”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宏,聂进,马利芬.改革考试模式培养创新人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7):172-173.

[2] 俞旭伟.改革有机化学考试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职教论坛,2002,(12):27-28.

[3] 刘燕.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6,(1):70-72.

[4] 章美文,党承华,翟利玲.工科院校考试改革探索[J].河北建筑学院学报,2006,(3).

篇3

关键词 全面考核 过程考核 素质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方案”实施以来,关于考核方式的改革就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各高校同仁就传统思政课考核方式的缺点、考核改革的方向和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在实践中探索出各具特色的一些具体做法。

目前各高校思政课考核方法的改革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其一,从对学生单纯的理论知识考核向对学生的全面考核转变。全面考核要求对学生的素质、知识、能力、态度等诸方面进行考核,特别是对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能力考核即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考核。其二,由对学生的单纯期末闭卷考核向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考核转变。这种考核从平时考查和期末考核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定,注重考核的过程性,更能客观反映学生平时学习的精神面貌、学习积极与否。

可以说,全面考核和过程考核目前已成为思政课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趋势,也是教师考核学生的基本要求。与这样的考核要求相适应,目前思政课四门主干课程,即“基本原理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各高校大都采用考查方式进行考核。思政课考查科目如何考核能更好地达到考核目标?这也成为我们教学中努力探讨解决的问题。

1目前思政课考查科目考核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结各高校思政课考查科目的具体考核方式,可以看到其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

1.1考核目标不够明确,不能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功能与本质要求

一般专业课与公共课的考核目标,侧重于对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技能状况的考核。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传授知识、培养分析问题方法基础上,更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历史观的培养,这是思政课的特殊功能与本质要求。这就要求思政课的考核要客观体现学生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情况,这是思政课考核目标的特殊要求。知识、技能、能力的考核易于客观评价,而思想、精神、灵魂却难以量化考核。思政课考查科目尽管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考核方式,但主要还是知识、能力考核,而不是思想道德素质考核,不能体现思政课的特殊功能和本质要求。建立客观标准的考核指标体系。

1.2随意性

这既是思政课考查科目考核的优点,也是缺点。从优点方面看,考查形式灵活多样,没有统一的形式规定,而不以单一的卷面成绩评定成绩,这有助于教师从知识、能力、态度、素质等多方面更为全面地评定学生学习效果。从缺点方面看,容易导致教师和学生考核态度随意性过大。教师考查的随意性过大表现在:考查内容的随意性,即考查内容不能反映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不能体现其专业培养目标,不能客观反映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培养的效果;考查形式的随意性,即教师更多地从评定成绩容易与否的角度出发,选择写论文、思想汇报等主观性较强的考查方式进行考核。学生考查的随意性过大表现在:相对于考试课有明确的考试内容和评分标准、通过闭卷考试进行考核而言,学生普遍认为考查课内容简单,考核方式开放,不经过正规的闭卷考试,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复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学习投入较少,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主观性,即考查成绩评定缺乏客观的、定量的指标体系,其标准由教师主观掌握

(1)考核指标体系不够完善。考查课考查内容及方式的选择,不仅要全面反映学生素质培养、知识学习、能力锻炼的成效,而且要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与否,能否认真预习、听课、思考、回答,以保证学生成绩评定的完整性。(2)考核指标体系中各项具体指标所占分值不够合理。素质、知识、能力、态度四项指标中,知识、能力较容易以量化数据评定;态度考核有赖于教师教学中的教学管理水平高低和教学实践的投入,也易于以量化数据评定;思想道德素质则难以以量化数据评定。这使得在思政课的考核指标体系中,知识、能力、态度所占分值较多,而素质考核几乎难以体现。

2思政课考查科目考查方式的改进方向

明了目前思政课考查科目考核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就可以明确思政课考查科目考查方式的改进方向。

2.1明确考查目标,确立考查标准

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和其他公共课的区别,明确思政课考核目标,是搞好思政课考核的首要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宗旨和目标是为了加强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和法制观,学会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中国革命和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历史与经验,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创造人生价值的基本原则,养成优良的个性品质。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功能和本质要求。因此,在课程定位、方向、标准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思政课均不同于专业课和其他公共课。除了一般课程具有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功能外,思政课更侧重于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素质培养是思政课的本质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目标必然要体现其特殊功能和本质要求。因此,思政课教师在设计考核内容及方法时,必须考虑如何能有效地对学生素质培养情况进行考核,以明确并达到思政课的考核目标。

2.2建立客观标准的考核指标体系

思政课考查科目的考核采用结构成绩,以保证对学生成绩评定的完整性、科学性。

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目标,其考查科目的考核应包括四个方面的指标:素质,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知识,即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的认识和积累的经验;能力,即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态度,即学习中的积极性,表现为出勤率、课前准备、课上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课后复习等。四项考核指标中,主要依据考核目标和价值取向,素质培养所占权重应适当加大。

2.3探讨灵活多样的考查方式

加强考核的针对性,即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考查方式。如:对学习态度不佳的学生,可以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以强化其学习的紧迫感;对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可以采用开卷法,或者写读后感、或者作卷面试题、或者面试、或者写课程论文等,使学生在查阅、整理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理论论述,以客观评价其素质、学习效果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实际操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困惑

有了努力方向,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进行考核方式改革,已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考核体系。学生的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二者比例或是三比七,或是五比五,由授课教师灵活把握。平时成绩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素质、知识和能力,期末成绩侧重素质、能力,二者结合,能从这四个方面全面考查学生,突出了思政课考核的全面性、客观性、过程性。这种改革,有助于在教学和考核中全面贯彻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有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习惯,有助于教师改革教学方法适应课改新要求。但是,在实践操作中仍然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惑:

3.1教师应适应新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和考核题目设计

全面考核和过程考核对教师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个环节的考核中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素质、知识、能力、态度四项考核指标而言,平时考核环节首先突出的是态度指标,它最能直观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其次是素质、知识、能力指标,在师生互动中展示学生学习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展示学生的政治素养;期末考核环节首先突出的是知识、能力指标,其次是素质、态度指标。这一变化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考核题目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一,课堂教学中要改变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一方面要加强课堂管理,直观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以思考性的题目而不是记忆性的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设计的这些思考性题目应尤为注意侧重政治理论分析。只有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才能真正展现学生的平时表现,才有客观的平时考核成绩。其二,期末考核中,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其题目都应避免随意性,应紧扣教学目的和要求着重从素质指标方面考核学生。

3.2学生平时表现的信息收集难度大,难以客观评定平时考核成绩

考核方式改革的要点之一是要改变期末考试“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更注重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评定。尤为重要的是,平时考核更能有效地体现学生素质培养情况,更能体现思政课考核目标的本质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收集学生平时表现的信息难度大,信息收集少,准确性差。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思政课大班化、课时少的教学特点。课堂教学中难以提供给学生充足的展示空间,难以充分收集学生平时表现的信息,也就难以准确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

篇4

关键词:结构力学;考试改革;考试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269-02

近年来,为不断深入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提出了将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型、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战略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但是,研究表明,固守一成不变的教材、重分数轻能力等现象在国内工科院校课程考试过程中仍普遍存在,禁锢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现行的高校考试制度势在必行。

一、国内高校课程考试情况

课程考试是教学行为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和环节,也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方式。课程考试考什么、怎么考,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能否真正发挥课程考试的功能,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等学校的课程考试总体上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轨道,沿用多年的传统考试模式与新时期高等教育目标的冲突和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

1.课程考试内容具有较大局限性。现行的一般做法是以规定的教材或讲义为基础组织考试,命题指导原则和具体方法单一。考试内容一般较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强调记忆的重要性,对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不够。与此相对应,任课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填鸭式或满堂灌的单向教学方式,围绕教材照本宣科,学生不需要多动脑筋,只要上课记好笔记、考前死记硬背,一般情况下就能考出较好成绩。这样造成了学生被动学习、僵化保守,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考试形式单一化。目前在课程考试中存在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少,一次性考试定论多、数次考试及综合评价少的现象。由于大学课程一般是每周一至两次课,课程考核安排在学期结束前进行,教学过程延续时间比较长,部分学生即使平时没有在课程学习上投入足够精力,只要在期末考试前进行短时间集中复习,突击学习、抄作业、抄笔记,就能应付,甚至得高分,考试过后,大脑一片空白。在很多学校,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迫于教学指标的压力,为了保证一定的考核通过率,教师也不得不迁就这种情况的发生,这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的积极性,助长了投机行为。

3.成绩评定手段和方式单一。通过对国内高校课程成绩评定的现状进行调研后发现,目前大部分学校的课程成绩评定基本上采取如下三种方法:一是将学生期末考试卷面所得成绩作为该门课程的唯一评定依据;二是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各占一定比例(平时成绩比例一般占20%~30%);三是以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为主,辅之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过程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定。从科学性和合理性上来说,第三种方法相对好一些,因为该方法强化了对学习中间过程的评价和考核,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日常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改善了其他成绩评定方法中存在的片面性。但是由于过程成绩的评定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量化标准,很多情况下过程成绩变成了教师人为调整学生成绩的机动砝码,成为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较低学生的翻身手段。上述三种主要形式都无形中受到期末考试“一考定乾坤”的影响。

4.考试信息反馈缺乏。传统的考试方式,注重考试过程的组织和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定,对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很少反馈给参加考试的学生。考试(尤其是只有一次期末考试的课程)只起到了评定分数的作用,对教与学的促进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如果学生能通过考核,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找出自己学习方面的差距和不足,会对下一步的学习过程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分析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程度,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进程,并对学生个体进行指导。

二、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课程考试改革实践

高等学校要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考试改革成为课程改革中必需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力学课程作为工科专业历史悠久的课程,其课程体系和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均已形成了一些固有模式。经验和实践均表明,闭卷考试形式虽然有命题过程简单、阅卷过程客观、容易标准化等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传统考试方式所固有的通病。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力学课程考试改革难度较大,但随着教育体系、教学方式改革的深入,考试改革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针对课程特点,以土木工程专业的《结构力学提高》课程为试点对象,具体作法如下。

1.考试方式的改革。科学合理的考试方式能有效地检验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在前期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一些理工科院校的成功经验,《结构力学提高》课程考试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有机结合的新方式。任课教师根据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将基础知识按章节进行总结归纳,在每章内容学习结束时组织一次阶段测验,测验时间为20~30分钟,注重考核大纲要求的重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了保证平时测验的公平性,开课班级人数不宜过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小班开课,一般控制在50人以内。由于平时测验不能像期末考试那样监考,故我们采用了每次测验出多道考题,由学号尾数控制的方式。期末考试命题则以综合应用为主,考查学生运用理论依据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克服死记硬背,突击复习的现象。平时测验以笔试为主,也可辅以提问,进行口试。

2.考试内容的改革。为适应《结构力学》课程本身的基本性质,在课程考试内容上侧重对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并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此为基本思想,设计平时课程考试的基本内容。平时测验的试题多为基础性题目,灵活性大,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的题目占较小比例。学生通过这样的平时课堂测验,可以随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意识到过程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习动力和兴趣,这一做法对于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十分有利。

3.成绩评定方法的改革。为了使成绩能科学合理地反映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的真实情况,强调过程学习的重要性,敦促学生回归课堂,扭转“期末突击复习”和“一考定乾坤”的局面,做如下改革:学生总评成绩由平时过程成绩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构成,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加权折算。平时成绩所占总比例为60%,包括课堂出勤情况考核(5%)、课堂表现及提问(10%)、小测验(35%)和课后作业(1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40%。

4.成绩管理的改革。由于最终课程成绩中提高了平时考核成绩的比例,为了保证课程考核成绩公平合理,采用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成绩管理方法变得非常重要。任课教师在组织教学和授课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客观公正地给出平时成绩,并定期采用适当方式予以公布,以便接受学生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历次小测验经批改、登记后及时返回学生手中并及时点评,学生能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通过以上行之有效的措施,学生能充分认识到考试改革的意义和重要性,能够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共同完成考试改革各个环节的实施。

实践表明,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以上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课堂的出勤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大多数学生感觉课堂学习很有收获,基本克服了考前突击的弊病。

三、考试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方案制定环节。方案的制订在考试改革过程中非常重要,方案要以学生为本,因依托的课程而定。要充分考虑到依托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诸如学生整体素质、学习风气、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选课学生人数等。方案制订完成后,在实施过程中还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

2.方案实施环节。改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方案实施的可能性,如果实施不了或者实施起来效果不显著,方案制订得再好也没有意义。在实施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注重收集学生的意见。考试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广大学生受益,从而促进学风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如何才能有效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一位参与考试改革工作的教师进行深入思考。

3.课程的过程管理。科学合理、严格规范的过程管理是保障考试改革顺利进行、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只有实施严格的过程管理,学生才能认真参与,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主动地回归课堂。考试改革工作必然加大了教师教学工作量,在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的今天,如何鼓励教师投入教学改革工作,是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高校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考试改革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应进行更加深入地改革,应建立长效机制,以指导、规范此项工作的开展。在改革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考试方法和考试形式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型,帮助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从而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曲桂娟,董晓庆,杜冬菊,杨春馥.浅谈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人力资源管理,2010,(5):89.

[2]宫园园,王素君,刘军.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247-249.

[3]刘素一,薛勇.大学考试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0):57-58.

篇5

目前在课程考试中存在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少,一次性考试定论多、数次考试及综合评价少的现象。由于大学课程一般是每周一至两次课,课程考核安排在学期结束前进行,教学过程延续时间比较长,部分学生即使平时没有在课程学习上投入足够精力,只要在期末考试前进行短时间集中复习,突击学习、抄作业、抄笔记,就能应付,甚至得高分,考试过后,大脑一片空白。在很多学校,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迫于教学指标的压力,为了保证一定的考核通过率,教师也不得不迁就这种情况的发生,这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的积极性,助长了投机行为。

1.成绩评定手段和方式单一

通过对国内高校课程成绩评定的现状进行调研后发现,目前大部分学校的课程成绩评定基本上采取如下三种方法:一是将学生期末考试卷面所得成绩作为该门课程的唯一评定依据;二是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各占一定比例(平时成绩比例一般占20%~30%);三是以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为主,辅之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过程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定。从科学性和合理性上来说,第三种方法相对好一些,因为该方法强化了对学习中间过程的评价和考核,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日常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改善了其他成绩评定方法中存在的片面性。但是由于过程成绩的评定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量化标准,很多情况下过程成绩变成了教师人为调整学生成绩的机动砝码,成为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较低学生的翻身手段。上述三种主要形式都无形中受到期末考试“一考定乾坤”的影响。

2.考试信息反馈缺乏

传统的考试方式,对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很少反馈给参加考试的学生。考试(尤其是只有一次期末考试的课程)只起到了评定分数的作用,对教与学的促进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如果学生能通过考核,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找出自己学习方面的差距和不足,会对下一步的学习过程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分析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程度,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进程,并对学生个体进行指导。

二、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课程考试改革实践

高等学校要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考试改革成为课程改革中必需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力学课程作为工科专业历史悠久的课程,其课程体系和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均已形成了一些固有模式。经验和实践均表明,闭卷考试形式虽然有命题过程简单、阅卷过程客观、容易标准化等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传统考试方式所固有的通病。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力学课程考试改革难度较大,但随着教育体系、教学方式改革的深入,考试改革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针对课程特点,以土木工程专业的《结构力学提高》课程为试点对象,具体作法如下。

1.考试方式的改革

科学合理的考试方式能有效地检验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在前期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一些理工科院校的成功经验,《结构力学提高》课程考试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有机结合的新方式。任课教师根据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将基础知识按章节进行总结归纳,在每章内容学习结束时组织一次阶段测验,测验时间为20~30分钟,注重考核大纲要求的重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了保证平时测验的公平性,开课班级人数不宜过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小班开课,一般控制在50人以内。由于平时测验不能像期末考试那样监考,故我们采用了每次测验出多道考题,由学号尾数控制的方式。期末考试命题则以综合应用为主,考查学生运用理论依据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克服死记硬背,突击复习的现象。平时测验以笔试为主,也可辅以提问,进行口试。

2.考试内容的改革

为适应《结构力学》课程本身的基本性质,在课程考试内容上侧重对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并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此为基本思想,设计平时课程考试的基本内容。平时测验的试题多为基础性题目,灵活性大,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的题目占较小比例。学生通过这样的平时课堂测验,可以随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意识到过程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习动力和兴趣,这一做法对于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十分有利。

3.成绩评定方法的改革

为了使成绩能科学合理地反映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的真实情况,强调过程学习的重要性,敦促学生回归课堂,扭转“期末突击复习”和“一考定乾坤”的局面,做如下改革:学生总评成绩由平时过程成绩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构成,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加权折算。平时成绩所占总比例为60%,包括课堂出勤情况考核(5%)、课堂表现及提问(10%)、小测验(35%)和课后作业(1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40%。

4.成绩管理的改革

由于最终课程成绩中提高了平时考核成绩的比例,为了保证课程考核成绩公平合理,采用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成绩管理方法变得非常重要。任课教师在组织教学和授课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客观公正地给出平时成绩,并定期采用适当方式予以公布,以便接受学生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历次小测验经批改、登记后及时返回学生手中并及时点评,学生能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通过以上行之有效的措施,学生能充分认识到考试改革的意义和重要性,能够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共同完成考试改革各个环节的实施。实践表明,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以上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课堂的出勤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大多数学生感觉课堂学习很有收获,基本克服了考前突击的弊病。

三、考试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方案制定环节

方案的制订在考试改革过程中非常重要,方案要以学生为本,因依托的课程而定。要充分考虑到依托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诸如学生整体素质、学习风气、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选课学生人数等。方案制订完成后,在实施过程中还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

2.方案实施环节

改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方案实施的可能性,如果实施不了或者实施起来效果不显著,方案制订得再好也没有意义。在实施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注重收集学生的意见。考试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广大学生受益,从而促进学风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如何才能有效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一位参与考试改革工作的教师进行深入思考。

3.课程的过程管理

科学合理、严格规范的过程管理是保障考试改革顺利进行、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只有实施严格的过程管理,学生才能认真参与,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主动地回归课堂。考试改革工作必然加大了教师教学工作量,在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的今天,如何鼓励教师投入教学改革工作,是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篇6

一、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意识的计算思维实训。在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过多的注重应用软件的学习,忽略了计算思维的训练,教学思想过于狭隘,只关注了计算机的工具性能,对计算机的内涵没有深度的挖掘。在计算机基础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应用软件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不能本末倒置。目前,全球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信息更新换代的间隔期十分的短暂,许多应用软件可能在学生毕业之后都已经被淘汰,因此应用软件的学习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因此在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计算机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掌握。计算机思维包含了数学思维和工程思维,对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教与学之间互动反馈薄弱。在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多个班级共同上课,人数较多,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教师无法针对单个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掌握能力没有详实的了解;同时实验课程结束后,教师收到的课后作业数量较大,无法仔细、及时的批改,导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薄弱。

二、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方法分析

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教授的老师大多是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还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但教学效率的提升不仅仅只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还要创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使其积极的应用教学新技术、新方法,以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教育主体的地位要求,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积极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在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中采用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示范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实验验证某一个基本知识点或原理,这类实验是教学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示范教学法指的是现有教师对某一实验进行示范、分析、讲解,然后再由学生对立的完成实验任务。而教师只是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难点进行解惑。这类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并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真正实现了学生教育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在明确实验任务以及试验目标的基础上,学生独立自主的收集资料、设计方案以及操作、总结,使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性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而教师在这类教学模式中,要做好引导工作,保证实验效果的准确性,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验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并对其实验步骤进行总结,以期望更好的指导学生。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进行点评,首先应该肯定学生的积极性,还要对实验中的不足进行指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主教学法。自主教学法是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进一步升级,是对学生自主性的进一步的开发。该类教学法,为了满足学生的探索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自主设计实验命题、实验任务,而指导教师只是对实验命题的科学性以及可行性进行指导、审核。整个实验过程即实验命题、实验资料、实验方案、实验时间等都是由学生对立完成。自主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这也是学生理论知识的综合体现。

篇7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类、电气类、控制类、仪器类等专业的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该课程概念性、实践性和工程性强。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和线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半导体器件和典型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特性和参数;掌握放大器、比较器、滤波器、稳压器等电路的组成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工程计算及应用技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以及为电子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打下基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提高,该文阐述了基于该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等三方面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1 理论教学改革

本次授课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童诗白、华成英主编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该教材从1980年第一版面世以来历经四次再版,教材已更具系统性、启发性、先进性、实用性和适用性[1]。各章的Multisim应用举例具有研究性质,全书的举例基本涵盖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测试方法和仿真方法。针对教材的参考书出版了很多,该教材的课后习题详解和教学视频在网上很容易找得到,即适合作为考研的工具书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学时的限制,不可能对教材上所有内容逐一讲解,所以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

1.1 在经典教材基础上整合教学内容

为适应知识更新日趋加快的社会环境,需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筛选,留有让学生自学和发散思维的空间,从面面俱到向“精选式”转变[2],在经典教材基础上把教学内容整合为四大部分。把教材上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整合为放大电路部分,主要讲述晶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的放大机理、基本放大电路和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计算和分析方法。把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信号的运算和处理整合成运算电路部分,要求理解反馈对电路的影响,着重掌握集成运放的电路分析和基本运放电路的应用,尤其是由集成运放构成的有源滤波电路和波形发生电路。第三部分为功率放大电路,掌握基本功率放大电路的形式和参数运算。第四部分为电源电路,重点介绍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1.2 制作适合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和教案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在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根据整合过的教学内容,制作形象生动、界面清新、操作方便、图文声音并茂的适合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的特点,通过设置和制作动画效果,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静态的问题动态化[3]。尤其是PN结形成、等效电路变换、波形发生电路等的分析,运用动画可以逐步展现详细的分析过程,可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刺激。同时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将教案到网站上,学生可以自行下载,根据教案内容进行预习和课后复习,提高学生课堂听课效率和课堂讨论等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实践教学改革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之一,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方案选择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水平。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很难满足要求[4],为了达到实践教学目的,对现有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把实践教学分成基础实验、仿真实验和综合设计三个环节。

2.1 基础实验

基础实验是在模电实验箱上完成,开设的实验项目为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差动放大器、集成运放在模拟运算中的应用、集成运放在波形产生方面的应用等[5]。这些实验操作是在详细的预习报告指导下,在实验室进行的整个实验过程。包括熟悉、检查及使用实验器件与常用仪器仪表,连接实验线路,故障检查,实际测试与记录数据及实验后的整理工作等。这些实验大多是对电路原理进行验证,可以加深对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对基础实验的兴趣。

2.2 仿真实验

仿真实验采用Multisim11作为实验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和实验工具[6-7],可以解决基础实验受时间、地点和设备制约的问题,一台电脑和一套软件就可以构成一个虚拟的实验平台,学生在虚拟环境下就可以完成元件选择、电路创建、计算与调整参数以及观测仿真结果等环节,也可以边设计边实验,修改调试方便[8]。开设的仿真实验项目有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仿真分析、差动放大电路的仿真分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仿真分析、单电源功率放大电路仿真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仿真分析等。由于受实践教学课时的限制,只能在课堂上通过授课、示范与训练结合的方式完成一二个实验,其余仿真项目以作业形式课下完成。仿真实验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模拟电路工作原理,为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打下良好基础。

2.3 综合设计

在实践教学中引入综合设计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方案选择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水平[9-10]。作为电类专业的工科生,要求人手一套工具及常用材料,工具有:万用表、电烙铁、镊子、扁口及十字螺丝刀、尖嘴钳、剪刀和吸锡器等;材料有:焊锡、松香及相关元器件。综合设计项目有有源音箱的设计与制作、有源滤波器的设计与制作、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等。学生4人一组任选一题,根据设计要求制定设计方案并仿真验证,最后列出元件清单,从教师处领取主要元件,在宿舍或者开放实验室进行布局、焊接,完成电路调试。最终要上交设计技术文档(包括电路原理介绍和仿真情况)和成品以便教师进行成绩评判。

3 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的考核成绩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参考考勤、作业和实验成绩给定,总成绩等于平时成绩的20%加上期末考成绩的80%,这种评价方法会导致学生平时松懈、考前突击、考试作弊等不良现象[11]。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要转变原有观念,进行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提高实践环节成绩的比重,把平时成绩由20%提高到4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作业成绩、基础实验成绩、仿真作业成绩和电子制作成绩,各占总成绩的10%。这样调整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学生“课堂随便听、课下不用功”的现象,促使学生将学习精力和重点放在平时,而不是期末突击。

篇8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南宁 530007)

(Guangxi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Nanning 530007,China)

摘要: 通过分析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学生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不高的原因,围绕提高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从课程考核、教师、学生等方面提出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与设想。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causes for the low pass rate of banking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of the finance specialty in Guangxi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measures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finance specialty from the course examination, teachers, students aspects to improve the pass rate of bank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关键词 : 金融专业;教学改革;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Key words: finance specialty;teaching reform;banking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277-02

0 引言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服务需求,就业导向,推动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高职院校应主动构建符合国家职业标准、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评价体系,积极开展教学改革,适应新形式、新要求。

近年来,广西经济迅速发展,到2020年将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南宁市大力实施“引金入邕”战略,银行机构入驻南宁的数量快速增加。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的金融化程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才能增加从事银行业的就业砝码。而诱人的薪资及良好的发展前景,使银行业近年来成为炙手可热的黄金职业,也带动了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热潮”。因此,有必要针对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特点和要求,采取各种措施,帮助金融专业学生提高银行从业资格证的获证率,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1 现状分析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银行从业人员入门的初级基础考核,由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办公室负责组织和实施的,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分公共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个人理财、风险管理、个人贷款和公司信贷),公共基础科目为必考科目,专业科目可自行选择任意科目报考。考试形式采取全国统一考试、闭卷、计算机考试方式进行,有题库,随机抽的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全部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题量145题左右。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投资与理财、金融保险、证券投资与管理三个金融高职专业,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目前,学生在校期间参加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约为15%,通过率总体偏低。

2 通过率低的原因分析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加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偏低,其原因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

2.1 课程考核方面

2.1.1 该校现行的金融课程考核偏重期末考试,学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课程的期末总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考勤,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占30%,期末笔试成绩占70%。在实际的课程考核中,平时测验次数偏少、难度偏低,平时成绩占比较低,平时成绩对总成绩影响不大,学生的平时学习相对放松,形成了考前临时突击的习惯。由于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题型均为客观题,部分学生心存侥幸,不认真备考,考试答题靠猜,导致通过率偏低。

2.1.2 现行的金融课程考核主要采取纸质化笔试,学生不适应资格证考试的现代化考试手段。学生的平时测练和期末考试都是纸质试卷笔试,而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为无纸化机试,由于平常没有得到充分训练,学生对考试手段陌生,计算机操作不熟练,容易造成情绪紧张。对操作手段的不适应影响了学生的考试成绩。

2.1.3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内容的覆盖面广,学生备考难。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题量大、知识点多、覆盖面广,要求识记和掌握的内容多,学生准备考试有一定难度。

2.2 授课教师方面 该校金融课程教学的授课教师队伍由专任教师、校外兼职教师组成,拥有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和一定的银行从业经历。不过,在针对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教学与指导方面,有些工作存在一定不足。

2.2.1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不够。对课程的开发和对课程的把握能力欠缺,参照职业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的能力有待提高,课程教学大纲与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不一致,不善于总结分析考试规律。

2.2.2 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调整不够优化。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课堂表现灵活调整,创造性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有待加强。

2.3 学生学习方面

2.3.1 基础水平因素 从历年招生情况来看,该校金融专业学生录取分数线较省内同类高职院校偏高,但与本科生相比,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要深入理解和掌握金融基础知识,存在一定困难。

2.3.2 学习态度和能力因素 该校金融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缺少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并且考证通过的自信心不足,考证备考积极性不够,备考的主动性偏低。再加上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有待加强,导致考证成绩不够理想。

3 改进建议

3.1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3.1.1 实行多元化考核 课程考核上,将职业资格考试贯穿课堂练习、平时作业、模拟考试、期末测试等课程考核的全过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评价类型有机结合,将侧重点放在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上,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水平。课程考核的最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尽可能让学生平常多练习。老师教和学生自学有机结合,如果平常测试不合格,学生可以反复自我训练,熟悉考试题型,把握考试难度,多次鉴定,不懂的教师给予指导,在平常测试中积累知识,提升自我,以练促学,从而提高考试通过率。

3.1.2 逐渐实行网上测试 通过在网上建立试题数据库,自动生成电子试卷,学生可通过在线进行自我练习或测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试题库管理系统,具备题库管理、自动组卷、在线考试、自动阅卷、指导答疑等功能,满足课程训练与考核的要求。让学生熟悉这种考试形式,以训练促考证。

3.1.3 构建课程考核试题数据库 针对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和考试要求,收集和编制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资源,并且完善试题答案、试题难度和区分度、重要程度等信息,平常测试中模拟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出题难度,让学生在平常反复的训练中较全面掌握知识点。

3.2 对教师的要求 建设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是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吸引力的关键之一。对教师进行培养培训,充分发挥来自企业的教师的作用,使专兼教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加强与银行证券、金融培训机构合作,与企业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实训协作关系;专门配备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专兼职实训指导教师。同时改革教学评价模式,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提高教学效能。

3.2.1 做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将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科目整合到课程体系中,把《银行从业基础与个人理财》、《职业从业资格考证》科目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职业素养,促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并且在一些专业课程中将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用书选定为教材。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校企合作,到企业锻炼,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教师应认真学习研究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平时注意搜集历年考试真题,总结考试规律,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让学生多学多练,从而以训练促考证。

3.2.2 加强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对金融专业的学生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从新生一入校第一至第四个学期都有《金融操作技能》的实践与技能训练课程,《金融操作技能》第一个学期为教师教学;第二、三、四学期是在期末进行测试,教师教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多运用实践教学、互动模式、案例教学等方法,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活动,设计出富有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课堂表现灵活调整,创造性设计课堂教学,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活动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考取银行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

3.3 对学生的管理

3.3.1 提升学生自信 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延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参与课堂,在课堂讨论中发掘自身潜能和发现自身的不足,不足的加以弥补,不断积累金融基础知识。课外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大学生银行技能竞赛,自全国大学生银行技能竞赛首次举办以来该校已连续2届夺得一等奖,学生的金融操作技能在全国遥遥领先,激发学生练习技能的热情,营造学生练习技能的良好环境,增强学生的基本业务技能。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给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不断提升学生自信。

3.3.2 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做好职业规划,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明白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效能感。

3.3.3 实行“双证制” 将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对接,高职院校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毕业证和相关岗位的职业资格证这两类证书才能顺利毕业。给学生适当压力,强化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有机结合,共同起作用,让学生逐步增强自学能力,不断获取知识和技能,提高考证通过率。

参考文献:

[1]李娟,范保兴.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与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9-90.

[2]王水江.如何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J].改革与开放,2010(9):158.

[3]何牧,刘永刚,季秀杰,刘永成.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刍议[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9):42-44.

篇9

关键词:环境学;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樊建新(1982-)女,山东聊城人,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讲师;王勇(1982-),男,山东聊城人,重庆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重庆 40007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125-02

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所以我国环境高等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众多高校相继开设了环境相关专业,截至到2009年,全国有214所高校设立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学作为本科环境科学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从原理、战略角度对环境问题的提出、危害与整体防控体系角度出发,从方法学上指导学生对环境专业主体课程与知识体系进行整体把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树立坚定、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该课程还具有激发学生对后续环境科学课程学习兴趣的作用,因此,环境学课程在环境专业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具有内容广泛、综合性强的特点,对于从未接触过环境科学相关知识的学生而言,在理解和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如何使学生有效地理解专业概念,如何提高学生科学地识别环境问题、剖析环境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的兴趣和愿望等,都是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思考,对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探究与创新。笔者就该课程讲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途径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环境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重庆交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环境科学中环境学课程选择鞠美庭《环境学基础》(第二版)为主要参考教材,以周富春《环境保护基础》、钱易《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左玉辉《环境学》、林肇信《环境保护概论》和戴树桂主译的《环境科学:全球关注》为辅助参考资料进行该课程的讲授。鞠美庭的《环境学基础》是一本很优秀的教科书,属于“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此教材的编排内容上看,《环境学基础》的内容涉及到环境学相关的各个方面,按顺序主要包括绪论、全球环境问题、资源与环境、人口与环境、生态系统与生态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土壤环境保护、固体废物处置与管理、物理污染与保护、生态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1]该教材从战略角度对环境学进行系统论述,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提供方法指导。基于环境学的主要内容构成及其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及相关实践环节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枯燥

虽然本课程选用的教科书内容丰富,并且属于环境科学专业大一新生的入门课程,但是枯燥的环境学概念很容易引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厌倦。此外,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新型的环境监测或分析手段出现,使得国内外的环境科学研究发展迅猛,所以仅仅依靠教科书上的知识很难引起学生对环境科学专业的热爱。另外,通过对环境专业本科新生的调查发现,发现很大一部分新生对自己专业认识的不明确,对基础知识的重要性理解具有片面性,甚至出现基础知识无用论的想法,再加上环境学课程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多而缺乏趣味性,致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

2.课程教学手段单一,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环境学课程涉及的大量概念、基本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理论等,需要记忆的知识偏多。传统的教学都是釆用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模式,教学方法单调,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对该课程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3.考试模式过于老套

培养学生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被动记忆,而是在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提高其思考能力和环境意识。但是传统的考核方式(即期末考试为主)并不能真正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仅能记录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

二、课程改革目标

在环境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材为纲,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以传播环境科学知识为使命,使学生掌握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最终实现大学生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学目标。同时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世界观、自然观、地球观,认识到环境对人类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人类要存在要发展就必须协调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学教学尽管已有长足的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一些改革尝试,探讨新时期普通高校环境学课程教学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考核制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这次教学改革旨在构建适合该课程最优化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完成该课程培养目标。

三、环境学课程改革的思路

从环境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课程改革的目标出发,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对环境学教学进行改革:

1.教学内容的更新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学内容以教材为纲,以环境科学的前沿进展及重大成就为背景,以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为依托,不断对相应的内容进行更新和深化。不仅让学生掌握经典知识概念,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学的前沿问题和发展方向,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以第七章和第八章为例,污染物在水体和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机理分别在两章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目前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有新的突破,特别是新的分析技术和分析手段的运用使得污染物在界面中的迁移和转化机理解释更加明确。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就应该关注本学科的新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教学内容中增加相关案例的讲解,比如在进行“土壤环境保护”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起我国典型的土壤污染案例。

2.建构新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注重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让学生们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探索。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3]在环境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大量案例对授课内容进行多方论证:如在课堂上提出PM2.5、镉米、转基因食品等一系列有关我国大气污染、土壤污染以及食品安全的开拓性问题供学生讨论,这样既有助于活跃教学氛围,又能启迪学生的思考。另外,这种互动式案例教学法还有助于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中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的设施,但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效率较低,仅仅是通过PPT讲授教材内容。虽然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使教学容量增大,但是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而,教师在设计制作PPT的过程中,要使枯燥的文字知识形象直观化,使学生在共鸣中接受、理解和掌握知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充分利用现有的视频资料进行教学,即在传统课件的基础上增加有关环境污染事件、重大研究进展等相关视频,加强学生对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类生产生活的认识,使学生认识环境科学专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环境科学相关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综上所述,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并与传统板书结合,通过适时板书、巧设提问,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反应和创造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习惯。

3.实现实践教学

环境学是一门开放性自然学科,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只能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性,而真正要使学生的环境意识得到强化,还需要走出课堂与周围具体的环境问题相结合。环境学专业教师以及相关负责人应该积极与学校所在地的环保部门建立联系,了解当地的环境污染现状和相关修复措施,尽可能带学生参观相关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环境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环境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采取分组进行,每个小组的学生经过内部讨论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种实际案例的分析,不仅可以强化环境学基本概念知识,还可以引起学生对环境专业知识的需求欲,同时提高学生协作的能力。环境问题来自生产和生活实际,全球环境问题具有区域差异性。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家乡的环境问题进行实地调研。

4.完善考核制度

环境学作为基础课的考核方法主要是闭卷考试,而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成绩只占总成绩的20%。这种考核制度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考前死记硬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应用课本知识,教师是否高质量完成知识传承的任务,这样的考核方式都无法给予很好的评定。因此,环境学的教学改革必须包含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借鉴国内外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考核经验时发现,国外高校环境类课程的考核内容并不局限于期末的卷面考核上,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包括在考核项目之中。[4]因此结合本学科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方式的改革方向,新的环境学考核提升了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各占40%和60%,改变传统的轻平时、重期末的观念。[5]教学过程中给每一位同学建立一个平常表现的档案,教师在每堂课结束后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给学生打分,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酌情加分。如:案例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发言的主动性、回答内容的针对性和创新性等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可以给予相应的表现分;另外,学生提交的环境问题调查报告也是表现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根据报告完成的质量进行评分。课程结束后,统计每位学生平时表现中的成绩,以百分制为例,在期末卷面成绩60%的基础上加平时表现成绩的40%作为该门课程的总成绩。总之,新考核方式的最终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激情,倡导合作学习的氛围,强化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目前,国内外课堂教学的改革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种趋势:革新教学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评价、变革教学文化和探索教学模式。[6]当前专门针对我国高校环境学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一些改革尝试改变了学生以往学习的被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科研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鞠美庭.环境学基础[M].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陈奉英,黎小军,杨丽英.《环境伦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

[3]王元珍.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2):145-146.

[4]朱雪竹,凌婉婷,韩进.中英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考核体系的比较[J].教育研究与课程改革,2009,(6):38-40.

篇10

一、岩矿类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各个高校的岩矿类课程都是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融合在一起。实验教学通常占课程全部学时的1/3-3/5,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决定了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然而,在最终成绩分配上,实验教学成绩通常不足50%,成绩构成主要为平时实验报告成绩。由于缺乏合理的考核方式,学生把实验成绩当做平时成绩不够重视,无法达到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实验技能培养的目的。因此,建立一个能有效评价学生实验效果的新岩矿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二、建立实验教学独立成课的课程新体系

岩矿类课程新体系的建立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第一,在当前高等院校通识教育学分普遍提高、专业课程学分逐渐降低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学分里最大限度地争取更多的专业课学时;第二,如何突出实验教学的地位,建立合理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型地学人才。针对这两个核心问题,利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新版教学大纲编订的契机,对岩矿类课程的课程体系做了重大调整。即:将岩矿类课程实验课独立成课。按照学分和学时分配规则,理论课中16个学时为1个学分,实验课程24个学时为1个学分,这样可在学分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适当学时,达到突出实验教学并增加岩矿类专业课程学时的目的。以结晶学与矿物学为例,原为3.5学分,56学时(实验部分32学时),分解为结晶学与矿物学(1.5学分,24学时)和结晶学与矿物学实验(1.5学分,36学时),虽然学分减少了0.5学分,但是总学时却增加了4学时,全部增加到了实验教学上。改革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学岩矿类课程总学时增加了10学时,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增加了20学时,实践教学学时增加显著。

三、建立实验课堂教学新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原课程体系下岩矿类课程的实验教学主要在实验室完成,而学生仅仅能在实验室内完成对矿物岩石的鉴定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自然界的岩石在种类、新鲜程度、结构构造等方面与实验室有较大区别。必须将实验教学由实验室的第一课堂延伸到室外的第二课堂,甚至教师科研的第三课堂[2]。每一个地质类院校,其校园内外的石材都是十分丰富的。实验教师在事先备课情况下,把学生带到校园内外,对地砖、路基、雕塑等天然石材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明白自然界的岩石与实验室的标本是有明显区别的。通过实验室第一课堂和校园内外的第二课堂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引入到科研的第三课堂,将科研过程中的标本、薄片带给学生观察、讲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将学生逐渐引入到矿物岩石学的科研课堂。

四、完善新课程体系下实验考试制度,保障改革效果

1、新课程体系下实验课考试改革的思想与理念

新的课程体系下,虽然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单独设立课程,但两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仍然紧密联系。理论课程在前、实验课程在后,且在同一个学期开课。新的考试制度本着“课程分离,考试不分离”原则,即在实验考核过成中要兼顾理论知识的穿插,避免脱节,理论课程闭卷考试中也要涉及相应的实验教学知识点。课程的考试应该遵循“方式多样、内容灵活、成绩复合”的思想。

3、新课程体系下实验考试改革的主要内容

实验环节单独设置课程后,必须制定完整的课程考试方案。实验课的考试方式包括课堂内考核、课堂外考核以及实验延伸考核三部分。课堂内考核成绩所占比例最大,约为60%,主要包括学生平时听课及回答问题的专注情况、实验报告撰写情况以及期末阶段学生鉴定未知矿物岩石的能力。学生鉴定能力的考核应该兼顾手标本和显微镜薄片,以岩浆岩与变质岩为例,期末考核时每位同学都应该对一个未知岩石手标本和一个岩石薄片进行系统鉴定、书写鉴定报告。课堂外考核以团队形式进行,成绩约占30%。凭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校区内及周边地区的天然露头优势,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选观察点,进行详细观察、描述、查阅资料,采用课堂讨论或者报告形式进行汇报,计入课外考核成绩。实验延伸部分成绩所占比例较低,约占10%。主要是针对某些学习兴趣较高的学生,结合相关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者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进行科学研究工作,针对其研究思想及效果给予成绩,培养具有一定科研潜力的学生。

五、岩矿类课程新体系的实施效果

2013级我校地质学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均采用了新版教学大纲,其中地质学的结晶学与矿物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结晶学与晶体光学都采用了理论课与实验课分离的课程体系。课程新体系实施过程中,理论课与实验课为同一教师,按照理论课相对在前,实验课相对在后的原则逐一进行,在师资力量、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方面均有较大进步。

1、实验环节师资队伍显著提高

原课程体系下,由于班级较多,理论课教师只能兼顾一个行政班级的实验课,其他班级往往由实验室教师或者助教完成,这

往往导致理论课与实验课内容脱节。每门课程的实验环节单独设立课程后,在我校小班上课的大环境下,实验课程也由理论课程老师亲自授课,避免了原课程体系下部分实验教师参与教学的情况,提高了实验教学的师资力量,目前我校岩矿类课程教授上课率达到100%。

2、学生对实验环节重视程度增加

原有课程体系,实验环节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纳入课程总成绩,部分同学投入不够。在新的课程体系与考核标准下,由于实验课为独立课程,具有单独的学分,学生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2个学时的实验课普遍延长到3~4个学时,实验室开放期间,一座难求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学习的态度端正了,教师的授课热情也随之显著提高。此外,学生对岩矿类科研项目的兴趣也显著提高。“小珠山花岗岩类型研究”、“灵山岛老虎嘴地区流纹岩流动方式研究”等一批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相继立项。

3、课程成绩分布更加合理

原课程体系下,虽然学生的掌握程度不同,但实验报告差别并不大,任课教师所给实验报告成绩也差别不大。新课程体系下,2013级两个专业两门岩矿课程的成绩都为正态分布,学生实验课成绩虽然以70~90分为主,也有部分学生成绩介于60~70分和90分以上,体现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同时也引起下一届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