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05-26 14:49: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幼儿园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前教育处于教育系统中的基础阶段,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学前教育不仅为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还有利于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江西万年县大源镇幼儿教育事业正不断向前发展,已能基本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但总体而言,当下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水平较低,无法适应地区的经济、社会、教育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针对当下农村幼儿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善并提升大源镇幼儿园办园水平:
一、加强对幼儿园的规划与管理,使园舍建设科学规范化
在《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园舍建设上,大源镇幼儿园首要考虑的是选址,根据《江西省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中相关规定,选址应该考虑周边环境,应选在条件好、环境适宜、交通便利、场地平整、安全系数高的四方;其次,应扩大幼儿园绿化面积,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植物种植;还有,幼儿园的卫生条件需要改善,幼儿园需要有专人或者幼教工作者进行清洁卫生工作。
(一)完善室内布局,提升保教质量
首先,幼儿园要完善设施设备。《江西省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明确规定了农村幼儿园应该具有的设施设备。大源镇幼儿园除了要提高桌椅的安全系数外,还应购置大量的设施设备,如用于存放物品的柜子,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器材,还有教师教学工作和幼儿活动所需要的玩教具和活动材料。
其次,提高对幼儿园环境价值的认知,加强环境创设的能力。《纲要》中还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要优化幼儿园环境创设,就提高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园环境的认知,了解环境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同时以幼儿为本,让幼儿参与其中,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启发、鼓励和引导幼儿与环境互动。环境创设的内容也不是凭空产生和模仿而来,是与课程相互生成和共融的,并且是动态的,有生命的。幼教工作者要充分挖掘环境潜在的教育价值,创设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良好的环境。
然后,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目前幼儿园教学存在的“小学化”现状,是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和幼教工作者不正确的幼教观综合影响所致。要改变这种局面,幼教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不断学习,规范幼儿园教学内容,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还应加强家园联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明白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从而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壮大并稳定师资队伍,提升师资水平
幼儿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壮大师资队伍和提升师资水平,应从教师需求出发。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教师最基本的需求是生存的需要。幼儿园管理者首先要解决幼儿教师生活和工作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待遇,和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保障,以减少幼儿教师的流失。因此幼儿园可以制定相应的措施以吸引优秀的幼教人才。其次要为幼儿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提供给农村幼儿教师学习的机会。幼儿园管理应当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幼儿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再者,鼓励教师自身自考或者进修学前教育,以端正幼儿教育观的和提高教学能力。最后,政府应当帮助农村幼儿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关培训计划,送幼儿教师参加学前教育的理论实习和优质幼儿园的参观、实习,切实提高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水平。
(三)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生均成本
农村经济落后,幼儿园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且经费有限,导致幼儿园总体水平低下。要提高幼儿办园水平,最根本的方法是加大对幼儿园的资金投入。教育是关系民生和国家未来的大事,国家应将农村学前教育加入国家教育体系,政府应合理配置资源并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倾斜,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其次,要辐射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模范作用,每个乡镇至少建立一所公立幼儿园,并加大监管力度,使其变得规范并给其他幼儿园起模范作用。然后,就是对规模较大的民办幼儿园进行规范、整改。最后,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动用多方力量筹集资金,鼓励民众力量建立幼儿园。
二、结语
篇2
[关键词]幼儿教育;农村;多元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8-0166-02
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中的特殊阶段,良好的幼儿教育对人生发展意义重大,具有国民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幼儿教育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产生巨大的潜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双流县农村社区幼儿教育现状
成都市双流县是全国百强县(2013年排名第15位),2013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60亿元,全口径税收收入超过100亿元。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其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相对较好,幼儿教育发展具有一定保障。双流政府以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为总体目标,以促进学前教育公平为根本,不断扩大公益性幼儿园覆盖面,已完成全部镇及街道的附属幼儿园和农村新建幼儿园的标准化建制,在四川省率先实现县级公办建制幼儿园的镇域(街道)范围“满覆盖”。
除公立幼儿园外,因农村地区历史遗留以及受地理因素、文化和社会发展环境特殊性的影响,县域内仍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民办幼儿园。部分民办幼儿园人员配备齐整、办学水平高、教学实施完善、教学理念先进,甚至超过很多优秀公立幼儿园;但仍有部分民办幼儿园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只能以规模偏小的家庭作坊形式存在,师资水平、教学设施等条件较差,大多存在管理混乱以及政府监管缺位的问题。
2 双流县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配备尚未完全到位。双流县教育局提出“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的要求,即到2017年年末全县25所公办建制幼儿园要配备在编教师528名,而截至目前仅完成编制教师配备人数318名,缺编率高达34%。此外教师学历总体水平偏低,以大专为主,中专次之,本科及研究生以上教师较少,男性教师极度缺乏。公立幼儿教育师资情况尚且如此,其他社会办学幼儿园情况更加严重。
(2)客观因素影响入园率。随着乡镇幼儿园区域中心化发展,按照规定适龄幼儿多集中于各乡镇(街道)唯一一所公办或公益幼儿园接受三年学前教育。但受农村地区居民分散居住影响,部分家庭条件有限的农民接送困难(这一问题在农忙时期尤其突出)。很多农民被迫就近选择民办幼儿园入托。由于公办及公益性幼儿园的资金来源有政府补助,民办幼儿园的资金来源则主要依靠收取的幼儿学费、建园费等其他费用,这样间接导致某些家庭较偏远的儿童被迫放弃公办幼儿园,享受不到政府对公立幼儿园的财政补贴,形成了事实上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公。
(3)教师社会保障水平不均。首先,公办在编教职工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聘用人员和民办园教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导致幼儿园教师师资来源出现明显差异,资源严重不均衡;其次,教师来源不同、能力不同又导致教育水平差异,优秀幼儿园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模式,更注重孩子个性、实践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某些幼儿园由于条件限制,水平低下,缺乏针对性,“幼儿园小学化”趋势严重;最后,硬件、软件上的差距又会不断拉大幼儿园之间的差距,不断恶性循环。
(4)政府责任不明确、监管存在死角。部分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因追求经济利益引发安全事故、教学事故等问题也偶有出现,暴露出监管缺失、审批不到位等问题,也间接证明行业秩序需进一步整顿,制度管理上尚存创新空间。
3 促进双流县农村社区幼儿教育多元化的对策建议3.1 政府主导
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加大财政投入、降低社会幼儿园园税负。切实履行文教、财政、卫生等多部门行政职能,多渠道、多方式筹集经费,建立起政府、投资人、家长、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机制。确立公办引领、民办补缺的发展思路,采取龙头带动、集团运作的方法,推动公立幼儿园互相竞争。同时打破区域限制和管辖限制,引导优秀教师流动,对民办幼儿园进行对口帮扶,提升教师队伍的活力与创造性。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幼儿园硬件和教师等软件的资质审核和后期监管。建立严格的实习考核制度和评分系统数据库定期审查,对考察不合格的教师一票否决,对有劣迹的教师终身禁入。提高幼教待遇,打破公立、公益及民办幼儿教师的壁垒,建立激励机制,有序调动优秀教师合理分布,真正造福于农村教育事业。
3.2 理念创新
农村幼儿教育内容应贴近实际。如可借鉴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蓝天下的学校”理论,以自然环境作为载体,充分利用各种天然资源让幼儿在大自然的游戏中提高认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开辟田野课堂,释放儿童天性,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和建构,创设充满“野、趣、乐”的自然环境。确立“根植本土、因性而教、启迪心智”的自然教育辅助课程体系,让处于农村环境的幼儿享受到适合自身的特色化学前教育。
除特色化辅助教育外,规范化体系也是对民办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部门、教师、管理方更新教育观念,严格遵循幼儿教育典范,遵守政府规定,借鉴国内外幼儿园的先进经验,努力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在幼儿教育相对问题较多的民办幼儿园管理上,着力在民办幼儿园内部建立严格、细致的绩效考评和水平等级评比等制度,激发教师教学活力,促进自身技能的不断提升。同时也应该与辖区内或市域内优秀的公立幼儿园、示范幼儿园以及主管教育部门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接受帮扶。通过组织本园优秀教师的再学习、再培训,将先进的、优秀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带到农村民办幼儿园中,打开上升空间、提升教育资源。
3.3 管理创新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教师水平。以“MOOC+远程教育”模式开展后续培训,促进教师能力升级。将幼教名师授课、优秀教学游戏、标准化素质培养等视频和文字内容等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实现幼儿教育“城与乡”、“公与民”之间的无差别化。
注重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引入,如充分利用所辖区域内大学生假期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机会,或者以兼职形式将培养人才的课堂从大学搬到农村社区,既解决农村社区型幼儿园的活力问题,也解决农忙时间教师缺乏等突出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以致用,避免理论与现实脱节。
将“MOOC+远程教育”这一模式分为幼儿学习、教师提升、教育村民三大板块,打破因地区经济水平不均所造成的教育资源失衡的格局,打造随时、随地、按需、可重复的网络学习平台,提供版本齐全、形式多样、理念先进、及时更新的同步课堂。创造农村幼儿教师的自我提升新路径,增强不同空间教师间的互动,拓展视野。
提高农民家长的素质,通过宣传教育促进政府、社会、家庭以及儿童之间的共同进步。转变农村家长思想,更主动地参与幼儿教育。通过强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一优势,推动家庭版素质教育,为孩子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更好地结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4 结 论
双流县农村社区幼儿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持续强化公办幼儿园的力量,结合社会幼儿园的互补作用,将会逐渐产生深远的影响。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家庭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支持、帮助和推广有特色、有效益的公办和民办幼儿园,促进建立农村社区幼儿教育的社会多元化模式与健全农村社区幼儿教育管理体系,使我国农村社区的幼儿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梁艳.农村幼儿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探究[J].当代教师教育,2013,6(3):89-93.
[2]皮军功.自然教育:农村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12(11):17-25.
篇3
关键词:早期阅读;阅读素材;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9-022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9.147
阅读是一项获得信息、传授信息的活动。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早期阅读教育所发展的核心能力是自主阅读能力。如何在农村开展早期阅读教育?其途径和方法灵活多样。
一、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素材
(一)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阅读内容
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师要从兴趣入手,激发幼儿的内部动机。
农村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带领幼儿去田野观察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使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范围得以扩大。一方面,将幼儿的日常生活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另一方面,使幼儿突破现实的限制,走向想象的世界,积累阅读经验,让他们感受语言的美,潜移默化地接受语言知识
(二)适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图书
在受资金限制和家长不重视的影响下,农村幼儿园的图书量少,图书内容不适合幼儿的阅读,甚至破烂不堪,影响了幼儿的阅读兴趣。有的幼儿园还将购置的图书锁起来,应付检查,这样也影响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因此,幼儿园图书角内应经常补充新的图书,书籍要进行更换。教师也可带幼儿到阅览室看书,感受和模仿成人的阅读方式。
二、摸索出适合农村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方法
(一)阅读环境的重要性
阅读环境自在、丰富、有趣是让幼儿爱上早期阅读的关键。在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帮助幼儿建立阅读习惯,营造快乐阅读氛围。
(二)开设专门化的阅读活动
提到早期阅读,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早期阅读就是提前识字和认字”。农村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进行了大量的识字教学,这种现象在私立幼儿园更为严重。因此,农村幼儿教师要走出这样的误区,知道幼儿的早期阅读与小学生正规的读写有着本质区别,它仅仅是一种“读写萌发”,是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自然发生的学习活动,是正式读写学习的准备。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的不同能力、不同水平进行指导,更要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
三、农村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技巧
(一)集体阅读
整个活动幼儿亲身参与,充分释放自己的兴趣和情感,他们会更容易爱上阅读。在集体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不以主观教育者的身份出现,而是以幼儿同伴的身份和幼儿一起阅读,师生共读,共同分享绘本的精彩。作为陪伴者,教师在集体教学环节中要侧重于幼儿自身的阅读活动,让幼儿从容阅读、有效阅读。调动幼儿对阅读的积极性。
教师还要逐步培养幼儿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让他们对字有一定的认识,理解字的作用。要善于运用图文对照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读文字。幼儿虽然不会文字,但是他们能够凭借画面和自己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独特的经验建构绘本所要表达的意义。所以巧设提问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解读画面,使其将文字与图画联系起来,自然地去理解文字的意思,也可启发他们从书中找到自己熟悉的字,并念出声来。对于不熟悉的字,则可教他们认读,让幼儿对文字产生兴趣。当他们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以后,即可进入独立阅读阶段,教师只需在其困难时给予帮助。
(二)个别化阅读教学
个别化阅读时幼儿往往对图书中颜色鲜艳和较大的形象感兴趣,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道图书中故事情节是按开头―发展―结尾的顺序进行。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帮助幼儿从“点指”过渡到“划指”:手指着字,眼看着字,嘴里念着字,脑子记着字。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识字活动,如将汉字编成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儿歌谜语、顺口溜,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识字兴趣,还培养了幼儿的思维力和想象力,趣味无穷。
四、正确引导家长参与幼儿的阅读
家庭对幼儿早期阅读的作用至关重要。幼儿期的孩子对生活环境的一事一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常以好奇的心态去发现疑难问题,寻求答案,不断对成人发问,农村许多家长由于自己知识贫乏,对孩子的提问,会粗暴地加以制止或敷衍了事,这样会打击孩子阅读的兴趣。父母要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在书中寻找答案。家长要把早期阅读看做一种亲子游戏,一种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的工具,在生活中规范语言的渗透性,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书的兴趣和阅读的欲望。
总之,早期阅读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对幼儿的一生将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利用农村的有利条件,开设校本课本,将农村幼儿熟悉和了解的知识做成绘本,激发幼儿学习的动机,养成阅读的兴趣,积极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为他们学习书面语言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我们要更加关注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习惯,为幼儿的未来成长奠定基石,使他们终身受益于阅读书籍。
参看文献:
篇4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教育管理;策略
随着社会需求对幼儿园教育水平的要求提升,幼儿园的教育管理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加强,但是在农村幼儿园,由于配套的教学设施不够完善,管理者和教师的教育水平也很有限,因此幼儿园需要通过加强对幼儿园的教育管理来弥补现有的不足,提高农村幼儿园的课程质量。
一、农村幼儿园的管理者应做好领导角色
首先,农村幼儿园的管理者应当纵观全局,做好幼儿园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把握好幼儿园今后发展的方向,完善幼儿园内的各种规章制度,督促和监督教师尽职尽责地完成对儿童的教育。其次,农村幼儿园的管理者还应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水平。再次,作为农村幼儿园的管理者,思想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创新,学习先进的优秀教育模式和理念,这样教育才能在改革中不断发展。最后,农村幼儿园的管理者还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二、深化农村幼儿园的课程改革
(一)选择适合的教育模式
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教育管理,首先应当做到深化课程改革。农村幼儿园的管理者和教师应当做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通过已有的教学环境和教学配套设施选择最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同时,农村幼儿园的教师不要一味盲目地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幼儿,要根据经验在和幼儿的接触了解中不断探求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多让幼儿站上讲台讲故事,这样可以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锻炼自己。
(二)选择适合的教材
农村幼儿园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实地需求,选择最适合幼儿的教材,因为地域差异和教育水平差异,很多教材虽然好,但并不适合所有的幼儿园,因此,教材的选择对于农村幼儿园的课程质量影响重大。选择最适合幼儿的教材,可以让幼儿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做到因材施教、因地施教,从而加强农村幼儿园的教育管理,提升农村幼儿园的课程质量。例如,农村幼儿园可以自行印制乡土教材供幼儿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学习文化知识,还能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
(三)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21世纪的今天,科技飞速发展,各种新兴的教学方法涌现出来。但是,农村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以及教学配套设施虽然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幼儿开展活动的所有需求,很多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无法在短期内得到适应,对此,农村幼儿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克服困难,选择最适合幼儿园使用的教学方法。例如,自制玩教具,孩子体会乡土玩教具带来的乐趣;开辟种植园,让幼儿参与劳动,学会观察,体验自然生活,学会分享与合作。
三、邀请专家到农村幼儿园指导
农村幼儿园应当邀请教育专家来园实地考察,指导和帮助农村幼儿园的教育建设,帮助找出幼儿园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合理的有效意见和建议,传递给农村幼儿园与时代相适应的先进教育理念。帮助农村幼儿园弥补现有的教育方面的不足,让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更加完善,更加适合幼儿,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农村幼儿园的课程质量。
四、加强农村幼儿园的教学配套设施建设
农村幼儿园的教学配套设施相比于城市里的幼儿园要差一些,可以运作的经费也相对较少。对此,农村幼儿园应当合理地利用有限的经费尽可能多地为幼儿园增添必要的教学设施,不断优化教学资源,以提升幼儿园的保教水平和服务质量。
同时,为孩子创造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是改善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之根本。比如,建造音体室、区角活动室、阅览室、美术室等,让孩子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产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意识,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全面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幼儿园的课程水平将影响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幼儿园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已经众所周知。农村幼儿园在配套教学设施的建设和师资力量上都不及城市里的幼儿园,因此农村幼儿园教育管理策略更值得注重和思考。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努力提升农村幼儿园的课程水平,才能使农村幼儿园的孩子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为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农村地区 民办幼儿园 发展现状 发展对策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起点,是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希望所在。资料显示, 2010年陕西省农村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的比例为7.5:1,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规模已是后来居上。为了研究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咸阳市马庄镇多所不同规模的民办幼儿园进行了走访调查。
一、农村地区民办幼儿园发展现状
1.布局不合理,多项硬件指标不达标。
全镇现有民办幼儿园7所,其中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注册的幼儿园4所,无证幼儿园3所。4所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注册的幼儿园最小间距3千米,最大间距10千米。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教师,有的甚至只有1名教师负责保育和教育工作。该镇民办幼儿园生均建筑面积均值仅1.52平方米,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一级指标。
2.家长消极配合,教师队伍不稳定。
该镇地处咸阳市边缘,进城务工人员较多,由老人组成的实际监护大军普遍文化不高, 这给幼儿园的家园共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他们普遍重视幼儿在园的伙食情况和知识教育,对于幼儿园布置的活动和任务配合消极。因此,家园共育进展困难。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是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是幼儿教师工资低、劳动强度大、社会认可度低,而且每班人数较多,生活化教学的劳动强度很大。目前幼儿园存在的二元工资体系导致教师工资收入偏低,农村幼儿教师尤甚。统计显示,该镇幼儿教师平均月工资仅一千多元。因此,幼儿教师队伍极不稳定。与城市和公办幼儿园相比,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更少,培训机会少、覆盖面小、缺少进修学习机会严重制约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 .政策扶持口惠实不至,校车安全遭遇瓶颈。
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和制度在农村地区缺乏现实操作性。农村民办幼儿园在既得不到教育部门的拨款,又很难拿到金融部门的贷款的情况下,在“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夹缝中顽强地挣扎(宋卓雯,2007:567)。同时,受资金和农村实际情况限制,幼儿园只好通过超载解决幼儿的接送问题,这给司乘人员和幼儿安全带来隐患。
4. 幼儿园间竞争激烈,小学化倾向严重。
为了扩大办学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幼儿园大打价格战,农村民办幼儿园之间的生源抢夺战尤为激烈。幼儿园为了迎合农村家长的心理需求,增强宣传效果,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愈演愈烈。许多农村幼儿园小班开始识字和识数教学,中班就开始进行写字和拼音教学,严重违背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5.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学前教育认识不到位。
部分地方政府及部门没有把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放在城镇化的背景下作通盘考虑,对辖区幼儿园的建园选址缺乏统筹规划,导致辖区内园点分布不合理,加大家庭和幼儿园的负担。此外,一些职能部门没有对辖区的无证幼儿园进行有效清理,导致校园安全事故频发。主管部门的认识缺位使得一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方案不能真正落实。
二、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对策
我们要建立政府主导、家园配合、保障教师、多管并下的发展新格局。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格局。对幼儿园实行统一管理,教师统一待遇,消除公办与民办的差别。因地制宜,实现政策执行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对于小学化倾向,相关机构及部门应加紧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通过立法遏制小学化倾向,加强源头治理,从根本上扭转小学化倾向的蔓延。教师要在整体教学的同时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孩子个性化发展。实现因材施教,将个别教学与整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通过家园共育促进对话机制的建立,促进幼儿园发展。认定幼儿教师身份并建立幼儿教师职称评定体系,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行幼儿教师资格证准入制度,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层次。增加教师培训机会,改革培训方式,创新培训内容,强化教师科学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搭建城乡教师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宋炜,李兆平. 陕西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27(4):25-28.
篇6
邢台农村学前教育现状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中首次将学前教育问题列为独立篇章,并特别指出:“要明确政府职责、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刻不容缓。
一、邢台市农村学前教育现状
近年来,邢台市农村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邢台市经济欠发达,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由于多年来财政投入较少,学前教育仍然是邢台市各类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通过我们的走访调查,发现邢台市大多农村地区存在幼儿园师资水平低,教育质量差,校车不安全,饮食卫生得不到保障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邢台市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状况不平衡
通过我们对邢台市农村的一些幼儿园进行抽样调查时发现,邢台市各个乡镇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有明显的差距。有的乡镇达到每万人200多名儿童入园的比例,有些乡镇每万人只有80名适龄儿童入学。差距之大,令人咋舌。邢台市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状况的不平衡,严重制约了整个邢台市农村学前事业的发展。
(二)幼儿师资力量匮乏
据河北省教育厅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幼儿园师生比为122,而邢台市只有一所幼教培训职业学校,在校生不过一百多人,相对于邢台市11万的幼儿学生来说,存在相当大的缺口,根本无法满足需求。而且邢台市农村幼儿园的教师工资较低,师资外流情况比较严重。除此之外,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前幼儿园教师仅是高中或初中文化水平,缺乏优秀的幼儿教师也是制约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办园条件非常简陋
我们走访了邢台市各个乡镇的农村幼儿园,发现不管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均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办园条件很简陋,幼儿园必备的设备严重缺乏。几乎没有一所幼儿园拥有属于孩子们的玩具橱柜,也没有专门的幼儿图书室,甚至有些幼儿园连午休室都没有办法给幼儿提供,更别说多媒体教室、保健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了。设备的缺乏,使得很多游戏活动不能开展,是农村幼儿园的办学质量提不上去的重要原因。
(四)学习知识过于深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学科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然而在我们的实地采访中,很多幼儿教师、校长反映,迫于生源压力,很多幼儿园不得不按照传统的小学课堂模式来教小孩认读拼音,注重孩子们的写字、算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家长们的认可。过早地接受“小学化”教育加重了幼儿的负担,偏离了国家教育部提出的让学前教育游戏化的理念。
二、推动邢台市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
发展学前教育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万个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了更好地更好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邢台市各个部门须密切配合,实施教育改革,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更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调整,以寻求农村学前教育更大的发展。
(一)平衡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资源
我省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健全和完善我省以政府和集体办园为主、以公办教师为主、以政府和集体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邢台市在构建这个模式的同时,时刻牢记“木桶效应”,要特别注重整合教育资源,平衡各个乡镇的办园资源和师资力量,力求做到每个乡镇至少建有一所标准的现代化公办幼儿园。
(二)做好幼儿教师培训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函授、互联网等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幼教培训工作,不断向农村幼儿教师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教授最新的教学方法;并聘请有经验的省内专家或教授到农村幼儿园进行定期的讲座,以此来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师资水平。尤其对贫困地区幼儿园的教师实行流动制,通过流动来拓宽幼儿教师的视野,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三)多渠道融资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环境
邢台市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的简陋,最重要的原因是资金的匮乏。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政府行为,因此,邢台市相关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制度保障,同时,应增加农村学前教育财政预算,规范幼儿园的收费体制,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努力拓宽农村学前教育的融资渠道,帮助广大农村幼儿园改善适合儿童成长的硬件设施。必要的话,通过新闻媒体,号召各大企业为农村幼儿园募捐儿童桌椅、卫生设施、游戏器材、消防设施等,为当地农村幼儿园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鼓励农村幼儿园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
通过我们的实地调查发现,邢台市的各个县里的乡镇幼儿园,几乎没有一家开展过幼儿和家长的亲子活动。众所周知,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和父母的交流是很重要的。而邢台市广大农村地区的家长大多忙于自己的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在园情况,而且大多农村家长知识文化水平不高,他们错误地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学的知识越多,这个幼儿园越好,这也是他们选择幼儿园的唯一依据。殊不知,这种教育观念是不正确的。因此,各个幼儿园应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扭转家长观念,让家长懂得幼儿园在孩子学习生涯中真正应该扮演的角色,并学会如何教育孩子。
当前,国家“十二五”计划顺利开展,全国支农政策大力推行,河北省学前教育发展势头猛进,邢台市也应抓住契机,为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铺平路基。
参考文献:
[1]黄辉.我国新时期农村幼教政策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2]陈艳霞.南京市社区学前教育的现状、症结及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5.
篇7
教学资源学前教育发展前途一、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农村学前教育是为广大农村适龄儿童提供基本教育机会的重要途径,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不仅是全面普及学前教育的难点,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性工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农村地区出现了要求更高水平教育的趋势。
在我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普遍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缩小城乡之间教育水平差距的基本点,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起点,只有首先保证学前教育的公平性,之后的教育才能形成公平的连续性。办好农村学前教育,也有利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对于促进农村儿童身心全面发展,提升个人素质修养,实现人才强国战略都有着重要意义。要努力从源头上保障农村学前教育的良好发展,让农村的学龄儿童享受的相对优质和全面的学前教育。
二、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相比城市中的学前教育,农村地区则显得较为落后,各种问题长期存在,且解决进程缓慢,这与日益增长的更高水平的教育需求严重不符,很多问题都在制约着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1.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多以民办为主,政府办园数量较少
由于拥有大量的民办幼儿园,各所幼儿园在投资规模、教育水平、卫生情况上参差不齐,大多数的民办幼儿园都以盈利为目的,将对儿童的教育放在办园的第二目标,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导致一些存在教学漏洞与安全隐患的违章幼儿园迅速滋生。孩子们就读于这样的幼儿园,能否接受良好教育且不论,会否出现安全事故才是更让人们担心的。相比之下,政府主办的幼儿园无论在师资、卫生等许多方面都优于民办幼儿园,但在农村地区政府开办幼儿园确属少数,更多的农村儿童只能就读于民办的幼儿园之中。
2.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机构的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多以民办、私立幼儿园为主,且个人投资实力相对较弱,开办幼儿园部分出于盈利性的目的,这样的发展方式也是造成目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在很多农村幼儿园中,供孩子日常玩耍的设施不够全面,教育教学设备也较为缺乏,孩子的三餐中的营养搭配不够科学,甚至个别幼儿园退化到单纯看护孩子的作用,寓教于乐的作用被削弱,孩子在这样的幼儿园中很难学到充足的知识。而且,在有些幼儿园中,校车的配置情况也是参差不齐,有些没有配备校车,有些配备多以旧车改装为主,校车安全无疑是一个巨大隐忧。
3.农村幼儿园中专业素质教师缺乏,多是无证上岗,且教师普遍缺乏编制,教师队伍不稳定
据了解,农村地区幼儿园中任职教师的学历大多以高中毕业或是中专毕业的女性为主,包括院长在内,绝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而少数拥有资格证的部分教师更愿意去城市中谋求更好的工作。虽然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较高,但却普遍缺乏专业技能,对于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老师们显得无从下手。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地区幼儿园中的老师多以临时任职为主,并无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愿望。这部分因为农村幼儿教师对目前的薪金待遇存在不满,或是面临结婚等诸多选择,没有一支专业过硬、职业化高的幼儿教师队伍,农村的学前教育难有较大进步。
4.孩子们在幼儿园中的学习方向存在一定偏差
由于自身的长期务农生活,父母们对孩子往往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教育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希望他们能够学习更多知识,对识字、算数等小学需要掌握技能要求较高。为了迎合家长的意愿,幼儿园往往会教授一些超出幼儿接受能力范畴的知识,将幼儿园变成了小学学习的预演,由于这些知识对孩子们来说不易懂得,所以往往就会产生抵触心理。长此发展,不利于孩子们将来学习兴趣的建立,更不利于健康身心的培养,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很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三、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策略
1.可让地方政府出资开办一定的公办幼儿园,对当地的幼儿教育机构起到一定规范、示范作用
由于公办幼儿园不以盈利为目的,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关注到孩子的教育上来,要鼓励当地的机关、企事业自主开办幼儿园,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公办幼儿园所占的比例。要针对幼儿园的入学学费制定合理的收费水平,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有学上,而且上好学。上级政府对这些幼儿园也要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进一步提高其教学水准。
2.进一步规范民办私立幼儿园,对于违规现象要坚决处理,取缔黑幼儿园
只有从源头上规范农村私立幼儿园的教学行为,消除安全隐患,杜绝违规现象发生,才能切实保证孩子和家长的合法权益。对于那些存在严重违规的幼儿园一定要绝不姑息,严肃处理。上级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工作,对于表现良好的民办幼儿园,主管部门要给出一定的奖励。要规范办园的准入资格,强化安全监督工作,奖惩相辅,宽严相济,这样才能更好地规范办园行为。
3.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
首先是政府应健全促进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财政投入应多向农村地区倾斜,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对于部分困难家庭,应给予适当扶持、补助。各幼儿园应当将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努力创造条件,不断改善教学环境,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
4.切实提升幼儿教师的师资水平,加强幼儿教师的队伍建设
加强对幼儿教师资格准入资格的审查力度,坚决杜绝不良教师混入幼儿教师队伍,对于规范教学行为,更好保证幼儿园的教学水平都有着重要意义。给幼儿教师以平稳、安定的工作环境,并签订劳动合同,解决教师的工资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的问题。严格执行教师业绩审查,逐步提高幼儿教师的薪金待遇,留住人才,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农村学前教育工作中来,提高教学水平。对专业技能缺乏的教师要定期进行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工作需要,不断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只有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之间密切配合,从思想上认识到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采用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农村的教育工作才能开展的更好、更有成效,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罗英智,李卓.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10-01.
篇8
关键词:幼儿健美操;教学;开展;现状
G613.7
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此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毋庸置疑的。近些年来,社会上有很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们的片面追求,获得小学和社会的认可,盲目推行了一些幼儿识字、珠心算、汉语拼音等纯智力开发的课程,而忽视了幼儿的身体健康教育,使得幼儿过早地处于书山题海之中,削弱了幼儿教育特有的趣味性、活泼性和全面性。这种教育上的缺失,短时间内可能还不会显现其缺陷,但是长此以往对幼儿却会产生不良影响和无法弥补的遗憾。幼儿健美操是集音乐、体操、舞蹈和美学于一体的新型体育健身项目,它作为幼儿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除了具有一半体育活动共有的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的作用外,还对改善体形体态,提高韵律及身体协调性有着特殊作用。为此对目前鞍山市农村地区幼儿园幼儿健美操教学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了解我市市农村地区幼儿园幼儿健美操教学活动开展的真实情况,为丰富幼儿身体锻炼的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幼儿健美操教学活动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需要选取鞍山市所属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和千山区农村各10所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对40所幼儿园发放调查问卷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100%,符合调查研究的需要。
(二)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
幼儿阶段是其获得各项身体素质能力的敏感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能够获得更加显著的效果。幼儿健美操能够有效的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且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活动。
(一)农村幼儿园开设幼儿健美操教学活动情况
被调查的40所农村幼儿园中,没有一所幼儿园开设幼儿健美操教学活动。
(二)原因分析
幼儿园管理者的教育理念及对健美操的认知程度、幼儿园的师资和幼儿健美操的推广普及程度是决定了幼儿健美操在幼儿园的开展状况的主要因素。
1.农村幼儿园管理者片面的教育理念及对健美操的认知程度不高
对农村幼儿园的各方面课程重要性和体育课程开展情r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幼儿园对拼音、识字、加减法等小学课程更为重视,占100%,对语言、常识、礼仪习惯次之,分别占87.50%、70%、60%,而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最差,仅占12.5%。表二数据显示,农村幼儿园体育课开展做游戏、跳绳活动方式的最多,分别占92.5%、87.5%,以其它形式和自由活动的活动方式也占有一定比例,分别占5%、2.5%,而没有一所幼儿园开展健美操活动。可见,大部分的农村幼儿园的管理者在教育理念上,过分重视文化课程的教授,忽视了其它方面的教育,特别是体育方面的教育。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幼儿园创办人文化素质不高,认为能够保证孩子安全,学到一些文化课就足够了,没有认识到幼儿园课程应以实现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二是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和社会的需要,家长和社会对孩子的期望和考察过分片面的强调文化课,以至过早的给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学习拼音、识字、英语等课程,从而影响了幼儿园的教学导向;三是幼儿园为了减少幼儿的危险,尽量减少幼儿的体育课程。而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健美操还不是很普及,农村地区很多人对此项运动不了解,导致健美操在农村幼儿园没有开展。
2.农村幼儿园的师资不合适幼儿健美操活动的开展
对农村幼儿园的师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幼儿园的师资以幼师为主,占全部师资的%,艺术类大专以上的次之,占全部师资的%,再之大专以下,占全部师资的%,再之其它专业大专及以上,占全部师资的%,体育类大专及以上占比最少,只占%。健美操运动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项目,除体育专业学生对健美操课程进行学习外,其它专业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该课程,因此大多数人了解健美操都是通过媒体视频资料,根本涉及不到健美操的教学与创编方面的培训。因此,从农村幼儿园现有师资情况分析,绝大多数幼儿园不具备幼儿健美操的教学能力,导致农村幼儿园体育课程中没有开展幼儿健美操活动。
3.幼儿健美操的推广普及程度不够
大多数人认为健美操是中青年人的运动,其实健美操是不受年龄限制、适合各种人群、集音乐和运动于一身、有益身心健康的一项体育运动,但健美操由于学习难度相对较高,并没有像广播体操一样在全国中小学得到全面的推广。另外健美操由于不是奥运会规定的竞技运动,在地方体育局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推广。社会上,健美操除了在一些健身俱乐部有少部分人练习外,其它场合很少有人开展此项运动,从事此项运动的科研人员、从业人员非常稀少。对于幼儿健美操,由于没有市场,几乎没有人从事创编适合幼儿的幼儿健美操,因此农村幼儿园没有开展幼儿健美操也就成为必然现象。
三、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40所农村地区幼儿园的问卷调查,农村地区幼儿园均未开展幼儿健美操活动。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幼儿园管理者对幼儿健美操的认知程度不够和农村幼儿园的师资不具备开展幼儿健美操的教学活动。为了在农村幼儿园推广幼儿健美操活动,提出如下建议:
(一)中国健美操协会作为推动全国健身健美操的普及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应大力宣传健美操运动,提高公众对健美操的了解和认知,促进健美操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应组织相关高校、健美操运动团体等开展幼儿健美操培训工作,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并创编更多优秀作品,为幼儿健美操在幼儿园的推广提供条件。
(二)推动幼儿健美操活动在有条件的幼儿园积极开展,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为在其它幼儿园的推广提供经验。
(三)建议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农村幼儿园的管理和引导,明确幼儿教育的目标,规范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使之适合幼儿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 浅析我国农村幼儿园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农村公办幼儿园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幼儿园课程的现状及对策 广西幼儿园专任教师队伍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贵州省民办幼儿园发展现状及问题调查综述 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及其对策思考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及对策研究 苏北农村幼儿园教师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幼儿园课程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状及对策 农村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开展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的现状及对策 X县农村公办幼儿园教育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析农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幼儿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2011年教育统计数据.
[3]王晓青.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5,
[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
[5]王春英.发展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是促进教育起点公平的重要举措[J].学前教育研究,2010(5).
[6]李生兰.农村幼儿教育的流弊及发展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1995,(2):22.
[7]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8]任艳花,杨宁.学前教育中的政府投入方式研究[J].教育导刊,2011(3下):8-12.
篇10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一园多点;发展模式;余杭区
【中图分类号】G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9)12-0032-04
进入新世纪。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开展为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为它为打破原有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的教育均衡化发展提供了可能。然而,毋庸讳言的是,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还是滞后于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探索兼有前瞻性与可行性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解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笔者走访了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省份――浙江省各地。了解到一些有益的经验与做法,其中杭州市余杭区“六统一”“一园多点”的发展模式应是一个范例。它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本文试图解析这一发展模式,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六统一”“一园多点”发展模式的含义
农村地区各乡(镇)、村分布分散,为了便于管理以均衡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余杭区提出了“一园多点”的发展模式。余杭区规定所有乡镇(街道)原由小学或行政村管理、资产为公有(含集体所有)的农村幼儿园均要从小学或行政村管理中分离出来,作为分园和教学点归属于乡镇(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并实行全乡镇(街道)学前教育经费管理、教师调配、教师工资发放、教师工作考核、教玩具配备、办学质量评估等“六统一”制度。
二、余杭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解构
杭州市余杭区是浙江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区。在探索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他们提出了实行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在农村办分园(或教学点)进行“六统一”管理的“一园多点”发展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农村学前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实施“六统一”“一园多点”发展模式需要多方面作出努力和加强配合。
(一)提高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明确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职责
1 确立发展目标,科学规划
余杭区教育局在借鉴国外经验以及贯彻落实国务院转发的10部门《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的基础上,于2005年制定了学前教育近期(2006~2015年)发展目标,提出至2010年,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立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90%以上的幼儿园达到杭州市农村规范幼儿园标准,并进入余杭区等级幼儿园行列;全区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0~3岁婴幼儿家长受训率达95%以上。基本形成0~6岁儿童学前教育体系。至2015年,所有农村幼儿园均达到杭州市农村规范幼儿园标准。
2 出台具体政策,明确职责
要达到以上发展目标,必须改变当前农村幼儿园管理体制,将对村级幼儿园的管理从村小学或村委会中彻底分离出来,由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实行统一管理。早在2003年年底,余杭区政府就转发了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快余杭区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村幼儿园由所在乡镇(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统一管理。2004年下发了《乡镇(街道)学前教育机构布点规划和建设的实施意见》。2007年余杭区政府又转发了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余杭区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农村“一园多点”模式得到了落实和发展。
3 抓住发展契机,大力推行
随着“一园多点”发展模式的试行,从2005年下半年起,余杭区抓住了创建杭州市学前教育先进乡镇(街道)的契机,及时总结先进乡镇的做法,大力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同时要求乡镇(街道)在制定《乡镇(街道)学前教育十年发展规划》时,明确将“中心幼儿园以分园或教学点的形式办好农村规范园的‘一园多点’发展模式”列入规划。并及时创造条件予以实施。
(二)加强领导,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1 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领导
余杭区政府为此建立了学前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教育、财政、建设、物价、卫生、人事、劳动保障、民政、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为成员单位,定期通报、协调、解决全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问题,从而促进了学前教育事业稳步、持续、健康发展。
2 因地制宜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要完善相关行政管理体制,健全县、乡镇(街道)、村三级幼儿教育管理组织,为此,余杭区政府建立健全这三级管理组织,成员除教育部门派出的幼教干部外,还有县、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的园长及教师,上一级组织对下一级幼教机构承担业务指导和管理责任,并协助本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贯彻执行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县、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的示范、带头作用,从而在整体上带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余杭区政府实行“一园多点”发展模式后,将学前教育发展列为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工作实绩考核指标。各乡镇(街道)政府不但统一规划本辖区内学前教育的发展,积极筹资建设好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和农村规范幼儿园,还负责辖区内托幼园所的日常管理。每个乡镇(街道)都建有公办中心幼儿园,并依托公办中心幼儿园以分园或教学点的形式办好农村规范幼儿园。大的乡镇设有专职幼教干部,小的乡镇聘中心园园长为兼职幼教干部,每年召开各乡镇幼教干部会议,讨论解决各乡镇幼儿园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完善的管理体制明确了各级政府在经费筹措中应承担的责任,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各地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多渠道增加财政投入,确保教育经费逐年增长
1 确保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
在我国,现阶段的学前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它具有公共性、竞争性和外部性等特征。学前教育的这一属性决定了政府应成为学前教育经费筹措的主体,承担起相应的公共财政责任。∽然而,我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一直很低,这不利于学前教育发展。基于这一背景,2006年杭州市政府提出,县(市、区)、乡镇在同级教育事业经费中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做到逐年增长。
余杭区在贯彻落实杭州市相关政策的同时。提出公办幼儿园事业经费要做到逐年增长,区级学前教育事业经费要达到区级财政性教育事业经费的7%以上,超过了杭州市政府规定的5%的
标准。财政经费的投入保障了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2 县、乡镇两级共同筹措学前教育经费
在我国。学前教育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制度。农村学前教育经费筹措的责任主体是县、乡镇政府,实践中,许多县级政府将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责任下移到了乡镇、村,自身并没有很好地履行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财权和事权不统一导致了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困境的产生。
余杭区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区和乡镇(街道)两级财政预算经费制度,提出乡镇(街道)应每年安排相应的配套经费,用于发展该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公办幼儿园(含分园和教学点)的新建、改建和较大规模的园舍维修,所需经费单独列入财政预算,按区财政和乡镇财政1:1的比例来安排建设经费,由乡镇统一安排。
3 落实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
生均公用经费可反映某一地区财力支持教育的程度。一直以来,我国的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都偏低,生均公用经费自然也很低。余杭区提出,区和乡镇(街道)财政性学前教育事业经费中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并做到逐年增长。2007年,区级政府安排的公办幼儿园(含分园、教学点)及年审合格民办幼儿园的生均公用经费为40元/生・年,按隶属关系,各乡镇(街道)按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投入。至2010年,区和乡镇(街道)安排的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将分别达到小学生生均公用经费的1/3以上。
4 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
在我国,政府投入学前教育的经费本来就有限。这点有限的经费主要投入到了少数城市和县城公办园。广大农村地区受惠不大,政策具有扶强而不具有助弱性。韩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必须重视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在教育政策上给予倾斜。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是人口最多的地区。应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要从根本上解决经费短缺和长远发展的问题,政府必须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
2008年起,余杭区区级财政每年安排学前教育设备补助专项经费200万元,主要用于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及经济相对薄弱的农村幼儿园添置教玩具。每年由乡镇(街道)统一上报,教育部门核准,按总金额50%的比率给予补助,对经济相对薄弱的乡镇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乡镇(街道)也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杭州市政府则规定,用以奖代拨的形式,一次性奖励评上“学前教育先进乡镇”者10万元补助经费。
(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合力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1 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
在我国,学前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广大农村学前教育完全靠国家来承担经费是不现实的。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必须建立起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分担的经费筹措机制。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以及幼儿园提供的教育质量和教学设施等,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以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
余杭区明确规定幼儿园按等级收费。甲级375元/人,乙级250元/人,丙级200 5/人,丁级100/人,分园和教学点大多按丙级幼儿园的标准收费,个人可以根据各自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需要选择幼儿园。
2 重视社会集资,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通过企业、团体、个人的捐款获得办学经费,也是筹措学前教育经费的重要渠道。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学前教育的社会集资数量非常少,且主要集中在城镇。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社会对学前教育不够重视;第二,政府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美国,募捐的形式很多,有先进捐赠、不动产所有权捐赠、有形资产捐赠等几十种捐赠方式。这些林林总总的捐赠方式往往都带有捐赠方获名获利或名利双收的策略,但我国目前的捐赠通常是无偿捐赠,不能有效地调动捐赠者的积极性。
3 规范民办托幼园所的办园行为
开设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也是普及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农村,许多经营者利用空房屋设立了简易的学前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往往经费有限,办学规模小,条件简陋,不利于幼儿健康全面发展。因此,对于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而言,政府的规范、扶持非常重要。
余杭区对符合办园标准的民办幼儿园一视同仁,按公办幼儿园标准对其发放生均公用经费,支持民办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对不符合办园标准的民办幼儿园,则按照“一撤(附近有规范的公办幼儿园或民办幼儿园,且有能力容纳时)、二并(有必要设点。并有闲置的教育资源或拟新建幼儿园时)、三纳入(无上述两种条件时,先由中心幼儿园接管。作为教学点纳入统一管理,待有条件时再作调整)”的工作思路,整顿、规范民办幼儿园。这些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健康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 上一篇: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 下一篇:市场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