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5-17 11:3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博客 管理 服务 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8-0049-02
2009年9月召开的网络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会议讲话中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主动研究、积极利用网络新媒体,积极推进辅导员博客建设,至今已有四年,这四年中辅导员博客的建设发生变化,但却没有实质性的转变。辅导员博客的互动性仍不容乐观,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文章针对目前的状况提出新时期普通高校辅导员博客建设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以期实现更加高效的学生管理工作。
一 辅导员博客的定义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媒体建立管理体系,辅导员博客建设就是有力的说明,辅导员博客是高校辅导员以真实姓名、身份在网络媒体上采用博客(blog)的形式,通过公开或半公开的方式分享知识,表达观点、展示自我,与读者进行沟通交流,起到启迪学生思想、引导学生行为作用的网络工作平台。辅导员博客的建设可以促进年级、班级管理,通过网络建立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随时将学生的在校情况与家长取得沟通、协调,与学生的各任课教师随时沟通掌握好学生在校、在家、在班级的所有情况,随时随地加以管理、引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班级博客以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为原则,挑战了传统高校学生思想交流、班级管理的方式,实现了家庭、学校之间的零技术、零成本的交流。班级博客的建设大大提高了管理的速度与效度,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便利,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 目前班级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缺乏较强的班级凝聚力
作为一个优良的班集体,成员之间应该有较高的心理互依性,集体有成员所接受的共同目标,成员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各高校的同学大部分认为班集体是有凝聚力的,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并为建设好班级出谋划策,但是学生的班级集体归属感普遍不高,导致大学班级缺乏较强的凝聚力。
2.缺乏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班级管理制度较为落后,部分制度反映的是学校管理者的意志,这类班级管理制度剥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机会,打消了他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对学生身心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3.不和谐的班级合作与竞争氛围
高校中不和谐竞争主要表现在奖助学金的评定,奖助学金对高校学子具有莫大的激励作用,如果评定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而出现缺乏公开透明和公正性,则会极大影响班集体的团结与合作,出现不和谐氛围,班级管理难度就会加大,对活跃、积极的健康班集体建设极为不利。
三 辅导员博客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促进班务公开增强班级凝聚力
利用辅导员博客建立一个班级的灵魂,用以凝聚班级的向心力,然后恩威并施,用心和大家交流。首先,作为高校老师要有护犊的思想和胆量,让学生体会班级就是家;其次,不排斥差生,将每个学生圈在自己的羽翼之下;最后告诫学生,我们是一个整体,不论对错,任何人都是班级的一个部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充分利用辅导员博客,提前告知组织的方式、方法、目的、意义、路径与注意事项等,经常活动,比如:爬山、踏青、野餐、拔河比赛、篮球赛等。
2.转变工作观念规范班级管理制度
高校辅导员要实现从“管”向“导”的转变,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要实现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的理念,在服务中实施教育,在服务中进行管理。充分利用博客与学生互动交流,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想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惑,启学生之所能,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但在该过程中辅导员应给予提示和警告,引导学生学习和成长。加强年级班级组织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通过辅导员博客促进大学生入党流程,奖助学金评定流程,班委选举、聘任、任命流程,班级活动管理等制度的健全,让每一位学生了解并熟知班级各项规章制度的量化考核标准,促进班级管理良性运行。
3.建立和谐的班级竞争氛围
通过辅导员博客创建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90后”学生在家中娇生惯养,如何与人和谐相处,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辅导员充分利用博客紧密联系学生,通过网络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常把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们分享,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特别在低年级学生中,往往因为小事情发生矛盾,有时甚至口舌不断、拳脚相向,更有甚者似乎班里每一个同学都是他的敌人,面对这些情况,要通过一些生动的事例,让学生明白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组织一些需要合作的活动,让学生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教师再以此为契机,教育学生学会换位思维,学会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辅导员利用博客协调好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使三方教育“目标一致、功能互补、配合密切”,是构建和谐班级和和谐校园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
四 当前高校辅导员博客建设中表现的问题与不足
1.辅导员博客建设形式单一
诸多辅导员博客建设仍以文字或图片形式为主,缺乏生动性、直观性,教育效果不太理想,学生们刚开始不断浏览信息,由于缺乏新颖性,枯燥无味,加上内容繁多,不足以分清主次,不便于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大量信息,时间一长则不能够起到辅导员博客建设的意义和作用,难以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作用。
2.辅导员博客内容导向模糊不清
辅导员博客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内容凌乱,包罗万象,有工作的、有生活的、有管理的,还有与班级管理无关的信息和资料,整个界面繁琐、凌乱,很多辅导员不知道分类管理思想,不能建立条理清晰的章节,引导学生从大一到大四每个发展阶段的学习和工作重点与难点,辅之以人生规划和就业指导,彰显辅导员个人魅力和综合素质,让学生进入你的博客像走进你的心灵,享受到爱的熏陶和切实感受到人生的方向,辅导员才不愧为大学生人生的导师。
3.辅导员博客管理参差不齐
辅导员博客管理是最薄弱的环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新兴的多媒体教学和辅导员博客建设已经纷纷亮相,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至今还没有出现一个专门监管辅导员博客建设的机构,当前辅导员博客在管理上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导致博客的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随时性,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一些不负责任的管理人员随意将与工作无关的信息写在博客上,丧失了教育管理的严肃性,有些东西不仅不能起到良好地与学生沟通、交流、教育的效果,反而成为学生们的笑料,结果事与愿违。
五 加强辅导员博客建设努力的方向
1.打造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视频讲座相结合的综合博客形态
辅导员博客建设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出现必将促进当今教育教学事业的繁荣,高校辅导员要认真学习掌握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认真投身学生管理工作,切实有效地为广大学生服务,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和丰富辅导员博客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分类管理,建设辅导员视频博客,在不同阶段,就学生们关心、关注的问题,做成课件、视频录音、视频录像,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通过博客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到辅导员的管理,可以轻松自如地领会辅导员的意图,可以明白地处理身边的事物,可以条理清晰地整理好所需资料。
2.打造区域一体化的辅导员博客平台
不同省份、不同地域、不同高校的管理员都有自己的博客,但是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讲,最好打造一个区域一体化的辅导员博客平台,一方面方便学生登录,另一方面可以体现该地区对辅导员博客建设的管理力度,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风格,但某一地区必须符合本地区特定的要求,以便师生交互、生生交互、老师家长交互、老师领导交互、家长领导交互、领导学生交互等多视角、宽领域的交互界面和交互效果,为该地区各校辅导员搭建网络思想教育的平台。
3.打造监管有力管理有序职权分明的辅导员博客网
未来辅导员博客发展的方向是权责分明、管理有序、统抓统管、集中灵活、围绕区域一体化服务广大学生的健康有序的辅导员博客网,一定区域内,各高校辅导员博客平台的搭建将会更大程度上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将会给教育事业注入春天的气息,彰显辅导员个人魅力,引领学生走向成功,同时也会增加自己忧患意识,激烈的竞争机制就会彰显,争先创优的氛围就会出现,校内之间、校际之间辅导员的沟通交流渠道更加畅通,通过建立健全区域一体化的辅导员博客平台,增加辅导员管理的透明度,增强学生与家长的信服感,让家长真切感受到学生在学校可以受到如此良好的教育而骄傲和自豪,同时提高辅导员自身的知名度和学校的知名度,对提升城市形象,激发工作热情,创新管理渠道,增强综合实力都有非常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夏阳.班级博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及其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育,2010(20):55
[2]陶天梅、刘智斌.班级博客在中小学教育应用中的调查研究――以上海上南中学为个案[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3):79
[3]杨凤艳.网络环境下的班级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2009(S4):21
[4]杨贤金.辅导员博客工作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莫负春.博导人生[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3
[6]杨贤金.辅导员博客工作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3
[7]张瑜.高校德育视野下的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41
篇2
第一条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规模化应用,促进、规范我市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根据《省贯彻<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实施方案》和《省现代农业科技园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现代农业科技园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发展高效现代农业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为支撑,以实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成果转化为主要目标,对培育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区域。
第三条现代农业科技园要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形成产业优势,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四条现代农业科技园要围绕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目标,集成实施和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培养和吸引优秀农业科技人才,建立起新型的农业科技培训与推广体系,建设一批大面积、规模化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出一批优质高效农产品品牌。
第二章申报范围与条件
第五条现代农业科技园申报范围
全市范围内管理机制新、技术力量强、产业特色明显、产业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各类农业园区。
第六条现代农业科技园申报条件
1、园区要求相对集中成片,并有较大发展空间。面积一般在2000亩以上,其中设施农业(包括设施种苗、设施园艺、设施畜禽、设施渔业等)面积500亩以上;以种植粮棉油等农作物为主的园区面积须在5000亩以上。园区土地须纳入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园区总体规划布局科学合理。
2、园区要具有完善的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较好,具有良好的土壤和水质,具备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以上的生态条件。
3、园区须具有特色鲜明、具有较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主导产业和产品,拥有三家以上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4、园区要具有较强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科技水平明显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和多家产学研合作单位,有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体系。
5、园区要建立新型、高效的运行机制,实行政府引导、企业运作、领办单位为主、区内企业参与的组织管理体制,做到产权明晰,分工明确,管理规范。
第三章申报与认定程序
第七条现代农业科技园申报程序
凡符合现代农业科技园条件的,由园区建设单位(我市范围内独立企业、事业法人)向所在地县、区科技局提出申请,填报相关材料,经县、区科技局初审合格后统一上报市科技局。
第八条现代农业科技园申报材料
1、市现代农业科技园申请表
2、县、区科技局批准的园区总体规划
3、园区建设单位法人资格证书等证明材料
4、区内重点农业科技企业情况简介
第九条现代农业科技园的认定程序
市科技局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查、核实,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实地考察、评估,提出评估意见,根据评估意见,研究确定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名单。
第四章实施管理
第十条市科技局是市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的主管部门,负责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审查、认定和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制定现代农业科技园申报标准。
2、负责园区有关申请材料的审核、组织专家评审,对现代农业科技园进行认定、授牌。
3、负责组织指导科技对接工作,组织和引导有关农业科教单位进入现代农业科技园,进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的转化与示范。
4、集成各类科技计划支持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组织园区之间进行交流。
5、组织专家对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
第十一条各县、区科技局主要配合市科技局做好园区日常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具体负责指导园区建设工作。
2、负责所在地园区有关申请材料的初审工作。
3、加强县(区)级科技计划对园区的集成支持。
4、协助做好现代农业科技园的评估、统计等各项管理工作。
5、落实有关支农政策,协调财政、金融、保险等部门,加大对园区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第十二条园区建设单位是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的主要承担单位,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制定园区总体规划。
2、负责协调园区内各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3、负责协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事宜。
4、组织引导园区企业与省内外科教单位对接。
篇3
恰逢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也迎来了他二十岁的生日。经历过2008年金融风暴,汶川地震,北京奥运,面对联系愈渐紧密的世界各国,面对已走出国门深深置于世界之中的实际国情,面对现如今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海淀园应该制定怎样的发展战略来适应环境的变化,继续发挥优势推动改革开放的发展?
2008年12月26日在京召开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国际化工作报告会”,就是旨在总结试验区、中关村不同历史阶段坚持国际化发展不断推动园区创新发展的经验和启示,向大家做一个汇报,以便在新的时期,振奋精神,为实现国家对高新区提出的“四位一体”奋斗目标,迎接世界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去努力奋斗。
回顾海淀园20年来所走过的路,勇于创新,善于总结,遵循规律,重视发展。海淀园国际合作之道的建设过程,就是“联网联心联世界”的实践过程。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靠政府优惠政策到综合运用政策、平台、网络等手段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了从单纯传统外事事务到主体提升参与国际合作的历史性跨越。1995年海淀园首次承办了IASP组织年会;2003年开创性的推出iBridgeWeb2.0 新型网络平台;直至今天形成的中关村特色的国际合作之道,海淀园不断摸索发展规律,拓展创新;通过电子政务,产业聚集,国际化升级等不同发展阶段来奠定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国际化的成功之路。所有这些努力不仅使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为实现国家发展高新区战略长远目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使它在二次创业和“四位一体”的新时期转型发展有了坚实基础。国际化之路上的“四个一,一个多”战略即是发展的奥妙所在,即一个平台――iBridge web2.0新型网络平台、一个窗口――海淀园与凤凰卫视共同合作的《直通中国》项目、一个办法――海淀园中小型企业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一个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中关村示范中心。再加上多个研究成果的诞生,这样的“四个一,一个多”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国际合作之道”的一个重要特征,不断进取,边开发、边研究的做法,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按照自身的特点制定的发展规划。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国际合作之道不仅在于已有的“四个一、一个多”,而更在于对它规律的把握、领会、运用以及不断的创造。国际合作之道是活的,它是一种技巧,一种创意,一旦被人们接受和掌握,它能创造出许多有价值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他的成长和改革历程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性,可谓是中国改革开放总历程中的一个典范,为其他科技园区提供了一个可学习可借鉴的样本。
经过20年摸索发展的海淀园已逐渐的稳定成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成就属于过去,已有的优势并不能成为高枕无忧的资本,未来世界的发展既迅速又充满不可控制的因素,那些能够以知识作为经济发展主动力并高度集成资源的地区和组织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导,而这一模式是由世界各地极具活力的科技园区所创造的。海淀园敏锐的把握住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地总结既往成功规律,冷静地分析全球大环境和国内发展需求,果断的做出将机构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以在未来的国际化道路上取得更辉煌的成就,这也是海淀园举办2008年国际化发展报告会和答谢酒会的初衷。
在这次召开的报告会上,科技部国际合作交流协会顾问吴贻康、北京市科委处长万运良等相关领导到会祝贺,海淀区人民政府区长助理、中关村海淀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傅首清和中关村海淀科技园区管委会国际合作与品牌建设处处长张秀英做主要发言。会上还公布了2006―2008年获得“海淀园专项发展资金-海淀园中小型企业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企业名单,并《海淀园企业国际化指标体系研究》课题成果。报告会上总结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国际合作之道,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作为试验区,作为20年的中关村,它所承担的绝不仅是一种追寻历史足迹的角色,它还承担着继续开拓新路的探索者角色。当前,金融危机正在蔓延全球,在这个国界开始模糊的时代,世界开始变得“荣辱与共”。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近段暴露出的发展缺陷,这种局面对中国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海淀园多年来探索出的国际化道路在这个非常时期更是应该结合实情谋求发展。
科技创新发展到今天,世界科技园区已经成为全世界智者竞相竞争的宝地,它已经被公认为是全世界吸引和争抢创新人才的源头,是产生具有竞争价值优势的聚宝盆。于是,如何打造海淀科技园区模式,吸引创新人才聚集,产生具有竞争优势产品已经成为国际科技园区乃至国家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关心的事情。为此,海淀区委区政府已经为下一步海淀园的发展做出了规划,即做优做强海淀园。做优就是要保证发展的质量,做强就是要保证发展的规模,做到质量和规模的统一,也就是要保证海淀园又好又快的发展国际化道路。
篇4
关键词 新竹科学园区 立法 借鉴
一、立法先导未雨绸缪
(一)新竹科学园区的兴起与基本立法概况
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在中东战争爆发后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产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高度依赖岛外经济和国际市场、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为主体的台湾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二十多年来一直高速、持续增长的岛内经济充分暴露出了内在性缺陷。为改善工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发展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科技工业,台湾当局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效仿美国“硅谷”建立了特殊工业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以期推动产业升级、引领台岛经济走出低谷并在更高基础上实现经济振兴。
1979年7月27日,台湾当局公布了《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以立法为先导规划科学园区的建立和运作。以该《条例》作为基本法,此后又相继出台其实施细则以及一系列配套、附属的法令规章。这些立法相互配合、补充,形成了一整套服务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体系,特别是为科学工业园区的产业升级营建了良性的法律环境。不可否认,这一立法先导和持续的经济政策立法化并适时修改补充的动态法律调整有力保障了产业升级、促进了科技创新,对80年代之后新竹科学园区乃至台湾实现经济腾飞并长期雄踞“亚洲四小龙”之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竹园区能够充分发挥现有科技潜力集中于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比如,新竹已占有全世界80%以上的芯片生产与加工份额,而且,台湾高科技产值至少三分之一以上是新竹科技园区的三百多家公司创造的。
以《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为核心的科学园区法律、法规、规章的许多规定,以促进科学园区科学工业和事业发展为宗旨,立足调动园区内外各种有利经济发展的因素,成功地构建了适宜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发展的良性法律环境,对于大陆高新科技园区立法值得合理借鉴。
(二)新竹科学园区的细密立法之于大陆园区的借鉴
台湾地区作为二战以后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三十年间历经十几次修改的“奖励投资条例”以及诸多配套法令规章的推行。这种以大法为先并形成配套立法推行当局经济政策的远见做法也运用到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筹建和成长之中。1979年园区基本法“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公布施行,次年成立园区管理局并依法开展园区的各项运作与管理。
以《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为核心,行政当局以及各级主管、管理机关相继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法规规章来落实该条例。这些配套立法又以台湾“行政院”1981年的《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施行细则》为龙头展开,面面俱到,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法律体系。该体系大体上的分类达十五种之多,循序依次为:基本法规、引进投资、土地建管、管理贸易、储运保税、电讯管理、研究发展、安全卫生、医疗保健、实中入学、门禁管制、服务管理、消防民防、场地租借和工业团体法规。就基本法规而言,又有《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组织条例》、《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办事细则》、《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协调联系各服务单位作业程序须知》、《“行政院”国科会科学工业园区指导委员会设置管理要点》和《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作业基金收支保管及运用办法》等具体立法。
就其他十四类园区配套法令规章而言,《科学工业园区创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奖助实施要点》、《科学工业园区工业研究发展人才培训及建教合作奖励暨辅导办法》、《科学工业园区保税业务管理规则》、《科学工业园区土地租赁及建筑物租售管理办法》、《台湾科学工业园区科学工业同业公会章程》和《大陆地区科技人员来台从事研究许可办法》等等立法也都相随和引领着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成长壮大。
以上十五类新竹科学园区的立法,大体可以归类到工商法规之中,属于园区工商法规的备编内容。除此之外,新竹科学园区的相关立法,从大的类别上看,大致还可分为工商业务作业手册类、高科技管制类和办理侨外投资案件相关法令类三大类。就工商业务作业手册类立法规定而言,具体又可以分为公司筹设与登记事项、开工检查与园区事业统一发证事项、进出口签证及贸易事项、储运及保税事项、会计及财税优惠奖励事项、聘雇外国籍人员及入出境事项等事项的立法调整。就高科技管制类立法规定而言,主要又包括电子(第三类)、电脑(第四类)、电信(第五类)、感测器与雷射(第六类)和高科技货品输出入管制制度有关问题解答等事项。就办理侨外投资案件相关法令类备编的立法规定而言,主要也有《审核侨外投资案件之注意事项》、《外国人投资条例》、《华侨回国投资条例》、《华侨及外国人投资事业办理公司登记及认许补充办法》、《侨外人士身份证明文件简化措施》以及其他解释函令等等。
新竹园区基本法《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在实施中都经历过几番修改,其配套法令、规章的修订更不胜枚举,这些积极营建园区适宜法律环境的动态调整一以继之、成效斐然。新竹园区以基本法统率配套法令、规章统一规范园区事业运作的有益经验,可以作为某种借鉴。
作为大陆国家级高新科技园区代表性立法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基本法《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在世纪之交醒目问世。《条例》对中关村科技园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面设框定架,将园区发展纳入法制快车道,推进了园区向着世界一流高新科技园区加速迈进。《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及其配套立法在制度创新上大大超越了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北京市政府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
中关村以基本条例领衔配套法的这一成功借鉴可以推广到其余国家高新区的立法努力之中。此外,大陆高新区立法尚需进一步良性借鉴新竹科学园区立法位阶凸显、层次分明、配套衔接、疏而不漏的立法例(需要说明的是,台湾当局关于新竹的主干立法,至少在形式上是以所谓“总统令”和“行政院”立法问世的,此一位阶之下的诸多配套立法,由此作为分支而展开)。
二、科技为基人才优先
台湾当局设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目的,是为了大力引进科学技术人才,以推动园区乃至
台湾的科技创新,培养科技人才以优化岛内产业结构、提升经济竞争力,从而在更高基础上发展经济。围绕这一宗旨而展开的立法莫不在诸多条文中充分展现该要求,科技为基、人才优先也就自然成为值得借鉴的立法张显。
《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这一基本法在开篇第一条点题:为引进高级技术工业及科学技术人才,以激励岛内工业技术之研究创新,并促进高级技术工业之发展“行政院”依本条例之规定,得选定适当地点,设置科学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该条例把选址这一前置要件通过立法责成最高行政当局办理,力度鲜明且责任明确。事实证明,在距科技文化中心台北仅15里,交通便利且毗邻许多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新竹市郊选址是一成功之举,此后,源于斯用于斯的专门配套立法与优越的园区条件相得益彰,值得借鉴。
《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七条要求,园区管理局掌理关于科学技术研究创新与发展之推动事项;该条同时作出法条授权:前项各款所定事项与各机关有关者,其处理办法,由“国科会”会商有关机关定之。《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四条还具体对减免有特殊贡献科技的五年土地租金、在外国获准之专利认可、发展创新研究及鼓励建教合作予以肯定。该《条例》的施行细则也在第十一条对科学技术研究创新与发展的事项范围作了要求,用立法加以引导。这些激励性立法的效果以在外国获准之专利认可为例。根据美国专利商标局(U.S.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调查资料,1998年外国和地区在美国所获专利数,日本以32119件排名第一,德国9581件排名第二,法国3991件排名第三,台湾以3805件排名第四,台湾之后为英国。再以创新研究及鼓励建教合作为例。“1996年台湾共有研究人员7.17万余人,其中56.6%在产业界,22.1%在研究机构,21.3%在大学与学院。”
《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的配套立法也从不同方面对科技和人才事项作出积极规定。择其要者略论如下。1992年修订的《科学工业园区创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奖助实施要点》第一条指出:为激励科学工业园区之科学工业从事创新技术之研究发展,促进与学术研究机构之交流,以带动台湾科技发展与工业升级,特订定本奖助实施要点。同年修正的《科学工业园区科学工业研究发展人才培训及建教合作奖励暨辅导办法》亦在第一条指明:“为促进科学工业园区高级科学技术工业成长,培育科学技术人才,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带动科学技术发展及工业升级,依《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七条第二项,及第二十四条第二项规定订定本办法。”基本条例的原则要求得以细化。
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以来台湾当局禁止、阻挠两岸交往和人员交流,但对大陆科技人才则网开一面,着力引进。1993年“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订立的《大陆地区科技人员来台从事研究许可办法》鼓励符合条件的大陆科技人员赴台,期望借此弥补台岛科技力量之现缺,提升岛内科技创新力;为强调成效,当局聘请海内外学者专家组成审查委员会认定大陆科技人员之资格并把这一制度提升入法。
中国在海外的留学人员有几十万之众,通过立法举措将这些人才资源引向高新科技园区的创业活动实属必要。新竹科学园区疏而不漏的相关立法值得充分重视。在大陆,《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的立法回应是先行的。值得一提的是,该《条例》“鼓励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各类学校开展双语教学”的规定开国内先河,正是吸取《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八条的激励要素所作之尝试。
三、奖励投资优惠先行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着力吸引对岛内所需高新科技产业的投资,推行特殊奖励办法、推出各种优惠条件来吸引、巩固高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以《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为龙头的激励立法推陈出新、鼓励为主、优惠居多、颇具特色、成效显著。
一般情况下,新竹科学园区基本法《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在园区内是效力居先的,诚如《条例》第二条所强调的:“园区之设置与管理,依本条例之规定。本条例未规定者,用其他有关法律之规定”。但对涉及激励举措的立法作出选择之时,则是奖励为主优惠居先的特别规定至上。《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二条补充强调:“但其他税法之规定,对科学工业较本条例更有利者,适用最有利之规定”。《条例》还对“科学工业”和“园区事业”作了范围划分,用以强调原本可容纳在“园区事业”范围内的“科学工业”,突出对“科学工业”予以如下优惠和奖励之倾斜。
《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科学工业得自其产品开始销售或劳务开始提供之日起二年内,自行选定四年内之任何一会计度之首日开始,连续免征营利事业所得税五年。”该条对“科学工业增资扩展供生产或提供劳务设备者”,还突出奖励其“得就下列奖励择一享用”。
《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责成“行政院”“于园区内,划定保税范围,赋予保税便利”。《条例》第十九条要求园区管理局对科学工业“认定其科学技术对工业发展有特殊贡献者,得减免其承租土地五年以内之租金”。《条例》第二十二条授权专利主管机关对园区事业之投资人或技术人已在岛外获准之专利,向台湾主管当局申请专利时,得不受专利法第二条第一款及第九十六条第一款之限制。鼓励以园区所需专利权投资发展高科技之用意跃然纸上。
至于对园区事业的优惠,《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及其施行细则着重作出了税捐优惠减免,包括自用机器设备之免征进口税捐、货物税及营业税,园区事业之输出入物资免办许可证,以货物或劳务外销之免征货物税及营业税等等。
《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的配套立法则致力于拾遗补缺,对园区基干激励立法加以细化,诸多细微之处,展示出其独到的一面。典型的是园区指导委员会实施的《公司筹设与登记事项》中就技术入股所规定的“投资人以技术作股,以不超过其总投资额百分之二十五为限”的肯定。
再看其他相关立法。1990年制定的《促进产业升级条例》取代了适用三十年之久的《奖励投资条例》,更加注重在税收等多种事项上奖励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1998年12月,该《条例》适用期又再次延长十年。此前,对投资高科技作出奖励规定的立法,较典型的是分别于1954年和由1955年由台湾“立法院”通过、同时于1997年作出修正的《外国人投资条例》和《华侨回国投资条例》。两条例的立法精神和具体内容基本一致,在立法上强化了鼓励
投资的宗旨。
以下以《外国人投资条例》为例举一反三。除了现金、实物,《外国人投资条例》允许岛外自然人和法人以“专利权、商标权、著作财产权、专门技术或其他智慧财产权”投资。为提升岛外投资人之积极性,《条例》第十二条允许“投资人得以其投资每年所得之利息或受分配之盈余,申请结汇。投资人经核准转让股份或撤资或减资,得以其经审定之投资额,全额一次申请结汇;其因投资所得之资本利用,亦同。”除了此类优惠奖励,两部条例均在第十七条明确承诺投资人所投资之事业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享受国民待遇。显而易见,这些立法规定有助于巩固和加大对高新科技的投资热情和力度,大力提升经济发展的档次。
四、高效管理服务为先
在高新科技园区的发展推进中,服务行政的积极推进是不可或缺的。台湾当局慎重制定经济决策,政府直接调控经济运作,经济行政管理部门具体管理并适时制定相应措施。虽在许多环节留下行政干预的痕迹,但总体上以高效行政服务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则是显见的。其中,又以新竹园区着眼高效组织和管理来服务园区高科技产业的行政助推独树一帜、成效明显。这很大程度上当归功于一系列行政管理和组织运作方面的立法保障。主管当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园区立法基调和原则有力营造了吸引投资、创新的自由宽松之法律环境。
新竹园区基本法《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设置园区指导委员会,负监督、指导及决定政策之责。由有关部会副首长及专家组成之,“国科会”主任委员为召集人。关于园区企划管理之决策及重大业务事项,应由园区指导委员会层报“行政院”核定之。该条赋予园区指导委员会全面监督、综合指导园区事项之超然地位并且由专门的《科学工业园区指导委员会设置办法》作为运作依据。
《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为执行园区管理业务,办理园区营运工作,并提供园区事业各项服务,由‘国科会’设置园区管理局;其组织另以法律定之。”该条授权园区管理局具体管理园区各项工作,这些事项都详尽列出,共计28项,均属管理局的管理服务内容,事权集中。此后,根据《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六条的规定,专门制定了《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局组织条例》,明确管理局之下分支机构之权责、编制、职位。再根据《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局组织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制定《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局办事细则》,把管理局五个小组掌理的130项事项及秘书、人事、会计室掌理的77项事项一一列明,分清责任。这些分支职能部门都必须遵循《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协调联系各服务单位作业程序须知》,其目的“在促进管理局与各服务单位间协调联系,强化整体观念与团队精神,以顺利推展相关业务,提高园区服务品质”;其方针“以发展园区为目标。以服务厂商为宗旨。”
上述服务居先的配套立法层级分明、效力明确、体系清晰,将园区的管理运作统一纳入规范之中。此外,在涉及园区高科技发展的土地建管、管理贸易、储运保税、电讯管理和服务管理等事项方面配套立法亦是层级展开、周全细致,致力于服务。
另外,政府还把行政管理的服务功能延伸给相关工业团体、行业组织,增强办理各项事项的服务效率。依据《工业团体法》及其施行细则的相关规定于1983年出台的《台湾科学工业园区科学工业同业公会章程》经过1984年、1986年、1989年不断修订,持续服务于新竹园区。该《章程》赋予科学工业同业公会参与“关于政府经济政策与工业法令之协助、推行及研究、建议事项”、“关于接受机关、团体或会员之委托服务事项”、“关于同业纠纷之调处及劳资纠纷之协助调处事项”和“关于会员生产、运销之调查、统计及发展事项”等角色,使行政服务延伸发展。与之配套的则有《园区科学工业同业公会专业委员会组织简则》、《园区科学工业同业公会专业秘书学会组织章程简则》、《园区科学工业同业公会会员厂商职工福利会联合委员会组织章程》、《科学工业园区社区有线视讯网路传输系统管理委员会组织章程》等立法,致力于层层落实和延伸管理服务。
传统的管理管制型的政府角色在大陆高新科技园区的发展运作中急待实现超越,突出服务功能,这是相较新竹园区所得出的结论。从大方向上说,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代表的国家高新区今后的建设当以企业为中心实施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以人为本、坚持服务。这也是大陆高新科技园区今后立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篇5
为进一步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实施意见》(珠字[*]8号),认真做好设立和发展*市大学科技园有关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根据当前的政策条件和现实基础,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要在遵循“整合资源、分步实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避风险、效益优先”原则的基础上,不断整合和高效利用大学园区和*高新区的现有创新资源,充分利用好国家、省和市适用于唐家湾地区各类政策的叠加优势,先建分散园区,后建核心园区。在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发挥园区建设主体和园内研发机构、企业的作用,以市场化方式运作,不断提高综合效益。要在园区规划、管理协调和政策配套等方面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要保护大学科技园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在国家政策的框架下给予积极鼓励和扶持,降低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园区建设风险。
二、功能和产业定位
*大学科技园是以*大学园区、数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一批共性技术平台为依托,将大学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他社会资源优势相结合,通过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多元投资渠道,在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下,以“园中园”方式在唐家湾地区的*高新区范围内建立的,以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为主要功能的科技创新产业园。大学科技园是科技创新的平台、科技型企业的孵化基地、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的场所及高新技术产业催化辐射的源头。
*大学科技园的产业选择,要综合考虑我市的产业发展基础、各大学的优势学科和研究方向,优先发展对我市产业能形成有效对接、补充、提升和引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今后的产业发展应相对集中在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与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等领域,以及配套完备、个性化和高水平的科技服务业。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和产业定位,尽快制定大学科技园发展规划,并在规划中明确提出产业指导目录。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第一阶段,通过两到三年的建设和发展,利用唐家湾地区的现有资源,努力把*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创业环境宽松、服务支撑体系完备、创新气息浓郁、区域特色鲜明的分散式园区(这一阶段可特称为*市大学科技园产学研基地),吸引大学特别是国家大学科技园和研究机构入园。第二阶段,经过两到三年的发展,在各园区建设主体取得共识的前提下,集中优势资源,逐步把大学科技园发展成为在*高新区范围内拥有固定区域的、建设与发展规划完备的“核心区”。第三阶段,在“核心区”辐射带动下,再经过三到五年的发展,使整个唐家湾地区成为能够提供全系列孵化环境和全程创业创新服务,园区单位产出和人均绿色GDP最高,聚集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最多,创新活力最强,创业活动最活跃,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核心区+产学研基地”的“多校一园”形式的科技创新产业园区。
(二)具体目标。经过七到十年的发展,*大学科技园能够吸引大批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以不同形式入园,发展一批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引进一批以学科带头人为骨干的研发团队,争取以整体园区的形式和“多校一园”的模式跻身于国家大学科技园行列。
四、建设模式
按照整合资源、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首先整合大学园区及科技创新海岸区域范围内的现有资源,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大学园区各高校和清华科技园、新经济资源开发港、南方软件园、民营科技园、广东*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等孵化基地的办公场所、公共技术平台和公共设施与服务等资源,建设“*市大学科技园产学研基地”(以下简称产学研基地)。当现有资源和条件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或各主体高校形成高度共识及一致要求时,再根据有关政策,在*高新区范围内已规划预留的固定区域,以园中园的形式建设官、产、学、研、资、介有效结合,集高校师生和科技人员创业、项目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企业孵化与成长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学科技园“核心区”,将大学科技园由“产学研基地”提升为“核心区+产学研基地”的“多校一园”形式的科技创新产业园区,使其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又一新的引擎。
在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以项目为核心,根据项目的成熟度和产业类型,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对尚处于中试和孵化阶段的科技项目和创业企业,优先安排到五大孵化基地(南方软件园、清华科技园、哈工大新经济资源港、民营科技园和广东*高科技成果产业示范基地),享受孵化器的相关优惠政策;对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和可以大规模投产的项目,特别是大学产业部门(或大学控股)准备设立的技术成熟且拥有投资能力和用地要求的项目,优先安排到大学科技园“核心区”和“产学研基地”范围内。相关高校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按规定在*建立分园,也属*大学科技园的组成部分,都可享受*高新区、大学园区和大学科技园的多重政策优惠。
政府通过成立由市主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市大学科技园建设领导小组”,对*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运作进行统一规划、协调管理和资金扶持,并推动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五、建设主体与管理运行模式
*大学科技园建设主体是入园各高校。在大学科技园处于“产学研基地”阶段时,各高校入园实体可在市大学科技园建设领导小组统一规划、协调和宏观管理的框架下,在*高新区内租赁、建设研发与生产场所,开展科研、生产及科技服务等活动,实行市场运作,自主管理。新建用地的选址和布局要考虑与未来“核心区”建设相衔接,鼓励各高校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在“核心区”设立分园或建设产学研基地。当大学科技园发展到集中式“核心区”阶段时,各主体高校可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联合成立或确定管理运行机构,对“核心区”实施统一管理。在选择和确定投资主体时,可以考虑入园高校自行投资或根据市场规则采用其他融资渠道和投资方式。
六、完善政策环境
(一)完善总体政策环境。*大学科技园处于*高新区、大学园区、科技创新海岸、软件园、留学生创业园和民营科技园等各类功能区的聚集、交汇地带,由此形成的多重优惠政策叠加效应,为入园企业、项目、人才提供了在各类并存的优惠政策中优中择优的可能。在现有政策环境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政策环境。
(二)完善孵化器发展的配套政策。企业和项目孵化是*大学科技园的核心功能之一,也是该园区第一阶段建设和扶持的重点。以南方软件园、清华科技园、哈工大新经济资源港、民营科技园和广东*高科技成果产业示范基地等为骨干的孵化基地是大学科技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公共技术与服务平台。为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功能,要针对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填补我市在企业孵化器发展方面的政策空白。政策的相关内容要涉及到孵化器认定标准(根据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认定程序、监督管理办法及相关优惠扶持措施等。
(三)健全核心区的政策及服务环境。“核心区”建设是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关键步骤,是高校转化科研成果并使其产业化的重要平台。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和公共服务环境配套:
1.用地优惠。根据《关于国内重点高等院校到我市兴办高等教育的优惠政策》(珠府[*]67)号文件精神,并结合国家土地政策以及*高新区用地管理有关规定,对已获批准的全国各国家大学科技园、各高校研究机构和各高校独资或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地价优惠,优先安排用地。
2.财税优惠。在国家政策框架内积极争取国家有关大学科技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特别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6号)规定,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自认定之日起,在一定期限内免征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他符合条件的科技中介机构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研究制定必要的税收扶持政策;对“核心区”或企业孵化器内凡经认定的公共技术平台(重点实验室、公共实验室、工程中心、检测中心等)及重点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时期内以不同方式给予适当补助。
市财政从科技研发经费中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设立主要针对扶持大学科技园科技项目的“产学研专项资金”,并与广东省用于支持产学研项目发展的专项资金联动,重点支持有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参与、以产学研一体化为特色、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项目的研发。支持方式以无偿资助为主,并逐步探索以资本金投入的方式支持初创型科技企业进行技术和产品研发的新模式。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地方引导项目也要向“核心区”内的企业倾斜。
3.投融资优惠。在*科技园“核心区”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引入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资本和模式,并开拓其他投融资渠道,为园区内科技型企业的创业和成长提供长期的资金保障。
篇6
关键词 大中农场;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构想
中图分类号 F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295-01
大中农场地处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大丰市境内,黄海之滨,四季分明,温、光、热资源丰富,能满足优质稻麦和瓜果蔬菜的生产条件,是国家大型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有机大米生产基地、江苏省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江苏省第2批科技型企业。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精神,大中农场将以市场经济和集约经济为导向,以稻麦新品种引种、推广、生产为中心,以新技术研究、推广、示范为重点,以苗木花卉基地建设为要素,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加快农业适用技术的集成,提高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健全农业技术服务网络,促使农业以资源集约型向技术集约型转变,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1 规划思路
总体构想概括为“一条主线、两大功能、三大示范区”。“一条主线”即农业增产增效。“两大功能”即科技示范、绿色生产。“三大示范区”即设施农业示范区、杂交制种示范区、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区。采取“综合规划、统一指导、区域分布、分部实施”原则,到2015年完成示范园预期建设目标[1-2]。
2 技术条件
大中农场与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种子管理站长期建立合作关系,为园区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该农场2010年承担“沿海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并于2012年3月圆满结题;2011年承担“江苏省沿海地区良种繁育与推广”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已正式挂牌运行;2012年“规模化养猪场废水农田周年利用优化模式研究”项目被省科技厅批准立项;近年来,大中农场一直承担农业部、省农委小麦、水稻高产增效创建666.67 hm2示范片项目,先后被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授予高产增效创建先进单位、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农业科技推广一等奖等称号,并多次被评为小麦、水稻A级示范片。
3 园区模式
大中农场现代农业科技园规划面积400 hm2,设“一园六区”。分别为:有机种植示范区,面积33.33 hm2,主要进行有机稻生产;优质稻麦生产区,面积46.67 hm2,主要进行稻蟹、稻虾共养;杂交制种示范区,面积166.67 hm2,主要进行水稻杂交制种;设施农业示范区,面积66.67 hm2(其中西瓜33.33 hm2、马铃薯3.33 hm2、葡萄3.33 hm2、草莓3.33 hm2);特种作物示范区,面积20 hm2,主要培育花木种苗、盆景等;“四新”展示区,面积66.67 hm2,主要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肥药。
4 建设重点
4.1 设施农业示范区2个
特种作物示范区占地20 hm2,该区体现了现代农业多项功能综合体,也是整个园区的核心区域,主要功能是展示、示范、研发、观摩、推广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同时进行现代农业科技培训。瓜果蔬菜示范区占地66.67 hm2,实现种苗繁育工厂化,栽培品种市场导向化,最终带动园区,辐射整个周边地区果蔬种植,为区域设施果蔬产业健康、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2 杂交制种示范区
该区占地166.67 hm2,进行栽培试验、示范,搭建栽培研究平台,建立相配套的“三圃”基地,提升栽培技术,引进适合农场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3-4]。主要功能是提升杂交制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稳步提升产量、效益,开展有机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在育种和生态农业上有所突破,将良种育、繁、推集于一体,同时负责良种示范、培训、推广、技术咨询,形成育种、引进、示范、推广一体化示范区。
4.3 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区
该区共146.67 hm2,主要进行新型稻麦新品种试验、有机种植、优质名贵花卉苗木培育、特种经济作物种植、稻蟹共养;测土配方施肥、全程农业机械化综合栽培技术和“四新”技术展示,使农机与农艺结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效益的总体提升。
5 建设目标
建成后的科技园,农业机械化率达90%,高标准农田灌排系统达100%,农产品烘干、仓储能力达到9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5%,其中,花卉效益达7.5万元/hm2以上,中药材效益达4.5万元/hm2以上,稻麦效益达3.0万元/hm2以上,设施农业效益达12.0万元/hm2以上,种养结合效益达6.0万元/hm2以上,杂交制种效益达3.0万元/hm2以上,园区的平均效益达5.25万元/hm2以上。通过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建成高标准的灌排体系和防灾抗灾体系,确保排灌自如、旱涝保收、高产增效。同时实现沟、渠、田、林、路、闸、桥、涵等综合配套、农机具与标准化生产相配套、水利规划与林网绿化配套。最终利用3年时间建成400 hm2高标准现代农业科技园。
6 管理体制
农场成立现代农业科技园领导小组,由公司董事长任组长,总经理和分管副总经理任副组长,财务、审计、农业、林业、农机、水利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下设园区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园区的项目管理、资金投放、硬件建设、制度制定等具体工作的实施,提供相关科研成果、技术信息、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协助制定好园区建设总体规划、年度总结和验收报告等。
7 参考文献
[1] 何艳桃.我国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4):2809-2812.
[2] 李光祥,赵静.关于生态农业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J].绿色科技,2011(2):101-102.
篇7
1、以申报富民强县为抓手,大力扶持支柱产业。按照申报富民强县项目的规划和要求,积极申报“有机绿茶标准化生产综合生产综合技术示范推广”科技部国家富民强县项目。为茶产业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加快民营科技园建设,提高科技服务平台力度。以建设国家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省级民营科技园为契机,继续为州际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新型电子芯片及微磁敏感材料遥感器项目、聚芳永茶叶有限公司做好服务。帮助他们提高研发平台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科技合作,开发服务能力,推进行业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3、立足生态优势,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项目申报工作。聘请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刘学敏教授编制我县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申报书,建立该学院的课题项目实施基地。同时积极争取省科技厅、省山江湖办支持,积极申报国家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与开发重点项目。
4、依托科技支撑服务,帮助科技型企业项目论证。积极帮扶半球实业、佑美药业、洁华环保、百星奇科技等企业进行项目论证,做好科技服务,帮助他们申报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重点帮助“聚芳永”、佑美药业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5、努力招商引资引科,
积极服务开放型经济。全力帮助天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全方位服务,力争今年投产运营,并把它培育成我县科技型龙头企业。主动与天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沟通联系,力争在早日注册分公司,为总部经济创造效益。
存在的困难:
篇8
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起草《技术转移促进条例》,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订。今年将重点研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和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指标评价体系。
继续对改革开放以来技术市场优惠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在稳定现有对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减免营业税优惠政策的前提下,配合《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重点推动企业从事技术转让减免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的落实。同时,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的实施,开展对技术转移的激励和引导政策的研究,以及继续研究鼓励企业购买技术等 系列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
择优选择一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推动若干国家重大计划项目、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的转移
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计民生问题的重点领域,在农业、制造业、能源资源、海洋、交通发展、现代服务业、人口与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根据《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择优选定一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重点推动一批国家重大计划项目和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技术转移和扩散。希望各地和有关行业部门也要扶持和培育一批技术转移队伍,真正形成国家、地方和行业多层次、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体系。
启动创新(接力中心)驿站建设
通过政策性投入引导,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区域的技术转移服务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完整与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有效促进技术交易的达成及为创新集群提供支持。预计年内选择15家站点,开展试点工作。
试运行中国技术交易服务信息平台
完成网络平台各子系统程序开发,开通中国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门户网站,预计年内完成采集、整理、分析、加工数据15万条,建立全国和区域技术交易服务联盟试点;在全国实现技术合同网上登记及统计分析工作,形成全国统的信息和交易的综合服务平台。
启动从业人员培训工作
尽快开展技术转移人才培训大纲和教材的组织编写,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技术转移管理骨干培训,争取到2008年内培训技术转移人才1000人。建立和完善技术转移相关职业和岗位资质认证制度。鼓励各地方开展技术经纪人资质管理,推动环渤海、长三角及其他经济区域技术经纪人的资质互认,大力提高技术经纪人的专业服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促进技术与资本进一步结合,建立和完善技术转移的投融资服务体系
在有条件的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前孵育试点,在地方政府政策性投入的引导下,探索“股改+托管+孵育=>成长+上市”的技术产权交易新模式;同时,在有条件的区域性大型技术交易所及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启动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进场交易的试点,探索我国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为解决国家公共财政投入形成成果的转移转化、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以及构建我国区域资本市场做出切实贡献。
清华大学一贯重视“政、产、学、研”工作,学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同时,也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清华大学产学研合作体系
清华大学多年来构建了一套多方参与和多层互动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如图1所示:
研发平台建设体系
清华大学的科研创新平台分几个层次,如果用金字塔来表示的话,从下到上依次为:90个校企(国内外)联合实验室,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研究基地,1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研究中心、5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国家实验室(筹)。
技术转移体系
2001年9月,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认定,清华大学技术转移机构荣膺为首批中国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之一。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开发部由校长授权统一负责全校科技成果推广、签订和管理横向技术合同。主要负责学校与全国各省、市、地区、企事业单位的横向科技合作和以清华大学科学技术成果为“标的”的各类技术转让、开发、服务等工作。
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向与清华大学有密切关系的企业提供重点服务,促进学校科研力量与企业进行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国内外经济与技术发展信息,为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技术创新等提供咨询服务,协助企业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人才培训服务。
为开展国际技术转移,积极利用国际资源,提高学校科技综合水平,实现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目标,经2000-2001学年度第20次校务会议(2001年6月28日)讨论,决定成立清华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英文简称ITTc)。清华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根据市场的需求,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依托清华大学强大的科研实力帮助本国企业消化吸收国外技术,为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服务。目前中心已与许多国家的有关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如俄罗斯、美国、德国、法国、波兰、日本等,掌握了各个行业的数以千计的技术项目,并与国内企业界和学术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2006年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指定“国际科技合作依托机构”2007年荣获“IPTEC 2007大学类国际技术转移奖”。
项目孵化与产业化体系
清华大学项目孵化与产业化体系包括清华科技园和清华控股有限公司。
清华科技园是清华大学产学研合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清华大学部分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物理载体。为清华大学部分成果的转化提供了良好的物理空间和软硬件平台,同时促进了入园的其他企业与清华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
清华科技园创建于1994年,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企业孵化器集群、技术研发机构集群和配套服务机构群;入园企业每年为清华大学提供科研项目经费1亿多元。2003年,清华科技园在全国大学科技园评比中被评为唯一的大学A类科技园。目前有约400家企业人驻清华科技园,包括许多大公司的研发机构、工作总部和孵化器类型的公司,如2005年著名的网络运营商SOHU入驻清华科技园,2006年世界著名搜索引擎GooQle人驻清华科技园。由于很多大企业在创新方面有很多领先于高校的地方,所以他们的人驻对学校的科研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清华科技园不仅在北京形成了成果孵化基地。而且建立了辐射园区,如陕西西安园区、江西南昌园区、广东珠海园区、河北廊坊园区和江苏昆山园区,积极促进地方成果孵化工作。
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主要管理清华大学持有的技术资产股权;制定清华大学科技产业发展战略,在整合资产、调整结构、协调利益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负责清华大学科技企业
投融资、承担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对外贸易及经济技术合作交流等重大经营活动的决策和管理。
2001年开始高校企业改革后,学校的企业数量有所下降,压缩到80多家。目前清华大学除直接控股3家企业(清华紫光、清华同方、诚志股份有限公司)外,还有控股公司32家、参股公司56家。
清华控股产业化基地主要有北京的密云科技工业园、海淀信息产业基地、昌平太阳能基地、延庆药业生产基地,深圳的信息港、基因城,以及海外的美国硅谷信息基地、加州圣迭哥生物基地。
学校与这些企业的多层合作互动体系,主要有几种模式,一是学校给企业提供成果,这种模式现在越来越少了;二是合作研究,这是目前主要的合作模式;三是建立联合实验室,实验室建立的门槛在逐渐提高。以3年为期限,去年要求企业的资金为500万,今年上升到不低于900万;四是成立合资企业,这种模式也比较少见。
与政府的多层合作互动体系
自1996年开始,学校先后在珠三角地区、环渤海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与省一级地方政府共同搭建技术转移创新平台,共同成立了4个“研究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与地市一级政府共同成立了10个“产学研合作办公室”;与政府合作建立了多项“科技成果合作基金”。这些与各级政府的合作互动为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清华大学产学研合作模式
与政府的产学研合作
学校积极与政府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与24个省签订了“省校全面合作协议”,与70多个地级市签订了“市校合作协议”。2006年。校科技开发部先后组织了近二十个省、市、自治区的出访与接待,出访100发,接待100次,全面宣传推广学校的科技成果项目,进行项目超过60次。此外还拓展与重点地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
与地方政府联合成立产学研合作办公室是清华大学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创新模式之一。目前,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已与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徐州、盐城、张家港;浙江的上虞:安徽的马鞍山;内蒙古的包头;山东的济南等地市一级政府共同成立了10个“产学研合作办公室”,2006年,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共开展科技项目对接、企业诊断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活动近70次。
为了拓展与重点地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建立科技合作基金,近年来,清华大学开始尝试“高校与地方政府联合主导、学校教授与企业共同受益”的新的基金模式,与多家省份和企业建立了不同的基金,促成横向合作。目前建立的合作基金有:广东清华科技创业基金、河北清华科技合作开发基金、云南清华科技合作基金、鞍山清华研发种子基金、无锡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其中,2006年与无锡市锡山区合作设立的“无锡清华大学无锡成果转化基金”,大大促进了无锡市与清华大学的产学研合作,已签订合作项目近20个。以此模式支持的第一个项目――“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取得中试阶段性成果。
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
除与政府的合作外,学校积极拓展与重点企业、重点行业企业的合作,通过重大项目合作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清华大学科研力量的集成,提高承担重大综合项目的能力。提高研究成果的水平。
为此学校成立了企业合作委员会。目前加入企合委的国内大型企业141家,行业涉及广泛,包括钢铁行业(上海宝钢、首钢、武汉钢铁集团)、电力行业(华东、华北、东北电力集团)、石油化工(燕山石化、齐鲁石化)以及汽车(长春一汽、二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等,国外企业35家(其中国际知名企业23家)。
自1999年起,依托清华大学科技、人才优势,由企业投资,清华大学与国内外企业建立“联合研发机构”90余个,借助大学的人力资源、科技资源优势,把企业的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放在大学里进行,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技术支撑,同时每年还为企业培训数以千计的技术人员。几年的合作,众多的联合研发机构还形成了大批的专利技术,为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2006年清华大学与国内企业新建和续签联合研发机构11个,合同金额9000万元,与涉外企业新建和续签联合研发机构6个,合同金额4600万元。
清华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清华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主要职责是:开展国际技术转移,组织和管理国外技术资源与国内产业界的对接,推介国内优秀技术成果走向世界;开展技术转移学科建设与研究为国内外企业服务,延伸企合委的工作;开展国际间人才培训。
中心通过集成清华大学各个院系、各个专业的专家学者的学科优势,成功完成了国家与北京市等多个关于技术转移理论研究的项目例如,中心曾完成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的“创新力集群”、“国际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公共政策研究”课题;北京市科委的“以北京为源头的技术扩散模式”、“培训基地研究”、“技术转移理论与实务研究”和中关村管委会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技术转移战略研究”。目前,中心正在承担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组织的国家《技术转移立法》的起草工作。
中心在技术转移项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不简单停留在技术、技术贸易层面,而是定位于技术的集成、中试与二次研发,发挥广阔的平台优势,依靠高端的科研资源,积极转化清华大学科技成果,在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心已经与德国工程师协会(VDI)、韩国科学技术院(KAlST)、法国环境能源署(ADEME)、白俄罗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AIberta)等世界各地技术协会、大学院系等建立了合作伙伴的关系。
清华大学产学研合作实践与成果
篇9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 功能定位 运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225-02
进入21世纪以来,以大学科技园为载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已初步建立,通过对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发展的有机整合,大学科技园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继校办企业、后勤集团之后的又一高校产业,许多高校人员、甚至高校领导,都对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导致对科技园发展方向和模式把握的偏差。
1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是事关大学科技园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问题,学术界在研究上也有不同的成果与提法出现,主要集中在创新、孵化、人才、辐射、聚集、反馈等几个方面。但是,一般而言,我们通常归结为四个方面[1]:
(1)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2)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
(3)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摇篮;
(4)政产学研金结合的重要基地。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科技园在技术研发方面依托于大学,但它并不是大学的一部分;它在技术创新、项目孵化方面进行企业化运作,但它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它为园区企业提供政策、资金、信息与技术上的支持与服务,但不属于政府机构,更不能行使政府职能;它行使人才聚集与培养的职能,类似于公益团体获得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与优惠,但它又不是社会公益团体,需要通过市场运作取得盈利,以维护其高效运行。
2 实际操作中对大学科技园功能定位的误区
2.1 视为大学附属机构
从组织体制上看,国内大部分的大学科技园已按照《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规定,建立了独立的法人实体,一般是成立高校资产公司,再以资产公司采取独资或合资的方式成立大学科技园公司来运作大学科技园项目,符合政策规定。但从科技园的运行现状来看,企业单位事业化管理的特征非常明显,也就是说,成立的法人实体只是解决了科技园的市场准入的身份问题,但在科技园的运行管理上仍然沿用事业单位模式,主要表现如下。
2.1.1 思想转型不到位
大学校园科技、智力资源密集,拥有众多高学历、高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长期受制于校内相对封闭的发展环境局限,竞争意识、忧患意识相对缺乏,实干精神、办事魄力有所不足,谨小慎微有余,拼搏进取不足。在决策程序上瞻前顾后;在战略执行上热衷于理论研讨、汇报,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在对外合作上过分注重眼前利益,斤斤计较,忽视了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在分配机制上平均主义严重,害怕拉开差距,创新争先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以上种种,限制了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激情,束缚了技术研发、转化及市场推广的步伐,导致大学科技园发展缓慢。
2.1.2 人才结构单一
大学科技园的立项、报批、规划、开发、招商、运营,涉及到政府各级主管部门、高校多个内部机构、企业、市场等各方主体,需要既懂政策、又懂理论,既具市场经验,又有实干精神的高素质管理人才或者管理团队作为领军人物。而当前大学科技园人才选择上一是选择范围狭窄,主要限于大学校园范围内选择,不能面向社会招聘;二是选择标准失位,简单套用校内中层管理干部的选择标准,强调学历职称而忽视了市场运作经验和实干精神。
2.1.3 决策程序错位
往往把大学科技园当做学校的附属机构,重要事务通过学校班子会议决定,而不是按照企业管理的规则实行董事会制度,决策评判标准往往是是否符合学校管理规定,是否与现有体制相冲突,而很难上升到是否有利于科技资源的生产力转化,是否有必要对学校现行教研体制进行创新的高度。
2.1.4 管理激励机制失位
沿用事业单位的出勤考核、按资排辈、级别工资、按部就班的人事管理模式,没有实施企业的目标管理、例会讨论、绩效考核、团队竞争协作制度,事业发展过分求稳,不敢大踏步,不利于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2.1.5 资产财务越权支配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及人事权的完全控制,大学科技园名义上虽然是一个独立法人实体,但在实际运营中往往被看作一个内设机构,高校对已经被划转的资产或企业资产进行“内部”调配,对企业资金进行调度,对企业利润进行“抽血式”的强行分配现象屡见不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科技园的积累和发展。
2.2 视为普通企业
大学科技园具有企业的一般特性,但又不同于一般企业,它具有现代企业的职能,同时又按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它具有追求利润的天性,又承担着科技服务的社会责任,它对于社会的技术贡献作用要远远大于商业作为。大学科技园虽然与大学相对独立,却又与大学有着特殊和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大学与社会之间技术和商业交流的窗口与流动站,简单地将大学科技园当作一般性企业看待,其主要表现是:
2.2.1 将大学与科技园的资源相割裂
将大学科技园简单地视同为一般社会企业,只看到其盈利属性,未看到它在教学实践和科技转化方面的窗口作用,将大学的教学科研功能与科技园的科技转化孵化功能相割裂,导致高校教研资源与产业资源完全分离。造成了资产设施的浪费,高校既有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研究中心等教育科技设施无法与科技园共享;智力资源的浪费,有创新创业能力和欲望的师资与学生无法在大学与科技园之间横向流动;智力成果的浪费,既有的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因责权利关系难以明确,相关政策缺失,无法获得较大的支持力度进行入园孵化。
篇10
一、重点扶持方向
着重发展种源农业、创汇农业、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开展动植物新品种选育、无公害农产品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农业装备、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农业基础研究和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等科技行动;突破农业生物、农业装备、农业加工、农业信息四大重点技术。
二、政策措施
1、由市科委、市农委协调组织本市企事业单位联合向科技部、农业部等进行国家农业科技项目的申报,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地争取扶持农业科技经费。
2、由市科委在每年科研攻关经费中拿出1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农业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同时,力争用于农业科技经费的投入每年有所增长。
3、在市创新资金中,每年以15%左右的比例,用于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项目的匹配和本市对农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支持。
4、由各区县政府设立为国家和本市项目配套的资金。对获国家创新基金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资助的项目,市、区县两级政府提供创新基金50%的匹配资金。其中,市、区县各25%;区县无法匹配的,由市科委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匹配10%(各区县申报的非农业项目,仍按国家创新基金和市创新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实施)。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资助的项目,各区县与市里的匹配资金比例不得少于1∶1。
5、增加农业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经费和技术创新项目的投入。对具有潜在市场、规模、效益的新品种繁育、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安全等现代农业创新技术及农业产业化关键技术,优先予以立项。
6、优先扶持园区内农业科技项目。本市的农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市级科技园区、各类孵化和产业化基地的创新、创业项目,要真正成为加快农业科技化进程的试验、示范、孵化、推广和人才培训的基地。
7、鼓励农业科研院所人员流向农业企业。对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农业企业,由市科委、市农委优先给予支持。
8、采取项目招标制。鼓励运用全国的科技力量推进**的农业科技化。
9、农业产业化项目经认定后,可享受《**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政策。
10、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延伸到农业企业,按市科委**文件规定,凡符合《**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规定的农业企业,均可享受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
11、凡属于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可按照立项指南规定的范围,向海内外招标。鼓励不同所有制的科研、教学、科技推广单位以及生产企业投标,对联合投标、科技力量集聚、具有明显优势的单位,由市科技兴农专项资金给予优先支持。
12、加快农业“四新”技术项目推广,鼓励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以及农业企业开发推广农业新品种、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以下简称农业“四新”技术)。凡符合市农业“四新”技术重点推广项目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市科技兴农专项资金扶持政策。
13、支持农业引进、消化、吸收项目。鼓励本市农业企事业单位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本市农业科技的综合水平,增强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凡符合条件的引进、消化、吸收项目,给予专项扶持。
14、鼓励农业科技成果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凡符合农业科技成果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项目,可优先享受市科技兴农专项资金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