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特征范文

时间:2023-05-29 15:08: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发展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业发展特征

篇1

一、2010年我国产业发展表现与特征

(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仍然是带动国民经济恢复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但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有所减弱

2010年,我国经济基本走出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GDP增速虽然低于“十一五”前期的2006年和2007年的增速(分别为12.7%、14.2%),但超过两位数,高达10.3%,高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大的2008年和2009年的增速(分别为9.6%、9.1%)。分产业来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仍然是带动国民经济恢复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特别是第二产业受4万亿元投资计划及其后续影响,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高达55.1%,是“十一五”时期最高的一年。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有所减弱。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经连续3年下降,2010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40.4%,比“十一五”最高的2007年下降了5.9个百分点。

(二)工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

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达15.7%,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同期最高速②。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也连续22个月处于扩张区间,表明我国的制造业经济总体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在工业恢复快速增长良好态势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国家通过控制投资、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技术改造等方式加大了对高耗能行业发展的治理,六大高耗能行业③的投资和增速有所回落。二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恢复快速增长,成为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也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华为、中兴、阿里巴巴、腾讯、东软、迈瑞、无锡尚德、保定英利、华锐风电等企业成为带动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龙头。

(三)第三产业增速相对有所放缓,但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2010年,金融业(2009年该行业占第三产业比重高达12%)、房地产业(2009年该行业占第三产业比重12.6%)等重点行业由于宏观调控等政策性原因而出现增速放缓④,第三产业增速相比2009年继续放缓。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中,一些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如物流业、文化产业、信息服务业等发展迅速,促进了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年前三季度,物流业同比增长14.6%,比GDP增速和第三产业增速分别快4个百分点和5.1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软件产业2010年1―8月累计实现软件业务收入8286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比2009年同期提高8.8个百分点。设计业1―8月同比增长71.1%;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收入和信息技术增值服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0.7%和37.4%。

(四)农业保持稳定增长,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在国家惠农政策推动下,我国农业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取得良好成绩:农业连续增产,现代农业建设扎实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产量实现连续增产。2010年全国粮食产量达10928亿斤,比2009年增产300多亿斤,连续4年越过万亿斤大关。在粮食连续增产的同时,油料基本持平、棉花有所减产、糖料稳中有升、蔬菜产销两旺、畜牧养殖稳步发展,全年农产品供需继续实现基本平衡,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一)产业发展基础不稳定,过度依赖投资特别是房地产业投资

2010年,我国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内需拉动⑤。在消费需求日益发挥对产业发展拉动作用的同时,投资需求继续成为主要拉动力量。2010年的投资需求有两大特征:一是政府政策性引导投资明显。我国政府直接投资已经比较少⑥,但政府为了追求GDP,通过人为压低投资成本(如压低土地成本、环保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等),来促进投资快速增长。二是房地产业投资在投资中比重上升。2010年前三季度,房地产业投资增速高达34.7%,而同期制造业投资增速仅为25.4%,房地产投资占投资中比重上升,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过度依赖房地产投资特征明显。而房地产业由于销售价格猛涨使得国家对其加强调控,未来房地产业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将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出现波动。

(二)工业领域结构性和体制性产能过剩问题较为严重

“十一五”以来,“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外部需求急剧下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更加严重。国家4万亿元投资虽然对促进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强大的投资动力和巨额的货币信贷,使部分产业本该淘汰的落后产能又恢复生产,出现“逆向调整”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如钢铁行业,受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快灾后重建步伐等短期性需求的影响,列入淘汰目录的大量低端粗钢生产又复燃生产。值得注意的是,不仅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盲目扩张,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重复建设的倾向。2010年的产能过剩问题相比前几年仍然突出。和产能过剩问题相随的是,落后产能问题严重。淘汰落后产能和抑制重复建设任务艰巨。⑦

(三)服务业整体质量仍然不高,结构不合理,需要加快服务创新和结构调整

我国服务业发展整体质量仍然不高,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服务产品质量需要提高。电信、铁路、航空等垄断性行业供给不足,服务质量难以保障,旅游业等服务产品受到投诉较多。二是服务产品供给存在结构性过剩。传统服务如传统商贸流通业、餐饮业等明显供过于求,而新兴服务如通讯增值服务、科技服务、法律及咨询服务、信息咨询、金融衍生工具等供给不足,传统服务业中的新型业态发展滞后,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供求矛盾突出。三是服务业投入结构不合理。近年来,除了房地产业投资旺盛外,服务业其他行业的投资增长缓慢。

(四)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明显,农产品价格上涨问题突出

2010年,极端天气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农业灾害多发重发等因素给农业造成的灾害损失比较严重,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也进一步凸显,给农业生产带来较为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受流动性过剩、气候异常、投机因素和国际农产品价格传导等多重因素影响,2010年,我国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和大蒜、生姜、绿豆等“菜篮子”产品价格,出现普遍上涨、逐步加快的态势,成为推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给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压力。农产品价格上涨,若处理不当,可能进一步引发工业品价格上涨,诱发明显的通货膨胀,对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经济健康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2011年产业发展趋势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产业发展将受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技术创新动力增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的大背景和出口不确定性增强、消费需求继续扩大、投资需求有所减弱、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产业竞争压力加大等现实因素的综合影响,并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国民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工业和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将有所加强

当前我国仍然是城市化和工业化交织推进时期,消费需求日趋旺盛,投资需求虽然减弱但仍然强劲,外需也将继续有所增长,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增速保持较快增长,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保持稳定,但工业对GDP的贡献有所增加。受我国工业继续较快增长的需求影响,生产业继续保持强劲需求,生活业也将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拉动而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发展将再次出现快于第二产业增速的态势。农业保持稳定增长,但对GDP增长的贡献将继续下降。

(二)工业继续较快增长,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投资需求带动下,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装备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技术密集型和高加工度的产业增速加快,成为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一大亮点。与此同时,我国消费需求继续保持旺盛,由消费所带动的工业特别是轻工业(也有部分重工业如汽车等)将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部分产品可能出现较快的增长。从而使得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增速差距有所缩小。在节能减排措施的影响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将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

(三)服务业加速增长,一些新兴行业继续成为增长热点

整体上看,国际服务外包向中国加速转移,我国不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加上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服务业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服务业部分行业如金融业受宏观调控影响以及投资需求减弱,增速继续保持缓慢增长。而受工业较快发展的需求拉动,和各级政府政策的推动,大多数生产业特别是物流业等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生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商贸、旅游等居民消费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服务发展也将增速。

四、对策建议

(一)继续实施扩大消费需求政策,积极培育消费新热点

继续采取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等措施刺激节能、环保、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引导消费升级。继续实施促进家电、节能产品消费的政策,积极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紧紧抓住3G发展、宽带建设、三网融合等市场机遇,加快推进软件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工业设计以及工业金融等生产业的发展,积极开拓新型消费领域。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加强政府采购对高技术产品的支持力度。

(二)优化投资结构,将投资重点放在民生工程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等方面

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在保障房建设、落实西部大开发政策、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投入,民生、科技创新、节能环保等薄弱领域,积极增加新的项目储备,财政预算预留必要的支出空间,一旦社会投资增速出现大幅度回调势头,适度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鼓励推动服务业基础设施和生产业投资的适度超前发展。依据产业特性制定细化的投资政策,着力优化和调整服务业投资结构。 要继续加大以农田小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

(三)继续改善出口环境,多措并举支持企业“走出去”

针对当前出现的国际经济和贸易形势新变化,及时国际市场和贸易政策信息,协调贸易摩擦,根据产品出口形势,灵活调整出口退税等相关贸易政策,不断改善出口环境。根据形势变化适时保持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灵活性,灵活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及时抓住我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谷的良好机遇,积极引导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加大“走出去”步伐,扩大对外投资领域,提高战略资源掌控和跨国经营的能力。

(四)科学对待“产能过剩”问题,推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技术升级、加快并购重组等多种措施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和技术标准的门槛作用,对技术落后、污染环境、资源利用率较低的落后产能坚决淘汰;大力推进工业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不断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强化设计能力,加强品牌建设,鼓励提高产品开发和深加工能力;积极推动企业并购重组,发展大企业集团。

(五)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是把增强自主研发能力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中心环节,支持和鼓励中资企业自主研发、自主发展,着眼各环节关键技术,集中人力和财力,实施重点攻关,力争在重点领域取得重要自主创新成果并形成产业化。二是积极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企业提高国际分工和合作地位,不断提高与跨国公司的分工、合作层次,引导跨国公司研发、关键制造领域向我国转移。三是支持国内相关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和重组,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大型内资企业集团。

(六)继续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放宽垄断行业进入限制

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特别是要加快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创业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的创业资本运作机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加快垄断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在不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的前提下,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行业的资源配置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为主转变,允许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垄断行业领域特别是第三产业领域,并鼓励参与国有垄断企业的改组改造。

(七)完善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抑制通货膨胀

要全力保证2011年农产品丰收。加快推进农田小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投资投劳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农业基础设施长期拖欠的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大粮食安全”支持方案,高度关注大豆产业发展。建立农产品进出口调节机制,构建稳健的供给体系。启动农业反垄断调查,规范市场秩序。■

注:

①王岳平综合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25个指标,以我国2008年的数据计算判断我国开始向工业化中后期过渡。参见王岳平:《“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对策》(国家发改委宏观院2009年重点课题)。

②2007年同期工业增速高达18.5%,是近5年来最快的,国家为此也出台了宏观调控的政策来抑制过快增长势头。

③包括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④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放缓和股市低迷一定程度可以反映金融业的增速放缓,而房屋销售增长情况一定程度可以反映房地产业增速放缓。

⑤尽管外需增速相比2009年有比较大的提高( 2010年前9个月的出口总额增速为34%),但由于2009年同期(1―9月)的出口增速是-21.3%,可以说,2010年的出口高增长对产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应该还没有恢复到“十一五”前期的水平。

⑥在应对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政府实施4万亿元投资计划,但不是政府的直接投资的规模有4万亿元,而是通过政策等引导而形成如此大的投资规模。

篇2

    “5.12”地震对位于龙门山脉的绵竹市的各个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使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在江苏省的对口援建下,灾后重建工作顺利完成,人民基本生活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如何在灾后提高当地的自我造血能力,如何进一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已成为重要议题。现在绵竹市除了在当地新增了许多养殖基地和种植基地以及江苏工业园以外,还在努力打造沿山旅游产业,使地震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转化为机遇和优势,正如温总理所说:“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在进步中获补偿。”

    一、绵竹市沿山旅游业发展现状

    绵竹沿山旅游带位于龙门山脉与平坝地区交界处,是国家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其具体项目包括:以沿山公路为主轴线,形成万亩玫瑰观光度假区、卧云坡旅游区、半月湖山地探险旅游区、棚花村乡村文化旅游区、莲花湖乡村旅游区、清泉乡村旅游区、新开生态观光旅游区、汉旺地震遗址旅游区、白溪山生态旅游观光区及涵养区“一线十一区”。通过笔者的走访调查发现:

    位于土门镇的玫瑰观光度假区,玫瑰种植已经基本完成,同时技术人为当地农民进行了如何对大马士革玫瑰等多功能植物进行科学的利用和管理的做了培训工作,促进了当地农户的就业;其中作为绵竹震后重点建设项目的麓堂山温泉,是川西最大的天然温泉,其温泉部设有大池、家庭池、药池等;与之毗邻的三溪寺宗教文化旅游具有悠久的历史,每年也会吸引大批的游客前来游览。同时,我也发现在三溪寺周边配套非常不完善,既没有位置合理的厕所也没有公共交通工具。

    位于九龙的4A级旅游景区已基本完成,景区创建工作力度大,紧紧抓住了灾后重建契机,加强了景区基础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交通便利。但是前来旅游的多位绵竹市本地的人,外地游客偏少;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跑马岭位于山顶,地势陡峭,但无相应的安全保护设施。

    汉旺地震遗址旅游区是保存的汉旺镇老城震后原貌而发展起来的,这里有东汽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镇政府遗址,还有大量居民楼遗址。废墟基本保持着震后的原貌,只有街道被清理出来。

    二、绵竹市沿山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经过最近几年的建设与发展,绵竹市的沿山旅游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解决三农问题也有一定的帮助,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大部分景区均为震后新建,文化底蕴不足。“5.12”地震后,当地旅游景点多为其中一部分为灾后修善后重新开放,而大部分则是新建完成的。

    文化底蕴使旅游变成不仅是观赏,更是一种心灵的体验和文化对心灵的滋养与灌溉,使人们在休息、放松之余,有了一份心灵的升华与对远古文化的思考和探寻。我们要发展的旅游不是走眼的,而是走心的,因为只有得到与游客间心灵的契合的旅行才是有意义的旅行,才是让人流连忘返的旅行,才是可以超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又可以形成口碑营销。

    (二)旅游资源基础薄弱,配套不完善。绵竹市沿山旅游自建设以来,交通比较便利,但是旅游资源的打造过程复杂,现阶段的配套设施不够多且布局不合理。其中土门旅游景点的公共交通工具较少,取而代之的是许多非法运营的黑车;景点附近厕所较少且在景区内手机信号也较弱。

    (三)旅游品牌知名度低[转自lunwen.1KEJIAN.Com ]。由于绵竹沿山旅游提出的时间并不长,加之各方面并不完善导致其无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宣传力度不足。

    (四)旅游商品多以观光为主,并未开发相应的附属产品。沿山旅游的主要收入源自于游客的车程费、餐饮费与住宿费,很少有景点收取门票。旅游商品的种类较少,并未将具有绵竹特色的年画、松花皮蛋等在旅游景区进行销售,导致旅游商品规模小、不能形成品牌,使旅游商品市场占有率较低,经济效益不高。

    三、加快发展绵竹市沿山旅游的对策

    (一)创建并进一步加深沿山旅游文化内涵。借鉴沿山旅游梨花节的成功举办的经验,进一步推广梨花节的文化并努力扩大其影响力,并积极定期举办其它活动丰富沿山旅游资源。加入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活动到旅游当中比如说茶艺、武术等。

    (二)加快沿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融合,提高服务员素质,增强竞争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以游、食、住、行、购为五大旅游收入来源的旅游产业,增强旅游的带动功能。加快实现旅游行政管理人员从接待服务型向专业型的转变,以及旅游从业人员从讲解型、接待型服务向文化型、专业型服务的转变。

    (三)注重沿山旅游的品牌宣传与推广。景点的宣传是提高景点知名度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因此针对客源地的游客加大宣传的力度,增强宣传的吸引力和冲击力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以下几种渠道进行宣传露天广告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车的游客越来越多,通过露天广告可以将信息传达到这部分喜爱自驾游的游客。宣传手册的制作与派发。精心制作一系列吸引力强、效益好的精品旅游路线宣传册在目标游客群体中进行派发。建立“绵竹市沿山旅游”网站及相应的论坛,及时公布各类信息与优惠活动,通过网络让更多的人了解本景区。

    (四)加强监管并对沿山旅游进行长远规划,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及管理部门应协调配合、加强监管确保游客的权利不收侵犯,利用国家颁布的法规如《旅游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加强对旅游业的管理,改善经营秩序。同时,应当对沿山旅游有长远的规划使其具有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篇3

在我国,对电子信息产业战略地位的认识是一个逐渐调整、深化的过程。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信息化浪潮、“新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使得我们认真思考对于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如何把握信息化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何在结合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处理、协调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提升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这一系列问题涉及的内容都关乎新世纪的国家竞争战略和工业化道路,其中最难把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工业化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与信息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发挥信息产业的体系性效应解决工业化中期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如何借助信息化走出一条超越传统工业化模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意味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与处在后工业社会的国家有根本区别,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阶段性”特征;二是更应注重发挥信息产业对整个工业结构升级的体系性效应。所谓“阶段性”特征就是要从我国的现实基础出发,立足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眼于产业的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使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体现出逐“阶段”升级的轨迹。这就需要对信息产业的当前地位与现实作用做出客观评价,发现主要矛盾,这也是我们制定今后一段时间阶段性目标和政策的基础。

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当前地位和现实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电子信息产业较长时期的持续高增长,使得产业规模总量快速扩张,从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呈现出持续性和规模性的特征。近十多年来,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2-3倍于GDP的速度增长,从1989年到2001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和出口额年均增长分别为29%、27%、24%和30%;产业的长期高速增长使其规模总量快速增加,通信、电子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89年的1.4%提高到2001年的4.2%。

二是电子信息产业的体系性效应逐渐体现出来,对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和渗透作用逐步增强。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地位并不仅仅在于该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总量规模,更多的体现在对经济结构升级以及对其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系统效应,这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对这一问题进行测度,并据此评价电子信息产业的体系性效应,目前还缺少必需的数据和分析工具(这也是一个国际上普遍面临的问题),但可从如下两个方面予以说明:其一是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结构,到2002年上半年,投资类、消费类、基础类三大类产品的产值比例为50:30:20,而1989年的相应比例为16:53:31,这一产品结构的重大变化,尤其是投资类产品(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产品为主)占据了一半,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了信息产品的应用加速渗透到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而不是以往依靠电视机等家电产品来维持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其二是信息化应用项目的实施,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到2001年,先后实施了12000个信息化项目,仅项目投入的资金达到200多亿元。2002年上半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总采购额达到154.9亿元,政府信息化对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起到了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是出现了其他国家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少有的现象,即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远远超过传统产业的发展速度,高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态势。我们观察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轨迹,不难得出两个结论:其一在加工组装环节我国表现出了比较强而明显的比较优势,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正在形成向我国一些地区集中的趋势;其二是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提升逐渐明显,不仅表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我国的进入和布局,更为重要的是,自主原创技术的局部突破(如TDCDMA标准)和一些创新型高技术公司的活跃与成长。电子信息产品的全球制造优势(目前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和加工组装环节),以及正在逐步提升的面向生产和中低端产品的研发能力,是我国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两大特点,由此形成了我国虽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但产业结构却出现高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发展并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的独特现象。

上述的当前地位和现实作用,表明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升级以及提高国家竞争力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有着进一步巩固、壮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现实基础,电子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战略作用还需要进一步释放。

二、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已表现出以下的基本特征:

1、我国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大国

1989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九位,1996年排名世界第五位,1999年,排名上升至世界第三,总量规模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量规模国际地位持续稳步提升,已步入电子信息产品世界制造大国的行列,而且提升的趋势还在持续,很快可以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了产品门类相对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彩电、微波炉、视盘机、收录放机、电话机、扬声器、磁性材料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有些产品占有全球较大的市场份额,并且形成比较强的产业配套基础。

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以独到的优势初步确立了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产业发展的显著变化之一是产业分工方式的改变,即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产业链纵向分工方式的形成和高度细分化,以及由此推动的新一轮产业的国家间转移,并呈现出两个重要特征:其一是此轮产业转移伴随着新的产业分工方式的出现——产业链纵向的高度分工化,即加工、组装、制造等相对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环节由发达国家转移出去,形成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布局其产业链,加工、组装、制造等环节与研发、设计、品牌等环节空间分离的格局;其二是一些具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低成本发展中国家,承接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加工、组装、制造等环节,从而对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带来了参与新一轮全球分工的机会。就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而言,凭借着市场需求巨大、低成本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智力资源等)、相当实力的产业基础和生产能力等综合成本优势,获得了此轮产业转移的有利地位,已初步确立了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电子信息产品的加工制造。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及其大出大进国际循环的格局初步形成。

如果我们将观察问题的视角放在加工制造优势的形成过程,也可以从中清楚地发现结构升级的明显步伐,产品结构由过去以家电类低端产品为主,调整到基础类、投资类产品的占有合理的比例,尤其在关键元器件——集成电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据粗略预计,“十五”期间,全国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的投资可达100亿美元,相当于前30年投资总额的三倍,其中外资占了一半以上的份额。

3、产业聚集已经出现,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信息产业基地

产业的区域聚集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美国的硅谷、英国的苏格兰科技区、印度的班加罗尔、台北的新竹科技工业园区、法国的昂蒂布、芬兰的赫尔辛基、以色列的特拉维夫,都是集群式创新的成功典范。产业发展的区域聚集化是出于提高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有利要素流动、共享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多重目的,从而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信息产业基地。在这些产业聚集区内,形成了主机企业和多级零部件供应企业分工高度细化的产业分工方式,尤其是形成了能够实现即时供应、交易成本较低的产业配套能力,使得区内企业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这些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也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使其具有很高的国际化程度,一些产业基地成为了某些电子信息产品的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就此意义而言,这些信息产业基地正逐步发展成为影响全球市场的重要的世界生产制造基地。

篇4

摘 要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与东部沿海的差距不断拉大。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为今后西部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西部地区投资明显增加,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但和中国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当前,西部开发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新的阶段,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又需要对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西部开发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文章希望通过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找出新阶段西部开发的重点和方向,即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并探索如何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使西部地区在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谋求更大的空间,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其理论意义则是通过分析欠发达地区利用什么样的经济机制,使产业结构从以传统的农业和资源型的初级产品加工业为主,转变为现代化、城市化、多样化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经济。

论文的基本框架为:第一部分,导言。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论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产业结构理论。主要介绍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和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研究。首先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中国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比较、以及西部各地区的产业结构的比较和西部地区各产业内部结构的分析,认为西部地区目前的产业结构不能适应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指出西部地区应优化产业结构,使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第四部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关系。就产业结构和特色优势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而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了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并指出了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重要意义。第五部分,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究。首先对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接着对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进行了研究,认为西部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为:能源资源产业、特色农牧业及其加工业、重大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以及旅游业。随后,文章进一步论述了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根据《西部大开发“十一五”总体规划》,西部地区应着重抓好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广西)等重点经济区的建设,使之成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第六部分为本文的结论,给出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以及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西部地区的落后,除了自身的区位条件和产业布局政策以外,还由于西部地区市场发育不成熟、技术进步缓慢等因素。当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产业比重偏高、工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层次偏低、产业趋同现象严重、产业结构虚高度化、双重的二元经济结构。西部地区应立足比较优势,加快推进工业化、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促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逐步形成若干特色资源加工基地和优势产业发展基地,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目前,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重点领域有:(1)特色农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包括畜牧业及其相关加工业、特色医药产业和某些省(区)特有的优势产业。(2)能矿资源的开发及高耗能产业。包括有色金属工业、钢铁工业、能源工业、新型建材工业。(3)装备制造业。包括机械工业、电子信息工业、石油化工和化学工业。(4)高新技术产业。在科研院所集中、科技实力较强的地区(如西安、重庆、成都-绵阳)形成具有局部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用现代手段对西部特有的自然资源进行深加工。(5)旅游业。以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历史、民族风情、宗教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产品的开发为主体,发展大旅游,构建大产业,形成游、食、住、行、购、娱综合配套协调发展的格局,使旅游产业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的新增长点。

根据《西部大开发“十一五”总体规划》,西部地区应着重抓好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广西)等重点经济区的建设,使之成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既需要西部各省区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也需要中央政府和有关部门在 资金投入和政策上给予相应支持。为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当前国家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继续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增强西部地区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扩大西部地区的对内对外开放;建立健全西部大开发保障机制。

【关键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结构调整;特色经济;优势产业

【论文类型】基础型

目 录

1 导论1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

1.2.1对经济结构转型的研究1

1.2.2对中国西部地区结构调整的研究2

1.2.3关于特色经济的研究2

1.2.4关于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特色经济发展的研究3

1.3 基本思路和方法3

1.4 文章的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4

2 产业结构理论5

2.1 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5

2.1.1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5

2.1.2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考察6

2.2 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8

2.2.1供给因素9

2.2.2需求因素10

2.2.3对外贸易结构11

2.2.4产业政策11

3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研究13

3.1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3

3.1.1第一产业比重偏高13

3.1.2第二产业发展滞后14

3.1.3第三产业层次偏低17

3.1.4产业趋同现象严重20

3.1.5三重的二元经济结构20

3.2 区域发展战略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23

3.2.1产业布局政策不合理23

3.2.2市场化进程缓慢24

3.2.3技术进步缓慢27

3.3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30

3.3.1加快推进工业化30

3.3.2产业结构高度化31

3.3.3产业结构合理化32

4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关系33

4.1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33

4.2 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更好地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33

4.3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34

4.3.1有利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34

4.3.2有利于提升西部地区的产业竞争力34

4.3.3有利于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34

5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究37

5.1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37

5.1.1产业配套能力不足37

5.1.2市场体系不健全37

5.1.3科技水平不高,资源转化率低37

5.1.4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缺失38

5.2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38

5.2.1能源资源产业38

5.2.2特色农牧业及其加工业40

5.2.3重大装备制造业44

5.2.4高技术产业46

5.2.5旅游业49

5.3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53

5.3.1成渝经济区54

5.3.2关中-天水经济区56

5.3.3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57

6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措施59

6.1 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59

6.2 提高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60

6.3 增强西部地区的科技支撑能力61

6.4 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62

6.5 扩大西部地区的对内对外开放63

6.6 建立健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64

附录67

参考文献7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79

致谢81

1 导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西部开发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论文选题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探索如何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使西部地区在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谋求更大的空间,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选题的理论意义在于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利用什么样的经济机制,使产业结构从以传统的农业和资源型的初级产品加工业为主,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转变为现代化、城市化、多样化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经济。其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对结构转型的研究,找出西部开发的重点和方向,就是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对经济结构转型的研究

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何雄浪,)。早期对经济结构转型的研究,主要是w.阿瑟&8226;刘易斯(1954)的“两部门剩余劳动”理论模型和霍利斯&8226;b.钱纳里(1979)的各种“发展模式”的经验分析。在国际区域的角度上,汪斌()对东亚、北美和西欧三大典型国际区域产业结构演化模式的总体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提出了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含义和主要思路。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研究,一些学者就产业结构成长的阶段、障碍、外部条件以及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成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成长过程中中国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合理化问题(朱争鸣等,1989);有的学者则根据经济国际化的要求,剖析了我国与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水平的差异和我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状况,探讨了我国加入wto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及应采取的对策(王家新等,),孙伯良()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提出了以发展教育产业为核心、以资本国际流动为手段、国际国内市场相统一的结构调整思路,形成具有弹性的、与国际生产力和世界市场紧密相连的多层次产业结构。一些学者运用统计资料对产业结构优化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进行了定量研究与实证检验(郁鸿胜,;李华等,),另外一些学者则从产业结构优化机制的角度研究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问题,探讨了产业结构合理运动的内在机制,认为只有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机制进行根本性的创新,才是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运动并不断升级发展的根本保障(严旭阳,)。在国内区域的层面上,张平()对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含义和规律、指标和选择、条件和约束轨迹和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导向和战略以及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除此之外,杨德勇等()从资本市场的视角来研究结构转型,讨论产业结构升级的运行机制,通过对资本市场融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分析,证明随着资本市场规模日益壮大,对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结构变迁起到促进作用。这些研究对西部地区结构调整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比较注重理论的分析和实证的检验,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2.2对中国西部地区结构调整的研究

一些学者对西北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研究,如李宗植()、董锁成()对西北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定性研究;曹林等()对西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分析,以及针对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效应的政策建议。在实证的角度,卢中原()根据对大量数据的处理,分析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和环境变化。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发展战略选择、结构转换与制度变迁相统一的过程,西部地区的市场制度无力支撑由中央政府国家意志催生的产业结构及其演进,这种特殊的工业化道路及其所决定的主导产业特征导致其产业扩散能力弱,制约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削弱了西部地区的长期发展潜力(孙早,;卓玛措,)。对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所表现的问题,如西部各地区产业结构同构化现象严重,各产业内部结构失衡,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张婧,),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等(黄泓,)。针对西部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应积极推进城市化和增强工业竞争力(李京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课题组,),加快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和避免产业趋同(庞跃辉,;周靖等,),根据西部地区的南北差距选择有区别的开发战略(马俊等,),以及立足比较优势,基于区际分工转型的视角构造合理的“垂直—水平型”产业分工格局,促进西部地区产业成长(孟昌,)。尹希果等()则认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指导非常有害,忽视了资源禀赋的限制作用,易造成经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为此必须确立“生态产业主义+国家战略+市场经济”的新产业发展观。这些研究对本文的写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是对微观主体的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1.2.3关于特色经济的研究

阎恒()认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源于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就是要依托区域优势条件,实现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形成带有区域特点的特色经济;李渤(1999)认为区域经济的市场竞争能力高低,关键在于区域经济特色化的程度和水平,而区域特色经济体系的构建是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化的前提。

针对西部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从整个西部地区出发,二是针对不同产业的研究,三是对西部各省(市、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研究。对整个西部地区的研究如王文长等()从三次产业的角度论述了西部特色经济的发展;周毅()对建设西部区域特色经济的研究;杨钢等()指出西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应坚持的原则及政策措施;崔巧环()认为西部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绿色产业为重点,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白永秀(;)从西部经济市场化入手,对西部特色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西部特色经济体系的构建做了探索;安树伟()指出了加快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政策措施;iud中国政务景气监测中心()认为西部开发要突破基础设施瓶颈,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对某个产业的研究如李树民等(;)对西部地区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和障碍分析;雷兴长()对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研究;王洁等()对西部蓝莓特色产业发展的研究。对西部各省(市、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研究如《西部开发中的云南特色经济》(李峻峰,)、《四川省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研究》(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在西部大开发中发展新疆区域特色经济》(张文全,)和《发展新疆区域特色经济的几点思考》(刘紫玉,)等。这些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把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放在全国乃至世界分工体系中进行研究。

1.2.4关于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特色经济发展的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常毅,1997),西部地区的落后属于“结构性衰退”,应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用高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并退出丧失竞争力、低附加值且污染严重的行业(陈耀,)。鉴于目前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现状,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和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以此来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周明伟,;李竹青等,)。沙志芳等()的研究也认为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经济,有利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避免产业雷同,是西部地区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张丽君等()认为产业结构优化是西部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切入点。同时,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处理好产业进入和退出的关系,产业结构调整要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区域的竞争优势,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举全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郑长德,);刘静等()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后认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角色定位就是发展特色产业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竞争优势产业。高新才等()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和影响因素及其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产业布局及其遵循的原则和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徐丽华等()认为通过发展特色经济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西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并给出了发展特色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设计。这些成果无疑对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多为对策分析,对理论的研究缺乏深入。

1.3 基本思路和方法

论文的基本思路遵循“宏观背景理论基础现实目标约束条件工具选择”。在对西部开发的目标及其面临的约束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等理论,深入分析西部经济结构调整对西部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的促进作用,并指出西部地区应如何发挥比较优势、提升竞争优势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论文主要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占有大量文献和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定量研究,并运用理论推理与对策分析、历史分析与现状研究,结合实地调查与经验交流进行多方论证。

1.4 文章的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文章的创新点在于:

(1)文章论述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前提,是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本质要求。西部地区要实现经济增长,不断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2)文章通过系统分析西部地区目前的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找到了一个落脚点,那就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为特色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文章图文并茂,数据翔实,通过定量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区域发展战略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总体战略,以及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4)文章探讨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之间的内在机理,并针对当前经济整体形势及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实现机制。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计量模型的建立,以及西部地区的投入产出分析,以便于准确了解西部地区各个产业的投资效率。

(2)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背景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面临那些优势和劣势,以及主体功能区建设与区域利益协调关系的研究还需要深入。

(3)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与西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及促进衰退产业退出之间的关系、退出机制,以及它们之间如何实现顺利接替的研究。

(4)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2 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促进产业结构加速演进。这已经被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特别是在现代经济增长中,随着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

产业结构的概念指的是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这种产业间的联系与联系方式可从两个角度考察: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经济发展过程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的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从而形成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二是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从而形成产业关联理论。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包括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

2.1 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

2.1.1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是同经济发展相对应而不断变动的,这种变动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横向演变的合理化。这种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推动着经济向前发展。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实践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从不同角度来看有如下规律。

(1)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

产业结构的演进经历了如下阶段: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在前工业化阶段,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有一些发展,第三产业的地位微乎其微。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缩小,地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有了一定发展,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还比较小。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重心由基础工业向高加工度工业转变,第二产业仍居第一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开始上升。在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开始下降,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并且在三次产业中占有支配地位。在后工业化阶段,产业知识化成为主要特征。产业结构的发展就是沿着这样的一个发展进程由低级向高级走向高度现代化的。

(2)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

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几个阶段。在农业为主导的阶段,农业比重占有绝对地位,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均很有限;在轻纺工业为主导的阶段,轻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重化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较慢;在原料和燃料动力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阶段,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很小,轻纺工业发展速度逐渐放慢下来,而以原料、燃料、动力、基础设施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逐渐取代轻纺工业的位置成为主导产业;在低加工度组装型重化工业为主导的阶段,传统型、技术要求不高的机械、钢铁、造船等低度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其在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并成为主导产业;在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的阶段,传统工业得到改造,技术要求较高的高附加值组装型重化工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第三产业为主导的阶段,第二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传统产业的下降幅度较快,内部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仍有较快发展,但比重已不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阶段,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人们也常把这一阶段称为后工业化社会或工业化后期阶段。

(3)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来看

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在第一产业内部,产业结构从技术水平低下的粗放型农业向技术要求较高的集约型农业,再向生物、环境、生化、生态等技术含量较高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种植型农业向畜牧型农业,野外型农业向工厂型农业方向发展。在第二产业内部,产业结构的演进朝着“轻纺工业—基础型重化工业—加工型重化工业”方向发展。从资源结构变动情况来看,产业结构沿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包括技术)密集型”产业方向演进。从市场导向角度来看,产业结构朝着 “封闭型—进口替代型—出口导向型—市场全球化”方向演进。在第三产业内部,产业结构沿着“传统型服务业—多元化服务业—现代型服务业—信息产业—知识产业”的方向演进。

(4)从产业结构演进的顺序看

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但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缩短。从演进角度看,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只有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二产业的轻纺产业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大提高基础上,其中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业的发展又是建立在原料、燃料、动力等基础工业的发展基础上。同样,只有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才具有成熟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

2.1.2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考察

产业结构的变动总是和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研究经济增长不能不研究产业结构的演进。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进行了大量研究,总结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许多理论依据。

(1)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

刘易斯的理论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假定上: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接近零;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工资水平由农业的人均产出水平决定;城市工业中利润的储蓄倾向高于农业收入中的储蓄倾向。由于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接近于零,农业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供给价格低,且工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工资,因此,工业发展就可以从农业中获得无限量的廉价劳动力供给,获得巨额利润,又由于工业利润中储蓄倾向高,由此产生一种累积性效应。这种累积作用的结果是,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提高,工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下降,以至于工、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相等,二元经济转变为一元经济。

(2)配第—克拉克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和克拉克通过研究,先后发现: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人们称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为配第—克拉克定律。早在17世纪,配第就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国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及其形成的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他通过进一步考察后得出结论:比起农业来,工业的收入多;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多,即工业比农业、服务业比工业的附加价值高。后来,克拉克重新发现并第一次研究了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得出了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性结论。

(3)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库兹涅茨在继承配第和克拉克等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仔细地挖掘了各国的历史资料。他利用现代经济统计体系,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较彻底的考察,他依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份额基准,考察了总产值变动和就业人口结构变动的规律,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总方向,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律。他发现的这种变动规律,即产业结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被称为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4)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

罗斯托通过长期研究提出了主导产业及其扩散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他认为,无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体系中,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种扩大又产生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对其他产业部门的作用,即产生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罗斯托的这些理论被称为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他还根据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将经济成长的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包括牛顿之前的整个世界;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起飞”阶段,相当于产业革命时期;高额大众消费阶段以及“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5)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考察了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揭示了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发现了制造业发展受人均gnp、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而受工业品和初级输出率的影响小。进而,他将制造业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经济发展初期、中期和后期,将制造业也按三种不同的时期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产业:初期产业,是指经济发展初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如食品、皮革、纺织等部门;中期产业,是指经济发展中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如非金属矿产品、橡胶制品、木材加工、石油、化工、煤炭制品等部门;后期产业,指在经济发展后期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如服装和日用品、印刷出版、粗钢、纸制品、金属制品和机械制造等部门。他的这些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特点的理论总结被称为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6)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对工业化问题进行了许多富有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被称为“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的工业化阶段理论。他根据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率,把工业化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比例为(5 1);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消费品工业降到工业总产值的75%左右或以下,霍夫曼比例为(2.5 0.5);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快速增长,并已达到和消费品工业相平衡状态,霍夫曼比例为(1 0.5);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这一阶段被认为实现了工业化,霍夫曼比例为1以下。在实际应用中,霍夫曼比例往往用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来表示。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理论阐述的主要是工业化过程中重化工业化阶段的结构演变情形。

(7)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理论

两基准理论由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两基准是指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收入弹性基准要求把积累投向收入弹性大的行业或部门,因为这些行业或部门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便于利用规模经济效益,迅速提高利润率;生产率上升基准要求积累投向生产率(指全要素生产率)上升最快的行业或部门,因为这些行业或部门由于生产率上升快,单位成本下降最快,在工资率一定的条件下,该行业或部门的利润也必然上升最快。两基准理论是由以下条件为基本前提的:一是基础产业相当完善,不存在瓶颈制约,或即使存在一定程度的瓶颈制约,但要素具有充分的流动性,资源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向瓶颈部门转移,尽快缓解瓶颈状态;二是产业发展中不存在技术约束;三是不存在资金约束。如果上述条件不存在,两基准理论就未必成立,利用两基准理论选择优先发展产业也不一定可行。

(8)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与国际市场相适应。一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内贸与外贸相结合的全方位的产业结构。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对此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雁行形态理论”。这一理论要求将本国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密切联系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他认为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可以通过如下四个阶段来加速本国工业化进程。第一阶段,从研究开发新产品到国内市场形成;第二阶段,从国内市场饱和到产品出口,开拓国际市场;第三阶段,从国外市场形成到输出技术设备,就地生产和销售;第四阶段,国外生产能力形成,产品以更低价格返销,迫使本国该产品减少生产,并促使新产品开发。

2.2 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研究和了解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产业结构的现状、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和规律以及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原因,进而制定相应的产业结构政策来改变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度化演进。

2.2.1供给因素

(1)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

一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对该国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变化有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那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其产业结构或多或少地具有资源开发型的特性。当然,如果该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那么该国也可能成为资源开发、加工和利用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而资源匮乏的国家就不可能形成资源开发型的产业,最多只能成为资源加工型的产业结构。由于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一般是人力因素难以改变的,同时资源禀赋又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因而对一国的产业形成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受资源制约的国家也可以借助科技的发展和贸易来克服资源匮乏的弱点。

(2)人口因素

从供给的角度来说,人口因素影响着劳动力的供给程度和人均资源拥有量以及可供给能力的程度。从人口—资源平衡的角度来讲,过度的人口增长会过度地把国内的有限资源转化为衣食供给,以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其结果,一方面减少了其他资源的供给,另一方面又减慢了农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从而延缓了工业化的进程,阻碍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所以,依据一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水平,保持适当的人口增长率,提高人口素质,对产业结构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内外发展的经验表明,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资金缺乏的国家应该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不足而资金较充裕的国家应多发展资金密集型的产业。从这个角度说,劳动力资源的多寡和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也决定了一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产业发展战略。

(3)技术进步

科技进步是推动一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一国产业结构表现为一定的生产技术结构,生产技术结构的进步与变动都会引起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动,一旦技术发生变革,产业结构将会发生与之相适应的改变。科技的日益现代化促使产业各部门发生变革,并通过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的作用推动相关产业部门不断高度化;技术进步不断拓宽劳动对象,使产业部门不断细化、新的产业部门不断产生;技术进步还不断地引发人们新的需求,从而使新需求成为产业部门成长的动力。

技术水平的不同决定了比较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技术进步又引起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产业结构转换的动力来自比较生产率的差异,它表现为生产要素从比较生产率低的部门向比较生产率高的生产部门转移;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主要取决于部门之间生产率增长速率的差异。不同的部门由于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速度不同,其生产率增长的速度也不同。那些研究与开发投入强度大、能够最先吸收新技术的部门,往往也是生产率提高最快和产出增长最快的部门,这是由部门内在技术经济特征所决定的。

(4)资金供应状况

资金变动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一方面包括资金的充裕程度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另一方面包括资金在不同产业部门的投向偏好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前者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储蓄率、资本积累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后者主要受投资倾斜政策、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利率、资金回报率等方面的影响。前者主要是资金总量方面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后者主要是投资结构方面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投资结构决定了资源向不同产业部门的配置与再配置,因而对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产生影响。可以说,资金供应总量和资金供应结构的变化是产业结构改变的直接原因。

(5)商品供应状况

对产业结构变动产生较大影响的商品包括原材料、中间投入品、零部件、进口品等商品。一般来说,后向关联系数越大的产品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就越大。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商品供应还可以包括电力、原料、燃料的供应,服务的提供,技术的供应等更广的范围。这些商品的供应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基础工业、上游工业、后向关联产业等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水平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变动。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也是在基础产业、上游产业或后向关联系数较大的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以后,下游产业或前向关联系数较大的产业才能得到比较大的发展。

(6)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国内因素和国际环境因素,或称为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等环境因素。一国的国际政治环境对该国的产业结构变动有重大的影响。文化环境和法律环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很大。良好的法律环境会促进投资的增加,加速产业结构的快速演进。法律环境还对科学技术等活动有重要影响。良好的法律环境可以使知识产权得到很好的保护,这必然刺激科技进步,从而刺激产业结构加速高速化和合理化。

2.2.2需求因素

对产业结构变动产生影响的需求因素很多,下面,主要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方面来分析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需求变动与人口数量、人均收入水平、经济发展周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需求变化一是需求总量的增长,二是需求结构的变化。需求总量与结构变化都会引起相应产业部门的扩张或缩小,也会引起新产业部门的产生和旧产业部门的衰落。从总量角度来考虑,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都会扩大消费需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不同,消费水平通常也会不同;在不同的经济发展周期,各种消费需求也会出现波动。从结构角度来考虑,需求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最为直接,需求结构的变化促使生产结构和供给结构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化。

(1)消费需求

一般地,人口愈多,消费需求的绝对量就愈大。但在经济落后的国家,人口的增加将会降低一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阻碍该国产业结构的提升;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其经济和国民收入都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产业结构已进入高度化阶段,人口的适度增加将会有助于稳定现有的产业结构并使其进一步合理化。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促使需求总量的增长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

(2)投资需求

投资是企业扩大再生产和产业扩张的重要条件之一。资金向不同产业方向投入所形成投资配置量的比例就是投资结构。不同方向的投资是改变已有产业结构的直接原因:对创造新的需求投资,将形成新的产业而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对部分产业投资,将推动这些产业比未投资的那部分产业以更快的速度扩张,从而影响产业结构;对全部产业投资,但投资比例不同,则会引起各产业发展程度的差异,导致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化。由于投资是影响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所以,政府往往采用一定的投资政策,通过调整投资结构,来达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2.2.3对外贸易结构

(1)国际贸易因素

社会分工打破国家界限,导致了国与国在资源、产品、技术、劳务等方面的交换,即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通过本国产品出口刺激本国需求增长和外国产品的进口以增加国内供给来影响本国产业结构。进出口贸易有利于各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获得比较利益。进出口贸易对产业结构的主要影响有:资源、商品、劳务的出口,对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国内紧缺资源、劳务的进口,可以弥补本国生产该类商品的产业不足,同时进口某些新产品、新技术还对开拓本国市场、为本国发展同类产业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推动本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当然,有些商品的进口,也可能会对本国某些产业的发展起抑制作用。

(2)国际投资因素

国际投资包括本国资本的流出即本国企业在外国的投资以及外国资本的流入即外国企业在本国的投资。对外投资会导致本国产业的对外转移,外国投资则使国外产业的对内转移。这两方面都会引起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深远,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外资企业直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产品品种的变化和数量的变化会直接改变原来的产业结构。二是外资企业中间产品的供应结构和最终产品的销售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后,其中间产品的供应可以来自国内,也可以来自国外;其最终产品可以在国内销售,也可以在国外销售。这样,外资企业的经营活动导致国内供应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改变,从而促使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三是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间接地影响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结构。

2.2.4产业政策

政府的产业政策也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产业政策是指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意依据。为了实现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政府通过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来鼓励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因此而相应变动。政府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就是通过产业政策来实现的。政府可以对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诸因素进行调整,包括通过政府投资、管制得到措施,通过制定财政、货币等政策,通过立法、协调等手段来调整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国际贸易结构和国际投资结构,进而影响产业结构。

3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研究

本文研究的中国四大区域划分为:东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

3.1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西部各省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都不同程度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地区省份,而农业是比较效益偏低的产业。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方向,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基础比较薄弱,与全国及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西部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高于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低于东部地区,呈现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迹象,但其第三产业的高比重是工业化不发达所致,是一种产业结构的“虚高度化”,和东部地区不可同日而语。同时西部地区的产业趋同现象严重,缺乏竞争力。除此之外,西部各省区内部的差距也在拉大,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也在强化,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表3-1)。

表3-1 西部各省区三次产业构成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地 区第一产业比重(&61477;)第二产业比重(&61477;)第三产业比重(&61477;)人均gdp(元)

内蒙古13.648.637.83

广西21.438.939.710296

重庆12.243.044.812457

四川18.543.737.810546

贵州17.243.039.85787

云南18.742.838.58970

西藏17.527.555.010430

陕西10.853.935.312138

甘肃14.745.839.58757

青海10.951.637.511762

宁夏11.249.239.611847

新疆17.348.034.715000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整理得到。

3.1.1第一产业比重偏高

近年来,西部地区经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兴农等措施,第一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存在着产业结构性矛盾问题、农业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科技兴农措施实施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东西部之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差距不断增加,制约了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整个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增长(武康平等,)。

西部地区第一产业产值为6396.1亿元,高于东北地区的2386.7亿元,低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只有东部地区的68.5&61477;。西部地区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16.2&61477;)最高,高出东部地区8.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水平4.5个百分点(表3-2)。从各地区按行业分职工人数来看,西部地区从事农林牧渔业的职工数为149.4万人,是东部地区的2.17倍,中部地区的2.16倍,东北地区的1.30倍(表3-3)。

表3-2 各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比较

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全国

gdp(亿元)128593.143218.039527.119715.2210871.0

第一产业产值(亿元)9343.36614.16396.12386.724737.0

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61477;)7.315.316.212.111.7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整理得到。

表3-3 底各地区农林牧渔业职工人数比较

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全国

农林牧渔业职工数(万人)68.769.2149.4114.7402.1

占全部职工人数(%)1.42.75.99.63.6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整理得到。

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10666.8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为54.8&61477;,为各地区中最高,第一产业人均产值只有5924.6亿元;而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8156.7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为32.9&61477;,为各地区中最低,而其第一产业人均产值为8681.8亿元(表3-4)。

表3-4 底各地区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比较

地 区就业人员数(万人)构成(合计=100)

合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东部地区24810.28156.78236.88416.532.933.233.9

中部地区19065.69622.14024.75417.550.521.128.4

西部地区1944810666.82915.85865.454.815.030.2

东北地区4703.82030.51045.91627.443.222.234.6

全 国68027.630476.116223.221326.844.823.831.4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整理得到。

3.1.2第二产业发展滞后

西部地区第二产业产值17879.6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5.5%,而同期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66798.1亿元,是西部地区的3.7倍,占全国的比重为57.8%。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14993.3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4.6%,而同期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60561.4亿元,是西部地区的4.0倍,占全国的比重为59.0%(表3-5)。据康晓玲()的测算,西部地区工业贡献率为28.5%,较的30.7%下降了2.2个百分点,而东部地区的工业贡献率则比提高了2.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工业贡献率与东部地区相比,由的8.1个百分点扩大到12.5个百分点,差距进一步拉大。这表明尽管工业规模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但西部地区工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低于东部且趋于下降,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也进一步扩大。

表3-5 各地区第二产业国民经济核算比较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全国

绝对数比重(%)绝对数比重(%)绝对数比重(%)绝对数比重(%)总计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128593.155.743218.018.739527.117.119715.28.5210871.0

第二产业产值(亿元)66798.157.820958.618.117879.615.510010.18.7103162.0

工业增加值

(亿元)60561.459.018135.917.714993.314.68883.78.791310.9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整理得到。

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传统工业和现代工业(特别是信息产业—it产业),一个是资源型工业和制造工业。一般地,“现代工业”主要包括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工业等,这是西部地区的弱项,今后应加快发展,扩大规模,提高其在整个工业中所占的比重。比较而言,以冶金、石油、煤炭、纺织、机械、航运等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发展的重点不是以过去那样的速度扩展规模,而是应调整生产的结构布局,提高增长质量,从外延型发展转向内涵型发展。同时,在这种工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中,要处理好“传统”和“现代”工业关系的重要联接方式,用现代工业的相关手段如信息化带动传统工业自身的改造和转型,使西部地区的工业结构调整不是游离于世界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新趋势之外,而是置于这种趋势之中,为提高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打下基础。

西部地区工业内部发展不平衡,轻重工业结构比例失调,资源型工业超前发展,制造型加工业严重滞后。庞智强等()的研究表明,西部地区重工业总产值及从业人员在整个工业中占比很大,两项指标都明显高于东部地区,按照霍夫曼工业化阶段指数考核,西部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的最后阶段。这显然也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相反这也恰恰暴露出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即轻重工业结构比例失调。西部地区各项能源消耗指标普遍高于其它地区,其中以宁夏地区尤为显著,其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等价值)4.099吨标准煤,为全国最高,是最低的广东地区的5.32倍;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等价值)5528.2千瓦时,亦为全国最高,相比上升了10.61%,是最低的北京地区的7.02倍;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规模以上,当量值)8.68吨标准煤,亦最高,是最低的广东地区的8.35倍(表3-6)。未来西部地区工业内部结构调整要处理好“资源型工业”和“制造工业”的关系,从战略角度看,附着于西部国土之下、地面、地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相对来说几乎是永远无法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的,我国可能会在不太久远的将来面临比较严重的资源危机。这就要求从现在起,在工业发展的结构部署中,要及早考虑努力发展再生资源的同时,对现存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一定时期“资源型工业”的增长应受到抑制,工业增长的来源应当更为依赖加工制造业而不是资源采掘业。

从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来看,西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个数为4289个,占全国的比重为13.0%,只是东部地区的19.8%;工业总产值25340.0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2.2%,是东部地区的18.6%;工业增加值9365.93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5.9%,是东部地区的27.2%;利润总额2526.8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7.6%,是东部地区的30.5%(表3-7)。

表3-6 中国各地区能源消耗指标

地区abc

指标值上升或下降(+/-%)指标值上升或下降(+/-%)指标值上升或下降(+/-%)

东部

地区北京0.760-5.25787.0-5.011.33-10.06

天津1.069-3.981024.1-1.611.33-7.99

河北1.895-3.091515.91.904.19-5.59

上海0.873-3.71964.3-4.151.20-6.00

江苏0.891-3.501221.2-1.921.57-7.32

浙江0.864-3.521247.4-2.061.43-1.90

福建0.907-3.20xx49.8-0.171.37-5.30

山东1.231-3.461069.03.352.02-5.70

广东0.771-2.931172.1-1.951.04-2.96

海南0.905-1.17970.36.363.15-5.56

中部

地区山西2.888-1.972348.43.725.89-3.36

安徽1.171-3.441092.60.892.86-6.96

江西1.023-3.18979.41.362.72-5.84

河南1.340-2.981257.5-1.583.78-5.93

湖北1.462-3.211187.5-1.863.33-4.99

湖南1.352-3.391051.91.552.74-4.38

西部

地区内蒙古2.413-2.501913.111.615.37-5.20

广西1.191-2.501252.00.022.88-7.36

重庆1.371-3.411177.03.952.63-6.34

四川1.498-2.101265.7-0.832.82-3.98

贵州3.188-1.852633.87.045.21-3.15

云南1.708-1.521660.83.503.40-4.31

陕西1.426-3.391364.6-2.872.46-7.09

甘肃2.199-2.612487.0-1.744.59-3.03

青海3.1211.514007.95.423.645.96

宁夏4.099-1.015528.210.618.68-3.19

新疆2.092-1.061232.33.472.91-2.13

东北

地区辽宁1.775-3.201372.6-1.012.92-6.10

吉林1.591-3.32990.9-5.152.80-4.41

黑龙江1.412-3.02965.9-4.222.23-5.91

注: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西部地区不包含西藏;a: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等价值)(吨标准煤/万元)、b: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电耗(等价值)(千瓦时/万元)、c: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规模以上,当量值)(吨标准煤/万元)。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整理得到。

表3-7 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地 区企业单位数(个)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利润总额(亿元)

东部地区2162313628734397.448282.15

中部地区507527982.538713.131845.39

西部地区428925340.019365.932526.81

东北地区194318113.446317.211708.88

全 国32930207723.0158793.7114363.23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整理得到。

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来看,西部地区国有企业单位数6520个,占全国的比重为26.1%,而工业总产值为19940.91亿元,只是全国的20.2%,资产总计30997.65亿元,为全国的22.9%,创造的工业增加值为7619.25亿元,占比为23.4%,利润总额2032.84亿元,占比为24.0%(表3-8),表明西部地区国有工业企业效率不高、缺乏竞争力。

表3-8 各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地 区企业单位数(个)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资产总计

(亿元)利润总额

(亿元)

东部地区1066246939.2613818.4660557.283759.99

中部地区539818443.686194.3227572.361206.64

西部地区652019940.917619.2530997.652032.84

东北地区238113586.64956.7816026.031485.99

全 国2496198910.4532588.81135153.358485.46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整理得到。

3.1.3第三产业层次偏低

总体而言,西部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超前,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15251.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8.6%,高于中部地区的36.2%和东北地区的37.1%,低于东部地区的40.8%和全国平均水平的39.3%(表3-9),由此判断,当前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似乎已经实现高度化,但这并不合常理。产业结构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的演变首先是由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产业为主转变,然后才是由第二产业为主向第三产业为主的转变,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第二产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也就是非物质产品的丰富是建立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基础之上的。对东部地区而言,其第三产业的高比重是建立在工业化程度较高、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基础上的。而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高则是建立在产业结构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基础上的,并非是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而是由第二产业比重太低、工业化极不发达所致。从就业结构来看,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5865.4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30.2&61477;,高于中部地区的28.4&61477;,而东部和东北地区以及全国的这一比例分别为33.9&61477;、34.6&61477;和31.4&61477;,均高于西部地区。

表3-9 各地区第三产业国民经济核算比较

地 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人均gdp(元)

东部地区128593.152451.640.827567

中部地区43218.015645.336.212269

西部地区39527.115251.438.610959

东北地区19715.27318.437.118277

全 国210871.082972.039.316084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整理得到。

第三产业的演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财富的日益积累,其发展层次越来越分明,行业间分化也越来越明显。在新兴行业中,诸如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咨询服务、旅游业、租赁服务、文化中介服务等不断发展,而传统的批零商贸、饮食等行业比重逐渐下降。东部发达地区已向这种趋势演变,但目前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超前发展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第三产业的推动,尤其是非生产业的发展,而生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在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加值为2424.76亿元,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为15.9&61477;,而东部地区的增加值为6848.03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1;住宿和餐饮业西部地区的增加值为999.98亿元,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为6.6&61477;,而东部地区的增加值为2533.5亿元,只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8&61477;;批发和零售业西部地区的增加值为2889.91亿元,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为18.9&61477;,东部地区的增加值为11201.17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1.4&61477;;金融业西部地区的增加值为1158.63亿元,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为7.6&61477;,而东部地区的增加值为5588.76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7&61477;;房地产业西部地区的增加值为1376.31亿元,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为9.0&61477;,东部地区的增加值为6499.43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4&61477;(表3-10)。

表3-10 各地区第三产业产值及其构成比较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

产值

(亿元)在三产中的比重(&61477;)产值

(亿元)在三产中的比重(&61477;)产值

(亿元)在三产中的比重(&61477;)产值

(亿元)在三产中的比重(&6147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848.0313.12689.9117.22424.7615.91127.5715.4

批发和零售业11201.1721.42962.4718.92889.9118.91815.9324.8

住宿和餐饮业2533.54.81010.396.5999.986.6416.385.7

金融业5588.7610.7924.055.91158.637.6418.625.7

房地产业6499.4312.41418.839.11376.319.0620.958.5

篇5

1机械制造行业的产品与生产特点

大多数机器设备或一般机械制造产品通常是离散的装配型产品。其中大部分零部件已实现标准化,有机械类的,如齿轮、轴承等,也有电子电器类的,如电路板、电机、微处理器等。象机床这样的产品,装配过程相当复杂、还有产品调试、测试的过程,由于有较多的品种规格,车间的生产设备需要高度的柔性才能适应。

机械制造产品一般是标准化和系列化的产品,并有相应的质量检测标准和安全认证标准。国内机械产品的传统制造企业,在以往的大而全的指导思想下,一个零件从原材料开始的几乎全部工艺阶段的生产车间都有,所以,生产周期比较长,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也慢。

该行业的企业由于主要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车间通用设备比较多,产品的工艺过程经常变更,零部件较多,车间生产作业的调度与控制比较难。因此,在管理上需要进行周到和比较精细的计划。企业按订单组织生产,由于很难预测订单在什么时候到来,因此,针对机械行业的这种生产管理特点,所以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的应以生产制造管理为核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2机械制造行业的产品与技术发展趋势

2.1机械制造产品发展趋势机械制造产品领域,特别是加工与测试设备,自动化、数控技术、机器人等技术的深化应用一直是全球制造业技术进步所追逐的目标。由于柔性制造技术的兴起,对各种加工设备的柔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芯片成本的不断降低,在机械制造中大量的数字化技术已广泛采用。

2.2机械制造企业营销发展趋势在机械制造领域,由于新技术不断采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运营成本的下降,促使企业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和新的材料,提高机械产品性能。在机械制造行业对成本有不断要求降低的趋势,并且要求的交付周期也日益缩短,因此,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运营要求。

同时由于技术趋同化,使产品差异缩小。机械制造企业纷纷寻求其他方面的竞争差异,提供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增值服务,例如,在服务领域实现差异化竞争。随着用户要求服务的越来越多,要求配件供应及时,为了缩短服务半径,出现了专业化服务分工。以往机械制造企业的主要销售模式即自产自销方式,将与专业机械商结合,提供本地化、专业化的设备安装与维修服务。

近20年来,随着经济实力与技术力量的发展,一些中国的机械制造企业开始拥有了自己的一些核心技术,产业布局开始向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方向扩张,实现上下游开始对接。同时已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量输出机械设备及技术。

2.3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趋势机械制造常以机床设备为代表,技术的发展也带动其他机械制造领域的发展。

各类机床全面数控化:数控技术不仅应用于车、铣、钻、磨和电加工机床,而且各类压力机械、轻工机械、检测工具等也开始使用数控技术。

加工过程自动化、柔性化:自动化指加工工艺、过程控制、产品设计与制造和生产管理主要运用计算机辅助完成;柔性化指整个系统包含加工、运储、刀具和夹具管理等部分,可以灵活改变生产对象,分步实施新的工艺流程,不必象已往加工必须重新建立生产线。切削向高速、高精度、高硬度、干切削发展,带动刀具、机床部件、加工理论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变化。

整体上,制造企业信息化进程,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功能自动化阶段。在七十年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生产领域的自动控制提供了可能,使得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的制造自动化技术成为可行,由此出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物料管理计划(MRP)等自动化系统。

信息集成阶段。八十年代针对设计、加工和管理中存在的自动化孤岛问题,实现制造信息的共享和交换,采用计算机采集、传递、加工处理信息,形成了一系列信息集成系统。

过程优化阶段。九十年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企业意识到除了信息集成这一技术外,还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如用并行工程(CE)方法,在产品设计时考虑下游工作中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等,重组设计过程,提高产品开发能力;用企业经营过程重构(BPR),将企业结构调整成适应全球制造的新模式。

敏捷化阶段。九五年以后,以Internet为代表的国际互联网,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发展。Internet在改变信息传递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企业组织管理方式,使以满足全球化市场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快速响应制造活动成为可能,敏捷制造(AM)、虚拟制造(VM)等新的制造模式应运而生。敏捷制造从高瞻远瞩的角度提出了制造企业的核心问题———敏捷性。敏捷性是企业的综合能力。敏捷制造哲理的提出并不是要替代这之前提出的其他哲理,其他哲理还是有他们存在的空间,只不过敏捷制造比他们看得更远,而且敏捷制造要利用他们。

从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可看出,21世纪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是:信息技术在促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仍然是第一位;独占性技术决定了产品的价值和价格;联合和竞争两位一体,并超出国界,敏捷性成为制造业追求的目标;管理创新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制造技术将继续围绕信息化、智能化、精密化、集成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2.4对企业管理系统提出的要求机械制造企业由于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工艺阶段多,相对其他企业而言,在管理方面有较高的难度。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传统人工管理的模式下,开始出现管理上的“供应黑洞”,“销售黑洞”等等,使企业难于继续提高生产率和整体管理水平。难以控制管理“漏洞”的扩大与增加,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缺乏对业务过程的适时控制。由于没有建立集成化的企业ERP管理系统,业务状况信息往往不能及时掌握,这说明企业对于业务过程有了管理和控制的迫切需要。

篇6

(大庆市肇州县双发乡经营中心,黑龙江大庆166400)

[摘要]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工业所占比重比较大,服务业所占比重非常低,这就使得在其未来发展中,要注重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因为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重视农村服务业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工业产业,以此达到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和谐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的介绍,进而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非农业产业结构;特点;发展趋势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023

在非农业第二产业中,轻工业所占比重要明显超出重工业,这与农业长期受到计划经济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种现状也足以说明,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正处于轻工业阶段,这一阶段所带来的产值并不高,因此还需要国家加大发展力度,促进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针对这一特点,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应该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主要目标,重点发展农产品原料加工企业。作为新农村发展重要举措,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该引起各方的重视。

1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程度已经超过了50%,大量的农民进入到城市中,选择其他的生存道路。再加之,农业逐渐实现机械化,农业产量增加的同时,劳动时间却大为减少,所以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非农业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因为发展之初,并没有做好规划设计,所以待到非农业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其产业结构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这种调整依据的是非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

首先,从产业构成来看,尽管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城市人口显著增加,但是农村务农人员依然很多,非农业产业人员所占比例依然比较低,尤其是农村第三产业比重非常低。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农村非农业产业所占比重最高的一直以来都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迟迟都没有发展起来,正是如此,大多数农村人员都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吸收的劳动力人口非常少,比重非常低。农村非农业产业之所以一直都没有发展起来,主要是基于两点:农村乡镇企业并没有集中布局,通常情况下,劳动力进厂不进城,尽管放弃了务农,但是却没有离开家乡,大部分都是就地转移,所以乡镇企业发展对城市化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十分微小,因此影响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未达到一定程度,第三产业发展缺乏经济基础,这使得农业非产业中的第三产业一直都没有机会发展。

其次,从部门来看,农村非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依然是转换主线,工业产值每年都有所上升,尤其是运输产业与建筑产业表现得最为明显,但是商贸饮食产值却有所下降,这一点可以体现出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幅度提高。从中可以说明,农村非产业结构调整依然需要依靠第二产业,因为第二产业所占比例高,增长幅度大,而第三产业的增幅却有限。因为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发展历史非常短,所以从整体上讲,第二产业发展程度并不高,即我国农村工业产业化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与工业化初级阶段十分类似。

最后,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偏重于轻型结构,重工业与轻工业相比,轻工业所占的比重一直以来都比较高,尽管在某一时段可能会略有下降,但是始终都超过了50%。这足以说明我国的非农业产业结构依然处于轻工业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应该顺从这一特点。在轻工业产值中,增幅最为明显的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之所以会出现此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农村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农产品实行的是垄断政策,所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几乎都在城市中,所以长期以来,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农村一直都没有发展起来。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农产品价格实行的是双轨制度,为了发展城市工业,工业企业可以低价购买农产品原料,而农产品加工企业却需要花费比工业企业高很多的成本来购买农产品,因此长期以来,农产品加工企业一直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农产品加工企业考虑到成本、运输的问题纷纷落户于农村,因此农村轻工业发展十分迅速。

2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

受到当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的农村非农业产业发展所考虑的并不是自身产业发展问题,其还承担着一定的历史使命。因为我国的工业化程度与城市化程度极其不协调,而且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应的城乡分割体制,所以农村非农业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为了平衡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以使城乡达到一体化的程度。笔者认为,农村非农业产业发展要始终坚持三农政策,所发展的产业应该时刻关注农村,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服务。农村通过非农业的发展,既要做到带动农业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创新,以此实现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站在这一高度来考虑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我们可以总结出其发展趋势有两点:一是促进城市与农村非农业产业融合,尽快建立起分工协作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注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农村企业发展,同时还需要注重农村服务业发展。其具体的发展趋势表现如下:

2.1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村非农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方向。农产品加工业介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有“1.5产业之称”。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尽管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对农产品的最终需求趋于下降,但对农产品的中间需求,也就是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则不断扩大,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首先,在产品结构上,要适应市场细分化的需要,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开发,着重发展潜力大、加工比重低的产品,如粮食、水果、畜牧产品等。这些农产品目前基本上还是初级产品,开发潜力大。其次,在产品质量方面,要符合现代居民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向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再次,在产业组织方面,要扶持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鼓励兼并、联合等产权重组,形成大中小企业并举、分工协作的产业组织结构。最后,在农产品质量方面,要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走产加销一体化的道路,要加强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对产中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提高农产品品质,使农产品的形态、成熟度、轻重、营养含量和卫生标准符合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特殊要求。

2.2开展合理分工与协调发展的城乡工业体系

城乡工业具有不同的优势,其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强,培养了大批人才,在管理上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农村工业具有成本上的优势,其劳动力、原材料与土地都是成本较低的资源,因此,将城乡工业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扬长避短,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首先是横向分工,由于城市工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与土地,所以在工资与土地价格方面面临的压力较大,而且近些年工业成本还在不断的上升,又要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其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所以应当在国家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政策指引下,将加工业的规模作出适当调整,减少其生产规模,将一般加工业及劳动密集型的工业转移至乡村,尤其是可以有效地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把农产品加工业向农村扩散。城市因具有人力、资金、技术与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突出特点,所以主要发展新兴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其次是纵向分工,城乡工业按照产业链的不同或生产工艺的不同可以进行纵向分工,这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分工。在进行工业产品的生产时,其技术上要求具有高度的可分性,产业链不同或生产工艺的不同就会造成对技术与规模的要求产生差异。应当适应这一特点,对技术水平与规模经济要求不同的企业在不同产业链以及产品生产工艺的过程中开展专业化的分工,以此形成的垂直分工体系,不仅能够使生产过程更加专业,还可以对技术水平与规模不同的企业进行优势互补。

3结论

综上所述,对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十分重要,因为一直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都牵动着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就是发展非农业产业经济,但是由于我国的非农业产业发展非常晚,产业结构还需要进行调整,而在对其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必须对其现有结构特点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依据特点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制定发展规划,所以笔者对其进行研究现实意义非常大。

参考文献:

[1]刁怀宏.经济类农产品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联性实证研究——以玉米为例[J].特区经济,2011(4).

篇7

一、发展现状

(一)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加快向产业优势转化

2005年以来,西部地区原煤、原油、天然气和发电量占全国的比重均保持上升态势,其中原煤和天然气占全国比重上升幅度较为明显,前者由2005年的36.9%上升为2010年的49.1%,后者由2005年的70.6%上升为2010年的81.0%。从产值看,煤炭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值占全国比重提高幅度较大,分别为13.1、8.3和5.5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工业中,能化工业和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工业占有半壁江山,2010年,产值合计占西部地区工业的58.4%。在新能源领域,内蒙古、宁夏、甘肃是我国新兴的风能和太阳能能源基地,广西、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的生物质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二)特色农牧业产品加工业带动了就业增长

农牧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在带动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5—2010年,西部地区农牧产品加工业产值占西部地区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8.0%下降为17.2%,但农牧产品加工业就业占西部地区全部工业就业的比重则由17.6%提升为19.6%,提升了2个百分点。2010年农牧产品加工业产值就业弹性系数为0.51,高于西部地区工业0.44的平均水平。

(三)四川、重庆、陕西和广西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优势明显

在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中,西部地区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和占西部地区工业比重升幅最大。从产业集中度看,装备制造业在四川、重庆、陕西和广西集中度达到84.5%。这些省区在特定行业的优势较为明显,如广西的专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重庆的交通运输设备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四川的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陕西的专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均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陕西、四川和贵州的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优势更加突出,2010年产值约占全国的36%。近年来,重庆、成都和西安在电子信息和通讯设备生产领域跨越式发展,有望建成全球重要生产基地。

(四)旅游业稳步增长

2005—2010年间,西部地区入境国际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7%、16.5%、18.9%和24.7%,除国际旅游人数与全国平均增长率基本持平外,其余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的旅游产品也已开始由单一的观光型向多元化产品体系转型,基本形成观光、度假、商务和特种旅游业多元化发展以及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休闲度假、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态势,

二、存在问题

(一)能矿资源产业深加工能力低,产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能矿产品价格上涨

西部地区能矿资源型产业以资源开采为主,加工能力较低,如2010年西部地区原煤、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9.1%、28.7%和81.0%,但焦炭产量、火力发电量、原油加工量、合成氨产量分别只占全国的25.3%、23.8%、15.8%和30.8%。煤炭采选业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值分别占全国的31.3%和34.8%,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产值仅分别占全国的11.7%和2.4%。实际上,近年来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产值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资源产品价格,特别是能源产品价格的提升,例如,2010年西部地区原煤产量是2005年的1.64倍,但2010年煤炭开采业的产值却是2005年的6.8倍;2010年西部地区原油产量和天然气产量分别是2005年的1.3倍和3.14倍,但2010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产值却是2005年的3.26倍。

(二)资源陷阱现象在资源大省显现端倪

自然资源开采和初级加工业在区域经济中所占比重过大,或者说经济发展倚重于资源开采和初级加工不利于区域持续发展,这种情形一般被形容为“资源陷阱”,资源陷阱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一般被概括为创新弱化、去制造业化和制度弱化效应,这些效应在一些资源大省有所体现。在社会创新弱化效应方面,内蒙古在2003年后连续八年经济增长速度居全国首位,2010年接替山西成为煤炭开采第一大省;新疆2010年石油开采量居全国第4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值占全国12%,居全国第4位,但两区201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0.55和0.52,均约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在去制造业化效应方面,2010年与2005年相比,内蒙古工业中煤炭采选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8.7个百分点,达到19.9%,第一大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强化,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所占比重提高4.1个百分点,成为第二大支柱产业,但交通运输设备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在其工业的比重几乎没有提升,通信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占比则均有所下降。在制度弱化效应方面,2010年新疆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和总资产分别占全部工业总产值和总资产的70.6%和70.7%,中央企业工业总产值和总资产分别占国有企业的74.6%和66.3%,民营和本地企业发展缓慢。

(三)农牧产品丰富的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

篇8

关键词:河南省 第三产业 竞争力 实证分析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制定了三次产业的范围,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

一、文献回顾

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十报告进一步强调:“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国内学者就不同区域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有关研究。其中胡霞(2005)利用因子分析法对2001年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 。李苗苗(2010)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第三产业各地区发展状况进行区域分类 。本论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各地市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利用因子分析对河南省不同地市第三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

二、第三产业竞争力内涵、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

(一)第三产业竞争力内涵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产业区域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指标,它涵盖第三产业本身的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状况、生产效率、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因素。要测试不同区域第三产业竞争力能力,必须建立第三产业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必须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并且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选取指标的真实性和可获性。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河南统计年鉴》从不同地区经济基础、第三产业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状况、产出效率、产业发展潜力等方面构造一个多层次的评价体系,每个层次由一些具体的指标构成,具体指标如下表。

表1 河南省各地市第三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第三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

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11年)公布的统计资料,可以获得河南省18个地市第三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始数据,该指标体系是一个18×12矩阵,由于指标体系数量较多,并各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所以不能直接用其进行第三产业竞争力的判断。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处理多因子变量的经济计量方法,该方法从大量的可观测因子变量中通过因子分析计算,把众多因子变量概括、析取和综合为少数重要因子,可通过对各因子变量的综合得分值进行次序排位,通过综合得分次序进一步研究影响综合得分次序的因素。

因子分析法基本步骤如下:

假定有m各地区和n项评价指标,则矩阵[Xij]m×n即为评价样本矩阵。

1.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将同一变量减去其均值再除以标准差,以消除不同刚量的影响,记为Yij=(Xij-Xj)/Dij,其中Yij为第i地区第j个指标的标准化数据,Xij为第i个地区第j个指标,Xj为m地区第j个指标均值,Dij为第i个地区指标的标准差;

2.利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来测量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

3. 求出特征值,并根据特征根确定相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

4.计算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并根据过程内定特征根大于1或者累计贡献率超过80%的原则确定主因子个数和相应的特征向量矩阵;

5.计算主因子得分值;

6.计算综合评价总得分,分值越高,则说明第三产业发展状况越好。

三、河南省各地市第三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根据2011年统计年鉴原始数据,借助spss17.0统计软件在计算机上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排除不同量纲的影响,利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来测度变量的相关性,KMO统计量的取值在0-1之间,如果统计量取值越接近1,变量间的偏相关性越强,因子分析的效果就越好。一般来说,KMO统计量在0.7以上时因子分析效果较好,在0.5以下时因子分析效果就很差。Bartlett球度检验以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为基础,如果相关系数矩阵是单位阵,则个变量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无法进行因子分析。本文KMO统计量为0.735,P值接近于0,故此适合做因子分析,如表2所示

表3给出了特征值、特征值的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根据特征值大于1或者累计贡献率超过80%的提取原则,前三个特征根大于1,前三个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5.474%,可提取三个公因子。

为了便于对各因子载荷做出合理解释,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因子进行旋转,得表4。

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对各地市GDP、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新兴服务业增加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第三产业劳动效率有较大的载荷系数。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劳动效率反应第三产业发展规模的核心指标,各地市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新兴服务业增加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反应第三产业发展经济结构的核心指标,这6个指标综合反映第三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第一因子命名为核心竞争力因子F1。第二主成分对人均GDP、服务性消费支出、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城镇化水平较有较大的载荷系数,人均GDP、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消费支出、城镇化水平等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指标,第二因子命名为第三产业竞争力的经济基础因子F2。成分3仅对GDP增长速度有较大的载荷系数,我们把这个指标命名为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因子F3。

通过spss17.0软件利用回归法估计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5

根据因子模型可以计算不同地市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计算结果如下表。

四、分析结果

从核心竞争力因子F1得分看,前5名的地市为郑州市、信阳市、洛阳市、周口市、南阳市,说明这5个地市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劳动效率较高、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得分后5名地市为三门峡市、济源市、鹤壁市、漯河市、开封市,说明这5个地市第三产业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劳动效率较低,新兴服务业增加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也较低。

从第三产业竞争力的经济基础因子F2得分看,前5名的地市为济源市、郑州市、三门峡市、鹤壁市、洛阳市,说明这5个地市人均收入高,服务性消费支出多,城镇人口比例较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较多;得分后5名的地市为商丘市、周口市、信阳市、驻马店市、开封市,说明这5个地市人均收入低,服务性消费支出低,第二产业支撑不够,城镇化水平较低。

从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因子F3得分看,前5名的地市为开封市、三门峡市、洛阳市、南阳市、平顶山,说明这几个地市2010年以来经济增速较快。得分后5名的地市为濮阳市、漯河市、信阳市、鹤壁市、焦作市,说明这个地市2010年以来经济增速较比较慢。

从综合F得分看,平均水平以上的地市有7个,它们是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许昌市、焦作市、平顶山和三门峡市,说明这些地市第三产业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劳动效率、城镇化水平、人均收入高于一般水平;低于一般水平的地市主要有漯河市、濮阳市、商丘市、驻马店市、周口市等,说明这些地市第三产业投资规模和增加值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和消费性支出较低。

五、政策建议

根据河南省各地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河南省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 加快一、二产业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河南省各地市三次产业比例顺序为“二、三、一”,事实上,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以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加快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可以相应发展与第二产业相关物流、咨询、网络服务、会展等生产业;在加大第一产业发展的同时,可以促进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农村服务业改善。因此要大力第三产业,首先要加大一、二产业的投资力度,让一、二产业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二)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新兴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 提高第三产业整体水平

从前面的分析看, 产业结构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低的地市,调整一、二、三产业的投资比例,加大第三产业投资规模,增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对于传统服务业,要规范餐饮、商贸、运输等程序、扩大规模、提升品位和改造发展;对于新兴服务业,加大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软件信息开发等新兴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工商服务业, 如咨询服务、、专业等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居民服务产业、休闲产业、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通过调整一、二、三产业的投资结构和提高新兴服务业投资,达到提高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三)加快城市化进程,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篇9

关键词:3G技术;手机煤体;文化产业

1、手机媒体文化产业内涵特征

从外延来讲,手机媒体文化产业包括短信、游戏、网络科技、商业运营、音乐娱乐以及生活文化等丰富种类。伴随其应用功能以及设计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手机文化产业实现了持续扩充态势。各类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促进手机媒体产业实现了重组以及资源整合。其中3G技术成为推动手机媒体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因素之_,该技术可承载快速的无线网络应用功能,数据处理容量显著提升,并可提供在线观看、视频联系、电子商务多类现代化服务。令手机媒体文化形成的产品以及消费呈现出丰富性的特征,文化价值的提升空间更为广泛。当然,手机媒体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发展虽然速度较快,然而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存在一定差距,呈现出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值比例较低,竞争力有限的问题。另外相关资费等级的较高也对3G技术的发展扩充形成了一定阻碍。再者产业体系的发展还没有达到全面的成熟状态,抵御风险水平有限。从另一侧面则反映出,手机媒体文化产业更为依靠3G等各类创新应用技术的全面推动影响,只有3G技术实现了有效的推广与普及,方能令手机电视、手机报等新兴媒体实现迅速的发展,并进一步丰富短信、音乐、游戏等服务的人性化、娱乐化功能,创设显著的效益、价值,真正实现手机媒体产业的持续优质发展。

2、3G技术对手机媒体文化产业形成的作用与影响

当前,我国手机电视媒体的服务发展障碍瓶颈在于硬件核心技术没有实现全面突破,因此导致用户支持度不足,发展运营规模有限。而全面研发与应用3G技术,则可令扩充各类新型手机媒的发展空间。该技术应用可令手机音乐、移动网络、视频通话、移动电视等业务构成文化产业发展之中的焦点,成为增长利润的有效途径。可促进手机媒体文化产业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系统的科学建构。因此,我们应加快推进3G网络的研发与建设,研发终端设备,优化运营管理与服务,形成信息文化的综合产业链,进而全面促进手机媒体的人性化、丰富化、延伸化,令产业合作趋向成熟发展,丰富盈利模式。另外,3G技术还将推进各类产业资源的集成化发展,令手机文化产业链实现优化充足,实现生产以及消费者的一体化发展局面。手机产品是否真正的赢得用户认可则成为其产业利润创造的核心关键。

3、手机媒体文化产业发展中3G技术应用对策

新时期,手机媒体终端呈现出容量更大、处理速度更快,应用操作系统功能强大、兼容性更强的特征,对手机媒体文化产业发挥了有效推进作用。基于3G技术综合优势,相关管理机构应实施必要的价值引导,优化政策编制与全面落实。应基于战略目标,促进3G技术的扩充发展,发挥其高效传输、带宽容量丰富的优势,进而为发展多重文化,丰富媒体传播形式、扩充信息发展途径提供完善保障。新时期,手机媒体文化产业其蓄积力量将向着内容生产逐步转移,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注重内容真实丰富,以及技术专业性,应完善对知识产权的全面保护,给予文化创新发展的实体产业有效的引导与辅助。政府部门应成为新兴产业的引领人、引导吸引各方机构投建移动新媒体产业区,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组、全面整合,丰富文化资源,促进优势集成,实现集团化产业发展。同时,文化产业应洞悉感应3G技术的发展更新,促进移动媒体的全面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3G技术为—类大容量、无线高效传输信息技术,可全面实现手机视频服务,对于文化传播、信息共享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此应在该领域继续探索,给予手机视频服务、经营管理、产业化建设、实时沟通、多元化影音系统供应商全面的支持,应以内容为核心,真正推进3G技术在手机媒体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手机媒体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应注重对产业链的优化与延长,实施平面、深入、系统化的管理经营。应发挥引领者作用,联合供应商强化合作,开发丰富业务与项目,构成基于运营商核心的共同体,通过良好的市场定位,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开创丰富信息产品,优化营销水平与服务能力。同时,还可强化媒体联合,创建立体化经营发展模式,构建良好的运营平台,促进内容服务的接地气,有效节约拓展提升的投入成本。当形成较为成熟稳定的产业合作后,为实现高端、持续的提升,可进行丰富资源的全面整合与集成,形成兼容丰富的经营发展模式。其实质在于开拓跨媒体以及行业的经营管理体系,通过构建产业集团令信息产业链更为整体、稳固,并通过丰富资源的优化配比,节约成本投入,实现移动媒体文化产业的升华。

篇10

一、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学者对第三产业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一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征及其内部结构分析(李江帆等,2003);二是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之间的关系(李江帆,2004;赵凯,2009);三是第三产业的就业效应(顾乃华,2002;魏作磊,2004;曾国平等,2005;韩汉君等,2007),多数学者认为第三产业具有较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四是第三产业的国际经验比较(彭志龙,2001;李冠霖等,2005);五是试图尝试从贸易、能源、城市化、工业化等视角来研究第三产业(张宗益,2010;罗知,2011)。但是,上述研究并未考虑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联系性,实证分析并未突破主流经济学中空间事物无关联及均质性的假设局限(吴玉鸣,2006),忽略了区域间可能存在的空间相互作用。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ESDA)是空间统计分析技术的核心方法之一,主要通过可视化技术来揭示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探索空间分布格局[1-2]。主要分为全域自相关分析与局域自相关分析。

(一)空间权重矩阵

空间权重矩阵对确定区域间邻近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基础与前提,主要分为邻接矩阵、距离矩阵与经济矩阵。本文主要采用邻接矩阵来设定长三角地区的空间邻近关系。当两城市相邻时权重值Wij=1,否则Wij=0。此外考虑到舟山市孤立在外,为避免产生孤岛现象,同时考虑其与宁波现实联系密切,因此认为其与宁波相邻。

(二)全域自相关分析

全域自相关分析主要是对整个区域内的空间总体特性进行描述,本文采用Global Moran’s I测算全域自相关程度,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N表示所研究区域数量,xi、xj为观测值,Wij为空间权重矩阵,x=∑Ni=1xiN,S2=1N∑Ni=1(xi-x)2,I的取值范围为-1与1之间,且其必须经原假设为变量间不存在空间自相关性的标准化Z值进行检验(见公式(2)),显著性水平由Z值的P值来确定,通常为005[3]。若I大于0且显著,则表明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即具有较高(较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城市趋于与具有较高(较低)发展水平的城市相邻;若I小于0且显著,则存在负的空间自相关性,即具有较低(较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城市趋于与具有较高(较低)发展水平的城市相邻。

总第437期

鱼鸿杰: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空间结构与集聚特性研究

2013/09(三)局域自相关分析

全域自相关分析在整体上揭示了空间依赖程度,却忽略了可能存在的局部不稳定性[4],而局域自相关分析中,通过Moran 散点图中的四象限来展现区域与其相邻区域的空间相关关系,以此来探索局域空间的异质性,有利于揭示被全域自相关分析掩盖的局域空间特性。具体到本文,其横坐标为标准化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而纵坐标为该地区相邻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地理加权平均值(同样进行标准化处理),其中第一(高-高)、三(低-低)象限为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体现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特性,而第二(低-高)、四(高-低)象限为负的空间自相关性,体现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分散特性。

此外,Moran散点图并没有给出局域空间相关特性的显著性水平,而LISA集群图与显著性水平图克服了这一缺陷,并且有利于分析区域间空间相互作用模式。显著的高-高区域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辐射扩散作用,从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形成空间集聚,而显著的高-低区域体现了该区域通过回流效应恶化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一)指标选取

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5-6]的基础上,从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以及产业高级化角度来衡量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同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用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总就业人数来衡量发展规模,用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率衡量发展速度,并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衡量产业的高级化程 (二)数据说明

本文以长三角所辖两省一市(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为研究区域。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选取2000-2010年三个地区相关数据进行ESDA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各省市历年统计年鉴。限于篇幅,原始数据不再列出。

1.指标权重的设定。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具体步骤为:(1)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2)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3)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若不通过检验,则需重新设定判断矩阵;(4)确定权重:对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指标权重Wi [7]。应用yaahpv060计算各指标权重,权重值如表1所示。

2.数据标准化。为消除数据的量纲量级,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为:

x′ij=xij-minxjmaxxj-minxj

其中,x′ij指标准化后的数据,xij指未标准化的数据,maxxj、minxj分别指该指标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3.综合指数计算。将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乘以各自的指标权重并求和,可以得出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限于篇幅,综合指数不再列出。

4.空间分位图分析。基于长三角第三产业综合指数,运用GeoDa软件画出长三角第三产业空间分位图(如图1),可以初步展现长三角第三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第四级排列为第三产业占优区域,第三、二、一级排列逐级递减,特别 是第一级排列为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最差区域。

图1 长三角第三次产业空间分位图 (1)观察图(a)、(b),处于第三、四级排列的城市数由2000年的19个下降为2010年的13个,比例由76%下降为52%,而第二级排列由0变为6个。由此可见,十年来长三角地区各城市间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差异具有扩大之势。特别是浙江省2000年仅2个城市处于第一、二级排列,而2010年扩大为4个,同时排列区域更加分散。具体来看,2000年第三产业的优势区域主要分布在浙江南部以及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中部地区,而至2010年浙江南部各市域第三产业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江苏却形成了以沪宁一线为主的第三产业占优区域。

(2)由图(c),从2000-2010年均值来看,浙江省除湖州、嘉兴、绍兴、衢州等4个城市外,其余市域均为第三产业发展的占优区域;而江苏省仅沪宁一线5个城市为占优区域,其余市域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均相对较差。此外,上海无论是2000年、2010年亦或是十年均值来看均显示第三产业发展的优势地位。

总之,空间分位图展现了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变动趋势。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十年的发展演变,沪宁一线,特别是苏锡常异军突起,使得该地区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占优区域,为整体带动苏北地区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带来机遇。此外,浙江南部逐渐分化的第三产业优势分布带,为各地区发挥特有的禀赋优势,实现该地区的合理产业布局提供了契机。

三、ESDA分析

空间分位图初步展现了长三角第三产业空间分布规律,然而其并未揭示该区域第三产业空间分布的内在机理。因此,下文将运用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ESDA)来进一步揭示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空间分布的依赖性与异质性等空间联系结构。

(一)全域自相关分析

表2为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全域自相关Global Moran’s I统计量值以及对应的P值,可以发现Moran’s I统计量均为正值,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由此可知,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第三产业在空间分布上并非表现出完全随机分布的状态,而是表现出某些市域的相似值之间在空间上的集聚,即具有较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城市趋于与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城市相邻,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低水平城市趋于与相对低水平城市相邻。此外,由图2 Global Moran’s I趋势图可知,Global Moran’s I呈现波动的状态,十年来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的空间集聚态势并不稳定,2003年达到集聚的峰值,而2009年的空间集聚特性尤为显著。

(二)局域自相关性分析

1. Moran 散点图。图3为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Moran散点图,而表3列出了散点图各象限对应的市域表。比较图3(a)与(b)两图,可以发现多数城市分布于第一、三象限,表现出正的空间自相关性,这恰好印证了全域自相关Global Moran’s I 为正的自相关性的总体趋势。具体来看,2000年多数城市位于第一象限,即第三产业相对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趋向于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相邻,而2010年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主要聚集于第三象限。此外,Moran 散点图揭示了长三角第三产业空间分布的非典型区域,如第二(四)象限所展现的空间分布的异质性特征,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高)的城市趋向于与较高(低)的城市相邻,体现了负的空间自相关性,其偏离了总体的正的自相关性特征。然而,从2000-2010年的均值来看(图c)该地区在第二象限具有较为明显的聚集,体现为低-高的负的自相关性。

由表3可知2000、2010年以及十年均值来看,上海、苏锡常等沪宁一线城市均处于第一象限(高-高)区域,而低-低城市主要分布在苏北地区,如徐州、连云港等5个城市。另外,异质性区域(低-高、高-低)中浙江省占居多数。由此可见,江苏、上海体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而浙江空间分散特征较为显著。

此外,观察表3中2000年、2010年各象限中城市的变动,可以发现,长三角第三产业空间分布的市域跃迁模式:(1)由高-高象限跃迁至低-高象限,如泰州与舟山;(2)高-高象限跃迁至低-低象限,如金华;(3)低-高象限跃迁至低-低象限,如衢州;(4)由高-低象限跃迁至低-低象限,如扬州、宁波、丽水。其中,第一种跃迁模式主要源于该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与周围相邻地区的差异扩大,尤其是泰州十年间第三产业综合指数增长92%,而其周边相邻市域平均增长了154%,差距高达62%;第二、三种跃迁模式中周边相邻区域均由高值区变为低值区,即周边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于其他地区发展较为滞后,而这点与空间分位图中所显示的浙江南部地区空间分布的演变特征相一致;第四种跃迁模式中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城市最终被发展水平较低的周边城市同化,陷入低水平的发展陷阱。

上述结果反映了长三角各地区第三产业存在着空间自相关性以及异质性,并揭示了该地区第三产业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进特征。

2. LISA 集群图与显著性水平图。图4、图5分别显示了长三角第三产业LISA集群图及其对应的显著性水平图。2000年时低-低类型处于主导地位,特别是苏北地区存在显著的低-低区域空间聚集,表明其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形成连片集聚区域,其第三产业体现为发展相对滞后区域间的空间集聚分布;具有较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苏州地区,凭借与上海相邻的区位优势形成显著的高-高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而负的空间自相关性则由具有显著低-高性质的嘉兴反映,不难理解,相对于其周边地区上海、苏州、杭州,嘉兴的三次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这点恰好与空间分位图1(a)相吻合。

图4 长三角第三产业LISA 集群图

图5 长三角第三产业LISA显著性水平图

2010年与2000年相比,变化较为显著。其中:(1)苏北地区仅徐州一个城市处于低-低区域,显著的低-低连片区域明显减少,通过计算综合指数发现,十年间苏北的宿迁、淮安第三产业分别增长303%、205%,而徐州仅增长123%;(2)作为正着力建设“四大中心”的上海,发挥其扩散辐射效应,带动周边苏锡常地区形成显著的高值集聚区域;(3)南通市由非显著性区域变为显著的低-高区域,可以看出其受到周边苏锡常等区域回流作用,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从十年均值来看,苏北地区低-低连片区域以及上海的高-高区域辐射效应尤为显著。此 外,无论是2000年、2010年亦或是十年均值来看,浙江省除嘉兴外,其余城市并未表现出空间分布的显著性特征。由此可见浙江各区域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相互作用并不明显,而联系空间分位所展示的该地区具有明显的第三产业发展优势,特别是2010年相对于2000年空间分异性变大,浙江可以借此根据地区的区位禀赋优势,采取不同第三产业发展政策,实现地区间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最终形成显著的高-高类型第三产业发展区域。

四、结语

本文通过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全域自相关与局域自相关等分析工具,对长三角地区近十年来第三产业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初步探索,揭示了该地区第三产业空间分布的依赖性与异质性等空间联系结构。全域自相关分析表明,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即具有较高(较低)三次产业发展水平的城市趋于与发展水平较高(较低)的城市相聚集,且在2003年尤为显著。同时,局域自相关分析中,Moran散点图以及LISA集聚图与显著性水平图显示了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空间分布的异质性,苏北地区存在显著的低-低区域,沪宁一线形成显著的第三产业高值集聚区域,而浙江虽大多数城市表现为异质性,但并不显著。

近些年来,以苏南模式崛起的苏锡常地区,凭借毗邻上海的优势区位,第三产业异军突起,同时其对苏北地区形成强大的空间极化作用,致使苏北地区的资金、人力、技术资源流向苏南地区,阻碍苏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引致苏北形成显著的三次产业低-低区域;以温州模式著称的浙江地区,其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的第三产业拥有较大的优势,然而其新兴的三次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且区域间存在差异,如中心城市杭州、宁波等地金融、信息咨询、计算机应用服务等占据优势,而欠发达的浙西南地区仍旧以传统的三次产业为主,这恰好解释了浙江高发展水平但却非显著空间异质性的特点。 从今后研究的拓展内容看,若能够深入分析第三产业内部具体各行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则结果不但更加全面,而且可能还会从更加细致的行业分类中揭示第三产业空间分布更多细微的特征,这有利于全面了解和掌握长三角地区各城市间空间相互作用机制,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区域第三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区域间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注释:

① 位于坐标轴上的点所属城市未在表中列出。

参考文献:

.Kluwer Academic,Boston,1988.

[2] 孟斌,王劲峰,张文忠.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5(4):393-400.

[3] 鲁凤,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4-51.

.地理科学,2010(2):22-29.

[5] 黄京鸿,葛永军,刁承泰.中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经济地理,2001,21(1):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