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实验室规划设计范文

时间:2023-05-29 15:08: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理化实验室规划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理化实验室规划设计

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 规划管理

一、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是对城市空间布局、发展方向等进行各个工程建设实施的总体部署。城市规划设计能够合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对城市建设作出指导,保证城市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要保证城市建设协调、稳定地发展,需要在理想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各个城市的经济基础、地理条件、产业结构、历史文化等条件,再进行详细规划部署。一个城市的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现今社会需要,还要进行长期规划,使城市获得长远发展。

二、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的主要作用是根据城市建设目标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营造良好的城市居住环境。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有着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的特征。所以它对投资环境的影响是多方位的。

要想城市规划设计的规划蓝图能够最大程度地实践,需要城市规划管理做辅助作用。规划管理在新时代建筑行业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和问题。我国建筑行业地不断发展,城市规划管理问题随着市场制度不健全、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急剧扩张日益显露出来。城市规划管理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完善技术和方式,才能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怎样把握好管理原则,怎样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都是规划管理健康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

三、城市规划管理和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

城市规划管理和规划设计是密不可分的,通常一个城市规划正常和设计的实施是有一定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过程就是规划管理的发挥作用的过程。城市规划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城市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经济控制进行综合部署和具体实施。

城市规划管理是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按照规划目标通过各种手段安排建设各项活动和各项措施,是把设计落实到实践的一种方式。要想城市规划管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规划设计必须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在传统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和规划方法。

四、现在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问题

1、现代我国规划设计管理手段非常匮乏。因为我国城市规划管理起步晚,意识淡薄。所以在现今规划管理手段科学性不强,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眼光。

2、城市规划是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审批的,

有些房地产企业改变规划,出现违法超标的现象都为规划管理造成决策上的失误

3、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弊病主要表现在权利体系的构建和分解,现在城市规划管理权限一直是分散的状态。这种分权体制不仅使行政机构之间的权利不集中,管理实现的程序繁琐,还使管理权限的力度不断被削弱。我国城市经济不断改革,国内外经济也在不断发展,政府的行政事权体系也发生着变动、重组。

4、政府对规划管理不重视导致新技术应用、城市勘察、规划编制都存在经济投入不足的现象。

5、城市规划管理中的执行人员也是影响管理的重要因素。我国规划管理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很大的劣势。管理人员技术知识薄弱、技术手段传统、素质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都很大城市上影响了规划管理的整体水平。

6、城市的主体是人,很多城市规划管理主要针对规划设计,而忽视了公众的参与权利。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主要是政府进行单方面的决策和实施,缺乏公众参与制度。这种单一制度没有形成通畅的表达机制,导致城市规划脱离群众,忽视了规划的现实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城市管理主要是社会整体多元化意识的统一和共识,是一种在矛盾交织的环境中形成的以中国公共性、协商性机制。

五、城市规划管理建议

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体系

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较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建立系统、全面的管理机制和体系。

规划管理体制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城市发展前景。在机制建立前要对城市目标、城市功能、城市特色进行定位。同时要对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和实施措施。城市管理体系的总原则是“先规划,后建设”,把所有因素都进行仔细考虑,最大力度做好各因素之间和合理布局,既要考虑城市总体规划,又要考虑某区域的个性规划。

把建设职能和管理职能的关系相互协调好,统一规划、分级管理、以块为主、 条块结合、条条保证、权责一致。

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以人文本的原则进行控制和管理,创造经济合理、人文发展的和谐城市。

2、加强用地管理

用地管理是对城市中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和管理,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通常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等综合性措施来合理安排土地资源的合理布局。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用地管理是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规划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了城市功能布局、环境质量、城市形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合理组织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管理中的主要内容,也是其他管理活动的基础。

3、规划管理中的信息化管理

现代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它的运用已经渗透在现代城市规划管理当中。特别是计算机储存技术、网络技术和3C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城市规划管理手段更多、速度更快。

信息是规划管理中的重要资源,规划管理的整个过程就是信息的输入、输出、储存、反馈的过程。信息管理技术能够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储存,能够把资料形成数字化信息,能够使信息资料网络共享,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的扁平化统一。特别是城市呈现组群式形态的时候,建立信息化的通信渠道能够实现网上规划审批,也能够城区和城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传达提供高速的沟通平台。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G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网络通信系统(MS)是建筑规划管理中的管理系统,能够依赖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

4、加大公众参与程度

城市规划管理要充分吸纳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在现行城市管理发展中明确规定群众参与机制,树立公众参与的观念。特别是对于重大工程,让公众多了解、多参与,进行监督,还可以减少规划实施的阻力。

5、兼顾环境效益

城市规划管理出了要达到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文效益之外,还要兼顾环境效益。现代城市发展常常忽视环境和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作为发展的基石。城市规划管理就要协调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意见的关系,建设生态性城市,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同时保护城市传统面貌,保护地方主义特色。

六、总结

建筑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手段日新月异,城市规划管理手段也要随时改变和完善,只有是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严格管理才能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高城市活力,塑造健康城市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浅谈城市规划管理心得体会 作者:吴迪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第24期

篇2

【关键词】园林规划 调查研究 设计现状

1 项目背景

成都市文化公园位于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与琴台路、青羊宫相邻,于1951年在原二仙庵旧址上改建而成,占地面积150亩,其公园是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纪念十二桥烈士的综合性公园。

2 文化公园设计现状

2.1平面布置及交通现状文化公园有3个应急入口(其中有两个主入口)、8个蓬宿区。公园还设置了应急医疗中心、应急仓储区、应急指挥中心、垃圾集中转运区、高压线避让区、应急停车场等。文化公园有两个主要出入口,分别是位于青羊街的南大门与位于琴台路东大门,这两个入口都满足了集散交通。这里两个入口都设置在了主要交通干道和公共交通的地方,方便出租车公交车停放,也便于人进入以及疏散人群。文化公园在管理区附近设置了工作人员的专用出入口。公园主要园路设计在坡度和宽度上设计非常合理,利于行人与各种车辆通行,并且道路维护较好,在材质上的选择也方便游人、残疾人、婴孩车通过。

2.2 公园内部景观现状公园有很大面积的湖水,在公园内的游览路线是围绕着湖水形状的。公园对湖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在岸边设立了娱乐和休息场所,也修建小型观景平台头方便游人拍照、游船停靠。并且设置了游船游览、钓鱼等娱乐项目。动静结合的处理使得滨水区生机盎然、极具趣味。公园内的植物种类繁多,公园大面积的绿化,既美化环境、又使人感觉清新、凉爽。

2.3 铺装分析文化公园内有十二桥烈士的纪念广场,铺地的色彩与园林各个空间的气氛相互协调。整个公园铺装的色调偏向于灰暗,沉稳宁静的灰暗的色调适宜于肃穆的场所。铺装结合自然面的石板和光面的地砖,自然面石板表现出原始的粗犷质感,而光面的地砖透射出的是华丽的精致质感。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的搭配,使城市中的人造景观体现出自然的氛围。

2.4 公共环境设施齐全照明设施、导向设施、休息设施、服务设施、无障碍设施等各种服务配套设施齐全,给人提供了一个优美典雅的自然环境。园中还不乏代表中国古典园林特色的舒适的景观建筑,供人休息的同时又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小品。

3 公园功能分区分析

3.1 文化娱乐区该区域靠近主要入口附近,其地势平坦。由于该区在入口旁,是人流集中的区域,组织交通方便,用地充足,满足基本水电供应,通讯也极好,排水、垃圾回收等设施也布置合理。

3.2 儿童娱乐区两个主入口都设置了儿童娱乐区,儿童区地势较为平坦,设施也适合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两种。周围也有用于遮蔽的植物,适合于儿童集体活动。

3.3 体育活动区公园可能源于本身的文化性质,希望公园处于安静的环境中,所以在园内没有设置正式的体育活动区,但在靠近水面的地方开设了游船的活动。

3.4 观赏游览区文化公园设置了许多观赏游览区,此区地形植被与其它地方相比要优越,园林景观设计更显优美,具有特色,游人在此区域主要进行相对安静的活动。道路设计也适用于景观展示,所走之处都可以看见美丽的园景。

3.5 安静休息区该区域周围树木最多,地形变化相对于园内其他地方稍复杂,景色优美,与园内闹市区分离,该区可供游人休息、学习、交往、喝茶等进行较为安静的活动。

3.6 老人活动区公园的老人活动区设置在安静休息区附近,这样的设计很合理,该区处于优雅、景色宜人的环境中,阳光也很充足,该区域背风向阳,有必需的服务建筑,有小卖部等必备的活动设施,该区域充分满足了使老人身心健康的条件。

3.7 公园管理区该区设置在公园主入口大门附近的偏僻之处,有适当隐蔽性、有管理办公部分、仓库部分,设有专用出入口、周围种植了树木、苗圃。

4 文化公园园林设计存在的不足以及解决方法

园内景色宜人,各种服务配套设施齐全,给人提供了一个优美典雅的自然环境,但也存在一些缺点:第一,入口的停车处和寄放自行车的地方有很大缺陷,因为停车场没有正式规划,使得车辆停放杂乱无章,既影响美观也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解决方法是在门口设计停车场地,并且安排工作人员管理指挥停车;第二,建筑设施符合儿童尺度但是不够新颖,阳光也不是太充足,并且没有设置成年人等候场所,在一定程度上为游人带来不便。解决方法是更新儿童游乐设施,就近设置休息场所;第三,公园管理人员专用出入口周围杂乱无章的停靠着车辆,为出入带来了不便。解决方法是禁止在工作人员专用出入口停车,指挥车辆停在指定的停车位置;第四,处于公园内儿童娱乐区的公共厕所十分陈旧,有标志牌但太过隐蔽,且造型与公园风格不搭也不美观。解决方法是翻新厕所,设计符合公园风格的指示牌并且设置在游客易于看见的位置。

结语通过对公园的调查研究,总结公园园林设计中的主要问题,为以后公园规划的提供借鉴,为了更好的完成园林规划的各方面要求,应该克服和解决园林规划中的不足,加强自身能力,不断创新设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篇3

关键词:污水处理;给排水设计;给排水规划;方案策略

中图分类号:U66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非常重视市政给排水的建设质量,将其作为城市建设的关键部分,满足城市给水、排水的需求。市政给排水工程需通过规划设计的方式,规范工程建设的标准,而且设计规划是市政给排水的重要部分,为施工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体现规划设计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效益价值。

一、明确防水的重要性

1、污水的危害

污水不仅仅是对环境产生污染,还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所以说污水的危害性极大。一般情况下,从住房问题上就可以看出污水的危害,尤其是对污水的处理上,因为这与住宅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也不容小觑。一旦住房结构由于水侵蚀而带来构造材料的危害,那么就一定会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所以,要加强建筑过程中的水危害的意识,本着认真负责的理念,循序渐进,坚决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是安全可靠的,不遗漏细节,不随意散漫,在基础建造上,做到防患于未然。

2、污水的深层危害

对于建筑者来说,经常的做法都是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防护,以此来减少水侵蚀给建筑物带来的危害。依据数据显示,优越的防水侵蚀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的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从而方便居民生活,甚至还能减少或杜绝重修、改造以及第二次加工装修的情况发生。在给普通用户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国家节省了不少因结构不稳定问题造成的原料浪费。与此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疾病的传播,众所周知,越是容易受潮的地方就越是疾病产生的源泉,从而造成疾病的侵袭。所以,诸如此类的问题,要求人们要做好显示分析。

3、给地基造成的影响

在实际生活中,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打好基础,缺乏好的基础,建设就缺少了安全性。在污水处理工作当中,同样要求做好地基的防水建设。所以,建筑物的质量是否达标受到的直接影响因素就是地基的稳固与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对于地基的防水建设,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寻找任何一项可以危及安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坚决实事求是,不肆意散漫,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测量设计。另一方面,工程的灵魂是图纸设计,只有在完美的设计理念的指引下,才能建设处外观优美使用价值高的建筑。

二、污水系统的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市政给排水的污水系统时,可以吸取其他城市的设计经验。目前,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污水消耗方式为集中管理,在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内,规划出污水处理点,通过管道将污水引流到集中处理污水的地点,利用高效率的消耗方式,快速处理污水。例如:某城市针对市政给排水污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提出改进方式,以此来提高污水消耗的水平,仍然采用集中处理的思想,将原有单一的处理点,改为多个处理点,通过管道连接所有的处理点,形成以局部地区为主的污水系统,减少污水达到处理点的距离,由此可以减少污水输送过程中的突况,既可以提高该城市污水处理的效率,又可以体现污水系统规划设计的效益,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

三、污水处理在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1、钢结构的合理利用

众所周知,在所有现代资源中,钢结构是最实用的材料,它不仅仅是强度和高度都能满足建筑的要求,且其他性能也优于其他材料。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为了使防水达到最佳的效果,合理利用钢结构很有必要。实际生活中,人们对钢结构的认识都还只是停留在表层而忽略了它原有的韧性,一般来说,利用钢结构做建筑支撑时,其他的建筑建筑材料与之都没有可比性。

2、时刻做好处理污水的计划方案

对污水的处理防范,不是简简单单随意就可以进行的,它需要人们随时做好应急工作的准备。尤其是暴风雨天气来袭时,大量的污水会随着风向或者雨水冲刷而集聚在路面或者建筑物中,导致污染加重。所以,在施工中,做好建筑物的防积水处理方法和方案十分有必要。

3、及时采用新型施工方法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建筑施工时都采用炉渣找坡法进行找坡层的工作,其具体做法是:首先根据排水法设置好间距为 1.5-2m 的灰饼,然后自高处向低处找坡。大多数的时候,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是拉线的方法来检验坡度是不是符合要求和规范。

四、城市给排水管网规划要点

1、了解供水管网

一般来说,由水厂到规划供水区的长距离输水主供应管道设计中,这样的管道至少要保证两条以上,一旦其中一条管道出现了故障,无法及时供水,另一条管道就能在第一时间提供出不少于正常供水量70%的事故供水量,规划供水区的给水管网要根据路网和功能布局,主干管以及各功能区的干管要构成环形布局,并且输水管网要采用无毒的材料,确保供水安全。

2、了解排水管网

规划供水区的采用雨水、污水分流排水体制,按相关公式推算雨水排放量,按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暴雨强度,对于那些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者短期积水就能造成严重后果地区,要根据综合径流系数来确定用地布局,雨水管网应该全部按照重力自流规划进行施工,要根据地形将雨水管网分片汇集,就近排放。

3、了解分流制排水体制

污水管网的建设程度如何是影响城市化进程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化进程越快、人民生活水平越高时,污水的浓度也会相应增高,换言之,二者之间成正比。若合流制排水体制,则无法完善好污水管网,雨水和山水的混入量就会增大,污水处理厂在进行污水处理工作时,要区分好污水的水质逐一处理,所以,要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

4、明确进水水质

一般情况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化学污染物相对来说比较多,在拟定进水水质时,要适当的将其中的 COD 指数调高,依据理论计算指标。与此同时,要综合考虑污水所在城市的气候特征,居民生活习惯等一些列因素,以此来确定设计的进水水质,确保水质安全无害。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带动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通过文章阐述的内容,人们应该意识到关于污水处理的严重性,如何规划和设计好城市污水的流向,是一项长远的持续的艰巨的课题,要不断的探索实践,依据以往的经验教训,将理论与实际密切相连,不断创新,不断进取,设计出更加合理的方案方法,保证施工过程中实际施工技术要求与的设计理念的协调统一,要不断努力,不断钻研,争取使污水处理工作取得更大程度上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余明.污水处理在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1(05):199.

[2]终章涛.关于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规划的相关探讨[J].工程建设,2012(06)241.

篇4

关键词: 城市道路节点;规划设计;理论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在我国迈进新进程,经济水平日益发达的今天,也带来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中交通问题就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由此人们投入的关注度更高。这个交通问题的产生和我国人口密集有一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是我国发展进程的挡路石,将我国当前交通问题解决才是现今的我们努力的重点,其对我国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由此可以看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加强对道路节点的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城市道路节点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进行论述。

1.道路节点规划设计

1.1城市道路节点规划设计

在城市道路网络当中占的比重最大的就是道路节点,其设置可以解决道路堵塞的难题,但是其的设置也要有规划,很合理保护路径,它在解决交通问题上非常有用。但是有很多人都不太了解道路节点,我们可以将其与路段进行对比,才方便记忆。他们在大体上是相同的,只有一些特别的时候其的作用是不同的。比如说一些特征在节点上就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在路段上就变成了特殊的,因此可见,了解城市道路节点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的重要性。我们也可以把城市道路看成一种交通设施,只不过其是在路面上的。我们在不同的地方,由于其特有的地域情况,对道路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像交叉和连接都要与实际情况相符,作出最适合当地情况的道路。我国现在使用的节点大都是几种固定的形式,其的特点各不相同,适用于人们对道路的不同需求。同时,我们也不能随意对道路进行设置节点,而是建立一个非常健全的城市道路体系,才能真正保证道路通畅。

1.2道路节点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在出现道路阻塞之后,人们才知道道路规划的重要,并且现在还没有完全的解决。现在我就为大家论述下节点的发展历史。在之前,人们的代步工具是马车,但是也不是人人都支付的起的。这就导致在市区的人口密集,虽然会出现阻塞的现象,但是还没有达到严重到无法行走。可是随着人们生活变好,经济实力增强,可以在代步工具上花费更多的钱。我们对道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工具的改变也使得我们对交通设施的要求提高。在几年前,人们没有充分道路规划的认识,只是单纯的认为是对交通量的估计。发达国家在之前也就道路问题进行研究,但是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只是为了能够保证道路的交通运输进行好。因此,那时考虑不够全面,只关注了交通容量。直到人们知道土地使用和交通需求有着某种关系后,人们的研究才不再局限于对交通量的研究,而是对不同的土地使用对交通的需求不同进行更深入研究。之后这方面的规划就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其的萌芽阶段我们可以看出是若干土地使用和交通运输的调查工作的出现,之后交通规划也终于产生了,其后更是不断细化出各种规则。交通发生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四阶段法的交通规划理论是依靠资料调查和模型的建立才产生的,具体的方案设计是在交通分配的基础上,发现现状路网对规划年份预测流量的供求矛盾所在,为现状路网的改进提供依据,然后由多个规划者综合考察交通、社会、经济、地形地貌、城市风貌等各方面的因素,根据所考虑的重点不同而提出多套方案,然后用数学评价模型对各套方案进行分析评价,选出其中最优的一个作为最终的方案。其缺点是在有限的方案里进行优选,难以得到真正的最优方案。但是,目前我国由于在经验和理论上都比较缺乏,导致现在的城市道路节点规划设计的方案还不太完善。由此造成一些节点的存在位置不太适合,并随着我国交通业的发展而逐渐暴露出来,因此我们要对其进行研究,真正了解他们之后找到最适合的方法进行调整,是我国的城市道路节点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越来越全面和适应社会。

2.城市道路节点的本质与道路的连接体系

本文所研究的城市道路节点是城市道路间的交叉点和连接点,是指路段之间

的衔接部位或是道路之间的交结处,它是城市中纵横交错的道路间的必然交叉和

必要连接的产物,在需要时可以进行连接,不需要时交叉也必然发生。将同一地面体系上的交汇道路进行立体分离的代价是极其昂贵的,而平面交叉方式又因时空资源的共享导致交通流间的相互冲突,致使机动性和通行能力降低,从这方面意义上讲,城市道路节点是城市道路网中的阻碍点,它的存在是城市道路交通不畅的关键症结所在。实际上,道路间的彼此交叉通过所造成的直行冲突是问题的关键,非立交不能完全解决,而转向时的分合流冲突则通过调整车道数可以得到解决,至于直行与左转间的交叉冲突则是由于对向分行的道路寓于一体所致,如果道路都是单行线,那么左右转在本质上便没有了区别,只是不同的转向连接于不同方向的道路,但这种路网同样会因密度的增大而增加节点数量,而单向性又会增大非直线系数。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交通便利性上的原因,单行线道路布局方式都不是最佳的选择,它只能作为现状路网缺陷的一种改善措施,在路网密度较大的局部区域内实施。

3.城市道路节点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的重要性

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对节点进行理解,因此城市道路节点并不难被理解,就是道路在一起的连接点和交叉点,但是这一点是非常难以控制的。在最早的时候道路节点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但是因为很多道路都经过这一点,这个点被使用的重复率增加,就会发生冲突,导致这里可能是一个事故频发区,这也是我们一直想要改进的。我们可以看出节点对于道路交通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像一把双刃剑,需要我们好好进行把握。正因为节点的特性,就导致这地段的车辆非常密集,发生的冲突也会比较多。车辆的密集带来很多坏处,人们的时间大部分都被浪费在等车,这也是城市发展的一大障碍。很多条道路交集的地方就是节点,更贴切的对其进行形容就是“咽喉”,我们可以应用这些节点进行路径的更改,保证我们在通行当中顺利,并且能够解决道路阻塞的问题,促进我国城市未来的发展。经过上面我们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节点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真的是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对节点进行了研究,为了能够将其更好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方便。节点的作用非常大,小到关系每个车辆,大到关系我们的城市发展,其所担当的使命也越来越大。交通发达也意味着城市发达,因此我们要注重城市道路节点的设置。

结语:总的说来,在道路当中节点是不容忽视的基础环节。目前,我国交通业大力发展,城市道路节点规划受到广泛关注。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快我国当前交通问题解决,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关键,对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走进21世纪这个新纪元,解决我国当前交通问题所带来的社会现象才能更好实现我们的梦想,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战略知识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信息系统;规划设计

前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市场经济已经迈入信息化发展阶段,这就要求企业建立起适应信息社会竞争需要的发展模式。实施战略知识管理不仅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现阶段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基于战略知识管理对信息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信息系统规划设计的理论框架

(一)战略知识管理理论。所谓战略知识管理,主要指的是将企业内部与外部具有价值的知识体系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并通过相应的策略与方法对战略知识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能力,知识管理战略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企业获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1]。现阶段国际管理学家对战略知识管理理论一般存在两种理解,一部分学者认为知识管理战略是为了兼顾企业及其全体员工的利益,实现组织的总体战略以及员工的个人目标战略相匹配;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战略知识管理是一种促进企业革新的战略,主要通过对新知识的传播与应用实现。

(二)信息构建理论。随着近年来企业信息资源迅速增长,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因此对企业信息系统各层面资源进行整合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战略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于对战略知识的创造与应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以及信息技术营造良性的知识共享环境。信息构建理论主要在于对组织内外信息空间的数字化信息的利用与管理,对于构建基于战略知识管理企业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具有必要性。

(三)资源基础理论。资源基础理论认为,组织的资源差异会直接导致综合竞争能力的差异性,换言之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其拥有价值资源的质量。资源是企业向社会提供相应服务或产品的过程中,实现战略目标的各种要素的集合,同时也是企业创造自身利益的基础,为了提高自身的绩效水平,企业应当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鉴别与保护,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

(四)核心竞争理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单一资源的表现,而是知识、技术、管理文化等综合能力的组合。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可以有效地对企业其他资源进行支撑,并具有长期性的演化能力。现阶段战略知识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基于战略知识管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信息系统规划设计

战略知识管理信息系统本质上讲是一个以人的智能为主导,再辅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人机结合管理系统,是辅助房地产开发企业实现战略资源管理的信息平台[3]。

(一)明确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定位。基于战略知识管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信息系统规划设计,首先应当明确战略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目标以及实际功能定位。在对信息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的知识进行科学创建以及合理配置。在建立战略知识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应当兼顾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不仅应当注重对显性知识的整合以及共享,还应当重视对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呈现,注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间的潜在联系,进而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间的转换。

(二)建立良性的激励机制。为了保证战略知识关系系统运行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应当建立良性的激励机制,并优化企业管理层的管理理念[4]。有效性的战略知识管理与企业管理层的合理化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基于战略知识管理的企业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应当采取适当的激励政策,激励员工接受并适应企业知识管理文化。可以积极开办培训讲座与员工培训,并将员工的薪资与战略知识管理相挂钩,提升房地产企业员工对战略知识管理的热情,从而有效地推进企业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通过建立良性的激励机制,可以对战略知识信息管理过程不断进行优化,并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不断对信息管理文件进行修订与改善。

(三)构建相应的战略知识信息库。为了保证战略知识管理系统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对战略知识管理系统的主要管理对象进行深入分析,并积极构建相应的规划交流平台与战略知识信息库。战略知识信息库中主要对显性知识进行储存,在构建战略知识信息库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对战略知识的遴选进行严格把关,应当定期对知识信息库内的知识进行清理,对陈旧性的内容应当及时进行更新,保障企业战略知识的有效性,对战略知识规划交流平台的构建,应当基于现代化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构建规划交流平台的过程中设置合理的知识库检索与连接功能,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间的交流与转换提供便捷的交流平台。

(四)优化战略知识管理团队。战略知识管理系统从构建环节、运行环节到维护环节都需要一个专业性高素质的管理团队进行管理,因此基于知识管理对信息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应当对战略知识管理团队进行优化,全面分析战略知识管理团队的结构构成,并对相关战略知识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与审核,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5]。

首先,应当设置协调管理小组。协调管理者不归属于某一特定部门,在战略知识管理过程中他们可以与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并为各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搭建桥梁。通常来讲,协调管理小组的学习能力较之一般战略知识管理人员更强,可以有效地对战略知识进行理解与补充,并对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提出创造性意见。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设置协调管理小组,并积极安排协调管理小组出外学习,从而培养其专业素养,推动企业战略知识管理系统工作的开展。

其次,应当聘请相应的技术权威。为了有效地优化战略知识管理团队,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聘请相应的技术权威,利用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对战略知识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并对房地产开发决策进行专业性的审核。同时,可以加强各个项目公司间相应技术权威的沟通与交流,实现集团专家资源的共享,从而弥补房地产开发企业子公司人才匮乏的状况。

最后,应当加强信息技术部门建设。战略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的,因此为了对战略知识管理团队进行优化,应当重视信息技术在战略知识管理系统中的基础地位。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当加强信息技术部门的建设,不仅应当要求其掌握相关信息技术知识,还应当要求其深入理解各部门用户的需求,在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客户需求进行正确表达的基础上,对战略知识管理系统进行改进。

结论:

总而言之,房地产开发企业信息系统的规划是对信息系统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部署进行全局规划的战略指导,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总体战略规划存在紧密联系。现阶段我国很大一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处于快速扩展的发展时期,为了有效地防范管理风险,构建战略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MBA中心2014秋集中A班学员)

参考文献:

[1] 查国平.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信息系统规划设计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

[2] 吴世豹.SGT集团信息系统规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3] 尹敬刚.信息系统使用对房地产企业团队绩效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2.

篇6

【关键词】学生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很多高校提出了数字校园的建设构想,并付诸行动,网络建设得到很大的发展,为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提供了硬件保障。与此同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信息化知识越来越丰富,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为全面推进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创造了客观的条件。在这种深刻的背景下,现代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正在悄悄改变着校园的原有面貌,信息化代表着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于2013年1月立项开始建设,3月份完成了系统需求分析,并作好系统开发的相关准备工作,之后利用半年的时间做好系统开发的具体工作,直到9月已经完成系统的基本功能开发,同时并作好前期测试工作,及时修改系统出现的问题。2013年10月,学校采购服务器并顺利安装调试完毕,同时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已经实现了全校辅导员和学生基础数据全部导入系统,建立了全校学生工作管理基础数据库。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通过系统上报大学生医保数据,除个别原因外,基本上已经成功与贵阳市医保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学院和辅导员在系统里可以上传工作计划、总结、学生工作案例等,根据学院和辅导员上传的工作文档,系统自动完成了2013年度全校各学院和辅导员的评价(包括学生评价辅导员、辅导员同行评价、学院领导评价辅导员),进一步完善了辅导员考核机制,实现了辅导员考核公开化、公平化、公正化,使系统能真正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系统的“学生管理”、“学生工作”、“勤工助学”、“奖学金评定”、“辅导员管理”、“常用信息”和“我的文档”模块,集中解决学生反映的学籍信息及学生基本信息资料不全、密码找寻等问题,成功通过系统信息平台大学生征兵宣传资料、补办学生证的通知等信息,优化了学生工作的信息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系统能够紧密契合我校学生工作实际,真正发挥作用、取得实效。通过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投入使用,学校已经初步实现了学生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但是,在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建设进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只有正确分析当前贵州师范大学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阻碍因素,才能推进学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

一、贵州师范大学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阻碍因素

(一)对学生管理信息化的范围和地位认识不到位

虽然,学校已经将学生管理信息化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但师生们对它的认识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有人认为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上网就是学生管理信息化,也有人认为学生工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或无纸化办公就是学生管理信息化等,其实这些都只是学生管理信息化的一方面。学生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建立学校学生管理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实现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决策、管理、执行、反馈等各项功能,力争学生管理部门能够在学生管理信息化条件下做到“找到最想要找的人”。

(二)学生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近几年来贵州师范大学的信息化建设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学校已建立起了相当规模的计算机网络,但就其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而言,都还处在粗放经营的阶段。多数管理人员依然停留在简单的文字操作和表格处理上,对信息收集、整理和处理等仍采用以手工为主的传统信息管理方式,而网络技术、智能技术还未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普遍的应用,使得学生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大量基础数据的采集集中在各职能部门,形成信息管理的瓶颈,影响了数据的精度。

(三)学生管理信息化缺乏统一规划,形成“信息孤岛”

目前贵州师范大学涉及学生的各个管理部门对学生管理信息化缺乏统一的宏观规划,尚没有制定明确的学生管理信息化目标和相应的发展规划。各部门往往采取“各自为政”的做法,“条块分割”造成各管理机构的交流障碍,相互之间缺乏协调、没有统一标准、所完成的管理工作单调、资源不能共享、无法协同工作等,造成重复建设,整体水平低下。学校没有建立一个内容丰富、功能强大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将招生工作、教育管理、评奖评优、保险管理、素质拓展、就业指导等学生管理工作流程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信息孤岛”。

二、贵州师范大学学生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充分认识加强贵州师范大学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贵州师范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活动和科研活动的基本单元,是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为国家建设快速输送大量高质量的人才,已成为贵州师范大学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贵州师范大学学生管理信息化,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竞争力,是搞好学校学生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因此,学校学生管理信息化是当前贵州师范大学工作的重点,我们应该抓住当前全球信息化的机遇实现贵州师范大学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

(二)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学校学生管理信息化队伍建设

在高校内部的管理过程中,管理队伍作为学校管理决策的制定者、管理制度的执行者、组织协调者和服务者,是一支非常重要的队伍。实际上,他们是管理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处理加工者和传递者,在构成系统的诸要素中处于决定性和支配性地位。要有针对性地对高校学生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能力,明确信息化管理分工,提高信息化背景下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把管理人员从传统的经验性管理者转变为学习性管理者,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建立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三)明确目标、合理规划、整合资源,加快信息标准化建设

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统一的发展规划,贵州师范大学要在国家宏观规划下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具体的部门规划。发展规划要明确各个阶段的实现目标,同一学校不同部门、不同机构之间要有一个统一规划,以避免不同部门和机构采用不同的平台和标准而造成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上的困难和矛盾,从而引起不必要的部门之间的权益之争。所以,以实现目标为导向,整合校内现存的各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促成各系统间的无缝连接,削减功能重复的信息系统,全面提高学生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和效率。

篇7

关键词:实验室设计; 功能区域;布局设计

中图分类号: TH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68-2

0 引言

在产品质量不断以数据说话的今天,检测实验室作为为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第三方机构和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服务的公共平台,起着为政府部门执法提供依据,为建设施工、监理及业主部门提供测试平台,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及材料产品质量的关键性作用。所以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检测实验室,应在建设前期对试验室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分析整理、规划设计,从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功能使用要求及注意事项,现结合宁波正信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新检测大楼与大家共同谈谈关于检测实验室规划与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以促进实验室硬件的进一步提高。

1 试验室的建设背景、总体思路及目标

为了适应检测行业的发展前景,更好地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及壮大规模、做强检测行业,公司决定建设一个综合性的检测实验室。新检测大楼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共有4层,地处宁波望春工业园区。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满足工程建设各行业(交通综合专项类、建设工程类、铁路及轨道交通类、水利工程类检测、岩土工程勘察类试验室)等相关资质条件的要求,按资质要求划分专业试验室及为满足检验产品资质认定的相关要求,合理布置各试验室和设定各专业科室,更好地服务于建设各方,为委托方提供更优越的服务环境和进一步提高服务产品质量,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新大楼的规划设计使试验室整体的专业性更强、布局更加合理、规范,在保留原试验室一部分较新的大型仪器外,其余的现代化检测先进设备均计划重新购置。

2 试验室建设前期规划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新检测大楼的建设始终与其使用功能定位相互联系,作为现代化的大型综合性检测实验室应本着以人为本、服务优良、技术先进、安全环保的设计理念来进行规划和设计。

①人性化:新大楼的建设从两方面表现为人性化,一是为员工提供了布局更合理,具有充足操作空间和有效通风设计的专业试验室;二是为客户提供了良好舒适的服务环境。②专业化:实验室是完成专业试验的地方,因结合具体的试验项目为特定项目做一些专业化设计,为满足专业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得到符合规范,真实客观的试验数据,应考虑仪器之间操作对数据的相互影响,新大楼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硬件设施,添置了昂贵精密的先进设备。③安全性:由于一些化学试验涉及的试剂具有毒性或剧毒,所以在设计规划中要注意防火防爆,设置安全有效专用的试剂储存柜及操作过程中的通风换气,保证人身安全健康的设施。在消防设计中设计安全逃生通道,使疏散、撤离畅通无阻。④预见性:检测行业处于不断发展中,对于新建设的实验室应适当考虑为后续业务的开展预留发展空间,应做到意识超前、突出重点、兼顾特殊的一体化设计。

3 试验室总体布局及功能区域划分

3.1 总体布局要求

结合各行业的检测需求,检测项目及试验工作的操作流程,经过项目关联性分析和行业分类整合,避免以往先建楼再设计的老路,就需要先行参与设计,使实验室内部流程布局相对合理,试验区域相对集中,检验区和办公区互不干扰,水电齐备、通风良好、仪器分类摆放、动静分离、房间格局宽敞明亮,实验室台面平稳牢固、防酸耐碱,地面平坦光滑坚固、防腐防燃。

3.2 功能区域划分

新检测大楼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专业实验室:

①建筑材料检测室;②橡胶支座室;③水泥室;④金属室(一);⑤金属室(二);⑥土工合成材料室;⑦化学室;⑧化学药品储存室;⑨建筑管材室;⑩抗渗室;???混凝土性能室(一);???混凝土性能室(二);???养护室(一);???养护室(二);???交安设施检测室;???土工集料室;???现场检测仪器室;???沥青室(一);???沥青室(二);???沥青混合料室;???样品加工室;???样品室;???留样室;???收样室及客户接待大厅。

3.3 各专业室布局设计注意要点

①应考虑部分仪器高度对实验室建设的要求。如建筑材料检测室中的管材落锤冲击试验仪和环刚度试验仪、橡胶支座室的微机伺服液压抗压抗剪试验机、金属室钢绞线试验机和材料万能试验机等一类仪器高度超过了一般建筑的需求, 则要在设计前期进行恰当合理规划,还要对这类主机部分自重比较大的仪器进行地基基础的处理和加固,以防止后期产生不均匀沉降,影响仪器的平稳和平整度。②应考虑仪器设备动静隔离、干湿分离和高低温分离。如水泥室中有需要称量的电子天平和产生振动的振动台、搅拌的搅拌机,它们之间需要相互配合使用,但是又不至于影响对方,那就需要在建设之前对振动台基础进行特殊处理,增设橡胶垫及留缝增设海绵,使振动台基础成为一个单体结构。电子天平尽可能的放置在静物一侧,加以防护罩保护。对于比表面积试验时试验室内湿度要降低至50%以下,而水泥物理力学试验必须在湿度50%以上,所以需单独设置一间,辅以除湿设备才能满足规范对环境的要求。对于会产生热源的一系列设备(如高温电阻炉等),可以单独设立一间,以防止温度过高对其他仪器设备及试验过程的影响。③布局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试验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对于规范明确规定对温度和湿度有要求的试验项目,应在考虑相互干扰影响的基础上,充分整合,使有利于温度湿度地控制和避免资源的浪费。④应考虑实验室通风净化,预防有毒有害物质对人身健康的影响,并做好对环境保护(排污排毒)的要求。对于设置化学试验的检测实验室,应考虑化学室应布置在下风方向或下游地段,保持一定间距和良好通风,建设中需使用耐火性能较好的材料。化学试验中常常产生有毒有害、易燃气体,因此必须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一般全室通风可设置排气扇或通风竖井;局部通风可在大型仪器上安装局部排气罩;通风柜也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局部排风设备,应使用防火防爆材料制作,按专业要求进行安装。⑤应充分考虑实验室用电和用水排水的要求。一般实验室用电必须保证安全可靠及连续性,配电功率需满足当前及今后富余发展的要求。每一实验室都有三相交流电源和单相交流电源,要设置总电源开关,当实验室无人时应能切断电源。一些固定的用电设备,如电热烘箱、恒温箱、冰箱等需日夜运行的,应设置一路专用供电电源,不至于应总电源而影响其工作。每一试验操作台上都要设置一定数量的电源插座,至少一个三相插座,单相插座可设置2-4个,为后续发展需要,可平均2-3m设置一组插座,这些插座应有开关控制和保险设备,以防发生短路时不影响室内正常供电。对于一些精密贵重的仪器应配备专用电源提供稳压、恒流、稳频抗干扰电源,必要时建立不中断供电系统。关于用水排水,工程建设实验室一般使用自来水,对特殊要求的试验采用采购的分析用蒸馏水,对于用量比较大的实验室在设计中可充分考虑使用功能来配套建设实验用纯水系统,产生的废水应经过净化处理才能排入下水管道或委托专业污水处理机构处理。对于养护室等水汽比较大的专业室,需排水通畅,在建设中应设置一定数量深度和宽度的沟槽,具体也可参照行业标准。⑥特殊要求:根据试验特点,需要特别考虑的因素如防火、防爆、隔热、防震等特殊要求,在相应实验室设计中应一并考虑,这样才能确保符合试验要求。

4 智能化管理对实验室工作开展的持续有效作用

①本实验室采用专业室前后门禁系统,防止了与试验工作无关人员随意出入专业试验室内,充分保证了样品的唯一性,保密和保护客户的所有权。②采用专业室内监控系统,对试验人员的操作过程可进行监控观察,防止数据造假,确保试验的真实性,同时也可以对前面的试验进行追溯,是公司管理层进行管理的又一举措。③采用部分试验项目仪器数据自动采集功能,对用于工程重要部位的钢筋、试块等进行自动采集、实时记录,不允许修改,避免了人为修改,使数据的真实性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

实验室的建设无论是新建、扩建或改建项目,并不是单纯性地选购合理的仪器设备,还要综合考虑实验室的整体规划、布局合理和平面设计,以及供电、供水、供气、通风、空气净化、安全措施、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因此实验室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建设前期进行充分细致地考虑,需要专业设计人员的相互配合,应做到专业参与,设计在先,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实验室的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金晖,童艳.浅谈检测实验室的规划和设计[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9(9).

篇8

学校教育技术与装备中心管理的装备室有实验室、体育室、多媒体教室及艺术教室。具体来说,有一个物理实验室,一个物理准备室;有一个化学实验室,一个化学准备室;有一个生物实验室,一个生物准备室;一个音乐教室和一个美术专用教室。

学校大力推进图书室建设,图书室(馆)藏书量、报刊总数、教学参考书、工具书达到《标准》要求。学校有藏书室3间,藏书共1万多册(生均35册)。阅览室2个(有一个学生阅览室和一个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报纸34份,各类期刊60份;阅览室座位50个,书刊柜架总数14个。

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完善校园网络、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投影教室、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软件制作室等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有计算机近100台,计算机教室2个,多媒体投影教室8个。

重视和加强学校体育场所建设、器材设施的配备工作。学校有一个体育器材室;室外装备有3个篮球场,一个排球场,一个400米的环形跑道,10个室外乒乓球台和联合器械等。操场总面积9338平米,生均做操面积30m2。

二、装备建设

不断加大力度,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工作稳步推进。标准的教育技术装备,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一直以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课改,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长远奋斗目标,为了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了提升我们学校办学品位,紧紧围绕教育技术装备“建设、配备、管理与使用”的四个重点,发挥管理职能,积极开展教育技术装备各项工作。

尽管目前我们学校办公经费很紧张,我们尽量做到开源节流,并寻求多方支持,不断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上。

1、学校现在已有的多功能教室、仪器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和体育器材室,基本上能够满足我们目前的教学需求和学生活动需求。

2、学校每年利用寒暑假期,投入资金,对各类专用室和教室进行维修、粉刷与美化,做到宽敞明亮,窗明几净。

3、按照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逐步进行设备的配备。我们学校每年都要投入一定量资金,配备实验器材,购置艺术、体育器材,添置新电脑,做到了年年有投入,年年有更新。

4.各仪器室通风、防火、防潮、防盗设施齐全。办公设备、管理用电脑、网络信息口及修理用必备工具齐全。

三、装备管理

我们学校在逐步更新硬件设施的同时,重点狠抓软件建设,规范制度,强化装备管理,发挥装备效应。我校从上到下,认识统一,十分重视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切实把教育技术工作置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位置。在硬件建设逐步到位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挥装备效益,确保教育技术工作健康有序进行,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发挥装备效应。

1、组织管理。实行“三级组织,层层落实”的教育技术组织运行机制。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行政人员组成的学校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规划设计学校教育技术工作蓝图,布置年度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目标任务,学习上级有关教育技术工作的文件、精神并研究讨论具体落实措施;由教务处牵头,专用室负责人组成的技术装备工作小组,负责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具体实施、开展,负责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保养及为教育教学提供技术服务,做好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及教师教育技术使用情况检查,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并向学校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提供工作意见等;各教研组、课题组在教务处和教科室直接领导和服务指导下,具体组织实施教育技术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研究等。

2、制度管理。我校制定各个专用室规章制度和管理人员职责,做到公布上墙并“铿锵”落地。制度健全,责任明确到人。在理化生实验室,我们先后制订了《延陵中学仪器设备保管使用制度》、《延陵中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延陵中学实验室危险品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实验教学质量评估及考核办法》、《延陵中学学生实验守则》、《实验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延陵中学实验教师岗位职责》;在体育器材室,我们分别制定了《延陵中学体育器材保管制度》、《延陵中学体育器材损坏赔偿制度》、《延陵中学体育器材报损制度》;在音乐室,我们制订了《延陵中学音乐教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延陵中学延陵中学音乐教室管理制度》、《音乐教师岗位职责》。这些制度的制定,保证了我校目前的装备设施的高效维护和利用,充分发挥了装备效益。

3、硬件管理。我们将教育技术装备硬件、软件按规范登记,学校有总帐,各室有明细帐,做到柜有柜签,物有标签,仪器分类存放,整齐规范,做到定期保养,损坏及时维修。

4、培训师资。为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我校将教育技术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培训的统一规划。先后举办了常规技术装备使用培训,特别是计算机操作培训、网络知识培训;学校选择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为兼职教师,提供尽可能的机会让他们外出培训学习,提升管理与业务素质。并选派教师参加县,市级培训。

5、常规利用。配备好、管理好教育技术装备最终的目的是在于“用”好。多功能教室、实验仪器室、音乐室、体育器材都得到充分利用,课时覆盖率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正成为我校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四、环境保护

使用就一定会产生废物,旧物。对于淘汰下来的废旧物资我校一般处理给专业回收人员(店),请他们作专门处理。废液我们集中收集以后通过化学手段进行无害化处理。

篇9

摘要:针对目前我院旅游专业高职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弱、综合素质不高的现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构建了针对专业实践课程的“实践+就业”教学新模式。本文对这种模式的内涵、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点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提出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办出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的措施和方法,使我院高职学生毕业后更适合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旅游管理;实践+就业;教学改革

近年来,中国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促进了境内外各种商业、旅游活动的不断增加,带动了我国酒店业的持续增长。但目前我国酒店业总体发展水平不均衡,呈现出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的实际问题。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顾客对酒店服务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又对酒店业的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人员不再是一部复读机,也不仅仅是一只引路蜂,而应该具有服务者与组织者的双重身份,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要求新的旅游人才培养方式也与之相适应。如何培养出既有专业水平又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专业应用性人才,是我们高职院校旅游教育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由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它还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它的实践性教学正处于逐渐摸索的过程。

一、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实习面单一,侧重酒店实习 。

2.酒店服务实习内容过于低层次,以低技能的简单劳动为主。

3.酒店实习过程中,教师长期顶岗管理,锻炼学生的效能不高。学生酒店实习的全过程,学院派一名专业教师长期驻扎配合酒店管理学生实习中出现的所有问题。

4.旅游实习对学生就业的指向性不强。高强度长时间的旅游酒店实习,内容单一、枯燥而且简单,使得几个月的实习下来,很多学生对从事的酒店工作产生畏惧,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产生了从事旅游业的离心作用,这显然不是专业建设所希望的。

二、改革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就业”教学体系的设想

“实践+就业”教学模式改革即教师指导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习,确定问题,进行“抛锚”,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退至后台,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则通过相互协作,在真实的工作中去感受、体验,自主地理解知识、熟练技能。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必须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理论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它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形成“认知实践——模拟实践——专业实践——管理实践”的全方位的立体化“实践+就业”教学体系。

1.认知实践+就业实践

认知实践的课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践的重点是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实践的方式除参观实习、考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课堂演示等多种形式的实际训练外,还可在假期安排顶岗实习,如旅游资源调查实习、游客市场调查实习、旅游景点模拟规划实习等。

2.模拟实践+就业实践

模拟实践主要利用校内实验室,如语音室、形体训练房、多媒体教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导游模拟实验室、旅游规划设计室,以及旅游信息系统等实验室。在校内进行模拟实习是配合专业课的课程实习,也是校外实战实习的前奏,它既减少了师生在学校与企业间的奔波,提高了实习效率,也节省了教学经费。

3.专业实践+就业实践

专业实践目前主要有三大块内容:一是旅行社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行社中的计调工作、接待工作、综合业务工作及基本带团规范服务流程等;二是酒店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酒店中的各主要部门的服务流程和基层管理等。三是旅游景区实习, 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游景区的经营体制、运行模式、管理方法及景点导游讲解的技能等。

专业实践是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而设计的,主要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时间至少半年,最好实施轮岗实习。通过专业实践,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培养学生服务技能,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旅游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旅游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同时旅游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保障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保障上述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应做到以下几点。

1.调整旅游管理教学计划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应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立,应符由“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论的教学规律,切不可将教学秩序打乱。而实践教学计划的内容应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而且在上课时间、地点、方式、考核等方面都要考虑到旅游行业的实际,提高资金和时间的使用效率。另外,实践教学相对来讲动态性大,因此,教学计划应保持一定程度的弹性,应根据旅游管理不同的培养方向有所不同,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要。

2.调整实践教学内容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内容应立足于学生、市场、社会和学校四个方面,且以当前和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各方面的需要为依据进行调整和完善。学生的兴趣是实践教学过程应重点考虑的内容;市场、人才需求和社会有要求是实践教学内容调整的依据;学校的实践教学条件以及投入资金的力度是实施实践教学计划的关键。

3.改革实践课的考核制度。一方面,是学校应建立教师实践教学绩效考核制度,鼓励教师进行旅游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同时把其作为业绩考核的指标,与奖罚挂钩。另一方面,学校应建立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制度,可采用自我考评、企业考评、教师考评、实习作业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以学生实践表现为依据来确定其实践课的成绩,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课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我国,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要与发达的国际旅游市场接轨日益加强的今天,旅游行业对相应人才的要求将会是越来越高,这就为我们高职院校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和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作为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旅游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应该是适应社会、行业发展要求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更应该真正意识实践性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同际旅游市场上,具有更强竞争力的复合性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谭白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规律与体系

篇10

【关键词】给水排水工程 专业培养模式 教改探究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53209,起止时间:2015年9月-2017年10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36-01

基于我国水资源的特殊现状以及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迫切要求,社会对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应该进行积极的培养模式创新,并且实施积极的教学改革,争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

一、培养模式浅析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学科领域较广的综合性学科,是一个介于自然学科和工程技术学科之间的学科。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的给水排水工程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水工业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水资源的开采以及加工、输送、回收以及再利用和循环发展,培养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社会生产以及生活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工程管理以及产品研发的优秀人才。具体而言,就是学生应该经过专业培养之后能够扎实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了解水科学以及行业的发展动态;具备实际动手能力和投入工作的能力。

二、教改探究

基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两方面的问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两个方面共同支撑起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改革主要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以及教学模式等三方面进行探讨:

课程设置上,主要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以及相关专业的任选课,由于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落实点,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更加注重完整性和系统性,从宏观上构建良好的课程体系。另外可以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开设相关的专业任选课,拓宽专业口径,完善课程体系。

教材选择上,首要选择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所推荐的教材,同时要积极组织本校的教师专家结合本校的学生实际以及办学特色编写校本教材。

教学模式上,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师主讲,学生机械接受的教学模式,应该探索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等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另外要开发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课件的直观展示以及生动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专业知识以及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

(二)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改革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校内实验,学生在学校能够首先直接接触到的实验教学就是在校内实验教学,所以,首先学校以及教师应该重视这一问题,学校要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进行认真的指导教学。其次,要加强实验室建设,不论是管理制度上还是仪器设备上,都应该进行相应的管理制度制定和仪器设备更新,确保师生能够方便的进行实验教学。

教学实习,既是检验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措施,是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一环。校方应该积极协调实习单位,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为学生的校外实习提供良好的空间和环境。另外,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实习教学大纲,明确学生的实习任务以及相关负责教师的教学任务,并且要建立实习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以及时的做出合理化的调整。

课外活动以及科技创新,学校可以举办一些与专业应用相关的课外活动,如知识竞赛、技能比拼、创新大赛等,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加强学生对于该专业的深刻认识及技能提高。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科学研究,通过制定合理的奖励、激励措施,并指导学生进行专业论文写作及发表,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积极的科研活动。此外,还可以加强与兄弟院校相同专业的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

毕业设计,是专业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学习结果的最重要依据,所以学校应该做好毕业设计质量的严格把关。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论题进行毕业设计,并进行积极的写作指导,在保证论文真实性的条件下努力提升论文质量。在毕业设计中应该仅仅围绕实用性、新颖性、科学性进行毕业设计的一系列工作。

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提高我国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作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田葳,杨素芬.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及教改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156-157.

[2]崔福义,张晓健,高乃云,张智,李伟光,李圭白,张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J].给水排水,201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