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创业发展方向范文

时间:2023-05-18 17:05: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创业发展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困境

1.目标定位不清晰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目标定位不清晰。定位低,覆盖面小,发展型模糊。具体表现在:第一,没有突出高职院校的特点,课程的设置与本科院校培养教研型人才同质化严重,过分强调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将自身的薄弱环节放大了。第二,在注重理论的背景下,培养人才的目标也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转变为理论性人才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降低。第三,会计专业反而没有突出会计的特色,没有体现出其教学特点。

2.课程内容与实践脱离

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模块。但“很多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仍然把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根本没有摆脱知识的系统性、学科性、完整性的制约,实施的课程也只是中职或本科课程模式的改版” 。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仍在大量存在着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描述到概念描述的不良循环现象。这不仅与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方针相悖,并且与实际相脱离。当培养实用型、大众性人才为主的高职同社会实际和需求相脱离,那么后果是很严重的。

3.教学方法陈旧,方式僵化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方法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仍然是教师为中心,现有教材为主要知识来源,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听。这种按部就班的讲述不顾及学生的需求,课堂气氛低沉,信息量太少,缺乏同实际联系的环节,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师资水平的限制

高职院校的任课教师基本上都是毕业于普通高校的人才,随着知识和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刚毕业的硕士、博士就开始在高职院校中任教。他们的理论知识过硬,实际具体工作经验比较少,和高职院校的特点——应用性相脱节。对于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定位不准确。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方向

1.根据社会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方向要明确几点目标:首先培养人才的发展方向是应用型的人才,并且主要针对当前社会中的中小企业。其次,会计理论要注重更新,要突出会计专业的特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最后,强调会计专业的职业性。培养目标要突出目标岗位能力。

2.与实践相结合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中实践教学中的困境,一方面要在会计专业教学上体现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模块。另一方面加大校内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不断完善会计实训基地硬件和软件设施,保证实训质量;并积极拓展社会实践规模,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加大高职院校与企业交流合作的力度,建立起校企无缝对接的合作关系。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方向要把握理论的与时俱进同时加强动手能力的提高。解放思想,面向岗位,面向市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创新改革

1.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新的课程设置体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网络电视、投影仪等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引入了课堂常规教学中。这不仅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多加贴近现实生活,涵盖更广、更新的资讯,而且授课方式更加丰富灵活,形象化的各种教学短片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地积极性,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传统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通常只设置单项实训课,进行会计单项仿真模拟训练,这种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包括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项专业技能的训练,缺乏全过程、全方位、综合职业能力的系统训练。新的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死由实践到理论、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反复螺旋攀升的过程。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引入,更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更大、更广的发挥空间,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学生学习到的不仅仅时候枯燥的理论知识,更有对知识的现实应用,使学生更加地社会化,适合社会的发展方向。

2.多元化的考试模式

考试最主要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在一段期间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但现有的考试大部分采用期末考核的方式,考试形式多以客观题目为主,标准答案比较单一,这样很多学生可以通过考前突击等方式在期末考试中取得高分,而且某些老师也会为学生圈点考试复习内容,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及可以取得好成绩……这种模式考试并不能真正的衡量出学生对该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其弊端慢慢显现出来,所以现今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其目的就是培养出更综合的人才,更实用社会发展的人才,更能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人才。考试模式的改革必将带动教学模式的改革,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发生变化,鼓励学生参加到课堂教学讨论中,积极地思考,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供。

那么,提倡素质教育是不是要取消考试呢?答案是否定的,改革现有的考试模式,但并不是取消考试。比如,为了更加客观的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采用平时表现加考试成绩综合评分的方式,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另外,考试内容也不能拘泥于原有的形式,更多地采用实际操作案例的方法,真正的考察中学生对知识的现实应用能力。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方向要在认识清楚现有困境的基础上辨明,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教条,教学手段简单的做法,将会计理论知识提升到最前沿水准,并且要将理论同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专业素养。同时,要注重现代化创新和改革,不仅要注重会计专业的发展需要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更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创新。真正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做出实质性有利有效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彦东.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与会计职业能力的探讨[J].硅谷,2008(12).

[2]王薛.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1(21).

篇2

【关键词】生产与运作管理 差异化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河南城建学院教学研究资助项目(11512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49-02

引言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将生产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以提高企业生产或运作效率为目标,研究企业生产或运作各个层次上的决策问题及其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其研究的主要内容随着生产技术、管理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文献中,有些承担该课程教学的教学工作者已从总体上对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1-5]。本文针对不同就业领域和发展方向的学生对该课程差异化的知识需求,分别从教材选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研究该课程的差异化的教学模式,以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1.课程体系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研究生产与运作管理三个层次、十大方面的决策问题。三个层次为:生产运作战略决策、生产系统设计决策、生产系统运行与维护决策。十大方面包括:产品战略、生产流程战略、生产设施选址、生产设施布置、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库存策略、排产策略、质量管理战略、维护策略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对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体系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有比较系统、深入的理解;掌握生产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与改进等生产运作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包括模型、算法、工具等),并能具体应用于生产实践;了解一些现代先进生产方式(如JIT、精细生产、敏捷制造等)及管理技术。

2.学生对该课程的差异需求

由于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领域和发展方向存在很大的不同,有些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而有些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还有些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而且,即使学生毕业后都是选择就业,但是有些学生是选择在制造业就业,而有些学生会选择在服务业工作;对于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也存在是选择在制造业领域创业还是选择在服务业创业的问题。而在制造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和在服务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学生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知识需求是不同的,选择在制造业就业和创业的学生需要更多地掌握制造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与改进的相关理论和技术,而选择在服务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学生则更加关注服务系统的设计、运作和改进方面的知识。对于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学习的学生,则希望在该课程的各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所学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为了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新的工作或学习环境,在学生在校学习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对该课程的差异化的需求,进行差异化的教学。

3.差异化的教学模式

(1)教材选用差异化

目前,在国内进行《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选用的教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国内的从事该课程教学及研究的工作者编写的教材,选用较多的主要有:陈荣秋,马士华编著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刘丽文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另一类是从国外引进的英文原版教材,选用较多的主要有:Chase等人编写的《Operations Management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Stevenson编写的《Operations Management》。

由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在高中阶段多数是文科生,在学习《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之前缺乏对生产运作系统的了解,加之专业英语词汇相对匮乏,所以,对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应该首选中文教材。而对于基础较好,毕业后准备继续深造的学生,可以向学生推荐上述英文原版教材供其深入学习参考,如果在研究生阶段有意研究制造业生产管理方向的学生,则推荐Stevenson的英文教材,因为该教材在制造业生产管理方面的内容要丰富些,案例比较好。

(2)教学内容差异化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内容较多,而且与管理类专业的其它专业课程相比,课程内容计算推理的部分较多,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在有限的教学学时约束下,应该根据学生差异化的需求,根据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领域和发展方向的不同,对讲授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针对不同就业领域和发展方向的学生,设计的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差异化的教学内容

(3)教学方式差异化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除了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以外,要结合讲授的内容和学生需求的不同,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并能够利用所学的生产运作管理的相关方法解决企业中的实际相关问题。

1)参观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在课程开始之前的假期,可以要求学生去相关企业进行参观,以使学生对生产运作系统有一个感性认识,通过生产实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产运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鼓励学生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该门课程,提高学习兴趣。对于有意在制造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联系管理基础较好的制造企业(如大型的加工-装配型企业等)作为参观和生产实习单位;对于有意在服务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学生,教师则要为其联系服务网点多、业务量大、运营效益较好的企业(如大型物流公司等)作为参观和实习单位;而对于有意继续深造的学生,则根据其研究方向来选择管理基础较好的制造企业或服务企业作为参观和实习单位。

2)视频教学:在讲授相关章节的内容后,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学生选择播放与讲授内容相关的国内外著名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视频资料,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看到先进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方法。比如,在讲授“作业计划”一章时,可以为有意在制造业就业和创业的学生播放蒋伟豪讲授的《向丰田学管理》视频,让学生了解丰田公司装配计划的制定方法;而在讲授“服务产品设计与过程选择”一章时,可以播放UPS公司录制的《UPS运作过程》视频资料,让有意在服务业就业和创业的学生深刻了解该公司的服务过程与管理方法。

3)课程设计:在课程内容讲授完成之后,要求学生组成多个小组,结合本课程所讲授的内容,教师为每个小组安排一个设计题目,小组成员根据兴趣也可自主选题,完成一个项目的课程设计,来加深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要求有意在制造业就业和创业的学生完成题为“2013年格力空调在平顶山地区的销量预测”课程设计,通过该设计,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需求预测”一章中的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方法;要求有意在服务业就业和创业的学生完成题为“蜜雪冰城加盟店的选址决策”课程设计,通过该设计,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服务设施选址”一章中的服务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和定量选址决策方法;可以要求有意继续深造,并从事制造业生产管理研究的学生完成题为“加工车间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的课程设计,通过该设计,可以使学生掌握“作业计划”一章中难度较大的离散式制造企业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过程和方法,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4.结论

本文在分析《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研究内容、教学目标及管理类专业学生对该课程知识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分别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式三个方面研究了该课程差异化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徐松杰.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的问题与改进 [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09,21(4):71-74.

[2]胡电喜,马瑜.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新探 [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 27(5):50-53.

[3]冯根尧. 《生产运作管理》实践教学方法探讨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18-120.

[4]陈志祥. MBA《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研究 [J]. 教育与现代化,2006,3:3-8.

[5]张玲. 生产运作管理教学模式创新与案例实践研究 [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7):189-190,184.

篇3

(一)大力加强理想信念和发展形势教育。在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采取对比发展变化、参观重点建设项目等多种形式,用新区发展的成果教育青年坚定发展信心,统一青年的思想认识,引导青年将热情转化为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巩固希望工程、志愿服务等活动品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二)坚持分层分类的引导方式。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特点,针对不同领域青少年思想意识的关键点,探索不同的工作途径和方法,提高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农村青年,侧重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其在新农村建设中自觉抵制违法建设;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拆迁青年群体,侧重个人发展定位教育,引导其正确对待生活方式、思想的重大变化;对城镇青年,侧重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引导其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青少年学生,侧重网络和黄赌毒危害宣传,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发奋学习的意志品质。

(三)拓展教育引导青年的途径。充分利用网站、区域论坛、手机短信平台等媒体,把教育引导的目标内容通过新兴媒体有效渗透和传递给青少年,引导更多青少年加入区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车友会等青年社团组织。

二、探索创新工作模式,做好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

紧紧围绕新区产业发展方向,以推进ybc项目为重点,开展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全年的工作目标是:新建5个ybc基层服务站,完善已建的20个基层服务站工作机制,建设10个集群创业基地,建立数量不少于1000的创业项目库和人规模的创业人才库,扶持200个青年创业项目,带动人实现就业,募集创业基金万元。同时,试点通过实训基地培养创业人才,探索形成ybc项目推进的“大兴模式”。

(一)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建设青年集群式创业基地。紧紧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以及生产业等主导产业发展,强化团组织与产业园区和行业龙头企业的联系,将ybc帮扶青年创业的模式植入园区孵化器和重点企业产业链,开发建设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市创业广场、市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为依托的电子信息项目创业基地;以市好景象科技园发展公司为依托的生物医药项目创业基地;以市名舍集团、市任我在线科技发展公司、镇社区创业园为依托的生产业项目创业基地;以市星光影视园为依托的新媒体产业项目创业基地;以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市金维畜牧有限公司为依托的现代农业项目创业基地。

建设青年创业实训基地。依托组织体系,征集有创业意向的青年,由市名舍集团、市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创业实训基地,为“预创业”青年提供相对独立的经营管理岗位,供青年进行创业实践。并在基地开展管理方法、销售技术和市场分析等创业辅导,促进青年明确自我定位,积累经营管理经验。

(二)打造资源整合平台,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整合政策资源。探索创业项目联审机制,将妇联、残联、科协、人力社保等部门纳入青年创业项目评审委员会,使创业青年在得到团组织扶持的基础上,还有机会获得其他部门的帮助和支持,逐渐形成帮扶青年创业的合力。整合经济资源。进一步加大创业基金的筹集力度,探索建立企业留本基金和政府配比资金。整合人力资源。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吸引更多地区的社会有识之士为新区发展献计出力,同时,将青年创业工作作为重要指标,推动纳入党群工作考核体系,推动青年创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完善创新工作机制,增强影响力和凝聚力。调查了解创业青年需求,发现创业型人才,建立不少于人的创业人才库。汇集符合新区产业发展方向和服务城乡居民生活的创业点子,通过滚动式征集、论证和开发,建立数量不少于1000的创业点子项目库,采取项目推介会的形式定期。做好跟踪调研,使创

业点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成果。抓紧建立创业导师俱乐部,用志愿、公益、奉献的理念凝聚导师,为导师搭建一个共同交流的资源共享平台。尽快建立创业青年俱乐部,培养锻炼青年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干事创业的精神。

三、深化青少年公益活动,推进共青团品牌建设

(一)解决青少年群体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希望工程大兴工作站的职能,筹集20万元以上的社会资金,继续帮助本区不少于50名困难大学生顺利入学,完成政府实事任务。关注困难青少年入学、就业,特别是拆迁青年就业问题,调动社会资源帮助他们解决难题。

(二)关注青少年普遍的利益诉求。深入农村、企业青少年群体,特别是拆迁青年、大学生村官等重点群体,倾听呼声,了解意愿,把握困难和诉求,协助相关部门予以关注和解决。

(三)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作用,继续推进“星光青春自护行动”、“法制校长进校园”等品牌工作,促进校园安全建设,完善青少年维权工作网络。

四、扎实推进团的自身建设,推动共青团事业稳步发展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对青年的广泛覆盖。梳理创新区直系统共青团组织设置,借鉴党建模式,探索系统团工委建设工作,推行基层团组织“四有”工作标准,即团建有组织、青年有活动、工作有效果、团队有活力。

篇4

关键词:互联网+视域;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分析和研究

1.互联网十产生背景

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理念开始在我国被全面倡导,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互联网+具有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优势,其是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载体,促进了我国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使得我国不断朝向新产业形态方向发展,使得我国朝不同领域和产业方向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为社会的发展增加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人们可以说互联网+具有时代特点,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结晶。站在发展的角度来说,一个新兴事物的产生,必然会对不同传统产业和企业带来影响,对不同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契机,是发展自身的大好机会。所以,对于我国不同产业来说,要增加对互联网+关注度,增加自身发展实力。对于教育领域来说,高职院校是我国主要教育机构,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为了保证高校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实现创业教育现代化教育目标,要增加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和互联网+联系性,来对自身进创新和改革,推动我国现代化教育发展进程。

2.互联网+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和创新发展的积极作用

互联网+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和创新发展的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率,为社会的发展增加了新色彩与活力,增加了我国综合实力。

2.1提高了高校学生的就业率

互联网+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结合,具有实际教学价值,其满足当下现代化创新教育要求,可以激发学生创业的信心和激情,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增加学生创业的能力。其次,高校学生可以充分地利用互联网+,来对不同市场的信息和企业的动态,与不同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了解,增加学生对不同知识的了解,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空间。高职院校的学生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创业和创新,可以增加不同就业的职位,为更多的高效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

2.2为社会的发展增加了新色彩与活力

互联网+可以和不同传统产业进行关联,可以增加传统产业创新性,改变了传统单一营销模式,为社会的l展增加了新色彩和活力。站在教育角度来说,把互联网+和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结合,高职院校可以依据自身的发展特点,来增加学生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来推动我国互联网+发展进程,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

2.3增加了我国综合实力

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增加了商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性,利于促进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高校创业创新教育和互联网+结合,必然会增加高校教育的创新性,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进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其次,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进行,要结合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和特点来进行教育,增加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实际意义,来促进我国创新教育的发展。

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现状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其一,高职院校对互联网+认识度不高,对创新创业教育关注度较低。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以为互联网+仅仅是建立一个网站,进行微商销售活动,在网络上进行产品的销售等等,认识度较为局限,仅仅关注创业的经济效益。其二,互联网教育基础较为薄弱。对于我国教育产业来说,其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时间较短,设备和互联网+创业平台较不完善,没有在高职院校校园内部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导致教学课程较为散乱,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学人员,导致高职院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无法顺利进行。其三,互联网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功利性较大。社会大众在对于互联网+人才和创新人才需要,主要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导致教育目标伴有功利性。在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时,把电子商务企业营业额作为互联网+教育衡量标准,没有把成功案例引入教育课堂,降低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无法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最大目标。

4.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的有序进行

互联网+对创业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各个高职院校要增加对互联网+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关注度,来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来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

4.1创建互联网+教育体系

互联网+是当下教育发展新方向和新契机,高职院校要把握这一发展其契机,在高校校园内部建立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增加其与互联网+的联系性,来保证互联网+教育的有效开展。首先高职院校要自身创业和创新教育课程进行创新,构建具有创新教育特点的教育课程体系,增加创业和创新教育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把创新教育和实践教学进行结合,增加高职院校学生对互联网+的认识度,引导学生去适应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其次,高职院校也要对人才培养的方案和目标进行创新和完善,增加人才培养目标和互联网+联系性,把创新人才培养放在主要位置,增加教育管理工作和互联网+联系性,增加教育评判和考核与互联网+的联系性,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适应能力。最后,高职院校也要不断完善师资教学团队建设,增加教育团队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增加教育团队的凝聚力和综合实力,在高校内部进行选拔和提升,激发高职院校教师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增加教师知识结构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引导高校院校教育工作人员进行调研工作,来学习创新和创业教育特点,掌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律,来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效进行,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效率。

4.2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与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要想展开创业活动,必须要增加对互联网+的认知度,增加对互联网+业态和市场发展方向的了解,不断增加自身的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站在高职院校的角度来说,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完善的互联网+创业平台,增加对互联网+创业平台建设的财务支出,保证创业平台具备完善的软件和硬件设施,给予学生良好创业条件,对互联网+创业环境进行虚构,为学生的创业教学给予充分的空间,来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实践能力。其次,高职院校要增加对互联网+创业支持度,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保证学生在互联网+创业时,具备完善的软件和硬件设施,保证学生具备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互联网+创业知识,进行互联网+创业的实践活动,其三,高职院校要增加和不同电子商务企业的联系性,与大型和先进性电子商务企业单位进行合作,为学生创造实习条件,学生可以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增加对互联网+专业的了解。其次,高职院校也可以把电子商务企业优秀工作人员,邀请到课堂上进行讲座教学,把其聘用为兼职教师,来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和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增加学生对电子商务特点和模式的了解,增加学生对互联网+创业欲望,实现自我发展目标。

篇5

[关键词]浙江省;专业孵化器;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G3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8-0033-03

1关于浙江省专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

1.1浙江省专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

1990年杭州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成立,它是浙江省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浙江省企业孵化器形成了大学科技园、留学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专业技术孵化器等多种孵化器竞相发展的格局,在数量、规模、种类、基础设施、社会网络、服务功能以及孵化效果等方面实现了全面突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过,随着浙江省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随着主导产业的发展,相应地,专业孵化器也得到了发展,如杭州东部软件园、杭州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孵化器、杭州市数字娱乐园等,与此同时,原有的综合孵化器也有向专业孵化器演变的趋势。专业孵化器,一般指能为某一专业技术产品或服务的开发或市场化提供支撑服务的共享仪器设备与实验室、专业技术平台和智力网络以及可以运用于该行业的商业资源网络的企业孵化器。目前,我国企业孵化器的服务对象与服务手段都在不断朝专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孵化器的高速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目前,全省共有各类投入运行的科技企业孵化器118家,其中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54家,在54家省级以上孵化器中,有17家为专业孵化器,综合型的孵化器也已经有一半以上建设了专业化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专业化发展的方向比较明显。例如,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了光电实验室和生物医药分析测试中心,杭州东部软件园建设了RTC软件外包协作开发中心等,这些专业化公共技术平台为在孵企业的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大大提升了在孵企业的科技孵化能力。专业孵化器在提升专业化技术服务的同时,也不断提高了专业化的组织管理水平。不少省级以上的专业孵化器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按照专业化与职业化要求,以学习、考察、培训为途径,逐步形成了一支专业化服务队伍,为在孵企业提供孵化前、孵化中以及延伸跟踪的服务。与此同时,专业孵化器的运作模式也不断创新,大部分省级专业孵化器通过推广“创业导师+创业辅导员+创业联络员”的创业辅导制度,通过实施“创业导师+创业投资+专业孵化”的“双加”孵化模式,有力推进在孵企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1.2浙江省促进专业孵化器发展的主要做法

1.2.1加强制度供给,营造孵化环境

孵化器可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可以助推在孵企业健康成长,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利于知识溢出,利于区域产业升级,利于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增强,这些推进作用已经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多年来,浙江省有关部门非常注重孵化体系建设,注重制度供给,鼓励和支持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有条件的市县和社会各界踊跃建设各类孵化器。为支持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国家和省里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对国家大学科技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给予政策扶持。浙江省科技厅也于2005年和2009年先后出台了《浙江省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资金使用办法》和《浙江省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等文件。杭州市于2006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实施办法》,对加快孵化器建设和发展提出了非常有力的支持措施。嘉兴市于2007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孵化器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些政策对专业孵化器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孵化器及专业孵化器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1.2.2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内在活力

传统孵化器的发展模式主要为政府主导型,缺乏相应的竞争力与活力。浙江省坚持市场手段来调动与整合资源,坚持企业化发展方向。转变国有化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激发内在活力。孵化器过去收益主要是依靠房租和政府财政补助的,通过改革来充分调动孵化器运营主体的积极性,整合管理、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要素,通过市场运作方式获得收益。由于在孵化企业是一个群体,通过有效的营运机制可以推进产业化的发展步伐,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群落”。浙江省已逐步把孵化器作为一种新兴的科技服务业来加以扶持和发展。杭州市把孵化器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大力加以建设和发展。鉴于孵化器专业化发展方向不断显现,浙江省通过创办专业型孵化器,使研发或经营方向相同或接近的企业形成集聚效应,通过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市场网络的建设,可以使得在孵企业之间以及在孵企业与投资主体之间,形成产业链及产学研合作良性关系,实现互利多赢。

1.2.3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发展壮大

浙江省孵化器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些市、县(市、区)优先安排孵化器新建和扩建项目的用地指标,并在财政预算和科技计划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嘉善县已经安排嘉善科技创业服务有限公司的143亩建设用地,还安排了1.75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孵化器的建设。各地还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一方面做好国家级孵化器四税减免政策的落实工作。另一方面,鼓励孵化器当地政府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孵化器及其在孵企业的发展。在支持的侧重点上,重点支持省级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十一五”期间,省孵化器经费投入1.5亿元,支持30多家孵化器的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引导省级孵化器建立种子资金,对在孵企业开展项目研发给予支持,同时,鼓励孵化器在孵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各类科技项目。

2关于浙江省专业孵化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认识程度有待提高

调研发现,有些相关的部门和孵化器的管理者对孵化器的作用和应有的功能认识不到位,致使孵化器管理定位上不准确,难以发挥孵化器的应有功能。在实际中,有些孵化器功能被异化了,把孵化器的功能弱化为科技房地产,关注引进企业,关注招商引资,忽视了孵化能力的建设,更不要说为在孵企业提供科技孵化及相关的优质服务。目前孵化器的专业化发展有两个方向:纵向专业化和横向专业化。纵向专业化是指孵化产业价值链上的应用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等产业链条环节的专业化;横向专业化是指孵化器选定产业中的某个重要增值环节中的创业企业来进行孵化,从而在产业内某环节上取得技术上的垄断优势。浙江省一些专业孵化器在专业化发展模式方面没有明确的方向,既像纵向专业化,又像横向专业化;此外,专业孵化器在专业化内容的确立上,与地区资源优势及优势产业不相匹配,造成部分专业孵化器资源集聚功能与专业服务能力较差。

2.2孵化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省内孵化器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正在朝更专业化的方向努力。这类孵化器的服务对象为特定技术领域;服务内容也是有针对性的,一般有专业化公共平台,有技术开发的专家咨询队伍及服务团队,还有政策研究等。由于专业孵化器在浙江省发展时间尚短,经验还不够丰富,缺乏与专业技术相配套的专业管理和服务系统,目前专业孵化器孵化效能还没有充分显现。主要原因:一是组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二是专业化技术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三是投融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2.3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浙江省部分综合孵化器为了追随当前专业化发展趋势,有的强行将现有的管理团队、硬件环境和孵化设施拆分为专业孵化园,由于孵化管理人员的经验约束和硬件环境的限制,致使某些专业孵化器的专业化程度、专业孵化能力和专业设施不能满足专业孵化对硬件设施、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的要求,也没有足够的运营经验与成熟的运作流程,内在的运营机制有待提高,尤其一些政府主导型的专业孵化器都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的形态存在。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国有体制下的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依然存在。孵化器运行管理团队的动力和压力均弱于民营孵化器,其收益方式主要依靠房租和政府事业补助。

2.4专业技术平台运作模式有待探索

一是投资者、运营者、受益者不明晰,平台建设资金来源不充分,有的过分依赖政府投入,投资不足、设备种类不全、能够使用的尖端设备少、权威性不高;二是不能充分利用高校、研究院所以及企业等社会已有资源;三是已有的设施与设备利用率低;四是缺乏经营思想和经营手段,从而构建起有效的商业模式,不能保证设备与设施的更新换代,更不能保证新设备的持续投入,也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

3关于产业集群视角下浙江省专业孵化器发展对策的建议

3.1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部门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庞大的区域网络和广泛的联系,能够以低成本向创业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联系和建议。因此,应转变政府职能,从直接投资角色转向间接扶持角色,通过政策引导、计划引导、服务引导、规划引导和管理引导来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营造创业环境、促进专业孵化器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应将专业孵化器建设放到城市发展、地区发展的战略位置,注重专业孵化器与科技资源的聚集地建立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紧密关系,形成围绕本区域主导产业持续发展需求的创业集聚和产业集聚。继续坚持“企业化、产业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以扩大孵化器规模、增强功能、提高质量为主线,积极开展科技创业孵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3.2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把专业孵化器的建设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科技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纳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战略高度,这样一种战略规划会促进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各地以多种方式建设专业孵化器,进一步扩大孵化器规模;通过开展省级孵化器认定和国家级孵化器推荐认定工作,进一步提升质量。注意持续促进学习型孵化器的建设。学习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专业孵化器内积聚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蕴藏着较多的学习资源。可以通过建立重点企业网上家园,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成立企业之间帮扶体系,来促进入孵企业的成功率。由于专业孵化器内存在的既无偿又有偿的资源使用关系,孵化器依靠交互式、点对点的虚拟孵化环境以及其背后高素质的专家队伍,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家队伍的成长。

3.3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一是坚持企业运作方向。专业孵化器要把企业化运作作为自我发展的主要途径,要以向在孵企业提供优质科技支撑服务为主要手段,逐步改变依靠房租和政府财政补助的运作收益方式。二是提升专业服务能力。要加强专业化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形成特色明显、集聚效应突出的专业化孵化器,建立孵化器运行主体与在孵企业之间的利益共享机制。三是注重合作交流。孵化器要加强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要从促进国内科技成果转化扩大到引进转化国外先进技术、吸引国外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吸纳国外境外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高新技术项目入园孵化。要力争到发达国家创办孵化基地,吸引国外智力特别是留学科技人员,实现国外孵化国内转化。在孵化器的运营模式上,应不断优化“创业导师+创业投资+专业孵化”的“双加”孵化模式。浙江省许多孵化器,特别是县域孵化器,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采用“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校园结合发展模式。

3.4增强科技孵化能力

专业孵化器的发展更需要提高组织管理能力。为此,应继续按照职业化要求,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不断优化自身组织构架,形成一支为“在孵”企业提供高水平专业化服务和为“毕业”企业提供延伸跟踪服务的服务队伍,不断增强服务能力。加强孵化器与金融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在孵企业融资渠道,积极鼓励和吸引创业投资机构投向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在孵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宁波以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为操作平台,整合各种创新资源,引进天使投资人模式,并组建宁波天使投资人俱乐部,将宁波丰沛的民间资金向科技创业领域引导,破解创业企业融资难题。增强科技孵化能力必须要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各地应优先安排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建和扩建项目的用地指标,并在财政预算和科技计划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在可能的情况下,逐步增加孵化器专项经费。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推荐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引进推广项目,经立项审查,符合立项条件的,给予优先支持。改进绩效考评体制,考评要突出孵化器产出企业这个核心目标,考评结果要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

参考文献:

[1]曾鑫.“科技企业孵化器、风险投资、创业企业”三方合作网络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8):62-65.

篇6

【关键词】互联网+ 创业教育 方向 目标 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036-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深入推广与运用,给各行各业衍生出很多创业机会。创业也成为很多大学生的就业方向,但是一些盲目的创业导致创业失败率增加,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互联网+”背景下,创业教育面临着新的要求,出现了新的方向,高校如何正确地进行目标定位,改变创业教育的导向,转变创业教育模式,成为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互联网+”背景下创业教育的新方向

“互联网+”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新态势,与此相适应,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

(一)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教育风潮。“互联网+”时代下,我国掀起了一股智慧教育风潮,国内首个“教育物联网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在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成立,致力于研究和开发教育领域的物联网科技应用产品,旨在打造智慧化的校园。在此项目的推动下,该校引用信息技术,开展智慧教育,使得学校的创业教育发生了新的变化,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智慧教育能够通过网络课程自动识别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也可以让学生选择所需的课程,并推荐和推送相关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学习与创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并通过网络模拟创业过程,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放教育平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放式网络教育平台成为高校创业教育普遍采用的途径,通过远程教育设置智能化的智慧课程,为学生提供一站式的开放教育平台。学生不但可以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而且智能化的课程设计将会主动为学生推送合适内容,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智能化图书馆提高了学生学习资源的互联程度以及响应速度,随时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而不再是学生跟着老师学的固有模式,即使学生不在学校也可满足同步学习的需求,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创业学习。

(三)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助推教育转型升级。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进,国内出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融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与产业发展于一体,形成了智慧化的教育产业,实现了创业教育的转型升级,在培养大量创业人才的同时提升了创业教育的经济效应,发挥了创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使得高校的创业教育更加贴近市场的实际需求,鼓励学生以市场为导向树立创业目标,根据创业需求提供适合的创业服务,通过校企结合的模式突破传统的创业教育局限,实现产业化,使创业教育的形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适应实际需求。

二、“互联网+”背景下创业教育目标定位

在“互联网+”背景下,创业成本和融资难度降低,创业成为众多大学生的梦想,于是很多大学生盲目地走上创业道路。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的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尤为重要。

(一)支持“大众创业”,而非“盲目创业”。“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变化,使得创业机会增加,创业成本降低,融资的渠道更加灵活,国家和政府也设置创业扶持,大力鼓励和支持大众创业。然而,创业不是盲目创业。盲目创业由于没有明确的方向性,缺乏周密的计划,对市场缺乏深入的了解,容易增加创业的失败率。高校的创业教育要让学生明白,创业是一种精神,而不仅仅是一种实践,创业更多的是需要长久的坚持而不是一时的冲动。创业教育的另一职能是要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时下热门的创业领域并不适合每一创业者,应根据自身特长选择擅长的领域,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适合其特长的创业指导,让学生在理性的分析下选择合适的创业领域,杜绝没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盲目创业。

(二)注重创业者需求,而非结果导向。以往的创业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是否完成了课程的学习,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学时和学分,这样难以挖掘学生的特长和专长。在“互联网+”的智慧教育背景下,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应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智慧课程、智慧教室、智慧图书馆的设立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效果,并进行实时评估,在此基础上自动推送学生所需学习内容,及时查漏补缺。智慧图书馆更是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自主学习途径,学生能随时随地地寻找和查阅创业所需的文献资源,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使掌握的知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将来的创业实践。

篇7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改路径;教育模式;目标定位

目前,依据我国经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改变结构、扩大内需、“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急需大批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要摈弃以实用为目的培养学生的思路,确立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办学目标。以新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把创新创业教育列入工作重心。本文将从创新教育的理论体系、教改途径、教学内容、方式等几方面加以论述:

1.营造校园文化

首先,要围绕创新形成理论体系。用于指导与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所谓创新即是以理想化或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采用新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取得进取效果的行为。是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理论是文化的结晶。而文化是一种行为的动力。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左右着学校的状态、层次及发展方向,影响着学生的志趣,理想。培养以创新为主体内容的校园文化应该成为职业院校的工作标的。

2.列为教育原则

教育原则是指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律和法则。高职院校既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又是新知识的产生与技术创新的场所。高职院校与以基础教育为主的院校的主要区别是直接培养实用型人才。大部分学生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故此,其教育职责主要是培养学生知识掌控和转化能力。

3.确立教学目标

创新教育应在成果或教学目标上有明确的方向。大学教育分类别,分专业。各校各专业在培育目标上各不相同。但基础的、共性的目标应该是注重学生新的思维方式和对新知识使用能力的形成。这种基础的、共性的教育目标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创新精神,包括意识、情感、意志等方面。创新意识是个体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度,是一种追求新知识的心理倾向。超越精神、探索、挑战性、求知欲,丰富的想象力,广泛的兴趣等卓越品质都应在教育阶段着力培养。情感因素的培养也不容忽视,情感丰富、心态平和、态度严谨、条理性、同情心、责任感这些性格的形成往往是创新成功的关键。而坚定的信念、包容心、灵活性等等都应包含在意志的培养内容中。创新精神是创新创业的最基础条件。是改变大学生心智结构并具有时代性的内在体现。是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有助于自我实现的崭新状态。二是创新能力,主要由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活动能力组成,思维敏锐、认识新颖、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逻辑思维和反向思维能力的具备是形成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继而演变成不受现状束缚,不断尝试新事物,勇于把思维变成实践、创新活动的能力。创新除个体能力外,更多的是协调、合作,群体的聚集功效更容易见到成果。归结起来可以说,创新教育的趋向目标是,培养掌握大量专业知识并从主观认识到行为方式都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

4.创新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把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摆在首位。要使大学生将创新创业的原始动力同国家发展、民族需要联系在一起,培养其坚定不移的信念,百折不饶的精神,造福人类的能力。

4.2创新创业教育要注意教育目标的设计。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打基础,学知识。并不是直接创业。是在掌握基础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侧重学生知识掌控能力与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的培养。

4.3要据本校特色和学生的状况,根据各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形成广泛涉猎、主体突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课程要增加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注意专业课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融合。学习中要突出实战知识,增加市场资本运作的内容。让学生概括掌握组建创业团队,识别创业环境,管理现代公司等知识。对营销、管理、法律、财务、公关、风险防范等也要初步了解。要针对社会发展,超前性的设置专业。

4.4教学应采取项目、案例分析等实战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其独立思维,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好的使用多媒体,实地体验等教学手段。同时应该注意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培养。

4.5把教学实践摆在重要位置,加大投入。可根据学校基础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实践活动。4.5.1模拟创新创业案例,建立虚拟项目创新工作平台,为学生提供“零成本”培训机会。.5.2利用网络,广泛搜集储存创新创业资料,组建基础项目库。积极寻找创新路径。4.5.3组织参加以创业为核心的各类竞赛,实训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4.5.4与相关企业密切联系,根据企业需求搞好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组建“实践基地”。促使企业对创业教育提供实质性帮助。

篇8

最近商务部调研报告指出:今后三年,8成以上跨国公司将扩大在中国的产业和研发上的投资。这次调查对象以《商业周刊》全球1000强企业为主。82%的调查对象将继续扩大对华投资,无论是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的投资规模与速度,都将逐步提高。其中,35%的跨国公司处于投资准备阶段,计划开展新一轮对华投资。商务部认为,这些跨国公司未来的投资将有三方面特点:第一,加速基础产业向中国的转移;第二,扩大销售与售后服务的投资;第三,加强技术转让。报告指出,61%的跨国公司明确表示在未来三年内将继续扩大在华研发方面的投资。非核心技术转移到中国研发,并在中国并购其他研发机构将是主要投资方向。引人注目的是,大部分公司的投资倾向于独资,包括产业独资和研发独资,比例达到57%。在研发投资中,有46%的企业倾向于建立独立的研发中心。商务部外资研究院人士表示,中国市场规模和开放程度是吸引跨国公司扩大对华投资的关键因素。而选择独资,更多是基于利于自主管理、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考虑。

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曲维枝,最近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上透露,我国将在今年8月份以前完成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而“十一五”信息化规划也将在同一时期完成。今后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6个方面:

第一是抓紧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十一五”专项规划。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破解信息化如何带动工业化的难题,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密切跟踪全球信息化新进展、新情况,提出中国信息化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而这项工作今年8月份以前完成。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中国的信息化发展的中长期的规划问题,同时也给制定“十一五”的信息化发展指出了原则和方向。第二是持续推动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改造中的应用。还是要突出重点,抓住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在冶金、石化、建材、造纸等行业运用信息技术节能、节水的改造,围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第三是扎实推动电子政务。主要是促进部门间信息共享,促进部门间的业务协同,提高效率和监管能力,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第四是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加快发展电子商务,重点放在节能、节材。第五是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重点要解决政府信息资源公开和跨部门共享的问题,促进经营性的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放、培育和繁荣信息资源市场、促进信息资源产业的发展。第六是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特别是涉及到社会稳定、社会政治安全、社会经济安全的问题要特别的引起重视。

国家将从5个方面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

今年中国将从5个方面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1)制订出台《关于促进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2)加快物流诚信体系建设。物流是服务性产业,是最需要诚信体系的行业,但目前诚信方面的问题还相当多。今后要把诚信体系建设作为行业自律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物流的服务标准,并成为物流标准体系的核心。(3)鼓励整合、改造和提升现有物流资源。根据现代物流发展的规律,结合中国国情,大力抓好物流功能、企业物流、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人力资源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整合,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现代物流的发展。打破物流资源的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鼓励物流企业跨部门、跨地区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尽可能多地利用现有的仓储、运输条件和业务网络进行改组、改造和提升。(4)做大做强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物流企业,关键是要明确市场定位,在专业领域创新管理和服务,形成规模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尽快提高中国物流服务的供给能力。(5)密切关注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外企在资金、管理、技术、研发及品种结构上具有比较优势。关注和学习国外企业的经验和技术,发挥自身优势,尽快提高物流能力和服务水平,缩短与外资企业的差距。

上海优化微小型企业

创业环境做法

为改善创业条件,上海今年将重点突破资金、场地、能力三大瓶颈。通过完善小额贷款担保运作机制,做大贷款担保规模,切实缓解开业者“融资难”;通过开发创业园区,实现“一区(县)一园”的目标,有效缓解开业者“场地缺”问题;通过建立以实训为核心的创业培训机制,建立人本化的培训模式,努力解决部分开业者“能力弱”的问题。今年上海还将构建“网上创业”平台,重点扶持大学毕业生等青年知识群体创业。

象山建立外来民工

讨薪“绿色通道”

象山县法律援助中心积极为外来民工讨薪建立“绿色通道”,指定专人负责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的接待工作。对来电来访的农民工讨薪,尽可能联系用工者,通过非诉讼方式使欠薪问题得到解决。对于不能通过协商解决,确需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的案件,农民工因经济困难申请法律援助的,对于符合援助条件的尽快办理有关手续并指派法律服务人员。对群体性案件的农民工和因工致残的农民工优先接待、优先办理。对确因情况特殊无法提供身份证明或者经济困难证明的农民工,有事实证明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援助,情况紧急,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引发严重事件,或者即将超过仲裁时效或诉讼时效的,或者属于涉及人数众多的群体性案件,暂不进行经济困难条件审查,及时受理并先行指派法律服务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允许受援人事后补交有关证明材料,保证农民工获得及时的法律援助。

为改善创业条件,上海今年将重点突破资金、场地、能力三大瓶颈。通过完善小额贷款担保运作机制,做大贷款担保规模,切实缓解开业者“融资难”;通过开发创业园区,实现“一区(县)一园”的目标,有效缓解开业者“场地缺”问题;通过建立以实训为核心的创业培训机制,建立人本化的培训模式,努力解决部分开业者“能力弱”的问题。今年上海还将构建“网上创业”平台,重点扶持大学毕业生等青年知识群体创业。

天津提高利用

篇9

他,兵营锻造,历练坚韧品质,自信抗击困难。

他,敢打敢拼,次次华丽转身,成为商界宠儿。

他就是山东中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源。

懵懂少年 离家闯世界

陈源,1974年出生于单县高老家乡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兄妹五人,自幼家境贫寒,全家仅靠父亲的柳条编手艺维持生计。父母的忙碌和生活的困顿,一直折磨着陈源的内心。为了让家人过上舒心的日子,陈源想到了远在山西钢铁厂上班的姨夫。初生牛犊不怕虎,年仅12岁的陈源偷偷拿了父亲40元钱,留下一张字条,向别人打听好路线,便坐上了开往山西的火车。“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出远门,12岁,现在想想不免有些后怕。”陈源回忆说。一路还算顺利,到达山西后,陈源央求姨夫帮他安排一份工作。姨夫不肯,却又无奈于眼前这个执着的孩子坚持要留下来的决心。最终,姨夫把他安排在民工宿舍。破败不堪的房子,黑油油的被褥,虱蚤当道,黑暗和脚臭,愣是让陈源一夜没睡着。民工的生活环境狠狠地撞击着陈源的心,第二天,他就被匆匆赶来的父亲带回单县。

这次离家对陈源触动很大,从此以后,年少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拼搏来改变人生的命运。重回校园的陈源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单县五中。高中三年,他刻苦学习,分秒必争,但因高考发挥失常而名落孙山。带着父母的期望,想靠知识改变命运的他成为了一名复读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复读期间家中突然发生变故,身为长子的他看到父母求人的情景,心情跌至冰点。当时恰逢征兵时期,他想,参军既能减轻家里的负担,又能考军校,报效祖国,于是瞒着家中所有人,偷偷报了名。1992年底,终于等来了入伍通知书,他看到父母的不舍和无奈,毅然背上背包开始了军旅生涯。

华丽转身 破釜沉舟谋蓝图

“三年的军队磨炼,给了我毅力、坚强、不惧困难、自信、乐观,为我以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谈起当兵时的经历,陈源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在部队特务连期间,陈源踏实肯干,军事训练,文化学习各方面表现出色,很快便脱颖而出,受到了领导的赏识。在军营摸爬滚打,高强度的训练,锻炼了他坚韧的品质和面对困难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老兵退伍的前一夜,他的内心无法平静,面对去留,陈源再一次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他苦思冥想,反复斟酌,决定退伍,闯出一番自己的天地。陈源婉拒领导的再三挽留,于1995年底退伍回到了菏泽。1996年春,面对家中的困境,三年没在家过春节的他,又一次不辞而别,踏上了开往珠海的列车。因在部队表现出色,陈源被推荐到珠海一家公司上班。因做事沉稳,工作业绩突出,他不断得到公司领导的欣赏与信任,从一名普通的车间工人一步步晋升到仓库管理、人事行政主管岗位。2002年,因公司发展需要,陈源到菏泽招聘工人。这次回乡,让他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家乡人力资源丰富,但无就业去向,而珠海、深圳工厂林立,因招不到工人,生产线开工不足。回到珠海,他重新思索自己的人生,构思未来的发展方向。他开始每天在网上搜索,整合信息资源,创办职业学校的想法在头脑中越来越清晰。经过慎重考虑,精心准备,陈源告别了珠海,于2002年12月24日回到了菏泽,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回乡办校 八年风雨育英才

站在火车站出口,呼吸着故乡的寒气,陈源顿时有点迷茫。他笑着说:“当时的菏泽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城市,分不清街道也找不到方向。”创业的热情瞬间熔断了所有的杂念,他找到相关部门领导,经过和主管领导汇报交流,主管领导非常赏识和赞同他的创业规划。在主管领导的帮助下,陈源很快完成了学校建立和发展的可行性报告及办校的机制章程等一系列材料。2002年底批复下文,2003年开始运作宏大职业技术学校,用陈源的话说:“回乡遇到了我在菏泽创业的第一位贵人。”

从中层管理到自主创办学校,陈源面对的事情可谓是千头万绪,确定校址、招聘老师……“当时真有这样的想法,人要有三头六臂就好了,那段时间基本上没睡过觉。让家乡有一技之长的学子们走出家门闯出一番天地的念头一直支持着我。”对于第一次创业,他这样总结。经多方协调,宏大职业技术学校诞生了。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资金短缺的困难,他四处筹措资金,从不拖欠员工一分工资,调动了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在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发展进入了正常轨道。同时,他不惜重金聘请优秀教师,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学员创造一流的学习环境。他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方向。专业的教学,无私的奉献,为社会培养了各类技术人才,受到企业和家庭的高度赞誉,学校连续被评为“教学先进单位”。八年风雨,八年艰辛,宏大职业技术学校为社会输送80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为菏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智”造中国 勇攀商界高峰

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2010年劳务输出市场已趋向饱和,陈源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开始考虑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向他介绍了一个新能源项目,陈源前去考察。经过考察,他发现新能源发展具有巨大空间,市场前景广阔。他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开发新能源项目,为自己以后的发展选择了新的方向。

陈源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关掉了赢利中的宏大职业学校。年收入几十万的陈源一下变成了月薪两千元的山东某有限公司的基建主任,经过几个月的艰苦作业,顺利完成了公司的组建工作。在工作中,他虚心向别人请教,广泛联系销售业务,诚实守信,个人业绩蒸蒸日上。无私奉献,不畏艰难的陈源赢得了领导的赏识,半年后被委任为公司副总经理,一年后晋升为公司总经理。在陈源的精心运营下,到2015年公司成为年效益为3000万元的企业,在厂职工从20余人发展到100多人。内心强大的陈源永远不满足自己的成功,总是不断思考和调整自己的方向。2015年,在经济疲软,行业效益下滑的大环境下,陈源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创办自己的企业。经过多方努力,陈源于2015年9月9日成立了属于自己的企业――山东中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致力于将山东中智新能源公司打造成水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空气源热泵中央空调、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冷库设备、水处理设备、换热设备、制药专用设备、通风设备、余热设备、风力发电设备、光伏发电设备等研发、生产、销售、安装于一条龙,专业、专注、一流的综合性新能源制造服务型企业。

在生产、制造中,施行全军事化管理,生产出的中央空调系列产品采用世界一流的美国生产、制造、检测设备。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客户广泛认可,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远销河北、湖南、新疆等地,甚至走出国门进入俄罗斯、外蒙古市场。

篇10

分类实训的教学尝试为深化培养方案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长江大学信管专业的发展遇到了不少问题。在就业方面,由于我国企业整体上尚未意识到信息化和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信管专业的毕业生很难找到对口的就业岗位,学生真正从事信管有关岗位的比重较少。特别是在201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近700万的背景下,信管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生源质量方面,由于长江大学开展大类培养的教学模式,很多大一年级或大二年级的学生对信管专业的发展和就业前景缺乏信心,从而使部分优秀的学生转向其他专业。在教学环节上,学生难以理解管理类、计算机技术类以及信息管理类知识的关系,在学习重难点上顾此失彼,普遍认为课程多却没有培养动手能力。为了改变这些现状,信管专业教学团队在培养方案、课外活动、理论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做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信管专业教学团队认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明确毕业生的专业发展定位是培养方案改革的切入点。结合现代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特征,我们将信管专业毕业生的发展方向分为软件开发工程师类、ERP应用类、考研以及企业管理咨询四类。在就业方面,强调专业教学以学生就业为导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就业培训,如ERP操作学习以及软件开发培训等。通过“请教师进来培训”和“让学生走出去实训”两种途径,形成了校内外合作的稳定教学团队,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与有关培训机构以及软件开发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2011届和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受过针对性培训的学生的就业质量明显要高于其他学生。其中,从事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和ERP系统管理工作的学生平均工资达4500元/月以上,就业质量明显要好于其他管理类专业。在就业形势好转的情况下,教学团队通过多次专业交流和联谊活动使在校的低年级学生建立了对专业的信心,减少了优秀生源的流失。对于2013届毕业生,教学团队继续增加了分类培养的规模,参与校企合作软件开发培训和ERP软件实训的30多名学生均成功地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目前,分类实训的教学效果给了专业教学团队很大的启发,证明了分类培养思路的可行性。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为实施这种分类实训教学模式建立起完善的实践平台、提供专业基础知识、安排合理的时间进度并匹配对应的教学资源等,从而系统地构建起适合本校毕业生实践能力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信管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总体规划

(一)培养方案改革的目标1.近期目标。面向现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信管专业的毕业生设计3~4个可行的发展方向,并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信管专业的吸引力,有效地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2.中期目标。重新整合现有的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设计或实践教学的比重,并设计和开发面向信管专业的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让后续各年级的学生参与该电子商务平台的进一步完善与电子商务实体企业的运行,建立起面向信管专业甚至是管理学院全体专业的特色实践教学平台。3.远期目标。对现有软件开发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进行规范化,建立软件开发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软件开发人才的长效机制,最终促进“订单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形成,从而使长江大学管理学院的信管专业能逐渐形成特色,进而建立起本专业的品牌影响力。(二)培养方案改革的基本思路在总结初步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长江大学信管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一个导向、两项基本原则、三个重点发展方向、四个实训平台、五项关键举措”。1.一个导向:以培养学生满足现代企业能力需求的就业竞争力为导向。2.两项基本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强化动手能力培养的原则。3.三个重点发展方向:软件开发工程师、ERP系统维护及应用、信息管理与决策咨询。4.四个实训平台:一个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和三个分类实训平台。(1)设计和开发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该专业综合实训平台主要用于在大三阶段对学生进行专业核心能力的综合实训,要求学生掌握该平台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逐步熟悉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并对现有的电子商务平台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建议,学生还可以选择性地参与该电子商务平台实体的商业化运营。(2)依托于省级重点实验室中的用友ERPU8.7.2平台,训练学生对常见商业ERP系统的操作和维护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做准备。(3)利用国家、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通过项目申报的方式激励学生进行科学问题研究,培养学生进行企业信息管理实践和决策咨询方面的能力。(4)扩展与北大青鸟、迅腾软件以及ITjob等机构的合作培训,逐渐建立起软件开发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培养学生从事系统分析和系统开发岗位的就业能力。5.五项关键举措:整合管理类和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体系,鼓励专业交流和课外创新,建立校企合作培训基地,改革毕业设计的形式和内容。按照上述改革的基本思路以及长江大学的大类培养教学模式,将信管专业培养方案的框架分为六个阶段:大类培养阶段、专业基础学习阶段、专业基本能力形成阶段、专业知识综合运用阶段、定向能力培养阶段和毕业设计阶段,如图2所示。大类培养阶段属于基础知识教学和通识性教育阶段。专业基础学习阶段重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为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企业信息管理能力以及软件开发能力做知识储备。专业知识综合运用阶段则需要通过各种综合性课程以及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培养学生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能力,以及综合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在定向能力培养阶段将学生分为三个发展方向,满足学生在就业或考研方面的个性需求,并将其发展方向与毕业设计环节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培训学生感兴趣的专业技能。

培养方案改革的具体实施措施

(一)专业定位及特色1.专业定位。培养能在各级行政部门、工商企业、科研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与决策咨询、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维护以及软件开发与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2.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学理论、计算机技术、信息资源管理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知识,具备进行信息管理和决策咨询、常用商业ERP系统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设计等方面的动手能力。3.信管的专业特色。改革培养方案要力争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形成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建立符合专业特点的严格教学管理制度,强化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的管理,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2)利用多种教学实训平台,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3)开展基于校企合作的定向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以及专业的社会影响;(4)结合学校石油行业的特色,有条件地选择本专业优秀的学生,与石油院系联合培养学生开发石油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二)理论课程的改革方案学生对理论课程改革的建议主要集中在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重复、计算机课程实践不足、管理类课程与计算机类课程关系不清、专业课程教学顺序和进度不合理、理论教学与就业实训相冲突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次理论课程的改革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1.加强大类培养与早期专业引导间的衔接。信管专业相比其他管理类专业,不容易让学生对其专业内涵形成直观的认识,从而会造成学生在专业发展方向或学习目标上的迷失。因此,在大学一年级期间必须让学生对信管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性质、主要学习内容、专业发展方向有总体上的了解,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并能尽早地制定远期学习目标。为此,需要在大学一年级适当压缩有关的公共课教学,引入《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导论》等基础必修课程。这些课程难度不大,但能让学生迅速进入经济管理类学科的角色,也能让学生对信管专业的性质和专业发展方向有全面的认知。2.删除与信管专业相关性不强的必修管理课程。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必修课程从原教学计划中删除,同时增设相关的选修课程,把管理类课程教学的重点放在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其目的是弱化专业性太强的管理知识,训练学生能从系统的角度理解企业管理流程间或岗位职能间的相关性,使学生能从信息流或信息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方案。3.增加能提高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课程。在专业基础教学阶段增加《预测及决策》、《管理统计与应用软件》等课程,使学生能学会搜集和整理商业数据,并能利用常用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这是选择“信息管理与决策咨询”方向的毕业生需要重点培养的核心能力。4.修改重点课程的教学内容,改变不合理的课程安排顺序。加强《运筹学》、《信息管理学》、《信息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MIS)》以及《企业资源计划(ERP)》等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利用这些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理顺《信息管理学》、《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教学顺序,使学生能从易到难地建立起课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5.大四学年不再开设必修课程,以三个实践平台为基础增加具有针对性的分类实训课程。信管专业实践性较强,学生需要在就业前经过专门的软件开发培训或在有关企业中进行系统地实习。如果在大四阶段开设必修课程,将会与学生的分类综合实训任务产生冲突。但是,为满足学生在校学习或个性发展的需要,在大四第一学年可开设《ERP系统实践与技术认证》、《电子商务及运营实践》、《IT项目管理》或《软件工程》等选修课程。这些专业选修课程的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以引导学生明确个人的发展定位为目的,也可以成为学生参与就业竞争的能力表现。(三)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案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次培养方案改革中采用了课程内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平台实训、校企合作培训以及毕业设计等相结合的综合实训模式。结合多阶段培养方案设置的总体要求,实践教学的实施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大类培养阶段。在第一学年期末安排企业生产实践,时间为2周,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基本流程,观察企业系统物质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理解信息化对企业生产管理的作用,培养学生对信管专业的兴趣,让学生对企业生产系统形成基本认识。2.专业基本能力形成阶段。本阶段的实践教学方法以课程内实验和课程设计为主,要求在有关课程中设置上机实验,学生需要操作典型的统计软件和优化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等,让学生掌握解决信息管理问题的基本工具。同时通过“程序设计”、“商业数据分析与处理”等课程来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要求学生能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背景,学习如何通过信息获取、加工、存储、利用和评价等来支持企业的日常经营和战略决策,特别要学会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文本。作业或报告不规范是现在管理学院各专业学生的普遍现象,学习态度的改变应该从基本文档撰写的规范化开始,会撰写规范化报告文本其实也是增加就业竞争力的基本条件。3.专业知识综合运用阶段。学生需要参与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开发和完善过程,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该电子商务平台的实际运营和管理。该阶段的实践教学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管理学知识和MIS方面的知识,操作和管理由本专业教学团队开发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从而培养学生进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的专业核心技能。此外,对于倾向定位于考研或信息管理与决策咨询两方面的学生,在该阶段可结合国家、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业创新计划的要求,培养其进行规范化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4.分类能力培养阶段和毕业设计阶段。由于在四年级期间取消了理论必修课程的教学,学生必须在大三学年结束后选择个人的发展定位,以分类、分组的形式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用友ERP综合实训和校企合作软件开发实训中的某一项。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必须与其选择的实训项目类别相关,毕业设计的形式分为研究论文类和实践操作类两种,即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和校企合作软件开发实训项目的学生以及考研的学生必须结合自己从事的具体项目或未来研究方向完成研究型论文,而参与用友ERP综合实训项目的学生必须完成ERP系统各个模块的操作,选择实践操作类型的毕业设计,而且需要通过考试获得人社部颁发的ERP系统操作和管理方面的证书。此外,学校可出台有关政策,允许本专业优秀的学生参加石油院系举办的石油软件基地班的学习。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