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肾病治疗方法范文
时间:2023-05-29 15:0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糖尿肾病治疗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386-0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合并症之一,常常伴有微循环障碍[1]。DN临床特征为蛋白尿,蛋白尿是DN早期表现,尿微量白蛋白是反应肾小球受损的敏感指标,尿蛋白水平越高,肾脏预后越差[2],往往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1.病因
1.1 诱发因素:①肾血流动力学异常。高血糖使系膜细胞扩张,肾小球上皮细胞从基底膜上脱落、增厚,最终形成系膜的弥漫性、结节性病变,导致蛋白滤过增加,促进基质增生,形成恶性循环。②高血糖症。血糖控制不佳加速DN发展,高血糖及糖基化终产物生成增多引起系膜细胞增生。③遗传因素。糖尿病患者中,DN的发生率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明显高于无高血压家庭史的。④高血压。与DN无直接关系,但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时,血压升高后可加速DN进展和肾功能的恶化,加重尿白蛋白的排出。
1.2 难控因素:频繁更换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患者顺应性差等均会增加治疗上的困难,导致肾脏负担加重,病情难以控制。
2.护理
给患者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运动,宜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要注重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在医疗和护理工作中要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以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3]。
3.DN的治疗要针对病因进行全面分析,坚持系统治疗,选择适当方案
3.1 药物治疗:
3.1.1 西医治疗:
3.1.1.1 降低血糖:持续的高血糖可以加重肾脏损害,一般认为DN应控制空腹血糖在5.0~7.0mmol/L,餐后血糖在8~9.2mmol/L。
3.1.1.2 控制高血压:减少尿蛋白水平,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与钙离子拮抗剂合用。
3.1.1.3 抗氧化治疗:氧化应激是明确导致肾脏损害的原因,因此应用抗氧化治疗对DN效果的显著。长期动物实验证实超氧化歧化酶类似物治疗糖尿病鼠后不仅血管内ROS和丙二醛浓度下降,而且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有效改善[4]。
3.1.1.4 纠正脂质代谢紊乱:积极控制高血脂,能明显改善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损伤的进展。他汀类首选,在降血脂同时能够抗免疫炎症反应,抑制系膜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产生,减轻肾脏病变、延缓肾小球硬化的发生。
3.1.1.5 利尿消肿浮肿明显者,纠正低蛋白血症,可以采取口服利尿剂,一般选用安体舒通和噻嗪类利尿剂。
3.1.2 中医治疗:在基础治疗配合中医辨证论治,可抑制肾脏免疫性炎症反应,对于减少蛋白尿,促进肾脏病变的修复,进而改善肾功能,控制本病的进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明显的降血脂、降血糖,改善高凝状态,保护和恢复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功能的作用[5]。
3.2 肾脏替代治疗: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20~25ml/min时,血肌酐为530~710μmol/L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15ml/min,就应开始肾脏替代治疗。包括透析疗法、肾移植或胰-肾联合移植、干细胞或胰岛细胞移植。
3.3 饮食治疗:饮食控制是防治糖尿病的基本措施[6]。饮食宜低脂、低盐,少粉、精米,少尿时应控制钾的摄入,禁食动物内脏。宜多食糙米面、果胶等含粗纤维多的食物,以增加胃肠蠕动,延缓消化吸收,利于控制高血糖。
总之,DN的防治,重在预防,针对病因综合考虑、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潘素芬,武宝玉,陈建文,等.糖尿病肾病与微循环[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4:203.
[2] Zeuw D,Remuzzi G,Parving HH.Proteinuria,a target for renopro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2 diabetic nephropathy:lessons from RENAAL.Kidney Int,2004,65(6):2309-2320.
[3] 霍育新,周银华.老年糖尿病肾病的心理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06-107.
[4] Nassar T,Kadery B,Lotan C,et al.Effects of the superoxide dismu-tase mimetic compound tempol on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Eur J Pharmacol,2002,436:111-118.
篇2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思路;方法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的患者,都有30%~40%的几率会出现肾脏损害[1]。且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的增长,糖尿病肾病已经逐渐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院肾病研究所近1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糖尿病肾病中医药干预治疗的研究,显示了良好的势头,尤其在控制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缓解并发症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对于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理论和实际应用都有创新性认识--提出了"益气养阴、凉血化湿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思路。其理论来源于我院肾病研究所老一辈肾病专家于家菊、孙郁芝提出的"凉血化瘀,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理论基础,结合刘光珍教授应用"凉血散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经验,是一种根据糖尿病肾病的疾病特点的中医认识形成的在临床应用上行之有效的诊疗思路。
1辨证论治
糖尿病肾病属中医学中"消渴"病的"下消",其病程迁延,兼症、变症较多。中医认为,消渴日久,则易耗伤气阴,现气阴两虚之证。气虚则温煦无权,推动无力;阴虚则营血暗耗,津液不足,故致水湿停于内,而瘀血阻于脉络。肾主水,乃阴中阴脏,气阴两虚所生湿热,最易伤及肾脏,更兼瘀血阻滞,则肾脏闭藏功能失司,精微之物随小便而泻。
本病辨证,气阴两虚是其根本。气虚者,脾肾两脏也,先天之本虚于前则其本不固、精气易泻,后天之本虚与后则运化乏源,水湿内停,二者俱虚,则周身脏腑经络皆受其害;阴虚者,肝肾两脏也,肾阴不足,则上焦之火无以制约,易成湿热,肝阴亏损,则脉络之血运行不利,渐至瘀阻。由此可知,水湿内停,瘀血阻滞之证皆为气阴两虚之兼证与变证。治病求其本,辨证审其根,唯有益气养阴于前,方能根除水湿,瘀血之患。
肾脏易虚易损,最忌攻伐。故水湿、瘀血等邪实伤肾之时,不宜利水、化瘀之力太猛,当从叶天士"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理论,以凉血化湿之法运化水湿,凉血散血,方能收其全功。
2遣方用药
本病病情复杂多变,证候虚实夹杂,故在遣方用药之时,当依据中药配伍原则,辨证用药,发挥中药"大方治大病"的特点,针对证候,以多味药的配伍解决多种病因引起的症状。
例如黄芪甘温,乃补气上品,又是治疗气虚水肿之要药,功擅补气健脾,运化水湿。山萸肉,枸杞子,旱莲草,皆是平补肾阴之品,补而不滞,能补肾中之阴而不升虚火,与黄芪相合,可奏平补气阴,上下并调之效。茯苓,苡仁健脾渗湿,牛膝,萆利湿行水,四药相伍,则脾气得运,津液得行,可运化水湿于中下二焦,调节津液于脾肾两脏。由于本病多有湿瘀互结之象,故于益气养阴之时,多用当归,丹参,川芎,赤芍,醋山甲等品以行气和血,通利脉道,使瘀结之血得以凉散。
3医案举隅
姓名:张某,性别:男,年龄:68岁,民族:汉族。主诉:乏力,多汗10余年。现病史:患者糖尿病史12年,发现蛋白尿2年,近1年来注射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8.3~9.8 mmol/L,尿蛋白持续弱+~++,肾功能正常,血压高,血脂高。现症见乏力,多汗,偶伴胸憋、气短。查体:双下肢可凹陷性水肿。舌象:舌红少苔,舌下络脉紫。脉象:弦细数。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BLD:+,PRO:++,RBC:13个/HP。尿微量白蛋白:267.4 mg/L。空腹血糖:9.3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4%。血脂:TCH:6.67 mmol/L,TG:2.78 mmol/L。肝肾功正常。
辨证分析:患者属消渴久病耗伤气阴,日久及肾,终致肾阴亏耗,气阴两虚,在上为表虚自汗,在下为精微外泄。更兼水湿内停,则水道不通,现胸憋、气短、下肢浮肿等症;瘀血阻络,则肾失封藏,现蛋白尿,血尿。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当系气阴两虚之舌脉,舌下络脉紫乃瘀血阻络之象。
诊断:消渴(下消),辨证:气阴两虚,湿瘀互结,治法:益气养阴、凉血化湿
方药:黄芪20 g,山萸肉15 g,枸杞子12 g,旱莲草12 g,浮小麦15 g,川断15 g,茯苓15 g,薏苡仁15 g,牛膝12 g,萆15 g,当归12 g,丹参12 g,川芎12 g,赤芍12 g,陈皮9 g,炒三仙(各)12 g,醋山甲9 g,酒大黄9 g。7剂,水煎服,1剂/d,早晚空腹温服。
医嘱:嘱其优质低蛋白、低盐饮食,慎起居、适劳逸、避风寒、畅情志、预防感冒。复诊:服药后,患者乏力、多汗症状有所减轻,睡眠质量差。尿常规:BLD:+,PRO:+,RBC:7个/HP。尿微量白蛋白:182.6 mg/L。空腹血糖:8.1 mmol/L。血脂:TCH:5.36 mmol/L,TG:2.13 mmol/L。方药:黄芪20 g,山萸肉15 g,枸杞子12 g,旱莲草12 g,浮小麦15 g,川断15 g,茯苓15 g ,薏苡仁15 g,牛膝12 g,萆15 g,当归12 g,丹参12 g,炒枣仁15 g,生龙牡(各)20 g,陈皮9 g,炒三仙(各)12 g,醋山甲9 g。7剂,水煎服,1剂/d,早晚空腹温服。
三诊:服药后,患者症状大幅好转,乏力消失,精神食欲好转,近日咽喉痒痛,偶伴咳嗽。化验:尿常规:BLD:+,PRO:+,RBC:6个/HP。尿微量白蛋白:161.8 mg/L。空腹血糖:8.2 mmol/L。TCH:5.12 mmol/L,TG:2.27 mmol/L。方药:黄芪20 g,山萸肉15 g,枸杞子12 g,旱莲草12 g,川断15 g,茯苓15 g,薏苡仁15 g,牛膝12 g,萆15 g,当归12 g,丹参12 g,炒枣仁15 g,生龙牡(各)20 g,陈皮9 g,炒三仙(各)12 g,薄荷12 g,牛蒡子12 g,百部12 g。7剂,水煎服,1剂/d。早晚空腹温服。三诊共服21剂,病情好转,继续随诊治疗。
4结论
益气养阴、凉血化湿法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确有其独到之处,这种从疾病的发展,变化,转归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探讨,使得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能做到化繁为简,追本溯源,更加有针对性的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与总结,也凝练出了本病的共性之处,阐释了其基本病机与基本证候,找到了应用行之有效的治疗药物,不但为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也为中医治疗类似于糖尿病肾病的复杂病种探索了道路与方向。
篇3
[摘要] 目的 针对临床糖尿病患者的几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采用中医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 基于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关病理机制的分析,分别探讨了糖尿病不同慢性并发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结果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法的效果十分明显,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中医疗效相对较高。 结论 结合患者不同的症状表现,选择适宜的降血糖药物,也成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一个中医基础治疗方法,也获得了显著疗效。
[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中医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7(a)-0081-02
在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多种因素中,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成为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及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的三大主要慢性并发症,据统计其发病率可占糖尿病各类并发症患者的60%,随着不断延长的病程,基本上能够达到95%[1]。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发展受病程、血压、控制血糖指标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所影响,大部分患者具有发病不明显、影响很多组织器官、难以根治、缓慢发展、晚期目前无法采取有效治疗方法等临床表现。因此,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逐渐成为一个临床研究热点,在实践中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临床观点
在中医临床中,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唐宋时期的有关中医文献最早记载就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论述,至金元时期的很多中医论著中的论述更加详细,但目前分析对其病理机制及中医治疗的相关论著还相对较少。近现代很多研究都涉及到糖尿病,尽管单独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论著较少,但也存在糖尿病发展转归病理机制方面的研究,纵观糖尿病的中医病理机制,主要体现在脾虚、肾虚、血瘀及肝郁等四种观点[2]。目前中医消渴病已明显超出传统按照症状确定疾病名称的范畴,各证型、病期的糖尿病都按照消渴进行治疗,因此,应从完整动态的总体方面进行探讨消渴的病理机制。
内生燥热,阴津亏虚,其本质是阴虚,燥热只是表现是最初消渴发病的病理机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标本虚实各不相同,大部分1型糖尿病及2型青少年糖尿病发病患者都表现出发病比较突然的实证,而大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都是缓慢发病,病势不是很严重的虚证。治疗糖尿病不及时或较长病程导致其病理机制向气阴两虚方面进行发展,具有较长的气阴两虚阶段,气虚或阴虚的情况各不相同。患者也同时存在程度不同的血瘀病理机制,在临床中表现出血痹、脉痹证候。糖尿病患者发展到晚期,就表现出阴阳两虚,产生肾阳虚衰,进而引发比较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在此过程中,患者血瘀症状逐渐加重,是产生慢性合并症的一个主要病理机制[3]。
2 中医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
在糖尿病慢性合并症患者中,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最早并具有比较严重的症状表现,可影响到患者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病变最多见,具有四肢麻木,疼痛感比较明显,属中医虚痹、血痹证候范畴。临床中植物神经病变具有比较复杂的表现,心悸,盗汗,便秘等都比较常见。也产生中枢神经病变,只是相对较少,还可表现出软瘫、痴呆等症状。大部分糖尿病神经病变都产生于消渴气阴两虚阶段,如果不能控制好患者的血糖指标,不合适的基础治疗方法可促进病情发展的晚期而难以治疗。其中气阴两虚与痹阻血瘀是病因病理机制中最重要的内容,因此可主要采取通络化瘀,养阴益气的治疗方法[4]。中医临床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一种血痹证,消渴病程较长,失养经脉,阻络瘀血,血涩血虚而引起,可采取通络化瘀、止痛行气及养阴益气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药方为:地龙、鸡血藤、丹参、川芎、沙参、生地、莶草、赤芍、西洋参、牛膝,严重患者可根据患者病情添加蜈蚣、全蝎等虫类搜风止痛药。中医将糖尿病性腹泻归纳为泄泻,不仅在血瘀证中可发现,在脾肾阳虚证候患者中也较多,属阴阳两虚证候,大部分患者主要有衰竭,神疲,消瘦,泄泻水样便等症状表现,严重患者还同时伴随脱肛,晕厥。在收集的3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中,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有12例患者显效,16例患者有效,仅2例患者无明显效果,有效率为93.3%。
3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致病因素不仅与糖尿病基础治疗具有一定的关系,还和患者血压与摄入的蛋白质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具有比较严重的危害,后期患者产生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等后果。糖尿病肾病的有关中医治疗报道相对不多,在临床中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应确保选择饮食疗法,控制血糖血压等糖尿病基础治疗方法,基于此对患者致病的病理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合理选择治疗药物,可使一些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或延缓恶化,但患者若肾功不全则难以获得理想效果。大部分糖尿病肾病患者都具有超过10年的糖尿病病程,临床具有比较明显的症状表现并得到确诊,产生肾病后,大部分患者血糖控制效果逐渐降低,也有时由于降糖药物调整不及时而时常产生低血糖症状。通常发病比较隐匿,病情发展速度不快,患者主要有目眩头晕、腿软腰酸、下肢浮肿、舌红苔燥等临床症状表现[5]。辨证大部分属于脾肾阳虚,脉络不畅,可采用脾肾温补,并辅以养血化瘀,通络益气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药方为:赤芍、黄芪、大黄、附子、牛膝、茯苓、血竭、生地、白术、黄连,如果患者产生肾功能不全,可添加半夏、砂仁、佩兰、泽兰等中药成分,也可采用中药煎剂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收集的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有10例患者显效,15例患者有效,仅5例患者无明显效果,有效率为83.3%。
4 中医治疗糖尿病眼病
在糖尿病致残因素中,糖尿病眼病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糖尿病眼病具有较广的范围,发病部位遍及眼底到外眼及眼睑,但在临床中糖尿病眼底病变最常见,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病与控制血糖程度具有比较紧密的关系。眼底病变具有病情渐进发展的表现,也具有急性发病并迅速加重,表明患者眼底出血面积较广,预后情况不佳。临床主要有以下证型表现[6]。
一是阴血虚损型,主要在中老年患者中比较常见,血糖可得到控制,眼病发展比较缓慢,视力没有明显降低的表现,同时存在乏力头晕,盗汗心悸等症状,可采用女贞子、首乌、菟丝子、熟地、西洋参、枸杞子、丹参、川芎、当归、旱莲草等中药治疗。二是阻络瘀血型,在较长病程患者中比较常见,具有严重的慢性合并症或未获得理想疗效,血糖指标存在较大波动,近期内视力降低比较明显,眼底检查结果超过糖尿病眼底Ⅱ期。可采用槐花、丹参、石决明、丹皮、茜草、生地、熟地、三七、、首乌等中药进行治疗。三是内盛燥热型,在急性眼底出血患者中,很长时间血糖都控制不佳,眼底病变呈迅速发展状态,病情比较严重,眼底检查具有出血迹象。患者病人通常具有虚少实多表现,尽管多饮多食,但日渐消瘦。可采用凉血清热止血,养阴益气的治疗方法,采用石斛、丹皮、二蓟、三七、生地、白茅根、沙参、赤芍、黄精等中药治疗。在收集的30例糖尿病眼病患者中,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有11例患者显效,15例患者有效,仅4例患者无明显效果,有效率为86.7%。
5 结语
综上所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采用中医临床治疗方法具有明显优势,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随着不断发展的医学技术水平,糖尿病患者显著提高生存质量,糖尿病的中医治疗也逐渐从血糖指标的单纯降低,临床症状的明显改善方面逐渐发展到更深阶段。尽管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中医治疗主要还是基于综合治疗,在古代,巢久方、孙思邈等名医就相继提出运动疗法、饮食疗法等先进的辅助治疗方法,提倡个性化治疗糖尿病,结合患者不同的症状表现,选择适宜的降血糖药物,也成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一个中医基础治疗方法,疗效也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 陈易.四妙勇安汤合阳和汤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3,9(10):71-74.
[2] 徐寒松,孔德明,向慧.通脉糖眼明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CRP、TNF-α水平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7(15):95-99.
[3] 连凤梅,李瑶,孙晓方,等.天芪降糖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6):153-156.
[4] 魏玲玲,张明泉.温经活血化痰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4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3,6(11):87-91.
[5] 林晓,杨宏杰.蛭萸汤治疗肾虚血瘀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4(7):129-131.
篇4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前列地尔;序贯疗法;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0(a)-0085-02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致使老年糖尿病患者残疾与死亡的重要因素。老年糖尿病肾病的起病隐匿,发现时多为显性白蛋白尿,即已经进入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倘若未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发展成终末期肾衰竭[1]。相关研究显示,在糖尿病并发症治疗中应用前列地尔,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临床效果显著[2]。然而,有关前列地尔序贯疗法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所以,为了进一步探讨前列地尔序贯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该文主要对该院收治的8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予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予以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43)、观察组(n=44)。参照组中,女19例,男24例;最小年龄是60岁,最大年龄是83岁,平均年龄为(68.1±3.0)岁;最短病程是3年,最长病程是20年,平均病程是(9.2±1.0)年。观察组中,女18例,男26例;最小年龄是60岁,最大年龄是85岁,平均年龄为(68.7±3.2)岁;最短病程是4年,最长病程是22年,平均病程是(9.7±1.1)年。对患者上述资料予以统计分析可知,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对比价值。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且符合Mogensen分期诊断的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2)年龄超过60岁;(3)肝功能正常;(4)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7.5%,且血糖水平稳定;(5)患者自愿参加该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对治疗药物过敏者;(2)合并有原发性肾脏疾病、泌尿系统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酮症酸中毒及自身免疫力低下者。
1.3 方法
1.3.1 常规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糖与血压、运动疗法、饮食指导、健康知识宣教等,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保持患者空腹血糖低于6.0 mmol/L,餐后2 h血糖低于8.0 mmol/L,服用降压药物保持患者血压水平低于140/90 mmHg。
1.3.2 参照组治疗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参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国药准字H10980024)治疗,即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连续滴注14 g,之后继续给予常规治疗,治疗时间为14 d。
1.3.3 观察组治疗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序贯疗法治疗,即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连续滴注14 g,之后给予贝前列素钠片(国药准字H20083589)口服治疗,3次/d,40 μg/次,连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各项肾功能指标予以观察比较。肾功能指标主要包括BUN(尿素氮)、SCr(血清肌酐)、CysC(血胱抑素C)、U-TP(尿蛋白定量)、mAlb(尿微量白蛋白)。
1.5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U-TP下降幅度超过50%;有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U-TP下降幅度约为30%~50%;无效:经治疗,患者未满足以上两点。临床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方法
在统计学软件SPSS 22.0中输入两组观察数据,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患者临床疗效,且给予检验,用(x±s)的形式表示患者BUN、SCr、CysC、U-TP、mAlb水平,且给予检验,如果P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是90.9%,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2.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肾功能指标水平予以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UN、SCr、CysC、U-TP、m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N、SCr、CysC、U-TP、mAlb水平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有关文献报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高血糖导致的代谢紊乱、肾血流动力学异常、高血压、遗传及血小板活化导致的肾小球微循环障碍等因素有着很大的联系[3]。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通常缺少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多是在出现显性白蛋白尿或者肾功能不全时就诊,而此时患者已经发展为临床期糖尿病肾病。在临床治疗中,应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的特点,注重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状态的改善,同时对血小板活化进行抑制,以此减少尿蛋白,从而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前列地尔具有舒张肾血管、保护肾脏形态结构的功效,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前列腺素E1减少尿白蛋白的作用机制为:通过减缓肾小管细胞的凋亡,对肾小管功能予以保护,以此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4]。贝前列素钠片是一种PGI2类似物口服药物,其药理作用和前列地尔非常类似,并且口服给药方式非常便捷[5]。在前列地尔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贝前列素钠片序贯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异常状态,对血小板活化予以抑制,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该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是90.9%,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2.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施行前列地尔序贯疗法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水平,具有高效、可靠、安全的特点,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予以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 李泽宇,刘栋,袁文明,等.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及血压控制临界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20):2325-2328.
[2] 张林霞,孙茜,孙波,等.前列地尔注射液与贝前列素钠片序贯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7):1754-1756.
[4] 郭志红.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研究进展[J].糖尿病新世界,2015(20):73-74.
[5] 何玉兰.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6,40(2):140-141.
篇5
平泉县医院 河北省平泉县 067500
【摘 要】目的:研究养阴益肾通络汤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老年性糖尿病肾病(Senile diabetic nephropathy,SD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SDN 患者8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4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并发症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胰激肽原酶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养阴益肾通络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UAER、FBG、TG、TC、BUN、Cr 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8.64%)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8.18%),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养阴益肾通络汤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老年性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养阴益肾通络汤;胰激肽原酶;老年性糖尿病肾病
为探索老年性糖尿病肾病(Senilediabetic nephropathy,SDN)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于2014 年4 月-2015 年3 月将养阴益肾通络汤联合胰激肽原酶应用于SDN的临床治疗,其效果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SDN 患者88 例,男32 例,女12 例,年龄60-80 岁,平均年龄(68.45±2.55)岁,糖尿病病程1.5-18 年,糖尿病平均病程(7.54±1.65)年,并发高血压患者67 例,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75 例,并发冠心病患者51 例。所有患者均按照WHO 1980 年制定的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连续两次测量24h 尿白蛋白均在150mg 以上。排除因慢性肾炎、泌尿系统感染、高血压、酮酸症中毒等导致的蛋白尿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4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并发症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存在可比意义。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胰激肽原酶治疗,240U/ 次,3 次/d,15d/1 疗程,连续给予4 个疗程的治疗。
1.2.2 联合组
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养阴益肾通络汤治疗,其方剂为:黄芪60g,丹参15g,山药15g,太子参15g,益母草15g, 当归15g, 生地15g, 枸杞子15g,麦冬15g,山茱萸10g。1 剂/d,15d/1 疗程,连续给予4 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 尿蛋白定量(UAER)、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血清胆固醇(TC)、尿素氮(BUN)、血肌酐(Cr) 等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依据相关标准制定。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UAER下降1/2 以上或者小于0.3g,FBG 小于7.0mmol/L,Cr 降低大于1/3 或肾功能正常,尿白蛋白排泄降低75% 以上;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减轻,UAER 下降1/2以上,FBG 小于8.3mmol/L,肾功能显著改善,尿白蛋白排泄降低50% 以上;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各项检测指标无改善或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2 检验。p<0.05 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UAER、FBG、TG、TC、BUN、Cr 等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UAER、FBG、TG、TC、BUN、Cr 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UAER、FBG、TG、TC、BUN、Cr 等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组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UAER、FBG、TG、TC、BUN、Cr 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18%,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2。
3 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换,SDN 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SDN不但会降低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在SDN 的治疗上,临床上主要以控制血糖及血压为主,以尽量保护老年患者的肾功能,缓解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尽管如此,仍然无法阻止肾功能损害。胰激肽原酶能够在激活激肽系统的基础上扩张肾脏小动脉以及毛细血管,在促进肾小球功能恢复的同时,抑制其系膜细胞增生,进而达到改善肾脏功能的目的。祖国传统医学认为,SDN 多为标实本虚,标实则为水湿、淤血、内滞浊毒,本虚则为肝肾气血虚损,为此在临床治疗上需益气养阴,补肝益肾,活血化瘀。太子参、黄芪可养阴补气,麦冬、生地可生津补肾养阴,枸杞子、山茱萸、山药可益肾养阴,益母草、当归、丹参可活血化瘀,上述诸药合用,在润燥养阴、活血化瘀、益肾通络的同时,能够达到调整糖类、脂类物质代谢水平,减少蛋白尿治疗疾病的目的。在本研究中,治疗后联合组各项生化检验指标以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养阴益肾通络汤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SDN 较单纯使用胰激肽原酶疗效更为优异。
总之,养阴益肾通络汤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SDN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各项生化检验指标,疗效显著,是治疗SDN 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杨敏.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85 例的疗效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15,23(3):165-166.
[2] 马宏伟. 复方手参丸治疗糖尿病肾病40 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4(3):71-72.
[3] 陈晓正, 陈曦, 何健敏, 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的系统评价[J].海南医学,2014,25(1):119-124.
篇6
承德市双滦区人民医院 河北省承德市 067000
【摘 要】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滋阴益气补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肾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饮食、运动调控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增加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和服用自拟滋阴益气补肾方,观察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 血糖、24h 尿微量白蛋白(UAEP)、中医证候积分和治疗总有效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血糖、24h 尿微量白蛋白和中医证候积分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滋阴益气补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 自拟滋阴益气补肾方;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肾病;疗效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痛苦。本病病情迁延难治,起先以微量白蛋白尿为临床表现,病情控制不住渐至大量蛋白尿,且肾功能呈现进行性下降,如治疗不及时或依从性不好,致使病情逐渐恶化与加重,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需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1]。目前临床上常采用严格控制饮食、血糖、血压、血脂及配合低蛋白饮食等综合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方法取得很大的成效,对控制病情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滋阴益气补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并与同期采用常规方法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 年10 月至2013 年12 月住院治疗的110 例DN 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WHO 关于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 例,研究组中男30 例,女25 例;年龄51 ~ 62 岁,平均年龄(55.35±8.65)岁;糖尿病病史7.5 ~ 12a,平均为(9.85±3.55)a,糖尿病肾病病史为1 ~ 5.5a,平均为(3.15±0.55)a;对照组中男28 例,女27 例,年龄52 ~ 63 岁,平均年龄(53.75±7.45)岁;糖尿病病史8.0 ~ 13.5a, 平均(10.15±3.65)a, 糖尿病肾病病史1.5 ~ 5.2a,平均为(3.12±0.65)a。入组患者语言交流正常,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排除使用过激素治疗的患者以及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排除高血压、急性感染和肿瘤等原因所致的蛋白尿者。两组患者病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饮食调理、运动疗法以及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以及保肾排毒药物。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给予降压、降血脂治疗等。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10100 号,每支2ml),6ml/ 次,加入250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 次/d,连用3W;同时给予自拟滋阴益气补肾方治疗,方剂组成:黄芪30g, 丹参20g, 生地黄15g, 怀山药20g, 茯苓10g, 天花粉30g, 山茱萸15g,枸杞子12g,菟丝子10g 等,加水至500ml,水煎至100ml,每日1 剂,早晚各一次服用,疗程3W。
1.3 疗效判定标准
以空腹血糖(FBG)、餐后2h 血糖、24h 尿微量白蛋白(UAEP)和中医证候积分[2] 作为评价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内容包括:口渴多饮、多尿、易饥饿、盗汗、乏力气短、水肿等,按照发生率的强度、频率为0 ~ 3 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临床总有效率判定标准[3]: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尿蛋白呈阴性,肾功能恢复至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改善,血浆白蛋白水平升高,肾功能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好转,但不明显,尿蛋白下降,肾功能稍有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尿蛋白、肾功能无改善甚至加重。临床总有效率=(痊愈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t 检验、X2 检验,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水平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血糖、24h 尿微量白蛋白和中医证候积分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痊愈16 例(29.09%), 显效20 例(36.36%),有效14 例(25.45%),总有效率为90.9%; 对照组痊愈10 例(18.18%),显效16 例(29.09%),有效13 例(23.64%),总有效率为70.91%。两组总有效率统计学比较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尿病肾病在1 型糖尿病中发生率为40% ~ 50%, 而在2 型糖尿病中为20% ~ 30%[5],如果发病后不能得到及时规范有效的治疗,最终将发展为肾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因此要加强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防治,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而且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西医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以控制血糖、降压、利尿为主,必要时也可通过透析改善肾脏功能[6]。
糖尿病肾病属中医“消渴”、“水肿”、“关格”范畴,为消渴日久之变证,属于本需标实之证。自拟滋阴益气补肾方具有滋补肾阴、健脾利水之功效,方中黄芪、茯苓可健脾益气、利尿消肿;天花粉滋胃阴;生地黄、山茱萸、枸杞、菟丝子滋阴补肾益精;山药淡渗利湿;丹参既活血又补气。全方共奏。疏血通注射液是由水蛭、地龙加工提炼而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作用。两药联合应用可增强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各观察指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本方法可加强研究,值得临床探讨应用,但是在研究疗效的同时,也要仔细观察药物是否存在不良反应,以保证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夏云辉. 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49-50.
[2] 朱禧星. 现代糖尿病学[M]. 上海: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14-24.
[3]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6-62.
[4] 叶任高, 陈裕盛, 方敬爱. 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5):49-51.
篇7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糖尿病肾病又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1],将会导致终末期肾衰竭。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与糖尿病病程平行发生,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多为气阴两虚伴血瘀型。如何更好的应用中医中药延缓其病程进展目前已越来越多的引起的学者关注。现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DN30例,并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的30例对比观察,效果较好。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上述时期在我院收治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均符合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制定的Ⅱ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伴有持续性蛋白尿、肾功能中重度损害,属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所有病例均排除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发热、感染、药物或其他肾脏疾病引起的尿蛋白增加及肾功能改变。
1.2 临床资料 全部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7年 1月至2008年2月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40~72(55±8)岁;病程2~12(10.2±7.1)年。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2~71(56±7)岁;病程3~12(10.1±6.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优质低蛋白饮食0.6~0.8 g/(kg·d) 、适量运动、适量的降糖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达到良好水平(血糖控制在空腹
1.4 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各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药前后采用自身对照t检验,2组均数间差别采用两样本均数 t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肾功能和尿微量蛋白比较 表1。
2.2 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血脂的变化 表2。
3 讨论
现代病理学研究认为,糖尿病肾病对肾小球存在明显的微循环障碍及凝血机制障碍,肾血流减慢,血液呈高凝状态,使肾小球基膜变厚,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变窄、硬化[3]。因此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肾功能持续性减退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目前对于糖尿病肾病尚无明显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来阻止其发生与发展。目前中、西医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以及饮食和运动治疗,均为基础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本病中期以气阴两虚为主,晚期以阴阳两虚、肾虚血瘀、水泛为常见[4, 5]。黄芪具有益脾肾、益气升阳、行气利水的功效,所以临床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芪的根,味甘、性温,含有黄芪皂苷、黄芪多糖等成分。大量临床及动物实验表明,黄芪有正性肌力作用,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血小板黏附率[6],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液循环及血液灌注;黄芪富含微量元素硒,对基膜的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均有保护作用,降低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及尿蛋白,抑制肾脏肥大,促进白蛋白合成,增加血流量,降低尿蛋白[7],减少自由基生成和增加清除,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黄芪具有补益脾肾、益气升阳、行气利水的功效,所以临床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符合祖国医学行气活血的原理[8]。近年来临床多在常规治疗糖尿病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多年临床、观察表明,黄芪注射液在降低尿蛋白、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粘度、改善肾功能等方面,可以起到明显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的治疗组尿蛋白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血肌酐、尿素氮下降明显,其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有下降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可能与治疗时间短有关。黄芪药源丰富,价格低,无明显毒副作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肯定。
参 考 文 献
[1] 张庭基,曹田梅.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湖北中医杂志,2008:30—64.
[2] 吕仁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47.
[3] 毕志军.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68例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2008,1(6) 114.
[4] 高红梅,朴春丽,何泽. 解毒通络保肾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湿热瘀毒证临床研究.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5):30—32.
[5] 周明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9,6(8): 370—371.
[6] 罗伟文,陈向前.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的临床观察.中华肾脏病杂志,2000, 16(3):189.
篇8
[关键词]厄贝沙坦;黄芪;胰岛素;糖尿病肾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098-02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为微血管动脉粥样硬化[1]。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纤溶异常、脂代谢紊乱等直接和(或)间接参与了微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明显的蛋白尿病情将不断进展恶化,早期积极适当的干预措施能明显减少和延缓DN的发展。通过厄贝沙坦,黄芪注射液和胰岛素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及早期DN诊断标准。排除冠心病、心衰、感染及原发性或继发性肾病。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5.6±6.2)岁,糖尿病病程5-21年。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I组(25例)、治疗II组(25例)、治疗III组(30例),三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临床症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糖尿病饮食、运动、胰岛素强化治疗,空腹血糖
1.3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建立数据库,通过t检验分析,P
2结果
2.1三组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后UAER、HbA1C、BUN、TC、TG、LDL-C的比较(如表1):三组治疗前UAER、HbA1C、BUN、TC、TG、LDL-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
2.2三组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后sICAM-1和sVCAM-1的比较(如表2):三组治疗前sICAM-1和sVCAM-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
3讨论
篇9
【关键词】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临床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2.046
目前糖尿病疾病的死亡率在致死性疾病中排第三, 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有的、常见的并发症, 多数患者糖尿病的患者因未得到及时治疗, 而导致该病发展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在肾源不足的情况下, 患者一般采取透析治疗[1]。本文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8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观察组男21例, 女19例;年龄45~81岁, 平均年龄(63.41±6.98)岁;
病程2.50~11.80年, 平均病程(4.68±2.39)年。对照组男18例, 女22例;年龄48~79岁, 平均年龄(60.74±6.54)岁;病程2.80~11.00年, 平均病程(5.20±2.0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给予患者血液透析治疗, 使用的血液透析仪器为德国费森尤斯公司生产的4008-B型透析机治疗, 采用反渗水和碳酸氢盐作为透析液, 流量为500 ml/min, 通过以血管通路为中心静脉经皮插管或动静脉内瘘, 其血流量为200~250 ml/min, 透析时间为4~5 h/次, 2~3次/周。
1. 2. 2 观察组 给予患者腹摸透析治疗, 使用美国Baxter公司生产的Y型透析装置进行腹膜透析治疗, 采用Tenchhoff直管, 进行常规脐旁手术切开的方法放置直管, 2~4次/d, 2 L/次, 透析液含糖1.5%~2.5%。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的收缩压为(157.52±23.38)mm Hg、舒张压为(98.78±11.56)mm Hg、甘油三脂为(1.65±0.46)mmol/L、总胆固醇为(4.78±1.02)mmol/L。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为(141.38±20.06)mm Hg、舒张压为(80.78±9.56)mm Hg、甘油三脂为(3.46±0.82)mmol/L、总胆固醇为(7.89±1.39)mmol/L。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P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糖尿病代谢异常所引起的肾小球硬化并且蛋白尿含量超过正常而导致的, 该病是糖尿病所引起的最具危害性的慢性并发症, 随着医学的进步, 糖尿病患者的存活期延长, 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了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发病过程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体痛苦以及心理煎熬,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2]。
血液透析是代替肾脏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法之一[3], 该方法是通过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流至体外, 经过血液透析器, 将血液和含机体浓度相似的透析液通过弥散或对流进行物质交换, 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清除体内过多水分以及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目的[4]。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动静脉容易发生闭塞, 建立血管通路难度增加, 对患者治疗的危险系数也会增加。
腹膜透析是以人体本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 通过将透析液灌入腹腔并与腹膜另一侧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浆成分进行溶质和水分的交换, 达到清除患者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 补充患者机体所需物质的目的[5]。该治疗方法不需要通过血管传输交换, 可以直接通过直管灌入透析液进行治疗, 难度系数、危险度低, 且疗效显著。
本研究表明, 对照组治疗后的收缩压为(157.52±23.38)mm Hg、舒张压为(98.78±11.56)mm Hg、甘油三脂为(1.65± 0.46)mmol/L、总胆固醇为(4.78±1.02)mmol/L。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为(141.38±20.06)mm Hg、舒张压为(80.78±9.56)mm Hg、甘油三脂为(3.46±0.82)mmol/L、总胆固醇为(7.89± 1.39)mmol/L。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P
综上所述, 使用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较为明显, 且危险系数低,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沈志伟.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的比较.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7):118-119.
[2] 汪晓蓉.跨理论模型及动机性访谈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病人血糖管理与容量负荷的影响.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5, 29(11):4047-4049.
[3] 赵军强, 王焕从, 张丽琴, 等.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治疗疗效.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5, 21(4):89-91.
[4] 郑蔚, 李俊玲, 史小艳, 等. 家属参与式个案管理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负荷和血糖控制的影响. 广东医学, 2014, 35(14):2304-2306.
篇10
[关键词] 氯沙坦;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244-0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2]。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有效的降低血压,控制和减少患者的蛋白尿是延缓糖尿病肾病所致。肾功能下降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本研究旨在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一氯沙坦对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8年至2010-12年我院收治的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女性,治疗组60例,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31-60岁,病程5-11年;对照组60例,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28-61岁,病程4.5-13年 。所有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伴有轻至中度高血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尿蛋白定性3次以上阳性,尿蛋白定量(24h)0.5g以上,血清肌酐>250 ,年龄36-71岁,平均(55±8)岁;病程4-28岁,平均(14±8)年。24h尿蛋白排泄(24hUAE)≥300mg,血肌酐
1.2 标本及检测
1.2.1 尿标本 收集受试者24h尿液,混匀,计量,留取8ml,分别检测尿总蛋白、尿糖。
1.2.2 血标本 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肌酐(cr)、尿素氮(BUN)及血钾(K)。
1.2.3 检测方法 尿总蛋白采用磺基水杨酸法,血肌酐采用苦味酸法,尿素氮采用酶耦联法,血糖、尿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1.3 治疗方法 入选者在原抗糖尿病治疗血糖控制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已在服用其他降压药物,停药1周)50-100mg/d,根据血压调整剂量,总疗程2个月。于治疗前l周和治疗后2、4、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尿蛋白、肾功能、血钾、空腹血糖和尿糖等指标的改变。观察期间患者糖尿病治疗及生活习惯保持基本不变。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相互关系采用线型相关分析。P
2 结果 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治疗前后尿蛋白及血清肌酐,并对其行同期比较,结果见表1。观察2个月,氯沙坦对血压、24h尿蛋白、肾功能等的影响见表1。治疗2个月后,血糖、尿糖无明显变化(P>0.05);血钾轻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患者耐受性良好,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表1 治疗前后DN患者血压、尿蛋白及肾功能变化(x±s)
2组尿蛋白定量(24h)与肌酐治疗前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O.05),治疗后同期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氯沙坦是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是一个具有多药效性的低分子量非肽类药物[3-4]。口服吸收较好,本文观察氯沙坦能够较好地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24h尿蛋白、血清肌酐和尿素氮,说明氯沙坦在特定病理生理情况下,既能有效降低血压,又具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氯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选择性、竞争性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A)受体亚型AT1结合发挥生物效应,可以特异性抑制AT1受体,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直接缩血管作用,有效降低体循环高压和肾小球内高压。同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还能促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分泌增多和抑制I型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的分泌,纠正病理状态下血管活性物质失衡,从而改善肾脏的血液供应,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减少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实现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氯沙坦能够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比较显著的疗效,也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宏,刘超,杨涛,等.科素亚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探讨与I临床意义[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25(4):26-27.
[2] 邹会玲,刘超,武晓泓,等.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疗效观察[J].江苏医药,2001,36(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