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5-29 15:0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效课堂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效课堂的方法

篇1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得靠教师的善于运用。”新课标呼唤富有生命力的课堂,一节高效课堂教学,除了执教者驾驭课堂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应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剪裁、补充与设计,让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文学大师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一、课前备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工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工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需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单就每节课在上课之前对于课堂教学中教、学各个环节,教师、教材、媒介、学生有个精细的设计,包括在反思中遗留问题的讲解都应考虑在内,即对实现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落实有一个先期的预设保C。

二、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1.先学后讲

这是关于教学顺序的总要求。新授课一般要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当学生经过集体合作探究仍然不能解决某些问题、理解某些内容时,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

2.三讲三不讲

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重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完成教学过程。

3.及时矫正反馈

学生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内省和反思,更需要教师的纠正和反馈。教师应该通过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将正确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纠正学习行为。

4.三布置三不布置

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5.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思维能力的培养,总是从问题开始。可以以生活中的问题创设,也可以以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创设,等等。

6.减少无效教学环节

无效教学环节冲淡了课堂教学的落实,有时在环节转换和串联语上花费的教学时间太多,这样势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益。

三、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二

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尝试探索、自学等是学生课堂高效率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学生大量的自主性学习面前,学生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就凸显出来。教师要对学生作以下要求,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习惯

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2.课堂学习习惯

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要端坐在凳子上,起立时要站直;听课时目视老师,重点内容课本上有的要勾画,没有的要记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老师板书时要目视黑板;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书写时要认真,书写解答过程要规范,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要集中精力紧紧围绕老师的讲课思路用心学习。

3.对学生的练习应及时反馈

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反馈可用来提高具有动机价值的将来行为。因为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成绩以及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效等,会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的作用又可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纠正并激发上进心。所以,及时反馈是高效课堂必须要考虑的一个策略。

4.课后巩固习惯

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做作业。

篇2

一、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必须实现课堂资源利用最大化,课堂效益最优化。课堂的资源包括学生、制度、教材、课标、考纲、班级文化、班委建设、组长、结对子、小组合作、课桌椅、书本的摆设,等等。所谓把资源做到最大化,就是根据资源的功能性,让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达到形成教育合力的目的。在所有资源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资源,在课堂学习中,没有睡觉的、没有走神的学生、没有做与课堂无关的事的学生,就是学生资源利用最大化。

效益最优化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效益最优化的基本表现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到“四个不”:不预习、不拖堂、不回锅、不大量纠错课外作业。深层次的是在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学生有高质量的成绩。

只有资源利用最大化或只有效益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实现这一核心理念要做到以优化教学环节为基础,以课堂为核心,以促进师生的发展为根本。通过优化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能,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制订教学计划、备课、上课、小组合作、展示互动、布置作业、作业批改、辅导、试卷的命制与分析、评价、教学总结。这些环节,都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每一个环节的优化都意味着课堂效益的提升。优化教学环节的方法第一步是熟悉教学环节;第二步是熟练掌控教学环节;第三步是对教学环节进行改造提升,提高效率。

高效课堂要达到“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就必须改变以往对课堂教学评价单一的模式,形成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如做到“教、学、考的统一、课堂教学与教科研的统一、教学与德育的统一”等等,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价,形成以优化教学环节为抓手,围绕课堂教学这一核心,改进教学方法、改进教科研和德育的范式,促进高效课堂的发展。

二、实施高效课堂的方法与策略

实施高效课堂要达到内涵发展、均衡发展、持续发展,取决于学校对推进高效课堂的方法与策略的制定。方法与策略的制定,完全照搬他校的,势必会有“肠梗阻”。在制定学校实施高效课堂的方法与策略时,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和教务主任)首先要根据学校的硬件、软件和人件做出理性选择,如选择渐进(低起点、小步走)、快节奏还是跨越(高起点、大步走)的课改路径,如何争取资源(课件、多媒体、印刷学案、黑板+粉笔、互联网+教育)支持并对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实施高效课堂能否在高挑战的背景下获得高支持(实施高效课堂后的考试成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负担、压力的减轻,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对高效课堂的认同等因素的影响、制约),对高效课堂的评价是检测静态的结点(如成绩、课外作业量等),还是动态的序列(教学实践的纵横向比较),或者是动静态结合的检测;其次,学校内部规范的课堂管理体系要在借鉴判断与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融合中复杂生成,切忌用别人的表象作规范要求;第三,在目标期待与个性倾向中寻找平衡,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成功感;第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实施高效课堂的突破口是在科学发展引领下的教学持续改进,这种改进必须是教师教学效能的整体提升。影响教师教学效能的主要因素包括观念、教学基本功、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故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实施高效课堂必不可缺的支持。

1.加强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的建设,并形成支撑高效课堂的理论体系

高效课堂推进的效度,源于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与任务担当。校长和教务主任角色的定位是“要有领导课程的核心能力”、任务担当是“要教师做什么,要想到我们为教师做了什么”。 成都市教育学会会长张乃文认为,课程领导力是校长的重要基础能力,校长有强有力的课程领导力,才能保证课改健康而全面推进,校长课改的领导力正成为课改的焦点。校长和教务主任在课改中的角色定位与任务担当是实施课改的核心要素,教师是课改成败的关键,而校长和教务主任则是教师成败的关键。

课程领导力要着力于解决“做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做(认同)、怎么做(方法)、做到什么程度(标准)”,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方向、路径和标准才明确,实施高效课堂才有内驱力,推动高效课堂的发展才有活力。执行力主要是落实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原则,走的是先入模,再出模,最后形成特色的路径。对上述内容的阐述,要形成理论体系,让教师入心入脑,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在推动个体发展的同时,促进高效课堂的发展。在课程的执行力建设方面,着力于打造教师“三化四能”的能力。“三化”指:备课上课能做到“目标问题化,考点内容化,热点问题常态化”。“四能”指:拿起笔来能备课――不看任何参考书;翻阅课本后能上课――驾驭课堂教学得心应手;未布置作业之前,对学生思维上的缺陷能有针对性训练――基本经验积累丰富,且能自我完善;有一本热点题集――对本学科前沿知识能主动进行研究,掌握本学科前沿知识。“三化四能”也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具体体现。

2.加强培训,强化引领示范作用

实施高效课堂,就教师个体而言必须经历“认同、生成、产生价值”三个环节;就学校整体而言需遵循“实践反思,专业引领,行为改进,能力提高”的发展之路;故实施高效课堂,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让教师明确“做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做(认同)、怎么做(方法)、做到什么程度(标准)”,让教师反思现在的教学行为与所要实施的高效课堂要求有哪些差距,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改进,使教师认同高效课堂,主动参与到课改活动中。其次,注意培养实施高效课堂带头人。任何改革不可能所有的人齐头并进,总有一部分人引领改革的发展,故学校要有意识在不同学科中培养实施高效课堂的带头人,让他们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有时还要对成绩好的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总结,找出他们共性的地方,形成本校的高效课堂模式,这种模式教师更有认同感、更有说服力。

3.加强教科研,为实施高效课堂提供技术支持

高效课堂基于优化教学环节提出,是一个由低到高的目标发展体系,其发展一般经历合格课堂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有规范的教学环节是合格;熟练掌控教学环节就是有效;能有效优化教学环节就是高效。一般情况下,参加工作1~2年的教师致力于打造合格课堂;参加工作3年左右的教师致力于打造有效课堂;参加工作5年以上的教师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故各学校要加强教科研,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合格课堂、有效课堂和高效课堂标准,加强课堂教学指导和对合格课堂、有效课堂和高效课堂的研讨,帮助教师解决在实施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师实际进行达标过关,在行为改进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

4.完善机制,有效推进高效课堂

改革的路径走向分为效率型改革和活力型改革。效率型改革一般指自上而下的改革,通常通过行政指令,一竿子到底;活力型改革也称为内发式改革,它是由下而上的改革,通常通过基层结合实际,自我担当、探索路径、自我发展、形成特色。实施高效课堂属活力型改革。

为什么说实施高效课堂是活力型改革,这是因为由主管部门主导的强制性的课改,往往面临分学科、分年级等具体改革目标的模糊,改革方案的有限理性,对各学校课改主体认识的缺位和课改常规监督乏力等因素。课改的知行心态理念一般分为“到哪里(方向)”“如何走(途径)”“到了没有(目标达成度)”三个阶段。教育局构建的机制只能明确“到哪里”,而“如何走(途径)”“到了没有(目标达成度)”则只能靠学校的自我担当,这是实施高效课堂的科学态度。

在建立实施高效课堂管理机制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为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可以培育和组建以校长和教务主任为核心,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宣传和实践团队,建立起相互交流探讨的机制,通过团队进一步做到以“理”服人。

二是为达到以“行”带人的目的,一是可以通过发现和培育实施高效课堂典型树榜样,使更多的教师通过榜样正确认识和理解高效课堂的理念,二是通过骨干团队带领广大教师开展高效课堂实践。

篇3

[关键词] 英语教学;教学模式;高效课堂;终身学习

高中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冲刺和最终阶段,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是高中教育改革的着力点,也是高中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高效课堂是建立在有效教学基础之上的,是相对于“低效”而言的。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是排除教学过程中存在重复、低效的教学模式,力争以最短的课堂时间获得最高的课堂效果。简言之: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高效课堂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理念。

一、高效课堂模式设计遵循的原则

1、高效课堂模式设计理念

高效课堂模式要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多元性、有机化;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与应试现实而设计,不针对具体教材的内容;要针对课堂教学实际与学校的具体情况,可自由组合、操作性强的模块系统;要实现应用能力与应试成绩兼顾,以应用解决应试。

2、高效课堂模式设计前提

高效课堂模式设计的前提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水平与现状、教师的水平与现状、学校的教学传统与特点、学校所用的教材与可运用的教学资源、学校文化与管理体制的特性、学校的环境条件与地位等条件。

3、高效课堂模式设计目的

高效课堂模式设计的目的是:① 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②实现素质教育中最主要的“学习能力”,即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③ 实现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

二、高效课堂模式构建方法

1、转变教师的主体地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师只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主导,而不是主体。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应该是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学习新的知识,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应是一个引导者,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展开小组学习、群学、对学、独学等;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的学习能力。让课堂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动,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这样,英语的口语交际能力便足以得到锻炼和提高了。

2、更新教学观念,组织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是指几位异质性的学生组合在一起,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进行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其基本要求是:① 小组中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也要对组内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② 学生们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东西,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作业。③ 小组成员必须为提高组内共同的学习效率而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实质上是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异质同组组合,加强相互沟通,共同学习,以弥补因材施教教学在学生“学”方面表现的不足。

3、调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利用各种手段,让每一节课都成为一节充满趣味的课。不要让他们觉得上课是一种煎熬,变“怕上课”为“怕下课”。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尽量让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乐趣,多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对学习了无兴趣。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游戏、网络、竞争引入课堂。例如,在讲授My Favorite Comedy (Senior High English, Module Six, Unit 17) 时,我们就可以在多媒体教室给学生播放英文原声电影《憨豆先生》的片段。这种原声影片语言密集程度高,交际环境真实自然、轻松幽默,语言从形式到内容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内涵,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高效课堂模式构建实例

1、精读阅读课

阅读课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关键环节,旨在培养阅读策略、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高考当中,阅读理解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可以说,阅读理解的得分就决定了学生在高考中英语学科的最终得分。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高中课堂教学中。课堂上的阅读教学要实现学生自主探究、自主体验,切不可以讲代读,坚决摒弃通过大量翻译或朗读实现理解的做法。要扎扎实实的搞好精读教学,通过课文教学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相关话题的英文材料的动机。阅读课的具体步骤设计如下:

第一步:回答Pre-reading中提出的问题或根据情况自行设计相关问题。

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题目、插图等,推测该课文的大意。

第三步:适当讲解一些影响阅读理解的生词。

第四步:针对文中的难句,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并加以必要的解释。

2、泛读阅读课

随着英语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在听说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但若想再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进一步增强语感,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课堂阅读是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阅读范例,以引导与指点学生课后自己大量的阅读。我们就现在所使用的北师大版的新教材中每个单元中Culture Corner部分中的文章作为泛读课的具体步骤设计如下:

第一步:让学生带着“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ell us ”的问题限时浏览全文,之后回答问题。这一问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语文阅读课时就经常听老师强调主题或中心的重要性,英语文章也一样,也需要抓主题,抓大意。往往文章的第一段或最后一段能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而每一段的第一句(topic sentence)也经常展现出文章的主题。(下转第156页)(上接第85页)因此训练学生浏览文章扑捉中心的同时,特别注意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以及每段的首句,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加强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对于学生应对高考阅读理解中新增的“七选五”题型非常有帮助。

第二步:让学生第三次阅读文章,学习文章语言方面的精华并尽量学习运用这些精华。不严格区分“精读”和“泛读”,也就是说,在泛读课堂上,以“泛读”为主,但是,不能只管“泛”而不兼顾“精”。遇到一些基础性的语言难点,要认真分析,学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打好语言基础。对于一些高考大纲中的词汇,让学生自己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记忆。对于一些精美的句子及段落,让学生摘抄背诵,并鼓励他们有意识地在写作中使用所积累下的内容。这样可以增加文章的亮点,最终提升学生在高考当中书面表达的档次以及分数。

第三步:及时反馈,温故知新。对于泛读中的语言精华,要在以后的课堂上多次呈现,让学生反复诵读,不一定要求学生全部背过,但深信:学生会在反复诵读中提高对语言的领悟能力和理解能力。事实表明很多学生能将反复诵读过的泛读中的精美表达有效地使用在写作当中,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完型填空的对答率和阅读理解水平。

四、总结

总之,高效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学习的课堂。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实现教师与学生两个角色的转变,教师必须把习惯扮演的传授者、监控者、主宰者,转换成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欣赏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当导演,学生唱主角。我们常说“教无定法”,但是它的前提是“教学有法”、“贵在得法”。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法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不同。教学得当,学生则学得轻松有趣、学的灵活,掌握的就好。反之,教师教法不当,学生就学的吃力、枯燥,甚至厌学。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地发展,才会使他们具备“创新人才”所需要的品质。我们只要把握了高效课堂的本质,学生不仅在学习中享受到快乐,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各项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学玲,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模式的探索,新课程(教师版),2010(11):84-85.

[2]朱燕,如何构建“新课堂"模式下的英语高效课堂,考试周刊,2011(63):112-113

[3]唐海燕,高效: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打造英语高效课堂,教育教学论坛,2011(17):96-97

[4]付小霞,浅谈如何打造英语高效课堂,神州,2012(6):284-285

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28-001

高效语文课堂强化学生的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点拨者、引导者。高效课堂的本质是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础。可以说,高效语文课堂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养要求。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化、知识、情感、智慧等方面的内容,尝试并总结出以下几种实施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求教于专家。

一、营造民主氛围

首先,教师要真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大多非常敏感,教师是否真的爱他们,他们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关爱每一位学生,才能融洽师生关系,成为学生可信赖的人,值得尊敬的人。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放心大胆地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这样,才会使课堂成为活力四射、思想涌动、情趣盎然、令人流连忘返的乐园。

其次,教师要转变观念,不奉教参为金科玉律,不做教参的传声筒。如今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讨论式、问答式、活动式等各种教学形式轮番登场,在看似形式各异的教学方法背后,有一个根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即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应该为学生的一生学习与发展考虑,在课堂教学中扮演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探索者的角色,重要的不是问题的结论,而是学生向未知领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过程,是学生积极向上的求知欲望和激情。

最后,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能力训练的平台。教师独霸讲台,一讲到底,显然不是民主的课堂。当然,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讲,有些东西非讲不可,而且要讲深讲透,这里是说在很多课堂教学的情境下,教师应从主讲的位置上退下去,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搭建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平台,才能营造出和谐民主的氛围,以利于组织讨论,激发热情,制造思维的碰撞,闪耀创新的火花。

二、开放教学策略

开放教学策略,基于两个方面的理由:一方面,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他们有权决定自己发展的途径和方式;另一方面,语文课堂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所谓开放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学会因势利导和按需帮助。教师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想当然地进行讲解,而要看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已有的水平,只有在学生努力思考却想不明白,努力去试却行不通的时候,教师才能提供相应的帮助,或讲解,或点拨,或组织研讨,或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学生需要什么帮助,教师就应提供什么帮助。

对于教材中的一些精短文章,它们内容简单,主题鲜明,写作特点显著,可以根据学生写作需要采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即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于漪的《往事依依》,笔者认为若仅仅作为一般阅读教材处理,意义不大,但若同时作为写作范文,对于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于是在教学中,笔者淡化了本文的阅读教学,而偏重于作文教学的指导。

对于教材中的古典诗词,笔者采用精讲与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教学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时,笔者以《次北固山下》为例,讲授意境的概念并讲授分析意境的步骤和方法,接下来的两首让学生如法泡制,自己独立完成对诗歌意境的分析。由于指导具体而又科学合理,课堂收效非常好。多数学生很好地进入并把握了后两首的意境,文字表述相当精彩。如一个学生描述《浣溪沙》的意境:小溪潺潺,澄澈的水中浸润着嫩绿的兰芽,松林静默,沙径清洁。暮色苍茫中,细雨纷飞,子规啼鸣。词人借助这幅清新润湿的画面,表达了逆境中自我砥砺,积极向上的情怀。这节课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交给了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课改精神。

总而言之,开放教学策略,就是要注重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尽力采用最好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全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贴近学生生活

语文本来就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技能,要教好语文,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开放,我们的眼光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

如讲解《孔乙己》一课时,分析孔乙己是一个悲剧形象,“短衣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说,就是他们那杀人不见血的刀――无情快活的笑,间接地把孔乙己送上了人生末路。那么,是什么心理促使“短衣帮”对穷困潦倒的孔乙己痛鞭心病,肆意挖苦呢?笔者在课堂上要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储备独立思考。之后就有学生联系自身和他已有的经验储备,谈了一种观点:短衣帮都是些做工受苦的人,平日里受够了雇主的欺压,憋在肚子里,借酒浇愁还不够,只好找一个比自己更弱小的孔乙己来出气,以此求得精神平衡。学生能联系生活表达出日臻成熟的见解,令人欣喜。

篇5

一、增强学生自信心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普遍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需要和渴望。成功时,会兴趣倍增,情绪高昂,干劲十足;失败时(特别是多次努力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兴趣全无,死气沉沉。实际上,有些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并不都是因为他们的智力问题,相比而言,非智力因素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尽量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促学方法。

例如,在讲《汽化和液化》这一节内容时,让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做“观察塑料袋的变化”这个实验,这学生有点窘迫,我鼓励他:“试一下,你肯定行。”于是该学生直起了腰,挺直了身子,自信地把实验成功的做完,同学们对这位学生也送去了赞美的目光,因为这个简单的实验,他慢慢树立了学习物理的信心,成绩也逐步得到了提高。

再如,作业按层次布置,作业中基础题要占大部分,少量的拓宽题,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在批改作业时,可以适当用文字评述学生作业的情况,比如作业做得好的有哪些方面,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这样的作业批改更加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讲评作业和试卷时,要充分挖掘中下生的闪光点,给予适当的精神鼓励,甚至是适当的物质奖励。

可以说,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会增进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正面影响,整个课堂会因此而变得亲切、自然、愉快、顺畅,课堂气氛活而不乱。

二、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利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生活、生产情境以及所关心的热门科技话题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觉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激发学生愉悦心情,触发学生手的情感和求知欲,更能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汽化和液化》一节的教学中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情境:(1)晒在太阳底下的衣服一会就干了,衣服上的水哪去了?衣服怎样晒容易干?(2)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的气泡变化有什么不同?(3)水沸腾时温度是否在不断升高?(4)水沸腾时壶口什么位置“白气”最多?(5)雾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太阳出来后为什么雾就会消失?学生通过完成这些问题后加深了对汽化概念的理解,了解了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我们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不仅能让学生知道物理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用的,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能力。

三、优化实验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是学生的指挥者、领路人,在物理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注意通过实验的形式,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并且,我们要优化物理教学实验,加深学生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契合度,让这二者之间不再生疏,不再出现以往脱轨的情况,或者是所学非所用的境况。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的同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力地引导学生带着思考,独立地完成物理实验。

实验进行时,教师教学应该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讲解,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培养学生的物理精神。同时,教师要学生自己亲手做实验,增加手动操作,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压强的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连通器进行实验,实验以后可以举一些生活之中的例子。如,一升的药针能抽取多少药液;汽车装载货物为什么要限重;骆驼能够适应沙漠除了因为有驼峰,和它的脚有怎样的关系,发散学生思维的时候,更为学生普及了知识领域。

篇6

关键词:高效课堂 误区 改进方法

2009年秋季起我校实施的新课程改革,目的是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以改变传统课堂模式为手段,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近年来语文高效课堂研讨课层出不穷,一方面它带给教育界新理念,推动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些课堂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走进另一种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个误区是丢失了学科本色。语文教学,关注的是语言形式,其他学科才是去关注语言内容。没有对语言形式的学习与品析,语文课势必会被架空。在对“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等新课程标准的偏面解读下,一堂课往往或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或高度重视对边缘学科知识的涉猎,更有对不论学生是否紧扣文本的独特体验的高度赞赏,这些“高”效课堂,把语文课堂中课文是教学之本,课堂的活动都要聚焦课文,拓展的基点是课文,拓展的时空也是课文,这些在语文课堂必须遵守的原则统统置之脑后,学习过程丧失学科特色,面目模糊。

第二个误区是严重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初中语文〈新程标〉(最新修订版)》的“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三条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新课标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新课程原本是力争“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变革课堂模式,但大多数高效课堂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时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初中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知识储备、人生阅历等方面都很有限,教师的讲授在课堂中是必不可少的,尤其为达某种目的的讲授更是事半功倍:为了激发兴趣的讲授、为了突破难点的讲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催化剂、总结学生要掌握的教学内容。

所以,高效课堂又怎么能失去教师的有效指导呢?

第三个误区是过分求“多”、求“难”。语文高效课堂重在改变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慢、费、差的情形,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如今的部分高效课堂,过分追求高效率,无限扩充课堂内容。卢梭的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尔》,集中阐述了“返归自然”的教育理论: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们的目的是全面发展学生,我们的宗旨是服务学生。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我们要正确理解语文课程的作用、性质和特点。《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的精神成长”;“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中始终要凸显对于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体现出学科特色,紧紧围绕文本进行。

其次,人的认知活动是一种知、情、意结合的过程,学生的认知结果中有着一种自身原有的精神结构与概念因素的渗透,也就是说,他在认识新事物、接受新知识之前,已经有一种认知结果在起作用。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走进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深知他的内心需求,从学生诸多认知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类似的经验去体味知识的内涵和意义。备课时,教师要认真备教材,认真备学情,把握文本,要有效融注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和感情;讲授时,则要创设情境,该讲则讲,该悟则悟,采用多种手段,唤起学生相应的情绪记忆、感觉经验,通过想象把语言信息转化为形象信息,形成对整个作品的立体艺术质感。课堂上充分体现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篇7

【关键词】 小学美术 高效课堂 方式方法

美术是一门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学科。《美术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小学美术课一个班一周两节,如何将这两节课有效利用,让学生亲历一次次美的历程呢?我认为构建美术高效课堂是应然之举。高效课堂的核心评价指标是课堂中教师的教学使学生的发展最优化。

在美术课堂,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快乐和喜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真正成为美术活动的主体、艺术发展的主体,作品创作的主体,科学灵动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艺术感受。如何追求高效的课堂效果,构建自主、高效的美术课堂,无疑对从事美术教育的广大教师们有了更高的要求,势必要不断学习、不断传授、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不断提高。

1 观察事物,激发兴趣,从身边寻找美

美术来源于对自然界、人类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审视和发现。要尽早引导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中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物,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升学生的艺术涵养。一堂美术课上,作为老师是否能够抓住孩子们最常见而又最不被留意的特点,通过学生喜欢的审美视角激发和调动其学习、创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美术活动的主体,用心的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当下中小学美术课堂教育都非常关注的课题。每位学生都有好奇心,都有求知欲望,我们在用设置的问题来引导着学生逐步的探究实践,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准确掌握每位学生的美学心理和性格特点。首先,科学设题,既能启发又易于领会,符合各年龄段学生;其次,有新颖感、激发力和探究性,具备引发学生爱学、想学、自觉学习的有效作用;最后,活跃课堂必要的氛围和学生的思维。

相反如果我们老师不重视课堂问题的设置,一味的对学生照本宣科,这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估计也会微乎其微。尤其是美术课堂上,老师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审美的角度出发,通过科学合理的设置课堂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感悟现实事物,运用合作、比较、概况等等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开门见山的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我们直接传授的东西学生可能很快就忘记了,就不如启发式的引导学生逐步的思考解析问题的好,有些规律性的知识学生自己探究出来会终身难忘。为此,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多角度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扩大课堂思维容量,避免美术课堂流于表面的形式与热闹。当然注重问题的设置并不是否定对美术理论常识的传授,而恰恰是理论联系实际,老师传授与学生思考、动手实践的有机结合,使这些既有的课本知识更好的让学生接受。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钻研学习业务,提升思考和研究水平,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感染力、吸引力、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才能培养出具有正确审美能力的优秀学生。

2 要活跃课堂气氛

创设导入新课的童趣情境。如:音乐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次讲赛,我用腾格尔、赵本山、葛优的漫画导入,腾格尔的漫画伴有他两句歌声,效果很好。作为美术老师,不应把美术课看成单纯的技能传授,而应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去乐学爱学,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什么课都有其学科特点,语文讲究的是语言文字的美、数学讲究的是思维训练,而美术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技能方面的指导,所以美术课上一定要示范,不能说教。这节课上我用橡皮泥捏了学生最喜欢的动画人物—大耳朵图图,在学生展示作品时,我看到几个学生也模仿做了大耳朵图图,教师示范的引领作用,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金钥匙。它可以推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的发展,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开拓学生的想想空间和审美视野,更重要的是能通过美术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感受和创造能力,从而达到培养人的基本素质的目的。

3 拓展空间,仔细观察,用心创造美

篇8

关键词:提高;兴趣;质量;效率

一、课前教师认真备课,学生认真预习

课前准备,包括两个方面,对教师来说,课前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一些课前测评题。这样教师在课前对下一堂课教学生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做到胸有成竹。这样课堂上才能驾驭教材,避免走弯路,才能有重点地解决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前,我对这方面的体会很深,假如课前准备不足,课堂上随意性就很大。教师不是翻参考书就是查工具书,常常是手忙脚乱。说说讲讲四十分钟过去了,学生获得了什么?自己也不清楚,更何况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另外,课前要加强学生的预习,让学生根据老师发给的教学目标认真细致地自学课文,要通过自学尽可能地实现部分目标“自达”。这样,教师在课前通过阅览学生所做的“诊断性监测”将学生自学的情况反馈上来。这有助于教师掌握学情,教学时才能针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重点启发、点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营造宽松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学习情绪不稳定,学习兴趣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因此,教学时,就要积极挖掘教材中兴趣的因素,重视选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经过巧妙设计使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在讲解课文时,可以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采用“巧设导语、表情朗读、直观教具的运用、课堂上竞赛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方法,以至于使学生在欢乐中忘记困难和疲劳,努力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学《小猴子下山》一课时,我先播放配乐录音,让学生对课文有个初步的了解。那美妙的音乐、动听的声音把学生一下子带进了一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学生的神情是那么专注投入。之后,我又让学生看画面,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小猴子看见了一样好东西就丢掉原来的东西,最后一无所有的心情,从而使学生读出正确的语调来,达到感情的自然流露。

三、优化课堂结构,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常言说:“教学结构要严谨,教学方法要灵活。”这的确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一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理清所教课文的结构,它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依据。比如,我在教学《赤壁之战》这篇课文时,我首先搞清这篇课文的结构顺序。故事从起因―定计―火攻,环环相扣,联系紧密。于是,我就根据课文的内在结构,把重点放在第三段上,抓住这个重点去分析火攻的四个步骤,这样合理地安排教学结构,才能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对当。除了严谨的教学结构外还要恰当地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目前,目标教学已得到广泛的推广和普及,以目标教学为模式,兼顾多法并用,增加课时容量,加快授课速度是我一向推崇的课堂教学技巧。比如,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篇幅较长,但我为了使课文内容保持完整性,决定一堂课授完全文。可谓“大容量”。“大容量”带来了“高速度”教学时,我就实施多种教学方法。首先,以目标引路,同时渗透解词析句,情景教学,直观教学。在进行第二段教学时,开始让学生根据四次出现的幻景给段落分四层,但每层的结构相同(现实―幻想―现实),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精讲第一层,领悟学法;尝试第二层,以读代讲;独立阅读第三层,以练代讲。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同时优化了教学结构,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反馈检测,加强巩固

篇9

关键词:官能团;反应机理;信息化;实验;高效课堂

步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人才的选拔标准和培养目标均发生了巨大转变,应试教育迅速被素质教育取而代之。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能力,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发展兴趣和提高动手能力,在教学课时大大减少的前提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成为关键。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教学新理念,具有“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的基本特征。那么怎样才能真正上好一节高效化学课呢?笔者结合高中化学选修五教学实践,对化学科目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进行了探讨。

一、角色定位和时间分配

2013年上半年开始,我校积极响应汉中市教育局号召,为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师生精气神,一节课时间缩短为40分钟。那么,在仅有的40分钟中如何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呢?

首先,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致力于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是高效课堂的绝对主角。教师“退居二线”,主要任务在于从旁辅助引导,因此可以说教师的职能和职责发生了根本转变。

其次,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分配:40分钟时间分配可采用10+25+5模式。教师讲授引导时间不多于10分钟,学生主动学习不少于25分钟,最后留5分钟时间做效果测评。这样一来,课堂上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比较充足,同时体现了教师“穿针引线”“点石成金”般的组织引导作用,每节课结束前还能对教学效果做出及时评估。

二、教师精心引导

在高效课堂中,留给教师的时间相对比较有限,这也就对教师的高效提出了要求:在单位教学时间内必须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量,同时还必须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对教师而言,在有限的时间内圆满完成新课导入、分配任务、疑难点拨、归纳总结、组织测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切需要教师课前做足准备,方能在课堂组织上有的放矢。

以高中化学选修五卤代烃内容为例,在新课导入时可从烃分子和卤代烃的关系讲起,同时展示分子立体模型,简单介绍其作为制冷剂、灭火剂、溶剂、麻醉剂的用途,以及氟利昂对臭氧层产生的破坏作用,这样卤代烃就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同时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加强环境保护的激情。接下来给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对卤代烃的定义、物化性质、化学反应以及应用途径等进行学习讨论。然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点结合实验现象及反应机理进行适时点拨,指出疑难问题关键所在,例如,卤代烃消去反应的实质是从分子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卤化氢分子,从而形成不饱和化合物。而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规律:没有邻位碳原子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溴甲烷;有邻位碳原子,但邻位碳原子上不存在氢原子的卤代烃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直接连接在苯环上的卤原子不能消去;有两个相邻碳原子,且碳原子上均带有氢原子时,发生消去反应可能生成不同产物。最后教师对卤代烃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卤代烃在有机物合成路线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理清思路、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作铺垫。常见的有机物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有机物合成路线

三、学生主动求学

高效课堂具有立体式、快节奏和大容量的特点,学生是高效课堂的主角,因此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对高效课堂整体的效率评估显得尤为重要。从学生角度来看,教学效率=教学对所有学生的一切影响的总和/学生所用的时间总和。课堂上所有学生所用的时间变化不大,而课堂对学生的一切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学到有用知识;(2)形成有用能力;(3)养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4)负面影响。因此,要提高学习效率就必须全面统筹考虑以上四个方面,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提高学习能力和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预习环节,通过提供预习提纲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对课题的重难点形成初步认知。在展示环节,全面呈现预习环节的学习成果,通过知识迁移运用对感悟进行提升。具体在课堂上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实现预习交流、合作探究、展现拔高和穿插巩固等。小组学习不仅能活跃学习交流气氛,使学生精神抖擞集中注意力,而且可以让学生从各自认知角度展开讨论,交流过程中取长补短发挥各有所长的特点,还能够提高团队合作意识,一起探索新现象、新机理,提高学习效率并在短时间内达成共识。这样一来,在相对有限的20分钟时间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反应机理、整理知识脉络、研究习题解答,激发了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保障了课堂教学效率,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网络信息化的辅助

在网络信息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信息化手段对高效课堂的辅助作用不可或缺。为此,可从三方面促进推行信息化的实施:(1)整合学校教学资料、网络教学资源制作形象的教学图片、动画影音以及PPT精品课件,并结合教学实践反馈意见进行深入优化和二次加工,最终形成最适合学情的多媒体教学资源;(2)建立学校教学网站,适时各种教学课件及实验图片和动画等,方便学生登录下载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3)课后通过网站论坛及其他媒体有效地开展师生交流,教师可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答疑解惑。

五、课堂效果评估

课堂最后留5分钟作为达标测评时间,用来评估课堂效果。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当堂提问或者布置习题随机抽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可以组织同桌或前后学生互相提问检测,具体测评形式不一而定,可灵活选择。当堂达标测评可以及时考察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课堂是否高效,回馈后可进一步优化课堂组织。

篇10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数学教学 初中 途径

前言

在新课标理念主导下,应尽可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把课堂的时间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交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一成不变,教师应变成课堂的引领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看一节数学课高效与否, 主要看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那么,如何打造高效率课堂呢? 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一、激发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中学生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学生若是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全面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教师要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要理解和尊重学生,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全体学生。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学习探究数学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可以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来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初中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就会主动地学,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设计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实验,利用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或者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标积极倡导师生角色的转换,改变教师一言堂的角色,改变学生知识存储器的定位。保持课堂教学气氛的民主和宽松,为师生间双向信息交流做好环境因素的准备,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保持课堂教学的愉快性,学生爱学,老师爱教。学生的学习是带着一定的感彩完成的,因为爱这个老师才喜欢这门课程。所以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的客观基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剂。为此,笔者认为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应注意做到:一要理解和尊重学生,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二要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全体学生;三是要放下身段,既在保证教育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学生才会没有忌讳的在课堂中发挥自己,展示自己。

三、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接受,并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就必须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多一些、活一些的运用教学方式和方法,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例如,看书、讨论、讲解、动手练习等交替进行,当教师在讲解重点或难点问题时,一定要采取恰当的方式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要问题;预设到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时,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总之,不同的内容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想使课堂变得更具实效性,一堂课往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四、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学也应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差异,初中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学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以《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为例:第一层次,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以及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二层次,在熟悉解题步骤的同时,加深巩固以前的知识(数轴上表示数,整数解等);第三层次,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应用。学生在进行尝试训练时,要做好课堂巡视,并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中、低层次学生的辅导,对较高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高层次的初中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平时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高层次的学生辅导低层次的同学,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五、改进评价方法,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初中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低落情绪,此时,作为老师,如果能够在此时适时地给予欣赏、鼓励和支持,对他来说不仅是一种力量,更多的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及信赖。课堂上教师要注重从学生认识、回答、发言对问题解决的意义和价值上去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贯穿数学知识,注意引导能力的发展,给予正确的价值导向,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的热情,而且应该关注学生能力表现、情感态度等,使评价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同步进行,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课堂,参与课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地上,种子就会萌发出幼芽来。”通过改进评价方法,重视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来强化初中生的内部动力机制,提高认知水平,诱导他们在失败中反省,在探索中提高,并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协调,从而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田洪岩.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吉林教育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