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第三方检测方案范文

时间:2023-05-26 14:49: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路工程第三方检测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路工程第三方检测方案

篇1

【关键词】 公路工程 试验检测 现状分析 对策措施

通过试验检测能够直观的反应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状况并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以采取有效方案措施及时解决。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公路试验检测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试验检测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从试验检测的人员状况、仪器设备、试验检测环境、资料档案等软硬件都有严格的要求,但从实际工作中来看来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1)试验检测人员匮乏,无相应的资格证书。工地试验室未按要求配备检测人员,无论从人员数量和素质上都达不到要求。许多检测人员、抽检人员都是随机上岗、临时聘用,有的甚至是刚从院校毕业的学生,既无从业经验更无相应的资格证书,也没经过试验检测培训,工作态度不够严谨,对试验检测不够认真,没有按规程要求对原材料一步一步进行,抽取的样品并不具备代表性,造成试验数据不够准确,有的检验报告还未出来,施工单位已进行了下一道工序,失去了检验的意义。(2)试验检测设备相对落后、陈旧、参差不全。施工单位未按合同规定配备试验设备或为节约资金,降低成本订购或租用价格低廉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其检测设备相对落后、陈旧、参差不全。从数量、质量或精度上满足不了试验检测规程的要求, 也未进行标定和校准,检测出的数据没有指导性可言。(3)试验室场地建设不符合要求。有些试验室整体布局和功能室分区不合理,面积不满足要求,阴暗、潮湿、采光不足,影响仪器精度,未按规定将不同的试验项目的仪器设备分别摆放。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试验检测管理体系。(4)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试验检测人员安全操作缺乏,存在危险的地方没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各种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制剂没有分类摆放也未隔离,常违规操作,无安全使用管理措施及突发事故应急措施。(5)相关的资料档案建立不完整。试验检测台账、原始记录不完善、随意涂改不规范。试验记录、报告、台帐相互不对应,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试验报告中签字与原始记录中的试验人员不符。

2 原因分析

(1)工地试验检测与现代施工水平不相适应。当前我国正处于公路大发展时期,机械化程度提高,工期紧进度快,而试验检测方法仍处于传统的检测手段,检测效率低下,不能满足进度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利用新技术新检测设备如目前较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提高检测效率,提高试验精度以避面试验检测人员因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而编造数据。(2)试验检测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当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行业有经验的常年从事检测工作的检测师少、持证人员少,二者都具备的试验检测师尤其短缺。持证人员“挂证”现象突出“有证的不在岗,在岗的没有证”。(3)对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匮乏。一些项目负责人对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匮乏,由于利益的驱使和经验主义忽略了试验检测对控制工程质量和指导施工的重要性,建立工地试验室成为履约、应付检查,成为工程交验出具“合格”数据的手段。(3)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力求效益最大化。个别项目负责人由于过多地追求经济利润减少成本,认为试验检测是花钱找麻烦的,不是挣钱的。往往在试验仪器设备配备、场地建设方面投入不足,不按规定定期做好仪器的计量、标定校验工作,另一方面,现在的抽检频率是否合理也值的思考,很多试验室仅仅去做“资料”这一项,就是一份繁重的工作,为了满足“数据”的数量,根本没有时间去进行真正的试验,加重了个别不诚信的检测机构为降低成本而少做甚至不做试验就出具报告的现象。(4)检测单位内部管理体制不规范。一些检测单位管理松散,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分工不明确,技术投入不足,致使检测人员没责任心、责任心不强,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已的职责,造成各种资料档案不完善、不真实。

3 需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针对当前试验检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下几点解决措施:(1)加强合同管理落实合同要求。一是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项目实施必须配备的试验监测人员的数量、素质及对试验环境的要求;二是将项目的试验检测费用单独列出来和施工安全投入费一样作为评标的重要依据;三是加强施工进场管理,试验室配制不符合合同要求的坚决不让入场。(2)明确职责,强化试验检测管理。交通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的颁布,对我国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贯彻落实该办法做到职责明确,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检查,有反馈使整个试验检测管理工作形成系统高效的机制。(3)合理确定工地试验检测频率,适应公路建设市场发展。目前,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施工机械化程度较高、质量均匀性较好,现有规范规定的试验检测频率确实偏高,大量的试验检测工作难以完成、频繁的破损检测对项目使用性能不容忽视。(4)建立健全试验检测制度及程序。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试验检测制度程序,并遵照执行。制度及程序一定要在相关的标准基础上建立,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有目标的制定,发挥制度的有效可执行性。(5)完善试验检测师考证制度。当前试验师考证制度只重视理论考试,忽略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可对当前试验检测考证制度进行相应改革,要求参考人员必须具有试验检测培训证,当前的培训班基本都是以快速考证为目的,以理论培训为主,对实际操作基本没有涉及,质检部门可举办一些实用性强,以实际操作为主的试验检测培训班,培训合格并取的培训证的人员才能参加检测师考试,这样能大大提高检测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使理论和实际不至脱节。(6)推行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第三方检测又称公证检验,是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根据有关法律、标准或合同进行的检验活动。推行第三方检测制度是试验检测未来发展趋势。如我局于2010通过招标承但的天水-庄浪二级公路改建工程中,承但着庄天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工地中心试验室,组织机构齐全,设主任、技术负责、质检负责和检测室负责人等,按照试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和程序文件进行分工管理,责任到人。中心试验室正常运行费用由业主承担,是业主直接领导下的工地中心试验室,履行业主对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监管职能和抽检责任,代表业主对原材料、工程实体等进行检测。由于作为第三方的工地中心试验室和施工单位无直接利益关系,试验检测结果客观、公证、可靠,庄天路建成通车已一年多了至今未发生质量事故。

篇2

关键词:公路施工;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和经济改革的深化,公路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如何实现快速、优质、低耗的工程项目,已成为公路建设者普遍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探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

施工现场管理贯穿整个工程施工过程,良好的现场施工管理是建立在充分的施工准备基础上。施工单位只有通过充分的施工准备,才能保障施工过程的协调、连续、均衡和经济。施工准备工作应着重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建立完善制度。要建立健全详细的员工考核、奖罚机制,最大化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2)详细的现场踏勘。要对本施工合同段的沿线施工环境和实际地形地貌进行详细调查,并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写出调查报告,作为修订施工方案、编制施工预算的依据。

(3)前期复测及二阶段施工设计图的研讨。进行前期的复测工作,对设计单位提供的所有控制点进行加密、保护、记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第三方有资质的单位进行验证。及时将实际地形地貌提供出来与设计对比,为开工做准备。组织图纸会审,协调各方解决涉及图纸中存在的设计不符合实际情况及设计中关于工程量计算错误等问题。

(4)编制详细的施工预算。根据施工合同协议和现场调研编制详细的施工预算。

(5)加强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和安全培训。要求员工对所管辖范围的施工项目相应的施工规范达到熟悉的程度,积极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做到安全在心中,安全是习惯。

(6)明确技术标准、强化标准工作。各项工程的设计资料、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要点,质量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以及工程监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文件资料,统一印发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使其人人目标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7)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建立工地试验室,对施工拟用的各种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并建立相关技术参数的数据库。对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如路基土方最大干密度标准试验和砼、砂浆配合比试验,应在项目开工前做好,要认真、谨慎地用先进的试验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必要时要多做几组试验,得出切合实际的结果来。

2、科学合理配置施工资源

在施工过程中,工料机的需求量处在动态变化中,因此,在配置施工资源时应力求均衡。根据进度计划编制工料机的进场计划,合理控制材料储备量。施工现场的情况随时都会发生改变,我们施工现场的管理就需要做到实时调整施工方案,切勿生搬硬套,灵活的应对多变的施工条件。配置与主导机械能力相适应的附属机械,并随时依据天气情况和实际进度对资源进场计划进行调整,做到工、机、料、法、环境协调统一,避免资源浪费,谋求较大的经济效益。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进度、天气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机械组合的相对稳定性会被打破,当机械的使用数量发生变化时,现场管理者必须适时改变机械组合。机械组合要注意做到:

(1)据进度计划、质量要求选择主导机械,并考虑一定富余量;

(2)根据生产能力最小的机械情况做好机械的统一调配,保持机械的最佳组合;

(3)组织维护、抢修小组,随时排除故障并做定期维修,降低设备的故障率,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3、加强现场施工中的质量检查

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要做好现场检查,质量管理人员就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腿勤就是要勤跑工地,眼勤就是要勤观察,手勤就是要勤记录。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经济损失。

质量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并随时抽查一些项目,如混凝土的砂石料、水的称量是否准确,钢筋的焊接和绑扎长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模板的搭设是否牢固紧密等。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在现场给工人做正确操作的示范,遇到质量难题,质量管理人员要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出现质量问题,不能把责任一齐推向施工人员。质量管理者只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能做到工程质量管理奖罚分明,措施得当。

4、加强进度控制

进度计划是控制工程进度的依据,施工组织中的月、旬作业计划以及材料、机械使用计划都要服从进度计划的要求。进度计划反映工程从准备到竣工的全过程,反映施工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是现场管理者统筹全局,合理调配施工资源,正确指导生产活动的基础。能否按照计划实施,既体现施工单位的合同意识,也体现施工单位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当工程进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与计划偏差较大时,现场管理者要结合实际,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并做到:

根据网络计划或进度管理曲线,查找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距,分析影响进度的原因。

(2)调整滞后项目的施工方案,适当增加资源投入,科学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多作业面的平行流水作业或立体交叉平行流水作业,加快施工进度。

5、严格重点治理质量通病

(1)彻底处理软弱路基,确保路基整体稳定。路基不均匀沉降会导致路面开裂、路基失稳,危及行车安全。主要原因是路基未充分压实。为此,现场质量控制要抓好地表清淤和路基分层填筑及压实;在路基填挖方交界处、施工分段接头等非连续地段要作为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加强控制。

(2)确保结构物的内在和外观质量,公路是暴露在野外的线形构造物,既要满足行车要求,又要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满足行人的视觉要求,为此,要达到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的统一。满足结构物的内在质量,必须控制关键材料、关键工序、关键工艺;满足结构物的外观质量,必须做到工艺精细、线条分明、线形顺适、层次清晰。

(3)认真处理路基与桥涵接头,防止桥头涵顶跳车,桥涵与路基施工往往不能同步进行,在路基与桥涵之间形成接头,若施工质量控制不好就会造成跳车,一般设置桥头搭板,铺设土工格栅或土工布,改换填料等,这些措施如果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合理的施工工艺保证仍然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现场管理的重点是确保碾压到位,压实度符合质量标准。

(4)严格控制路线的线形与标高。随着公路修建等级的不断提高,施工中对路线线形与标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纵横坡不适、平整度差等直接影响公路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品质,影响服务对象的舒适度,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故这些问题要从路基开始层层检查验收,达不到要求及时返工,谨防积重难返。

6、善于运用新技术提高施工质量

新技术的运用对于施工来说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和保证效率的作用。首先,就是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不断进行管理方式的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时代已经成为了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的必然趋势。因此要合理运用施工信息网。在施工部门内部组件网络管理系统,使得施工内部各个部门能够共享最新的信息数据,合理的调配各个部门的职能,增加施工的效率。同时,要配备适合的工程项目系统管理软件,每个部门编写施工计划,并进行汇总形成一个总的施工计划,在整体上进行把握,这样有利于施工管理者的合理分工,并将其思想有效的运用于施工过程中,将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一个档次。

7、结语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建设的步伐加快,一些工程技术复杂,规模大的公路建设项目正准备筹建,公路工程建设者必须不断总结工程管理中的经验与教训,与时俱进,大胆探索新的管理思路,通过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使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不断得到提高,才能满足现代化的需求,为国家建造出优质的公路工程。

参考文献:

[1]刘建民.公路工程施工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篇3

关建词:目的 反馈程序 异常处理 布设 安装

1.工程概况

小岭隧道拟建于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苏家坊村―崇阳县路口镇田心村境内。隧道轴向走向方位角约为193°,左幅长:1007m,右幅长:994.766m。双幅纵向设计坡度为人字坡,左右线分别采用2.5%(963m)、-2.237%(44m)和2.5%(953m)、-2.2%(41.766m)。位于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区,地形起伏较大,斜坡自然坡度为15°~35°,隧道横穿山体,山体内由志留系中统坟头组页岩及志留系下统高家边组页岩构成,峰顶呈浑圆,地面标高170.1m~327.1m,相对高差约157米,地形起伏较大,地表植被较发育,以灌木为主。隧址地表水较发育,页岩岩体节理裂隙发育,深部节理多呈闭合状,多充填泥质,连通性较差,赋水条件较差;浅部强风化岩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含少量裂隙水。

2.监控量测目的

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管理的重要部分,它不仅能预报险情,而且通过现场监测获得围岩动态的信息(数据),完善隧道工程设计与指导施工提供可靠的足够的数据。由于岩土工程的复杂性和特性,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一般需要根据洞内外地质调查。洞内观察,现场监控量测及岩土物理力学实验等施工反馈信息,进一步分析确定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以最终确定和修改隧道施工方法和支护方式。本隧道支护结构应用新奥法原理采用复合衬砌,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现场监控量测,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对围岩一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控和预测制定相应的施工措施,以确保洞室周边岩体的稳定以及支护结构的安全。

3. 量测项目及量测点的布设、安装

3.1量测项目

必测项目是施工工序进行监控量测的项目,它包括以下内容: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周边位移收敛、拱顶下沉、锚杆抗拔力。

3.2量测仪器设备

周边位移收敛采用收敛计,拱顶下沉及地表沉降采用水平仪、水准尺、钢尺,地质素描采用地质罗盘和钢尺,测试锚杆抗拉拔力采用拉拔器。

3.3量测点布设及安装

4.量测方法

4.1洞内观察与地质素描:隧道坑道开挖工作面的观察,在每个开挖面进行,特别是在软弱破碎围岩的条件下,开挖后立即进行地质调查,绘出地质素描图,遇到特殊不稳定情况派专人进行不间断观察。

4.2对开挖后没有支护的围岩的观测: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其方向;开挖工作面的稳定状态,顶板有无坍塌;涌水情况:位置、水量、水压;底板是否有隆起现象。

4.3对开挖后已支护地段围岩动态的观测:有无锚杆被拉断或垫板脱离围岩的现象;喷射混凝土有无裂缝和剥离或剪切破坏;钢拱架有无被压变形情况。

4.4锚杆注浆和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4.5观察围岩破坏形态并分析:危险性不大,不会发生急剧变化,如加临时支护后即可稳定的情况;应当引起注意的破坏,如拱顶混凝土喷层受压出现的裂隙;危险征兆的破坏,如拱顶喷射混凝土出现有对称性的局部崩塌、侧墙内移。

5. 监测结束标准

根据收敛速度判别:

一般地段:收敛速度>5mm/d时,围岩处于急剧变化状态,加强初期支护系统;收敛速度

特殊地质地段:加强初期支护强度和刚度,严格控制过大变形。

各量测项目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2周结束,断层破碎带地段位移长时间不能稳定时,延长量测时间并采取加强措施。

6. 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信息反馈

工程监控量测作为施工组织的核心内容之一,置于动态管理体系之中,具体包括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和信息反馈等几个主要方面。

6.1 量测数据的整理、分析

数据整理:把原始数据用频率分布的形式把一组数据分布情况显示出来,进行数据的数字特征计算以及离群数据的取舍。回归分析和曲线拟合:

绘制量测数据的时态变化曲线图(即时态散点图)和距开挖面关系图。

6.2 建立监测管理等级基准

建立监测变形管理等级标准,管理等级分三等,其等级划分及相应基准值见下表。通过对监测结果的比较和分析来判定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指导施工。

7. 监测信息反馈程序

施工方法变更的建议;施工工序的更改;设计参数及预留变形量的修改或确认;辅助施工措施的选择与变更;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估及辅助施工措施建议

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程序见图“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程序图”。

8. 监测结果异常的处理

隧道监控量测结果出现异常时,按以下方法处理:

8.1 如果是由于基底下沉引起的,尽快将仰拱封闭,如仍然下沉,在墙角处加设锚杆,复喷混凝土并在基底钻孔注浆加固、换填或桩基。

8.2 如果是由于围岩压力引起的,多次复喷并用锚杆加固围岩,补强初期支护。在下一循环施工时,修改支护参数,增强初期支护,同时增大观测频率;必要时通过监理同意施作二次衬砌,如果需加强衬砌则由设计单位同意。

8.3 如出现变形速率突然增大出现不稳定征兆时,进行适时监测观察,委派专职观察员对初支进行监视;如伴有响声及新生裂缝,立即暂停正常施工,加强支护和采取可能的抢救性措施。

9. 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所有监控量测工作人员均具有监控量测资质,监测项目组长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技术人员担任(本项目为第三方进行监测),为高效完成监测工作,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以下措施:

9.1 监测组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情况和问题,并提供有关切实可靠的数据记录。

9.2 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实施方案和相应的测点埋设保护措施,并将其纳入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之中。

9.3 量测项目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建立质量责任制,确保施工监测质量;并且人员要相对固定,保证数据资料的连续性。在现场设立仪器检验、率定室,对所有传感器及光(电)缆进行率定、检验。用于检验、率定的仪器设备,是经过国家标准计量单位或国家认可的检验单位检验合格,且检验结果在有效期内。

9.4 设定监控量测管理基准值,当发现超过基准值时,应立即报告监理,并向监理报送应急补救措施。

9.5 对所装仪器进行监管和保护,如果所装仪器损坏或丢失,及时安装替换仪器;对完建的监测土建工程(观测站、观测墩、保护墩等)进行监管和维护,如有损毁、及时修复;监测仪器光缆在埋设引线过程中,复杂(关键)部位以PVC管或钢管进行保护,如遇交叉施工,派专人看护光缆,如有损毁、及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光缆联接。

9.6 观测前,必须按有关规定对仪器、仪表的力学特性、温度特性及防水密封绝缘特性等进行标定检验,确保仪器的稳定可靠性和保证观测的精度。

9.7 量测数据均要经现场检查,经过两级复核后方可上报;且量测数据的存储、计算、管理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

9.8各监测项目在监测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实施细则,观测要求和频次严格按业主、监理的指示及《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执行。

10.总结

由于隧道的工程的特殊、复杂性和隧道的不确定性,对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进行监控量测是保证隧道工程质量、安全必不可少的措施,在小岭隧道施工中,通过隧道施工现场测量数据获得围岩动态及回归分析沉降最终值,结合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等量测手段为施工和设计提供准确的依据,确保施工的安全、质量和投资,为山区隧道施工积累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TZ214-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