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知识课堂范文

时间:2023-05-19 15:5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知识课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知识课堂

篇1

关键词:中职;基础会计;直观教学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着重于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论述,目的在于帮助初学者理解会计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练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较扎实地掌握基础会计的知识体系,培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会计业务处理的初步能力,为后续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该课程专业概念对于初次接触会计课程的中职学生来说,由于会计理论知识比较抽象,晦涩难懂,对于学生的“入门”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障碍。为了能让学生通俗易懂地学习并掌握这门课,除了要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外,在抽象的原理讲授中,笔者认为应努力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让学生直观、形象的接受《基础会计》的基本理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相关内容关联

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总结分类,把相关内容串连衔接,让学生加深理解。比如在讲授账户的结构时,学生往往难以分清不同类型的账户哪方记增、哪方记减。笔者在课堂实践中,先让学生理解:T形账户的一边记增加数,那另一边就记减少数,在这个基础上,再结合会计恒等式,帮学生加强理解。会计恒等式基本形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把会计恒等式扩展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进而,会计等式可扩展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收益-成本费用,最后,会计等式可表述为:资产+成本、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收益,根据等式,左边为资产和成本、费用类,右边为所有者权益、负债及收入收益类。属于等式左边的即资产、成本费用类的账户,那么左边就记增加,其右边必然记减少,如果有余额,一般在增加数这边,即左边;凡属等式右边即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收益类的账户,那就右边记增加数,左边记减少数,如有余额,也一般在增加数那一边,即右边,而T形账户左边为借方,右边为贷方,根据会计等式,可以直观形象的得出结论:资产类、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记增,贷方记减,余额一般在借方,而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收益类贷方记增、借方记减,余额一般在贷方。这样,通过学生对会计等式的直观视觉感受,可以轻易的初步接受和理解账户的基本结构。

二、生活情景迁移法

从会计的起源和发展史来看,会计知识来源于实践,也服务于实践,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引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出会计知识,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能激发学生自觉地接受学习内容。例如,在学习复式记账法时,学生对于“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念起来朗朗上口,但却难以真正理解复式记账的真正含义。笔者在讲授时,先讲述借贷记账法的含义,然后根据班上现有座位安排分成的四大组,分别指定各组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再让学生数清每一组的人数,在黑板上记下各组的现有人数,接着让第一组后排的两个学生把桌子搬到相邻的第二组去,再问学生,第一组人数有什么变化?第二组人组人数有什么变化?然后在第一组、第二组的原有人数后分别注明“减2”“增2”,这样的游戏可以在各组做多几次,然后再根据游戏引导学生得出结论:(1)某组增加的人数,是来源于另外组的减少,假如重新统计各组人数,在登记增加某组增加人数的同时,应同时登记减少另外组的减少人数;(2)人数没变化的小组保留原数据,不用登记。 这跟复式记账法的原理是一样的:有借必有贷,正是为了反映资金的来源和去向,所以要同时登记;资金未发生运动变化的不登记,也就是说,未发生的业务不作账务处理。这时,教师也可根据课堂情况,进一步提出问题:每个学生都是班上的宝贵资源,那么,假设我们班转入了一位同学,该怎么登记?反之,有位同学转出我们班,我们又怎么登记?在转入同学时,在登记班上人数增加的同时,是否该同时登记收入?而转出同学时,在登记人数减少的同时,是否应登记损失?这样,在用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让学生自觉的根据自身体验,理解复式记账的原理。

三、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按照学生能亲身感知的情景,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主动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笔者在《基础会计》的理论教学中经常使用到这种教学方法。

在《基础会计》中,“分类”这个概念出现得较多,学生对账户要按经济内容分类很难理解。笔者在教学中,首先让大家想象自己进入了一个大超市,然后提出问题:超市里有什么?学生自然会回答说“有商品”,然后再提出问题:超市一般会有什么商品?学生回答有服装、电器、食品、家居生活用品等,笔者再问:这些商品怎么摆放?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回答说同类的商品都摆在一起,笔者再追问,这样摆放对顾客、对商场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说,这样摆放,顾客能轻易找到要买的商品,商场也好管理。笔者再把学生的思路引回到所讲授的知识:企业的资金好比是这个超市的所有商品,为了便于管理和核算,所以也要按内容和用途进行分类,而且是先分大类再分小类,就像超市里的商品一样,比如电器类商品是一个大类,下面再分成冰箱类、音响类等,在下面再根据品牌、规格等再分小类,就像是我们学习的账户,有一级账户、二级账户、三级账户或更多,同时,列举几个账户,比如“库存商品”,结合超市的情景,给学生讲授总账和明细账的联系和区别。

总之,在《基础会计》的教学中,除了运用包括上述的教学方法外,如果能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图像、声音甚至视频进行教学,可让枯燥晦涩的会计原理课程变得生动有趣、直观具体,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基础会计》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

参考文献:

[1]钱亚勤, 杜伟平. 提高《基础会计》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2]林丽卿. 新会计制度下“基础会计”教学探讨[J].福建建材,1995,(4).

[3 ]陈韶君. 基础会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与实践[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篇2

一、会计本科第二课堂活动趋势

第二课堂活动是指以育人为宗旨,以培训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以学校拥有或能使用的系列资源和空间为载体展开的一系列开放性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管理机制是指能有效地组织协调第二课堂活动以实现第二课堂目标的管理系统,以及其结构、功能、运作机制的总称。科学的第二课堂活动管理机制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协调各种类型、各层次的第二课堂活动,促进第二课堂活动整体有序开展并与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相互协调,能对第二课堂活动实施必要的限制,以及对管理的结果进行反馈和自我修正。第二课堂活动管理机制是决定第二课堂管理活动成效的核心因素。同时应注意到,第二课堂活动管理机制的构建和评价,必须立足于第二课堂活动的现状,符合其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

(一)活动内容多样化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以其内容广泛和形式多样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从而发挥其对第一课堂拓展和延伸的作用。根据国内各高校的实践经验,会计本科第二课堂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各类活动的层次也各不相同。从活动内容上来说,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科技、文化娱乐、专业技能实践、各类单项或综合比赛等多方面内容;从第二课堂活动的层次上看,涵盖了系级活动、校级活动、省市级活动、与企业联合举办的活动、国家级活动、国际级别的各个层次活动。由于活动内容多且层次广,对会计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管理规划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第二课堂活动作用效果的发挥。

(二)学生群体层次多元化 学生是会计本科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主体,也是设计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应考虑的核心主体。第二课堂的成功运行,既需要对学生群体的需求和接受方式展开广泛的调查,又需要科学安排获得学生群体的支持和配合,而这两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又相互影响。参与会计本科第二课堂的学生群体既有会计专业的学生,又有经济类其他专业对会计学科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即便是在会计专业本科的学生群体中,由于学生的个人规划、对会计活动的兴趣方向、知识面和掌握程度等个体因素差异,学生群体呈现出显著的层次差异,所以在管理规划会计类本科第二课堂活动时势必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因势利导使第二课堂活动成效惠及各个层面的学生群体。

(三)培养目标体系复杂化 第二课堂因其丰富的内容和灵活的开展方式,成为各类培养目标选择的活动载体。目前,在各高校的实践中,对于第二课堂活动给予的目标太多,如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做人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训练学生切实掌握会计专业各专项技能等。诚然,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第二课堂功能,提升活动效率,但过于复杂且不恰当的目标安排,会影响活动效果的发挥,使学生承担过重的负担,甚至打击学生群体参加会计本科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会计本科第二课堂管理机制创新

广西财经学院会计系结合会计本科教育的特点与教学资源实际情况,按照学校“立足广西、面向基层、服务社会、辐射东盟”的办学定位指导思想的指导,从本科层次会计专业的特点和当前会计本科第二课堂活动的新趋势出发,打破以往对会计本科第二课堂活动管理中的机制僵化、各种活动开展繁杂无序、不重视管理成效的反馈与评价等状况,对管理和完善第二课堂作为应用型会计本科实践教育教学的新形式和新途径,展开了一系列针对新形势下会计本科第二课堂管理机制改革创新的研讨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建立稳定长效的协调管理机制 科学合理、常态化的协调管理机制是第二课堂活动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如果协调管理机制不够科学合理,将会影响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开展。如果协调管理机制频繁变动,也会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有序性、传承性造成不良影响。科学合理的会计本科第二课堂活动协调管理机制,应该综合考虑会计本科第二课堂的目标体系、专业特色和学生学习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自我完善特性和稳定性。

会计与审计学院经过几年探索、基于会计系学科专业建设特点建立了第二课堂管理长效协调机制。首先,会计与审计学院成立了由学院党委书记、分管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的学院领导共同组成的会计本科第二课堂领导小组,对第二课堂思想导向和发展规划蓝图做全局性统筹部署,并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其次,在领导小组下设第二课堂管理办公室,成员由学工管理人员、教工志愿者服务队代表、教师代表组成,负责第二课堂的组织、宣传、外联协调等工作的策划和落实。最后,遵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对开展会计系第二课堂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并借鉴国内高校会计专业第二课堂活动管理的特色,制定了我系会计本科第二课堂活动具体管理办法,促进第二课堂协调管理工作规范开展,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管理。

篇3

关键词:基础会计 教学 有效性 课堂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指的是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学习成效的发展。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应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效性不仅指效率,还包括质量,是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有机统一体,讲“实效性”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全面发展为代价。二是实效性不仅指教师教学的实效性,还包括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其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是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学习。脱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将不可能获得可持续的学习实效性。

目前,《基础会计》的实践教学主要以集中式的手工记账为主,而且仍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先由教师讲解或演示再由学生实际操作,实践内容所涉及的凭证、账簿种类有限,业务范围狭窄,在《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点钞、装订凭证、账簿等,只是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并不能立即胜任工作,因此,会计的教学并没有达到实效性的目标。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堂四十五分钟学生究竟能学会多少?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会计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与合作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参加各种教师业务、理论、实践培训活动,努力成为一个教学素质好、基本功扎实在、教改意识强、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者与实践者,不以任教时间长短,对原来教材的理解去按经验教学,认为传授完知识,任务就完成了。而应该通过教学,认真关注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会不会学”,用这样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二、提倡新的学习方式,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一)认真备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1、优化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是备课的基础。

备好课是搞好教学最根本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难重点如何进行讲解,要提前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对使用到的教具要准备充分,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备课要备学生,因材施教

职中的学生绝大部分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差,进入高中学习专业课,也必然会受到文化课基础薄弱的影响。如果单纯的不考虑学生实际进行教学,必然会使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最终达不到教学效果。

3、备课时要探索有效的引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有效的引导方式,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如采用设疑引导方式,在讲解存货这章节时,提出为什么要控制存货成本?首先让学生思考,继而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代表上台阐述,然后教师点评与总结。再如采用任务驱动引导方式,在讲解商业汇票贴现的问题时,以当前企业内资金周转不灵,但又急需要一笔资金,而向银行贷款又较为困难为例,引出解决资金短缺课题任务。面对这样的问题,想要完成任务,同学们很快想到的就是单位持有的汇票具有的贴现功能,这样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时大家急于了解汇票的到期值应如何确定,需要支付的贴现利息有多少?带着这样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汇票的贴现知识就生动有趣了。学习的效果也就突显而出了。

(二)精讲内容,时间用在刀口上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会计课程内容丰富且量大,要在45分钟教学生较多的内容,就需要每句话都要说到点子上,讲练得精,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展开的,教师可以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来刺激学生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例如:在讲解会计账簿的分类时,可以演示实际工作中的各种账簿,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实物展示,一目了然,轻松地掌握各类账簿的内容和格式。与此同时,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切实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进行能力训练,加强会计模拟实习

1、精讲例题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习题的选择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保障。

经济业务复杂多变,教师要精选经济生活中典型例题,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也参与进来,变灌输教学为合作交往,可以做一些基础性练习,例如:对会计凭证的填制。也可以做一些针对性练习,例如:在讲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时,学生总是搞不清楚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这个时候就要针对这一难点多配习题,并进行归类。讲一道练一道,及时帮助学生掌握难点。

2、尝试采用“四步探究教学法”,大胆进行教学改革

四步探究教学法”的基本流程分四步:①阅读质疑、自主探究,②多边互动、合作探究,③训练检测、目标探究,④迁移应用、拓展探究。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合理分组。第二、合作互动。三、转差培优。第四、共同进步。

篇4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项目式教学法 高职会计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124-03

项目式教学法是通过对教学项目的完整实施而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因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更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更能让学生的学习具有针对性,从而得到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认可。但在实践中,这种教学方法对课堂时间的利用率不高。在如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捷,各种微课、视频在网络上均能找到,学生完全可以在课前利用各种现代信息化方式自行学习和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点,然后教师再在课堂上对知识点进行精讲或串讲,学生针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提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分组讨论或由教师统一解答,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这种教学方法颠覆了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称为“翻转课堂”[1]。

1 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法的特点

“翻转课堂”教学法是由是美国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提出的。他们认为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完成知识的传授过程,而课堂上的时间则主要用来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形成一种“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2]。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在2011年的TED大会上通过《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向大家介绍了翻转课堂的概念,并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推广,这种新型教学形式开始引发全球教育界的广泛探讨[3]。

“翻转课堂”这种以学生为主,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完成知识点的传授与吸收的模式,与项目式教学法的理念是完全吻合的,将“翻转课堂”与项目式教学结合起来,具有以下特点。

教学效率高 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充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的项目,对各项目涉及的知识点提出明确的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所学知识点的相关视频或微课,对知识点有一个全面、形象生动的了解,然后在课堂上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讨论、实践、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重视理实结合 项目式教学法通过项目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都有一定的工作任务。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实践的过程,熟悉项目每一个环节,对项目取得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方式。项目式教学具有体验性、实践性的典型特征,它不只关注结果的考核,而是着重于学生通过项目的实施和完成来获取知识、技能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深化与拓展的能力。

教学效果多元化 采用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不管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有着十要重要的影响[4]。对于教师而言,其通过对“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法的合理应用,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从繁琐教学任务量中解脱出来,由知识的单纯传授者转变成知识的引导者和协调人;对于学生而言,“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法使他们的学习方式也发生巨大的改变,激发了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促使他们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提高自学能力。

2 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法在高职会计类课程应用的必要性

会计专业是融合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理财学、现代信息技术为一体,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综合核算、监督、管理和反馈的一个专业。会计专业主要培养的是掌握会计理论知识、懂得打理企业财务事项、规划企业的资金布局并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综合素质与职业道德良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基于会计专业对人才培养的高标准、严要求,在会计类课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理实结合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5]。

目前,会计类课程教学仍大都采用教师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统方法,使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6]。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对项目的实施来达到领悟理论知识,加强实践能力的效果,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其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的角色也发生变化,由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侧重于教学环境的提供和教学情境的创造,而不需要喋喋不休地进行知识的讲解,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去讨论、探究、合作与实行,并通过全程引导,使学生最终顺利完成项目。学生在项目完成之后,以小组互评、教师评价、项目得分等方式,认知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使自身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在会计教学当中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主体的“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成为能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种较为合适的教学模式。

3 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法在高职会计类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美国的Robert Tallbert教授经过多年教学积累,总结出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模型,即观看教学视频→针对性的练习→快速少量的测评→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总结、反馈。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项目式教学法的教育理念一致,均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因此,结合会计教学的特点,将翻转课堂应用于项目式教学实践中,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以翻转课堂为基础的新的项目式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准备阶段 授课前,教师首先要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大纲,确定知识点,有条理地列出各项目的学习任务和 学习内容,自己制作视频、微课或者借助网络已有的视频和微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学习任务的进度选择性地观看。在观看过程中,如有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利用网络对相关资料进行仔细阅读,彻底搞明白,或者可以将问题记录下来留待在课堂上与同学或老师讨论。整个课前准备阶段是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方法的基础,决定了后续学习的进度与效率。

课程教学阶段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方式掌握教学项目所需要的知识点,并对工作过程有了一定了解以后,就进入课堂教学阶段。每个教学子项目都包含一定的工作任务,教师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实践环境并准备相应的实践训练设施,按照项目所需完成任务的多少和学生的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所有小组成员都要在项目中承担一定工作任务,每个项目组都需要制订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流程,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7]。任课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协调指导,对于出现的问题,如果是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能够解决的,要鼓励学生自己解决;对于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任课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这样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能力。

课程教学评价 在项目任务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学习体验,展示项目成果,对各项目小组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价,并对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在课后要写学习体会,对自己在项目实施中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内化吸收与巩固。

具体案例应用 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结合财务会计课程案例来展示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师先要把整个课程分解成出纳岗位、往来结算岗位、财产物资岗位、职工薪酬岗位、税务岗位、资金岗位、成本费用岗位、财务成果岗位等多个总项目,总项目下又再具体划分多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有各自的学习任务。每次授课前,要求学生上网去看相关的视频和微课,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以“银行存款的核算”学习任务为例,任力描述为:掌握银行转账的各种结算方式和银行存款的清查。知识的准备需要五个方面:熟悉各种银行转账结算方式的基本流程;了解各种银行转账结算方式的适用范围;明确银行转账结算与现金结算的区别;了解银行未达账项的含义;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表编制的方法。学生在课前阅读教材,了解学习任务并观看教学视频或微课。

在学习“银行存款的核算”的操作实践中,选取“支票”操作训练。教师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和实训所需的资料,然后根据任务的实际情况,按四人一组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各小组通过讨论确定每个成员的角色及任务。小组成员要求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并按时完成其工作任务,在实训过程遇到问题鼓励小组自行协商解决。这样,学生通过亲自参与项目实践,进一步训练支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并能根据自身所学解决问题。教师在完成实践操作后还要组织学生进行成果评估和经验交流,这样可以使所有学生都知晓少数学生遇到的个别情况,扩充课堂学习内容。

在利用“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法”完成“银行存款的核算”教学任务后,对学生进行回访。结果表明,所有的学生一致认为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符合他们对学习的期望,并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方式获得参加实际体验的学生和教师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2]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

[3]张金磊,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4]钟晓流,等.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

[5]王秀凤.项目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10).

篇5

一、影响高职行业会计实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影响高职行业会计实务课堂有效性的因素进行阐述。

(一)教师因素

首先,行业会计实务教学内容陈旧单一,教师没有及时的对知识更新换代,很多教师为了图省事,在备课时在网上下载课件,经过略微修改或调整后直接用来讲课,十几年的教学内容都大同小异,与时展严重脱节。其次,很多教师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既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为了提高出勤率,在教学活动中采取了很多“硬性”控制和约束,导致个别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与老师“唱反调”,使师生关系逐渐僵化。

(二)学生因素

首先,较之普通本科,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的质量起点较低,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水平参差不齐,加之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扩招,使生源标准逐年下降,使得很多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集聚一堂,为会计实务课堂教学带来较大难度。其次,行业会计实务教学通常采用大班授课制,由于学生性格、学习基础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使课堂管理和秩序的维持变得不再得心应手,基础较好的学生会觉得课程进程慢,较差的学生觉得跟不上,甚至会故意扰乱课堂秩序。此外,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值得关注,很多学生在进行会计实务学习时存在较强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这个科目,学了有什么用,从而导致学习热情和效率大打折扣。

二、提高高?行业会计实务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模式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下面,本文就如何提高高职行业会计实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模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更新教学方法,重构教学模式

提高行业会计实务课堂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和学生双重配合,共同努力,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重新认知自身的角色。教师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还要扮演财务经理的角色,使教学内容与经营过程挂钩,将企业中可能涉及到的业务以及交易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也要有双重身份,既要听从老师的指挥,也要扮演员工的身份,在实践教学环节独立自主的完成老师布置的电算化操作任务。

其次,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更新改善传统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根据具体的业务案例,如采购、销售、存储、核算等流程,在教学中将这些流程穿去,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加强对经济实体的认知。而角色扮演法指的是设计特定的场景,由学生扮演存货会计、会计主管、出纳员等角色,使其对会计这个岗位有更深层的认识,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创造性。

(二)创建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行业会计实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校方的积极配合与资金支持,建立高标准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通过在虚拟财务室、POS实训、ERP虚拟经营实训等环节,循序渐进的将“教”与“学”融为一体,也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的环节中来,达到教学与实际会计工作相结合的目的。同时,学校也可以与会计师事务所开展长期的合作,让学生去顶岗实习,真正实现学

以致用。

篇6

一、“‘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设计优化的重点和难点

1 新课程的政治教学设计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政治知识和技能,了解政治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优化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2 优化高中政治课教学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能够体现正确的学科价值取向和明确的教学目标,力求在教学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因此,如何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做好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3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它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自主交流、自主发展、自主巩固、自主检测的平台,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由于课前学生经过了充分预习,所以课堂上节约了很多时间,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对学生确实感到困惑的地方打“攻坚战”。“‘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飞速发展的“高速公路”,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4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把课堂的时间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把交流的平台交给了学生。当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时,创造的潜能自然大大地迸发出来。

5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注重确立目标、分组合作,要求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自学,学生与学生之间既互相学习,又互相促进,真正做到“学学相长”,它使课标提倡的合作学习变得更加有效。

6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注重穿插巩固、达标检测,体现了教学的实效性。

二、辩证地看待“‘六模块’建构式课堂”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随着教学的日益深入,其缺点也暴露无疑。

首先,“‘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将导致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六模块’建构式课堂”让学生先进行预习,注重让学生教学生,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辅导能力毕竟有限,往往学生间的相互帮助并不能让学困生充分掌握知识,这样学生间的互助就变成大多都是优秀学生在“表演”,教师很难发现学困生的问题,难以找到点拨的关键之处,从而使得学困生以前昏昏,以后也昏昏。

篇7

一、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的课堂教学情况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的课堂教学较为落后,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以至于学生缺乏学习会计知识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而基础会计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师一味进行理论讲解,容易导致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缺乏感性认知,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进而导致了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质量较低。

二、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有效课堂的打造

(一)通过合理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开展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想要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激发。将课程教学寓于兴趣提升当中,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导向,以教材为基础,进行合理的课堂设计[1]。例如,在学习会计平衡公式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将架盘天平摆放在讲桌上,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上课后,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然后引导各组进行天平的操作和演示。而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则会对学习教学内容产生更多的兴趣,并且对教学内容产生更加直观、形象的理解,进而更好的掌握知识要点,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二)通过互动沟通加深知识理解

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总结与归纳,并理解重、难点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形成系统性。例如,在讲解账务处理程序的内容时,如果只是单纯讲解课本上的各种程序流程图,学生将很难对教学内容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2]。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各种账务和例子,然后通过讲解帮助学生区分不同的账务处理流程。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采用竞赛+纠錯的模式加深与学生的互动。可以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账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并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抢答。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教师与学生能够加深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将产生互动,进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各种账务的处理流程。此外,采取该种课堂教学方法也能使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培养,并且增加学生在会计知识学习上的自信心,进而使课堂的有效性得到保证。

(三)通过实践环节增强知识联系

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基础会计教学不仅需要完成理论教学,还要使学生掌握会计专业技能。因此,教师还应在课堂中增加实践环节,从而帮助学生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进而更好的夯实各个知识点[3]。例如,在讲述会计报表编制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完成某企业在一个月内的经济业务的编撰,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账务处理,通过学习到的知识结合编制实践,学生则能完成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简易会计报表的编制等操作,从而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到一起,并能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继而更好的完成会计知识的学习。除此之外,登记账簿和填制会计凭证等教学内容时,都可以采取此种实践方式开展,在使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

(四)通过归纳总结确保教学效果

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后,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完成知识的归纳总结,从而引导学生及时反思,并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保证。例如在讲述会计平衡公式的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各小组完成知识点的总结,然后通过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思考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有的知识点,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突出[4]。此外,教师还应结合各小组的表现进行合理评价,使学生在评价当中看到自己的成长与不足,从中获得更多的学习动力,并在课后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夯实所学内容,进而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

篇8

关键词:高职会计;教学途径;有效教学

高职会计专业,其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会计人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其专业知识学习途径主要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质量高,其教学有效率就高,从而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效率也随之提升。

1.影响教学质量因素的分析

1.1单一的教学方式

当前,高职会计专业采用的教学方法仍是填鸭式教育法,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缺乏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对学习缺乏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师教学得不到学生响应。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依据书本与教案,照本宣科的进行讲解,对学生教学反应不够重视,学生学习情绪低沉。

1.2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理论

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对高职会计专业知识的讲解,对理论过于注重,忽视会计实际应用教学。会计专业是一门应用学科,会计专业主要是培养专业的会计人才,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实际应用,将导致学生在未来工作时,无法快速融入工作,对会计知识应用不够熟练。此类情况导致学生达不到高职会计人才输出标准。

1.3缺乏现代教育手段

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传统教学工具:书本、黑板及粉笔。这些单一教学工具的使用,使课堂教学变得死板。教师的教学手段太过单一,对当前教育手段应用不足。对于课件教学,教师也只是利用幻灯片代替黑板板书,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停留在表面,缺乏先进教学的意识。

1.4课堂教学,师生沟通不足

大多数教师在授课时,都是照本宣科。把教学当做任务,教师依托课本教学,对学生教学反应关注不足,教师如同播放器,学生如同录音机,教学质量低下。教师与学生缺乏相应沟通,导致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缺乏了解,学生一味接受教师所授知识,缺乏主动性。

1.5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师缺乏实际应用经验

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师,其本身缺少实际应用经验。没有实际应用经验的教师,其教学时太过依赖书本。书本的时效性导致教师在教学时,课本知识已成过去式。缺乏经验的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就无法将课本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导致学生所学知识过时,对一些工作常识缺乏足够了解。

这些因素,对培养合格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有着诸多不利影响。是导致课堂质量差,学生学习效率低,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问题的主要因素。

2.提高高职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有效途径的方法

2.1教学方法改革

对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会计是实用性学科,教学方法应当抛弃传统教学模式,利用诸如情景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会计理论知识设计相应教学场景,将知识融入场景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情景教学过程中探索、寻找知识,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通过类似场景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理解、记忆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了解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多模式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课堂教学质量。

2.2多媒体教学

大多数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停留于将课本板书的内容变成文字图片,然后在上课时代替黑板板书,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对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时浅显的,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没有突显出来。多媒体教学应当是作为传统黑板教学的补充,甚至代替黑板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制作课件进行教学,结合PPT、视频等,从多方补充教学知识,通过与知识相关的视频短片,可以使文字表达变为画面表达,使知识的教授过程更加生动。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使知识的传授途径变得多样化,知识表述更加生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网络对寻找与会计相关案例视频,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通过案例视频,可以对书本知识做有效补充,使知识更全面。

2.3理论与实际结合,校企合作

教师大多数属于学院派,理论知识充足,但缺乏相应的实际应用经验。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来说,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也是一大途径。缺乏实际应用的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去一些金融企业、事业单位进行考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教师与校内正式会计人员进行合作,利用业余时间,跟随专业的会计人员进行学习、观察,与会计人员交流经验,教师也可以做一些会计辅助工作,从而积累一定的实际应用经验。利用这些经验与自身理论知识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教导;其次学校也可以邀请一些企业进行合作,安排企业专业的会计人员参与课堂教学,会计人员可以从实际工作出发与教师一同授课,利用工作人员的实际经验与教师的理论经验相互补充,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结合实际应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结束语:

从多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与多方面合作教学三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作者单位: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对会计工作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这就给大学院校的会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高等院校需要对会计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提高会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掌握会计知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本文分析了大学院校会计教育的现状,并探究了大学会计课堂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院校;会计课堂;实效性;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对人才的需求也有所变化,使得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得到了发展,并提出了一些要求,这就使得大学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原来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我国时代的需要。尤其是在会计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课堂时间把有用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并能够使学生理解、应用,这是如今各位学者都关注的问题。

一、目前大学会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环节

众所周知,会计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实用性也是该课程人才培养的目标,但是教师的教学内容则和这个目标相违背。在目前的大学会计课堂中,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重理论、轻实践。在课堂中,老师在讲台上认真的讲授知识,学生也细心的在笔记本上记着重点。而到了实际操作中,学生却一脸茫然,一问三不知。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教学模式,与会计实用性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在课堂中,学生虽然在认真听课,也认真的把作用写了,但是在记笔记之时,并没有把这些知识进行加工,因此,课堂教学则成了“纸上谈兵”。

(二)新课改的实行没有得到成效

近几年,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基础教育也得到很大的改变,然而在大学教育中,由于很多外在因素,使得新课改在大学教育中的成效甚微。比如: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则没有真正领会新课改的要求,一些不需要探究的问题也进行探究,甚至有时候探究的问题并没有和主题吻合,这就浪费了时间。并且探究的问题大都是教师提出的,并不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就导致学生对这些问题不感兴趣,使课堂的实效和效率降低。

二、提高大学会计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一)丰富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课堂教学的手段也随之增多。一方面,可以采取模拟教学,从而来活跃课堂氛围。在会计的课堂教学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抽象和具体相结合、实践与学习相结合是至关重要的,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讲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不仅达到了活跃课堂、提高学生兴趣的效果,也使得学生领会了知识的真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更新教学内容,合理设置实践课程

理论课程和实践相辅形成,理论课程为学生的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课程又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了实现会计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在课堂的教学研究中,更新教学内容,合理的设置会计实践课程,在专业课程中,要适当的增加实践课程,改变原有的理论课程多于实践课程的现状。在原来课程的基础上,有必要适当增加案例和实务模拟课程的比例。另外,随着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大型公司也都青睐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大学院校拓宽学生的视野,把学生培养成全面的人才,不要只学习会计专业的死知识,还要扩展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在急剧变化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具有科学化、合理化、包容化。在专业课程基础之上,对会计的相关课程进行拓展,比如可以对学生增设金融学、人际交往学等。学生除了学习基础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课程,还要学习相关学科课程。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除此之外,会计专业教学的改革要和市场经济得到变化相适应,结合金融市场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的进行教学改革,以便培养出经济社会需要的人才,教研人员还要密切关注新兴的网络会计专业课程,绝不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落下,为培养实用型的人才保驾护航。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大学会计课堂教学中,教学的速度、密度和难度对教学效率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课程进行的快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把握好时间。在课堂中,学生处于主置,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比如在学习会计核算这节内容时,如果采用情境教学方法,则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让学生模拟企业的财务处理,可以让学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

(四)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会计的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每个学生的程度都不一样,学习方法自然也就不同,因此,通过教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引导,可以使学生走向一个正确的学习方向。教师的引导,可以减少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比如在学习个人所得税计算时,可以把买彩票的偶然所得税或者通过学生服务所得的工资计算所得税作为例子,先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充分发挥学生的判断、想象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晶.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引入会计课堂教学中[J].职业圈子,2007(6).

[2]黄盛幸.和谐课堂教育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论坛,2006(4).

[3]陈玉荣.加强会计实践性教学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J].会计之友,2005(3).

[4]黄智高.中职会计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4(6).

篇10

摘 要 会计课程概念在许多学生眼里就是抽象难懂的代名词,因为会计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所以学生往往在课堂上感到枯燥乏味,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喜欢上这门课呢?笔者拟从教学质量入手,提出一些教学方法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会计 教学

我们所在的21世纪是一个科技高度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会计教学这一传统的课程来说,提高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已成了必不可少的事项。

一、如何提高中职会计课堂的教学质量

1.教师应将培养学生对会计课程的兴趣作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

教师作为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分子,而且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该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会计课程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倾注自己对教学的热情,只有教师有了热情,学生才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引导力量,推动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行为。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使课堂变活,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对会计课堂的印象由最初的枯燥变为有趣,进而激发他们对会计课堂的喜爱。

2.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会计知识的重要性

教师仅仅提高学生对会计课堂的兴趣是不够的,还要使学生认识到会计知识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很有用的,学生只有学会并学好会计知识,将来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才会应心得手,充分发挥自己作为会计师的重要性。教师应在课堂上通过讲演一些往届学生工作后的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意识到会计课堂的重要性,让他们爱上会计课堂,爱上会计的工作。

3.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充分照顾学生的情绪和心理

在发达国家的课堂上,学生是课堂中最为活跃的分子,在我国,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和文化差异的影响,课堂总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跟从应和的地位。作为一个实践大于理论的会计专业,会计课堂更应舍弃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以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照顾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优良生,更应鼓励那些中下等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如何教好中职会计专业课

1.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会计基本技能

近些年,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投资业也不断增大,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已经成为很大一部分学生家长选择的对象,而职业技术教育之所以取得这样大的成绩,是离不开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项基本技能即:技能教学。技能教学是指在课堂学习理论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中的财会专业,主要是为基层企事业单位培养一些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所以技能教学在会计专业中占据很大一部分的教学任务,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具备会计的基本技能。而对这些从未接触过财会工作的学生来说,他们一定会对本专业的一些具体操作如:对账,记账等流程感到陌生。所以教师在学生未熟悉这些基本的名词和具体操作之前必须要加强培养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知力,做到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利用理论和实际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

2.通过多媒体和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的会计业务素质

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计算机不仅在信息行业中占据很大位置,在很多行业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包括会计行业。而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知识就成为很重要的一项学习任务。

会计专业是一项理论枯燥的课程,而且实际操作又在教学中占据很大的比重。所以,若要学生有兴趣的投入这门课程,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的功能,使学生在信息化和多媒体中学习枯燥和系统的理论知识,并得到开展实际活动的机会。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微机房的优势,加强学生的电算化能力,使 学生掌握一系列制证,记账等软件应用程序和会计实务中的电算化应用问题。

多媒体除培养学生的会计业务素质之外,同时它的声画并茂,感染力强的特点可以使呆板的教学变得多姿多彩,视听结合,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3.开展讨论式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