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控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3-05-29 15:0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险防控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风险防控应急预案

篇1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规范全县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坚持快速响应、分类施策、各司其职、协同联动、稳妥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切实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部关于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涉及到我县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预警及应急处置。各乡镇(办事处)可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乡镇(办事处)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预案,也可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增加风险评估和预警指标,加大风险评估和预警频次,加强政府债务的精准化管理。

政府性债务包括一般债务、专项债务和或有债务。一般债务是指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偿还的债务;专项债务是指以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偿还的债务;或有债务是指政府负有担保责任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

1.4工作原则

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明确责任、信息共享、集中决策、协调配合、加强预警、及早应对、措施得力、维护稳定的原则。

2.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2.1风险应急机构组成和成员单位

根据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需要,成立“X政府性债务管理领导小组”,作为非常设机构,负责领导本县政府性债务日常管理。当本县出现政府性债务风险事件时,根据需要将债务管理领导小组转为政府性债务风险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债务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政府性债务风险事件应对工作。

债务管理领导小组(债务应急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成员单位主要包括县财政、发改、审计、金融、司法、国土、住建、农业等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适时调整成员单位。

2.2应急工作小组职责

(1)决定启动、终止本预案。

(2)加强风险预警和监测,对高风险乡镇和债务单位债务风险及时制定处置措施。

(3)负责债务风险的善后处理事宜。

3.债务风险监测和预警

3.1风险监测

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全县政府债务情况,建立债务风险监测和报告制度,对全县的政府债务进行持续的跟踪、监测、分析,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防范债务风险检查,及时向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情况。

3.2风险预警

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预警是政府性债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乡镇(办事处)、县级各债务单位要建立规范的评估预警机制,按照一般债务率、专项债务率、新增债务率、偿债率、逾期债务率等重要指标进行风险测算,控制政府性债务规模。对可能发生违约的政府性债务及时向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3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指标

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主要指标包括:一般债务率、专项债务率、新增债务率、逾期债务率和偿债率。

(1)一般债务率。该指标反映地方政府动用当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满足偿债需求能力。一般债务率风险警戒线为100%。公式:一般债务率=一般债务余额/债务平均年限/一般公共预算可偿债财力×100%,债务平均年限比照国家相关口径定为4年。

一般公共预算可偿债财力为一般公共预算财力扣除按照有关规定必须用于基本财力保障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民生支出以及其他必要支出等部分。

(2)专项债务率。该指标反映地方政府动用当期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满足偿债需求的能力。专项债务率风险警戒线为100%。公式为:专项债务率=专项债务余额/债务平均年限/政府性基金预算可偿债财力×100%,债务平均年限比照国家相关口径定为4年。

政府性基金预算可偿债财力为政府性基金预算财力扣除按照有关规定必须开支或计提的各项成本性支出和政策性支出。

(3)新增债务率。该指标反映地方政府当期财政收入对新增债务的保障能力。新增债务率风险警戒线为10%。公式为:新增债务率=新增政府债务额/政府综合财力×100%,政府综合财力=地区一般公共预算财力+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财力。

(4)逾期债务率。该指标反映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中逾期债务的比重。逾期债务率风险警戒线为10%。公式为:逾期债务率=债务逾期额/政府债务余额×100%。

(5)偿债率。该指标反映地方政府当期财政收入中用于偿还债务本息比重。偿债率风险警戒线为25%。公式为:偿债率=政府债务还本付息额/政府综合财力×100%。

3.4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等级

根据一般债务率、专项债务率、新增债务率、逾期债务率、偿债率五项指标值划分为绿色安全区、黄色风险提示区和红色风险预警区三个范围等级。

五项指标均在风险警戒线范围内的,列入绿色安全区名单;五项指标有一项高于风险警戒线的,列入黄色风险提示区名单,其中高于风险警戒线的指标为一般债务率时,列入黄色风险重点提示区名单;一般债务率、专项债务率两项同时高于风险警戒线的,列入红色风险预警区名单,其中另外三项中有两项高于风险警戒线时,列入红色风险重点预警区名单。

列入绿色安全区名单的,要认真总结成功管理经验,继续巩固工作基础。同时也要增强忧患意识,排查风险隐患,超前预测,密切跟踪风险变化,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关口前移,合理控制债务规模和增长速度。

列入黄色风险提示区名单,尤其是列入黄色风险重点提示区名单的,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债务规模,认真排查债务项目风险区域;要全面查找债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控制项目规模、调整支出结构、压缩公用经费、处置存量资产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偿债资金,及时偿还和压缩债务规模,逐步降低债务风险。

列入红色风险预警区名单,特别是列入红色风险重点预警区名单的,要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应急处置预案责任主体、应急响应具体措施和应急预案启动程序,避免发生债务危机,并及时上报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4.信息报告

各乡镇(办事处)债务管理部门及县直有关债务单位要及时向县政府定期报送债务本息偿还情况,分析债务结构、明确偿债资金来源。做好偿债资金的筹集工作,若不能按期偿还,应提前60天向县政府报告。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在接到报告后,应主动召集相关部门听取意见,并向工作小组领导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如本预案启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需将处理情况报送县政府。

5.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响应具体措施

5.1应急响应

发生政府债务风险后,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要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制定解决方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银行下调信用评级以及司法诉讼等恶性状况的发生。及时与违约债务的债权人取得联系,启用偿债准备金偿还高风险债务,承诺债权人多渠道筹集偿债资金,解决债务逾期问题。

5.2应急响应具体措施

各乡镇(办事处)及县直有关单位在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的前提下,结合本乡镇、本单位财政和债务情况,多措并举,化解债务风险。一要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强化自身防御风险的能力,需要用财政性资金偿还的政府债务,债务单位应提前30天向政府报告,同时抄送同级财政部门。二要积极与银行等债权人协商,对于即将到期的债务,通过贷款展期、适当减免利息等方式缓解当期偿债压力,规避短期偿债风险。三要积极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盘活存量债务项目,压缩债务规模,避免债务违约,化解政府性债务危机。四要充分利用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有利政策,首先置换或偿还期限短、融资成本高的债务,达到优化政府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五要充分挖掘政府各种有效资源筹集偿债资金,如处置闲置行政事业资产以及土地等资产,其变现收入纳入偿债准备金。六要大力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节约资金用于偿还债务。七要在积极消化存量债务基础上,将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纳入预算管理。

5.3应急结束

债务风险应急状态解除,由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需要提出,报请本级政府批准后实施。

6.应急保障

政府债务管理部门和各债务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日常债务风险管理工作,强化债务风险信息的报送。县乡两级财政部门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建立和维护高效实用的政府债务管理系统。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和安排有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债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7.善后处理

政府债务风险处置后,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不能及时消除,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有必要开展善后工作。首先债务单位要向债权人作出完善债务管理工作的书面情况说明,保证在日后的债务管理中严格执行债务预警机制、更多渠道地筹集偿债资金措施,重新建立政府信用;其次总结教训,制定具体措施,落实债务责任,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8.附则

8.1预案更新

本预案由县财政局适时更新。

8.2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县财政局负责解释。

篇2

一、指导思想

按照、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上级党委政府关于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着力构建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速防控体系,确保局机关、规上工业企业发生疫情时,能快速获得信息,立即组织救治,最大限度保障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成立县工信局应对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局机关及规上工业企业疫情应对工作的统一领导。

(一)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4个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

组长:

成员:

2.生产指导组

组长:

成员:

3.物资保障组

组长:

成员:

4.金融协调组

组长:

成员:

(二)工作职责

组长:负责应对疫情总指挥工作。

副组长:负责分管科室及联系规上企业应对疫情的牵头、协调工作。

1.综合协调组:负责应对疫情相关信息、报表的汇总报送及相关事宜的协调、联络工作。

2.生产指导组:负责指导企业做好员工情况调查,指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时间。

3.物资保障组:负责指导机关、企业等做好疫情防控及生活物资储备工作。

4.金融协调组:负责指导全县金融机构疫情防控工作。

三、疫情监测和报告

(一)全面做好疫情监测

1.领导小组成员按各自职责分工,指导规上工业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和疫情防控工作。

2.局机关各科室、规上企业要认真做好本科室、本单位疫情监测防控工作,督促机关体干部职工严格落实不与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接触、佩戴口罩、减少外出、定期测量体温、严禁参加或举办宴席活动等防控措施。

(二)第一时间发现报告

全体干部、职工如发现以下情况,须第一时间向局领导小组及县疾控中心报告,联系电话:。

1.局机关各科室干部职工如有与中高风险来柳人员接触、家人亲戚从中高风险地区返柳等情况,或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

2.规上工业企业员工如有与中高风险来柳人员接触、家人亲戚从中高风险地区返柳等情况,或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

局领导小组在接到报告后,须根据调查情况第一时间向县防控指挥中心和定点医院报告,及时采取隔离等应对措施,严格控制事态发展。

四、工作要求

篇3

为做好2019年汛期环境安全保障工作,积极应对各类极端天气下突发环境事件,切实保障汛期环境安全,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提高企业对汛期环境安全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隐患险于事故、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认真梳理本区域内环境应急管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严格督促企业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重点组织对四个重点方面开展检查工作,进一步健全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提高环境风险防范水平,减少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发生。

二、检点

(一)2015年以来发生突发环境事件企业隐患整改落实情况。对2015年以来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隐患整改情况开展检查,主要包括突发环境事件原因调查及责任追究情况、突发环境事件损害评估开展情况、整改落实情况、仍存在的环境安全隐患,以及进一步完善防范措施的计划。

(二)列入2019年全区重点环境风险源名录的企业。重点检查企业环境应急管理情况,包括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开展情况、历年环境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环境风险评估开展情况、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建设情况、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备案演练情况、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环境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等。

(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处置单位。全面摸排存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废弃物处置等环节企业的风险点,重点检查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管理情况,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情况、执行区域规划及产业政策情况、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开展情况、历年环境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建设情况、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备案演练情况、环境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情况、救援队伍建设情况。

(四)其它可能影响环境安全的隐患。紧紧围绕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地方实际,全面排查可能影响环境安全的区域和企事业单位,做到不留死角;严格环境安全责任制,切实把责任落实到位;进一步完善环境风险防控设施,规范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加强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和救援队伍建设。

三、检查方式

(一)各镇、街道结合辖区实际和日常管理工作,即日起全面、深入、细致、彻底地开展大检查,对大检查中发现的环境隐患问题,列出清单制定整改方案,实施分类治理。

(二)省、市生态环境部门将于3月中旬通过抽查检查方式对各地大检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市生态环境局镇海分局对全区重点环境风险源企业进行全面摸排,并开展“绿剑”2号行动,适时对各镇、街道企业开展抽查。

(三)检查内容具体可参考《重点环境风险源检查情况表》。

四、有关要求

(一)请各镇、街道于3月18日前将《重点环境风险源检查情况表》和《2019年汛期前夕环境安全大检查整改情况汇总表》(见附件)报市生态环境局镇海分局。

(二)各镇、街道对大检查活动中发现的隐患问题,要明确整改要求、时限和责任人,做到查处到位、整改到位,切实把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抓实抓细,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原则上要求最迟在4月底前完成整改。对个别整改周期较长的隐患问题原则上要求最迟在5月底前完成整改。整改未完成前,每月月底要按附件2表格格式上报最新整改情况。

篇4

一、疫情风险分析

物业为服务行业,服务公司为公开性办公场所,人员结构复杂且流动性大,防控难度高、强度大,且责任重于泰山。一旦疫情扩散,不仅仅是威胁到员工的身体健康,同时隔离等一系列措施会影响到业主的正常工作与生活,给我公司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给社会生产带来灾难与损失!

二、预防及应急措施

1、预防措施

做好对员工的宣传及教育培训工作,运用宣传栏、组织宣贯会的形式科普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定期进行环境消杀等措施。

2、应急措施

准备好应急物资并制定相应制度,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以保证物资不被他用。每年度生产经营费用中规划事故应急处置的资金列出,按时拨付,确保应急状况下应急经费及时到位。对全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并对培训、演练进行记录,根据预案演练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及修订、完善。

三、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基本原则。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置要以人为本,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再考虑其他,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准备工作。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在应急指挥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制,严格执行应急管理机制。

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各职能部门接到警讯后立即奔赴现场,按照预案既定方案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应对突发灾害。——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按照《BZ 203-01-2017 应急管理规范》要求,公司成立应急指挥小组(三级应急指挥中心),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副总经理任副组长,各项目负责人、班组长任组员。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安全保卫组、综合协调组、医疗救护组、善后处理组。

(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贯彻落实国家及集团公司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1)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和部署,负责指挥、协调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救援和决定应急结束等工作。

(2)统一协调和调度公司一切有效资源进行事故抢险与应急处理。

(3)接受上一级应急处理指挥部对事故抢险与应急处理资源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2、安全保卫组职责

负责人员进出登记、体温检测;接待外来人员或应对外界媒体;负责隔离人员的监督监视;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现场的安全监督和管理;项目的安全秩序;监督抢险、抢修人员的防护用品的使用;监督和预防次生事故的发生;生产、生活区域的安全警戒;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

3、综合协调组职责

根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示,协调外部应急力量;项目现场人力资源的调配;安排人员协调与当地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将当地政府的指令、卫生主管部门和疾控中心的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和要求,迅速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

4、医疗救护组职责

负责组建抢险现场的医疗救护站;负责项目现场防疫物资的领取与发放。

5、善后处理组职责

负责稳定员工情绪,确保生产自救工作顺利进行等工作。

四、处置程序

五、处置措施

根据传染病疫情事件的严重情况,分级实施控制措施,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扩大应急响应,积极寻求外部社会救援力量。

1、通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根据防疫要求进行范围内封锁与隔离,建立防疫通道,对进出人群进行体温检测与防疫装备配备情况检查。对疑似病人予以有效隔离,同时向上级疾病控制部门进行报告,根据政府有关规定,统一专人专车转运至定点治疗医院进行进一步确诊、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各级健康人员要在不被传染的情况下坚守本职岗位,使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2、布置安排好人力、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各部门接到应急反应的通知后,应按各自的职责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对部分健康的运行、检修和管理岗位人员进行集中居住,统一食宿,减少外界接触,以保障上述人员不被感染。

3、现场应急指挥部对事故的发展态势及影响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并随时反馈给上级应急管理部门,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如升级达到启动高一级响应程序条件,应及时提高应急响应界别、改变处置策略,同时向上级和社会救援力量求助。

4、预案结束

在应隔离时间段内,已隔离病员均得到有效治疗,且未发生新增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时,由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负责人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官方指令统一部署,由组长宣布“传染病疫情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结束。

5、后期处置

疫情事件结束后,按照把事故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原则,及时做好生产、生活恢复工作。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制定防范措施,落实责任制。

6、总结归档

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组织各部门对应急救援过程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篇5

以开展国家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市创建活动为契机,健全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优化、整合各类资源,建立指挥统一、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高我市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二、创建内容和要求

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区)的创建和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卫生应急组织体系、指挥协调、预案体系、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总结评估、社会动员等8个方面。

(一)组织体系。政府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领导组织和工作机构,将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纳入市政府相关规划,将卫生应急工作考核纳入政府目标责任书;各镇(街道)政府成立卫生应急领导组织,辖区内的村(社区)指定公共卫生信息员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收集与上报等工作。卫生局成立有独立编制的卫生应急办公室;市医院、中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构、卫生监督所设立或指定部门、人员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卫生应急工作。

(二)指挥协调。在市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工作机构的领导下,卫生局与相关部门建立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卫生局、各医疗卫生单位、有关重点企事业单位建立卫生应急联络网;建立卫生应急指挥与决策信息系统,具备信息共享、决策支持和视频会商等基本功能。

(三)预案体系。市政府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卫生局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各类单项卫生应急预案;市医院、中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制定相关卫生应急预案、技术方案或行动方案,各类预案和方案实现动态更新;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应熟知本市、本单位卫生应急预案和方案的内容及要求;各镇(街道)政府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镇)应急预案》;辖区内重点企事业单位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卫生应急预案或行动方案。初步形成政府专项预案、部门单项预案、企事业单位预案为架构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体系。

(四)应急准备。市政府将卫生应急专项工作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并能根据卫生应急处置需要及时安排临时处置经费。卫生局组建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分类的专业卫生应急处置队伍,配备相应的装备;制定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卫生应急管理干部和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演练计划,并按计划落实,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制订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并落实储备,相关制度完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具有一定的卫生应急资源扩增能力,能迅速及时做好收治伤病员的准备。

(五)监测预警。卫生局有完整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实验室检测、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救灾防病信息网络直报等监测网络,并指定专业机构负责监测工作,建立监测基础信息数据库,定期组织专家对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进行常规和专题评估,提出评估意见、预警和干预措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专人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与管理工作,每月至少汇总分析1次数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报告及时率、网络直报率、报告完整率、事件评估率均达到100%。

(六)应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卫生局能及时组织医疗卫生单位对事件进行初步核实、确认,采取必要措施,并及时向市政府和有关上级专业部门报告;市政府能迅速启动或配合上级部门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医疗单位能及时高效承担病人现场救治、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并能有效开展事件相关病例上报工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按要求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卫生监督所能及时开展饮用水、公共场所卫生等卫生监督工作,能协助卫生局及时调查处理应急处置工作中的违法行为;职能部门能利用大众媒体及时经授权可由其的应急处置相关信息,有效开展面向公众的风险沟通。

重大活动开展前,卫生局、各医疗卫生单位、疾控中心能有效开展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提出排查治理意见和干预措施,制定相应的卫生应急保障预案和工作方案;重大活动期间,各医疗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能相互配合,有效完成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卫生监督等工作,保障措施得力、效果良好。

(七)总结评估。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和重大活动保障结束后,市政府或卫生局均能对卫生应急准备与保障、应急处置与救援措施、危害及处置救援效果等内容进行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按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展辖区内恢复重建工作的卫生学评估及卫生系统内的恢复重建工作。制定并执行合理的补助标准;对因参与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而致病、致残、致死人员,配合有关部门按国家标准给予补助和抚恤,做好相关善后工作。

(八)社会动员。卫生局制定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年度计划。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卫生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居民卫生应急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提高辖区内居民的卫生应急知识素养。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组建卫生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制定管理制度并能定期开展培训、演练,志愿者能掌握基本救援知识与技能。

三、职责分工

市政府创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领导小组负责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创建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工作,组织召开动员会、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全面部署创建工作。

市政府应急办负责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对卫生应急处置、医学救援和重大活动保障进行评估。

市卫生局负责健全卫生应急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监测预警等工作,开展卫生应急专业队伍的应急培训和卫生应急演练工作,指导各医疗卫生单位做好物资储备、信息报送、医疗救援等工作,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医学救援和重大活动保障,开展卫生应急健康教育。负责收集整理各部门创建工作材料,完成自查报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市财政局将卫生应急专项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能根据卫生应急处置需要及时安排临时经费。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制定对参加卫生应急处置和医学救援行动的工作人员合理补助的标准,对致病、残、死的工作人员按国家标准给予补助和抚恤。

市教育体育局负责指导各学校、托幼机构健全卫生应急管理组织和应急预案的制定,指导辖区内中小学、托幼机构建立晨午检全日观察和因病缺课登记制度,指导学校开设卫生应急健康教育课程。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指导各餐饮单位健全卫生应急管理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市住房与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指导各建筑工作健全卫生应急管理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市地质矿产局负责指导各矿业企业健全卫生应急管理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指导各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运、使用等重点企事业单位健全卫生应急管理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市公安局负责将110、122与120急救建立信息互通和应急联动机制。

市消防大队负责将119与110、120急救建立信息互通和应急联动机制。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部署工作,开展自评(年3月15日前)。市政府启动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建设工作,召开动员大会,印发《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区)评估标准》。各有关单位对照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自查,完善各项资料,并于3月10日前报市卫生局。3月15日前市卫生局上报自评报告和创建申请。

第二阶段:迎接市和省级专家评估(年6月30日前)。市卫生局(4月25日前)和省卫生厅(5—6月)对我市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上报创建申请报告。

第三阶段:迎接国家级专家组复核命名(年12月31日前)。由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对各省(区、市)申报的示范县(市、区)进行复核,对通过复核的命名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区)。

篇6

一、加强卫生应急组织体系建设。积极充实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应急办事机构力量,有条件的特别是争创国家和省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区)的卫生行政部门要尽快设置有独立编制的卫生应急办公室;其余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也要积极争取,要明确专门科室,确保有专人负责卫生应急日常工作;全市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成立或明确专门的卫生应急工作管理科室。

二、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预案制定。细化落实应急预案,分类制定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规范和流程,逐步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充分发挥应急预案等在突发事件卫生处置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导基层修定预案。

三、全面加强12320工作。加强与各部门沟通协调,力争纳入卫生信息化统一安排,以解决编制、经费等问题;12320卫生热线全年人工服务受理量6000件次以上;进一步拓展和完善12320卫生热线功能。

四、加强应急示范县(区)建设。积极开展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县(区)创建工作,清河区要健全卫生应急示范区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提高创建成果,争创国家级卫生应急示范区;其余县(区)要积极申报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区)。

五、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对照《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加强队伍装备和能力建设。在全市卫生系统继续开展卫生应急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应急演练活动,市第一人民医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急救中心分别牵头负责落实业务条线内的应急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活动,全面提升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各地各单位都要开展卫生应急培训与演练活动,采取各种形式加强能力建设。各县(区)年内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培训、演练3次以上,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培训、演练不少于1次。

六、推进卫生应急决策指挥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县(区)、乡(镇)三级联网的院前急救医疗指挥调度系统,完善市级卫生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建设,拓展市、县(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急视频会议系统功能;督导有关县(区)建设卫生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

七、加强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工作。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急性传染病和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工作,规范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提高风险监测、识别和管理水平,发挥风险评估在事件防范和应对方面的重要作用,做到关口前移、预防为主。

八、提升市核和辐射定点去污洗消医院建设水平。进一步完善市一院市核和辐射定点去污洗消医院设施,全面提升全市核和辐射卫生应急监测预警能力与应急准备水平。

九、建成市级食品饮用水放射性污染应急监测网络实验室。强化现场和实验室卫生应急检测能力建设,启动市疾控中心市级食品和饮用水放射性监测网络实验室建设,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检测诊断水平。

篇7

一、目标

以国家和省政府制发的卫生应急工作预案为总的指导原则,通过完善卫生应急组织体系,指挥体系及应急预案,努力加强卫生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力争利用1年时间,确保我市达到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的总体目标,并积极争取参加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评选。

二、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的创建内容和要求

按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的总体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努力完善并做好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组织体系

市政府成立市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纳入市政府规划,将卫生应急工作考核列入市政府目标责任书;各乡、镇政府要成立卫生应急组织机构,村委会明确一名公共卫生信息员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收集与上报工作。市卫生局成立有独立编制的卫生应急办公室;市直各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要设置卫生应急办公室,各乡镇卫生院要明确专人负责卫生应急工作。

(二)搞好指挥协调

在市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市卫生局与各相关部门建立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市卫生局、各医疗机构、相关重点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卫生应急联防机制;建立市级卫生应急指挥与决策信息系统,具备信息共享、决策支持和视频会商等基本功能。

(三)完善预案体系

市政府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市卫生局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各类单项卫生应急预案;市直各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制定相关卫生应急预案、技术方案或处置流程,各类预案和方案实现动态更新;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应熟知本市、本单位卫生应急预案和方案的内容及要求;各乡、镇政府要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全市范围内重点企事业单位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卫生应急预案或处置流程。基本形成政府有专项预案、部门有单项预案、企事业单位有相关预案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体系。

(四)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市卫生局要制定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年度计划。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卫生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居民卫生应急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提高居民的卫生应急知识素养。市政府或各相关部门要组建卫生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制定管理制度,并能定期开展培训、演练,志愿者能掌握基本救援知识与技能。

(五)做好应急准备

市政府将卫生应急专项工作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并根据卫生应急处置需要及时安排临时处置经费。市卫生局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专家组和各专业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并配备相应的装备;制定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计划,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制定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并落实储备,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机构能迅速开展卫生应急医疗救治工作。

(六)开展监测预警

市卫生局要有完整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实验室检测、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救灾防病信息网络直报等监测网络,并指定专业机构负责监测工作,建立健全监测基础信息数据库,定期组织专家对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进行常规和专题评估,提出评估意见、预警和干预措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明确专人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与管理工作,每月至少汇总分析1次数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报告及时率、网络直报率、报告完整率、事件评估率要达到100%。

(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市卫生局及时组织专家对事件进行初步核实、确认,并采取有效处置措施,及时向市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市政府迅速启动或配合上级部门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医疗机构负责病人的现场救治、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并能有效开展事件相关病例上报工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要求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市卫生监督所能及时开展饮用水、公共场所卫生等卫生监督工作,调查处理应急处置工作中的违法行为;相关职能部门能利用大众媒体及时经市政府授权可由其的应急处置相关信息,有效开展面向公众的风险沟通。

重大活动开展前,市卫生局和相关专业机构要有效开展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提出排查治理意见和干预措施,制定相应的卫生应急保障预案和工作方案;重大活动期间,市直各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能相互配合,有效完成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卫生监督等工作。

(八)认真做好总结评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和重大活动保障结束后,市政府或市卫生局要对卫生应急准备与保障、应急处置与救援措施、危害及处置救援效果等内容进行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按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展恢复重建工作的卫生学评估及卫生系统内的恢复重建工作。制定并执行合理的补助标准;对因参与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而致病、致残、致死人员,配合有关部门按国家标准给予补助和抚恤,做好相关善后工作。

三、职责分工

市政府成立市创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与考核自评及申报工作。市创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称创建办公室)设在卫生局,负责全市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技术指导、信息综合及检查督导工作。各单位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关组织机构,主要领导负总责,主管领导亲自抓,并将具体任务目标层层分解到责任科室和责任人,根据部门和单位特点,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和网络信息建设,努力做好各项卫生应急准备和监测,充分完成市创建办公室布置的各项工作。

市卫生局(市创建办公室)负责制定《市创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在市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按照相关标准开展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创建工作。

四、实施步骤

(一)召开动员大会,启动我市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创建工作。市政府将在月份适时召开全市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全市创建工作。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也要召开相应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要认真学习创建工作的有关文件,利用新闻媒体、橱窗等阵地广泛宣传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创建工作内容、目的和意义,动员各方面的人员和力量广泛参与创建工作,形成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认真组织实施。月底前相关部门要完成组织机构建设,并制定完善本单位本部门卫生应急预案;市创建办要组织人员对相关部门卫生应急创建工作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及时掌握创建工作动态,通报创建工作信息,协调督导重点单位完成各项创建工作目标。

(三)考核验收及申报工作。市创建办要在月底前完成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自评、考核和验收工作,确保各乡镇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组织机构健全、预案完善、资料完备、措施到位。月份完成向上级申报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稳步推进。

实施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创建工作是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提升突发事件卫生应急能力的抓手。各单位各部门要增强做好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把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创建作为我市今年卫生应急的工作重点,切实落实责任,加大投入,明确工作进度,保障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创建工作落到实处,顺利完成创建任务。

(二)综合协调,突出重点。

国家开展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创建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对卫生应急的依法科学规范管理,逐步提升有力有序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综合能力。市卫生局要牵总负责、搞好组织协调,各乡镇政府及市直相关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形成创建工作的合力。要突出创建工作的重点,要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及学校、企业、餐饮服务行业等重点单位的专业指导,各单位、各重点部门要选择本系统的2-3个单位作为创建工作的示范点,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督导检查,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努力提升本系统本行业卫生应急综合处置能力。

篇8

吸取日本强震教训,笔者认为,我国化工企业要积极开展对炼油生产、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场所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性、环境影响范围等方面的风险识别和评价。按照发生自然灾害的预想,采取预防和应急措施,建立环保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废水贮存及处理系统,从根本上排除发生事故时因化学物质泄漏对水体可能造成的污染风险。企业要修订完善应急预案,与地方政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企业周边高风险区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告知群众,在遇到管道爆炸、泄漏等事故如何进行自救等相关知识;同时,要深入管道沿线评估高风险区,对管道进行内外检测,加强管道日常防护。

化工设备生产企业要提高设备的制造等级,尤其是提高应变承受能力。今后建设项目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灾害的因素,对大型油品储罐、重点设备提高制造级别。这样在突况下,才有可能保证设备完好。此外,还要提高自动化控制快速反应水平。有效、灵敏的自动化控制,可保证突发事件的瞬间,进行安全停车、关闭相关阀门、停止设备运转。这不失为一条保证安全的有效举措。

尽管天灾不能避免,但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人类是可以选择的。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化工企业的应急预案往往比较注重应对“人祸”,较少涉及天灾的预防。因此,从设计源头加强对天灾的预防和应对能力,科学制定针对天灾的应急预案已是十分必要。

首先,化工企业要制定严密的措施来维护危险设施和危化品安全。对在建和筹备建设的化工项目,要开展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火灾、爆炸、剧毒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的安全风险评估。地方政府在调整和布局产能时,不能仅仅考虑人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及交通条件等因素,还要把当地环境、地质状况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其次,做好危险隐患的源头控制。由于化工企业生产具有连续性,使得厂房之间各种埋地架空管线相互连接,地震来时厂房之间容易产生位移,进而造成管线断裂,致使危化品等泄漏。因此,企业要加强厂房和管道的防震措施,提高防震性能。此外,在设计一些原料和产品储罐时,必须进行抗震验算,若罐壁厚度不够,要采取补救措施。

篇9

全市各级水产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2006]89号)、《活禽经营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管理办法》(农医发[2006]11号)以及《关于印发国家工商总局农业部卫生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开展活禽和活体鸟类经营市场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工商市字[2009]51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切实做好我市活禽经营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

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改善活禽经营市场动物防疫条件,提高活禽经营市场开办者、经营者及广大消费者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责任意识,不断完善活禽经营市场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机制,提高动物卫生监管水平,降低活禽经营市场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风险,有效保障家禽及禽类产品消费安全。

二、工作任务和重点

(一)严格活禽经营市场动物防疫条件监管。市、县(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要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活禽经营市场动物防疫条件监管。做到活禽交易区与市场其他区域相对隔离,水禽与其他家禽分开,宰杀间与活禽存放区域隔离,宰杀间与出售场地分开,并有疫情报告、消毒、无害化处理及定期休市等防疫制度。对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的活禽经营市场,责令市场主办者和经营者限期整改。拒不改正的,移送工商主管部门予以查处。

(二)加大活禽经营市场监督检查力度。市、县(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要严格查验活禽经营市场经营活禽的检疫证明持有情况。对未经检疫上市经营活禽行为,伪造、变造检疫证明行为或经营病死家禽的违法行为,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严厉查处经营病死禽及其产品的行为,监督做好病死禽及死因不明禽类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三)加强活禽经营市场监测工作。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和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按《农业部关于印发〈2009年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的通知》(农医发[2009]2号)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辖区内活禽经营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监测方案,重点活禽经营市场要每周监测一次。对活禽经营市场出现的死亡禽只,要及时采样进行检测。对疫情监测结果要进行分析,及时做出风险预警。

(四)完善活禽经营市场禽流感防控应急预案。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要对辖区内所有活禽经营市场进行建档立案,掌握每个活禽经营市场的基本情况,并定期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情况的风险分析,及时发现防疫漏洞,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落实。要完善活禽经营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积极组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演练,不断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工作进度安排

专项整治工作自2009年4月至5月,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4月10日至20日,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积极组织自检自查工作,查找活禽经营市场检疫监管以及疫情监测工作的突出问题,落实各项整治措施,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第二阶段:4月20日至25日,我局组织对各县(区)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第三阶段:4月26日至5月10日,迎接自治区督查组和国家工商总局、农业部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督查组对我市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第四阶段:5月中旬,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总结,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制定下一步工作措施,并将有关情况总结上报我局。

篇10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Q太郎”为你整理了这篇民爆行业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安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工作亮点和成效

全市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连续11年实现了全市民爆行业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目标任务。

(二)主要工作情况

1.全面落实责任,健全监管体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工作职责,成立了以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各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民爆行业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分析全市民爆行业发展形势,协调解决民爆行业安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制定工作计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并印发民爆行业工作要点、执法检查计划、民爆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民爆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三是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督促各民爆企业依法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岗位员工覆盖所有管理部门、储存库房和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管理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四是压实属地监管责任。按照一级查一级、层层抓落实原则,不断强化属地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逐级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2.加大监督检查,整治安全隐患。一是坚持例行检查。定期对全市民爆企业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局领导每季度带队赴民爆企业检查一次以上,及时发现企业安全隐患问题,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完成。二是开展专项检查。今年以来,先后开展民爆行业疫情防控期间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五一”“两会”期间安全隐患排查、“安全生产月”专项检查、汛期安全检查、高温期间安全检查、“中秋国庆”两节安全检查、储存安全检查等工作,保障全市重要时段关键节点民爆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三是实施联合检查。加大部门间联合检查工作力度,邀请消防支队参加高温期间赴民爆企业安全检查,邀请公安局治安支队开展中秋国庆节前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双随机”联合检查。四是利用视频监管。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管”作用,实施远程视频实时监控,大幅提升安全监管效率,进一步促进企业增强“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的自律意识。

今年以来,共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16份,发现安全隐患42处。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责令各县区民爆行业主管部门、各民爆企业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主体、明确整改时限,截止目前所有安全隐患均整改完成,实现闭环管理。

3.突出重点工作,夯实安全基础。一是组织开展销售许可证年检工作。按照要求对皖西民爆公司申请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年检材料进行初审把关,并转报省经信厅完成许可证年检工作。二是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督促各民爆企业全面深入彻底地排查储存库等安全风险特别是重大安全风险,对安全风险分级、分类进行管理,动态评估、调险等级和管控措施,制定企业危险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其中风险点18个、危险源10个。三是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督促民爆企业加快推进安全生产达标创建,2020年底前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评定。

4.强化宣传教育,提升安全意识。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组织全体民爆行业从业人员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全市民爆行业全体从业人员增长了新知识、收获了新技能,安全生产意识得到了增强。督促六安市民爆分公司开展了三项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分别是: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专项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消防专项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危险品运输车辆追尾应急预案演练。通过开展演练和进行演练总结,优化了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准备,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防灾、逃灾、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今年以来,我市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但仍存在问题。从企业安全管理角度来看,通过检查发现个别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仍有待加强,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落实不到位,违规操作问题仍然存在;从部门监管角度来看,市县主管部门均存在监管队伍力量薄弱、人员岗位交流频繁、缺乏专业性人才等共性问题,监管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我市将继续贯彻落实省经信厅关于民爆行业发展各项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民爆行业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切实履行民爆行业安全监管工作职责,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持续推动全市民爆行业安全、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健全安全监管体系。切实把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放在突出位置,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