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知识范文
时间:2023-05-29 15:08: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染病防治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每年的冬春1-3月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一些病毒性传染病也随之而来,尤其是手足口病、水痘、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为了增强学校师生对传染病的预防保健意识, 让全校师生远离传染病, 健康快乐地成长、学习。1月5日,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医务人员到华阳街道中心幼儿园学校开展了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活动。
在讲座过程中,我中心张医生从“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病流行过程”、“如何预防传染病”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关于传染病的基本知识,还例举了手足口病、水痘、流感等几种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同时还发放了传染病相关宣传资料进行宣传。
通过此次知识讲座,让学校幼师们了解了一些常见的传染病的知识及预防措施,对种类繁多的传染病,只要重视预防工作,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此次讲座又一次为师生们拓宽了视野,为学校广大师生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篇2
一、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
(一)继续做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和调查处置工作。
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和《省流感监测方案(版)》的要求,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全年开展好不明原因肺炎、流感样重症病例、疑似流感样死亡病例的监测工作,对发现的不明原因肺炎、流感样重症病例、疑似流感样死亡病例要及时上报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做好相应网络直报工作。
(二)加强主动监测,规范开展流感样病例聚集、暴发疫情处置。
今年省流感监测方案对流感的聚集和暴发定义进行了调整,一周内同一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为流感聚集疫情,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为流感暴发疫情。各镇(街道)卫生院全年要加强对学校、托幼机构和敬老院等人群密集区域的监测,发生5-10例(不含10例)由报告所在镇街道卫生院配合市疾控中心开展流调处置工作,并至少采集5份咽、鼻拭子标本;发生1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聚集疫情和暴发疫情时,要及时上报市卫生局和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立即上报市疾控中心,市县乡三级疾控机构共同开展流调、标本采集以及疫情处置工作,同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要求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对每起流感样病例聚集、暴发疫情至少采集10份咽、鼻拭子标本,4℃条件下暂存,24小时内送市疾控中心流感网络实验室检测。
其他呼吸道传染病重点做好猩红热防控工作,冬春发病高峰期,各镇街道卫生院要做好辖区内托幼机构、中小学校晨午检制度落实情况的督导,及时做好发病教育机构的疫点疫区处理,减少后续病例的发生。
二、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
(一)霍乱。
腹泻门诊开诊时间从起至止,在该时间段各腹泻门诊要全面开展腹泻病人监测工作,使用全省统一的腹泻病人登记薄进行登记;各腹泻门诊要配备相应的检验试剂,做到“逢泻必登、逢泻必报、逢泻必检、逢泻必治”,确保腹泻病人快诊率100%,培养率不低于15%;市疾控中心对各腹泻门诊检测的疑似阳性结果必须开展复检核实工作,相关情况及时上报市疾控中心。
“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疫苗已于年在市大部分县市区开展了推广接种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按照上级要求,今年我市适时在重点人群开展该疫苗的推广和接种工作,减少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病。
(二)手足口病。
按照“抓早、抓主动”的防控策略,加强疫情研判,密切关注病原变化导致疫情变化的趋势,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手足口病防控技术方案的各项措施,确保不发生手足口病暴发流行。
1.手足口病的调查。各镇街道卫生院要配合市疾控中心做好采集标本的普通病例和重症、死亡病例患儿的个案调查,个案调查率100%,全年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处置率达85%以上;市疾控中心对所有个案调查资料及时录入数据库,每月日前上报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每季度开展一起聚集性疫情的全面调查,调查报告在每季度末上报市疾控中心;对于死亡病例、一个单位一周内发生10例及以上的,要严格按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系统》报告要求进行网络报告。
2.手足口病标本采集。采集对象为:首次就诊的普通病例、重症和死亡病例,聚集性病例。普通病例、重症和死亡病例标本由定点救治医院负责采集;居家治疗患儿由各镇(街道)卫生院采集,并做好个案调查,及时上报市疾控中心;聚集性病例疫情标本由各各镇(街道)卫生院配合市疾控中心完成采集;市疾控中心每月至少将采集的5例普通病例标本(少于5例的全采),填写采样送检单,与个案调查表一起上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备检。重症、死亡病例和聚集性病例疫情标本为双份大便标本,根据疫情发生情况及时采集、送检。
3.落实重点场所防控措施。各镇街道要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的督查,完善7岁以下儿童“日巡查、日报告”制度,加大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传力度;市疾控中心今年至少组织两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专项检查,并进行通报。
(三)轮状病毒和其他腹泻病。
轮状病毒是引起病毒性春秋季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因素,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能有效降低婴幼儿春秋季腹泻发病率。各镇街道要把该疫苗的推广接种工作作为预防婴幼儿腹泻的重要措施之一,提高全市适龄儿童接种率,降低全市婴幼儿腹泻发病水平。伤寒、副伤寒继续坚持实验室确诊的原则。其它腹泻病防控要依托霍乱防控体系,开展相应工作。
三、寄生虫病防控工作
(一)疟疾。
认真贯彻执行《市消除疟疾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落实各项有效防治措施,杜绝内源性病例和减少输入性继发病例发生。一是做好疟疾监测。加强对各镜检站的管理和指导―全部镜检站及时开诊,开展“三热”病人(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发热)血检疟原虫工作,年疟原虫血检的总人数不低于辖区人口数的2‰。二是加强流动人口和重点人群管理。加强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和发热病人的血检工作,做好疟疾病例侦察,做到及时发现病例并做好处理,防止疫情扩散。并充分利用全国疟疾宣传日,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疟疾防控知识宣传。
(二)土源性线虫、食源性寄生虫病。
按照卫生部《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文件要求,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体,至少广泛开展一次土源性和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完成居民和学生的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知晓率达80%以上;选择1处镇街道进行土源性寄生虫感染调查,调查人数不少于200人,建立基线资料。
四、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
(一)肾综合征出血热。
出血热的诊断坚持血清学确诊的原则,市疾控中心要加大对定点医院网络上报的出血热疫情监管,确保100%血清学诊断,各医疗机构配合市疾控中心要对网络报告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及时收集急性期血标本,收集率达到100%,积极开展恢复期血标本采集工作,采集率要达到85%以上,对所有疫情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个案调查率达100%,同时要做好数据库的录入、审核工作。对一个自然村两周内发生2例及以上病例的聚集疫情开展专题流行病学调查和发病地区宿主感染情况调查,对每起疫情要积极开展疫点疫区的处理,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并积极开展出血热疫情村应急接种工作,所用疫苗由市疾控中心提供,每起疫情的处置要写出处置报告。
(二)狂犬病。
各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要按照《省狂犬病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继续完善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的规范化建设,对达不到暴露处置门诊要求的进行整改,加大狂犬病疫苗、免疫球蛋白管理力度,提高疫苗接种质量。对网络报告的每起狂犬病疫情要积极开展个案调查和疫情处置,个案调查率达100%,对病例的密切接触人群积极开展疫苗接种预防工作;各暴露处置门诊积极搞好“9月28日”世界狂犬病日宣传活动,及时上报狂犬病疫苗接种月报表,活动总结和月报表工作列入年度考核。
(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近几年我市周边(县、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出现增多趋势,各镇街道卫生院开展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自我防护意识;做好疫点疫区的媒介控制工作,降低传播媒介密度。要加强对医疗机构院内感染的指导,提高医护人员的防病意识,避免院内感染发生。
(四)布鲁氏菌病。
各镇街道根据疫情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由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的综合防控机制。高发、新发疫区应积极进行专项调查,主动开展高危人群血清学筛查、布病防治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指导高危场所做好消毒处理,掌握疫情动态变化,控制疫情。布病病例个案调查率要达100%,并对周围密切接触者开展布病血清学诊断,急性期血清标本采集率100%,及时送市疾控中心检验。
(五)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各医疗单位要加强医务人员人粒细胞无形体诊疗技术的培训,一旦发现病例,要及时上报市疾控中心,并配合市疾控中心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对处于急性期的新发病例要及时采集血清标本,送省疾控中心细菌所进行核酸检测。
五、疫苗管理工作
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省卫生厅《关于切实加强未纳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规范疫苗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继续加大对相关传染病二类疫苗使用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发挥疫苗预防控制传染病的作用,减少疫情暴发流行。一是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全面实行省、市、县、乡逐级冷链供应制度,严禁假冒伪劣疫苗流入我市,保证疫苗安全有效;二是严格掌握疫苗接种人群和禁忌症,在做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的基础上,在接种率高的地区适时开展查漏补种工作,接种率低的地区要加大疫苗推广力度,使全市疫苗接种工作平衡发展;三是做好各种疫苗的预防接种登记、统计上报工作,对接种反应要及时做好登记和处理。
六、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处置工作
严格按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系统》要求,及时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网络直报和逐级上报工作。严格按照年县(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相关要求,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工作,各类基础资料要做到规范完善,及时完成初始、进程、结案报告,使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处置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3
【关键词】 传染病;综合预防;社会控制,正式;学生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R 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00-9817(2007)10-0946-02
学校是人群集聚的特殊公共场所,儿童青少年又是传染病易感性较高的人群,传染性疾 病的爆发流行是学校最常见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1]。为了解和掌握崇左市中小 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现状,2006年9月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学 校卫生工作条例》[4]的规定,对该市58所中小学校的基本情况、传染病防治的组织 管理、相关制度的制订以及落实情况进行了调查。现 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崇左市县级中学13所,乡级中学23所,县城及乡镇所在地小学22所,覆盖全市7个 县(市、区)。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 试行)》和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卫办发[2005]8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桂卫疾控[2006]83号)等的要求,结 合崇左市的实际情况,设计调查表。按调查表的内容进行现场调查、询问有关人员并填写调 查 表,然后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各中小学校的基本情况(教职工人数、学生人数、卫生 室、校医、保健教师等)、传染病防治的组织管理、相关制度的制订以及措施落实情况。
2 结果
2.1 基本状况 在58所中小学校中,有49所学校的学生人数超过600人,占8 4.48%;有9所学校的学生人数在600人以下,占15.52%。学生67 633名,其中男生35 835名 ,占52.98%;女生31 798名,占47.02%。县级中学学生22 190名,乡级中学学生22 026 名,小学生23 417名。有学校卫生室33所,专职校医42名,专职校医与学生 总数比例为1∶1 610;保健教师15名。卫生室设置率县级中学为84.61%,乡级中学为56.52% ,县城及乡镇小学为40.91%,县级中学的学校卫生室设置率明显高于乡级中学、县城及乡镇 小学(P<0.01)。
2.2 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状况
2.2.1 学校传染病防治组织机构和相关制度制订情况 58所中小学校中,成立学校 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的有45所,占77.59%;有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的39所,占67.2%; 2006年 度开展相关法律法规、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的42所,占72.4%;有2006年度学校传染病 防治工 作计划的19所,占32.8%;制订学校传染病防治相关制度的有52所,其中6所制度较完善, 占1 0.3%,46所制度不完善,占79.3%,没有制订相关制度的有6所学校,占10.3%。见表1。
2.2.2 学校传染病防治措施落实状况 58所中小学校中,建立有学校传染病 疫情管理档案的17所,占29.3%;有法定传染病报告卡的18所,占31.0%;有传染病登记本 的19所,占32.8%;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本的11所,占19.0%;有卫生室就诊登记本 的25所,占43.1%;有学生晨检记录本的16所,占27.6%;有学生因病缺课记录本的26所,占 44.8%。见表2。
2.3 其他情况
2.3.1 生活饮用水 58所中小学校中,46所学校以水厂自来水为饮用水源, 占79.3%;12所学校以井水、山泉水等自供水为饮用水源,占20.7%。5所以自供水为生活 饮用水的学校能用漂白粉、百消净对水进行消毒处理;7所学校自供水不经任何处理而作为 生活饮用水使用。
2.3.2 开水供应 58所中小学校中,56所学校有开水供应,占96.6%,开水 供应多在中、晚餐开餐的时间,水量充足。
2.3.3 厕所 58所中小学校除宿舍的卫生间外,还另有公厕93座,蹲位1 82 0个。54所学校公厕有冲水设施,占93.1%;50所学校公厕有洗手设施,占88.2%;41所学校 公厕有专人负责清扫,占70.7%。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崇左市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现状不尽人意,难以应对传染性疾病等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卫生室设置不足,专职校 医较少。58所中小学校仅有33所设置卫生室,专职校医配备率为72.4%,明显低于江苏省平 均水平(97%)[5];仅有4所学校专职校医的配备达标。学校 卫生室及学校卫生保健工作人员是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动学校发 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6]。学校卫生室设置不完善,校医和保健教师配备不足, 难以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2)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组织机构和有关工作制度滞后。58所 学校的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和应急预案均是2004年抗“非典”时期之作; 制订有2006年度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的仅有19所学校,制订有完善的传染病防治相关制度的 仅有6所学校,有6所学校甚至没有制订传染病防治相关制度。建立有传染病疫情管理档案的 仅有20 所学校,有50%以上的学校没有法定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登记本、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本 、卫生室就诊登记本、学生晨检记录本、学生因病缺课记录本,提示被调查的中小学校领导 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很多相关工作不能落实到位。(3) 其他。少数学校自供水不经消毒处理,12所学校 以井水、山泉水等自供水为饮用水源,仅5所学校进行消毒处理,其余7所学校没有能力购买 供水设施的 自动消毒设备,供水水质没有经过严格的沉淀、过滤和消毒处理,饮用水的卫生质量难以保 障[7],存在肠道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卫生安全隐患;按照《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 范》(GBJ 99-86)有关规定,厕所应按男生每50人1个蹲位、1 m小便槽,女生每25人1个蹲位 设计[8],而本次调查未能达到该要求,且少数学校厕所没有冲水、洗手设施 ,没有专人清扫,存在导致传染病发生的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1)政府和教育部门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应高度重视,加强 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切 实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建立卫 生防疫和健康安全领导小组,把学校卫生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制订规划、落 实经费、明确职责、健全制度、加强考核,从组织体制上保障学校卫生工作正常有效地开展 [9]。同时制订相关的政策,加大经费投入,解决中小学校专职校医的编制和 生活福利问题,完善各学校专职校医的配备、学校卫生室设置以及必要的医疗卫生器材配备 ,保证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得以正常开展,有效防范传染性疾病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 学校的发生和爆发流行。(2)加强学校传染病管理。学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 和文件精神,提高对预 防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认识;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充分履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的 各项任务[10],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完善各种相关制度; 充分发挥学校卫生室、校医、保健教师的作用,督促其建立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档案,将有 关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登记本、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本、学生晨检记录本、学生因 病缺课记录本、卫生室就诊登记本等归档管理;加强对校医和保健教师的传染病知识培训 ,强化传染病疫情报告意识,建立传染病报告制度,明确疫情报告人的职责,并将此项工作 纳入岗位考核[11];加强对后勤卫生工作的管理,改善基础设施的卫生条件;制订 相关制度,对学校食堂、生活饮用水、学生宿舍和教室、厕所及周边环境进行经常性的卫生 清理、检查、评比,保持学校环境卫生。(3)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协作。使教 育主管部门了解学校卫生工作的要求,配合卫生部门开 展工作[12],认真履行卫生监督职能,对学校内影响学生健康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实 行卫生监督,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负责人、校 医、保健教师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他们的防病意识,消除 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以保障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时,对存在违反法 律法规和相关文件行为的学校提出限期整改意见书,对整改不力的给予必要的行政处罚。
4 参考文献
[1] 袁长江.学校如何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433-436.
[2] 曹康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释义.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132-142.
[3] 王陇德.卫生应急工作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11-419.
[4] 蔡江生.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读本.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142-148.
[5] 夏云.绍兴市中小学校校医现状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3,24(1):86-87.
[6] 王淑香.北京海淀区中小学保健人员现状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5,26(8):698-699.
[7] 张中兴,朱群友,李婕.广西学校自备水源及供水设施卫生学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5 ,26(7):600.
[8] 吴谷红,车志红,张虹.太原市普通中学与私立学校卫生状况比较.中国学校卫生,2003 ,24(4):413-414.
[9] 刘祥瑞.开拓进取,努力实现学校卫生工作跨越式发展.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8 0-81.
[10]郭清,马海燕,许亮.等.浙江省中小学校卫生状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5,2 6(7):545-546.
[11]邹艳杰,黄浑,刘君,等.预防水痘在托幼机构学校暴发与流行.中国公共卫生 管理,2007,23(2):168-169.
[12]姚骏.苏州工业园区学校卫生的量化分级管理.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 973-974.
篇4
除了传统传染病外,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近20多年,新出现的各类传染病多达30余种,如SARS、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
此外,虽然说传染病没有国界,但显然在发病率和病死率等方面有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差异。如2014年至2015年的西非埃博拉疫情、2012年至今的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禽流感疫情以及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病、黄热病等。即便如艾滋病这样的和人类行为相关的传染病,同样也存在巨大差异。
从地图上看近些年人们关注的一些传染病的分布,大多数虫媒传染病分布在赤道南北纬15度区带,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黄热病、西尼罗河热等。这个区带覆盖了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南美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传染病防控的困难
从传染病防控角度,只要做好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即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患者或患病动物)、切断传染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便可阻断传染病的传播。其中主动免疫是保护个人最为有效的方式,遗憾的是,有疫苗可以预防的传染病非常有限。至于切断传播途径,只对某些消化道传播的疾病有效,至于那些与行为相关的传染病就好像吸烟、酗酒等一样,靠自觉很难。而对那些虫媒传播的传染病,则防不胜防。这大概也是有人拿像新加坡这样环境干净的国家仍然有登革热暴发流行来为防控之难辩解的原因。
篇5
【关键词】传染病;防治措施;管理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和人口流动激增,大大加快了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当今传染病主要有三个特点:①新型传染病不断出现;②多种已被控制传染病卷土重来;③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速度和范围比以往快而广[1]。因此传染病的防治措施与管理方法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我院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相关规章制度,依据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原则,积极采取各项有效的传染病防治措施与管理方法,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加强领导,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
健全医院传染病管理的组织体系,由医院的主要领导来担任主任委员,成立传染病专门防治管理组织,制定完善一系列传染病防治管理规章制度,使传染病的防治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积极加强医院与全国及各医院传染病监测、控制网络体系的建设,加快传染病管理软硬件建设,杜绝外源性的传染病感染, 减少内源性感染,把传染病暴发扼杀在萌芽状态。加大对医院传染病感染防治管理投资力度, 加大人力、财力、物力全方位投入。
2做好宣传教育培训,加强对传染病防治管理专业队伍的建设
医院要广泛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管理知识, 教育工作人员积极重视医疗活动中隔离防护原则, 学习传染病学、传染病防治方法、灾害医学、消毒隔离与防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知识,提高防治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业务技能,了解各种传染病传播途径, 采取针对性的隔离措施。重视传染病的职业防护、患者与医务人员安全, 提倡标准预防理念, 监督落实各项防治管理措施。举办各种专题学习班,分层次地做好对工作人员的培训,积极加强对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经考核后取得合格证书才能上岗;同时增强防治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邀请专家学者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讲座和通过传染病监测预警的信息, 使医院领导与所有医务人员准确了解掌握国内外传染病疫情单位动态,熟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尤其是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提高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对传染病的认识,及时更新知识网络,促进防治管理工作的开展。
3建立健全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组织与报告网络
通过对传染病防治管理组织的建设和完善,形成健全的组织体系,传染病防治管理组织不定期的召开工作会议,审核制定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传染病防治管理的工作计划及其贯彻落实情况,做好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处理瞒报、漏报、误报传染病疫情人和事。从上到下建立科学合理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报告网络,确定医院传染病疫情的报告程序: 传染病患者诊治医生科室传染病监测员( 监测小组) 部门监测的负责人医院传染病感染管理科医院传染病领导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高工作上报的效率,以便尽快的采取相关措施[2]。
4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监控网络与应急机制
在医疗行政部门的指导支持下, 对传染病防治管理控制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计划,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可能暴发流行传染病的应急预案和消毒防护隔离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应急反应系统,传染病防治管理系统应包括监测预警系统、感染控制系统、指挥系统、医疗救治系统、组织宣传系统、科研训练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各个系统相互支持配合,合力出击,发挥其最大效力。建立传染病监控网络, 实时对传染病相关情况进行监控,做好收集传染病感染基本数据、调查分析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监测传染病感染的有关危险因素、监测和预测传染病发生、调查传染病流行病学, 追踪传染病病原体、环境卫生学、消毒隔离措施和评价防治管理工作效果等一系列工作,发挥监测预警的功能[3]。监督检查及反馈传染病各防治管理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并对传染病感染事件进行充分调查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改进、处理建议。
5迅速有效分析传染病疫情与感染事件,加强快速反应能力
加强对于国内外及本院传染病疫情相关信息的有效紧密跟踪,快速的捕捉与传染病相关的各类信息, 及时对传染病疫情与感染暴发事件进行分析, 通过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机制及时的相关信息。对重大传染病疫情流行趋势准确的做出初步预测, 结合国家传染病应急处理方案与医院应对各种传染病暴发的相关预警等级标准, 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主任委员会召开专门的工作会议,共同研究提出相应预警处理方案与预防措施, 在应急状态下,及时的把传染病疫情和本院传染疫情及防治管理工作汇报给相关领导,提高传染病的预警能力,并迅速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管理措施,为医院对传染病暴发流行进行快速有效的防治管理做好相关准备与赢得先机[3]。
6加强医院各部门、各科室之间的协同合作
在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进行中,医院各部门、各科室之间紧密配合、实现高效协同、优势互补、如在传染病疫情的报告、预警工作中传染科和医疗部门的协同合作,在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咨询培训、消毒隔离防护中, 传染科和临床及门诊科室之前相互配合;传染科与临床检验科室之间信息共享、协同合作、共同学习研究,传染科和后勤部门在建筑、环境、食品、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密切协作。传染科和统计、流行病学科室在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统计分析、计算机中心监测预警的软件系统开发研制方面等之间合作,使得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顺利推进,高效运转。
7加强对传染病的相关科学研究,做好与国际接轨
医院不仅需要提供技术咨询,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还要加强对传染病的相关科学研究。加强对患者、环境中传染病病原体, 特别是对于传播速度快、毒性较强的传染病病原体感染机理、快速鉴定技术和分子流行病学等相关研究, 更好地指导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开展对医院环境微生物学的监测评价研究, 并结合医院传染病感染实际发生情况, 形成一套完善、切实有效的病区微生物学安全性的评价体系。同时加强和国际间交流合作, 及时动态掌握传染病全球流行趋势, 以及国际上先进的传染病知识及防治措施。保持国际医院、研究学会等组织的联系、交流合作,建立全球性的信息合作关系[5]。
8 严格规范各种医疗行为,及时做好督促检查
医院要根据国家对传染病感染管理的相关规定, 控制患者就医流程、医务人员临床诊治、护理等医疗行为全过程,严格要求医疗药械消毒、医疗废物的处理、防护用品、一次性的医疗用品、清洗设备、空气净化设备、环境监测产品等和传染病防治管理相关仪器物品质量, 并对物品储存、使用和用后处理做好管理, 确保传染病防治相关用品安全可靠性。对新进入医院的消毒设备、药品及时进行检测,细化医院消毒灭菌的操作规范, 及时做好督促检查,规范医院医疗行为, 防止在传染病的诊治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督促医院加强相关硬件设施的建设, 加强隔离诊室、病房建设, 配备相关的仪器设备,确保传染病防治管理取得实效。
9结论
传染病作为严重威胁身体健康的疾病,它不仅是患者个人问题,而且是社会公共问题,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如果控制不当,会带来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虽然现在许多传染病已经得到控制,但是新传染病又不断出现,因此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长期的艰巨任务,必须要从心里上引起重视,严格规范医疗行为,积极加强宣传教育培训,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管理措施,提高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管理水平,降低传染病发生率与危害性。
参考文献
[1] 陈静,裴红生,凌汉栋,等.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 14(12):1385-1388.
[2] 国家喜,马良,陈迁,等.综合性医院应对突发传染病的科研管理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14 (12):1382-1384.
[3] 翁孟武.性传播性疾病[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19(9):25-27.
[4] 朱庆生. 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J].中国护理管理,2010, 3(4):5-8.
篇6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抗体;诊断;防治措施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总称IBD)是一种由双股RNA病毒引发的破坏鸡的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的病毒性传染病,因该病1957年深秋首次确诊于美国东海岸特拉华洲的甘布罗镇而得名甘布罗病(Gunboro disease)[1]。
一、病原及流行特征
1.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属于双RNA病毒科(Birnavirdae)禽双RNA病毒(Avibirnavirus)。它的基因组由两个片段的双股RNA构成,故命名为双RNA病毒[4]。该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极为稳定,能够在鸡舍内长期存活。
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生的季节明显集中,高峰期为每年的5-7月,其他月份,特别是9月-翌年2月发病率明显降低。但近几年来,这种情况已变得不十分突出,尤其是近3-5年来,5-7月的发病率并不高,而其他月份的发病率则相应地升高,使发病季节呈全年化趋势[5]。
3.易感动物增多,侵袭对象扩大发病的对象已从以往的外来品种扩大到草鸡[6],甚至是特种禽类。但这些禽类多呈隐性感染,成为病毒携带者。
二、临床症状
目前法氏囊的发生病程长,但死亡率低。而以往IBD的发生,病程多在3-5d,一般不超过7d,呈尖峰式死亡曲线,死亡多集中在发病后的2-3d[7]。本病潜伏期很短,2-3d后即可出现临床症状,在鸡群中首先出现数只死亡,其后更多的鸡出现减食、萎顿、打堆、昏睡、羽毛蓬松。特征性的表现有:排出白色水样稀粪;脱水表现为眼窝凹陷,脚爪与皮肤干枯;发病初期少数鸡调头啄自己的,可能是法氏囊痛痒的缘故;发病前期体温升高达43℃以上,临死前下降。以上症状有一过性的特点,发病一周后,病亡鸡数逐渐减少,迅速康复。
三、剖检变化
1.病鸡脱水,胸肌和腿肌有条纹状或斑状出血。
2.肌胃与腺胃交界处有溃疡和出血班,肠粘膜出血。
3.肾肿大、苍白。输尿管扩胀,充满白色尿酸盐。
4.法氏囊肿大,外被黄色透明的胶冻物。内褶肿胀、出血,内有炎性分泌物或黄色干酪样物。感染后期法氏囊萎缩[8]。
四、临床诊断
1.诊断方法
根据本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胸肌、腿肌、法氏囊等脏器明显地出血,但这是典型的症状,有时与其他疾病并发或继发感染,如禽流感、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大肠杆菌病等病的部分病理症状类似,又如鸡马立克氏病也可导致病鸡的法氏囊轻度肿大,都需要区别诊断。若需确诊,尚须血清学试验,或者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2.诊断要点
(1)发病突然,病鸡精神不振,采食下降,翅膀下垂,羽毛蓬乱,怕冷,在热源处扎堆。
(2)发病期排泄米汤样、水样白色粪便,周围有粪便污染。恢复鸡常排绿色粪便。病初可见鸡啄自己的泄殖腔。
(3)病鸡脱水严重,趾爪干瘪,眼窝凹陷,衰竭死亡。发病一周后,病死鸡数明显减少,鸡群迅速康复。
(4)成年蛋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表现为精神不振,采食下降,排白色、黄绿稀便,周围有粪便污染。病鸡消瘦,趾爪干燥,产蛋下降或停产,严重者死亡。
五、科学免疫
免疫鸡群仍有较高的发病率通过发病鸡群进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应用弱毒疫苗或中等毒力活苗进行多次免疫,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所造成[9]:1)免疫程序不合理;2)变异毒株的存在;3)疫苗的保存、运输及应用方法不妥,也是造成免疫失败的一个原因而造成疫苗失活。由于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常导致免疫鸡群仍旧发病。
六、防治措施
1.加强环境的消毒和饲养管理
由于IBD 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因此采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以减少环境中的病毒,最好是实行“全进全出制[10]”在发病高峰季节和易感日龄,每日或隔日消毒。消毒应做到全面、彻底,不留死角,应对鸡舍(包括鸡)、用具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全面消毒,可用百毒杀带鸡消毒[11]。
2.对雏鸡和种鸡进行合理的免疫接种
为了避免由于所用疫苗毒株抗原性不同而造成的免疫失败,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以分离于当地的流行毒株作为毒种来制备疫苗。首免最好同时应用弱毒疫苗[12]和灭活疫苗皮下肌肉注射,2免、3免应用2倍量的中等毒力疫苗饮服。
3.正确治疗
(1)一旦发现病鸡,要立即剖检,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病[13],则迅速开展紧急治疗:一般雏鸡0.5-1.0mL/ 羽,大鸡1.0-2.0mL/ 羽,皮下或肌肉注射,必要时次日再注射一次。也可以发病中后期不宜注射卵黄或血清抗体,应采用保守治疗:提高鸡舍温度1-2℃。为了防止继发感染和提高鸡体抵抗力,可同时加入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等抗菌药物一起注射,或使用抗菌素,如庆大霉素、氟喹诺酮类[14]等药物。
(2)保证供给鸡群充足的清洁饮水,最好对病鸡逐个用滴管进行滴服饮水,以防脱水,如配合应用一些肾肿解毒药物,更会提高治疗效果。
篇7
关键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流行症状;剖检病变;诊断;预防措施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一种传染病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幼鸡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法氏囊又叫腔上囊,位于泄殖腔的背侧,10周龄左右的雏鸡法氏囊最发达,以后逐渐萎缩;法氏囊是禽类体液的中枢器官,如果幼龄鸡法氏囊受到侵害,法氏囊受到破坏后,免疫机能降低,对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下降,容易造成免疫失败[1]。此病对养殖产生危害,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病原
该病是一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时环状,病属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这种病毒抵抗力较强,耐热,56 ℃保持5 h、60 ℃保持90 min都不能杀灭,并可耐受紫外线的照射,在鸡舍内能存活122 d,但在pH值12的碱性环境中可使病毒失活,本病毒不能被来苏儿、新洁尔灭杀灭,但对福尔马林、漂白粉敏感。
2流行症状
雏鸡易感,3~6周龄最易发生,发病率高达80%~100%,此病是一种很强的接触性传染病,病毒可经口、眼结膜及呼吸道感染,感染鸡的粪便含有大量病毒,主要是通过接触或饮水、垫料、粪便、灰尘、器材、工具以及饲养人员的鞋、衣服传播。健康雏鸡群突然大批发病,2~3 d内可使60%~70%的雏鸡发病,发病3~4 d死亡达到高峰,7~8 d停止死亡。发病的初期,病雏有特别臭的白色或黄白色水泻,周围的羽毛沾有白色粪污,逐渐步行摇摆、畏寒厌食、沉郁嗜眠、羽毛松乱。由于受刺激,病鸡不断啄自己的,而将啄破。头颈身躯震颤,病愈的雏鸡贫血消瘦,生长缓慢[2]。
3剖检病变
因本病死亡的雏鸡,即使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解剖检查也可见到法氏囊的特征性病变。发病后2~4 d,法氏囊的体积增大2~3倍。感染后最明显的时期,法氏囊高度水肿,表面被有胶冻样的物质,黄色,常伴随着出血;切开法氏囊,里边沉积着许多纤维素性凝块;法氏囊从第5天开始迅速萎缩,轻症病例,感染后经过4~10周,法氏囊可以恢复正常。此外,骨骼肌脱水,胸肌、肋间肌、腺胃和肠黏膜出血,肾脏、肝脏和脾脏肿大。
4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能很容易做出初步诊断。但应注意与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马立克氏病、磺胺类药物中毒等区别[3]。急性新城疫,可见法氏囊出血,腺胃出血,但法氏囊不见黄色胶冻样水肿,病愈鸡不见法氏囊萎缩,大多数病鸡有呼吸道症状及神经症状。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也常见有肾肿胀、尿酸盐沉积,但该病无法氏囊肿胀、出血等症状。马立克氏病和白血病有时也见法氏囊肿大或萎缩,但往往具有典型的神经症状及内脏器官的肿瘤。磺胺类药物中毒,虽然可见肾脏苍白肿大,胸肌、脚肌出血,无法氏囊肿大、出血。
5预防措施
5.1免疫接种
目前,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药物。预防该病的最佳方法是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对雏鸡进行疫苗接种,以产生主动免疫;也可给种鸡强化免疫,以使其后代获得被动免疫,并在出壳后的最关键的2~3周免受感染。目前用于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的活毒疫苗很多,根据疫苗的毒力和注苗后对机体免疫系统损伤的程度,将疫苗分为3类,一是温和型的,对法氏囊没有任何损伤,但这些疫苗接种雏鸡后抗体产生迟,抗体效价也较低,在被较强的病毒感染时,这类疫苗的保护率较低;二是中等毒力的,此种疫苗接种雏鸡后,对法氏囊有轻度的损伤,但多在10 d左右消失,不会造成免疫机能下降,对鸡群保护率在85%以上;三是毒性型的,由于其对法氏囊的损伤严重,副作用太大,目前各国已不主张使用[4]。传染性法氏囊病组织灭活疫苗主要用于种鸡群的免疫,可采用发病鸡的法氏囊组织制成油乳剂灭活苗。这是目前对该病免疫效果最好的一种疫苗。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程序最好根据抗体监测的结果确定。但如果无能力进行抗体监测,目前通常用的免疫程序为:首免为10~14日龄,二免为25~30日龄,疫苗为中等毒力的活疫苗。若处在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高发区,可采用强化的免疫程序,即按以上免疫程序用加倍量中等毒力的活疫苗进行免疫;或采用密集的免疫程序:10~14日龄首免,17~21日龄二免,25~30日龄三免。根据目前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不但可早期感染(14日龄前);而且在100日龄以后也时有发生,对处于该病高发区的鸡群,最好在60日龄前后再用一次中等毒力的疫苗。若使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组织灭活苗,在10~14日龄用1/2个剂量的灭活苗肌肉注射,同时用1个剂量的学等毒力的活疫苗饮水,1次即可。对于种鸡,可在18~20周龄和40~42周龄分别注射2次染性法氏囊病油乳剂灭活苗,以保证种鸡后代的高母源抗体。
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多用饮水免疫,但需注意:水中不能含有氯及其他消毒剂,若用自来水应晾晒8 h后再用;疫苗饮用水中最好加5%的脱脂奶粉,配苗时应先用少量水充分化开疫苗后再混入大量饮水中;饮水器要足量,可让大部分鸡同时喝到;容器要干净,不能有消毒药残留,不能用各种金属容器及有毒塑料制品,饮水免疫前要停水(夏季4 d,冬季6 d),每只鸡饮水量10~15 mL,要求30 min内饮完。
5.2加强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每批鸡出栏或转群后要及时彻底清洗鸡舍,然后用福尔马林与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外来人员、车辆要经过消毒后方可入场,进入鸡舍要经过消毒池或换鞋,防止带入病原。加强鸡舍平时的带鸡消毒,特别是在疾病流行期间,采用过氧乙酸对鸡舍定期消毒,可有效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对饮水系统和用具要每天进行清洗和定期消毒,病死鸡要妥善处理,严禁出售,应焚烧或深埋;鸡的粪便中含有多种病原微生物,应集中堆放进行生物发酵或高温杀死病原制成肥料,每月用生石灰或烧碱液对鸡舍外环境进行1次严格的喷洒消毒。
6参考文献
[1] 达来,刘连发,温双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中药治疗[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2):163.
[2] 谭中良.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29(2):126.
篇8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R 51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1-1033-02
【关键词】 传染病;综合预防;社会控制,正式;学生保健服务
近年来,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卫生部和教育部专门下发了《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为了解金华市学校传染病防治现状,以便更好地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笔者于2006年11月结合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专项检查,对市区的47所学校开展了调查,现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金华市区范围所有学校共47所,其中大中专院校8所、中学17所、小学22所。
1.2 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的规定,制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传染病管理组织、管理制度建立执行和疫情监测报告等。调查方法采用查阅资料、询问调查和现场查看相结合。调查前集中对调查员进行培训,统一方法和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管理组织与制度执行情况 47所学校中有28所成立了专门的传染病管理组织,职责分工明确;32所学校设置了医务室,配备了专门的校医。大部分学校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并按制度规定操作,但也有部分学校存在有制度不执行的情况,如28所建立非常时期学生“晨检”制度的学校中,5所没有真正落实该项制度。表1结果显示: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虽然还有40.4%的学校未制定,但所有学校均指定有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中学相对比大中专院校和小学做得好;饮食饮水卫生制度和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的建立执行情况较好,检查考评制度最差,只有10%的学校制定了该项制度,并开展了自查考核。
2.2 传染病疫情监测情况 有学生因病缺课登记的学校占85.1%(40/47),有医务室门诊日志的占68.1%(32/47),有传染病登记的占76.6%(36/47)。22所小学中有18所(81.8%)按规定开展了新生入学入托的查验接种证工作,但补种工作因种种原因尚有部分学校未完成。
2.3 学校健康教育情况 所有学校均设立了健康教育宣传阵地,不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41所(87.2%)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健康教育组织;39所(83.0%)有健康教育宣传计划或总结;34所(72.3%)开设了健康教育课。
2.4 饮食饮水卫生状况 47所学校均设有食堂,除1所小学食堂正在进行整改,尚未取得卫生许可证外,其余46所学校食堂都有卫生许可证;食堂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为95.6%(901/942),与2005年调查的情况基本一致[1]。各学校均实行食品定点采购,并执行索证制度。学校饮用水水源均为城市直供自来水,学生直接饮用水分为2种,19所小学由学生自带,其余28所学校供应开水或桶装水,学校提供的桶装水均来自正规厂家,有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单。
2.5 卫生设施 47所学校的厕所均为水冲式,并在厕所内安装了流动水洗手龙头。有91.5%(43/47)的学校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3 讨论
学校由于人员比较集中,如果各项传染病防控工作不到位,很容易发生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04年全国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事件占总传染病事件的64.0%左右[2],福建省报告的133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生在学校的有91起(68.4%)[3];2005和2006年浙江省发生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别占全部事件的64.0%和73.9%;2006年金华市1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也有6起发生在学校。通过调查发现,金华市学校的传染病防治状况尽管比前几年有所好转,但情况还不容乐观,有些方面还不如贵阳市、湖州市报道的情况[4-5]。此次调查显示学校传染病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传染病管理组织不健全。有40%的学校未成立专门的传染病管理组织。(2)相关制度不完善。有40%的学校未建立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非常时期学生“晨检”制度;有的学校虽建立了相关制度,但实际工作中却未得到真正落实。(3)疫情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尽管卫生部和教育部已于2006年4月联合下发了《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也开展过培训,但调查中仍发现有38.3%的学校疫情管理人员对《规范》的内容不熟悉,对应报告的传染病种类、疫情范围及报告的程序等不了解。(4)新生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和疫苗补种工作不到位。有18%的小学未按要求开展新生入学入托的查验接种证工作。疫苗补种工作因部分学校和家长认识不到位、配合不力,或个别疫苗供应不及时而未能及时进行补种。
为了切实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确保学校不发生、少发生传染病疫情,或一旦发生疫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各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学校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6-8]的要求,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管理组织,落实分管领导,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进一步完善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等相关制度,认真落实晨检、新生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等防控工作,完善学生因病缺课记录,并定期组织对相关制度执行情况的自查,实行责任追究制。(2)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应加强对学校疫情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指导,学校疫情管理人员应加强《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的学习,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3)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执法检查,对违法者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严肃查处。(4)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督查,将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考核范围。
4 参考文献
[1] 童若雷,周沭仁.金华市1 416所学校食品卫生现状调查.浙江预防医学,2006,18(4):34-35.
[2] 张颖,曾光.2004年全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81-82.
[3] 陈武,欧剑鸣,蔡少健,等.福建省2004年各类学校突发公卫事件监测结果.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0):872-874.
[4] 陆朝国,高岚,李学,等.贵阳市学校及托幼(园)所传染病防治状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6,27(8):707-708.
[5] 韩建康,金玫华,沈建勇,等.湖州市学校传染病防治现状调查.浙江预防医学,2006,18(11):34-3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06-04.
[7] 卫生部,教育部.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2006-04-06.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05-03-24.
篇9
1 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剧烈的腹泻、呕吐、脱水、肌肉痉挛、周围循环衰竭、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严重时出现肾功能衰竭及代谢性酸中毒。典型病人病情来势凶猛,发展迅速,若治疗不及时会很快因脱水、严重衰竭而死亡。
2 菌痢(细菌性痢疾)
菌痢是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菌痢是由志贺氏菌属细菌引起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菌痢比较可怕的一种类型为急性中毒性菌痢。它起病急、发展快,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达40℃以上,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惊厥,甚至昏迷和呼吸衰竭。
3 伤寒和副伤寒
伤寒和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甲、乙、丙副伤寒杆菌引起的。一般1个月左右可恢复健康。
4 感染性腹泻
从广义上讲,感染性腹泻系指各种病原体导致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这种疾病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两大类:炎症性腹泻及分泌性腹泻,炎症性腹泻常伴有发热,粪便多为黏液便或黏液血便:分泌性腹泻多不伴有发热,粪便性状为稀便或水样便。
防病专家提醒:上述四种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均是病人和无症状的带菌者,它们的传播途径相同,主要是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及苍蝇传播的。因此,预防这些疾病要注意饮食卫生,喝开水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品要加热煮熟后再吃,生熟分开(尤其是海产品和肉类食品),防止苍蝇叮咬食物。要搞好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食品。消灭苍蝇),把好病从口入关。
5 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在潜伏期后期至发病后2-3周内传染性强。甲肝病毒通常由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的手、水、食物和食具、苍蝇等经口感染。日常生活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如果水源和蛤蜊、牡蛎、毛蚶等生食的水产品被严重污染,则可致暴发流行。本病秋冬发病较多。也可见春秋两季发病高峰。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2~6周。临床上分急性黄疸型与无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通常起病急,可见畏寒、发热,体温常为39℃左右,有显著乏力、厌食,尤厌油腻,常伴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胀、便秘症状,黄疸可在1~2周内达顶点,病程为2~3个月: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临床表现与黄疸型肝炎相似,但一般症状较轻,不出现黄疸,病程较短。本病不转为慢性,预后良好,病后可获持久免疫。
防病专家提醒:应与患者隔离,注意饮食卫生。少年儿童(尤其是集体生活的孩子)、旅行者、经常外出就餐者应当注射甲肝减毒活疫苗,
6 军团菌病
军团菌病是由军团杆菌引起的以肺部感染为主,可合并肺外多个系统受损的一种细菌性疾病,受感染的人和动物排出的军团菌污染环境、土壤和水源成为传染源,其中以各种水源为主要传染源,空调系统带菌也是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感染的主要途径是经呼吸道感染,各年龄段的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以及长期吸烟者都是易感人群。军团菌病全年均可发生,而以6~10月份发病最多。这与其他的肺炎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区别。军团杆菌可以侵犯身体内许多器官,因此其临床表现常是多种多样,轻者就像得了一次感冒,重者则发生高烧和肺炎。
防病专家提醒,对家庭使用的空调机,应经常清洗空气滤网:家庭用的热水管道、淋浴器、加热器等有可能存留水体的地方,要注意进行定期清洗:室内空气一定要注意定期通风,绝不能窗户密闭: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能力。
7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经蚊子传播的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传染源是被感染的人或动物(猪是最主要传染源),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有严格的季节性,流行于6-10月,集中于7、8、9三个月。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且10岁以下儿童最易感染。乙脑的潜伏期为4-21天,一般为14天。感染乙脑后,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仅出现一般呼吸道或呈一过性发热:重者表现高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惊厥、意识障碍甚至呼吸衰竭等。
防病专家提醒,预防乙脑的关键是灭蚊防蚊、注射疫苗、对猪等动物妥善饲养管理。一旦得了病,就要及早住院治疗。
8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近30年来世界暴发流行的一种新型急性病毒性眼病。患者眼分泌物含有大量病毒,是主要传染源,通过患眼污染病毒的手、物、水健眼途径接触传播。该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很快,发病集中。本病在夏秋季流行,多见于成人。
防病专家提醒:要养成勤洗手,不揉眼,分巾、分盆的卫生习惯:对病人采取隔离,防止家庭成员间、群体间接触传播。隔离期至少7~10日:“红眼病”患者应避免进入公共场所或参与社交活动:不宜采用集体滴眼药预防眼病。
9 布病(布鲁氏菌病)
篇10
Discuss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y of pharmaceutical care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LI Zuo-ji SUN Gui-zhen ZHAO Gui-hong
People′s Hospital of Gaomi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Gaomi 261500,China
[Abstract] Pharmaceutical care(PC) is a higher level of hospital pharmacy development,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and practice have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Launching PC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hospital,combined with the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to analyse the services of PC,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PC in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the rational use of the standard drug, reduce adverse reactions,improve curative effect,which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ability of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PC for the timely control and elimin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provide a strong protection,with the new medical reform and good hospital service.
[Key words] Infectious disease;Pharmaceutical care;Implementation strategy
药学保健是指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药师为患者提供直接、负责的与用药有关的监护,患者配合药学、医学和护理人员,提高药物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改善患者的健康指标,提高生活质量[1]。药学保健更关注治疗药物对患者健康的影响,对患者的健康负责。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作为一类特殊疾病,由各种病原体引起,且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间传播,其传染性往往对感染者和易感人群危害较大,如不能及时救治传染病患者,其作为潜在传染源会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病原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传染病的特殊性和突发性决定了传染病患者用药的复杂性、重要性。而预防用药的合理性、接种疫苗的相关反应都离不开药学专业知识的干预。根据传染病患者的具体病情,有计划分步骤实施传染病药学保健策略,为提高用药合理化水平,使患者获得高质量的药学服务,本文提出对传染病患者的药学保健实施策略探讨如下。
1 药学保健的内容和特点
药学保健内容包括药师参与临床治疗、药品选择,为患者书写药历、用药全程干预,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对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等方面进行评价,进行治疗全过程的药学监护,从患者整体健康层面出发,提供全面和专业的药学服务。
药学保健是从药品供应保障扩展到临床药师指导药物应用,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更高层次的临床药学发展阶段[2]。早期药师单纯的药物调配和药房发药。临床药学将工作由单纯发药转到参与临床治疗、分析和评价药物,提供现实的临床用药指导[3]。而药学保健基于临床药学的发展,药师与患者关系更加紧密,更了解患者的身心需求,让患者的健康(符合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定义和标准)趋于理想状态。药师的工作有力地配合了临床医师的治疗,使患者对合理用药有正确认知和良好的依从性;药师在工作中及时发现潜在和正在发生的用药问题,对潜在用药问题提出预防措施,对正在发生的用药问题及时处理,减少和杜绝用药不合理问题。
2 传染病的特点及其药物防治
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可导致人体感染传染病,以细菌和病毒最为常见;传染性是传染病区别于其他疾病的主要特性,病原体由一个宿主体排出,经过一定途径侵入另一个宿主体;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受到自然和社会因素影响,表现为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
健全的传染病防控措施可以有效抑制传染病的流行,配合必要的消杀、预防、治疗药物,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注意个人卫生,食品、环境卫生,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功能,接种疫苗,对传染患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交叉感染[4]。随着传染病疫情变化和新的抗感染药物应用,药学保健工作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越发重要。
3 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药学保健的实施策略
3.1 药师参与用药的全程监护
3.1.1 对门诊就诊者和初入院传染病患者合理用药进行监护,同时开展密切接触者预防用药监护 药学保健与医疗监护、护理监护共同用于患者传染病治疗和预防。传染病有其传染性、可预防性等特点,药师用所学的药学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药学保健服务[5],药师参与首次确诊的传染病患者临床用药方案的制订,对所用药物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及时审核,能发挥药物最大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防止因药物使用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后果和由此增加的药费增长。
3.1.2 住院期间做好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药学监护 医师与药师联合确定患者个体化给药方案后,密切观察用药方案的合理性与病情进展,药师与患者进行必要和及时的沟通,了解患者用药后体征的变化,对疗效不明显或发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联合医护人员进行会诊,必要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及时正确处理,确保医疗安全。
3.1.3 住院后患者和门诊诊断后居家治疗患者,跟踪监测药物使用情况 通过电话回访和到社区进户回访的形式,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指导居家隔离治疗的患者正确使用预防、消毒药物,避免传染病散播。
3.2 开展药师查房工作
在查房过程中药师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更全面掌握药物疗效、患者病情和心理状况,面对面为患者提供预防和治疗传染病药物的相关知识,配合医师制订更加准确的治疗方案,取得更佳的疗效。药师查房在药物防治传染病方面体现了对传染病患者深层次的关怀,也为不断提高全院合理用药水平奠定基础。
3.3 书写药历
规范的药历是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药历记录患者全部用药信息,详细记录并及时总结和持续改进治疗措施。同时药历可用于进行个案分析,对病例进行跟踪随访,修正药物治疗方案,以积累临床药物治疗经验。慢性传染病病患者如慢性乙型肝炎、肺结核等患者,需长期药物治疗,患者的药历能提供最好的药学保健服务。用药指导和全程化药学服务,对传染病的发展和转归意义重大。
3.4 收集药学保健资料,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6]
收集药学信息资料是药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对药学理论知识学习、借鉴、整理、消化、吸收和提高的过程。为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及时、有效控制药品风险,保障公众用药安全,2011年实施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医院药学、医疗、护理人员都有责任、有义务对用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将不良反应监测信息提供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为药品处方修订和制订临床用药指南的依据。填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行必要的分析并解决问题,反馈药物治疗学信息,可为医院药学保健工作的持续有效进行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
3.5 提高心理药效学服务
药学保健集医学、心理学和药理学为一体,借助良好的心理诱导技巧,充分调动人体内在抵抗疾病的动力,发挥药物最佳疗效。而对于传染病患者社会人群往往心存恐惧,患者有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遭到歧视,某些传染性疾病如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梅毒等发病率较高,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7]。SARS、H7N9禽流感、艾滋病等曾经或正在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开展心理药效学服务,良好的精神、情绪状态对患者心理产生正面影响力,进而提高药物疗效。
3.6 开展药学健康教育
开展患者在门诊、住院前、住院中、住院后药学保健与健康教育,为患者和医师举办药学保健讲座。药师定期在感染性疾病科病房和门诊当面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指导及咨询服务,消除传染病患者不良的自我认知,让其正确面对某些社会歧视现象,获得有效的合理用药信息[8]。
4 讨论
从维护人们健康出发,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由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密切配合,群防群治,传染病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控制,但其目前仍是医疗机构常见病和多发病。药物治疗传染病,预防保护易感人群,区别不同人群选择用药时间、种类、适应证、注意事项、接种异常反应处理等,都与其他疾病有所不同,更需要药师给予用药监护指导。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艾滋病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的时间、剂量方案,需根据暴露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根据传染病病程发展的阶段性,如窗口期、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恢复期,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时间、疗程用于不同传染病治疗,结合病情个体化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