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范文

时间:2023-05-29 15:08: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

篇1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课题研究 基本思路 研究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080-0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但由于过去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局限于传统学科的教学与管理,新课改后的许多过程实施都需要教师拥有课题研究与指导的能力,特别是对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要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才能指导好学生的课题。所以学习成为当今教师的必备要求,在信息爆炸时代,教师成长的定律是“今日停止成长,明日就将停止教学”。因此不断学习是每个教师的立身之本。世界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身份已经不再是传授知识的角色,而是从事引导交流的对象,成为学生创新的模范。这也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要具备的身份要求。教师本身应该成为一名教育的专家,所以其研究的能力直接决定教师能否成为教育专家,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我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总结了一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形成此文,希望对处于探索阶段的教师有所帮助。

一个课题从提出到结题一般经历以下过程:

一、思考并提出课题

学生思维活跃,经常有好的想法,这是课题提出的基础,但如果好的想法不能转换为研究课题,那也就只能是想想而已。比如英语词汇的记忆方法哪种更好?重复周期几天效率最高?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很少有教师能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由学生自己摸索显然没有明确的指导效果好,所以好的想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检索并确定课题

想法转化为课题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有价值性、有可行性、有创新性。可通过将想法的面扩大或缩小找到适合这三要素的课题,实际指导过程中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进行总结,使转化的想法具备这三要素。

要通过检索与想法相关的关键词,看是否有人对该想法做过研究,研究到什么程度,是否已有研究成果,成果是否已解决了你的想法中的问题,这是将想法转化为课题的有效方法。如果已经解决了你的想法中的困惑,那就将解决的办法记录下来,在实际中去运用。检索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新的想法,再检索。直到检索完所有的文献均不能完全解决想法中的问题,则此想法就可作为研究的课题。此过程类似画饼,不断检索的过程是一圈圈扩大饼的过程,直到找不出可扩充的时候,这时可在饼的找一缺口,即未解决的疑惑,就是要研究的课题。

三、撰写研究计划

课题确定后,为了设计合理适当的研究计划,保证有始有终就尤其重要。指导学生设计计划要包含四要素:任务、责任人、起止时间和达到要求。

其中任务设计包括文献搜集过程、现状调查过程、实验论证过程和总结交流过程。

文献收集过程作为研究课题的依据,是研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常的文献收集以文献综述的形式提供,综述的目的是确定该课题的历史研究现状,从而确定本课题的研究角度和课题的名称、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发展方向。

现状调查过程则需要采用调查法(访谈法和问卷法)和观察法(自然观察法)了解课题的最新研究现状,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的依据。

实验论证过程则是通过设计实验对现状问题进行实验论证,以求客观正确结果。所以研究计划设计中应采用的方法必须有所选择。

总结与交流过程是课题推出成果必须经历的过程,重点要在调查和实验论证数据上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研究结论;交流则可以拓展思路,找出不足,反馈信息,找出并修正研究过程中的问题,达到完善研究的目的。

研究过程的时间安排以时间顺序为主线,计划中要明确各个过程达到的目的,并详细说明提交的资料和数据,使计划有的放矢。其中文献收集与整理过程必须提交文献综述,调查过程则要提交各种调查报告,实验过程则要提交实验报告。所有提交的内容均可以作为过程记录列于结题报告中。

研究结果和结论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就体现在提交的过程记录中,记录越全越细就越有说服力。

四、撰写研究过程子计划

研究计划实施按任务顺序进行,其中每个任务因繁简的不同可能需要制订子计划,子计划也可称方案。比如调查过程需要设计调查方案;实验过程实施前要设计实验方案。每个子方案的设计都同研究计划一样以保证任务实施做到有的放矢。每个子计划的实施就是研究过程的实施体现。

子计划因研究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最重要的是方案必须明确详细,考虑周全,以下为各种研究方法预设方案指导,指导学生严格按要求设计:

1.问卷调查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问卷设计:设计负责人、上交问卷时间、设计问题;

(2)问卷印制:负责人、印数、版面设计;

(3)问卷发放:负责人、发放时间、发放对象、安全与交通;

(4)问卷回收:负责人、回收时间、无效问卷处理;

(5)问卷统计:负责人、完成统计时间、统计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2.访谈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被访谈者:调查负责人、被访者基本情况(有针对性或特征明显);

(2)访谈者:小结讨论决定,要求口才好,形象好,反应快;

(3)访谈问题:针对被访谈者设计问题,负责人、完成时间;

(4)预约安排:负责人、访谈硬件准备、预约时间;

(5)访谈实施:负责人、准备充分;

(6)访谈小结:负责人、访谈报告;

3.观察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人员:负责观察并记录相关现象的细节;

(2)观察对象:具有被观察特征的人或事;

(3)观察时间:分段或有规律地安排的时间;

(4)观察现象:特别的观察内容与现象,要根据预先设计好的内容进行有目的地观察;

(5)观察设备:依观察的内容和现象选定的特定仪器或工具。

4.实验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假设的设定:预告设定实验得到的结果,以便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检验实验现象与预设结果是否一致;

(2)分析实验变量:影响实验的因素有许多,关键因素要分析清楚,并设计控制方法和手段,使实验的结果确系自变量的原因而非其它因素的影响,使结果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

(3)实验步骤:

①实验对象的准备:前期测试和选定;

②实验环境准备:确保非关键因素不致影响实验结果;

③实验过程记录:通过改变自变量,记录结果或现象;

④统计分析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合理结果和结论。

(4)撰写实验分析报告。

五、计划的实施

严格按制订的计划实施研究是保证研究过程落实到位的前提,有的计划与实施过程虽然会有不同,但要尽量与计划保持一致。特别是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有条不紊地实施计划。

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合作意识:高中学生的课题研究活动不同于传统的课程学习,因此合作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必备条件,在指导学生时要重点强调合作意识,培养团结精神,共同完成一个任务,避免学生出现各自为阵的行为,使任务不能共同参与,影响整个研究进度。

2.作好过程记录:详细的过程记录是研究落实的有效保障,也是研究过程最好的佐证;过程记录包括讨论提纲、会议记录、各种调查数据、实验数据、访谈记录、准备过程描述、设备清单、往来单据、过程照片和视频等可作为过程记录的佐证附件保存在过程记录中。

3.严格过程控制:实施研究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难免出现意外,俗话说计划不如变化,所以实施的过程中出现波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为波折而对研究失去兴趣和动力。特别是在研究的初期,总是没有太多的成效,觉得离理想的效果还有太长的距离,从而忽视正在进行的过程。其实我们进行研究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在丰富我们研究的成果。成果是什么?就是研究的过程,对过程的控制就是对研究细节的把握。当研究的过程不断丰富时,成果自然就会显现,好大喜功往往出不了真实的成果,也不会有深入的研究。

六、交流与展示

有时我们的眼睛会欺骗我们,因为我们对自己研究的课题及过程非常的熟悉,总觉得这一些过程都不重要,没有什么新奇的主意和想法,更谈不上有一定影响的成果,所以觉得没有什么好交流的,也就没有了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就对研究失去了兴趣。

其实你所熟悉的东西并不一定别人也熟悉,或者别人也做过,即使别人做过,但由于时间、地点、对象等都多少有一些不同,对其他人也会有借鉴的作用。所以交流与展示其实对课题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展示是丰富课题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

一般指导学生进行总结交流时采用三步:讨论交流与展示方案、撰写发言报告和收集资料、现场交流与展示。

1.讨论方案:方案制订包括后续的发言报告的撰写、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现场发言人确定、发言过程记录等内容,要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时间安排及要求,使后续的活动能落到实处。

2.发言报告:包括两部分,一是已经完成的工作和成果,二是有待提高的方面和疑问;前者是课题研究过程的小结,按时间顺序描述任务实施的情况和结果,后者是心得与体会,通过交流过程可以吸取经验和教训,也是提高研究水平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收集与整理的资料可作为发言报告的佐证,需要详细准确,有实物和照片的最好,说服力更强,同时提醒同学们注意保存过程记录,是研究能力的一种体现。

3.现场交流与展示:最出彩的部分就是现场,因此发言的同学要求有一定的口才和勇气,同组的同学也要有团结和合作的精神,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进行补充发言,使交流与展示达到体验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团结与合作并相互帮助的目的。

综上所述,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是一门非常专业的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意义从长远看大于传统学科的教育作用,只要指导教师有一定的爱心和耐心、放低身段,置身其中,不但可以与学生达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可以提高认识,从学生那里获取活跃思维的火花,对学生和教师都是有益的。

文献参考:

[1] 时俊卿,课题研究方法的选择[J].北京教育学院期刊,2010,(4).

篇2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 农村学校 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03-02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面临的人才培养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目标逐渐在教育培养中体现出来。为实现这个目标,我国的基础教育开始实行实践课的改革,特别是在农村学校中更是加大了实践的力度。但是由于实践课的特殊性,它没有相关的教程作引导,也没有可以借鉴的模式,并且也没有相关的老师负责这个模块,所以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着很多的难度以及问题。

一、综合实践活动在农村学校实施中所面临的问题

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在2001年6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试行)》规定:“要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的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距今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已经过去了多年,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学校的实施更存在着很多问题。以下是具体的探讨:

(一)教师没有足够的课程时间来开展综合实践课

目前为止,学校的教育主要是为了应试教育而开展的,所以很多学校没有将综合实践活动放在教学大纲中进行规划。在对于综合实践课的开课时间设置的并不多。但是就综合实践课的性质来说,它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多的,主要是强调学生的参与主动性,教师在设计综合课程内容时,就会体现出学生为主体的内容,这就会占用更多的课堂时间。所以,对于本来课时就不充足的综合实践课更是一项考验。

(二)综合实践课的内容的复杂性影响到具体方案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以及社会实践、劳动以及技术教育。它是强调通过实践课来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但是因为综合实践课程自身的复杂性没有合理明确的解释,所以具体的操作上很困难。

(三)教师在综合实践课中的定位不准确

这种现象具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完全取代学生,成为了综合实践中的主角,而学生仅仅是活动的配角,没有实现综合实践课中学生的主导地位。另外一种就是,在实践课中过分的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教师在实践课中的指导作用。主要是,让学生自由的去活动,没有进行指导,使得实践活动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从而影响了课程的实施效果。

(四)农村实践课的师资力量不够

农村学校中普遍都存在师资不足的情况,而且学校都是强调一切教育应该围绕考试来开展,同时在农村地区对于综合实践课,老师和管理者的认识程度不够,所以没有建立合格的教学团队;同时因为教师评核的指标,老师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教师不愿意承担该项课程的教学,所以当前没有专职的综合实践课老师。

二、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应对措施

(一)学校的管理者应该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将其纳入教学大纲中

学校管理者应该将综合实践活动安排到教学大纲中,并开设专门的课程,以及聘请专业的老师来实现实践课的发展。同时可以进行相关的研究,将课程的课题具体化,从而保证课程内容具体化。另外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二)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因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很高,所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要保证经费充足,可以给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更好的教学配件设施。但是,目前农村中所存在的问题,就是设施设备严重跟不上教育的发展,教师的教学仍然是传统的黑板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所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首先就因该加大教育投入,创造一个好的教学环境。

(三)开发多样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教育改革体制下的新概念。在课程开展中,如果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那就没办法实现课程的开展。课程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校外,一类是校内。但是农村的学校中,校外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没有公立的图书馆、博物馆也没有网络资源。所以在面对这些挑战的时候,学校应该重点对校内以及校外资源进行开发。在实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可以将比较近的学校组成一个片区模式,然后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可以与城市联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三、总结

在农村学校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非常有利于促进农村学校的特色建设,同时也有利于开阔农村孩子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以及独立实践能力。但是因为农村学校的一些客观条件,使得具体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非常的难,基于此我们更应该努力。

参考文献:

[1]周斐.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及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

[2]何大为.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篇3

一、要认清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地位,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很多的课题都是从现实生活中选题,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生活出发感受生活,了解生活,学会生活。活动中经常要用调查、访问、汇报等方式来完成课题研究,而这些方式是很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操作能力的,这些能力的培养一般在语数英课堂教学中都很难体现,也不及综合实践活动课来得直接,来得真实。虽然综合实践活动是非主课,但是它却对如何上好主课起到很重要的辅助与促进作用。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做事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把本分的事做好就更谈不上治理天下了,即使是在扫地的时候,也要认真地去扫好每一个角落,就好比是走好我们人生的第一步。其实我们做教师的教导学生也应该像扫地一样,教导他们无论是主课还是副科,都应该用心去学习,认真去探究,尽量获得全面的知识。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要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做到教学相长

有的学校领导和老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副科,随便上上就好,所以,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大多是被安排上一门主课又兼几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各镇街教区对这门课相应的教学培训、教学比赛,甚至对与之相关的教学用品的投入也是少之又少。由于种种原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对此门课程的知识的获得相对来说就比较少,教师教起学来就觉得很吃力。

教师也可以根据其他学科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选题和教学设计,起到教辅作用。新课标加强了学科间知识的融合,注重学科的综合性,由学科教学的内容延伸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如,语文课本有《海底世界》一课,由这一课延伸出《神秘的海底》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或参观等方式,去了解海底动物的种类及其生活习性或生活方式,鼓励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想象中的海底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因此,教师应把综合实践课与其他科目的知识整合起来,做到教学相长。有的学校还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用分管的形式分给语数英老师跟进,让他们更好地与综合实践老师共同完成相关课题。这种做法相当好,因为有了主课老师的监督,学生就有了紧迫感,增强了他们完成任务的积极性。有了这些老师的加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各项课题成果的展示可以发挥各学科的水平,探究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写作、分析、统计等能力。

篇4

关键词:课题研究;教师素质;教学质量;人才培养

我校以“综合实践课程资源乡土化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泰研六期)课题的研究、实施为着眼点,立足学生成才,对学校课题进行有序优化,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开阔了广大师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选准课题,确保课题研究有序推进的前提

利用戴南乡土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戴南――苏中第一镇,历史悠久,环境优美,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是感悟历史、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好场所。在课题研究活动中,我们通过带领学生开展“走进戴南文化,感受戴南文化”为主题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搜集、整理和挖掘戴南地方文化资源,建设独具特色的戴南地方文化课题。进而凸显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开发地方文化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弘扬区域文化。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家乡的传统文化,树立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学习的人生目标。

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保证课题研究有序进行

(1)学校把重点放在抓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上,适时地提出了“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学校形成了“校长室――教科室――课题组”三级管理运行机制,确保本课题的研究有序开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多项制度,要求本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认真用好《课题研究活动材料与过程指导》一书。这样的思路与行动,既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又促进了本课题的顺利展开。学校领导率先垂范,教师全员参与,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课题研究队伍。在总课题之下有子课题,在子课题之下有个人课题,这样的课题研究新模式,可以激发教师的活力,充实教师的头脑,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2)建立合理的课题评价管理机制,有效地促进课题开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还要重视考核,保证课题研究质量。可以将考核内容和指标物化、细化,将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与本课题研究的管理结合起来,对本课题组教师所指导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认定,应该纳入正常的工作量和绩效管理。要将课题研究的考核纳入学校教学与管理计划,在教师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时作为重要的参考之一。此外,结合课题的资料袋的考核,形成了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考核办法。

(3)课题组内部分工明确,有序地推进课题研究。本课题组落实了每学期具体相关的课题研究任务分工:如①《施耐庵与兴化水文化》,本学期到施耐庵陵园参观。通过参观陵园、访谈后人,了解施耐庵陵园发展状况和施耐庵与兴化水文化的渊源。②《戴南的饮食文化》,本学期组织高一年级的学生出一期关于家乡饮食文化的手抄报。学习、宣传戴南的饮食文化的主要亮点,同时把自己的学习体会、感受呈现在手抄报上。③《戴南庙会文化的研究》,特聘戴南护国寺方丈来我校作庙会文化教育讲座。

三、注重过程管理,确保课题研究的有效性

(1)专家引领。实践证明:专家引领的培训模式,效果良好。比如,学校特邀江苏省教研室董洪亮副主任、万伟博士、泰州市教科所胡唐明所长、兴化市教育局教研室刘安早主任来校作“综合实践课程资源新理念”讲学,泰州市课题研究“名师”综合实践特级教师张仕进来校作“综合实践课程资源乡土化的开发与利用实务”讲座,用先进的科研理论引领,树立起课题研究的意识。

(2)同伴互动。同伴互动有利于课题研究的深入,可以提高研究质量,也避免闭门造车,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比如,可以规定每半个月活动一次。同时,领导应该参加各课题的教研活动。课题组相关人员,必须做好教研活动登记记录,做好总结分析。

(3)个性发展。我校地处农村,但戴南镇改革开放以来独特的经济模式和内蕴的戴南精神为我校课题组提供了丰富的乡土化课程资源,课题组老师带领学生走进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发乡土化课程资源。戴南镇生态农业基地是全省乡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范例,我校课题组开展走进“地方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主题活动,效果很好。

四、提升师生素养,课题实施研究的重要目标

(1)充分发挥戴南当地的乡土课程资源优势是推动本课题开展的有效手段。结合学校层面的综合实践活动,提升教师素养。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完善了校本课程计划,学校在高一、高二学生中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乡土化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校本课程。在乡土资源综合课程校本化的实践活动中,不仅发展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也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素养。

(2)注重课题研究实践与反思的有机结合,利用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提升师生素养。我校在2010年5月底举行了为期一周的研究性学习中期成果汇报展示活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各班上一节课题中期成果汇报展示课,汇报展示各班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在本次活动中,课题组成员、学生均积极参与,活动结束后,分别进行总结与反思。在具体中期成果汇报展示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课题组成员在本课题开发与研究中的新思维。

篇5

一、基于网络平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

网络的交互性、超时空性、超文本链接性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较适合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基此认识,我们构建了基于网络平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模型,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1.教师协作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呈现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个体以其有限的知识结构和自身素质,已很难适应如此开放的、广泛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为此,有必要建立以合作、互补为前提的教师协作组。教师协作组实质上是一个整合优化后的教师群体,其责任是帮助和支持每个学习小组顺利完成课题。

2.学生合作组。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时,学生首先要收集、分析信息,提出问题,其次要独立选择课题并组成课题合作小组,再次要在合作小组成员讨论基础上制定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最后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研究与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

3.学习共同体。

基于网络平台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再作为一个孤立的学习个体,而是以小组成员的角色参与更加广泛的、讨论协商式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每个学习小组实质上是一个完整的认知系统,每个合作学习者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结成了“学习共同体”,它将是一种更加有效的学习组织形式。在上图所示的模型中,合作学习小组是在教师协作组的指导和支持下,以完成某项研究课题为主要学习任务,采用智能互动的、多方交流的方式来建构知识。

4.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指在学习活动中,根据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发展变化以及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进行价值判断。基于网络平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评价应遵循发展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多元性原则。

5.网络平台。

我校开发了一个专门为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用的网络平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络平台”,该平台从属于姜堰二中网站。该平台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信息工具,向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学习环境,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研究性学习”的栏目是专门为开展研究性学习而设置的,该栏目有各年级的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相关信息,以便师生在活动中查询、访问。比如,在“学习资源”栏目中,教师筛选了许多可行性比较强的课题汇集到这里供学生选题时参考。学生申报了课题后,就可以在平台中建立自己的课题研究网页,然后将自己的课题研究过程的信息适时地上传到网页上,指导教师只要打开该网页就能了解到该课题小组的研究的进展。研究性学习合作小组可以借助“问卷系统”对其所关心的问题进行网上问卷调查,然后系统对调查结果作统计分析。在“网络讨论”栏目上,教师和学生可以运用BBS、博客、MSN、电子邮件等工具,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某些做法、研究论点、研究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深度对话中相互促进,不断提高课程研究水平。“学习评价”系统全景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过程中评价,确保课程评价的全面性和实效性。该评价系统是网上公开透明的,解决课程评价的诚信难题,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社会实践”栏目中开辟了“军训天地”栏目。军训开始时,我们要求每位学生要把班主任姓名、教官姓名、考勤情况、军训日记、军训总结、活动图片等相关细节放到平台上,教学处和政教处检查落实后才给予2个学分。实践表明:这样做以后,年级组比以前更重视了军训内容的开设,教官更重视军训的指导质量,班主任更重视配合和监管,学生真正把军训作为一种课程来对待。

“社区服务”栏目中开辟了“社区基地简介”栏目,介绍了我校的几个社区基地的情况,让学生在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之前先了解社区的情况,并对社区服务活动有了初步的了解。“社区服务”栏目中还设有活动照片栏目,展示历年的活动照片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社区服务的认识和对社区服务产生兴趣。该栏目中还设有活动计划、活动总结以及很多的登记卡等,相关人员将资料登录后以备查询。

“成果展示”栏目中汇集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优秀案例。把这些优秀的案例提供给学生,并且在每一个优秀案例后面都加上指导教师或专家的点评。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案例和教师的点评了解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大大提高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二、基于网络平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反思

1.关键要素仍然是人

网络平台是媒体,是工具,但它永远无法超越人类自己,无法代替教师,只有教师才有资格成为教育的主人。教师的魅力在于思想直接的交流,如用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一次皱眉、一个手势及时地与学生交流,巧妙地组织教学。这样就要求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专业知识、学科知识和信息知识水平的提高。

2.辩证看待网络平台

篇6

一、简介活动课程开设及立项课题实验与研究的组织保障

葛洲坝西陵中学附小,现有25个班级,1148名学生,教师总人数62人,活动课专职教师3人,活动课兼职教师16人。20xx年9月1日,葛洲坝城区进入新课程改革试验,小学三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西陵附小积极加入到课改的浪潮中,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全面落实《课程计划》。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独立的课程形态来加以设计和实施,学校给予高度重视,不仅严格按葛洲坝教委相关规定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安排专、兼职教师任教,而且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组,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探索,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能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力图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亲历,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学习的时空突破课堂时空的局限,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创造精神。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我校还努力去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定。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学校要求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以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到课程评价已形成系列,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受到葛洲坝教委及兄弟学校的高度肯定。

省立项课题《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得到了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教研室的高度重视。我校刘立丹校长(省心理学会会员),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教研室主任丁朴(省教学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共同担任此课题实验与研究的负责人。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领导及教研室主任丁朴曾多次到我校莅临指导,参与课题的实施与督导。课题组主要成员囊括了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它由教务处主任,教科室主任,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组长,综合实践活动课、信息技术课和劳动课教师等7人组成。3—6年级学生是本课题实验与研究对象,3—6年级班主任也是本课题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学校70%的学生及教师加入到此课题的实验与研究中。此项实验与研究工作是我校教科研工作的重中之中,为此学校拟定了实验方案,确定了实验步骤,保证实验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每月召开一次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会,实验学生与教师汇报实验进展,提出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本课题除了在人员组织上得到保障以外,学校还投入了一定数量的科研经费,购置了一些在实验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如:电脑、数码摄象机等)、工具(剪刀、纸张等)、书籍等。对积极参加本课题研究及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所有这些,调动了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发挥了教师的聪明才智,使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使每一阶段实验与研究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二、阶段实验与研究的内容及成果

本课题实验与研究的主要步骤:

(一)准备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3月,成立课题组,拟定课题方案,进行课题方案论证。

(二)启动阶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理论及相关文件,经验材料,学习新课程标准,进行学科综合现状调查,拟定具体实施方案。(三)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实施研究计划,展示研究成果。本阶段是课题研究的重要阶段。

前两个阶段已顺利完成,目前,实验正处于第三个阶段。在第三阶段——实施阶段中,依据学生、学校、社区及地理环境,分别进行了三个内容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内容一“利用废旧材料美化校园环境”。

我校地处葛洲坝西坝小岛上,学生家庭环境、经济状况不一,在学校、家庭中常有一些学习、生活废旧物,丢之可惜,留之又无用。如何使这些废旧材料再利用,让它们来美化我们的生活呢?为此,“利用废旧材料美化校园环境“这一子课题便应运而生。政教、少先队先后在全校开展了“巧手扮我家”、“环保小制作”、“争当环保小卫士”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动脑,运用劳动技术、绘画等手段制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装饰品。在葛洲坝综合实践活动课成果展反应能力、审美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等,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2、内容二“寻找葛洲坝人的足迹”。

这一课题来源于葛洲坝学生特殊的家庭环境。我校位于宜昌市葛洲坝,紧邻三峡工程,我校千余名学生都是“三峡世纪工程”建设者的后代。工程的设施、施工技术人员、当地的风土人情等都为本课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广泛的社会资源。20xx年10月15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科研课题组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寻找前辈的足迹,了解葛洲坝人为祖国水利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到了葛洲坝人曾修建的大坝、大坝的所在地、大坝修建的时间,坝长、坝高、大坝水利发电装机容量、年发电量、大坝所在地的风土人情、建大坝时的趣闻或感人事迹,与大坝有关的实物、图片等。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动用了身边可利用的调查手段:

⑴访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人、朋友,或让他们帮助查找资料;

⑵访问知情的相关人士;

⑶查阅书籍、报刊杂志;

⑷网上查询;

⑸让老师帮助查找等。在课题的实验与研究中,学生把收集到的信息有的制成表格,有的在日记中记载,有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了调查报告。通过此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0xx年2月,在葛洲坝综合实践活动课成果展示中,六年级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寻找葛洲坝人的足迹”获报告类一等奖,学校被评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实验与研究先进单位。

另外,在进行第二个内容“寻找葛洲坝人的足迹”的实验与研究时,第一个内容仍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进行。20xx年2月,葛洲坝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中,我校的手工制作有8人获一等奖,6人获二等奖,8位教师获优秀辅导奖。

3、内容三“走进三峡,感受三峡文化”。

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三峡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三峡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它不仅包含有数千年历史长河里沉淀下来的古老文化遗存,还包含有现今三峡建设者所创造的新文化。作为地处宜昌,三峡建设者的后代,他们对三峡有着浓厚的感情,他们更愿意亲近三峡、走进三峡、感受三峡地区的呼吸和脉动。随着第二个内容的深入,学生对三峡文化有了浓厚的兴趣和愿意探究的愿望。为此,第三个内容“走进三峡,感受三峡文化”便应运而生。围绕此内容,政教、少先队组织学生参观“三峡大坝”,游览“三峡风情园”,感受农家生活。学校语文教研组在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基础上,努力挖掘三峡区域的诗词文化资源,提出了“三峡诗词文化探究”的课程开发方案,此研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在实践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审美素养。通过此内容地开展,有效利用了本地区域文化,将区域文化资源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机结合起来,发展了学生动手、动脑、收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实践体验和搜索、记忆中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下一步实验与研究工作打算

1.进行阶段实验与研究工作总结,撰写阶段实验报告或实验论文。

2.挖掘新的社会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例如:开展长江水污染调查;长江鱼类资源扫描;宜昌土特产概况调查等。

篇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导致了学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笔者曾对绍兴市的普通高中和市直初中发放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多数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长就是一“光杆司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活动课程流于形式,教师的专业成长滞缓。

面对挑战,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深入学校,边调研边改进,且行且思且指导,逐渐走出了一条典型引路、课题引领、成果推广、课程推进的综合探索之路。

一、菜单式教研与典型经验的推广

(一)以主题清单的形式实施教研活动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我们组织区域内的骨干力量开发、制作主题式清单,如《如何选择、确立研究性学习课题》《制订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调查研究类课题的确定》《科学实验类课题的确立》《项目设计课题的选择》《综合实践活动材料的整理》《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进行文献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结题报告撰写的方法与技巧》《展板的制作》《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学生成果存在的问题及要求》《综合实践:从活动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等20多个系列专题陆续完成,并以PPT的形式放在学科网上或打包发给教师,供教师选择与参考。组织教研活动时,或先进行专题讲座,或先有针对性地上示范课,灵活安排,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就能让教师去领悟、去思考,并转化为行动。实践证明,主题式菜单既有较强的专业引导性,又具有较好的实践操作性。

(二)以现场会的形式推介典型经验

近年来,新昌中学、嵊州中学、上虞中学、绍兴文理学院附属中学、绍兴市柯桥区华舍中学、诸暨市江藻镇中等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能否把名校的资源利用好,是我们考虑开展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我们先后多次举行专题教学研讨活动,及时发掘、整理区域内名校的成功经验,并适时推介,以便起到较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这一做法也受到了一线教师的欢迎。

1.学生课题确立推介会

学生课题确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开门之作,绍兴市每年都要举行课题确立专题教学研讨活动。例如,2012年新昌中学高一共16个教学班同时开设学生课题确立观摩课,全市80余位初、高中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自主参与学生的课题论证,现场感受学生研究小组在课题确立过程中的精彩演示和激烈答辩。从实际效果来看,与会教师能积极参与其中,不少教师即兴对学生的课题进行了热情洋溢的点评,既为学生的研究和结题指明了方向,也使自己今后开展教学活动有了较好的思路。

2.“五步研修法”推介会

“五步研修法”在绍兴市柯桥区华舍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最为典型,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及时组织区域内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总结并推广华舍中学的经验。“五步研修法”具体如下:

第一步,课前上传教案。指导教师在上课前三天上传对学生探究问题(课题)的指导教案,研修团队在网上点评修改。

第二步,现场听课并录下上课视频。

第三步,课后网上评课。听课教师将评课意见发到网上。

第四步,指导教师提炼课后反思。

第五步,指导教师综合团队经验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指导。

“五步研修法”较好地突破了综合实践活动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这一瓶颈,又采用“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整合”的形式较好地开展了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

3.特色资源开发推介会

近年来,全市已经组织了600余人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联合观摩活动。例如,上虞中学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在办学理念与特色活动课程、特色活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特色活动课程资源建设、特色活动课程建设等方面实践成果丰硕,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就组织全市专业教师听取该校的专题介绍,参观该校的创意实践中心(含卧龙工场、创意实验室、青瓷坊、艺术视窗),并参与到学校开设的“创意水火箭”“创意多米诺骨牌”“越窑青瓷”“撮花”“电子控制技术与应用”“工程制图”等32门特色课程的教学展示中。教师们边观摩边探讨,对学校从特色活动到特色活动课程再到特色活动课程群所做的工作和所取得成绩表示由衷赞叹。联合观摩活动对区域内学校的学科建设有着较强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此外,我们还组织校外小农场、校园小工场、校园科技创新基地等多场推介会,与会教师均表示颇受启发。

二、学生成果点评和展示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后形成的学生成果可以参加由市、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评比。我们结合评比开展优秀学生成果的点评和展示活动,并以此带动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一)点评学生活动成果,提升成果质量

对获得绍兴市一等奖的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我们每年聘请专家开展现场面对面专题点评活动:先让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阐述探究的过程、收获和遗憾,并接受点评专家的询问;然后点评专家对学生成果进行具体的分析,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和努力的方向;接着点评专家解答学生的疑问;最后进行现场互动,参与不同课题研究的师生均可以相互提问,相互探讨。

经过点评,参与学生和指导教师进一步掌握了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的撰写格式,明确了调查报告、科学实验、教具学具设计、小发明小创造等不同类别学生成果的具体要求,尤其是对如何突出学生成果的新意、如何提炼学生成果的地方特色、如何开展学生成果的后续研究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努力的方向。经过修改和完善,学生成果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连续四年每年获得五个以上浙江省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评比一等奖。

学生成果的点评活动,也是学生成果的展示活动。随着评比影响力的扩大,送评的学生作品越来越多,参与的学校越来越多。点评和展示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关注学生成果,催生教师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我们的回答是和学生一起成长。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等开放性学习活动,获得大量的原始素材和初步的思考,而这恰好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获得课题灵感取之不尽的源泉。几年来,我们通过典型示范、专家讲座等一系列主题教研,积极引导教师把学生研究成果和教师科研成果有机结合起来。

绍兴市江藻镇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江藻镇的主要支柱产业是冬季草莓的种植,学校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开辟了校外草莓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田间,亲身体验,所谓“田间是课堂,父母是老师”。该校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如《江藻镇中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的实践与思考》《冰冻低温对草莓产量的影响及预防探究》《草莓种植我当家》等多次在省、市评比中获奖。该校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七年级校本教材〈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的市级规划课题并获奖。

此外,绍兴市柯桥区华舍中学的学生成果《草根科学小实验》与指导教师的《草根科学小实验促进科学课的研究性学习》研究课题、诸暨荣怀学校的学生成果《这个冬天因你而不再寒冷――诸暨市荣怀学校“爱心捐物”公益实践活动纪实》与指导教师的《学校德育载体的有效开发与思考》研究课题,均成功实现无缝对接,教师的科研水平、指导能力得到提升,而且有了较强的职业归属感和成就感。对教师而言,带着课题开展教学和指导已渐成习惯。

三、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实践类选修课程,它注重体验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创新性和生成性。如何加强对实践类选修课程开发的指导?如何从区域层面来推动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程的建设?我们的办法如下:

(一)开发通识读本

我们为区域内的初、高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通识读本。我们以绍兴市中学生取得的浙江省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一等奖成果为案例,解剖、分析学生如何开展社会调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解决方案,让初学者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路径和研究性学习成果撰写的基本方法。同时,我们以课题的方式进行通识读本的开发,课题组围绕实践类选修课程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等举行研讨活动,统一思想,统一体例,然后分头编写,初稿完成后,即下发到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手中,供教师们参考。

(二)提出指导与实施建议

通识读本只是一个参照,提供给师生的只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案例、基本知识、基本技巧,随着调查活动的展开和深入,参与选修的学生会不断生成新的课题,并开展新的探究,形成新的结论。对此,我们给出了指导与实施的多项建议。

1.教学指导建议

(1)课时安排。每周一课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同时,利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掌握第一手资料。

(2)教学方法。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堂上旨在解决调查中碰到的问题、必要的方法指导和成果的交流、展示等。

(3)指导教师。学校既可以指定本校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也可以聘请家长、社区专业人士等担任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全面负责课程实施的方案设计、理论教学、活动实施与管理,帮助学生提出课题,确定研究范围、内容、方法与方案等,指导学生合理有序地安排实践探究过程,撰写研究报告。

2.评价建议

(1)记录。为每个参与活动的学生或小组建立调查活动记录本,记录学生在活动中搜集的数据、照片、活动感受等资料,也可以指定专人进行分类整理,整理如实物模型、各类证书等。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越翔实、越丰富,对学生结题报告撰写的帮助越大。

(2)展示。创造一切条件,及时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是实践类选修课的特色之一。展示的方式有:班级成果交流、宣传橱窗展览、专用教室陈列、校园节日展板展出、专利申请、区域点评和答辩、学生成果的发表和经济开发。指导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散或集中进行。

(3)学分。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要有活动记录、总结或报告,要有反馈评价,要经过同学互评,并由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审核认定学分。

3.选修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再开发建议

(1)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社会调查可充分利用学校传统活动和资源,就近取材。如校园的常规活动(毕业典礼、烧烤、远足、家长会、考察)、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国庆、元旦、春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主题教育(环保、安全、心理健康、人防、禁毒)、志愿者服务活动(义工、校园义卖、爱心捐助)等,其中的许多活动均可让学生适时参与其中,并开展调查、探究活动。

(2)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绍兴市可供选择的地方特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如特色产业资源――轻纺、袜业、珍珠、领带、黄酒等产业;名人资源――绍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鲁迅、的故乡,乡贤、名人辈出,他们或在当地办学,或执教,积淀出独特的名人效应;地方文化资源――戏曲(越剧、绍剧)、绍兴方言、民俗、历史古迹、书法等等。选好方向,周密计划,收获一定是丰富多彩的。

(3)学会利用家长资源。家长是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一是家长文化层次丰富;二是家长有专业特长;三是家长有社会活动资源。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帮助学生确立调查课题和开展调查研究,甚至可以让家长直接参与到整个调查研究的活动中来。

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要接受一些必要的理论指导外,还要走出校门,参与社会调查,课程时间的跨度可能会更长,所以教师要利用一部分课余时间,充分做好预案,并落实到位。

四、收获和体会

十个完美的想法,不如一个不完美的行动。通过几年的努力,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域常态实施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和执行,其中三个层面的变化是明显和直接的。

一是综合实践活动越来越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尤其是参加社会实践、开展调查研究的学生,认识更为深刻,他们关注社会,学以致用,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一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屡屡被各类刊物录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增强了。

二是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和课程开发力的提升。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仅仅是指导者,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这有利于促进教师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转变。选修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实施,让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和教材编写的基本方法,促进了专业水平和课程开发力的提升。如新昌中学开发的“科技与创新”、诸暨中学开发的“三探珍珠”等成为了浙江省精品课程,绍兴市高级中学开发的“绍兴地方文化・十全食美”、上虞中学开发的“越窑青瓷”、嵊州市长乐中学开发的“楹联书法的临习、创作与实践”和“高中生社会调查方法”等均成为绍兴市精品选修课程。

篇8

一、旅游资源分类与开发方法

纵观学校了解较多的旅游景点资源,按照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划分,可以分为“历史古迹景点、科技生产教育、生态保护教育、大型主题乐园和职业体验教育”五大类。历史古迹景点类的春秋游代表资源有番禺宝墨园和岭南印象园等。科技生产教育类的有广州啤酒厂和广东科技中心等。大家比较熟悉的广州海洋馆和南沙百万葵园等旅游景点则属于生态保护教育类。最受学生欢迎的要数大型主题乐园类,主要有长隆欢乐世界和长鹿农庄等。此外,星期八小镇等旅游资源属于职业体验教育类,也深受学生的喜爱。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领域主要有上文提到的四个。课程指导教师可根据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与课程学习领域进行配对。例如属于职业体验教育类的“星期八小镇”景点,指导教师可以把活动放进“研究性学习”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两个学习领域中。

案例一:《走进星期八小镇》春秋游主题探究活动。活动前指导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通过网上搜索或采访职业劳动者的方式,分别了解职业的“职业名称、岗位职责、服务对象、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等方面的知识,继而填写好了简单的《服务岗位工作计划表》,预设好服务体验的困难与解决方法。学生以探究小组为单位,在亲身完成职业岗位服务任务后,邀请服务对象对自己的服务岗位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活动最后阶段还安排了职业岗位服务体验分享会。

二、运用课程实施方法开发春秋游

在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的基础上,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法,包括“探究主题引领、细分研究课题、按步分段实施和渗透学法指导”,能使春秋游主题实践活动更符合探究性学习的要求。

探究主题引领。一个完整的综合实践主题探究活动并非一两个课时就能完成,它需要学生经历足够的研究时间和过程,才能进入探究活动的角色和状态,体会探究的乐趣。学校组织的春秋游活动多为半天,约4个课时。以春秋游为载体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也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题引领就是春秋游实施的好方法。指导教师可以把春秋游户外活动作为整个主题探究活动的一部分,以实地考察、亲身体验等学习方法来开展。值得一提的是,活动主题的命名可用上“关于……的研究”、“……知多少”、“走进……”等类型来表述,例如利用广东科技中心和百万葵园开展春秋游活动,就可以开发出《走进广东科技中心》、《百万葵园知多少》等探究主题。被赋予探究主题的春秋游活动就更有研究性学习的味道了。

细分研究课题。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整理问题以后,确立研究子课题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到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这也是与过往单纯以户外游玩为目的的春秋游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当学校所有年级学生都选定同一个旅游景点,开展同一个春秋游主题探究活动时,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水平差异,以年部或年级为单位分配子课题研究任务,并适度提高或降低探究要求。另外,高年部的学生由于学习能力较强,可以在教学班内以研究小组为单位承担所有子课题研究任务。细致划分和合理分配春秋游主题探究活动中的每一个研究子课题,可让每一位学生明确自己的探究目标和任务,保障探究活动按照预设方案顺利进行。

案例二:《我与海洋生物有个约会》春秋游主题探究活动。广州海洋馆作为生态保护教育类景点,需要指导教师在活动准备阶段给予学生充分的提问空间。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最终确立了五个研究子课题,包括“展馆历史发展、展馆结构布局、展馆生物品种、展馆功能设施、展馆工作人员”。接着,学校统筹和分配了子课题研究任务,其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围绕“展馆生物品种”这一研究子课题,通过跟海洋生物合影的方式,记录展馆内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并用笔记本记录下这些海洋生物的名称。而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则根据自己的探究兴趣,自主选择了不同的研究子课题。

篇9

一、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1、开发学校资源。

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中午休息时间和下午放学时间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

2、开发社区资源。

一是与生活区挂钩,定期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二是与某些机构挂钩,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三是与青少年校内实践基地挂钩,定期带领学生参加学习、活动。

二、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在时间安排上,我校主要利用双休日的弹性安排和每周2课时研究性学习时间的固定安排相结合,尽量体现新课程的计划性和灵活性。

在选题上,我们提出“三要”。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本校实际;课题范围要小,切入口要小;要可操作,易结题。例如:《我们的学校》《请到我家来做客》《访问居委会》《从学校周围看身边的污染》《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的调查与研究》《我和神舟一起飞》等课题的确定,都是贯彻了这样的原则,在操作性方面占了优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

在组织形式上,我们以班级或小组专题性研究为基础,逐步走向打破班级、同一年级以相同或同类兴趣为基础编成活动小组,主要以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探究为基本形式有序开展活动。

基于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学习活动方式,我校倡导学生把生活中最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课题进行研究,鼓励学生亲历实践、深度探究。例如,五年级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确立了《小学生的近视原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性课题,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他们到因特网、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尽管有关近视成因的资料不是很多,但却获得了许许多多有环保、绿色种植方面的资料和知识。这些同学说:“我们的课题研究虽然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但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使我们获得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六年级一班开展的《我与神舟一起飞》活动,他们不仅了解了“神六”的外形、特点、构造等,还进行了模拟发射、设计飞船等环节,通过一系列的环节,学生对宇航知识都有了深刻的了解。我校是体育传统学校,特别是排球,更是我校的一大亮点,五年级一班举行的《趣味排球》更是有意思,吸引了很多人。活动中,不仅有知识更有有趣的活动,可以说,整个活动是集趣味性、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的,这个活动还在市综合实践活动课评比中获得了二等奖。

目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设立了多个研究课题,学生们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进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可贵的是,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课题自己定、方案自己写,学生们自动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学习的领域拓宽了,视野扩大了,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了;自主活动、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学生的自主性被唤醒了,创造性被激活了,还培养了他们踏实认真、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形成了亲近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三、劳动技术教育常抓不懈,形成常规。

我校的劳动技术教育以课堂教学与兴趣活动为主,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劳动技术方面,我校以培养学生“学会生存、提高劳动能力”为目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展开《从学校周围看身边的污染活动》。同学们通过看、查、问、访、写等活动,知道了学校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特别是学校门口小店多,一到下午放学更是摆满了小摊子,很多学生在小摊子上买东西吃,一次性的碗筷随处可见,既不卫生又污染环境。通过活动,很多同学都表示以后坚决不在摊子上吃东西,还说要做好其他同学的工作,为学校的卫生做点有益的事情。

四、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要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综合知识与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篇10

一、加强理论学习,明确课程涵义。

教师是课程的主体之一,实施新课程,教师培训要先行。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课程,对于这门新兴课程,教师们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同以往的劳技课、活动课相混淆。为使教师能清楚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背景,它的性质与特点,目标与内容,实施与评价等相关内容,我们首先组织了全辅导组教师的学习培训,认真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及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资料中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辅导材料,学习培训使教师们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围绕四条线索进行,即学习者与自然的关系、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与文化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知道了课程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以及课程所要求的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教师们对新课程内涵有了全面的了解,认识到课程的实施,能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学习和培训为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下了较为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作好了师资储备。

二、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顺利实施。

为使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科学、规范、扎实、有效、顺利地开展起来,学校行政一班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分重视,校长在行政会议和教师大会上多次进行课程实施动员,并成立了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人员、教科室人员、教研组长为成员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校长室负责全员的宣传发动,并提供必要的经济保证,教导处全面负责课程的开展及研究工作,定期和任课教师进行课程开展情况的研讨。可以说,领导小组的成立为课程的正常开展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在课程实施之初,因为没有现成的教材体系和指导体系,教师们感到还是无从下手,不好确定较为详细、可行的活动计划,活动内容较为凌乱,在活动的时间,具体的组织开展方面随意性较大。对此,教导处经过讨论研究,首先是统一了备课方案,明确了一定的内容及格式,其次是根据各年级的不同情况,组织教师讨论,制定不同年级的工作计划,讨论活动选题和方案,这样使各年级能针对各自特点灵活多样地开展活动,一方面降低了活动开展的难度,有一定的弹性,另一方面确保了各年级活动的有序进行。在教学工作“六认真”检查时,我们把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备课也纳入检查范围之列。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其他课程有不同的特点,教导处在排课时严格执行上级教育部门的规定,将综合实践课纳入课程安排中,同时明确,有一定的灵活性,任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活动课题的情况,同教导处协调,做到统一与自主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这样,全校上下目标明确,统一要求,把课程实施落到实处。

三、重视过程管理,开展实践探索。

1、注重发掘课程内容。

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培训,教师参加课改的积极性较高,我们要求教师根据本地实际、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制定教学活动计划,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开发和利用广泛存在的课程资源。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强调学科间的渗透,没有现存的教材,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难度,也给教师带去了广阔的空间。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汇聚着师生智慧的一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活”了起来,“动”了起来。如研究性学习课题《白茆塘水的污染与治理》。我们知道,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领域,是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习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探究的过程,它对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白茆塘水的污染与治理》课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通过实地观察、取样,调查、访问、资料搜集等手段,收集了大量的事实资料,并撰写调查报告,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向社会发出呼吁。该课题研究方案获苏州市一等奖,并做了交流。此外,还有像《废旧电池的危害及合理回收》、《家乡的红豆山庄》、《绿色食品》、《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与研究》、《白茆山歌》、《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家乡的骄傲——波司登》等课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涨,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而且可以深刻理解自然、社会、自我、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除了研究性学习,其他活动内容也都在实践中一一得到有效落实。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我们在操作中注意时间的保证,师资力量的保证,同时对不同年级分别要求,中年级以学习信息技术为主,着重学习必要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能进行文字输入、进行文本处理、上网查找资料;高年级则要求在已有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其他实践领域,进行信息的搜集与分析处理,操作要求相对要求熟练。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过程,以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并形成良好技术素养。我们结合学校的打扫除活动、简单的种植、养殖活动、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科技活动等,强调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体验性学习、操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强调手脑结合。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立足开发校内资源,充分挖掘校外资源,开展一系列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如开展校内中队值日,安排小警员、开展红领巾广播等。到校外进行义务宣传,培养活动能力;去烈士陵园扫墓,继承烈士遗志;去波司登集团参观,了解工人劳动情况;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为他们服务,为他们表演节目等,了解老人的生活,懂得要尊敬老人。

综合实践课程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等,对此,学校结合“大阅览”课题研究,营造书香校园,开展“好书推荐会”、“故事大王比赛”、“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等活动;结合“山歌文化”课题,学校开展山歌文化艺术周、艺术节活动,康博少儿山歌艺术团进行演出活动,评选校园“十佳小山歌手”,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主题活动,这些极为广泛的活动,几乎班班都有开展,人人参与其中,大大丰富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2、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和其他课程一样,学校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同样加强教学研究,探索如何有效地进行主题活动,也定期举行教研活动。只有通过教学研究活动,以鲜活的实例剖析,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深化,促进教师对活动的设计、组织及实施更趋合理化,从而克服随意性。

在课程实施初期,教导处就组织骨干教师及相关学科教师进行专题讨论,集思广益,确定一些适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本地区实际的活动课题,明确大致的活动思路,供不同年级的教师参考。此外,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定期组织专题学习讨论,提高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教导处多次组织辅导组的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如一位教师上“眼睛的保健”,开课教师确定了主题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相应的内容,同学们相互合作,齐心协力,通过上网搜集资料,到各班调查实际情况,下发师生问卷,结果在课堂上师生结合多媒体技术,以具体的数据统计,生动的事例,完成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眼睛保健课。这样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同时也切实教育了广大师生,注意用眼科学,用眼卫生,保护自己的眼睛。在教育局教研室来校的一次教学检查中,一位教师上了“绿色食品”一课,同样发挥了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到超市去寻找,到网上去搜集,理论结合实际,使学生对绿色食品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达到了培养能力,关注生活的目的。

3、深入反思加以调整。

随着课程的实施,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我们发现在活动中存在一些困惑和误区,主要是教师怕上综合实践课,甚至干脆占用,上成其他课。原因主要有:

(1)教师对课程从理念上还未真正把握,或仍视为单纯的活动课,或等同于学科课程。

(2)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该课程实施还未匹配,或一包到底,或觉得无从着手,业务素质不够。

(3)现有对教师的评价仍强调学科教学质量,对课程实施带来影响。

(4)考虑到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因素及其他社会原因,给课程实施带来难度。

要走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误区,必须进行深入反思,明确努力方向:

(1)要切实转变观念,要让教师站在未来人才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课程的实施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

(2)要积极拓展外部环境,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活动开展的有利氛围。

(3)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办法。

4、加强课程评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