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05-23 15:2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理念初中语文优化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一直以“应试教育”为主导方向,大量的作业、枯燥的记忆和背诵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课堂没有生命力、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限制了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造成了学生情感价值的缺损,教学目标无法有效达成。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策略,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成为教师的努力方向。为落实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应优化教学方法,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来提高教学效果。那么,我们该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呢?
一、用趣味性的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求知热情,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关键步骤。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重视新课教学的导入环节,一贯采用“开门见山、直接讲解新课”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给人一种课堂氛围严谨、枯燥的的感觉学生下意识收起自己的好奇心,对教学内容没有缺少探究的热情,没有学习的兴趣点和探究的动力,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趣味导入法把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教师可以采用漫画导入法。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两幅图画:一副是一个白须老翁带领一群乡下人在凿石运土,汗流浃背。另外一幅图则是一个开着小轿车的年轻人直接从山中的隧道疾驶而过。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两幅图说说自己的感想:“愚公到底该不该去移山?”这时,学生会对图中老翁和年轻人的两种行为展开热烈讨论,积极思考和讨论两者行为的心态,探究他们不同行为的原因。通过这样的趣味性导入,既可以缓解学生课堂上的紧张情绪,又可以以趣味漫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愚公移山的精神,把课前的讨论和文章的主题联系起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启发式问题激活学生思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古代启发式教育的精髓,也是古代教育家孔子一贯主张的教育理念。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中,一些教师认为课堂提问只是一种形式,与其花费精力去设计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还不如直接让学生记住答案更方便有效。学生只会一味地去背去写,不会思考答案的原因和过程,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目的、也不符合启发式教学原则,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落实问题教学法,通过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学《海燕》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你知道什么是海燕吗?海燕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作者在描写海燕的同时,还描写了海鸥、海鸭等海边生物的用意是什么”、 “作者写海燕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等。这时,学生根据老师问题的引导,则会改变直接从老师嘴里得到的答案,调动起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层层推进地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从而在一环扣一环的思考和讨论中,体会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采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既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用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摆脱传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如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罗布泊变化之前和变化之后的一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人们的乱砍滥伐和肆意索取对自然环境的危害、直观感受到大自然的千疮百孔。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村庄周围的一些环境破坏问题,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说出一些保护自然,阻止人类活动对自然造成危害的一些方法和措施等。这样,学生可以从学习中了解到人类自私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从而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接着让写学生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保护自然环境,这样又训练了同学们的写作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转变学生“读书只是为了升学和考试”的错误观念,拉近了语文学科与生活的距离,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提高自身的社会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用新颖型作业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篇2
一、初中数学教师方面的问题
相对于小学数学课程而言,初中数学的难度有所增加,学习的任务量也不断加重,初中数学的学习,考验着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授课教师承担着很重要的角色。我们要特别注意,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不能平铺直叙地进行一字一句的宣读,而不对书本中的定义、定理进行详细的解说,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能提高数学成绩。
教师在上课时应注重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七年级数学(上)第四章节“图形认识初步”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的活动,来初步认识几何结构,知道多面体的边、角、面,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这种有趣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体验理解数学包含的理论知识,正因如此,学生会认为书本上的结论不是那么的死板。同时,这样教学课堂的举办丰富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初中生探索数学的兴趣,教师也会发现,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在此有了雏形。
二、学生的主观因素
即便学生已经走进了初中的课堂进行学习,但是有些教师感触到,这些学生仍然存在小学生固有的思维方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再加上学习基础差,很难掌握和消化初中数学知识。对此,我们数学教师应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不要给他们施加压力,尽量少将学生之间的测试成绩进行比较,在课堂上选择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另外,教师应该多与这类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互动,学生课余的生活有家长的陪伴,鼓励父母陪同学生完成作业,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些途径的开展,学生渐渐的自主学习,在数学课堂上变得积极活跃了,能够消化吸收教师传授的要点,也能在课后认真独立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数学教师携手共同搭建起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三、教师应该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
所谓的“教学”便是“教与学”的过程,有教也有学。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时间的分配,不可一味地传授数学知识,将45分钟完全占据,应该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理解和思考,提出疑问和困惑,教师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解答,这样才能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吃透,避免囫囵吞枣。教师应该重视课后作业的布置,因为作业具有温习和巩固的效果,反映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有重点的,科学地布置适量的数学作业,不占用学生太多的业余时间,留出空闲时间让学生去总结归纳数学课堂的知识点,在第二天的数学课堂上交流心得和体会,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也实现了数学课堂高效进行的目的,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四、增加科学合理的板书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226-01
20 世纪上半叶提出了"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这一概念,这在当时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理念。其核心理就思想是如何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效。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这一理念已被世界各地的教育专家认可。在我国,许多教师也在课堂中通过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笔者发现,要使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实质性地提高,正确衡量和优化"教师、学生、书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之重要的。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正是教育专家友西所认为的"使之构成协调、高效的课堂生态系统,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引下,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发挥教科书的凭借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笔者认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是历史学科教师应该关注和关心的。本文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指出历史课堂有效性低的原因,并提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1.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低下原因
1.1 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历史一直被认为是"复课",与数理化英等科目相比,一直不被学生重视。他们一直存有"临阵抱佛脚"的意识,认为只要在历史上不落分就可,不必追求高分。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他们在历史课上或者不注意听讲,或者做英语等"主课"试题,更有甚者选择逃课。学生的这种表现致使历史教师不能够在课堂上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亦无法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1.2 教师教学方式的公式化。一节课能否吸引学生,教师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历史老师往往照搬就有的教学模式,语言枯燥乏味,毫无新颖之处,致使学生感到历史课仅仅用来讲单纯讲历史事件、历史意义的,而无其他用处。除此之外,教师的知识程度同样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限。如果一个历史老师能够在精通本专业的同时还能在哲学、美学上有所涉猎,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水平,还能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
2.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发现问题是前提的话,那解决问题就是过程了。对于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总结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解决方案。
2.1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升学考试将初中历史纳入到开卷考试范围内,开卷考试的试题更加灵活多变,呈现出综合性、开放性和主观性的趋势。这意味着学生不仅要对客观的历史事件有所掌握,而且要从这些历史事件中理解其表现出的现实意义。教师要努力转变学生面对考试就"临时抱佛脚",认为到时只要翻书找答案的就能解决问题的态度,使学生能在一开始学习历史的时候就能够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不仅可以了
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历史人物在当时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中国和世界的光辉灿烂的文化,还能在历史是在曲折中前进和发展的,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往往对新事物感到好奇,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历史教师可以在讲课时通过文字、图画、声音、动画等方式来展示教学内容。这与照本宣科、写板书、总结意义相比就更生动、灵活了。这是通过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一个好的老师还能通过个人魅力来达到此目的。
2.2 教师知识水平的提升和扩展。优秀的教师永远以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将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为追求的目标。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对本专业的知识做到精通,还要扩大学习的知识面,涉猎文学、社会学、哲学等文史方面的知识,甚至也要对其他文科外的知识有一定的斩获。这种博览群书的做法,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还能使教师的个人人格魅力获得提高。教师的知识面扩展了,便能够在课堂上旁征博引,获得学生的尊重。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3 以启发教学为主。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通过启发教学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引导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引导学生要做到在引导、讨论中把握方向,在不超出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范围内展开。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的范围内讨论时,可能会偏离教学所制定的讨论主题,甚至会讨论课程之外的内容,这时候就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使讨论的内容回到应有的主题上。
2.4 合理整合资源。历史教师可以选择通过多媒体设备来授课,同传统课堂相交而言,这种授课方式能够传递更多的信息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对媒体来展示有关的历史画面,学生能够借其来深切感受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西方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水生火热的生活现状。通过有效整合资源,将重点、难点做到有序化解和突破,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向东 . 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策略分析 [J]. 中学教学参考 [J],2010.4.
[2] 周久明 . 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一点体会 [J]. 群文天地,2012.(4).
篇4
[关键词]高效课堂;思维;思想;方法
高三数学复习内容多、节奏快、综合性强,如何提升复习的有效性,是高三数学教师常思常议的永恒话题。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体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提升复习的有效性首先要构建高效的课堂。只有课堂教学最优化,才能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一、了解学情,变“面面俱到”为“有效取舍”
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数学知识,高三复习课,需要将零碎知识联网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总结规律,从而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构成:哪些知识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遗忘了;哪些题目需要讲解,讲到什么程度。不了解学情的课堂就像盲人摸象,对每个知识细节,讲的很详细;总是担心自己没讲的学生不会,每个例题都详细解答。导致后面真正需要较长时间思考来训练学生思维探究能力,体现重要解题思想的题目时间不够,草草收场。这样“面面俱到”的复习过程是重复而低效的,学生原来会的,还能做对,不会的绝大多数仍然不会。高效的课堂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取舍”,众星捧月讲重点,迂回包抄解难点,课堂要选其精华、抓准主线,在讲授时要明学生所需,知学生所惑,在有限时间内讲准重点、讲清要领、讲透难点,只有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课堂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才能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挖掘本质,变“点到为止”为“主题鲜明”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复习了大量的题型,小结了大量的规律,练习了大量的题目,学生拿到题目还是一筹莫展。症结在于教师在概念复习、例题讲解中采用的是“点到为止”的结论式教学,而没有去挖掘蕴含的数学思想,课后寄希望于通过反复的练习来熟悉结论的使用,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苦不堪言。高中题目千千万,没有见过怎么办?所以高三复习课例题的选取至关重要,特级教师孙维刚说:“我先做10题,但课上只讲最精彩、最典型、最能启发学生思维一题。”讲清、讲透这一题蕴含的数学思想,学生就能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再加以变式训练巩固所学知识,连珠成线、以一当十、以不变应万变,何须再用题海战术!课堂高效了,学生解题也有思路了,觉得数学好学了,自然也就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高效的课堂一定要“主题鲜明”讲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基石,是数学知识网络的结点,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有了数学思想方法,各种具体的数学知识就会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才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领悟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真谛,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使学生的思维提高到整体的高度。
三、拓展思维,变“步步为营”为“融会贯通”
高三复习课以习题教学为主,不少教师由于担心教学内容不能完成,担心学生接受不了,就只局限于用已复习的知识来讲解题目,就题论题。但这样“步步为营”的课堂教学不利于知识网络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开拓思维的广阔性,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会固化,养成思维定势。高考考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考的是单位时间的“解题效率”,教师要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寻找多角度的思考路径,寻求最优解题方法。数学是一门训练思维的学科,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之灵魂。“融会贯通”的高效课堂,使高三的复习跳出了教材原有的知识框架,对知识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知识间的本质联系,增加思考的主动性,实现了从解一题到通一类的跨越。学生享受到思考的乐趣,创新思维得以诱发,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转变理念,变“畏手畏脚”为“放开手脚”
学生“畏手畏脚”不暴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就好比看病,没有把脉问诊何来对症下药。学生“畏手畏脚”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就会成为“老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方式,怎么会有思维能力的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从何而来。高三复习虽然时间紧、任务重,还要鼓励学生“放开手脚”说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既能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比较和反思,也能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教师要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放开手脚”动起来,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这也是培养高三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方式,全班学生彼此受益。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只有高效的课堂才能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只有高效的课堂才能搭建数学的网络,只有高效的课堂才能留下数学意识,只有高效的课堂才能提炼数学思想,也只有高效的课堂,才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参考文献:
[1]王慧明.面面俱到和点到为止——提高高三数学复习课有效性的评析[J].上海中学数学,2016(6).
篇5
一、课前高效预习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基础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首先就要培养学生高效预习的习惯,为课堂的听课做准备。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要着重的传授学生如何进行预习,预习的目的和预习的方法,以及上课前对预习结果的检查等,都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详细安排的。因此,教师要有步骤地分阶段地进行预习方法辅导,教会学生做什么(告诉学生预习的内容,也就是即将学习的新知)――怎样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什么这样做(发展学生的思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让学生预习后发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如在学习工程问题时,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前预习:完成下列对比题。
1. 一段公路长1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2. 如果将这段公路变成100千米呢?1000千米呢?
3. 如果将这段公路变成0.5千米,你还能解答吗?
学生对第①小题比较容易完成,可以用以前学过的方法,但在完成第②小题时,学生将陷入我设计的“圈套”,奇怪地发现结果却是一样的,他们对此不够理解,而对第③小题,计算虽然复杂了许多,但最后得出的结果依然是一样的。学生抱着这样的一种悬念进入课堂,内心急切地想知道为什么,而此时,教师的作用更像是一位引路人,逐渐将工作总量由具体数量过渡到单位“1”。这样的课前预习后,课堂中也就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课堂高效性的基本条件
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课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积极主动思考,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提高听课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快速地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实现凝集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一个好的课堂,就好像一个厨师做一道色香味诸全可口的菜。我们知道,一道好菜除了主要材料以外,还必须添加适量的佐料,佐料放多了,菜不好吃,不放佐料也不行,虽然有营养,但难以下咽。数学课堂也是如此,总得让学生感觉味道好,爱听,所以就得放点作料(笑话幽默),但不能太多,因为笑话幽默多了,课堂冲淡了,喧宾夺主,课堂没内容,学生学不到知识。
三、变化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也是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关键所在。传统的教学式很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很多的初学生没有一定的稳定性,他们好奇心重,而且精力容易被外物所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变化教学方式,给学生一种新鲜的感觉,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变换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课堂的教学中,学生有一定的活动学习时间,那么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影响着课堂的高效性。传统的学习方式多数是学习进行独自的学习,只有在遇到困难时才会去询问教师或者是同学,甚至有的同学都不好意思去问别人,不利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共同进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
五、丰富教学评价的内容,推动教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总是单一的集中到做题上或者是对学生的卷面考试中,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对学生所有能力的评价标准。因此,构建高效性的课堂教学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注重学生成绩上的提升,还要侧重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评价,这包括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表现、课堂互动的踊跃程度、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之间学习合作的情况等都要作为学生学习的评价内容。教学中培养学生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还有情感和价值目标的评价。
篇6
一、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构建的途径
1、教学设计凸显新的课程理念
地理课程标准对原有地理课程的更新主要不是在地理内容上,而是在课程理念上。对于同样的地理内容,课程理念不同则教学方式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应凸显新的课程理念。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由三部分构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地理科学素养为核心,相互渗透构成了有机的统一整体。
2、教学过程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等;这需要教师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可采用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思考题或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讨论、辩论。
3、教学方式多元组合以生为本
改变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教师通过自己教学方式的变革来带动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的改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多激励、活氛围;多用图、建联系;多引导、促探究;多设疑、创情境;多归纳、显规律;多训练、辅方法等多种教学方式的选择使用,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4、教学手段合理运用效益优先
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最深刻影响在于能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地理知识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抽象性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高,而多媒体技术正好能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动画、音乐等信息,且可以声像并茂和动态模拟地球转动、大气运动、海陆变迁、岩浆喷发等,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使教学活动高效率地展开。
二、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构建的方法
1、营造和谐课堂融洽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之一,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之一。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目的是影响和吸引学生,使师生关系更平等、融洽,给学生以安全的心理支持,从而创设生命化的课堂氛围。
2、创设问题情景启迪学生思维
情景创设的功能任务之一便是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景,让每位学习者身临其中,触景生情,都有一种探究新知的渴望,奋力向前的冲动。教师创设情景必须符合学生实际,隐含学科内涵;必须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的交互,有利于促进学生萌生学习欲望,启动思维过程,激发创造热情。
3、倡导合作探究改变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地理探究学习的课题往往具有学科交叉的特点,没有现成的答案,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很难满足其要求,因此更需要合作研究。
4、科学布置作业注重建构拓展
篇7
一、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强化集体备课
教学上提倡“不上无准备之课”。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达到高效,必须对本节课的目标、内容、重点、难点、组织活动的方式等有充分的了解和预见。这样上起课来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效率自然高。备教学内容特别是备数学概念时,我们教师一定要逐字逐句地推敲,不要只看书上的归纳,一定要仔细阅读归纳得出的过程。
二、创设和谐民主课堂气氛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教师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鼓励性语言、师生平等互动以及小游戏等都有助于营造良好氛围。教师必须抛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废止“家长制”的教学作风,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引路人的姿态出现,态度和蔼可亲,作风民主正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勇于提问,敢于质疑。
三、讲究课堂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1.提问要有针对性。
教师所提的问题,既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又要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教师发问时要心中有数,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无论是预设的还是即兴生成的,都要有针对性,都应有联系性和层次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
2.提高问题的思维容量。
教师的提问应该能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回答问题后,只要无原则性错误,老师就不能否定,应该抓住思维的闪光点。
3.提高提问的技能。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与教师的提问方式、提问契机的把握、提问的语气、提问的质量等有很大的关系。一句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提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四、认真倾听学生回答的问题
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充满真诚、耐心的倾听,即使你没有给予对方帮助,也会因为爱心的存在,使他的心灵获得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对于学生的每一次回答问题,教师如慈祥的长者始终微笑着面对,带着赏识的目光看着他们,耐心听他们把问题说完。学生会感觉到来自教师的理解、宽容、尊重、关爱,体验可贵的心灵满足,真正从心底涌起被人欣赏(特别是被教师欣赏)的幸福。这样做的意义远远超过仅仅给了学生一次表达的机会,从更深层次上看,它给学生带来的是人格的关爱,点燃的是思维的火花,铸就的是价值的追求。学生也会从教师身上读懂倾听的态度、倾听的习惯,并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五、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没有参与就没有教学,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饱满,通过动手、动眼、动口,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作为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这些因素,随时关注学生参与的状态、广度、时间、方式、品质及效果等,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确保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
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的恶性循环,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应付作业、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
篇8
一、要让“问题”成为探究的起点
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着力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而探究源于问题,有问题才会引发探究活动。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首要环节。
我们在教学中会发现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的时间、方式不同,往往能够达到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怎样提出好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成为我们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设计课堂提问时我们应该遵循新授前提问,搭桥铺路;新授时提问,抓住重点;训练时提问,抓住联想的原则。只要教师能立足教材,把握重点,精心设计问题,并选择好提问的最佳时机,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二、要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激发兴趣,诱发探究动机的方法很多,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与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的内容及具体的教学环境相适应。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其目的主要是能有效的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思维能力有一定帮助。也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比较不错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进行“原电池”教学时,首先演示“我家的番茄会唱歌”这样有趣的水果电池实验,学生惊奇的发现用铜片、锌片、导线、西红柿如此简单的装置竟然能发出电来,觉得深奥的理论离现实生活更近了,大大激发了弄清电池放电的化学原理的强烈欲望,听课效果格外得好。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化学的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本身就充满了一定的新奇性,因此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实验本身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进行实验引入的同时,教师实际上是把自己对于科学课程的感情、思维方式、操作技能、认识态度等等,呈呈现给学生,这样做,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意志、品格和个性等各种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教育。
再例如,在化学2(必修)中“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时,先播放录像:原子弹的爆炸,节日美丽的火焰,缓慢锈蚀的青铜大钟,溶洞中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塑料制品的老化,煤炭和石油的形成;工程师研究提高炼铁转化率的艰难历程,硫酸厂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成三氧化硫的探索等。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竟然有如此惊人的差别,感到太神奇了,同时认识到化学反应速率是可以改变的,等等,带着诸多思考进入新课学习,效果当然相当好。网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复杂化学过程的演示动画等现代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化学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模拟表现,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能使课堂变得“活而有序、活而有度、活而有效”,更重要的是课堂效率显著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并适时地创新,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永远充满着变数。无论教师课堂设计得如何完美,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总会出现与事先设计不一致的情景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课后进行反思及再设计。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对教师来说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探索活动和富有个性化的创新精神,它具有挑战性,是一种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提高问题意识,优化思维品质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最佳的纠错手段。教学反思可优化教师认知结构,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创新性,对于改革高中化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做好观察、实验,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发现、探索和验证事物最重要的手段。探索性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他们亲身探索新知识,使自己成为发现者,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授过程中笔者常把一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设计成探究性试验,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并用实验来论证其假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例如,在学习钠的化学性质时,我让学生讨论若自己是科学家,打算如何探讨钠的化学性质,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主提出假设,在充分讨论后利用实验进行验证,最后得到结论。这样,把传统的“看一步做一步”的实验方法转变为“一边想一边做”,较大程度地排除了一般学生实验在操作和结果上的局限性,而且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这一动机蕴藏着强大的内驱力和求知欲,促使学生把课本知识升华和拓展,把已有的知识变“活”,在这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下不仅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而且能发掘学生发现问题和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潜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归宿。身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志存高远、人格健全、主动学习、富有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劣旺年 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教育策略探讨《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年9期.
篇9
关键词: 英语教学;科学方法;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7-068-01
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促进心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整体提高人文素养。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如何让教师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呢?
一、结构严谨,环节紧凑,优化时间,加快节奏
英语课堂教学提倡的是“快节奏、大容量、高密度”的教学方式。通过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时间,使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了,活动密度增强了,课堂节奏加快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增多了,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解决教学时间不够的问题。
保证教学结构的严谨性和英语教学环节的紧凑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学结构严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环节的连接要符合教学规律,教学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转换要恰当合理。在转换之间,教师的指令要清楚、明确。课堂教学过程要充满变化,教学环节层层紧扣,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不断的期待。如果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处理缺少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难点的处理缺少层次,就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另一个关键是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的使用率,有效地处理好课堂教学节奏。这要求英语教师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的使用率,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教学环节,不必要的说明解释,这就等于增加了有限的时间,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的问题;同时要正确、合理地调控课堂教学节奏的变化,有效掌握教学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密度。
二、提高素质,更新观念,目标明确,全面具体
英语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要想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挑战,就需要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目前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强调前沿性和创新性,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课堂教学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只有永远置身于英语教学的前沿,密切追踪英语教学发展的新动向,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不断给课堂教学内容注入新观点、新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明确、具体、全面的教学目标是保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中之重。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然后完成好单元目标,从而达到最终完成总体目标。在教学中要做到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课堂上能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三、讲究教法,因材施教,激发动机,诱发兴趣
外语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有严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搞“实”、搞“活”。所谓“实”就是讲究实际效果,把教学大纲化为具体的要求,落实到教和学上,对每课时的教学计划逐项落实。课堂上,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对每个单元进行考查、总结,分析存在问题,及时补遗,帮助学生过关,平时作业或测验得到好成绩或有进步的,一定在班上进行表扬,给予肯定;对作业错漏较多的当面批改,及时订正。所谓“活”就是侧重听说训练,把外语课由“讲演课”变成“实践课”。采用展示性的直观教学方法,使学生一上课就置身于一个讲英语的环境中,在既紧张而又活泼的气氛中学习英语。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要学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用英语表达简单的思想,能读懂简易读物,他们就会感到有收获,兴趣就会产生,所以每堂课都注意让学生有练的内容,有练的时间。每次练习五分钟左右,费时不多收获较大。另外,给学生留同步阅读训练作业,以开阔学生眼界。异国他乡的风俗习惯、名人趣事,居然依靠自己的能力在英语阅读中了解到,这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兴趣。教师应不断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小组活动,开展竞赛,学法指导,培养自学
对于小组活动在西方国家已经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是课堂上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概括起来,分组活动主要优势有三个:①面向全体,人人参与。组内人少,人人有机会,消灭了遗忘的死角。 ②讨论争论,强化记忆。在记忆金字塔中,小组活动的记忆率是50%。 ③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好生帮助差生,学到后马上教别人,记忆率是95%;差生没有心理负担,可以大胆实践。
篇10
一、在备课上下功夫,为提高教学效率作精心准备
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单就每节课在上课之前对于课堂教学中教、学各个环节,教师、教材、媒介、学生有个精细的设计,包括在反思中遗留问题的讲解都应考虑在内。既对实现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落实有一个先期的预设保证。
二、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法
1.先学后讲。这是关于教学顺序的总要求。新授课一般要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当学生经过集体合作探究仍然不能解决某些问题、理解某些内容时,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
2.三讲三不讲。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重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完成教学过程。
3.及时矫正反馈。学生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内省和反思,更需要教师的纠正和反馈。教师应该通过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将正确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纠正学习行为。
4.三布置三不布置。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5.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思维能力的培养,总是从问题开始。可以以生活中的问题创设,也可以以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创设等等。
6.减少无效教学环节。无效教学环节冲淡了课堂教学的落实,有时在环节转换和串联语上花费的教学时间太多,这样势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益。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采取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尝试探索、自学等是学生课堂高效率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学生大量的自主性学习面前,学生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就凸显出来。教师要对学生作以下要求,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习惯。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2.课堂学习习惯。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要端座在凳子上,起立时要站直;听课时目视老师,重点内容课本上有的要勾画,没有的要记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老师板书时要目视黑板;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书写时要认真,书写解答过程要规范,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要集中精力紧紧围绕老师的讲课思路用心学习。
3.对学生的练习应及时反馈。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及时的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反馈可用来提高具有动机价值的将来的行为。因为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成绩以及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效等,会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的作用又可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纠正并激发上进心。所以及时反馈是高效课堂必须要考虑的一个策略。尝试、探索、自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完全可以对于学生进行当堂的面批面改,对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是否等到发展,学生的吸收、消化是否高效进行小卷测试,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结果给以及时反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