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防治方案范文

时间:2023-05-17 11:3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虫害防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虫害防治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规范管理和提高组织化程度,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全面提升重大草原虫害防控能力,有效预防控制病虫害蔓延,保障草原资源生态安全。

二、草原虫害防治实施目标和任务

(一)草原虫害防治实施目标:

通过采取生物药剂防治,有效控制土蝗、草地螟、黄毛虫等病害虫数量,确保草原虫害不危害、不扩散。

(二)草原虫害防治涉及区域及任务:

防治重点区域为大沙河林场施业区110公顷,东清林场施业区170.83公顷,,明月林场施业区200.64公顷,福兴林场施业区111.61,,石门林场施业区76.32公顷,五个林场共计669.4公顷。

三、草原虫害防治实施方法和措施

(一)草原虫害防治实施方法:

全部采取生物药剂防治,采用大面积喷施生物药剂的虫害治理技术,大力推广应用烟碱苦参碱生物制剂,实现虫害的有效控制。

(二)草原虫害防治实施时间和技术措施:

(1)、草原虫害防治工作实施分三个阶段(3月15日-9月30日)。

第一准备阶段(3月15日-5月31日):县林业局生态修复科制定《县2021年草原虫害防治实施方案》,选择草原虫害防治区域、防治面积,报县林业局批准同意。

第二实施阶段(6月1日-8月31日):在县电视台进行公告,购入防治药品,按照技术方案的要求,组织人力、物力,分时间、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确保防治效果。

第三总结阶段(9月1日-9月30日):主要由草原虫害防治领导小组对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汇报。

(2)、防治技术要点及要求

1、药品使用量:苦参碱生物防治药品每亩用量50-70毫升。

2、防虫工作人员须配戴胶质手套和口罩。如药品溅入脸、手、眼部位,立即用清水冲洗数次即可,千万不得用手揉搓。

3、在中午高温或大风降雨时,停止喷药,以免失去药效。

4、防虫工作人员每天工作不得超过8个小时,必要时进行人员轮换。

5、药品配制时必须严格按药品的说明进行配制。

6、在防治期间,不允许有牲畜出入,必须在防治后的一个星期方可,以免牲畜中毒死亡,在防治的第二天,技术人员必须检查草原病害虫死亡率和灭治效果。

7、在防治工作中,如害虫的虫口密度大,集中还未迁移扩散,采取集中连片防治,重点防治,治一片、灭一片。反之,采取隔离带的方式进行防治,隔离带的间距根据实际情况(如风速的大小、喷雾机的喷幅性能,车辆的传动性能等)决定。

8、灭虫药品必须存放在安全专用的库内,由专人负责看管。

9、生态修复科负责防虫工作人员的操作、配药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培训。

10、生态修复科在防治期间,必须跟班作业,现场指导,履行职责,保证达标达效。

篇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提高防效、减少用药、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保障丰收为目标,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不断提高植保抗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在做好大面积病虫草鼠防治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土蝗、草地螟、小菜蛾、地下害虫、马铃薯病害和农田鼠害等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控,达到重大疫情不蔓延危害,重大病虫害不爆发成灾,安全用药水平显著提升,农药使用量逐步降低。粮食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主要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提高5个百分点,主要病虫的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病虫害防治责任制

今年我县多种病虫预计为偏重发生,土蝗、地下害虫、小菜蛾、马铃薯病害较重,防控任务艰巨。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植保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要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强化各项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做到“早预警、早准备、早防控”,将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要按照上级要求,全面落实“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和联防联控”的长效机制,加大重大病虫防治指挥和组织协调力度,确保“防治责任、虫情监测、防治经费、应急物资、监控技术”五到位。为保证防虫工作顺利实施,成立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牧业局信息报送及人员技术的落实等日常事务的开展。

(二)加强监测预警,及时病虫防治信息

农业植保部门要加强病虫调查工作,增派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调查,查清达标地块,确定重点防治区域和防治适期,及时掌握病虫发生消长动态,准确中短期预报,制定防治方案。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将病虫发生与防治信息传送到千家万户。各乡镇要做好病虫防治动态、防治效果及存在问题等情况的收集,及时向植保部门报告,做到“早监测、早预警、早发现、早防控”。

(三)做好防治技术指导工作,确保防治科学有效

植保部门要大力推广以农业防治和生态调控为基础,生物防治、物理防治、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为主导的绿色防控技术,确保防治科学、安全、有效。

(四)大力推行专业化防治和统防统治

要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和重大病虫应急防控的主导作用。一是对土蝗、草地螟重大害虫全面开展应急防治,坚持“政府扶持、专业管理、统防统治”的原则,由乡镇村委会组建重大病虫应急防治队,进行统防统治;二是大力开展专业化防治,坚持“政府扶持、技术指导、联防连治”的原则,从植保机械、植保技术、病虫信息及安全监管等方面积极扶持引导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区域内及县乡间跨区域的专业化防治;三是全面开展群防群治,坚持“政府动员、农户参与、群防群治”的原则,组织动员农民开展统一防治,加强技术指导,特别是科学用药、安全用药技术的宣传培训,确保病虫害防治安全有效。

(五)部门协调配合,做好防控物资供应

农资部门要根据防治需要,组织供应高效对路农药,要做好农药、药械、防护服等所需物资调运和储备工作,保障物资供应;工商、质监、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要加强农药市场监管,严格禁、限用农药管理,依法对制售假劣农药违法行为给予严厉打击,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药;加强农民安全用药技术培训,指导农民做好自我防护。

四、技术措施

(一)土蝗

防治指标:田边草滩10头∕㎡,农田5头∕㎡

防治适期:3龄盛期

药品选择:90%马拉硫磷油剂、75%马拉硫磷油剂、4.5%高效氯氰菊酯等有机磷或菊酯类农药。

(二)跳甲、芫青

药品选择同土蝗

(三)小菜蛾

防治指标:1头∕株第一次防治。每隔一周再防一次,连防2—3次

防治适期:幼虫3龄前

药品选择:阿维·高氯、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啶虫脒、毒死蜱等药剂。

(四)地下害虫

防治指标:0.5头∕㎡

防治适期:2龄幼虫盛期

防治方法:

1、在有萎蔫苗或枯心苗的植株周围泥土中挖出幼虫处死;

2、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1000倍液喷施植株下部或灌根防治;

3、将麦麸炒香,40%毒死蜱乳油按药:水:麸皮=1:20:100的比例制成毒麸,于傍晚在每隔一段距离堆施。

五、安全防护措施

篇3

一、指导思想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扶持、部门引导、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围绕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积极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努力提高防治质量和水平,不断壮大服务组织实力,全面提升我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目标任务

(一)投资建设一批部级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方。集中投资建设一批以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为主的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方,面积1000亩以上;在此基础上,各乡镇均要建设一个茶叶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方,面积300亩以上,力争三年内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0%以上。

(二)优先推广先进植保技术、设施,实现农药减量、控害、增效。通过三年实施,全面停止使用国家规定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提高农药利用率5%,年减少施药2次以上,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防治成本20%以上,将农作物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三)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全面提升农产品安全质量。专业化统防统治区生产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检出率100%达到国家无公害食品标准。

三、建设内容

(一)实施全程统防统治。结合我县“两区”建设,率先在各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全覆盖。示范方设立标示牌,标明专业化统防统治实施单位、负责人、主要技术等内容。建立植保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制订实施规程,规范操作程序,签订服务协议,落实现有补贴政策,统一开展防治用药“统购、统供、统配、统施”服务,并集中展示专业化统防统治实施成效。

(二)推广应用先进植保防控技术。在粮食作物上重点应用农业防治、性诱剂等与化学防治相协调的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提高病虫防控能力,推广应用新型植保器械,改进施药技术,安全科学使用农药,减少农药用量。茶叶示范方重点推广杀虫灯、信息素诱捕、生物农药等先进实用绿色防控技术,在此基础上辅之于科学合理用药,降低农药使用风险,提高防控效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尤其茶叶质量安全。

(三)规范建设统防统治服务专业合作社。按照省里“五化”的建设标准和要求,规范建设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加强对作业环节的监管,规范服务作业程序,提高服务能力。考核验收一批规范化统防统治植保合作社,予以一定的政策扶持,进行统一表彰。落实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对示范方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所需喷雾机、杀虫灯等实行购置补贴。

(四)实施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对各专业化防治组织植保员和机手的技术培训,结合实施农民培训“阳光工程”,每年对实施区机手和植保员、种粮大户、农民带头人定期开展培训,让更多的服务对象掌握病虫害综合防治基本知识。并对专、兼职植保员和机手开展职业技能鉴定,通过培训考核取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实行持证上岗,全面提升植保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

四、工作要求

(一)抓紧制定实施计划。各乡镇抓紧制定实施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实施计划,结合当地实际,选择确定服务主体,明确建设内容、建设要求,并于6月底前报县农业局植保土肥站。

(二)组织项目实施。抓紧落实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方和服务组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方建设。通过项目实施,培育发展茶叶产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三)开展项目绩效评估。在各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设立不防治对照区,建立农事生产记录。开展统防统治、农民自防和不防治对照区用药情况统计和产量测定。在生产周期结束后,详细统计统防统治减少农药用量、挽回产量损失、投入产出比等,评估体现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建设绩效。

(四)确定具体负责人,及时上报进度。根据要求,指定专门人员,切实做好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实施进度的报送工作。及时报送统防统治工作进展情况。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切实做好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强化项目管理,责任到人。采取有力措施,开展督导检查,加强对统防统治过程的服务协议、田间档案、农药台账等环节的检查,确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实施过程规范有效。

篇4

关键词:桉树;病虫害;防治

近年来,桉树作为重要经济用材树种在我国西南、华东南、华南等地区得到大规模推广种植。桉树种类繁多,且桉树作为速生树种之一,其幼林期苗木生长速度极快,能够大幅度的缩短木材的生长周期,同时,其皮、叶、木材等产生的生态与经济效益也被直接应用于经济生产的各行各业。但桉树最为速生丰产林树种,其培育与成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也极为严重,准确识别病虫害种类能够对病虫害的有效预防与防治起到重要作用。

1 桉树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其危害形势

1.1 桉扦插苗腐烂病等苗木危害

桉扦插苗腐烂病是一种基于桉萌条扦插培育而产生的苗木危害问题,这种技术在速生丰产林培育模式下得到极大推广。其病菌性危害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是直接由插条切口中产生大量的病菌侵染现象,使得苗木从切口处被侵害,从下方向上迅速腐烂;其二则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入插条叶部,导致苗木从上部向下干枯、腐烂等。

1.2 焦枯病等叶部危害

焦枯病的主要是由桉树焦枯病菌引起的主要集中在叶部的危害,这种病原菌主要留存于土壤或者罹病组织等,通过在组织上形成分生孢子等随雨水、气流传播扩散活动,同时这种病原菌也能够通过调运带病苗木的方式进行远距离的传播扩散。焦枯病是造成桉树幼苗及幼树危害的主要问题,能够导致幼苗的大量落叶与枯梢,甚至造成幼苗大量枯死现象。桉树焦枯病菌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一般发生在5月至9月等持续高温雨水丰沛等环境下,同时,速生丰产林的营林密度等关系也会增强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1.3 桉青枯病等根部病害

桉树青枯病是由一种名为青枯极毛杆菌的真菌引发的桉树病害,桉树青枯病菌对苗木的侵染可表现为两种类型:其一是急性型青枯病,病株表现为叶片等部位骤失水分产生萎缩状,枯叶呈现出褐色或黑褐色条斑,且叶子悬挂于枝条而不脱落,根部腐烂,木质部、髓部严重坏死,并产生根茎恶臭等。这种病株如果在清水中浸泡会直接使清水变成乳白色,如果将木质横切面滴上清水,则会观察到白色或淡黄色细菌脓液等。其二是慢性型青枯病,这种病症表现在植株上并不如急性型一般明显、急速,但其病株茎干、侧枝等依然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黑褐坏死斑等,另外,如果病株下部叶片由紫红色不断向加深向上发展趋势,且植株矮小、发育不良等也是慢性青枯病的症状。慢性青枯病从病株感染到植株死亡一般需要3-6个月,也会导致大面积幼苗死亡。青枯极毛杆菌可存活于土壤、植株残体等,凡是接触过病株的土壤、垃圾肥、水源等都可能成为青枯极毛杆菌传播的途径,这种病菌适于在低温、中性土壤中存

活,是一种典型的由土壤携带引发的传播性病害。

1.4 白蚁等根部地下虫害

白蚁坊间俗称“大水蚁”,是一种等翅目昆虫,有很多不同种类,主要危害品种有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家白蚁等,其对树木的危害是惊人的,它是威胁桉树生长的主要虫害。白蚁主要通过啃食幼苗及幼树的根茎部的方式造成苗木大量死亡,影响桉树种的成活率。白蚁的活动规律是昼伏夜出,能够在一夜之间毁掉大面积苗木,其具体危害规律一般是按照先啃食根茎部,然后发展到地表及地上部位,沿表土剥蚀主根及侧根等,通过啃食切断幼树的根部营养输送通道导致幼树大量死亡。

1.5 桉蝙蛾、天牛等枝干部虫害

桉蝙蛾、天牛虫害也是桉树生长的主要威胁虫害。其中,桉蝙蛾是2005年在两广地区发现的新钻蛀性害虫,近几年,桉蝙蛾危害逐渐成为影响桉树种植业的主要虫害之一。桉蝙蛾主要通过幼虫蛀入桉树主干取食的方式影响速生桉树无性系用材林,导致树木整株枯死等,严重影响桉树单株材积生长量。天牛也是一种植食性昆虫,危害木本植物,其幼虫呈现淡黄或白色,体前端部位似头状,有钻木的习性,能够在树木内存活两年以上。天牛的幼虫蛀食树干预树枝,能够影响树势,导致病菌侵入,也遵循蛀干害虫的特性,在树干内向上或向下危害,隐蔽生活,防治较为困难。其中,天牛类(云斑天牛)、蝙蛾类、木蠹蛾类等为主要的桉树蛀干害虫,其幼虫一般寄居在树干的内部对树干进行蛀蚀危害,由于其活动范围看起来较为隐蔽,在危害初期很难通过桉树表面情况加以判断与识别。一旦此类蛀干害虫被发现,则桉树会呈现出内部髓心中空等晚期症状。

2 影响桉树病虫害多发的主要原因分析

2.1 桉树种植品种单一化

桉树作为世界上三大速生丰产树种之一,其规模化生产能够带来显著的生态与经济效益,但同时,桉树种植病虫害多发问题也直接制约着其生产价值的实现性。桉树病虫害的发生与桉树树种生物特性,速生丰产林建设问题、立地条件、管理水平等有着重要的关联性,从桉树生存特性与其相对应的病虫害特性出发,营造一个良好的桉树成长环境,增强桉树的成长态势及其抗病虫害抵御水平,是有效解决桉树病虫害问题的根本措施。速生丰产林的规模化生产过程强调生长速度与无性繁殖能力,当前桉树种植上存在品种单一化趋势,人为的造成整个林地树种的多样性缺失与互补机制,从而对林地的土壤、地表形态、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一旦生物间的食物链断裂,缺少天敌的害虫等会加剧桉树病虫害防治难度。

2.2 桉树人工林经营管理落后

桉树速生丰产林的规模化种植与其经营管理成效是密不可分的,当前桉树人工林管理经营方式都较为粗放,在人工林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对营林密度、育苗技术、林地选择、整地方式、基肥配施、种苗选择等方面的管理运营不科学、不合理等,导致人工林种植中存在许多管理上的疏漏,加剧了病虫害多发的频度。例如,在桉树人工林追肥过程中,如果不能科学的把握林地土壤状况,仅仅依靠传统方式或经验判断进行培肥处理,就会导致苗木在营养方面存在缺失,导致树木长势微弱,进而加大了病虫害侵入的可能性。尤其是桉树人工林营林技术方面的问题更是直接影响病虫害的发生状况。

3 桉树病虫害防治的具体策略建议

3.1 加强病虫害监测管理工作

桉树人工林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在先天上造成了病虫害多发的潜在威胁。加强病虫害日常监测管理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预防、削弱病虫害威胁起到重要作用。加强桉树病虫害监测管理工作,需要根据桉树病虫害的生物特性在各个关键监测时点安排定期科学的监测观察活动,并在病虫害多发时节以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进行事先准备工作,达到预防与警示的作用。如引发桉树青枯病的青枯极毛杆菌传播途径及其广泛,能够通过地表径流、株间连根、土壤垃圾等对接触过其病菌的方式侵入其他树木,通过对这种病症的监测,发现问题植株需要立即进行处理,将其病株连根拔起,直接销毁,并在株穴间土壤上撒石灰消毒,防治病菌通过土壤向其他树木侵染。对于桉树害虫的防治需要采取科学的营林措施,在营林过程中克服树种单一化缺陷,提倡采取营造混交林等方式提升人工林的环境交互性。在营造良好的树种生长环境基础上,加强对桉树人工林的管理与抚育工作安排,能够源头上减少害虫环境特质与减低桉树虫害源。

3.2 针对不同病虫害原因制定差异化科学控制预案

从桉树病虫害种类分析中可以看出,特定的病原菌及虫害都与一定的环境条件联系在一起,其具体的生物特性反映出病虫害的规律性活动。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发生条件设置预防与防治措施,能够从其生存源头对病虫害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桉树焦枯病一般发生于高温多雨的湿热天气,如果再加上地势低洼、造林密度大等环境条件,桉树焦枯病就会造成极大的生产损失。相反,如果在不能够改变湿热气候的前提下,在造林时选择排水状况良好的土地,并注意营林密度的合理控制等,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焦枯病带来的林地损失。同时,在桉树焦枯病多发季节注意对林地进行整体与清理,加强林地通风状况,一旦病害蔓延,就需要以浓度为600-800倍液否认多菌灵、退菌灵等杀菌剂进行控制处理。对于天牛类、蝙蝠类等蛀干害虫的防治需要人工物理措施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预先安排与准备。由于这些害虫的威胁范围较为隐蔽,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其进行引出并处置,尤其是对其幼虫的处理更是需要及早进行。在具体的药剂防治方面,可在桉树的枝干部位喷洒药剂,并以药液注孔、药棉堵孔等方式进行。

针对病虫害的发生条件预先设计差异化的控制预案,能够有效提升管理经营活动的可预见性,一方面能够在病虫害未发生时提升各项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从事前控制入手,削弱病虫害的发展规模,另一方面,能够在病虫害严重时,有计划、又准备的采取相应的人工措施加以应对,有效降低损失至最小化。

4 小结

桉树人工林培育中的病虫害问题直接制约着其生态、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病虫害种类及其产生的条件进行具体分析,加强日常监测管理,制定差异化病虫害控制预案,能够帮助管理者进一步提高管理运营的可预见性。

参考文献

[1]宋友香.桉树病虫害防治[J].中国林业,2009(16).

[2]腾永科.桉树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J].吉林农业,2013(5).

[3]蒋兴成.浅谈桉树的病虫害防治及其管理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3(5).

[4]孙云霄,刘建锋.桉树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及防治策略[J].中国森林虫病,2006(5).

篇5

关键词:桉树;病虫害;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 S7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0-64-2

桉树作为生长速度较快的树种,与其他树种相比,具有适用范围广、经济实用性强的优势。桉树的人工林面积在我国分布极其广泛,随着桉树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桉树的病虫害危害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而且病虫害的品种也逐年增多,这明显的影响了桉树发展的速度。

1 桉树病虫害发生现状

1.1桉树虫害

最近这几年来,随着桉树人工林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种类越来越多,危害的程度也越来越严重。截止到2012年,我国桉树病虫害的种类已经达到了400多种。

1.1.1根部害虫 桉树根部害虫中的主要种类有白蚁、蟒槽、缕姑和地老虎等,其中,白蚁的危害最大。据记载共有22种白蚁,危害程度达到中等以上的有17种,这其中危害严重的有黑翅土白蚁、云南土白蚁、遵义土白蚁、海南土白蚁。其次是蟒蜡,这种病虫害种类共有31种,危害程度达到中等以上的共有10种,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有红脚绿金龟、赤绒金龟、二点鳞鳃金龟、小茶金龟、鳞毛鳃金龟。

白蚁作为严重的病虫害,它主要危害桉树的树苗或者幼树,食取树苗的根部,导致树苗在幼苗或幼树的时候死亡。在我国的南方,白蚁几乎全年都活动在桉树的人工林区域内,在每年4~7月是其活动最猖狂的时期,桉树的树苗在半年之内是最容易受白蚁危害的时期。例如在广西的南宁市,桉树在幼苗和幼林时期受到了白蚁的危害,多次补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造林成活率。小地老虎又叫做土蚕,它常常把树苗咬断,然后连茎带叶都拖入自己的洞中进行取食,造成缺苗。一般它白天潜伏在树苗周围的土下,受到惊吓时呈蜷缩状,用手翻动即可发现。

1.1.2叶部害虫 桉树叶部害虫的种类大概有160多种,占害虫种类总比例的一半以上,危害较严重的有尺蟆类、卷蛾类、袋蛾类等。油桐尺蟆一般都广泛的分布在我国的广东广西等地,暴发成灾的频率很高。以广西省为例,2011年南宁市发生危害面积约为七万亩,尽管进行了一系列的防治,但是在第二年仍然有一部分面积受到危害,影响了桉林的生长,严重的甚至导致桉树的枯死。桉小卷蛾一般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省的湛江等市,这种病虫害以幼虫将顶芽嫩叶缀合成苞,在叶苞内啮食叶肉,残留叶脉,严重时可影响苗木及幼树生长甚至枯死。

1.1.3枝芽害虫 桉树枝瘿姬小蜂是危害桉属植物枝叶的重要危险性害虫,具有传播途径多、扩散能力强、防治难度大等特点。2007年8月首次发现从国外传入的,受其危害桉树的嫩枝、叶,受害部位形成虫瘿,肿大、畸形,导致新梢不能正常生长,树冠成丛枝状。2年生以下幼林受害后生长停滞,无法成林,严重影响林木产量和质量,对我国桉树产业发展造成威胁。感虫严重的桉树品种主要为巨尾桉DH201-2,而窿缘桉、巨尾桉广林-9、巨尾桉 DH32-29等均为轻度受害,不出现畸形起苞。

1.1.4干部害虫 桉树的干部害虫为天牛类、吉丁虫类、木蜂类、木蠢蛾类等等,危害程度达到中等以上有11种,较为严重的是木蠢蛾类,主要包括3种:豹纹木蠢蛾、柳按木蠢蛾、荔枝拟木蠢蛾。就最近这几年来看,除局部地区频有发生,虫株率较高外,干部虫害相对还平稳。

1.2桉树病害

目前我国桉树的病虫害种类已经达到了30多种,虽然较少,但是危害却很大,近年来已上升为焦点。其中危害严重的有焦枯病、青枯病和桉苗茎腐病。

焦枯病主要危害桉树的树苗,在南方高温的季节,特别是5~9月发生的范围较广。例如,在广西的南宁市等地区这种病虫害的发病范围就很广泛,发病率也极高,多发生在地势较低和潮湿的地带,尔后蔓延,严重的地方桉树树冠叶子的脱落达到植株的80%~90%,严重影响桉树的生长和出材量。

桉树青枯病是由青枯假单胞杆菌侵染引起的周身性病害,危害也非常严重。种植发病后,病菌随雨水传播,发病植株根干髓发黑整株死亡,可防基本不可治。经过这几年从育苗母苗源头的大力防治,目前青枯病在南方各桉树种植区已经得到较好的控制。

桉树桉苗茎腐病的病原菌是菜豆壳球抱菌,寄主范围比较广泛,也危害多种农作物,可引起严重的桉苗木茎腐病,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这种病的流行。

2桉树病虫害发生原因

2.1重经济,轻管理

我国大部分的桉树人工林采取粗放式经营模式,相关的管理措施还不尽完善,导致桉树林生长不均衡,长势也相对弱。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病虫害更会趁虚而入。就目前状况来看,大多数桉树的生产单位都是把经济效益摆在第一位,不很重视桉树病虫害防治的问题,导致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病虫害大面积的发生时,才会采取一些相关的措施来进行防治,这就加剧了病虫害的严重程度。

2.2林种结构不合理

随着造林技术的不断发展,短时间内就能营造出大面积的桉树林,这样的桉树林具有高纯性的特点。由于种类相对比较单一,而且生态效能以及自身抗病能力较低,所以病虫害较猖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病虫害破坏速度快、面积广,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坏。

2.3防治方法不合理

桉树病虫害的防治一般都广泛的使用杀虫剂,这种方法虽然对病虫害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消灭害虫的同时,害虫的天敌也受到了危害,从而使生态失去了平衡。

2.4防治经费欠缺,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对病虫害防治的投入较为欠缺。相关的单位当发现病虫害小面积发生时,一般都不能及时的采取措施,当形成大范围的灾害时,又会由于资金不足,而治理效果大打折扣。

2.5生态环境原因

在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随着气候变化异常,直接影响了桉树的正常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病虫害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暖冬的天气,为害虫过冬提供了保障,加剧了病虫害的发展。

3桉树病虫害防治策略

3.1加强营林措施

从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由于林业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和防治困难,所以在营造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各个环节,完善措施。育苗时选择不带病的健康的母株是防治青枯病的第一步。选择目前已表现出较强抗虫性的桉树品种(无性系)育苗和造林是防治桉树枝瘿姬小蜂的有效办法。加强抚育、施肥和松土等营林措施,可提高桉树的抵抗力,从而对焦枯病等病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注意对混合林的规划和营造,改善林地生态环境,稳定生态平衡,从而缩小发病范围,减少发病几率。

3.2加大经费投入

对桉树的病虫害防治,各个部门都应加以重视,要加大对桉树病虫害防治和研究的力度,并且加大经费的投入,建立完善的测报系统。同时,在科学技术方面,积极地为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依靠科技的力量提高防治的力度。

3.3实施综合防治

桉树的病虫害种类是非常繁多的,而且不同桉树上病虫害的种类也不尽相同,原因是这些病虫害有些是外来的物种,有些则是由乡土昆虫演变而来,它们多能危害不同的林木及农作物。所以应该把桉树的病虫害防治同其他林木同类病虫害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防治,这样的效果会更好。而且要采取林业措施为主的防治方法,营造出有利于按树生长,不利于按树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的环境。

3.4加强基础研究

目前,我国的桉树病虫害种类整体呈持续上涨的趋势,在繁多的病虫害中,对一部分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仍不太了解,导致不能有效地防治。所以,要强化桉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掌握其发生规律和特点从而进行有效的防治。与此同时,加大对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力度,开展综合治理的方法,有效地改善防治的效果。

3.5加强监测工作

加强按树病虫害的检疫和监测措施,将其控制在萌芽状态。桉树的原产地中病虫害的种类虽然很多,危害范围比较广泛,但是由于病虫害与天敌之间相互制衡,所以生态系统保持着稳定的状态。如果这些害虫有机会传入我们国家,缺少了病虫害天敌的制约,就极有可能造成不可设想的危害。所以要加强病虫害的检疫,避免病虫害疫情的发生。此外,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初始则有可能扑灭,延误时机则很难控制,因此要特别强化监测工作。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桉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我们要从全方面、多方位进行综合防治。与此同时,更要注意加强对病虫害的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依靠科学的力量来有效防治桉树病虫害。

参考文献

[1] 牛志达,秦永轩,王克,邓再生,付豪.唐河县林木病虫害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初探[J].河南林业科技,2010(04).

[2] 余美惠.相思类树种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17).

[3] 刘公民,李斌.版纳地区橡胶树主要病虫害现状及防治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0(03).

[4] 王广炳,颜显菊,张利华,张本山,唐辉.汉阴县2007-2008年度油菜蚜虫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9).

[5] 李继群,罗丽英.武汉市黄陂区林业有害生物的现状与对策[J]. 湖北林业科技,2009(02).

篇6

关键词:横江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

1 吉安横江葡萄种植中出现的主要病虫害

1.1 侵染性病害。

主要包括黑痘病、灰霉病、穗轴褐枯病、白腐病、炭疽病和霜霉病等病害。

1.2 虫害。

包括金龟子、透翅蛾和天蛾等昆虫。

2 葡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2.1 防治原则。

对于吉安横江葡萄种植中出现的主要病虫害,我们应该在种植过程中,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栽培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科学进行化学防治。

2.2 植物检疫。

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植物检疫制度严格执行检疫流程,禁止调入有检疫性病虫害的葡萄枝条及苗木。

2.3 农业栽培防治。

葡萄种植人员要认真做好清园工作,即在果实采收后,及时以深埋或烧毁的方式清除病虫果、残次果;冬季结合冬剪,剪除病残果、病虫枯枝,清扫残枝落叶集中烧毁;雨季加强清沟排水工作,采用果穗套袋等措施;加强夏季枝梢管理,避免树冠过度郁蔽,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树体抗病能力;生长季节及时剪除病枝、病叶,摘除病果,将其集中烧毁或深埋;安装杀虫灯等设施防治害虫。

2.4 生物防治。

充分保护和利用各种害虫的天敌,推广以菌治菌、以菌治虫、以虫治虫,提倡使用生物农药。

2.5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的主要措施是,在冬季清园后,全园喷布3波美度~5波美度石硫合剂,早春萌芽前再喷一次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80%必备200倍液,杀灭越冬病虫。

在化学防治过程中,我们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做到对症下药,适时用药;注重药剂的轮换使用和合理混用;按照规定的浓度、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要求使用;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有“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和无“三证”的农药。

3 葡萄种植中出现的侵染性病害的防治

3.1 防治原则。

葡萄种植人员应以预防为主,在病害防治关键时期及初感染时,及时喷药,把病害扑灭在萌发状态。

3.2 黑痘病(俗名鸟眼病)

3.2.1 为害部位。

此病主要为害嫩叶、嫩梢、花序、幼果、卷须等绿色幼嫩组织。

3.2.2 症状。

开始阶段,叶面会出现红褐色小斑点,后期叶面会开裂破碎穿孔;嫩梢发生褐色梭形小病斑;幼果的果面出现深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圆斑,病斑周边呈紫褐色,中心呈灰白色,稍凹陷,形状很像鸟眼。

3.2.3 发病条件。

此病多发于温暖多湿环境,发病适温为25摄氏度左右,如果温度超过30摄氏度,病症就会受到抑制。

3.2.4 药剂防治。

(1)防治时期。

春季萌芽后展叶2~3片时、花蕾期、谢花后2~3天和幼果期是防治此病的关键时期。

(2)药剂及浓度。

对付此种病害,可采用75%百菌清75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倍~8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或杜邦福星8000~10000倍液,或10%世高2000倍液等,注意交替轮换使用。

3.3 灰霉病(穗腐病)

3.3.1 为害部位。

此病主要为害花穗、幼果及成熟期果实。

3.3.2 症状。

开始发病时,花穗的花冠出现淡褐色水渍状,后变为暗褐色软腐,表面密生鼠灰色霉层。

3.3.3 发病条件。

此病多发于温暖多湿环境,发病适温为15摄氏度~28摄氏度,适宜相对湿度为92%以上,如果花果表面存在自由水的时间太长,会增加发病机率。

3.3.4 药剂防治。

(1)防治时期。

花序分离期至开花前、谢花后2~5天和果实转色初期是防治此病的关键时期。

(2)药剂及浓度。

对付此种病害,可采用50%速克灵1500倍液,或40%灰卡1000倍液,或30%灰霉一号900倍液,或50%农利灵1200倍液等,宜交替使用。这些药物也可兼治穗轴褐枯病。

3.4 穗轴褐枯病。

3.4.1 为害部位。

此病主要侵害花穗的嫩轴。

3.4.2 症状。

花穗轴出现水渍状病斑,之后花穗轴的一段变褐腐烂坏死。当病斑环绕花穗轴一周时,其上面的花蕾、幼果会随之萎蔫、干枯和脱落。

3.4.3 发病条件。

如果开花前后出现低温多雨的天气,比较容易诱发此病。

3.4.4 药剂防治。

(1)防治时期。

花序分离期至开花前、谢花后2天~5天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2)药剂及浓度。

对付此种病害,可采用50%速克灵1500倍液,或40%灰卡1000倍液,或14.5%多效灵800倍~1000倍液等。

3.5 白腐病。

3.5.1 为害部位。

此病主要为害果梗、果穗轴、幼果和成熟果。

3.5.2 症状。

发病初期,在穗轴和小果梗上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并向果梗、果粒基部蔓延,渐变为淡褐色软腐,然后全果粒变褐腐烂,病果表面密生灰白色小粒点。受到震动时,病果粒极易脱落。

3.5.3 发病条件。

此病多发于高温高湿环境,如植物体存在伤口,更易诱发此病。发病适温为25摄氏度~34摄氏度,湿度为92%以上。多雨年份和通风光照不良的果园容易诱发此病,篱架比棚架容易诱发此病。

3.5.4 药剂防治。

(1)防治时期。

谢花坐果后至成熟初期,是防治此病的关键时期,应每隔10天~15天喷一次药。

(2)药剂及浓度。

对付此种病害,可采用50%福美双700倍液,或12.5%禾果利2000倍~2500倍液,或78%科博700倍液,或50%退菌特1200倍液等。这些药物也可兼治炭疽病。

3.6 炭疽病(又名晚腐病)

3.6.1 为害部位。

主要为害接近成熟的果实。

3.6.2 症状。

初发病时,果面产生针头大小的水渍状褐色圆形病斑,后逐渐扩大并凹陷,长出同心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发病严重时,病斑会扩展到半个或整个果面,果粒变软腐烂,后干缩成为僵果,最后脱落。

3.6.3 发病条件。

此病多发于高温高湿环境,发病适温为28摄氏度~32摄氏度。如果架面枝蔓密布、通风光照条件不良,容易诱发此病;另外,如果树势弱,留果量过多,架面积小,抗病力下降,也容易诱发此病。

3.6.4 药剂防治。

(1)防治时期。

谢花坐果后至成熟初期,为防治此病的关键时期,应每隔10天~15天喷一次药。

(2)药剂及浓度。

对付此种病害,可采用45%施保克1000倍液,或40%炭疽福美800倍液,或60%炭疽灵700倍液,或12.5%禾果利2000倍~2500倍液,或80%喷克800倍液,或50%退菌特1200倍液等,注意交替使用。

3.7 霜霉病。

3.7.1 为害部位。

此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幼果。

3.7.2 症状。

初发病时叶面为半透明油渍状病斑,后扩展为黄褐色不规则病斑,叶背面产生灰白色霜状霉层(孢子束),最后病叶失水枯焦并早期落叶。

3.7.3 发病条件。

此病多发于冷凉多湿环境,侵染适温为16摄氏度~24摄氏度,初夏和秋季阴雨连绵,易造成此病害流行。

3.7.4 药剂防治。

(1)防治时期。

5月上旬至6月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下旬。

(2)药剂及浓度。

对付此种病害,可采用25%甲霜灵(瑞毒霉)800倍~1000倍液,或烯酰吗啉(安克)1500倍~20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800倍液,或80%喷克800倍液,或80%必备400倍~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600倍液等。

4 葡萄种植中出现的主要虫害的防治

4.1 金龟子。

金龟子为害葡萄主要是以成虫咬食叶片和嫩梢。防治金龟子的方法是在4月~6月上旬,傍晚喷药防治。使用的药剂包括10%歼灭2500倍液、敌敌畏800倍液、2.5%敌杀死2000倍液和90%敌百虫1000倍液等。也可利用黑光灯进行诱杀。

4.2 透翅蛾。

透翅蛾为害葡萄主要是以幼虫蛀食为害枝蔓。防治透翅蛾的方法是在开花前成虫羽化期和谢花后幼虫孵化盛期,进行喷药防治,使用药剂与防治金龟子的药剂相同。另外,在5月下旬至6月,要检查嫩梢头,如发现萎蔫嫩梢或枝梢上有出粪孔,应及时剪除枝梢,捕杀幼虫。

4.3 天蛾。

天蛾为害葡萄主要是以幼虫蚕食叶片,天蛾食量大,可将叶片吃光。防治天蛾的方法是在6月中旬至9月中旬进行喷药防治,使用药剂与防治金龟子的药剂相同,也可人工捕杀幼虫。

参考文献

[1] 刘永忠,李华,黄正银. 葡萄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初探[J]. 农技服务,2009(02).

篇7

关键词:甜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082-1

甜菜是一种两年生草本植物,浑身都是宝。甜菜的主要产品是糖。糖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也是食品工业,饮料工业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除生产蔗糖外,甜菜及其副产品还有广泛的开发利用前景。近年来乾安县甜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9年种植面积3.36万亩左右,甜菜种植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大亮点。种植面积大重茬严重影响了品质产量。因病虫害的发生而导致根产量减少10%-20%,含糖量降低0.5-0.8度,所以重视甜菜病虫害的发生及其防治工作,对发展甜菜生产,激发农民种植甜菜的积极性,提高糖厂经济效益有很重要的意义。

1 立枯病识别

立枯病又名脚病,是甜菜苗期的主要病害,该病主要是土壤带菌,其次是种子带菌。对于春季水分充足的年份及土壤低温、高湿、土质粘重或土壤结构不良、重茬、土壤酸性较重、排水不良的低洼易涝地块会发生严重的立枯病。采用的药剂:3%恶霉甲霜粉剂或可信恶甲水剂苗期500-600倍液喷雾或灌根,本品与土壤中的铁、铝离子结合,抑制孢子萌发,对由腐霉菌、镰刀菌等病菌引起的病害有突出的防治效果。同时所含恶霉灵能被植物的根吸收并在体内产生两种糖苷,起到提高生起到提高生理活性的功效,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本品中的另一主要含量甲霜灵可被植物根、茎、叶迅速吸收,并随植物体内水份运转移到植物各器官,对霜霉菌、腐霉菌、疫霉菌所引起的病害有特效。

2 甜菜褐斑病

属于较难防治的病害之一。甜菜褐斑病病原菌发育的温度为25-28℃,在37℃以上或5℃以下时停止发育。最适宜其生长的相对湿度为98-100%。一般6月下旬至8月中旬期间为发病期。因为这个期间是夏季多雨季节,易于病原菌的萌发危害。据调查发现褐斑病可导致甜菜根产量降低10-20%,含糖大幅度的下降。严重时叶片全部枯死,造成绝产。防治甜菜褐斑病一般使用可用可信甲硫・乙霉威或可信百・福800-1000倍液叶面喷雾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防治,第1次用药可在田间有10%的植株发病后3-5天进行,间隔15天左右进行第2次。

3 腐病识别甜菜根腐病

根尾腐烂发生早,为害重,多数发生在直根上,先是根尾产生黑色腐烂,而后逐步向上扩展,病部维管束为黄褐色,在多雨或潮湿的条件下,病部呈水渍状软腐,具酸臭味,易拔起,烂根部常留在土壤中。根腐病防治早期发现病株,及时挖出后深埋,并对病穴撒石灰消毒,防止病害扩展;在发病期可用可信甲霜・恶霉灵水剂500-600倍液喷雾或灌根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公斤水配药30克),喷施于叶面或灌根;加强田间管理。

4 丛根病识别(病毒病)

当前我们发现的有丛根病、黄化病毒病两种。丛根病的防治:发病初期用20%病毒A 400-500倍液,4-5天喷一次,连喷2-3次。

5 蛴螬

蛴螬是金龟子幼虫的总称,种类很多,其对寄主植物具有选择性,多寄生于大豆、小麦、玉米等作物上取食和产卵。故这三种茬口种甜菜时会发生较重的蛴螬危害。春季土壤化冻时期有利于蛴螬生长,因此6月中旬危害甜菜。

6 地老虎(截虫或切根虫)

其中小地老虎位数量最多的苗期害虫,多发生在定苗前后,易造成甜菜缺苗、断条,从而造成保苗株数不足使根产量降低。

7 跳甲

跳甲属鞘翅目、叶甲科,跳甲种类很多,以甜菜跳甲和黄条跳甲为主。多发生在5月上、中旬,甜菜幼苗出土后,跳甲便是危害盛期。

8 蛴螬、地老虎、象甲、跳甲的防治

每亩用5%丁硫克百威毒死蜱颗粒剂或5%丁硫克百威毒死蜱或3%毒死蜱敌百虫3-5公斤播种时沟施或穴施。

9 甘蓝夜蛾

又称甘蓝叶盗虫,属鳞翅目。生活习性及为害特点:甘蓝夜蛾在南方地区一年发生4-5代,以蛹在土中7~10厘米处越冬。越冬蛹于翌年气温稳定在15-16℃时羽化出土。成虫昼伏夜出,对黑光灯和糖趋性极强,成虫繁殖需取食花蜜补充营养。卵多产在叶背,成块状。初孵幼虫群居卵块周围,取食卵壳和周围叶片呈窗纱状,稍有惊动即吐丝往下垂,转至邻叶或邻株上。4-6龄幼虫白天潜伏在心叶、叶背或根部附近表土中,傍晚出来取食为害,5-6龄进入暴食期。

篇8

在果园生态系统中利用天敌和害虫之间相互制约、互为依存的关系,以及果园内微生态环境的调节,人为创造或改变条件,扶益抑害,保护天敌,有效抑制病虫的发生,替代或部分替代了化学防治,大幅度减少农药用量,使化学农药的用量下降30%,降低农药残留,提高了果品食用安全性。

1 农业调控措施为基础

1.1 加强土肥水管理,保持树势,提高抗性

增施有机肥,配施微肥,平衡肥料供应;合理负载,维持树势,提高抗病耐虫能力。

1.2 清园

休眠期清园,对来年病虫发生有控制作用。清除残枝落叶、僵果,剪病虫梢,刮老翘皮,并集中销毁,可有效减少褐斑病、白粉病、叶螨、金纹细蛾等病虫越冬基数。树干涂白,灭菌除虫,提高抗寒性。

1.3 深翻树盘

冬前深翻树盘30~40厘米,破坏土壤中越冬的桃小、金龟甲、梢夜蛾等害虫生存环境,加速其死亡。

1.4 改形拉枝修剪,抑制病虫

夏秋季结合开张角度剪除稠密拥挤枝,改善通风透光,抑制早期落叶病、炭疽轮纹病、叶螨、卷叶蛾等病虫害的发生。通过提干、开心、间伐、稀枝修剪来改善通风透光,亩留枝6万~8万条,抑制病虫发生。

1.5 人工消灭

剪除病虫枝梢,刮老翘皮,冬季人工捕杀越冬害虫等。也可果园放养鸡来捕食果园害虫。

1.6 净化果园周边环境

铲除果园周边杂木杂草,清除果园周围的花椒、刺槐等围栏,尤其是刺柏等转主寄主植物,杜绝病虫转主传播,抑制病虫发生。

1.7 果园种草

果园行间种植三叶草、黑麦草可以招引瓢虫、草蛉、捕食猎蝽、捕食螨、步行甲等众多天敌。据调查,种草后果园节肢动物栖息指数由原来的0.1增加到0.25以上,可对害虫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1.8 保护天敌

减少有机磷、菊酯类等广谱杀虫剂的使用,保护天敌,扶益抑害。

2 生物物理防治为主体

2.1 以菌治虫

如Bt制剂、EB-82灭蚜菌等可防治毛虫、青虫菌、蚜虫等。

(1)Bt制剂:能产生伴孢晶体毒素对多种害虫有致病作用。在幼虫期喷500~1 000倍,可防治苹小、黄斑卷叶蛾、桃小、刺蛾类等鳞翅目害虫。

(2)白僵菌、青虫菌:对桃小的自然感染率30%~50%。防治效果良好。幼虫感菌后行动缓慢,出现呕吐、下泻症状,逐渐干瘪死亡。

赤眼蜂人工繁殖释放:每亩放3万只蜂,对苹小卷叶蛾卵的寄生率可在95%以上。

2.2 以虫治虫

果园生态系统中常见天敌昆虫类群有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70多种。寄生性种类有蚜茧蜂、蚜小蜂、跳小蜂、姬小蜂、赤眼蜂、寄生蝇等;捕食性种类有瓢虫、草蛉、食虫蝽、食蚜蝇、捕食螨、蜘蛛类等,对害虫具有极强的自然控制能力。瓢虫的人工助迁每亩释放3 000头左右,苹果蚜则在2~3周内自然消退,不防自灭,危害随之明显减轻。

(1)瓢虫的利用:麦收前从麦田扫捕,亩果园释放3 000头,苹果蚜则在2~3周内自然消退,不防自灭。

(2)西方盲走螨人工释放:曾在延安、洛川果园防叶螨试验取得成功。

2.3 生物制剂的应用

(1)阿维菌素:用量低,对人体和环境安全。可防治果树害螨、蚜虫等多种害虫。

(2)农抗120(链霉素):可抑制菌丝生长,致菌丝扭曲变形,丧失活性。近年来农抗120已广泛应用于苹果病害的防治。

(3)抗生素S-921:对果树真菌具有溶菌作用。据试验,用30~50倍液田间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效果优于传统药剂。多抗霉素1 000倍用来防治苹果叶部病害。

浏阳霉素对苹果叶螨有杀灭作用。华光霉素对害螨、植物感病真菌有较高活性。田间可用来防治苹果山楂叶螨、二斑叶螨。对苹果腐烂病等多种真菌病害有效。

2.4 昆虫性外激素

性外激素被称作第4代杀虫剂。用来迷向干扰桃小食心虫、苹小、金纹、桃蛀螟等求偶,对害虫行为进行调控减少后代。迷向防治作用另可用来测报。迷向丝5―9月每棵树挂一枚(或间隔树挂一枚)诱芯于苹果树冠内膛,5月中旬挂出,间隔30~40天更换1次,挂于距地面1.5米树冠内。测报时制成诱捕器挂于距地面1.5米树冠内,1~3天统计1次,进行预测。用迷向丝田间防治可减少用药50%,但目前防治成本偏高。

2.5 杀虫灯

用来诱捕果园苹小、毒蛾、金纹夜蛾、金龟等多种趋光害虫。频振式杀虫灯,以黑光灯做诱引源,频振式高压电网杀灭害虫。每台灯可诱杀控制面积13~15亩,架设高度约3.0米左右(略高于树冠)。4―10月使用,晚6时开灯,早6时关灯。每2~3天清除虫尸1次。可诱杀果园5个目21科41种害虫,对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诱杀作用强烈。金纹细蛾虫口减退31.6%,苹小虫口减退24.9%,桃小虫口减退41.8%。对尚未产卵苹果枯叶夜蛾诱杀比例高达67.1%。

2.6 果树诱虫带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制,主要用来物理诱捕树干越冬的叶螨、苹小、毒蛾、粉蚧、绵蚜等多种害虫。瓦楞纸结构,添加了害虫越冬诱引物质,对害虫越冬具有诱引和催眠作用。8―10月均可用,但8月份使用效果最佳,休眠期解下集中销毁。据调查,平均诱集害螨1 274头,最多2 421头。翌年不喷杀螨剂,到8月底,调查对照诱区叶片受害干枯脱落降低20%,对叶螨诱集率为83%以上,对康氏粉蚧越冬虫诱获率在90%以上。一张售价约为0.22元,按亩使用60条计算,每亩可节约防虫费用45~55元,可减少用药30%以上。

2.7 粘虫板、防虫网、育果袋

(1)粘虫板。用来诱捕苹果蚜虫、瘤蚜的有翅蚜,是物理防治蚜虫的有效方法。涂有粘虫胶的黄色塑料板,5―6月份始见有翅蚜时挂于树冠平生枝条上,间距6~8米,间隔3~4周更换1次。据调查试验比常规区虫口减少29%。

(2)防虫网。可有效防止外来害虫侵入或果园害虫向外迁飞扩散危害,还可防止冰雹袭击和鸟类食害果实。可用水泥干加铁丝组成网架封闭式覆盖果园,架设高度3.5~4米,一般间隔4~5年左右更换1次。

(3)育果袋。果袋对食心虫、炭疽、轮纹病的防效几乎可达100%。

2.8 糖醋液

由1份糖,1.5份醋,2份水加少量白酒制成糖醋液置广口瓶中挂于果园可诱捕金龟甲、吸果夜蛾等害虫。

3 化学农药防治为辅助

在农业和生物物理措施的基础上再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3.1 化学农药防治应遵循的原则

①准确测报,适期喷施:结合田间监测预报,当虫害发生到一定数量(程度),达到防治指标时进行喷药防治;②对症选药,适量用药:根据病虫害的种类,选用允许使用的最佳有效农药品种,尽量少用限制农药,杜绝使用禁用农药。成龄果园每亩用药液150~175千克,喷雾时叶片正反面着药均匀,树体表喷湿润而不滴药为宜。 ③合理混配,交替用药: 把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混合使用,不仅能延缓抗药性的产生,而且能起到兼治多种病虫害的作用。但要做到:药剂混合后,不降低药效,不增加毒性,对果树安全,成本合理。④安全用药,保护天敌: 选用高效低毒,对人、畜和天敌安全的农药品种;并采用对天敌安全的施药方法,如树干涂药、灌根、地面处理、挑治等方法;尽量避开天敌的繁殖高峰期施药,减少用药次数。

3.2 我国颁布的无公害果品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标准规定

(1)苹果园禁止使用的化学农药: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对硫磷、甲胺磷、甲基对硫磷、特丁硫磷、甲基异硫磷、氧化乐果、磷胺、克百威、涕灭威、灭多威、杀虫脒、三氯杀螨醇、克螨特、甲基硫环磷、内吸磷、滴滴涕、六六六、林丹、氟化钠、氟乙酰胺、福美胂等。

(2)禁止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比九(B9)、萘乙酸、2,4-二氯苯氧乙酸(2,4-D)等。

(3)苹果园允许使用的化学农药:每年可使用2次以上。品种有: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中生菌素水剂;10%烟碱乳油;2%农抗120水剂;27%铜高尚悬浮剂;波尔多液;硫酸酮;50%硫胶悬剂;石硫合剂;99.1%加德士敌死虫乳油;10%浏阳霉素乳油等。

(4)苹果园限制使用的化学农药:每年不超过2次。品种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蛾螨灵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20%螨死净胶悬剂;15%哒螨灵乳油;5%卡死克乳油;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氰戊菊酯乳油;5%菌毒清水剂;腐必清乳剂(涂剂);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氟硅唑乳油;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乙膦铝锰锌可湿性粉剂;15%粉锈宁乳油;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等。

4 合理配套防治

篇9

关键词 葡萄;避雨栽培;病虫害;福建福安

中图分类号 S436.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142-02

福安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9.8 ℃左右,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特别适宜葡萄生长。福安市葡萄种植在福建省面积最大,产量也最高,因而有“海峡西岸葡萄之乡”的美称。福安市葡萄品种主要以巨峰葡萄为主。近年来,福安市大力推广避雨栽培葡萄种植,葡萄栽培综合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但是避雨栽培模式只改变了部分生态条件,对一些常规病虫害的影响有限,对某些病虫害的发生可能还更加有利。现对福安市避雨设施栽培条件下葡萄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控技术作简要介绍,以为有效防治福安市避雨栽培葡萄病虫害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福安市避雨栽培葡萄重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1.1 重要病害

具体如下:①黑痘病。发芽后盖膜之前要注意防治。②霜霉病。整个生育期都有发生,昼夜温差大,导致结露,是霜霉病暴发的重要原因,尤其要注意花前花后到幼果期的防治,采果后的秋梢发生较重,必须要防治。③灰霉病。花前到花后小幼果期是严重发生期,成熟期有发生,但不重,个别品种稍重些。④白粉病。避雨栽培下,十分有利于白粉病的暴发流行,其在避雨栽培条件下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是南方避雨栽培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幼果期偶尔有感染,采果后是严重发生期。天气晴好、气候干燥时发生重。⑤酸腐病。是南方避雨栽培的主要病害,尤其是容易出现伤口的果园(容易裂果的品种、遭受鸟害和虫害的葡萄、病害比较重的葡萄)。⑥溃疡病。在局部地区个别品种上发病严重,需要注意增强树势和药剂防治。⑦烂果。在温度大、皮孔等汁液外流的条件下,腐霉、曲霉、青霉等杂菌污染果实,造成部分或整个果穗的腐烂。⑧炭疽病。防治不好的果园,炭疽病也是很重要的病害。虽然避雨,但风雨较大时,实际效果并不好,因而应注意防治。⑨褐斑病。防治不好的果园,褐斑病发生较普遍。⑩气灼病。发生较重,天气、田间管理、肥水等都是影响其发生的因素[1-2]。

1.2 重要虫害

具体如下:①介壳虫。很多果园发生严重,主要危害种类是粉蚧。②棉铃虫。套袋前发生较重,可结合套袋进行防治。③金龟子。6月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山区严重。④吸果夜蛾。成熟期进行危害。⑤螨类。开花前后都可对葡萄进行危害。

2 福安市避雨栽培葡萄重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2.1 发芽前防治

发芽前是避雨栽培病虫害防治的有利时机,此时介壳虫和螨类都有发生,可针对其选用松脂合剂或5 °Bé石硫合剂(绒球露出,最好在绒球发绿后使用)进行防治,注意喷洒时尽量均匀周到:枝蔓、架、田间杂物(桩、杂草等)都要喷洒药剂,而且要把老树皮扒掉再用药。此外,还要注意施药时气温,如果气温低于18 ℃,最好选用松脂合剂;气温高于18 ℃,可以选用石硫合剂,连同地面一起用药[3]。

2.2 发芽后至开花前防治

发芽后至开花前一般使用4次药剂:一是二至三叶期。此时还没有盖膜,黑痘病压力较大,在发芽前清园的基础上,选用80%必备800倍液作保护剂,针对黑痘病、霜霉病、炭疽病等病害,广谱安全。如果温度升高很快,螨类也会造成危害,应注意防治。二是花序展露期。此时黑痘病、霜霉病、灰霉病等的压力都较大,一般年份都要用药防治,选用综合性能好的保倍福美双1 500倍液有兼顾多种病害的作用。此时气温在逐步回升,螨类开始为害葡萄,要用杀螨剂防治,选用2.0%阿维菌素2 000倍液,杀螨效果好,兼顾其他害虫。加用锌钙氨基酸,补充锌、钙和营养,促进花的发育,减少大小粒。三是花序分离期。花序分离期是花前最重要的防治点,对全年的防治有决定性作用,选用综合性能好且广谱性杀菌剂50%保倍福美双1 500倍液,兼顾多种病害,灰霉病治疗剂可选用40%嘧霉胺800倍液,针对花期会出现的灰霉病,在发病前先降低病原菌基数。此时也是补硼(防治大小粒和防治落花落果)的重要时期。对于授粉不良的品种,比如巨峰、红地球等品种,在花序分离至开花前使用硼肥,选用吸收率高、混配性好的21%保倍硼2 000倍液是较好选择。选用锌钙氨基酸300倍液,以达到补锌、补钙和营养的目的,促进坐果,减少大小粒。四是开花前。开花前也是重要的防治点,此次用药要保证花期不出现病虫害危害,选用广谱且安全的保护剂50%保倍福美双1 500倍液,兼顾多种病害,且持效长,保护整个花期免受病菌危害,用50%腐霉利1 000倍液防治灰霉病。有虫害的果园,此时要加用杀虫剂,把虫害尽可能消灭在开花前,可选用10%联苯菊酯3 000倍液,兼顾金龟子、蓟马和螨类,选用锌钙氨基酸300倍液,达到补锌、补钙和营养的目的,促进坐果,减少大小粒。

2.3 花后至套袋前防治

谢花后至套袋前,一般使用2~3次药剂。一是80%落花时。因为落花后是全年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必须考虑所有重要的病虫害。谢花后是介壳虫、斑衣蜡蝉、透翅蛾等害虫防治点,也是灰霉病的重要防治点。优秀保护性杀菌剂与防治灰霉病的药剂联合使用,是最合理的措施。保护剂选用50%保倍福美双1 500倍液,广谱且对幼果安全。针对残留在花梗、花器上的灰霉病菌治疗剂选用40%嘧霉胺1 000倍液。后期有褐斑病的,花后到套袋前是“前狠后保”的“前狠”的时期,在此时有效低菌势的情况下,加之中期的规范保护,褐斑病一般不会发生。一般果园有保倍福美双的保护,下次用药中有氟硅唑对病菌的清理,褐斑病一般不会造成危害。上年褐斑病特别重的,要加用治疗剂,有虫害的果园,还要加用杀虫剂,但要注意不要在高温时施药,否则会加重气灼病。二是上次用药后15 d。这一次的施药与第1次施药相辅相成,不仅要注意白粉病、炭疽病、白腐病等病害的防治,还要注意杂菌的防治。保护剂继续选用50%保倍福美双1 500倍液,综合性能好,白粉病等病害较重的果园,加用治疗剂40%氟硅唑8 000倍液(用植物油做溶剂为宜)。有介壳虫或青虫等的果园,还要加用杀虫剂。三是套袋前。套袋前的药剂处理,是保证套袋安全的重要措施,必须能够兼顾导致烂果的杂菌、灰霉病菌及镰刀菌和连格孢造成的烂果、干梗,还要注意蛀食果梗和果实的害虫。选用25%保倍1 500倍液,广谱保护且持效长,能刺激果实生长;可选用20%苯醚甲环唑3 000倍液防治炭疽病、白粉病、白腐病等,杀菌彻底;可选用50%抑霉唑3 000倍液防治灰霉病和杂菌,内吸性好,杀菌彻底。有鳞翅目幼虫或介壳虫为害套袋后的果穗的,此时还要加用杀虫剂[4-5]。

2.4 套袋后至采收期防治

套袋后到采取期间时间较长,病虫害压力大,在前期防治的基础上,套袋后马上用1次保护剂,可选用50%保倍福美双1 500倍液或30%万保露800倍液。转色期选用80%必备800倍液预防酸腐病,降低田间菌势。选用10%联苯菊酯3 000倍液防治醋蝇,残留较低。

2.5 采收、揭膜后防治

由于薄膜容易老化,在使用一个季节后透光率往往显著下降,有些甚至可降至50%。因此,在实践中采收之后应尽快揭去薄膜,改善葡萄的光照。但揭膜之后葡萄就处于露天之下,病害可能加重,尤其是对欧亚种葡萄。因此,可选择2个时间进行揭膜:一是对于欧美杂交品种,可在采收后揭膜,因为其抗性较强,可以在采收后马上揭膜,但最好是在施药后揭膜或是揭膜后立即施药;而对欧亚种葡萄,尤其是早熟品种,则适当延迟,一般可延至8月、9月初左右,8月揭膜,在揭膜后需要喷2~4次药;9月揭膜,在揭膜后需要喷1~3次农药。采收后,使用50%保倍福美双1 500~2 000倍液+40%氟硅唑5 000倍液+50%金科克3 000倍液进行防治;揭膜后,使用60%保倍3 000倍液,或30%万保露800倍液防治[6]。

3 参考文献

[1] 张超杰,张振英,刘万好,等.烟台葡萄萌芽期至花期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J].烟台果树,2012(2):32-33.

[2] 丁飞.避雨葡萄病虫害防治方法(上)[J].农家致富,2012(7):33.

[3] 丁飞.避雨葡萄病虫害防治方法(下)[J].农家致富,2012(8):33.

[4] 刘军.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天津农林科技,2011(6):17-18.

篇10

关键词:林业 病虫害 东北地区

前言:林业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需要研究人员从实际入手,分析现有情况与问题,并对其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如何进行无公害的防治,如何以最少的花销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本文对此提出了针对性措施,希望相关研究人员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够将研究成果付诸实际,并在实际生产中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做出更多的研究。

1现阶段东北地区林业病虫害发生主要原因

1.1林区结构单一,对病虫害抗性差

传统的林业经济主要依靠木材生产,人们过于看重林木的速生丰产,大面积的人工林树木的品种单一导致抗害能力降低,林业病虫害检疫工作与人工造林工作的严重脱节,造成了外来病虫害的生态入侵,加重了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结构单一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相对薄弱,因此在林区的生产中,一旦出现传染性相对较高的病虫害,对导致相当广域的林区发生同样的灾害,给实际生产带来了极大困难。

1.2不合理的营养供应方法

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会杀死不少有益生物,并且害虫会逐步产生抗药性。因此,滥用农药制剂极易破坏林业生态系统,使林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东北地区林业防治工作相对滞后,相应观念也相对落后,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观念,以至于营养观念不合理。人们过于看重林木的速生丰产,而极大忽略了营林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没有做到因地制宜,以至于林区的营养供养不均衡、不稳定,生物多样性在森林中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结构的不完整使得天然森林对病虫害自然抵御能力降低,给病虫害以可乘之机。

1.3防治体系不完整

由于观念问题与经济限制,东北地区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状态,未切实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导致相应的体制不健全,给防治病虫害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由于经费限制使东北地区林业病虫害防治体系还不健全,有关基础建设滞后,工作设施与方式滞后,监测预报环节比较薄弱,从发现到采取措施的周期过长,使得病情蔓延相对较快。林业工人的相应应对经验不足或重视态度不够端正,导致病虫害发现较晚、响应较晚、实施措施较晚,以至于病虫害往往都比较严重。

2针对现阶段病虫害提出的应对方法

2.1多样化的林区安排

引进昆虫天敌,达到防控虫害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保持生态平衡确保林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或者引进益鸟,通过鸟类防控病虫害,如啄木鸟、灰喜鹊、山雀等。因此,如条件允许,应提倡采用绿色环保的生物防治。同时还可以实施多样化的林区种植方法,合理栽培多种多样的树种,形成一定的生物动态平衡体制,以形成相应的保护体制。或者采用相对高级的微生物防治措施,微生物防治相对环保且防治强度高,可持续性强,在东北地区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例子。也可以利用化学药剂综合防治这是目前一种较为常见的做法,同时对于部分严重的病虫害该方法的防治效果较好,但是在实际的林区生产中,大量的化学药剂使用并不利于多样化的林区安排,所以在实际生产中还是要以生物防治为主要措施。

2.2科学的营养方案

林区营养过剩会带来一系列的弊端,科学的营养配置方案一直是林区科研人员的研究课题。不同地区、不同树种的营养方案有很大的不同,在实际生产当中要把握东北地区黑土地的营养特点,充分利用东北黑土层的高营养特点,合理配置营养资源,正确配比氮磷钾的比例,形成科学、可持续的营养供给,并形成动态的营养监视体制,随时调查林区营养的当前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对营养素进行相应的增加或减少,来保证林区资源的合理配置。

2.3建立相对完善的防治体制

严格检疫工作程序,防止病虫害的生态入侵,重点是加强产地防疫和合理管理,要把森林害虫和森林培育结合管理,依照林木的生长日期和特点进行适当的砍伐。同时要把握东北地区林业生产特点,抓好对林木的检疫环节,避免各种危险性病虫传入当地,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相应打击。同时相应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建设,提高治病防病能力,不断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治体制。让护林人员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上级管理部门及时作出相应的管理方案,及时对病虫害问题作出响应,并实施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案。

3.结语:林业病虫害给我国林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影响,也影响我国林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进度,研究人员应充分重视东北地区林区的现有条件,并对研究方向随时做出调整,林区工作人员也应该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及时的做出相应调整,为我国林业生产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梁亦肖.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改善林业生态环境[J].现代园艺2012(15):76.

[2]郑天翔.绿化林业病虫害预警体系的构建与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9):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