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学知识范文

时间:2023-05-25 15:5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外文学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外文学知识

篇1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愈发稳固,成为各大高校要求学时最长、学生投入时间与精力最多的非专业必修课。然而随着其受瞩目的程度不断提升,大学英语教学中所暴露的问题也逐渐明显:教师教学过程中无法摆脱教学定式,过分注重学生基本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生群体主动“妖魔化”四六级,将大学英语教育与应试教育画等号,依然强调死记硬背,未学前便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在此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真正能学有所得成为近年来学界讨论的焦点,本文也试图加入这场具有积极意义的讨论,着重分析将外国文学知识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的可行性。

2外国文学知识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国家教育部在2007年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由此看出,大学英语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还应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以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求。这些要求都使将外国文学知识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成为必须。

2.1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张中载教授在2006英国文学学会举办的专题研讨会上曾指出:“英美文学课程在语言、文化学习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英语文学课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人文素质,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2]将外国文学知识尤其是英美文学知识有意识地渗透进大学英语课堂中,将在极大程度上促进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其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了解色彩斑斓的世界文化。西方哲学家蒙田提出“,文学教育被定位为人文教育与审美教育”。[3]通过引入文学知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其审美能力、优化谈吐、修身养性,有助于未来将成为社会主流栋梁的高校学生在日渐浮躁的社会中沉淀心神、树立正确的三观、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反作用力。

2.2适应全球化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为了更好适应全球化发展需要,培养国际化人才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掌握其语言以及熟悉相关风土人情和行为习惯等都是国际化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外国文学知识,对“培养大学生对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内涵的感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学生通过对文学知识的吸收,能更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为今后在职业道路中与国际间可能发生的交流合作扫清障碍,拥有更为光明的职业前景。

2.3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知倾向,它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考虑的问题。现阶段的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大部分教师依然习惯专注教材,机械地将课本中大量的知识点,包括单词、词组、语法、句型、写作等满堂灌给学生,使英语课堂索然无味,无法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而若能将丰富多彩的文学知识恰当地引入课堂讲解中,势必能为原本令人昏昏欲睡的课堂增添一抹亮色,使学生耳目一新,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提高其综合素养,还能拓宽知识面及词汇量,可谓是一举多得。

3外国文学知识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方法与实践

3.1课文内容引申法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材,尤其是每单元的精读课文多以议论文为主,这就为在讲授课文中引入文学知识增加了难度,但是只要教师留心,还是会发现不少切入点可供选择。如“21世纪大学英语”第三册Unit1-TextA“HowIGotSmart”中出现的一句“Cupidaimedhisarrowandstruckmerightintheheart.”教师可从罗马神话中手拿金弓金剑的小爱神Cupid出发,给学生介绍围绕他的一系列有趣的神话故事,生动形象地描绘一个调皮的孩子任性地射出金剑、铅剑却能主导世间一切人神的爱恨情仇,讲解其中最著名的受害者太阳神Apollo和月桂女神Daphne的故事:Apollo被Cupid的金剑射中疯狂地爱上了Daphne,而被铅剑射中的Daphne却对英明神武的太阳神的追求不厌其烦,宁可变成湖边的月桂树。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介绍中更清楚地明白原文所表达的含义,还能了解一些西方社会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教师也可以由此引发学生阅读西方文学的起源希腊罗马神话的兴趣。再比如“21世纪大学英语”第四册Unit1-TextA“WhoIsGreat?”中提到了美国传奇女诗人Emi-lyDickinson,教师可从这位现代诗歌先驱一生未婚的隐居生活入手,向学生介绍这位生前默默无闻,却由于去世后被亲友发现了藏于阁楼之上闺房中的1700余首细腻精湛的现代派诗歌而名声大噪,也可与学生分享记录了她隐秘感情生活的诗歌,由此激发学生通过试读其诗歌探索这位伟大女诗人神秘的内心世界的兴趣。

3.2单词引申法

除了从课文内容出发,从教材所涉及的课文、单词表、甚至是练习中出现的单词着手,引出文学知识都能达到很好地教学效果。例如课文中出现了“narcissus”水仙花一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抛出如“我们在中文表达中有时会将“水仙”名词形容词化来形容一个人,是形容他有何特质?”之类的问题引出我们用narcissus表示一个人很自恋是源于希腊神话中一个名为Narcissus的俊美少年:少年由于过于美貌而爱上了自己在湖中的倒影,而后因相思不得郁郁而终,变成了湖边的一株水仙。类似的故事经教师丰富的表达讲述定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本来沉闷地课堂增添活力。再例如单词表中出现了“Feminism”一词,教师可向学生简单介绍何为女权主义,女权主义的发展及派别等文学常识,引出相关词汇如“Feministcriticism”、“genderdiscrimination”、“hierar-chy”以扩充学生词汇量,也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女权主义倾向明显的名家名篇供学生选读,以扩大学生阅读量、提高文学鉴赏水品。

3.3经典文学作品短剧编演

如果只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引申教学,无法真正调动学生学习文学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可为学生安排“groupwork”小组活动,以八到十人为一组,自选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片段,将其改编创造成为英语短剧小品在课堂上呈现。在笔者进行的实践中,学生对此活动积极性高,而经典童话、希腊罗马神话、莎士比亚戏剧、欧亨利短篇小说等文学作品都深受青睐,改编出的作品也往往剑走偏锋体现出改编者对作品的独特理解,也展现出现代年轻人思维的活跃与发散。此类活动不仅能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文本,学生自主改编剧本还可锻炼其英语写作能力,而由于要求学生全英演绎作品,还能通过学生课下的排练、课上的表演锻炼其口语听说表达能力,实践意义显著。

3.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多媒体技术及信息网络系统的逐步发展与完善使大学英语课堂上外国文学知识的引入不再必须依托教材,教师可以借鉴与引用的是互联网上丰富多彩的资源。多媒体技术可将文学作品以声音、影像的形式将以往文本中枯燥乏味的内容较为生动、形象的呈现给学生。教师可选择故事性强、内涵丰富的文学改编影视作品如《傲慢与偏见》、《悲惨世界》等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学生进行鉴赏,通过对影视作品的赏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原著的自觉性。此外教师还可从作品内容、电影版本间差异以及影视与文字表达手法的不同等方面设计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或是布置观后感、影评等作业旨在提高学生听、说、写等方面的能力。

4结语

篇2

一、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农村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效果不好,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条件,如没有阅读书籍等,但更为主要的是相当部分农村初中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

1.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阅读内容,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带有明显的兴趣性,他们喜欢那些带有插图的、故事情节生动的小说、神话,寓言等生动有趣的作品。在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中,老师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特点的阅读内容,帮助他们收集民间故事、民间谚语、俗语,并利用语文活动课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自己收集到的谚语、俗语与大家分享,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积极性提高了,班级逐渐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逐渐养成。

2.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利用各种学生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更好地激发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读后感交流会、成语擂台赛等活动,还可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作品栏,展出学生读书笔记、手抄报等作品,评出优秀,给予奖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

二、推荐有益读物

读书是一种享受,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当学生尝试到了成功的快乐,就会更加积极地阅读,从而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学生都喜欢读书,但不知道读什么书和怎样去读书。所以,在农村学生的语文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老师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阅读内容,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重点。每学期开始,教师要利用给学生开具阅读读书目的机会,认真选择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在语文教学与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我推荐给学生的阅读内容主要是与语文教学,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书籍,也兼顾到学生的休闲性的阅读内容。要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阅读资源,可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借阅,把现有的书籍利用起来。

三、加强阅读方法指导

语文阅读主要是阅读与语文教学有关的阅读内容。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也应该是尽量选择与教学有关的阅读内容,并不是什么书都可以拿来阅读的。在选择适合的阅读内容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效果。有的内容需要朗读,有的内容需要默读。有的内容需要精读,有的书则需要泛度。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要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阅读效果。对那些教学内容相关的、有一定知识性和思想性的阅读内容,要指导学生去精读,还应做好阅读笔记。对那些趣味性的阅读内容,指导学生作为消闲性的阅读就可以。对于那些长篇小说,指导学生选读有关的内容,没有必要去通篇细读。对于那些有深刻内容的散文、诗歌,可以指导学生定期朗读,通过多次朗读去领会文章和诗歌的意境。

篇3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有这样的要求:①、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②、学校要配备充足的工具书、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其他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等各类图书,配备必要的教学挂图和教学辅助资料,订有相当数量的报刊。③、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配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声像资料,配备一定数量的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计算机及其他辅助器材,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利用网络资源,还可装备视听教室、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

这些要求充分体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在我们这里,靠上靠下准备学具,可能性不大,但发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势在必行、大势所趋!那么,我们究竟是怎样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呢?多年来,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下面就是我在十几年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点滴经验,特期盼能抛砖引玉,引来各教育同行更多的争论性的权威论断。

一、 给学生指明阅读的基本途径

依照《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从课文的教学实际出发,在课外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扩大阅读的活动。这项活动能大大增加学生的见识,具体操作如下:

1、由学习节选的课文,拓展到整部著作。如学习《狼》,去阅读《聊斋志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去阅读《水浒传》;学习《热爱生命》,去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由学习短篇课文,拓展到阅读文集。如学习《阿长与山海经》,去阅读散文集《朝花夕拾》;学习《纸船》,去阅读冰心的诗集;学习《皇帝的新装》,去阅读安徒生童话集。

3、由学习课文拓展到阅读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其他文章。如学习的《我的母亲》,去阅读的《回忆我的母亲》;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去阅读《谈骨气》;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去阅读《后出师表》、《三国演义》。

4、由学习课文,拓展到阅读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的传记。如学习了鲁迅、朱自清、冰心等作家的作品,去阅读《中国现代作家传略》等。

5、由学习课文,拓展到阅读与课文评论、鉴赏课文的文章。如学习了一些唐诗、宋词后,去读《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中的相关赏析文章。

6、由学习课文,拓展到阅读与课文题材、写法同类的其他文章。比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魏苏的《台阶》,去读《父亲的爱》、《奇迹的名字叫父亲》等表现亲情的文章。

二、告诉学生在阅读中要遵循一些原则

任何事都有一定的原则,阅读同样也不例外,我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也告诉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

从整体上说,中学语文拓展阅读必须覆盖最新修订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对大纲推荐阅读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都应从课文的实际出发,找到相应的拓展点,并加以落实。从层次上说,开展拓展阅读,还必须注意初、高中阶段、每学年每学期课外阅读的不同内容和要求,把握阶段总体目标、学年阶段目标和学期具体目标的层次性、联系性,形成一个层层推进、逐步到位的完整体系。

2、循序渐进的原则

课外拓展阅读必须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根据自己的实际知识水平,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地阅读。

3、课内外相互促进的原则

开展课内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特点所决定的,也反映了语文课内与课外的辩证关系。课内是基础,是先导;课外是课内的延伸和深化。课内打好基础,带动课外;课外积累和发展,促进课内提高。课内与课外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所以,学生要注意,不是说要扩大阅读量,要发展课外阅读,就是天天抱着课外书不释手。

4、 读写结合的原则

读与写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从吸收与表达的角度看,读是吸收,写是表达;吸收为表达奠基、引路,表达对吸收起着加深、拓展的作用。因此,作为教者,还必须要求学生既是“君子”又是“小人”。否则,学生只管成天埋头苦读,结果一动笔便束手无策了。

三、我对拓展阅读的管理与指导

1、管理

(1)、制订计划。我和学生都要制定拓展阅读的计划,我先把指导计划拿出来,学生才好根据我的计划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我明确地告诉学生拓展阅读要以课文的学习为拓展点,以自己的独立阅读为基本形式。

(2)、介绍阅读材料。根据阅读需要,我也对选定的拓展阅读材料进行适当的介绍,或介绍全书内容,或介绍有关章节,或介绍写作特点。

(3)、检查督促。每次专题阅读后我都要及时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摘抄卡等,并作好统计,在班上公布,以促使学生更认真地进行阅读。

(4)、总结表彰。每学期或每次拓展阅读后,对阅读中的经验、体会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表彰,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阅读的目的、意义,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巩固阅读成果。

2、指导

(1)、我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要求。每次专题阅读或每读一本书,都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要求,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

为了明确课外的总体要求,调动学生参与、家长支持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我在初一学生入学后,就给学生宣讲课外阅读的意义和指导课外阅读的计划安排。这点要注意,如果你不给学生家长讲清楚,恐怕在分数教育的今天,不单是学生要挨骂,老师也躲不了批评、指责。说你成天就教学生看小说,不误正业!

(2)、给学生确定阅读的时间和方式。拓展阅读的材料选定后,还必须确定学生阅读的时间和方式。要在课内阅读的必须争取当堂完成,要在课外阅读的材料,则放宽尺度和要求。

(3)、指导阅读方法。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讲授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朗读法、背诵法、三步阅读法、文体结合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勾画圈点、摘录、评点、提要、质疑问难、归纳梳理等。

(4)、组织阅读活动。通过阅读笔记展、阅读心得交流、阅读讲座、阅读竞赛、读书报告会、讨论会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拓展阅读也有要注意的问题

1、解决图书问题。开展课外阅读,必须解决图书问题,即保证有可供进行拓展阅读的相关材料。我是通过让学生传看自家的课外书或借读学校图书室的书来落实这一点的。

2、打好课内基础。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打好课内基础,即“得法于课内”――老师对精读课文的示范分析和自读课文的学法指导,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阅读训练,领会阅读的规律和方法。在这样的基础上,课外阅读才能有法可循、有路可走,才能真正做到“增益于课外”。如我在教学《心声》《孔乙己》等文章时,就教给学生分析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让学生在《骆驼祥子》《狂人日记》里去体会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养成有目的的阅读习惯。拓展阅读以大纲为纲,配合教材和课堂教学,指点阅读材料,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有目的的阅读习惯。

(2)、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在课外阅读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勾画圈点、批注点评、摘录提要、写阅读笔记、札记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养成勤问多思的习惯。课外阅读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读思结合、勤问多思的习惯,要让学生“站在书上读”,亦即以质疑和批判的眼光来阅读,力求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4)、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主要是培养学生会用字典、词典,会用参考资料,独立地获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篇4

【关键词】语文;课外阅读;策略;指导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广泛的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人的知识,开阔人的视野,而且可以开启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审美品质。在倡导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恰当有效的课外阅读对于小学高年级同学来说尤其重要。“教是为了不教。”我们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以精读带泛读,以课内带课外,要讲究阅读效率,提高阅读速度。

一、运用迁移

阅读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阅读过程中如何操作所需要的一般程序、基本方法和有关技巧教给学生,使学生对阅读理解的操作过程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还要训练学生在掌握关键性操作要领的基础上,讲究操作的灵活性,使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文章选用不同的方法,主动把握理解的契机。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把从课堂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方法规律,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迅速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如用朗读感悟,体会人物内心这个方法学习《印度洋上生死夜》一文后,教师就要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学习《船长》《平分生命》等文章。

二、 尝试速读训练

(1)“遮盖速读法”。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书页差不多大小.放在书上端,读完一行就把纸往下拉,盖住读过的一行,使眼睛不能来回重复,同时减少眼睛的左右移动,增强眼的视觉广度。随着训练.把遮盖挡用的纸往下拉的速度加快,即可逐渐提高速度。

(2)“限量速读法”。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学生可能一开始不行,但随着逐步训练,能渐渐提高阅读速度。

(3)教会学生做笔记。俗话说:好脑袋不如一支烂笔头。笔记是记忆的贮存器,资料的仓库,思考的激发器,创造的发源地。①眉批笔记。在阅读时随手进行,把读书时产生的心得、评语、疑问等随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②摘录笔记。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③提纲笔记。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④写心得体会,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

三、开设“课外阅读课”

把课程表中的一节“兴趣活动课” 设立为“课外阅读课” ,推荐读物、指导方法、欣赏评析。保证每周一课时,师生互动,逐步把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过渡。

四、展示阅读成果

把课程表中的另一节“兴趣活动课”作为学生阅读活动的交流舞台。

(1)每两周“两个一”交流 :一首古诗、一句名言警句。

(2)每月一次语文活动:成语接龙、读书笔记展评、讲童话故事、诵读古诗、说新闻、谈我最喜欢的书、“新书介绍”等。

(3)每学期一次“语文节”:诗歌朗诵、手抄报比赛。

“读书擂主”每月一评。为了刺激疏于阅读摘录的学生多读多记,沟通学生之间的联系,活跃学习气氛。经过评比,我把在阅读活动中涌现出的好的典型,给予“读书擂主”的光荣称号,让他们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告诉同学,把自己大量的优秀的读书笔记提供给同学,这时,所产生的效果就不仅仅是增长学生知识,更是一种重于言教的榜样的感召力和生生之间的融洽。

(4)成果展示,让他们在阅读活动过程充分做主人,边做边评,边评边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发展读书、写作、动手、反思、评价等各方面的语文素养,体验学习的乐趣,受到心灵的震撼。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就会在兴趣阅读活动中有话可说、可写,甚至可以把自己在阅读活动中积累的经验搬到课堂上来,以利于他们主动建构。“班级读书会”是一种很好的做法,是先引导孩子用一段时间去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好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老师以及家长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的讨论,其间也可展出一些孩子的读后感或其他作品。

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做细心人,经常暗中提示指点,给他以“一鸣惊人”的机会,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较好的发展。让课外阅读成为高年级同学的一种快乐。

五、体验读书之乐

对学生而言,能够体味到读书是一桩快乐的事情,在快乐阅读精彩故事的同时,感到句句实用、篇篇精彩,学到许多语文知识,陶醉于艺术,进一步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觉得读书是一件轻松而光荣的事情,而不是繁重的学习任务,从而终身享受书籍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篇5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突出问题

1、可读之书太少。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差,买书少。学校缺乏资金,藏书少,学生的阅读面较窄,达不到预期效果。

2、读书氛围不浓。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没有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很多学生不喜欢看书。虽说老师强调要多看课外书,但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的快乐。

3、读法不够科学。较多学生读书时未能根据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看。一味从头至尾地读的大有人在,而现实生活中,这显然滞于社会高速发展的潮流。

4、阅读难以持久。学校没有开展扎实有效的阅读活动,无阅读激励措施,无相关评价机制,不能很好调动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缺少坚持阅读的内在动力。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措施

(一)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促进学生阅读。

让阅读成为伴随孩子终生的生活方式,我们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经常性地“读”。

1、保证读物。“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首先要供给学生读物。

(1)结合我们的“晨诵、午读、暮省活动”,在开家长会时为学生讲解阅读的好处与重要性,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提议家长定期为学生购买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并倡导亲子阅读。

(2)作为班主任,根据学生的需要定期以班级为单位到图书馆借阅一定数量的图书,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归还,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也可以充实班级图书角,使图书角灵活增容,有了源源活水。

2、保证时间。“君子不可一日无书。”建立阅读制度,固定课外阅读时间,是保证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

首先,我们学校每周有一节课外经典阅读课和每周日的晚间阅读大比拼活动课,有共同的阅读书目,为我们的课外阅读课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其次,有意识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尽量减少机械重复的作业,把课外阅读作为回家作业,每天阅读不少于30分钟,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规定阅读的量和要求。

第三,平时,学生随时可以到图书角借书,保证每天手中都有一本课外读物,随时可以阅读。

3、推荐读物,学会选择阅读。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但辨别力有限,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以实现阅读的有效性。为此根据学生的能力、思想、年龄和兴趣的不同,以及课堂教学需要的不同,认真帮助他们选择适当的读物。

(二)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教会学生阅读。

为克服学生阅读时的盲目随意性,帮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一些常用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时根据篇幅长短与精美程度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可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1、阅读序文和目录指导

读书先看序文和目录,是一种好习惯。因为“序文的性质常常是全文的提要或批评,先看一遍,直少对全书有个概括的印象或衡量的标准,然后阅读全书,就不至于茫无头绪。”

2、阅读参考资料指导

阅读有些书籍、文章,如果想对它的内容作更深入的了解,就需要参读有关的资料。如学了一个单元后,对单元的主题或主旨,想深入的了解,感受,可阅读相关的主题丛书内容,读了名人,名作,想对某一人物或历史、某一文化深入了解,那么就指导学生参读有关的资料。

3、阅读方法指导

(1)浏览法。对于那些篇幅较长或内容不是很重要,但学生又必须了解的文章,可采用此法。一般只要求了解内容概况、文章主题、主要的写作方法即可。

(2)筛选法。这是一种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可按照“目的—检索—浏览—精读—摘记”的程序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分步筛选,获取所需知识。

(3)精读法。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篇幅又不长的文章,可以采用此法。这类文章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构思的揣摩,进而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写作的特点,从而获得知识和受到情感的熏陶。

(4)读思结合法。阅读并不是仅仅把书看一遍,还必须要求学生对书中或文中的内容有整体把握,对文章的遣词用句、中心思想、写作方法、人生启迪等有比较细致的思考。因此,教师还注意引导学生边看书边质疑,并能通过自己查询资料分析解答,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4、做“读书笔记”指导

在阅读中,学生见到特别欣赏的语言片断,有了临时触发的感想,都应记录下来,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效率。因而,从三年级开始,就为学生设计适应其年龄特征的读书笔记,并对学生作记读书笔记的指导,以便学生随时记录。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1、读书笔记展评

学生踏实认真的读书习惯的养成是很不容易的,要形成习惯,提高效果,我们的做法就是:定期进行展评。

2、读书交流报告会

交流活动中,同学们在推荐的小主持人的主持下,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或讲或演、或出手抄报或故事会,或读一文说感想,这类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过程活跃,孩子们乐于参与。

3、开展读书竞赛

以各种生动有趣的竞赛方式开展各类阅读展示活动可产生强烈的读书刺激。可采用讲故事、朗诵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激励孩子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外书的阅读活动中。

4、组织节目表演或游戏

孩子是最喜欢游戏和表演的,我们可以借助相声、小品、童话表演或成语接龙等这些生动的载体加快课外阅读进程的推进。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巩固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

(四)完善阅读评价机制,巩固阅读效果。

篇6

[关键词]英文电视剧;高职高专;课外英语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3-0146-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3.067 [本刊网址]http:∥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英语在我国高校已经得到普及,同时学生赴境外交流和在国内从事英语志愿者的活动也在增多,英语技能也成为大学生日后求职的筹码。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英文电视剧被引入国内。随着宽带和移动手机在校园内的普及化,学生能轻易地下载观看英文电视剧。而如今观看英文电视剧的学生甚多,却不是所有人的英语水平都能得以提高。如何将英文电视剧作为一种学生课外英语自主学习的资源来合理利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探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一是适合用英文电视剧进行课外英语自主学习的学生类型;二是可作为学生课外英语自主学习素材的英文电视剧;三是学生使用英文电视剧自主学习英语的有效方式。以期能够向英语教师、教学技术人员、图书音像出版商和软件开发商反映出学生课外利用英文电视剧自主学习英语的各种具体需求,如果能制作出好的教学产品将帮助希望通过观看英文电视剧学习英语的高职高专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1.语言学习的自主性

Benson(2005)认为自主学习比非自主学习更为有效。他把自主性定义为控制自我学习的能力,即个体学习者能够亲自根据自身的情况设立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制定学习计划。

2.语言习得输入假设

Krashen(转引自Ellis,1999)提出语言习得的发生是学习者理解了略高于自己当前语言能力水平(即i+1水平)输入的结果。对于学习者,输入在合适的水平上会自动成为可理解性的输入。

(二)相关研究

目前,在中国知网上关于英文电视剧应用于教学的研究有60余篇。其中针对高职高专层次的有6篇。李徽(2014)指出美剧对高职英语听说教程起着积极的作用:(1)增强高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2)提高学生的听力以及口语水平;(3)纠正学生的英语发音;(4)让学生了解美国文化;(5)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6)增加学生的词汇量。黄英明(2009)提出当美剧具有“长度适宜、主题集中、语言纯净、学生欢迎”四个特点时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举了一个课堂实例。而林芸(2013)通过在8课时里给70名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的高职学生在课上播放美剧后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美剧文化理解方面的障碍是降低美剧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美剧在英语语言理解方面的障碍则是降低美剧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她还指出74%的受试认为VOA慢速英语比美剧更适用于课堂教学。因此林芸不建议把美剧作为教学材料。但是武国一(2009)指出美剧赏析课程的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美国文化基础,能够对美剧语言中出现的特殊用法和相关典故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明白其中的隐藏含义。他还指出有些剧集存在脏话和成人级情节,因此教师必须筛选剧集,避免在教学过程中误将不良信息传递给学生。上述四篇论文都是将美剧作为课堂教学素材来使用的,未提及如何让学生在课外通过看英文电视剧来自主学习英语。张冲(2012)建议建立一个辅助教学的英文电视剧学习网站,收录适合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美剧。但他却未考虑仅仅上传合适的美剧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是否会遇到困难和是否要对原有的剧集做些加工以有助于学生学习。苏平平和李晶(2014)提出把优秀英文电视剧台词选段模仿作为第二课堂新模式。但只有一种形式过于单一,没能充分发挥英文电视剧作为课外英语学习资源的作用。利用英文电视剧学习英语只有在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时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另外,上述研究中所举的英文电视剧的例子均为美剧,而当前有许多优秀的英剧、甚至还有少数澳剧可供学生学习。仅仅使用美剧学习英语,学生难以接触到其他英语国家的文化,对其他英语国家的口音也不熟悉,会给学生应对英语考试(比如四六级听力考试包含英国口音)和真正与来自不同英语国家的外国人进行交流带来困难。

与前人的研究相比,本研究倾向于将英文电视剧应用于高职高专学生的课外英语自主学习活动中。同时,研究者也注重对非美国拍摄的英文电视剧的使用,并且会对如何促进高职高专学生有效使用英文电视剧自主学习英语提出更为具体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

本研究根据招生方式和培养模式的不同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五个二级学院中各选了两个2014级同专业班级作为问卷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以下十项:(1)当前英语等级,(2)课堂听力水平,(3)日平均自由支配时间,(4)看英文电视剧的频率,(5)喜欢的电视剧类型,(6)看过的英文电视剧,(7)字幕使用情况,(8)观看英文电视剧的目的,(9)对学校建立英文电视剧资源库的意向,(10)常用的视频观看设备。实发问卷429份,有效回收406份,有效回收率为94.64%。有效回收的调查问卷答卷者的基本情况如下:运输管理学院铁道交通1401班(自主招生班)39人、铁道交通1405班(普通班)46人,通信信号学院城轨控制(南京地铁)1401班(订单班)27人、城轨控制1401班(普通班)54人,动力工程学院铁道供电L1401班(专接本班)48人、铁道供电1401班(普通班)50人,软件与艺术设计学院室内设计D1401班(单招班)34人、室内设计1401班(普通班)30人,经贸学院国际商务(中外)1401班(中外合作班)36人、国际商务1401班(普通班)42人。

(二)座谈会调查

在完成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后,研究者依据分析结果认为英文电视剧更适合给英语基础较好或有跟英语国家人打交道需求的学生作为英语学习资料使用。因此选取了学习风气和英语基础均较好的运输管理学院2015级英语A3班(分层班)的63名学生开展了一次座谈会调查活动。研究者给该班学生展示了两份学习资料,一份是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看美剧,No字幕:美语学习笔记.励志篇》中的一节,另一份资料则来自土豆网《看电影学英语》的一集视频节目,要求学生评价这两份学习资料的优缺点。

四、结果分析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被调查者中,9.36%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均来自铁道供电L1401班,专接本班要求学生直接报考四级;44.58%通过了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三级A;30.54%通过了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三级B,其中艺术类学生均报考三级B;15.52%考级未通过,包含了以上各等级考生。

被调查者中,5.17%课堂听力正确率几乎为零,22.91%在一半以下,58.87%在一半以上,13.55%几乎全对,正确率在一半以上和几乎全对的比例总共为72.42%。

考级不及格的学生多数课堂听力正确率几乎为零或在一半以下,而考级通过者则处在各个层次。国际商务(中外)1401班跟其它班级有显著不同,考级不及格的学生课堂听力正确率在一半以上的较多,这可能跟中外合作班长期有外教上课有关。这说明,在无外教教学的情况下,英语综合水平较低的学生听力能力往往较低,但英语综合能力较高的学生,听力能力却处于不同的层次。因此,在外教资源不够的情况下,更需要使用英文电视剧作为真实英语口语的输入来源来提高综合能力较好的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2.关于日平均自由支配时间,13.05%的被调查者为0,61.58%在3小时左右,23.65%在5小时左右,1.72%在8小时及以上。被调查者中,25.37%平时不看英文电视剧,50.99%偶尔看,20.94%经常看,2.71%天天看。

大多数学生平时至少有3小时左右的自由支配时间,且看英文电视剧的居多,说明学生本身就有兴趣和时间观看英文电视剧。

3.关于字幕使用情况,被调查者中18.47%只看中文字幕,不听英语在说什么;57.39%听英语,但需看中文字幕才能懂;11.08%听英语,可以不看中文字幕,但需要看英文字幕才明白在说什么;1.72%不看字幕也能明白大意;11.82%压根不看英文电视剧,有些平时不看英文电视剧的学生选择了其它情况可能是基于课堂或其它学生活动的经验。

综合前面几个调查项目,研究者发现观看英文电视剧的频率跟学生听力课的答题正确率并不成正比,在课堂听力练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在面对剧中演员真实的英语口语时却体现出不同的听力水平。这主要在于学生看英文电视剧时过于依赖字幕,尤其是中文字幕。借助中文字幕说明在实际生活中很难用英语实现真正的沟通,很可能是由于词汇量匮乏,语速跟不上造成的;借助英文字幕说明听力理解能力弱于书面阅读能力,主要问题在于词汇的辨音,很可能是学习单词时发音不准确造成的。这说明我们目前的英语教育和等级考试远不能保证学生具备用英语进行实际沟通的能力。此外,利用英文电视剧提高听力水平不是光靠多看就能提高的,学习者需要有意识地学习剧中的表达和发音。

4.被调查者最喜欢的电视剧类型是“科幻剧”和“侦探剧”,分别占到总数的47.54%和47.04%;受欢迎程度最低的是“职场剧”,占到总数的12.32%。

被调查者列出的美剧共有70部,提及次数最多的为《破产姐妹》(65人次)、《行尸走肉》(52人次)、《闪电侠》(44人次)。英剧共看过20部,看的人数最多的是《神探夏洛克》,(75人次)。澳剧只有2人看过,一部是《请喜欢我》,另一部是《美人鱼》。

由此可见,被调查者看过的美剧较多,英剧较少,澳剧几乎没有。这样会使学生对英国口音和澳大利亚口音感到陌生,不利于辨音。此外,研究者认为《破产姐妹》剧情较为低俗、语言也属于社会中文化修养较低的人员用语且比较难懂,不适合学习模仿。而《行尸走肉》情节较为暴力血腥,也不适合给学生观看。《闪电侠》内容多是积极向上、伸张正义的,且语言较为正规好懂,此剧也属于学生最喜欢看的科幻剧类型,适合用作美国英语的学习资料。而观看人数最多的英剧《神探夏洛克》剧中扮演夏洛克的演员为了体现角色的思维敏捷说话语速比正常人语速快很多,如果以学习的目的观看,学生听起来会感到费劲。研究者认为《唐顿庄园》更适合用作英国英语的学习资料,此剧在问卷调查中也有学生提及。该剧语言多是上流社会用语,非常优雅,值得学习。此外,该剧背景为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崛起的历史时期,剧中多个贵族主角积极接触新事物、善待各个阶层人员,仆人们则学习新知识、寻求新发展,内容较积极,适合观看,也有助于让学生了解英国的历史、文化和习俗。考虑到有学生可能将来会有去澳洲留学的打算,研究者认为应提供一部澳剧作为澳洲英语的学习资料,可让学生熟悉澳洲口音并了解当地的文化。《舞蹈学院》讲述了澳洲一个农场长大的女孩在首都悉尼学习舞蹈的经历,主题涉及校园友谊、爱情、竞争及自我奋斗,充满青春活力,贴近学生生活,适合观看,有留学需要的学生更适宜学习模仿剧中的口音和表达。

5.被调查者中,61.08%认为观看英文电视剧能满足娱乐的目的,53.69%认为有助于提高英语听力能力,48.77%认为能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生活,40.39%认为可以学到到更多的词汇和口语表达,18.47%认为有助于模仿演员们的语音语调,5.42%认为可以学到跟自己专业有关的知识。

由此可见,多数人看英文电视剧是为了娱乐,但也认可看英文电视剧有助于提高英语听力能力和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生活。然而学生通过英文电视剧学习词汇和口语表达以及模仿演员们语音语调的意识并不强,这使得学生的英语口语输出能力难以得到提高。此外,也能看出当前的英文电视就涉及各二级学院学生所学专业的内容并不多。

6.关于是否希望学校建立一个英文电视剧资源库,15.52%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58.13%希望提供完整视频,13.30%希望做成较短的剪辑,32.76%希望对剧中的文化、词语或口语表达给予讲解说明。

由此可见,多数被调查者支持学校能建立一个英文电视剧资源库,希望提供完整剧集的为多数,但是希望提供讲解的未达到半数,说明多数学生利用英文电视剧学习英语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如果只是单纯地看剧,建立资源库则显得有些浪费,因为提供完整英文电视剧的网站已经很多,如优酷、土豆、爱奇艺等。可以考虑提供给学生一份适合学习的英文电视剧列表,让其自行到已有视频网站观看完整剧集,而只建立关于英文电视剧剧中文化、词语或口语表达的讲解资源库。

7.关于常用的视频观看设备,总共81.77%的被调查者使用手机,61.33%使用私人电脑,使用平板电脑和公用电脑的只占到9.36%和2.46%。国际商务(中外)1401班使用私人电脑(占自班比例77.78%)的人比使用手机的(占自班比例66.67%)多,这可能跟该班学生经济较富裕有关。

因此,对于普通经济水平的学生,手机观看视频是最受欢迎的方式。如若建立资源库,手机客户端比电脑客户端更实用。

(二)座谈会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份学习资料――《看美剧,No字幕:美语学习笔记・励志篇》中的一节是以文字形式出版的。学生比较喜欢“词汇装备”、“知识点拨”和“地道表达”这几个部分。“词汇装备”中列出了所摘录台词里的一些重点词汇的中文意思;“知识点拨”介绍了摘录部分的剧情背景,使读者能够明白台词中的某些表达在特定语境中的意思;“地道表达”则详细介绍了台词中某些表达(往往是俚语)的意思和用法。

另一份资料――《看电影学英语》的一集视频节目选取了一段电影剪辑,之后节目主持人对电影中的一些文化知识做了介绍,然后讲解了影片中的一些表达,最后举出使用例句。学生比较喜欢视频的形式,但该视频除了解释和例句有英文字幕外,其它部分都只配有中文字幕,学生希望整个视频全部提供中英文字幕。

因此,如果要建立英文电视剧资源库的话,内容因包含经典台词部分的视频剪辑且配有中英文字幕,讲解部分应包含相关剧情、文化背景、重点词汇和表达的讲解并给出用法例句。

篇7

1.文学作品阅读量少

近年来高校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了解程度和阅读数量持续偏低,甚至对经典文学作品不求甚解,这成为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缺失的主要表现。例如,在进行外国文学的课程讲授时发现有很多学生对一些如《哈姆雷特》《浮士德》等经典文学作品了解甚少,这给教学的深入带来了很大不便,也充分反映了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较低。

2.文学写作能力差

由于高校学生缺乏足够的文学作品阅读数量,加上没有深入研读和学习国内外经典文学作品,导致他们在进行文学写作时写作能力较差。从目前大学生文学写作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学生存在一定的语法错误和语义混乱,甚至影响正常阅读,更不用说语言的流畅及文学意境的营造。

3.文学素养缺失引发人文精神衰落

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都体现了深刻的人文价值,对现代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及人文素质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我国古代文学《孔雀东南飞》与英国莎士比亚的经典著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体现了当代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这种对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正是当代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而如今,由于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的缺失,导致人文素质较低,引起社会的人文精神衰落。

二、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缺失的原因

1.教育机制存在弊端

如今的教育体制对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极为不利。首先,学生在中学阶段受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导致学生对人文知识掌握的片面甚至匮乏。其次,在大学阶段虽然加强了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教育,但是往往只是注重人文素质的课堂教育,忽视了相关的哲学思想、文学作品、艺术知识的熏陶,直接导致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较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

2.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国外文化的涌入,国内外多种思想文化交织碰撞,高校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思想价值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社会上一些贪图享乐、腐化堕落的思想直接冲击着高校学生的思想,造成部分学生不能清楚地认识社会环境中的恶劣现象,人文精神丧失、人文价值逐渐模糊,影响健康的思想人格和文学素养的形成。

3.文化活动内容单调

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不仅表现在学科范围内的文学知识提升,还可以通过校园的文化氛围来体现。尽管目前已有很多高校的学生会以及团委定期组织一些关于教学实践的科技活动、文体活动,但是与大学生文学素养相关的学术活动却很少,导致一些与文学素养等人文素质提升的哲学、历史、文人等文学知识不能有效地渗透到实践活动中,导致学校缺乏浓厚的人文氛围,不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和文化品位的增强。

三、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缺失的教学策略

1.加强对文学素养教育的重视

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教育不只是高校语文教师的责任,而是和学校、教师、学生都有一定的关系。首先,高校要正确认识文学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教育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的过程,对学生丰富精神、陶冶情操及完善人格都有重要意义。其次,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材的整合,使教学兼顾学生的专业发展和文学育人的目的。最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一定要认识到文学素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文学作品,增加自己的文学底蕴。

2.完善文学素养课程设置

首先,《大学语文》是如今高校文学素养教育的主要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要增加《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量,确保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其次,高校还可以结合学生文学素养的实际情况,每学期开设一定的类似《外国文学》《文学欣赏》的选修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高校学生提高文学作品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最后,建立科学的文学素养评价机制。无论是《大学语文》的专业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需要结合实际制定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有效地将学习与考核结合起来。

3.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篇8

关键词:校园文学活动 鉴赏 创作 社团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7-0032-02

作者简介:陶卫东(1968―),重庆市忠县人,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忠县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重庆市高中语文骨干教师,重庆市首批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育。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校园文学活动恰巧在实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作用两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校园文学活动既能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又能使学生受到文学熏陶;既能突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又能强化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进一步探求学科规律,寻求有效途径,追求更加卓越的教学成绩。本文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谈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以文学鉴赏、文学创作和文学社团活动推动校园文学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文学鉴赏――“照镜子”

如果我们用一个生动浅显的比喻来阐述文学鉴赏在校园文学活动中的作用,它就好比是“照镜子”――入门之前先照一照,照出别人的学识,照出自己的水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是十分重要的一课,因为学生要继承丰厚的文学遗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习丰富的文学知识,就必须学会认真阅读文学作品,通过鉴赏把握文学作品的精髓。这好比我们进入一个新奇的环境,首先得通过“照镜子”去观察借鉴,这看似是在观看别人,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观照、检查自己。

笔者在阅读鉴赏课的实践中体会到,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在阅读鉴赏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现代中学生求知欲强,脑子灵活,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善于思索、善于联想,有时还喜欢来个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向教师请教一些独特的,甚至是匪夷所思的问题。这实际上是在“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的同时,也在“照”学生自己,反映出学生不同程度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自我吸收能力。这样,教师就必须首先深入学习文学作品,给予学生适时的、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对文本作出自己独立的分析判断,努力让每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所读文本进行领悟、阐发、评价和取舍,不断积累各有侧重的文学鉴赏知识。

除了在课堂教学时对教材中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外,教师还要积极鼓励、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阅读鉴赏的“大镜子”。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文学读物供学生阅读鉴赏。在阅读中,学生可以采取记片断、写书评、写读后感、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和零星交流等形式,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同时,笔者还不定期开展读书会、朗诵会等活动,开办墙报专栏等,便于学生交流阅读鉴赏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二、文学创作――“抓活鱼”

学生在课内的作文写作和课外的文学创作,是学生在校园文学活动中的亲历亲为,是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文学知识去生活的大海中“抓活鱼”的具体实践,这对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对人生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作文写作训练。在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必修)中就有“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等专题,而结合阅读鉴赏进行的仿写、续写、扩写、改写等也是笔者经常使用的训练形式。笔者在作文写作教学中体会到,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不是拘泥于写作的方式方法,自己封闭自己。学习教材中的文学修辞手法等基础知识时,在学生已经领会透彻的基础上,教师可辅导学生写作一些千字短文或场景片断,体验和巩固所学知识。这里要避免让学生因循守旧,去学写一些一般化、概念化的文章,如“我的爷爷”“我的家乡”“我最爱的一个人”等,与其照千万人写作的套路去模仿、重复,不如让学生就刚学到的修辞手法去写一人或一事的片断,集中精力、集中笔力去写深、写透、写形象。

其次,教师还应注意指导学生的课外文学创作活动。因学生长时间生活在学校中,社会活动范围较窄,因此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学校或社会举行各种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以写作者而不是一般看热闹者的眼光去观察、搜集、思考,回来后将亲身感受和见闻写出来。除了这样的活动机会,平时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将他们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通过写实性练笔、想象性练笔、感悟性练笔和学步性练笔等形式,不断摸索、不断积累、不断提高。

三、社团活动――“助推器”

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文学阅读和创作是一种个体劳动,需要作者(学生)本身的独立思考和静心钻研。但现代中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他们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交往、启发的要求十分迫切,而且对自己文学修养的提高很有益处,这就决定了学校的文学社团、文学沙龙等组织对中学生来说是极为必要的。如果说一个年轻人的灵感有限的话,那么很多年轻人的灵感聚集到一起,肯定会碰撞出巨大的火花。笔者从所在学校举办的文学社团活动中领悟到,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学活动的重头戏,是校园文学活动中最具有活力和吸引力、最精彩、最生动的部分。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 儿童文学 地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00-01

儿童文学作为一种为儿童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相比较其他的类型的文学作品,其更为重要的是有效地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儿童文学作为一种儿童读本,更是具有内容多样,通俗易懂的特性,且创作题材也是较为多样化,有小说、诗歌、影视、童话等。对于小学语文而言,儿童文学更是具有丰富日常生活、辅助课堂学习内容等积极意义。

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儿童文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有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我国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超过60%的内容都来源于儿童文学,与之前相比其所占的比例是有明显上升的。更是奠定了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毕竟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之中,语文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而儿童文学在语文教材中又占据了大部分的内容,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课堂教育资源。

比如,儿童文学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小蝌蚪找妈妈》、二年级下册《丑小鸭》、五年级下册《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以及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作品均属于儿童文学作品。这些儿童文学作品不到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更能够具有深刻的教育指引意义。如《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一课是用叙事诗写成的童话故事。故事中的老太婆总是不满足,向小金鱼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要求。老太婆无休止的追求变成了贪婪,从最初的清苦,继而拥有辉煌与繁华,最终又回到从前的贫苦。可引发学生的思考,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培养学生养成正确,良好,健康的价值观与世界观。通过《渔夫与金鱼的故事》让学生们知道了追求好的生活处境没有错,但关键是要适度,过度贪婪的结果必定是一无所获等重要价值观。通过分析上述所言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改变课堂教学活动中枯燥乏味的知识,增强课本知识的可读性,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多样化的教育意义。

2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的课外延展是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范围是极广的,其教学的空间不仅仅局限于有限的课堂教室,还能够延展到学生的课外阅读学习。小学语文的教学应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外阅读为辅。而在学生的课外学习阅读中,又尤其是以儿童文学作为阅读的重点内容。学生不但要学习课堂上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开拓学习时间与空间,通过阅读大量内容丰富的课外文学作品,以提高其文学理解力与读写能力。学生采用课外延展学习的方法也可以开拓视野,增强其自身的文学知识储备。

由于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接受其他教育活动的基础,所以若在这一阶段学生并未能够好好把握,基础没有打好,那么到了初中阶段,学习会更加的吃力,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学习进度。因此在小学阶段,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重视其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过当前时代之下,我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品的选择上还是存在诸多问题的,其反映在学生家长的不重视、课余补习任务过重以及多种垃圾文化的入侵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其语言阅读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会降低,并且会对其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小学生也易受到不良文化的侵害,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与家长都要有选择性地为学生提供、推荐适合其身心发展,有益于其学习的儿童文学读本,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之中积累学习与生活的经验,增强其独立思考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辅助是儿童文学

就目前的时展情况来研究,小学语文这一教学科目除了要教学最基本的教育功能之外,其最本质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良好的审美观,增强其文学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

篇10

关键词: 英美文学 英语专业 重要地位

继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及现行西安世园会的火热举行,社会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已成为各高校英语教学的一项迫切任务。从国家教育部2000年3月批准颁布并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1]明确地得知英语专业课程可以设置为三大模块。

1.职业技能(听、说、读、写、译);

2.职业知识(包括语言学、文学、英美概况等课程);

3.相关职业知识(包括涉外文秘、外交学概论、东西方政治经济学、商务和金融财会管理等课程)。这三大模块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绝不是将其中的一块用另一块来替代。新教学大纲的颁布确立了英美文学教学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并为英美文学教学在各高校中有秩序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虽然英美文学课程在新教学大纲中得到充分的肯定,但并不意味着目前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都得到了解决。因此重新审视英美文学教学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及地位是非常必要的。

一、英美文学教学的不可或缺性

1.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文学是一个民族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习俗等许多文化。要掌握一门外语一方面是它的可用性,另一方面是它的陶冶性,即学习者对文化和文学的敏感性及修养。外语专业学生首先应掌握好所授各门课程,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但在涉外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仅仅依靠正确的语法、句型、词汇、语音语调是不够的。只有了解英美国家的风俗文化、行为习惯、各种思想文化才能减少对文学的误解和冲突,促使交际的顺利进行。所以说英语人才的打造不尽是语言基本功的培养,也是跨社会交际文化能力的培养,而后者恰恰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的瓶颈,学习英语最理想的方法是亲身至于英语语言环境,感受文化氛围的渲染及熏陶,从而不断地运用文学背景知识与欧洲人轻松自在地交流。

但是,此情况对我国大部分外语院校、系的学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我们只能给学生提供些有限的文字资料、双语原版影视资料和录音等资料,或者是聘请一些外教参与我们的教学,但这也仅仅是杯水车薪,只能解决学生的听力和口语的问题。鉴于此,要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氛围匮乏的情况,英美文学当之无愧成了不可或缺的文化材料,做到了有效弥补其不足和满足跨文化交流的需要。文学作品覆盖了文学知识及各民族社会文化的案例,英美文学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了解英美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和经济制度等背景知识的机会。通过学习英美文学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文学素质,塑造完美人格,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使之成为具备较高素质的英语人才。

2.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是语言大师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它具有形象生动、凝练精美、美妙的特点,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最好语言材料;文学也具有生活语言的特征,它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具有朴实自然,通俗易懂,极有利于学生阅读和吸收的特点。而英美文学作品恰恰是学习英语的极佳材料,英语语言的发展与延续离不开乔叟的故事、莎士比亚的戏剧、拜伦的诗歌、狄更斯的小说和许许多多的英语文学作品。英语专业学生,若不阅读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就称不上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即使英语说得再流利、语法再正确、语音语调再标准也是淡而无味,缺乏文学修养和幽默智慧的火花。在英美文学的作品里,有许许多多各式各样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富有乡土气息的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的材料。学生广泛地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学生在大量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同时,不会再是乏而无味地背诵单词和句型,而是沉浸在文学语言环境,以不同场合不同语言给之的感触来进一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对作品的鉴赏能力,体验原汁原味、经典精邃的文学语言的魅力。

3.文学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英美文学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培养文化鉴赏和跨文化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英美文学学习中,学生可以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尽情翱翔于历史的海洋中,亲身感受英美人民文明的进程。例如,在乔叟的作品里,可以感受到中古英国的英雄气概、神权的至高无上;在莎士比亚的剧本和诗歌里,可以感受人文精神的萌芽、人权意识的觉醒、人对科学知识对艺术的追求与渴望;在斯威夫特和勃朗特的小说里,可以体验18至19世纪资产阶级文明的启蒙、发展和腐朽;在哈代的作品里,可以感知工业化进程中虚伪的资本主义对人性的压抑、人类的无奈;在爱默生和梭罗的作品里,可以体会超验主义的唯美与理想;在海明威的作品里,可以看到美国民主的实质、人民的反战情绪……总之,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可以体察到人类对平等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为之而奋斗的艰苦历程,也会领略到历代战争和经济危机给英美人民带来的灾难,可以感受到世界人民对和平的企盼,对帝国主义的嫉恶,对人类命运的迷惘和关切。在这万花筒般的天地里,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将会得到纯净升华,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思辨将找到正确的航向,他们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将得到验证、巩固和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

二、英美文学教学的可行性

英美文学教学在我国各高校的开展经历了许多坎坷的道路。1960年之前,英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普遍认为要接触西方文化,就要学习英语,而学习英语大可通过阅读大量英美文学材料及作品来提高。对当时大多数学府高校来说,教学任务的核心也随之放在了英美文学的课程上,特别是外语院校,对其英美文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都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同时也安排教师抽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到了1980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整个社会,乃至国际上的各种外语权威机构的外语理念进入我国外语教学界,人们开始认为英语只是用于交流的工具,能听会说就可以了,因此在此思想的指导下,英美文学首先受到了史无先例的冷落。这一点可以从1990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得到清晰的了解,英美文学课程被官方列为选修课,英美文学从此一直处于低谷境界。

那么,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是什么呢?

1.许多爱好者被迫放弃了文学的研究。

2.各种国内外教学与研究杂志登载的英美文学类的文章少之又少。

3.对各高校学生来说,四年的英语专业学习,练就了一口流利的口语,但往往在涉外信息方面显得内容很匮乏、思维肤浅、底蕴很浅薄。

文学素质的下降必然导致外语素质的下降,这一思想对社会的影响终于在新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得到了新的答案,该新大纲重新把英美文学课程推到了必修课的位置,这就使得各高校从新把文学对社会、对人类不可或缺的影响有了彻底清晰的认识,英美文学重新有了生机、有了生命。

鉴于英美文学教学的历史和在当前外语课程设置中的地位,我们应当重新认识文学课,激活文学课,使文学课具有真正的实际作用。随着世贸的加入,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外语权威机构对英语教学在各高校的开展将给予更多的支持,坚信英美文学教学将在英语教学中体现其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1990.

[3]程爱民.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