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概念范文

时间:2023-05-29 15:09: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电子商务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电子商务概念

篇1

【关键词】勃利县 农村电子商务 问题 对策

一、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

2015年以来,在县委书记、县长的主要领导下,勃利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勃利县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和《勃利县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扶持政策》,并设立5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全力扶持县域电商企业发展。同时,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论坛,创办青年创业示范基地,引导农村青年、妇女发展农村电商;加快农村电商扶贫步伐,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径新模式;推进村级电子商务与农村电商融合发展;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招募电商合伙人开设农村电商网店,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特色农业”,推动电子商务与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工艺制品等产业融合发展。

(二)首家农村电商服务站落户大四站

在人民银行“互联网+普惠金融”行动计划的推动下,大四站镇率先成立勃利县首个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邮储银行对大四站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进行了信贷支持,县农村信用社也有信贷投放意向,目前双方正在积极洽谈中。大四站电子商务服务站中国电信、中国移动、2688商城、邮储银行、苏宁易购、悠乐生活网等各大网络平台的多个项目,用一站式服务的方法向区域内的村民提供日常购物、农特产品销售、代买代卖、金融理财等的系列惠民业务,解决了部分村民不懂电脑、网上销售难等问题。该服务站依托申通、天天、快捷、全峰、中通、百世汇通、国通等七家快递公司解决了大四站镇电子商务发展中物流难题。同时它作为物流仓储,从此网购回来的商品无须亲自前往县城去取,村民们不仅可以购买商品,通过服务站还可以将农产品出售到全国各地,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薄弱

完善、高效的基础设施和通信设施是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迅速、安全发展的前提。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的设施建设虽取得一定进步,但许多偏远乡村网络基础设施仍不完善,相关的网络信息服务也未真正深入基层,没有做到真正为农村居民服务,信息传递渠道不通畅。

(二)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认识不到位

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认识不到位,阻碍了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长期以来,勃利县农村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农村教育相对落后,造成了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缺乏认识,加上受自身的消费行为习惯影响与传统观念束缚,农民对电子商务缺乏足够信心,对网络经济的作用认识模糊。同时农民上网率不高,对网购商品的质量及网络支付安全也缺乏足够信任。

(三)缺乏电子商务人才

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建设方面较为滞后,受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限制,一些懂得电子商务技术和电子商务管理的人员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农民对电子商务技术掌握水平较低,接受新鲜事物方面慢,对于政府部门推行的电子商务平台心存疑虑,农村本身培养电子商务人员存在极大困难,这使得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缺乏,影响了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解决对策

(一)完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

为使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得以有效开展,需保证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网络是电子商务的传媒和载体,没有高速廉价的信息网络,农村电子商务将无法开展。因此,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体系建设的规模和水平,要建立传统媒体与现代信息网络优势互补的信息服务网络,推进面向农村居民的信息服务,配备必要的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提高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科技含量和使用效率;同时,进行市场细分,推进信息服务网络向乡镇以及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种养殖专业大户,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主体信息窗口;再次,政府应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包括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究制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大战略,落实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各项扶持、补贴政策。认真研究农产品的配送问题,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网络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流通机制和过程,优化资源配置,针对网下物流难以送达勃利县偏远乡镇的问题,政府应注重财政补贴政策的落实,使农村电子商务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

(二)注重农民电子商务意识的增强

现阶段,勃利县农民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对认识仍处于概念阶段,当务之急,应转变观念、增强农民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识。同时,农民也要充分认识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可行性、必要性、时代性、复杂性,对这种大数据时代的新生事物培养兴趣,并且能够正确看待;相关部门可组织懂得专业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商务管理的人员到农村进行电子商务发展的宣传推广,引导农民学习使用电子商务信息技术,让农村电子商务从概念阶段向务实阶段转化。

(三)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要以一定的人才基础为保障,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与维护,农业产业信息的采集和,农业市场行情的分析和反馈,农村市场的管理和调节,都需要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相关部门可与各类大中专学校、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密切合作,培养适合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鼓励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参与到农村基层工作中;要加大农村教育的力度,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让更多的人认识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对农民进行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加强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篇2

【摘要】

电子商务模式是我国近年来发展态势比较迅猛、涉及地域比较广泛、从业人员数量比较大的新型商业业态,本文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在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有效性进行阐述后,认真分析了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制约性问题,并从政府、商户以及协会等角度为出发点,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可行性路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多元化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可行性路径

电子商务,是指买卖双方以网络为媒介进行各种货物交易、商贸签订等活动的商业运行模式。欠发达地区,是相对的概念,是指由于历史、观念和区位等条件的制约,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科技水平不发达,缺乏区域性支柱产业,基本内涵是发展起步晚,经济社会竞争力不强。

本文以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大集乡为例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具有的效应、存在的问题和可行性路径进行探析。菏泽市处于山东省西南部,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经济社会尚属于欠发达状态,曹县大集乡的丁楼、张庄两村位于菏泽市中部,交通条件较差,农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和在家务农,经济相对落后。2010年以来,两村依托演出服饰加工这一传统产业优势,借助“淘宝网”平台,规避了资源不足、交通不便、产业薄弱等劣势,电子商务发展如火如荼,演出服饰生产红红火火,使大集乡于2013年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个“淘宝村”的乡镇,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为欠发达地区发展电子商务提供示范路径。

一、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正相关效应

与其他模式相比,电子商务对资源优势的依赖性较低,只要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优势,发挥农村“熟人社会”为特征的社会属性,电子商务模式更具有复制性和推广性。

(一)促进思想观念更新。从事电子商务的村民足不出户即可在家做网商,吸引了一大部分外出务工农民工就近就业和未就业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实现了“出口”转“内销”。村民通过电子商务,增加了收入,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头脑,增强了勇于开拓、敢闯敢试的信心和能力。

(二)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从事网店经营的村民不再依赖种地务农,就业方式实现由传统种植业向二、三产业为主、一产为辅的转变;更多的青年农民在家就业或就近创业,有效解决了农村“空巢”现象,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高;村民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干事创业上,农村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群众的安全感大幅提升。

(三)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电子商务为农民带来了“财源”,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据统计,2013年,大集乡涌现出30多个百万元户,从事电子商务的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1600元,分别比全乡、全县、全市农民人均水平多3000元、2420元、2291元,电子商务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档次低,不利于提升附加值。多数网店处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阶段,店铺以简单的产品图片为主,缺乏专业装修和美化设计。产品虽然占有一定的国内市场份额,但多为中低档,初加工多,附加值低,自有品牌少,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二)龙头企业少,不利于辐射带动。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是规模经济的膨胀剂。菏泽市丁楼村、张庄村企业发展速度虽然很快,虽然已经注册成立了63家企业,但普遍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大部分企业年销售额仅100万元左右,最大的企业年销售额也只有1000万元,辐射能力差,带动能力弱。

(三)资金缺口大,不利于扩大再生产。随着产业的膨胀式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也在成倍增加。据初步统计,全乡商户备货的资金缺口在1500万元,直接影响5000万元的销售收入。这些企业经营意识较为薄弱,经营账务缺乏规范,电子商务企业(户)的品牌经营和管理理念不强等往往惜贷、慎贷。加之有效抵押物不足,许多时候商机就在眼前,但由于流动资金不足只能忍痛放弃订单,资金问题已明显制约电子商务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三、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可行性路径

(一)政府强化多方扶持。政府应坚持“不越位”、“不缺位”的工作理念,运用好“有形的手”,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培训指导等方面综合施策。在资金扶持上,简化贷款程序,降低贷款门槛,提高授信额度,创新信贷抵押方式。在培训指导上,积极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培训资源,根据农民发展电子商务的实际需求,提品设计、店铺美工、网络营销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对于土地、交通、物流、电信等农民自身解决不了的瓶颈问题,政府要积极出面协调,及时帮助解决。

(二)商户着力膨胀壮大。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是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从事电子商务的商户应着眼于长远,立足自身实际,打造核心竞争优势,争取扩大规模、提升档次。统筹好土地供给、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要素保障,增强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积极引进专业人才,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标准和工艺水平,实现从管理体制到运行模式、经营管理、质量品牌的全面升级,逐步成长为演出服饰产销一体化的行业龙头。

(三)商户推进规模经营。目前,菏泽市大集乡“淘宝村”网商正逐步向“网商+实体企业”一体化转变,传统的演出服饰加工由小作坊向工厂化生产转变。顺应这一趋势,要大力推广“网店+生产加工”模式,将演出服饰传统生产加工、营销手段与现代电子商务运作模式更好地有机结合,从C2C逐步向B2C或B2B发展,提高规模经营效益,实现“1+12”的放大效应。

四、结论

电子商务作为随着信息化发展出现的新经济模式,具备可复制性、集群性、内生性、包容性和易于转型等多方面特征。这种模式可以在农村形成大量网商聚集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改变农民过去以耕种为主的收入方式,可实现就地就近创业致富;解决农产品交易双方信息交流与沟通的问题,减少了中间商环节,可促进农产品市场化;在直接增加乡村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消费现状的同时,还可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商业生态,电子商务强势的增长速度让人们看见这一新兴行业在未来对于促进消费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可为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致富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赵润田.欠发达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社会的双重影响及对策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总第207期)

篇3

现今社会,我国农村信息网络的发展已经成为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的1种趋势,农村地区人民对于网络的利用也愈来愈广泛。跟着网络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大众对于网上购买行动及农产品的网上销售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请求,电子商务的农村化拥有很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无非,现阶段,国内的乡镇1级电子商务的发展依然处在低级阶段,加上中国由上到下的施行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模式、农村网民的特色和基础设施的制约以及建设成熟的城镇进行对照依然存在必定的差异性。所以实现乡镇农村电子商务的全面发展依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能够取得社会的各方面提供的保障。

2、乡镇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互网络信息技术普及率显明低于城市

目前,国内乡镇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依然很低,遭到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去年的相干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网络信息发展水平依然很低,普及率仅有城市的1半。依据相干讲演数据显示,二0一0年城乡互联网水平高下相差二0%;两年之后这1数据扩展到二四%;接下来的1年这1数据扩展到三0%。从总体发展趋势与速度上来看,农村地区的水平显明低于城市,地域之间的“数字鸿沟”已经经构成并在加大。

(二)乡镇农业人口的文化水平普遍的不发达,对于电商发展认知度差

从相干调查数据来看,国内农村地区大众的平均程度仅有七.八年,良多农村大众,文化程度都不高,所以计算机技术对于他们来讲依然是个目生的东西,从这1点来看,必将会对于电子商务技术利用与推行发生很大的影响。也恰是由于这个缘由,加上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至关1部份居民对于电商的认知度无比差,尽管经由乡镇政府的鼎力宣扬,然而概念比较隐约,个别知道电商的也总以为就是在网上买东西,都是年青人的事,八0%以上的人不关切电商发展。另外,发展电子商务存在本钱高、资金周转慢、回报率低、经营风险大等不利因素,企业、农民介入热忱不高。

(三)网络基础设施不完美

因为智能手机价格的普遍降低,愈来愈多的农村大众可以支付购买费用,然而因为农村地区网络的终端装备没有患上到优化,但网络信号差、速度慢,依然难以知足电商发展的需求。据有关调查显示,六三.八%的乡镇网民反应网速慢。在偏僻山区,因为没有网络设施,更多的产品,特别是农副产品等依然依赖传统交易模式,信息不顺畅致使农产品销售不顺畅,效益减少。乡镇1级直接面向农村,农村人口占乡镇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不完美直接影响了农民的使用网络程度,致使了乡镇电子商务的不发达。

(四)品牌建设滞后,农产品需求拥有不可预知性

因为扩散经营以及投入不足,大部份电商没有自己的品牌,在网上认知度过低,但相对于于整个乡镇的产品种类,品牌建设任重而道远。另外,受地舆环境的制约,农产品的出产以及农用品的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讲有很大的不不乱性,农产品出产地域以及加工企业散布状况不集中,出产措施以及标准缺少统1性,农产品附加值没法患上到有效提高,蕴藏保鲜技术低下,农产品种类繁然而质量常常层次不齐,这些前提都会对于农产品的出产与有效运输造成闲置,从而又制约了电子商务的进1步发展。

(五)物流网络笼盖率不够

顺丰、4通1达等主要的快递企业的营业网点只能笼盖到部份临近地区,1些偏远之处不在物流体系以内,从而致使农村电子物流工作效力低下,个别处所既便有配送,然而配送费用过高,阻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3、增进乡镇电子商务发展的对于策建议

(一)培育电子商务人材

普遍提高居民文化素质,特别是农民的文化水祥和农业科技水平,用专门的电子商务知识对于他们进行培训,教会他们怎么应用网络找到与产品相干的信息提高他们在网上交易的信念。激励当地大学生在故乡就业,服务当地,不断推进地区性电子商务流动的高效发展。在这1进程中,加大电子商务流动的宣扬力度,引导当地大众对于电子商务有1个正确的认识。

(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增添投入量,优化网络环境,包含农村地区的网络硬软件设施、上网装备等基础设施投入。踊跃发展推行网络通讯技术,充沛施展计算机、电话、电视的集中优势,提高居民的网络信息利用能力,并踊跃应用国家政策来降低或者减免居民网络费用及相干硬件设施费用。

(三)加快产品质量安全以及标准化建设步伐

提高产品质量,履行标准化出产,尤其是打算出口的产品,必定要依照国际标准严格执行,在用标准进行节制的进程中加强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的监督。在产品品牌认证上做好文章,在大量的品牌数量上,不断进行销售渠道的拓展,确保农产品绿色化与有机化,依据市场购买力的特色与需求,进行明肯定位。同时要重视加强农民、农产品加工商与市场的互动交换,有助于企业对于本身以及产品进行全面包装。同时,树立产品电子商务溯源体系,履行让消费者对于产品出产进程1目了然,为展开电商打好基础。

(四)树立有效的产品物流体系

电子商务买卖双方可以与当地的物流公司加强协作,以网络平台为纽带,进行交易进程中风险的评估与责任的科学划分。充沛挖掘农村地区物流企业的潜力,激起物流企业活气,推进市场的健全发展。

(五)激励企业和中介组织树立电子商务网站

引导匡助扶持更多的品牌创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并为他们提供多种情势的交易模式,丰厚农村地区电子商品流动的种类,以吸引更多的投资。

篇4

2015年是值得引起政府重视的农产品滞销年,陕西省礼泉县出现近百万斤贡梨滞销;浙江温州苍南遭遇大面积番茄滞销;安徽长丰遭遇草莓滞销;福建南安百万斤杨梅滞销;陕西泾阳大棚圣女果出现滞销;广西、安徽、江苏、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多地西瓜滞销;陕西周至县竹峪镇兰梅塬村油桃滞销等等,2015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受损失最严重的一年,对种地的农民来说是灾难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在于传统的销售形式只是等待消费者或客户上门,不能主动出击向客户提出推销的意识和做法,现代电子商务的销售方式,在大多数农民们的头脑中还比较缺乏,由于缺少从电子商务途径获取农产品价格的信息方式,很多农民往往不能正确预估农产品的销售形势和价格,结果造成了丰收时农产品的滞销。所以,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推广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平台,是避免“价贱伤农”的途径和必然出路。

近些年,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农村网民在总网民的占比却持续上升,农村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网民规模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农村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多,既显著增加了农村电子商务消费市场的潜力,也使得农村生产领域逐渐与外部市场实现了对接。2013年到2015年,农村电商均被写人中央“一号”文件,并提出“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政策建议,同时,农村电商也被认为是扶贫的重要手段,如2015年11月9曰国务院即发文指出,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目前,各地区也基于各自现状进行了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农村电子商务普及仍然问题重重,各地发展良莠不齐,缺乏与市场的对接,传统农产品封闭低效流通模式仍占主导地位,亟须改变。

2.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网络基础设施与物流体系不健全

县乡级别的网络设施依然薄弱,农村信息服务站点不够健全,长期制约着农村生产效率的提高。另外,我国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也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地域性,具体表现为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网络基础建设和网络应用发展相对较快,中西部农村网络设施比较落后。

电子商务发展还离不开完善的物流体系,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还是处于以公路交通为主的阶段,并且公路的通达深度也不够,路网的密度不足、路面交通状况不好、道路养护严重不足,使得大多数物流公司的运送网络只能覆盖到了县和较发达的乡镇等一级的地区,再往下一级的地区往往无法送达。目前有相当部分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提供快递服务的只有EMS,并且成本太高,运费也比较贵,一般在20元以上,使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难度较大。目前,中国邮政的快递业务能到达乡村一级,而其它快递企业包括顺丰、“四通一达”等的营业网点一般都只到县城。农村的电子商务,想做的人不少,但真正做好的却不多,主要原因在于物流是一个巨大的瓶颈。目前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成本很高,特别是在非平原地区的农村,物流的成本高过城市许多倍,并且效率低下;此外,农村物流的返程空载严重,这也是农村物流成本高的重要因素。

2.2农民网络意识淡薄

在城市已经广泛普及的互联网思维、电子商务理念、微信营销等概念和运用,在农村地区还是新鲜事物,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学历普遍不高,农村网民对网络的认知度不够,农村地区的居民拥有电脑的比率还较低,农村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了广大农民互联网意识不强。农民已经习惯长期以来的面对面交易和实体店购物模式,网络购物的体验还比较生疏,对电子商务的不信任感还一定程度上存在,不会使用互联网或使用网络不便等现象还普遍存在。另外,农村人才外流严重和电 子商务人才严重匮乏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2.3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农产品是农村电子商务的主要对象,农产品的生产既要受到品种因素的影响,还受到诸如气候、地理位置等多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相当部分地区农村生产技术条件差,缺少规模化经营,产品品质差异不一,储藏设施简陋,缺乏深加工,对接外部市场存在一定难度。另一方面,电子商务要求交易对象具有标准化和可鉴别性的特点,尤其是对产品的包装规格和品牌等要求很高,目前大部分农村农产品的生产现状还达不到这一要求。

2.4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

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对网络的应用程度不高,需要大批掌握电子商务的人才来教授;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使用、维护都需要电子商务人才的示范和引导。目前农村条件比较差,国家支持政策也不多,很多电子商务和管理人员并不愿意到农村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方法针对性不强,培养体系不健全,缺乏全程式的示范帮扶机制,没能让农户切身体会到电子商务能为他们带来经济利益,导致农民的兴趣度不大。

3.农村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建议

3.1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体系

网络配套设施的齐全和网络的应用普及率是电子商务的顺利开展的基础。所以,要科学规划农村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强建设力度,将电话、有线电视的普及率大幅提升,提高宽带网络的服务水平,降低信息网络的使用成本和费用,为开展电子商务奠造坚实的基础。加快大型综合性农村信息化网站的建设,推进乡镇一级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应用,积极引导农民进人电子商务市场,鼓励农民多层次、多渠道地参与电商活动,使农民真正体会到电子商务的便利和优越性。

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单位小,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产品的种类非常多,对物流配送的需求点较多,农产品相应的物流技术存在较高的难度。所以,农产品的物流配送问题值得认真深人研究,应该采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网络技术打造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加快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对农产品的流通机制和过程进行优化,降低农村的物流配送成本,并大力引进和发展第三方物流,以较低的成本将农产品快速流通出去。

3.2提高农民的电子商务意识,充分发挥成功农民网商的示范效应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民是必须依赖的主体。要提高农民电子商务的积极性,必须转变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第一,要普及农民的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对农村的积极个体的进行培训和提高,鼓励农民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第二,可以采用电子商务示范村试点的方式,政府引导相关企业对示范村的电子商务平台搭建、相关培训等给予全方位的支持,逐步带动周围村庄的电子商务热情;三是基层要设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通过电子商务创业,鼓励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积极应用电子商务到本村的经济发展中。

3.3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加快农产品标准化进程

各地应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有意识地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对本地农产品的专业化和品牌化建设进行加强。提升农产品的包装、保鲜、储藏、物流、市场推广及其精加工水平,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与网络营销进行有机的对接,把电子商务有效地融人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政府适时建立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査评价系统,根据市场要求,实行农产品的规格标准化,保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顺利实施。

3.4对农村居民加强电子商务的教育和培训

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电子商务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安排专业人才对农民进行电商培训,将农民电商知识教育与电商发展结合,采用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多种方法和形式,加快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加快普及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培养农民使用电子商务的方法,教会其搜索网上信息、熟练掌握网上交易过程。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升农民从事电子商务的内在积极性是关键。要改变农民对电子商务不正确的看法,化农民的电商被动性为电商主动性。要使政府的外力推动和农民的积极主动相结合,通过村里建点教给农民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同时传授给其电子商务技能,尽快使农民看到成效,避免培训走过场。在培训过后,还要对农民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农民迅速从电子商务中获得收益,通过实例使农村居民体会到学习电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效果,及时指导农民利用相关知识为客户服务,提升自己的生活和当地社会发展水平。

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社会主艾新农村建设;农业

一、实施电子商务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农业正在从只追求产量的粗放式农业向重视效益的效益型农业转变,实现这一转变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新产品的推广,也不是生产结构的调整,而是供求信息与交易市场。

(一)供求信息交流不畅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下降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供求信息是决定生产的依据,但由于农民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整个市场经济环境中,缺乏信息交流,而且仅有的信息交流也不对称,从而使得一方面是由于不能掌握市场信息并根据市场信息来有效地调整生产结构,造成机会损失: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场信息滞后造成市场错位。产生了“一哄而上”和“一哄而下”,造成市场均衡的脆弱性和市场进入的盲目性,造成短缺和过剩交替出现,农民私人产品的价值无法实现,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如前段时间,在市场的引导下,句容春城镇的数百户村民放弃了种田,种上了桑果。但因为信息不对称,致使千亩桑园100多万斤的桑果大量积压、无人收购,从而使农民陷入困境。从上面这个事例可以看出,信息特别是供求信息对于农民的重要性。而电子商务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的实时性和公开性,在农业中实施电子商务可以有效地将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农业生产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形成农业信息的商务化、公开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二)专业市场建设滞后影响农民增收

在我国农业中存在的主要市场交易方式是农村集市贸易。农村集市贸易属于市场经济交易的底层,农业市场化改革初期集市交易的兴起意味着市场经济交易底层的构筑。随后市场化改革深入也使现代上层市场交易在部分城市中出现,但它们远离农村,与农业的要求相差甚远。有研究表明,由于中国60―70%甚至更高比重的农户要自己解决农产品的运销问题,从而在流通环节损失的利润每年就高达200亿元。所以,我国农业问题关键在于“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分散的独立生产者所生产的大宗农产品要汇集到城市中去,分销给众多的消费者,需要一套有组织的完善的销售网络体系,也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

二、建设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对农业的意义

(一)实现农业信息共享,加速农业信息流通,保持农业稳定

我国的农业生产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较小规模生产。农业生产者之间基本上不存在信息交流。单个的农户仅仅凭借自已往年价格的经验选择生产项目,而农产品又是一种供给弹性大而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农产品的生产都需要一定的生产周期,一旦决定本期产品和生产规模,在生产过程完成之前,一般不能中途改变。因此市价的变动只能影响到下一个生产周期的产量,而本期的产量只会决定本期的价格,这就是经济学中蛛网理论描述的状态。根据这一理论,当商品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产品价格会处于一种越来越不稳定的状态,价格和产量的波动会越来越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加强信息交流,而这一点恰恰又是电子商务的优势所在,建设农业商务网站,让农产品的生产者能够以一种快捷方便的途径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根据市场信息合理地组织生产,避免产量和价格的巨大波动带来的不稳定。

(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改进农产品的销售方式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仍然很窄,一般农户仅能通过当地的供销社或一些收购商销售农产品。由于信息交流渠道的不畅,使得许多农产品找不到买家,同时又有许多潜在的客户无法购买到他们所需要的农产品。如果能充分发挥农业商务网站的功能,提供一种新的农产品销售渠道,让供求双方最大可能的直接交易,就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三、当前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虽然电子商务在农业中应用的作用十分巨大,但是,电子商务在农业中应用的困难也十分明显,这些困难和问题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观念较为落后,对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到位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多、基础差,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千万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对网络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网络交易的概念几乎为零。同时,受传统观念束缚,加上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的事实,使得部分农产品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也不到位。认为电子商务不适应农业,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基础设施薄弱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在网络覆盖率、网络技术、网络管理水平、通讯资费和速度方面都难以满足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电子商务的需要。因为大部分农村地区都不具备上网条件,使得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的采集变得非常困难。

(三)农户文化素质偏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缺乏

农业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农业信息的采集和,农业市场行情的分析和反馈,农业市场的管理和调节,都需要专门的技能,而这些技能恰恰又是农民所不具备的。由于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限制,一些懂得电子商务技术和管理的人员不愿到农村去,使得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缺乏。影响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四)农产品配送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电子商务真正实现物流配送体系的极少,像中农网这样的大型农产品商务公司也是与其他物流公司合作进行物流配送。目前,刚起步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多是以批发市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而我国农产品种类繁多,生产单位小,组织化程度低,法制不健全,物流技术难度高。

在我国,整个电子商务大环境也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如网络安全存在隐患,网络经常会受到病毒的攻击,还有相关制度与法规的不健全,网络认证、支付、信用体系没有能够完善建立,这些都是制约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四、我国农业实施电子商务的具体措施

通过上述几点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具有很多如效率高、低成本、实时性、透明性等突出的优点,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作用是巨大的,农业有实施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农业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受许多客观环境的局限,使得很多人对农业开展电子商务顾虑重重,不论是从商业模式和流程的设计角度,还是现实的可操作层面而言,似乎都要比旅游、制造业、商业、金融等行业推广应用难得多。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就应该根据农业的特点和问题巧妙地实施农业电子商务,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第三方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将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具体的实施方案是:

以县为单位建立农业第三方电子商务网站平台,一方面,在县设立的电子商务平台可以非常方便地了解本地区的农产品特点以及当地的供求信息。另一方面,在县设立电子商务平台也可以解决农村电信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的问题。这样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作用也有两点,一个就是向农户提供了市场信息,另一个就是为农户提供了一个交易平台。

以上述第三方电子商务网站平台为基点,派出业务人员,一方面了解当地农业特点和产供销情况,以便向互联网登录相关信息,寻找当地优势产品的销售市场。另一方面从互联网采集相应的市场需求信息,向当地农户传达,通过期货的形式,引导农户种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增加农户的收入,提高农户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篇6

关键词:互联网;移动电子商务;农产品;销售渠道

信息化时代为农产品销售打开了渠道,互联网电子商务更是为农产品销售插上了翅膀,提供了更大的销售平台,并已逐渐成为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借助于互联网络来实现农产品远距离营销目标。但也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制约着互联网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

一、传统电子商务的局限性

首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对网络销售比较排斥,对电子技术、电脑、高科技认识不够,运用网络技术的人数也是少之又少。其次,相对较高的网络使用费用,也制约了农民使用电子商务的积极性。同时,普遍存在的文化程度较低的现象,缺乏基本的新知识学习能力,直接影响了农民对信息技术的学习。

目前,农村网民比例偏低。农村不会使用电脑和网络的人员比重较大,从而成为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发展的障碍。由于费用较高,买电脑的农民比较少。同时,农民参与电子商务销售的信息费用较高,上网比例普遍较低。能够使用电脑熟练操作的农民比较少,这从根本上阻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运行。目前,对电子商务信息化了解的人很多,但能够付诸行动,真正使用电子商务信息化技术的农民却不多。

在农村,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也影响到电子商务活动在农产品销售方面的应用。虽然传统的电子商务销售渠道非常明显,可以有24小时在线运作优势,但是,在农村,大多数情况是需要在电脑前操作,无法做到随时随地。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更多的时间是农田劳作,而无法时时刻刻在电脑前信息和进行商务活动。

二、移动电子商务的实用性

移动电子商务是利用无线网络环境进行商业活动,利用手机、笔记本等作为移动的终端设备,采用的是一种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随着4G业务的不断展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利用率越来越高,促使更多的用户采用移动设备来搜索产品,通过移动终端完成在线购物和辅助购买。

移动电子商务是利用手机等形式设备作为终端的商务活动。目前,随着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手机拥有者的农民数量逐年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以手机为载体,了解农产品供求的最新市场信息,指导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移动电子商务逐渐成为农民了解市场信息和销售农产品的最佳选择。

移动电子商务也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最新的运作方式,与传统的电子商务不同的是,用户的终端设备比较自由,不受有线和接入点的限制。仅仅需要无线通信设备以及网络系统就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操作。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只要有移动通信信号就可以进行商务活动,特别便利。

农产品通过移动电子互联网进行推广销售,其实质就是要构建新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新体系。通过移动电子商务,利用网络平台将信息传递给消费者。通过数据统计,按照消费者的习惯和爱好提供不同的信息,消费者通过手机接收信息,既方便又快捷。即为商家寻找到更多的潜在客户,又充分调动了消费者的积极性。这种方式与传统的宣传推广方式相比较,推广效果更佳,推广力度更大。

三、移动电子商务的可行性

移动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领域的推广应用是非常可行的。

首先,拥有广泛的客户群。截至2015年年底,按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的网上支付用户数量已经高达达3.59亿,与2014年相比,互联网用户使用在线支付的比例由46.9%上升至53.7%。与此同时,移动手机支付的人数也在快速增长,用户达到2.76亿,是网上支付市场用户规模增长速度的1.5倍,手机用户支付比例从39%提升到了46.5%。数据显示,迅速崛起的移动手机消费构成了广泛的需求基础。

其次,较高的手机普及率。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在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手机的普及率要远远高于计算机的使用。随着手机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和3G移动电话业务迅速推广、大屏幕的设计以及体验式营销活动的展开,更好地满足了农民手机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手机作为联络工具,手机网络营销已成为移动电子商务实施的重要手段。

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手机网络平台相互联系、相互沟通,通过网络线上了解最新的农产品市场供求状况,从而指导农业生产,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通过农民手中的手机作为网络销售农产品渠道的接入终端,建立农产品销售市场的新架构,带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目前,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和无线通信设备的实施,在农村实施移动电子商务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提供参考和借鉴,

再次,快捷的信息传递。对于农民而言,更多的时间是在田间劳作,不可能长时间坐在电脑旁。因此,移动电子商务的便利性更好的适应了农民的需要。它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而且不受时间和地域的制约。农民在田间休息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手机了解市场信息,及时获取各种资讯,进行各种农产品交易活动。在许多地方,政府部门也为建设公益性农业网站提供了查询服务,农民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从网站上了解农产品的相关知识、农产品供求等.。与传统的电子商务相比,手机移动电子商务的便利性可见一斑。此外,农民还可以在手机网络自定义移动服务提供商的内容,通过短信、微信、QQ平台方式接收最新的农产品信息,实时指导生产。作为提供服务的移动服务商,同样可以通过用户的搜索记录来统计出用户的爱好、需求和关注点,通过短信、彩信、微信、QQ平台发送最新信息,将统计出的信息数据及时地发送给农民,更好的指导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

最后,多样化的销售渠道。手机是移动商务的终端,可以通过定制的信息或接入互联网,来实现信息者的营销推广,实现手机与互联网之间的互动,实现实时的提交信息,提供市场上最新的供应和需求情况,得到及时的解决。移动电子商务的合理利用,可以使农民在传统的农产品市场、传统的电子商务农产品市场和移动电子商务农产品市场之间建立起桥梁,使他们之间形成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模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销售渠道,降低竞争造成的销售障碍。这种多渠道的销售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农产品的积累,解决了农产品销路不畅的根本问题,为农产品的销售增加更多有效渠道。

四、移动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虽然移动电子商务在一些农村地区得到了很好得运用,在农产品终端销售中的实用性很高。但是,由于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时间不长,还处于起步阶段。在部分农村地区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使用移动电子商务进行农产品销售的理念还不够普及。广大农民由于受文化程度、知识结构和传统观念等原因的限制,对移动电子商务的认识不高。同时,移动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的一种新模式,商业模式还比较稚嫩、不够完善。如何提升移动电子服务商与农民之间的有效沟通,如何简化移动电子商务的运作程序,有效地帮助农民整合销售过程中的资源等问题仍需深入探索。移动电子商务仍然需要在推广实施之前做更多的宣传,以便于农民能了解更多的电子商务知识,真真切切地体会到移动电子商务给农产品销售带来的极大的好处和实实在在的利益,农民才能主动参与到移动电子商务活动中来,才能让农民对移动电子商务产生信任,从而建立起有效的沟通。

因此,在鼓励农户进行移动电子商栈疃的同时,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有待提高。2015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概念,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互联网来带动传统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农村,农产品进入到移动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的切入口,能够有效地带动传统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升级转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手机客户端和网络站群联盟的形式,实现农产品更广泛的销售途径。借助于移动电子商务可以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信息,开发出更广阔的农产品市场空间。虽然这种方式在安全和移动网络资费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移动电子商务的特点更适合农民的实际情况,可以随时随地操作,更适合在农产品销售中应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电子商务也将彻底改变农产品销售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周正平,等.基于网络营销视角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03).

篇7

[关键词]苏北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202-01

1.农村电子商务的定义

农村电子商务,即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兼而成为遍布乡,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

2.苏北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苏北顺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形势,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通过互联网+产业+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逐渐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电商集群。宿迁市充分利用农产品特色优势,积极推动“一村一品一店”,围绕“优质水产、花卉苗木、健康畜禽、绿色果蔬”四大板块分类实施产业标准化改造,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宿迁沭阳的周圈村、解桥村、新槐村和堰下村,在传统花木产业的基础上衍生出网店2181家、年交易额5.7亿元的花木产业集群。徐州沙集镇的东风村、兴国村、宿迁的大众村围绕家具产品,形成了具有4318家网店、年交易额达20.3亿元的家具产业集群;连云港依托水晶产业,形成了年网络交易规模达3.20亿元的电商集群。

据阿里研究院报告,截至2014年年底,苏北共有淘宝村24个。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度,淘宝村人均收入达2万多元,解决就业约5万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网民数量的攀升,进一步激发了农村消费市场潜力。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支付百强县江苏有26个,显示出江苏农村地区强大的网络支付和消费能力。本次调研发现,电子商务发展较快、网络卖家较多的农村地区,也是网购比较活跃的地区。国内各大电商平台触角下沉,纷纷抢占农村市场。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云商等大型电商平台都将农村市场视为未来业务增长的新引擎,纷纷抢占农村市场。有力提升了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带动了大量农民从事网络销售,通过网购方式购买各种商品。

3.苏北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不足之处

首先,网络普及率低。根据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统计报告》统计,截止2015年12月底,江苏省的网民数达到4416万人,网络普及率达到55.50%,较之2014年增长了3.30%,其中农村网民占比28.4%,城镇网民占比71.6%。数据显示,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主要是不懂电脑/网络,比例为61.3%,其次为年龄太大/太小,占比为28.5%。苏北地区的中老年农村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只有小学及以下程度;多数受过初、高中教育且学习能力较强的青年人选择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和小孩不具备熟练操作电脑的能力。

其次,电子商务物流成本高,“最后一公里”问题难以解决。有数据显示,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18%,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我国物流成本过高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物流环节过多。其中,“最后一公里”占到整个物流配送成本的30%以上。最后一公里配送,并不是真正的一公里,是指从物流分拣中心到客户手中这一段距离。苏北地区绝大部分快递公司的营业网点仅限于乡镇一级,各村的快件由买家自取。农村地广,但在网上购买商品的居民过少,解决农村物流配送问题,成本过高。

再者,大部分农村居民缺乏电商意识。尽管互联网电商发展神速,但对于相当一部分农村买家来说,还尚不能完全接受网购这一事物,苏北地区也是如此。相对城市网购市场而言,农村网购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现状仍显疲软。究其原因,除了经济方面的因素,重要的还是在电商意识方面的认知差异。

4.苏北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1)需要大量电商相关方面人才,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目前在做农业电商的基本以新农人或新进农业领域的少数企业在做。随着三农电商的大力发展,需大量的电商专业人才进入,因为目前电商还处于发展期,有诸如电商个体登记、电商经营税收、电商诚信、电商领域的法律问题、电商经营产品质量监督等都有待成熟正规化,均需要不同的专业人才进入为之服务导航。

(2)网络操作更加普及,去中心化明显。虽然农村W民数量增长快速,但由于我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农民电脑操作水平有限,信息公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农村还是特别突出。 随着手机在我国的普及,农村手机数量也有很大的增长。手机的普遍和简便的操作优势,为解决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带来信息的契机。

(3)区域性协会力量会在农业电商中发挥更大作用。农产品电商是电子商务的皇冠,生鲜农产品电商是皇冠的皇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区域化越来越明显。 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有通过平台建设,进行专业化分工,基地只负责产品生产环节,电商只管发展用户和服务用户,物流外包给专业生鲜物流企业。这样可以同时解决标准化、产品安全性、冷链物流等三大难题,其业务也越来越区域化。

(4)农产品电商本地社群逐渐兴起。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社区电商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农产品的性价比会很高,比以往传统渠道购买的还要高,生鲜农产品电商更被消费者接受、生鲜电商企业开始盈利。 以社区为主力的移动端涉农电子商务占主体,产地直发影响力降低,生鲜电商物流冷链等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5)增加有输入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目前还是以某一特定的产品输出型为主,三农需要许多服务来支持。目前以农产品营销推广为主,以卖农产品为主,且针对性特强,准确的来说,目前是农业产品的电商,将来所有农产品均可以电商形式进行;农村领域的营销推广目前还少有开展,未来这一领域也将得到发展。针对三农服务的许多产业也会以电商形式进行,即输入型的电商,即为农民服务的产业、为农村建设服务的产业、为农业发展服务的产业均可以电商的形式向三农领域进行输入式服务。

参考文献

[1] 中国信息产业网;信息化要闻-到2010年中国互联网渗透率将翻番 用户超过6;5亿

篇8

“生为农民这一生就一定要当农民?”他骨子里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不是我的归宿,我怎么能待在山沟沟里面过一辈子呢,我要去外面闯荡。”也正是因为如此,小时候不愿意务农的他遭受过乡亲们的“白眼”。

“当时,由于是山区没有宽阔的公路,交通很不方便,运输货物都需要手提肩扛,乡亲们到老的时候腰都是弯的”李亮在谈及农村生活时,祖辈父辈的生活总会浮现在他的眼前。他说,几十年了也不能忘怀。

“老祖宗们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这巴掌大的天困不住我,我要走一条完全不同于祖辈父辈的道路,于是我高中毕业的时候,我跳出了生活的小圈子。”

曾经年少爱追梦。李亮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追逐自己的理想,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外面的世界。

没有经验 就拼字当头

“刚刚走出家门的时候,心里只装有要出人头地的理想,我要改变命运,我要改变自己的人生,但是我自己没有一技之长啊。”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特别对于一个没有一技之长和工作经验的年轻人来说显得格外残酷。

“拼!只能拼!”李亮告诉自己。

的确,如果年轻人没有拼搏精神,到最后很可能一事无成,于是他从一名普通的保险销售员做起,一个月不开单,两个月不开单,三个月不开单他就要被辞退了,这对初入社会的他来说可谓是“灭顶之灾”。

命运之神似乎只垂青勤奋的人,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李亮一家一家的敲门,一家一家的谈判,不遗余力的推销他的保险产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赤诚和执着打动了山西当地一家三资企业的负责人,他签下了职业生涯的第一单。

有一就有二,经验的积累指引着他到达了成功的彼岸,在九十年代中后期他已经成为他所在的保险团队中数一数二的人物了,对于他取得的成绩他轻描淡写的说:“我可能是运气比较好吧,我做保险的时候竞争还不是很激烈,加上我这个人比较拼命,所以说我还是很幸运的。”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保险行业竞争压力比较小,想要成功的话相对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李亮在积累财富的同时也积累了自己的人脉关系,这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用李亮的话来说就是:“朋友对我的认可是我赚来的最大财富,从此以后我就有了我的‘商业圈’”。

当他的事业如火如荼的进行之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了互联网。

“因特网,最刚开始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只是一位学习计算机的同事告诉我有这样一个新生事物,通过它就可以看新闻、写信、发送邮件,我觉得这个太神奇,以后报纸钱省了,而且也不用写信了。”这就是李亮对互联网的最初认识。

99年 他的网事

“1999年,我就迷恋上互联网了,其实比现在许多80后、90后的孩子接触互联网的时间还要早,当时真的什么都不懂,我几乎从打字开始学起,接触一段时间以后我觉得这里面有商机。”

商机是什么,李亮最后把答案挑明了,他要做电子商务。

“有一次我在网上看新闻的时候,发现了“金贸工程”,它是由国家经贸委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宣布启动的以电子贸易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商贸电子工程,当时对电子商务也没有具体概念,只觉得如果国家想搞,这事一定能搞得起来。”

凭借着对国家的信任,李亮开始对电子商务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

“其实刚刚接触电子商务的时候也没有明确的概念,那时候也不知道什么叫B2B、C2C,有一回到北京办事的时候,忙了一天累坏了,一回宾馆就不想出去吃饭了,随行的朋友在网上随便点了几下,待会门铃响了,晚餐送来了。嘿!真是太方便了,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电子商务的魅力,很简单,很方便,一定受老百姓欢迎,也一定能挣到钱。”

的确,进入新世纪以来,B2B、C2C等各式各样的电子商务模式如雨后春笋一般的从中国大地上冒了出来,当当网、淘宝网和京东商城等一个一个的致富神话唱响在这个古老的国度中。

电子商务模式开创了一个全新时代,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在网上支付,网络不仅仅能提供信息和娱乐,还能为驾驭他的人带来财富。这使李亮动了心,但是烦恼也随之降临了,电子商务在各个行业内生根开花,到底要选哪个行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呢?哪个行业发展空间大、利润又高、竞争压力又小呢?一次不经意的回家探亲,让他选择了农业。

家里的玉米 让他开了窍

“那年,当我回家的时候,发现父亲总是在唉声叹气,便问父亲发生了什么,原来前些年玉米价格很高,很多种玉米的农户都赚了钱,结果十里八村都种玉米,父亲也打了一万多斤玉米,最后都没卖出去,父亲说家乡交通不便,大宗货物都运不出去,虽然偶尔有农产品贩子来家里收货,但开出了收购价格都极低,卖完之后根本不挣钱,没辙,东西太贱了啊。”

看着父亲痛苦的表情,李亮的心里面也不是滋味。他清楚的知道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农民如果没有话语权,增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当中最关键的还是由于信息的闭塞,农民完全不了解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他们只能凭借前一年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来选择要耕种哪种作物。

这一夜李亮失眠了,不过这次不是为他家里的玉米,而是为可能遇到相同遭遇的农民,山西的山区很多,遇到同样难处的农民可能也很多,如果改变这种现状?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还是想为农民兄弟做点事情,虽然我现在离开农村了,但是对农村的那种感情不是用语言能够表达清楚的。”李亮真的想帮助农民解困,可是一个新的问题却摆在了他的面前。

“我一个人的能量太有限了。”如果想要帮助山西甚至全国的农民朋友,那太不现实了,如果有一个团体拥有覆盖全国农村的网络,能为全国农民提供各地农产品的供求信息,指导他们的农业生产,又能为他们提供运输物流等方面的支持,那该多好。”

怀着对农村和农民最质朴的情感,他开始搜寻惠农项目,在朋友的帮助下,李亮与中国数字农村网结缘并成为中国数字农村网拓展部经理。

在谈到中国数字农村网的时候他笑着说:“这个团队里面很多人都是农民出身,现在又都服务农业,这干劲别提有多足了,毕竟大家的血管里面都流淌着农民的血。”

希望以后上网买东西

就像逛超市

篇9

关键词: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模式

在互联网的大量普及下,电子商务逐渐走进农村,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使农业产业得到升级与改造。就目前的发展现状看,我国很多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生产与经营分散现象,使得农产品的竞争力低下,流通环节增较多,交易成本高。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就需要政府与国家的介入,通过相应的扶贫工作,改善农村地区发展滞后、产业单一的现状,促使农村经济得到不断地发展。

1.农村电子商务扶贫存在的问题

1.1政策支持不够强

当前我国农村电商扶贫模式的基础建设已初具规模,由于政府对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不足,使得农村电商不能在时限内得到较好的发展。另外,农村电商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网络环境与网络技术水平相对薄弱,加之农村复杂的地形,使得农村基础条件得不到保障,网络环境较差,电商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

1.2专设农业网站较少

我国农村电商还处于起步阶段,独特的网站信息还较少,使得农村信息反馈机制、机制缺乏,使得农村电商发展较缓慢。同时,很多农村地区地形较复杂,且交通堵塞,使得物流发展滞后。再加上标准化体系的不健全,使得农产品不能得到标准化的管理,常常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也影响了农村扶贫工作效果。

1.3农村电商人才缺乏

在现阶段,农村电商发展水平还较低,很多农民对电子商务的概念并不清楚,对于新技术、新方式、新手段不能正确地利用,导致农村电子商务农村支持程度不足。另外,农村地区还缺乏不要的电子商务人才,导致农村扶贫工作发展缓慢。

2.电子商务农村扶贫模式的特征

电子商务农村扶贫模式开展,是电子商务在农村环境中的具体应用,政府在构建电子商务农村扶贫模式时,应该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并对电商农村扶贫模式特征进行了解。电子商务农村扶贫模式特征具体如下:(1)多样性与独特性。农村电商扶贫模式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可以依据不同的构建角度,将电商划分为不同的扶贫模式。而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运作方式与运作内容上,不同的农村地区有着不同特色的农产品,相应的扶贫模式也存在差异,体现出鲜明的特征。(2)服务性与盈利性。电商农村扶贫模式在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来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也为电力行业带来了发展,并促使自身利益的增收。通常,农业企业电商扶贫模式对利益的需求量最大,而合作社电商扶贫模式次之,公共机构电商扶贫模式的利益需求量最小。同时,公共机构电商扶贫模式也具有较强的服务性价值,与之相比,合作社电商扶贫模式稍差之,而农业企业电商扶贫模式服务性价值动机一般较小。(3)电商与农村扶贫的有机结合。电商农村扶贫模式主要是以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基础,开展的农村扶贫工作的模式。在这种农村扶贫工作背景下,利用电商网络经营方式,与农村扶贫工作进行有机整合,能够有效拓宽农业的经营范围与经营形式,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

3.电子商务农村扶贫模式构建原则

电商农村扶贫模式构建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目的性原则、适用性原则。其中,科学性原则是指在模式构建中,要多多借鉴成功的农村电商扶贫方式、国内外现有电商扶贫方式,通过科学的理论指导,以农村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为着眼点,系统、科学的建设农村扶贫工作模式;系统性原则是指电商农村扶贫模式,要全面完整地反映出农村电商扶贫工作的需求,并制定出一套较为完善的系统组织机制与系统运行机制;目的性原则是指电商农村扶贫模式,其设计应该具备明确的目的,并在农村扶贫工作中发挥真正的作用,有效解决农村经济落后的问题;适用性原则是指电商农村扶贫模式设计,应该充分结合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当地发展要求的扶贫模式,充分体现出模式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特征。

4.电商农村扶贫模式构建流程

4.1信息化农业服务

在构建电商农村扶贫模式是,需要通过网络化环境,在相应的电子商店、农业网站中农业信息,进行网络营销,让农村电商直接与客户在网上进行商业洽谈与网上签约,并实现网络采购、网络销售,使农业信息能够实现共享。同时有利于农村电商的供求信息查询与产品信息,并对产品形象、经营主体形象进行宣传,为农村市场的开拓创造有利条件。

4.2服务性农业中介

构建农村电商扶贫模式,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还包括开展农业或农产品的服务中介,通过中介信息方所提供的中介服务,帮助农村电商与客户双方获取相关的信息。同时,中介服务也可以提供必要的第三方网站,通过网站交流平台为各交易方提供交易服务。在构建农村电商扶贫模式中,建设好农产品交易平台,建立经销商管理平台,能够实现营销渠道间的相互协调,形成联动整合的关系。

4.3协同性电子商务

在电子商务模式构建中,还要将供应、产出、销售三个重要的环节有机整合起来,联合构建一项集现代管理技术为一体的电商平台,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带动供应链上游及下游各企业得以同步发展。在构建电商农村扶贫服务平台的时候,要充分整个网络价值链,并对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开展系列协同性的电子商务,使各商务信息能够在网络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中得到协调发展,同时将产业链上下游的客户连接起来,打造成更具经济效益的价值链。

5.加快农村电商扶贫工作的对策

在开展农村电商扶贫工作中,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地组织各种有利于农村电商发展的活动,通过提升贫困地区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让电商在农村中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当然,政府还要注重完善相应的政策与法规,营造一个良好的电商扶贫环境,不断完善电商中介的建设,对电商中介各环节加强扶植,包括物流业、金融业、交通业等,使中介环节更加高效,并强化管理网上支付工具,帮助农民进城标准化生产及品牌营销。农村电商市场发展带有相应的局限性,且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电子商务人才缺乏,使得电商扶贫工作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展。因此,在农村电商扶贫模式开展中,政府要积极引导电商人才进入农村,与对应的学校取得联系与合作,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地方电商扶贫工作的开展中,还要进行电子商务知识普及教育,让更多的农民认识计算机网络并学会操作与应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子商务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并使农村产业发生转型,实现农村脱贫致富的愿望。政府在构建电商农村扶贫模式时,应该遵循相关的原则,并结合农村电商扶贫模式的特征,加大政府投资与政策支持,通过强化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引入农业中介服务建设,加大电商人才培训,构建适合农村地区发展的电商农村扶贫模式,促使农村经济得到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向东.农村电子商务与供销电商转型[J].中国合作经济,2015(05):39-40.

[2]王雨瑶,马隆.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研究——以涞源县西泉头村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5(27):273-274.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金融机构变革 农村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谱系概念,涵盖由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精神的影响从传统金融到无中介或市场的所有交易组织形式。自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以来,政府对发展互联网金融保持一种肯定态度;2014年10月,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扩大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随着城市电子商务市场逐渐饱和,电子商务企业开始进军农村市场,互联网金融也逐渐走进农村。据统计在农村领域,到2014年6月农村网民数共1.78亿,手机网民数1.45亿。农村互联网移动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金融融入农村领域奠定了基础。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熊德平提出“农村金融交易通过‘规模经济’获得的收益大于交易的风险损失和用于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交易风险的交易成本之和,即农村金融交易的规模净收益为正时,农村金融交易就扩张”。因此,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把握“规模经济”与农村金融交易成本之间的关系。

随着农村金融交易规模扩张带来“规模经济”同时,农村金融交易不确定性增加、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提高,农村金融交易成本逐渐增加。我国农村地广人稀,农村金融交易分散、规模小、次数频繁,又缺乏抵押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信用体系不完善,金融交易信息收集成本高,加之农业属于投资周期长,收益不稳定、自然风险以及市场风险高的行业,导致农村金融市场交易成本居高不下。

随着农村金融交易规模继续扩张,委托产生的效率难以覆盖交易成本的增加,农村金融发展受到了阻碍,商业性金融开始撤离农村领域,合作性金融在支农方面也出现问题,农村金融问题进一步恶化。为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政府对支农金融机构进行补贴,据统计从2008年政策实施以来,中央财政在五年内累计符合要求的农村金融机构拨付补贴资金120亿元。

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农村金融发展

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元年,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传统金融业务与传统金融机构受到了严重挑战。然而互联网金融也是金融,其本质都是关于金钱跨时间、空间的流动与分配。

技术创新引发金融形态的变化,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型金融模式,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地位产生了巨大挑战。互联网金融利用互联网平台建设虚拟平台,节约了传统金融机构布设、营运物理网点和分支机构的成本

当前,互联网金融在城市发展较快,而在农村领域还处于摸索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崛起源于电子商务发展,随着城市电子商务市场趋于饱和,电子商务企业开始进军农村市场,互联网金融也逐渐走进农村。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止2014年6月底我国农村网民数已达1.78亿人,占总网民数的28.2%,手机网民数达1.45亿人,手机成为农户上网必备工具。据阿里研究院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发现各种类型的淘宝村211个,其预测到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将增长到4600亿元,成为网购市场新增长点。正如电子商务的崛起带给互联网金融的爆发式发展一般,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互联网金融在农村金融领域带来了无限可能。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农村金融发展策略

(一)健全科学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不断健全科学的金融机构体系,扩大农村金融在农村区域的覆盖范围,积极引导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增加资金来源渠道,加强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的合作,拓展农村金融新领域,运用互联网金融平台拓展金融新形式,优化金融产品结构,开发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满足农户需求,实现互联网金融支持农村金融发展。

(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和服务创新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是发展农村金融需要改革的重点。农村金融应充分利用信息数据、云计算等计算机手段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利用电商平台的优势来吸

引农户,为农户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开拓新的客户渠道发展农村金融。此外,农村金融要加强服务的水平,通过标准化和人性化的个来创造无形中的效益,以此来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水平。

(三)加强政府政策的扶持和监管力度

政府在互联网金融背景和“三农”发展的背景下,加强财政和金融政策的扶持,创新并完善互联网金融政策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统计和税收政策。提供惠农支农的信贷业务,支持“三农”融资和银担合作机制。在监管上,也要落实政府与地方之间的监管责任,健全互联网金融与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督机制,有效规避互联网金融风险,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新型农村金融网络

为进一步构建新型农村金融网络,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运用新技术手段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体系,通过建立和健全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满足农户多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快互联网金融与“三农”良性互动,推动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解决农民融资问题,加快城镇化建设。

四、结语

作为电商巨头的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纷纷开始将业务转向农村市场,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拓宽农村市场是2015年,甚至是未来几年内电商们势在必行的举措。发展农村电商,不管是对电商企业还是对农村,都有着巨大的利益,因此从农村电商的各方参与者角度来说,发展农村电商是民心所向,是大势所趋。

伴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进入农村领域。互联网金融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特点,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存带来了巨大威胁。鉴于此,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树立危机意识,结合自身优势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以此来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

参考文献:

[1]凌守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形成及演进机理研究[J].商业研究,2015(1).[2]阿里研究院.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4)[Z].

[3]张娟儿.接招互联网金融[J].中国农村金融,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