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特点范文
时间:2023-05-28 09:4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诗歌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古筝;演奏技法;创新特点;表现意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加速发展,促使了古筝艺术的空前繁荣,时代的发展需要古筝具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力,促使古筝演奏技法进入一个多元化创新的时代,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趋势,从而为音乐表现服务。现将其革新特点略述如下。
1 演奏长音新技术的出现
从演奏方式看,由于古筝属于弹拨类乐器,其特有的乐器属性决定了其演奏短音容易而长音较难,八十年代之前的古筝演奏技法中,长音效果的出现主要是通过调整短音出现的频率即摇指和托劈来实现,但这两种长音技术各有弊端,使用摇指技术时,由于古筝的面板是弧形的长方体,所以在演奏不同音区的长音时,需要及时调整手腕的高度与指甲触弦的角度,从而避免频率不均或者断音的情况。而在使用快速托劈技术时,对演奏者的大指的控制能力和耐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否则就会出现“断”和“卡”的情况,音色也比较高亢硬朗,极易出现杂音,不易奏出婉转的旋律。而轮指技术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些弊端,由于轮指是通过几个手指之间的快速协调的弹奏而产生长音效果,这就使其频率能够任意的调节,演奏长音的耐力更加的持久,并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古筝长音的音色问题,使其更加趋于饱满,圆润,自然和松弛。
2 单手分离弹奏能力的增强
所谓单手分离弹奏能力,即是将一些两只手同时协作配合才能完成的古筝演奏技法用一只手独立完成。例如,轮弹和摇勾技术,轮弹是低声部持续长音高声部单音,摇勾则是高声部持续长音而低声部单音,使在一只手演奏的情况下,能够演奏出两个声部的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另外一只手,为其取音与做韵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也为音乐的多声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例如王中山创作的《云岭音画》第三段“恋歌”中最后的一部分左手轮弹新技法的使用。三个声部的同时进行,有两个声部长音轮指技术的完美呈现,将苗家少女少男们对歌时缠绵的依恋之情刻画的入木三分。再如,单手独立演奏泛音技术,是用同一只手的小指轻触泛音点的同时大指或者食指弹弦,改变了以往双手协作才能完成泛音技法的状况,同样为另外一只手进行取音和作韵提供了条件。使得以往演奏泛音的时不能弹奏其他任何技巧的状态得以改变。如王中山创作的古筝曲《云岭音画》第一部分“晨曲”中.对该技法的使用,增强了乐曲的整体画面感,给听众呈现出一幅苗家山寨清晨特有的美丽景象。
3 参与发音部位的增多
所谓参与发音部位可以分为演奏者和古筝两个方面去解释,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演奏技法中,无论是左右手的弹弦技法,做韵技法,还是特殊音响方面,其发音主要是通过演奏者的手指与古筝的琴弦的相互作用而产生音与韵,而进入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参与发音部位大大增多,从演奏者的角度来看,不仅仅用手指来参与发音,而且用手的各个部位的各种不同状态来参与发音,包括手掌,手背,手臂,手肘等,从被演奏的古筝的角度来看,琴弦不再是古筝参与发音的唯一部位,古筝的筝首,面板,背板,扳手也参与其中,例如在乐曲《幻想曲》中,作者巧妙设计的两段用手拍击琴盒和琴弦等一系列特殊音响的段落,刻画出湘西少数民族载歌载舞欢腾的场景。作曲家与演奏者极尽可能的通过古筝的各个部位与手以及外物的相互结合创造出符合其创作意图的各种声音,促使了新的演奏技法不断涌现,为其作品服务,出现了借助外物参与发音的特殊奏法,如利用琴弓拉奏筝弦等,甚至还有古筝本身就不参与发声的演奏技法,例如:拍手等,这些都大大的丰富了古筝的特殊音响效果。
4 演奏手指间技法趋向平衡
在八十年代之前的演奏技法中,主要用大指、食指及中指完成各种技法的演奏,且手指的组合也不外乎中指与大指,食指与大指等的组合,无名指除在琶音的演奏中被用到外,很少发挥作用,因而使得古筝演奏手指间技法发展不平衡。这在演奏很多新创作乐曲的快速乐段时,传统的演奏技法中的指序的组合方式己无法满足演奏要求,而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被广泛运用到现代筝曲演奏的“快速指序”技法使无名指的演奏地位得以质的飞跃和提高,进而促使手指的组合也打破了原先的传统,各个手指间的组合被充分利用起来了。使得指序的组合方式及数量产生了质的飞跃和迅猛的裂变,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众多指序组合形式为我们的演奏提供了宽松的选择余地。在一些乐曲中,更出现了小指也参与取音,完成复杂的演奏技巧,从而使手指的潜能进一步挖掘,手指间技法趋向平衡。
5 双手取音技术趋向平衡
在八十年代前的演奏技法中,左手的演奏技巧虽然从仅在琴码的左侧“作韵”发展到可以在琴码的右侧取音,左手的演奏地位不断的提升,但依然处在“右主左辅”的地位,但是到了八十年代后,由于左手带上了义甲,不仅使双手的音色达到了平衡和统一,而且为右手技术的左手化,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左手的快速分指,快速勾托抹托以及左手摇指轮指,左手的快速指序,左手的独立演奏泛音,左手的音型化伴奏等,使左手的技术表现有了质的飞跃,从而使左右手在取音方面的演奏技巧趋于平衡。例如王中山创作的《溟山》中大篇幅的运用快速指序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左手的演奏当中去,使左手的快速演奏技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双手取音技巧趋向平衡的典范。
6 左手做韵技法的缓慢发展
八十年代以来的左手做韵技法的创新和突破是比较缓慢的,但是在技法上还是有所变化,左手揉按弦技法改变了原来的“一音一揉”“一音一按”的传统,出现了同时揉按双音甚至多音的演奏技法。在八十年代后创作的现代筝曲中,借鉴了传统筝派的做韵技法,出现了突破十二律体系的做韵技法,这种观念无疑也是一种创新。
由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古筝演奏技法朝着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篇幅所限,以上只是比较粗浅的总结了革新演奏技法的主要特点,并不能涵盖全部。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演奏技法的创新是为不断创新和适应时展的现代筝曲创作而服务的,而不断创新的现代筝曲又为演奏技法的革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创新演奏技法的出现,增强和丰富了现代筝乐的表现空间,为现代筝乐的创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持和动力。由以上六点创新特点可以看出,革新演奏技法带来了现代筝曲音乐表现的优势,即旋律织体的丰富化,特殊音响的多样化,取音能力运指速度的提高和视觉效果的新颖化,但在演奏技法日益创新的同时,也使现代筝乐在表现音乐中出现了有声无韵,有快无慢,有动无静的弊端,并出现了一些无视音乐表现内容的“炫技”筝乐作品,如何能够将古筝的传统音韵与日益革新的现代技法完美融合,这就要求我们古筝的演奏者和创作者权衡利弊,扬长避短,使现代的革新技法能够更加科学合理为古筝的演奏和创作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古筝艺术能够健康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丘霁.论筝技法的分类及其演变[J].中国音乐,2004(04).
[2] 李晗.谈古筝演奏技法的创新与发展方向[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04).
[3] 乔荞.当代古筝演奏左手新技法一瞥[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2(04).
[4] 闫爱华.简论古筝的模拟音响效果及演奏手法[J].人民音乐,1996(04).
篇2
2.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练习仿写现代诗。
3.积累有关诗歌的名言。
一、回顾所学,导入新课。
1.同学们,第三单元主要学习的是什么?(现代诗)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想一想:现代诗有什么特点?(有节奏感;蕴含丰富的想象;饱含真挚的情感。)
二、学习“交流平台”。
结合本单元的诗歌,归纳现代诗的特点。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这些古代文人你都认识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看看你对他们了解多少。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屈、渊、孟、甫、韩、愈、禹、锡、仲、龚。)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1.(1)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分析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会如何描写颜色。
(2)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2.读一读,注意节选诗歌的加点部分,说说加点的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1)请你在学过的课文中再找出几处运用排比手法的句子,并与同学们交流、品味,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
(2)仿写练习:请你运用排比手法写一首小诗。
五、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
2.学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描写诗歌特点的。
(1)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谈诗美)
(2)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谈诗的节奏)
(3)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英国]华兹华斯(谈诗歌创作)
3.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诗歌的名言?请在全班交流。
(1)诗歌是一团火,在人的灵魂里燃烧。这火燃烧着,发热发光。——[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2)和谐是诗的语言的生命。——郭沫若
4.读了这些诗句,你明确诗歌的特点了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现代诗,了解了现代诗的特点,认识了八位古代文人,并尝试仿写现代诗,积累了有关诗歌的名言。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多多积累和摘抄现代诗,体会现代诗优美、简练、富有节奏的语言艺术特色。
篇3
一、狄兰•托马斯与现代主义诗歌
狄兰•托马斯生活于动荡的年代,当时社会矛盾较为突出,简单的语言已经无法有效表达出人们内心的情感,这就是西方现代语言的危机。人们的思想情感不能通过语言得到有效的表达,这加剧了社会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主义诗人开始探索新的语言形式,狄兰•托马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诗人的创作过程中,文字直接决定了诗人的风格特点。就如同画家作画,同样的对象在不同的画家眼中有所不同,能画成不同的作品,诗人也是如此,诗人的语言风格体现于文字中,如何有效组合普通的文字,在其中选择更为贴切的词句尤为重要。对于超现实主义诗人而言,其语言特色就是打破传统逻辑思维和道德约束,将人们的内心世界通过新颖的语言表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奇特的语言魅力。狄兰•托马斯的诗歌在节奏把握方面十分到位,人们在读他的诗歌时能够感受到氛围及语调的变化。狄兰•托马斯也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他将丰富的想象力和充沛的情感通过诗歌形式表现出来。狄兰•托马斯主要采取重复性诗歌表达技巧,以此将所要表达的内容不断推向。例如在诗歌《穿过绿色茎管催动花朵的力》中,狄兰•托马斯就采用这种表达技巧,将生命循环的规律以及凄怆的生死别离表现出来。
二、狄兰•托马斯诗歌的语言特征
1.词语实体化狄兰•托马斯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技巧,形成了新颖的诗歌体式。他像艺术家一样通过语言创造艺术,寻找表达的新途径,他通常组合没有逻辑关联的词语,在词语跳跃的过程中将读者带入唯美的境界。狄兰•托马斯在诗歌创作中运用非理性的方式,颠覆了传统语言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界限,用语言取代实物,表达出超越实物的境界。他笔下诗歌不是单一的语言形式,而是语言与旋律的结合体。例如诗歌《我折断的这片面包》充分利用了神话传说中的诗歌特色,将神话故事融入诗歌中,不仅表现出了诗歌的魅力,还赋予诗歌以故事性和生命力,使原本单一的诗歌生动起来。语言不仅是一种媒介、一种传播工具,它也有自己的灵魂、生命力。通过狄兰•托马斯式的诗歌,人们可以明确地感受到诗歌文字的与众不同,语言表达不再软弱无力,不再像玻璃一样透明,反而成了彰显人性的镜子,能够反射世间的美好,让人们看到镜子中美丽的自己,看到自己心中内在的美。2.注重语言修辞形式修辞只是语言表达的方式之一,在所有文学作品中都可以运用,在诗歌中运用修辞手法能让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增强诗歌的形式美和内在美,因此在诗歌创作中需要注意修辞手法。在诗歌创作方面,狄兰•托马斯同著名诗人庞德一样,他们不会通过理性的思维评判事物本身,更注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他认为诗歌应该具有多彩性,将静态的语言与动态的旋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诗歌的动态魅力,通过色彩、音响、旋律将诗歌表达出来,而不是以单一的逻辑思维,情感因素是诗歌语言的根本。为了表现出诗歌的文学色彩,狄兰•托马斯在《我切开的面包》中同样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例如排比、拟人、重复、尾韵等。这些都成为辅助元素,使他的诗歌更加生动迷人。例如他在诗歌《致你及他人》中写道“窗户倾如他们的心扉”,在诗歌《你的痛苦》中写道“你的痛苦是弦上的音乐”,从这些语言中可以看出诗人美妙的想象力以及丰富的情感。3.个性化语言个性化语言是语言创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诗歌特色的基础。个性化语言是狄兰•托马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诗歌创作中的独特之处。诗歌语言实体化也是狄兰•托马斯诗歌创作的主要形式,想要将诗歌语言实体化就需要充分了解语言的形式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客观实物的约束,打破客观存在物体的界限,让诗歌不再受语言规律的束缚,拓展语言的空间和表现方式,让读者产生共鸣。注重运用诗歌的形式因素是狄兰•托马斯在创作诗歌时一贯强调的,只有强化形式因素才能淡化语言的单一性和指示。形式化的表现方式能让诗歌表达更加直接,同时消弭对客观现实的冒犯以及由其导致的争议。在诗歌创作中,狄兰•托马斯还通过语法变异等形式表现出反逻辑、反理性等思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诗歌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使诗歌表现形式趋于单一,大部分诗歌不再像先前那样优雅,更多偏向直观的描述。正如著名诗人巴赫金所说,想要建立乌托邦式的诗歌风格,需要摒弃事物的本身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诞生新型的诗歌。
三、狄兰•托马斯诗歌中的语言张力
篇4
《春》作者以新奇的比喻、清新流畅的语言赞美春天,想象春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以及春天里的人,细腻的感官描写,以及对景物独到的观察、典型景物的选择均有高妙之处。
《济南的冬天》则像讲故事一样充满沧桑感、动感。描写景物着眼于景物特征,“响晴”算是济南冬天的总特征吧,作者先从总体上把握济南特点,然后揭示济南的地理特点,山暖和而安适,水绿盈盈的,写出冬天济南的独特魅力。
《夏感》则抓住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征展开,“热烈”即麦浪翻滚、热风浮动,“紧张”农民忙着打麦子,忙着给秋苗施肥。“急促”指田间禾苗、麦子、玉米高粱,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写景着眼于景物细节,书写生动,概括有个性,角度新颖,见解独特。
《秋天》以叙述笔触为诗,语言清新婉丽,秋天“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转换景物角度,由景及人,脉络分明。诗歌语言的韵律美、和谐美可见一斑。
《古代诗歌四首》书写春秋之景,想象或宏阔,或清丽,展现了不同风格的诗歌特色。或是秋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或是春天,“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好课文就是写作的好范例,学习本单元,就是要模仿这些经典文学作品来尝试写作的乐趣。如何才能写好景物类文章呢?
其一,要静心观察,细心体悟。春天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春意表现在一草一木上。只有细心观察,方有独特的审美体验,才能做到描写到位,表达生动。“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才是典型的秋景嘛,撒网捞起的树叶,这是秋天最美的一片叶子。
其二,要抓住景物特征来写。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色,一个季节有一个季节的风情。在作家梁衡笔下,夏天“紧张、热烈、急促”,在曹操笔下,秋天“萧瑟、宏阔、浪漫”。同样是秋景,在何其芳笔下,秋天“清丽、细腻、多情”。这就是说,景物是带有个人独特体验的景物,这样的景物才具有新鲜感、代表性。
篇5
电大论文开题报告系(部):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科:中国现代文学
学生:XXX
指导教师:XX
一、论文研究的来源及意义
对于20世纪90年代初才红遍大江南北的著名诗人汪国真来说,青年人尤其是在校的大中学生,可谓耳熟能详,汪诗因此有一大批忠实的读者。汪诗不仅有青年人的生活和那种明白晓畅的表达方式,而且汪诗更有一种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来自于诗人汪国真对中国宋元以来传统诗歌的那种豁达、飘逸和洒脱的人生哲学的二次创造。诗人汪国真的这种人生态度被现今社会称为汪国真式的人生态度。毋庸置疑,它是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能够让广大的青年人在复杂的生活中得到极大的启迪,坚实理想信心。
本篇论文通过对汪国真诗歌的艺术特点进行研究探索,旨在为广大的文学研究者提供一些肤浅的价值理论,让更多的人广泛地认识并认同这位上世纪盛名卓越的抒情诗人及其诗歌特点,明确汪诗在诗坛上的地位,从而期望有更多的读者和文学爱好者对汪国真及其诗歌添加关注的眼神。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汪国真作为当代一位抒情诗人,他完全不同于闻一多、徐志摩、顾城、舒婷等这些早期中国诗坛上的领军人物,汪国真的诗歌创作阶段比较晚,将近不惑之年才功成名就。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诗歌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政治色彩,用平凡的语言抒发着平凡的人、事、物,朴实无华却隽永深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诗风是难能可贵的,因此其诗歌在广大的读者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尽管如此,现今中国文学界对其诗歌的研究屈指可数,缺少广泛而有力的学术性的研究和探索,而在国外这块广褒的文学土地上,依然没有他光辉的影子。当然,这种现状的产生,尤其多面原因,一是汪诗的影响力几乎只局限于青年人这一层面上,诗歌内容通俗易懂,不需深入体味,因此在创作上不必进行权威的学术解析;二是现今文学界里,诗歌这以文学形式的地位每况愈下,已经处于文学的低潮阶段,其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所以,对于汪国真诗歌的研究,我觉得应该着力加强。
三、论文研究目标
本论文研究目标是:对汪国真诗歌的特点进行探究,凸现汪诗的艺术魅力,进而弘扬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使广大社会认同诗歌来源于生活,却更深层次地反映生活的观点。
四、论文研究内容
汪国真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蜚声文坛的著名中年诗人兼书画大家。汪诗能从平凡的事理发现伟大,从普通的感受中看出永恒,主题昂扬,寓意深刻隽永,表现出诗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学功力。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汪国真的时代背景;
2、关于汪国真创作高峰期的分析研究;
3、汪国真诗歌的特点及研究;
汪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题材上较有针对性、篇幅短小、明白晓畅、精炼而富有哲理、充满了音乐美、诗中小我与大我并存,等等;
4、汪国真及其诗歌在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
五、论文研究方法
分析研究、对比研究、研读归纳研究
六、论文进度安排
20XX年11-12月,收集材料,建立论文大致的框架模型
20XX年1月上旬,完成开题报告并提交导师审批
20XX年1月下旬至2月,写作论文初稿并提交导师审阅
20XX年3-4月,根据导师的意见和建议,对论文进行二次修改完善
20XX年5月,在二次修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最后定稿
七、论文参考文献
01、《诗学原理》,徐有富著,北大出版社
02、《诗歌美学》,谢利文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03、《诗论》,朱光潜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04、《谢冕论诗歌》,谢冕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05、《中国古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06、《汪国真诗文集》,汪国真著,广东旅游出版社
07、《从席慕容、汪国真到洛湃》,杨光治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08、《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09、《汪国真抒情诗精选赏析》,王昆编著,中国妇女出版社
10、《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姜红伟著,黄河出版社出版
11、《新作家文丛》,若冰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12、《现代诗歌创作论》,薛世昌著,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
13、《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美国当代诗歌》,王卓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14、《中国新时期诗歌研究资料》,郭旭辉编,山东文艺出版社
15、《海子作品精选》,海子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16、《郭沫若经典作品选》,郭沫若著,当代世界出版社
17、《徐志摩作品精选》,徐志摩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篇6
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丽代表,在上下五千年的教学中历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古诗词不仅展现了作者的伟大的人格和思想,更是将各个时代特有的文化与精神遗产通过古诗流传至今。在小学教育中,古诗词对培养少年儿童的思想情操与文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多媒体的现代教学环境下,又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各个阶段认知能力的不同。故而在诗歌教育中,更要注重学生的整体特点,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古诗词。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曾提过对小学阶段古诗词的学习要求,和翻译界的“信达雅”中相通,第一阶段要求大体了解古诗的意思;第二阶段是知晓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阶段是明白诗歌的意境与灵魂。而对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往往是只做第一阶段的要求,高年级的小学生就是开始培养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古诗词的意境领悟。下面本文将通过情境创设、
一、运用整合多项资源 创设情境
关于古诗的教学,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话。”
从文字来看,古诗词具有简短精炼的特点,内容上与现代生活也相去甚远,所以,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小学生而言,体味意境和思想情感便存在一定的困难。而这个时候就要通过整合各项资源,为学生学习古诗词构造最好的情境。
刘勰曾说过,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在古诗词教学中,首先应利用音乐和画面等多媒体技术构造情境,将学生更好的带入到诗词本身中的意境之中去,让学生通过这一时空隧道,捕捉到那古诗词千古传递的内涵。其次,教师应该鼓励和带领学生多以阅读,朗诵的形式熟读古诗词,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更好的实现自我体悟和记忆古诗词。
同时,教师也应运用语言,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将古诗词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感悟古诗词内容本身,帮学生更好的寻找生活中熟悉的相关事物,更快的进入诗的意境。拿《寻隐者不遇》来说,可以通过演出情景剧,让几个学生将贾岛游访隐者的一幕展现出来,这对于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是有重要意义的。
二、情与意交融 培养学生学习创造热情
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
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仔细体味诗句,多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感悟文本意义的同时形成自己独特的诗歌体验,同时与自我生活相结合,以人境悟情,以情去显、达到与作者当时的情感共鸣。
诗歌教学完毕后,教师也可根据诗歌特点,鼓励学生根据类似情感体验和意境,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语文基础和生活体验,进行模仿创造,通过自己创造诗歌来完成对古诗歌的体验和诗歌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之后,我们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仿写自己去过的一些旅游景点,通过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将意象凝缩,达到自己撰写诗歌的目的。
古诗词作为古人对事物的思想、哲理的体现,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千百年来的文化智慧结晶。古诗词教学,在让学生汲养古代思想文化的同时,更是教会了学生做人做事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素养,同时,一通百通,间接地打开和提高了学生在绘画、音乐、书法方面的兴趣和素质。
篇7
一、高一阶段,提高兴趣,了解诗歌特点。
对不喜欢诗歌读不懂诗歌的高一新生来说,提高学习诗歌的兴趣是关键的第一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来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1.重视诵读。
诵读是诗歌教学的基本切入点。《新课程标准》指出:“加强诵读涵咏,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的确,学生通过诵读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增强理解,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有时,教师一次深情的示范性诵读就能改变学生对诗歌厌烦的态度。有时,伴着一段温和意境的音乐,学生用和谐自然、悦耳动听的声音将诗文的情调与情思完美展现,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叶圣陶先生曾说:“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感觉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朗诵比赛,朗诵篇目古今中外不限,朗诵形式灵活多样,可配乐,可配舞蹈,可几人合作朗诵,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
2.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中学生都很喜欢流行歌曲,对歌词过耳不忘。其实古典诗歌中有很多也是歌词,只不过是诗人所处那个时代的歌词。许多流行歌曲的歌词意境优美,与古典诗歌的内容、技法都有相通之处。我在进行诗歌教学时,经常引入流行歌曲的歌词,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分析流行歌词的技法、情感,再与古典诗歌比较,寻找共同之处,消除学生学习诗歌的畏难情绪,拉近学生与古典诗歌的距离。比如,柳永的《雨霖铃》描写了恋人分别时的难分难舍,上片通过长亭、寒蝉、骤雨、兰舟等意象渲染了离别时的感伤。下片虚写,设想分别后的情景,再次表现对恋人的依恋,不忍分别。周杰伦的《青花瓷》则通过烟雨、炊烟、芭蕉、门环等意象描摹了一个烟雨凄迷的江南小镇,江南小镇的一位女子婉约、秀丽、素雅,一如美丽的青花瓷,与“我”邂逅却分离,从此“我”陷入漫长的思念与等待之中。通过比较联系,学生兴味盎然,了解了诗歌的内容情感技法,感受到了诗歌的无穷魅力。
高中教材的诗歌编排也是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的,由现代诗歌过渡到古典诗歌。很多学生喜欢写现代诗,教师就应当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并予以指导。要想写好古典诗词,必须掌握一定的平仄、用韵、对仗等基本知识,学生自己去学、去掌握,无疑比老师单纯地灌输效果来得强。教师可以在作文课上读学生的优秀习作,也可以向校刊或报社投稿。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高二阶段,积累知识,掌握鉴赏诗歌的流程、方法。
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熟悉、了解甚至喜爱古典诗歌。在此基础上,以教材中的古典诗词教学为例,引导学生积累掌握有关诗歌鉴赏的系统知识,启发学生体会思考如何鉴赏诗歌。比如,在进行诗歌教学时,一般要先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这就叫“知人论世”。反复诵读诗歌,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描述的画面内容,这叫审视意象,掌握言内意。体会作者在诗词中抒发的情感,挖掘诗歌内涵,这叫把握意境,掌握言外意。教师反复示范,学生自然就能熟知并运用鉴赏诗歌的流程和方法了。还要鼓励学生收集掌握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敏感性,甚至形成“套板反应”。如“月亮”代表着乡愁、别情;浮萍、浮云代表漂泊无依,等等。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归纳古代诗歌常见的流派,作品中抒发的情感,以及常见的表达技巧。比如高适、王昌龄、岑参等边塞诗人在作品中常常抒发征人思乡或渴望建功立业或对战争的厌弃等情感。而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常在作品中歌咏自然景物,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思想。常见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掌握这些鉴赏古代诗词的基本术语,学生就能准确规范的组织语言,对于提高阅读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很有意义。
三、高三阶段,专题复习,整合提高,掌握诗歌的解题技巧。
新课程高考考纲对诗歌鉴赏有两个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围绕考纲,考查题型主要分为六种:(1)分析意象类;(2)分析意境类;(3)分析主旨类;(4)表达技巧类;(5)语言炼字类;(6)分析诗眼类。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回答这些题型的步骤、模式。如炼字类题型,答题模式是:①指出该字;②指出该字在句中的语表意和语里意;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情感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还要通过适量的练习检测寻找学生答题时的薄弱环节、知识漏洞,并把这些作为教学重点。
经过高一、高二的知识积累,很多学生在审题时细心巧妙,能够敏锐地捕捉题目所流露的信息,指导答题,提高答题准确率,如咀嚼诗题、关注作者、利用注释。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因此,赏诗要先赏题,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和主旨,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蕴含许多重要信息。诗题可以揭示诗歌内容,可以表露诗人心绪,可以展示诗人创作思路。关注作者和注释就是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方法――知人论世,很多高考题是名家作品,注释也往往是交待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的。掌握了这些具体的解题技巧,无疑会事半功倍,提高答题准确率。
当然,以上这三个阶段并不是完全割裂开来的,只是每个学年有相对突出的教学特点而已。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哥特文化 亚文化 设计 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关于“哥特(Gothic)”这个词的出处,最早来源于欧洲早期的一个叫作西哥特的部族,这个部族缺少艺术品位著称,于是“哥特”成了“野蛮”的同义语。
中世纪时,一种以尖顶大教堂为显著特色的建筑风格大行其道,即所谓的“哥特式”建筑。这种伟大的艺术形式,被意大利艺术家瓦萨里贬称为“哥特艺术”,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由北方蛮族哥特人创造出来的艺术风格,与古典罗马文化均衡与和谐的观念大相径庭。而在欧洲的许多地方,哥特艺术一直延续到16世纪才结束。在这400年的漫长历程中,哥特艺术发展并演变成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哥特文化产生至今,它以一种黑暗美学的表现形式迅速发展和成长,成为各个艺术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带着中世纪古典的美影响着现代设计的发展。
一、哥特文化的起源
哥特(Goth),最早来源于日尔曼人的一支。公元五世纪,哥特人在高卢南部、西班牙和意大利建立王国,他们的入侵加剧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直到公元八世纪,哥特民族才完全灭亡。哥特文化时期,建筑、绘画、雕塑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后,逐渐转为沉寂。自此,哥特艺术长期受到鄙视,直到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才得以正名。
此后,16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家瓦萨里把介于欧洲古代与文艺复兴之间的所有艺术都贬称为“哥特人的创作”,“哥特式”之名在艺术史上沿用至今。其实,哥特式艺术与哥特人并无任何联系,它是“罗马式”艺术的更高发展,是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
歌特文化最为坚实地扎根于带有日尔曼民族色彩的国家里,得到了最为持久地保持。不过,歌特式并不直接地受制于任何民族,而属于那个时期的超民族现象,是晚期中世纪的特征,是在包罗整个欧洲人文主义的宗教与教会统一体意识的光芒下,民族区别融化后的现象。
二、哥特文化形式的演变和发展
1.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技术高超精致,又带有艺术性,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等。
沃林格尔谈到“歌特式这个词因而与歌特式教堂的影像无法分开,形式意志所拥簇着的能量达到它们的顶点,那是歌特式建筑的璀璨顶点。在这里,我们可以说。歌特式形式意志耗竭了自身,驱使自身走向死亡”。歌特式灵魂追求一个超越实际性与感官性的世界,以其对生命本身感知的混乱而陶醉沉迷,由此体味到永恒的闪现,这种歌特式的对纯精神性表现的偏好正是歌特文化最突出的标志。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是一种凝固了的垂直方向的向上的运动。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闲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映。
哥特式风格一直深刻的影响着现代建筑,新哥特式是田同风光建筑流派的又一个分支,它用过去哥特式建筑的元素和构图手法将其应用在不同类别的建筑上,这种在非哥特式整体构成上表现哥特风格的手法,是新哥特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如英国的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匈牙利的国会大厦。建筑天才高迪将东方伊斯兰风格、新哥特主义以及现代主义、自然主义等诸多元素“高迪化”后,统一在了他的建筑中。他的建筑作品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被认为是20世纪世界最有原创精神、最重要的建筑,是现代建筑艺术的代表。
2.哥特风格的视觉艺术
中世纪时期,哥特风格的视觉艺术主要表现在雕刻玻璃镶嵌画、插图画、壁画和镶板画,多为教堂的装饰物和宗教故事的经卷等。由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采用了石头骨架结构和宽大的窗子,玻璃镶嵌画取代壁画成为主要绘画形式,并获得高度繁荣。插图画在哥特式绘画的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特征之一是边缘画图案的发展,常充满各种人物和动、植物的奇异组合,具有幽默、幻想和浪漫色彩,题材包括神话、幻想、宗教故事和日常生活场景等。
哥特式因素于13世纪开始渗入意大利绘画,并与新拜占庭风格相结合。这一时期,意大利绘画进发出极大的创造力,成为文艺复兴美术的发端,并对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意大利哥特式代表画家有牡乔和马丁尼、乔托等,这些画家也经常被归入文艺复兴画家之列。他们吸取拜占庭的艺术原则,并结合哥特式因素,创造出新的绘画空间,经过他们的努力,最终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
在其后的画家中,如意大利的浪漫派画家契里柯偏爱黑暗、凄凉的景致,静物的戏剧化,幽闭恐怖的气氛和神奇的象征-l眭的喻意主导了他的创作思想。这些作品和观念引人至深而又让人不安,剥日后的超现实主义画家有银深的影响。超现实主义画派画家也被称为神秘(魔幻)现实主义,有马格利特、达利、米罗、马宋、恩斯特等。画家在创作中把梦境般的象征性物体,在令人惊异的、暖昧的结构中重新组合起来,以具象的方式去描绘物象,以摆脱头脑中惯常的意识,迫使观众接受那种非理性的,逻辑上无法解释的“现实”。哥特式艺术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黑暗的元素为其一大特征。
3.哥特音乐
哥特音乐,其实指的是中世纪的音乐。这种音乐风格让人想起中世纪宏伟而辉煌的哥特式建筑,而现在所说的哥特音乐际上是指哥特摇滚,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产生的,是后朋克运动的一个分支。歌特音乐在英国开始,形成于地下,表现了摇滚最黑暗和阴沉的一面。哥特乐队也以戏剧化的服装和它的追随者(称为G0ths)而闻名。
一般来说哥特音乐有如下特点:阴暗,颓废,冰冷,有恐怖的气氛,让人感到压抑和绝望,表现对死亡和黑色的向往,而又富有艺术气质。音色既含有精细的美感、又营造一种不协调觉:在哥特音乐中存在着复古的倾向,包括使用中世纪乐器,借鉴古典音乐,使用歌剧唱腔,歌词和取材都借鉴近代的哥特风格文学,等等。这既增强了哥特艺术的华丽美感,也进一步加深了其颓废空虚的程度。
歌特音乐很快就催生出另一种更为阴暗的、更具宗教文化渊源的音乐Dark Wave(黑潮)。黑潮承继了工业噪音运动和后工业噪音音乐元素,并收了欧洲中世纪黑暗文化,再引入电子乐器对歌特中原有的古典音乐元素作进一步延伸,达至一个或气势磅礴、或思古幽情的庞大音乐氛围。黑
潮以其几近完美的刚柔并济手法,遗世而立的古典情怀和深不见底的黑暗文化吸引大批地下乐迷蜂拥而至,成为新一代与主流文化分庭抗礼的亚文化。
4.哥特文学
在《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中,对哥特式小说的描述为:“这一批评术语涵盖了大量的反常性作品,这些作品表现了自然力和超自然力的聚合与冲突。这类小说在十八世纪的最后几年进入繁荣期,它的影饷的余波,它的耸人听闻的手法的重要方面,从勃朗特到狄更斯时期直至当代的英语文学,可以连续地被感受到。“令人快乐的惊恐”在历史废坷;和历史背景中孕育着。”
充斥诡异、神秘及怪诞色彩的历险故事,故事发生的地界往往是幽暗、孤寂的古堡废墟,十分热衷于描写人心的黑暗、空虚面,性妄想、恐怖、神秘……这些题材都在哥特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地运用。从18世纪末以来的一些文学作品因为具有共同的基调与文体而被归类于“哥特小说”。
华尔普的《奥特朗托城堡》、安,拉得克里夫的《奥多芙的神秘》、路易斯的《憎侣》,当然还有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等,包括《诺桑觉寺》、《弗兰肯斯坦》、《简爱》、《呼啸山庄》、《米德尔马契》以及狄金森的诗歌等作品都可称为哥特文学的典范。哥特小说中比较典型的角色是吸血鬼,例如布来恩・斯托克的《德古拉伯爵》,当代畅销书作家安妮,莱斯的《夜访吸血鬼》和布莱特的《时分》等作品也是斯托克式吸血鬼的延续。吸血鬼题材的大受欢迎也为其后席卷了全球的吸血鬼电影提供了丰富的脚本。
5.哥特电影
第一部有影响的哥特电影是德国导演茂瑙的电影《吸血鬼诺斯费拉杜》,自此,吸血鬼正式出现在了大银幕上。而主人公正是斯托克笔下的德古拉伯爵,其巨大影响力很快波及到了大洋彼岸的好莱坞,好莱坞对有票房号召力的题材来者不拒,1931年,美国导演勃朗宁便再次将斯托克的原著著《德古拉伯爵》搬上了大银幕,《吸血狂魔》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哥特电影,上映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1959年,法国导演乔治斯・弗郎吉的《无颜之眼》成为第一部没有吸血鬼形象的经典哥特电影。这部采用了黑白影像的电影,有着诗意的氛围,赋予了哥特电影全新的气质,丰富了哥特电影的表现手法。
20世纪90年代,哥特电影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一部里程碑式的哥特电影,《剪刀手爱德华》的意义深远。影片中没有吸血鬼,没有巫术,也没有宗教背景,但同样编织出了一个黑色的、讲述孤独、死亡和痛苦的精彩的哥特画卷,给哥特题材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拓展了哥特电影的题移‘范围。i992年《惊情四百年》以好莱坞的方法彻底重构了德库拉伯爵的故事,影片大气恢弘。特技眼花缭乱,很快席卷7全球的电影市场。而名为《乌鸦》的电影对哥特文化淋漓尽致的诠释为它赢得了“哥特教科书”的美誉。
进入21世纪,哥特电影已在全世界遍地开花。2001年,法国电影《狼族盟约》,糅合了悬疑、巫术、惊悚、异域等多重色彩,精致而又细腻的在银幕上还原了一个以哥特文化为背景的精彩故事。2003年,法国的3D动画片《盖娜》成为世界上第一部有影响力的哥特动画长片,是依托科幻背景对哥特宗教内容的一次全新演绎,是创作者对宗教传统的独特反思,而这种反思,正是承袭了哥特文化中的异教传统
时至今日,史诗性的哥特电影浪潮已经过去,但哥特电影的题材却越来越广泛。
三、哥特文化的发展及对设计的影响
歌特文化以一种黑暗美学的表现形式迅速发展和成长,成为各个艺术领域的一部分。其对设计的影响最早出现在建筑上,发展至今,歌特艺术已在服装设计,工艺品、插画、字体设计、摄影等设计领域进行着新的诠释。
哥特风格服装有着特有的哥特元素,在中世纪法国的服饰中,服饰的整体轮廓,袖子,鞋子的造型,帽子的款式,都呈现出锐角三角形的哥特元素。在八十年代,哥特服饰时尚为染黑的长发、苍白的皮肤、紧身黑衣、尖皮靴和大量银饰(多用早期欧洲和埃及宗教性的设计)。到了近现代,哥特服装风格再次盛行。一些大牌的服装品牌设计师也开始关注哥特时尚,比如:Kenzo、Anna Sui等。被冠以哥特式的时装常常是不对称的,也使用类似纹章的印花图案。当下的所谓哥特式时装更多地带有商业色彩,和时尚气息。
歌特式的工艺品,大多以阴暗,腐朽的美丽为主题,来表现生命边缘的美,多有金属骷髅头、腐败的玫瑰等哥特元素。其虽然以阴暗和腐朽为主题。但并不缺乏美感,反而比直白的美丽更显的真实而有力度。当下的很多玩具也取材于歌特文化,如来源于电影《鬼娃新娘》《僵尸新娘》角色的玩偶,纽约艺术家Voltaire设计的邪恶之熊Deady更是多次出现在潮流玩具中。
歌特风格的插画,主要以超自然现象和巨大的废墟、坟场、骷髅、异类、死亡等等与之类似的场景现象为表现对象,从而揭示深刻的主题。主题多表现生命、战争、生活压力、社会腐败等。代表插画师有美国的eraldBrom,他以个性独特的人物造型。残酷邪恶的画面直指社会暗面。柴本是日本最华丽的歌特插画家之一,其作品充斥着深深的绝望及无奈,给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惑。而当今歌特风格的插画师还涉足于3D和玩具制作领域。
歌特字体,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属于中世纪文字,是一种华丽优雅的字体。它有粗旷的外形和精致的边缘修饰,复古却又不失现代设计感,字体饱满丰富,给人一种贵族高雅的审美感觉。现代多被用在精装书籍里。
源于中世纪的歌特式家具,装饰精巧多变,由起支撑作用的柱腿和贴面的薄板组成,演变成了豪华家具,在各个地区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样式。哥特式的卧具可在床柱上撑纱帐,这种华盖意味着把一种建筑形式用在了家具艺术中。
篇9
中世纪时,一种以尖顶大教堂为显着特色的建筑风格大行其道,即所谓的“哥特式”建筑。这种伟大的艺术形式,被意大利艺术家瓦萨里贬称为“哥特艺术”,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由北方蛮族哥特人创造出来的艺术风格,与古典罗马文化均衡与和谐的观念大相径庭。而在欧洲的许多地方,哥特艺术一直延续到16世纪才结束。在这400年的漫长历程中,哥特艺术发展并演变成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哥特文化产生至今,它以一种黑暗美学的表现形式迅速发展和成长,成为各个艺术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带着中世纪古典的美影响着现代设计的发展。
一、哥特文化的起源
哥特(Goth),最早来源于日尔曼人的一支。公元五世纪,哥特人在高卢南部、西班牙和意大利建立王国,他们的入侵加剧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直到公元八世纪,哥特民族才完全灭亡。哥特文化时期,建筑、绘画、雕塑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后,逐渐转为沉寂。自此,哥特艺术长期受到鄙视,直到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才得以正名。
此后,16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家瓦萨里把介于欧洲古代与文艺复兴之间的所有艺术都贬称为“哥特人的创作”,“哥特式”之名在艺术史上沿用至今。其实,哥特式艺术与哥特人并无任何联系,它是“罗马式”艺术的更高发展,是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
歌特文化最为坚实地扎根于带有日尔曼民族色彩的国家里,得到了最为持久地保持。不过,歌特式并不直接地受制于任何民族,而属于那个时期的超民族现象,是晚期中世纪的特征,是在包罗整个欧洲人文主义的宗教与教会统一体意识的光芒下,民族区别融化后的现象。
二、哥特文化形式的演变和发展
1.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技术高超精致,又带有艺术性,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着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等。
沃林格尔谈到“歌特式这个词因而与歌特式教堂的影像无法分开,形式意志所拥簇着的能量达到它们的顶点,那是歌特式建筑的璀璨顶点。在这里,我们可以说。歌特式形式意志耗竭了自身,驱使自身走向死亡”。歌特式灵魂追求一个超越实际性与感官性的世界,以其对生命本身感知的混乱而陶醉沉迷,由此体味到永恒的闪现,这种歌特式的对纯精神性表现的偏好正是歌特文化最突出的标志。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是一种凝固了的垂直方向的向上的运动。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闲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映。
哥特式风格一直深刻的影响着现代建筑,新哥特式是田同风光建筑流派的又一个分支,它用过去哥特式建筑的元素和构图手法将其应用在不同类别的建筑上,这种在非哥特式整体构成上表现哥特风格的手法,是新哥特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如英国的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匈牙利的国会大厦。建筑天才高迪将东方伊斯兰风格、新哥特主义以及现代主义、自然主义等诸多元素“高迪化”后,统一在了他的建筑中。他的建筑作品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被认为是20世纪世界最有原创精神、最重要的建筑,是现代建筑艺术的代表。
2.哥特风格的视觉艺术
中世纪时期,哥特风格的视觉艺术主要表现在雕刻玻璃镶嵌画、插图画、壁画和镶板画,多为教堂的装饰物和宗教故事的经卷等。由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采用了石头骨架结构和宽大的窗子,玻璃镶嵌画取代壁画成为主要绘画形式,并获得高度繁荣。插图画在哥特式绘画的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特征之一是边缘画图案的发展,常充满各种人物和动、植物的奇异组合,具有幽默、幻想和浪漫色彩,题材包括神话、幻想、宗教故事和日常生活场景等。
哥特式因素于13世纪开始渗入意大利绘画,并与新拜占庭风格相结合。这一时期,意大利绘画进发出极大的创造力,成为文艺复兴美术的发端,并对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意大利哥特式代表画家有牡乔和马丁尼、乔托等,这些画家也经常被归入文艺复兴画家之列。他们吸取拜占庭的艺术原则,并结合哥特式因素,创造出新的绘画空间,经过他们的努力,最终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
在其后的画家中,如意大利的浪漫派画家契里柯偏爱黑暗、凄凉的景致,静物的戏剧化,幽闭恐怖的气氛和神奇的象征-l眭的喻意主导了他的创作思想。这些作品和观念引人至深而又让人不安,剥日后的超现实主义画家有银深的影响。超现实主义画派画家也被称为神秘(魔幻)现实主义,有马格利特、达利、米罗、马宋、恩斯特等。画家在创作中把梦境般的象征性物体,在令人惊异的、暖昧的结构中重新组合起来,以具象的方式去描绘物象,以摆脱头脑中惯常的意识,迫使观众接受那种非理性的,逻辑上无法解释的“现实”。哥特式艺术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黑暗的元素为其一大特征。
3.哥特音乐
哥特音乐,其实指的是中世纪的音乐。这种音乐风格让人想起中世纪宏伟而辉煌的哥特式建筑,而现在所说的哥特音乐际上是指哥特摇滚,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产生的,是后朋克运动的一个分支。歌特音乐在英国开始,形成于地下,表现了摇滚最黑暗和阴沉的一面。哥特乐队也以戏剧化的服装和它的追随者(称为G0ths)而闻名。
一般来说哥特音乐有如下特点:阴暗,颓废,冰冷,有恐怖的气氛,让人感到压抑和绝望,表现对死亡和黑色的向往,而又富有艺术气质。音色既含有精细的美感、又营造一种不协调觉:在哥特音乐中存在着复古的倾向,包括使用中世纪乐器,借鉴古典音乐,使用歌剧唱腔,歌词和取材都借鉴近代的哥特风格文学,等等。这既增强了哥特艺术的华丽美感,也进一步加深了其颓废空虚的程度。
歌特音乐很快就催生出另一种更为阴暗的、更具宗教文化渊源的音乐DarkWave(黑潮)。黑潮承继了工业噪音运动和后工业噪音音乐元素,并收了欧洲中世纪黑暗文化,再引入电子乐器对歌特中原有的古典音乐元素作进一步延伸,达至一个或气势磅礴、或思古幽情的庞大音乐氛围。黑潮以其几近完美的刚柔并济手法,遗世而立的古典情怀和深不见底的黑暗文化吸引大批地下乐迷蜂拥而至,成为新一代与主流文化分庭抗礼的亚文化。
4.哥特文学
在《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中,对哥特式小说的描述为:“这一批评术语涵盖了大量的反常性作品,这些作品表现了自然力和超自然力的聚合与冲突。这类小说在十八世纪的最后几年进入繁荣期,它的影饷的余波,它的耸人听闻的手法的重要方面,从勃朗特到狄更斯时期直至当代的英语文学,可以连续地被感受到。“令人快乐的惊恐”在历史废坷;和历史背景中孕育着。”
充斥诡异、神秘及怪诞色彩的历险故事,故事发生的地界往往是幽暗、孤寂的古堡废墟,十分热衷于描写人心的黑暗、空虚面,性妄想、恐怖、神秘……这些题材都在哥特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地运用。从18世纪末以来的一些文学作品因为具有共同的基调与文体而被归类于“哥特小说”。
华尔普的《奥特朗托城堡》、安,拉得克里夫的《奥多芙的神秘》、路易斯的《憎侣》,当然还有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等,包括《诺桑觉寺》、《弗兰肯斯坦》、《简爱》、《呼啸山庄》、《米德尔马契》以及狄金森的诗歌等作品都可称为哥特文学的典范。哥特小说中比较典型的角色是吸血鬼,例如布来恩·斯托克的《德古拉伯爵》,当代畅销书作家安妮,莱斯的《夜访吸血鬼》和布莱特的《时分》等作品也是斯托克式吸血鬼的延续。吸血鬼题材的大受欢迎也为其后席卷了全球的吸血鬼电影提供了丰富的脚本。
5.哥特电影
第一部有影响的哥特电影是德国导演茂瑙的电影《吸血鬼诺斯费拉杜》,自此,吸血鬼正式出现在了大银幕上。而主人公正是斯托克笔下的德古拉伯爵,其巨大影响力很快波及到了大洋彼岸的好莱坞,好莱坞对有票房号召力的题材来者不拒,1931年,美国导演勃朗宁便再次将斯托克的原着着《德古拉伯爵》搬上了大银幕,《吸血狂魔》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哥特电影,上映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1959年,法国导演乔治斯·弗郎吉的《无颜之眼》成为第一部没有吸血鬼形象的经典哥特电影。这部采用了黑白影像的电影,有着诗意的氛围,赋予了哥特电影全新的气质,丰富了哥特电影的表现手法。
20世纪90年代,哥特电影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一部里程碑式的哥特电影,《剪刀手爱德华》的意义深远。影片中没有吸血鬼,没有巫术,也没有宗教背景,但同样编织出了一个黑色的、讲述孤独、死亡和痛苦的精彩的哥特画卷,给哥特题材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拓展了哥特电影的题移‘范围。i992年《惊情四百年》以好莱坞的方法彻底重构了德库拉伯爵的故事,影片大气恢弘。特技眼花缭乱,很快席卷7全球的电影市场。而名为《乌鸦》的电影对哥特文化淋漓尽致的诠释为它赢得了“哥特教科书”的美誉。
进入21世纪,哥特电影已在全世界遍地开花。2001年,法国电影《狼族盟约》,糅合了悬疑、巫术、惊悚、异域等多重色彩,精致而又细腻的在银幕上还原了一个以哥特文化为背景的精彩故事。2003年,法国的3D动画片《盖娜》成为世界上第一部有影响力的哥特动画长片,是依托科幻背景对哥特宗教内容的一次全新演绎,是创作者对宗教传统的独特反思,而这种反思,正是承袭了哥特文化中的异教传统时至今日,史诗性的哥特电影浪潮已经过去,但哥特电影的题材却越来越广泛。
三、哥特文化的发展及对设计的影响
歌特文化以一种黑暗美学的表现形式迅速发展和成长,成为各个艺术领域的一部分。其对设计的影响最早出现在建筑上,发展至今,歌特艺术已在服装设计,工艺品、插画、字体设计、摄影等设计领域进行着新的诠释。
哥特风格服装有着特有的哥特元素,在中世纪法国的服饰中,服饰的整体轮廓,袖子,鞋子的造型,帽子的款式,都呈现出锐角三角形的哥特元素。在八十年代,哥特服饰时尚为染黑的长发、苍白的皮肤、紧身黑衣、尖皮靴和大量银饰(多用早期欧洲和埃及宗教性的设计)。到了近现代,哥特服装风格再次盛行。一些大牌的服装品牌设计师也开始关注哥特时尚,比如:Kenzo、AnnaSui等。被冠以哥特式的时装常常是不对称的,也使用类似纹章的印花图案。当下的所谓哥特式时装更多地带有商业色彩,和时尚气息。
歌特式的工艺品,大多以阴暗,腐朽的美丽为主题,来表现生命边缘的美,多有金属骷髅头、的玫瑰等哥特元素。其虽然以阴暗和腐朽为主题。但并不缺乏美感,反而比直白的美丽更显的真实而有力度。当下的很多玩具也取材于歌特文化,如来源于电影《鬼娃新娘》《僵尸新娘》角色的玩偶,纽约艺术家Voltaire设计的邪恶之熊Deady更是多次出现在潮流玩具中。
歌特风格的插画,主要以超自然现象和巨大的废墟、坟场、骷髅、异类、死亡等等与之类似的场景现象为表现对象,从而揭示深刻的主题。主题多表现生命、战争、生活压力、社会等。代表插画师有美国的eraldBrom,他以个性独特的人物造型。残酷邪恶的画面直指社会暗面。柴本是日本最华丽的歌特插画家之一,其作品充斥着深深的绝望及无奈,给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惑。而当今歌特风格的插画师还涉足于3D和玩具制作领域。
歌特字体,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属于中世纪文字,是一种华丽优雅的字体。它有粗旷的外形和精致的边缘修饰,复古却又不失现代设计感,字体饱满丰富,给人一种贵族高雅的审美感觉。现代多被用在精装书籍里。
源于中世纪的歌特式家具,装饰精巧多变,由起支撑作用的柱腿和贴面的薄板组成,演变成了豪华家具,在各个地区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样式。哥特式的卧具可在床柱上撑纱帐,这种华盖意味着把一种建筑形式用在了家具艺术中。
篇10
【关键词】钟嵘;《诗品》;重情;品评
钟嵘所著《诗品》不仅在序言中明确表达了诗歌以情感为基本表达内容这一观点,[1]而且在对三品诗人的评价时也以情感为重要尺度,体现出强烈的“重情”倾向。对各品诗人所获评语进行分析和探究后,我们便能得出结论。
一、钟嵘注重从情感角度出发品评诗作的共通性
“其体源出于《国风》。陆机所拟十二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其外《去者日以疏》四十五首,虽多哀怨,颇为总杂。旧疑是建安中曹、王所制。《客从远方来》、《橘柚垂华实》,亦为惊绝矣!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悲夫!”这是钟嵘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体现了他对《古诗十九首》共同情感特征的准确把握。
古诗,指流传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两汉五言诗。古诗的作者不一,内容多样、面貌亦殊,确如钟嵘所说“颇为总杂”。古诗作者多是漂泊游子,身在异乡,心念旧地,思乡情结无法消释。他们为了获取功名而离家弃乡,所以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是诗歌经常表达的内容。然而,下层文人中能最终进入上层,改变命运者并不太多,因此失败的苦痛也在古诗十九首中流露出来。混乱的时政、坎坷的仕途、刻骨的相思、炎凉的世态,形成古诗十九首深沉的情感特征。钟嵘除了指出这些诗歌文辞上“温以丽”的共同点之外,还从情感角度加以概括,指出“悲”是古诗十九首的共同基调,并对这种“悲”情的巨大文学魅力加以肯定,认为《古诗十九首》恒久的情感影响力,不但“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而且历经人世变幻也依然恒久。他把《古诗十九首》置于上品第一位,既是对《古诗十九首》高超的艺术成就的推崇,也是对古诗十九首情感内容的极大肯定。
二、钟嵘善于阐发诗歌艺术面貌的特殊性和诗人情感之联系
钟嵘不仅对群体性诗歌创作如《古诗十九首》加以情感分析,而且特别注意情感独特性对诗歌艺术面貌的影响。他对李陵、班婕妤、秦嘉夫妻、曹植、王粲等人的评价,就足以体现他有意将诗歌独特风貌与诗人情感经历密切联系起来的诗歌批评思路。
李陵的一生,可谓悲剧的一生。降匈奴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时时刻刻引发他心灵的痛苦煎熬。其《与苏武诗》以描写分别的场景、抒发离别的情思为基本内容,对友人离开的不舍,对故乡的思恋,对忠而见疑的痛苦,对流寓外地的自伤,这种种情感都糅杂在诗歌中,读之顿觉缠绵悱恻,百转千回。钟嵘在评语中说道:“使陵不遭辛苦,其文亦何能至此!”他认为,李陵的悲剧性命运造就了他的诗歌创作。李陵坎坷不幸的遭遇,使得他的内心情感极其的缠绵丰富,表现在诗歌中也就跌宕悱恻,感人至深,所以钟嵘把李陵的诗歌特点概括为“凄怨”。
对位列李陵之后的班婕妤,钟嵘认为诗人的特殊经历与她的诗歌的特色密切相关。《团扇》以团扇秋天被弃置来比喻女子色衰遭弃的不幸:“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钟嵘对这首诗歌的评价是,“辞旨清捷,怨深文绮,得匹妇之致。”钟嵘赞扬《团扇》语言清朗,诗意传达明快而不直白;同时,认为班婕好正是因为个人的特殊遭遇,郁积了深厚的情感,所以才能把这种诗意通过自己的文学天赋表达出来,可谓“绮怨”。
对秦嘉、徐淑的评价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钟嵘从情感的角度出发品评诗歌的倾向。钟嵘评之曰:“夫妻事既可伤,文亦凄怨”。秦嘉徐淑的赠答诗,表达的主要是思恋之情。诗人刻骨相思,以至于“临食不能饭”,“长夜不能眠,伏枕独展转。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转”,“顾看空室中,仿佛想姿形”,“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无时无刻不在怀想对方。相思无以为寄,便馈赠宝钗明镜芳香和素琴,希望对方能睹物思人,“虽知未足报,贵用叙我情”。如此地体写入微,形成巨大的感染力,故此,钟嵘对之高度评价,认为“亚于《团扇》矣”,冠之以“凄怨”。
钟嵘在评价曹植的时候,极尽赞誉之辞,视其诗歌为五言诗之典范,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情兼雅怨”。[2]曹植命运的前期,意气风发,有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命运的后期,曹植长期受到压抑,经常处在惜命全身的担惊受怕之中。政治生涯悲剧,前后期命运的裂变,促成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成就。“怨”的情感集中在曹植的后期诗歌创作中表达出来,如《赠白马王彪》、《七哀诗》。在钟嵘看来,曹植的诗歌成就,虽源自天赋影响(这主要表现在曹植的诗歌文采上),但其根源仍在于坎坷的人生命运导致的不吐不快的情感。钟嵘把曹植树立为万千古代诗人的翘楚,把他的作品树立为后代创作者学习的典范,一方面是因为曹植杰出的文学才能,一方面正是出于对曹植那种痛苦挣扎的人生情感造就了诗歌成就的创作道路的标举。在他看来,曹植的情感表达,是在乐府诗歌基础上的精致化,更具典雅和委婉的特点,不仅使重在叙事走向突出抒情,也使得悲情更显凄美,其情感堪称“雅怨”。
王粲贵公子的出身,遭乱流寓的遭遇,使他格外感物兴怀、忧世悲己。其诗感情深沉,慷慨悲伧。王粲的《七哀诗》第一首最为著名。此诗写诗人在董卓部将李、郭汜作乱长安时避难荆州途中的所见所闻。诗歌勾勒的场景和画面充满了惨乱的气息,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面对乱世惨剧的深层悲哀和不能改观的无奈。整首诗始终贯穿诗人作为目击者的切身情感,有对乱世之“悲”、对朋友亲人之“恋”、对百姓惨剧之“悯”以及对历史沧桑之无奈与伤感。钟嵘评价王粲道:“发愀怆之词,文秀而质羸。”他认为,王粲的诗歌善于表达时世之感,能捕捉到社会生活中让人感慨的事件和场面,同时他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诗人本身的性格气质是一致的。王粲诗歌的“文秀而质羸”,正是因其“愀怆”之情而来。
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诗人,《诗品》中从情感角度来分析诗歌艺术特点的例子还很多。比如上品“晋记室左思”条评左思“文典以怨”;中品“晋太尉刘琨晋中郎卢谌”条评刘琨“善为凄戾之词”,“多感恨之词”;下品评班固《咏史》“有感叹之词”,评曹操“甚有悲凉之句”等。
三、结语
总而言之,钟嵘在《诗品》中高度地重视诗歌创作的情感因素,以此为重要依据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在钟嵘分品时,在情感表达的方面得到了较高的评价的诗人,多位列上品诗人;而位列中下品的诗人,倘若在诗歌情感的表达上有可取之处,钟嵘也必加以褒扬强调,体现出强烈的“重情”倾向。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初中生高效的学习方法
- 下一篇:青铜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