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范文
时间:2023-05-29 15:0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孔子;“仁学”;“人本位”;美;善;现代意义与价值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孔子算得上一个伟人,他不仅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孔子的文艺理论思想虽无专著论述,却贯穿了他的整个思想,不仅逻辑严密而且自成体系。孔子的文艺思想散布在《论语》中,主要涉及了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的关系,文艺批评的标准,文学的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以“人本位”和爱人为基础和核心的“仁学”思想。
一
到底什么是“仁”呢?仁在《论语》中出现过就有109次,孔子对于“仁”的解释也有很多种。孔子在《中庸》中对仁的解释是:“仁者,人也。”这算是中国振聋发聩的第一声呐喊,第一次把人摆在如此重要的高度与地位,仁就是把人当人,就是“人道”,以人为本,“人本位”,而不是神本位,天道主宰一切。这在孔子生活的新旧交替动荡不安的春秋末期,不能不说是一种创举。在不把人当人的奴隶社会末期,旧的制度,观念发生动摇变化,而新的社会关系尚未形成,孔子第一次把人的地位和作用旗帜鲜明的呼喊出来。
西方,也一直在追寻这世界的本质。从古希腊的“水”,“数”“气”到中世纪的神学,近代的理性,直到现代人本主义倡导的人才是主宰宇宙世界的主体。西方先哲花了两千年才达成的共识,而我们的孔子早在两千年以前就有了这一先见之明,不得不让人佩服孔子思想的前瞻性。
以人为本,活成个人样,而不是动物,这是孔子对“仁”的最精辟也是最透彻的本质解释。把人当人,一切的文艺作品首要的是满足人的本质要求,合乎人类的生存目的。文艺首先应当是人的文艺,必须反映人类的情感,道德,观念,思想,诉求,这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尊重并肯定人的价值,在现代显得尤为重要和难能可贵。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但是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乏。到处是灯红酒绿,物欲横流,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充斥并泛滥人们的精神家园。过分强调物质上的满足,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东西。人怎么样才能活出人样,怎样才能摆脱动物属性?
其实我们应当从两千多年的孔子那儿汲取智慧,为己所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应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首当其冲的应该属孔子“仁学”的复兴。孔子的“仁学”第一教会我们的便是人,成为人本身,以人为本。
二
“爱人“是孔子“仁学”的灵魂和内核,也是根本所在。孔子在回答樊迟什么是仁时,提出了“仁者爱人”的重要命题,也是“仁爱”的精髓。孔子的“仁者,人也。”首先把人当做人来看待,这是仁学的前提,也是基础,在此基础上把“爱人”作为仁学的灵魂和核心,把爱人作为仁的出发点和根本。这样,以人本位和爱人为核心的“仁学”精神就已经基本确立了。
仁的主要意义是“爱人”,要爱自己,爱别人。既要爱自己的家人,也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后来的“泛爱众而亲仁”爱一切众人。仁学的“爱人”是宽泛的,也是广博的,是众生平等之间的爱,是不怨天尤人的乐观的爱,也是以德报怨的宽容的爱。
怎么才能做到仁呢?爱人还不够,由此扩展到家国,天下,孔子把仁的内容,修行方法也一一解答。仁的基本的内涵有孝、悌、忠、信、诚、恕、敬等等,这些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品质修养的必备条件。怎么才能修行成仁呢?在《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又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要求人人都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孔子建立起他的道德伦理体系。
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现实世界的真实映照。好的文艺作品能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能引导人们积极向上,更能改善社会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如果我们的文艺能够继承和发扬孔子仁者爱人的精神,少一些娱乐嬉闹,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些靡靡之音,多一些人文情怀;少一些暴虐血腥,多一些人道主义。如果人人都多为他人着想,做到孝、悌、忠、信、诚、恕、敬;如果人人都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人人都能仁者爱人,泛爱众为仁。人们的灵魂还会不能安歇吗?精神家园还会被拜金主义侵蚀吗?人们的道德底线还至于被浮华的世界冲垮吗?
三
孔子在文艺批评和美学上的主要思想是注重美和善的结合。“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子主张既要“尽美”,又要“尽善”,使美与善完满地统一起来。美与善结合起来评价文艺作品,是孔子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也高度契合了文论所强调的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是美学的观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把文学艺术纳入到他的整个社会结构理论中,明确指出文学艺术是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1](p15)文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马克思将人掌握世界的方式概括为四种,即科学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的,即精神的。[2](p39)文艺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审美意识形态。
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中提出,并在《至斐・拉萨尔》中称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是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他说:“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3](p257)所谓美学的观点是指:一切文学作品都是审美的作品,是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结果。在评价文学作品时要看作家的创作是否符合艺术的规律和遵循正确的美学的法则,是否有艺术独创性和较高的审美价值。[4](p352)这与孔子提出的善和美结合的标准是一脉相承的。
文艺是一种具有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特殊意识形态。大的方面来说,文艺能够囊括宇宙苍穹,对现实人生的清醒关照,探寻人类的生存目标和最终去向。小的方面来说,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人们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
真,善,美,是世界永恒的主题。尽善尽美是孔子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也是人类基本的价值取向。美和善的结合,按照美的规律来关照世界,反映生活,这点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指导借鉴作用。
文艺应当关注当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意义,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爱人,泛爱众,引导人们讲礼乐,讲谦让,讲诚信,讲友爱,讲和谐,以积极向上为荣,以堕落腐化为耻。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做到尽善尽美,这样才能够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孔子的文艺思想的现代价值与意义所在。(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篇2
关键词:孔子儒学;政治思想;认识
孔子儒学产生的背景是顺应当时历史社会发展要求,在当时具有一定伦理思想以及治国学说,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政治思想。孔子的儒学思想经过多年发展在后期有所改变,对孔子儒学思想的认识应该结合当时孔子的思想以及后来演变的儒学思想,并将这种思想放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把握思想的内涵及本质精神,而不是过于拘泥在一些固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具体主张和结论。
一、孔子儒学思想的特质及其现代启示
孔子的儒学思想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是具有很强烈的时代印记的,其中也蕴含了丰富的政治思想,但是由于当时历史环境的约束,孔子的儒学思想中不免会有许多思想在当今看来具有落后性。但是探索其思想精髓,还是对现代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其实和借鉴意义。
(一)孔子的儒学思想中具有现实批判精神
孔子的儒学思想在形成初期十分侧重于社会制度的完善与和谐,也十分重视社会政治实践学说,孔子的儒家学说既参与到了现实政治中,但又与现实政治不能混为一谈,而是保持着强烈的批判精神,并且希望借助于道德方面的理想去转化为现实政治。研究学家认为,在孔子儒学思想中反射出的众多批判性精神都是对当时封建社会的一种反抗,表达了人们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改革希望。孔子思想中的批判精神是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出发,既包含了对现实社会生活中人性的负面因素和表现进行批判,也包含了对现存的政治体制和统治秩序的批判。孔子思想中的批判精神不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落后,它会一直存在影响着后世人们。
(二)孔子的儒学思想中具有积极创新意识
孔子儒家学说中贯穿中心的有两个字:“礼”和“仁”。从这两个字中可以折射出孔子思想的创新性,虽然在孔子思想中十分推崇“周礼”,但是并没有照搬周礼的所有思想,而是将自己独到的见解融合在“周礼”中,对其进行适应社会的改造工作。
(三)孔子的政治思想注重社会制度的完善和谐
首先,从人心性的角度看,孔子的思想并没有局限于人的内心世界,而是将所有外在的事物解决都放在了内在的生命和心性上,并引导人性朝着好的方向去转变。孔子思想中强调的“礼”与“仁”相对于当时比较严苛的法学思想对比更为重视社会制度的完善及和谐。但是孔子思想是当时社会环境的产物,与现代社会制度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去认识去思想的可取之处,对于F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孔子在儒学思想中体现出的治国思想对我国目前在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以及进一步完善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各项社会制度中起到了积极的现代启示。
(四)孔子的政治思想强调了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
孔子的政治思想与伦理道德思想是紧密结合的,这也是孔子一直以来所推崇的“王者之道”,其思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大同和谐社会理想。在孔子是思想中一直强调要“仁者爱人”鼓励成员之间相互团结、关爱,希望天下统治者实行“仁政”。孔子在这些思想以及表达中都反映出了强烈的道德元素,这些积极的部分是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的。
二、在发掘孔子儒学思想中现代价值时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注意将孔子的思想传统与现代政治思想理论相结合
孔子政治思想的产生以及应用是受到当时历史环境和条件的影响,是历史的产物,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过程中,我国将西方文化中存在的一些弊端过于放大,从而极力强调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以及优势性,从而将两者对立起来,这种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不能沿用和借鉴的。无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具有其强烈的时代背景及历史约束的,但也有其可取之处,因此在借鉴思想的同时应该结合现代政治思想理论,既能正确体现出儒家思想的理念也能实现思想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的现代思想理念。
(二)孔子儒学思想精神永久传承
孔子的儒学思想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经受到了一定的挫折,我国在革命期间也曾经掀起打到孔家店的热潮,但是在一定时期过去后,人们开始重新思量孔子思想所包含的进步性意义,人们开始意识到,对传统文化和思想并不能一味的全盘否定,而是吸取其中精神精华,剔除糟粕落后的思想。孔子儒学中所传达的政治思想虽然产生于封建社会,但其中的精神和内涵仍然值得现代社会去借鉴。
三、总结
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时期逐渐形成的一套治国之道,其中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时局具有进步意义,同时也影响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在孔子政治思想中所涵盖的那些积极因素,会以不同的思想表现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政治、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论语;和谐思想;现代价值
和谐理念在《论语》中是作为一个丰富的思想体系出现的,和谐思想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它也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来源,人类想更好的生活下去,也必须对中华传统的“和”文化有更科学地认识和借鉴。
一、和谐思想溯源
事物的本质是由事物的起源决定的,所以追溯和谐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也是十分必要的。
关于和谐思想最初的意义到底是指的什么,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性的话题。有两种主要的说法,一是指一种在音乐上的调和境界,是连贯一致的韵律,互相配合的各种乐器通过交错发出的不同音符,优美和谐的乐曲就被演奏出来了,这就是“乐之和”。二是指“美味佳肴由多种成分相济而成”,这就是“食之和”的由来。
“和”在春秋时期已经变得非常流行。此时颇值得重视的是孔子的说法,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是继承了前人的思想。从总体上说,“和”被思想家们普遍定义为是在相互之间差异和分歧不被否认的基础之上,在人与人的相处和各种其它的相互关系中维持人伦关系的。
二、《论语》和谐思想的内涵
《论语》体现出多方面的和谐思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它归结为和谐的个人身心、和谐的家庭、和谐的社会的三方面。
(一)和谐的个人身心。《论语》启迪我们自身,要在现实生活中保持态度的积极、心境的快乐、心情的愉悦,这样才有可能做到心态和思想的和谐,要对利与欲、义与利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只有提高了个人素质,达到了身心的和谐,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论语》中有很多章句都阐释了个人身心的和谐,从这些章句中可以看出,身心和谐的实现,加强自身的修身是首要的,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和明辨对与错的能力。通过不断地自我学习和向他人学习,我们要心存善念,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弥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我们要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今天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中,我们更加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把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动力,才更容易达到内心的和谐。其次,对待富与贵也要有正确的态度。孔子认为富与贵是合理存在的,是人追求和欲望的正常表现,但如何正确追求富贵是其中的关键问题,要取之有道。在对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正确的方法去获取富贵的人表示肯定的同时,孔子对唯利是图,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一味追求物质利益的行为也是持反对态度的。最后,孔子认为身心和谐是一种人生价值,强调每个人都应有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坚强的意志,努力实现人生更大的价值。同时在生死攸关的时候,还能够将生死置之度外。
(二)和谐的家庭。家庭是社会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社会的细胞。如果家庭不和谐,社会也就不会和谐。和谐的家庭是《论语》和谐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关系中的行为规范有很多,“孝悌”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对于家庭成员来说是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
《论语》中关于“孝梯”有很多章句,在家庭生活中,要对父母敬爱、对兄弟友爱,使孝梯变为人们心中自觉的道德活动,使尊老爱幼和和睦相处能存在于每一个家庭之中。整个社会的和谐需要家庭和谐的积极促进,大国家的和谐需要小家庭的和谐的维护。
(三)和谐的社会。整个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个人和家庭的和谐。只有个人和家庭和谐了,社会才能真正和谐。《论语》中和谐思想有一个最终的追求目标,那就是社会的和谐。社会是由许多个体汇集而成的有组织有规则或纪律的相互合作的生存关系的群体,各个部分和要素在社会系统中只有都处于一种和谐一致的状态,才能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论语》中牵涉到的社会和谐包括和谐的社会群体,和谐的民族和国家。
三、《论语》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
和谐思想在孔子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孔子生活在一个时代,我们今天生活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所以《论语》中体现的和谐思想是不同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思想的,这也就使我们应更加理智地看待有关于《论语》中的和谐思想应怎样发挥其现代价值的问题,完全否定是不正确的,全盘照搬更是不明智的,正确的做法应是吸收其精华的部分,摒弃其不适应时展的部分。
(一)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吸收借鉴的重要理论资源。从理论的方面说,事物的本质是由事物最初的起源决定的。一些重大政治方针是可以代表社会的发展方向的,而这些方针的产生,既是与某一具体时代密不可分的,同时也对历史上的思想资源有或多或少的参考和借鉴。现在我国正在大力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政策的产生,也是建立在对先前思想资源的吸纳和整合上的。从这点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思想提出的理论渊源,就来源于和谐思想,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要积极实行,深化改革也需进行理论探讨。人们在解决现代社会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时也只把眼光局限于当下的社会中,如何突破这个问题,而能够从中国自己本身的理论资源中得到更多的启示,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课题,这也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明智选择。当前中国仍然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在这种转型过程中各方面都有巨大的改变,中国社会存在的许多问题也都暴露了出来,诸如越来越多的人只关注经济利益,致使个人的道德水平不断下滑;只重视物质文明的建设,而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等丑恶现象和行为不断发生。现在中国社会正处于巨大的转型时期,进行整合是十分必要的,而社会文化就是整合的一个有效的手段,目的就是要使社会结构更加合理,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使社会和谐这个最终目的尽快实现。而在个体道德修养的完善、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论语》中的和谐思想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内容。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使人类的心灵不再那么健康。现代社会天、地、人、我变得越来越疏离,许多人都经不住商业利益的诱惑,欺诈,不诚实不守信等不道德行为屡有发生,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才能使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开展起来,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一个个具体的社会成员组成了整个社会,每一个具体成员的道德素质水平高低都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状态。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都是《论语》所重点体现的和谐思想,人的道德自觉和自律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在经济转型时期,这些都对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修养有很大的帮助。
《论语》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过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中国文化的精神品格得以塑造,同时也适用于现代社会,为人类社会更好地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启发。(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何香荷译注.《论语》[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
[2] 刘卫琴.论语的和谐意识[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 夏向东.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前进论坛,2005,(5)
篇4
【关键词】:儒学核心价值 价值观教育 大众文化
一、关于对儒学核心价值的讨论
近年来,随着儒学热的兴起,儒学的核心价值观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概括起来关于儒学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一下一个方面。
(一)以“仁、义、礼、忠恕、道”为代表的道德价值观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把先秦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称为经典儒学,把宋明时期以王阳明等为代表的心学成为新儒学,其核心价值归纳为“道(积极入世、经世致用)、仁、义、礼、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杜维明教授在回答什么是儒学的基本精神和核心价值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儒家的核心价值和学术传统向来都是指向经世致用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也是儒家的一贯立场。2010年6月在台北召开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儒学交流研讨会”汇集了两岸百余名学者共同讨论儒学的核心价值,并认同“仁”是儒学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仁”的范畴贯穿儒学的全部价值体系,仁的本质是“以己推人”的忠恕之道,用于人际是推己及人、仁者爱人,用于政治是仁政德治、协和万邦,用于自然是仁民爱物、万物一体,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是约礼入仁、敬而远之。国际儒学联合会宣传出版委员会主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于建福认为,“道”是儒学的终极价值。在儒家学说中,反映终极关怀的终极价值可以用“道”来概括。
(二)以“德”、“文”为代表的生命核心价值观
“德”与“文”是孔子的生命核心价值。台湾大学齐益寿教授认为,从孔子最赞赏一生并无事功的颜渊,从孔子在与众弟子言志时惟独赞同许曾点的“沂水春风”之志,从孔子于匡、宋、蔡三遭危难而能坦然无惧,从孔子所言“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等话语,均不难看出“仁德”与“文德”是孔子的生命核心价值。
(三)重视人格尊严教化
“人格尊严”是孟子突出强调的基本价值。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于建福教授指出,人格何以尊严,如何赢得和保持人格尊严,历来是儒学关注和探究的重大问题;孟子基于人性本善、人格平等、人格独立,特别注重人格尊严,鄙夷“自侮”、“自贱”人格,倡导“爱人”、“敬人”,主张持“君子之守”,养“浩然之气”,修得人格尊严,为当代人格尊严教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
(四)以“和谐”为代表的政治理念
“和谐”是儒家的核心理念。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无论是其礼乐文化观,还是其仁孝修身观,这两个联系密切的基本理论,都可归结为“和谐”二字。南京大学杨明教授提出,以“中”、“和”为表征的和谐思想是儒家的一个核心理念,儒家“中和”理念具有天与地、天与人、人与人、人与己之间的普遍和谐的丰富内涵和实现普遍和谐的基本原则。儒家核心的政治理念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和谐”是其基本精神和理想目标,即以个体身心和谐为基础,进而实现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最终达到国家乃至天下和谐的目标,认为儒家这种修齐治平的治国模式、追求和谐的历史传统及其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大众文化对当代价值观的影响
袁贵仁教授曾撰文指出,价值是指事物的意义,价值观是关于什么样的事物是有意义的看法、观点、态度。研究价值观,不能不研究文化,各种文化的最深层次都是要指向价值观。一切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因此,只有把对价值观的研究放在文化的视野中去才具有研究的价值性和思想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即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体系。而关于儒学的核心价值,出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仁、义、礼、智、信”。传统的儒学核心价值作为五千年来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在当下却遭遇了大众文化的挑战,多种价值观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价值观多元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价值观教育逐渐引起海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
(一)对大众文化的批评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当前国内外的学者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这样几点:
首先,以商业电影、流行音乐、小说、广告为代表的大众文化被受教育程度低的公众普遍消费,而真正的文化却日益式微。这种以技术性、标准性为代表的文化形式强迫公众在闲暇时被迫接受流行文化元素,并限制了公众的想象力。
其次,大众文化消解了高级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区别,扭曲了人们的审美观。以日常生活审美化为例,文化不再以经典为标准,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往往与日常生活过程交织在一起。这种日常性固然可以使艺术打破神圣或神秘性而与公众亲近,但又容易使艺术变得低俗、庸俗或媚俗。
最后,大众文化所带来的消费主义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价值观。消费主义的兴起促使人类告别了节俭生活和按需消费的时代,使人们认为自我价值实现程度的根本标志就是占有物质财富的多少和所消费的商品档次的高低。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评价商品是否具有价值不是看其使用价值而是看它是否符合“时尚”,最终使人沦为“物”的奴隶,从而造成现代人精神上的焦虑、痛苦和压抑。人的需要是无穷尽的,这种无穷尽的需要不可能在消费主义所提倡的物质享受中得到满足,只能在精神的王国中才能实现,在消费主义价值观指导下追求幸福无疑是南辕北辙。
(二)对传统价值观的诉求
大众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求我们必须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有效的价值观教育,而从儒学价值传统中吸取精华更是意义重大。一个民族存在的依据说到底取决于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自然肩负着保持、改造、发展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念,不断向前发展的特殊使命。无论时代对儒学加以利用还是彻底否定,儒学传统都自觉地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孜孜进取的入世精神参与到时代价值确立和变革的过程中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在儒学核心价值中研究当代价值观教育也是历史使然。从而国民特别是在校生能够在价值观多元化,甚至是价值观混乱的时代背景中能够利用儒学精髓,摆脱价值追求的困惑、疑虑、徘徊,确立“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观。
三、当代价值观对儒学核心价值的扬弃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十分重视自己的价值观教育,任何成熟的民族也都需要成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价值观。面对西方大众文化对我国价值观的影响和渗透,我们已经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把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然而,社会主义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不是就一定要抛弃中华传统文化构建新的文化?如果连儒家积极入世的核心价值也遭到否定我们还谈什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叩问自己:是否儒学核心价值就能够担当拯救价值体系重建的重任?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这样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就是以结合我国民族精神以及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构建新的价值体系。
(一)儒学核心价值不能取代核心价值观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中的核心价值确实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内容。但任何带有时代烙印的价值观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阶级性,儒学核心价值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流传千年,一直体现了封建阶级的文化诉求,这种诉求面对当今的市场经济和民主、科学、和谐的时代氛围显示出一定的被动性和局限性。比如儒学核心价值中的以“义”为代表的重义轻利思想,使中国人用处理兄弟关系的准则来作为处理社会关系的规范,使“人治”大于法治;“仁”强调的忍让、宽恕、克制、谦和的道德标准约束了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儒家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可避免地在客观上约束或限制了人生发展目标的多样性;儒家强调和谐、平衡、中庸,因而缺乏竞争的传统;儒家重“道”轻“器”,重人文轻理工,即“君子不器”;儒家所重视的“智”主要侧重人文知识,把对于万物的探究都看作“无用之辩,不急之察”(荀子《天论》)而缺乏科学精神。这些思想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大相径庭。因此,在本质上儒学的核心价值无法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儒学核心价值为当代价值观确立提供智力和文化支持
首先,儒学核心价值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思想传统。儒家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崇尚“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主张“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的操守,提倡晓大义,知情理,讲“诚”、“信”,重礼节,嫉恶如仇,从善如流,忧国忧民的美德,都为中华民旅的精神传统补充了源源不断的养料。
其次,儒学核心价值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越来越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历代的儒家学者始终以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神圣使命,中国历史上的儒家学者始终自觉传播、提供、强调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使得这些价值观念渗透在一切文化形式之中,从而影响到全体民众的文化心理。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牺牲精神,这种道德情操和济世情怀,是中国人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不朽精神支柱。
最后,当代价值观的确立也必须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前提、以儒学核心价值为基础。合理面对儒学核心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制度、政策、思想宣传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和教育实践,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科学民主精神相协调,实现当代价值观同儒学核心价值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5
[关键词]荀子;道德教育;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4-0072-03
在中国道德教育思想史的研究中,先秦诸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一笔宝贵的遗产,而荀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又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部分。在战国末期社会大变革的形势下,荀子不仅继承了孔子、孟子的思想,还在融合诸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教育思想的新观点,实现了理论创新。荀子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身后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正如谭嗣同所说:“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①荀子道德教育思想对于当前我国道德教育思想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仁义至上,以礼为纲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一系列道德教育内容,其中有属于道德情操方面的,如“仁”,旨在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意识;还有属于道德行为方面的,如“礼”,旨在给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准则。孔子的道德教育内容,可以说是围绕“仁”和“礼”扩展开来的。更具体地说,他视“仁”是“礼”的本质内容,“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为此,孔子提出了一系列反映“仁”的道德范畴。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仁义”观。在他看来,“仁”是人们心中应当有的道德情操,是人之为人应当归宿的“安宅”,而“义”则是人们应当行走的正确道路。
荀子继承儒家传统,在孔子“仁”、“礼”和孟子“仁”、“义”的基础上,着重发挥了“礼”这一道德范畴,把“礼”放在更主要的位置。据郭沫若考证,在《荀子》32篇中,没有涉及“礼”的仅为两篇②。荀子生活于战国末年,他从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出发,希望借助“礼”打破奴隶旧秩序,重新规范封建新秩序。荀子明确提出“隆礼”的主张,把“礼”看成是道德生活的最高准则,视礼为修身和治国的根本。荀子确立了以“礼”为纲的道德教育内容,同时并不排斥其他诸方面的道德教育内容,诸如“信”、“义”、“忠”、“孝”、“仁”、“诚”、“慈”、“惠”等,认为这些内容对人的道德教育同样不可缺少。要追寻仁义的根本,只有把握礼,才能得其正确门径,而知礼尤为诸德之纲领。这也是荀子继承儒家道德教育传统的充分见证。
(二)兼容各家,注重实用
战国末期,随着这一国家统一局面的渐趋实现,思想文化领域的“百家争鸣”也接近尾声。先秦诸子虽异说纷呈,但却有着共同的学术源头,且都着眼和服务于现实,彼此间在学术内容、思维方式、审美价值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相通之处,这就为他们在对立斗争中互相借鉴、彼此渗透并适时走向融合奠定了基础。荀子在《致士》中说:“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如何对思想文化进行融合,从而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提供理论论证,便成为思想家们亟待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为此,荀子适应这一社会大变革的客观形势需要,在与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在解诸子之蔽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其长处,援诸子之学入儒,从而综合百家之学,提出了一套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和策略,初步完成了这一伟大历史任务。
荀子对诸子百家的融合,目的在于扬其所“见”,弃其所“蔽”,建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思想体系。首先,荀子吸取百家之学的原则,是看其是否有功用。即是否与改造社会、促进统一的目的相适应以及是否有利于充实自己的学说。其次,荀子认为,吸取也是一种改造。荀子对于诸家之学的吸取并非照搬照抄,而是作了一番改造,经过自己的消化,融会贯通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荀子自觉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通过对百家学说的批判、吸取与改造,成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为儒学适应时代环境,进而寻求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关乎人性,与时俱进
战国末期,秦国逐步吞并了其他诸侯强国,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即将建立。荀子敏锐地感觉到了这种趋势,开始致力于如何将道德教育落实到现实中来,即服务于稳定社会秩序、实现国家统一和巩固封建政权的现实需要。荀子以现实主义精神为指导,强化儒学适应历史发展的能力,从强调人性恶到论证礼义的合理性,完成了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从“内圣”到“外王”的过渡,从而体现出了创新性特征。
1.提出了道德教育起源于人的社会性需要的观点
荀子坚持“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如果放纵本能,而不加节制,各种罪恶将随之而生。认为“善”是人们后天接受“礼义道德”教育的结果。另外,荀子还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特点是“能群”,合群在于定分。在荀子看来,“分”只有作为这样一种等级,与伦理关系之“定分”才意味着一种息争合群之道。
2.提出了道德教育内容的新观点
荀子在“隆礼”的前提下,结合孔子、孟子关于“仁”、“义”、“礼”的思想,提出了一个以“礼”为核心的“仁”、“义”、“礼”三者统一的道德规范体系,成为荀子“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所说的“仁”,也指“爱人”;所谓“义”,是使君臣上下各安其分有所节制,而“仁”和“义”都必须以“礼”为最高准则。这是荀子对先秦儒家所提出的宗法等级道德规范体系的总结,是对孔子“仁”、“礼”说和孟子“仁”、“义”论的突破性发展。③
关于道德教育内容,荀子认为,首先要分清善和恶、荣和辱的界限。
“正理平治”即礼义法度,“偏险悖乱”,指破坏社会秩序。在荀子看来合于礼义法度、遵守社会秩序的行为和品德,则谓“善”;而破坏、背离社会统治秩序的行为,则谓“恶”。荀子把维护还是损害国家的制度作为区分善恶的标准,把善恶同治国安邦的大事联系在一起,而不仅仅局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范围,反映了他对道德在社会治乱中作用的高度重视。荀子认为,人之善恶,不在长相,而在内心。荀子对善恶的评价,是以区分善恶的标准为尺度的,而不是以内心为标准的。
何为荣,何为辱,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思想家,有着不同的观点,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④ 荀子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提出了自己的荣辱观。荀子明确指出:“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他认为,荣与辱的根本区别是安与危,利与害的恒常规律是以仁义为先。以利益为后的人将得到荣耀,以利益为先而以仁义为后的人将得到耻辱。得到荣耀的人永远都会通达,得到耻辱的人永远都会穷困。通达的人永远制服别人,穷困的人永远被别人制服,这就是荣与辱的根本区别。
荀子认为,礼是最高层次的道德,也是根本的客观规律,因此是“公义”。而个人和不同群体的物质欲望则是“私欲”。要教育人们树立“公义”,“以公义胜私欲”,即以地主阶级国家的整体利益为最高原则,个人或局部的利益必须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注重德操的培养和训练,是荀子道德教育的特点。荀子认为,德操是一种尽全尽粹、尽善尽美的道德境界,具有德操的人才是成人。成人具有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能应付一切,万无一失,无不成就。德操不是人所固有的,而是后天努力学习、思考、修养,经过长期艰苦磨炼的结果。培养德操是“以心知道”、“心合于道”的过程,即学习客观外在的“道”,并使之内化为个体道德情操的过程,而不是一味内求所能获得的。荀子所说的“道”,包括“天道”、“人道”,指的都是客观规律性的东西。
二、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是当时各学派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礼法”思想因其阶级性带有陈腐与消极的内容,但在目前,认真研究荀子思想中所包含的具有生命力的精粹内容,并加以改造升华,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道德教育必须以树立荣辱观为起点
认真研究荀子的荣辱观,摒弃其消极因素,挖掘其合理、积极内核,对于我们今天深入地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荀子荣辱观有利于正确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
《荀子·不苟》中强调:“惟仁义之为守,惟义之为行。”荀子看重的是那种道义上的“荣”,而不是势力上的“荣”,这种重“义”轻“势”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荣辱的自我评价标准:那种表面上风光的“荣”有时固然值得追求,但决不能“唯利无义”,不择手段地追求,否则必然堕落为令人鄙夷的势利小人;荣辱有大小之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和一己私利,只有追求道义上的光荣,并将自己的光荣和国家的、民族的利益紧密相连,那才是最大的光荣。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今天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有利于我们传承以奉献精神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总之,荀子的荣辱观有利于我们正确树立“两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荀子荣辱观要求我们要言行一致
荀子的实践观和知行观启示我们,确立和践行荣辱观不仅要“坐而言”还要“起而行”,一定要把培养个人的荣辱观与日常修身处世结合起来。首先,要激发人们的知耻之心,“人不知羞耻,乃不知成人”,引导人们反省内求、自我评价,使人们在内心深处自觉产生正确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渴望,进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其次,行高于知,要通过反复实践巩固已有的正确的荣辱意识和荣辱观念,最终化为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我们要自觉“明荣辱之事、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个人自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
3.荀子荣辱观告诫干部必修官德课
荀子在《荀子·正论》中主张“仁人在上”,“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重品行,修官德”乃是从政者的生存修身之本,为官者只有具有良好的“官德”和“品行”,才能摒弃私心杂念,踏踏实实为民服务,从而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从政者要成为清官廉吏,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积极加强自身修养,注重官德的养成,把握正确的道德取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更应注重加强官德的修养,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格,始终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自己工作成绩的检验标尺。因此,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官德作为必修课,不折不扣地践行荣辱观。
(二)道德教育必须以树立义利观为核心内容
苟子认为,欲望是人的生理需求,本无善、恶之分,只是因为顺着这种本性发展下去,就会破坏社会整体的利益,所以它就变成了恶。因此,他提出“明分”,并确立“先义后利的”基本原则,用来处理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或集团利益之间的矛盾。从社会整体利益来讲,荀子既反对孟子“言不及刑”的思想,也反对墨子“寡欲”和道家“去欲”思想,认为只要人们按照“先义后利”的原则行事,也就能得到应得的利益,也就是说,取财获利必须经过正当的途径,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反对“不义之财”、“取利无迫”。这其中包含的“取利有义”思想、“利民”思想、“见利思义”思想等,无论是作为一种人格理论,还是一种经济政策和立法的指导原则,都有其积极的正面价值。
如何在发展中做到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活动中必须对双重效应作此合理的调适。而指导这一调适的根本点在于社会成员对“义”和“利”关系的道德认识上。合法有道地求“利”才叫“利”,利益的合理分配叫“义”。这就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规范要维护利益主体的“利”;同时又要求利益主体不仅要遵守法纪,还要在道德认识上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三)道德教育必须走德法并举之路
荀子认为,统治者只有隆礼重法,方能治理好国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并正确处理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相互关系,既重视加强法制建设,又不放松思想道德建设,发挥伦理精神和道德规范对社会秩序的调整和保障作用;发挥二者对社会个人的内在约束作用;发挥道德教育的引导、教育、评价等功能对法制建设的影响和补充作用。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价值的功能,促进社会健康、和谐、有序发展。
道德调整的广泛性、非强制性以及对人的内在约束性,决定了道德必然会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要求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来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从而建立一个法律他律体系和道德自律体系相协调的和谐社会。当然,我们今天强调的德治,是对包括荀子在内的我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继承与超越。在这样的德治基础上,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创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我们必然需要加大气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尽力做到“有法可依”,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把依法治国与之相结合,可谓是全新的意义的“隆礼重法”。
[注 释]
①陶师承:《荀子研究》,大东书局1926年版。
②郭沫若:《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篇6
一、兰陵文化的组成部分
(1)兰陵荀子文化影响深远。战国时期两任兰陵县令的荀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孟之后的儒学大师,对中国的影响既深且远。
(2)兰陵美酒文化芳香四溢。兰陵是美酒文化的发祥地,唐朝诗人李白为兰陵美酒留下了一首《客中行》绝句,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使兰陵美酒香冠天下,名扬古今,定格了兰陵古城特有的酒文化。
(3)兰陵氏族文化血脉相传。兰陵是萧氏家族的郡望地,其后裔在南北朝时期建立的萧齐、萧梁政权统治江南78年,出了11位皇帝,在中国封建文化历史发展中有着重要的―章。
(4)兰陵红色文化光耀夺目。兰陵属于沂蒙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深厚,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发生过许多荡气回肠的故事,涌现出了一些可歌可泣的英明,谱写了党和群众血肉相连的动人篇章。
(5)兰陵绿色文化发展迅速。兰陵县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是山东“南菜园”、“洋菜园”,绿色文化发展迅速。
二、挖掘和传承兰陵文化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满足兰陵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兰陵县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的建设。挖掘和传承兰陵文化,对兰陵县社会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有助于扩大兰陵县的文化影响力。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关于文化建设的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推进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打造“文化强省”目标和市委“文化立市。的构想,挖掘整理兰陵文化资源,将兰陵荀子文化、美酒文化、氏族文化、绿色文化、红色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可以更好地扩大兰陵县的文化影响力。
(3)有助于增强兰陵县人民群众的凝聚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积极挖掘和传承兰陵文化,有利于进一步增进兰陵县人民群众之间的理解与包容,进而会在全县上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增强兰陵县人民群众的凝聚力。
三、兰陵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与传承情况
(1)历经数载,苍山县成功恢复兰陵县。2013年12月27日,国务院批准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苍山县更名恢复为兰陵县,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对于弘扬兰陵历史文化,树立新的地区形象,提升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度重视,众多文化遗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2013年5月,国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即,我县启动了大遗址保护项目申报工作,2013年9月6日国家文物局批准郜国故城遗址编制规划立项,年底正式开展了规划编制工作。另外,荀子墓、柞城故城、东高尧遗址三处省级大遗址保护项目,分别被列入在20132015年度省级文物保护类项目。
篇7
关键词:儒家;孔子;心理发展;中庸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046-02
孔子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在《论语》中包含了丰富和完整的个人心理发展观点,因为《论语》主要记载和描述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日常言行,并且把个人的心理发展分成三个部分,包括:心理发展之人性发展的观点、生物与精神文化和谐并存发展的观点以及心理毕生发展的观点。这些观点与当代心理发展观点有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各自的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也确实存在不少差异,本文就是对儒家学派的心理思想发展观与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观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把握古代和当代心理学文化的相近和别异意义。
一、心理发展之人性发展的观点
1.古代儒家学派的观点
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关于人性的问题基本上也就属于本体论的问题,许多心理学家们都认为,心理学研究不可避免人性论的观点,因此人性论在研究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孔子在其著作中将人性分为生性和习性两类,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指出生时的人性就是生性,是相近的,后天经环境和教育改变了的生性是习性,是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对于生性的性质论证,孔子有其独到的见解。例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该句可译为“上天给予我们四季之变化,天地万物苍生,却从未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标榜、夸耀。”由此可见,通过此类描绘孔子对苍天赋予较深的道德内涵。由此可见,从孔子的描绘之中,上天的行为也是可以用道德来进行评判的。不仅仅对于苍天可以进行道德评判,同时,在长期的具体实践过程之中,孔子还认为在人类生命之中,还存在有“天命”。例如,他曾经提及“五十而知天命。”所谓“五十而知天命”是指,在当时生产条件下,五十岁时即对于人的性情、道德性进行深入的了解,即,可知天命。在孔子认知结构之中,人性以及天命、天道之间是紧密相关的。天道为善,人性亦善。虽然人类本身具有着各种纷繁的本能以及欲望。但是,究其根源,仍然存在善端。这为我们研究某些理想人格的特点提供了可能。孔子明确地认为生性是可以塑造和发展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够使人性得到成功塑造呢?在人性塑造时应当注意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孔子提出了人的生性要逐渐塑造,并且在此过程之中,逐渐和适应社会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
2.当代心理学发展观点
心理学研究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是有生命、有感情、有思想的个体。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重视对人的尊严、价值、本性的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是主,社会为辅。马斯洛认为,人的发展包括生物和社会两个方面,其中最关键因素是人的自身。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也明确提出,自我概念的形成是机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之中逐渐形成的。当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性时,如果不能够使个体的诸多方面需要实现,则很可能会形成不健康的人格特征。由此可见,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无论是个体自身的因素影响,抑或社会因素的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个体因素影响,即内因,对于事物的发展具有着重要影响,其直接影响到事物发展的走向。而社会因素,作为事物发展的条件,对于个体的发展也具有着重要影响作用。但是,其并不起到最终的决定作用。
二、生物与精神文化和谐并存的发展观
1.古代儒家学派的观点
古代儒家学派的观点之中,涉及生物与精神文化和谐并存的发展观,可从孔子的阐释之中得到启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谓“质”,即为“本质、质地”之意。是指人的生性,是人所共有的先天的、纯朴的、自然的、生物性的成分。所谓“文”是指“装饰”。原指文采华丽。在此句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孔子对于人类的本质的称誉。“野”则是指“郊外”。指的是,当人们的生活脱离社会,与人类的交往日疏,则会表现出来粗鄙以及野蛮。许慎对其释义,“史”主要是记事之意。朱熹解释说:“史,掌文书,多闻习事,而诚或不足也。”该句是指,如果人们过多的习得书本上所阐释知识,进而适应社会的整体发展规范以及伦理要求,则会使自己的本性扭曲,进而蒙蔽人的心灵。彬彬,亦是装饰物之意。两者放置一起,是指“平衡相处”的意义。通过对于“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阐释,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其目标在于“君子”。从心理学的层面来看,则可以做出如下阐释。如果个体发展过程之中,如果其自身文化性成分与生物性成分之间不和谐,则很有可能导致不同的行为特征。例如,生物成分大于文化性成分,则表现出生物性特征。相反,亦然。只有两者之间达到平衡,才能够成为“君子”。
《论语》中充分展示了这种生物性与精神文化性保持平衡的中庸发展观,孔子本人将其称为“文质彬彬的中庸发展观”,这一观点贯穿了孔子所有的关于人的心理的思想,“持中道而行之”是孔子思想最根本的基调。
2.当代心理学发展观点
毕生发展观认为人的发展是生物遗传和社会精神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卡特尔的液体智力以及晶体智力的划分的,而巴尔特等如卡特尔的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以及巴尔特斯等人的智力双成分模型,全都是从社会文化角度和生物遗传角度进行分析和划分其影响因素的,并且将人的智力看作是两种智力相结合的结果。巴尔特斯等人从进化论和个体发展观的角度提出了毕生发展的总体框架——生物和精神文化进化的结构,这一总体框架强调人的行为是生物基因和社会文化过程与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的原理有:进化选择的优势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精神文化的需求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的补偿效率和个体的可塑性的程度在下降。
三、心理毕生发展观
1.古代儒家学派的观点
为了明确了个体心理的可发展性,有研究称:孔子的学问几乎都是关于人的心理要如何发展的学问。孔子认为,遗传、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极大地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但他也认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适当的教育是可以降低由遗传、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气质类型等等因素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都知道的,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在各个朝代都处于显学的地位,我们对孔子心理发展观的提炼不仅有助于我们当代心理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儒家学派其他心理思想的挖掘和整理。
2.当代心理学发展观点
毕生发展观,即,生命全程观。埃里克森是最先研究出完整的毕业发展观,他认为个体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并详细地提出了每个阶段应该面对的挫折和应该解决的问题。毕生发展心理学是基于人从妊娠到死亡整个过程的行为学研究,他的核心假设是个体的行为并没有随着成年而定性,而是伴随着人整个一生不断变化发展,他将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研究扩展到了整个生命过程。把人的一生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发展过程。人的生命是一个连续过程,生命的每一阶段都受以前时期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以后的发展阶段,其优点在于否认了老化的人的心理发展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观点。他的观点体现了个体发展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并且提出了老化可以适当延缓,只要干预得当的观点,而传统的观点则认为,老年阶段之时在不断老化和衰退,毫无发展。他从生命的整体出发,乐观看待生命每一阶段的成长,认为每一阶段都是生长与衰退并存。
四、结语
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相比较是具有独特的价值,使得中华文化得以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在文化范畴领域独树一帜。由上述论述可以看出,中国儒家文化对于个体的自我认知是通过不断进行社会交往完成的,“人”的作用被放大。这种自我观点与社会建构心理学中以不同语境下的自我观点有很大不同,这种自我观点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它超越了社会建构心理学的分裂破碎的倾向和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个人主义倾向。它以中华文明为摇篮,有取舍的借鉴了西方心理学,是具有中国特点的心理学,可以说为心理学的“中国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当前,许多心理学家对西方实证心理学十分崇拜甚至到了迷信的边缘,这就使得偏向人文主义的心理学被忽视了,心理学本土化的道路可谓困难重重。中国古代儒家思想让我们以更宽的视野看待心理学,因为儒家文化有着能与西方哲学思想对话的强大生命力。我们需从古代文化和异己文化中吸取精华,克服某些弊端,可以像凤凰涅槃一样获得重生。维果茨基提出了理解发展的文化—历史原则:“心理的发展,应当从历史的观点,而不是抽象的观点,不是在社会环境结构之外,而是在同它们的作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加以理解”。
参考文献:
[1]郭齐勇.中国儒学之精神[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姜国柱.儒家人生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7.
[3]谭咏风,陈国鹏,单玲玲.控制策略的毕生发展[J].心理科学,2009,(4).
篇8
关键词:孔子;和谐思想;经济;和谐发展;精华;启示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2-0010-02
作为传统文化典型代表的孔子和谐思想蕴涵着大量优秀精华的和谐理念:“仁爱”思想提倡人与人之间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到“天人合一”的高度,对于今天树立科学发展观,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提倡“以和为贵”的同时坚持“和而不同”,尊重差异以求和谐。由此可见,很多有利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和谐精髓蕴涵其中,对当代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在当代经济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对传统和谐文化的摒弃现象,在利益分配方面尤为突出,无论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亦或是人与社会之间,个人利益至上现象层出不穷,进而导致对自然利益、他人利益以及社会利益的损害和破坏。这种只顾眼前不注重大局的自私行为,严重破坏了经济主体的发展,导致经济发展的滞后。这些情况充分说明在当代,人们选择无视传统和谐文化,一味追求个人利益,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选择回避,只会有害无益。因而,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传统和谐理念的文化支撑,和谐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承继孔子和谐思想中的和谐文化血脉,更好地运用其中的精华和谐思想,改善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不和谐因素,带动当代经济和谐发展,助和谐社会建设一臂之力。
一、孔子和谐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天人合一”
在所有传统和谐文化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历朝历代诸多思想家对“天人合一”思想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分析,但是总体上来看结论大致相同,即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相统一,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孔子的和谐思想中,“天人合一”中的“天”是内在的隐含着某种道德意志的“天”,是作为普世所有价值,尤其是道德价值之源头的“天”。孔子一方面承认“天”的自然性,“唯天唯大,唯尧则之”,多仰自然之天;一方面又相信且极其重视“天命”,对人们提出畏惧天命的告诫,并提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天命论,重视命理之天。由此可见,孔子思想里的“天”带有明显的道德倾向色彩,并且与人的联系不可分割。即使这样,孔子最终的思想倾向还是肯定天与人的结合,强调人与自然相统一,人的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相一致。因此,为实现天人和谐,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孔子和谐思想强调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合理利用自然造福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孔子还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念,把天地万物归结为一个生命系统的统一,把那些对自然施以尊重、发自内心爱护万物的人看做是具有崇高道德的人。
(二)“和为贵”与“和而不同”
贵和谐,去不同,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孔子和谐思想中有关“和而不同”最经典的一个命题,意思是:君子之间之所以能够轻易地做到和平相处并不代表他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一样的,而对于小人来说,尽管在表面上看来观点上大致相同,但实际内向并不相和。在君子所具备的所有品格中,“和而不同”是基础。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矛盾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种矛盾和分歧不是不可调和的,能够在相应的道德规范和原则的制约下达到和谐与统一,进而能够实现分歧的合理解决。由此可见,“和”不是单纯的“和谐”,而是“和而不同”,是在“不同”基础上的和谐,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而不同”就是指对事物所具备的各个方面的联结、调和与平衡的关系有个准确的把握,进而分析出事物本质的最佳状态,既揭示了事物多元性与和谐统一的本质,同时也反映出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且相互区别的规律和特点。由此可见,“和而不同”是正确处理不同形态、不同性质文化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其本质即是强调通过对事物适度的把握来获得社会的和谐。
二、发掘孔子和谐思想之精华,促进当代经济和谐发展
(一)人与自然之和谐推动当代经济和谐发展
经济的和谐发展是动态的,它不仅需要人的参与,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合作。而最基础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往往会被忽视。离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便无从谈起;而对于与大自然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来说,它的实现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经济发展若要以破坏自然为前提,社会进步若要以牺牲自然为代价,那么就必然会严重阻碍整体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在高度强调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不可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状态,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处理对当代经济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在当今社会,人们在一味追求利益增长的同时忽视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关注,使自身存在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枯竭,人与自然关系日趋恶化。针对这些亟待解决的生态问题,孔子和谐思想中所包含的生态思想智慧所给予的宝贵启发和借鉴,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应用于实践,使之具有相应的可行性,这无疑是一条便捷而有效的路径。首先要制定相关的保护自然的行为规范,在现实生活中付诸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实践。古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给予我们诸多有益的实践良方,针对生态问题所涉及的捕鱼、狩猎和砍伐方面,制定了相关的行为准则,同时,也制定了一些针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措施。例如,对于山林资源的管理,古人对砍伐林木的时间有严格的规定,即“时禁”,反对滥砍滥伐;对于捕鱼来讲,也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只允许在一定的时期内捕鱼;狩猎也有“时禁”。另一方面,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古人对于砍伐、捕鱼和狩猎的对象和方法也有一定的限制。并且在限制砍伐、捕鱼和狩猎时间、对象和方法的同时,也制定了相关的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积极措施。其次要倡导“仁爱生命”的精神。孔子对“仁”的含义阐述为:“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事实上,“仁”的精神不仅限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是将对人类的小爱进一步推及到对一切万物生命甚至是所有事物的大爱。现代社会,由于对经济增长的过度追求,漠视与残害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人为了追求金钱对珍稀生物进行滥捕滥杀,造成了一些物种的灭绝。甚至有些人把残害生命当做宣泄情绪的方式。这些现象的广泛存在严重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进一步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弘扬孔子和谐思想中爱惜生命的精神,对于减缓物种灭绝的速度,缓解人类与自然界的紧张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人与人、人与社会之和谐推动当代经济和谐发展
社会经济和谐发展需要一种和谐的境界,因此,孔子和谐思想中精华的和谐价值观念和处世之道的有机结合,为当代经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合理的借鉴和启示。伴随着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进程,以和为贵致力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团结氛围,每个人都有着相同的共存理念,同时结合同中存异,促进以“和”为先导,允许不同的观念的存在,通过“和”的方法促进各种不同思想与行为的和谐。因此,将“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运用到日常的经济发展建设与实际工作中,并且倡导同中存异,积极追求正确的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动经济的和谐发展。
从道德方面来说,在人际关系的建构上,将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植入人心,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做到恪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时刻衡量和反思自身,在与人的实际交往中不忘友善、谦和与守礼,努力在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的修养境界,意在通过提升个人自身道德品质的水平进一步促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同时,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倡导“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尊重社会存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尤其在利益分配方面。孔子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句话的意思是,拥有国家和家庭的人,不会苦恼于缺少财富,而是苦恼于财富的分配不均;不会苦恼于贫穷,而是对生活的不安定更加恐惧。意指对财富分配“均等”的实现是每个人所向往的。在当今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利益的争夺每天都无处不在,不仅阻碍经济发展的进程,还对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不同程度的阻碍作用。无论是各利益集团之间亦或是阶层内部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当代社会和谐经济的建设发展中应该尽快完善利益合理分配制度,创造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利益制度与机制,对利益关系变动中所产生的冲突与矛盾,采取相应措施并尽全力解决,缩小利益差距,最大限度地实现分配公平。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无处不在。如果在竞争中能够采取“以和为贵”的态度,则竞争可能取得双赢的结果,从而避免恶性冲突的产生。在出现问题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将问题解决,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够加快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当代经济和谐发展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的成长和壮大离不开传统和谐思想的文化土壤,将孔子和谐思想的精华理念与当代经济和谐发展相结合,既让其中丰富的和谐理念为当代经济的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同时也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对传统和谐智慧的合理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论语·泰伯.
[2] 论语·颜渊.
[3] 论语·子路.
[4] 论语·雍也.
篇9
“面子”是构成中国人际关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根据以往关于“面子”的研究表明,“面子”是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时依据自我评价,希望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所应有的心里地位,它与身份,地位,角色相联系。爱面子是是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人际交往中的面子体现在各个方面,如果对一个人尊敬,是给人面子,替人办事是看在他们的面子上,客套,称赞都是给人面子的表现。人们常常通过人际交往中对方是否给足面子来衡量与这个人的关系亲疏。人际关系中双方爱面子的程度,给不给面子或面子是否给足,往往是人际和谐与否的重要条件,它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发展的方向及程度如何。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一方不给对方面子,或没有给足对方面子,就会影响人际互动双方关系亲密的程度甚至使双方反目,关系破裂,严重的会造成人际关系的剧烈冲突。因此“面子”调整着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方向和程度。然而这种影响中国人际关系结构的面子思想,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一方面它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礼”。在儒家学说里,人们提倡个人从属社会的价值观,强调的是个人的需求不要超越社会所给予的个人的身份地位“。面子”既是加强道德标准的社会戒律,又是维持个人道德完整的保证。同时儒家提倡以和为贵,所以给人留几分薄面就成了维护人际和谐的一种手段。它所提倡的朋友间的共生共荣,即使朋友有错,也不应当面揭短。儒家文化重伦理讲礼义廉耻,为人处事重名声。孔子说“志士仁人,有杀身成仁,无求生以害仁”,这些都表现出儒家对面子的重视,有时候甚至讲面子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2血缘关系在人际关系中起重要作用
中国人在人际关系交往过程中及其看重血缘关系,这一点很大程度的影响了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先生在其《乡土中国》中提出中国人际关系的差序格局,认为中国人处理“己”和“群”的关系时就“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因此中国人在人际关系中,人们对待与自己亲疏远近不同的人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越是靠近血缘关系的核心越容易被人们接纳,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越是远离血缘关系的核心,越容易被人排斥,就会形成疏淡的人际关系。这种对血缘关系远近的看重,其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重视血缘关系,并把它扩大到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儒家认为社会的基本关系就是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五伦,把本来没有血缘关系的朋友,君臣关系,加以拟血缘化。朋友往往以兄弟姐妹相称,不是同胞胜是同胞;在国家社会中,君臣关系也渗透着亲缘伦理,君主是国家的家长。这决定了中国的人际关系是亲属血缘关系的扩大,并且影响到中国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同时儒家主张“亲亲有术”倡导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实施不同程度的爱。它所提倡的是“仁爱”“,仁爱”是一种有次序的差等之爱,是以父母姐妹为中心,层层外推,逐渐扩充到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同时,儒家文化在社会等级上,严格区别亲疏尊卑,以此来巩固封建等级制度。它所提倡的“尊尊”意思是位于低位者要尊敬并服从于高位者,而这种“尊”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尊”可以世袭可以和才能无关,这就形成了儒家所倡导的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等级制度。正是由于儒家文化中对血缘关系的看重,使得血缘关系仍是影响中国现代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3如何看待儒家文化对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
篇10
关键词:孝 道德教育 制度体系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236-01
1 “孝”是规范人伦的根本
儒家实质上也是一种人学,它包括培养人、造就人、完善人几个方面,在儒家文化中的人是伦理关系的主体,具有理想人格和道德素养。而“孝”是一切道德标准实现的前提,它又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亲戚邻居、师长同学等等社会关系中人情伦理。要实现人际伦理的规范就必须了解何为人伦规范,怎样做符合人伦规范,那么,以“孝”做起便是起点。
《论语》中对父母真诚、奉养之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这两段话分别是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现在所谓的孝,只是说能赡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犬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不敬,赡养父母和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子夏问孝时,孔子说,“难的是对父母要和颜悦色。只是有事情子女去做,有酒饭给父兄吃,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孔子提出的疑问是其不赞同的表现,由此可见,如果对父母的物质供养算是孝,那么也是肤浅的孝,对父母的孝不仅仅要供养,还必须要“敬”,要求子女应该对父母怀有真切的敬意,从内心上敬仰父母,尽可能地保证其身体健康精神愉悦,第二则,基本告诉我们如何让父母得到“精神赡养”。“色难”,集中告诉我们,子女在父母面前的态度、神色,是直接影响父母的内心感受。如果子女能和气、愉悦地敬重父母,老人就会在精神上得到慰藉和满足。发自内心的敬爱之情是人们道德情感的基层,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养老、敬老的观念和方式都有变化,而无论怎样发展,对“孝”的践行都应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考虑,并有效的结合起来。若单纯用是否能养来判断孝与不孝也是片面的。
2 “孝”是实施教育的基础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我国古代的文化和教育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其重视家庭内部尊亲的基础上。便形成家庭这样一个道德小单位。这种以家庭为主角的社会道德教育方式被广范实行,成为约定俗成的道德教育。
2.1 “孝”是淳朴的教养
有学者认为中国不同于别国的一个惊人现象,那就是避免了全社会性的宗教。归结原因,还在“孝”上,什么宗教都难以改变这个千古一贯的信念和观念。“教”字从“孝”从“文”,足以表现出古人对教育的本意是以孝为本的,把宣扬出“孝”行是教育的本质个首要任务。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这一点出现多次是孔子强调父母生时,看儿子是观察志向,父母去世了,是观察他的行为。意思是父亲在世时, 让真情自然流露。这会让人有些疑问,为什么规定“三年”,根据王世明先生的理解;“一个人为成年之时,当然需要父母的呵护,而这又正是人树立志向的阶段,当然要给予帮助知道,以成全子女所立之志。…… ‘父母观其志’则是说子女成年以后,就可以不再事事靠父母,而主要看自己如何做人做事。…….贯穿了父母和子女两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是父辈的引导和子女的继承。”体现出子女对父母生前志向的继承与完善,《说文解字》对“孝”的内涵也作过这样的叙述:“子承老矣。”“三年无改于父道”具有明显的子承老的意识,所以我们理解的孝并不仅仅是奉养,礼待、缅怀更为重要的是志向的继承与发展。况且“三”并非现在所说的三年,应为虚指,甚至是一生都不改变,是实现终生孝敬的体现。
2.2 “孝”是感激的回报
在《论语》中,所涉及孝的有二十几处,也往往体现出“报恩”的思想倾向,是一种感恩心理特征。孝敬老人最初也是因为报答养育之恩,这是“孝”最原始的起点,发展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论语・孟子・孝经・尔雅》)11推崇的都是一种感恩和博爱的思想。同样,为什么我们会这样诚心诚意的对父母,爱父母。孝敬父母,不言而喻,天下所有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疼惜是无微不至。每一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子女一切如意,所以,父母关心的不仅有子女身体的健康,还有心理的健康,担心子女是否走正道,是否成才。倘若下一代没有出息,家庭自然也就没有多大希望,而若家庭这样落魄,父母生活自然苦上加苦,了解到父母的用心,我们应该会懂得怎样做。《论语》有: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忧”。(《为政》)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里仁》)
这段话就进一步告诉我们。子女在父母生时力行孝行,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另一方面,父母年龄大了自然会生病照顾不好自己,遇到困难自己难以解决,因而子女最好能守在父母身旁。即使要外出也不能在外逗留过长时间,心中要常常记挂父母的年龄、生日。为他们的身体健康长寿而祈祷。最重要的是照顾好自己便是对父母最朴实的回报,心理的安慰远远甚于物质的享受。此处孝并没有一个硬性规定的标准,而重在“心安”,让自己的良心来审视自己,自觉的遵守这种人性化的道德教育规范。
参考文献
[1] 钱逊.论语・学而,论语译注[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21,28.
[2] 钱逊.论语・为政,论语译注[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37.
[3] 王世明.孔子思想钩沉[M].甘肃: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77.
[4]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98..
[5] 焦杰校点:论语・孟子・孝经・尔雅[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