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总结范文

时间:2023-05-17 11:32: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堂教学的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堂教学的总结

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总结

1、启发性总结。启发性总结,就是在学生掌握了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作结。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得以条理和升华,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堂结尾时,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不作解答,留给学生课余时间去思考、印证,以造成悬念,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从小培养孩子热爱数学的兴趣。如在学习“圆周率”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一些老木工经常说:“一尺圆三寸”,这句话在数学上有什么样的道理?如果按照我们今天学习的计算方法,要做一个直径为1米的木桶,需要木板的总宽度约是多少?这样,既巩固了本节课乃至本阶段的学习内容,又让学生把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大时事等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了单一枯燥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发展思维能力。

2、概括性总结。这种总结方法是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契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可给学生留下系统、完整的印象,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巩固新知识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这种总结方式,多用于新授课。在一节数学课里,或者为了形成某一个数学概念,或者为了确立某个法则、性质,或者为了讲授某种数学方法,课堂总结时,将新授内容归纳、概括、梳理,实有必要。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快速、精炼地再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起到深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如,在教学几种专用名称百分率问题时,其名称和公式较多,有成活率、缺勤率、废品率、烘干率、含水率、命中率等等,它们分别又有各自的计算公式。如何交给学生一条“绳子”,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捆”起来,轻松地“背”着走呢?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共同总结出“求谁的百分率,就用谁除以相关的总数量。”概括性总结,要简明扼要,画龙点睛。这样做,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悬念性总结。文学作品中的“悬念”,可引人入胜,激趣。数学课的总结,也可以通过巧设悬念,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的教学内容,可考虑设置悬念。例如,一位教师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中,给学生一道只有条件、没有问题的不完整的题目:“某班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让学生思考,根据这样的条件,可以提出哪几个问题。学生提出了六个问题:男生占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女生占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对前两问,让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中间两问让学生书面列式集体订正;对后两题告诉学生放在下节课研究,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均放在下节课研究。这样做使一题多变做到了适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下节课做了铺垫。

4、趣味性总结。课堂总结的一般化,形式的呆板化,易使学生感到乏味,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能使学生调节疲劳,保持学习兴趣。通过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关的音乐、童话、故事,或是看录像、听儿歌、诗朗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音乐之间和谐而统一的美,在美的享受中结束一节新课的学习。教师可以把一节课知识的重点、关键编成歌诀。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外移几,里移几,方向一致要注意;里缺补‘0’莫忘记,上下点点要对齐。”另外,课堂总结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也是饶有兴趣、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即在总结时运用新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篇2

自2011年11月承担该县级课题以来,本课题组按照课题实施方案,我们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活动。现将阶段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

1.积极做好课题准备工作

为了更好的开展研究活动,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计划,并着手进行课题准备。事先我们召开了课题组主要成员会议,对各自的分工做了具体的布置,研讨了课题实施方案。

2.扎实进行课题研究工作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重点加强了对以下内容的研究和探讨:

七年级:(1)探索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2)利用几何画板探究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

(3)利用几何画板学习三角形有关概念,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

八年级:(1)利用几何画板的画图功能画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2)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功能探索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

(3)利用几何画板学习三角形的重心。

(4)利用几何画板进行分式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的教学。

九年级:(1)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

1)画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通过系数a的变化总结二次函数图像-抛物线开口大小的变化规律。

2) 利用几何画板的作图功能及动态效果让学生比较y=ax2与y=a(x- h)2及y=ax2与y=ax2+k的变化。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规律。

3)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2)探究相似三角形和位似。

1)利用几何画板演示三角形中一条直线的平移的动态过程,归纳相似三角形的几种基本图形,进而总结相似三角形的推理方法。

2)利用几何画板研究几何中的动点问题。

3)利用几何画板探索位似的性质。

3.取得的成绩

通过一年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进行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写成论文。王时玲、和锡超、贯琦睁、潘洪庆的论文都在县级论文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信息技术与数学课有机、有效整合在学生信息素养、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等诸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其直接作用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反思与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革,向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趋势迈进。信息时代数学教学具有两重性,兼具抽象的逻辑思维与实验数学的属性。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实验数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促进了数学形态向学生可接受的教育形态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应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我们参与新课程下信息技术有效促进数学教学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与老师的合作、探究和反思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他们积极的思维。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变为学习工具,不断地进行反思,力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科学性、有效性。

由于我们南桥镇地处苏鲁交界处,外出打工的很普遍,留守儿童多,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自治能力较差,管理起来十分困难,工作难度增大。这是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大不利因素。

5.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打算

新教学策略强调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学。通过教学研究,整理新课程初中教材中所有与信息技术整合点,配置整合教学建议、课件和典型课例,写教学体会和教学论文。

篇3

英语课前的热身活动用英语说是“Warm—up ”,又可以称之为导课。是指在课前5分钟内通过学生唱英文歌曲、做英语游戏、猜谜语、讲故事、用英语向教师提问题等各种活动,了解学生的情绪波动、听课状态、个人感受等,如: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前准备是否到位、是否为上英语课做好了思想上和语言上的准备、上节课对本节课的情绪是否有负面影响等,有意识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创设良好的英语课堂氛围,为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进行一个良好的情绪铺垫。教师能否在较短的时间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同学思维进入兴奋状态,迅速进入学习轨道,是教学胜利与否的关键,因此课前几分钟的导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前奏。

因此,我个人认为每节课的课前“热身”和课后总结是十分必要的。课前的热身活动通常可用下列几种:

一、游戏式热身。游戏是在一定规则支配下设置的一种语言环境,在这环境中,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通过游戏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学在乐中,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同时为学生创造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很多人会以为它只是玩玩乐乐,是课外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其实游戏不仅仅是课外活动,它完全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搬进课堂,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去,帮助我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各环节的课堂教学。在英语课堂上,游戏时间不宜过长,次数不应过多,过长,大脑兴奋会转化为大脑仰制状态。过多,学生会失去兴趣。在创设游戏是也应该注意到此游戏能够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本节课要学习一些有关发明物的单词,那么游戏的内容也应该与发明物有关。课前热身常用的英语游戏:

1、复习单词(单词接龙)。老师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单词,让学生根据这一单词末尾的一个字母为开头,再说出一个单词。看哪组说得最多。找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划正字记数,记下是哪个同学说出来的。1)不限哪个单元的单词的。例如:

apple—eight—too—orange—English—

tand—dog—get—time—eye—elephant—tree—

2)可以限定用哪几个单元的词来做接龙的。这有一定难度,这种方法适用于高年级学生对单词的掌握。如:

  invent—taste—equipment—throw—worldwide--…

fall into—operate—towards—scoop—pie—establish—heel—lemon—in this way--…

2.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合成词.例如:playground,让 用这个词中的字母组成新词并写出来。Playground—a,an,and,our,go,you,your,young,play,round,lady,lay…

此游戏可按组进行,在规定时间内,组得最多词的小组为获胜组。

3.用拍乒乓球的方法复习数词。找两个同学到前面来,再找两个同学当工作人员负责听两同学数数,听听是否正确。一分钟为限,时间一到,立即向老师报数,看谁拍得多。教师发令:Ready? One ,two,start! 时间一到,老师说:Stop!

4.按分类复习单词,看哪一组写出的单词又快又正确。例如:

第一组:表示描绘食物的词的(味道、颜色等):salty, sour, sweet, crispy, bitter, hot;  red, yellow, white, blue, green, etc.

第二组:发明的物品词(inventions):light bulb, gramophone, microwave oven, computer, TV set, abacus, camera, cell phone, etc.

第三组:动词短语:动词短语:fall into, knock into, go to sleep, stay up, give up, use up, eat up, put up, think up, put off, fix up, etc.

此游戏也可用接力赛的方法,写完一个单词把粉笔递给下一个同学继续写也可以每组用一张纸,一个人写出一个单词,往后传着写。此外还可采用猜谜、猜人和物、触摸物品、绕口令及单词拼写等等。

二、谈话交际式热身。 每天可给学生规定一个话题,如“My favorite season”“My family”“My school”等。让同学提前准备,每天选出一至二名学生站在台前向大家介绍。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和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三、歌曲热身。 每周一曲音乐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达形式。自然界作用于人的心理活动,形成超越现实的意境,创造了环境于人的心理的协调和共振。所以音乐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用美的旋律,美的意境去配合英语教学,可以产生高尚的情操,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好学的品质,促进人格的升华。发动学生每周唱一首英语歌曲,是个不错的方法。按不同的年级的学生教授难度不一的歌曲,日积月累,学生就能学会不少英文歌曲。既锻炼了口语,又扩大了词汇量。

 四、竞赛式疯狂背诵英语短章(竞争激烈的比赛)。 竞赛也是英语课上比较刺激并且深受学生喜爱的小结方式,比赛的规则以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来设定,比赛的形式要充分启迪学生的好奇心,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巩固新知。这样在激烈的比赛当中,一节课的内容就尽收眼底了。在上一节布置的内容后,新课前利用几分钟的热身时间进行疯狂的竞赛秀,不仅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而且增强了课堂热烈气氛,就像一场成功的演唱会一样,由始而终气氛都是高涨的。这样记忆的细胞才会活跃,课堂才就会充满了激情。

英语课前“热身”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热身活动如果做得好,不仅可以使学生情绪调到最高点而且还能巩固旧知识引出新课题。充分利用好课堂之初,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获取知识,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课后总结。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以及一切深受学生喜爱的其它课堂教学,无不体现一个“美”字。美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和智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学生的心灵需要美的滋润,学生的智慧需要美的激活,课堂教学的高效益需要美的推动。有了“美”,课堂就有了色彩,有了生机,有了情感,从而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产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动力。

但是美的课堂要有美的小结方式来呼应,要有美的小结方式来点睛。心理学告诉我们,当课堂教学接近尾声之际,学生学习的兴趣已有所减退,有的甚至分散了注意力。因此,能不能用好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及时将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帮助学生掌握教学的精髓,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我认为每堂课必须有课堂总结,这堂课才凸显完美。主要原因是它具有:

1. 概括提炼功能

学习离不开记忆,尤其是英语这一学科,毕竟是语言学习,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不可能见什么记什么,见多少记多少。俗话说:“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有所简化才能有所强化。”因此,课堂小结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化、提炼和概括,通过概括形成知识的结晶体。它言简意赅,具有代表性,容易与头脑中已有的英语知识相关联,有利于记忆。

2. 重温欣赏功能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小结时,能使学生重温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在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如果教师的课堂小结能使死板的语言形象化、抽象的词汇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则学生在教师语言美的氛围中能欣赏到英语知识的科学美和教师授课的艺术美,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3. 发展巩固兴趣功能

兴趣是乐学的关键。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课堂小结时,或者抓住本质,画龙点睛;或者前后贯通,浑然一体,都能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更加奋发向上的学习动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那么,课堂小结有哪些方法呢?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小结也是如此,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以教师为主,也可以师生协同进行。成功的课堂小结,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给学生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象。因此,有经验的教师总要在课堂小结的设计上倾注不少心血。尤其是英语这一学科,更有着它的优越性,因为我一直认为英语是一种非常有乐感的语言,它可以诗,可以舞,可以吟,可以唱,可以圈,可以点,可以说,可以侃。所以,英语课堂的小结方式可以说形式多样,博采众长。我通常使用以下几种小结方式:

一、简单的英文歌。对于每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还可以挑选学生喜爱的简单的英文歌曲或中文歌曲,然后用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替换歌词。这样一边唱着自己喜爱的歌曲,一边巩固所学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美不胜收。

二、 Bingo游戏。游戏是英语课上比较常用的巩固和总结知识的方法,可与课前的warm—up形成首尾呼应,同时又是再现所学单词的好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它能发挥总结和巩固的作用,起到预期的效果。

三、小结测试。通常上完一节课后,教师可以简单的口述所学过的内容后,紧接着发给学生本章内容小结测试卡,当堂完成即可,然后每天抽一组的代表轮流做总结,同时让别的组员进行补充完善。当然也可以让学生以组的形式自己进行课堂的小结,这样学生见仁见智,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而且通过相互交流、启发,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取得了极佳的教学效果。最后,教师对学生小结进行评价。这种学生小结方式为学生搭建了激发智慧、放飞思想的舞台,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总之,巧用美妙而实用的课前热身与课后小结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活了学生的心灵。我想,这也正是英语素质教育的真谛所在。

 

 

参考文献:

1.冯克诚主编:《中学成功教学法体系》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2.《中学教学研究:3﹢X—英语卷》;

3.胡春洞主编:《英语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年9月;

篇4

一 融洽师生关系

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所以教师对学生应该倾注全部的爱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热情、诚恳和信任的思想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的心灵,这就是调动学生兴趣的前提。如果一位学生因受到教师的斥责而产生畏惧感,那么他对该教师所任学科便不会产生兴趣;反之,倘若一位学生受到教师的青睐和表扬,那么他必定会因为喜欢这位教师而喜欢他所教的学科。教学活动中在平时要发挥民主、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师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才能使产生和谐的共鸣,增进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轻松的课堂教学气氛中,由喜欢地理教师而喜欢高中地理,从而对高中地理产生兴趣,提高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 运用地图直观教学

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概念和地理特征等内容所涉及的面广、量大,且较枯燥。在教学中引入地图直观教学,可使得这些内容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的听觉记忆、视觉记忆以及动觉记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讲中国政区时,运用中国政区图,让学生观察每一个地区,描绘他的形状,如黑龙江像天鹅,台湾像香蕉等,学生在积极的联想中就记住了相关地区的位置、特征等有关内容。

三 运用易记教学法

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容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高中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如讲内蒙古高原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又如,“长江”一节要求记忆的东西特别多,有长江的源头、长度,流经的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分界,以及注入的海洋等,可以编成顺口溜记忆即:“长江源头沱沱河,流自各拉丹东山。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入东海。宜昌湖口上中下,黄金水道六千三。”另外,我国海运条件优越,沿海多优良港湾,需要记的开放海港城市有14个,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借助歌诀记忆效果较好:“江海连波通三州,秦皇云烟上青天。”运用歌诀记忆地理事物不但巩固了地理知识,激发了兴趣而且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初中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纠正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关系。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重教轻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为基础的教学过程。教师对于那些以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能够解决的问题不要亲自讲解,而应把它们交给学生去讨论争辩,发动学生互帮互学,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通常情况下,大部分问题学生通过讨论都能解决;对于以学生的能力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则要及时参与讨论、点拨,引领学生去想,拓宽学生的思路;若仍不能解决,再有的放矢地去讲解。

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取知识,才是最佳的学习途径。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读书、细心观察、运用已有知识去获取未知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探究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五 在学生活动中得到发展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学生通过活动带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新教材的显著特点就是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各种各样的地理教学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地理教学活动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学生达到“我做过了,我理解了”的最佳效果,从而达到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最佳目标。要想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和学生必须共同营造新的课堂,构建互动教学的新模式,实现师生、生生的交流与交往,形成教学互动、互联、互助、互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索者和主人。

六 坚持教学反思

篇5

一、成立一个组织

我校成立了“小学空中课堂”教学应用教师培训领导小组,学校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工作专班。负责应用、培训方案设计,监管过程,搞好技术服务、制定相应办法。并以“三落实(落实计划、落实任务、落实检查)”的督导工作。

二、加强两个投入

(一)人员的投入。按省、市、平林中心学校有关要求,积极选派了六名骨干教师参加统一培训,在领导精心组织的前提下,精选了两名计算机和英语基础好的教师,作为本次培训的辅导教师,保证了“小学空中课堂”教学应用的师资力量。

(二)财力、物力的投入。在区党委的重视下,从经费、机房、场地、设备、教材等多方面保障了培训和教学应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保证两个到位

(一)学员到位。对“模式一”和“模式二”的项目参加培训和教学应用的教师达100% 。

(二)时间到位。业余时间帮扶学习和每周六保证了半天的学习时间,顺利完成了培训内容和学时目标任务的完成。

四、抓好五个结合

(一)“小学空中课堂”教学应用与理论学习相结合。要求教师阅读相关材料,明白“空中课堂”主讲教师与执教教师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发挥。分管领导亲自作指导,以增强教师的参与的责任心和热情。

(二)“小学空中课堂”教学应用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保证了每一个参与教师有一台计算机实践,都能亲手操作计算机,打开网页,搜索频道,下载保存,浏览资源。

(三)“小学空中课堂”教学应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让有一定计算机和英语基础的教师为教师讲解“小学空中课堂”教学、应用、管理等实践知识;让教师掌握课堂应用资源、 “小学空中课堂”课件操作,达到人人会熟练使用远教资源组织教学的,同时还组织开展了教师撰写教案、亲自上台执教的实践活动。

(四)“小学空中课堂”教学应用与教研活动相结合。根据教师的执教效果,我们成立了“小学空中课堂”教学应用研究小组,教学中互帮互学,组织了“小学空中课堂”教学观摩、教学案例分析,学习心得交流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集体备课,相互交流,请教研员及其他辅导教师作指导。把校际和教师间的交流作为一种“小学空中课堂”教学实用的提高方式。

(五)“小学空中课堂”教学应用与实用技巧相结合。电教装备站的同志为广大教师介绍计算机操作实用操作技巧,实训实战,极大地提高了使用的实效性。

五、坚持四条原则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程度不一的实际,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遵循“创造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这四条原则,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六、强化四条措施

“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能力。”是我们在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开好农村小学课程的四条基本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如观摩活动、调研活动、听评活动和案例、论文竞赛活动,以练促教,以赛促用,提高教师素质,保证运用质量,让大批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为我区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通过实践运用,教师不仅掌握了计算机、卫星宽带网、浏览远程教育资源等基本知识、技能和应用,而且了解了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了网络安全意识和知识产权观念,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合格小学教师已走上了教学岗位。

篇6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探讨

活动对象

学生为四年级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兴趣浓厚。已开展过一年的综合实践活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一定了解。但由于为农村学校学生,可能在课堂表现、思维活跃度、知识视野等方面略有欠缺,教师需要引导。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学习如何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学会观察,能用多种方式记录问题,学会用数据、事实说话,掌握筛选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

积极参与讨论,乐于表述自己的见解,激发和保持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热情。

活动策略

⑴课前学生要通过深度观察找到问题,充分展示证据材料(照片、观察日记、调查记录、网上下载资料、录音录像等),课堂形式更丰富。

⑵学生提出问题,学生通过电脑键盘敲出问题(或是教师板书问题)。

活动过程

⑴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首先给大家作个简短的自我介绍:我是欧阳老师,

今天的这堂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间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上周唐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去观察、收集生活中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了,不知道同学们完成得怎样了?现在,我们就来举行“问题”交流活动,看谁记录最用心、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有谁愿意上台来和大家说说自己发现的问题呢?

⑵学生上台汇报,教师板书学生发现的问题。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汇报内容,进行巧妙、细致的追踪和引导,指导学生不仅要讲出发现的问题,还要讲出发现问题的情景、方法、内心的感受。如:你是从哪里看到的?你是怎么调查的呢?你了解多少呢?)

(同时,教师在追踪交流时要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及时的判断和肯定,鼓励和点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如:说得真好!观察得真仔细!记录得真认真!真会动脑筋!真别看你年龄小,在――方面你还能成为大家的小老师!你提的问题老师也很感兴趣!)

⑶分析论证问题,留下有待研究的问题。

①教师抛出问题删留的判断标准。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老师把它们都板书到黑板上了。这些问题中,有哪些是适合做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呢?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判断的标准(此处为教师预设,要是由学生讨论出判断标准会更能体现该课程特征):

有的问题是别人已经研究出了成果,直接问老师同学或上网搜索就能找到答案的,就没有什么研究价值了;(板书:有研究价值吗?)

有的问题太难程度太深,我们作为4年级的学生是不具备研究能力的;(板书:有研究能力吗?)

有的问题不贴近我们的生活,研究起来不方便;(板书:贴近我们的生活吗?)

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如果这个问题能够通过我们的实践活动找到答案的话就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板书:能通过实践活动找到问题答案吗?)

②学生自由提出自己的看法,讲述出要删或要留问题的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议或删或留问题,指导学生展开讨论。(注意引导:你为什么要删掉这个问题?其他同学有什么想法呢?)

(通过课前了解知道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面包上面为什么有小洞洞?

学校卫生为什么这么差?

水是不是用不完呢?

为什么不同季节开不同的花呢?

我要怎样回报妈妈的爱?

动物是怎样生崽崽的?

鹦鹉为什么能学人说话?

为什么蜘蛛可以吐丝?

为什么火山不在平地爆发而在山中爆发?

为什么鱼离开水就会死?

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怎样扑火人才会安全?

是谁发明了电视?

为什么有火烧云呢?

为什么人在死海里不会下沉?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大致可以留下前面五个问题:面包可以从它的制作、起源、种类、保管等方面展开研究;卫生状况可以从不文明现象、卫生的习惯、卫生设施、合理使用卫生工具展开;水资源的运用可以从水的来源、水污染、水与我们的健康等方面研究;花的探究可以从花的种类、花的种养、花的用途、花期与季节等方面展开;回报母爱可以从感恩教育的角度去做,如讲故事、制作感恩卡、做一件感恩父母的事等)

⑷教师小结本课时内容,对下次课提出设想。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发现同学们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记录,搜集到了许多问题,而且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知道哪些问题我们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下节课我们将把今天选出来的同学们认为有研究价值、我们具备研究能力、贴近生活,而且能通过我们的实践活动去找到答案的研究问题转化为我们的活动主题,并且科学规范地将它们表述出来。

课堂反思:(课后与听课教师开展的讨论)

主题确定阶段的课堂教学环节的探讨

今天我上的这堂课是主题确定阶段第一课时。通过今天这堂课我主要想引出几点思考:

①主题确定阶段分哪几个环节?

②主题确定阶段每一环节要注意些什么?

③主题确定阶段的课时怎么安排?

⑴主题确定阶段分哪几个环节:

①学生自主汇报从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②分析、论证问题;

③将问题转化为主题;

④科学规范地表述主题。

⑵每一环节要注意些什么:

①学生自主汇报从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这一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将平时在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利用课堂在班级进行集中汇报交流。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把握如下几个方面的指导要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汇报过程中,除了汇报发现的问题外,还要引导学生交流发现问题时的感受和发现问题的过程与情境,对发现问题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目标全面关注。

在交流过程中适当展示相关证据材料,让学生用材料说明观点;

教师随机板书相关问题的关键词;

②分组讨论分析论证问题

在第一环节中,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但是,并非每一个问题都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此环节中将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引导学生明确选题原则,即研究主题必须有研究价值、 有科学的现实性、要切实可行。

今天的课堂抛出了四个选题要求是小学生容易理解的:有研究价值、我们具备研究能力、贴近生活,而且能通过我们的实践活动去找到答案的研究问题才好转化为我们的活动主题。

另外还有两种比较简便的论证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可以删掉,留下为什么?怎么做?一类的问题)

自己能独立解决的与需要研究的。(自己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不作为研究主题)

③将问题转化为课题

将问题转化为课题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引导:一方面,找到感兴趣的领域,找到关键词。二方面,确定研究的内容,多角度思考问题。一个问题出现后,可研究的内容非常宽泛,研究者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研究这个问题。因此,首先要做的工作是从不同角度拆分你想研究的问题。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思路,拓展思维空间。

④指导学生规范地表述主题

一个好的主题名,要符合准确、规范、简洁、醒目的要求。

准确就是主题名称要把主题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交待清楚。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规范、科学,所以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方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

简洁,主题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越简洁越好。

醒目,主题研究的切口适宜、新颖,使人一看就对主题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常用动宾短语或名词性的偏正短语来表述:如动宾短语:关注我们身边的交通问题;了解……;调查……;如名词性的偏正短语:近视眼的调查;沿江风光带公共厕所调查;课本循环使用现象研究;……

由此可见,指导学生规范地表述主题可以从指导学生调整研究的角度、指导学生缩小研究的范围、指导学生明确研究的内容等方面加以指导。与此同时,要告诉学生主题的表述方法,一般而言,主题表述方法有陈述式和疑问式两种。如,“近五年来我市某某河某段水质受污染的原因研究”是陈述式,“近五年来我市某某河段为什么会遭到污染?”是疑问式。(以上知识要点要求指导教师掌握,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来灵活指导)

需要强调的是:在主题确定课之前,教师要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方式,在实践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并从中引发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这样,由于问题来源于实践的情境,研究的主题将更有针对性。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效课堂;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522-02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有效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也是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实现减负不减质的最佳途径。作为一线教师,我一直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实现科学有效的教学。

1.几点做法

1.1 教学设计合理紧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教学的深化改革,在不断呼唤教学的高效性。自己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努力尝试实效、紧凑,立足于教学的高效性。例如,自己在上说明文复习课时,一改其他老师采用的方式:"在黑板上总结说明文知识点,然后完成练习卷上的语段,当堂讲解答案"的做法。而是采用"学案复习法"的方法,以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感性积累,对说明文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变教师的教为导,变学生的听为学。让学生在自己的学案上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知识,每个人都动手动脑,亲自完成一遍知识点的归纳,从而加深了印象,也节省了时间。同时,在学生的掌握了归纳的知识点后,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阅读问题,形成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是这一"引导、归纳、运用、总结"的过程,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实践了高效课堂教学的初步设想。

1.2 授之以"渔",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什么是高效课堂教学?一堂课的教学能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能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之终身受益,才是真正的高效。例如,上一堂现代文阅读课,我们就不能仅满足于课文的分析和讲解,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理解分析现代文的方法,这才是能力所在,也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当然,授之以法也要讲究方法,这方法,应当是学生在自己的分析学习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总结出的。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总结什么方法,总是让学生先做尝试,我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炼、升华。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自己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才会有深刻的印象,才会主动应用,才是真正的高效。其实,研究这些方法是不必大费周折的,充分利用好教材,就可以总结出好方法了。

1.3 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的高效,归根到底,取决于学生的投入状态和学习效果。实践表明,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有了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才会有效率。因此,我尝试了许多方法。⑴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个人亮点的机会。比如,复习课上,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点,自己板书,并逐一对全班同学讲解,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⑵利用小组的合作学习,互相促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⑶巧妙设计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教师设计问题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巧设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进而打开学生的思路,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2.比较效果

将以上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后,我发现课堂教学效率的确大有提高。首先,课堂教学的容量加大了。过去一个语段都难以完成,现在竟然完成了两个语段的阅读训练,无论从课堂的容量还是质量上都有提高。其次,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以往上现代文阅读课,学生常常是投入不够,课堂教学沉闷,尤其是一些学困生,对所学不感兴趣,又回答不了老师的提问,渐渐地就游离于课堂之外了。但提高了课堂问题的质量后,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又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学习,使学生结成一个个小集体,他们在组内互相讨论,互相促进。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到黑板上板书或讲解的机会,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求知欲高涨,课堂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3.一些思考

以上教学实践引发了我对高校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3.1 践行高效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核心。所谓高效,就是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这个角度讲,高效课堂研究的根本着力点必然是学生。因此,我们关注的核心应该是学情,根据学情具体制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研究教材,探讨教法,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显然,这里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关键在于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学会,更主要的是会学,而学生这一主体地位的实现,正是通过教师的主导来实现的。总之,采用什么教法,课堂容量多大,一定要以适合所教学生实际为评价标准。

3.2 践行高效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对学生而言,强迫命令性学习,远不如用兴趣吸引学习效果好。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是值得我们不断探讨的。我们发现,有些教师也注意到了调动学生的兴趣,但所采用的一些方式只能在形式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往往是热闹有余,而引发学生深层思考不足,显然,如何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篇8

一、数学课堂教学结尾环节的功能

课堂结尾是教师在教学任务结束之后,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三维目标进行回头看,对课堂目标掌握情况的重新认识,从而实现再总结、再实践,让知识达到升华的教学环节。 数学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本节教学内容的总结和拓展,又是下一节内容的铺垫和准备。 因此,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结尾,不仅给完美的课堂画上一个句号,更可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数学课堂结尾的几种方式

1.知识归纳,总结新课

这种方式是课堂结尾的一般方式,适用于大多数的课堂结尾。 它能使学生在新课教学之后,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教师利用简洁精炼的语言、图标,言简意赅地将前面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一目了然,从而把握重点。 如我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内容时,将本节总结设计为:A. 学生填表说明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B.怎样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设计不仅有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归纳,更有方法上的总结,可谓抓住重点,提纲挈领。 类似于这种以表格的方式进行高度的概括来进行总结的结尾方法,既形象直观,又容易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内化自身的能力。

2.把握关键,开展训练

新课教学完成后,教师结合教学实际以及教学内容,针对教学重难点,精心编制一些训练题,组织学生开展训练,也可起到强化本节内容,结束新课的目的。

如“不等式的性质”这一节,由于内容本身比较简单,很多学生对其掌握较好,再加上临近下课,学生思想上容易产生懈怠情绪。 如果此时教师仍然采用知识归纳的方式来总结,则很多学生不感兴趣,效果自然也不会太好。 而教师此时如果将本节课的“不等式的性质”巧妙地编制在几个题目中,通过习题的解答来强化对知识的巩固,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还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如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设计了如下的几个小训练题,用以小结本课:

A.已知不等式kx > k的两边都除以k,得x

B.有学生将不等式3x > 6x的两边都除以x,得3 > 6。 你能指出他错在哪里吗?

C.不等式-2 > x,将其变形后的结果是什么?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呈现,基本包含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在对问题的分析中,深化了对本节内容的理解,相对于简单的语言总结,其实效性是显而易见的。

3.知识对比,挖掘本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比较是人们了解客观世界的重要方法,也是进行有效识记的重要方法,它可以让我们从事物的本质上来把握记忆对象。 在数学课堂总结时,运用知识对比来作为结尾,将相关知识进行比较,让学生在知识的异同中把握问题的本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更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涵的了解。

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相似之后,很多学生容易将其判定与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混淆,因此,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的教学结尾时,占用一点时间将二者的概念、性质与判定进行对比与比较,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异同,加深对两者知识的印象,从而避免了知识之间的负迁移。

4.设置悬念,回味无穷

精彩的结尾,犹如评书讲解,总是在关键时刻戛然而止,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让人产生欲罢不能、一探究竟的欲望。 数学教学的结尾,如果采用这种方式来结束新课,可以在课后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5.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篇9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效率 学习兴趣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066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了教育业关注的重点。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学生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学习成果,教师通过填鸭式教学来灌输知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没有学习主动性,没有逻辑思维的锻炼,造成了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了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相关措施: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教学成果的好坏、教学效率的高低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有着密切的关联。

(一)教师方面的因素

1.备课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准备阶段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备课,以保障教学效果。备课时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工作,是一名教师的责任与能力的体现,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教师准备充分,但是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备课是面对学生的平均水平来做课前准备,做不到因材施教,对于能力较高的学生,课堂教学只需讲解重点;对于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需要详细地讲解每个知识点。而教师只能照顾大部分平均线水平的学生,对于两个极端的部分学生很难兼顾,长此以往,造成了能力较差的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严重的甚至放弃学习数学的思想。

2.授课阶段:授课阶段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过程,但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注重讲解,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接收,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指引学生自主学习。但是现阶段,教师在讲解习题时,都是自己做、自己讲,学生没有参与其中,只是充当听者的角色,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没有沟通、交流的过程,让学生产生了心理依赖,一遇到难以解决的习题就求助教师,没有自我思考的习惯。长期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体验不到数学的魅力,逐渐对数学丧失了兴趣,没有学习的动力。

3.课后总结:教学过程还需要课后总结,其实就是教师对整个教学流程的反思的过程,包括备课、授课阶段,自身的行为、方式,学生的接受状况、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分析总结。善于课后总结是教师提升个人能力的一种方式。

(二)学生方面的因素

1.课前的预习。到了高中,数学课堂的容量要大量增加,在一节课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二十分钟左右,如果学生不做好提前预习,在课堂上很难跟上教师的进度,不能掌握课堂的重点、难点,课间时间也很有限,有些学生根本没机会向教师请教问题,久而久之疑问会越来越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将会大大降低,直至逐渐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课堂参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应该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与教师产生互动。教师在课堂上一味讲解,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学生和教师没有了互动的环节,上课情绪也相对下降,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课感到无聊,从而严重地打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课后总结。有些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和公式的掌握没有完全理解,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系统的课后分析、总结的环节,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做到举一反三。

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上面分析了高中数学课堂的现状,我结合教学实践,得出以下几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用有效的教学观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阵营,我们每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讲课效率。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低效率教学的危害性,积极采取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传统课堂模式,不断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

现如今,教师都已经意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模式也由“教师讲,学生听”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新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多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探求问题的答案。这样课堂氛围才会不断活跃起来,学生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并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堂。

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给学生创造参与到课堂上来的条件:

1.授课时间要精简,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2.让学生进行自我解题,找出解题方法;

3.适当扩展课外知识;

4.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其在课堂上进行发言、想象等,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如,在学习函数时,这堂课的难点是函数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逐步地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函数概念中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函数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对于学习来说十分重要,如果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他们便会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让数学学习事半功倍。为了提高学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独特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此外,我们还可以出一些有意思的题目,创设有趣的意境,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收集一些知识、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研究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仅是教师单方面的任务,还要与学生配合,让学生融入到数学课堂,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爱数学,对数学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白小军. 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探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4).

[2]李叶梅.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8).

篇10

课堂结尾是教师在数学课堂任务终结阶段,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再认识。再总结、再实践、再升华的教学行为方式。数学课堂小结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本堂课的总结和延伸,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准备。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精心设计出与之匹配的结尾,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结尾的一般形式如下:

一、归纳总结式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方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往往在课堂结尾时利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文字、表格或图示将一堂课(或包括前几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总结归纳。这种小结应能准确地抓住每一个知识点的外在实质和内在的完整性,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知识的系统性。

例如,在教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小结为:(l)填表: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2)如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上述小结中,既有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总结,又有方法上的总结。像这样以表格的形式进行高度的概括,以进行归纳总结的结尾方法,形象直观,易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总结,进一步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从整体上系统把握知识要点,培养他们的综合概括能力。

二、问题练习式

新课结束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传授的内容,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一些习题,通过组织学生练习的形式结束本课。这样,既能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得到应用和强化,又可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便于教师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例如,“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学生一看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且临近下课了,容易产生松懈情绪。若教师仍用总结归纳式结尾的方法,单纯强调性质,则不易被学生接受。此时,教师需要将内容巧妙地化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进行小结。

学生在思考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对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再回顾、再思考、再比较、再应用。不仅自然而然地系统总结了不等式的性质,而且对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则更能深人,远比让学生归纳总结这节课“你有何收获”等述说性的小结更有实效。

三、问题探究式

即在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课堂,让学生适量进。行问题探究。问题探究,既是学生思维中的制高点,也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最高体现。

例如学习“中位线”的小结:(l)你能将一张梯形纸片剪一刀,使得分成的两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2)梯形中位线的性质与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有什么联系?

在学生对三角形中位线的学习后,通过本例中的第(l)问,引导探索梯形中位线的性质,第(2)问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梯形中位线性质问题转化为三角形中位线进行研究。

四、交流评价式

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活动,同时要让学生有机会畅谈他们的体验、感受和收获,有机会表达他们的学习困惑和喜悦,提出建议和见解。因此,课堂小结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和体验。

例如“二次函数”的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在学习过程中,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你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的是什么?

这个小结具有开放性,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结尾也精彩”。好的结尾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但绝不是教师凭灵机一动就能达到的效果,而应该增强对结尾的设计意识。因此,教师进行教学结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精要性原则。就是课堂结尾要做到内容精练,总结精彩。

(2)引导性原则。《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的内因,它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质量。结尾有目标,但教师不是目标的“复述者”,不能包办代替,要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上。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思考、多分析、多讨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课堂结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