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文学常识范文
时间:2023-05-29 15:0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生文学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设问 问题情境
有问生疑,有疑促学。在学生所熟悉的情境中,可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参与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巩固、运用和发展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的。那么,如何通过设问深化探究式教学呢?
按教学要求,设问可分为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解决问题的“怎么办”三个递进层面。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必须在设置问题上下功夫。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把这三个层面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形式多样的设问,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主动积极地思考、探究问题,以实现思维的创造性和获取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学中可以通过“拓展性设问”深化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对设问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模式有如下一些感悟体会:
一、创设“诱发式”问题情境的系列设问
学习是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的积极反应,不是被动行为,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在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的情境中进行的。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所授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一种孕育着疑难问题而又引人入胜的情境,以满足并强化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DNA的结构和复制”一节教学中,我首先展示了一组“5・12汶川大地震”的事件图片,同胞死亡人数上万,尸体的身份主要是通过DNA指纹技术、DNA杂交技术来确认。接着又播放了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一个片段:约翰・汉蒙在一座小岛使用化石残留的遗传基因,成功复制出各种恐龙。通过图片和电影片段创设情境,提出两个问题:⑴ DNA是怎样储存遗传信息的?(引出DNA的双螺旋结构。)⑵ DNA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进行复制的?(引出DNA的复制。)这些问题不仅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也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思路。
二、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的系列设问
例如,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一节的教学中,通过一组视频分步展示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主要内容,同步提出一系列阶梯式的问题:
1.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力,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数据让其进行计算就可以算出后代惊人的数量。相对于环境承受能力,这种繁殖是怎样的?(引出过度繁殖。)
2.生物的繁殖能力是如此强大,实际自然界中的生物数量是按照这样的速度增长的吗?事实上,每种生物后代能够生存下来的却很少,这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引出生存斗争。)生存斗争的形式包括哪几种?(引出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
3.在生存斗争中,哪些个体被淘汰、哪些个体能够获胜并生存下去是随机的吗?(引出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
4.既然变异是普遍存在而且是不定向的,由谁来决定其生存或是淘汰呢?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与环境相适应,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保留下来;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引出适者生存、遗传。)
5.自然选择的基础是什么?自然选择通过什么来实现?自然选择的内因和结果是什么?谁决定进化的方向?(通过这些问题进一步引导分析四个要点之间的关系。)
三、创设“辐射式”问题情境的系列设问
例如,在复习基因时,依据下图创设了“辐射式”问题情境:
1.图中的a、b、c、d、e、f、g、h各指的是什么物质和结构?
2. 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什么?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什么?
3. 基因与b的关系是什么?基因中的什么代表遗传信息?b的结构有什么特点?b的复制过程如何进行?
4.基因和h的关系是什么?形成h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各是什么?h的合成包括几个过程?h合成时的直接模板来源于什么过程?其进入合成h的场所需要经过多少层磷脂双分子层?
5.基因和a的关系是什么?研究两者关系并提出假说和证据的科学家有谁?他们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6.如果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有什么特点?
这些“辐射式”问题情境的创设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有助于构建知识框架,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教材知识。
篇2
一、教会聋生懂得积累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不是仅靠语法练习就能获得的,关键是要形成语感,语感的形成需要学习者进行大量的阅读和积累,重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体会。因此,聋校语文阅读教学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引导聋校学生形成阅读兴趣与习惯,阅读教学把语文学习扩展到生活中,进行大量阅读和积累。同时聋校语文阅读教学安排了大量的背诵任务,背诵有助于聋校学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聋校学生内化语言规则,形成语感。另外语感的形成不是外部强加的,它是学习者主动进行体验和感悟的结果。因此,聋校语文阅读教学强调调动聋校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文本创造情境,激发聋校学生多思多悟,注重聋校学生的感悟和体会。
二、教会聋生掌握阅读方法
首先是让聋生用手语进行朗读,能够真切地感受作品的写作目的,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虽然聋学生的声音不太优美,但也都能张口读出来,对于听力较轻的学生,能够通过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的共同参与,将文字转化为语言,是十分有必要的朗读。以此达到阅读课文的效果。我们要改变以前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光听到老师在滔滔不绝的讲,而听不到学生的声音,下边的学生也不明白老师在说什么,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读书的时间完全被老师的讲解所占据,学生学得枯燥乏味,不利于聋阅读能力的培养。
另外,还要教会聋学生怎样精读,要通过精读全面理解阅读材料内容所表达的情感,展开丰富的想象,加深理解和体验。让学生从中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的乐趣。这就要求我们做教师的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来丰富聋学生的学习生活。在精读的段落中开展一些小竞赛等活动。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教师出示一些必答题和抢答题,来激发聋生学习语文的乐趣,让每个聋生都得到关爱和期待。教师要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而高兴,并给予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中不断感受成功的喜悦,就会自然地喜欢上阅读。
再就是教会聋生默读,因为叽里呱啦的嘈杂声会影响到听力较轻的学生。所以告诉学生要不出声,也不打手语,用心里一边读,一边想,把每个文字符号用眼脑感知。默读时不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要一行一行的读,逐步养成默读的习惯,提高默读的速度。默读完以后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默读后的收获,从中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同学们可以到讲台前说说读后的感受。这样,不但培养了聋生的阅读兴趣,还提高了聋生的阅读能力。
三、教会聋生体会阅读的感受
教会聋生的阅读方法,其实质是为了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文章的思路。在阅读教学中要积极引导聋生体验文章的感彩并受到熏陶和感染,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思维能力判断正误真伪,而且运用审美能力鉴别美丑善恶,潜移默化地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让聋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句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借助积累理解词句,在运用中加深理解。有的日常用语,学生本来就懂,不需要老师专门的解释;有的专业性强的知识比较抽象,聋生难以理解的可以查阅工具书弄清楚其中的含义。总之,理解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学生学会了运用,就达到了语文的教学目的。
四、教会聋生有创意的阅读
教学生在阅读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要提出问题,能抓住关键词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也是一种学习能力的表现,体会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要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小组讨论和交流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利用图书室、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加以综合运用来完成阅读。我们要培养学生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五、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聋生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实践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主题的选择和对活动的探究,它体现了主观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现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语文实践可采用多样的活动组织方式,如:参观、访问、宣传、郊游、公益活动、调查等。教师在活动中应进行科学的方法指导,并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及时给予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篇3
关键词:学生组织;文明寝室建设;长效机制
文明寝室建设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这项长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得以形成合力,产生长效机制。
一、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对论题展开了全方位的探究,通过问卷调查法来获取文中所需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资料。问卷的设计主要包括个人基本状况、学生组织参与高校文明寝室建设的现状以及学生组织参与高校文明寝室建设的未来预期这三部分。根据问卷收集的相关数据做分析研究,主要运用SPSS软件分析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本次的调研问卷主要是以浙江省8所高校(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警察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公路技师职业学院)和湖北省1所高校(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学院)为调查对象,设计了以“学生组织参与高校文明寝室建设调查问卷”为名的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9份,回收率91.6%,达到调研要求。
二、当前高校学生组织参与文明寝室建设现状分析
(一)学生组织参与文明寝室建设的满意度分析
有相关研究者认为高校应“充分利用院宿管部和系宿管部两大学生组织,特别要发挥党员干部、学生干部的作用,使这两大管理组织成为公寓管理中积极活跃的先锋队伍。”[2]可见高校学生组织在文明寝室建设中发挥着较大作用,当前高校学生组织在文明寝室建设中的参与现状如何?笔者对高校学生组织参与文明寝室建设实际情况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数据反映出当前高校学生组织参与文明寝室建设较为乐观,有27.1%的同学表示满意,34.1%的同学对此比较满意,只有7.9%的同学表示不满意。夏宝龙说寝室是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是同学们人生开始独立生活的起点,“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争创整洁、温馨、文明寝室,不仅展示着大学生们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更体现着同学们的文明素养和思想境界[3]。
(二)学生组织参与文明寝室建设的角色分析
高校学生组织在文明寝室建设中扮演着一个桥梁的角色,它既是一个平台,也是一个载体,在文明寝室长效机制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当前学生组织还只是高校某些部门的辅助者,负责执行校方的某些决策和命令,在参与治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未真正得到体现。通过调查只有18.4%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高校学生组织在文明寝室建设过程中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30.7%的人认为学生组织在文明寝室建设过程中充当执行者的身份,逾半数的人认为学生组织只是作为被管理者的身份参与文明寝室建设。
(三)学生组织参与文明寝室建设的领域分析
笔者就当前高校学生组织参与文明寝室建设层面进行调查,有52.4%的学生认为学生组织在高校文明寝室建设中所参与的领域是寝室内务检查,有41%的学生认为学生组织参与公寓安全检查,有27.9%的学生认为学生组织参与公寓学生纪律管理,只有22.7%的学生认为学生组织参与公寓文化建设。
从数据来看,当前高校学生组织在参与文明寝室建设中,主要是侧重于寝室室容、室貌文明建设上,其次是寝室秩序文明,在公寓文化建设上的参与较为薄弱。这也反映出当前高校学生组织参与文明寝室建设的深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文明寝室建设不光只是寝室室容、室貌的建设,更重要的还是在公寓文化的建设上。公寓文化提升上去了,对学生的影响将是极其深远的。精神是人行动的向导,学生的文化素养若是提升,相信他的个人卫生习惯也会随之改变。
(四)学生组织参与文明寝室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学生组织在高校文明寝室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也受到了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通过调查,有20.6%的人认为当前学生组织在参与文明寝室建设中是缺乏制度保障的,有53.3%的人认为其他学生参与文明寝室建设的积极性较低,不配合高校的文明寝室建设,有44.1%的人认为参与途径比较单一,27.9%的人认为在文明寝室建设过程中,学生组织自身的参与能力是不够的,还有7.9%的人认为存在其他障碍。
三、建长效机制,促文明寝室建设,推精神文明建设
高校学生组织如何真正参与文明寝室建设,如何发挥其促进文明寝室建设长效机制形成的作用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强化学生参与文明寝室建设的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公民意识的觉醒,当代大学生对于参与文明寝室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是一些大学生参与高校文明寝室建设的意识还不够强,在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情上显得态度较冷漠,参与意识较薄弱。因此,改变大学生的消极观念对于激发大学生参与文明寝室建设的主体意识至关重要。学生只有强化自己的参与意识,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树立主人翁精神,认识到自身在高校文明寝室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地参与文明寝室建设,为文明寝室长效机制的形成做出努力。
2、深化学生组织参与文明寝室建设的领域
当前高校学生组织在参与文明寝室建设中还有两个较为明显的弱点,其一,高校学生组织的自身参与能力还有待提高,其二,高校学生组织参与文明寝室建设的深度不够,主要集中在寝室室容、室貌等低层面建设,而寝室秩序文明,尤其是公寓文化建设上的参与较为薄弱。因此,高校可以开展专题讲座、主题培训等方式,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去提升学生组织参与管理的能力,去激励学生组织。
3、丰富学生组织参与文明寝室建设的载体
当前学生组织参与文明建设的形式较为单一,这与现实社会、高校和当代大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是不相符的。因此,学生组织在高校文明寝室建设过程中,除了要保证寝室有良好的卫生状况、纪律文明外,还应大力提倡公寓文化活动,从而丰富在文明寝室建设中的多元载体。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从而强化大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开展对违章电器、宠物等存在安全隐患类物品的排查,加强对禁烟的宣传,组织禁烟巡查小分队,督促大学生不在寝室抽烟,传递珍爱生命的正能量。大力开展丰富多彩、高品质的文体活动。学生组织应入驻公寓党团活动中心,开展常规工作;定期开展公寓文化节。学生组织在寝室文化建设上若有建树,不仅能促进公寓文化的树立和形成,还能推动一所高校形成自己的文明寝室建设的品牌,从而推动高校文明寝室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
4、健全学生组织参与文明寝室建设的组织架构
高校学生组织是广大学生参与文明寝室建设的一个平台,是学校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大学生通过这个载体,实现了参与文明寝室建设的需求。但是,学生组织是一个基于共同的理想、奋斗目标以及兴趣爱好凝聚在一起的在校大学生团体,存在着流动性的特点。基于这个特点,学生组织在参与文明寝室建设过程中的组织架构是散漫的,这制约着文明寝室长效机制的形成。因此,笔者认为高校需要建立一个能使学生组织保持稳定性的组织架构,理顺学生组织与高校管理部门的关系,赋予其一定的“”,学生组织并不仅仅是高校相关管理部门的执行者,相信它有能力做的更出色。
[参考文献]
[1]李洋.高校学生文明寝室建设探析[J].山东青年,2013.8(2):21.
篇4
初中阅读能力要求读懂字句和全篇,领略文章思想意义,高中则要求对一般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评析,并形成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初中作文能力要求初步写通顺的文章,简短的议论文、说明文和日记、书信等比较简单的应用文,高中则要在通顺的基础上力求写好,立意新颖、语言生动,并能写比较复杂的应用文。高中应将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作为语言教学的重点,通过大量的阅读以及研究性学习,加强语言表达的训练,有效提高语文素质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二、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语文教学具有带动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
思想教育一方面是指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语言文字教学基础上,通过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受到熏陶感染;思想教育另一方面是指思维训练,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加强逻辑思维锻炼。
三、高中语文带有知识教育功能,在语言教学中吸取广泛的文化知识。高中语文教学带有文学教育的特有任务,培养对文学艺术的鉴赏和评析能力,并增强语言表达的文采和生动性。高中课本中选用的多是中外古今的代表作,能够带领学生领
略文学艺术的魅力,学习优美生动的文学艺术和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讲究修饰表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提升语言艺术性。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广泛性决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加大汲取科学文化知识。通过语言教学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学习文学常识,科技常识,生活常识,了解古今中外文化常识,通过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四、高中语文教学既有统一性的教育要求,又有差异性的教学要求,既要为每个人的继续教育或者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又要为做好一个健全的公民做好准备。因材高中语文教学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着眼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出发,实现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选择性教育要求。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差异也渐渐明显,选修课程的设立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运用语言文字,在原有的基础上发挥个性,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学科的重心是基础性和均衡性,因此所涉知识一般只是随文讲解,不做系统传授,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往往不能做进一步深入而全面的研究,选修课的设立,恰恰能弥补学生这方面的遗憾,系统的学习相关知识。教师应鼓励和帮助学生实现在语言运用方面的愿望,除了选修课还应当允许学生适当侧重自己所爱好和特长的课业,例如课外选读自己爱读的书,允许写自己命题的作文,参加有兴趣的各种语文竞赛,向报纸杂志投稿,鼓励学生从学习语言出发,大胆创新,培养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五、为适应高中学生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
高中语文教学应从单纯的启发和讲解导向进行必要的研讨,培养学生认真钻研课文、积极参加交流的能力和习惯,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是一门以课题或项目研究为载体,已完成高中语文教学任务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高中生生理、心智都趋于成熟,知识积淀和生活经验逐渐丰富,自我意识明显,能独立进行思考和逻辑思维。通过研究性学习,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深对课本的认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有效改善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典诗歌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18
从最早的诗歌《弹歌》到现在,我国古典诗歌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它以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像、深邃的思想、优美的意境,经久不衰、历久弥新、被代代传唱。古典诗歌鉴赏能提升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情趣、认知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人生道理、陶冶文化情操。因此,古典诗歌鉴赏作为高考中语文考试的“常青树”,一直屹立不倒,而且出题模式越来越成熟、问题设置越来越灵活多变、难题也不断向深度挖掘。因此,无论是从自身审美培养还是应对高考,探析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新课程要求,高中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带领学生去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是如何含蓄表达自己感情的,但学生对此认知度却不高。因此,身为长期处于教学第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笔者想简单谈一下目前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习情况
我国儿童的启蒙教育多是从简单的古典诗歌开始,小学、初中到高中,无论那版语文教材都少不了古典诗歌的身影,可以说古典诗歌在我国语文教学中是一棵永不倒地的常青树,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生。但是,当古典诗歌化转化为考卷上的考题时,却难住了大多数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考查,高中生普遍得分不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儿童从牙牙学语到高中这个阶段,对古典诗歌,学生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通俗易懂的小说比古典诗歌对学生更有吸引力,于是很多学生阅读古典诗歌是为了应付考试而非真正喜欢。
古典诗歌的学习需要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高中生古典诗歌阅读量少,大部分学生仅限于对课本和部分耳熟能详的古典诗歌的阅读和背诵,自学能力也较弱。另外,古典诗歌鉴赏需要相对的历史背景、诗人人生经历做支柱,不少学生对我国古代史发展情况、诗人经历了解不多,生活背景不足以支撑其对诗歌的理解鉴赏。
二、教教学情况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古典诗歌感情表达含蓄,讲究阅读的感官欣赏,而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教授古典诗歌时,教学理念陈旧,统一化欣赏标准,没有给予学生自主欣赏的空间,对于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新见解,一棒子打死,只认可书本注解的标准答案。这是因为部分教师没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文学素养不高、欣赏底蕴不足,只会根据参考教案理解诗歌,生搬参考书上已标注的欣赏,无法感悟诗歌美感,更无法主导课堂,不利于引导学生去追求古典美。使原本由教师主导,学生讨论的互动式古典诗歌课堂变成了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失去了阅读和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充满古典美的教学课堂变得沉闷无趣,教学效果也事倍功半。同时,受高考功利性影响,部分教师为提高学生成绩,抛弃了对古典诗歌欣赏式教学方法,选择了教授学生模式化理解、公式化判断、标准化回答的教学方法。
三、高考分析情况
古典诗歌随着高考改革大潮,在高考试卷中表现形式日渐缜密、成熟灵活、涉及知识面越来越广、考察学生自主欣赏能力越来越高。在形式上,从最早的选择题到现在的主观题,要求学生理解、判断和再组织语言的能力越来越高;在分数设置上,分值比重越来越高,依照现在“新课程”要求的趋势判断,以后只会增加不会减弱对古典诗歌的考查;在命题体裁上,选择的多是短小精悍、语言精炼的绝句、律诗、词,语句短小,不易理解;在命题方向上,多选择的非大众化的诗歌,考查学生历史了解情况、诗人表达方式、人生经历对诗歌影响度,横向和纵向挖掘度加深。因此,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不能仅局限于书本教学、束缚于课堂,应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系统化的知识背景,熏陶学生感悟力,提高其文学审美力。
四、社会影响情况
白话文经过二百多年的推广,作为现代交际沟通的工具,影响已深入骨髓,高中生对古典语言接触少,对古人含蓄化表达感情的方式不理解。因此,很多高中生对欣赏古典诗歌存在一定语言和感情理解上的障碍。另外,现代社会受浅俗文化影响,电视、电影、动漫、游戏对高中生的影响程度较大,以古典诗歌为代表的雅文化,被日渐冷落。同时,高中生学习压力大,受社会浮躁风气影响,多喜欢阅读浅显易懂的修仙、武侠、玄幻类的“快餐式文化”,极少有学生静下心,欣赏古典诗歌。家庭引导方面,不少家长只关注自己孩子的成绩高低,忽视对其文学素养培养,在学习投资方面,多投入在应对考试的参考书和补习班等方面,不愿也不想投入在见效慢的古典书籍上。
五、学校引导情况
受社会功利性思想影响,学校在课外实践活动组织方面,多重视对易出成绩的理化生类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课外实践活动硬件投入方面,对机器人模型、歌舞、社会型模式实验类投入较多;学校图书馆购买书籍也多选择学生喜欢阅读的小说、散文或接近考试的英文书籍,对古典诗歌书籍投入较少;在软件投入方面,一般学校对机器人、歌舞等设有专有课外实践场地,很少设有古典诗歌活动场地。古典诗歌鉴赏讲究铿锵有力的诵读、体会诗歌声韵美等,对软硬件要求并不比其他实践活动低。朗读需要安静的环境、音乐的搭配需要多媒体支持,诗歌鉴赏还需要系统的背景支持,需要学校组织人文类学科教师给古典诗歌爱好者进行系统知识培训。但现实是,活动场地不够、资料短缺、举办活动少、学校组织不完善、教师引导不足,导致古典诗歌校园文化不浓厚。
篇6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语文 课外作业 优化
一、语文课外作业发展性评价的要素
(一)学科知识
虽然发展性评价强调的重点不是学科知识,但是学科知识也是高中生在学习中应该掌握的。高中生以掌握的学科知识为基础,有助于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所以,高中生发展性评价也不能忽视学科知识。
(二)综合素质
不同于传统评价,发展性评价除了学科知识,关注的是综合素质的评价,高中生更应该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除了教师的教学,学生更应该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来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学习讨论、交流和各种实践,锻炼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团队精神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发扬团结协作精神,遵守各项纪律和管理制度,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力,形成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发展潜力
语文课外作业的评价在考虑学生过去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由于高中生的特长与个性存在差异,其在发展潜力上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评价时应注重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技能的理解能力、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分析处理知识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等。
(四)评价方式和主体
以往学生评价的基点往往放在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从而评价方式被窄化为纸笔测试。发展性评价需要对高中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衡量,不同的评价项目由此而生。对于不同的评价项目,则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社会也参与到评价中,促使评价结果更加公平公正。
(五)改进计划
发展性评价在时间指向性上关注的是学生未来的发展。为此,发展性评价也要做到对学生后续发展的规划。评价主体根据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来判断学生现状中的不足。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背景,提出有针对性、有个体特征的改进意见。
二、语文课外作业发展性评价的实施步骤
(一)明确评价的目标和内容
明确对学生语文课外作业的评价内容是评价工作的第一步。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表述明确的评价内容,并最终形成评价指标。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语文学科学习目标和学生一般性发展目标两个方面。
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学科学习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结果,通常包括字词句的认知与使用,各种文体常识的掌握,一定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涉及个体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主要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提升几方面,注重学生语文素养、语文学习能力、同伴间的交流合作、个性与情感等综合素质发展目标。
在实施评价时,以上两种目标是相互包涵渗透的,要全面考虑。
(二)选择评价方法,设计评价工具
语文课外作业的评价倡导评价方式方法多样化,综合使用各种评价方法和工具,全面了解和评价学生在语文学习不同维度上的进步和发展情况。根据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多种评价方法与评价工具相结合,如,教师评语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成长档案袋等。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或者设计制作评价工具。
(三)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作业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和数据
语文课外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其结果对评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收集作业结果时,要注意不同形式的结果收集,纸质作业可以直接收集,而讨论作业需要教师适当记录,实践作业可以收集学生的实践报告。收集的作业结果要涵盖学生的各个方面,优势领域和劣势领域,全面建立学生发展的客观资料档案。完成收集工作后,根据收集的资料,客观进行分析,形成对每个学生学习、作业情况的分析报告,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制订学生改进计划
语文课外作业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的之一是促使学生学会反思,发现并改进不足。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教师的帮助制订改进计划,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积极改进的意愿,认同改进计划,促进发展。
这样制订的改进计划充分关注个体差异,改进意见具有针对性和个体特征。还要讲究评价结果和改进计划的反馈方式和策略,针对于负面反馈,一般情况下不采用公开的方式进行反馈,使语文课外作业的评价真正发挥激励功效。
三、语文课外作业发展性评价的教学反馈作用
语文课外作业的功能并不局限于对学生产生影响,对教师也有积极的功能。通过布置语文课外作业,教师能很好地掌握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各种情况,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对教学的各种效果做出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也能得到一定提高。
参考文献:
篇7
根据笔者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往往到了高三冲刺阶段, 学生依然还有着高一遗留的历史问题, 而这些到了高三阶段, 囿于各方面的局限性, 就难以再改变。规划好每一个阶段, 让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做该做的事情,不留太多遗憾, 才能在高考中技压群芳。
一、 把握学习的思维规律
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 叶圣陶先生就指出: “在基本训练中, 最重要的还是思维的训练, 不要只顾到语言文字方面, 忽视了思维的训练。各门功课都和思维的训练有关, 特别是语文课是着重思维训练的。 — —所以教语文的一项很重要任务就是思维训练。 ” 2003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则明确提出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 并要求 “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 。不管是从语文学科本身的角度, 还是从高中生思维发展的要求来看, 语文学科必须要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据笔者在高三教学中的认识, 科学的规划首先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 和知识的差异化的合理处理。有些积累性知识需要长期记忆, 有些技巧需要对思维偏差的纠正, 有些是技巧的训练, 还有一些是非智力因素导致的。摸清了这些, 才能对症下药。
二、 建立科学的实施策略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把知识分为三大类: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 是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 能够直接陈述的知识。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属于静态性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 是关于如何做事的知识, 是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问题的知识。主要解决的是怎么办的问题, 是动态性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可以为实践技能的形成定向, 直接指导技能的练习和形成。 “策略性知识” 是程序性知识的一个亚类, 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 控制自己信息加工过程的程序性知识。
首先, 高一侧重做好基础知识的积累, 夯实基础。
词汇的积累, 相关语文常识的积累处于最基础的地位, 直接影响了阅读能力和表达的能力。而相关知识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名句默写。在高三, 学生名句默写方面存在两大难题, 一个是背不会, 一个是写不对。这两者的根源都在于高一、 二年级, 甚至初中的语文学习留下的隐患。对此, 建议老师在开学之初帮助学生攻克背诵篇目的字词, 让学生真正理解文意。然后, 梳理出文章思路脉络, 帮助其准确记忆。最后, 进行针对性训练, 逐篇进行理解性默写。我从高一开始就建立了学生背诵篇目是否过关的档案, 这样对学生的背诵进度了如指掌。结合自己多年批改试卷名句默写题的经验, 清楚学生的易错字词, 再加上考试时高频出错的理解性默写题,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直接影响着对文意的理解。而文言实词的掌握过程又漫长而复杂, 同时也有着科学的方法。常见实词的每个义项关系密切,自成知识树。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同时在语境中正确迁移。
成语。从高一开始时, 就指导学生积累常见易错的成语, 并且有意识地分类记忆, 然后在动态的语境中进行训练, 这项分数必然是囊中之物。
文化常识。高一在教授古诗文时就有意识地补充文化常识教学, 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拓展, 在高三时再系统收网, 必能取得成效。学生对文化常识还是较有兴趣的, 好好利用, 不要成了死记硬背的灌输。
然后, 高二掌握阅读方法, 强化阅读能力。
考察中小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低下的现象, 我们发现高中生的阅读能力较差主要有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理解能力差, 没能掌握阅读技巧; (2) 概括能力差, 抓不住要点; (3) 思维缺乏深刻性, 不能理解文章的深层意思; (4) 不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5) 缺乏想象力和联想力; (6) 不懂得什么叫评价和怎样评价?
除了古诗文读不懂的一部分原因牵涉到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 文言知识储备不够, 绝大多数读不懂的地方在于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各类文章只有文体差异, 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 它们读不懂的根源往往在于没有抓住充足的、 正确的信息。所以要教会学生先理清思路, 再明确手法, 加上对重要细节的深入体会, 逐步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最后, 高三内化技法, 训练表达。
高一的积累, 高二的阅读, 都是表达的扎实储备。表达的前提在于先熟悉各类概念的范畴, 掌握正确的解题路径。二轮复习的重点就在于梳理各类概念, 训练各种答题技法。除了系统专题性复习, 各次模考和周考也是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晴雨表。对于班级来说, 了解每次考试各小题得分情况, 及和其他班级的比较, 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查缺补漏。
三、 长期坚持与适时调整
高中三年的每个阶段都有各自要学习的重点, 伴随它们的还有每日默默的坚持。
晨读是语文的保障。早读安排分为基础级和优秀级。基础级适量安排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的名句默写、 成语、 实词。优秀级则补充作文素材、 文化常识。让学生量力而行, 各取所需。
晚练是语文方法的延伸。比如需要长期练习强化的语病、 小阅读、 语言文字运用、 诗歌等等。每天十五至二十分钟的系列化训练, 可以适时灵活搭配。
作文系列化训练。作文能力的提高在素材积累、写作方法掌握、 片段练习、 审题训练每方面都不可偏废。笔者每周选取热点新闻素材, 让学生先谈看法, 然后举出优秀写作片段, 这样既积累了素材, 又锻炼了分析能力。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困惑;思考
高中语文新课程最可贵的新意,在于确立并凸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体现这一思想的具体举措,是重视选修课的开设,并纳入了学分管理。教材品种的多样化,课程选择的自主性,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几乎与此同时,许多语文教师的心里却可能飘过一丝愁云。下面,笔者拟就如何面对高中语文选修课问题,谈谈困惑与思考。
一、面对于语文选修课的一些困惑
1.授课方式是讲解式好,还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好
一方面,选修课的时间相对不多,一个专题的容量却很大,要在短时间内学习完一个专题,由教师直接讲解是一个好办法。但是这样一来,学生又回到了教师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好吗?
另一方面,采用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确认,却需要大量的课堂时间,这样,在规定时间内,不仅专题内容需减少,而且可能会影响到必修课的学习时间。
这一组矛盾,该如何解决?
2.学生会真正投入到选修课的学习中,确保学习效果吗
尽管选修课的开设,重在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尽管选修课有考试、学分的制约,但是与高考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语文学科历来对学生起到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没有显而易见的短期成效。那么,在高考重压之下,在必修课学习时间也已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学生会安心学习吗?
3.是否能够将选修课的文化视野拓宽,开设贴近学生的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明珠俯拾皆是。我们民族曾经出现过无数了不起的人物,产生过无数璀璨夺目的文学作品。一份如琼浆玉液般的精神养料,能够经由语文教师之手,将它们源源不断的输送给学生们,是老师的荣幸,也是学生的荣幸。
但是,在吸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我们的学生还在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同在他们这个年龄、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郭敬明的《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左手倒影,右手年华》,韩寒的《三重门》,乃至于来自韩国的可爱淘的《那小子真帅》等,还有一大批名目繁多的校园青春系列作品,它们的贴近校园、贴近学生生活,在学生中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阅读热潮。且不说这些作品的文学水准高低如何,传递的人生观、世界观良莠如何,如果能开设以它们为主题的专题课程,恐怕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对学生加以合理引导,促进他们的思考。这与选修课关注学生人文性的目的是不相违背的。只不过,这种带有另类性质的课程能够获得广大老师的认同吗?
二、面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思考
从语文学科自身的角度而言。语文学科的功能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前者立足于学科中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影响、熏陶,后者侧重于专业的技巧、技能等方面。两者本应是和谐的统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辅相成。现行的素质教育呼唤着人文性。但是,在高考制度和评价制度还未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前提下,必修课上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总得不到足够重视。选修课的开设弥补了这一缺失。学生可以从中感受母语巨大的文化魅力,扩大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的重要补充。
新课程对语文的选修课提出了几个模块,如: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从中又衍生出许多系列,如:古代文学常识系列、古代散文选读系列、外国文学系列等。面对如此多样的选修课,我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再有浪费、脱节的遗憾,而能与学生们一起分享。现在的高中生,也能在文学的殿堂中畅快漫步,汲取人类知识的精华。语文选修课,将为高中生打开神奇的文学之窗。让我忧虑的是,面对高中新课程改革,我有能力上好选修课,为学生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吗?对于选修课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博览群书,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这是准备选修课的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语文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从学科的专业角度来看,文学上包括古今中外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语言上包括语法、修辞、逻辑等。此外,还与诸多非专业学科息息相关,如政治学、经济学、天文学、地理学、哲学、心理学等。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应是“通才”,不能只局限于单一的学科思维方法和能力,而应当具有宽域思维的方法和能力。
所以,语文教师需勤于读书,而且要读很多书。装满一肚子学问,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开阔了眼界,在课堂上才能厚积薄发,信手拈来。当然,这并不是要语文教师做“两脚书橱”,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精”与“博”的关系,学以致用。
2.精挑细选,培养整合材料的能力
确定了某一专题后,往往会找到许多现成的相关材料,但是不能简单照搬照抄了事。选修课不像必修课那样有较多学习的要求,它对学生的约束力较小,所以首先必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由于学生只是高中生,接受能力毕竟有限,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还需提高,所以,应选择适合他们的内容,重新加以整合。而把握的“度”,不妨借鉴必修课的内容。
3.细心揣摩,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学会筛选材料,还需细心揣摩,多思考、多研究,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只是纯粹的人云亦云,教师就成了“传声筒”。如果能够在尊重史实的情况下,适当融入自己的见解,凸显个性光彩,不仅能促进教师更加深入的了解文本,而且教师也将成为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好榜样。
4.,重视选修课内容的人文性
篇9
【关键词】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语文选修课准备思考
一
语文学科作为母语学科,是选修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
从语文学科自身的角度而言。语文学科的功能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前者立足于学科中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影响、熏陶,后者侧重于专业的技巧、技能等方面。两者本应是和谐的统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辅相成。然而对高考升学率的片面追求,导致教师在上课时将精力过多放到后者身上。在今天声讨应试教育弊端的同时,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功能被提到了相当的高度,现行的素质教育呼唤着人文性。但是,在高考制度和评价制度还未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前提下,必修课上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总得不到足够重视。选修课的开设弥补了这一缺失。学生可以从中感受母语巨大的文化魅力,扩大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的重要补充。
从学校整体课程设置的角度而言。社会、学校都大力提倡人文教育,强调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科是体现人文氛围的最主要的课程,而语文又是文科中最能体现人文关怀与人文素养的学科。所以,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是重中之重。
二
新课程对语文的选修课提出了大致的几个模块,如: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从中又衍生出许多系列,如:古代文学常识系列、古代散文选读系列、外国文学系列等。
面对如此多样的选修课,我既高兴又担忧。
高兴的是,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再有浪费、脱节的遗憾,而能与学生们一起分享。现在的高中生,也能在文学的殿堂中畅快漫步,汲取人类知识的精华。语文选修课,将为高中生打开神奇的文学之窗。
让我忧虑的是,面对高中新课程改革,我有能力上好选修课,为学生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吗?
三
对于选修课的准备,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博览群书,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这是准备选修课的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语文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从学科的专业角度来看,文学上包括古今中外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语言上包括语法、修辞、逻辑等。此外,还与诸多非专业学科息息相关,如政治学、经济学、天文学、地理学、哲学、心理学等。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应是“通才”,不能只局限于单一的学科思维方法和能力,而应当具有宽域思维的方法和能力。
所以,语文教师需勤于读书,而且要读很多书。装满一肚子学问,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开阔了眼界,在课堂上才能厚积薄发,信手拈来。当然,这并不是要语文教师做“两脚书橱”,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精”与“博”的关系,学以致用。
2.精挑细选,培养整合材料的能力
确定了某一专题后,往往会找到许多现成的相关材料,但是不能简单照搬照抄了事。选修课不像必修课那样有较多学习的要求,它对学生的约束力较小,所以首先必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由于学生只是高中生,接受能力毕竟有限,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还需提高,所以,应选择适合他们的内容,重新加以整合。而把握的“度”,不妨借鉴必修课的内容。 转贴于
3.细心揣摩,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学会筛选材料,还需细心揣摩,多思考、多研究,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只是纯粹的人云亦云,教师就成了“传声筒”。如果能够在尊重史实的情况下,适当融入自己的见解,凸显个性光彩,不仅能促进教师更加深入的了解文本,而且教师也将成为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好榜样。
4.,重视选修课内容的人文性
既然由于高考的原因,必修课上较多关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那么在此基础上,选修课将更重视人文性。比如:也许在必修课上,学生只知道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家之一。那么,在选修课上,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一贬再贬,浪迹天涯,他谪居黄州,忧谗畏讥,他泛舟赤壁,浩歌江东,他关心民疾,兴修水利,他胸怀旷达,文学创作光照千古。
四
对于语文选修课,我还有一些感到困惑的地方。
1.授课方式是讲解式好,还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好
一方面,选修课的时间相对不多,一个专题的容量却很大,要在短时间内学习完一个专题,由教师直接讲解是一个好办法。但是这样一来,学生又回到了教师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好吗?
另一方面,采用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确认,却需要大量的课堂时间,这样,在规定时间内,不仅专题内容需减少,而且可能会影响到必修课的学习时间。
这一组矛盾,该如何解决?
2.学生会真正投入到选修课的学习中,确保学习效果吗
尽管选修课的开设,重在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尽管选修课有考试、学分的制约,但是与高考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语文学科历来对学生起到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没有显而易见的短期成效。那么,在高考重压之下,在必修课学习时间也已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学生会安心学习吗?
3.是否能够将选修课的文化视野拓宽,开设贴近学生的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明珠俯拾皆是。我们民族曾经出现过无数了不起的人物,产生过无数璀璨夺目的文学作品。一份如琼浆玉液般的精神养料,能够经由语文教师之手,将它们源源不断的输送给学生们,是老师的荣幸,也是学生的荣幸。
但是,在吸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我们的学生还在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同在他们这个年龄、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郭敬明的《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左手倒影,右手年华》,韩寒的《三重门》,乃至于来自韩国的可爱淘的《那小子真帅》等,还有一大批名目繁多的校园青春系列作品,它们的贴近校园、贴近学生生活,在学生中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阅读热潮。且不说这些作品的文学水准高低如何,传递的人生观、世界观良莠如何,如果能开设以它们为主题的专题课程,恐怕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对学生加以合理引导,促进他们的思考。这与选修课关注学生人文性的目的是不相违背的。
篇10
[论文摘要]为了更好地在民族地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实施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调查民族地区高中生的探究精神以及他们对当前民族地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评价既能揭示民族地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弱点所在,又能为教学实验提供依据。
一、引言
探究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挑战,敢于付诸探究行动的精神状态。“教育中最可宝贵的精神是探究精神,探究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是一种教育精神”。它既是一种学习精神,也是一种教学精神。作为学习精神,学生作为探究者,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下,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作为教学精神,探究反映的是教师积极探究教学问题,追求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精神状态和行为取向;教师的探究精神不但表现为课内的行为,也表现为课外的行为。课堂教学中的“探究精神”是指在教师采用探究性教学或类似于探究性教学的课堂环境下,学生在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和创造精神。在课外则表现为,自尊自信,在教师的指导下,排除干扰、自我调控、自我探究、主动学习和发展,以提升自己的探究创新精神、实践操作能力和完整个性的上进与追求的精神。
为了更好地在民族地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实施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调查民族地区高中生的探究精神素养,包括问题意识、质疑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实践意识和能力;探究意识和能力;主体意识等方面,以及他们对当前民族地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评价(问卷、访谈)就显得非常必要。WWw.133229.CoM
二、问卷调查及访谈对象
河池市第三高级中学的生源主要来自“东巴凤”(东兰、巴马、凤山等县的简称)革命老区和毗邻的大化瑶族自治县。学生中壮族居多,其次是瑶族、汉族,还有少数水族、侗族、毛南族、松佬族。“东巴凤”和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四县均属国家重点扶持的“老、少、边、山、穷、库”贫困县,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四县境内居住着壮、瑶、汉等12个民族。长期生活在这块长寿带上的壮、瑶等民族,登山履险,烧舍耕种,繁衍生息。四县境内壮、瑶、汉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这种人文地理特征决定了各民族必然要与其他民族发生频繁交往关系,形成了既有杂居融合性又保留着各自民族独特个性的文化。“东巴风”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大会战极大地改善了老区教学硬件设备,但老区的教学水平还很落后,学生人学成绩比较低。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对象颇具我国民族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共性。
1、问卷调查的对象:该校2005级有10个教学班,学生人数为503人,以他们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笔者任教班级为(1)、(2)班,系该年级的重点班,学校是根据学生中考成绩排在前一百名随机搭配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笔者只统计该年级参加问卷调查的503人中的(1),(2)班的100人(两班人数均为50人)作为抽样调查结果。笔者任教的2005级(1),(2)班学生情况见表1—1:
2、通过对河池市三高的六位政治教师和2005级(1).(2)班随机抽选的8位学生的座谈访问,收集调查资料。
三、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结果的总结与分析
1、问卷调查情况
(1)问题意识和质疑习惯状况(见表2—1)
(2)创新意识和能力状况(见表2一2)
(3)实践意识和能力状况(见表2一3)
(4)主体性和合作性状况(见表2一4)
(5)学生对政治课教学的评价状况(见表2一5)
(6)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状况(见表2一6)
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以上各项调查虽有学生主观因素的影响,但统计结果与教学观察基本一致。从抽样问卷调查结果看,与其他地区高中生相比,民族地区高中生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左右,表现出更明显的唯师是从,知识面狭窄,能力低下,创见贫乏的特征,这与知识社会对人的创新素质与能力的要求相距甚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民族地区高中生自学能力较差,问题意识淡薄,缺乏质疑精神和探究意识。2004年上海市第三女子高中政治教师肖英,就学生的问题意识状况作了一次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经常对教材的内容和老师的上课提出疑问”的比例仅占被试的7.14%,而这7,14%的学生,被问及为什么会提出疑问时,近半数同学选择了“老师不断启发和要求”。就“你在哪些学科主动提问较少”一问,调查显示,文科要远远大于理科,而在文科中,政治、语文学科要远远高于外语。相比之下,本次调查的第2题c选项为5%;第1,2,3,4,5,6题b选项均超过50%;第19,20题的a选项和b选项同样超过50%,其中最高达77%;第19,20题的b选项总共才9%。说明民族地区高中生不善于自学,更不善于在自学中和有问题处提出问题。唯师是从,唯书至上,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更不敢怀疑权威和书本,探究意识极度贫乏,探究能力低下。第1题的d选项极低,只有2%;第5题的a选项明显低于c选项;第3题b选项的高选率也正好与课堂观察、访谈了解相一致。
(2)民族地区高中生发散思维相对萎缩。创新意识中发散思维最重要,没有对问题的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循规蹈矩,就不可能有新的发现和创新,第7,8题显示民族地区高中生发散思维品质低下、创新意识缺乏,不善于独辟蹊径、另选方法。这可能与民族地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和追求“标准答案”有关。如第9题中56%的高中生依然认为学习知识比掌握方法更重要,9%的学生选择d选项,只有35%的学生选择c选项,表明缺乏探究创新的意识和观念。
(3)民族地区高中生缺乏实践意识和能力。第11,12题反映民族地区高中生缺乏实践意识,不能将所学知识与学习、生活实际相联系,知识与实践相脱节。第11题中选择c选项的人数比选择a选项的人数要多也说明了这一点,同时也说明很多民族地区高中生并没有将社会调查看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过程,明显缺乏实事求是和科学探究精神。
(4)民族地区高中生的主体意识淡薄。第4,13题反映民族地区高中生学习处于被动地位,知识以老师传授为主,多数学生学习时仍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问什么,他们就想什么;老师讲什么,他们就听什么。民族地区高中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很弱,也缺乏主体的参与能力,如第13题选择c选项就占26%。说明他们知识面偏窄,缺乏自主探究问题的精神和能力,从第4,13,14,15题就可以反映出来。相比之下,其他地区大多数高中生渴望成才,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自尊自强,自信自立,有乐观豁达的良好心态,独立意识与竞争意识较强,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标准衡量是非曲直,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如福建沿海开放城市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现状的调查显示:93.6%的高中生认为“学习好必须依靠自己”,70.68%的学生表示“喜欢竞争”。值得注意的是:从本次调查看,同是民族地区,从民族上看,壮民族学生比其他民族学生各方面的素养略优;从性别上看,女生比男生更愿意与他人交流;从城乡生源看,城镇户口学生各方面的素养远远优于农村户口的学生。
(5)民族地区高中生对思想政治教学现状表示不满。在高中阶段的各门学科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学习态度淡漠的情况最为严重。2004年在上海市第三女子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肖英的调查中,高中生普遍对思想政治课难以产生兴趣,认为“政治课只要坐着听,不需要动脑筋、提问题”,认为“政治就是受教育,只要点头就行了,不需要提出异议”。而本次调查的第17,18题反映民族地区高中生也同样不喜欢当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他们更喜欢快乐教学课堂,喜欢师生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希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联系。第17题的c项选择率为零,说明该校教师未曾进行探究精神的教学实践,学生也就未曾接受探究精神的培养,并对其缺乏了解,谈“探究”色变,无一人选择c项。在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态度上大多数民族地区高中生是感兴趣的,但应该注意,有7%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22%的学生选择了“不得不学”,而“很感兴趣”的选择率只有巧%。如何提高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这个问题,应引起民族地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高度重视。改变民族地区落后的教学方式,实施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素质教育,理论联系实际,让他们在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氛围中学习,这才是改变民族地区高中生思想政治学习状况的最佳途径。
诚然,造成上述民族地区高中生探究精神素养贫乏的原因很多,民族地区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是不是其中原因之一,需要对民族地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二)访谈调查结果的总结与分析
1、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请六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和八位随机抽选的2005级(1),(2)班学生谈谈对现行教材和课堂教学改革的看法,了解河池市第三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寻找导致高中生探究精神素养贫乏和阻碍高中生探究精神养成的原因,为教学实验提供指导。
访谈时间:2005年10月13日、20日、25日、28日,2006年12月25日、27日。笔者利用业务学习时间与高中政治教师进行访谈,结果如下:
(1)对高中政治教材的看法。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要想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就必须了解现行政治教材。他们认为现行教材的特点:一是知识与能力相结合。该教材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同步协调的发展,始终把知识与能力有机地渗透和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生成。课堂教学基本实现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吸收—贮存—再现”转变为“探索—研究—创新”,逐步实现由简单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再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面对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教师可以不直接讲解,而是让学生“阅读问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回归问题—反思问题”,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也就是说,这是现行教材最大的优点,为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供基础。二是导与学相结合。以往教材内容的安排多以知识逻辑为主线,其中的章节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学的单元,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无一变动地成为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我们民族地区教师的授课方式基本是“满堂灌”,即灌知识、灌方法,没有师生互动,更谈不上激活感悟,启迪智慧,挖掘潜能。但与过去相比,现行教材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费尽口舌、半天解释不清的东西,现在让学生一看便知,极大地丰富了政治课堂教学的表现力。如教材中大量的黑体字、楷体、宋体、名人名言、图片、漫画、资料卡,以及【想一想】【忆一忆】、【说一说】、【试一试】、【议一议】、【阅读与思考】等多种形式,作为教材的辅助材料,学生能主动地从看、想、议、说中进行学习,从而得出结论,与过去使用的教材相比,现行教材是比较好的,但要与进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配套相差甚远。三是现行教材的知识体系在安排上是先部分后整体,先原理后应用,先世界观后方法论,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但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方面仍显不足,多数问题仍由教材直接给出,研究思路也是教材直接呈现,对课堂教学进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开展很不利。
(2)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看法。基础教育在短短的五十几年里,进行了八次轰轰烈烈的改革,教学理论换了一茬又一茬,而民族地区的课堂教学和十几年前相比没有多大变化。为什么理论和实践之间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原因在于现行的考试制度。他们一致认为当下课堂教学模式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主要是会考和高考的压力所致,而这一形势又是民族地区一线教师所无法改变的,所以民族地区的教学改革空间非常有限,只能在保证两考(会考高考)的前提下进行。最后他们一致认为:首先,要培训和提高民族地区政治教师的素质。针对当下课程改革,民族地区教师因素是新课程标准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和极重要的可变量。教师不仅是新课程理念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也是新课程精神的执行者;新的课程理念是否能够得到准确理解,新的课程内容是否能够得到贯彻落实,新的课程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是否能够高效培养,所有这一切最终都要落到一点,那就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在民族地区,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也就是说我们对理念的掌握仅限于一些新名词,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是保留着原有的模式,甚至认为新课程其实就是换了一本新课本而已。其次,重塑民族地区师生关系。针对当前民族地区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师生关系错位的现实,有几位老师都提到政治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民族地区课堂教学中不应突出“教”,应突出“导”和“学”,民族地区政治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一种活跃的、师生平等的课堂氛围,以唤起民族地区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进行发散思维,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基础。
2、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笔者利用课余时间与八位随机抽选的学生进行访谈,结果如下:
(1)对高中政治教材的看法。高一(经济常识)的政治课本看得懂,课也听得懂,就是考不了高分;懂得自己也是一个纳税人,很自豪;但始终弄不明白的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上涨的部分与下跌的部分为什么是均等的?生活中商品交换更多的是不等价交换,为什么说商品实行等价交换?高二(哲学常识)的政治课本每个字都认识,但组成一句话却不知究竟,看得懂文字却弄不明白它的意思;预习时似乎就理解了,但听老师讲解之后反而增加了诸多的不理解;不厌其烦地看、念、背,考试后却发现选择题的误选率更高;以前半夜醒来,忽闻窗外风吹草动的声音,心里总是发毛,现在,当我害怕的时候,我就唠叨这样一句话—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鬼神的观念不过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罢了,但唯物论为什么是正确的,唯心论为什么是错误的?书本一直没有说明白。学生还希望书本能否多一些生动活泼的字眼、案例和图画。
(2)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希望。在小学、初中的政治课堂上老师很少提问,到了高中政治老师还是很少提问,老师总是讲呀讲,我们只能听,不能问;老师什么时候提问我们,或者什么时候我们能在课堂上随时向老师提问?在课堂上随时向老师提问可以吗?其实我们也提不出什么问题,但我们还是希望老师多举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以题目巩固理解,对于材料分析题,多讲些答题的思路和方法;有的政治老师说话的口气如同上帝真理一样,给人的印象就是学了他的政治就会超凡脱俗,我们愉快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