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05-24 17:50: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前,我国明确提出要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这充分说明我国正在从“征服自然”的误区中逐步走出来,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地球科学正是自然科学中直接面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科学,它的研究任务正是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与方法[2]。地球科学又不仅仅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还承载着资源环境教育、资源危机预警、人地关系反思等文化使命。地学文化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地球,调整人与地球的关系,在开发利用地球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它是人地关系在文化上的反映,其基本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大力加强地学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学文化的研究现状
地学文化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地学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和子体系,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地球,调整人与地球的关系,在开发利用地球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它是人地关系在文化上的反映。张中伟(2003)指出发展地球科学文化的战略意义在于:环境、资源、人口三者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将是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框架,前两项均属地球科学范畴,因此,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发展地球科学文化将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有助于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未来的世界竞争无疑将是文化或文化生产力的竞争,地球科学文化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打造优秀的大众文化产品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王殿华(2003)指出地学教育中应该引入地学文化的概念,把人文精神、人文思想、人文关怀融入地学教育体系之中。我们不能培养有知识没文化的一代。要让学生从心底里真正喜欢地球科学并树立为之献身的职业理想,必须使他们深刻认识和理解地球科学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意义,感受地球科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持久不衰的文化魅力。只有这样,地学教育改革与创新才可能有坚实的人文基础,才算达到了应有的理性高度。王殿华(2004)指出地学类新闻报道对于促进地球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增强人们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介绍了地学新闻报道的特点、范围及其在科学文化传播中的特殊作用,提出了加强地学新闻报道的建议。段怡春(2004)指出地球科学内蕴的无穷自然奥秘和丰富哲学理念,彰显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各类科学文化中独树一帜。大力发展地学文化,普及地学知识,是在当前国情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王殿华(2006)指出地球科学文化最根本的任务是在地球科学与公众之间架起桥梁,满足公众的科技文化需要,提高公众的地学文化素养。地学文化以地球科学为主体,以包含在地学史、地学人物、地学思想、地学理论、地学事件、地学景观中的精神文化现象为内容,是一种特殊的人文资源,它折射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出现的冲突与矛盾,与其他文化资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身特点。王殿华(2006)指出地学工作者肩负着科学强国和文化教育的双重使命,要把地学文化融入地学高等教育和科学传播体系之中。王殿华等(2006)指出地学文化不只具有启迪人类认识自身、认识自然、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教育功能,它还是一种储量巨大、采掘不尽的富矿资源,有着强大的经济功能,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地学文化产品需要立体传播。孟宪来(2006)指出发展地球科学文化,不仅是科学文化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孟宪来(2006)指出地质文化不是空洞的、抽象的、玄妙的概念、学理,而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社会实际生活之中,它的功能是任何形式和手段都不能替代的。尤其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作用,更是其他任何文化都不能比拟的。李信义等(2006)谈了对地球科学文化的理解和利用,并初步分析了地球科学文化发展的混和、分科、融合三个阶段。余振国等(2007)指出要以节约资源的先进文化为底蕴,树立资源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大力倡导节约资源的产业文化,建立节约资源的激励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王殿华等(2007)指出地球科学的影响和贡献不仅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还取决于人们对地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取决于地学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在资源环境和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探讨如何加强地学文化传播,实现科学发展,已经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对此,含地学类高等院校的地学教育工作者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培养一批有深厚地学文化素养和较强传播能力的新型人才。段怡春等(2007)指出发展地球科学文化产业对于深入发掘地球科学文化内涵,充分展示地球科学思想,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意义深远。段怡春等(2007)从地球科学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与意义出发,在深入分析我国地球科学文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地球科学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对策。张中伟(2007)指出地球科学不仅肩负着科研责任(学术责任),而且还肩负着社会发展和人类需求所赋予的文化责任,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地球科学的文化责任。
余谋昌(2007)指出地球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力”,它不仅对人类精神,而且对资源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陈琪(2007)从地球科学文化内涵的界定入手,分析和阐述了地球科学文化的基本特点以及普及与传播地球科学文化的重要意义,并着重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开展地球科学文化的社会普及与传播。杨力行(2007)指出从文化视角来审视地球科学,或将地球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地球科学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地学研究方法或思维逻辑,即“真”的问题;二是人地关系或地学的价值理念,即“善”的问题;三是地球演化的平衡或人与地球的和谐,即“美”的问题.文化视角下的地球科学是由“真”、“善”、“美”三者构成的统一体系。褚庆忠(2007)指出把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来开发,大力推进地球科学文化建设。推出一批具有地球科学文化特色的影视、网络、文学、艺术等文化精品。激励科技企业、文化企业、旅游企业等对地球科学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在影视动漫、图书出版、网络、旅游等领域发展地球科学文化产业。地球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向大众文化进军,这将是一幅极为诱人的文化图景[3]。
二、地学文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对地学文化的研究还主要是围绕其内涵、功能、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很多问题还需要深入剖析。与众多的其他文化相比,地学文化还未能受到与其重要地位和巨大功能相称的重视。要将普通的地球科学知识转化成当代先进的地球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及科学价值,成为能够提高公众的地球科学文化素质的大科学,就要在深层次上挖掘地学文化的内涵,深入探讨地学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地学文化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打造优秀的大众文化产品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新晨:
参考文献
1.肖景华,洪向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25个理论热点[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篇2
文化――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对于我们来说有有很多并不陌生的企业―华为、阿里巴巴等,近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这些企业在国内外的激烈市场竟争中,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追求经济效益的最佳化,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竟争能力,走出了一条依靠内涵发展为主,推动企业全面进步的新路,成为现代企业的一个先进典型。他们认识到,企业的管理,光靠规章制度、行政手段是不够的,人的价值观、道德观能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人的行为,并能长久地、牢固地发挥作用,这些企业现在成了行业的排头兵。他们认为: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笔巨额的无形资产,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地位和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增强与消费者长久不衰的亲和力。
下面是我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考察调研后,对企业文化发展趋势的几点看法。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兴衰、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越来越大
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教授约翰・科特推出了一本很有名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的著作,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就是: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在下一个十年内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这个论断能否成立,我看值得重视。企业兴衰、企业发展当然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但企业文化肯定对企业兴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所谓企业文化,主要指企业的价值观体现在企业的行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一个企业的动力及凝聚力都来自于企业的文化,技术只是一个平台。没有一套较成功的文化的企业,生命力是有限的。
二、企业文化不是企业的口号,需要企业中每个员工的学习、认同
文化最初是一个理念,然后通过种种机制,正式变为每一个员工的行为。对于一个5、6个人的公司,很容易形成默契,产生文化就较容易,但一个具有几千名员工的企业,沟通与形成默契只有靠一套制度将每个人联系起来。在成功的因素中,技术是很重要的一点,但是技术不能成为企业的主宰,这样不易看到市场的变化,容易偏离市场。成功的关键是客户,客户决定一切。客户随时变化的要求就是一种市场信息,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必须适应这种情况而相应变化。
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个“学习团体”,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比你的竞争者学得快的能力也许是惟一能保持的企业竞争优势”,这正在成为共识。所以要克服“学习智障”,企业每个人要学习,而且要变个人学习为企业团队学习,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这是一个新的管理理念和手法,企业的生存需要吸收信息,消化信息,反过来指导行动。
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善于开发智力、开发智慧。因为智力、智慧以知识为基础。有知识并不等于有智力。有了知识还需开发智力。
三、企业精神的概括和提炼更加富有个性特色和独具的文化底蕴
以往,许多企业的企业精神常常用求实、创新、开拓、进取或加上拼搏这些词语加以概括,这也包括我们的企业。应当说这些词语都是好字眼,都很重要,但大家都用这些词语表达,就失去了企业精神的鲜明个性和特色,变成了所谓工业企业中标准件的组合。这也就使某个企业的企业精神变成了所有企业共有的“企业界精神”。 企业精神的概括和提炼,在表达上,将会越来越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突出个性,不求其全,但求其特,求其有独具的文化魅力。
四、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更加注重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和“人企合一”的境界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而“英雄人物”则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的人格化。在“英雄人物”中有“共生英雄”的提法,值得重视。何为“共生英雄”?“他的心在企业,企业在他心中”。这就是企业“共生英雄”的概括。这样的人,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命运。从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来看,还不就是培养越来越多的“共生英雄”,实现“人企合一”的境界吗?创造、构建这样的文化氛围,对于发挥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极为重要。这个问题也会越来越引起重视。
企业文化建设分为构建企业文化体系、实施和监控三步。这里只是简单说说构建企业文化体系的具体步骤:第一,先点(奠基)-明确经营理念,拟定精神层。综合调查企业生产经营的大环境、小环境、产品和(或)服务的情况,如客户层及其消费习惯、消费水平。第二,后线(支撑骨架)-精神层物化成制度并规范员工的行为。调查员工与客户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这是市场调查的延伸与深入,内容主要包括满意度调查,胜任特征测查,员工的选、留与开发标准及流程体系的建立等。第三,最后才是面的建设,包括企业的营销、企业形象和品牌战略的建设,其宗旨是要尽可能的强化感觉效果、特别是视觉效果,有关企业的各种认证设计也要尽可能的一致。
五、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将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差别化战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企业形象都是企业的差别化战略。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模仿性。
一个别离开一个企业,可以带走他所掌握的技术、规章制度、办法措施,但企业文化不可能轻易照搬过去。有一个比喻是说,用照相机可以给机器设备拍照,但企业文化就像空气一样永远拍照不下来。在未来,企业文化的这个特质将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六、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形象设计将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常常有人提这样的问题: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谁大谁小,是什么关系?其实二者具有兼容性和交叉性,要看从什么意义上讲。
未来的趋势是二者更紧密地结合,二者都必须追求个性,不断创新。
篇3
关键词:企业文化 发展趋势 探讨
引言
在现代社会,企业文化已经渗入到各个领域对于不同文化特征的重视正在形成千姿百态的企业行为。企业文化是一种知觉——“难以给它下十分准确的定义,但看到它的时候就明白”,是对企业内涵的描述,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它组织。企业文化是全体企业员工共有的价值体系,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企业文化具有指导全体企业员工行为表现一致、引导员工、约束员工的作用,有利于员工进行企业优质产品与卓越服务的价值传递。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是企业成长的催化剂。拥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更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在以高新技术,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典型性发展方向的新经济时代,动态地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并进行适应性调整、更新倍显必要。本文对企业文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归纳,希望能对现实企业文化管理工作有所借鉴。
1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由美国著名的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这是一种适应新经济时代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其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自20世纪8o年代以来,这种战略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近三年,世界上有3.2万家公司进行联盟,如从震动一时的国际级汽车巨擎德国梅塞德斯一奔驰汽车公司与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合并计划,再到计算机业巨头惠普(HP)公司与康柏(Compaq)计算机公司的联姻等事例即可见一斑了。这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这也给我们的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因为企业联合、兼并的过程中,不能只从经济和财力方面考虑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方面的差异。一般来说,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创业历史、发展目标、经营理念、所处环境、队伍素质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融合,就会出现“貌合神离,形连心不连”现象。所以,只有做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在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在梅塞德斯一奔驰汽车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合并案中已经出现了,文化融合的危机几乎让这家合并后成立的世界级汽车制造巨擎丧失了原本所据有市场地位!而要妥善地解决好这个棘手的问题,企业各级管理者必须注意和认识到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联合兼并企业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其次,双方都应注意克服排斥对方的自大心理,加强相互的了解与交流,吸纳对方文化的精华,发展成为经过融合后更为优秀的企业文化。
2加强对学习氛围的培育
真正的学习,涉及人之所以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透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透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知这个世界及我们跟它的关系,以及扩展未来的能量。这也是学习型组织的真谛。
故而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形式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围绕其管理的核心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专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潜能及智慧的开发”的论断。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但是要注意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和团体的搭配问题,搭配的状况不同就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结果:个人及团体都不断学习及搭配良好,会对企业产生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从而推动企业的迅猛发展;个人及团体都不断学习但是搭配不好,“个性”太强,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与生态文化有机结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地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企业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以生态文化来与之相结合,这是因为:
第一、一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第二、现代消费群更青睐绿色产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潮”来提高企业产品的生态含量;
第三,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4更注重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所在社区机构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尤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显必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l世纪,企业间的竞争除去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一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之心,谁就能领先占据市场而获得超额利润并不断扩大企业经营效益。
篇4
关键词:群众文化;发展趋势;文化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文化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要想更好的开展群众文化事业、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对群众文化在新时期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新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群众文化的发展在新时代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着一些变化。这些影响因素即有经济层面的、也有科学技术层面与社会文化方面的。首先来说,在经济层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业余休闲时间增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更为强烈且需求更为多元化,传统的群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其次,科学技术的进步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尤其是手机、计算机与网络的大范围普及,极大的拓展了人们的生存空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交际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这使得群众文化既开辟了新领域,也面临着新形势与新问题。第三,在社会文化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增强的人口流动性,国内国际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与深入,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化品味日益提高、文化心理更为成熟,“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正呈现着交融的趋势,这些无疑对群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特点变化
2.1新时期群众文化艺术形态的变化。当前,群众文化的艺术形式已由单一的形态分化为三种稳定的形态,即: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国家的主导文化、具有市场化和工业化时代特征的大众文化。群众文化在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其艺术形态的发展极不均衡。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这种艺术形态,受到人们审美观念变化以及大众文化冲击的影响,正日益的边缘化,艺术形式与当前人们的社会生活格格不入,传承无力、后继无人,展演与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其次,国家主导文化日益萎缩,群众文化工作队伍越来越弱,服务范围越来越小,活动组织越来越困难,文化活动基本为配合政府在节日中开展,活动内容也比较单调呆板;第三,大众文化优势明显日益扩张。大众文化具有市场化与时代化的特征,在群众文化中表现活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群众文化的活动模式,可以说是有利有弊。一方面大众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潮流而受到群众的喜爱,受众面广泛;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影响着群众的文化趣味与审美观念,个体性的文化生活增多而群体性的文化生活减少,一些不健康的文化现象参杂其中。2.2新时期群众文化需求与服务的脱节。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群众文化的需求正在急剧增长且需求更为多元化,但与之相应的,在群众文化服务工作方面,却出现滞后的现象,未能与需求相适应。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为群众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的真实需求存在脱节,群众文化服务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十分薄弱,群众文化服务的形式、内容的调整没有能跟上群众文化品味、文化情趣的变化。群众文化工作本来就是组织、示范、引导群众文化活动的,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群众文化工作部门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参与人数少,覆盖面不广,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很有限。2.3群众文化活动日渐式微。物质生活的提高使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追求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但矛盾的是,群众文化活动却在这种需求面前日渐式微。一方面,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正在逐步的消亡,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即便是在农村,如今节日的气氛也远不如往昔那么浓烈,一些传统群众文化活动的群众基础正日趋衰微,打麻将、斗地主等带有赌博性质的群众文化活动盛行,而青少年们更热衷于玩手机与上网游戏;另一方面,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私人的文化生活正在逐步的替代群体性的文化活动,人们对于文化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难度加大。
3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
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群众文化的发展将以社区为中心;二是虚拟群众文化将成为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的发展需要一个载体,在传统的村寨田园逐步被城镇化中的社区所取代之后,其将成为新的群众文化兴起的载体,广场舞就是其中一例,其虽以广场为名,但实则主要的活动场所为社区,参与的群众也多为社区民众。当新的人口聚集形态形成后,其也将必然成为新的群众文化兴起的源地,因此,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以社区为中心来进行演化的,社区文化将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虚拟社会的形成,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虚拟性质的群众文化活动或将成为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手机、个人电脑以及网络在我国的大范围普及,人们的休闲、娱乐以及求知等行为越来越趋于虚拟化,虽然这对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冲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为新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形成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虚拟的世界,各种文化资源的整合将更为便利,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可以更为广泛,而更重要的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无疑将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注入新的活力,更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作者:林平 单位:吴川市文化馆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远程教育;社区文化
十的召开,为社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社区文化活动应以内容健康、思想向上、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文明愉悦为准则,深入开掘活动的内涵、外延,打破传统思想模式,探索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做好文化的普及工作。同时,注重提高文化活动档次和品位,走向规范。这是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一个战略目标。为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精神生活,道德品质,生活质量,就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开展各种活动,以促进社区文化的大发展。
一、做好规划,统筹建设好社区文化设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当地政府要将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中,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社区文化建设规划,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完善社区文化建设财政投入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好相关部门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所承担的工作,避免多头各管、缺乏协调所带来的行政资源浪费,从政策、资金、制度上推动社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老旧社区的文化设施建设要进行改扩建,要采取新建、扩建、改建等办法,加快推进以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文化广场、社区文化活动室等为主体的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社区文化设施网络。要千方百计地用活用好用足现有的社区文化设施,提高社区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杜绝外包私用,将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变成低俗文化和有害文化的传播基地。要倡导社区内的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向社区居民开放文化设施,实现文化设施资源共享。在规划、建设、改扩建中要注重将远程教育的设施条件纳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使远程教育资源变为社区居民提高素养素质和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抓社区文化队伍建设,促社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社区文化需要骨干、带头人,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作风正的要求,建设一支以业余骨干为主、专业人员为辅的社区文化辅导员队伍,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负责组织、指导社区文化活动,增强社区文化建设的生机与活力。要培育具有社区特色、业务精、素质高的社区文化骨干队伍,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服务,增强社区文化骨干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要充分发挥社区内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人才集聚的优势,将社区内单位的文化骨干融入社区文化队伍,提升社区文化队伍的整体水平。要坚持贴近社区实际、贴近社区居民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社区文化活动,充分考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乡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结合,从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环境美化、科技普及、艺术培训等方面充实社区文化内容,以歌舞音乐、说唱弹奏、琴棋书画、体育竞技等形式进行社区文化传播,想社区居民之所想,应社区居民之所需,解社区居民之所盼,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保持社区文化活动旺盛的生命力,满足不同层次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
三、推动社区文化创新,利用远程教育优势提高社区文化
水平
要根据社区区位、社区内单位、社区居民的文化优势,举办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开展特色文化社区创建活动,创建各种有品位、有特色的历史文化社区、科普社区、生态社区、园林社区、茶文化社区等。要组织国内外文化艺术团体来社区交流,开展高雅艺术、经典艺术进社区活动,从总体上提高社区居民的欣赏水平,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品位。要以信息化为基础,搭建社区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发展和传播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让社区文化信息化服务融入社区居民生活。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体,设立社区文化建设专题栏目,大力宣传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及时报道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典型经验,介绍国内外社区文化建设的做法和发展趋势,反映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要求和心声,针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解疑释惑,组织探讨社区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模式,增强社区居民文化追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远程教育》.
[2]《成人教育》.
篇6
【关键词】互联网 文化旅游 发展
就目前来看,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已经被提升至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地位,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文化旅游在创新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应当在互联网背景下实施合理的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一、文化旅游概述
文化旅游,实质上就是将当地特有文化作为旅游者消费的主要内容,以对当地文化内涵的了解与体验作为主要形式,在此基础上对精神需求予以满足,扩增文化知识与精神境界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
从文化旅游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文化旅游最早萌芽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十二五”期间兴起。就目前来看,文化旅游产业受到了我国多种投资商的热切关注,相关项目的数量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游客量也逐年增长,从旅游市场方面来看文化旅游产品处于一个火爆热卖的景象。同时,因为文化旅游景区在游客数量增长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类型,各级政府已经开始将文化旅游作为一项重点关注、投入的旅游发展战略。但是,现阶段业界对于文化旅游的理解还未达成一个共识,在发展方面主要立足于当地传统旅游模式上,缺乏一定的创新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基于传统旅游模式的文化旅游项目在收益方面呈现下滑趋势,所以应当充分重视文化旅游发展的新方向,在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引入新的思维,注入新的活力。
二、互联网背景下文化旅游发展策略分析
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呈现一个迅猛发展的趋势,文化旅游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旅游也发展过程中已经提升到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文化旅游在创新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互联网背景下,需要对文化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予以深入分析,根据具体状况制定一个合理的发展策略,充分利用互联网具备的优势对文化旅游的发展予以促进,在此基础上确保文化旅游的稳定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文化旅游发展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于互联网的自由性,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宣传推广不仅是文化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必可少的手段,还是旅游者对文化旅游内涵予以了解、认同的基础所在,因此应当充分重视文化旅游景区宣传推广力度的进一步提升。互联网是在报纸、广播以及电视之后衍生的一种新型工具,作为当今“第四代媒体”具有非常强大的自由性,通过共享、开放的全球互联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文化旅游的进一步推广。
首先,可以通过互联网对文化旅游信息网站予以建立,将融合了视频、音频、图片以及文本等一系列素材效果的宣传品放置在门户网站上,有利于旅游者更加深入的了解文化旅游相关知识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在网站上对3D虚拟观景展示区予以设置,以此更加全面的对文化旅游产品予以推介,使旅游者对于文化旅游产品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激发旅游者对文化旅游产品的兴趣,吸引旅游者的目光。例如:在广西阳朔旅游官网上可以对《印象・刘三姐》山水实景演出的精彩剪辑视频予以放置,这样能够吸引旅游者的目光,激发旅游者前往旅游景区观赏的欲望,在此基础上提升整个阳朔文化旅游产业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其次,可以通过互联网对文化旅游服务平台予以设立,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门户网站等一系列平台向旅游者提供咨询、消费以及售后等多种网上服务,充分满足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旅游者对于便捷、高效旅游服务的需求;同时,通过文化旅游服务平台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旅游景区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成本。
最后,加大与旅游专业网站的合作。可以通过与国内外一些比较知名的旅游网站进行战略合作,有重点、有计划的对文化旅游产品予以推介,通过专业旅游网站具备的高关注度与推介水平,进一步扩大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范围。
(二)立足于互联网的互动性,重视个性体验的合理优化
就目前来看,我国旅游产业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但是,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模式化、同质化的趋势日益凸显,导致文化旅游产品过于庸俗化,例如:刘三姐作为我国著名的一个文化旅游品牌,广西河池、柳州以及挂林三地在旅游文化开发方面均围绕这一品牌展开同类竞争,造成旅游者在短时间内无法明确区分其中的异同点。再以“古镇风潮”为实例,字丽江古镇在旅游文化发展中d起之后,近些年我国各个地方的古镇数量明显增加,古镇构成、推广以及运作等一系列方面存在严重的趋同性问题,导致旅游者在观光完毕之后难以对文化旅游景区留下特殊的印象。
从互联网的特性来看,受众互动体验感十足是其具备的一大特性,将其合理运用于文化旅游发展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与优化文化旅游的个性体验,有利于进一步满足旅游者对于文化旅游的个性体验需求。
篇7
关键词:新时期; 群众文化; 特点; 发展趋势
1 新时期群众文化的特点
我国新时期在群众文化的发展上,可以大致分为两个较为明显的阶段,它主要是以改革开放作为划分的界限。在改革开放以前,群众文化的文化类型还比较单一,没有把群众文化发展到文化产业的高度,并且所属的文化市场也还较小,大众对文化的消费水平持续走低。而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群众文化才得以快速发展,使其面貌焕然一新。还有就是多元化的文化形态不断呈现,文化消费的水平也逐渐提高等等,让群众文化在新时期展现出了很多新的特点。
1.1 多种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加方便和舒适的条件,而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也让人们更加渴望能得到身心的放松,渴望在工作之余能充分享受生活。而这种享受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电视机在家庭中的普及,让人们能足不出户就感受到图像给视觉带来的冲击感;数码科技的飞速发展,让人民群众无论是在视觉还是感官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另外在城市中,工作忙碌后的人们需要靠文化娱乐生活来调节身心,而在农村,广大农民在繁忙的劳作之后,也需要参与到群众文化中去,以此达到放松自我的目的。所以说在新的发展时期,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很好的满足大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有效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
1.2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
第一,我国在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始终都是坚持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为发展观的前提,坚持以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为基本方针,并树立起来为人民群众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目标,这样就从根本上保证了群众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第二,我国的群众文化在其文化的精神上,与我国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任务和目的上,有着一些共通的地方,这样就更有利于群众文化的发展,因为它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大方向。
第三,由于我国的群众文化在独立性方面的不断发展,它的相关内容就反映出了群众的一些精神状态、价值取向以及文化需求等等。虽然群众文化难免也会存在着某些不合理的地方,但观其基本精神、发展方向和主要内容来看,它的社会主义性质依然是非常鲜明的。
1.3 群众文化对民族特色非常重视。 我国本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所以群众文化自然也要对民族特色给予相应的重视。新时期的民族特色主要指以民族精神作为其基点,从中挖掘和有效利用好民族文化的宝贵资源,运用民族特有的风格和语言,对各民族的生活实践进行真实的反映。
1.4 群众文化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首先,它的兼容性体现在对西方群众文化也能包容上。纵观我国的群众文化,几乎包含了所有在西方群众文化中出现过的形式,这也是我国群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特征。
其次,群众文化的兼容性还表现在我国民间的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出现的转型和重建以及发展上。
另外,群众文化的兼容性还体现在其对一些文化精品的改造和利用上。
2 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
2.1 让科学发展观成为群众文化的推动力。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在发展上的根本需求,也是人类的共同愿望,而和谐社会又离不开群众文化的发展,所以要想构建起和谐社会,就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建设好群众文化,让广大群众都能意识到文化建设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树立并落实好群众文化在发展上的新理念。 要想树立并落实好群众文化在发展上的全新理念,就要求我们要明确下面几点:
第一,社会主义在文化方面的前进方向,就是群众文化所要前进的方向,也就是说群众文化的建设必须要与社会主义的价值核心体系始终保持一一致; 第二,先进的群众文化是创造力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并且广大群众也越来越期盼运用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来放松自我,享受生活; 第三,群众文化在发展上,务必要做到改革创新以及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努力消除一切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力争能让群众文化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第四,在群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之中,要尽量考虑到群众对文化的各种需求,把满足群众需求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其根本目的; 第五,群众文化的发展,要切实做到覆盖城乡、全民受惠,以期让群众文化能得到健康和全面的发展。
2.3 坚持以人为本,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社会的不断发展也给群众文化带来了新的特点及新的内容,因此在新时期对群众文化的发展,就应该采用先进的思想来作为其指导思想,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的原则放在首位,唯有如此才能促使我国的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得以蒸蒸日上。
2.4 转变传统观念,走事业\产业共同发展的道路。 伴随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国家也加大了对群众文化事业上的投入。可是要想群众文化事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光靠国家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效运用好市场经济的原理。把群众文化当成是一个产业来进行发展,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才能让群众文化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在某些意义上来看,它已经逐渐成为了广大群众在日常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它不但可以表达出人民群众的各种情绪,还能体现出群众的追求和趣味。所以,依照新时期出现在群众文化中的新特点,并把它们深入到广大群众的生活中去,才能让群众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构建起具有我国特色的群众文化理论,促使我国群众文化能走上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张黎明.浅谈新时期群众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神州,2011(9).
[2] 金玉明.在新时期对群众文化未来发展的展望.华章,2011(35).
篇8
广播电视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期
“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从局部试点转向全面铺开,纵深推进,并取得了积极成效;2009年,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部专门规划对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最近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未来五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作了全面部署。以上这些举措为我国广电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同时也为广电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当下国内国际各种有利因素和发展条件,将会对我国广电行业产生全局性、长远性和决定性影响,并将为我国广电事业发展开启一个新的阶段。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的广阔空间。经过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实力、国家软实力、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显著增强。但也应看到,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带来我国文化的协同发展,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一方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文化自身也成为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和增长极,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文化发展将在国家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实践彰显的优势。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实践证明,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为世界所瞩目,西方各国在反思自身社会制度、经济模式的同时也在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国的崛起等。世界关注中国,世界更需要了解中国,国际各类文化市场的巨大需求为我国广电创造了发展机遇,同时为从根本上扭转“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格局和舆论格局奠定了市场基础和用户基础。
世界科技创新带来的发展动力。历史实践表明,科技的快速发展是推动我国广电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当前,数字、网络、移动技术以及IT技术带来了传统广电的升级换代。传统广播电视借助新技术进行数字化、网络化,节目制作、发送、传输、覆盖、接收质量明显提升;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催生了视听新媒体新业态,传统广播电视的内涵外延得到了极大延展,同时它也为广大用户的自主选择、便捷使用等创造了条件。传统广播电视有着强大的内容优势,视听新媒体有渠道、互动、多终端等优势,两者可互为补充、协同发展、相互促进,这为我国广电发展与创新带来了契机。
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期待新需求。当前,我国正经历着经济社会结构的加速转型,整个社会都面临着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等,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也由此发生深刻变化,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正逐步形成。面对新的客观环境和文化条件,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要充分了解新时期广大群众的文化诉求,要及时研发创新出一批高品质、高品位、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广电节目产品以满足广大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这对于我国广播电视来说既是挑战同时又是机遇。
我国广电发展趋势展望
一、广播电视主流媒体地位难以撼动。我国广电主流媒体地位的形成是由其特殊地位和性质决定的,也是广电在追求自身发展壮大中作出的客观选择。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广电媒体的生态环境――媒体融合化趋势明显,广电频率频道不再稀缺,传统收听收看方式彻底打破,受众不单单是被动接收者等。传统广电媒体尽管受到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严峻挑战,但它的主流地位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依然稳固而坚固。主要原因有:一是我国广电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电媒体是党的宣传舆论机关,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重要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广播电视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它短时期内在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缩小城乡差距、推动社会进步,增强国家软实力、扩大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会改变。二是广电媒体长期以来在群众中形成的较高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这种独特优势是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在短时期内无法具备和拥有的。三是广大群众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消费行为、习惯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对收音机、电视机的收听收视依赖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四是在融合化大背景下,我国广电媒体已经意识到新媒体等带来的严峻挑战,并在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上努力寻找差距、解决自身问题,以求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站稳位置、赢得优势。
二、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全国城乡。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群众文化权益、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途径。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基本完成了城乡传输覆盖网络建设任务,并已向重点工程、长效机制建设和内容服务扩展并重转型。新时期新任务重点在于:一是在全国基本建成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全覆盖,让城乡群众看得到、看得起,真正能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二是把农村和基层作为广电公共服务建设的重点,将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当地惠民工程中统筹安排,统一建设广电公共服务内容供给、技术支撑、服务保障、运行管理和服务评估系统,大力提高农村广电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以县为中心、乡镇为依托、服务农户的农村公共服务网络,在完善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建立长效机制,加强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标准,最大程度让广大群众能长时间看得好听得好。
三、广电产业成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大等特点,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广播电视作为文化产业的优质资源和产业,理应能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生力军、重要力量。一是创新广电产业体制,通过市场机制将形成一批兼具有影响力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能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广电骨干企业,通过各种政策大力扶持中小广电企业发展,未来骨干广电企业在整合资源、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二是分布在全国的影视产业实验区、动画产业基地、内容制作基地、网络视听产业基地等规模优势日益形成,广电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逐渐清晰,诸如龙头企业带动、大型项目带动的集聚发展、主题公园与产业园区互动、版权交易等多种产业发展模式和商业模式日渐成熟,产业集聚效应和扩张动力逐步放大。三是电视剧、电视动画、纪录片等重点内容产业将逐步发展壮大,三网融合将推动广电网络产业转型升级,基于网络等新技术的视听产业成为新的增长极。四是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从普通电视到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3D电视、智能电视的发展,技术的重大变革将带来传统接收终端的升级换代,以终端为主导的广电产业链将逐步取代传统广电产业链,新的文化消费形式将为广电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视听新媒体新业务逐步发展壮大。大力发展新的视听媒体新业态,是培育我国广电产业新的增长点的重要途径。随着网络等新技术的发展,视听新媒体已经成为我国视听市场最具活力的新生力量,成为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之一。一是在国家大力推进三网融合的战略下,视听新媒体的发展将进一步改变传媒格局、丰富传媒形态、扩大舆论阵地,同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政治民主建设等都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二是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将形成以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体、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视听新业态,并将带动内容、版权交易、移动通信、制造业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三是视听新媒体的业务发展模式、运营模式日渐成熟,整个行业将步入规范、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来。
五、广播电视成为“走出去”的重要力量。推动文化产品、服务走出去,旨在提升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认同力、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以及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的影响力。历史实践表明,谁的思想文化和主流价值观接受的人群越多,谁就越能够掌握话语权、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广电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扩大,国际影响力竞争力明显增强,但走出去的力度与我国大国地位不相匹配,与各方面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当前,我国广播电视正努力打造国际一流广电媒体,增强广电国际传播能力,广播电视将成为新时期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一是加大广电相关领域对外开放的格局,重点瞄准国际文化主流市场和文化消费热点,整合开发国内优秀节目资源,提高广电节目本土化制作能力,大力开拓国际文化市场。二是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走出去,创新走出去的新渠道新途径,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主体,扶持出口重点项目,形成一批有实力的文化跨国企业和有影响力的中华文化品牌。
六、广播电视宏大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推动广电事业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广电宣传、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逐渐集聚和培养了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广电发展改革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随着广电事业产业发展,人才队伍的发展仍是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全行业将逐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逐步建立健全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体制机制,各领域高层次人才将在广电发展和队伍建设中发挥着引领作用。二是在遵循人才成长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培养和造就一批广电各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高技能人才;依托广电重点工程实施和广电公共服务建设,重点在城乡基层和西部、边远民族地区培养和建设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适应事业产业、新技术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三是实施人才开放开发战略,通过优秀人才“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培养一支适应广电“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专业人才队伍。
我国广电发展的着力点和用力方向
进一步强化新闻立台。一是确立正确的办台理念。当前应着力纠正模糊和偏差的立台原则和办台宗旨,彻底改变片面追求收听收视率的做法,扭转过分商业化、低俗化、过度娱乐化的苗头和倾向,将广电媒体建设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阵地主战场。二是坚持导向立台。真实是生命、导向是根本。坚持新闻真实、坚持正确的导向,这是宣传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与其他媒体相比,广电的特殊性在于覆盖面大、受众广泛以及播出后无法收回等,因此,它担当的社会责任和引导责任相应就会更大。坚持广播电视导向立台,就是在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阵地意识的同时,将引导责任贯穿在广电传播的整个过程、各个环节中,通过高品质的节目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唱响主旋律、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和引导大众审美。三是坚持新闻立台。广电媒体喉舌性质决定着它不能成为娱乐场和大舞台。在媒体融合化大背景下,广电媒体应进一步明确频率频道的自身定位和功能,发挥自身新闻采集制作优势、广覆盖优势以及长久以来形成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优势,做好新闻传播工作,占领主阵地、掌握主导权,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
大力推进新闻宣传创新。一是广电宣传应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尊重受众接收习惯和审美特点,准确把握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新需求新期待,建立“走转改”长效机制,用源于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文化样式来宣传党的政策与主张,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服务于广大群众。二是建立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宣传快速反应机制,利用新闻报道、新闻发言人制度、信息推送、跟帖等方式在第一时间权威信息,或回应社会关切,或消除各种疑虑、恐慌等,牢牢掌握宣传工作的主导权、主动权。三是传统广电媒体要主动拥抱互联网、拥抱新技术,注重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利用自身内容资源、人才资源、网络传输和接收终端等优势来发展新媒体、开展新业务,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全力推进直播卫星公共服务。一是将农村地区广电公共服务以无线覆盖为主调整为以直播卫星覆盖为主、无线覆盖为辅,在有线电视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创新运行机制、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广电公共服务的内涵和品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的重大转变。二是加大广电公共服务内容的供给,通过办好对农频率频道、节目栏目,加强少数民族语言节目译制、制作、播出,努力提高边远民族地区广电节目覆盖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加强技术研发,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建设统一联动、反应快捷、覆盖广泛、安全可控的国家应急广播系统,发挥广播电视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实施精品战略和网络内容建设工程。一是建立健全广电节目创作引导机制,强化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新题材内容、表现手法、风格样式以及制作技术手段,大力提高节目质量,增强作品的思想渗透力和艺术感染力。二是强化精品意识,建立和完善节目选题策划、资金投入、表彰奖励、组织保障等机制,在追求电视动画、电视剧、纪录片等节目数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大力提高节目的品质。三是加强视听新媒体节目内容建设,创造条件开门办视听新业务,进一步丰富视听节目类型和样式,打造一批有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名牌视听节目栏目,提高新媒体在新闻宣传、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四是建立和完善广电节目评价体系,把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价广电节目的最高标准,有效扭转唯收听率收视率的倾向,为各类节目的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提高广电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广电事业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一是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创新广电科研体制机制,加大事业发展资金对科技研发的倾斜,推动广电核心、关键、前沿技术的研发与成果转化,促进关键设备国产化,抢占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不断提高广电科技实力和水平。二是重点推动广电内容制作,地面有线卫星协同覆盖组网,安全播出和数字内容版权保护等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快高清电视、3D电视、数字广播、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等重点领域的技术标准制定,加快推动视听新媒体新业态发展。三是积极追踪科技发展新趋势,不断修订完善广电技术政策,建立系统内外开发合作、优势互补的科技创新新体制机制,以此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族工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篇9
我市县区文化市场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目前在全省仍处于相对滞后状态。多年来,由于受到经济的制约,尽管奋赶急追,不断扶持,但由于发展基数低,集约型经济差,不仅未改变,在一些地区还加大了南北差距,文化市场也出现先进繁荣文化与滞后发展的矛盾。
一、县区文化市场的发展现状
(一)县区文化市场发展逐步走向有序
一是门类逐步齐全。音像、印刷、书刊、游戏、戏曲、歌舞等门类形成并不断发展,填补了许多空白,如网吧、歌舞厅等。印刷也告别了铅字排版,走向胶印,激光照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二是文化市场有了一定的产业队伍。文化市场成为二、三产业劳动力的15℅以上,文化产业在国民产业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三是产业社会地位已凸现,表现为科技含量较高。文化素质较高,与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传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四是执法队全逐步健全,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县区相应建立了管理机制和执法机构。执法队伍经过培训,素质不断提高。五是管理法规不断完善,相继建立了行业管理条例,一批从中央到地方的法规出台,使文化市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六是从业人员法制意识加强。经过培训,学习有关法律,从业人员知法守法。通过遵纪守法的文明经营单位创建活动,提高了文明守法经营意识,行业协会使经营者增强了自我约束机制。
(二)多年来县区文化市场尚未形成繁荣的大气候
我市不少县区文化市场仍处于小打小闹状态,如有的县区乡镇至今三无:无文化娱乐中心、无图书馆、无少儿活动中心。一些乡镇的娱乐场所如网吧、游戏机室等规模小经营,其机器台数在10一30台之间,有的仅几台放在商店里经营。还有为数不少的黑网吧、游戏机室。由于地处偏僻,时有接纳未成年人现象。一些文化娱乐场所安全条件差,为了躲避检查,常有关闭卷帘门等情况发生。乡镇印刷业设备陈旧,家庭手工作坊多,虽印刷业总量多,但工艺落后,产值较低,处于僧多粥少、恶性竞争状态。一些地方不是在印刷质量上下功夫,而是用给雇主回扣、或降低印刷质量维持生计。一些不法经营者在利益驱动下,铤而走险,盗印假商标和正式出版物。由于以家庭为印刷基地,因此隐蔽性很大,容易逃避检查。八成以上企业没有形成集团性印刷能力。音像业形成店面多,小而散状态,造成销售盗版音像有机可乘。一些乡镇经营者,私自制作刻录盘,以极低的成本、极快的速度复制盗版音像制品,往往是新版上市,不到一个月,盗版就能泛滥。演出业拼凑而成的素质极低的杂牌班子,或残疾人,或未经文艺培训无业者,靠噱头,靠怜悯,靠为农村婚丧祝寿演出。某残疾人演出团迄今从未在本地演出,一直在外飘流,糊口为生,成为庸俗的文艺的大蓬车。地方戏曲难以保留和生存。以县为单位,地方戏曲团体瘳瘳无几,而且面临剧团生存、演员跳槽的困境。乡镇一级电影院大都关门。流动电影放映队也只是为村民祝寿,结婚和节日放映,经济收入捉襟见肘。由于地方财政处于保吃饭状态,没有更多的经济投入,一些电影院变成了危房。一些书刊零售业,为了节约成本,不租门面房,或为了逃避检查,成为“游商”。一些桥头、道路旁成为“游商”盗版销售的理想地方。街头销售不仅给文化市场管理带来难度,还影响了市容。一些乡镇无专职文化干部编制,现有文化干部大都兼职,主要精力不能放在文化事业上,影响了文化市场的整顿和发展。
(三)县区文化市场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文化市场既是物质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精神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效益。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投入有限,文化产业经济效益低,一些地方得不到党委,政府的充分重视。一些地方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往往是问题来了,采取堵势,满足于平安无事。文化市场管理也处于被动局面,往往是集中行动雷声大,日常管理满把抓,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节流不堵源,出现事倍功半的后果。我市县区以商代文,文衰商盛时有出现,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少,文化产业积累不够,成为文化市场发展的“瓶颈”。县区文化市场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区文化发展要求极不适应。
二、县区文化市场发展滞后原因
县区文化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原因上讲,一是一些地方领导不够重视,文化投入是长期的效益,政绩显现有一定的周期。二是群众参与意识不强,文化产业投资较多,效益不甚明显。从客观上讲,一是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文化消费需求量有限,难以形成较大的文化市场发展产业业链。二是体制上没有突破,从官办文化事业至民办文化产业有一个认识和实践的过程,需要形成全民意识和参与文化繁荣发展的氛围。三是缺乏政府和民间投入,形成较为丰富的文化积累。四是缺少一支文化素质较高产业队伍。五是文化市场执法队伍不够充实和健全,这些都影响文化市场的发展。
三、县区文化市场发展的思考
要想让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市场有较大的发展,应该坚持四项原则。
(一)、重在扶持,抓好精品的原则
我市一些县区曾是革命老区,也是苏鲁交界,南北交汇地区。地区文化融南北于一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淮海戏、吕剧、柳琴戏等都有一定的基础。政府应该增加投入,扶持优良传统剧种,革新剧目,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大餐。淮海戏在苏北农村有一定的演出市场,但近年来缺少较好的剧本,对原有的曲调缺乏创新,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文化部门应制定剧种繁荣和剧本创作规划,对剧团给予必要的扶持。要保留民间剧种的资料,开发创新民间剧种,恢复地方戏在艺校的招生工作,对一些有影响的剧团,可与企业联姻,以企业为冠名发展剧团,要打造艺术精品。要鼓励、发展文艺创作如苏北地区的淮海锣鼓,渔工号子,结合旅游业,打造文艺精品。要鼓励个人办剧团。是鼓励发展印刷业、书刊发行业、娱乐业。通过内部整合,向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
(二)、边整边改,边管边放的原则
文化市场往往有着这样的规律:一整就死,一放就乱。遇到严打和集中整治活动,很多地方文化市场限入怪圈,不少店面关门,往往夹着尾巴经营,一旦整治活动结束,一些不法经营便卷土重来,依然如故,致使整治工作劳而无功。其原因是地方文化市场法规的不完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情重于法。一些地方从地方利益考虑,讲发展就不要原则,讲效益就不管黄毒。因此,像盗版、造假、贩假行为猖獗,地方采取保护主义。一旦问题被发现,就出来打上一棍子。一些地方长期以来,“以罚代教”、“以罚代刑”,前者造成经营者法制意识淡薄,处罚了事;后者则重罪轻罚,对牟取暴利者,未伤筋骨,只动汗毛,最终是养虎为患,还有的地方,经营单位被处罚者太多,如打击盗版,往往是罚不责众,为了求平衡,只有少罚不罚,出现了“零案件”“零处罚”现象。由此,我们就应该边整边改正,整顿的目的是要求改正,要重视整顿过中问题反复性。在反复中找问题,才能够达到边整边改的效果。
由于执法管理人员思想素质的偏差,在一些地方出现某些个别管理人员与经营业主打得火热现象,执法者成了经营业主的传话筒、应声虫,常常出现通风报信,的案例。在整顿中,应加强执法人员的整顿,培养一批有一定政治素养、精通业务的执法者。要有对执法人员监督的专职人员。必要时在市设立督察,对执法不力和舞弊人员及时进行查处。
边管边放。就是在管理中,根据政策,放开手脚,让地方搞活文化市场,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鼓励外商、私人兴办文化娱乐业;鼓励私人办文化娱乐中心、村文化娱乐室;鼓励投资印刷、书刊发行业。地方政府要有适应发展的法规,不能设门槛,留绊子。要给文化市场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扩大开放。凡是不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凡是不经营盗版、假冒产品的文化产业都应在鼓励之中。
(三)、政策倾斜,机制搞活的原则
县区文化市场不景气的原因,除了与全国文化市场大气候有关,还有自身的不利条件,一是一些文化经营门类往往是从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转移而来,如网吧,十多年前南京等地就有,在脱离暴利期后盛行于我市。在无法取得暴利时,一些不法经营者便打歪主意,如超时经营、接纳未成年人、赌博等。二是由于规模小,从业人员多,常常处于恶性竞争状态,如苏我市上网每小时一般1小时在1元钱,包夜则更便宜。游戏机每1元钱可买10个牌子,经营者在低利润情况下,就要寻找别的方法发财。政策倾斜,就是经营者在遵章守法的前提下,给予税收、入网、用电等方面更优惠的条件,使经营者有利可图。三是鼓励发展文化娱乐场所。目前,在农村地区,农民在夏、秋两忙之后,不少人都在麻将桌前。据调查:农村劳动力中,约有五成以上会打麻将。其中有三成人或小赌、嗜赌,常因赌博造成偷盗,离婚,斗殴等,影响了社会安定、家庭和睦。约有四成以上农村中老年妇女信奉基督教和佛教。农村缺少文化信息。农村一些图书室大都是上世纪80年代书刊,一些乡镇图书室只是应付检查,平常不开放,80%的村没有图书室。应该鼓励在乡镇开办公益性图书室,在村、街道社区办私人图书室,对于常年坚持开放的图书室给予政策性补助。要鼓励私人办艺术团体,一些老剧种、老艺人是宝贵的财富,可鼓励冠以知名企业老艺人姓名的艺术团、艺校。要设立戏曲创作奖励基金,使戏曲成为群众的精神快餐,对从事村镇文化娱乐业经营者可以采取免税增补的方法使其生存。同时,为农村争得一块文化净土。
文化市场应坚持人人参与,人人享受的“以文为民”的原则,通过定人、定社区(村)、定任务形成文化市场网络;坚持政府投入群众入资的“以文图强”原则,将一店一业的“小文化”发展到集约经营的“大文化。”
搞活文化市场机制是一条生命线。县区文化市场应坚持民办为主,公办为辅的原则,鼓励私人从事文化产业。要提高私人文化产业劳动者的待遇,如评选先进文化工作者,技术职称,评定艺术奖等,使文化产业的奇葩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绽放。
(四)、标本兼治,长治久安的原则
篇10
分化
改革开放的确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社会,基本上是一个浑然不分的总体性或中心化社会,所有制、社会资源的配置、财富的分配、所有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严格的一元性和政治性,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强制地整合在一起,一切都是权力话语的控制和投射。经济体制上的国有化和计划性,消解着任何独立运作的可能性,经济是政治的附庸。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组织体系,使全体社会成员都隶属于这个巨大的社会系统之中,个体的行为和独立性被抑制了。文化的一元性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和垄断性,在不存在任何其他异质文化成分的环境中,它具有唯一合法化的地位。观念、审美趣味的一元化,都是政治系统的必然延伸。在反对封、资、修的“革命”口号中,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状态深受影响。与他人绝对一致的外表和生活习惯、行为模式,是保持无产阶级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本色,“求同避异”是普遍的文化心理定势。唯恐由于一些微小的差异而被人视为异端。除了三餐一宿最基本的需要外,中国人没有欢乐,没有消遣。在那样的生产导向的时代,消费视生产计划、配给计划的马首是瞻,能获得必须的生活用品已是不易,更勿需谈设计关注消费者需求了。因此中国的设计在那样的封闭的环境中是没有生存空间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迈开了脚步,随着体制改革的进行,多种所有制开始并存,行政包办一切的中心化体制逐渐瓦解,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统一的计划让位于平等自由的市场供求和竞争。经济的长足发展不仅使物质生产迅速复苏,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更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国开始了从一元向多元的分化。平均主义走向分化差别,从官本位走向市场化,从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中国社会已经从高整合低分化的社会转向一个分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社会。按照一些社会学家的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分化的过程。传统社会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高度整合的社会,而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一个基本的标志就是社会各个方面的彼此分化,各个社会子系统开始具有并不断发展出自己的相对自律性。韦伯和哈贝马斯都认为,现代化的过程体现为原先整合在一起的不同领域的逐渐分离的过程。改革开放后的政治-经济的分化,也迅速导致了其他各方面的分化的连锁反应,文化的分化当然也是其重要影响结果。经济的自律和分化导致了观念的极大转变,市场经济促成了市场化的大众文化的出现。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普遍的商品经济关系的建立是“人的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基础,是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发展的基础。市场经济的平等性、选择性、自主性、开放型是现代社会文化观念的经济根源,它使消费者由传统的被动的消费变成主动选择的消费;把行政手段控制的由上而下的消费变成普通居民广泛参与的消费;使计划经济大群化、统一性的消费变成直接与个体兴趣、爱好有关的消费。由于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自主的选择、创造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意识越来越强。今天,穿什么样的服装、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完全取决于自身,没有哪一种是强加给消费者的。从企业的市场战略角度而言,就是市场的不断细分,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定位至关重要,消费群体的分化越来越细,开发适合目标群体的产品、服务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融合
分化是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和现象,但在历史进入新世纪,国际背景、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日渐复杂之时再认真地审视文化发展,我们会发现,在分化发生的同时,还潜在的存在着一个消解、融合的过程。这同样对设计的探讨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值得认真思考。信息资讯正在深入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wto的加入使中国的发展融入世界的资金、科技、贸易的大潮,也使文化的交融日趋复杂,中国本土文化在不断的吸收异质文化的能量,消解传统的文化所确定的各种边界。这种融合现象至少表现为以下几种形态:
1.地域界限的模糊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指出,传统社会的特征在于一种“本地生活在场的有效性”,时间和空间的地域性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使得文化的地域界限十分牢固,而且彼此有别。近20年中国的现代化的过程,发达的大众传播媒介入地域文化的经营和传播,信息流通的快捷、交通运输业的日益进步,促成了文化的游离,文化系统本身在不断的抽象化,越来越脱离原来特定的地域限制和特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递到以前无法触及的地区。时间被虚空化了,出现了真正的超越不同地域特征的北京时间。这种文化的媒介化,对原有的地域文化局限性的破除,使文化在日益的平均化和同质化。在这样的发展进程中,原本属于特定的“本地生活”的文化材料,它的有效性只有在文化主体在场的情况下才有效,现在经过大众文化的改造迅速可以成为普遍使用的材料,成为一种时尚。最典型的是那些原本带有浓郁的地方特征的文化产品或风格。像一首民歌,经过改造可以成为流向歌曲而广为传唱,一种民艺造型风格,也会因为某种社会时代因素的激发而迅速化为时尚物品而充斥街头。这样,它们也就失去了与“本地生活在场有效性”主体的内在联系,成为与这样的本地生活无关,成为那些不具有“在场有效性”的其他主体的文化消费品。当一种起源于特定地域的文化产品成为人人享用的商品时,当它们变得为所有人喜欢时,它本来具有的“地域特性”也就不复存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就在以越来越迅速的速度消解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本地生活在场的有效性”。不仅在中国本土内是如此,经济的开放化、信息化,促使中国不再处于封闭的自给自足发展的形态,而是卷入了更大的“全球化”的文化格局。从巴黎时装的流行风,到好莱坞大片的上映,西方文学艺术风格潮流的渗透,生活方式的吸收与接纳,等等,都在促使今日国人生活形态与观念的演变。国际化产品视觉语言的流行,对国际品牌的青睐,既是中国企业参与世界竞争新的契机,也是压力与动力。
2.雅俗界限的消融
在传统文化中,雅俗之间的分野是明显无疑的,贵族文化和民间文化作为一个雅俗文化的二元结构,即对立又和谐地构成了社会整体文化形态。近年来,随着大众主体性、参与创造生活意识的觉醒,再加上物质条件日渐充裕所提供的手段上的辅助推动,大众文化发展得极为迅猛,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区别也在日益模糊。这种发展方向是耐人寻味的。在传统文化中,贵族文化通常是从民间文化中寻求素材和灵感,然后经过文人雅士的提炼、抽象、改造,演变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高雅的艺术形态,进入高层次的正统主流之中。而当今的文化发展似乎正呈现相反的趋向,大众文化不仅自身在生产和流通的规模上超出了其他文化,而且还掠夺其他文化资源,并把这些资源最终改造成适于大众文化逻辑的共享性的文化。大众文化不断地在吸收利用雅文化的各种材料,形式和主题,并将这些材料很快处理成流行的熟悉的和易于接受的东西。如果说雅文化对民间文化的吸纳是一个“陌生化”的过程,那么大众文化对雅文化材料的吸收,则是从“陌生化”转向“流行化”、“通俗化”。近年来中国结、唐装的盛行,从高档的手工艺术品到低档廉价物品,满足着各种消费层次、审美层次的需求。陶吧在都市生活中的盛行也是一个例证,陶艺从神秘的艺术殿堂里走出来,让每个人都可以亲身体验创作艺术的感受,不管做出来的东西如何,重要的并不在于此,而是艺术生活化的体验。大众文化的这种改造,使原先局限于少数人的文化产品,变成了大众可以消费的对象。大众文化通过吸收雅文化的特质,并对其加以改造和变形,以丰富自身文化的内涵,实现大众自身的创造生活的愿望。
3.虚幻与现实界线的消融
在传统文化中,艺术是虚构的文化形态,虽然总是以某种方式和日常现实联系在一起,但从根本上说,逻辑上和观念上的界限实际上是存在的。但这种虚幻和现实的界线在信息社会的发展中受着技术的强烈冲击,进而在人们的生活行为和观念中被模糊了。其中之一方面就是电子传媒的普及引起视觉文化在生活体验中地位的上升。大众传媒如今日已普及的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数字电影等模拟和再现真实之物迅速而逼真,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中看到“真实”的场景,了解同步发生的现场直播的动态。影像性的视觉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中所占有的特殊地位,不断地消解着传统文化的语义学和语用学特征,话语文化日益让位与直观快捷的视觉文化。另一方面就是网络的冲击,也许当初万维网在美国军事部门研制成功之时,他们根本没有料想到网络的普及速度之惊人与对世界冲击之大。网络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这个数字化的世界更使人们真实地体会并实现了生活的虚拟化。网上教学,可以在家中参加虚拟课堂的授课,和虚拟的教师对话;网上购物,可以尽情浏览、比较各大购物中心的商品,并点击以确认购买;网上交友,你面对的人可以没有性别、年龄、职业、声音,一切都存在于双方的现象中,个人也可以以虚构的身份参加虚拟社会的活动而不许顾虑会被察觉。今天的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已经因为网络的介入而有了巨大的变化。当代文化虚幻与现实界线的模糊的一个重要转变在于,文化生产可以预先设定某中逻辑或模型,进而依照这些虚幻的逻辑来模拟。这就是法国学者鲍德里亚所说的“地图在先地域在后”的游戏规则的出现。可以依照现实的需要而将问题借助于虚拟的形式解决。例如时装界数码模特的出现,可以取代真人模特儿现场表演,就是一场惊人的革命。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虚拟现实的运用,不仅可以使顾客看到虚拟现实的物体实态,甚至可以让人去触摸、感受到它。这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是深刻的,其直接后果是鲍德里亚所说的“超现实”的出现,它取代了我们所熟悉的日常现实,转而成为我们理解现实的主要途径。
4.文化中年龄界线的消失
在一直以来的人们的认识中,年龄通常是一个导致文化产品类型和边界存在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年龄在文化上有不同的伦理的、心智的和审美的差异,这是传统的文化的年龄界线。少年、儿童、青年、中年、老年人各有不同的文化形态。但是近年来传播媒介的发达、异域文化的交融、外来文化的影响等等,越来越使似乎不可能发生变化的年龄上的界线也模糊起来了。大众传播媒介本身所具有的公共性和开放型,像书籍、杂志、画报等印刷媒介,电影、录像、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虽然节目在内容形式上有面向不同受众群体的定位,但是在传播过程中是面向所有群体的。事实上,在手段上做到排他性是不可能的。在开放的信息环境的影响下,各年龄阶层的生活观念都在潜移默化地受着影响。从当前人们的生活趣味的变化上可以看出一些过去从未出现过的现象:一是成年人的“返童现象”,二是儿童的“早熟现象”。成年人越发对卡通等类型的文化的固恋,甚至在大学生中卡通片、卡通饰品都是很流行的东西。从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的理论看来,这种成年人的返童现象可以说是人格发展的一种停滞甚至倒退。“固着”或“固恋”是一种心理病症,它将会导致个人生活和行为的焦虑和不适。是否成人儿童化的产品会导致什么负面效应,还是会帮助其缓解生活的压力,现在没有经过严格的证明还尚无定论。但这种现象的确引起了社会尤其是商品生产者、设计者的兴趣和重视。与成年人的“返童现象”相反,儿童在这样的边界消失的过程中,却在经历着“早熟”。课业的压力、物质生活的充裕使当代儿童的生理、心理年龄的成长都比人类以往大为提前,儿童接触成人产品和文化媒体的机会业无处不在。因此很多设计者在定位儿童及青少年产品的风格和基调时都有大伤脑筋的体会,他们不得不感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让人琢磨不透了。
几点思考
中国当代文化无疑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异质性,科技进步的冲击,传媒资讯的渗入,价值观的碰撞与融合,使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中错综纠结着各种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因素。设计的发展,不能脱离现实的文化背景,也应当从文化背景中找到未来发展的动因。
其一,站在企业战略的角度来看,文化的分化与融合不断同时演进的历程,使市场的需求趋势更加复杂、扑朔迷离。按照经典的市场细分理论,我们可以按年龄、性别、地域、价值观等细分标准将统一的市场划分为一个个市场片,针对目标市场群体展开市场调研,分析市场所获取的数据进而了解顾客需求以进一步将其转化为产品概念。然而,在这样复杂的文化背景之下,有一个问题越来越引起设计者和决策者的注意,那就是我们依细分策略从市场中获取的信息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间的差异正越来越大。信息从消费者的一端流向设计师的一端时,中间经历了许多衰减和误读,进而会引起决策的失误。消费者究竟想要什么,产品究竟应在消费者中处于什么样的一个位置?为什么有时针对男性开发的产品结果却引起了女性消费者的极大兴趣?对开发与研究的方法本身的变革势在必行,传统方法显然是越来越不适用了,必须有方法与战略上的突破,才能使设计的发展永远在文化的建构中保持先锋的生命力。
其二,从生活审美化、审美生活化的趋势、虚幻与现实界线的消解中会导致更进一步的对于企业及产品的观念的转变。随物质生活的丰裕,消费者有时需要拥有的并非实在的物质实体,当这个物质实体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可以被抽象出来,融入消费者的生活中时,这种愿望实际上就已经达到了。因此,让消费者拥有一种符号的表征,拥有一种情感体验,将成为企业服务设计的方向,而并不一定要拘泥于实态产品的开发,这两者的结合和拓展会是更好地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