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状分析范文

时间:2023-05-29 15:0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施工现状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施工现状分析

篇1

关键词:公路施工;招投标;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公路是联通城市与城市,国家与国家之间最重要的桥梁,是公共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建设招标上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公路工程实行“四制管理”制度,其中招投标制度是避免出现行业垄断而产生的,它能够引入公路工程竞争机制,防止工程项目受地方保护,还可以减少公路建设市场对公路工程项目的行政干预,有利于对业主行为进行严格规范,控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为公路建设项目奠定了基础。随着公路招投标制度不断的成熟发展,公路工程的建设更加市场化。

一、招标投标的作用

招标投标是市场竞争的表现形式,是工程建设领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建设市场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是竞争机制在建设市场产生作用的体现;招标投标是承包合同的订立方式,招标投标制度的开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建设市场的统一和开放以及有序竞争,培养和发展建设市场;有利于促进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即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二、公路工程招投标现状

1、目前的法律体系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公路建设工程项目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工程交易机制的本身运作不健全。在公路工程建设的投标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钻空子”行为,甚至有腐败现象的存在。比如,在上网招标信息时,原本隶属公路工程的项目,却在房屋建筑中,或者,项目招标信息仅在县级网站,就有半公开、不透明这些弊端出现,在这里不论是工作失误或还是有意为之,都达到了减少竞争对手的效果,对于未参投的企业来说,明显丧失公平性;再比如,部分公路的建设施工单位通过利用自身拥有的招投标权利,在国家制定的公开招投标项目中,通过不正当的操作手段,排挤竞争对手,损害其他投标单位的利益,这种行为严重的损害了工程招标项目管理。

2、对施工企业资格审查控制的不严格

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对施工企业资格审查控制不严格是当前工程建设模式的一大漏洞,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其直接导致不具备投标资格的二级法人参加招标。他们没有独立的资质,凭借着虚报资质等级而中标,这种企业我们称作挂靠企业。由于挂靠企业没有实力,无法进行公路工程的实施或实施质量不能达标,只顾收取管理费用,因此造成“高资质投标,低资质进场,无资质施工”的现象出现,严重地违反了公路工程建设程序的做法,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

3、市场经济的调节下,不公平竞争的存在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企业按照自身的特点开拓市场并与同类型的企业展开相应的竞争,这样不仅形成了自由竞争的良性互动机制,这样的体制在为市场主体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使一些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进行不公平不合理的恶性竞争。有些行政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一些不具备投标资格的无独立资质的二级法人也参加招标,导致一些虚报资质等级的挂靠企业中标,这样的行为必然会导致出现"高资质投标,低资质进场,无资质施工"违反基建程序的做法在很多地方都有,致使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工作建立在一个虚假的形式竞争的基础上,这样的竞争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资源调节的要求的。

4、对公路招投标的过程监督管理不严格

我国的公路投招标随着时间的发展,已逐步在完善。并根据法制社会的精神,出台了《招标投标法》,用法律对此过程进行管理,使得各个部门将这项工作提高到法律的高度来对待。可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对投标招标工作的各个方面缺乏相应的具体的规则制度,出现了法律漏洞。还有的监督部门对这顼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监督内容和过程,对公路投标招标的监督工作徒有虚名。

5、缺乏公正、合理、准确的评标办法

我国尚未建立比较完善的专家库系统,评标人员缺少专业化培训,有些地区还不具备信息化评标系统,容易导致评标人员专业素质缺乏、职业道德水准不高,评标结果有失公正。在判断其报价是否低于成本价时缺乏相应的、可靠的、公认的依据,使评审结果的可信度、公允性降低。对于技术标的评价没有一个定量的标准,议标的现象仍然存在,致使一些施工单位有意对评委施加影响,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中标。

三、公路招投标过程中的改进措施

1、强化公路工程招投标相关法律、制度和规范的建设

我国公路工程招投标活动在进行的过程中缺少明确具体的招标法律法规和制度对该活动的引导和约束,因此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构建,从而加强对招标活动的执行过程,并对招标活动中的不法行为按照规定给予严厉惩处。逐步构建更为全面的公路工程招标法律体系等。

2、认真做好施工企业的资格预审和后审

建设单位应该认真做好施工企业的资格预审和后审工作,确保每个承担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单位都是通过建设单位的审批,且取得公路工程施工资格证书,避免内部暗箱操作等腐败现象发生。首先招投标中心对竞标企业进行资格预审,在预审过程中,应公秉持平公正原则,让在类似工程上得到过质量奖项的优秀企业能够凭借自身的能力进入投标环节。投标是为了从优秀的企业中选择更有资质且素质高、信誉好的施工企业来承担项目,因此评审人员必须综合考虑工程的需要与企业的能力,进行选择施工单位。

3、在市场竞争中,建立良好的企业竞争规范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由竞争机制有可能导致不公平的竞争方式,需要国家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前提下进一步规范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模式。为在工程招投标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有章可循,把人为因素消除到最小限度,消除不正当竞争方式和行为,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全面实现公正公开和公平。完善投标、评标、定标过程,制定严密的评标细则,做好投标文件的技术评审,并采用百分制的综合评分法、专家论证法或其它先进方法进行评标。为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施工单位的资格预审工作可委托政府招投标中心进行。为了防止优质的施工单位无法获得项目,对于资格的审查要适当的对参加过同类工程的施工单位进行侧重。建设单位应选择有资质且素质高、信誉好的施工企业来承担项目。

4、完善社会监督

建立完善听证会制度,将一些可以公开的项目举行听证会,对一些不便于公开的项目,可以设立专家听证会。防止投招标的各项工作成为形式,加强监督制度,将投招标工作真正纳入法律的程序。

5、完善评标的各项准则,加强责任追究

将对竞标过程从开始到结束都设立明确的准则,尤其重视竞标的开始阶段,防止出现招标人投机取巧或是内定情况的出现。对参与评标的专家学者,要进行严格管理,随机抽取,并对每个人的评标过程进行完整记录,出现状况时进行责任追究。对参与评标的人员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他们对社会和人们的负责意识。在竞标人方面,要建立诚信记录,对出现违法违规的企业严肃处理,在行业内和社会上进行通报批评,并对其再次进行竞标时进行一定的限制,增强竞标人的法律和道德素质。

6、签订科学严谨的施工合同

投标结果确定之后,工程建设单位和中标单位应该达成一个更为周密严谨的施工合同。约定工程施工的工期、总造价、关键位置的施工技术、施工团队的资质和施工技术水平,且在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是否允许中标单位将工程外包,若可以外包,明确规定工程中的某些部分可以向外承包,并对转接承包单位的资质等做出相应的规定,从而使施工活动尽可能的处在施工管理合同条款的监督和约束力之下,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结束语

为使我国建筑市场茁壮成长、有序发展,大家必须同心协力,互相监督,共同完成。对于公路施工招投标管理,建设单位必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公路施工招投标更加规范。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是靠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合理合法进行来建立的,只有在国家法律的约束和监督下,建立健全招投标制度,才能使公路工程招投标制走向规范有序,并成为公路工程建设的合法控制手段。

参考文献

[1]徐晓琴,王立军.建设工程招投标规范与发展[J].中国招标,2011,(12).

篇2

关键词: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成本;现状分析,建议

铁路施工企业曾经对各专业工程的预期盈利流行一句话“金洞,银桥,铜路基”,也就是说隧道的预期利润是最高的。但是,昔日的“金洞”,如今也是举步维艰。通过对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12条在建铁路项目进行现场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铁路隧道工程潜在预亏损最高达7.03%,其中在所调查的铁路隧道工程中只有三条线盈利,其余均为亏损。曾经作为铁路施工企业的主要盈利点的铁路隧道工程为什么也出现了亏损呢?通过现场调研和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后,我们得出其亏损的主要原因如下:

1导致铁路隧道施工成本增加的原因分析

1.1地质不确定性导致施工成本增加

由于隧道工程施工全过程都在与岩石打交道,围岩体的真实情况只有随着隧道的开挖及超前地质预报才逐渐明朗。因此,隧道施工的各个主要工序(开挖、支护、衬砌)的施工工艺和方法,都需要根据现场地质情况调整。可以说,隧道施工始终处于完全的动态变化之中,其施工成本也必然存在着变动性和不确定性。

1.2由于勘测设计原因导致的施工成本增加

铁路工程目前基本都采用的是初步设计图纸进行招标,由于设计及招标的时间都较为仓促,导致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成本增加。

1.2.1初步设计图纸与施工图之间的量差风险。在实际施工时所采用的施工图与初步设计图纸存在量差,而此部分量差业主通过很小的包干费(0.5%~2%之间)由承包人进行包干使用(包干费不仅限于此项内容,还包括很多合同条款规定的其他项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包干费只是杯水车薪,差距很大。

1.2.2由于隧道工程的特殊性,常常由于设计深度不够导致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很多,而业主通过风险包干费的形式将Ⅱ、Ⅲ类变更的风险全部转嫁到施工单位。而变更费用的总额远远超出包干费致使施工成本增大。

1.3由于计量规则的原因导致的施工成本增加

目前,铁路工程都采用了工程量清单招标,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计价项目,各个铁路建设业主所编的工程量清单也是“五花八门”,而且其编制的清单在合理性、公正性、可行性方面有失公允。常常出现施工单位在完成了相应的工程量后却无法计取相应的工程费用。由于计量规则的原因导致的施工成本增加对铁路隧道工程的影响尤其明显,究其原因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3.1铁路工程的计价体制方面的原因。铁路在招标过程中是按工程量清单进行招标的,而在实际计价过程中却按总价承包方式进行计价,如某清单中的某一单项细目招标时是100立方米,而在施工过程中实际完成130立方米,而业主按总价承包方式进行总量控制只计量100立方米,导致施工单位30立方米的工作量无法计量。

1.3.2铁路工程量清单制定不规范,不统一,不合理的原因。铁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非常复杂,施工细目非常多。而在工程量清单编制过程中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涵盖的项目太宽,从初步设计招标资料上无法将施工图大量新增细目内容费用计入投标报价中;初步设计拟定综合报价内分项工作量与施工图设计数量不符,按照合同约定,施工图中增加的综合报价内分项工程数量,不增加费用。

1.4隧道工程施工中人工费、材料费等对施工成本的影响

1.4.1人工费的影响。由于隧道施工复杂,风险性较高,所以对在一线施工的技术工人要求较高,其人工单价也相对较高。定额人工费与实际人工费严重脱节也是影响铁路隧道施工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1.4.2材料费的影响。由于地材、主材、水电价格的上涨导致铁路施工成本的总体上涨已是不争的事实。本处只对涉及隧道施工中专有的情况进行分析,隧道工程在开挖施工中所用到的火工产品对铁路隧道施工成本的影响进行分析。

隧道施工中火工产品使用较多,火工产品价格对隧道施工成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火工产品一般由地方的专营公司垄断供应,致使价格畸高。如:温福铁路浙江段第II标段炸药供应价格为9510元/t,实际出厂价格一般在5500~6500元/t,而概算编制期价格为4270元/t。火工品在本项目就需多投入(9510-4270)×1500吨=7860000元的成本,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火工用品的管理要求更高,其发生的成本费用也就非常高,工地所用的爆破材料必须经常到公安局进行批复,加上对工地临时炸药库的管理,其价格与预算价格相差巨大,而且还有逐年上涨的趋势。

1.5隧道衬砌耐久高性能砼

为了提高铁路隧道工程的耐久性以及工程质量,目前在铁路隧道中已大量使用耐久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能混凝土无论从配合比的选用,材料质量标准、搅拌设备、技术措施、模板、浇注工艺等方面较普通混凝土都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之目前没有与之配套的定额,因此隧道衬砌中普遍使用高性能耐久混凝土给铁路隧道施工成本的增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殊性对原材料品质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水泥要求使用低碱水泥,每吨比普通水泥高30~40元;中砂含泥量要求不超过2.5%,碎石级配要求相当严格,材料运距远;即使如此,仍需要增加筛砂设备和清洗碎石设备;外加剂用量大;以上因素使每方混凝土增加约55元。

1.6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及安全预警系统增加费用

1.6.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增加费用

为了化解铁路隧道施工风险,业主要求在风险隧道均要求增设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设备,但在目前的铁路隧道投标和现行定额中均没有此项费用,往往是施工单位投入之后业主却不给计价,导致施工单位无形增加施工成本。如:宜万17标的金子山隧道,根据《宜万铁路复杂地质隧道实施细则》要求,为化解隧道施工风险,该项目部专门成立组建了地质预测预报中心,购买TSP203 、地质雷达、水平钻机、红外探水仪等超前预测预报仪器设备,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将超前预测预报作为一项必做工序来做,进行此项工作不仅占用时间,还需投入大量人力、材料消耗,加大施工成本,其中设备投入392.8万元,施工费用已发生272.5万元,预计到工程结束时将发生863.2万元。

1.6.2隧道安全预警系统增加费用

在对在建铁路隧道进行现场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对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风险高的隧道,各作业面增加了闭路监控系统、声光自动报警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和应急逃生系统,建立应急救援系统,准备应急救援物资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此项目在现行的铁路工程量清单中并没有相应的项目,导致费用增加而无法计量的情况发生。

2建议

2.1铁路施工单位代表参与工程项目设计审查

铁路工程设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与利益,为保证其科学合理,需征集有关各方的意见。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作为铁路施工的代表曾参加过铁路工程项目设计审查,提出过不少合理的意见与建议。但近年来,铁路工程项目设计审查没有施工单位的代表参加,对工程施工方面的意见得不到体现,导致许多工程项目设计的差错漏发生。为保证工程项目设计的科学合理,建议施工单位的代表参与工程项目设计审查的资格。

3.2尽快改变目前铁路招投标报价的方法

目前,铁路工程招标大部分采取以设计概算为基础,下浮一定的比例作为投标报价的上限的做法,超过投标报价上限就是废标,所以施工单位投标不得不以“抄概算”的方法进行报价,致使形成“概算有我就有,概算无我就无”的现象,导致成本难以控制,建设费用缺口严重。投标单位在投标时招标单位设定的投标限价不能有丝毫的突破,而其设定的限价又以不合理的概算为基础,导致投标报价与实际施工成本相差甚远,并且在投标书中违心地接受了许多不合理的霸王条款,致使施工在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举步维艰。

铁路工程投标要解放思想,应尽快改变目前“抄概算”报价、完全响应招标文件不合理条款的做法,而应实事求是根据工程项目的成本与利润进行报价。为避免恶性压价,投标报价应设定下限。

篇3

【关键词】施工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对策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施工企业数量日益增加,档案信息化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对施工企业的决策效率和经营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施工企业的档案管理内容十分复杂,包括声像档案、会计档案和科技档案等,其中科技档案的管理任务是最为艰巨的。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由于具有一定的缺陷性,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施工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因此,如何做好施工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就成为了工程界和档案部分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档案信息化管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以期提高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水平。

1.施工企业档案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1)目前施工企业基本都有资料管理软件系统,可以完成一些技术资料的填写和保存功能,而且已输入了大量的内容。施工企业由于施工作业的范围大、专业多等特点,暂时无法形式统一的企业规范标准,存在的问题较多。尤其是完成项目工程档案管理的要求,具有通用性却无专业性,基本不能完成企业综合档案管理的要求。

(2)企业机关档案管理方面也有一些档案管理软件的应用,但基本都是以文书档案管理为主,企业在档案管理方面的思路也同样接近用文书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思路来管理其他类别的档案,尤其是工程档案。

(3)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对于工程档案“不建档”。目前很多施工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鉴于工程档案的专业性强或库房容积以及其他因素对于建设项目的工程档案不接收或不敢接收。

(4)施工企业在具体施工工程结束后按规定需向建设单位移交竣工档案,而企业承建的项目多,面向的建设单位多,建设单位的要求基本不同,加之工程专业多,对于建设工程的文件的分类、档案的分类和案卷的组卷方法基本不能统一。

(5)施工企业的组织机构复杂。那么实物档案移交、管理模式也同样复杂,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使用会随档案管理的模式、载体类型的不同也会同样复杂。

(6)施工企业档案多样化,专业性极强,所以要求档案管理部门人员必须懂工程也需熟悉档案专业知识,从目前来看人才很难保障,要想实现信息化管理难度很大。

(7)档案编研的面窄同时难度大。档案的价值在于利用。施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需要对企业档案进行编研,以获取一些专业的工艺施工方案以及投标经营信息和企业内部定额修编的资料。但目前施工企业的实物档案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的思路远不能满足企业管理过程中对于档案利用的需求。

(8)目前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电子档案的接收和归档工作主要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对原始纸制档案文件进行扫描,要求各单位提交纸制档案的同时提供一份扫描件,此方式的优点有:

①兼容性好,凡是纸制档案都能够扫描成电子文件;

②管理成本较低,基本上是统一的格式;

③易于利用,可以通过免费的软件打开查看。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扫描形成的电子档案基本上是图像格式,丢失了很多电子文件本来具有的信息;文件一般比较大,占据较大的存储空间,而且需要现有纸制档案,并没有减少档案制作单位的成本,因而会影响档案提交单位的积极性。

二是要求提交原始的电子文件,包括DWG、Word、Tiff等各种格式文件。此方式的优点是提交成本低廉,能够很快提交,因为各种电子文件都是现成的,而且文件信息全面,不会丢失任何信息。但这种方式也有缺点:

①不能有效地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②管理和利用成本高,因为各种各样的电子档案文件需要相应软件的相应版本才能打开,这样施工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要储备各种软件,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③这种方式缺乏对电子文件知识产权的保护,如设计文件是设计院的知识产权,设计院更愿意提供晒图而不是DWG文件。

(9)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数据格式会多样化,同时数据库会很大,如何统一格式并管理大数据是目前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另一难点。

从目前来看,要更好地实现建设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企业所需的资源还比较困乏,技术力量还比较薄弱。传统的手工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和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如何实现现有档案的数字化,最终实现以用户为中心、以数字化信息资源服务为目的的服务模式是企业档案管理的前景目标。

2.对策措施

2.1 在借鉴前述两种电子档案的接收和归档方法各自优点的基础上,电子档案文件格式必须统一。文件格式统一须考虑以下问题:

①兼容各种格式的电子文件。工程项目包括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多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使用各种不同的应用软件。

②必须保证了电子档案的有效性、原始性和不可更改性。

③矢量内容清晰、真实、美观,并支持全文检索。

④必须降低电子档案生成成本。

⑤文件本身与著录信息、元数据信息需浑然一体。

⑥易于存储、管理、分享利用。

⑦提供全文批注、标注功能。

⑧可接收各种扫描文件。目前有些批文是多部门盖章,没有电子文件;有些设计院还不提供电子文件。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扫描文件进入到本系统,系统应自动进行保真压缩处理,保证各种支持不同手段的电子文件获取方式。

⑨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要求各相关单位提交电子文件,可能会引起各单位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顾虑,可根据生成者的设置达到只能查看使用,不能被再次修改、复制等其他方式的利用,达到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从而降低收集电子档案的难度。

⑩支持技术认证机制。要求支持数字签名,使用数字签名被多种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支持。数字签名的全部信息完全包含,包括签名日期、摘要算法、签名算法、签名值、证书信息等。数字签名必须视觉呈现。呈现数字签名的电子印章、手写签名等必须自包含。因此,建议电子档案的格式选择PDF文件格式。

2.2 企业建设项目电子档案管理的要求和目标

施工企业承建工程项目部需根据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竣工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实现项目工程文件录入、分类、著录、电子化及工程竣工档案资料的编制。

工程建设中的现场文件、资料、竣工档案信息化管理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①实现工程现场文件、资料管理的规范化管理,将工程规范和工程划分(WBS)、工程表格直接挂钩,简化施工、监理单位工程资料表格的填报程序,提高工程现场资料填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节约管理时间。

②建立一个较完整的现场文件和资料的管理体系,将现场资料的产生和工程进度计划及文件检查结合起来,采用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检查的方式进行管理,形成一套现场文件、资料填报、审批、检查的信息化系统,指导和控制现场文件的形成。

③使用文件、资料的自动编制和自动导入系统,达到工程竣工档案的自动编制,保证编制的规范和准确,提高竣工档案的编制效率,减少竣工验收阶段文件归档工作量,大大缩短竣工档案的编制时间。

④在以上的基础上实现工程文件、资料的网络化审批和计算机智能化审查,提高文件、资料审查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提高资料、文件的审查效率并能及时对工程过程中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⑤在项目竣工档案验收完成后通过标准数据移交给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和施工企业档案管理部门。

2.3 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企业上下应统一标准,采用一致软件,实现多室一体化,多项目一体化,有利于促进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的进程。

①加强培训。根据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系统的相关知识、操作的培训。同时根据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档案业务基本知识和档案信息化知识培训。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软件系统维护人员培训,包含:数据管理,各业务模块使用权限的控制,以及意外事故的处理等。

②档案移交、管理分类方案的确立。集团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对工程项目竣工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及移交形成一套规范。对企业和企业分、子公司的档案的分类、文件的分类、组卷规则,以及档案的管理模式要有统一的要求。3、业务管理规定和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企业应建立企业档案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制度建立,加强业务数据检查、提交管理办法和业务衔接的要求。

2.4 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结构需求特点

根据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的特点,软件系统的选择或开发目标和原则,结合不同业务的特点,整体方案宜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加B/S的混合模式体系结构来满足目前和以后的业务需求。C/S结构具有执行速度快、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档案管理部门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结构运行模式。检索系统采用目前流行的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整个系统在逻辑上分为三层,第一层为表示层,提供用户和系统之间的交互;第二层是应用服务器,实现具体的业务逻辑;第三层是数据库服务器,负责数据的存储、访问及其优化。根据档案数字化管理将来开发的信息系统要求,系统应可以提供XML标准数据接口,数据库也可以迁移到其他数据库上。

3.结语

施工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未来的发展。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重视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结合企业档案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技术知识。同时采取合理的方法解决好当前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以此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水利施工新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1水利施工新技术的现状

1.1防水复合材料新技术

传统的防渗漏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新型防水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不仅能高效地完成防渗漏的作用还能降低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防水复合材料采用成熟的纳米技术,将Na基膨胀土掺入土工织物中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复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对特定需要加固的部位进行铺设达到防水防渗漏的作用,与灌浆技术相比,具有抗拉强度大,质量轻,操作简便的特点,目前得到广泛应用。

1.2GIS与GPS新技术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近年来水利施工方面新兴的一门技术,它将地理信息采集下来并通过计算机软硬件实现对监测对象空间地理位置的准确描述,在空间范围内实现对施工对象的动态监测。GIS系统所特有的仿真模块能够仿真出施工对象的立体几何信息,犹如3D建模软件将施工单元每时每刻的动态信息以及对应的属性数据保存下来供以后查询。实现了施工过程的智能化,数字化和可视化。GPS(全球定位系统)则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施工带来的诸多不便和测量不精确问题,现在通过GPS能够快速准确的提供三维的数据信息,保证了施工方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GPS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遍布全球的卫星实现对地理坐标全方位的定位,包括GPS用户终端、传输网络和监控平台三个基本环节构成。

1.3绿色混凝土技术

绿色混凝土技术通过预制混凝土构件尺寸不一的孔径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周期,结合绿色植被与混凝土的不同特点在结构方面实现优化,孔径内往往填充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料和土壤。

2水利施工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2.1水利施工信息化

水利施工技术必将迎来全面的数字化以及信息化革命。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有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现代信息技术涵盖着工程领域的各个方面,主要有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遥感技术等;以及涵盖PC、图形工作站等硬件基本组成;另外囊括了光纤通信传输协议等通讯手段和计算机仿真技术。未来水利系统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将首先实现办公自动化,同时水情测报、水务管理和水资源管理以及灾情处置等都会实现信息联网,最终实现全面的水利施工信息化。

2.2水利施工现代化

水利施工现代化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系统发展的宏观理论作为依托,并大量采用世界前沿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制造设施、高性能的机械装置,实现施工过程的精确化,高效化操作。随着现代计算机通信技术,远程遥控技术,实时监测技术的发达,动态的水情、工情动态监测网络已经初具规模。未来水利施工现场一定会应用大量水利施工新技术,整个施工过程将迎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这是未来水利施工技术的又一发展趋势。

3结语

篇5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心墙 现状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b)-0053-01

沥青砼心墙作为正在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防渗形式,具有抗渗能力强,其防渗能力可达10~8以上,可视为不漏水;变形能力大,有较好的塑性和柔性,能适应坝体的变形和沉陷,对已产生的裂缝有一定的自愈能力;结构简单,工程量小,施工速度快,安全可靠,不破坏环境资源等优点而优于其他形式,是一种安全合理的防渗形式。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陆续建成了数座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如东北尼尔基,三峡茅坪渓,重庆黔江洞塘,四川冶勒,新疆鄯善坎尔其等许多座沥青砼心墙坝,目前都在良好运行中。

1 现状与不足之处

1.1 施工机械设备

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采用机械化施工工艺已趋于成熟,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研制生产的自动化沥青拌合系统和大型沥青心墙联合摊铺机在我国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中的大量应用,大大提高了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的施工速度,使其质量得到了进一步保证,如三峡茅坪溪沥青混合料的拌制采用西安筑路机械厂的LB-1000型计算机控制和记录的自动化搅拌系统,设备生产能力为40t/h。按照配料单,配料进入拌和机总量不得超过厂家定额容量的10%;沥青、粗、细骨料、矿粉均以重量计,误控制值可达到沥青±0.3%、粗骨料±2%、细骨料±2%、矿粉±1%。沥青混合料的运输采用汽车和专用装载机,而心墙摊铺采用由挪威进口的联合摊铺机,摊铺机前端设置的红外线加热器可将沥青砼面层加热到70℃以上,首先测量放线,固定心墙中心线,然后摊铺机进行摊铺,当心墙两侧过渡料补齐(反铲)后开始初碾,然后对沥青混合料测温,温度达到150℃~160℃开始碾压,碾压合格后再碾压过渡料。

而在建中的新疆伊犁库什塔依水电站沥青摊铺设备选用了西安理工大自行开发研制的XT120沥青混凝土心墙联合摊铺机,是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的大型专用工程机械,摊铺宽度0.6m~1.2m,目前仅德国、挪威生产,属国内首创,性能更为优越。整机由履带式台车、驾驶室、动力仓、沥青混凝土料仓、振动滑模、过渡料拖车、层面清洁器、层面加热器、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组成,可完成变宽度心墙及两侧过渡料的摊铺和初压工作。

但这也仅限于大型土石坝心墙施工中,国内尚没有适用于中小型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的专用设备。虽然沥青混凝土的搅拌及摊铺设备可采用国内先进的搅拌设备和国外进口的大型心墙联合摊铺机,但其造价高昂,设备费用往往高达上百万美元。如上述的三峡茅坪溪沥青混合料自动化搅拌系统造价约350万元,进口联合摊铺机造价约79万美元,质量检测设备配置费用约120万元。这类专用施工机械对于重庆黔江洞塘、新疆鄯善坎尔其这样的中小型沥青混凝土心墙工程来说,其成本费用过高而不能接受。

1.2 特殊环境下(低温、多雨、夜间)的施工

现行施工规范要求,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属低温季节,沥青混凝土心墙不得施工;日降水量>0时,沥青混凝土心墙也不得施工。大部分已建的沥青混凝土心墙由于工期等各方面的因素,在雨天、低温和夜间没有进行施工技术探索。但这种情况显然已经满足不了现实情况的要求,近年来所修建的一些项目由于所处的环境迫使人们探索在低温、多雨等这种特殊环境下的施工技术。

以新疆库什塔依水电站沥青心墙坝工程为例,为了满足本工程施工要求,承建单位专门成立了科研课题组,首先对冬季极端气温条件下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进行了试验室模拟试验及现场摊铺试验,冬季极端气温条件下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设备选择及采取的保温措施、现场拌合、运输摊铺施工工艺及连续快速施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2011年1月至4月份库什塔依水电站上游围堰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工中得以应用,经检测混凝土施工质量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1.3 沥青混凝土心墙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中对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进行研究,摸索出一套适用于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控制方法,为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施工质量控制及水工沥青混凝土施工、试验规程的修订积累丰富经验,是这种坝型在我国推广应用不可或缺的一步。目前应用较多的则是所谓的全过程控制法,在心墙施工前,对所用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施工中对沥青混合料拌合质量,摊铺过程中的温度、厚度、宽度、碾压质量及外观进行控制,施工后对心墙成品质量进行无损检验和芯样检验,这样实现全过程的一个控制,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以重庆洞塘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为例,采用的即上述全过程控制法。

1.3.1 事前控制

主要检测沥青的加热温度和三大指标,矿料的加热温度、级配、含水率等。

1.3.2 事中控制

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温度、马歇尔稳定度、流值、孔隙率等;进行场外及场内摊铺试验,场外摊铺试验的目的在于确定沥青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检验搅拌系统及摊铺设备的运行性能,经过场外摊铺试验,可选定各项施工参数;场内摊铺试验场地选在心墙施工现场进行,以验证场外摊铺试验的结论是否适用于现场施工;沥青混合料现场摊铺质量控制,摊铺前,前一层沥青表面必须清洁、干燥,并用红外线电加热器或喷灯将表面加热到不低于70℃,且无烤焦现象;测量放线控制;沥青混凝土入仓温度控制在140℃~170℃较为合适。冬夏季由于温度影响,温度可适当提高或降低;心墙碾压施工严格按照摊铺试验确定的碾压参数执行,碾压后的沥青混凝土应表面平整,宽度符合设计要求,表面泛油,色泽均匀光亮,表面无裂缝。

1.3.3 事后控制

现场无损检验、取芯样检测及对外委托复核检验。无损检测主要是应用ZC-97型智能型渗气仪进行渗透检测,其无损测试必须保证每层铺筑25m检测一次,对怀疑存在质量问题的沥青混凝土表面部位适当增加测点;对成品沥青混凝土取芯样检测,对其物理、力学指标均进行了全面的质量检测。施工期间,为了证实质量控制的可靠性和试验检测数据的真实性,施工方分别委托了新疆自治区路桥检测试验中心和西安理工大学防渗研究所对沥青混凝土试样进行了复核检验。总体来看,沥青砼心墙施工是一种热施工,对沥青砼的配合比和温度控制等要求较高,而在高寒地区更甚,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检测尤为重要。

2 结语

我国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发展已有30余年,且成绩卓效,无论是施工所采用的机械设备,还是特殊的工艺方法,以及沥青施工时的温控措施,都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相关规范的缺乏,一部分的中小型工程限于技术和成本,在施工中往往难以全面保证优良的施工质量,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希望本文所提在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施工和质量检测研究方面,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当中,建筑可持续发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所接受,而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就必须要有良好的施工安全管理。建筑可持续发展是要求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用尽可能少的材料及工期对工程项目进行施工,而做好施工安全管理正好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缩短工期、减少用材。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 安全管理被忽略

企业都是利益最大化为宗旨,从而忽略了许多增值条件,如太过看重利益而以忽略安全问题为代价对企业也是得不偿失。尽管如此,许多企业还是没有理清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没有认真予以重视。一些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在安全方面没有明细规则来管理,安全管理人员都没有认真对待安全管理,使所谓的安全监管形同虚设,丝毫没有发挥其作用。而有些建筑项目在安全问题上都无章可循,安全制度随意建设,往往墨守成规,直接执行,这就使得该制度与现实发生矛盾,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反而让其更加错综复杂,杂乱无章。

2、 管理人员自身素养低

我国现有建筑工人的组成部分大多是农民工或学历不高的人,其文化素养都比较低,没有维权意识,同时又缺乏管理知识与专业技能,他们大多数都是直接上岗,无专业培训跟进,也没有佩戴安全装备,从而使得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大大提高。另外,建筑单位对监工的管理强度没有达到,许多工人频繁更换,大多企业的工人都是临时外聘的,随意使用当地人以及外来的民工,没有经过仔细的筛选严查,而他们有没有与单位签署安全保护相关协议,无法得到法律保障。

3、 安全监管力度不够

建筑工人工作期间,没有配备安全防护用品的现象较为普遍。建筑单位对于工人的基本安全利益,相关保险以及关于安全意识的培训都没有到位。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安全护栏,许多不相关人员都可以来去自由,而相关的施工设备安放不规范,工人劳累多度,加班的现象时有发生,睡眠时间严重不够,导致施工过程事故发生率加大。监管部门又疏忽管理,相关资料文献少,巡视力度不够,一些比较危险的工程都没有进行切实的监控,安全方案以及核查都没有反复对比,使有些环节,监察力度都不够,审查部门,安全事故发生率大大提高。

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

1、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仅是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还是做好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基础。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生产制度,才能保证各项工作安全开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为了安全高效的完成建筑施工生产,不仅包括一系列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还包括安全检查、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安全责任制,划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责任,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做到人人有责的工作状态,所以,只要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工作,负起自己的责任,那么就会成功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当然,安全制度的建立要和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相符合,因地制宜的制定符合本单位特色的安全制度,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2、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安全检查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安全检查,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发现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从而保障施工的安全。所以,施工现场应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工作,使我们能够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不至于在出现安全事故后才发现安全隐患。同时,我们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检查,不仅可以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还可以使安全生产观深入人心,在发现不安全因素时,能够及时处理,这样,大幅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3、设立安全保证机制和预警机制

建筑工程是发生事故风险比较高的一个行业,在安全管理方面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相关的政府工作部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加强对建筑施工管理的力度,相关的建筑单位应该专门的设置安全部门,对人员进行严格的要求,设立安全保证机制和预警机制。

4、加强原材料进场及施工机械的管理工作

加强原材料进场及施工机械的管理工作,是安全管理人员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极大表现。在每批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安全管理人员有责任核查原材料和施工设备的质量是否达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坚决不允许质量不达标的材料投入使用。另一方面,新的施工设备投入使用之前,安全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交底。施工作业前检验该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转或者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这些都是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5、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安全责任意识

为了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素质及其安全意识上能够满足安全施工要求,施工企业在施工人员上岗前需要进行安全施工培训,并且在施工期间也应当不定期或者定期进行安全操作相关培训,从而树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尤其是针对一些技术工,更应当加强其安全操作的规范性。针对领导干部以及一些管理工作者,不同于一线工作人员,通过培训主要是令其了解安全操作规程,通过学习提高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加强管理,及时发现施工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操作问题,并对岗位培训考核制度进行落实,加强资格认证制度的审核,对于不符合规章制度的行为坚决予以抵制。同时建立起完善的保险制度。针对存在不可预知的风险,则采取意外伤害保险的方式对施工人员予以保护。

6、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

施工条件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安全生产的质量,工作者处于相对恶劣条件下工作则非常易于诱发安全事故。所以,应当高度注重这一问题,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在夏季作业时,应当避开中午的高温期,在高空作业时,应当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布设防护网,当发生降雨的时候,应当停止施工等等,从而为他们的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施工环境应当选择较为舒适的色彩,使他们工作的时候能够尽量降低他们的眼睛疲劳。除此之外,应当尽可能的降低粉尘、噪声等的影响,以充分确保他们处于较好的条件下工作。

7、 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施工中切实转变生产态度, 从只求进度和效益转向安全生产和进度、效益的和谐统一。必须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加强对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建立由企业和项目部联动的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及使用管理, 根据施工项目进度计划制定施工项目安全生产资金的使用计划,做到“施工进度、安全先行”,做到安全生产的资金不得挪作他用, 使安全生产得到切实的资金保障。同时加大对安全生产监控、监测(如施工现场可视化系统)的设备投入,通过监控、监测及时发现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并依据监控、监测的记录,制定预防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不仅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更可能会将整个施工现场变成危险地带。因此,只有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机制、教育培训管理及施工人员、尽可能地减少安全隐患,才能有效地减少施工场地中潜在的危险,从而保证进出施工现场的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永奎,王润石. 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理论研究评述[J]. 工程管理学报. 2015(01)

[2] 段东东,胡长明,简超军,王 刚. 多项目并行施工危险源管理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5(02)

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用工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近十年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探索项目管理体制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项目管理中的劳务用工一直阻碍着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总承包企业)的规范化发展,尤其是在旧的传统组织模式和新的规范管理体制之间,施工总承包企业总是成为各种矛盾的牺牲品,甚至为劳务用工的风险买单。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建筑业从业人数5100多万,其中劳务用工多达4150万多人,占83%。但是多数劳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低,素质参差不齐,总承包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管理劳务队伍,但仍然解决不了劳务用工这一难题。

一、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用工现状

1、企业原有的作业队伍的员工由于受国有企业传统体制的影响,其薪酬成本较高;

2、原有的独立的、成建制的作业队伍基本解体,原有的作业工人基本上都是以各种方式转岗;

3、作业骨干(班组长)力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大规模施工任务的需要,自有员工殊工种、特种作业人员短缺。

4、企业用工难。施工企业出现用人需要时,找到相当数量的作业人员难,找到高技能的人员更难,成建制使用更难。

5、矛盾多。低价中标迫使施工企业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尽可能将各种风险向劳务人员转移,恶性低价竞争与拖欠劳务工资成为大量劳务纠纷、频发的重要原因。

二、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用工的形式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劳务队伍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施工总承包企业自有的劳务作业班组,即施工总承包企业自行组织工人,自行管理,组织施工;第二种是我们通常说的包工头形式,即由某个包工头带上一批工人,进入到工地现场,组织施工,主要材料由总承包商提供。第三种是以具有劳务分包资质的企业的劳务公司,以独立法人的形式出现,负责组织工人,组织施工,主要材料由总承包商提供。第一种情况签订的是内部承包协议,第二、三种情况签的是劳务分包协议,定期按完成的工作量结算,形成工程结算单,这便是我国目前建筑劳务用工的主流模式。

第一种情况,使用自有的劳务作业班组,恢复过去成建制的刚性作业队伍是不可取的:一是难以支付过高的管理成本和薪酬成本;二是富余人员无法合理分流,造成人力资源不能合理有序流动。

第二种情况“包工头”模式,法律更是明确禁止,建设部六部委颁布的《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建质[2005]119号)明确规定:“对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直接雇用农民工,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只签劳动合同不办理社会保险,或只与‘包工头’签订劳务合同等行为,均视为违法分包。”

第三种情况,我们将在下面的论述中详议。

三、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用工对策和建议根据上述对劳务用工现状的分析,结合国家建筑业相关法规的规定,笔者认为,在管理层和劳务层分离的前提下,以独立法人形式出现的劳务分包将是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用工的良好对策之一。

1、法律依据。2007年9月1日实施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其第6条规定“取得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可以对所承接的施工总承包工程内各专业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将专业工程或劳务作业依法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承包企业或劳务分包企业。”这个规定为施工企业两层分离进行劳务分包作业提供了行业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和2008年1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其随后的《实施细则》不仅澄清了我们在劳务公司和劳务分包等方面的模糊认识,也为我们切实推进劳务分包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准绳。其中规定,“具有劳务作业法定资质的承包人与总承包人签订的劳务分包合同,当事人以转包建设工程违反法律规定为由请求确认无效的,不予支持。”这不仅在法律条款上肯定了劳务分包的合法化,也在具体的法律实践中支持了劳务分包。

2、建立规范的劳务分包公司是当务之急。

按照《公司法》的要求,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劳务分包企业,整合和盘活各种资源,形成规模实力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也对劳务公司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劳务派遣单位(劳务公司)应当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报酬。”

3、劳务公司应做好劳务资源储备,提升劳务员工素质。

劳务公司要依托中西部一些劳动力充足的市县,建立劳务基地,并有计划地将这些劳动力分门别类地培养为钢筋工、混凝土工、木工、机械操作手等建筑劳务工人。

四、劳务用工中需注意的问题

1、规范用工主体。施工总承包企业在与劳务分包企业签订劳务分包协议时,其用工主体一定要合法合规。合法,即必须是以独立法人形式出现;合规,即是必须具有建设部的行业规定―― ―劳务分包资质。

2、劳务分包公司要突出专业化优势。组建时需要注意自身的传统优势,突出专业化施工的特点,做精做专某一项或两项分部工作即可,不要盲目扩大作业范围。

3、相对公平原则。劳务分包企业基本上处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这个大产业链的下端,自身管理素质弱,注册资本金相对较低,利润不高,其员工大多为底层民众,社会抗风险能力较弱。因此,总承包单位一定要在相对公平的原则下签订和履行劳务分包协议,使劳务员工能得到利益保障。反之,如果因种种原因,劳务企业不能获利,甚至出现负利润,则容易出现矛盾激化,影响社会和谐的情况。

4、工资支付实行延伸管理。对劳务分包企业中的工人的工资,由分包方做出工资单,总承包商代替分包方直接将工资发放至员工本人手里,这种延伸管理的好处是防止劳务人员的利益受损,确保不出现拖欠民工工资事件。

5、对分包方或者部分工人恶意索要现象的应对。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针对民生的法律法规,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重视民生、同情弱者的社会氛围,尤其是民工工资被称之为“高压线”。因此,有些不怀好意的分包方或者劳务工人,利用国家相关政策,向总承包单位提出无理要求,出现恶意讨要工程款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总承包单位应该主动出击,主动仲裁或诉讼,将对方拖上诉讼之路,并向有关部门说明情况,变被动为主动。

结束语: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正确培育和引导规范的建筑劳务市场发展,建立和规范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乃至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亟待解决的综合性问题。

参考文献:

篇8

业项目管理显示出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还不成熟,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本文就目前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

施工项目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占有绝对的比重。因此,规范化的企业管理模式,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和高效的控制工期、质量、安全和成本等各个方面做到相辅相成,才能最终实现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的全方位管理。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弊端

2.1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模式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缺乏创新、项目负责人缺乏积极性和责权不明、审计监督体制不够完善等重大问题。其主要表现在:目前的施工项目管理模式还停留在旧的模式之中,解决问题办法不完善,不能对突发问题提出及时且强有力的解决办法,过于形式主义也使部分职工产生懈怠情绪,没有了工作热情和竞争意识;项目的相关负责人责权不明,有些不法分子妄想钻法律的空子,利用项目下发资金谋取巨额利润,致使整个建筑施工项目难以正常完成,甚至致使企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审计监督如果抓的不够严,那么对于那些企图或者已经获取私利的人不采取惩罚措施,只会使他们更加胆大妄为。

2.2工作人员的素质还不够高

从总体上来看,工人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存在知识面窄、年龄老化、技术素质低等问题。其主要表现在:由于建筑施工项目往往工期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因而相当部分的工程是由分包队伍完成的,但是分包队伍的人员参差不齐,在专业知识更是千差万别了;而且项目的给定没有固定的时间,所以有些工作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就直接投入到项目中,他们缺乏项目实战经验。甚至于有的整个项目都没有一个模式化的管理,导致员工工作盲目,目标不明确,而且,很多的项目分工不明,一旦出现事故,就找不到负责人,质量问题也得不到保障。部分底层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实际文化程度与学历不相称,对于建筑施工方面的基础知识都还不时很了解,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更是淡薄;而那些高级技术人员,对于高、精、尖技术量大的工程难以胜任,对新技术、新机械、新材料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社会上的高级技术人员也很短缺,有时候项目紧急,就让那些中级的技术人员负责超出其能力范围的项目监督。总之,由于这些种种工人队伍的技术素质与所承担的任务难以适应,导致了一些工程质量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2.3项目管理的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

任何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所以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经济预算必须做到合理而且恰当,如果预算超过了实际所需,那么整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就会很容易使部分人员产生从项目经费中获取暴利的情况;但是如果预算比实际所需要少,那么等到项目进行的关键阶段,由于没有资金的支撑,整个项目都无法按照既定的计划走下去,甚至有些人员为了完成交代的任务,就只做表面工作,拿“豆腐渣”工程交差。成本控制也是包括多方面的:一是工作人员的人工费用;二是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费,三是项目使用的机械费,四是施工地现场管理费用等。这些都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款项较大的且最常涉及的费用。

人工费用应适当合理,尽量避免出现“窝工”的情况;材料费如果安排不合理,就会使部分人员为了个人利益,给整个项目部的材料造成亏损,是项目陷入不好境地;大型的机械一般比较昂贵,所以才用的时租赁的方式,因此,在租赁期间,应该负责好它的管理工作,首先加强机械设备的调度工作和现场设备维修保养,尽量避免窝工和因安排不当引起的设备闲置,做好机上人员与辅助生产人员的协调与配合,提高施工机械台班产量。

针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弊端提出的合理解决办法

3.1应适当改变现阶段的企业管理模式

针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应该构筑适应市场变化、适合企业发展、运营高效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首先,要建立健全施工项目责任管理化体系:第一,要明确成本费用发生的项目,使成本与经济活动挂钩,并分段地对成本发生进行预测、决策、计划、预算等策划,形成成本费用管控目标,加强成本的前期和事中控制;第二,一定要重视和及时处理成本会计信息,以期改善管理方法,还要有相关的监督人员对正在实施的工程进行监督,并采取纠偏手段对偏离目标的问题进行纠正;第三,要明确责任和权利,最好采用承包责任制,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从项目开工时就要签订经营管理责任状,明确责任指标、权力范围以及考核方式、标准,确定奖惩额度。同时坚持定期审计、业绩考核。对于那些工作积极认真的人员,做到及时激励,激发项目经理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些不仅能够减少费用被不法工作人员中饱私囊的机率,而且能够很大程度上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2优化工人队伍,培养技术熟练员工

项目管理成员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管理素质,是项目管理运行的基础和保证,所以说,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熟练的、有许多项目经验的、能够胜任大型项目管理的工人队伍。这样的队伍不仅对工作努力认真,而且有着强烈的责任感,通过运用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质量隐患和质量问题就会明显降低很多。

高级技术人员是一个项目的核心,就拿项目经理来说,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灵魂”、责任人和组织者,协调诸多问题时就担任了重要的角色,所以,项目经理应该具备全方位的能力:领导才能,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等,尤其是在用人方面,知人善任、赏罚分明, 能够充分调动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彻底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的用人体制,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制度,选择经验丰富,精干高效的人才进入项目部,做到用得其人,置得其所。

3.3合理项目成本的预算和控制

首先是人工费,人工费的控制实行量价分离的方法,将作业用工及零星用工按定额工日的一定比例综合确定用工数量与单价,通过劳务合同进行控制;合理的安排工序,充分利用人力资源,避免窝工现象的发生,使人力资源发挥到极致;其次是材料费,对于材料,应该首先对材料做好预算,做到避免购置多余材料,造成资金的滥用和材料的浪费,还要对每一笔款项落到实处,在工程完成之时要有据可依;至于机械费用,机械的租赁费用昂贵,因此要对器械的使用安排合理,避免有些大型机械闲置做成资金浪费,现场也要有对机械相当熟悉和进行维护的工作人员,避免机械在项目进行到关键时候出现问题,无人管理,使整个项目难以正常进行;现场费用应当合适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避免有人无职带薪。总之,关于预算和成本控制,最好做到统计到位且有原始数据,对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及现场费用等, 做好及时、完整、准确的记录, 并要统一格式、分类填写, 以便于项目竣工后,对于每一笔款项进行查找。

结语

科学的管理是对工程全面监督的一个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规范的施工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准确的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总之,只有项目各个方面都安排合理,项目负责人再进行有力调度,才能推动企业拓宽市场,赢得市场,谋求更大发展,保证整个建筑施工项目的运作和竣工。

参考文献:

[1] 戚振强,主编《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

篇9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环境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环境介绍

建筑行业是一个比较古老的行业,建筑行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舒适的住所,还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许多先决条件,现代社会,建筑业成为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标志性行业。建筑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在中国五大生产行业里面,年生产值位居第三,建筑业的兴衰荣辱已经成为国民生产总值不可不重视的一部分,建筑业也成为社会主义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

(一)建筑施工基础技术的现状

1.打桩基础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由于现代建筑自身的特点,打桩地基基础已经形成了多桩型的模式,能够成桩的建筑施工技术相对以前而言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完善,差不多能够与国际化的建筑打桩技术接轨,混凝土预制桩有对土体扰动严重、噪音也比较大,混凝土灌注桩则不一样,它自身有很多的优点,比如说在岩层或者任何土体都能够使用、桩长和桩径也能够随意的控制、还能够满足任何承载力要求,混凝土灌注桩的优点使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发展速度也超过了预先水平,不断地加快。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时,桩头颈缩以及虚土的现象也会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重视这一方面的因素和问题,及时果断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突发问题,这样才能够确保混凝土灌注桩整体的质量。

2.建筑深层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现状 建筑施工的基础工程中比较关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建筑深层基坑支护。我国建筑行业在深层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研究很晚,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比如说基坑支护的测量以及基坑支护的设计、计算。对于深层基坑居民而言,均属于现代信息化防水、支护、施工、监测以及土方挖掘等有效的结合,形成一个整体,深层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较为复杂,也比较系统化。因此,对于深层基坑支护方案和计划的选择要求会比较高,目前,我国的深层基坑支护施工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有部分原来只有发达国家才会使用的基坑支护技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说:钢排桩、地下连续墙等等。我国自发研制出来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主要是逆做拱墙和土钉墙两种技术,却在建筑施工行业起到了不小的效果。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技术占了很大的比例,对建筑工程的施工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现状:(1)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比较重要的材料之一,混凝土技术以及质量都是施工单位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也是比较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传统的混凝土技术主要以强度大为目的,但是由于现在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施工技术发展也越来越快,混凝土技术不仅要求强度大,更要求持久耐用,主要体现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原材料、预拌混凝土,这些方面都有进步,比如说混凝土添加剂的性能,由原来的单存减水剂发展到早强、微膨胀、抗渗、缓凝、防冻等,这样就有效改善了混凝土性能。预拌混凝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各个方面的性能都有明显的提高。(2)混凝土的模板方面。混凝土新技术开发模板的方法也很关键。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技师,以多年的建筑施工经验,研究出一些比较科学、先进的混凝土支模技术,比如说:水平模板、全钢模板、竖向模板,而且每一种模板的自身都有独特的优势,比如说全钢模板独特的优势有:成型质量好、刚度高、承载能力比较强等。

建筑施工中钢结构和钢筋技术

建筑行业的发展必然带动一些施工技术的进步,我国建筑施工中钢结构和钢筋技术都为建筑行业的应用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低松弛、高强度的钢绞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钢筋连接技术也随着建筑施工的广泛应用,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比如说:电渣压力焊、气压焊等等。建筑施工中,预应力的钢筋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科学、有效改善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综合性能,建筑施工的质量也明显的提高,钢结构技术的发展比较快,在一些跨度大的空间结构以及高层建筑施工中被广泛的应用,部分建筑施工中钢结构和钢筋技术已经达到国际水平。

篇10

【关键词】沥青;公路;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当前,公路对于我们来讲是我们出行必经之路。它连带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经济,还连带着我们生活中的出行。所以沥青公路在施工中就要保证它的质量,严格要求施工过程。对于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要严格处理。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科技与经济化的材料也融进了公路的施工过程里。虽然这些原材料为建筑公路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与工艺,同时在公路的修建过程中,一些混凝土的使用使公路的建设工艺有了更加完整的建筑。然而,在普通沥青公路的施工过程中也有很大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会导致我们生活中的大量问题出现,公路的质量受到损害,同时还会让大家的安全出行带来隐患,是不可忽视的大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以地方的沥青路面施工管理进行相关的探讨。讨论一下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解决对策。

1.对我国沥青路面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不断强大,道路事业开始不断的发展,加之现代汽车工业的崛起,要求提高道路质量的呼声也在加大。随着交通进一步的增加,尤其是一些重货车的曾加,使原有的沥青路面超负荷运行。当前我国目前的沥青路面有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沥青贯入式和层铺法表面处治路面。这几种路面比较多。同时对于这几种路面也是我国大多数沥青公路建设所采用的。当前的公路质量基于平稳,有些地方比较略差一些。所以要对策及逆行那个及时的整修非常重要。同时在路面的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于我们去解决。

2.地方沥青路面施工有效管理

2.1施工人员的管理

要保证路面的完好,就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并且在管理中中制定严格的制度。对于施工人员,相关部门最好要制定管理措施,适当的对其进行培训学习,要让施工人员明白责任与质量。施工人员属于建设公路的前线。所以保证公路建设的完好,就要全面的保证施工人员的认真度。可以说公路施工人员在施工中是本着良心的工作。相关人员针对施工管理要制定严格的制度,根据相关的《劳动法》签订一定的施工管理合同,使双方的利益都能得到维护。

2.2施工前期管理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前进行一定的管理。这一方面的管理主要对施工公路的考察,路面的衡量。路基情况的考察。周边环境的考察。同时还有施工过程前的方案制定,加之还有对沥青路面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设备的检查。在沥青路面施工作业前还有对资金有了一个详细的规划。为后期施工过程中的流动资金做规划,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所谓不打无准备之战。这是此道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施工前期管理做不到位,那么会给施工过程带来很大的弊端,严重者会耽误工期。

2.3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非常重要。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中设备、材料、质量等全面的管理。沥青路面的建设质量非常重要。所以管理中还在施工过程中全面的检查、检测,保证施工路面的根本性管理制度,施工过程中管理者还要财务进行综合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材料上非常重要,优质的施工材料会使路面更加牢固。会提升路面的质量问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管理非常重要。

2.4成本控制

路面施工过程中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成本控制,这里的成本控制主要有多种,主要是材料成本、人员成本、管理成本、后期成本等多种成本管理。成本控制可以让施工过程中的资金得以周旋,如果将成本超支那么就会使施工过程中遇到很大的资金问题。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成本进行及时的控制欲维护,将根本性的成本降至最低。

2.5收尾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收尾作非常重要,所谓是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所以施工结束以后,检查人员要对整个沥青路面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公路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

3.沥青路面施工管理出现的问题分析

在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总会出现很多根本性问题,有些问题比较小,但是却不容易忽视,沥青路面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有几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施工人员的偷工减料;财务上的滥用。材料上的质量不合格,工期比较缓慢,设备工作不灵活等一系列的问题。沥青路面施工是一个非常严肃认真的工作,有一点疏忽都会促成安全隐患。所以要对施工管理问题做出详细的分析。希望对沥青路面施工管理问题做出相应的对策。

4.对问题提出的对策与途径

4.1提高管理人员管理意识

在施工过程中提出相关的对此非常重要。要进行良好的施工就要对问题进行全面的管理以及分析。在施工中对人员管理非常重要。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意识,找到良好的管理机制。管理部门最好对企业管理人员做定期的培训。让大家始终保持一种责任的状态,切实的提高他们的工作道德理念,随时保持创新才能更好的提高工作。

4.2改革管理机制

当前,根据调查分析,现有的公路建设管理机制存在一些比较多的问题,所以随着对其进行改进是非常重要的。管理人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相关制定进行维护以及创新,所以在管理重要强化改革机制。

4.3科学施工与养护

沥青路面在建设以后要随时养护。在养护中要保持科学的施工状态,相关部门对于养护要做到完善,现在沥青路面的养护比较科学的有一些,但是护工作要随着季节进行全面的施工养护,例如,对于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在其完全冷却、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尤其应对纵、横向的施工接缝加强初期养护,铲高补洼、烙平压实,以消除缝口、保持平顺密实。春季:应做好沥青路面温缩裂缝和其它裂缝的灌、封修理,采用低温春雨期养护材料和春融翻浆防治器材快速修补坑槽、松散和翻浆等病害。夏季;气温较高、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施工的有利季节,应抓住高温期处治泛油、铲除拥包、波浪,及时修复冬寒春雨期临时修补的破损,恢复路面使用质量。科学合理的养护不仅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还能更好的减少安全隐患,为大家的出行带来便利。

4.4强化路政管理

在沥青路面的建设当中,要强化路政的管理非常重要,加强依法治路、强化路政管理,是公路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公路事业发展需要,更进一步确立了公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依法治路、强化路政管理,在有效的管理中扩大公路事业。

5.总结

沥青路面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一切都进行分析与讨论,大家对我国当前的沥青路面有了一定的分析与认识。接下来就需要施工单位针对文章提到的一切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方案、计划的制定,只有全面的落实的施工现场才能明确制度以及管理的价值。公路是我们每天出行之路,它的质量好与否关系着我们大家的安全。所以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大家要协同管理者共同呵护我们的公路。

参考文献:

[1] 刘浅居. 基于“首件工程”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1

[2] 计伟帅. 利用红外热像仪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温度变异的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