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设项目范文
时间:2023-05-23 15:2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建设项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按照《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农业项目资金使用和绩效情况核查的通知》(农函[2020]47号)文件要求,我办组织开展了2013至2019年度“厕所革命”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实施情况
2013至2019年,***共实施建设了1386个省级新农村建设村点,共涉及省级财政资金2.079亿元。省级新农村建设村点属于民生基础设施改善项目,是以项目属地乡镇作为项目建设主体和实施主体,以省、市、县三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集成资金,村民投资投劳,企业和社会捐赠等作为项目资金来源的建设项目。项目建设主要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项目主要内容包括以“三拆三清”(拆违建房、危旧房、围墙;清垃圾、 塘沟、废弃物)环境综合整治和“七改三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栏、改塘、改沟,完善电力、广电、电信网络)公共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村庄整治建设等。
二、项目管理情况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加强组织领导,于2006年就成立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第一副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及时进行了人员调整,现在已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整合为***新农村建设领导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并由专门领导负责,由专门科室承担各项职责。对照省市县要求,各乡镇(管委会)都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了乡镇(管委会)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乡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各新农村建设点都成立了村民理事会,负责落实村点新农村整治建设任务。通过建立自上而下的工作组织,保障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序开展。
选好点是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为此,我办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每年专门制定下发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从选点规模、选点原则、报点要求、建设内容、推进时序、竣工验收等方面对全县年度省级新农村建设村点的选点报点和组织实施等工作进行了明确。为督促乡镇推进项目建设,我办通过全面督促检查与重点跟踪督促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共开展新农村建设专项督查4次,年底还组织开展了一次全县范围的考评验收,有效保障了全县新农村点整治任务的顺利完成。各乡镇(管委会)结合各自实际,分别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和操作细则,组织开展督查考核,保障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
三、资金使用情况
***共实施建设了1386个省级新农村建设村点,总财政资金投入达4.158亿元,其中省财政资金2.079亿元,市财政资金8316万元,县本级财政资金1.2474万元。省市县三级财政预算新农村项目建设资金到位率100%,实际支出省级财政资金2.079亿元,,预算支出比率达100%。
为有效规范我县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确保专项资金发挥效益,我办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制作并填写了《新农村建设点项目资金预算表》,下发了《***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下拨制度》,确保专项资金不截留、不套用,不挤占、不挪用和不虚列支出等情况。并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实施,切实防范和杜绝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过程中出现违规问题。***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在本级预算批复后六十天内拨付至县级新农村建设专账,通过县级财政国库支付系统支付。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拨付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实行分批下拨制,原则上按资金总额3:5:2的比例分三次下拨。对已启动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村点(中心村点需提供项目中标通知和施工合同),经村点申请、乡镇(管理处、管委会)新农办审核,报县新农办、财政局核实后,拨付总补助资金的30%用于项目启动;在建设项目完成70%时,经乡镇(管理处、管委会)新农办审核,报县新农办、财政局核实后,再拨付50%的“以奖代补”资金;余下的20%部分,待整个建设项目完成并经乡镇(管理处、管委会)新农办、经管站(或财政所)检查验收合格后,报经县新农办、财政局核实后,于程序核实结束2个月以内拨付到位
四、验收考评情况
根据历年《新农村建设方案》安排,县新农办要求14个乡镇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组织施工建设,在每年11月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12月初先后开展村级、乡镇两级验收,县新农办根据乡镇验收结果到各乡镇进行随机抽查,对施工质量、工程量不达标的立即下达整改令,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到位,最后根据第三方评审金额足额拨付资金新农村建设村点资金。同时不断加强对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农业农村工作考核和全县重点工作定期交账考核机制,以考促进,以评促优,促使全县新农村建设项目取得全面进步。
篇2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围绕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认真总结五年来取得的成绩,安排部署2011年项目申报工作,对今后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出意见。
1.正确评价五年来新农村专项资金投入的积极作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五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先后制定了《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草案)》,成立了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设立了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2006年专项资金1亿元,2007年增加到2亿元,过去五年累计投入省级专项资金9亿元,重点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农村环境建设,突出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个重点,协调推进了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党的建设,全面提高了农村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水平,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概括五年来省级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建设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带动了各级财政投入,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财政共聚财力和共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局面。据统计,五年时间市(州)和长白山工委会投入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46亿元,县(市、区)投入达到10.77亿元,乡镇投入达到4.09亿元,加上省级投入,各级财政投入总计达到25.32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占35.5%,市(州)级财政投入占5.8%,县级财政投入占42.5%,乡级财政投入占16.2%。到目前,全省有近1/3的市(州)、1/2的县(市、区)、3/4的乡镇都有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二是有效捆绑了各类资金项目和集聚了社会各方面力量,专项资金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效应十分明显。在省专项资金引导支持下,按照资金项目投入渠道不改、使用方向不变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和打捆使用农村泥草房、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电网改造、商贸网点、市场流通、清洁能源、科技推广、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农家书屋、信息网络、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畜禽养殖、绿化美化、环境整治、社区建设、兴边富民、水库移民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向新农村建设,形成合力。在整合项目的基础上,在全省进一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主动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机制,有效整合各级领导、部门单位、大专院校力量,创新建立了村企共建、军民共建、部门帮建、社会捐建、干部回乡援建的新农村建设有效方式。同时,积极调动发挥了乡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的主体作用,形成综合性、多元化投入格局。五年来,全省新农村建设总投入达到227.06亿元,其中整合各类项目投入46.43亿元,占20.4%;各级各部门单位帮扶投入14.74亿元,占6.5%;发动社会能人和有关团体、企业捐助投入3.9亿元,占1.7%;乡村集体投入51.55亿元,占22.7%;农民自主投入94.12亿元,占41.5%。省级专项资金辐射带动效应达到1∶25.23,起到了“四两拨千斤”和杠杆撬动作用。
三是有力地支持了项目建设,推动了农村产业发展、农村民生改善和村屯改造。对新农村建设项目补贴是省级专项投入的重点。五年来,省级专项资金支持了试点阶段“百镇千村”和深入实施阶段1000个示范村建设,支持建设农村基础设施项目1538个,支持建设农村社会事业项目609个,支持建设农村环境改造项目437个,支持建设畜禽养殖小区424个,支持改造农村泥草房50110户,支持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13个。省级专项资金投入促进形成了新的农村投入机制,构建了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的渠道,推动了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益事业向农村覆盖,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实现了市带县、城帮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在全省共同努力下,有6类项目建设呈现了快速推进的大好局面:第一类是在产业发展上,全省新农村建设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屯4205个,工业集中区72个,各类专业合作社978个,实现产业立村230个,市场活村75个,人才强村36个,旅游兴村58个,城镇带村63个,第二类是在农村道路建设上,全省1000个示范村,累计修水泥路11132公里,柏油路47公里,巷道铺砖466公里,修边沟12513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屯屯通和户户通达到70%以上,第三类是在农村房屋改造上,新建砖瓦房16.4万户,改造旧砖瓦房15.4万户,新建和改造面积2449万平方米,户均面积达到80平方米,重点推广了新式农居和暖房子,农民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第四类是在农村环境整治上,改围墙8.3万延长米,修铁大门21.6万个,建公共厕所14443个,建室内水冲厕所32151个,建户外卫生厕所33.9万个,建垃圾站18180个,建垃圾填埋点15117个,栽树15098万株,安装路灯50547盏,第五类是在办公健身活动场所上,新建和改造村部2240个、卫生所2342个、农民夜校1213个,建乡村文化站599个、村图书室2150个,建文体健身广场1093个,安装体育健身器材4600套,第六类是在便民服务上,新建农村超市3056个、幼儿园746个、网吧293个、洗浴点602个、老人托养所161个。通过新农村建设,全省打造了一大批产业发达、环境整洁、院落整齐、设施完备、美化绿化的魅力村庄。
四是强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切实将新农村建设纳入到科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上来。规划是建设的前提。加大规划编制的资金支持,是启动规划、做好规划的重要保证。五年来,全省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和把握规划先行的原则,累计投入规划编制资金5500万元,其中投入省级专项资金2220万元,地方配套3280万元。开展并完成了全省696个乡镇(街)、9306个行政村、38539个自然屯和364个国有农场自然概况、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主导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规划布局等11个方面数据普查,支持完成了28个县(市、区)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和1361个试点(推进、示范)村、51个省级试点镇建设规划编制任务,促进了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建设。
五是支持启动了多层次、大规模培训,提高了各级干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能力和工作信心。五年来,在省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先后举办了地厅级领导干部新农村建设培训班,组织了全省60个县(市、区)县委书记和县(市、区)长到中央党校参加新农村建设培训,省新农村办和省委组织部联合对全省624个乡镇党委书记进行了新农村建设知识培训。从2009年开始,由省纪检委、省委组织部、省农委和省民政厅共同组织实施了万名村干部培训工程,利用5年时间,对1万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选聘高校毕业生(选调生)进行系统培训,实施两年已完成培训任务4000名。省里还组织3期90人的韩国新农村建设培训班,组织5期近200人到长三角、珠三角考察新农村建设活动。
总之,五年来,全省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这一成绩的取得与省和各级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是分不开的,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专项资金的设立已经成为凝聚各级各方面力量,合力建设新农村的原动力和活化剂。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完善规范,积累了一定经验。一是突出重点,切实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问题。扭住关键,找准切入点,牢牢抓住发展生产和改善民生两项重点任务,加大投入,强化扶持力度,加快建设步伐,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抓纲带目、纲举目张,才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果,才能加快农村面貌的改变。二是尊重民愿,切实发挥农民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主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还权于民,建什么、怎么建都由农民自主决策,不包办代替,不行政命令,不搞暗箱操作,实行公开公示,接受农民群众监督,这是搞好新农村项目建设、加强专项资金规范管理和安全使用的有效办法和重要保障。三是激励约束,注重发挥专项资金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主要是充分体现专项资金的补、引领性和带动性,对于项目捆绑多、自主投入大、干的效果好的,坚持多补助、多奖励,调动积极性;对于具有创新的、方向性强、起点高的项目,比如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这类项目等,给于重点倾斜和大力支持;对于那些无所作为、工作推进慢、建设效果不明显的,适当削减支持规模。四是立制规范,把各项制度建设贯穿于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注重项目审批程序,坚持村申报,乡镇、县、市和省逐级审核审定的办法;建立健全项目申报公示制、建设合同制、工程招标制、法人负责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制、资金使用报账制等,严格履行各种手续;加强专项资金使用检查,每年春秋各集中检查一次,既检查项目,又检查资金,确保项目建设扎扎实实,资金使用管理安全规范。五是协调配合,努力做到部门之间工作衔接有序、上下工作拧成一股绳。多年来,与省财政、省发改部门工作协调顺畅,保障了专项资金的规模和及时审批下拨;加强了与市(州)、县(市、区)和村镇工作的有序衔接,确保了项目建设的真实性、可行性,保证了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地发挥了专项资金的支持作用。可以说,这些工作经验是上下共同努力、共同实践的结果,要倍加珍惜,积极运用,以利工作,切实把今后的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建设做的更加扎实、更富有成效。
2.全力做好今年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的申报工作
2011年是全省新农村建设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第二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省里继续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1000个示范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环境整治项目建设补助。前段时间,经过与省财政厅沟通协调,省农委党组研究确定,省新农村办公室和省财政厅共同制定了《吉林省2011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指南》,以吉农综字[2011]56号文件下发到各地组织实施。2011年项目申报工作与历年比较,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一是时间紧。按照计划,在2月底前完成了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指南下发工作,3月15日前完成项目申报,3月31日前完成项目考核,4月15日前完成项目调整,4月30日前审定项目上报省专项资金委员会,争取5月份第一次例会审核通过,6月底前将资金拨付到市、县。从整个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上看,可以说是步步紧逼、环环紧扣,时效性很强,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二是任务重。1000个示范村项目申报和审核审定工作,无论是从示范村数量来说,还是从工作环节来讲,都存在着点多面广、程序多项目多、数据量大工作量大、检查任务重和复核任务重的特点,需要我们上下共同努力、合力攻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艰巨的工作任务。三是责任大。项目建设不仅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示范村建设水平,而且也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项目资金的后续管理和使用是否科学和规范。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项目申报工作,确保项目申报质量,工作上要细上加细,做到申报无纰漏、无遗落,一次申报、一次成功。四是关注程度高。尽管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的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级新农村办公室以及各个示范村对此非常重视,不仅关注能批多少资金,还关注今年干什么项目,我们一定要引导好,把好事办好,切实让各个方面和各个层级满意高兴。
根据2011年面临的新形势,按照省农委、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指南文件精神要求,今年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工作,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明确和落实。
(一)申报范围、补助原则和支持重点项目。项目申报范围主要是被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确定的1000个示范村。补助原则主要有5条:上限控制,对示范村上报的项目补助资金实行上限控制,并根据示范村大小、建设成效和原有条件等情况,适当确定补助额度;重点支持,主要是支持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相对集中,申报项目要具备一定规模,避免出现项目投资过小、数量过多。每个村申报项目1个,最多不超过2个,排好顺序;尊重民意,按照基层和农民群众意见和要求确定建设项目;奖优罚懒,对于地方投入大、乡村集体和农民主动投入、新农村建设成效突出的,给予适当倾斜。相反,则适当削减支持规模。
2011年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共10类,分别是:一是农村道路建设。包括村道、屯道、巷道的水泥路、油路、铺砖建设。二是桥涵建设。三是自来水工程建设。包括水源、泵房、管线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排水排污工程建设。包括路边排水沟、屯内小河流两岸整治。五是清洁能源建设。兴建集中供气的大型秸秆气化站。省支持最高额度不超过70万元,不足部分由县(市、区)财政和村集体、农民自行筹措。六是休闲文化广场。包括场地整治、设施配备、宣传栏建设等。七是垃圾处理场点建设。包括垃圾堆放场所、垃圾处理场、垃圾转动车等。八是有线电视建设。接入有线电视网络或建设卫星接收装置。九是农户围墙、大门改造。支持示范村改造农户围墙,统一格式,美观实用。十是太阳能路灯。这10类项目是省里综合考虑全省情况确定的,既照顾了建设好的地区,又考虑了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项目申报不得超出这个范围。对于省里没有支持的项目,各地可通过本级专项资金、乡村集体和农民自筹资金、社会帮扶资金予以扶持。
(二)申报程序及时间要求。申报程序基本是与往年一致。各示范村要按照规划建设的要求,提出本年度具体建设项目,编制《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书》,经市(州)、县两级农业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局签属意见后,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财政厅。按照早申报、早批复、早实施的要求,省里已将《项目申报管理指南》通过网络进行了转发。要求各地在3月15日前将申报项目上报到省里,逾期视为自动放弃。省里还要对项目进行实地考查、集中审核、专家论证,上报省专项资金审核委员会审批。这样,2011年的项目申报审批和资金拨付工作最晚不迟于6月底前完成。因为,省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规定,2011年同2010年一样,凡是6月底前没有下拨专项资金的,每逾期1个月削减10%,并在第二年预算安排时扣减。11月份起不再下达专项补助资金,结转下年使用。这次会议结束后,大家就要立即着手组织抓好本地项目申报工作,尤其是部分县(市、区)示范村数量较多,市县两级要加快项目审核进度,在哪个层级、哪个部门出现贻误时间,影响省里项目批复,责任自负。
(三)项目核查。为确保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省里要对各地的申报项目进行检查。3月15日以后,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将会同财政部门组成9个组,对全省1000个示范村项目申报工作进行实地考核,对所有示范村2010年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主要是查阅账目,对2011年申报项目进行逐村现场对接,根据实地与可能确定建设项目,同时对部分示范村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现场考核和检查。要坚决杜绝和防止利用申报项目争取资金,偿还历史积累的债务。发现哪个地方出现这类问题,不仅要追缴今年的专项资金,以后也不再支持安排。
(四)专项资金分配办法。在申请补助额度上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申请额度要实事求是。一般来说,每个村申报资金规模在20万元左右,工作开展好的村可以多报一些。另一个是注意项目捆绑。省专项资金委员会规定“专项资金的使用要相对集中,不撒‘芝麻盐’,单个项目在40万元以下的原则上不再安排”,这是硬性要求。各县(市、区)要继续按照2010年的做法,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捆绑立项,以申报指南的10类项目进行捆绑整合,如,道路建设项目就是将各个示范村申报的道路建设项目捆绑为一个以县(市)为单位的项目,一般一类项目申报示范村个数要在3个村以上,申报补助资金超过50万元。各(县、市)在申报时一定注意,没有达到这个规模就协调各村进行项目调整。
(五)需把握好几个关键问题。一是坚持以规划为指导进行项目申报。做好规划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前提。特别是这1000个示范村,要进行连续三年的投入建设,必须要制定科学建设指导规划。去年,在省里的要求和督促下,各地、各示范村都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一些县(市、区)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本级拿出很大一块资金,推进省级示范村规划编制工作。到目前已有近70%示范村规划编制任务已经完成。2011年还没有完成的,要抓紧完成,避免盲目建设和无序建设。在项目核查中,是否是按照规划进行申报将作为考核的一项内容。二是突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是新农村“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到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整体面貌。经过省里积极协调,农户的院墙、大门建设和安装太阳能路灯纳入了2011年省里支持项目,这是一个突破。同时,市县两级也要把环境整治作为主要投入方向,建立起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的长效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检查监督机制,切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三是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要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引导、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入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2011年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全面铺开的有利时机,把省里专项资金支持和积极争取其它政策支持与广大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以物抵资等方式,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省级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立项和批复会充分考虑对其它方面投入带动情况,凡是有其它投入的就优先立项,凡是其它投入较大的就给予多一些的支持。几年来,省里一直督促市、县两级要设立本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实践看,凡是设立的,工作就主动,工作成果就大,就能形成多渠道投入、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基层干部群众积极响应、社会广泛关注支持的良好氛围。这次会议后,还没有设立专项资金的市(州)、县(市、区)还要继续积极争取,这不仅是我们做好工作的要求,也是强化单位职能、树立部门形象的重要方面。四是切实尊重农民群众建设意愿。项目申报要坚持和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抓住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建设项目入手,重点解决好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路、水、气、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要坚持民主程序,项目申报要进行民主决策,申报项目要在村里公示7天。五是做好大型秸秆气化站项目申报。2011年继续以试点性质安排一部分秸秆气化站建设项目,总体考虑数量控制在15个以内,力求做到当年投入、当年建设、当年运营。由于秸秆气化项目投入较大,省里只解决项目投入的一半多一些,所以要求申报兴建大型秸秆气化站的示范村要有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所在的县(市、区)财政投入要达到30万元以上。同时考虑项目长久运营,在项目检查中,凡是申报大型秸秆气化站的,省里将对村班子组织能力、集体经济实力、农民自筹能力和县级财政匹配资金情况也要进行考核。对于不具备条件或条件不成熟的,不得申报秸秆气化站项目。
3.切实抓好省级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近几年,从全省新农村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看,各县(市、区)都能够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统筹安排,科学使用,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和完善。但个别县(市、区)仍然存在着缓拨、滞拨、串项使用等倾向性问题,如果不引起重视、切实加强管理,就可能出现更加严重的违规、违纪问题。所以,我们要从切实保障专项资金安全使用出发,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一)严格按照批复项目使用专项资金。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主要用于1000个省级示范村的新农村建设项目补助。补助范围严格按照当年省里批复的建设项目使用,不得截留、挪用、串项使用。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及补助的额度使用,严禁用于补充工作经费、发放奖金等,杜绝套取国家补助资金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及时拨付和使用省级专项。按照省财政厅和省农委联合印发的《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吉财乡指[2008]797号)文件的规定,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在接到省财政厅指标文件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将项目资金拨付到建设单位,并通知当地乡镇财政所(分局)。各地要严格按照这一要求,及时拔付专项资金,不准缓拨和滞拨,务必将专项补助资金在规定时限兑现到村,用到项目建设上。各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要协调当地财政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特别是市所辖的区,资金必须及时由市拨付到区,由区拨付到乡镇财政所。发现缓拨和滞拨的,省里要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建议省财政部门收回资金,另行安排。
(三)建立严格的使用管理制度。一是坚持实行报账制度。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在乡镇财政所(分局)实行报账制,严格防止白条入账。二是严格履行项目建设相关程序和手续。主要是建立健全工程招投标、项目合同、工程监理、法人负责、竣工验收等相关制度,严格程序,完备手续,经得起检查和审查。三是及时公开。项目建设要充分尊重群众意见,专项资金和项目建设每一个环节都要及时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增强透明度,不准暗箱操作。四是建档立卷。对于开展各类基础设施、公益事业项目建设情况,都要及时备存相关的文件、资料和图片。县(市、区)和各村都要建立相关档案,以备查询和检查。
(四)加强存在问题的整改。从前段时间省里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调度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县(市、区)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工作是严肃规范的,专项资金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效能,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但也存在着有的地方资金挂帐、项目无法实施问题。对于过去擅自串项的要妥善处理,抓紧解决。对于去年和今后批复的项目,无论是因灾还是其他原因,省里要求一律不准串项。各地要坚决杜绝这类问题,哪个地方再出现这样问题,就取消哪个示范村资格,同时对县(市、区)级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提出批评,并取消年终省级先进的资格。
篇3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欢迎各位领导来我镇检查指导工作。今年上半年,我镇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县委九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核心目标,狠抓了一个“实”字,突出一个“干”字,团结和带领全镇各族干部群众克服困难,转变观念,抢抓各种发展机遇,在抓好大农业经济的同时,将二、三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力度,全镇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下面我就半年来我镇的工业经济运行及项目、招商引资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作简要汇:
一、工业经济运行及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情况
截至6月底,全镇共有私营企业17家,个体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605家,从业人员达1982人,现有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8家,固定资产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4家。
1、工业经济指标完成及企业运行情况
1-6月份,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736万元,完成年计划的46.7%,实现二、三产业营业收入8496万元,完成年计划的35.4%,实现增加值49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21.7%,实现利润546万元,完成年计划的42%,上缴税金25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38%,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了6.5%、8%、5%、6.8%和7.2%。
从全镇工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来看,整体运行良好,主要经济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原创:呈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各企业除季节性生产的企业外,都能按照市场准则合法经营,文明办企业,企业在抓好质量的同时,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新华纸业、锦华包装、隆盛油脂等企业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设备更新和厂房改造,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我镇采取企业招商、项目招商、产业招商、园区招商、网络招商等措施,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把引进工业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依托园区建设和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截至目前,我镇已动工项目3个,合同投资金额6500万元,到位资金1550万元,正在洽谈的项目5个,共涉及投资金额1.6亿元。
(一)已动工项目:1、天呈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500万元新增加的日处理500吨番茄生产线和年产1000吨番茄调味品生产线。目前到位资金1000万元,预计月可开工投入生产。2、江苏南通第二粮油机械厂投资1000万元新增的日处理30吨的色拉油生产线和脱绒生产线项目。目前到位资金200万元,预计月可开工投入生产。3、新疆万福投资公司总投资2000万元的沥青生产项目,已到位资金330万元,目前土地手续已办理完毕,厂区基础设施已开工建设。
(二)正在洽谈的项目:1、投资5000万元的年产5000吨棉浆粕生产项目,由河北保定投资商投资建设,目前正在采购设备,在6月中下旬动工。2、投资1000万元的牛羊肉分割和冷库建设项目。3、投资4000万元的可降解农膜和淀粉生产项目。4、投资5000万元的玻璃纤维隔板生产项目。5、投资1000万元的农业机械生产项目。
3、项目工作运行情况
我镇在认真总结过去在项目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争项目、跑项目、抢项目、促发展”的观念,积极主动地抓好项目工作,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项目办公室,健全了项目跟踪负责制,对每个有投资意向的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直到项目落地生根,从而形成全镇上下抢拼项目的工作格局。
上半年,我镇已落实国债投资项目4个,总投资867万元,其中国债投资678万元,主要一是xx村1600亩的深埋式滴灌项目;二是宁州户村万亩末级渠系建设项目;三是乡村文化站建设项目;四是xx村万亩中低改项目。正在申报的项目有4个:一是东滩村万亩土地整理项目已上报国土资源部,申请国家投资1051万元,项目8月份能落实下来;二是天呈番茄调味品生产线技改项目已报自治区经贸厅;三是良种场、xx村、宁州户村2000亩地表加压滴灌项目;四是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项目。
在此基础上,我镇还进一步加强了对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的研究,注重加强与县发计委等有关部门和区、州有关部门的交流与沟通,多渠道多层次从上级部门获取项目信息,拓宽项目信息来源,增加项目数量。
二、农牧民进新农村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三季繁花、四季有景、色彩变化多样”的生态镇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定了《xx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初稿),对38个居民点全部进行测量,按照因村制宜,分阶段实施、分层次推进的原则,针对各村(场)的经济实力和基础,确定了以x场、x场、x村的园林生态村型,xx镇村民族风情型和xx、x村、xx村、x村村庄改造型的总体规划要求,制定了示范、普及和过渡三类标准,按试点、全面建设和重点提高三步实施,力争在2008年全面完成我镇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目标。
利用召开党政班子联系会、各村(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培训班等各类会议,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调动了农牧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组织1000多名村(场)“两委”主要成员、村民理财小组成员,党员、村民代表实地参观玛纳斯县、大丰镇、五工台镇和园户村镇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让他们实地感受了改水改厕、人畜分离和整治“六乱”带来的好处,实现了“要我建”向“我要建”的转变。现在,村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高涨,积极相应镇党委、政府的号召,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新农村建设。一些原来没有列入新农村建设的村(场)也纷纷要求提前建设,如:xx镇村、东滩村主动要求政府帮助和指导该村的新农村建设。
针对新农村建设投入的、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实际,我镇采取“三个一点”投入模式,即:项目支持一点、集体出一点、农民拿一点。认真研究新农村建设投资导向,重点在乡村道路建设、改水改厕、沼气池、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整理等方面加强项目工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全面加强我镇基础设施条件。目前,共储备项目26项,上报项目8项,其中,乡村道路在建35公里,拟建7.7公里,争取列入明年项目计划60公里,这些道路预计投入资金1900万元,国家配套资金950万元,自筹资金950万元。同时,积极引导各村(场)挖掘自身优势,把“两工”、机动地公开招标、机井公开租赁、发包和拍卖等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政策用足、用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截止目前,共投入221万元,组织义务工0.7万个,建设道路35公里,改厕70户,新建沼气池34个,垃圾池28个,组织全镇性卫生大扫除5次,种植各类高档苗木4000余棵,新建抗震安居房66幢,修砖围墙6100米,初步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一定程度改善了各村场的村容环境,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营造了文明的乡风,创建了和谐的农村社会。
三、存在的问题
(一)招商引资过程中,企业普遍反映我镇的土地储备不足,工业园区土地未置换出来,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x和x国道沿线,全部是保护耕地,仅有的荒地,不是大坑、小坑,就是坟地,再加上镇财政资金困难,无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导致谈的项目多,落实下来的少。
(二)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用地报批手续难度大,既影响了项目开工建设进度,由造成了一些项目的流失。
(三)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较大,据估算,我镇要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才能实现“村容整洁”的各项要求,镇财政和一部分村(场)经济比较薄弱,实在无力承担这部分建设资金。
九、下阶段工作打算
(一)需要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我镇虽完成了县上下达的万元的任务,原创:但据力争完成万元还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我们将抓好已签约项目的落实工作,尤其是xx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500万元和xxx第二粮油机械厂投资1000万元新增加的两条生产线,督促其尽快购买机器和安装工作。
(二)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抓好已争取到的项目建设工作。二是抓好xx村末级渠系建设,天呈番茄调味品技改等已上报项目跟踪落实工作。确保年内实施建设。三是紧紧抓住今年国家对农业、产业投入给予政策倾斜的时机,准确把握国债投资动态,积极上报番茄基地项目、产业化项目、设施农业项目和温室大棚花卉项目,为项目立项储备打好基础,以项目实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三)继续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项目储备及争取工作,重点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乡村道路、末级渠系等)。抓好林场州级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作,按照“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要求,加快苗木展示区建设进程。
(四)加快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的整理、修改、完善工作,引导农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篇4
农村清洁工程是以村寨为建设单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清洁生产理念为指导,通过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因地制宜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推广城乡统筹的分类垃圾处理模式,优化农村生活用能结构,实现农村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能源清洁的目标和农村节能减排,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状和农业面源污染、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
近几年来,国家逐年加大对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的投入,通过各级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此,对如何切实抓好农村清洁工程示范项目建设,达到项目建成后的预期目标和效益,本文对农村清洁工程示范项目建设措施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以期为加快农村清洁工程示范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一、精心选点
示范点要经过精心实地调研和考察,经过实地调研和考察后,严格按照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寨选点标准进行选点,示范点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一村一品”、农业结构调整、农村旅游、新阶段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特别是沼气工程整片建设点相结合,优先选择在经济较为发达,农民生活相对富裕,乡镇政府积极支持,交通便利、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农民素质高且经济实力强,支柱产业突出,农民对农村清洁工程认识高的村(寨)进行试点,这是试点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二、科学制定建设方案
科学制定建设方案,要围绕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主题,坚持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提升与硬件设施建设一起抓,在广泛听取农民意见并确保达到农村田园、家园、能源、水源清洁的基础上,结合示范点实际,尊重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建设方案把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建设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配套、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不搞强迫命令,强化农民主体地位,尊重民意,统筹兼顾,科学制定建设方案,使《方案》既有针对性,又有指导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三、整合项目资源形成整体合力
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是一项事关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基础性工程,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需要发改、财政、交通、水利、林业、环保、卫生、国土等部门的紧密配合和通力合作,要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共同参与,整合相关项目资源,集中投入使用,形成整体合力,发挥整体建设效应。
四、加强项目的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农村清洁工程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管理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保证农村清洁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要加强对项目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农业部门要成立农村清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各部门间的工作关系和经费落实,要从能源、土肥、植保、农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等抽调骨干力量组成项目实施小组,项目实施小组负责组织以及指导农村清洁工程的实施,项目乡镇、村相应成立项目工作小组,负责配合项目实施小组开展工作。项目自然寨,要通过村民大会推举负责任,敢于说话,办事公平、公证的党员、寨老和村民5~7人成立项目实施协调小组,负责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和纠纷进行协调和调解,做到责任层层落实,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五、全面宣传发动提高村民自主建设热情
农村清洁工程没有广大农民的参与,只是政府号召和投入是不能长久的,只有把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真正的调动起来,让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把农村清洁工程当作自己的事,自已动手,积极配合,全民参与,才能为农村清洁工程的成功实施奠定基础。
要充分利用村民大会、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横幅标语等形式广泛普及农村清洁工程知识,使示范村(寨)农户全面了解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具体建设内容、工程实施效果、国家投入补贴政策、具体要求以及农户自身职责等,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调动农户自主参与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开展现场观摩,参观学习农村清洁工程先进典型,激发示范村(寨)村民参与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的热情和自信心,才能发挥农村清洁工程带来的长期效益。
六、加强工程监理确保工程质量
要加强对各项工程的技术指导与监理工作,各项工程要严格保质保量按图施工,特别是有机物发酵处理池(田间储粪池)、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收集池、污水排水管网、户用倒水池、沉砂池(管道检查井)、格栅池、厌氧池、人工湿地等要进行防渗处理,厌氧池要按照户用沼气池验收方法进行试水和试压验收,其它须经过试水验收,工程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确保工程质量。
七、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实现农村清洁工程和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
加大农村清洁清洁工程培训力度,特别是涉及的垃圾分类处理技术、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收集处理技术、农作物秸秆还田及发酵处理技术、配方施肥技术、沼气池日常管理及安全使用与“三沼”综合利用技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等实用技术的培训,引导示范村(寨)村民转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自觉形成卫生、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习惯,促进农村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示范村寨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率达80%以上,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100%,农民环保意识明显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观,农民收入得到显著提高,达到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清洁生产理念,实现庭院美化、厨房亮化、圈厕净化、道路硬化、田园生产清洁化的目标和“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
篇5
关键词 农村;沼气;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S2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261-01
2006年我国大规模的沼气国债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这项工程几乎遍布了全国广大农村。其规模之大、分布之广,而且连年下达,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是一项广泛开发生物质能源,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状况,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致富奔小康的战略举措,给大多数农民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确认项目总体方向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1],分析和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对国家制定农村能源发展战略和促进今后项目更加有效地实施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存在的问题
1.1 项目实施效果不理想,总体发展极不平衡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县区不能完成年度项目任务指标,上报进度与实际完成量不符。据调查,有的县区到目前只完成不到1/2的数量。一些县区起初上报修建数量很多,但是到实际任务落实和具体施工时既不具备所需的财政配套资金,又不具备较强的施工技术条件,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
1.2 沼气效益发挥不理想
一是一些农户修建的沼气池不能完全消化家庭及养殖产生的粪便,农村环境得不到根本改善[2]。二是大部分沼气池产气时间短,在冬季不能使用,沼气效益较差。
1.3 沼气服务工作不到位
很多沼气池在建成后,大部分施工单位随即撤出,由于农民不了解沼气池的使用方法,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导致一些沼气池建后不能合理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 产生问题的原因
2.1 部分县区的财政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以吉林省为例,由于一些县财政连开资都难以保证,所以很多县区财政配套经费迟迟不能拨付。因缺乏县财政配套资金的支持,使沼气建设项目总体投资经费不足,使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
2.2 沼气池的修建方式不理想
虽然圆型沼气池是最好的池型选择,但是对施工及使用来说并不是十分有利,增加了施工难度,目前的模具都不十分理想,造成搭建困难,整齐度不好,模具撤离较难。修建一个沼气池从挖坑、砌筑、养生到全部完工至少需要10 d时间,工程进度十分缓慢,对于批量性施工十分不利。
2.3 有相当一部分施工单位不具备较好的施工资质
吉林省内过去建造“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式沼气池,还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施工专门企业,但是施工技术并不成熟。改成混凝土浇筑沼气池后,具有成型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就更加缺乏[3]。一些盲目组建的施工队难以保证施工质量。
2.4 小型沼气池是否适用于北方地区还有待于考究
目前,大批量修建的户外8 m3沼气池,其真正使用只能从每年的5月中旬使用到10月中旬,并且在6月以前和10月以后,农户必须要烧炕以及给住室适当取暖,冬季就只能用秸秆或柴草覆盖防寒。只有极少数沼气池能够得到真正利用并发挥效益,而且产气量也极低。一些修建在猪舍、牛舍及温室内的沼气池使用效果较好,基本能实现冬季产气用气。而户外沼气池发挥的经济效益和其他效益都不是十分理想,其有效带动作用不是很大[4]。
3 建议
3.1 研究开发适于北方地区的沼气池
注重对北方沼气池池型结构及施工方法的研究,寻求利于施工和批量性生产作业的较佳途经。同时在建造材料上也应当做进一步探讨。目前,国家出台的沼气池标准图集对于南方大部分地区很适用,但是对于北方寒冷地区不能完全适用,其中包括建造材料、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等。
3.2 加强施工队的建设
要注重研究组建沼气标准化施工队伍,这一项目应该纳入到沼气建设发展的重要日程,而且对于沼气各种池型的研究和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目前农村沼气施工队伍比较杂乱,有相当一部分施工队伍不具备施工的主体资格,建造的沼气池质量不佳,跑气、漏气现象时有出现,在当地造成的影响很大。
3.3 制订补助政策
在制订补助政策上,要全面兼顾,从养殖农户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实际要达到的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充分发挥沼气效益、增加农业有机投入和保护生态环境出发,对修建偏大一些的沼气池按容积给予增加资金补助,以真正达到粪便无害化处理的目的,也同时更有效地发挥沼气池的综合效益。
3.4 强化沼气建设项目的后期管理
目前,国家在部分项目区建立沼气服务站点,逐步形成沼气服务网络,这是一个兼顾沼气建设当前和长远效益的重要举措,但配套设施还缺乏,服务能力还不够,有待加强。
4 参考文献
[1] 刘德江,邱桃玉,饶晓娟,等.浅谈南疆农村沼气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发展的建议[J].中国沼气,2010,28(4):53-55.
[2] 孔凡标,臧峥峥.推广农村沼气建设生态文明村[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109-110.
篇6
[关键词]资金监管 农村公路 公路建设
一、目前西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状况
资金的筹集和投入是发展西部农村公路建设的关键问题。在农村公路融资方式上,目前全国普遍采用“国家支持点、地方资助点、社会捐助点、群众分摊点”的方式。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被有效的调动了起来,加速推进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从2003年国家交通部提出让农村铺上沥青路的批示后,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年交通部车购税投入与比年相比,又增加了25亿以上。从西部农村公路的现状来说,由于地域辽阔,人口相对较少且不集中,地理环境复杂,需要修通的公路数量多,里程长。所以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国家支持的金额毕竟有限,而地方政府因财政收入问题,使地方补助往往落不到实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中,交通部规定不能因为公路建设采取强制手段向农民出钱出工,增加农民负担。所以群众集资也只能是“有益的补充”。而社会捐助因为有其随机性与不可控制性的特点,不能列为固定的资金来源。由上可知,资金问题是西部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问题。
二、西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监管的必要性
自2003年以来,农村公路加大了建设力度,公路建设贷款金额越来越高,虽然国家有关部门没有具体公布详尽准确的贷款统计数据,但建设债务逐年增大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因此要加大监管力度,高度关注公路建设债务总体水平的变化,将新增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结合起来考量,合理评估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承受能力,有效控制农村公路建设中的债务风险。
公路建设周期长,社会影响大,涉及范围广,需要监管。农村公路建设是一项有深远意义的惠民政策,在土地征用与建筑物拆迁等问题上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意见。同时,监督建设资金的流动的合理与合法性,防止不必要的浪费。公路建设项目筹划要有计划性、组织性、应对性和可行性,加大盲目建设的监管力度。
三、西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西部农村相对落后,以前在公路建设方面投入不大。良好交通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农民兄弟越来越迫切走上交通方便的沥青(水泥)路。但是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繁重,涉及的线路长,对资金有很大的需求,目前资金缺口很大。由于在农村,建设的规模小,项目多而分散,很多处在边远地区,如果不能有效的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进行监管,必将阻碍农村公路建设的步伐,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一)要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进行全过程监管
在农村道路设计和建设中,工程的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项目成本问题,本着少占耕地、减少拆迁和科学控制造价的原则,避免大填大挖,能够利用旧路改造的尽量利用,以降低工作量和减少工程造价。道路设计要结合当地地形,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设项目尽量处理好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使整个公路设计既有实用性,又有前瞻性,为将来的发展预留空间,避免农村公路建设以后可能的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编制详尽的施工计划是农村路建设项目施工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对各项资源合理的配置,使建设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工,以最小的资金消耗换取最大的效益。
(二)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要从全员管理抓起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所有的参与项目的人员,不论管理者还是施工者,只要有活动,就会有成本发生,所以要把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资金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与管理、使用资金有关的人。针对项目面广线多、投资少、技术水平低的特点,努力提高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认识和技能,让他们相互协调,发挥自己的职业精神,遵守并执行相关的法规、制度,把建设资金管好用好。
(三)进一步整顿财会基础管理工作,提高公路建设资金管理水平
农村公路建设的项目分散,数量又多,资金管理上各种各样,不同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差异大,在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上不够健全。有些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使用现金不合现金管理制度规定,手续不全,不及时报帐和记帐等等。因此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中上,要严格把关审批手续,做到支付手续完整,保证及时、准确的账务处理。单位要配备经验丰富的财务管理人员,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效能,使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真实、准确的反映具体的使用情况,确定每一分钱都得到合理的利用。
(四)加强财务的监管制度,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安全
建设资金使用要合法,成本支出控制要合理,资金安全要有保证,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要明显。这些都包含在农村公路建设财务监督范围内。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不集中、投资金额小,数量多,资金管理方式不一,各单位的财务管理基础参差不齐,这增加了资金监管工作的难度。《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办法》指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挤占和挪用。交通部相继出台的一系列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监管办法,更加规范了公路建设资金监管工作,使监管工作制度化,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总之,西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需要管理、建设和施工单位分工合作,层层把关。是一项系统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工作。相信在农村公路建设的设计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通力协作下,以及管理和审计部门的监督下,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一定能用到实处,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建基.《如何完善新形势下公路建设单位财务和资金管理土作的思考与建议》[J],交通财会,2009.10
篇7
【关键词】丘陵山区;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建设标准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与社会经济的不断腾飞,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而这正要求城市的发展和农村的发展互相协调。但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城市发展非常迅速,而农村相对落后。因此,国务院曾经多次指出,在符合规划的条件的情况下,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与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必须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并依法抓好农村建设用地复垦,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土地管理决定的要求。因此,就如何做好丘陵山区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工作显得至关重要。结合近年开展的建设用地复垦的实践证明,做好丘陵山区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工作,不仅能够有效地利用国土资源,可以改善与促进农村的环境建设,而且可以进一步缓解用地紧张的矛盾。
丘陵山区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的现状
农村闲置的土地作为农村宝贵的资源,如何更好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城乡统筹的关键。虽然在全国城乡统筹试点的政策下,各地都开始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城乡发展的农村土地复垦模式,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但是,在土地复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由于我国的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没有建立农村土地复垦效益评价长效机制,加上乡村的发展规划滞后与复垦资金没有保障等因素的影响,给丘陵山区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的实施带来了许多困难。从总体上来说,目前我们关于丘陵山区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研究内容还不完善与全面,复垦工程规划标准的确定与土地的情况还缺乏了解,还需要对复垦工程规划模式进行进一步的细致研究。为了更加合理地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提供参考,促进城乡统筹更好地开展,我们还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与资金的投入,将复垦充分与乡村规划衔接起来。
丘陵山区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建设措施
我们必须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使丘陵山区农村建设用复垦工作变得更加科学与合理。
明确目标和责任,高度统一思想认识
进行用地复垦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建设是一项工作量大、情况复杂涉及面广、资金投入多的工作。因此,我们必须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尤其是要统一乡镇以及村级干部的思想。只有充分认识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才能狠抓落实,落实每个工作中去,最终获得成效。另外,还必须研究建设用地复垦项目的具体政策,进行统筹考虑与规划,并且严格实行土地管理制度,落实建设用地复垦的责任制,进行有序复垦,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的状况,而且要考虑到今后建设用地保障的需求,实行有计划复垦。此外,根据土地管理形势的变化,对复垦管理方法及时做出调整,并采取多渠道筹资的办法解决资金问题。
进一步加快建设用地复垦步伐,促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开展建设用地复垦工作的目的就是,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从而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加大废弃土地的复垦力度。因此,我们必须调整城镇建设规划,制定企业的用地政策,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城市规划整治是要坚持原则。结合农村新社区建设对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的步伐,进一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实行项目区管理制度,使用地布局更加集约与合理。
切实摸清可复垦底数,严格规范各类资料建设
建设用地复垦是一项技术要求高、政策性强并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系统性工程。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摸清丘陵山区建设用地可复垦的底数,明确的用地性质,掌握符合复垦条件的建设用地数量与分布地区,严格把握复垦的范围与标准,做到心中有数、有序复垦。此外,必须建立建设复垦的信息数据库,根据丘陵山区建设用地复垦的总面积,统筹考虑,制定好具体规划实施方案,经验收合格后的项目,工作人员应当及时把数据资料存入数据库,并规范各类统计数据报表,科学合理的归类资料,切实做到数据准确。
落实协调工作,积极妥善地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建设用地复垦工作通常会涉及到众多方面的利益。因此,要想做好丘陵山区建设用地复垦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注意部门和乡镇密切配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部门之间一定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在加强乡镇与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的同时,对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经济的奖励,并做到责任落实与职责明确。此外,抓好中心村规划落实,落实好基础设施建设,并切实做好群众思想和服务的工作,确保基层的利益不受侵害,从而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这些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多方面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失,充分考虑到乡镇和村的利益,才能落实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工作。
强化监督,切实提高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工作的质量
建设用地复垦的每个项目都是一个工程项目。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必须建立统一的项目招投标平台,严格按照招标设定的指标进行施工建设,经过规范的招标程序,严格把握质量验收的标准,保证项目工程的进度与质量。此外,还要建立良好监管网络体系,对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实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以提高复垦质量,确保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丘陵山区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是农村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我们明确目标和责任,高度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快建设用地复垦步伐,促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切实摸清可复垦底数,严格规范各类资料建设,落实协调工作,积极妥善地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除此之外,还要强化监督,切实提高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工作的质量,以促进城乡统筹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施炳良.农村建设用地如何复垦[J].中国土地,2005(9).
[2]鲁春阳,文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估算[J].农业工程学报,2011(5).
篇8
区政府决定召开全区2009年人饮安全项目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市人饮安全项目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对加快完成新增水利投资建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安排部署今年人饮安全项目建设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人饮安全项目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刚才水利、财政和发改等部门对按期高质量地完成建设任务提出了具体而有效的措施,讲得都很好。我完全赞同,请项目相关部门乡镇抓紧落实。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农村人饮安全工程是我区农村重要的水利基础设施,解决好农村人饮安全问题,是广大群众迫切希望的一件大事,是一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也是农村水利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采取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水利建设资金大幅增加的有利时机,从切实解决民生水利的战略高度出发,紧紧围绕国家大力加强农村不安全饮水人口投入的历史机遇,切实加强项目建设,全面完成2009年人饮安全项目建设任务。
抓好2009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工作,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区政府及时发文组建指挥部为项目法人单位,相关部门、各乡镇要各司其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领导力度,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做到责任落实到位、工作力度不减。在以水利局局长为指挥长,项目乡镇长为副指挥长的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指挥部统一领导下,水利局作为项目主管单位,要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的技术服务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项目乡镇也要成立领导组,组织村、组干部搞好动员和组织发动工作。与其它同类水利工程相比,人饮安全项目的投资相对较低,群众投工投劳所占比例增大,给项目实施带来了一定难度。乡镇要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依法组织动员受益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协调解决好相关问题,确保工程有序推进和按时竣工。
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中,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具体、齐抓共管的良性工作机制。指挥部要负责农村人饮安全项目建设的组织实施,负责规划、勘测、设计、预算,拟定实施方案报告,工程质量监督,组织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和检查验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搞好与市水利局对接、联系。区审计局负责及时对建设工程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提交审计报告。各项目乡镇要严格按照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要求,认真组织受益群众投工投劳、管线开挖,协调好土地、、维稳等工作,使每一个阶段的建设任务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且,只能提前,不准推迟,以确保项目进度。影响项目建设的,将采取行政问责。
二、明确职责,严格基建程序。
农村饮水项目建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要求规范严格,指挥部要坚持“因地制宜、整村实施、农民投劳、多方受益”的建设原则,按照水利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要求和工程建设的有关规定,完善人饮工程建设招投标相关手续,依法实行管材公开招投标,选择有实力、讲信誉的企业作为供货商,保证工程建设所需物资按时就位;捆绑确定土建施工单位,采取招标方式,选择有实力、重合同、守信誉的专业施工队伍统一组织施工,及时启动工程建设;要按照项目监理要求和规定,尽快完善监理事项,及时落实项目监理单位,认真做好监理工作。严格以“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为宗旨,即:控制工期目标、质量标准、自筹资金;加强合同管理、资金管理;加大组织协调。做到建一处,成一处,受益一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能随意调整建设规模和地点,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工程建设完工验收后,要加强工程的建后管理,采取不同形式的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以水养水。确保工程发挥最大效益,让群众喝上卫生、洁净、放心的水。
三、强化监管,确保工程按期竣工验收。
通过最近开展的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水利投资建设情况专项检查、审计等工作,新增投资建设中主要存在乡镇间和项目间建设进度总体较慢、地方配套资金落实率偏低、个别乡镇动员不到位组织不力或尚未开工建设等突出问题导致项目建设进度迟缓。有关乡镇、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要迅速对建设进度滞后的项目逐项分析原因,抓住关键环节,细化工作任务,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措施,明确解决问题的时限。尤其是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深入到具体项目,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困难,不要延误工程建设进度。为确保2009年人饮安全项目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按时、按量完成建设任务,要对项目乡镇、工程人员和各施工单位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进度进行定期督查。督查的主要内容是:乡镇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完成管网基础开挖、回填以及水管安装的组织实施进度情况;派驻工地技术人员到位及工作情况;项目乡镇贯彻区政府相关文件的执行情况;各施工单位的组织施工进度情况,确保建设项目按期完成。
在项目资金上,务必坚持专款专用,专户存储,严禁挤占、挪用和改变使用方向,不准擅自扩大投资规模和未经批准超预算建设。在工程建设中,要做到资金制度完善,拨付程序规范,相关手续齐备。项目建设竣工后,必须经审计部门审计后才能开展工程竣工验收。
四、工程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两不误。
篇9
2015年我县计划投入3431.72万元,解决规划外新出现23667名农牧民群众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规划外农村安全饮水工作开展以来,我县克服项目建设点多位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地质条件差的地方,水源点远、材料运输困难、有效施工期短等困难,全力以赴,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快推进规划外新出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经过努力,我县已解决了全县24966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超额完成了工程下达任务。项目完成投资3700万元,其中中央及省级财政投资3432万元,群众投劳折资268万元。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规划外农村安全饮水工作,落实行政首长责任制。成立以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和水务局局长为副组长的“县规划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进度推进、安全质量、资金监管、宣传报道5个组开展工作。县水务局和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二是县政府向州政府作出了书面任务承诺,县政府也与乡(镇)、乡(镇)与项目受益村层层签订了责任书,明确具体工作责任人。三是召开领导小组联席会5次,部署项目工期推进工作。要求建设单位尊敬民风民俗,加强安全生产、护林防火、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防汛、地灾预防、员工管理等工作,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二)未雨绸缪,科学规划。一是去年11月底,水务局及时组织精干技术人员分成两组深入全县14个乡(镇)调查新出现饮水不安全情况。二是科学选取水源点,规划管网线路,在集中供水工程厂址和管线的布置规划上在不影响工程建设的情况下尽量避开群众的耕地和经济林木。确需占用的,与相关乡(镇)、村组及农户做好协调沟通工作,签订责任书和用地保证书,杜绝推诿扯皮的现象发生。三是及时完成项目水质送检和进场勘测设计,在规定时间内提前完成了实施方案的编制。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召开群众大会、电视、宣传栏、标语等多种形式,重点对农村饮水安全政策、项目建设以及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效益进行宣传,激发受益群众兴建饮水安全工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保证工程的顺利建设。
(四)主动作为,加快推进。一是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在项目建设计划、用地、节能、环评等前期要件办理环节采取“容缺办理”等方式,加快推进前期工作进度。二是根据工程建设规模、集中程度、技术复杂程度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划分工程类型,严格按照《州新出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上规模的重点集中试点和集中连片区采取招投标方式,小型集中点和小型片区采取比选方式,分散点区采取“一事一议”民办公助、竞争性谈判等多种方式进行项目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工程建设。三是在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建设上,赶在虫草采挖季节之前,积极组织群众投劳全力开挖管沟,准备取水口及蓄水池所需材料,尽量提前动工。四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由监理单位和业主现场旁站,每日短信汇报建设进度和工地基本情况,及时掌握进度动态。五是在项目攻坚进度上要求施工单位做到“两头黑、三班倒”,严格倒排工期,保证时间节点上完成工程任务,并明确奖惩办法。
(五)严格管理,确保质量。一是在强化施工单位质量管理,组织业主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责任书,承诺5年无偿包修、包返工。二是派驻工程技术人员现场管理,积极协调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三是加强行业监管,引导群众监督,严把施工队伍关、材料进货关、施工质量关、内业资料关,着力抓好工程质量,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四是搞好水源保护工作,因地制宜,开展取水口上游保护工作,安装水源地保护网围栏和标示牌,确立水源地保护区,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
三、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抓好水质安全检测。项目建设完成后,及时划定水源保护范围,制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加强水质检测,确保饮水安全。
篇10
生产发展了。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兴建了一批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了全县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夯实了农村发展基础。全县各行政村、自然寨近年所实施的一大批项目,如通组公路硬化建设、机耕道硬化建设、人行便桥建设、人饮消防工程建设等,对各地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生活宽裕了。雷山县尝试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与其他资金进行有效整合,以农民自愿为基础,集中财力,重点对县内比较典型的民族村寨进行包装打造,开发乡村旅游,让投入的各项资金真正产生经济效益,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目前,全县已选取大塘乡掌拗村、西江镇长乌村、郎德镇下郎德村、丹江镇的大固鲁村和小固鲁村作为该项试点。
乡风文明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芦笙场、农家书屋等项目的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既丰富了广大村民的日常生活,也进一步巩固了全县良好的乡风文明氛围;垃圾池、果皮箱等项目的建设,使老百姓一改往日乱丢乱弃的不良现象,主动将垃圾弃物放到垃圾池、果皮箱里,老百姓的自觉性有所提高,乡风文明明显改善。
村容整洁了。各行政村所实施的环境类“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主要结合少数民族尤其是苗族的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特点进行设计和建造,使得“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村的村容村貌不仅整洁美观,而且不失当地特色,其中的休闲长廊、风雨桥等项目最具代表性。
管理民主了。从项目的选择确定,到选址,再到实施以及建成后的日常管护,都是由村民自主决定,实现了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议的事益大家。老百姓不仅有权提事,而且有权议事、决事,并且可以全程督事。在这里,老百姓的民利得到了充分发挥,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了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中民主议事、定事、办事、管事的积极性,民主议事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加速了全县的民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