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发展战略范文

时间:2023-05-29 15:08: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应商发展战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供应商发展战略

篇1

【关键词】电信运营商 第三方支付 战略定位 多媒介支付信息服务提供商

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010(2013)-03-0079-05

1 研究背景

第三方支付是指独立于电子商务商户和银行,为商户和消费者提供支付服务的机构,这些机构与国内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有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本文所研究的第三方支付主要包括网上支付、电话支付和移动支付。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方支付逐步渗透到网络购物、旅行预订和生活缴费等多个领域。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网络应用服务,其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推动了整体市场交易规模的增加。目前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电信运营商、银联、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相关各方纷纷加大营销投入,积极开发创新型支付应用,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作为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重要参与者,运营商支付公司如何把握第三方支付市场快速增长的机遇,实现千亿级交易规模,成为未来战略发展的重点。本文从运营商支付公司千亿级交易额企业出现的条件和意义这一基础研究出发,结合运营商支付公司的使命、愿景和现行发展战略以及电信运营商转型分析,以关键成功要素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对标分析法、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和战略地图等理论为指导,系统深入地对运营商支付公司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全面分析,最终提出了实现交易额千亿级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和实施措施。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

关键成功要素分析法是以关键要素为依据来确定系统信息需求的一种总体规划的方法。在现行系统中,总存在着多个变量影响系统目标的实现,其中若干个因素是关键的和主要的(即成功变量)。通过对关键成功要素的识别,找出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信息集合,从而确定系统开发的优先次序。关键成功要素的重要性置于企业其它所有目标、策略和目的之上,寻求管理决策阶层所需的信息层级,并指出管理者应特别注意的范围。若能掌握少数几项重要要素(一般关键成功要素有5~9个),便能确保相当的竞争力,它是一组能力的组合。如果企业想要持续成长,就必须对这些少数的关键领域加以管理,否则将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本文通过运用关键成功要素分析法,对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运营商支付公司成为世界一流的多媒介支付信息服务提供商的关键因素并分析其影响程度,同时结合波特五力模型分析、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和平衡计分卡等战略理论与分析方法,提出了战略制定的思路与实施的规划。

3 内外部环境分析

首先,本文通过战略分析对运营商支付公司的行业环境、集团转型状况以及内部能力进行分析。

3.1 行业分析

当前宏观环境快速改善,第三方支付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快速发展,预计2014年交易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面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机遇,电信运营商、银联、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相关各方纷纷跑马圈地,市场格局动荡竞争激烈。目前行业应用日益成为市场增长新动力,给金融产品电子商务化带来新的蓝海,同时公众客户的多媒介便捷支付需求旺盛,给电信运营商支付业务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3.2 集团转型分析

面对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潮,电信运营商正在进一步深化转型,一是主导智能管道开发,提供高速协同接入、资源自助指配、速率针对性保障的差异化服务;二是提供综合平台,面向全业务、服务多客户、承载多功能;三是积极参与内容与应用的开发,引入优质社会资源,嵌入自身能力,快速形成差异化服务和竞争力,而支付业务能够有效服务于电信运营商的转型战略,通过支付业务对电信运营商起到保存激增与降本增效的作用。

3.3 内部能力分析

当前第三方支付领军企业一般必须具备三大核心要素,分别为庞大的用户群、海量的内在支付需求和便捷的支付手段。而运营商支付公司拥有庞大的用户群、海量的电信业务支付需求,以及种类多、覆盖广、数量大的通信终端,可以天然地成为三大核心要素。与此同时,通过行业对标,对行业内的市场拓展、产品体系、平台与风险管控、机制体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由内而外的发展路径是支付企业高速规模扩张的必然选择;二是产品体系完善与创新能力提升是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三是稳定的平台支撑、安全的风险管控是业务发展的保障;四是机制体制的持续优化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推动力。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出运营商支付公司SWOT分析的结论:

一是优势,包括:客户基础良好,获取客户的成本较低;客户刚性需求稳定;支付终端转化成本低;广泛的渠道资源;强大的资金支持;央企品牌和公信力。

二是劣势,包括:发展初期基础能力有待提升,需要完善机制体制建设,以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反应;缺乏具备行业背景的专业性人才;品牌认知度不高,客户知晓率低。

三是机遇,包括:翼支付业务是电信集团“新三者”转型的重要部署;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速,前景良好;广大公众多媒介便捷支付需求提升;行业应用成为增长新动力。

四是威胁,包括:竞争激烈,多方角逐支付市场;企业发展需要多方面资源支持;同质化竞争导致低利润或零利润运营现象严重。

总之,笔者认为,运营商支付公司应当充分运用核心资源,紧抓电信运营商转型机遇,迅速提升行业地位。

4 发展战略

基于对运营商支付公司的行业环境、集团转型状况与内部资源能力进行的分析与研究,本文提出了运营商支付公司的战略定位(图1):助力转型、服务民生,做世界一流的多媒介支付信息服务提供商。这其中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以激增保存与降本增效为手段助力转型;二是以便捷、易用为优势服务民生,助力行业信息化。

基于运营商支付公司的战略定位,本文提出了运营商支付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路径(图2):未来三年运营商支付公司的发展将经历夯实基础、创新突破与优化提升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将在市场发展、产品管理、创新发展与基础运营等四个方面面临不同的工作内容。同时,本文也从助力转型,用户、终端、商户、交易额,市场份额等方面明确了运营商支付公司未来三年的总体发展目标。

5 实施规划

为了实现运营商支付公司的战略定位与目标,笔者提出以六力模型统领公司的发展,从前向客户、核心能力、后向商户、监管、资金与产业链六个方面形成公司发展的总体策略。六力模型的具体内容如下:

前向客户:加快多媒介改造,为个人与企业客户提供便捷的综合支付业务;

核心能力:构建统一、开放的支付平台,持续提升产品创新、客户服务、风险控制、清结算能力;

后向商户:拓展线上线下商户,丰富民生应用环境;

政策监管:响应监管要求,保障客户资金与信息安全;

财务资金:充分利用自有与非自有资金,实现资金来源多样化;

产业链:积极开展产业合作,有效利用产业资源,实现产业合作共赢。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对支付行业、企业内部状况、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与总体策略进行研究,得出运营商支付公司进行战略实施的关键成功因素。因此建立MPIB战略实施系统(图3),以涵盖企业战略实施的关键点,具体说明如下:

M——Market,市场拓展是主线,指导产品管理、基础运营和创新发展;

P——Product,产品管理是核心,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所在;

I——Innovation,创新发展是保障,是企业快速规模发展的动力之源;

B——Basement,基础运营是基石,是企业市场拓展与产品开发的坚实基础。

5.1 市场拓展能力提升

运营商支付公司提升市场拓展能力的总体思路为:助力转型,服务民生,实现高速规模化发展。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以电信运营商省公司为主要目标客户,逐步丰富微支付应用场景,推进多媒介支付终端改造,激增保存。

二是以电信运营商省公司、基地、专业公司、商为主要目标客户,以电渠缴费与资金归集解决方案为切入点,降本增效。

三是针对公众客户,以“便捷+优惠+创新”三大驱动力服务民生。

四是针对行业客户,以资金归集型和金融行业为突破,逐步推广至电子商务,助力行业信息化。

五是探索创新合作,构建线上线下丰富的应用场景。

5.2 产品管理能力提升

运营商支付公司提升产品管理能力的总体思路为:完善产品体系,以产品创新带动规模突破。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完善符合支付商业模式的产品体系,针对不同客户与支付模式提出相应的产品、资源配置与定位策略。

二是学习标杆,形成新产品目录,完善产品开发合作机制,并做好产品投放工作。

三是聚焦产品创新领域,聚焦便捷性,弥补市场空白,为政企产品提供无缝嵌入的支付功能;同时完善产品创新体制,创新组织体制和运营机制,完善产品规范、建设方案、运营模式等细节。

四是根据评估体系进行产品评估与优化,定期获取电信需求契合度、经济效率、资源投入、运营成本与社会效益等相关报告,从中提取有关数据来支持产品的绩效考核和产品的改善建议。

五是创新产品管理制度,建立大产品经理承包制度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5.3 创新发展能力提升

运营商支付公司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的总体思路为:实现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资本运作和支付媒介四大创新驱动,夯实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优化组织架构,兼顾战略导向性与配置灵活性。

二是创新企业用工模式,巧借外力弥补自身队伍短板。

三是建设支付公司梯次化人才结构,充实人才队伍,激发人才活力。

四是完善内部晋升通道,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五是完善针对产品线销售和支撑核心团队的年度提成测算奖励办法,鼓励核心产品线发展上有所建树的团队和个人。

六是严格绩效考核,强化考核应用,突出考核导向。

七是建立员工培训体系,对员工知识、技能等进行深入培训,强化人才储备。

八是强化资本运作,提升运营及盈利能力。

九是加强创新终端产品研发及专利体系建设,为客户提供便捷的多媒介支付终端。

5.4 基础运营能力提升

运营商支付公司提升基础运营能力的总体思路为:从夯实基础、持续发展,从系统平台、清结算、财务管理、客户服务和风险管控五大方面提升翼支付的基础运营能力。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双中心部署、统一支撑、打造面向客户的“四统一”平台,并且充实网络能力,统一IT规划、实现资源共享。

二是构建统一清结算系统,优化清结算能力。

三是以商业模式为导向,探索提升企业价值的路径。

四是形成高效的客户服务能力。

五是分步骤实施,构建风控体系,加强风险识别与控制能力。

6 资源保障

运营商支付公司要保障实施规划的有效开展,还必须满足资源协同保障需求和机制体制创新需求。

(1)资源协同保障

一是建立共享机制,共享电信运营商各省客户资源,建议运营商各省分公司成立虚拟的翼支付团队,拓展线下受理环境,接应支付业务。二是开放支付能力,包括小额代收费、客户端支付能力开放,以及应用能力封装开放,并开放统一充值能力与客户端封装应用。三是根据业务发展和目标客户进行终端改造,并强化省公司在支付业务的相关考核。四是在三年发展的关键窗口期(2012-2014)在关联交易结算价格、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资源支持。在集团统一管理下,允许支付公司根据发展需求进行相对独立的市场化对外并购和投资。

(2)机制体制创新

在机制方面,授予相对独立的权限,根据业务发展,自主动态配置人力资源。而在激励机制上,把支付公司作为试点单位开展虚拟股权激励政策。

总而言之,需要集团在客户资源共享、转化缴费需求、改造终端等方面予以保障;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资本运作上提供创新。

7 结束语

目前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快速发展,电信运营商、银联、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相关各方纷纷加大业务投入力度,市场竞争激烈。在第三方支付领域,政企客户行业应用是未来的新蓝海,而公众客户多媒介便捷支付需求也日益增长。在此背景下,运营商支付公司应抓住运营商深化转型战略的良机,有效利用电信运营商庞大的用户群、海量的电信业务支付需求,以及种类多、覆盖广、数量大的通信终端,明确世界一流的多媒介支付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战略定位,坚定三年实现千亿级交易额的战略目标,从前向客户、核心能力、后向商户、监管、资金与产业链六个方面形成公司发展的总体策略,建立MPIB(市场拓展、产品管理、创新发展和基础运营)战略实施系统,持续提升公司战略管控水平,强化内部协同合作,实现企业价值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志刚. 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07(6).

篇2

精细生产是指通过细化管理,以最少的资源生产出市场需要的高品质、多品种的产品,以使企业达到最佳的经营业绩的一种综合管理技术。它产生的背景是市场已从企业为主导转化为以消费者为主导,当整个市场趋于饱和之后,企业的发展必然要由外延型的发展方向转向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企业间竞争的重点必然要由对外扩张转向内部潜力的挖掘。精细化管理重在向内部管理要效益,就是要尽力使企业中的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广汽乘用车秉承着‘豪华车的享受、经济车的价格’这一理念,在融合广本的“小投资、滚动发展,精密生产”与广丰的“高投入、世界标准工厂、质量控制模式”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新企业特点,融汇世界先进技术设备、筑起世界级工厂,通过精益生产模式管,形成了广汽特有的生产方式,并创造出属于乘用车厂的精细生产管理战略--GPS。如果说GPS生产方式是一种领先于其他企业的先进生产方式,那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但是作为自主品牌企业在人、财、物等资源都相对比较缺乏的情况下,能做到与国内一流合资企业水平相当的生产管理水平,体现了广汽打造高品质自主品牌的决心。GPS生产方式的核心在于通过柔性生产方式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通过零库存管理有效控制成本,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保证高端品质。

二、人才发展战略是高品质战略的保障

人才是一个企业最重要也最稀缺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人才发展战略管理是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是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机制的竞争。竞争是企业成败的核心所在,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是由企业所拥有的人才决定的,因而,一个企业集团人才工作创新机制如何,能不能吸引和凝聚集团各分公司及社会上的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人才,能否合理配置、管理、开发和利用好人才,将关系到企业集团生存发展。广汽乘用车公司成立至今,现有员工近9000余人,平均年龄27岁,是一个工厂新、员工新、产品新的“三新”企业。公司员工结构分为来自广本、广丰的合资企业团队、社会招聘人员和,院校招聘人员,新的工厂、新的队伍,平均年龄24岁。正是广汽乘用车独特的人才培养方式,使这年轻的一批人铸就了传祺的辉煌。广汽自主品牌人才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以强烈的使命感凝聚人,以多样化培养方式提升人,以合理的考核晋升体系激励人。

三、供应链管理战略是高品质战略的基础

供应链管理就是针对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合作所进行的管理,是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而进行的彼此协调和相互努力。通过将供应链上分散在各地的、处于不同价值增值环节的、具有特定优势的独立企业联合起来,以协同机制为前提,以协同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从系统的全局观出发,促进供应链企业内部和外部协调发展,在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同时,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目标,开创“多赢”的局面。广汽传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其精心打造的全球高品质供应链体系,在充分分析主流供应链管理模式和营销模式的基础上,广汽乘用车公司通过整合国际国内优势供应商和开发机构,融合主流供应链管理模式特点,构建以广汽研究院为中心的广汽全球研发网,建立欧美系占40%、中资占40%、日韩系占20%的高品质供应链,创新性地提出了“适度竞争”的管理模式,“选择时,适度竞争,选一备二;选定后,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同等优先、淘汰落后”,打造了国内先进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该体系集合了欧美、日韩以及中国国内众多优秀供应商,这些供应商与广汽传祺一起努力实现共同发展,实现共赢。广汽自主品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以高标准严选供应商,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发展关系,有力帮扶扶植供应商。

四、结语

广汽自主品牌的成功源于成功的战略定位,源于一开始就把高品质作为战略管理的核心目标,集广汽合资合作的成功经验,创立广汽传祺新发展模式,通过自主研发战略,精细化管理战略,人才发展战略,供应链管理战略等分战略与总战略的有机结合,为传祺的高品质提供了有力支撑,有效推进了自主品牌战略目标的实施,也探索出了适合广汽自主品牌发展的生长型管理创新之路。作为一个年轻的自主品牌,广汽自主品牌进入角色之快、成长之迅速,创造了自主品牌领域的一个奇迹,也为未来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提供了很有借鉴意义的成功之路。

作者:李新宇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静:《传祺胜出之后》,《汽车观察》,2016.07.

[2]伊军令:《2017,广汽的“传奇”能否延续?》,《汽车纵横》,2017.02.

[3]于杰:《广汽生产方式下的品牌建设》,《汽车纵横》,2016.10.

篇3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中小企业;成本决策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051-02

在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危机越来越多,有调查显示,从2008年到现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倒闭了接近5万余家,同时有20%的中小企业停产进入炒房行列。同时在市场经济下,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正逐步演变为战略之间的竞争。我们知道,中小企业传统成本管理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生产成本,只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没有将与供应链上各中小企业之间的联系包括在内。这种传统模式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下下,己显得越来越不适用。战略成本管理打破了传统成本管理的思维范式,其不仅是对中小企业自身的内部成本进行战略角度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它还包括了整个企业管理的成本分析,从而为中小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为提升整个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创造了条件。

1 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

1.1 战略成本管理的含义

战略成本管理意指企业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和加强战略地位的目的。融入了战略管理思想的成本管理为企业总体战略的制定提供相关的成本信息,并根据不同的经营战略选择不同的成本管理方式,从而使企业可以灵活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较为长久的竞争优势。

1.2 战略成本管理的特征

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战略成本管理的目的不仅在于减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了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增强企业战略地位;

(2)战略成本管理是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为基础,它所追求的不只是短期利润,而是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并随着长期发展战略的改变而改变;

(3)战略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所采取的战略,深入到企业的研发、销及售后服务部门,是对经营战略进行的全面成本管理。

2 企业成本决策中引入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在金融危机与全球危机下,面对新经济时代的竞争,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开始从追求企业本身最优化变成追求整个供应链成本最优化与整体获利的长期观点,通过供应链上所有企业之间的合作降低成本越来越被重视,其中如何正确的进行成本决策将决定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我们知道,成本决策的目标是在整个企业成本管理范围内获取信息,从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到企业间的各种关系,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决策提高整个企业成本管理的效率和成本效益,使得企业竞争力得到提升,对整个企业进行的全局优化。然而传统成本管理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生产成本,只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没有将与其偶尔上供应商和客户的联系包括在内。成本管理的引入成本决策中可以将成本管理置身于战略管理的广泛空间,从战略高度对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成本行为和成本结构进行分析,将成本因素同企业的竞争地位联系起来,其不仅是对企业自身的内部成本进行战略角度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它还包括了整个企业的成本分析,并通过分析为成本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寻求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与成本持续降低的最佳路径,从而解决传统成本管理面临的对整个企业上成本及其动因缺乏全面了解、企业伙伴关系不能充分利用、只关注企业自身成本降低等问题,为供应链中的成本管理指明方向。

3 战略成本管理在中小企业成本决策中的应用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要将成本因素同企业的竞争地位联系起来,寻求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与成本持续降低的最佳路径。它是使企业竞争地位改善和成本降低同步发生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分析的主要针对的是在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如何进行成本决策管理。

3.1 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

企业与供应商的联系集中于供应商的产品设计、服务、质量保证程序、包装交货程序和订单处理等方面,这些联系通常采取由供应商实施的方式。上游供应商成本管理上的价值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点。

3.1.1 供应商的选择决策

对战略性供应商的选择步骤如下:

(1)分析竞争环境、顾客需求。分析市场竞争环境,确认企业是否有建立成本管理合作伙伴的必要。如果成本管理合作关系己经存在,应根据顾客需求的变化确认成本管理合作关系变化的必要性,从而确认是否需要对供应商进行重新选择。

(2)确定备选供应商。首先,企业根据发展战略、长期销售预测及产品的物料清单等文件,确定购进的关键物资、预测计划合作期内的购进数量;然后收集该关键物资的市场情报,确定各备选的供应商;最后确定各供应商提供的单位净价。

(3)制定量化的供应商选择评价体系。

(4)成立评价小组,邀请供应商参与。评价小组主要职能是控制和实施供应商评价。组员以来自采购、质量、生产、工程等与成本管理合作密切相关的部门的人员为主。一旦企业决定实施供应商筛选,评价小组必须与初步选定的供应商取得联系,以确认这些供应商是否愿意与企业建立成本管理合作伙伴关系,是否有获得更高业绩水平的愿望。

(5)评价供应商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评价过程结束后,就应进行供应商选择的决策。如果做出了选择,则可以开始建立成本管理合作关系,如果没有合适的供应商可供选择,则必须重新开始进行筛选评价。

3.1.2 战略伙伴关系的构建决策

从成本管理的观点看,企业与供应商是处于同一条成本管理上,是战略上的伙伴。只有双方通力合作,才能实现成本管理整体的价值最大,达到双赢的结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1)建立为供应商服务的部门。在核心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上进行调整,成立专门的部门为供应商提供服务。

(2)产品开发与生产过程中实施供应商及早参与制。产品成本中有70%到80%是在设计中确定的,因而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寻求成本降低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采取供应商参与合作方式,优点在于让供应商及早了解本企业开发新产品所需要的材料,实施并行开发,缩短开发周期。

(3)先期定源和目标成本的制定。先期定源是指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选定供应商,让这些供应商负责设计零部件或工程系统,可能并不是全部让供应商负责,但是一定要权责明确。在过去旧的体制下,企业通过市场竞价的方式来选择供应商,同时也就确定了零部件的进价。而在新的运做模式下,企业要在产品设计出来之前就确定供应商,这就很难进行定价。

3.1.3 战略采购控制决策

(1)保证原材料的质量。质量很过硬的原材料可以减少在入库时对原材料质量的抽检成本,减少生产成本。国内的企业可以借鉴这种做法,从严要求零部件的质量,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2)采购优化。JIT的目标之一就是减少甚至消除从原材料的投入到产成品的产出的全过程中的存货,建立起平滑而更有效的生产流程。在JIT体系之下,选定的供应商可按时、按量及按质将材料运到,保证材料、零部件等到达某一生产工序时正是该工序准备开始生产之时。由此使存货降到了最低限度,极大地削减了存货成本。在JIT管理体系中,需要企业与存货供应商之间建立长期的订购关系,采购业务由电话或传真的方式进行。在核心企业大量缩减采购费用的同时,简化了的订货方式也使供应商减少了销售费用,增加了利润,实现“双赢”。

3.2 加强与销售商的联系

在战略成本觉得中,通过分析购买商成本管理及其与企业成本管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做出相应决策同购买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达到完善双方关系促进销售降低销售成本的目的。

3.2.1 完善对销售商的评价

在成本管理组建期,销售商的绩效评价目的在于对销售商的选择。因此,在对销售商进行绩效评价时,应以顾客为导向,考察销售商的财务状况和柔性状况,并从外部服务来考察销售商的商业信誉、企业形象和服务水平。首先,交货可靠性可以用交货准确率、交货及时率、交货有效率三个指标评价。交货准确率反映了销售商把品种和数量都正确的货物送到顾客的手中,交货及时率反映了销售商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把产品送到顾客手中,交货有效率反映了销售商能够保证产品在交货过程中的质量完好。其次,销售商能直接接触到目标市场需求,是成本管理的信息中心。销售商能否准确、及时把市场信息传递给核心企业,将对核心企业的效益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把销售商的信息共享和信息处理能力纳入到绩效评价体系中来。第三是服务质量。可以从顾客满意度,顾客投诉率来衡量。

3.2.2 优化与销售商的联系决策

企业与销售渠道的联系同企业与供应商的联系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对销售渠道的联系进行协调和优化不但能够削减相应的成本或增强产品或服务的差别性,而且可以及时获得产品使用情况的信息反馈。在具体实施上,企业可以建立销售信息数据系统来协调和优化与销售商的联系。数据系统应该包括销售情况的模块,售后服务所需零部件的存货情况以及双方技术交流等模块。核心企业通过这个系统,可以随时了解各个销售机构的销售价格、销售数量、存货情况,根据销售情况决定何时发货以及发货的数量等。这对于销售商来说可以避免脱销、增加销售额、降低存货,而对于核心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以销定产、降低存货成本、降低资金占用量、增加销售额。通过了解维修产品所需零部件的情况,可以为销售商及时提供零部件,使顾客的等待时间降到最低。销售商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向核心企业的技术人员请教售后服务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尽最大可能为消费者提供最完善的服务。总之,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下,战略成本管理理论的诞生与发展拓宽了成本管理的目标,从战略高度对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成本行为和成本结构进行分析,为成本管理中的成本管理指明方向,最终达到降低企业成本,提升整个中小企业的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万寿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彭一.信息化主管案头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6-73.

篇4

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提出了波特竞争五力模型五力分析模型,此模型是用来分析有效的客户和竞争环境的,该理论对公司战略的制定起到深远影响。五力分别是: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主要也取决于这五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最后一点,来自目前在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在制定企业战略时,波特五力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针对不同行业,波特五种因素的属性和重要性权重也不同。

1、供应商、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基于预收账款周转率的分析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若强,则收款能力较强,也就是预收账款和销售现金流较多。从表3-1中可以看出中国北车预收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介于0.1和0.6之间,也就是说其销售收入中预收账款的比例是0.1到0.6。销售现金流占营业收入的比介于0.74和0.99之间,也就是其销售收入主要以销售现金流回流企业,可见中国北车预收账款和销售现金流较多,则收款能力较强,从而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若强,对应的便是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弱。

2、新进入者的威胁———基于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率分析在车辆行业,品牌是其他新进入者的高门槛。2013年中国北车的商标和商誉价值总和占该公司资产总额的28%。从2006年开始,商标和商誉价值都维持在30%左右,这就给新进入者制造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3、替代品威胁中国北车的替代品威胁较弱,中国北车公司的高铁都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并且其设计和研发十分难,故替代品威胁不强。

4、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基于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盈利能力的比较分析中国北车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中国南车,都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直属企业,由中国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分化为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其主营业务十分相似,近几年都凭借高铁的发展而业绩显赫;并且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研究开发力度相当。接下来本文就中国北车与中国南车在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盈利能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在短期偿债能力方面,中国北车的流动比率一直在1左右,说明中国北车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弱,特别是与中国南车相对比的情况下,其短期偿债能力的弱势十分明显。在去掉存货后的速动比率方面也是如此。其次,在资产管理能力方面,中国北车自2011-2013年的资产负债率整体趋势是下降走势,也就是其负债比例较低,股东投资增加,也就是说中国北车的长期偿债能力得到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财务杠杆降低,中国北车在提高长期偿债能力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经营的稳健性。总体来讲,中国北车的资产负债率较中国南车资产负债率高,这说明企业的负债比例较高,财务杠杆运用较多,财务风险相对也较大。最后,在盈利能力方面,中国北车每股收益高于中国南车,说明中国北车的盈利能力较好,并且从图2-3和表2-3可知,中国北车的利润逐年提高,从而可见中国北车自2010-2013年的盈利能力逐年提高。

二、结束语

篇5

[摘要]从企业的外部环境动因、采购和供应商管理方式、管理的目的以及企业所依赖的信息技术基础等方面,探讨了反向营销出现的必然性。分析了反向营销的内涵与形式以及反向营销战略的实施与运用。反向营销要求企业向对待自己的客户一样对待供应商,不是供应商说服制造商来采购他们的产品,而是制造商主动向供应商提供机会。供应商开发和反向拍卖是反向营销的两种表现形式。

1供应链中,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而结盟,许多供应商进入企业的战略核心,供应商管理也被提到了战略地位,供应商管理被认为是提高整个供应链性能的基础。为了更好更快地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供应链成员之间更趋向于后向一体化(即核心企业与其供应商进行联合),而不是向分销商和零售商进行前向一体化[1]。对于制造性企业来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从分销商和零售商处得到准确的销售量信息,主要涉及的是供应链中的商流,即成品流。一般来说,从商流得到合理的生产量预测相对容易一些。制造性企业需要迅速地响应分销商多变的要求,获取定单,就必须快速制造出产品,尽量降低库存,与供应商进行更为密切的合作。这种后向一体化的过程逐渐将采购和供应商管理活动作为重点。一旦采购活动能够满足客户的更高要求,它就得在供应链内部成员间进行有效整合。良好的供应商基础是制造性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源头。采购和供应管理已经被企业和理论界公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传统的采购和供应管理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反向营销和供应商关系管理逐渐被企业提上了议事日程。

反向营销是Leenders&Blenkhorn于1988年提出来的概念,反映了供应商关系管理的一种新理念[2]。反向营销的核心是要求企业向对待自己的客户一样对待供应商,不是供应商说服制造商来采购他们的产品,而是制造商主动向供应商提供机会。反向营销认为制造企业为了某件产品将过多的精力花费在合格的供应商的选择上是不明智的,企业应该将精力放在供应商的能力与发展潜力上,而不仅仅是关注供应商现有的产品组合,这样一旦企业有需求,供应商就能够提供任何企业所需要的产品。供应商关系管理是反向营销的核心,建立友好合作的供应商关系是企业反向营销战略成功的基础。反向营销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采购和供应管理的新理念,是供应商关系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2反向营销出现的必然性

反向营销与企业的采购和供应商管理活动一脉相承,多数文献将反向营销的出现简单归于传统的交易模式不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于是必然出现以关系为导向的反向营销模式[3]。本文结合企业的发展特点,特别是企业各阶段的价值创新模式,将制造企业的外购物资管理的发展细分为五个阶段,即以交易活动为主的阶段、内部整合阶段、外部授权阶段、延伸化企业阶段和未来发展趋势(表1)。从企业的外部环境动因、采购和供应商管理方式、管理的目的以及企业所依赖的信息技术基础等方面,探讨反向营销出现的必然性,并且从涉及的部门及在企业战略规划中的角色来了解反向营销的重要性。

2.1以交易为主的管理阶段

市场经济驱动自由交易,此阶段的企业对外购物资的主要管理重点是采购管理,由采购部门负责整个企业的采购,保证企业物资的正常供应,企业与供应商的交流方式除了面谈外,主要是电话、传真和书信,少数企业运用交易处理系统处理日常的采购业务,采购部门仅仅作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不参与企业战略规划。

以交易活动为主内部整合外部授权延伸化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外部环境动因市场经济驱动自由交易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加为了维持企业的竞争地位而进行的创新为了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创新突破传统,进行独特而且超越竞争者的创新采购和供应商的管理方式以采购部门为主进行采购管理企业内各部门协作,从各方面对外购物资进行评估与供应商建立较佳的连结,部分供应商成为企业的固定供应商提供知识技术交流的平台,例如对供应商进行培训、协同商务进行共同研发、共同的配送通道等反向营销和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形式更多,合作的通道更加广泛管理的目的保证材料、产品等的供应保证供应商的产品合乎企业的要求降低不确定性,提高企业的响应性帮助供应商创造价值的同时提升企业的自我价值创造未来的商机,获得双方的价值创新内外交流方式电话、传真、书信等传统方式企业内部网(Intranet)以及传统方式Internet以及传统方式InternetExtranet以及传统方式InternetExtranet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系统的主要应用交易处理系统MRPII,ERPERP,企业网站,EDI,QR或ECR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CPI(协同商务技术)、并行工程、SCMSCM,网路社群与供应商随时交流涉及的部门及在企业战略规划中的角色涉及采购部门,并且不参与企业战略规划采购部、生产部、质量部、维修部门、信息技术部门及财务部门等,不参与企业战略规划采购和供应商管理被提到了企业战略地位,相关部门人员参与企业战略规划反向营销和供应商关系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重要供应商对企业战略规划提出建议企业战略规划需要参考所在供应链的战略。

2.2内部整合阶段

随着市场竞争的压力增加,企业开始重视对外购物资的管理,主要管理重点转为企业供应管理,采购部、生产部、质量部、维修部门、信息技术部门及财务部门等从各种角度对外购物资和供应商进行评估,保证企业能够按时得到合乎质量的物资。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内部整合阶段的标志。企业内部网开始建立以促进内部各部门的沟通与交流,企业各子系统也进行协调整合以便能够更好地与企业外部进行沟通,此阶段企业对供应商和外购物资的管理仍然停留在企业的操作层,采购部门基本不参与企业战略规划。

2.3外部授权阶段

市场的竞争压力进一步的增加,为了维持原有的竞争地位,企业必须而进行创新。为了降低物资供应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对客户的响应性,企业与供应商建立比较好的连接,部分供应商与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Internet开始在企业普及,企业内外的沟通方式也开始多样化。企业建立了以信息为主的企业网站,大型企业开始上ERP(企业资源计划)。制造商与销售商开始注重的供应链的后端,他们联合起来,建立行业性质的QR(快速反应系统)和ECR(有效的客户反应)信息系统,加速通道建设管理,降低商品的库存,减少其流通中的浪费。采购和供应商管理被提到了企业战略地位,相关部门人员参与企业战略规划。

2.4延伸化企业阶段

为了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开始更多的创新。企业开始向外延伸,这种延伸不仅仅简单地表现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例如后向一体化控制供应商,而是进一步加强与供应商的关系,对供应商进行反向营销和关系管理。合作伙伴也被企业看作是自身资源的一部分。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知识技术交流的平台,例如对供应商进行培训、开展协同商务共同研发、建立共同的配送通道等,供应商和企业内部的思维与知识体系互相融合,进行更高层次的价值创新。供应商开始参与制造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客户关系管理中的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技术、协同商务技术和并行工程也被引入反向营销和供应商关系管理。以协同商务为例,CPI为制造业提供Internet和Web技术,使相关企业能够在任何地方设计产品和制造产品,采用技术通过Internet把产品的快速设计、快速制造、采购、市场、销售和客户紧密地联系到一起,所有授权用户,只要提供有效的用户识别代码都可以随时随地的一起协同工作。毫无疑问,协同商务和并行工程对供应商关系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向营销和供应商关系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甚至重要的供应商也对企业战略规划也提出了建议。

2.5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竞争的要求和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突破传统,进行独特而且超越竞争者的创新是企业的必然选择。反向营销和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形式也会更加广泛,与供应商合作的通道也会更加广泛,通过合作创造未来的商机,获得双方的价值创新。企业战略规划需要参考所在供应链的战略,供应商关系管理也会更加复杂。

3反向营销的内涵与形式

反向营销是供应商关系管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表现为买方主动将有关的信息提前与卖方沟通,而不仅仅是卖方响应买方的要求。实际上反向营销反映了买卖双方的内在交互,买卖双方需要调整自己的生产、工艺、技术、物流、信息流等资源来适应对方。多数文献将反向营销定义为供应商开发(supplierdevelopment),即“一种为创建并且保持有竞争力的供应商网络的努力,包括购买者和供应商之间的长期合作,以提高供应商的技术、质量、送货和成本的能力并且加快其发展步伐”。Hines(1994)将供应商开发的概念一分为二,即供应商协作和供应商开发。供应商协作是通过规范供应商的日常工作来提高其竞争力,特别是减少供应商内部浪费的一种用户行为。企业帮助供应商了解共同的需求、共同的规章制度、建立共同的质量体系和交流方式、共享运输等来提高企业与供应商沟通与联系的有效性,减少供应商的内部浪费。供应商开发则是帮助提高供应商的战略、工具和技术来提高其竞争力,通过对供应商提供帮助,例如工厂规划、减少装配时间、帮助实施看板管理等来提高供应商的能力,其关注点仍然是减少供应商内部浪费,不过关注的层次更高[4]。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展了反向营销的范畴,近年来,反向拍卖(reverseauction)逐渐受到关注。从购买方主动向供应商提供销售信息的角度来看,反向拍卖应该属于反向营销的一种。本文的观点是反向营销包括供应商开发和反向拍卖。反向拍卖主要表现形式为网上采购,买方主动将所需要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在网上展示,所有授权供应商都能够通过网络来查看这些信息,并且有针对性地对购买方发出意向书。从信息的公开性来说,买卖双方都从中受益。反向拍卖给购买方提供了全球供应源,而销售方也有了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5]。企业对于成本、技术成熟的产品或者能够提供规范和完善的样品的产品可以采用反向拍卖的方式。反向拍卖对供应商关系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例如对企业原来供应商关系的伤害,对企业风险控制能力的考验等。不过,一旦反向拍卖运用成功,企业将获得成本节约、获得新的技术、开拓新的市场等许多好处。

4反向营销战略的实施与运用

Leenders&Blenkhorn指出实施反向营销战略的11个步骤,其中基础的调研为战略的第一个步骤,最后一个步骤为反向营销的评估。Wim&Maryse[6]则提出了实施反向营销的四个阶段:分析企业采购战略、制定反向营销计划、执行反向营销计划和评估反向营销计划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每个阶段应该采取的步骤。反向营销的战略制定与营销管理的战略制定步骤有许多共同之处,所不同的只是因为营销对象的差异而造成的管理步骤与方式上的差异。本文从六个阶段来论述反向营销计划的实施与运用[7]。

4.1识别和鉴定企业现行采购和供应管理战略,制定反向营销的战略指导思想

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回顾、评价企业现行的采购和供应管理战略,企业需要制定与之长期发展规划相适应的供应商关系管理战略与反向营销战略。尽管企业已经开始将采购管理提到了战略发展地位[8],但是,企业很少制定长期的采购战略发展计划。在这一阶段重点了解为什么要制定企业未来的反向营销发展战略?从总体来看,将来制定出来的战略及方案要回答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反向营销的战略指导思想,确定参与反向营销战略制定的人员。

4.2外部环境分析与内部条件分析

4.2.1外部环境分析

主要了解影响本行业供应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因素、变化趋势,包括

(1)市场分析:本行业的市场大小及变化趋势、季节性;影响本行业市场需求的因素分析;本行业的市场细分等

(2)行业分析

本行业的发展阶段及基本特征、行业竞争态势,驱动行业发展的成长因素、制约因素、行业结构变化趋势等关键因素的分析,迈克.波特的行业的五种竞争力量中的供应商分析;本企业在行业的竞争地位分析等。

(3)主要竞争对手的采购和供应战略分析

主要分析各主要竞争对手在采购和供应方面的优势与劣势。

4.2.2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主要是进行纵向分析(与企业历史比较)和横向分析(与竞争对手、行业平均与最好水平等)比较,必要时还需要分产品进行分析。这些主要涉及企业所有的经营资源分析和技术资源分析,还需要包括企业的财务资源分析等。

4.3机会、威胁、优势、劣势(SWOT)分析及供应商分析

根据上述的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分析,具体分析企业在供应市场上面临的机会、威胁、优势与劣势,分析企业的采购环境与需求,确定企业进行反向营销战略规划时应回答的问题,如:不同产品在供应市场上所处的地位,不是所有的原材料和产品采购都适应于反向营销,企业决策需要针对哪些类型的供应商发展伙伴关系,需要针对哪些类型的产品和原材料进行反向拍卖或者网上采购等。一般来说,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决定了企业采购策略的有效性,决定了企业开展反向营销的机会和力度。在此基础上,确定理想的供应商选择标准,例如供应商的资源、生产能力、技术能力和企业文化等。有些企业将供应商通过ISO9000作为最基础的候选标准。

4.4反向营销战略规划的提出

规划出哪些产品实施反向营销策略,包括供应商开发和反向拍卖的对象,提出反向营销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时间范围,指定实施反向营销的具体标准,提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整合方案来寻求内部支持,探讨潜在的利益与损失,确定反向营销的实施步骤等。实施细则也需要在这一阶段考虑到,例如执行反向营销中会遇到的主要障碍、主要的参与人员组成等。

4.5反向营销战略方案的实施

实施反向营销需要更加细致的分析供应市场和供应商。如果企业进行反向拍卖,需要考虑企业在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对原来企业供应商的影响和响应的应对措施,招标费用,风险控制方案等。如果企业决定进行供应商开发,不仅需要确定谈判的合适人选,还需要了解供应商的各个方面的细节,包括供应商进行客户谈判的关键决策者,供应商的客户关系管理程序。在充分考虑企业和供应商双方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与供应商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合作协议需要包括与供应商的业绩水平相关的订单数量,供应商的弹性,对供应商生产运作管理的硬性控制等。一般来说,企业战略性的采购物资和瓶颈物资需要采用这种供应商开发战略。

4.6反向营销战略的控制和评估

对反向营销效果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年度评估是下一个战略计划的开始,企业需要了解和总结供应商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发生过哪些未预测的事情等,以此来调整反向营销战略。

篇6

战略采购的概念

所谓战略采购,就是企业在自身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确切了解外部供应市场状况及内部需求, 了解供应商生产能力及市场条件,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关系管理,致力于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通过战略采购,企业可以更加明晰了解内部需求模式,从而能有效地控制其需求。通过深入有力的价值分析,企业甚至能比供应商自己更清楚供应商生产过程和成本结构。有了这些,企业在供应商选择、谈判及关系维持管理方面等方面能够获得重大支持, 可以不断剔除一些现有的表现不佳的供应商,寻找新的替代供应商以提高整体的供应商绩效。也就是说战略性地将竞争引入供应机制和体系,以降低采购费用。

中国零售业战略采购的必要性

商品销售成本是原材料和服务

自始至终,采购是经营链中重要一个环节,特别是对于零售业来说尤为重要,商品销售成本的最大部分是由所采购的原材料和服务占据的,对很多企业而言,外部采购占企业平均费用的60%一80%。所以,这部分的支出哪怕是微量减少都将对公司盈利带来相当重大的影响。

不注重长期供应商的关系管理

长期以来,零售业企业采购中只注重谈判、比价、压价,缺乏从关注谈判向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更没有从一味压价向建立双赢机制转变。采购就是”一次性”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款两清各自走人,这种采购很像散兵游勇,难以成为正规军,其后果是售后服务没有保障不说,一旦发现问题,人都找不到。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味追求单赢,只想着让自己合适,长此以往,把自己的名声搞坏了,寻找合作伙伴的路越来越窄。

不重视采购管理

零售业企业不重视采购管理,没有把采购策略和合作伙伴的选择评估标准作为企业整体战略中的一部分,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现象。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单纯地认为采购只要钱花的少就是好,公司还有其他诸如市场、销售、研发等等重要的工作要做,公司的低成本扩张和谋求更大发展空间才是最重要的,采购只是后勤部门的小事,不会影响发展大局。这些都大幅增加了零售业企业的采购成本。

零售业战略采购的一些要点

供应商提供的任何服务都是有价格的,只不过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包含在价格中。企业可以通过”菜单”选择所需的产品及服务,往往这种办法更能有效降低整体采购成本。这就需要企业明确和优化采购流程,明确采购的职能与步骤,实现企业对采购全过程和全方位的控制。

通过控制环节(要素)避免漏洞,实现战略采购的目的,流程可采用的要素有:货比三家引入竞争,发挥公开招标中供应商间的博弈机制,选择最符合自身成本和利益需求的供应商:通过电子商务方式降低采购处理成本(交通、通讯、运输等费用);通过批量计算合理安排采购频率和批量,降低采购费用和仓储成本;对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进行“菜单式”购买。

加强对市场采购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市场采购信息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货源信息,包括货源的分布、结构、供应能力;流通渠道的辩护和竞争信息;价格信息;运输信息;管理信息等。由于市场信息具有社会性、有效性、连续性和流动性,借助于计算机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分析和管理系统,可以对市场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提供各种决策方案供决策者参考。

确定适宜的采购时机与合理的采购批量

采购过早,库存过多,增加库存费用。采购过晚,库存过少,引进缺货损失。采购批量过大,有可能产生积压。采购批量过小,又会增加采购次数,增加采购的固定费用。所以企业应根据库存和销售情况确定适宜的采购时机与合理的采购批量。

筛选和圈定上游供应商

由于供应商对企业表现出不同的重要性,因此采购时要对不同供应商加以区别化。发展战略采购的关键是零售商和其关键供应商之间的力量平衡的影响问题,力量平衡最佳是有利于零售商。反之,零售商可能因某一商品过于依赖一个特定的供应商而遭受损失。

通过扩大供应商选择范围引入更多的竞争、寻找上游供应商等来降低采购成本是非常有效的战略采购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寻找到最优的资源,还能保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企业的水准。

集中采购

现代零售业局有小批量、多品种特点,也就是说每一个零售店一次要货的品种可能比较多,但每个品种的要货量不会太大,因此对于一个零售店而言,不能享受价格折扣。在这种情况下,集中各零售店的订货,进行统一采购,采购批量大,就可以享受价格折扣。其优势主要表现在:集各零售店的集中要货为较大批量的要货,争取供应商在价格上给予尽可能多的优惠,从而降低进货成本,降低销售价格,提高竞争力;能相对稳定供应商,有利于更紧密合作和稳定进货渠道;有利于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减少流转环节,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有利于及时掌握供求信息,做好协调工作。

通过采购量的集中来提高议价能力,降低单位采购成本,这是一种基本的战略采购方式。目前虽有企业建立集中采购部门进行集中采购规划和管理,以期减少采购物品的差异性,提高采购服务的标准化,减少了后期管理的工作量。但很多企业在发展初期因采购量和种类较少而进行集中采购,随着企业的集团化发展,在采购上就出现分公司各自为政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采购优势。因此,坚持集中采购方式是企业经营的根本原则之一。

优化采购组合

通过对每种商品的分析,基于采购金额和其供应商数量,可把商品分为:一般商品、杠杆商品、战略商品和瓶颈商品,同时把供应商分为:一般供应商、杠杆供应商、战略供应商和瓶颈供应商。

一般商品,从采购的角度看,它很少会造成技术和商业问题。这种商品价值通常较低并存在大量的可选择供应商。瓶颈商品,主要是在金额上只占相对有限的一部分,而在供应上风险大,不得不面临着:高昂的价格、较长的交货期和劣质的服务。杠杆商品,供应商数量很多,转换成本很低。战略商品,对财务成果的影响很大同时又依赖于供应商。对于零售业,应动态地进行采购组合和商品分类,依据不同地域和不同时间动态地调整采购组合和商品分类,某种意义上,零售业所面对采购组合和商品分类严格来讲是阶段性的,往往比一般意义的生产企业的周期短。

产品、服务的统一

篇7

关键词:长期合作;供应商;选择

一、供应商选择的基本概念

供应商选择是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运用数量统计和运筹学等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识别合适的供应商。供应商选择标准除了经营水平和技术能力等关键因素外,供应商所处的环境、供应商的发展潜力也是供应商评价和选择的主要因素。

二、长期合作供应商选择的意义

(一)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可以缩短供应商的供应周期,提高供应的灵活性;可以降低企业原材料、零部件的库存水平,降低管理费用、加快资金周转;提高原材料、零部件的质量。

(二)长期合作关系仅占客户与供应商关系种类中的一小部分。合作关系强调的是同时为双方创造价值,而不是相互争夺控制权,也不是把焦点放在如何砍价上面。长期合作关系是在协作关系之上发展而来的,致力于实现合作关系价值的最大化。

(三)长期合作关系有助于合作双方提高生产率,对共同参与的产品开发工作也 有促进作用,而不像在协作关系中只是将焦点放在价格和交易成本之上。

(四)与供应商双赢,就是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友好、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要把注意力放在整条供应链上去,而不只是内视自身的成本与利益,有时还得暂时忘却自我,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去耐心地了解供应商,而不是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供应商。

三、发展长期合作供应商的途径

(一)与一般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长期合作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公开、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定制化的商业关系。这种关系会创造竞争优势,产生比单个公司所能达到的绩效的更大绩效。采购方和供应商是同一个供应链上的两个节点成员,这个供应链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这个供应链上,产品和服务的最终消费者对成本、质量、服务等要求成为链中所有参与成员共同追求的绩效管理目标。作为链上的成员,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要兼顾其他成员的利益。供需双方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原则,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采购方式的转变推动供需双方从传统的竞争走向竞合。在实际中可将超市化或带储代销作为合作突破口。

(二)发展战略供应商。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企业提供战略性物资的供应商即为战略供应商。战略物资往往是具有其特殊标准,具有差异性和定制性的产品,或者是一些紧缺物资。可以具体为采矿大型设备部件、火工品、选矿专用药剂等,对于这种产品,需求方与供应商的合作极为关键,这种产品往往能够决定需求方生产是否顺利及最终产品质量如何,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

四、长期合作供应商选择的主要因素

(一)价格因素。物美价廉的商品是每个企业都想获得的。各个供应商提供的价格连同各种折扣是最明显的比较。虽然价格并不是最重要的,但价格是采购方采购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间接影响采购方产品利润的形成,所以价格的高低仍是选择长期合作供应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二)质量因素。质量是选择长期合作供应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有的企业愿意花大价钱购买高质量的产品,而有的企业只想购买廉价的物品,质量的选择应根据所采购物资实际类别而定,并不是质量最好的就是最适用的。要用最低的价格买到最适合本企业的高质量的产品。

(三)服务因素。在选择供应商时,服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例如,残次品更换、设备使用指导、设备维修等。类似这样的一些服务在选择长期合作供应商时,会起关键性的作用。

(四)位置因素。供应商所处的地理位置对送货时效性、运输成本、紧急情况的回应时间等都有影响。由于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就是要提高采购的时效性、灵活性,所以,长期合作供应商的地理位置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五、长期合作供应商选择方法

(一)现场考察。现场考察时最直接的方法,现场考察的目的是核实供应商在问卷调查中所回答的信息是否与现实一致,当面讨论产品和后续服务,以及如何来满足买方需求,长期合作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问题或矛盾以及冲突解决机制,建立买卖双方企业的关键人员之间的人际关系。

(二)招标法。选择合适长期供应商也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招标选择是企业就单项服务选择招标方式吸引多个有实力的供应商来投标竞争,然后经过评标小组分析评比而选择最优的供应商的方法。

(三)协商法。在供货方较多、企业难以决策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协商选择的方法,由企业先选出供应条件较为有利的几个供应商,同他们分别进行协商,再确定适当的供应商。与招标法相比,协商方法由于供需双方能充分协商,在物资质量、交货日期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较有保证,但由于选择范围有限,不一定能得到最便宜、供应条件最有利的供应商。当采购时间较为紧迫,投标单位少,供应商竞争不激烈,订购物资规格和技术条件比较复杂时,协商选择方法比招标选择方法更为合适。

(四)考核选择法。根据企业供应商日常考评及年度考核方法,根据以往合作经历,在同类别供应商中根据商务部门及生产单位的评级结果选择合适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六、 结论

企业与供应商不再是讨价还价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商选择方法是否科学与得当,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对供应商选择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主编.供应链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2]吴隽,杜朝辉编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95-98.

篇8

配件采购的情况调查

市场情况

上海博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附属配件公司,是首个宣称“平价”的配件公司。其平均降价20的“低价路线”无疑给宝山的配件市场丢下了一颗炸弹。“博扬汽车配件公司”日均销售额在8万元以上,高峰时超过12万元。在同行中有着较强的竞争优势,价格处于领先地位。同厂家、同规格的“直拉杆”,市场价180元,这里只售140元;“电动刮雨杆”比市场价也要便宜20元……

“降”从何来?所有的配件降价只是水面的泡泡而已,而吐泡的“大鳄”博扬汽车配件公司,无疑给配件业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竞争,同时也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未来配件市场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来源于配件采购系统的竞争。现在就上海博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汽车配件的如何形成价格优势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调查工作:

一、供货商分类管理调查

如何降低采购成本,这是每个企业都会遇到的采购管理问题。采购的第一步就是要选择有竞争优势的供货商,注重同供应商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从公司的配件部的采购组提供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公司在采购管理上有着严格的质量制度。根据购进额及购进品种数,他们把供货单位分为A类、B类、C类,对于不同的级别,公司采取不同的策略及措施。经统计,20__年1~5月份,公司共有供货单位343个,下面是对这些供货单位的分类情况。

1、A级供应商

月均采购额在18万以上,共有9家。A级供应商的购进额、毛利率、品种数以及与20__年同期的比较(见附表)。

数据表明,在总采购量892万元中,A级供应商购进额占总购进额的40左右,平均每家采购额近40万,购进品种数占全年总购进数10450的30。对于此类客户,他们重在维持和发展协作关系,在批量作价和进货扣率上就掌握了主动权,使得进货成本随着采购量的增加而一再降低。另外,对这些A级供应商采取付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基此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把供应价格降下来。

2、B级供应商

月购进额2万~18万(B级客户中最大月购进额近13万),共有94家,购进额占总购进额的45,平均每家采购额在4.27万左右,对此类客户,他们注重积极培育,从而发展双方的长期合作关系,使其采购量有稳定增长。

3、C级供应商

月均购进额在2万元以下,共有240家。对此类客户,要在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适度调整,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并每季度实行“末位淘汰制”,把那些销售情况不尽人意的供应商淘汰出去。

二、采购比价、询价系统调查

所谓采购比价系统,就是为了减少企业采购成本,把目前的实际供货价格与其他供货商提供的现时商

品价格进行比较,从而筛选出最佳采购方案的有效操作系统。上海博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通过采购比价和科学的询价系统,对每次供应商的价格进行比较,找出最合理、最低的采购价,保证了企业在采购环节上对成本控制的要求。

从本次调查中:我把该公司销售额前150名的产品列出,与供应商的报价进行比较。发现他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把这些产品的采购渠道进行登记排列,作了详细的统计,然后把这些产品的最低价格罗列出来,作为下一次采购的价格参考。

总之,他们在公司配件的采购过程中科学地运用了采购比价及询价系统调查,逐步完善他们的采购比

价系统,从而优化最佳的采购方案,使采购真正为企业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商品的分类调查

同样如此,从配件部采购组提供的大量的数据来看,商品的管理对降低采购成本也是非常重要的。配件部根据全年的销售额,把所经营的商品分为A类、B类、C类,对于不同的类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和方法。

A类商品

年销售额在100万以上,共有40个品种,其中,A类商品的品种数占总品种数的2~5.5,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50左右。对此类商品,应“计划控制”,采取“多批次,小批量,勤进快销”的采购方式,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库存占有和资金占用。

B类商品

年销售额在10~100万,共有398个品种,其中,B类商品的品种数占总品种数的10~15,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35左右,对此类商品,应“防止缺货”,采取“中批次,中批量,以存定进”的采购方式,确定一个合理的库存,使管理更具透明性和有效性。

C类商品

年销售额在10万元以下,共有近3000个品种,其中,C类商品的品种数占总品种数的85左右,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15左右,对此类商品,应“简化管理”,采取“少批次,大批量,计划定进”的采购方式,减少管理工作量,从而有更多精力和时间在A、B类商品管理方面做精、做细。

通过对商品分类管理,可以使企业的“人、物、资金”三方面得到有效控制和最大利用,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

从这次调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上海博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附属配件公司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如此低的价格优势,是得益于他们有一整套系统的采购管理制度。

四、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通过这次调查,我看见了上海博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善于捕捉机会的长处,但是也发现了他们在采购管理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地方。

1、同供应商的关系没有客观地衡量标准。面对多变的市场,企业尽管很注重发展战略伙伴联盟,但有些采购人员仍与供应商之间摩擦不断。而且企业缺乏发展新的合格供应商的渠道,即使找到新的合格供应商,实现供应商转换的成本也比较高。

2、采购方式单一。传统采购难以实现根据不同的采购商品采用不同的采购方式,因此,企业难以利用适当的采购策略来获得更多的价格折扣,降低采购商品的价格。

3、采购流程与开销不合理。采购流程层层审批,过于繁琐,采购信息不共享,经常存在独立采购和未经批准的采购现象,采购过程不透明,人为因素难以排除,从而导致采购效率低下。

4、企业的采购数据难以汇总分析,因此不利于预测和控制采购中突发问题,也不利于安全库存的控制。由于采购缺乏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因此难以进行前瞻性采购。另外,采购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处理大量的事务工作,无法在战略的高度上担任起所负责项目的损益分析、评估和决策,也不可能实行前瞻性的采购管理,建立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优化采购模型等等。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企业对采购的依赖性很大,它不仅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对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许多现代企业的实践证明,企业采购模式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附表单位:万元

序号

供货单位

03年1~5月份

03年上半年

02年1~5月份

02年上半年

购进额

毛利率

品种数

购进额

毛利率

品种数

1

山东巨野有限公司市郊分公司

36.46

20.18

351

32.84

20.51

382

2

山东龙口岗汽车配件公司

26.64

24.22

138

21.3

21.72

250

3

上海百兴配件有限公司

33.35

17.86

201

26.15

17.31

140

4

上海华君汽车配件公司

41.49

17.64

379

31.17

16.55

146

5

上海上业配件销售公司

30.61

18.92

531

19.19

17.48

128

6

上海百义和汽车配件销售公司

50.58

20.47

615

20.13

20.06

310

7

上海合事配件贸易公司

39.44

33.72

383

18.37

20.39

436

8

上海金泉配件公司

67.14

17.59

323

41

18.68

183

9

上海金宗配件公司

30.89

17.85

214

23

10.3

102

合计

356.6

3135

篇9

信任关系的建立

供应链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基于“竞争——合作——协调”机制,以分散化生产的企业联盟的协调为保障的新的企业合作模式,它以实现企业“双赢”为根本目的。只有当企业间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时,双方才能信赖对方,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因此,实现战略伙伴管理首先要建立信任关系。

“诚实守信、公平互利”的信任关系是基础

建立了长期战略伙伴关系的企业要充分信任自己的合作伙伴,要求合作双方必须了解彼此的生产程序和生产能力,明确彼此的经营计划、策略,并且明确各自为了协助对方实现战略目的而必须采取的战术策略和承担的责任。同时,合作双方在进行利益和责任的分配时要体现公平互利的原则,特别是在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一方,更是不能欺压弱小的一方,否则只会导致信任关系的破裂和合作伙伴的失去。

风险控制和管理措施是保证

在供应链中主要存在两种不确定性,一种是需求信息偏差逐级放大引起的供应商库存不确定性,另一种是物流供应时间延迟效应导致的交货期不确定。

对于“放大效应”,供应链企业间应该通过信息交流和沟通来消除信息扭曲,要更自由、高效地使用EDI交换有关成本、作业计划、质量控制信息;供应商和制造商要经常进行互访,加强对风险的事中过程控制而不是事后控制等。

对第二种不确定性,可以通过进行业务流程再设计来精简供应链,消除冗余环节;在选择供应商时尽量实现本地化和JIT;在某阶段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在局部环节解决问题,把影响范围限制在最小;采用第三方物流并在实现分销网络和运输路线优化的同时加强运输过程实时跟踪;安排充足的提前期,同时精确设计安全库存。

激励机制是手段

常见的激励模式有以下几种:价格激励;订单激励;商誉激励;信息激励;淘汰激励。建立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供应链评价体系,并始终坚持对企业外部资源的全球搜索。在保留优秀合作伙伴的同时,保证充足的增补资源,促使合作伙伴为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和自己在供应链的地位,主动实现成本、质量等全方面的革新。

供应商关系建设

业务外包使现代商业组织发生了许多根本性变化,减少了成本,降低了风险,消除了冗员,增强了供应链竞争力,同时,也使企业的组织网络急速扩张。因此,现代企业也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开发、管理数目众多的供应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供应商开发

企业要进行全球资源的供应商搜索,同时,密切关注业界动态,跟踪领域中的领导者,并为企业发展建立充足的备选资源储备,以确保与最优秀者建立伙伴关系。

合作双方必须主动地为配合对方实现战略目标及时采取行动,必要时,供应商要自发地为下游企业围绕某些特定的主题举行供应商论坛。而采购商则必须与供应商保持密切的互访,经常组织双方的管理人员开展高级管理会议,适当时聘请国内外专家进行讲座。对于长期存在的重要问题,成立专门研究小组,不定期开展供应商调查活动,了解客户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流、协作方式和效果。

成本改进

战略伙伴的成本改进追求的是整个供应链成本的降低,故应首先了解供应商的状况,满足与供应商的共同优势需要。

将成本控制的重点集中在占公司总成本80%的供应商身上,对这些公司所进行的任何改进都可以实现大量的成本节约,从而实现改善产品质量、缩短生产时间、提高交货速度的目标。供应商要不断地向制造商汇报业绩,报告的内容包括产品质量、成本控制(包括供应商成本的降低)、企业运作流程中的资源分配情况、库存水平、交货速度、配送表现以及技术支持等。制造商要按照一致的质量标准来要求供应商,帮助供应商开展质量团队培训、供应商研究小组和供应商论坛等建设性工作;建立相应的供应商原料、劳动力、成本等的详细的数据库,帮助供应商进行价值分析;配合供应商进行边际成本及竞争性目标市场的分析,以使产品价格具有竞争优势。

本田公司为了实现成本节约实施了本田BP(最佳位置、最佳生产力、最佳合作伙伴)、现场改善法等改革方案:激励供应商参与新产品研发;实施现场工程师项目,为供应商在生产现场设立办公室,参与现场生产、即时配送,可以使用本田内部的网络系统;建设新产品实验室,邀请供应商在现场帮助解决研发中的技术难题,并提出成本改进建议。通过类似的一系列改革方案,本田把整个库存周转率降低23%-33%,元件的即时配送率达99.9%,公司成本节约30%。

供应商支持

对于实施战略合作的企业来说,进行技术、渠道、市场和人力资源的整合,实现外部资源的共用也成为了决定战略合作的重要指标。

戴姆勒—克莱斯勒邀请供应商的技术工程师参与新模型开发团体,在供应商中启动了SCORE项目,要求供应商每年都必须提出改进生产、降低成本的计划,一旦建议被采用,则将从中所获成本节约及增加的效益与供应商分享。本田在其工厂附近通过社区学校为供应商设立培训项目,费用共同承担,甚至免费。IBM在自己的采购系统实施成功后,为供应商安装了SAP软件和自己开发的采购系统,帮助供应商把间接原料、服务以及耗材等非传统产品进行集中化采购;实现了供应商之间的技术连接,给供应商带来了巨大的效益。1998年IBM为联合科技公司安装了采购请求目录和SAP软件,联合科技所所有的非生产性物资采购交给IBM公司管理,当年联合科技就实现了7.5亿美元的经费节约目标。

构建分销商合作关系

物流——看不见的利润源泉

中国仓储协会第三次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供求状况调查显示,尽管我国年社会物流费用支出已约占GDP的20%-30%,并且还有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但是,许多企业还是对目前的物流运作速度和物流信息的利用很不满意。

随着我国流通体制的不断改革,物流继物料管理、流程控制之后成为了企业的第三个利润源泉。沃尔玛、DELL就是凭借其不可复制的物流模式确立了其在业界的“霸主”地位。落后的物流模式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只有掌握了物流的主动权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注分销渠道建设

在买方市场,“得渠道者得天下”。同时,一些大流通商为了确立自己在流通业的垄断地位,经常要挟供应商不断提供最低的价格,流通业也因此博得了“经销杀手”的“名号”。但制造型企业自己组织商品销售是很不经济的,因此,制造业如何转变与经销商之间纯粹的讨价还价关系,转而谋求战略合作关系显得异常重要。

加大力度、不失时机地打造自己的营销渠道。常见的渠道组织形式有管理型垂直渠道系统、契约型垂直渠道系统和特许经营组织。目前,特许经营组织形式是欧美国家中发展最快、地位最重要的销售组织形式,是指拥有某种独特产品、服务、经营方式或商标专用权的个人或者组织根据契约而联合组成的渠道网络。特许人允许经营者享有其独特的商品、服务或者专利使用权,而经营者向特许人交纳“特许使用费”。像麦当劳公司向经营者收取15万美元的开张费,并从销售额中提取3%的特许权费用和3.5%的租赁费。

着力培植或扶持某些行业流通领域。流通是一个高价值的领域,但是我国在很多流通领域的“杀手”企业仍然空缺,在百货业国内有百联,外资有沃尔玛等;食品超市有家乐福;国美和苏美则已逐渐成为我国家电流通业的杀手,但是,在办公产品、汽车配件、家具、建材、医药等领域具备“杀手”能力的流通商尚未诞生,假如谁能把握这个机遇,谁就可以从中掘取巨额的价值。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加入WTO的保护期,着力培植和发展自己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流通杀手。

关注国际流通巨头在国内的扩张。零售业是我国第三产业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外资零售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在持续高速增长。随着WTO保护期的临近结束,外资零售巨头也加快了在我国的扩张,例如最早进入我国的日本7—11便利目前已经获准在广州开店300家,还计划未来5年内在北京开500家,麦肯锡甚至预言:未来5年内中国60%的零售市场将被三大国际零售集团所占据。

尽管对中国零售业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是对于具有“全球制造中心”区位优势的中国制造业来说这却是一个急速拓展海外市场的良机。

发展竞争伙伴的战略合作关系

一方主导的企业动态联盟

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不仅在价值链的上下游环节存在战略合作关系,即便在同为竞争对手的企业之间也可以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他们可以通过共用某些企业资源例来达到双赢的目的。日本7—11便利店就成功的实现了基于竞争对手战略合作的“共生多赢模式”。日本7—11的董事长铃木敏文在考察美国餐饮业时却意外地发现:美国大型餐馆的旁边有很多的小型店,他们不但没有被挤垮,反而呈现一种良好的增长势头。他在仔细分析了这种状况后认为这种模式在零售业同样适用。于是,日本7—11开始尝试实现与传统中小零售商店的共同发展。他们以特许加盟的方式构建了一套系统,帮助他们解决财务管理、税务申报、集中采购和支付以及物流等功能。如今,加盟店、厂家、供应商、共同配送中心和7—11总部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

行业协会的发展

商会作为企业和企业家的组织,分别代表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利益集团,通过合法的途径,公开阐述自己的意见,参与协商和平衡政府决策,加强政府、企业和公众沟通,实现行业发展和协调、自律的民间自由商业中介机构。

以前,制造型企业为了完成采购(尤其是大批量的采购),常常不得不发展众多的供应商关系,这样意味着为保持产业链的稳定和发展,企业不得不多次和类似的企业进行一系列重复的商务活动,极度增加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增加了经营和贸易成本。而对于处在供应链中的中小型供应商企业来说,为了加入相对稳定的供应链组织,往往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在谈判中还往往处于不利的位置。而发展商会组织,通过商会组织来发展、维系产业链的战略合作关系,并组织、约束内部成员的生产行为,将大大降低供应链整体的运营成本,并有利于一些先进的研发、生产、管理、物流技术的推广。

推广和实施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在我国还刚开始起步,但是它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一些著名企业如IBM、海尔、戴尔等获得的成功,更使人坚信: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推动下的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事在必行。特别是在加入“WTO”后,中国将继续作为全球的制造中心,中国的企业也将成为世界供应链中的一员,实施全球战略合作将更有利于我国企业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生活。

篇10

关键词:装备制造型业 供应商 激励机制

1.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价和管理体系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确定采购产品合理的性价比,控制合理的采购成本,最大限度降低采购风险,获得较高的销售利润,这也是供应商评价的主要作用。供应商的评价要注意:第一,尽可能采用定量指标少用定性指标。定量指标不仅具有直接衡量性,一般还具有不可抵触性和可靠性。第二,避免制定单一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只有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型和供应商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才能得到客观的结论。第三,加强审核和管控。在各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单点故障,必须在各个环节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确保评价体系的真实性和公平性。第四,加强扶持。对于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达不到要求的,又不得不在其采购的,应提供必须的支持,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达成共识,提高供应商的水平。

同时供应商评价必定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对这些信息,比如:基本信息维护、采购记录、准入审批、质检记录、信誉历史、奖惩记录、复评记录等,要加强动态的管理,这些信息为供应商的评价和选择提供了较大的支持和保证,规避和降低采购成本。

供应商管理的内容包括供应商开发、供应商评估、供应商联盟、供应商绩效管理等。其中供应商的评选是供应商管理的重中之重,它对供应商在过去合作的过程中的表现或者对新开发的供应商作全面的资格认定,评估时着重于对他们的技术、质量、交货、成本结构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能力进行综合评定。

2.建立合适的供应链策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供应链管理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有利武器,许多企业通过对供应链管理获得了巨大成功,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企业由于选择错误的供应链而恶化了企业绩效,正确的供应链选择必须与企业提供的产品相匹配,针对不同产品的特点以及不同模式下的供应链,结合产品的生命周期和特点,设计适合的供应链策略。

供应链策略设计应包括:供应商关系战略的选择(竞争关系模式、双赢关系模式);供应商、外协厂商的数量的确定;针对分销商和经销商的政策制定;自有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之间成本和效率的分析;供货方式等等。

在产品投入期,其无法准确预测需求量,订货额度不稳定,厂家又不愿意压货,宜采取协同设计开发、产品投入市场之前制定完善的供应商支持计划、原材料小批量采购、避免缺货和积压、各个环节信息共享的供应链策略。

在产品成长期,其市场需求量稳定增长,营销渠道简单明确,竞争产品引入市场,宜批量配送、降低供应链成本、确定主要客户、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加强供应链的协作提高竞争力的供应链策略。

在产品成熟期,其竞争加剧,销售增加放缓,一旦缺货将被竞争产品替代,市场需求较稳定,市场预测较准确,宜建立专一的物流中心、建立现代化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减少产品库存的供应链策略。

供应链策略中重要的一环是采购管理,其管理思路是按ABC重点管理法对采购物资实行分类管理,对战略物资宜与供应商建立战略性长期伙伴合作关系,采取“双赢”策略;对瓶颈物资宜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采取灵活策略;对主要物资宜与供应商建立一般合作关系,采取最低成本战略;对一般物资宜与供应商建立一般交易关系,采取管理成本最小化战略。同时供应商的柔性即愿意并且能够回应需求改变、接受设计改变的供应商,应予以重点考虑。

3.建立双赢合作模式与供应商共同成长

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这迫使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生产运作模式,一些先进的企业在竞争和协同的发展的实战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单凭企业自身的改造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企业必须加强与其它优秀企业的紧密合作,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营思想,充分利用企业内、外的资源,增加企业的适应性和响应速度。

传统的供需双方之间的竞争关系与供应链管理下的双赢关系模式有很大的不同,竞争关系是价格驱动型。双赢关系模式是一种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共同分享信息,通过合作和协商的相互行为,这种关系表现为:第一,人员对产品所使用的技术、材料甚至生产方式了解不清的缺陷,以减少产品成本。第二,对利用公司的技术、设备等资源对供应商给予协助,帮助他们降低成本,改进质量,加快产品开发进度。第三,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提高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第四,用长期的信任合作,取代短期的合同。第五,充分及时的信息交流,实现信息共享。第六,让供应商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共同制定质量方案,确定合作目标,从而实现高度整合。第七,实施质量控制前移,质量检验前移,材料创新前移等措施。

建立供需双方双赢关系的作用表现在:增加对整个供应链业务活动的共同责任感和利益关系。增加对未来需求的可预见性和可控能力,长期的合作关系使供应计划更加稳定可靠。成功的客户有助于提高供应商的竞争力。高质量的产品增加了供应商的竞争力。增加对采购业务的控制能力。通过长期有责任保证的订货合同保证了采购的要求。

4.建立公平的供应商激励机制

对供应商实施有效的激励,有利于增强供应商之间的适度竞争,保持对供应商的动态管理,提高供应商的服务水平,降低公司的采购风险。

按照实施激励的手段不同,可把激励分为两大类,即正激励和负激励。所谓正激励,就是根据供应商的业绩评价结果,为供应商提供的奖励性激励,目的是使供应商受到这样的激励后,能够百尺竿头,再进一步。负激励则是对业绩评价较差的供应商提供惩罚性激励,目的是使其痛定思痛,严重的将该供应商清除出去。常见的正激励有:延长合作期限;增加合作份额;增加物资类别;供应商级别提升;评选年度优秀供应商;账期结算优惠;信息激励;参与激励,其它现金奖励或实物奖励。负激励和正激励相对应,多数大型企业采取和供应商共赢模式,通常每年召开集团年度供应商大会,和供应商一起分享公司的发展信息,分析供应商交付及品质业绩表观,宣导公司规范要求,表彰年度优秀供应商。

5.对供应商的管理要“恩威并济”,管理与帮助并重

对供应商常用的管理方法是对其供货业绩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供应商进行级别评定,实施分级管理,奖优罚劣,对不合格项进行整顿;定期对供应商进行重新评价,依据评价结果调整采购措施;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这是一种事后控制措施,对防止同一错误的重复出现有一定的帮助,但对于预防错误的发生和提升供应商的能力,作用并不一定明显。所以,既要对供应商进行考核和奖惩,也要给予供应商必要的帮助。第一,帮助供应商提升设计和制造过程的质量保证能力;第二,帮助供应商提升成本控制能力;第三,帮助供应商完善计划管理手段;第四,帮助供应商开拓市场,维持稳定;第五,为供应商提供员工支持培训。只要我们真心善待供应商,积极培养供应商,持续不断的获得高品质、低价格、及时交付的产品和超越期望的服务,就会成为现实。

6.企业自身须守法经营、诚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