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计划方案范文

时间:2023-05-17 11:32: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人养老计划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个人养老计划方案

篇1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中“改变养老保险完全由国家、企业包下来的办法,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职工个人也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和“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在调整工资的基础上逐步实行,缴费标准开始时可不超过本人标准工资的3%,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职工工资的调整再逐步提高”的决定,并根据《国务院关于下达199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1993年框架计划草案的通知》(国发〔1992〕1号)中,关于实行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所需增加工资指标的安排,请你们抓紧制定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实施方案,尽快报政府批准后出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今年国营企业实行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所需增加的工资总额计划指标在方案批准后由劳动部给予追加,按标准工资的3%专项安排。

    二、各地区、有关部门可以按照职工本人标准工资的3%或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一般控制在2%)收缴基本养老保险费。

    三、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原则上从1992年7月开始。个别地区因准备工作来不及,可以适当推迟,但最晚不迟于1992年10月份。

    四、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存入劳动部门归口管理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基金专户”,统一调剂使用,并记入劳动部统一印制的《职工养老保险手册》不得列为职工个人专户。

    五、为便于安排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所需增加的工资总额计划指标,各地区、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统计测算工作。测算指标应包括:

    (一)国营企业职工人数;其中,参加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职工人数。

    (二)国营企业月标准工资总额;其中,参加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职工月标准工资总额。

    (三)国营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需增加的月工资总额和当年工资总额;其中参加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职工需增加的月工资总额和当年工资总额。

篇2

摘要:随着2014 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在养老金会计处理方面,我国已经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本文通过中美的养老金市场、筹资方式、管理方式等进行比较,分析了我国养老金会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养老金会计准则框架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设定受益计划;养老金制度;会计准则的趋同

2014 年第9 号新准则职工薪酬在全国范围内执行,养老金制度双轨制合并、延长退休年龄等问题仍需继续深化改革。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在养老金会计处理方面,我国已经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所谓会计准则的趋同,是指“形式上的趋同”和“实质上的趋同”。其中“形式上的趋同”是强调会计准则制定上的趋同;而“实质上的趋同”则是侧重会计准则执行上的趋同。我国目前已经实现了会计准则制定上的趋同,要想达到执行上的趋同,则需要借鉴西方先进的经验,分析比较差异的原因,从而实现实质上的趋同。在西方国家中,美国的养老金会计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进行比较时主要以中美对比为主。

一、我国养老金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养老金制度过于依赖社会基本养老金首先,对中国与美国的养老金市场规模和资金结构进行比较。由表1分析得出美国企业年金占美国养老金总资产达70%,美国养老金总资产和私人养老基金已远超股价,具有很强大的市场规模和经济基础。而我国的养老资金市场则一直停滞不前,养老金总资产不足美国总资产的1/50,由企业和职工共同承担,严重依赖国民个人储备,中美之间的资金市场规模的差距却正在扩大。

从养老金资金的来源结构来看,美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是由社会养老保险(OASDI)计划、雇主发起设立的私人养老金、个人退休账户(IRA)构成的,俗称“三条腿的板凳”。其中承重的主体是第二条腿,即指雇主发起设立的企业年金,占比高达60%。虽然中国三级养老保险体系比较健全,但是“每一条腿”都存在一些毛病。2012年中国社会养老金“空账”已高达2.2 亿,与标准相比资金缺口达767 亿。从表1 可以看出,企业年金的投资范围具有局限性,仅有少数企业采用补充养老金,只占总资产的10%;社保基金资产严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增长。据报道,虽然我国的2011年社保基金资产总额已达到8688.20 亿元,但是占GDP 的比例、占资本市场规模的比例与美国相比差距太过于悬殊。我国实质上则是单一地依靠社会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的养老保障体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扩大,社会福利支出不断增加,这大大增加了财政赤字和社会压力。

(二)设定受益计划的资金运作方式没有规范

其次,对中美的养老基金的筹资方式进行比较。美国采用以支定收的基金筹集方式,通过税收或者强制性的缴费来收集养老金,强调短期收支平衡,属于现收现付制。但随着美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政府入不敷出,逐渐向基金积累制为主体的体制转变。

在中国,2014 颁布的准则虽然对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详细地规定,但是没有对设定受益计划的资金运作方式明确规定。我国虽然采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双保险的方式来运作养老保险,但是由于“空账”现象的出现,实质上是现收现付制。当企业面临破产危机时,企业无法按时缴纳养老金,进而激发一系列的隐形矛盾。

(三)养老基金管理方式过于依赖政府集中管理

再次,对中美的养老金的投资结构进行全方位比较。对社会统筹基金的投资,美国和中国都选择投资于国债等低风险理财,坚持不入市投资。对私人养老金的投资理财,美国企业年金可以选择购买股票,股票型基金投资已高达50%左右。而中国企业年金虽然可以入市投资,但是我国企业年金占国内股票总市值的比重不足1%,即便全部投入股市也无法改变全局。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养老金管理体制是政府集中管理型,商业性质的基金管理机构并未发挥作用。低风险意味着低收益,过于依赖政府集中管理,导致养老基金在通货膨胀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严重地入不敷出,更谈不上增值收益了。

(四)缺乏鼓励企业实施设定受益计划的相关法律法规设定受益计划模式下,企业承担一切与养老金相关的投资风险。因此,我国不仅仅要从会计准则上规定设定受益计划,还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业铤而走险,提供各种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实施的积极性,保证设定受益计划的有效实施。此外,虽然我国在2009 年已经颁布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相应法案,但是个税减免方案缺乏可行性和效益性。而美国在企业年金及个人所得税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并且有效地监督实施。目前我国还只是在试点区域采用了年金所得税减免政策,大部分地区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仍然不统一,尚未取得显著成效。

(五)精算力量的缺乏导致设定受益计划的实施受阻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依赖于精算师的数据分析和精算假设,会计人员会根据精算师出具的精算报告选择合适的折现率等估算值进行会计处理。当前的ERISA 法案就对美国精算师的职业道德和从业资格进行了严格规定。美国的精算师大多已经完全具备设定受益制所需要的精算假设的资格。在中国,自开始成立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至前年为止,只有251 人取得中国精算师资格证书,精算力量的缺乏已经严重无法满足企业的核算要求,并且制约了设定受益计划的有效实施。

二、我国养老金会计的改进与完善

(一)鼓励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发展

目前我国一直都依赖于政府养老金计划,企业年金的发展严重滞后。私人养老金计划具有市场化和竞争性,通常按市场机制运作,管理成本相对较低,大大减少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养老金基金的投资方式灵活,基金收益较高, 能够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促进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与融资方式的创新,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和资本结构。因此,我国目前按照工资的8%比例缴纳的个人账户部分, 完全可以与基本养老金分开核算, 选择个人积累和投资,才能真正地保值增值。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制定本公司的养老金计划,采用年金缴存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二)将设定受益计划强制规定为基金制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ERISA 法案1 的经验,将设定受益计划的资金运作方式强制规定为基金制。另外,实行社会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独立核算,两个账户之间转移的资金,可以看作一笔投资,这需要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个人账户“空账”现象。同样,我国在扩大完全积累养老基金的募集方式的同时,不能忽视累计制基金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和投资风险,及时制定相关的应急方案。

(三)改变养老基金管理方式,培育和发展养老基金管理机构

为了保证职工退休后养老金能够足额支付,在完善我国养老金管理制度的同时,养老基金管理应大力引入市场化运作的基金管理机构,才能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我们可以继续实行政府集中管理方式管理社会统筹账户,保证养老基金的安全和及时支付给员工,对于具有积累制性质的个人账户,可以交由商业性金融机构进行投资运营,减少政府对个人账户的干预,防止了资金的挪用和滥用,提高基金的投资收益率。

(四)将税收优惠与设定受益计划的实施相结合

我国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是解决企业实施受益制积极性的关键。为了保证养老金均衡合理的利用,我国可以尝试后端纳税的缴税方法,即领取领养老金时缴个税,个人缴费时不征税,鼓励参与计划职工分期领取,可以真正减少税负压力。这次2014 年新颁布的关于企业年金个税缴纳的通知(即指103 号文)已经初步实施,但是实施效果不显著,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应该将税优政策延伸到企业,出台有利于鼓励企业实施设定受益计划的政策方案,可以引起企业年金的大规模增长。

(五)壮大精算师、资产评估师队伍

政府可以大力扶持精算管理协会,提供政策倾斜,严格制定精算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专业能力检测。对不同的企业,可以选择在条件成熟的大型企业先行试用设定受益计划,采取政策鼓励精算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进行试点,然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情的实施方案,在全国普遍范围内实施设定受益计划。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职工薪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胡琪泽.我国养老金市场化相关会计问题研究———对比美国养老金计划.时代金融,2012(21):27-28.

[3]林克利章,成蓉. 养老金会计的国际比较研究及借鉴.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6-29.

[4]王东艳,宋子龙,刘玉杰.我国养老金会计的改进与完善———基于《职工薪酬》(征求意见稿)的思考.会计之友,2013(23):35-37.

篇3

论文摘要:建立农村计划生育户的养老保障制度是协调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本文对我国农村建立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经济学视角,提出了建立养老保障的对策方案。

    一、引言

    我国进行了20多年的计划生育,到目前为此,很多计划生育家庭的夫妻进人老年,如何让这些计划生育先进群体得到良好的养老保障,已经成为社会刻不容缓的大事,很多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较深人的论述。陶鹰(2003)研究了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制度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周福林(2006)认为应该使用经济利益手段对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进行引导,使其与国家的生育政策相符合。贺巧知(2003)通过建立简单模型进行计算和讨论,发现少子女家庭与多子女家庭的养老经济供养能力的差别,受限于当时当地的经济条件。魏瑞亮等(2005)研究认为我国第一、二代独生子女父母开始步入中老年,计划生育家庭面临养老难题,建立计划生育养老保障机制也呈现的日益重要。刘玲琪、田遇(2005)结合西安市计划生育优惠政策落实状况,分析和探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运作环境及影响因素。郑韩雪、胡继亮(2007)认为只有建立多元化的计划生育家庭老年经济供养体系,才能保证这一群体分享到执行人口政策的成果同时保障其晚年生活。这些研究对推动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实施起了积极作用,但对于制度的实施路径缺乏明确的路径依赖,本文的研究正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二、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

    家庭养老、集体供养和社会救济是我国农村养老的三种主要形式。目前,全国农村家庭养老约占养老保障的92%,实际上是以个人终身劳动积累为基础,在家庭内部进行代际交换的“反哺式”养老;集体供养主要是鲜寡孤独老人,实行具有救济性质的“五保”,它包括分散和集中供养。从总体看,农村养老基本沿袭了以家庭养老为基础和主体,辅之以集体供养、群众帮助和国家救济的传统模式。进人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我国发生的一系列与农民养老密切相关的重大社会变迁,使这种传统模式面临严峻挑战:首先实行,使原来以生产队为基础的基层组织经济实力弱化,很难再承担集体养老的重任。其次,农村经济改革削弱了原有养老保障制度,税费改革后,基层政府和集体财产减少,将进一步影响农村的社会保障能力。再者,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减少了生育孩子的数量,使农村家庭规模缩小,家庭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抚养系数急剧上升。未来的独生子女家庭会出现夫妇2人,抚养4个老人,生育1个子女,形成“四二一”结构(除少数民族地区),负担压力大。靠家庭养老,实质上是靠子女的劳力养老。就这种传统养老方式而言,少生孩子的家庭相对于多子女家庭,实际上是降低了它的养老保障能力。

    三、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的原因分析

    目前,农村的独子户和双女户正在增多,政府有责任帮助这些家庭解决现实的或未来的养老问题。这是因为:一是他们是一个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为国家长远利益而牺牲家庭和眼前利益,并接受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的先进群体,在养老问题上,帮助和引导他们逐步适应现代社会的思维和运行方式,有利于推动农村养老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方式的转变;二是因为他们在劳动致富、家庭养老问题上和多子女家庭相比有更多困难,更应给予帮助和扶持;三是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独生子女和两女家庭)占总人口的比例较低,在这些家庭中进行计划生育养老保障试点,不会给当地政府财政造成过大压力,可行性强;四是多年来我国政府和计划生育部门围绕鼓励农民实行计划生育,初步建立了一系列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为建立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制度奠定了基础;五是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制度,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维护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六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们行为意愿的产生根源于某种行为花费的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较,当收益大于成本时,就产生了生于行为的意愿,当成本大于收益时,就产生相反的行为意愿。要改变人们的生育意愿,关键是在于改变人民对生育行为的成本与收益的评价。

  鉴于上述理由,我们认为:在农村建立计划生育养老保障,是提升计划生育管理层次、进一步实施人口数量控制的需要,是计划生育户的对党和国家自我牺牲精神的回报,是农村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良胜运行的需要,意义极其重大。

    四、生育行为选择与方案实施

    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家庭劳动力需求大,子女偏好是多生,男性偏好强,和政府实施“一胎化”的要求相差很远,两者的差距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用“一孩一多孩”生育习俗的博弈模型可清楚地解释此过程。假设社会只有甲和乙两个家庭,考虑到减少生育的外部性,其中一个家庭自觉生育一孩也会给另一个家庭带来福利的增加。如果政府的补偿力度不够大,甲和乙都预期对方生育多孩,那么社会只能陷人(1,1)这一“囚徒”困境,引人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实际上是通过社会契约的形式改变了每个家庭对其它家庭生育的预期,从而使(2,2)的帕累托效率得以较快的实现(如图1所示):

篇4

关键词:企业年金 激励机制

根据我国 2004 年劳社部发[2004]20号文《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规定,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障制度。它是员工工作期间所得劳动报酬的延期支付,是员工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对员工的一项重要的福利激励机制,是企业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激励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企业年金长效激励的灵活性

企业年金的灵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企业选择的灵活性;其二,企业内部缴交对像选择的灵活性。首先,企业年金作为一项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不同于基本养老保险金,企业年金是以激励为目标的福利,缴费金额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其次,企业内部缴纳对象是可以区别对待,所以企业年金计划可以根据雇员的资历和地位来决定其企业年金缴纳多少,这在一定程度可以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

企业年金是企业激励机制中一个活跃并深得雇主和雇员赞誉的激励方式,企业年金的这一独特性使得企业年金在企业员工长期激励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构建长效激励企业年金方案

1.企业年金方案的参加人员范围

为使企业年金更具长效激励作用,首先应设定相应的选择条件,凡符合以下条件的员工方可申请加入计划:①在年金方案的实施期内已与本企业签订一年期及以上劳动合同的在岗员工或企业内退员工;②考核试用期满;③需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将内退员工列入参加人员范围,是为了体现年金的保障性原则。

2.资金筹集渠道及缴费方法

企业年金计划一般采取缴费确定型模式,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承担。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年金的激励机制,缴纳比例采取全部由企业承担的模式,但考虑到企业年金管理规定,可以从应缴纳的金额中分离出一部分归为员工个人缴纳。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管理规定,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作用,所以企业年金方案的缴交方式可以采取基于工龄和岗位级别的年金缴纳金额等级制度。在具体实施时,将技能等级、岗位等级、企业外工龄、企业内工龄设置为权变因素。然后设定每个技能等级、岗位等级及工龄长短对应的系数。根据每个人每项的系数计算出总的年金系数,得到每个人的最后年金系数值,再设置一个标准值作为计算年金金额的标准。具体计算如下:

年金级别=技能等级+岗位等级

年金金额=[(企业内工龄×0.2+企业外工龄×0.1)+年金级别]×标准值。

3.企业年金账户管理

企业的年金计划所募集的企业年金基金需实行个人账户完全积累,需由受托人委托账户管理人负责管理企业年金账户,账户管理人以开立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企业账户用于归集企业缴费、未归属权益基金及其对应的投资净收益,而个人账户则用于归集员工个人缴费、企业基本缴费和对应的投资净收益。企业缴费应当按照企业年金方案规定比例计算的数额计入员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员工个人缴费额计入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按净收益率计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计入个人账户的企业和个人缴费完全归入个人账户,由企业年金管理委员会统一制定投资运营策略,并委托专业投资机构投资运营。

4.权益归属和待遇支付

方案设计个人账户用于参加人个人缴费部分和投资收益归集,个人账户中的交费余额归属个人,但对于个人账户企业缴费部分及其投资收益的归属部分,为使企业年金能起到长效激励的作用,则根据员工的企业内工龄的长短来确定不同的归属比例,这种归属制度在提高员工稳定性、长期激励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员工的企业内工龄越长,获得的归属比例就越高。因此,工作的时间越长,获得的企业缴费账户划给个人部分的规模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而员工辞职将失去全部或部分这种企业缴费账户划给个人的部分。这部分企业缴费账户划给个人的部分的规模越大,员工辞职时损失越高。这样,就从制度安排上促使员工在企业长期踏实工作,从而起到了长效激励的作用。

但退休、退休前身故、参军或因组织调动调离本企业的,权益归属100%。而对于离职、升学或出国定居的员工,按照该员工企业内工龄的长短确定其权益归属比例,原则上参加年金计划不满3年的员工不归属,3年以上的员工方可开始享受企业缴费部分的归属,5年内归属完毕。退休员工可从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一次或定期领取企业年金。员工或退休人员死亡后,其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由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一次性领取。而出境定居人员的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职工变动工作单位时,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随同转移。职工升学、参军、失业期间或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的,其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可与由原管理机构协商管理。

5.企业年金的组织管理及争议解决机制

企业需成立年金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企业代表、工会负责人和员工代表等组成,委员会下设企业年金管委会办公室,管理企业年金事务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部。企业年金实施方案需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通过后方可实施,还必须以书面形式在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备查。企业或年金计划参加人如对年金方案的个别章节条款产生歧义或发生纠纷时,应由企业与计划参加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提交劳动争议仲裁部门进行仲裁。

6.企业年金方案的修改和终止管理机制

企业年金在实施过程中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将进入修改程序:①企业年金计划参加人有半数以上提议进行方案的修改;②企业年金管委会2/3以上成员提议对年金方案进行修改。修改方案应当由企业与职代会采取集体协商制定,修改后的方案草案经职代会讨论通过。

企业年金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年金方案将终止:①参加人半数以上反对本方案的继续实施;②企业破产或被兼并;③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方案无法在新情况下继续实施。企业决定修改或终止年金方案须报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每个计划参加人和企业年金管理机构。

三、构建企业年金长效激励机制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1.处理好不同层次员工利益关系

企业岗位大致可以分为关键岗位和一般岗位两种。工作重要、责任重、技术资格要求高的岗位为关键岗位。在现代企业发展中,一般岗位员工能否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能否提高工作效率对企业同样重要。建立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防止出现企业年金管理歧视现象。因此,要处理好关键岗位管理人员与一般员工的利益关系,找到二者利益分配合理的结合点。

2.处理好新老员工企业年金分配关系

企业年金以工龄长短作为缴费及分配收益时,必须考虑到员工的年龄和工龄的差异。年轻员工未来的工作年限较长,比较看重现金形式的薪资和福利;老员工由于面临退休,对企业年金之类的养老储蓄的需求比较大。因此,均衡新老员工企业年金利益需要充分认识到新老员工群体的不同养老需求,力求做到“对症下药”。

3.建立与之配套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首先,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建立企业年金等级制度之必须。其次,由于存在部分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需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最后,注重加强工会等组织参与建立企业年金的积极性,以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袁建明,张薇.企业长期激励新工具——企业年金.现代管理科学,2007,7

篇5

养老金的全称是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在我国,养老金大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央政府负责管理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这部分规模大概8000多亿元;第二部分是地方政府负责管理的地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大概在2万亿元;第三部分是企业自主举办的企业年金(补充养老金),规模只有3000多亿元。前两部分也叫做基本养老金。

其实这三部分养老金,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早已“入市”,因此,大家目前所讨论的所谓养老金入市问题,指的是第二部分——地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而这一块是养老金的大头,占了一半多。

现在好多支持养老金入市的人,经常拿来做理由的是美国的“401K计划”,因为美国的“401K计划”支撑起了美国股票市场的高速发展,而高速发展的股票市场又给美国的养老金带来了不菲的投资回报,实现了其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声称,养老金入市就是打造“中国版401K计划”,能够形成养老金保值增值和中国股票市场的良性互动。

但事实上这根本是胡说八道。所谓的“401K计划”,是指美国1978年《国内税收法》第401条K项的规定。按该计划,企业为员工设立专门的401K账户,员工每月从其工资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存入养老金账户,而企业一般也为员工缴纳一定比例的费用。这些钱可以在税前扣除。员工自主选择证券组合进行投资,收益计入个人账户。

我们讨论的养老金入市,根本就不是“中国版401K计划”。实际上,我们2004年开始实行的企业年金,才是类似于“401K计划”,而且企业年金一直就是“入市”的。

因此,那好多人把打造“中国版401K计划”作为支持养老金入市的理由,不就是误导老百姓、误导政府决策部门吗?

第二问:养老金入什么市?

现在大家一提到养老金入市,就认为是养老金入股市。其实,养老金的投资不仅限于股市,还包括债券、其他金融产品、甚至国家给予优先权的实业投资等。

比如已经入市的全国社保基金,他的资产配置中,45%左右投资固定收益产品,如银行存款、国库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30%左右投资股票;25%左右用于PE投资及其他类投资等。

因此,首先必须统一和明确的是,养老金“入市”不只是“入股市”。与多数国家一样,中国养老金投资的首要选择必然是固定收益产品。中国目前有大量短期和中长期票据、国库券、金融债券等几乎零风险产品,还有企业债、公司债、地方债、资产证券化、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等中低风险产品,这些投资品年收益率从5%-20%不等,大大丰富了养老金的投资选择。股权投资基金等新兴领域也可供选择。此外,实业投资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国家给予优先权的实业投资。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误认为养老金入市就是入股市呢?我想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次养老金入市喊得最起劲的是证监会。其实我,证监会在养老金入市方面一点决策权都没有。

这次养老金入市,是指地方养老金入市,其实主要牵涉到三个部门,分别是地方政府、财政部和人社部。地方养老金实行省级统筹,地方政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财政部是负责社保和养老金的资金来源,养老金出现亏空最后兜底的是中央财政。而人保部是负责管理社保基金缴存比例和养老金发放标准的,人保部有一个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专门负责社保基金和养老金的监管。养老金的管理实际上只有这三方同意的东西才能推行。

所以说养老金入市跟证监会没多大关系。所以必须要厘清一个问题,就是养老金入市,不是如股市,更不是为了救市,养老金入市是通过多渠道的投资方式,实现保值增值。

第三问:养老金该不该入市?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成立于2000年,到2010年底,年均投资收益率在9.17%。企业年金,我看到的一个数据是年收益率在14%左右。

与此相对应的是,因为法律规定地方养老金只能存银行和买国债,不得进行其他的投资,因此,十几年来,地方养老金年平均收益不到2%,而2001-2010年的通货膨胀率为2.14%。收益跑不赢通货膨胀,每年贬值高达数百亿。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局面,20年后等待退休者的将是大幅缩水甚至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钱。那改变养老金贬值的最好办法就是拓宽养老金投资渠道,让养老金入市。

因此,养老金该不该入市的问题,答案比较明确,应该入市,我觉得这是一个大势所趋的问题,不容争辩。

但是,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支持养老金入市的一方在讲养老金入市的理由时候,基本上就是在讲该不该入市,因为这个理由很充足啊。但是,这个问题即使是反对养老金入市的一方也是支持的,其实他们不是反对养老金入市,而是反对养老金在现在这个时候入市?

第四问:养老金何时入市?

这里仅以股市为例来分析养老金的入市时机。

支持养老金现在入市的观点认为,股市经过两年下跌,目前正在低位,投资价值已经显现,正是养老金入市的好时候。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也应该看到,养老金如果入市,是一个着眼长远的安排,重要的是股市的长期稳定回报能力,而不是为了低位介入,赚一把就走。因此,虽然股市低位是一个相对有利的时机,但不应将其当作决定性因素。

但是,养老金入市时机是否成熟,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股市能不能提供足够多的长期投资机会。目前,A股市场的投资属性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无论是各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虽然都曾有过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尝试,但最终大多还是选择了趋势性投资。如果让养老金也参与这种财富再分配,与其他投资者“争利”,其长期稳定回报的目标恐怕就难以实现。所以我说,证监会如果是真心想要推动养老金入市,要做的并不是到处呼吁,而是做好股票市场的制度完善与变革。

其实与当前能不能入市,还有一个紧密相关的问题,养老金怎样入市。

第五问:养老金怎样入市?

养老金怎样入市,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养老金入市的管理机构如何设置。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目前其管理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有较为丰富的投资运营经验。

第二种方案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设立专门的养老金管理机构,或可称为保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基本养老保险的投资运营。由于人保部目前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主管部门,在话语权上有优势。

第三种方案是由地方成立养老金运营机构来管理本地的养老金。由于地方政府掌控着养老金账户资金,因此有“近水楼台”的先机,但存在运营成本较高,易受地方行政力量干预的缺点。

以我来看,最好的方法是,大家各管一块,互相PK。

即使确定了管理机构后,还有一个如何管理的问题。是自己直接投资?还是交由市场机构投资?或者分开投资。

篇6

社会经济运行体系由社会生产系统、社会管理系统和社会保障系统组成,三者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体系。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稳定机制,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已经建立起来。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各企业分散提取和管理,转变为目前社会化的收缴和管理。但是,现行的缴费方式在实践中仍存在着诸如覆盖面小、保障项目统筹层次低、征收力度不够、基金管理制度不健全、政策不统一等一些问题,难以保证筹集社会保障收入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人口老龄化周期的到来和家庭规模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入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都要求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何改革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进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目前理论界的主要观点是开征社会保障税以代替现行缴费方式,以更具有法律强制力的税收形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摆脱当前缴费率偏低的困境。因而,如何设置我国的社会保障税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和分析各国保障税收入与各国社会福利支出间的对应关系、社会保障税的设置方式、社会保障税的构成要素、社会保障税的征收管理方式,探讨了在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相关重要问题。

二、社会保障税与社会保障支出的对应关系

纵观世界各国,目前社会保障收入主要来源于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保障税或费;二是政府的预算拨款,即政府的一般收入;三是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收益;四是各种形式的捐赠。社会保障税(Social Security Tax),又译成社会保险税,是为筹集社会保障基金而征收的一种专门目的税。有的国家薪给税(Payrall Tax)与社会保障税是作为一个税种征收的,二者具有相同的特征。也有一些国家征收的薪给税实际上是按工薪收入预提的个人所得税。在欧洲的多数国家中,社会保障税采用社会保险缴款(Social Security Contribution)的形式,之所以不称之为税,是基于这种缴款具有有偿性利益对等关系的考虑。但不管名称如何,他们的性质和用途相同。除此之外,世界各国大多数以政府的一般税收收入来弥补社会保障税收入与社保障支出之间的缺口。一些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非常依赖从社会保障税获得资金,而另一些国家则侧重于一般税收收入。社会保障税在规模和结构上的差异反映了各国组织社会保障的不同方式。按照社会保障税收入与各国社会福利支出间的对应关系,可将目前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筹资方式划分为三种类型:社会保障税与社会保障支出基本一致的筹资模式;社会保障税占社会保障支出较大比重的筹资模式以及一般税收占社会保障支出较大比重的筹资模式。

(一)社会保障税与社会保障支出基本一致的筹资模式

该模式的典型国家是德国。德国的社会福利方案体系较为完善,具体包括国家养老金体系、国家医疗保险方案、工伤事故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其他社会福利方案。其中,国家养老金体系主要由工资税提供资助,同时,还从联邦税收收入中取得占养老金支出一定比例的补贴。目前这一比例为25%。国家医疗保险方案由社会保障税提供资金,工伤事故保险几乎完全由雇主的工资税提供资金,失业保险几乎完全由社会保障税提供资金,而其他社会福利方案所需资金则来源于政府的一般税收收入。下表列示了德国主要社会福利方案的资金来源。

德国主要社会福利方案的资金来源(1998,%)

 

 1996年德国各级政府的社会保障税收入总额为6550亿德国马克,而社会福利支出总额为6555.1亿德国马克,二者的比值为99.92%;1997年社会保障税收入上升到7817.94亿德国马克;社会福利开支为7920.69亿德国马克,二者的比值为98.70%。

以上数据表明,德国的社会保障资金基本上通过社会保障税筹集,政府转移支付所起的作用不大,主要用于其他社会福利方案。这也使得社会保障税在德国的税收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始终高于直接税和间接税所占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0%以上。

(二)社会保障税占社会保障支出较大比重的筹资模式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都是这种模式,如俄罗斯、瑞典。俄罗斯的社会福利项目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病人以及暂时性残疾人保险、其他福利。具体地说,养老保险基金中来源于社会保障税的收入占资金总量的81%,其余7%来源于预算,10%来源于增值税,2%来源于其他;医疗保险77%来源于社会保险税收,23%来源于地方预算;失业保险主要以社会保险税筹集资金,一小部分来源于政府的一般性收入和自愿的捐赠;病人以及暂时性残疾人保险来自于社会保障税,而支付其他福利的资金则来源于政府的一般性收入。下表列示了俄罗斯主要福利计划的资金来源。

俄罗斯主要社会福利计划资金来源的百分比(1995,%)

 1995年,俄罗斯社会保障税收收入为950亿卢布,占社会福利支出(1080亿卢布)的87.80%。

瑞典的情况与俄罗斯相似,1996年该国社会福利支出总额为3807亿瑞典克朗,其中67.61%(256亿瑞典克朗)来源于社会保障税收入。下表列示了瑞典主要社会福利计划资金来源的百分比。

1997年瑞典用于资助主要社会福利项目的收入的分配的百分比 

     一、引言

社会经济运行体系由社会生产系统、社会管理系统和社会保障系统组成,三者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体系。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稳定机制,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已经建立起来。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各企业分散提取和管理,转变为目前社会化的收缴和管理。但是,现行的缴费方式在实践中仍存在着诸如覆盖面小、保障项目统筹层次低、征收力度不够、基金管理制度不健全、政策不统一等一些问题,难以保证筹集社会保障收入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人口老龄化周期的到来和家庭规模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入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都要求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何改革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进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目前理论界的主要观点是开征社会保障税以代替现行缴费方式,以更具有法律强制力的税收形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摆脱当前缴费率偏低的困境。因而,如何设置我国的社会保障税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和分析各国保障税收入与各国社会福利支出间的对应关系、社会保障税的设置方式、社会保障税的构成要素、社会保障税的征收管理方式,探讨了在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相关重要问题。

二、社会保障税与社会保障支出的对应关系

纵观世界各国,目前社会保障收入主要来源于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保障税或费;二是政府的预算拨款,即政府的一般收入;三是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收益;四是各种形式的捐赠。社会保障税(Social Security Tax),又译成社会保险税,是为筹集社会保障基金而征收的一种专门目的税。有的国家薪给税(Payrall Tax)与社会保障税是作为一个税种征收的,二者具有相同的特征。也有一些国家征收的薪给税实际上是按工薪收入预提的个人所得税。在欧洲的多数国家中,社会保障税采用社会保险缴款(Social Security Contribution)的形式,之所以不称之为税,是基于这种缴款具有有偿性利益对等关系的考虑。但不管名称如何,他们的性质和用途相同。除此之外,世界各国大多数以政府的一般税收收入来弥补社会保障税收入与社保障支出之间的缺口。一些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非常依赖从社会保障税获得资金,而另一些国家则侧重于一般税收收入。社会保障税在规模和结构上的差异反映了各国组织社会保障的不同方式。按照社会保障税收入与各国社会福利支出间的对应关系,可将目前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筹资方式划分为三种类型:社会保障税与社会保障支出基本一致的筹资模式;社会保障税占社会保障支出较大比重的筹资模式以及一般税收占社会保障支出较大比重的筹资模式。

(一)社会保障税与社会保障支出基本一致的筹资模式

该模式的典型国家是德国。德国的社会福利方案体系较为完善,具体包括国家养老金体系、国家医疗保险方案、工伤事故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其他社会福利方案。其中,国家养老金体系主要由工资税提供资助,同时,还从联邦税收收入中取得占养老金支出一定比例的补贴。目前这一比例为25%。国家医疗保险方案由社会保障税提供资金,工伤事故保险几乎完全由雇主的工资税提供资金,失业保险几乎完全由社会保障税提供资金,而其他社会福利方案所需资金则来源于政府的一般税收收入。下表列示了德国主要社会福利方案的资金来源。

德国主要社会福利方案的资金来源(1998,%)

方案名称 社会保障税 投资收入 预算转化 

养老金 75 0 25 

医疗保险 100 0 0 

长期医疗保险 100 0 0 

意外保险 100 0 0 

失业保险 100 0 0 

其他社会福利方案 0 0 100 

1996年德国各级政府的社会保障税收入总额为6550亿德国马克,而社会福利支出总额为6555.1亿德国马克,二者的比值为99.92%;1997年社会保障税收入上升到7817.94亿德国马克;社会福利开支为7920.69亿德国马克,二者的比值为98.70%。

以上数据表明,德国的社会保障资金基本上通过社会保障税筹集,政府转移支付所起的作用不大,主要用于其他社会福利方案。这也使得社会保障税在德国的税收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始终高于直接税和间接税所占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0%以上。

(二)社会保障税占社会保障支出较大比重的筹资模式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都是这种模式,如俄罗斯、瑞典。俄罗斯的社会福利项目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病人以及暂时性残疾人保险、其他福利。具体地说,养老保险基金中来源于社会保障税的收入占资金总量的81%,其余7%来源于预算,10%来源于增值税,2%来源于其他;医疗保险77%来源于社会保险税收,23%来源于地方预算;失业保险主要以社会保险税筹集资金,一小部分来源于政府的一般性收入和自愿的捐赠;病人以及暂时性残疾人保险来自于社会保障税,而支付其他福利的资金则来源于政府的一般性收入。下表列示了俄罗斯主要福利计划的资金来源。

俄罗斯主要社会福利计划资金来源的百分比(1995,%)

项目 社会保障税 增值税转移 预算转移 其他 

养老基金 81 10 7 2 

社会保险基金 90  1 9 

失业保险 90  10  

工伤保险 98  2  

1995年,俄罗斯社会保障税收收入为950亿卢布,占社会福利支出(1080亿卢布)的87.80%。

瑞典的情况与俄罗斯相似,1996年该国社会福利支出总额为3807亿瑞典克朗,其中67.61%(256亿瑞典克朗)来源于社会保障税收入。下表列示了瑞典主要社会福利计划资金来源的百分比。

1997年瑞典用于资助主要社会福利项目的收入的分配的百分比 

项目 社会保障税 投资收益 预算转移 保险费、赡养费用或市政 

基础养老保险 62  38  

辅助养老保险 61 39   

部分养老保险 73 27   

疾病保险 99.9  0.1  

工伤保险 98  2  

看护津贴   95  

住房津贴   99 1 

养育子女津贴   100  

赡养补助   67 33 

向家庭提供的住房津贴   100  

其他项目     

自愿者失业保险 93   7 

基础失业保险   100  

郡级医疗服务费 6 85 7 2 

(三)一般税收占社会保障支出较大比重的筹资模式

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加拿大。加拿大的社会福利计划主要包括养老金方案、健康保险方案和失业保险方案。其中养老金方案由两个层面组成,一是固定数额的全民方案,叫作全民养老金方5案,其资金全部来源于联邦一般性税收。第二个是与收入挂钩的方案,这一方案对于魁北克人来说是“魁北克养老金方案”(QPP),对于其他加拿大人来说是“加拿大养老金方案”(CPP)。CPP和QPP的资金全部来源于社会保障税,前者由联邦政府和各省(除魁北克外)共同征收,后者由魁北克省征收。健康保险方案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一般性收入,而失业保险的资金来自于薪金税。下表列示了加拿大主要福利计划资金来源的百分比。

加拿大主要社会福利保障方案,1998收入来源分配情况(%)

 

 1998年加拿大联邦政府社会福利支出为594.56亿加元,其中联邦社会保障税收入为188.42亿加元,所占比重仅为31.69%;该年度各级政府社会保障税收入为444.11亿加元,占社会福利支出(1001.31亿加元)的44.35%。可见,加拿大政府实施社会保障计划、贯彻社会保障法令依靠的是财政支出中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其中联邦财政把很多税收收入以转移支付的形式再分配到个人手中,使之形成个人的消费基金,这些款项构成加拿大社会保障制度运转的另一大资金来源。二战以后,这种转移支付在各级政府中均不低于社会保障税收入的规模。加拿大社会保障税收入在其社会保障资金中所占的比重远远低于其他国家,这也使得加拿大社会保障税收入在其税收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始终偏低。

采用社会保障税与社会保障支出基本一致的筹资模式的优点在于,该模式容易体现纳税人缴纳的税收与其应得的福利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使福利水平随着每个纳税人纳税多少而变动。这已成为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一大特点。同时,这种方式也使得政府为社会保险筹资与政府其他职能分离开来,这种分离无疑加强了对社会保障在财政上的监督,因为福利水平是随着社会保障税收入的增长而扩大的。该模式的缺陷在于工作在未被社会保险所覆盖的行业中的人们不能享受福利。这种限制的影响对于那些拥有很多非正式工作、大量个体户或农村经济的国家尤为重要。

采用一般税收占社会保障支出较大比重的筹资模式的优点是社会保障计划对每个公民来说是自动实现的。在该模式下,享受到福利计划的公民范围扩大了,即政府通过预算拨款为每个公民提供社会保障福利。该模式的缺陷是一般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收与其所受福利之间没有特别的联系。因而人们往往希望能够向政府施加压力,通过预算来实现福利的增加,而不是提高纳税额。

三、社会保障税的设置方式

现代各国的社会保障税制度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承保对象和承保项目设置的方式不同,大体上可以将社会保障税分为三类:一是单纯按承保项目而分类设置的项目型社会保险税模式,这种模式以瑞典为代表;二是单纯按承保对象而分类设置的对象型社会保险税模式,这种模式以英国为代表;三是以承保对象和承保项目相结合设置的混合型社会保险税模式,这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三种模式各有特点。

(一)项目型社会保障税模式

项目型社会保障税模式即按承保项目分项设置社会保障税的模式。这种模式以瑞典最为典型。除瑞典外,世界上许多国家如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奥地利等都采用这一模式。

瑞典的社会保障税按照不同的保险项目支出需要,分别确定一定的比率从工资或薪金中提取。目前瑞典的社会保障税设有老年人养老保险、事故幸存者养老保险、疾病保险、工伤保险、父母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工资税七个项目,并分别对每个项目规定了税率。老年人养老保险税的税率为13.35%,事故幸存者养老保险税税率为1.70%,疾病保险税的税率为了,50%,工伤保险税的税率为1.38%,父母保险税的税率为2.20%,失业保险税的税率为5.84%,工资税的税率为8.04%。征收的办法是按比例实行源泉扣缴,税款专款专用。以前,公司受雇人员的社会保障税全部由雇主一方缴纳,以便于征收管理。总的来看,瑞典的社会保障税税负是比较重的。1999年,政府雇员和企业受雇人员缴纳的社会保障税大致为他们工薪总额的40.01%;自由职业者缴纳的社会保障税,大致为他们直接收入的38.2%。

项目型社会保障税的最大优点在于社会保障税的征收与承保项目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专款专用,返还性非常明显,而且可以根据不同项目支出数额的变化调整税率,也就是说,哪个项目对财力的需要量大,哪个项目的社会保障税率就提高。其主要缺点是各个项目之间财力调剂余地较小。

(二)对象型社会保障税模式

所谓对象型社会保障税模式是指按承保对象分类设置的社会保障税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典型国家是英国。英国的社会保障税虽然被称为“国民保险捐款”(National Security Contribu-tion),但也具有强制性,且与受益并不完全挂钩。因而虽然称作“捐款”,实际上也是一种税,其性质与用途与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障税并无轩轾。英国的社会保障税在设置上主要以承保对象为标准,建立起由四大类社会保险税组成的社会保障税体系。

第一类是对一般雇员征收的国民保险税。它是四类社会保险税中最主要的一种。该税的课税对象是雇员的薪金或工资,纳税义务人包括雇主和雇员。雇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包括在国家退休金计划之内的雇员,一部分为不包括在计划之内的雇员。两部分雇员及其雇主所适用的税率各不相同。前者雇员税率为9.0%,雇主为10.54%,应税工资最高限额为每周235英镑(全年12220英镑);后者则规定有一个起征点,每周32.5英镑以下免税,32.5英镑到235英镑之间,雇员税率为6.85,雇主为6.35%,超过235英镑不再纳税。另外,每个雇主还要缴纳税率为1.5%的国民保险税附加。

第二类是对全体自营者(个体工商业者)征收的国民保险税。征税对象是自营者全部所得。实行每周征收4.4英镑的定额税率。起征点为年自营收入1775英镑。

第三类国民保险都是对自愿投保者征收的,希望取得享受失业保险金的失业者可以缴纳此税,希望增加保险金权益的雇主、雇员和自营者也可缴纳。该类税收按每周4.3英镑的定额税率缴纳。

第四类是对营业利润达到一定水平以上的自营者征收的国民保险税。起征点是年利润额3800英镑,最高限额为12000英镑,税率为6.3%的比例税率。

英国的国民保险税与所得税一并缴纳。

英国社会保障税模式的优点是可以针对不同就业人员或非就业人员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税率制度,便于执行。比如对收入较难核实的自营人员和自愿投保人采用定额税率,征管不会遇到麻烦,对个体或独立经营的营业利润按一个比率征收也十分便利。由于设置了起征点,使低收入者的税负有所减轻,因而英国的社会保障税累退性要弱一些。对象型社会保障税模式的主要缺点是征收与承保项目没有明确挂钩,社会保险税的返还性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混合型社会保障税模式

所谓混合型社会保障税模式即以承保对象和承保项目并存设置的社会保障税模式。美国是采用这一模式的典型国家。该国的社会保障税不是一个单一税种的结构,而是由一个针对大多数承保对象和覆盖大部分承保项目的一般社会保障税(薪工税)与针对失业这一特定承保项目的失业保险税,以及针对特定部分承保对象而设置的铁路员工退职税和个体业主税四个税种所组成的税收体系。

篇7

2000年以前,香港只有约1/3的工作人口享有若干程度的退休保障;超过65%的工作人口年老后没有任何退休保障;而公务员则享有优厚的退休待遇,但给香港财政造成较大的负担。

为了改变上述状况,香港的强积金制度于2000年开始运作,基本理念是在职人士通过雇员及雇主供款进行个人储蓄,并通过基金工具赚取回报,以应付退休后的生活。香港强积金受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保险业监理处、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金融管理局等多个重要监管机构监管,以保障计划成员的权益。

自2012年11月起,个人可将雇员强制供款部分自由选择基金公司。香港市场上主要的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均有提供强积金产品,包括全球股票、债券等不同类别。

但是,今年中国内地及香港股市下跌,拖累雇员的强积金投资回报。康宏投资研究部指出,整体强积金表现于第三季普遍下跌11.49%,当中以股票类别表现最差,强积金供款人季内平均亏损24,975港元。展望未来,康宏预料强积金全年回报将录负增长,跌幅约为单位数。

而强积金上一次大幅亏损要追溯到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积金局的年报显示,2008/09年度强积金扣除费用后的年化回报为-25.9%。香港消费者委员会2012年的调查显示,截至当年6月,股票基金的一年期平均年化回报为-13.34%,其中香港股票基金平均为-13.53%,大中华股票基金平均为-18.94%。

因此,有不少意见认为,透过现时的强积金制度,一部分市民,特别是贫穷的市民,并不能得到足够的长者入息保障。

“强积金是非常不稳定的,根本没办法保证收益。”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副教授黄洪说。作为完全市场化的投资,强积金难免会面临风险,由此造成了收益的高波动率。政府只负责监管,并不担保收益和本金安全,因此强积金也被戏称为“强迫金”。

强积金改善空间大

而依据利滚利原则,强积金需要长时间储蓄和积累才能发挥保障退休收入的作用。一位赚取中位收入的人士,若以每年获得5%的回报率计算,亦须约20年的供款及累积,才能透过强积金确保退休后每月可得到接近现时综援水平(3,000港元)的收入。加上,雇员在强积金受托公司及计划方面的选择空间有限,由此造成的行业垄断和高额管理费也让雇员十分不满。“强积金的管理费由雇员来交,所以一些机构在保险、贷款上给雇主优惠,但在管理费上却不给任何折扣甚至变相提高,形成利益同盟。”立法会议员张超雄说,“这很容易造成腐败和垄断。”

为此,在过去一段时间,香港特区政府增加市场竞争,提高强积金计划透明度,藉此推低强积金收费。2014年4月,强积金的基金开支比率为1.69%,与2007年首次公布的基金开支比率2.1%比较,下调约20%。

此外,现时的制度容许雇主把遣散费/长期服务金与雇主的强积金供款互相抵销,削弱了强积金的保障能力。过去15年,据估计共有230亿港元的强积金供款被用作遣散费和长期服务金。强积金原意是让雇员退休后有一笔钱足以有尊严地生活。然而,由于强积金积蓄和回报都相当微薄,加上对冲机制的影响,强积金的余额将进一步缩减。

有相当一部分人士要求取消对冲机制,但劳资双方各有立场,现仍存争议。比如香港总商会总裁袁莎妮提出,本港共有约32万家中小企,占全港企业总数的逾98%,合共聘用了约五成的私营机构雇员。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不多,要在现时形势恶劣的经济环境及层出不穷的严厉法规如竞争法、商品说明条例、最低工资等下挣扎求存,已非常吃力,若取消强积金主供款对冲遣散费或长期服务金,这无疑要雇主承受双重负担,对雇主不公平。

可以说,目前香港强积金制度仍有很多改善空间。

探索全民养老金模式

香港的强积金不具有社会保障性质,更像是一个针对在职人士的强制储蓄投资计划,帮助在职劳动者为退休后的生活进行储蓄和理财。但因其收益完全由个人的收入决定,同时风险亦要完全由个人承担,很多时候很难作为有力的养老保障。一些非在职人士如家庭主妇便没有强积金,且强积金推行时间过短,仍有部分老人在退休时可拿到的退休金很少或者根本没有退休金,难以维系生活及健康需求。

强积金更是没法让那些贫困长者安老。香港扶贫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的香港贫困人口较前年略微减少―万人,从97万人跌至96万,是香港贫穷人口连续第二年保持在100万人以下,不过贫穷长者升至32万人,较前年急升四万。

为此,在2004年,香港80多个来自不同界别的民间团体组成了“争取全民退休保障联席”(以下简称联席),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全民养老金方案”。这一方案建议,全民养老金由政府、企业及雇员三方供款。其中,政府除将综援和“生果金”的出资部分注入到该方案外,还需拨出500亿港元的启动基金。而企业和雇员则将强积金的供款由5%降为2.5%,另一半注资到该方案。同时建议对盈利超过1,000万港元的企业,每年额外征收l.9%的利得税。联席经推算后认为,在多方供款方案下,向每位退休人士每月发放3,000港元养老金是合理且可持续的。

就在今年7月,获政府委托研究退休保障的香港大学社工及社会行政学系教授周永新,抛出全民老年金“改良”计划,由原本雇主、雇员及政府三方供款,改由政府独立承担,长者年满70岁,毋须审查,每月领取3.000港元。预计约52万人受惠。第一年推行就要额外花费60亿港元至70亿港元。经过多年来的宣传,该方案在社会上已获得相当的知名度和很多支持者,2007年香港大学民意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76.8%的香港市民支持设立全民养老金。但是,市民中也有反对的声音,一些学者也激烈反对,认为全民养老金将会将政府财政拖入困境。

财政司预留500亿港元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教授雷鼎鸣曾作出计算,在45年内尚额外注入1.1万亿港元的折现值,计划才可持续,“将来的年轻工作人口或纳税人口会愈来愈少,“随收随支”的退休制度根本找不到足够的人纳税,支付全民性的福利。

香港工商专联退休保障研究小组主席业荣达指出,周永新提出的全民退保没有设入息审查,即所有长者亦可领取,会造成贫者得不到足够的入息,富者则愈富的现象,他说,计划开始时要求政府一次过注资500亿港元,又没有提到30年后的情况,日后当政府收入不足,无可避免要开征新税项,令市民百上加斤。

业荣达还说,政府退休入息保障政策的主要目标,在于确保所有长者有合理的退休入息,只是退休保障难以只靠政府支出,或由部分在职人士承担退休人士的支出。业荣达认为政府应鼓励大众为退休储蓄,建议政府积极考虑改善现有的强积金制度。

对于全民养老金长久以来的争议,香港特首梁振英在2015年施政报告中表示,政府认同应改善有需要的市民在退休后的生活保障。为显示决心和承担,特区政府已要求财政司司长预留500亿港元,以便未雨绸缪。

篇8

关键词:社会公益保障;农村养老保险;体制改革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逐步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占全国近70%人口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则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随着老龄化浪潮汹涌而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紧迫,它的建立对保障老年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进步都有积极意义。而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改革势在必行。

一、我国农村养老的现状及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

(一)我国农村养老的现状

建国以来,二元经济制度的确立把城镇和农村严格地区分开来。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村老年人主要是依靠集体(“大队”或“生产队”)发放很少一部分“口粮”,实行家庭养老。“五保户”以及“烈、军属”由集体统一奉养。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实行后,集体除了代表国家政府向农民催缴农业税和各种提留外,其他费用很难向农民收取。因此,除了“五保户”和“烈、军属”以外,农民基本上没有享受到任何直接的社会保障,农民养老基本依靠家庭。

目前,我国60岁人口中靠离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主要分布在城镇地区。作为占总人口近70%的农村居民,因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收入增长缓慢、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投保观念落后等原因,至今仍是全国养老保险最薄弱的领域,其养老方式仍以家庭养老为主。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约占整个养老保障的92%。

家庭养老即由家庭承担赡养老人的功能,是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家庭或家庭成员对上一辈老人提供衣、食、住、行等一系列生活安排的养老方式。这实际上是以个人终生劳动积累作为基础,在家庭内部进行代际交换的“反哺式”养老模式。在农村,养老现状仍以家庭养老占主导地位,基本沿袭了以家庭保障为基础和主体,辅之以集体供养、群众帮助和国家救济的传统模式。

(二)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

进入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我国发生了一系列与农民养老密切相关的重大社会变迁,传统的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面临严峻的挑战。

1、加大了农民的经营风险。的推行,使家庭重新成为经济单位。在农村经济逐渐从单一产业向多种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劳动者的生产经营活动日趋频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所带来的经营风险也日益加大。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商品性支出增大,自给性消费向商品性消费的转变使老年人经济供养来源对市场的依赖性加大,老年人供养状况直接受子女货币收入的影响,缺乏稳定性并且隐藏着风险。而目前我国农民家庭经济基础非常薄弱,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255元,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0493元。同时,农村地区贫富差距拉大。2005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8342元)与最低的贵州(1877元)相差4.44倍;而在1978年两者的差距是1.9倍(290元/98.40元)。在现实条件下,单个家庭保障能力有限,个人和家庭都难以抵御风险。

2、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的小型化使家庭养老功能大大削弱。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农村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疗、健康水平的不断改善,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已从1949年的35岁上升到目前的70岁。生育率的下降与平均寿命的提高,使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迅速上升。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6.96%,这说明我国已经属于老龄化国家。而农村人口的老龄化水平又高于城镇,农村为7.35%,城镇为6.30%。而且,目前及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农村经济仍然落后于城市,老年人的生活主要依靠家庭,必将使家庭养老的压力更加沉重。

计划生育政策产生的另一个结果是家庭呈小型化的趋势。据统计,农村平均家庭规模已从1980年的5.54人下降到2005年的4.3人。农村的独生子女在大幅度增加,“4-2-1”家庭结构家庭结构在逐渐形成,以家庭养老为主的老年保障模式将使子女在未来的养老问题上不堪重负。

3、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重了家庭养老的困难。中国经济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即传统农业与工业并存。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必然伴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中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青年人日向城市的转移。同时,随着城镇户籍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松动,更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其结果是农村人口结构老化,农村老年人缺乏年轻一代的赡养。

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及人口流动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变迁,导致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在养老保障领域,原有的制度安排受到挑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种新的老年保障方式已经出现并且得到发展。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

我国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性地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目前为止,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有十多年的历史。1991年6月,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原民政部农村养老办公室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下简称《基本方案》),先是在山东等地组织试点,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农村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基本方案》不仅规定了缴费的对象、费率、支付标准、基金的管理以及个人可能获得的养老保险金等,还确立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应遵循的五个原则。可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截止到1998年上半年,尽管全国已有80%以上的县参加了保险,但只占应该参保人数的12%;也就是说,经过6年的推广、运行,仍有88%的农民游离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之外。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民政部门移交给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更是出现了参保人数下降、基金运行难度加大等困难;一些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甚至陷入停顿状态。1999年7月,国务院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向商业保险过渡。

(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个新鲜事物,尚处于探索阶段,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不同,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平衡模式是个人自我平衡,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或鼓励性储蓄,“保险”的色彩很淡。它的个人账户是个人缴费的积累,不存在代际和代内资金调剂,也没有国家财政资金的资助,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不具备统筹共济的性质,难以实现互助互济的原则。这种特征对于有稳定的较高收入的农村居民是适用的。而农村中的贫困人口,由于没有能力为自己的个人账户供款,到了晚年就很难依靠养老保险积累金生活。也正因为这一点,导致了不可能强制要求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要使这项工作开展下去,又常要靠强制性的行政命令,这又违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自愿性原则。可以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时就使其执行陷入了两难境地。

2、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富不保贫,解决不了当前真正最需要保障的农村贫困人口问题。按照《基本方案》的规定,“凡是达到全国和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农村居民,必须参加养老保险;凡是已经解决温饱,且基层组织比较健全的地方,坚持政府积极引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凡是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的地方,暂缓开展这项工作”。我国目前开展农村养老保险的大多是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参加养老保险的人也几乎都是比较富裕的农村居民。尚未参加养老保险的大多数不发达农村地区和没有能力投保的贫困农村居民,实际上养老问题更加严重和紧迫,而按现行办法,这些地区和人群却没有条件参加养老保险。另外,《基本方案》只解决了未来农村老年人,而无法解决当下农村老年人的赡养问题。由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完全积累型的个人账户制,养老金水平完全取决于账户积累期限和积累规模,投保期限越长,缴费金额越多,受益越多。目前,农村养老保险规定投保对象为20岁—60岁农村居民,如果一次性缴保费100元,对于现在20岁的人来说,到60岁开始领取保险金时,每月能拿到104元;对于现在40岁人来说,每月只能拿到11元;对于59岁人来说,60岁时每月只拿不到1元钱。因此,现行制度只能使“未来老年人”即现在的年轻人受益,而现实的老年人和中年人将成为农村养老保险的“真空”人群。

3、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单一,实现保值增值的能力比较差,养老基金收益太低,不可能真正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按《基本方案》的规定,养老保险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人银行实现保值增值,不能直接用于投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合适的投资渠道、缺乏投资人才,有关部门一般都采取存入银行的方式。但是自1996年下半年以来,银行利率不断下调,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要保值已经相当困难,更不用说增值。这一方面造成政府的包袱加重,出现参保的人越多,国家赔得越多的局面。另一方面,为了使资金能够平衡运行,国家原先承诺的养老保险账户的利率只好下调,造成投保人实际收益明显低于按过去高利率计算出的养老金,使人们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信心更是大打折扣。

4、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制度上的不稳定性。《基本方案》的推广和实施忽视了必要的法律基础,法律是社会养老保障实施的基础和可靠保障,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从上世纪80年代起到现在几乎没有一部成文法规。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民政部颁布的《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因此各地对这一政策的建立、撤销、保险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养老金的发放都只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甚至是某些领导的意愿执行的,不是农民与政府的一种持久性契约,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不但如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案几易其稿,没有统一性、连续性和一致性,因而也就没有强制性和严肃性,广大农民对此缺乏依赖感、安全感和信任感,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基本方案》的实施难度。

三、改革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尽管存在以上这些问题,笔者认为,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仍不失为一种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解决农村老年人经济保障的重要方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诸多问题中,有的是在执行过程操作不当造成的,可以通过积累经验、改进办法来逐步解决的;有的是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可以通过制度变革或变通加以解决,不应全盘否定其积极作用。建议在现有基础上,针对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第一,应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扶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制度设计中没有资金甚至政策上的支持。《基本方案》规定,农村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坚持“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原则。但是多数地区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没有补助能力;而国家政策上的扶持,也多流于形式。社会保障理论来源于社会保障实践。有资料显示,目前全球131个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筹资模式中,至少有129个国家的资金来源是全部由政府拨款或由政府和雇主出大头、受保人出小头。这无疑构成了社会保障的根本性特征。即是说,社会保障金主要不应由受保人个人出。然而,正是在这一根本性问题上,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中却存在着模糊认识,那就是:当问及发展农村社会保障缺乏资金怎么办时,回答却是主要让农民自己出,或完全让农民自己出。所以,农民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因此,只有提高集体补助的比重,加大政府扶持的力度,才能调动起农民投保的积极性,才能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真正具有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福利性”。

第二,要树立明确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目标。从长远看,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逐步消除城乡二元对立格局,建立城乡一体化、富有中国特色、一元化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具备充分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条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这些条件还不具备或还不充分具备。尤其考虑到目前农村劳动者缴费能力有限,不能按照与城镇同一标准缴费,并且社会养老保险是一个刚性非常强的社会保障制度,它的待遇水平一旦定在比较高的尺度上,就很难再往下降。目前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计划的养老金替代率设计为70%左右,这样高的待遇水平如果承诺给了占劳动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劳动者,给养老保险基金带来的支付压力是难以想象的。因此,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计划不应将保障目标定得太高,不能期望领取的养老金能保持劳动者退休的生活水平不变。目前的保障目标是维持退休后最基本生活水平,这一保障目标应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如农村社会救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等制度相衔接。这样,既有利于避免农村新的贫困人口的出现,又有利于减少将来农村社会救济的财政压力。

第三,应当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使其具有制度上的稳定性。尽快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养老保障法律法规,努力做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同时,要加强宣传解释力度,结合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的实际情况,抓住农民养老心态,做好示范、总结工作,使农民真正清楚这是为了自己的将来。从根本上讲,农民如果不知养老保险方案对自己有利,决不会由衷地参加和拥护。当前,要特别注意向农民说清楚社会养老保险与缴纳各种集资费用的性质完全不同,要特别注意向农民说清楚社会养老保险的收益性、可靠性和规范性,让农民像了解银行储蓄存款利率那样明白缴纳养老保险金的预期收益,要充分考虑到农民养老的文化背景、敬老养老心态等,特别注意向农民说清楚社会养老保险是对家庭养老的有益补充。

四、结束语

最后,笔者认为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不可能成为我国农村惟一的养老制度。养老金的获取也不能解决养老的全部问题。老年人的赡养不仅包括收入来源,还包括精神安慰和生活照顾等方面。家庭有的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是其他社会关系所不能代替的,因此,现阶段仍应坚持社会养老保险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发挥家庭的保障功能。另外,在改革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应注意加强社会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考虑到未来的家庭结构,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将面临身边无子女的现象,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问题将日益突出,而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服务设施还比较薄弱。因此,应加强敬老院和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服务、老年娱乐等项目在内的综合性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

总之,未来中国人,口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将更多地依靠社会保障。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型和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改革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结合起来,构建既符合现代社会保障理念,又与中国传统及现有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将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乔晓春:“关于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的分析”,《人口研究》1998年第3期。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

(3)崔红志:《我国农村养老面临的挑战与思考》,中国社科院网站http://.2003—7—30.

篇9

中国正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赡养老人的负担在地区和部门间的分布很不平均。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严重障碍就是缺少有效的和可持续的国家养老金体系。世界银行1997年的报告指出了中国现行养老金体系的两个主要问题:近期的国有企业养老金负担和长期的由人口快速老龄化而引起的问题(世界银行,1997)。今天,这两个问题由于以下各种原因变得比4年前更为严重:经济增长减缓,许多国企无法支付养老金缴费,导致一些城市的养老基金陷入赤字,从而可能威胁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稳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显示中国的企业欠政府380亿元人民币(46亿美元)的过期未付养老金缴费。另据报道,中央政府于1999年向25个省级地区拨付了17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用于支付养老金资金缺口(1999年,人民日报)。)。改革现行的养老金体系已迫在眉睫。

许多以往的研究已对中国过去以城市和企业为基础的现收现付体系进行了分析,并推荐采用以社会统筹、个人帐户和自愿储蓄相结合的多支柱体系(有关中国养老金改革,可参阅AhmadandHussain(1991),James(1997和1999),Hussain(1993),周小川(1994),Friedman,James,Kane,andQueisser(1996),王燕(1997),世界银行(1997)。),其中一些研究采用精算模型模拟了不同养老金改革方式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则借助于一个新近开发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来估计中国养老金改革以及用不同方式为养老金隐性债务和转轨成本筹资的影响。我们考察了各种改革方案对养老金体系的可持续性和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

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对中国的财政稳定、公共部门改革和管理以及减少贫困和不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没有资金积累的养老金债务在(地方和中央)政府直接和隐性的(部分是目前的,部分是未来的)债务中占有显著份额,如果不对其进行认真的监督和控制,将威胁到中央政府的财政稳定。而养老金体系的改革也与国有部门和金融部门的改革紧密相连。由于养老金体系的改革涉及税收和其他可能的融资方式,各种改革方案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成本。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各种改革方案的定量分析帮助决策机构进行较科学的选择。

本研究的一个主要贡献是在递推动态的框架下将CGE模型与人口增长模型相结合,从而为在一般均衡条件下模拟各种养老金改革方案提供了一个新的灵活的数量分析工具。另外一个贡献是我们在模型中按所有制区分生产和就业,将劳动力人数及其收入这两个主要的模型变量区分不同部门、年龄、性别和所有制而编制成4维的数据矩阵。



中国过去实行着一套以城市和企业为基础的现收现付的体系,它仅覆盖国有部门和一些大型集体企业。在1982年后进行的一些试验的基础上,正式的改革从1986年国务院第77号文件开始。这一文件鼓励国有企业在地市水平上实行有限基础的养老金统筹,个人对养老金的缴费仅针对合同工。1991年的国务院第33号文件要求所有职工个人都要为养老金缴费,并且鼓励进行个人帐户的试验。这一文件还首次提出了建立三层次的养老金体系:即基本养老金,企业提供的补充性养老金和基于个人储蓄的养老金。

国务院1995年第6号文件提出两种基本养老方案。地市政府被赋予基于这两种方案选择不同改革设计的权利,省政府则负责批准。这导致了一种高度分割的养老体系:省政府、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选择了第一和第二方案的各种组合方式。世界银行(1997)曾指出这一新体制的一些严重问题,并推荐了一个多支柱的养老金体系。该体系包括:小规模的、以再分配和社会保险为目的的现收现付部分(支柱1),大规模的、强制性完全积累的个人帐户(支柱2),以及作为补充的、自愿的、通过商业保险运作的养老金帐户(支柱3)。在使用精算模型进行了一些模拟后,报告建议在覆盖面扩大和省级统筹的情况下以9%的工资税支持支柱1,并可得到24%的替代率(以各省平均工资为基础)(世界银行,1997)。不过,该研究较乐观地假定体系的涵盖面扩大到50%的乡镇企业和其他企业,从而高估了支柱1和支柱2的资金积累。而且,由于精算模型的局限,该研究不能考察以各种税收为支柱1筹款和支付转轨成本的影响。

国务院1997年7月份的第26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养老金改革的方向:在2000年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养老金体系。养老金将在省级统筹,缴费来自企业(不超过工资总额的20%)和职工个人(其工资的4%并逐渐增至8%)。支柱1将全额由企业所缴纳的工资的13%支付,提供平均工资的20%的替代率。个人帐户,即支柱2将由个人缴费外加7%的企业缴费支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1998年成立,其职责是总揽养老金和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的制订。这从管理体系上使养老金改革的政策制订统一起来。此后,国务院和劳动社保部多次发文实施省级统筹,并明确和实施涉及社保体系各方面的法规,比如社会保障缴费的征收。

但是,中国的养老金体系还是分割的、以地市为基础的现收现付制外加公共管理的名义上的个人帐户。这一个混合型体制正处于过渡之中。中国目前的养老金体系存在如下问题:

养老金体系在各级被分割。尽管按照文件,27个省已在1999年中实现了省级基金统筹,但实际上27省中只有5个省(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和海南)完全实现了统筹或省级统一;在另外17个省以市级统筹所缴费用的1%至2%建立了小规模的省级调剂基金;由于缺乏统筹资金,有5个省未能建立此类基金,因而省级统筹没有真正建立。据报道,11个行业统筹已解散(1998年9月前存在,参见国务院1998第28号文),并加入到地方的社会统筹中,但所积累的资金是否已转移到地方统筹则还不清楚。

社会统筹在许多方面都不完善,养老金服务也没有社会化,亦即养老金的收缴和支出都没有由不同的部门分别管理。由于实行差额拨缴制,企业向市级统筹上缴“净”额,以该企业的总缴费减去其退休人员所领取的退休金额。缴费率在各省市之间,有些情况下甚至在企业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异。

养老金体系覆盖面窄,且在地区间不平衡。截止到1998年底,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只覆盖了国有企业职工的78.4%,集体企业职工的16.2%和其他城市企业职工的5.4%(Hang,1999)。没有任何针对城市个体户和个人企业家的养老金计划。在一些农村地区,有一些由民政部门设计和管理的养老金计划,但其覆盖面很小。

个人帐户很大程度上是名义性的,即空帐。由于政府一直没有明确如何支付转轨成本,过去5年中,这些帐户上所积累的资金已被用来支付当前退休职工的退休金,这使得个人帐户变成空账。

篇10

一、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目的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吸引优秀人才,留住和稳定优秀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外国公司的高工资、高福利对国内企业员工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优秀员工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员工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是企业留住人才,稳定员工队伍,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关键。

企业年金作为一种“延期支付”的手段,将当期的货币工资转化为延期的养老金,使得养老金成为企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企业年金计划已经与外部市场竞争、企业发展战略和职工个人生涯设计及老年生活保障结合起来,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年金计划中的角色

企业年金计划正在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成为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

一是参与企业年金计划设计。人力资源部门参与企业年金计划设计包括考虑企业年金计划在人力资源战略中的定位;如何发挥企业年金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以及企业年金的具体方案选择,如企业年金的模式选择、企业年金的领取与支付、为优秀员工提供差别计划等。

二是参与企业年金理事会管理。企业年金理事会的办事机构就设在人力资源部门;企业年金设计、委托和投资咨询业务人员和专家的岗位也设立在人力资源部门。他们不仅参与企业年金计划的设计,而且参与其组织与管理。

可见,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年金的设计、组织和实施中都是主角。而延期分配方案、企业年金的设计和信息分享机制的建立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对企业文化及发展战略的理解,这就要求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改进知识结构,掌握心理学、管理学、人际关系学、养老保障、市场投资等方面的丰富知识。

三、企业年金计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遵守国家现有法规政策原则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属于部门性规章,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是当前我国企业举办企业年金的政策法规依据。企业在制定各自的年金方案时,要认真研究这两个《试行办法》,其方案的具体内容和条款不能与之相冲突。《试行办法》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企业年金:①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②具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③已建立集体协商机制。

(二)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结合企业的薪酬水平定位策略,确定适宜的缴费水平原则

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创业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不同时期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同,所以企业战略也不同,进而企业的薪酬策略也随之不同,因而企业年金做为薪酬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缴费水平应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

(三)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目标需要,实施差别对待、效率优先的原则

企业年金作为一种激励工具,它不同于属于公共产品,注重公平、收入再分配的基本养老保险,而是一种私人产品,注重激励效应,更加提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因此,在设计企业年金时,应根据有利于吸引、留住和激励核心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目标,实施年金分配的差别对待政策,向这些关键员工、骨干员工适当倾斜。

四、企业年金的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管理:一是政府主管部门应建立严格的资格准入制度。二是企业和职工个人在选择经办机构时要对其资本规模、治理结构、人员素质、资信水平、经营业绩等方面进行严格挑选。三是对于出现违规行为的经办机构要坚决予以取缔,建立“黑名单”象社会公众曝光。四是明确界定从业机构和人员的独立行,不得相互兼职。五是经办机构自有资产和企业年金资产实行分帐管理。六是在经办机构之间建立相互制衡机制,互相监督。七是对金额较大的年金计划可以选择多个经办机构进行管理,化解风险,同时在经办机构之间确立竞争机制,利用竞争来强化其信用。

投资风险管理:一是严格规定投资方向,将一些风险较大的投资渠道排除在外。二是对投资工具的比例作出严格的限制,根据职工个人的风险偏好,提供不同的风险和收益组合让员工自己选择,风险由个人承担。三是提取投资风险准备金用于弥补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亏损和承诺的目标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之间的差额。

财务风险管理:一是资产负债匹配技术,确保在每个时点所拥有的年金资产和负债保持一个协调的比例。二是现金流量分析技术,目的是保持年金基金的流动性,确保当期的养老金兑现。三是帐户管理人应随时接受委托人和职工对个人账户基金资产状况信息的查询和监督。同时还要接受社会的监督,如精算师、律师、会计师的监督。

参考文献:

[1]束必琪.我国企业年金财务信息披露浅析.财会通讯.2005(12).

[2]郭小娟/对我国会计目标的几点看法/财会月刊/2005(19).

[3]王岚,黄文珂,弋涛.试论会计目标的再定位.财会月刊.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