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范文

时间:2023-05-17 11:3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

篇1

一、建筑业统计的现状

目前建筑业统计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分别属于部门统计和政府统计,虽然都是反映的建筑业生产活动情况,但是由于统计口径和统计渠道不同,其统计结果的差距较大。

1、建筑业统计的统计范围为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的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主要统计建筑业的基本生产情况,包括建筑业总产值、单位工程施工个数、房屋建筑施工面积、竣工产值、单位工程竣工个数、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以及资产和财务状况等。根据区建筑业统计报表显示,各类建筑施工企业承建的建设项目中有近98%项目是在区外施工的,省外施工产值约占全区建筑业总产值的28%以上。

2、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现行国家统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城镇集体经济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及其他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和国防、人防基本建设投资等。主要反映一定地域范围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完成情况。

3、二种统计方法的差距。以上两种统计方法的结果产生了巨大的差别,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统计渠道不同。建筑业统计从生产的角度,通过建筑施工单位在一定时间完成的工程价值总量计算其总产值,其统计渠道是通过建筑施工单位上报的;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则是从投资的角度统计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各种建设项目的投资完成情况,其统计渠道是通过向项目投资单位收集资料取得的统计结果。二是统计的范围不同。建筑业统计不受地域范围的限制,只要是具有规定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的建筑施工单位,承建的建设工程,都要在其注册地统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建设项目的投资完成情况。如我国大型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承建单位来自全国各地,按照建筑业统计制度的规定,其建筑施工企业的注册地在哪里,就要向隶属的主管部门上报报表。而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则应该在投资项目所在地统计。同一个建设项目,因采用的统计制度不同,则会出现不同的统计结果。三是统计方法不同。建筑业统计报表主要是由建筑施工单位直接上报,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是分层次上报的,规模以上的大型建设项目直接上报,规模以下的小型的零星建设项目一般采用估算的方法上报。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筑业生产周期长,施工单位流动性大,为准确及时掌握其生产进度和生产成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统计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1、从建筑业统计的角度看:由于独立核算的建筑施工企业隶属于建筑部门管理,大多数施工企业长年在外地施工,有的施工企业承建的大型建设项目,甚至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建设周期较长,要多年才能完工,很难及时向所在地的建筑管理部门上报统计报表。建筑管理部门也是鞭长莫及,对其实际完成的建设进度不能及时掌握,统计数据质量难免受到影响。

2、从固定资产投资的角度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报表是通过投资单位上报的,如果投资单位不能及时掌握投资项目的完成进度,对统计报表的准确性难以保证。另外,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主要是规模以上项目实行定期报表,对于不具备一定规模的零星投资和农村非农户建设项目投资,没有定期上报报表的要求,因此对于制度要求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统计,在实际工作中是很难准确统计的。

3、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看:国民经济核算统计的是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最终生产成果,采用在地核算原则。建筑业统计虽然统计渠道健全,指标体系也比较科学,但是,它是由施工企业统计的,没有考虑建设工程的所在地问题,不符合地区生产总值按照在地核算的原则,因为建筑业的生产成果有一半以上是异地完成的。例如,全国重点工程建设都是由全国各地的建筑施工企业参与建设的,如果按照建筑业统计制度的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完成的工作量都由各自隶属的主管部门统计,就会出现将国家重点工程分摊到全国各地计算的局面。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作为政府统计部门的定期报表制度,虽然统计范围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核算范围一致,但是在实际核算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指标设置上与国民经济核算要求的指标体系不衔接,二是各地招商引资考核力度较大,一些单位为了完成任务,虚报投资额的现象存在,三是统计部门力量薄弱,对于规模以下投资项目的资料收集困难。

三、几点建议

鉴于以上差距,在国民经济核算过程中,资料如何采用才能如实反映一个地区建筑业的生产情况,笔者认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从范围看符合国民经济核算的地域原则,但是缺乏核算必须的财务资料,而建筑业统计资料健全,又与国民经济核算要求的在地核算原则相违背。根据核算过程中建筑业统计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统计申报制度。建筑施工企业无论在何地承接的建设项目,都应向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统计部门进行统计申报,如实报告建设项目的完成进度。建设管理部门应要求下属施工单位在上报本部门的统计报表的同时,上报到项目建设所在地的统计部门。实行这种统计制度,既可以使建筑管理部门掌握其下属建设单位的建筑活动成果,又可以使统计部门及时准确掌握本地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保证了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

2、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指标体系。作为统计部门的定期统计报表制度,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有比较完善的统计上报渠道。统计指标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要将核算所需的一些财务指标纳入统计报表的范围,具体指标体系可参照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和财务情况报表,或者实行两套报表制度并轨执行,即可解决统计口径的不一致,又解决了核算中的资料缺失问题。

3、拓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渠道。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中,约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40%的规模以下投资项目没有纳入全面报表的统计范围,这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长期靠统计人员估算,缺乏科学的统计依据。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和建设规划管理部门的职能,对于零星建设项目实行监管,对于开工建设的小型建设项目由职能管理部门备案后统一上报同级统计部门,使规模以下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渠道畅通,数出有据。对于城镇和农村私人投资可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或者结合住户调查资料进行推算,逐步健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渠道,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篇2

江苏扬州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建筑企业能否在新常态中站稳脚跟、取得新发展,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

在企业发展战略层面深化改革意识。在企业发展战略层面,应下调增速心理预期,过去的高速增长将难以再现,企业不能将发展期望寄托在国家再次出台刺激政策、房地产业放宽调控、政府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等宏观调控方面。国内经济增速下调带来的下行压力,无疑会给企业带来不少挑战,这也是企业倒逼自身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以我公司为例,公司实行民营股份制改制10多年来,我们企业的改革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深化,解决了一些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但仍有些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的大背景下,企业发展其实已经进入了“瓶颈期”,也正是企业改革进入到了“深水区”。不破不立,如果依然安于现状、按部就班,企业今后的发展将更加艰难,也没有出路。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只有以等不起、慢不得的心态,勇于担当,大胆改革,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开辟出企业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篇3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是保持一个国家(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力量源泉,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手段,是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途径。

没有一定量的固定资产投资,现有的存量资产得不到更新,技术进步无法实现,经济发展肯定受到影响,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投资究竟如何影响经济?什么因素制约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什么途径能有效提升投资效果?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本文在回顾总结浙江某县固定资产投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与其经济发展过程同步进行实证对比,试图梳理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中引出一些值得思考与关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投资基本情况

从经济发展的历史看,浙江某县在固定资产投资上从来不乏大手笔。正是由于持续、高强度、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造就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奇迹。近来,尤其是2000年以后该地开始大规模的县城城市中心建设,从固定资产投资的角度看,产生的变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一)投资规模快速扩张,总量稳定提升

浙江某县从1978年到1992年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保持一种平稳的、线性的增长态势;1992年南巡讲话后,投资额急速扩大,投资曲线的斜率陡升;而后进入波动起伏期,期间在1996年达到顶点,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将投资拉入低点;2000年以后,固定资产投资又迎来了历史上的又一次线性增长期。九年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45.51亿元提高到242.38亿元,增长4.3倍,年均增速20.4%。

(二)投资结构发生剧变

2000年以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开始启动,城市经济陡然而生,在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投资结构的剧变。

从图1和图2的对比可以看出,以2000年为界,前一年与后一年的投资结构变化剧烈程度。1999年,城市建设以及基础设施比重不大,投资的重点在工业以及小城镇建设,2001年,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兴起,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下降了7.97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8.14个百分点。九年来,由于在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房地产等方面的投资巨大,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经济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加快了推动工业结构优化步伐

从产业结构分析,强大的纺织业既是浙江某县的优势,也是其软肋所在。一个地区的经济过分倚重于一个行业,毕竟隐含巨大的系统性风险,不利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0年以后,工业结构转型优化问题逐渐成为共识,表现在投资领域继续加快纺织产业升级步伐,保持和增强竞争优势的同时;把纺织以外的优势产业发展始终放在优先地位,培育、引进、壮大了一批颇具发展前景的优势行业和骨干企业,有效地改善了工业结构。2000年纺织业的投资比重为64.9%,到2008年纺织业投资比重下降为56.6%。

二、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动力,其作用主要通过两方面来体现:一是直接拉动,即所投资的项目竣工投产后,项目投产后新增的价值;二是间接拉动,即投资过程产生的投资品需求对相关企业的生产拉动作用,项目施工对建筑业的拉动作用。在具体实践中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作用机制非常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传导途径多样,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又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们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原始资料,经深入研究、全面分析,按照去粗存精的原则,认为浙江某县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体现为:

(一)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动力

2000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逐渐加大。投资规模由2000年的45.5亿元增加至2008年的242.38亿元,增长了4.3倍,年均增长20.4%。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主动力,其规模的迅速扩大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2000-2008年浙江某县的生产总值(GDP)累计达3217.1亿元,年均增长14.1%。

(二)投资增强了经济发展实力

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242.38亿元,是1978年的600倍。2000-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36.48亿元,是1978-1999年总量的3.8倍。新增固定资产721.76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9.8%。新增固定资产的不断增加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使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三)投资为未来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浙江某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抓住机遇,以县域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大对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事业的投资,为未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九年中,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完成223.9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8.1%,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16.7%。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完成177.7亿元,平均每年增长30.1%,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13.3%。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提高、城市道路面积扩大、城市污水处理、城市集中供热进一步加大,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改观,促进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和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为经济的快速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投资为新兴产业培育储备了潜力

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先导作用,投资结构调整是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先导和杠杆。现在的产业结构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过去的投资结构决定的,现在的投资方向又决定和预示着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

2000年以来,投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市经济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三产服务业投资显著增加,特别是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浙江某县国民经济各主要行业中增长较快的行业。2000-2008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2%,高于GDP平均增速3.1个百分点,高于第三产业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2.0%上升到2008年的2.6%,提高了0.6个百分点。2008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达到60.82亿元,较2000年增长6.2倍。

同时工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工业投入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促进了制造业结构调整。纺织、化纤等传统纺织业投资比重明显下降,而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汽车汽配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投资比重明显上升。工业经济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从2000年到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汽车汽配等产值占比提高10.6个百分点,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三、当前固定资产投资若干问题的认识

目前,浙江某县一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达到近250亿元,工业投资近150亿元,规模之大与省内某些地级市一年的投资额相当。巨量的投入对当前乃至今后的资源配置,产业发展方向,增长方式的演变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乎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清醒认识目前固定资产投资面临的诸多问题,深入了解剖析固定资产投资的一些规律性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一)投资波动问题

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工业产值等经济指标有区别,一般而言在经济正常发展没有特别巨大影响经济发展事件的前提下,处于经济上升期的县域,年度间GDP、工业产值诸类经济指标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环比增长态势,只是由于各种因素作用环比增速有大小之分而已;但是固定资产投资则不善,在一定的年份出现环比下降也屡见不鲜。浙江某县在20世纪80年代的1981年、1986年、1989年出现环比持平或下降,在20世纪90年代,则波动起伏更大,先于1990年开始快速增长,到1993年达到第一个高点,在1994年回了一下头,又翻身向上,到1996年达到第二个高点,此后则持续下滑,进入21世纪后几乎保持了一个完美的线性增长态势。

就我们对固定资产投资问题的研究以及经济发展理论的理解,年度间出现投资波动乃至同比下降不足为奇,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更符合投资的发展规律。每一次的波动都是对当时经济发展的综合因素影响的烙印:1981年的下降受到当时中央对“洋跃进”的矫正的影响,1989年是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1994年是因投资宏观调控所致,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则直接导致了20世纪末的连年投资下滑。导致固定资产投资下滑是政治、经济、心理、风险承受能力、未来的预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主观又有客观,既有外部又有内部,既有现实考虑又有长远考虑。审时度势,因势而为,主动调整,对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会更有利。

(二)投入产出问题

投入产出是各级各界都非常关心的问题。随着技术进步,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投资主体的多元,影响投入产出效果的因素更加错综复杂。目前影响投入产出效果的因素主要以下方面:

投资方向的构成发生较大变化。特别是2000年以后,城市建设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理所当然地成为投资重点。1999年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为34286万元,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9.5%,2000-2008年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为177.7亿元,占同时期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13.3%。与工业投资不同,工业项目一旦完工投产即有产出,对经济拉动是直接的,显性的;而基础设施是为整个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平台,润物细无声,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间接的、隐性的。

投资额的构成比例发生变化。每一项目的投资额按照其构成分为建筑工程投资、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其他费用,建安工程投资和设备投资直接关系到生产能力的形成,其在总投资额中的比例越高,则日后的产出相应的更大。但是,从我们最近几年的调查情况看,总投资额中其他费用上升较快,建筑工程中的非生产性设施投资增加较多,已完建筑工程中的闲置扩大是影响投资效果的不可忽视因素。2000年以前,建安工程投资和设备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为85.9%,而2000年以后,则下降到77.1%。

项目建成未达产影响不可忽视。在土地成为稀缺资源以后,土地成为各投资主体首要的猎取对象,在调查中了解到:超前、超量获取资源,延缓后续的生产设备投资进度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在公共的、稀缺的土地资源转为业主的私有财产之后,并未能如其计划的那样形成足够的有效产出,是影响投入产出效果的因素之一。

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几点思考

第一,固定资产投资重“量”更要重“质”。投资决定未来。在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这样一个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50亿的县域而言,每年保持一个比较高数量的投入势在必然,但同时必须重质,尤其是要选准投资的方向。

第二,高度重视存量投资品的价值挖掘。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投资品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既要通过不断的新增投入,形成新的投资品为经济发展加油,又要高度重视现有的、历年积存的存量投资品的价值挖掘,通过优胜劣汰、有序转接,发挥其潜能。

篇4

[作者简介]武普照,男,山东青岛人,山东财政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税理论与政策;王耀辉,山东财政

[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数理模型研究”(批准号2005GG4401002)及山东省教育厅项目“行业投资机会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批准号J05W56)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永续盘存法,对当年投资、投资品价格指数、折旧率以及基年资本存量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处理,估算出了1978~2004年期间的中国公共物质资本存量,结果发现中国的公共物质资本存量在逐步上升的同时,其占GDP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

[关键词]公共资本;资本存量;公共投资;永续盘存法

[中图分类号]F8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7)0l―0021―06

一、引言

资本存量是指经资本投资形成的,凝结于主体中的资本含量,公共物质资本存量是指由公共物质资本投资所形成的资本存量。在有关经济增长、投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等的文献中,资本存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资本的迅速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同时,资本形成率的提高也使资本成为对产出做出贡献一个主要因素。

目前有大量的研究试图对中国的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如早期的贺菊煌(1992)依据当时还在公布的积累指数,对中国的生产性资本(资本存量)和非生产性资本进行了估算,但随着国家统计部门于1994年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进行修订,积累指数序列不再公布。邹至庄(Chow,1993)基于国民收入核算原理,根据GDP支出法(GDP=消费+总投资+产品和服务的净出口),先推算出实际消费和实际净出口,再从实际GDP中扣除这两项,从而得出实际总投资,再将总投资乘当年价格的净投资与总投资的比率,就得到实际净投资。然后通过其估算的1952年的全社会固定资本存量(582.76亿元)就得出了1952年不变价的1952~1985年问的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和商业等的资本存量序列。黄勇峰等(2002)应用永续盘存法估计了1985~1995年间,中国制造业分部门的资本存量。其文中详细地分析了估计中所使用的数据,并讨论了所使用的假设与必要的数据调整,以及这些假设与数据调整所可能带来的估计中的误差。李治国和唐国兴(2003)综合考察了我国生产性资本的总量水平、形成路径及其调整机制,认为通过改进的方法所估算的资本存量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翻了不止两番,年平均增长率为7.36%,积累极为迅速。

值得一提的是,张军和章元(2003)以及张军等(2004)通过回顾和比较已有研究中国资本存量的相关文献,并考虑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的几次重大补充和调整,他们对各年投资流量、投资品价格指数、折旧率/重置率、基年资本存量的选择与构造以及缺失数据进行了认真的处理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补充和调整后的分省数据,根据永续盘存法估计了中国大陆30个省区市1952~2000年各年末的物质资本存量。应该说他们的估算工作很细致,估算方法很有代表性。在此以后有很多涉及资本存量的经验分析的文献建立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或是直接使用他们的资本存量数据,或是采用他们文献中使用的方法,如李静等(2006)、汤向俊(2006)等等。本文对中国公共资本存量的估算,也将采用张军等(2004)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在众多的有关中国资本存量的文献中,很少涉及到公共物质资本存量的研究。大量的文献表明,中国的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做出了较显著的贡献。如马栓友(2003)采用生产函数方法对中国1981~1997年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的公共资本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其产出弹性大约为0.55,说明公共资本每增长1%,可使企业部门资本要素的生产率增长0.55%,即公共资本对市场化部门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缪仕国和马军伟(2006)建立生产函数模型估计中国公共资本1978~2002年问的产出效应,结果发现我国公共资本的产出弹性大约在0.4左右。张海星(2004)在内生增长理论下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公共物质资本投资、公共人力资本投资及R&D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其回归结果表明公共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是0.296。虽然结果各不相同,但是公共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在现有的文献中,对我国公共资本存量的估算都比较模糊,文中都没有给出清晰的估算方法。因此,出于后续研究的需要,有必要对中国的公共物质资本存量进行一次细致的估算。

二、资本存量的估算方法:永续盘存法

目前普遍采用的估算资本存量的方法是由Gol-dsmith于1951年开创的永续盘存法(Perpetual Inven-tory Method),即通过对已购置的,并界定了使用年限的资产进行累加来完成对资本存量的估算。

永续盘存法的基本思想是,下一期期初(本期末)的净资本存量Kt+1,可以看作是本期期初的净资本存量Kt和本期的总投资,It,以及本期的折旧Dt之间的线性函数:

Kt+1=Kt-Dt (1)

如果进一步做几何折旧的假设,也就是说假设资本存量的价值以一个不变的比例δ下降,则资本积累方程可以改写成:

Kt+1=(1-δ)Kt+It  (2)

此方法被称作“永续”是因为所有的资本品都被看作现有资本存量的一部分,当然某一资本品的效率是随其使用年限的增加而递减的,但不会达到零。在(2)式中从第t期期初开始进行反复叠代可得到:

其中,i代表现期和投资期之间的距离,(3)式表明第t+1期初的资本存量是以前各期投资的加权,而权数是一个现期和投资期之间距离的递减方程。在实践中,一个过去投资流量的无穷数列是无法获得的,所以(3)式可以由下式所代替:

这里K1是基期期初的资本存量。

正如张军等(2004)所指出的,估算资本存量有四个关键:当年投资,的选取、投资品价格指数的构造、折旧额或折旧率的确定、基期资本存量的确定。本文沿用其分析思路,分别对上述四个方面进行处理。

三、估算思路

1.公共物质资本投资的范围界定及当年投资的选取

研究我国公共资本支出一般有三种口径(廖楚辉和刘鹏,2005):一是政府预算列示的范围和数量。

这种口径一般是将预算分为经常性预算和资本性预算,但没有包含政府转移性支出。由于政府转移性支出也可能包含资本性投资部分,因此这种预算编制是符合政府预算与实践保持一致的需要的,但不利于把握公共资本投入的实际状况。二是对现行预算中相关预算科目调整并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范围确定并测算的数量,这种方法充分考虑到国有企业改造和亏损补贴、地质勘探、支农生产、城市维护建设、简易建筑费及税式支出等方面。这种方法中的国债投资已经构成部分基建支出、挖潜改造等支出内容,所以不能将国债单独列项,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三是以宽口径估算的公共资本支出,即包括地方政府建设性债务和集资、摊派投资;政府委托银行投资及国有金融企业的坏账损失等。由于相关数据隐蔽且难以统计,这种方法只能用作宽口径的一种估算。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目前国内财政学界对公共投资范围的界定并没有统一的口径。赵志耘和吕冰洋(2005)用比较窄的口径界定公共投资的范围,包括财政教育支出财政基本建设支出和财政科学研发支出,分别把它们看作是人力资本投资、物质资本投资和科学研发投资。缪仕国和马军伟(2006)采用分行业的数据,认为公共资本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等部门的固定资产总额。于长革(2006)认为政府公共投资主要包括以下六类:a.燃料和能源支出,用于能源的探测、供给、开发和控制;b.农、林、渔、猎支出,主要包括土地管理、农产品价格支持以及病虫害防治等;c.采掘和矿产资源、制造业与建筑支出,用于矿产资源经营、产业升级和控制、工业研究开发等活动;d.交通与通讯支出,用于交通系统和通讯的建设与管理;e.住房及社区环境支出,用于住宅开发、城市规划、社会发展、供水、排污、垃圾处理和环境管理;f.其他经济事务和服务支出。李桢业和金银花(2006)把扣除了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及其他部分以外的固定资产投资看作是公共资本投资。而马栓友(2003)、张海星(2004)、郭庆旺和贾俊雪(2006)等的经验分析都采用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来代表公共投资。

由此可见,国内学界对公共投资范围的界定存在的很大的分歧。本文认为采用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来代表当年公共物质资本投资是比较合理的。所谓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即传统意义上的财政投资,是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由财政预算内提供资金来源的部分。按照中国统计年鉴(2005)的定义,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不同,可分为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而国家预算内资金分为财政拨款和财政安排的贷款两部分。包括中央财政的基本建设基金(分经营性基金和非经营性基金两部分)、专项支出(如煤代油专项等)、收回再贷、贴息资金,财政安排的挖潜改造和新产品试制支出、城建支出、商业部门简易建筑支出、不发达地区发展基金等资金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地方财政中由国家统筹安排的资金等。因此,出于后续经验分析建模的研究需要,为了更好地度量民间物质资本存量,本文采用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来代表当年公共物质资本投资。

另外,在对当年投资的选取上,Young(2000)、Wang和Yao(2001)以及张军等(2004)都采用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指标,应该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标能更好地反映当年的投资状况,但是统计年鉴上并没有按资金来源划分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数据。虽然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固定资产投资额两个指标存在一些差别,但从历史数据看,两者之间的实际差额较小,变化趋势相同。二者之间的绝对差额在2001年之前一直在49.7亿元(1987年)和775.4亿元(1998年)之间变动,2001年以后有所扩大,到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多出8126亿元。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图1中清晰的显示,从图中二者的关系可以看出,用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来表示永续盘存法中的当年投资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由于统计年鉴上按照资金来源与构成所划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序列是从1981年开始的,1978~1980年这三年的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只能靠某种方法估计得出。我们分别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和向量自回归法(VAR)①对1981~2004年的GDP关于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回归,得到的R2分别是0.8208和0.9995,其中由VAR模型得到的回归方程如下:

GDP=2.402609941*GDP(-1)-2.687486233*GDP(-2)

+2.580736332*GDP(-3)-2.535188607*GDP(-4)

+1.40471232*GDP(-5)+3.819140626*YSN(-1)

-13.86695633*YSN(-2)+8.748237381*YSN(-3)

-13.16531798*YSN(-4)+20.3769644*YSN(-5)

-1340.581874

其中,YSN代表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括号内是滞后阶数。上面的回归方程表明,1985年的GDP可以由1980~1984年各期的GDP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的线性组合来解释,拟合度高达0.9995。由此将1980~1985年的各期GDP以及1981~1984年的各期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代人上面的回归方程,就可以算出1980年的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额。以此类推,1979年和1978年的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额也可以分别推算出。当然,上面的回归方程从理论上说是非常粗糙的,但是出于对缺失数据进行估计的现实需要,该方程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图2给出了中国1978年以来以当年价表示的公共物质资本投资(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的情况,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的公共物质资本投资在1996年以前一直平稳的发展,从1998年开始,出于宏观调控的需要,中国的公共物质资本投资连年大幅度的提高。2003年有所波动,这也和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关。

2.投资品价格指数的构造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品及项目的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固定资产投资额是由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额、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完成额和其他费用投资完成额三部分组成的。编制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应首先分别编制上述三部分投资的价格指数,然后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求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指数。该指数可以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投资中涉及的各类投资品和取费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消除按现价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指标中的价格变动因素,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效益,为国家科学地制定、检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并

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为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科学的、可靠的依据。

在涉及中国资本存量的研究文献中,有关投资品价格指数的构造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由于统计年鉴上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序列是从1991年才开始的,因此针对1991年前的价格指数,不同的学者采取了不同的方法。Hu和Khan(1997)的研究使用了三种不同的指数:对于1952~1977年期间,他们采用Chow(1993)所估计的资本积累隐含平减指数;对于1978~1990年期间,他们采用全国建筑材料价格指数;对于1991~1994年,他们采用官方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Young(2000)构造的固定资产形成隐含指数是用GDP平减指数减去私人消费、政府消费、存货、净出口等的平减指数而得到的残差序列。Hsueh和Li(1997)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计算出了1992~1995年期间的隐含投资平减指数,Wang和Yao直接采用了这一指数。李治国和唐国兴(2003)以及张军和章元(2003)都是根据上海市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指数得出了各自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这里我们采用张军等(2004)的处理方法②,假设《中国GDP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提供的以不变价衡量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③以1985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指数为例:

其中,FCF代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HI代表投资隐含平减指数,由此就可以算出各年的以1978年为l和以上年为1的投资隐含平减指数。对于1978~1990年期间,我们采用(5)式和(6)式计算出来的投资隐含平减指数来表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对于1991~2004年期间,我们直接采用官方公布的数据,这样就可以得出完整的1978~2004年期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序列(见图3)。

3.折旧的处理

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

在对折旧的处理上,目前的大部分研究都是估计出一个合理的折旧率,然后对历年资本存量进行扣减。如Wang和Yao(2001)采用了5%的折旧率,Young(2000)假定了6%的折旧率,张军等(2004)在相对效率几何递减的假设下,计算得到各省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经济折旧率是9.6%。

应该说这些折旧率的假设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并不适用于公共资本存量的折旧处理。Kamps(2004)通过对美国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私人非住宅资本、私人住宅资本、政府资本的隐含磨损率④(Implicit Scrapping Rate)各不相同,私人非住宅资本的隐含磨损率最高,而私人住宅资本的隐含磨损率最低。在1960~2000年期间,美国的私人住宅资本的隐含磨损率保持大体不变,政府资本的隐含磨损率有上升的趋势,而私人非住宅投资的隐含磨损率从1960年的4.5%2z升到了2000年的9.5%。这些现象在OECD其他成员国也能观察到,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

有鉴于此,本文采用一个递增的折旧率来对公共资本进行扣减,假设在1978~2004年期间,公共资本的折旧率从2.5%递增到4%,该折旧率序列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8)式比(4)式更加接近现实,这可以从两方面看出:首先,(8)式符合递增折旧率的假设;其次,(8)式假设新投资在年中投入使用而(4)式假设新投资在年末投入使用。显然,新投资应该覆盖一整年,而不仅仅是在年末。

4.基年资本存量的确定

(8)式给出了本文估算公共资本存量的基本方程,现在剩下的最后一步就是确定基年的资本存量,由于本文的基年定为1978年,那么现在的工作就是如何确定1978年的公共物质资本存量。

本文采用“稳态估算法”(steady-state Approach)来确定1978年的公共物质资本存量,该方法被广泛的应用,如Hall和Jones(1999)、Kamps(2004)等。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可写成:

由于资本存量的增长率事先是不知道的,所以这里需要增加一个假设条件,即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假设下,在稳态中投资和资本是按照相同的比率增长,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公共物质资本投资的增长率来近似地表示公共物质资本存量的增长率。通过计算,得出中国的公共物质资本投资的平均增长率是2.83%⑤,公共物质资本存量的平均折旧率为3.25%。这样就可以算出中国基于1978年价格的1978年公共物质资本存量是4008.2亿元。

四、估算结果及分析

篇5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2

固定资产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要素,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能力。近年来,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投资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使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就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投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相关建议。

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现状

(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对象和范围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对象是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的数量,即以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的经济现象为统计对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通过对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数量方面的统计,反映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的结构和比例关系及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数量的研究,揭示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发展规律。

(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的发展过程

我国现行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是从计划经济时代基本建设统计演变而来的。至上世纪80年代初增加了城乡私人建房统计;到90年代初将农村集体和房地产开发纳入投资统计范围。由此,基本形成了共涵盖到五大块的统计,分别是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农村固定资产(总投资在50万元及以上)和农村私人建房;2011年国家投资统计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提高统计起点,项目统计对象由计划总投资由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

(三)现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的基本特点

现行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坚持按照项目统计的全面报表制度。这种统计方式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按项目统计。凡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作为投资统计起报对象。二是按形象进度统计。现行投资统计制度规定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投资额是以形象进度作为计算依据。三是逐级审核上报。现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要求投资统计数据上报要建立逐级审核上报制度。四是下算一级评估。目前,我国对一个地区投资额和增速的认定是由上一级统计部门通过关联指标(如建筑业营业税)是否支撑合理来综合评估认定的。

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存在的困难

总结近几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的实施情况,主要是存在以下“五难”。

(一)项目统计入库难

现行新开工项目入库需提供数种证明材料,但这些证明材料收集相当困难。一是入库材料提供难。 统计部门无法约束各部门和项目单位开工、施工等,因此无法主动使其提供新开工项目所需资料,从而无法纳入统计。二是入库材料整理难。随着融资体制改革,各地出现了很多BT、BOT项目,这些项目大多数是一边进行工程建设,一边办理相关手续,以至于项目已经开工而无法入库的情况发生,甚至于项目已经完工,而相关手续仍还未审批下来。

(二)项目信息收集难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不固定性,专业人员只能通过“一找”、“二要”、“三问”的方法做好投资统计,导致统计工作非常被动。一是项目的时段性。固定资产投资主体不具有连贯性,不同时期投资单位有所不同,如此就导致稍有疏漏,就不能及时收集报表。二是项目审批简放。多年来项目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发改部门下达的投资批复文件和住建部门的施工许可证。从近年的情况看,发改部门进行投资管理改革对项目分别实行审核、核准和备案管理,特别是随着项目审批制度的改革,很多审批项目都已取消,因而只从发改部门的批复文件中掌握的项目还远远不够。三是投资主体多元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基层有的项目不经过发改部门批复的项目越来越多,一些中小企业的投资不需要到有关部门审批备案,这样的项目信息很难收集上报。

(三)统计力量保证难

近年来建设项目大量增加,使基层统计部门工作量成倍增长,基层统计力量相对薄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层统计人员身兼数职。基层统计力量较为薄弱,由于企业财务人员兼任,且缺乏专业的统计知识,统计力量很难保证。二是统计人员队伍不稳定。基层统计工作人员调动频繁,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工作断层现象时有发生。

(四)项目投资核定难

一是时间紧。现行会计制度通常都是在自然月月底进行结算,大部分企业统计员都是兼职且任务较多,所以统计员往往为了满足统计报表的需要只能提前进行粗略结算或预计,这样就可能导致企业的实际数据与上报的统计数据有出入。二是收集渠道广。由于基础数据取得涉及多个部门,不能保证有条件到项目现场察看形象进度,也不能确保财务、工程、销售等部门向统计人员提供全面正确的数据和信息。三是理解易偏差。目前的投资报表指标设置滞后,有的指标容易产生岐义,有的长期用不着等。大多数企业统计人员由于兼任、责任心等影响,对于指标理解易出现偏差。

(五)数据评估认定难

近几年由于把固定资产投资指标纳入考核,导致该指标被人为干扰。现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评估投资总量和增速不是以上报数为准,而是根据部门关联性数据评估认定。一是指标收集的滞后性。本月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的上报时间为下个月的上旬,而关联性指标的上报时间为中旬,这样导致评估很有可能存在偏差。二是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实际上部门的关联数据统计并不一定像投资专业统计一样,有一套相对完善、缜密的统计制度和体系,一旦因评估部门指标来源出现偏差,或受到了人为的干扰,也将影响投资数据评估的准确性。

三、问题存在的原因

投资统计工作中出现上述现象,有的是统计工作的共性造成的,也有的是投资专业统计的特殊性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制度保障机制缺失

现行投资统计报表依据《统计法》第七条规定,但是在统计过程中,基层企业单位人员配合程度低,不能积极主动上报报表,影响到投资数据质量的提高。这实际上很大程度是由于我们在投资管理的源头上缺乏了相应的约束机制。如果在项目核批源头就明确统计报送机制及项目审批制约机制,那么跟踪统计和报表报送等工作也就更加顺畅。由此可见,制度保障的缺失已成为制约投资统计健康发展瓶颈之一。

(二)指标计算可操作性不强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来源有限,数据统计缺乏科学合理的计量依据。它的指标来源于设计预算、会计核算、业务技术核算等,按工程形象进度进行填报,需要投资者和建设者共同完成,且有的项目往年形象进度和当月形象进度不好分开,操作起来很难把握。

(三)按单位统计缺乏准确性

一是有些中途停建项目,如果以后不再继续建设,入不了固定资产账,一直处于在建工程,这一部分投资可能被漏统。二是有一些不入固定资产账的项目,如果一味从账上统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情况,则有可能漏统。三是一些私营企业的有关账目很不健全,从这些账中很难反映出实际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所以很难查出真实数据。

四、改进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建议

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固定资产投资制度,使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使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既能准确反映客观实际,及时地满足各级党委政府宏观管理决策需要,又能适应多层次、多方面微观统计信息的需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抓大放小、联网直报

1.全面报表与抽样调查相结合。投资统计可采取“抓大放小,从轻就简”的原则。继续推行按项目进行统计,提高项目规模的起报点,规模以上企业采用全面报表进行统计,规模以下采用抽样调查统计。由于5000万元以上项目个数少,投资比重大,且易于掌握,便于统计。对于5000万元以下项目或零星投资虽然个数多,但投资额所占比重小,且不便掌握,宜实行抽样调查统计。为了保证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连续性,建议总资产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投资实行全面调查。总资产在5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实行抽样调查。

2.推行“限上项目”网上直报制度,提高工作效率。网上报送方式是大势所趋,需要完善统计制度、建立良好基层企业基础统计工作,程序操作更加人性化,网上催报、网上申报等功能为数据高质量、及时、准确的报出提供了可能。

(二)科学设置、精简高效,增强报表的操作性

1.完善统计体系,实现“减负、可行”。建议本着可操作性高、符合实际需要为出发点,进一步简化投资指标。删除一些不必要的指标。避免基层统计员填报时感觉填表难度大,避免数据取自企业不同部门相互推诿,影响报表的正常报送。

2.明确指标口径范围,便于基层获取数据。建议按照一个项目运作的全过程,明确哪个环节涉及哪些指标,应从企业的哪种资料取得数据,如何进行整理原始数据填写相关统计指标,让基层统计人员一目了然,把住数据源头关。

(三)源头布置、行业管理,增强政府的主导性

篇6

一、第三产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第三产业运行平稳,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2008年,全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8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6个百分点,其增速在全国排名由上年的第7位提升到2008年的第2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3.3%。从内部结构来看: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40.5亿元,增长22.8%;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548.42亿元,增长14.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35.55亿元,增长8.7%: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66.85亿元,增长12.9%;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67.58亿元,增长4.7%。消费品市场比较活跃,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63.33亿元,比上年增长24.1%,高于上年4.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其增速在全国排第5位。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达464.99亿元,增长26.1%;零售业达1384.14亿元。增长22.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达462.16亿元,增长27.7%。分城乡看,城市的零售额1626.92亿元,比上年增长25%;县及县以下零售额736.41亿元,比上年增长22.3%。2008年,房地产业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达736.0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3.2%,比上年上升1.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47%,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9.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2141.01万平方米。增长2.6%:商品房销售额527.98亿元。增长12.9%。2008年,我区旅游业开发了多种形式旅游项目,使我区旅游收入再创新高。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468.85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154.93万人次,创汇收入57718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和5.9%;国内旅游人数达3198.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22.4%。2008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6341.03亿元,比年初增加1387.12亿元,增长2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211.66亿元,增长26.4%。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4527.86亿元,比年初增加878.7亿元,增长23.3%,高于上年增速5.7个百分点。

(二)第三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2008年,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第三产业的投资达2428.05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3.4%。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543.68亿元。增长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413.75亿元,增长20.7%:教育投资68.92亿元,增长20.8%;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完成投资35,39亿元。增长35.9%。

(三)第三产业对就业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2008年前三季度,全区第三产业城镇单位新增就业人员14.1万人,占全部新增就业人员总数的66.3%,比上年增长2.5%。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除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较多外。一、二产业增速均有所减缓,增减情况分别为-2.3%、0.31%、2.53%。由此可见,第三产业还是吸纳我区就业的主要行业。

(四)第三产业的区域发展特色逐步显现

近年来,各盟市中第三产业的区域发展特色正逐步显现。其中,到2008年底,以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为主的呼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其GDP的比重达到56.2%。居各盟市之首。以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为主的包头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其GDP的比重达到40%。以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为主的鄂尔多斯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其GDP的比重达到38.3%。以特色旅游、边贸为主的呼伦贝尔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其GDP的比重达到40.8%。上述4个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已占到全区第三产业的70%。从2008年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看,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增长最快,均达到25.8%,其次乌海市、通辽市、包头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5个盟市第三产业增速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二、第三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总体上看,当前我区第三产业保持了较好发展的势头。但在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引起高度关注。

(一)金融危机正影响着第三产业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正在影响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已对我区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是经济增速趋缓,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从劳动力市场监测情况看,企业用人需求有所下降,一些地区新增就业人员增速减缓。二是部分行业企业限产、减产、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导致就业存量减少。三是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对就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四是部分外贸出口型企业由于对外依存度高,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的减速将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对我区就业形势的波及和影响还将会逐渐放大。受此影响,我区金融形势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存款增长较快,贷款增幅回落较大,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2008。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6341.03亿元,增长28%,增幅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4527.86亿元,增长23.3%,增幅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中小企业贷款比上年增长5.7%,增速比上年回落16.5个百分点,占全部新增贷款的15.9%,比上年降低8.4个百分点。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

(二)消费需求偏低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消费对第三产业的拉动程度要高于投资对第三产业的拉动程度。但近几年,我区消费率呈现逐年下降局面,而投资率却不断提高,可见经济的投资主导型增长比较明显。2007年,我区的消费率为43.2%,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而且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也是最低的。目前内蒙古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多,相当于北

京的79%、广东的88%、浙江的93%、上海的87%。当前,受经济下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以及消费信贷品种单一等因素的影响,我区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缓慢,个人消费贷款占比偏低。2008年。全区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56.86亿元,仅占全部贷款的5.7%,低于全国同期6.6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汽车贷款占个人消费贷款的比重分别为80.5%和7.5%:农牧民个人消费贷款余额7.17亿元,仅占全区个人消费贷款的2.8%。

(三)第三产业整体发展还相对滞后

2008年,我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3.3%,比2007年降低2.4个百分点,这也是自2004年开始连续5年比重降低,已累计降低8.6个百分点。与全国对比,2008年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1%,连续5年此比重维持在40%的水平,基本保持稳定。虽然纵向对比我们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横向比较,我区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较大。2008年。在31个省区市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内蒙古排在第27位。不仅远远低于沿海地区,而且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除略高于陕西外,仅居第1l位。第三产业整体发展还相对滞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内蒙古城镇化水平不高,是制约第三产业发展所需的集聚效应,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第三产业发展主要依赖于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传统产业的局面仍没有根本改变。全国一些大型批发零售商业企业有的尚未引进或刚刚登陆我区,这说明我区的商品市场还不够发达。科技、教育、文化、房地产、金融、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仍难以起到支撑作用。传统行业的兴旺并不是第三产业发达的标志,而信息咨询、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行业的发展水映了第三产业的水平和档次。而我区这些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本要素、提升技术水平等却形成了不同程度的障碍。目前我区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和房地产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以上。特别是农牧区金融服务发展相对滞后。2008年,全区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292.37亿元,占全部农业贷款的93.16%,其他涉农金融机构对“三农”的投入有限,县域金融服务功能弱化,资金外流问题尚未得到根本缓解,

(五)对第三产业投入力度不足

2008年,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5596.44亿元。分行业来看,对工业的投资达2881.76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1.5%而对第三产业的投资为2428.05亿元,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3.4%,比上年降低2.3个百分点。其中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投入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7%,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投入仅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O,6%。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投入仅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9%,上述几大行业投资比重均比上年有所降低。由此可见,2008年我区对第三产业的投入不足,特别是对第三产业中的新兴行业的投入较少。

(六)建筑业、房地产业企业规模小,缺乏竞争优势

从近几年建筑业发展情况来看,全国各地区的建筑业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明显加大。截至2007年底,内蒙古总承包建筑业企业572个。居全国第22位;从业人员35.47万人,居全国第23位;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100405元,人,居全国的第29位。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内蒙古仅为144家,居全国第27位:从业人员3.06万人,居全国第25位: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85153元/人,居全国第29位。在从房地产企业看,2007年。内蒙古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1415户,居全国第20位,按用途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00.9亿元,居全国第19位;房地产开发企业资产总计797.18亿元,居全国第25位。资产总计仅相当于北京的5.2%、上海的5.1%、江苏的8.6%、浙江的8.6%。内蒙古建筑业企业因小企业居多、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偏少,缺乏竞争优势,以建筑劳务输出为主要手段,在开放的市场上承揽标志性产品的难度较大,更难以跨省区参与竞标。市场份额逐渐缩小。因此,发展势头远远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近几年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投向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以及重点工业的技术改造。2008年,我区煤炭、电力、交通运输业投资三项合计占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5.3%,投资额较大的电力、铁路、重点高速公路和高档次的住宅楼项目大部分由区外企业承建,建筑业增加值中相当一部分的份额由区外企业拿走,而我区企业在区外完成的产值不足10%。同期江苏省、浙江省所占比重分别达到34%和34.6%,明显高于我区。以房屋工程为主的企业资质面较窄的矛盾比较突出,招标承揽较大建设项目工作量的空间非常有限。

三、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十一五”时期,我区第三产业发展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同时也存在制约发展的不少矛盾和困难,可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发展服务业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服务业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中的重要作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为此,我们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集中力量,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一是发展大物流。以自治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围绕自治区主导产业,重点在中心城市、工业园区、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和口岸。整合物流资源,引进和培育物流企业。建设现代物流园区、配送中心,鼓励生产企业物流外包,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建设一批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项目,引进中远集团、敦豪物流、北京通和国际投资、神华物流等国际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培育巴运、呼运、安快、中吴等一批区内物流企业。二是加快发展金融业。大力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加快组建内蒙古发展银行。支持包商银行在各盟市设立分支机构。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担保资金规模,支持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发展。大力培育创业投资企业。搭建创业投资服务平台。三是加快发展旅游业。立足自治区自然生态、地质遗产、民族历史等旅游资源,支持中小企业把文化创意产业与产业创意文化有机融合进去,打造综合旅游品牌,丰富旅游内涵,拓展旅游空间,增加旅游消费,从而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四是加快发展新型流通业态。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购物中心、物流配送、专业店、连锁店

等流通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和规模化经营,运用政府引导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综合超市等新型流通业态,同时结合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支持连锁企业进入农村牧区市场。五是加快发展城镇居民服务、农村牧区服务和商务中介服务业。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牧区生产综合技术服务、生产生活资料连锁经营、农畜产品收购等双向流通服务领域: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为中小企业提供设计、咨询、会展、广告等公共商务服务领域。

(二)抓好政策落实,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鼓励扶持发展服务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我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60条政策,重点推进落实服务业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基本同价政策以及市场准入、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二是积极推进能够市场化经营的部分社会事业领域和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市场化、社会化改革,落实公平市场准入、鼓励非公有资本投入等政策。积极引进区外现代服务企业,承接国际、国内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等服务外包,加快提升自治区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

(三)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努力稳定就业局面

近几年来,我区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其他发达省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增加居民收入的最好途径就是增加就业机会,我们要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较多的积极作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拓展居民就业渠道。要进一步完善并坚决贯彻落实好就业、再就业政策等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各级政府在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方面的作用,切实提供优质就业服务,让更多的下岗及失业人员充分就业。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整个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就业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积极应对经济危机带给我们的压力,使国民经济尽快走上正常轨道。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稳定现有就业岗位。确定重点地区和行业,建立企业停产、破产、裁员、失业情况报警制度,对企业经营状况和岗位流动情况实施动态监测,随时分析情况变化,对可能出现较大规模岗位流失的行业和企业作好预案,提前采取应对措施。以稳定现有就业岗位。二是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扩大就业。政府在制定拉动内需投资和确定重大投资项目时,要把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内容统筹考虑。要结合各地的特点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更多吸纳就业人员。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作好就业服务,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三是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政策,积极应对目前就业难状况。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和生活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就业服务指导机构要尽可能将全面收集、整理的就业信息及时提供给学生,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和引导他们合理定位。四是认真作好对返乡农牧民工就业服务工作。要依托各地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深入乡村牧区调查农牧民工的返乡情况,对有就业需求和愿望的农牧民工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劳动部门要充分发挥职业介绍职能,为返乡农牧民工提供实效性的就业服务。

(四)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全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我区第三产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投入不足是我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因素。合理加大第三产业投资力度,符合全区整体经济发展战略要求。一是要加快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用足国家信贷政策,用经济手段确保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市场准入条件、有竞争力、经济效益看好的服务业项目建设资金需求。二是要依靠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战略的实施这一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引进大企业,加快自治区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和重点行业的建设,使其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三是在积极引进技术和项目的同时还要积极引进服务型人才。要努力改善我区发展的软、硬条件,依靠资源和环境从国内外市场上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

(五)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区第三产业经济组成部分中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主体。所以,应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努力创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创办第三产业。我区第三产业企业较多。但有竞争力的企业却很少,知名品牌的企业就更少了。我们要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给予资金、技术和政策上的支持,使其打造自己的品牌来带动全区经济发展。

(六)强化发展载体

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第三产业发展的载体,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实践证明,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与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呈正相关关系,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和产值比重与城市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因此,要继续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加快全区小城镇建设。通过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功能的完善,通过人口的集聚和产业的集聚,形成服务业的规模需求,吸引和聚集强大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促进第三产业的全面提升。

篇7

关键词:项目;投资;估算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投资估算的定义

投资估算是指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料和一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包括工程造价和流动资金)进行的估计。投资估算总额是指从筹建、施工直至建成投产的合部建设费用,其包括的内容应视项目的性质和范围而定。

二、投资估算的作用

1.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是多方案比选,优化设计,合理确定项目投资的基础。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之一,并对项目的规划,规模起参考作用,从经济上判断项目是否应列入投资计划。

2.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正确评价建设项目投资合理性,分析投资效益,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基础。当可行性研究报告被批准之后,其投资估算额就作为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不得随意突破。

3.项目投资估算对工程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它为设计提供了经济依据和投资限额,设计概算不得突破批准的投资估算额。投资估算一经确定,即成为限额设计的依据,用以对各设计专业实行投资切块分配,作为控制和指导设计的尺度或标准。

4.项目投资估算是进行工程设计招标,优选设计方案的依据。

5.项目投资估算可作为项目资金筹措及制订建设贷款计划的依据,建设单位可根据批准的投资估算额进行资金筹措向银行申请贷款。

三、投资估算原则

投资估算是拟建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估算质量如何,将决定着项目能否纳入投资建设计划。因此,在编制投资估算时应符合下列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2.从实际出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不能弄虚作假。

3.合理利用资源,效益最高的原则,市场经济环境中,利用有限经费,有限的资源,尽可能满足需要。

4.尽量做到快,准的原则。

一般投资估算误差都比较大。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加强研究,积累的资料,尽量做到又快,又准拿出项目的投资估算。

5.适应高科技发展的原则。

从编制投资估算角度出发,在资料收集,信息储存,处理,使用以及编制方法选择和编制过程应逐步实现计算机化,网络化。

四、投资估算方法

在建设项目总投资的构成中,通常把其中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工器具构置费用、其他费用以及预备费中的基本预备费部分,合称为静态投资部分(有些书中也称其为概算投资,而将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以及预备费中的涨价预备费部分,合称为动态投资部分。下面分别讲述各类投资的估算方法。

1.静态投资部分估算

静态投资部分估算是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基础,应全面进行分析,既要避免少算漏项,又要防止高估冒算。由于不同的研究阶段所具有的条件和掌握的资料不同,估算的方法和准确程度也不相同。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生产能力指数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已建成的、性质类似的工程或装置的实际投资额和生产能力之比,按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推算出拟建项目的投资。一般说来,生产能力增加一倍,投资不会也增加一倍,往往是小于l的倍数。根据行业的不同,可以找到这种指数关系。

按设备费用的推算法这种方法是以拟建项目或装置的设备购置费为基数,根据已建成的同类项目或装置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及其他费用占设备购置费的百分比推算出整个工程的投资费用。

造价指标估算法对于建筑工程,可以按每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的造价指标来估算投资。也可以再细分每平方米的土建工程、水电工程、暖气通风和室内装饰工程的造价,汇总出建筑工程的造价,另外再估算其他费用及预备费,即可求得投资额。

采用这种方法时,一方面要注意,若套用的指标与具体工程之间的标准或条件有差异时应加以必要的局部换算或调整;另一方面要注意,使用的指标单位应密切结合每个单位工程的特点,能正确地反映出其设计参数,切勿盲目地、单纯地套用一种单位指标。

2.动态投资部分的估算

动态投资部分主要包括建设期价格变动可能增加的投资额、建设期利息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三部分内容,如果是涉外项目,还应该计算汇率的影响。动态投资不得作为各种取费的基数。

价格变动可能增加的投资额对于价格变动可能增加的投资额,即价差预备费的估算,可按国家或部门(行业)的具体规定执行。

建设期利息对建设期利息进行估算时,应按借款条件的不同分别计算,对国内外借款,无论实际按年、季、月计息,均可简化为按年计息,即将名义年利率按计息时间折算成有效年利率。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开征目的在于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控制投资规模,引导投资方向,调整投资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对投资方向调节税进行估算时,计税基数是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数。按不同的单位工程投资额乘以相应的税率,求出建设期内每年应交纳的投资方向调节税。房地产项目的投资方向调节税,详见本章第二节。

3.流动资金的估算

这里指的流动资金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为保证正常生产所必须的周转资金。流动资金的估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扩大指标估算法一般可参照同类生产企业流动资金占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以及单位产量占用流动资金的比率来确定。譬如:百货、零售商店、流动资金可按年销售收入的10%。15%估算:机械制造项目可按年经营成本的15%。20%考虑:钢铁联合企业可按固定资产投资的8%。10%估算等。

篇8

关键词:新常态视域;施工企业;管理创新;方法

一、引言

在经历国内建筑市场15年来的蓬勃发展后,建筑业也进入到一个由高速发展向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面对国内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降速提质”、“三去一降一补”大背景下,建筑业总体市场需求减少,市场萎缩逐步显现,施工企业承揽项目明显减少,经营压力不断增大,要适应新常态下的市场竞争,并取得较为理想的发展效果,施工企业必须更加鲜明地突出管理特色,加强内部管理创新,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稳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能实现新发展。

二、新常态视域下建筑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1)增长速度发生转变。进入“十二五”后,建筑业增长率在逐年下降,而且高于经济增长率的幅度已持续收窄,建筑业已告别20%以上高增长,保持中速增长;2016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与上年同期相比,仅增长7.0%,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7.5%,同时建筑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不断下降,仅占5.84%;总体来看,行业发展步入下行通道,建筑业总产值增速放缓,建筑业增加值增加缓慢,这是所有建筑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的行业拐点。

(2)投资结构和方向出现变化。建筑业虽然面临巨大挑战,但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以农林牧渔业和服务业为代表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明显高于工业和制造业,从2016年上半年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回落,降至9%,而水利、生态环保等领域投资增速均在30%。“一带一路”等三大战略和“十三五”规划的城市基础设施、绿色环保项目、重大水利工程、海绵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及棚户区改造等领域将大规模投资,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热点。

(3)行业政策环境更加完善。建筑业的发展,与宏观政策的走势密切相关。2014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与建筑行业相关的政策,住建部的《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简政放权,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全国建筑市场体系;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模式,加快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2015年资质新标准的实施,2016年开启的“营改增”改革,以及PPP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对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助推建筑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良好政策引领。

三、新常态视域下施工企业管理创新有效办法

结合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新特点,施工企业要想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注重内功的修炼,加强自身管理的创新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1)创新经营方式。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在发挥传统核心业务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业务结构,基于工程施工领域进行横向、纵向拓展,实现相关专业化或适度多元化,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态势;围绕市场需求和新常态下固定资产投资方向,积极探索新的合作领域和业务发展模式,加大对PPP模式的研究力度,实践PPP项目有效落地的方案和路径,从而提升企业获利能力。

(2)创新财务管理。以营改增为契机,积极应对挑战,有效解决在建工程新老税过渡、劳务用工方调整等现实难题,降低企业税负和涉税风险,确保税政红利的实现;以降本增效为主线,加强企业财务管控,增强内生动力,控制成本,节约资源,提升企业经营效益;推进全面预算的过程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以预算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机制,有效配置企业资源,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3)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施工企业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各个层面加大吸收、培育及储备人力资源的力度,满足企业适应新常态发展的人力需要。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培训的方式方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人才队伍素质的快速提升;探索劳务管理新模式,选择、塑造优秀的劳务队伍;完善激励约束制度,倡导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管理环境,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4)创新风险管控。新常态下,施工企业要加强风险意识,依据市场环境变化和内部管理实际,针对企业面临各方面诸多风险,进一步加强内控体系建设,推行法律风险管控措施,把风险管理与各项经营业务特别是关键业务环节结合,提升风险管控体系的覆盖面及有效性,强化风险管控的过程管理,构建与业务信息系统无缝对接的风险管理系统,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5)创新技术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信息化平台,推动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融合;学习并把握“互联网+”以及BIM技术等热点信息技术,占领行业技术制高点;进一步健全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从上到下构建企业标准化落实体系,以标准化推动体系和流程再造,提高管理效率,塑造企业内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常态视域下,创新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必须结合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及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分析,保障管理创新的价值。

作者:陈江红 单位:北京城建十六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篇9

A股市场在经历3季度的惨烈下跌之后,仍无明显好转迹象,市场在此一时刻趋势选择尤为困难。我们在9月报中曾明确指出,在估值底部出现以后,市场关注的焦点正在发生转移:一方面,对于经济短周期的观察将决定市场趋势的转变;另一方面,政策走势仍是重要的相关因素,但短期发生方向性变化的可能较小。这就决定了市场将在漫漫长夜中继续等待转变契机的出现。

从时间纬度来看,重要的时间窗口已经出现:我们对于经济短周期底部的判断将得到市场检验。根据我们的判断,短周期在6-7月环比底部出现后,将在未来3个月左右后出现同比的底部,10月将是我们观察这一变化的重要时间窗口。从分项指标来看,投资环比下降趋势已有所改善,消费环比滞后工业增加值环比2-5个月,四季度见底回暖的趋势明显,短期信贷数据也支持短周期见底,因此,各项指标能否如期出现同样变化,也是我们判断短周期向上的重要参考变量。

此外,在中国短周期见底后,其回升弹性也将受到美国经济的影响,因此对于美国当前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也是必要的。目前美国工业产出环比增速已经回升,同比增速即将见底,但建筑业周期启动仍在孕育之中。资本支出周期仍未有明显变化,但从产能利用率的角度看,资本支出周期的启动或已不远。

从政策纬度来看,10月同样是货币政策的窗口时期。现在是管理者选择经济的长期均衡还是短期稳定的艰难时刻,是选择长痛还是短痛的问题。由于缴纳准备金已经相当于提高2-3次提准,因此政策选择上,央行将通过更密集和细致的公开市场操作平滑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可能波动,政策将在维持中等待数据的变化。对于房地产政策而言,我们认为年内不会放松,其负面影响将会显现。

经济短周期底部的再观察

从工业增加值环比看,6月份已出现转变。8、9月份的PMI环比也出现回升,虽然回升程度不高。因此可以判断,6-7月份就是环比的底部。但从同比来看,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低于7月份的14%,所以同比底部尚未到来。如果按照环比领先产出缺口3-4个月看,产出缺口将在9-10开始触底回升。同时根据短周期调整的时间长度推断,9-10月份也应该是经济同比底部。

从新增贷款结构中,我们也看到积极的变化:企业贷款中,8月新增短期贷款1588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1011亿元,与上月相比分别环比增加20.9%及持平。短期贷款回升是较为显著的,这与我们观测到的原材料库存以及工业生产环比回暖相一致。

在去杠杆化和重建资产负债表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相对谨慎,投资与消费难以获得充分的资金支持。美国商业银行系统不断降低风险资产在资产组合中的比重,其现金在全部资产中的占比从历史平均的3.2%上升到10%左右。

中国经济内生动力

从历史的经验看,在东亚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开始转向以累积外汇储备作为风险防范的增长趋势,出口以及相关的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开始进入起飞阶段,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不断高企,从金融危机之前的年均增长15%左右一跃提高至20%以上。

从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和经济波动周期的相关性看,二者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性,这也是与中国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是吻合的。在重要的经济波动时刻,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一般率先做出了反映。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依然存在,而且固定资产投资的领先步伐更加明显。这也代表了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复苏实际上是一个以政府主导的公共投资兴起相关。

我们认为,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投资仍然是中国未来较长时间内的经济增长动力。和以前不一样的地方是,由于受到人口、资源、技术以及内外经济均衡等方面的约束,中国的投资增长速度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快,同时投资的结构将发生较为明显的转变。

篇10

关键词:建筑行业;发展成就; 面临问题 ; 未来发展趋势

Abstract: As a pillar industry of national economy under construction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lways played a huge role. In this paper, two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China's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future trends are described.Key words: constru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the problems faced; future trends

中图分类号:TU-09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一直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建筑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潮流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使命。在当今的发展大环境中,我国建筑行业一方面要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方面要紧跟市场发展步伐,加快改革,增强活力,迎接新机遇。本文就当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状况与未来发展前景进行简要分析。

一、我国建筑行业当前发展状况分析

1、发展成就

(1)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强。

从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分行业统计数据中可知,建筑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332亿元,增长速度为48.6%,成为了各行业增长速度之最。同时,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12月底,建筑业企业平均从业人员累计已经达到4624.27万人,为我国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极大地带动了其他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由此可见,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依旧稳固,并不断加强。

(2)建筑行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产值较快增长。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其总体上一直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工程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的建筑行业产业规模不断创历史新高,最为突出的是2010年,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取得了建筑业总产值95206亿元的成绩,实现了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6451亿元的目标。在 “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达到年平均增长20.6%的速率,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和全国工程监理企业方面,其营业收入增长率均超过了“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国建筑行业生产规模持续平稳扩大,生产产值保持较快增长水平,这也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进行与目标完成铺平了道路。

(3)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建筑行业中集体、民营建筑经济地位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每年国内生产总值均呈上升趋势,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不断上升,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集体建筑经济和民营建筑经济的崛起。集体、民营建筑经济,包括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而形成的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由公有控股的股份制经济以及广大职工投资人入股的股份合作经济形式,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制度下的集体经济不同,它是一种民有民营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相适应的。实践证明,集体建筑经济在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建筑总产值以及吸纳劳动力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

(4)建筑行业内技术不断创新与进步。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步伐保持平衡高速进步,也更加注重科技与创新的作用。多家大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在其内部建立了科研中心,加大了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的研究和技术攻关力度,对科技创新的资金、人才、管理系统建设投入了更大精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建筑行业完成了一系列设计理念超前、施工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重大工程项目,在超高层大跨度房屋建筑、大跨径长距离桥梁建造、高铁施工、电力输电等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实现了国民住宅建筑面积百亿平方米的目标,为改善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做出了巨大贡献。

(5)建筑行业海外市场保持平稳。

我国建筑行业立足于国内市场,不断扩大的固定资产投资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我国建筑行业也在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并不断取得新进展。2010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922亿美元,同比增长18.65%,年度新签订合同额1344亿美元,同比增长6.49%;且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平均增长率均在30%以上。目前,我国建筑业仍在积极寻求路径,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其中不少大型建筑企业贡献突出。

2、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行业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在未来发展中逐步解决。

(1)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高级专业人才较为匮乏。

虽然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好转,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其行业发展仍然受制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极易受到影响。建筑行业总体发展较为粗放,在工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方面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业内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数量少,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及大专以下学历者占大多数,大专以上学历仅占3%。

(2)技术资金投入不足,制度保障有待加强。

我国建筑行业内,不少企业对于技术资金投入太少,资金分配不合理。我国建筑企业用于科学技术研发的资金仅占销售额的0.3-0.5%,与发达国家5-9%的比例相比,我国明显落后;且行业专利意识较为薄弱,专用技术申报数量较少,缺乏创新意识。另外,我国在制度上尚未形成完善合理的创新体制。国家每年专利授权6万余件,但最终形成生产能力的仅1万多件,大部分专利技术均因制度保障问题被闲置下来。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加之企业缺乏技术人才,也导致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在政府监管方面、市场规范、质量安全、工程造价制度以及行业道德自律体制规范上均需进一步健全完善。

(3)与国外建筑企业相比差距较大,行业风险因素仍然存在。

与国外建筑企业相比,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国际大环境下,竞争力较弱,不论是从总体还是个体上,不论是技术、人才还是管理上,我国都有亟待提高的地方。特别是我国的建筑行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利润率不足。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与挑战,主要体现在:国内国外经济波动的,供需矛盾仍然存在,政策上限制较多,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相关法律风险,世界原材料供应的不确定性等。

二、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各行各业的中心话题已离不开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这也赋予了建筑行业新的时代要求。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建筑行业应该顺应时代的浪潮,实现自身经济、科学、绿色、长远发展。

1、发展绿色节能建筑。

在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能源消耗、环境破坏的现实情况下,人们对建筑的高效、绿色、节能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绿色建筑,宗旨是使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更加舒适、安全、优雅,因此,建筑行业应有效开发综合用能、多能转换、自然空调、生态平衡、立体绿化等技术手段,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同时,据资料显示,建筑业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含量占人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0%―50%,而其中1/3源自住宅上,因此,建筑行业要积极寻求新能源,在新材料、新技术上加大研发力度,努力降低能耗,节能减排,提高建设效率。

2、发展智能化建筑。

建筑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人类需求,为人类服务,因此,充分结合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新型科技的智能建筑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智能建筑是适应高质量、高品位、生态化、可持续发展趋势的重要产物,主要体现在电气系统的智能化方面,需要在土建系统、装修系统以及电气系统的全面综合上配以信息化大楼操控系统,以期达到智能化的目的。

3、发展大型化、多元化、集群型建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地矛盾的持续增加,人们对建筑物的大型化、多元化、集群性有了更高要求,传统意义上的建筑体系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建筑行业有必要在大型化趋势下,建造更多集生、工作、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建筑群,就如一座小城市一样,将建筑形式、风格和艺术性的多元化体现在其中。

4、充分利用建筑物空间,发展建筑物上层空间、地下空间和海洋空间。

陆地面积的有限性对建筑行业向其他空间的开发提出了要求,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形势下,要满足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活生产需求,就必须向新的空间领域发展。因此我国建筑行业应该大力开发建筑物上层空间、地下空间甚至海洋空间,从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中学习经验,不断朝着未来的发展趋势迈进。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多年的努力发展中已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建筑业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定位好方向,加强自身竞争力,抓住机遇,不断深化发展,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 刘文 我国建筑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01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