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幼儿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时间:2023-05-29 15:08: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春季幼儿疾病预防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春季幼儿疾病预防知识

篇1

以幼儿园《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为指导思想,认真执行《幼儿园、托儿所卫生保健制度》。

二、工作目标

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自我保护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加强各班的班级常规管理,不断提高保育、保健工作的质量。

三、主要工作

(一)卫生保健

进一步完善各种卫生保健制度,认真组织全园教职工实施我园园本体系中的有关教育目标,贯穿于一日生活活动中。

1、严格执行新生入园体检,体检不合格者拒绝接收入园。

2、继续做好晨检和全日健康观察记录工作,认真执行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原则,发现精神、体温异常及时通知家长。

3、做好幼儿体格发育测量及评价工作。

4、坚持一学期两次的常规体检,一年一次测查中大班视力。

5、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做好幼儿的预防接种、疾病防治(麻疹、水痘、风疹、手足口病及甲型流感)及传染病隔离、膳食均衡与营养分析、。

6、积极认真组织好生活老师搞好业务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保育质量。

7、负责患病幼儿在园服药工作,坚持认真、仔细、耐心、把安全服药放在第一位,做好“三对”:对班级、对姓名、对药名。

8、随时随地检查园内环境卫生、班级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并随时记录卫生情况,与考核挂钩。

(二)饮食与营养

1、严格管理好幼儿的膳食,每周制定带量食谱,食品品种随季节变化作调整,每学期进行一次营养分析,每周食谱向家长公布。

2、遵守开饭时间,不宜提早或推迟,做好餐前准备,餐后管理工作。分餐时要洗手,分发干菜、干点不直接用手接触。

3、幼儿在进餐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情绪愉快,专心用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剩饭菜,教师经常向幼儿宣传食物的营养价值及对生长发育的好处。

(三)卫生习惯

1、睡眠习惯

足够的睡眠对幼儿身高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做好睡前教育,教师和保育员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愉快入睡。

2、盥洗习惯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3、学会整理

幼儿活动室中,要养成那里拿的东西那里放,并归放整齐的好习惯。大班幼儿要学会自己整理床铺。

4、班级卫生习惯和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在一日生活常规中多培养、练习。

(四)清洁卫生、消毒隔离工作

1、幼儿实行一人一杯一巾专用制度。

2、餐具用消毒柜、活动室用紫外线灯或消毒液定时消毒并做好记录。

3、定期对幼儿的被褥、图书、玩具进行消毒。

4、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把好晨检关,发现传染病及时消毒隔离,并及时通知家长送医院治疗。

5、园内环境卫生:由专人负责,每天坚持清扫一次,随时保洁,各种大型玩具每周坚持擦洗并消毒一次。

6、各班:每天一小扫,随时保洁,玩具每周清洗消毒一次,幼儿口杯每天坚持清洗,擦手巾每周清洗消毒一次,碗筷勺每餐清洗消毒,餐前桌子用肥皂水或消毒液擦洗消毒。

7、食堂:清洗消毒工作严格按照食堂卫生标准及我园制定的各种制度、规定执行,每周定时对餐具、用具及空气进行消毒。做好每天每餐的食物品尝、留样、观察、登记等工作,杜绝购买无证、腐烂、变质等有损于健康的食品。

(五)除“四害”工作

按照广元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有关除“四害”达标的规定执行,定期购买除“四害”药品,对各班、各部门、环境严格按规定进行消杀。

(六)宣传教育工作

根据季节以《幼儿简报》、宣传单、医务专刊等形式向家长及全体教职工宣传有关常见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治知识、预防保健常识、幼儿健康体检、幼儿卫生生活行为习惯等。

四、具体月安排

八月份

1、制定全园卫生保健工作计划

2、更换卫生知识展板

3、各班各类物品清洗消毒(暴晒)

4、全园各班、各部门全面进行大扫除。

九月份

1、全面做好各种器具的清洁、卫生、消毒工作。

2、制定秋冬季消毒时间安排表及保育工作安排表(各班生活老师根据各班幼儿具体情况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3、布置本学期的保育任务及要点。

4、各班加强安全保护教育,让幼儿学会一些安全知识,学会相应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变能力。

5、做好幼儿身高体重的测查、评价、登记工作。

6、建立并召开膳食工作委委员会议。

十月份

1、检查日常的保育工作和消毒工作是否落到实处。

2、检查各班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积极开展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

3、各班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预防秋冬两季传染病的发生,控制发病率。

4、召开伙委会会议。

5、全面进行大扫除。

6、完成幼儿健康体检评价及结果统计;

7、对新生幼儿进行卫生行为习惯培养的测评;

8、办卫生专刊一期。测中班幼儿视力。

9、筹备幼儿“健康快车”(利用网络资源与家长联系,使其了解幼儿在园生活、成长等情况)。

十一月份

1、测大班幼儿视力,

2、协助疾控中心做好冬季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召开创卫小组会议一次。

3、对幼儿食谱进行随机抽查一周进行营养分析。

十二、一月份

1、完成幼儿体检工作及健康评价。

2、作好学期结束、寒假幼儿安全教育

3、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二、三月份

1、制定全园卫生保健工作要点

2、更换卫生知识展板

3、各班各类物品清洗消毒(暴晒)

4、全园各班、各部门全面进行大扫除。

5、全面做好各种器具的清洁、卫生、消毒工作。

6、制定春夏季消毒时间安排表及保育工作安排表(各班生活老师根据各班幼儿具体情况制定健康教育要点)。

7、做好新生查验接种证工作,并将个别幼儿漏种疫苗告知家长及时补种,发现可疑病例及时上报相关部门,避免春季传染病在我园流行。

8、完成全园幼儿常规体检及幼儿体检健康体检评价工作。

四月份

1、协助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医院做好“手足口病”等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发现可疑病例及时上报相关部门,避免春季传染病在我园流行。

2、召开一次膳食工作和一次爱卫小组会。

3、完成幼儿体检结果测评分析并告知家长。

五月份

1、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乙脑”等夏季常见传染病、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宣传、防治工作。

2、更换卫生知识宣传板报一期。

3、为“六一”节做好后勤准备工作。

4、对幼儿食谱进行随机抽查一周进行营养分析。

六月份

1、完成全园幼儿在园常规体检。

2、完成幼儿体检结果评价分析并告知家长

3、做好幼儿防暑降温工作。

4、召开创卫小组会议一次,做好除“四害”工作。

篇2

一、加强政治思想工作。

努力加强政治思想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热爱幼教事业,

爱护幼儿,履行工作岗位责任制。

二、生活管理方面。

1、认真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和卫生,进餐习惯。

2、做好班级的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

3、管理好本班的公用设施和幼儿物品。

三、卫生保健方面。

1、做好安全工作。

2、做好春季的疾病预防工作,确保幼儿健康发展和生命安全。

3、做好对疾病的教育和预防工作。

四、保育教育方面。

1、配合教师组织好各种教育活动。

2、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制力和创造力,以及各种兴趣和能力。

3、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

篇3

【关键词】 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长沙市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67-02

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经过粪-口途径传播。人类感染甲肝病毒后,HAV可在肝细胞内复制增殖,造成肝细胞损害而引起一系列症状[1]。湖南省自2008年将甲肝疫苗接种纳入免疫规划工作管理后,长沙市甲肝发病规律和分布特征发生了明显改变。为总结近年来长沙市甲肝监测工作,同时也为制定甲肝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对长沙市2004――2012年甲肝疫情动态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即由医疗机构和疾病控制机构通过网络直接报告的长沙市现住居民2004年1月――2012年12月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病个案卡,病例分类包括实验室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

1.2 方法 将系统中导出的个案报告卡剔除“已删除卡”、“病原携带者”记录,清洗日期、时间等逻辑错误的记录,同时导出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中的人口信息(人口按地区、年龄分布数据),个案卡的时间、地区、人群等信息利用Excel2003的报表功能生成流行特征的三间分布,并结合相应的人口数据信息生成发病率等统计数据,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长沙市2004――2012年甲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2 结 果

2.1 发病概况 长沙市2004――2012年共报告甲肝病例1385例(按发病日期统计),年均发病率为2.43/10万。从病例数方面来看,2004――2007年逐年增加,从2008年起至2010年则逐年减少,在2011年出现小幅病例增多情况后,2012年的发病数较前4年均大幅减少。从发病率的角度来看,2004――2007年发病率从2.07/10万逐年上升至3.93/10万,2008年发病率陡然下降为2.58/10万,以后两年则逐年下降,除2011年较2010年发病率略有上升外,2008――2012年发病率总体呈下降态势。

2.2 流行特征

2.2.1 地区分布 2004――2012年长沙市所辖9个区、县(市)均有病例报告,其中以宁乡县报告病例数最多(304例,占总累计病例数的21.95%),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75/10万,其次为浏阳市(296例,占21.37%),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51/10万。报告病例数最少者为天心区(44例,占3.18%),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8/10万。年均发病率最高者为望城区(3.63/10万),年均发病率最低者为天心区(1.18/10万),见表1。

2.2.2 时间分布 2004――2012年间,每年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病例数总体呈单峰分布,即春季3-5月为发病高峰期,共报告病例427例,占总病例数的30.83%,此后发病逐渐下降,部分月份出现小幅度发病波动。低发病年份(2004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季节性不明显,高发病年份(2005――2008年)月份间发病数波动较大。各年份发病时间分布,见图1。

2.2.3 人群分布

2.2.3.1 年龄分布 长沙市2004――2012年甲肝除1岁组与4岁组无病例报告外,其它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0-9岁每1岁为一个年龄组,10岁及以上每5岁为一个年龄组)。其中,20-59岁人群病例报告最多(1026例),占病例总数的74.08%,0-9岁人群病例报告最少(19例),占病例总数的1.37%。各年龄组发病年度变化趋势不明显。

2.2.3.2 性别分布 2004――2012年男女性别总体比为2.08,2004――2007年、2008――2010年、2011――2012年男女性别比分别为2.26、1.96、1.72,均为男性高于女性。

2.2.3.3 职业分布 甲肝病例职业分布于农民、民工、工人、离退休人员、家务及待业者、学生、商务人群、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其中农民的病例数最多(779例),占病例总数的56.25%,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病例所占比例最低(14例),占病例总数的1.01%。各职业人群发病年趋势基本保持平稳,其中农民发病所占比例在50.89%-64.89%间波动。

3 讨 论

甲型病毒性肝炎是长沙市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给病例家庭带来较重的直接经济负担。它的发生和流行,与人群的免疫水平、饮食饮水卫生安全、个人卫生意识和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2-4],其中人群免疫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甲肝的流行强度。

长沙市2004――2007年甲肝发病率逐年升高,自2008年甲肝疫苗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管理之后,发病数和发病率大幅下降,此后随着免疫人群的逐步累积,免疫屏障逐渐形成,发病率和发病人数持续下降,经过2010年的平台期后,2011年略有上升。2011年发病率略升可能与大量外来人口来长沙定居有关。通过数据可知,全市人口由2011年的616万上升至2011年的704万,约增88万,2010年及2011年全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平稳,而人口流动性增加,易感人群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可能增多,大量易感人群的拥入增加了人群的易感性,故2011年发病率及病例数较2010年略有上升。

从甲肝病例空间分布来看,宁乡县、浏阳市、长沙县病例数最多,望城区发病率最高,可能与经济发展水平及人群饮食卫生习惯有关。以上四个地区均属农村地区或城乡结合地带,人群经济收入水平较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生活环境卫生状况较差,为感染提供现实的可能性,是甲肝防治的重点区域。从病例的时间分布来看,长沙市甲肝发病已无年份周期性,但季节性波动仍存在,春季(3-5月)为发病高峰期,因此推断其季节性可能与环境温度、人群未普遍接种甲肝疫苗易感人群累积、人群免疫力降低等因素有关[5]。从发病的人群特征来看,20-59岁人群发病最多,男性占大多数,职业以农民为主,提示青壮年男性农民是甲肝防治的重点保护对象,应加强对该人群甲肝防治相关知识的宣传、积极改善作业生活环境、提高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率。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应规范落实甲肝规划工作,提高儿童及重点人群免疫力,加强甲肝疫情监测,及时了解甲肝疫情动态和不同人群免疫水平。除此以外,甲肝的感染易受饮食饮水污染影响,在做好以上工作基础上,还应加强部门间的协作,狠抓生活饮用水、食品卫生监管,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民众传染病防治意识,严把“病从口入关”。[6]。

参考文献

[1] 李立明.流行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

[2] 黄建华,蒙世庭.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5):799-800.

[3] 王志彬,李言彬,李秋荣.濮阳市1996――2006年疫苗应用对甲型肝炎流行特征的影响及其免疫效果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9):819-822.

[4] 李凤琴,梁雪枫,李慧,等.甘肃省1990――2009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10,12(5):336-338.

篇4

[关键词]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 R725.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0)10(c)-131-02

Tai'an Daiyue district at 2008 hand-foot-mouth disease epidemic situation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MA Qiuyun1, ZHANG Kehua2, BI Feng2

(1.Shandong Tai'an Daiyue District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ai'an 271000, China; 2.Shandong Tai'an Daiyue District Xiazhang Town Hospital, Tai'an 27102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2008 Tai'an Daiyue district 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 epidemi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put forw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 Application describe epidemiological methods, In 2009 Tai'An DaiYue district HFMD patients between the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 of Three interval. Results: Tai'An DaiYue district 2008 reported HFMD 422 example, distributed in the 18 villages and towns. Most of the Zhoudian street offices cases 99, at least 2 cases Jiaoyu town; Disease main focued on October-December, for the 53.32% of disease; 1-5 years old children as main, the rate of total number was 87.20%; the rate of children live scattered was 66.59%; All the children's nursery was 29.62%; the students rate was 3.79% on children. Conclusion: Tai'an Daiyue district 2008 HFMD pathogenesis of children aged 1-5 for most, with an area of villages and towns bordering patients more, The fourth quarter disease occurrence peak. Pay attention to HFMD control, establish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nsciousness, strengthening work measures, strengthen task execution.

[Key words] HFMD; Epidemiolog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手足口病(HFMD)是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手足口病于1957年在加拿大首次被报道,新西兰Seddon于1957年最早加以描述,1958年加拿大Robinson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6型(CoxA16)[1],1972年肠道病毒71型(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2],此后EV71感染和Cox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始见手足口病,以后北京、天津、山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爆发流行的报道,2003年以来,泰安市局部地区发生爆发流行,泰安市岱岳区也相继出现了手足口病的流行。为了解泰安市岱岳区手足口病流行现状,为制定和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2008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防控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泰安市岱岳区传染病疫情年报、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等,人口资料来自泰安市岱岳区统计年鉴。

1.2 统计方法

对所有手足口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数据处理采用Excel 2003软件,统计分析采用PEMS 3.1软件。

2 结果

2.1 地区分布

2008年泰安市岱岳区手足口病报告显示,全区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发病422例,发病率为42.83/10万。从发病数构成看,粥店街道办事处最高,占全区发病总数的23.46%(99例),其次是汶口镇占12.09%(51例)、道朗镇为11.85%(50例),角峪镇最低,占0.47%(2例)(表1)。粥店、汶口、道朗三乡镇办事处共计发病200例,占全区患者总数的47.39%。

2.2 时间分布

2008年4月25日报告首例患者,5月份患者开始逐月增多,持续至12月份(表2)。从季节分布看,春季无患者报告;夏季报告发病54例,占年报告发病数的12.79%;秋季发病143例,占年报告发病数的33.89%;冬季发病225例,占年报告发病数的53.32%。

2.3 人群分布

发病年龄最小为4个月,最大为10岁。患者年龄以小于6岁为主,占97.63%(412/422)(表3)。男性261例,女性161例,男女性别比为1.62∶1。散居儿童占66.59%(281例),幼托儿童占29.62%(125例),学生占3.79%(16例)。2008年泰安市岱岳区发生7起手足口病聚集性患者疫情,4起发生在幼儿园,计发病45例,占全区患者总数的10.66%。

2008年无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报告。

3 讨论

3.1 地区分布

从地区分布看,粥店办事处最高,其次是汶口镇、道朗镇,这可能是由于三乡镇(办事处)分别与手足口病疫情高发的泰山区、宁阳县、肥城市毗邻,人员流动较大、接触机会较多有关,提示手足口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或由于手及污染物经口传播,直接或间接可引起传播和流行[3],其传播无界线,应采取统一部署、联防防控机制。

3.2 时间分布

从时间分布看,春季无病例报告,后逐月(季)攀升,冬季发病达到高峰225例(53.32%),这与2006年肥城市、2009年梅县手足口病疫情[4-5]不甚相符,这可能与卫生部将手足口病列入丙类传染病管理规定自2008年5月2日起施行后,医疗卫生单位的疫情报告意识逐渐增强,或因手足口病的自身发展规律所致。提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要一年四季常抓不懈,第四季度特别是11~12月份手足口病疫情居高不下,还提示第2年疫情防控形势比较严峻。

3.3 人群分布

从人群分布看,发病主要集中在1~4岁年龄组,岱岳区是农业大区,农村儿童入托较早且以走读为主,同村托幼儿童与散居儿童多为玩伴,散居儿童患者极易引起托幼机构的聚集性发病,在流行季节必须做好手足口病的监测工作,托幼机构、学校等儿童集体机构要做好手足口病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杜绝手足口病在托幼机构的爆发流行。

3.4 患者样本分型

由于2008年未能采集患者样本,手足口患者诊断缺乏病原学依据,根据2008年疫情延续至2009年现状,2009年共采集并检测手足口病患者样本37份,其中,EV71型20例、CoxA16型1例、其他肠道病毒16例,由此推断引起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的病毒应主要以EV71为主,与高邮市手足口病疫情的病原[6]一致。

3.5 预防对策

提高依法管理手足口病的意识和能力,严格疫情的报告,杜绝手足口病疫情的漏报、迟报、瞒报、谎报,发现疫情立即采取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大力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群防群控和自我保护能力。大力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卫生技术人员防治手足口病的能力和水平,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大样本采集工作力度,为防治手足口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蒋心华,潘孝彰,王岱明.现代感染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642-656.

[2]沙爱龙,刘颖.手足口病的研究概况[J].生命科学仪器,2007,5(11):13-15.

[3]杨秀惠,何家鑫,严延生.一起手足口病爆发的病原学诊断与分析[J].中国共患病学报,2007,23(4):323-326.

[4]杨延民.肥城市254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监测,2006,21(12):11.

[5]陈复才,刘伟坚,古旭珍.梅县154例手足口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9,35(2):38-39.

篇5

深圳市龙华新区卫生监督所,广东深圳 518109

[摘要] 学校、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有肺结核、病毒性肝炎、麻疹、腮腺炎、水痘、流感等,其中腮腺炎、水痘、流感及麻疹均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传染病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轻者可影响学习、生活,重者可危害身体留下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学校、托幼机构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

关键词 ] 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a)-0034-02

学校、托幼机构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同时,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的发生与寒、暑假有着密切的关系,寒、暑假过后的两次开学,所伴随的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不仅仅与社会上传染病流行季节吻合,更重要的是在寒、暑假中,学生的走亲访友的流动和活动,可能将接触的外地传染病带到本地,又随着开学而带进学校、托幼机构,通过学生间的密切接触而在学校中传播。了解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的季节特点,抓好春、秋二次开学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对学校、托幼机构中传染病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深圳市龙华新区学校、托幼机构2013年发生传染病的基本概况

深圳市龙华新区现有学校、幼儿园共187所,其中:中学5所、小学51所、幼儿园131所;中小学在校学生10.71万人,在园幼儿4.45万人。

2013年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发病情况:2013年发生传染病疫情共903例,涉及病种18种,其中:法定传染病14种(流行性腮腺炎266例,手足口病128例,其他感染性腹泻91例,猩红热38例,细菌性痢疾10例,乙肝6例,肺结核5例,麻疹4例,风疹3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例,淋病2例,伤寒1例,梅毒1例,艾滋病1例),非法定传染病为4种(水痘335例,其他疾病3例,尖锐湿疣1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1例)。

传染病发病种类:主要以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为主,占总发病数的93.69%,其中:呼吸道传染病6种616例,占总发病数68.22%,肠道传染病4种230例,占总发病数25.47%。

传染病发病时间分布:呼吸道传染病中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发生在4~7月份,占49.62%;水痘主要发生在1、4、5、6、11、12月,占81.49%;肠道传染病中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6、9月,占49.22%。

发生爆发疫情情况:2013年学校、托幼机构爆发疫情4起(水痘3起,乙流1起),发病53例。

2 深圳市龙华新区学校、托幼机构防控传染病的各项措施落实情况

2.1传染病防控措施具体内容

开展全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监督检查,重点围绕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组织机构建设、管理责任制和管理制度的建立、晨检、缺勤追查等基础资料的记录情况和疾病防控管理责任制的落实等方面进行了监督检查。具体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①有无建立和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发现疫情是否向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②有无建立每日晨早健康检查制度,有无指定专人负责对每个学生及上岗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发现传染病病症及早采取措施;③有无做好卫生管理和消毒工作(包括地面、物体表面的消毒及空气的定期消毒);④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顺畅流通,厕所有无定时打扫及消毒,空调滤网有无定期清洗消毒;⑤有无开展健康教育,是否培训、督促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个人卫生和疾病防护。

2.2检查结果

检查187所学校、幼儿园,173所学校和幼儿园均按照要求建立健全了传染病防控管理组织,制定了晨检、疫情报告、因病缺勤追查登记和消毒制度,落实了专(兼)职疫情报告人员,能够较为规范地执行晨检登记制度,开展了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病因排查登记,做好卫生管理和地面、物体表面的消毒及空气的定期消毒工作,定期做好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工作;14所学校和幼儿园未达到上述要求,部分措施落实不全。

3 防控传染病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检查中发现的部分学校及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部分学校和托幼机构的传染病防控意识淡薄,未建立传染病防控组织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等各项管理制度及防控预案不健全。②部分学校及幼儿园相关负责人传染病防控意识薄弱,未能建立传染病防控长效管理机制,未将传染病防控和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教学计划,工作中缺乏积极主动性。③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落实不力,登记不详实,尤其是因病缺勤学生病因追踪不到位,就诊医院不明确。④传染病防控力量薄弱,绝大多是学校和幼儿园未能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和《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要求配备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现阶段各学校的保健老师均是由学校内的任课老师担任,未接受相应学校卫生专业知识、传染病防控和急救技能等相关知识培训,未取得相应的合格证;而大多数私立幼学校基本未配备专职卫生保健人员。

4对策措施

从近年来学校、托幼机构发生传染病态势分析,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发生传染病不仅影响学生的身体和学习,也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从以下四方面继续加强:①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配合教育部门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呼吁增加对学校的经费投入,增加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数,使学校卫生工作真正做到专人专管。②加大传染病防控宣传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深入开展学校及幼儿园手足口、麻疹等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学校及幼儿园相关负责人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能力、处置能力。充分利用板报、橱窗、电子屏幕等各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卫生知识宣传活动,使老师和学生掌握更多有关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传染病自我防控意识。③积极落实整改,将各项防控措施真正落实到位;④加强卫生部门、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通报,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

参考文献]

[1] 戴孟阳,王磊石,许志广,等.实施综合管理确保传染病防制效果[J].现代预防医学,2003(1):56-58.

[2] 何静怡.上海市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监督检查与抽检结果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8(20):102-104.

[3] 崔霞,焦力群,吴镝,等.综合医院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36-37.

[4] 张素艳,庞世娱.大中专院校传染病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0(10):97-98.

[5] 于贺,李俊孚,呼艳宏.白城市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4):235-236.

篇6

 

 

保育员工作计划1    本学期,我园的保育工作还将紧紧围绕幼儿园中心工作务实创新,不断提高保育老师的工作水平及思想业务素质。经保育组全体成员共同探讨,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园保育工作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引领,以园务计划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阳光管理为手段,全方位提升保育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塑造一支具有“阳光心态、热于奉献”的保育队伍,以保证园内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具体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卫生工作常态化,力求幼儿健康。

   保育老师配合保健室做好幼儿膳食、疾病预防、卫生消毒等保育管理工作。严格遵循“一问二摸三看四查”的原则,把好幼儿入园关,做好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控制、减少疾病发生率。配合保健室对体弱儿、肥胖儿的管理,并做好记录。

   利用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安全卫生知识宣传,让家长了解更多的科学育儿方法。及时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内的生活及身体情况,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多与家长沟通,多听取家长的意见。

   在平时工作中,做足细节,做好细节,自觉提高工作标准。

   (二)队伍建设优质化,着眼长效发展。

   1、专业引领助成长。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想要提升保育老师的专业能力与保育能力,大家有必要了解《指南》、学习《指南》。只有具备了正确的理论学习引领,才能把我们的保育队伍建设得更专业。

   本学期组织保育老师学习《指南》的具体做法如下:

   ①学习《指南》,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选取学习内容,将健康领域作为重点,大家共同解读与探讨,实行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

   ②解读《指南》,有方法。为了让保育老师对《指南》有针对性的学习,我们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与方法开展活动。通过这样一个学习过程,让大家对幼儿的培养目标引起重视。

   ③深入《指南》,有实践。基于大家对同一个目标的实践困难,结合工作中的具体案例,组织大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寻求改进的措施。

   2、技能训练促提高。

   专项技能训练是保育老师规范操作的一面镜子,通过镜子验证了日常的规范工作。本学期会将规范化的意识不断地落实于保育老师的一日工作中。本学期拟开展技能技巧的展示和常规工作的观摩等活动,努力塑造技能硬、理论强、经得起考验的新时期的保育工作者。

   此外,保育老师还要和搭班老师密切配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一同探讨保教工作方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互相关心每一位幼儿,使孩子健康成长。

   总之,感谢各位保育老师一直以来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在新学期里,我们大家还会一如既往,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附:每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新学期保育工作计划。

   2、搞好班级和包干区的环境卫生,迎接开学检查。

   3、召开保育员开学会议。

   三月份:

   1、积极配合教师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2、开展保育老师手工技能展示活动。

   3、认真做好各项卫生消毒工作。

   4、学习《如何做好春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5、保育老师执教健康课。

   四月份:

   1、开展学《指南》心得体会交流活动。

   2、学习《意外伤害预防》知识。

   3、接受园内卫生大检查。

   4、保育老师执教健康课。

   五月份:

   1、开展保育老师常规工作观摩活动。

   2、保健老师做卫生讲座。

   3、召开保育员会议。

   4、保育老师执教健康课。

   六月份:

   1、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及各项消毒工作。

   2、学习肥胖儿童个案的撰写及矫治工作。

   3、午睡、午餐抽查。

   4、保育老师执教健康课。

保育员工作计划2

   为了自己更好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得到成长,针对我班孩子制定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日常活动方面

   1.搞好班级卫生,每天做好清洁、消毒、通风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合理地安排好孩子的一日生活。教育孩子不动插座、电板,以防触电;不将手指放在门、窗处,以防夹伤;注意不玩水、火、肥皂以及消毒物品;教育孩子入厕时不推不挤,以防撞伤、碰伤。

   2.小班孩子在环境中容易新奇。平时利用晨间谈话、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对孩子进行浅显的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常规培养中教育孩子遵守活动规则,不携带危险物品参与活动(如:剪刀、玩具等尖锐物件),游戏中不做危险动作(如:头朝下滑滑梯、由下向上爬滑梯、不攀爬等),不擅自离开集体,同伴间友好相处,互相谦让,不挤不撞,不(打、推、咬、抓)人。

   3、抓好孩子的常规习惯,如喝水、饭前便后洗手、说话轻轻、拿放椅子轻轻、看书、玩玩具、礼貌等习惯,孩子每天不用老师再提醒,都能主动完成好。

   4、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教孩子学习穿脱衣服、鞋袜,练习整理自己的着装和床铺,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做好三检工作

   1.晨检:小班孩子习惯把很多东西塞到鼻孔、耳朵、嘴巴、肚脐等有洞的地方,在日常生活中时常仔细留意,引导孩子注意个人卫生,不把脏东西放入嘴里,以防止病由口入,不吃不洁净、变味发霉的食物。

   2.午检:眼不离孩子,腿勤加强巡视,手勤,常摸一摸孩子。检查孩子不玩衣物(如:扣子、珠子、发夹、拉链等),不蒙头睡觉,不拿玩具、物件睡觉。

   3.晚检:分工明确,接待家长,组织孩子,收拾好卫生,断水断电,管理好班级物资。

   三、家长联系方面

   1.对家长进行知识的宣传,请家长积极配合孩子园做好安全卫生、保育工作,特别是加强交通安全的重视,在接送孩子时遵守交通法规。

   2.提醒家长注意家居生活安全与家居活动环境安全。引导孩子记住父母姓名、电话号码等。离园时要求孩子与教师道别,并说明来接者的身份,不跟陌生人离开或擅自离园。眼观四路,要是家长自己在离开班级之后带孩子在园内大型玩具区玩,一定要提醒家长看好孩子。

   四、药物安全管理

   孩子体质的不同类型,必须提示家长与老师及时沟通,请家长配合将需服用的孩子药品上写明班级、姓名、剂量、时间等,交于班级老师,由老师做好药品管理工作,以免孩子误食,防止班级老师由于其他工作影响孩子服药的最佳时间。平常积极配合医务室做好孩子体检等各项保健工作,使孩子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保育员工作计划3

   一、干净卫生习气。

   养成饭前便后及手脏时洗手的习气,学会本人卷衣袖,正在教师的指点下会用洗手液洗手,没有咬指甲,没有把玩具放出口中,用毛巾洗脸,坚持衣服整齐。

   二、杰出的进餐习气。

   要宁静高兴进餐,坐姿天然,精确运用餐具,左手扶碗,右手拿汤勺,喝汤时两手端碗,养成细嚼慢咽,没有挑食、没有措辞、没有糜费、不必手抓菜、没有剩饭菜、没有弄脏衣服,餐后要喝水、漱口以及洗脸。克制幼儿的依附性,培育幼儿自力性。

   三、有杰出就寝及穿脱才能。

   1、养成幼儿卫生习气的请求。

   能宁静寝息,睡姿精确,没有蒙头睡觉,进修自力,有序地穿脱衣服,鞋袜,能将脱下的衣裤、鞋袜放正在牢固之处,本人叠被子及收拾整顿床展,让幼儿养成杰出的习气。

   2、共同教师展开教授教养勾当。

   做好课前预备,共同教师展开各项游戏勾当,帮忙办理好班上的规律,让教师较好地展开教授教养勾当。

   3、做好家短工作。

   实时向家长报告请示幼儿正在园内的糊口及身材状况,应用下学工夫多与家长相同。多收罗听取家长定见,让家长共同教师展开班上教授教养任务。

篇7

河口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红河 661399

[摘要]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在河口县的发病特征及规律,为下一步完善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个案资料对2010—2012年全县手足口病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全县共报告手足口病81例,无重症和死亡疾例。2010年报告14例、2011年8例、2012年59例;发病率分别为13.464/10万、7.648/10万56.022/10万。发病高峰在3~6月份(占70.37%),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比为1.31:1;病例主要分布在河口镇(54例),其次是南溪镇(12例),其它乡镇15例。年龄分布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占总发病数的96.30%;职业分布主要以散居儿童(占85.19%)为主,幼托儿童10例,占总发病数的16.95%;患者最小9个月,最大22岁,1~3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共发病67例,占总发病数的82.72%,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检测肛拭和咽拭子标本6例 ,均为CoxA16病毒核酸阳性。结论 河口县手足口病发病主要累及5岁以下儿童,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呈单峰型,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

关键词 ]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c)-0155-02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有明显的人群聚集性。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开始网络报告,将手足口病作为丙类传染病管理。通过分析2010—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了解手足口病在河口县的发病规律及特征,为下一步完善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1例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报告的河口县手足口病患者。人口资料来源于河口县统计局。

1.2 调查方法

采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河口县2010年1月1—2012年12月31日的手足口病的个案信息按发病时间、年龄、性别、现住址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河口县位于云南省东南端,与金平县、屏边县、马关县接壤,与越南老街省省会-老街市隔河相望,国境线长193公里。全县辖4个乡镇。

2.2时间分布

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在3~6月,合计发病57例,占总发病数的70.37%。(见图1)。

2.3地区分布

全县6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2010月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全县6个乡镇手足口病发病前2位的是河口镇54例、南溪镇12例,共计66例,占81.48%,其他乡镇合计15例,占18.52%。(见表1)。

2.4人群分布

2.4.1性别及年龄分布全县报告81例患者中,女性35例,男性46例,男女比为1.31:1,经卡方检验P﹤0.05,男女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发病数显著高于女性。患者最小9个月,最大22岁,发病主要年龄段为0~5岁,共78例,占总发病数的96.30%,其中男45例,女33例,尤以1~3岁儿童最多,有67例,占总发病数的82.72%,5岁以上3例,占总发病数的3.70%,其中男1例,女2例。(见表2)。

2.4.2职业分布81例手足口病中,散居儿童69例,占总发病数的85.19%,幼托儿童10例,占总发病数的12.35%,学生1例,家务及待业1例。散居儿童居多,其次是托幼儿童。(见图2)。

2.5 实验室检测

采集6例病人的肛拭和咽拭子送红河州疾控中心进行检测,均为CoxA16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100%。

2.6流行特点

河口县手足口病全均可发病,肠道病毒以CoxA16为主,托幼机构易发集体感染而造成暴发流行,流行期间可发生聚集性病例。2010-2012年4所幼儿园和1所小学报告手足口病,均以散发为主,聚集性病例发生1起,为同一自然村发病数达5例。

3讨论

以上分析结果显示,2010—2012年河口县手足口病有以下特点。

时间分布特点: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春季逐渐上升,夏季达高峰[1],入秋后仍维持一定的幅度。因为夏季特有的气候特点为该病的盛行提供了条件。夏季是肠道传染病发病的高峰季节, 肠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和/或粪口传播。由于夏季天气炎热,低年龄组的儿童活动范围扩大、好动,机体抵抗能力下降或不注意卫生,便容易感染发病。

地区分布特点:3年来全县手足口病疫情的乡镇覆盖率为100%,提示疫情广泛存在,发病主是分布在河口镇(县政府所在地),其次是南溪镇,手足口病流行传播速度相对较慢,与其主要经接触传播方式有关。在城区及城郊和经济发达地区疫情高发,农村、偏远山区病例较少,提示疫情具有地区持续性。疫情高发地区与其人口流动频繁,居住密集,外来人口多,防病意识差,居民卫生意识淡薄,是造成我县手足口病高发的原因,因此防控重点以河口镇和南溪镇为主。2012年报告了一起聚集性病例,为同一自然村发病,有明显的聚集性,家长对儿童能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起关键性的作用。部分家长对患儿间相互接触传染的危险性认识不够,是导致聚集性病例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大手足口病防病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家庭手足口病的防控意识,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防控手足口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

人群分布特点:发病人群性别上主要以男孩为主,可能因为男孩卫生习惯相对女孩较差,较易感染手足口病[3],主要发病年龄段是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1~3岁的儿童。这可能与体内的免疫力低有关。成人由于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发病机率相对小,而婴儿本身的抗病毒能力较差,加之随年龄的增大,从母体带来的抗体逐渐减少,因此发病可性也逐渐增大,机体缺乏保护性机体可能是低年龄组儿童高发的主要原因。

4防治措施

根据河口县3年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好以下几点:①应把婴幼儿尤其是托幼机构作为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防止手足口病在托幼机构暴发和流行。②加强疫情监测及管理,及时上报疫情,对聚集性病例要及时调查处置,防止疫情扩散。③托幼机构及学校加强晨检、午检、因病缺勤登记与追访,发现手足口病立即隔离治疗,加强日常消毒通风工作。注意护理人员及个人的卫生,及时治理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④加大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手足口病的防治意识,使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S].北京:卫生部,2009:1.

[2]梁桂莲,罗丽芝,杨少林,等.呈贡县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云南预防医学杂志,2011,12(3).

篇8

2022年幼儿园保育员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新学期开始了,保育工作是幼儿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保育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培养自信等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保育工作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日后发展有不可嘀咕的影响。为把保教相结适应新趋势发展,我们在上级领导及园长的带领下,以幼儿为中心,转变以往的观念,实行保育工作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人的工作,特制定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精神为指导,以学园工作计划为目标,认真贯彻《纲要》精神,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与政策,积极参加园里举行的各种政治学习活动,努力提高自己政治素养。

  2.严格遵守《保育员的职业守则》,认真学习保育知识,不断提高保育质量。

  二、主要工作

  1.清洁卫生习惯

  养成饭前便后及手脏是洗手的习惯,学习自己卷衣袖,在老师的指导下会用香皂,不咬手指,不把玩具放入口中,用毛巾洗脸,保持衣服整洁。

  2.良好进餐习惯

  要安静愉快进餐,坐姿自然,正确使用餐具,(左手扶碗,右手拿汤勺,喝汤时两手端碗)养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浪费,不用手抓菜,不剩饭菜,不掉饭,不弄脏衣服等,克服幼儿的依赖性,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认真做好食谱介绍,以提高促进孩子食欲,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和有规律进食。

  3.有良好睡眠及穿脱能力

  能安静就寝,睡姿正确,不蒙头睡,学习独立,有序的穿脱衣服,鞋袜及所放的固定位置。

  4.良好学习环境

  坚持每天的消毒工作,餐具、用具、玩具用84消毒液消毒,床上用品勤洗换,保证每月都晒足够阳光。使孩子在整洁舒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为幼儿营造通风、干净、温馨的学习环境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5.配合老师开展教学活动

  做好课前准备,配合教师开展各项游戏,协助管理好班上的纪律,让老师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协助组织户外活动,做好护理工作,(厕所、喝水、适当穿衣服等)。

  6.做好家长工作

  及时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内的生活及身体情况,利用放学时间多与家长沟通,多征求听取家长意见,让家长配合老师开班上教学工作。必须尊重家长,热情服务。

  7.团结协作

  教师和保育两者配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常常沟通,一同探讨保教工作方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互相关心每一个幼儿,使孩子健康成长。

  8.提高自我素质

  多方式、多途径学习,积累知识,丰富教学经验,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以便适应幼儿教育需要,为自己打下良好基础知识。参与适合自己工作的课题研究小组,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2022年幼儿园保育员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新学期工作开始了,为了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能更健康、全面地成长,为了自己更好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得到成长,特制定该计划,并在计划实施中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提高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的素质。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积极参加各项时事、政治学习,坚持把理论同实际相结合,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严格遵守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热爱本职工作,树立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师德。服从领导的安排,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以教师道德规范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细心、耐心、关心、爱心地公平对待每一个幼儿,以促使幼儿在自身水平上得到发展。发挥团队精神,协助教养员做好班级工作。

  二、加强幼儿保育工作,做好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

  这个班都是新入园的孩子,我要用爱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位孩子,让他们感到老师的爱、小朋友的友好,使他们能够喜欢上幼儿园,尽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合作、参与、探索意识,培养幼儿行为规范、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生活卫生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在一日各项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在体质上,鼓励幼儿积极参加锻炼活动,注意根据天气的变化和室内外的温差,随时督促孩子添加衣服,对爱出汗的孩子特别护理,注意孩子的饮水量,提醒幼儿多喝开水,让孩子随渴随喝,减少幼儿生病机率,保持本班出勤率,真正做到让家长放心。

  2、抓好孩子的常规习惯,如喝水、饭前便后洗手、说话轻轻、拿放椅子轻轻、看书、玩玩具、礼貌等习惯,幼儿每天不用老师再提醒,都能主动完成好。

  3、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教幼儿学习穿脱衣服、鞋袜,练习整理自己的着装和床铺,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生活卫生常识(1)知道保护视力,看书、绘画要保持正确姿势。不在光线太强、太弱和阳光下看书、绘画。(2)知道保护牙齿的一般卫生常识,用正确的方法刷牙。(3)知道一些预防蛔虫和肠道疾病的一般常识,不吃不洁净的食物。(4)知道天气变化和运动前后及时增减衣服,饭前饭后不做剧烈活动。

  5、安全常识(1)加强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不玩危险游戏,不去危险地方,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幼儿安全。(2)懂得交通安全。(3)会处理可能遇到的简单危险,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6、生活能力(1)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擦嘴、漱口、洗手、洗脸。饭前、便后要将手洗干净,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2)幼儿进餐时,教师要精力集中,注意观察,精心照顾幼儿,轻声和蔼地指导帮助幼儿掌握进餐的技能,进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剩饭菜,学会用筷子,进餐时不大声说话,不乱扔残渣,饭后收拾干净,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和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3)安静就寝。独立、有序、迅速地脱穿衣服和鞋袜,会系鞋带,会整理床铺。 (4)保持仪表整洁,咳嗽、打喷嚏时会用手捂住口鼻或把脸转过身,不对着别人打喷嚏。(5)保持公共场所的卫生,不爬不踩桌椅,不乱涂墙壁。

  三、认真做好餐具、玩具等物品的清洗消毒工作,室内物品有序摆放,窗明地净,地面整洁、无死角,厕所无污垢、无臭味,节约水电,并培养幼儿节约的好习惯。

  以上是我的学期工作计划,希望在大家的帮助下、自己的努力下,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2022年幼儿园保育员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新学期开始了,我依旧做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保育,保育工作是幼儿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保育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培养自信等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保育工作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日后发展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为把保教相结合并适应新趋势发展,我在校领导及园长的正确带领下,以幼儿为中心,转变以往的观念,实行保育工作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人的工作,特制定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热爱幼教事业,爱护幼儿,履行工作岗位责任制。

  二、生活管理方面。

  1、认真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和卫生,进餐习惯。

  2、做好班级的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

  3、管理好本班的公用设施和幼儿物品。

  三、卫生保健方面。

  1、做好安全工作。

  2、做好春季的疾病预防工作,确保幼儿健康发展和生命安全。

  3、做好对疾病的教育和预防工作。

  四、保育教育方面。

  1、配合教师组织好各种教育活动。

  2、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制力和创造力,以及各种兴趣和能力。

  3、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

  4、认真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听取家长意见,根据幼儿在家时的表现,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同家长一起纠正幼儿不良的习惯。

  我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幼儿创设一个舒适、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使幼儿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做好以下几点:

  1、 加强了幼儿一日常规的养成教育。

  2、 做好了班级园舍的环境卫生工作,做到地上无灰尘、纸屑,窗明几净,被褥整洁舒适。

  3、 严格卫生保健制度,按制度要求给各种玩、用具认真地进行清洗消毒工作,保证了玩、用具的卫生、安全使用。积极配合幼儿园保健医生做好疾病防治和预防接种工作。

  4、 强化幼儿健康意识,保证了幼儿进餐时心情愉快。注重培养幼儿好的进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进餐时不打闹讲话,不掉饭粒。

  5、 勤为幼儿剪指甲,避免抓伤的安全事故发生。注意观察幼儿不同的破坏性行为,教师给予及时的制止,并进行随机教育。

  6、 加强了幼儿午睡的管理及巡视,保证午睡时室内的空气质量。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进入午睡室后,不吵闹,尽快入睡,会整理床铺,衣服折叠整齐放好。

  7、 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不吞食异物,不玩火、水、电,不从高处往下跳,不乱爬高处,不吃生人的东西,不跟生人走,发生危险时,会大声呼救。

  8、 严格晨检制度,不让幼儿带不安全物品入园。管理好病儿药品,避免幼儿吃错药。

篇9

【关键词】麻疹;防控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216-02

麻疹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WHO美洲区已于2000年实现了消除麻疹的目标,我国所在的西太平地区确定了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2]。石嘴山市积极行动起来,2009年-2013年,石嘴山市麻疹发病率逐年下降,其中2009年石嘴山市麻疹报告发病率为31.3/10万,2010年为0.40/10万,2011年0.94/10万,2012年及2013年均为零。这与我市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全国麻疹疫情监测方案》和《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灭和控制麻疹疫情是分不开的,现就我市消除和控制麻疹的防控措施报告如下:

1 加强麻疹疫情监测

石嘴山市各预防接种单位每旬要到本单位相关临床科室开展疫苗针对疾病主动搜索工作,尤其是做好麻疹的主动搜索工作,主要通过详细的查看各临床科室门诊及住院登记,搜索是否有疫苗针对疾病漏报现象发生并通过此项工作及时发现病例报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新的工作要求及时向临床大夫反馈,并做好自查记录。通过每旬的主动搜索,提高临床医生报告意识,杜绝漏报现象发生。各医疗单位对疑似麻疹病人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后及时报告,并协助疾控人员按要求采样,并及时送检。

2 狠抓麻疹疫苗接种质量,提高免疫成功率

2.1 狠抓人员培训,提高队伍素质:石嘴山市每年通过不定期地举办业务培训班,并进行理论水平考试,不断提高全市预防接种队伍的业务素质。现已形成一支稳定的计免骨干队伍,他们完全能够胜任我市的计划免疫工作。

2.2 强化冷链管理,建立督查制度:冷链系统正常运转,正确使用,是保证疫苗质量的前提。对此,把冷链系统作为一个重点来抓,首先是冷链设备的到位。近年来我市加大冷链设备的资金投入,充实冷链设备,全市各预防接种单位冷链设备均能完全保障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其次是抓督导制度,石嘴山市CDC一年6轮/次以上对各预防接种单位冷链及疫苗运转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全市冷链管理形成了规范化管理、规范运转,从而保证疫苗的稳定。

3 提高麻疹接种率,减少免疫空白

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深入,我市麻疹疫苗的接种率保持在一个高水平,从每年接种率调查结果显示,我市8月龄及1岁半儿童麻疹类疫苗接种率均保持在95%以上。这与强化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是分不开的:

3.1利用各种机会,如“4.25”计免宣传日、强化服苗等,加强对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广泛宣传动员,普及计划免疫知识,提高流动人群的防病保健意识,使之主动配合做好计划免疫工作。

3.2认真执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近年石嘴山市卫生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每年进行两次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春季、秋季),严把凭证入园、入托、入学关,如不合格,限其就近接种点补办补种疫苗,杜绝免疫空白,并要求各预防接种单位,以此次查验接种证工作为契机,认真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为消麻工作奠定基础。

3.3采取流动人口综合管理,各预防接种单位每个接种日前要对应种儿童进行主动搜索,尤其是对流动儿童进行摸底,建立流入、流出记录,及时掌握适龄流动儿童,尽早建立接种卡证。从而避免了流动儿童这一高危人群的免疫空白,建立了很好的免疫屏障。

3.4 充分利用初级卫生保健网,利用各预防接种单位防疫专干同时兼职儿保、妇保工作的条件,可及时掌握新生儿及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儿童的动态,以保证及时接种。

4 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使查漏补种工作常规化

4.1为做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并努力提高麻疹类疫苗及时接种率,石嘴山市疾控中心将查漏补种工作作为常规工作进行安排,要求辖区各预防接种单位每月要按计划对辖区应种儿童进行摸底,及时上报麻疹类疫苗8月龄及18月-24月龄及时接种等情况。

4.2石嘴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基层免疫规划常规督导内容,定期进行查看和抽查。逐步使查漏补种工作常规化。

5 多方配合,科学规范处置疑似麻疹疫情

石嘴山市疾控中心按照《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重点加强了对麻疹疑似病例的调查处置工作,即对每例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均在第一时间开展调查处置工作,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接人员监测筛查、疑似病例搜索、院内感染控制等工作。并对每例麻疹疑似病例均开展实验室诊断工作。并加强技术指导,杜绝漏报、瞒报等人为因素影响疫情报告质量,防止麻疹疫情的传播和蔓延。一旦接到麻疹疑似病例报告,会立即派专业人员前往进行调查,对病例居住的环境进行消毒,对病例密接者在“知情、自愿、免费”的原则上立即接种麻疹类疫苗,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麻疹疫情的发生。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控制了麻疹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参考文献

篇10

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免疫预防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健康和 社会的稳定。随着社会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由患病后 才治疗转向了预防为主的观念。本县地处湘、桂、黔交接处,居住着苗族、侗族、汉族等多 民族居民,人们经济条件、卫生风俗习惯、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居民对预防接种重要性 和免疫预防知识认识不足,因此,健康教育尤为重要。预防接种,儿童是主要受益者,而家 长的意志往往决定儿童的行为,我们健康教育的对象重点是家长。自2005年以来,通过在预 防接种门诊采用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家长的免疫预防知识水平, 从而提高了预防接种率,降低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塑造了良好的职业形象,收到良 好的社会效果。

1 健康教育方法

1.1 预防接种前教育 此期为健康教育的“黄金时期”,利用家长带着 孩子候诊和休息 的时间,针对不同人群分别采用普通语言和方言与家长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交流,进行健康 宣教,认真地回答家长提出的每个问题,消除其不安心理。向家长们宣教传染性疾病的危害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可避免传染病的侵袭,免除儿童及家长的 身心痛苦,也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让家长知道儿童计划免疫包括结核病、乙型肝炎、脊髓 灰质炎、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等传染病的预防接种。此外,还有很多的传染病流行 ,引起的后果也较严重,卫生部日前已制定《扩大免疫规划范围实施方案》,在现行全国范 围内使用的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等6种规划免疫基础上将乙脑、流脑、甲型肝炎、风 疹、腮腺炎等15种疫苗可预防疾病纳入规划免疫之内。提醒家长主动提供孩子的健康状况, 以供医生确定适应接种或暂缓接种,或不宜接种。嘱家长在预防接种前日给孩子洗澡,保证 接种部位的清洁卫生。接种当日应提前给孩子喂食,不宜空腹饥饿时注射疫苗,以免发生低 血糖反应[1]。尤其是本次要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的孩子一定要先吃饱,因为口服 糖丸前后 半小时不能喂食母乳和温热食物及饮品,以免降低糖丸效果。告知家长预防接种证是儿童免 疫接种的记录凭证,每个儿童都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证并接受预防接种。

1.2 预防接种后教育 注射疫苗后让家长带孩子在观察 室观察15~30分钟,如无异常方 可离开。耐心指导家长用无菌干棉签轻轻按住针眼几分钟,不出血方可拿开棉签,切忌揉搓 接种部位。向家长解释有些疫苗注射后不能使用消毒剂,以免消毒剂杀伤疫苗,影响疫苗活 性,如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等。口服脊灰糖丸后的孩子让其趴在家长肩膀上轻拍其后背避免 吐出。不同文化程度儿童母亲对预防接种有无不良反应的认知差异有显著性。由于文化程度 较低的儿童母亲此方面知识较欠缺,处理不良反应能力较差,一旦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 反应可能会恐慌不安,导致出现下次拒绝接种的可能,从而影响接种率,直接影响预防接种 工作的进行[2]。因此,此期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接种后可能出现的正常反应, 异常反应 及处理方法上。如接种卡介苗后绝大部分受种者于2周左右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 形式溃疡,再经2~3周结痂,形成疤痕,这是卡介苗的正常反应,不影响小孩健康,可以照 常洗澡、喂奶等,但超过3~4周破溃处还没有结痂或同侧腋下发现肿块,就要带孩子去医院 检查治疗。告知家长接种后有的孩子会出现发热,接种局部红肿疼痛,不必紧张,这是人体 对疫苗的一种排异反应,一般1~2天即可恢复。发热体温在38.5℃以下,孩子无明显其他不 适,可以不做特殊处理。发热体温在38.5℃以上,伴有全身不适,可适当给予退热处理。有 局部反应的,可用清洁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但卡介苗的局部反应不能热 敷。特别是接种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后,告知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接种局部反应,出现红肿 、硬结时及时热敷,以防局部无菌性脓肿发生。极少数孩子接种后有可能出现热性惊厥、过 敏反应、多发性神经炎、脑病、脑膜炎等,一旦发生,应尽快到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离开前提醒家长给孩子穿好衣服,防吹风受凉。嘱回家后继续观察,24小时内不要给孩子洗 澡。

1.3 示范性教育 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我们采用示范教 育与语言教育相结合,以增 强语言教育的效果,特别是对于来自农村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示范性操作技巧教育尤为 重要,如示范正确抱住孩子接受接种姿势,以防止意外损伤,演示接种后如果孩子出现局部 反应实行热敷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导家长如何测量体温及正确看体温表,以便观察孩 子的全身反应情况。

1.4 文字教育 将《传染病的防治法》、《预防接种工 作规范》、《疫苗流通和预 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与疫苗知识问答》等书籍置于观察室,家长们可以按需阅读 ,让家长了解我们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儿童监护人应当与医疗机构,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相互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从书本中详细了解疫苗种类及预防接种的 相关知识。

1.5 宣传栏、宣传画宣教 在门诊大厅设有常用疫苗预 防接种一览表,走廊过道固 定位置设立宣传栏,张贴宣传画,结合各种疾病的发病季节,流行趋势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 。宣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图文并茂,适合各层次家长需求。如冬春季麻疹的临床表现, 预防治疗及护理方法。夏秋季手足口病的特征和防治知识。动物咬伤、抓伤后的处理原则。 母乳喂养的优点,如何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方法等,以强化人们的保健意识,营造健康 教育的环境。在观察室内墙上挂有电视荧屏,在上午接种人员相对较多时,播放计划免疫, 儿童、妇幼保健的音像资料,促使家长学习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

1.6 健康教育讲座 利用每年“4.25”计划免疫日,“ 3.24”结核病防治日,“6.1 ”儿童节等纪念日到学校、幼儿园进行健康教育讲座或进入社区义务咨询。讲课内容一般为 年初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或针对该时期多发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宣教,由高年资护士协同专科 医生主讲。设计、印制并发放内容多样的宣传单,包括家长须知,各种疫苗及预防相关传染 病知识的介绍等,以深化人们的卫生防疫保健知识。

2 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大部分居民健康意识显著提高,掌握了某些常见、多发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和预防接种前后护理方法。众多家长认识到自己在预防疾病,保证儿童身体健康中的关键作 用,自愿采取预防措施,使各种疫苗的接种率不断提高,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断降低, 县内渠阳镇1岁以内婴儿脊灰疫苗第一次接种率和麻疹疫苗第一针接种率逐年上升见表1,接 种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DPT)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逐年下降见表2。

通过健康教育,促使医护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扩展知识面,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 在健康教育中对家长进行正确指导。我们将热情细致、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与娴熟过硬的操 作技术相结合,塑造了良好的职业形象,提高了服务质量,减少了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得 到公众好评和社会支持,推动了本县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

3 讨论

3年来,通过健康教育在儿童计划免疫中的实施,体会到预防门诊健康教育是一项社会性工 作,具有季节性、多样性、专业性强的特点,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整体人群的免疫知识 水平和对免疫预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我们从工作中重新认识了护士自身价值,意识到护士 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预防接种中同步实施健康教育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还需 进一步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掌握宣教和沟通技巧,加强健康教育质量,做好预防接种安全注 射,消除不安因素,增强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信任感,从而提高接种率,达到预防为主,防 病治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