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运行分析范文

时间:2023-05-17 11:32: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经济运行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经济运行分析

篇1

关键词:火电企业经济运行;运行现状;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一、火电企业经济运行现存问题

1、不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电价调节电力经济运作的重要手段之一,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人为的调整电力供需,电力价格信号被不正当的扭曲。

2、电力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分明和管理科学等,但是,目前的省级电网经营企业仍有政企不分, 即政府和企业之间职责不清,进而导致企业效率低下的现象。

3、电力市场机制不完善

市场机制在我国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表现在不是由市场而是政府掌握着大量的电力资源配置权力,导致了成本高、效率低的情况。间接出现了超额供给、需求和供需约束问题等。

4、与国家政策相互影响

在国家多个部门的相关通知中,提出了关于调整发电调度规则和实施环保、节能经济调度,安排高效、可再生机组发电,限制违反国家政策的相关要求。但是,与此同时,这些规则提高了企业的成本,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相关电力经济调度和企业等相关方发利益冲突的可能。

5、供电紧张,供需矛盾出现

当前,电力经济发展状况越来越时代化,供电紧张,耗用电量大以成为时代的标签,供需矛盾出现这种局面能否改变?应当怎样改变?如何合理的调度?一些地区特别是华中和四川等地一度出现了拉闸限电的情况,超负荷高峰期的出现,引起了供电的紧张,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出现了限电的情况。

6、电价上涨幅度较大,供电压力较大

新建电力项目资金压力较大,导致一些地区调整电价,缓解用电矛盾,电价机制不健全,合理地调节电价是市场运作的重要手段。

7、电力经济运行市场机制不够完善

缺少相关准则规章制度相关市场监管不够健全,没有有效的建立起来相关法律法规,如合理的价格管理办法相关运行的政策市场行为规则监管法律法规竞争规则等条文,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火电企业提高经济运行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投资控制和融资管理,为经营期提高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通常情况下,一提到提高经济效益,往往首先想到企业生产运营期的管理,其实对于初期投资相对较大、对外融资额高且投资回收期较长的火电企业来说,在建设期,加强投资控制和融资管理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1)加强投资控制,降低工程成本,为经营期减少折旧费用奠定基础。在工程设计、工程土建、安装等施工队伍遴选和设备选型、采购过程中,多做市场调查,采取公开、公平、公正方式招议标;加强建筑安装过程监理监督、跟踪审计和控制;加强施工及安装质量控制;加强工程决算审查,降低工程建设和设备成本,从而节约投资,降低资本化支出,以期减少经营期计提折旧费用。2)加强融资筹划,缩减贷款额度,以减少利息支出。3)积极与贷款银团沟通、谈判,在争取取得利率优惠的同时,采取“实贷实付”方式,降低企业资金积存,大大减少资本化利息费用。4)提前做好现金流量预测,根据工程完工进度、项目质保金一年后支付、燃料等变动成本占比较低、项目整体投资节约等情况,在贷款合同到期前,进行全面现金流量预测,在确保工程建设和生产经营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及时向贷款银团提出缩减贷款额度的申请,通过协商、谈判获得批准。

2、建议政府机构能够充分的发挥其财政和价格措施

解决电价形成机制方面存在的不确定性,发挥电价的资源配置引导作用。 明确规定出电费的价格成本,因市场因素界定的电力价格。例如:需求量、竞争状况或者季节性和电力产品自身的需求方面的弹性变化等等。

3、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期,提高企业经济运行的途径与方法

1)提高上网电量,增加收入。由于新疆地区煤价较低,火电企业燃料等主要消耗占全部成本的比重在40%-50%,而内地企业多在70%以上,所以,靠提高发电量,降低厂用电率而增加上网电量,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特别是超过盈亏平衡点后,上网电量对经济效益的贡献就更加突出。为此,企业一是要提前抓好危险源、危险点的管理,做好危险点分析和控制,完善各种技术和反事故措施,提高运行人员分析和处理异常状况的能力,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力争实现机组零非停、长周期和经济环保的稳定运行,确保在有负荷的情况下,机组能够稳发、多发,不因设备问题影响发电量。二是要根据各机组运行状况及带电负荷的多少,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减少机组辅机运行台数;延长变频设备运行时间,减少设备启停操作;精心调整,确保各项参数优化运行;通过对锅炉上煤情况的调度及负荷情况及时调量,合理控制锅炉氧量,有效降低锅炉辅机单耗,以降低厂自用电量。2)控制标煤耗,降低燃料成本。以某火电企业为例,按机组年有效利用5000小时计算,每降低1克煤耗,年可减少煤炭消耗2000吨,节约成本50万元。为此,企业要加强机组真空、灰渣飞灰含碳量、辅机耗电率、锅炉补水等小指标的日常统计分析比较工作,优化控制生产流程,一方面提高锅炉效率,另一方面降低汽轮机热耗,从而达到降低供电标煤耗的目标。3)重视节能减排,降低排污费支出。企业要高度重视机组的节水、节油、节电,降低水和燃油消耗,以降低水费和燃油费用;要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加强技术升级改造,特别是要注重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设备的投用,以减少污染排放,降低排污费支出,同时每千瓦时电量还可增加0.15元脱硫电价、0.1元脱硝电价、0.02元除尘电价的补贴。这不仅有利于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为社会效益的提高做出了贡献。4)加强材料管理,降低材料、配件成本。①加强采购环节控制,建立和完善合格供应商制度,增加比价厂家数量,降低采购成本。②实行定额管理,加快存货周转,压缩库存,减少资金占用。③严格材料、配件的领用控制,建立和完善以旧换新、废旧回收和修旧利废制度,减少浪费,降低消耗。④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全过程的有效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5)重视日常管理,减少修理费用。实行设备包保,加强设备的日常巡检和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和缺陷及时消除,避免以小酿大,减少设备的维修费用。6)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凝聚人心,能够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焕发职工奉献企业的热情,从而提高全员效率,提高效益。

结语

通过以上对火电企业经济运行现存的问题及提出的相应解决措施,可以看出在我国的电力经济运行状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存在的关于电价形成机制不合理以及电力企业整体上的制度不健全和电力市场规章制度的不完全等方面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努力来解决的,这就需要政府和电力企业两者之间努力的沟通,政府制定相应的措施,电网经营企业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参考文献:

[1]刘喜梅,罗国亮.电力市场理论的若干基本概念辨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篇2

企业是行业的细胞,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每一家企业。当把目光聚焦到2010年医药工业领域(化学制药、中成药、中药饮片、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装备等7大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家企业(以下简称“医药百家”),这个以1.29%的数量而占工业总产值24.9%的群体是一个可以反映我国医药工业现实水平的群体,是一个将我国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推进的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群体,体现了整个医药工业的运行趋势,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企业主体,是整个医药工业发展的推进力。

1 整体情况分析

1.1 产业规模日益扩大,总体水平显著提升

2010年,全国医药工业企业数为7 782家,医药百家占比为1.29%,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从工业总产值来看,全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为12 426.7亿元(同比增长24.2%),其中医药百家实现3 098.4亿元(同比增长24.1%),占24.9%,与2009年基本持平。从销售产值来看,全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销售产值11 824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医药百家实现3 092.7亿元(同比增长27.9%),占26.2%,较2009年(25.2%)提高了1个百分点。

医药百家的总体规模有了显著的提升。医药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 073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医药百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4 029.4亿元,同比增长35.2%,较2009年的22.34%增加了12.7个百分点,较2008年的30.8%增加了4.4个百分点,业绩回升向好,规模提升显著。医药百家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医药工业的33.4%,较2009年的31.0%提高了2.4个百分点。在医药工业整体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医药百家的规模优势得到进一步体现,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2010年进入医药百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底线超过14亿元,较2009年的第100位企业增长了39.2%,较2009年的32.9%的增幅提高了6.3个百分点。有10家企业突破百亿元大关,较2009年的5家翻倍。

医药百家的规模分布呈波浪型,且较2009和2008年平缓一些。40亿元以上的企业占31%,较2009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规模提升所带来的产业集中在显现。20~40亿元的企业占比较2009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这些中等规模企业的快速崛起,提升了医药百家的整体实力水平,显示了强劲的发展潜力(表1)。

1.2 集中度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中、大型企业需要培养

与2010年世界制药前10强、前50强的销售收入占世界药品市场规模的41.2%(较2009年增加2.8个百分点)和69.4%(较2009年增加3.7个百分点)相比,我国医药百家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医药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为33.4%,较上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产业集中度提升相对较慢。

医药百家前10、前50家的主营业务收入在医药百家中的占比分别为34.2%和76.2%,较上年的33.0%和76.6%分别提高了1.2和0.4个百分点,这与前10家企业水平提升较快、医药百家企业收入规模呈两极分化态势有一定关系,大者更大,而中等规模的企业主要集中于10~40亿元之间,60~100亿元规模的断层亦提示这是规模增长的一个瓶颈,要形成合理的规模梯队,还需要培养一些中、大型企业。

医药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是行业的必然趋势,产业结构调整、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生物医药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宏观政策亦向做大、做强、做优倾斜。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大企业集团资本扩张的步伐,亦有研发实力提升的切实成效,品牌与品种是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抓手和着力点。

1.3 各项指标表现良好,发展前景较好

以1.29%的占比,医药百家企业在各项指标的完成方面均显示了其重要的地位: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医药工业的24.9%,实现资本总额占34.7%,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占33.4%,完成利润总额占34.1%,而从业人员却只占19.5%。除工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外,余均较2009年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且增幅最大的是从业人员数、资产总额和主营业务收入(表2)。医药行业兼并重组的在这一年里有了较大的体现,但医药百家在完成全行业1/3业绩的同时,其利润总额的增长却落后于行业水平,反映了医药产业在形成一定的集中度的同时,还需要在节流降耗、提高管理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才能从根本上改变 “多、小、散、乱”的行业局面。

1.4 位次更迭变化凸现市场竞争激烈

从2009和2010年进入医药百家的企业的位次来看,更迭较为显著。2010年医药百家位次持平的有3家企业,扬子江药业以其250亿元的收入稳居首位,而修正药业集团和哈药集团以170亿元左右的收入居2、3位,与2009年正好换位。

位次上升的有20家企业,其中云南白药集团不仅位次提升较为显著,其100多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还使其首次跨入了百亿企业行列。

企业由于兼并重组、股权变动或主营业务转移等因素导致排名位次的变化是2010年医药百家企业位次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虽然位次下降的有53家企业,但由于主营业务收入下降而导致排名下降的企业只有4家,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主营业务转移与个别业务的重组剥离。而其它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企业排位下降,则主要是由于医药百家整体水平的提升以及排序规则的影响所致。

2010年医药百家中,新进榜企业有24家,且以化学制剂(11家)、中成药(7家)、化学原料药(4家)三大子行业分布居多。在创新推动和压力驱动的情况下,制药企业产品链的上下延伸及向较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倾斜、向管理与市场营销要效率已经成为一大趋势。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中,潜在竞争对手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模式值得密切关注,“慢进则退,不进则亡”是优胜劣汰不变的法则。

2 行业分析

2010年医药百家企业涵盖了8大子行业中的7个,其中有52家属于化学药品制剂行业,30家属于中成药企业,11家属于化学药品原料药企业。化学药品企业以63%的占比居首位,其次是占比为30%的中成药企业(图1)。

化学药品制剂和中成药行业各项指标的增长与医药百家相比,均有不俗表现。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各项指标在医药百家中的占比情况均高于企业数占比,单位企业的指标完成率较其它子行业高,但相对较高的销售费用是化学药品制剂和中成药行业影响利润总额的一大因素,减少运营销售环节的开支,是这两大子行业增加利润的一大管理手段。而化学药品原料药行业销售成本的居高不下则提示在降本增效方面还可进一步挖掘潜力,加强企业管理与提高规模效应是这一子行业降低成本的举措之一,具体各项情况见表3、4、5。

3 地区分布分析

2010年医药百家企业分布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山东、江苏和浙江省入围企业均在10家以上,在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中的占比分别达35.8%和40.7%;广东省、北京市和上海市均有5家及以上企业入围,在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中的占比分别达21.9%和27.0%。这6个省、市的企业数合计占到61%,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和地方扶持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规划得到贯彻落实,企业自身做大、做强战略实施见效的综合成果,也体现了这几个医药大省在全国的地位。与2009年相比,湖南、山西、广西3省的企业跌出医药百家名单,而内蒙古则是2010年拥有医药百家的一颗新星。

2010年医药百家中单位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平均为40.3亿元,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云南省、辽宁省、上海市、北京市和江苏省等8个省、市入围企业的单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平均水平,其中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是平均值超过100亿元的省份。突出重点、支持大型企业、扶持中型企业,是提升国家和地方医药行业总体水平的一个方向和举措。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在这几个省、市也有一定的体现(表6)。

4 经济类型分析

2010年医药百家企业中有59家属于股份制经济类型,27家属于外资与港、澳、台投资经济类型,8家属于国有经济类型。股份制是我国医药行业最多的经济类型,同样体现在医药百家企业中,股份制企业以59%居首位,其次是外资与港、澳、台投资企业,占27%。

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所带来的规模扩张,在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主营业务收入方面都有较大的增长体现,但高增长的销售费用和销售成本提示国有企业的管理和整合还有很多工作可做,其利润增长的低下也说明了这一点。

国有企业相对较高的销售成本和销售费用,相应的就是利润的削减,由此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态与对研发的持续投入。研发投入的不足将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创新与发展。而这一不良循环在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和股份制企业里并未凸现。特别是外资及港、澳、台企业相对的高利润、低成本摊薄了销售费用的影响,并形成了一定的积累与再投入。股份制企业销售费用的攀升带动了利润的增长,但其销售费用背后的销售手段还是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相对灵活的销售策略作为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竞争市场份额的手段之一,值得国有企业学习(表7、8、9)。

5 企业规模分析

2010年医药百家企业中有76家属于大型企业,23家属于中型企业,1家由于从业人数没有达到统计上企业规模划分标准而被列入小型企业行列。“大”是百家企业的特点,大型企业以76%的份额占居首位,较2009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大型企业的增多体现了国家扶持大企业做大做强、提升产业集中度的政策导向。

大型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在兼并重组的同时增大了主营业务的收入,但对成本、费用和利润的掌控稍有欠缺,利润总额的同比增长相对其它指标偏低。与此相比,中型企业在企业整体规模减少的同时,利润总额却在增长,对销售费用的控制较为突出。而小型企业首先存在费用问题,其次是成本上涨与主营收入的下降所带来的利润总额的下滑,由于规模较小,因此其销售费用的大幅上涨必然导致收入与利润相应下滑(表10、11、12)。

6 运营能力分析

从2010年医药百家整体情况来看,运营情况总体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特别是在经营状况、资产运营、盈利能力方面均有较好表现,综合实力较强。

6.1 经营情况

2010年医药百家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 029.4亿元,同比增长35.2%,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5.4%)近10个百分点,较2009年的22.34%增加了12.7个百分点;医药百家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3.4%,较2009年的31.0%提高了2.4个百分点。医药百家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较好,企业经营增长速度较快,市场前景看好。

6.2 资产运营

2010年全部医药行业总资产周转率为1.02次,医药百家企业为0.98次,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较2009年提高了0.03次。医药百家企业全部资产劳动效率稍低,应进一步扩大销售、有效使用闲置资产、提高企业运营能力。

在医药百家企业中,中药饮片和生物生化制品2个子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低于医药百家企业平均水平0.60和0.52个百分点,这2个子行业的企业尤其需要加强提高运营能力。

与2009年相比,卫生材料、生物生化制品和化学药品制剂3个子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市场竞争与出口受阻导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减缓是一大原因(表13)。

6.3 盈利能力

2010年全部医药行业资产利润率为11.9%。医药百家企业资产利润率为11.7%,低于行业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同时较2009年低0.1个百分点。兼并重组的进行对企业的资产盘活与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资产利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经营管理都需要不断加强。在医药百家企业中,医疗器械、中成药和化学药品制剂的资产利润率分别高于百家企业平均水平4.7、0.5和0.2个百分点,资产利用效益、企业盈利能力等有一定的提高;与2009年相比,生物生化制品行业的资产利润率大幅下挫,显示该行业的盈利能力在锐减,行业极需作出适当调整。

2010年全部医药行业销售利润率为11.7%。医药百家企业销售利润率为11.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但较2009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进入医药百家的企业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营销策略得当、获利能力强,企业发展有可持续性。在医药百家企业中,化学原料药、中成药和卫生材料的销售利润率分别低于医药百家企业平均水平0.3、1.1和0.4个百分点。高成本压力、价格竞争等使得各子行业企业的获利空间减小,盈利能力与中药饮片行业的25.7%形成鲜明对比和落差。生物生化制品行业的销售利润率的缩水也提示该行业高利润的形势可能不再延续。

2010年全行业和医药百家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均为13.0%,与2009年相比,医药百家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了1.1个百分点。进入医药百家的企业在控制成本、费用方面较前一年有所下降,获利能力有所削弱。在医药百家企业中,除中成药行业外,其它各子行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均高于或与医药百家企业平均水平持平。其中,中药饮片行业高达33.8%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使得生物生化制品行业的15.8%相形见拙。中药饮片行业也成为2010年业界追捧和热钱涌动的热点,成为政策关注的焦点、发展调控的重点(表14)。

6.4 偿债能力

2010年全部医药行业资产负债率为44.1%。医药百家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5.3%,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与2009年相比降低了0.2个百分点。整体处于通认的适宜水平40%~60%的下限,显示医药行业整体负债水平较低,而进入医药百家的企业经营风险相对稍高一点,企业经营安全、稳健、有效,具有较强的筹资能力,这亦是风险投资愿意向医药行业投资的原因之一。在医药百家企业中,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和卫生材料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分别高于医药百家企业平均水平2.4、1.9和3.6个百分点,而医疗器械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在各子行业中最低,为34.0%,这一子行业的融资筹资能力相对较强。与2009年相比,卫生材料和生物生化制品行业资产负债率的大幅提升,显示前期的债务正在进行内部消化中,投资谨慎(表15)。

6.5 发展能力

2010年医药行业总资产增长18.9%,医药百家企业总资产增长率为31.7%,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2.8个百分点。医药百家企业资产经营规模扩张速度较快,兼并重组成转变增长方式的一大重头。资产的扩张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在有效、合理利用好各种资本的情况下,扩大资产实力,使企业拥有一定的规模优势,进而为规模化、集约化、节约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7 结语

从以上各方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医药百家呈现规模水平扩大、增长速度加快、综合实力提升的特点。医药百家这个反映中国医药实力的群体正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进行着自我更新与提高,通过资本运作、兼并重组、研发创新等手段,正在集中优势,把大企业做得更大,并逐步地在做大的基础上实现做强。与2010年相比,2011年的形势不容乐观,资源与成本的压力、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与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医药百家企业面临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突破瓶颈是“十二五”面临的第一个课题,也是“十二五”起好步、开好局的基础。

篇3

1效益分析

1.1经济效益企美公司产品出口11个国家,2008年公司销售额达到了3500万元,6a间攀升了近100倍,其中80%来自出口,创汇达400万美元。2009年在金融危机形势下,该公司上半年仍实现产值1750万元、利税35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2%和20%;产品出口率增至90%以上;出口创汇225万美元,同比增长12.5%,经济效益良好。

1.2社会效益企美公司拥有基地467hm2,直接带动农户1090户,把有机生产理念传播给广大农民,改变了农民固有的种植生产模式,社会效益显著。

1.3生态效益公司通过发展有机生产,不投入农药和化肥,把农业面源污染降为零,实现了农业的节能减排,极大地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2种—养—加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2.1企业概况

该模式以兰鑫小杂粮专业合作社为代表。该合作社位于永年县永合会镇台口村北的洺河滩,成立于1986年,其前身是永年县文兰种养有限公司,是1个集种养为一体的乡村农场。目前该企业占地面积200hm2,拥有固定资产500余万元,流动资金150万元,合作社设施齐全、制度完备,多年来一直从事以沙荒治理、开发为主的旱作农业生产活动,在长期农业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种养经验,成为引导周边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农业龙头企业。

2.2模式简介

种—养—加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是以荒滩治理为主,农、林、牧综合发展,集种、养、加、休闲为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征表现在4个方面。(1)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模式:肉牛养殖—沼气池—小麦、玉米、谷子等农作物种植三位一体。(2)产业链延长增值型:油葵种植与食用油加工相结合,谷子种植—绿色基地建设—品牌加工销售相结合,实现了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增加了产值。(3)农林牧复合型:小麦、玉米、谷子、速生杨、果树种植,林间散养土鸡,林下种植板兰根、草红花、甜叶菊等药草,作物秸秆饲养牛羊,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和生物产品的产出,获得了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4)观光旅游型:公司依据南水北调工程的优势及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建立了1个占地0.3hm2的鱼塘,发展垂钓项目,并建有果园和菜园采摘区、杂粮生产区、自由种植区等,把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旅游、休闲娱乐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人文资源与历史资源的开发,形成了独特的“兰鑫”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2.3效益分析

2.3.1经济效益20a来兰鑫小杂粮专业合作社开发荒滩200hm2,其中利用荒地种植油葵113.3hm2,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和谷子等作物53.3hm2,建成了高产稳产田13.3hm2,鲜果生产园和育苗场,种植了优质牧草20hm2,饲养牛羊,修筑鱼塘,建设了1座食用油加工厂,年纯收入达20万元以上。把尚未开垦的66.7hm2荒滩开垦出来,建立了1个野生旅游休闲公园,可以狩猎、垂钩、采果、野餐,不仅为城市居民假日休闲提供了1个好去处,还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2.3.2生态效益通过在洺河滩开荒造田、植树造林、建立生态园,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上万只鸟类在生态园安家入户,多少年不见的灰鹤、白鹤也重新出现,现在的洺河滩呈现出一派自然与生态的和谐之美。

2.3.3社会效益兰鑫小杂粮专业合作社通过产业链延伸,发展“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为农户提供种子、技术,保证产品回收,从资金上给予支持,并且从技术和管理上进行资助,逐步引领周边农民走上富裕之路。多年来,经合作社带动发展起来的脱贫农户已有200余人。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扩大了农民就业面,社会效益显著。

3农业产业链延伸模式

3.1企业概况

该模式以河北华裕公司为代表。该公司是在原邯郸市星火种鸡场的基础上组建的1家集种禽繁育、蔬菜加工、粮食购销、饲料生产为一体的多元化企业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副会长单位,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邯郸综合试验站,中国农业大学技术合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等高校的教学实验实习基地。目前,公司共占地133hm2,建筑面积22万m2,注册资金1亿元,总资产4.2亿元,年产值5.8亿元;拥有员工1200名,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260人。

3.2模式简介

华裕集团自创建以来,秉承“建立中国一流家禽企业”的目标和“强国富民,产业报国”的创业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和“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服务为先导”的管理理念,打造了农业产业链延伸型模式。由华裕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连增先生倡议成立的邯郸市家禽业协会,以维护行业与会员利益为目标,与行业同仁共同应对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重大事件,及时向政府反映会员、行业诉求,一方面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同时协会竭诚为会员、行业、政府服务,协会的所有工作都是以会员为中心,用服务的理念去聚集人气,始终把服务作为协会的立足之本、生存之基、发展之源,以服务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共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协会积极开展公益活动,促进新农村建设。每年协会都组织10次左右送科技下乡、扶贫帮困活动,这些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该模式包括4条主要产业链:

3.2.1蛋种鸡产业链蛋鸡饲养—种蛋孵化—雏鸡销售。公司父母代场共存栏种鸡50万套,年产种蛋1亿枚;企业现拥有的2个孵化场拥有依爱19200孵化器60台、巷道式孵化器50台,可向社会提供雏鸡4000万羽/a。

3.2.2种猪产业链2006年创建永年县华裕良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形成种猪饲养—繁殖—幼猪销售一条龙模式。

3.2.3深加工及配套产业链2005年成立了永年县永诚粮食购销有限公司;2006年创建华裕永诚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依托永年蔬菜大县优势,生产脱水蔬菜和冻干蔬菜;2006年创建的河北华翔生物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高活菌无抗生素饲料,从而实现了饲料生产—养殖—销售的良性循环。

3.3效益分析

3.3.1经济效益华裕集团下辖企业5个,控股企业2个,在全国设立了销售商500多个,年创产值2亿元。华裕永诚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1.8亿,年收入2亿元,净利润2300万元。河北华翔生物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4150万元,年产高活菌无抗生素饲料10万t,年销售收入3.5亿元。公司打造了全国知名蛋鸡品牌“华裕”和饲料品牌“连增”。

3.3.2社会效益华裕永诚食品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在技术领域强强联合,技术力量得到了有力保障。公司解决了160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与菜农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联合机制,提高了菜农的积极性,促进了永年县蔬菜种植业的发展,更好地带动了农民致富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促进了永年县蔬菜上档升级,提高了永年县菜农的经济效益,填补了永年县蔬菜加工产业的空白。河北华翔生物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带动养殖厂实现无公害饲养,为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了永年县牧业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篇4

摘 要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的支柱企业,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迅速提升,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国有企业之间的经营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新经济形势之下的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机制己经难以完全满足目前国有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由于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近几年来,国有企业通过不断地改革和脱困,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某种程度上,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健全的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机制。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内部控制体系,只有高度重视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发展。才能保证国有企业主体地位不动摇。本篇文章通过对新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合理对策和方法,能够有效指导国有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从而实现国有企业的的平稳持续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控制 分析

一、引言

在某种程度上讲,国有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的一种管理和控制系统,想要建立健全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需要引进以及借鉴国外相关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理论依据。因此,相对于其他管理体系,可以从中借鉴与创新,企业内部控制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性,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目标

国有企业的平稳发展是关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内部控制是通过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来实现目标的。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从专业化的角度来说,主要包括决策管理机制、预防管理机制等。因此分析并解决新经济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是为了确保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方而的合法性以及合理性,实现有企业的资产安全、企业财务报告资料的完整性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的真实性以及规范性,完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降低国有企业成本,从根木上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以及管理水平,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低、文化建设不完善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风险意识相对较低,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不合理、关键岗位人员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尽管许多国有企业认识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系统,受固有文化传统的影响,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缺乏深入的理解、宣传和教育,致使企业文化难以深入人心。企业员工未将企业组织目标成为员工个人的努力目标,部分员工以自我为中心,不注重团队协作,缺乏共同的核心价值观。

(二)新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一部分管理层并没有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定位,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企业是否合规操作上,忽视了内部控制方式的跟进。从而能导致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比较浅显。使得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如同虚设,难以发挥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在运行的改善方案

(一)建立企业员学习内部控制的氛围

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佳,提高国有企业工作效率,实现国有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来解决。全体员工是国有企业的主体,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的领导、管理人员以及普通员工。首先需要提高全体员工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意识,加强宣传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的重要性的力度,增强员工对国有企业内部的重视,积极应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二)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

健全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监督机制是保证国有企业内部运行的关键环节。从专业化角度出发,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监督机制是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有企业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引进等方法实现。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提高工作效率,从根本上保证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以及监督管理结构的有效运行。

五、结语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是改善新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问题的关键途径。国有企业经济利益的获得,从根本上影响到我国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只有紧密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不断地改变和调整,通过加强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才能巩固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实现国有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工伟.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研究团[J].现代商业,2012.10:179-180.

[2] 吴俊英.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与运行团[J].商场现代化,2007.5.17.

[3] 刘赞.公司制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研究[D].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06.

[4] 张艳.试论强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J].西部财会,2008(9).

篇5

一、预算松弛概述

(一)概念

预算松弛是企业经营发展中,企业经济预算与企业经济最佳预算之间的差值[1],预算松弛是现代企业经济资源分配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管理问题,对企业整体经济投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预算松弛如果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企业完善经济发展结构的突破口,可以提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速率,优化企业管理结构,同时也可以实现整体企业资源优化配置,但如果企业预算松弛已经超出了可预算范围[2],则会造成现代企业经济投资结构运行紧张,企业发展系统科学性降低,甚至会提升现代企业发展风险,对企业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影响。

(二)对企业发展造成的危害

预算松弛使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稳定性降低,经济资源管理结构出现问题。其一,预算松弛,企业经济投资成本增加,利益收益减少。企业实施经济预算的目的是,实现现代企业经济生产和运营的成本最低,经济收益最优化配置,如果出现预算松弛,就会增加产品的前提投资,而经济收益并没有因为前期投资增加而带来企业经济收益增加,由此使企业的经济收益损失;其二,企业内部整体经营效率降低。经济预算,是现代企业经济支出管理的主要基础,经济预算痴线松弛,会使企业后期经济资源应用的管理投资比重增加,企业经济管理结构性降低,从而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经济支出也会增加,无法发挥现代企业内部高度集中管理的效率作用,对现展带来负面影响。

二、预算松弛的成因分析

基于以上对企业经济预算松弛的基本概念分析,对预算松弛的成因进行综合研究。

(一)企业经济信息管理角度

现代企业发展中,大多采取股份制管理,企业内部员工、管理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利益金字塔,处于企业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获得的经济利益存在着差异,所接受的信息也存在着显著的不同。一般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经济发展的信息管理全面性较高,对企业经济?A算的分析较为全面[3],而企业员工进行企业经济预算,仅仅依靠手中对企业信息的掌握情况以及各行业市场信息进行分析,并做出企业经济发展预算,从而导致企业管理层面经济信息的经济预算与企业实际操作经济预算信息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如果企业长期处于这种经济预算管理状态中,会导致企业经济预算信息的对称性较低,企业集团经济管理容易出现预算松弛的情况发生。

(二)从企业经济预算管理角度

经济预算,是现代企业自我完善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后期投资的主要参考数据,如果现代企业经营发展机构资源中缺少经济预算表编制,会使企业经济发展的市场发展环境与经济沟通之间的关系密切性降低,企业经济预算缺乏实际管理手段,对企业发展造成影响,从而出现企业经济预算松弛问题,造成企业经济利益损失;另一方面,经济预算是企业日常发展规划与经济运行的主要经济运行管理目标[4],企业预算战略执行和经济发展目标的规划脱离实际经济发展需求,会造成企业经济发展管理目标的指导性低,经济预算战略和经营计划缺乏切实有效的管理指导作用,出现企业利润收益降低,企业发展空洞,缺乏方向性。

(三)经济预算管理队伍角度

企业实施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完善企业资源管理结构,发挥企业内部资源的最大作用,拓展现代企业资源结构的优化配置,对企业预算松弛的分析,也要从企业外部经济预算角度进行分析。部分经济资源预算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对企业预算作用的认识较低,对经济预算工作开展的数据管理的信息分析能力较低,即使完成企业经济预算,但依旧存在企业经济预算信息准确率低,企业经济预算的信息较大,或者经济预算的资金预失真,导致企业集团预算松弛情况发生。

(四)社会资源角度

导致现代企业经济预算松弛的原因,也与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比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部分企业所拥有的社会资产比重较高,对企业自身和企业所在行业的信息了解较为全面[5];而另一部分企业的经济资源在社会资源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对企业所在行业的信息管理真实性较低,从而造成企业经济预算的信息准确性差,容易出现现代企业经济预算松弛的情况发生。

三、优化企业集团预算方法有效控制预算松弛的措施

(一)实现企业经济信息畅通

企业集团出现预算松弛的原因中,存在企业管理层与企业员工之间信息结构稳定性较低的情况,使企业上层经济预算与下层经济预算不相符,导致企业预算松弛问题发生,为了使现代企业预算松弛问题得到解决,保持企业内部信息畅通,实现企业上下经济预算信息畅通性增强。企业为了避免预算松弛的经济管理问题,企业管理者及时与企业员工进行企业发展信息沟通,将企业发展目标分为长远目标、中期目标以及短期目标[6],使企业管理者与企业员工之间的经济管理信息相互协调,提升企业员工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预测性

规划。

另一方面,现代企业信息畅通性管理,需要企业实施内部信息畅通性分析与企业发展市场行情之间的信息沟通,保障现代企业的内部信息管理与企业信息沟通之间的经济预算合理调整,拓展现代企业经营发展新理念。企业可以推行并实施信息资源综合管理,及时进行企业内部经济实际运算信息统计,避免企业资源经营管理中资源配置的无效运行,为企业经营发展带来经济预算保障,从而实现企业资源预算系统的综合性发展。例如;某企业为了保障预算松弛带来的经济发展问题,及时进行企业信息管理做好统计,及时进行企业经济资源预算的信息分配,从而为现代企业经济预算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新依据,完善现代企业经济预算的畅通性。

(二)做好企业经济预算管理

应对企业经营中经济预算松弛的有效措施,是切实做好企业经济预算管理。企业日常管理机构逐步完善,是企业经济预算内部资源分配,经济预算目标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因此,逐步完善企业经济预算的管理结构,增强企业经济预算的规范运行,积极探索企业经营发展的新策略。企业为了实现经营发展中的资源综合应用率提升,一方面,做好企?I预算松弛的预防措施,采取现代企业的经济预算管理机构层次性规划,完善现代企业资源管理结构,实现企业集团经济预算实际运行速率性较高,发挥企业经济预算在实际中发挥的作用[7],保障企业经济预算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企业经营实现企业经济预算目标管理结构逐步优化,发挥经济预算与企业发展长期战略目标的经营管理新战略,实现现代企业预算编制管理的新理念。企业可以实施全面的经济预算战略规划,结合企业经济发展实际,做好企业经营发展管理新机制,将企业经济预算编制的过程细化分为单一细小经济预算管理目标,企业管理者确定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展策略,并依据长期、中期、短期的经济预算目标,从上至下贯彻企业经济预算的战略发展思想,形成企业各部门间的经济预算目标之间的协商运作,发挥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战略性“部门目标”,同时各个部门又将部门目标分为个人经济发展目标,应用这一实际经济预算发展目标,促进现代企业的经济发展,激发企业经济预算发展目标实施的实际价值,实现企业经营发展能够对经济预算松弛问题的规避,拓展现代企业经营发展新战略。

(三)提升企业经济预算管理人员素质

做好企业经济预算,减少企业预算松弛带来的经济损失。从企业经济预算队伍角度提出应对措施,保障企业经济预算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水平得到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及时进行企业内部人员综合能力培训,通过多种企业人员队伍建设的方式,实施企业内部资源综合管理,例如:专业素养培训,企业经济预算准确度绩效考评等措施,实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新结构与企业资源管理之间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经济管理新体制,从企业经济预算人员内部的素质提升[8],规避预算松弛问题的发生;其次,企业可以逐步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监督体系,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企业经济预算经济管理目标确定、分解跟踪、评价、服务、监督为一体的经济运行管理结构,实现企业综合发展。此外,为了加大对企业经济预算的管理力度,规避预算松弛的经济风险,也要实施现代企业内部经济预算的监督管理,采取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同步开展,第三方监督的经济预算管理是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法律体系,实施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分析整体资源规划新结构,可以提高企业经济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保障现代企业资源管理新结构的廉政,清明性发展,提升现代企业经济运行发展的发展新空间。

(四)合理应用企业社会资源

现代企业预算松弛问题的治理方式,是合理应用企业社会资源。企业实施经济预算,必须与企业实际经济应之间相互对应,即企业经济预算是企业经济运行的重要依据,必须符合企业经营发展的理论依据,避免企业经济预算超出企业经济的实际范围,从而实现完善和优化现代企业资源分配结构。例如:实施企业经济预算的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9],与企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对应;或者,现代企业经济预算也可以采取企业间的强强联合,实现企业间的资源综合应用,实现企业经济资源应用的资源互补,为企业实际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预算松弛提供可靠地经济救援保障,实现企业经济发展稳定性增长。

篇6

企业要实现有效的自我监督,必须首先健全完善适应企业经济发展需要的内部监督组织保障体系。

(一)构建职能部门监控平台。要针对过去职能、业务部门混合、监管部门不健全的实际,对部门职能进行重新分类。要加强具有监督监控职能人员的组织管理,对权属企业具有监督职能的部门人员进行任命,企业职能部门要有决策权;对重要部门内部监督人员,实施“监督委派制”,履行监督职责。

(二)完善党群组织监控平台。针对企业改革和经营中带根本性、倾向性的重大问题,实施监督保证;完善纪检部门职能,开展效能监察活动,加大案件的查处力度,充分发挥纪检组织的监督作用;加强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坚持民主测评,充分发挥各级工会等群众组织的民主管理和监督的积极作用。

二、构建完善的内部监督制度保障体系

企业要加强企业监督制度建设,构建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为有效实施监督监控提供制度保障。

(一)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要针对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机构改革,改进审计机构,强化内部审计职能。一是要加强审计机构建设。成立审计委员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配备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不参与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确保审计职能的独立性。二是要健全审计制度。制定《内部审计实施细则》,细化审计范围和审计标准,明确审计程序、审计责任、审计处罚,奠定依法合规审计的基础。三是要拓展审计职能。强化常规审计;加强内控制度审计;开展效益审计;开展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强化经营风险审计。四是要完善审计闭环管理。推行经济运行审计复审制度,加大问题整改力度,做到审计、复审、整改的闭环管理,确保问题及时整改,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推行经济运行评价制度。经济运行评价就是企业按照确定的评价指标与标准,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经营综合评价考核与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定期对企业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一是要严格按照确定的原则评价。确立经济运行评价的原则:可量化原则、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分类评价原则、发展性原则、可追溯原则等。二是要构建一套成熟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上级有关规章制度,同行业、同规模先进企业的各项指标,合理确定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指标由财务定量评价指标和管理定性评价指标两部分组成。三是要完善评价发现研究问题的责任机制。对于评价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明确专人设立课题专题研究,形成“专家查问题,部门抓监督,单位抓整改”的经济运行评价闭环管理机制。

(三)建立经济运行分析考核制度。一是要建立经营分析会制度。每月初,由总经理组织召开各单位、各部室主任参加的经济运行分析会,各经营部门分别从职能出发,通报本部门对各分企业、项目部上月经营指标考核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的建议措施。二是要建立经营管理人员例会制度。由分副总经理每周定期召开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会议,沟通情况,落实任务,加强专业化管理,指导监督下属企业经营行为。

(四)完善全面预算及统计管理制度。一是要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针对各单位工作特点,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组织开展企业多元化经营体制下的预算管理课题研究,细化全面预算管理,强化预算分析与考核,修改预算管理流程,充分发挥全面预算在经营管理中的控制指导作用。二是要完善统计管理制度。加强统计规章制度和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四级统计管理体制,制定统计岗位职责,明确各类统计人员的工作标准,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统计效率,确保统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三、构建内部监督体系

要在部门职能设计中,强化监督和服务职能,注重发挥部门对经济运行的内部监督,发挥职能部门的专业化特长,按业务类型强化对经济运行的内部监督。

(一)加强财务监督。财务监督是企业内部监督体系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企业经济活动可靠性和企业经营效率效果的重要保证,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财务监督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要高度重视企业财务监督,树立了“业务拓展到哪里,监督监控就紧跟到哪里”的观念,有效提高企业财务活动的可控性,降低财务风险,有效堵塞管理漏洞。

(二)加强人力资源的监督监控。以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为依托,形成人力资源信息平台,并且将权属企业工资计算、保险核算及全矿奖金系统纳入这个信息平台,使全企业工资、奖金、社会保险扣缴、劳动保护审批、人力资源技能开发、人员调配、职工教育培训等环节形成统一的闭环管理,实现了人力资源的集中管控,有利于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势,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良性循环。

(三)加强绩效薪酬的监督监控。合理控制绩效是加强企业内部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要加强内部监督,注重加强绩效薪酬的内部监督。要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为依托,将下属企业的薪资分配全部纳入系统平台,通过设置统一的薪资体系,自动全面掌握下属企业薪酬数据,实现对下属企业薪资发放的有效监控。

(四)加强法律的监督监控。要注重发挥法律的内部监督作用。要设立企业法律顾问和法律事务所,按照“事中参与、预防为主”原则,全过程参与企业重大经营项目和重要经营活动。加强合同管理,严格合同审查、签订程序,企业各类合同一律由法律事务所审查,对于未经法律事务所审查的合同一律不得签订,杜绝无效合同或欺诈合同的发生。

篇7

关键词: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有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电力建设资金投入的加大,电力企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然而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手段创新滞后于电网建设速度,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营销”的观念,加强电力企业管理,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加强电力企业市场化管理

电力生产和管理的特性决定了电力企业市场化具有特殊性。电力企业绩效与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主要体现的是具有垄断意义的国有企业的绩效。同时,电力行业必须以安全、环保、节能为基础,既具有公用事业和服务业的特点,又具有不同电源结构带来的自然差异性,且投资回收周期较长。电力是特殊的商品,在我国基本解决了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后,加强企业市场化管理已成为电力行业向纵深化方向发展的重要议题。地方电力、民营电力和外资电力等多元投资主体办电的发展,以及电力上市公司与电力行业并购重组的增多,促使电力企业引入关键绩效指标、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等先进管理工具,注重建立系统的市场化管理体系,更加关注公司价值尤其是市场价值,从而形成市场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

二、加强企业内部资金运作管理

供电企业从业务运营的角度划分,应当具有两大资金运营职能,一是买电卖电;二是电网建造维护。买电卖电是一个显性的资金运营循环系统,从财务视角出发,类似于商业企业模式。而电网的建造与维护,则更容易被理解为生产运营环节再现。

2.1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

一方面电力市场尚不够健全,客户从消费到缴费有一个过程,如果考虑欠费催缴等问题则电费回收周期更长,致使电力企业出现数额较大的应收款和应收票据。另一方面付现成本中的外购电费和工资福利支出必须用资金予以及时支付,修理费、其他费用中的一些资金支付项目又很少能采用赊销方式进行交易,在企业资金被占用而又不能占用其他企业资金的情况下,持有货币资金就成为企业的唯一选择。

2.2企业进行电网建设的需要。

目前电力企业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电力需求强劲在全球普遍存在。针对电力企业上述的资金管理困境,我们需要坚持“三抓一创”工作思路,加强资金资源整合,实施集约化管理,推进公司发展方向的转变。以“强化资金集中管理,开展内部资金市场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工作思路,扭转资金管理上的被动局面。只有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及控制才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只有根据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建立起一套适应公司发展的资金管理控制体系,才能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监控。

三、提高技术水平,注重节能

要依靠科学手段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就要加强技术管理。比如采用:调整用户负荷,使变压器经济运行;加强无功补偿;降低配电线路损耗等措施达到降低耗能的目的。

3.1变压器设备与收效快的节能措施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主要设备,在变换电压及传递功率的过程中,自身要产生有功功率损耗和无功功率损耗。变压器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损耗又与变压器的技术特性有关,同时又随着负载的变化而产生非线性的变化,变压器的损耗在电网中的线损所占的比例较大,尤其是轻负荷时占的比例更大。因此,必须根据变压器的有关技术参数,通过合理地选择运行方式,加强变压器的运行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以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采用无功补偿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充分挖掘设备输送功率的潜力,是一项投资少,收效快的节能措施。

3.2线路是配电线路运行经济运行地重要指标。

减少配电线路上的有功损耗可节约相当数量的电能;而降低配电线路上的无功功率,就可提高供配电网的功率因素、减少负荷电流,从而提高电压质量。

四、加强电力企业成本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电力企业突破计划经济传统管理模式,转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创造经济效益上来。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它贯穿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同时企业成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都会受到企业各种管理因素的影响,因此,成本控制要从企业的经营活动、管理措施以及战略抉择等方面来进行。现代企业管理不能忽视成本管理。如果一个企业缺少科学的成本管理,或者不规范成本管理行为,则不能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4.1实行成本控制

电网企业是以终端销售电价与发电企业上网电价之间的差额扣除经营成本后作为电网企业的盈利空间。终端销售电价和上网电价都由国家统一制定,电网企业没有制定价格的权利,具有一定刚性。因此,电网企业要获取更多的利润,必须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4.2加强安全生产,降低成本损耗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对于巩固社会的安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稳定政治环境具有现实的意义,同样,加强职工的安全培训和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也为电力企业的安全经济发展降低了成本损耗。

4.3完善成本管理

财务管理是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由于在电力总成本中比例不大的原因,供电成本容易不受重视,而实际上,做好供电成本非常不易。因为变动成本以降低单耗为明确目的。成本可以用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来划分,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变动成本是指

购入电力费,电力上网由调度中心管理,电价由地方物价部门制订,所以可分析的空间很小,固定成本在一般的教科书上只提加强管理,或依据产品产量进行分析,很少有明确的管理办法与措施。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改革成本管理体制,改革劳保管理方式和成本结算考核方式等来完善成本管理。

总之,经济是企业的核心,只有从各个方面不断突破和创新才能降低成本,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电力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这样才能持续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军民.如何降低线损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4).

篇8

关键词:技术创新;企业组织;宏观经济;企业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2-030-07

一、引言

19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进人了一个低迷的时代,尤其是21世纪初的金融危机,让人们怀疑和反思现代经济学理论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本文从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低迷和金融危机除了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不可解决的矛盾之外,西方主流企业组织理论也存在着根本性的内在矛盾,即在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规模经济和全球经济增长点的时候,却无法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解释企业及其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众所周知,由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ase)创建的交易成本分析框架,经哈罗德·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等经济学家的应用、创新和发展,而成为现代企业经济学的一个主流理论框架。这个框架认为,企业的性质、功能和目的在于交易成本的节约。自科斯开始,大多数交易成本经济学家都是基于比较交易成本来讨论企业的组织结构,而不是基于生产成本和技术创新。虽然,威廉姆森关注了由于技术因素(资产专用性)带来的组织或管理上的变化所引起的经济学后果,并且把“资产专用性”看作是引发企业组织演变的一个不同寻常的结构性和功能性概念,大有以“资产专用性”概念及其理论取代“交易成本”概念及其理论来解释和分析企业理论的势头。但是,威廉姆森也仅仅是从节约交易成本的角度来谈论技术(资产专用性),决定企业组织结构的关键变量不是技术而依旧是交易成本,因此,直到今天,交易成本分析框架仍然没有在交易、生产成本和技术创新之间取得平衡,从而无法从根本上揭示企业组织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必然联系。所以,威廉姆森在“资产专用性”概念的基础上,并不能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理论”,也不可能从总体上说明经济体系中生产的制度结构。本文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将马克思关于企业的质的分析和宏观动态分析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微观企业组织(或治理机制)理论结合起来,也就是用一种新的企业经济学解决在交易、生产成本与创新(技术、知识生产和组织)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资本主义经济低迷和危机的“企业失灵”原因。这不仅超越了交易成本分析框架,而且也促进了企业经济学的创新。

二、交易成本框架中交易、生产成本和技术创新问题

长期以来,经济学一直存在着“以企业为中心”和“以市场为中心”两个经济理论图式。“在以市场为中心的经济里,企业被简单概括为一个生产函数加上一个企业家,企业家需要根据市场价格和成本来决定生产量:这样的企业只有表皮,不过是它与市场直接联系的部分而已。”企业的特点是永无休止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忽视了企业生产的真实的运行过程,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组织的目的都被隐藏在“黑箱”之中。这种理论本身就忽视了组织对交易成本问题的考虑,因而,难以将交易、生产成本和技术创新协调在一个理论框架中。1963年,科斯提出了用交易成本解释企业性质和边界的理论。他把企业看成是对市场交易成本的节省的一种经济组织,并认为企业和市场是组织与交易活动的可替代模式,从而形成了“以企业为中心”的经济理论图式。然而,这种理论由于缺乏对市场价格和生产成本的考虑也无法在交易、生产成本和技术创新之间取得平衡。本文将从企业经济学创新的视角人手,对这种理论的不足之处进行具体分析。

1.技术、知识创新与交易成本框架的矛盾

交易成本经济学把“交易”作为基本分析单位,按科斯的观点,受技术制约的专门职能可以通过市场来交易,科斯的目标在于用这种交易或替代模式来解释“在市场中为何会形成企业”。科斯强调,企业的特性不是由生产函数或技术的可分性所规定的,所以,技术并不是科斯关注的对象,其交易成本框架并未包括创新、技术以及知识的转移等。总之,由于科斯过度依赖交易成本而忽视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无法解释企业在生产性技术和知识创新方面的本质特征和功能特征,更无法解释企业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和在市场运行中的地位。因此,交易成本分析框架并不是一个全面地适用于企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由于一直忽视了技术创新的作用与意义,同时,也在于交易成本框架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容纳技术,或是交易成本经济学家所掌握的知识还不足以在其理论框架中很好地处理技术这个变量,因此,在企业外部,价格运动指导生产并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进行调节;而在企业内部,市场交易不复存在,企业家被置于一个复杂的交易网络的中心。因此,威廉姆森认为,应将研究的注意力集中于从更微观的层面分析交易与组织的特性。他开始注意到技术和知识在实践中的作用,“我们这个社会是技术发达的社会,这一点无可争议。复杂的技术当然要有复杂的组织来为之服务,这也是一般常识。”虽然,威廉姆森在这里提到了技术,但最终并没有揭示技术要素的本质及其在企业组织和宏观经济中的根本作用,而是把一切因素都引向或转化为交易(成本)问题。例如,一般的产业经济学和管理学都认为由于技术的相互依赖才导致一体化,而威廉姆森则认为,“促使人们作出一体化决策的原因并不是什么技术决定论,而是实行一体化才能节省交易成本这一事实。”所以,在他的理论中,技术方面的变化引起企业专用性投资的变化,技术层面的资产专用性就是技术向交易(成本)转化的一个结果。一旦完成了这个转化,资产专用性就成为交易成本分析框架中的一个关键维度。“资产专用性对交易成本经济学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过分。……如果资产没有专用性,交易成本经济学就没有了说服力。”资产专用性可以用来指出企业型组织在何种情形下比市场有更大的优势。这种优势是通过企业组织与市场的交易成本比较而显现出来的,技术层面的资产专用性在企业中的作用只限于(增大还是节省了交易成本)这种成本方面的比较。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内部组织问题的分析上,交易成本框架很可能正在将我们引入歧途,因为,其研究忽视了治理结构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性,其中,最突出的是技术和知识创新对组织的影响。

交易成本概念最大的缺陷就是不能概括生产(及其要素)的特性,将技术特性转化为资产专用性这样一个简化的资产特性,虽然便于在交易成本框架中展开分析,但这样做的结果却是为了短期的或眼前的利益而失去了长远的和全局性的发展,为了分析的便利而放弃了技术函数的应用,也就失去了关键性的制度一技术逻辑界定并引导组织活动的基本特征,结果必然是要假定技术经济特征和社会制度特征是可分离的。这样,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与交易成本的关系问题就被凸显出来。因此,当主流经济学热衷于宏观经济增长和周期波动的论述时,交易成本经济学在这些方面却乏善可陈;当一些经济学把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当成主要论述方向时,交易成本框架却越来越拘泥于一种所谓的内部开发和微观研究。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以交易成本经济学企业理论来解释宏观经济问题的前景仍然不明朗。一般的成本节约逻辑无法完全解释经济制度的演进,只有在一般组织和技术特性与体系变革无关的条件下,或给定的技术经济范式内,交易成本推理才是适用的。因此,原本的交易成本框架势必造成交易成本经济学难以融入现代主义经济学的大框架中。

2.“更为全面的理论”与企业经济学创新需求

在交易成本经济学中,交易成本决定了生产过程的哪个阶段应该分配给价格体系制度,哪个阶段应该分配给企业制度。通过“保持生产成本不变”,交易成本经济学有效地排除了生产成本在企业结构决定中的任何作用。因此,如果交易成本经济学家只把注意力放在交易成本上,将忽略其他可能对企业行为影响更大的因素,而且,这些被忽略的要素——生产成本、知识和企业潜能——不服从交易成本分析。那么,交易成本不仅不能对企业的组织特性作出解释,更重要的是不能解释组织作出的特定选择。威廉姆森把这种选择看成是由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共同决定的。如果我们不拘泥于交易成本框架,而注重于现实的话,那么,企业治理结构安排就应当是,“不仅取决于它被感知的交易成本水平,也取决于技术条件(规模经济实现的可能性)、市场条件(大量销售市场、范围经济的可能性),以及制度条件,它们是以诸如质量规范、法律法规、非正式规范等正式、非正式的约束条件为特征的。”生产不仅需要工厂和设备的贡献,也需要具有高度专用性特征的技术和经验的贡献。若要将所有这些因素都在一个理论框架中进行综合考虑,这就意味着对现有的交易成本框架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

创新被视为是一种本质上的“生产”知识的活动。由于原本的交易成本构架并未包括创新,更不用说“知识转移方面的考虑”了。因而,要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或实证研究中考虑创新要素的话,势必会带来一系列问题:(1)当一种治理结构既能满足现有产品的交易需要,同时又能满足创新过程中作为投入的知识转移的需要,它仍能做到成本最小化吗?(2)我们要讨论的成本只是生产和交易成本,还是应包括其他一些成本?这些新的成本仍能在交易成本框架下进行分析吗?我们在前面的分析已经表明,满易需要的交易成本框架并未包括创新,因而,既满易需要同时又满足创新过程中作为投入的知识转移需要的交易成本框架是不存在的。谈到成本问题,现有的企业理论及其分析框架都无法把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不少经济学家意;识到现有企业理论的这个缺陷,但都认为建立这样一个统一的框架几乎是不可能的。鉴于交易成本方法无法正确反映创新努力及交易成本框架本身不完备的情况,如果我们希望探究能否在交易、生产成本与创新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我们需要超越现存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及其分析框架,朝着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论”前进。

科斯在晚年已经发现了他理论的一个重大缺陷,即“说明了为什么会存在企业,但并没有说明企业所担当的功能是如何在它们中间进行分割的。”。他希望建立一种能使我们对生产的制度结构的决定因素进行分析的理论,从而能够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理论”。“似乎每个经济学家都同意这个说法:附带假设的生产函数会告诉我们所需要的生产成本。在这个理论王国,知识清晰且传达无碍,认知局限少有约束。但是,今天的组织经济学家们确定无疑地(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承认知识和认知的局限;事实上,信息不完全正是这一文献存在的理由。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由生产函数的假设所推论的不完全性并未列在交易成本王国的权限之下。在今天的组织经济学中,交易充满风险,有关组织的问题就是创造约束非生产性寻租行为的治理结构。”迄今为止在有关组织的文献中,这两个理论王国——“以市场为中心”的理论王国和“以企业为中心”的理论王国——很少对话。科斯说:“这个鸿沟出现在这样两个假设之间:一个假设(为了某些目的作出的)是,资源的配置由价格机制决定;另一个假设(为了其他一些目的作出的)是,资源的配置依赖于作为协调者的企业家。我们必须说明在实践中影响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的基础。”科斯实际上也认识到两个“理论王国”的分裂状态,从而提出要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理论”,目的就是要在这两种经济理论的鸿沟上架起一座桥梁,以获得一个能将所有因素联结成一个协调一致的理论体系框架。科斯说明了这个理论体系框架的重要意义,也指明了未来的交易成本经济学需要沿此方向发展。但可惜的是,科斯指出的这种理论修补和完善的方向,至今仍然由于不为人们所重视而被长期掩埋在经济学认知的尘埃中。本文引用科斯“一种更为全面的理论”这个观念,目的就是为了消除经济学理论的分离状态,从而创新企业经济学。

三、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中的技术竞争、企业组织与利润规律

由上可知,建立在交易成本框架下的企业经济学难以在交易、生产成本和技术创新之间形成平衡,更无法从技术创新的层面来解释企业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具体作用,因此,它面临着被修正、改造和创新的命运。当然,这是一个艰巨的理论工程,需要一批具有理论开拓精神的经济学家们的共同努力来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理论”,它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要点:(1)实现交易成本、技术创新和历史相结合的理论;(2)实现微观企业组织变革与宏观经济运行相结合的理论;(3)实现企业组织与市场互动的理论。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和威廉姆森的资产专用性理论仅从微观的角度来处理问题,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结构不确定性和动态不确定性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因此,企业经济学所需要的是一个整合得更好的框架,这一框架应能从现存观点中汲取精华,必要的话,还要超越这些观点。这一框架在原则上不应是“好”思想的折衷与叠加,而是一个能够被顺理成章地推导出来,能够解释企业、市场和政府的产生、变革与失灵,并能够融合市场和组织的理论框架。我们认为,将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微观企业组织(或治理机制)理论结合起来,将是企业经济学创新的一个方向,它代表着一种新兴企业经济学。

在某种意义上,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理解企业及其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本来就是由马克思所开创的一个理论范式。从迄今为止的经验和文献来看,除了马克思从技术竞争角度揭示了企业内部生产结构(协作、要素配置)和组织结构(资本雇佣一剥削劳动),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之外,几乎没有一个学者能够将个体层面的企业行动和宏观层面的经济运行结合起来进行理论尝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注重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理解企业为了追求超额利润而展开的激烈竞争,在竞争中起核心作用的是技术创新过程中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的节省而不是价格差异。但马克思没有在竞争及其劳动时间节约上停止不前,而是通过企业利润动机而进行的技术创新和创新竞争揭示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及其经济运行规律:也就是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揭示了企业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基础作用。

在这方面,“w=c+v+m”这个公式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分析中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分配和积累的规律,为揭示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提供了微观基础,因而,它还具有宏观总量经济意义。“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它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实际会计范畴相吻合,这是它不同于其他价值理论的地方。”价值公式不仅揭示了单个企业的价值生产规律,而且为宏观经济或经济总量提供了会计核算基础。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在这个公式中包含了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牵涉到三个市场的“均衡”(决定产量和价格)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把这个公式引申到包括整个经济社会,那么,它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概念的体系,以便处理通常所谓国民收入的东西。”这就是说,作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分析中枢”的价值公式的宏观总量经济意义就非常明显了。如果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这个公式还包括了c/V的比例问题,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资本有机构成”。实质上,马克思已经将分工协作、知识和技术创新融入到企业组织和宏观经济运行中,因此,马克思的企业竞争理论消除了“企业组织”和“市场”的裂痕,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揭示了企业及其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其理沦意义不应被忽视。

由此看来,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框架在平衡交易、生产成本和技术创新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在这个框架中,马克思认识到了“交易费用”的存在,并对此进行了分析。但他并没有将所谓发现价格的成本、防止欺诈、保证交易执行的成本纳入分析体系,相反把它们当成偶然因素抽象掉了。因为,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在商品市场中卖方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单纯的商品交易而产生的交易成本很低。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主要是根据一系列连续发生的技术革命向经济系统扩散的模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进行描述的,因而,在分析企业起源时把交易费用抽象掉有其必然性。马克思重视某种专用性资产的生产功能而不是交易功能,马克思重视科学技术、知识创新在生产中的作用,他在“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理论中阐述了资本家是如何利用技术创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从而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把竞争、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如股份制)和社会问题(剥削)都统一在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目标中,通过资本家和工人的经济活动而展开经济分析,揭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规律,形成了注重从生产成本、技术创新方面揭示企业性质、组织结构和经济关系的企业理论。这种企业理论在技术创新和宏观经济运行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弥补了交易成本缺乏对技术变迁和组织之间相互作用,以及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之间相互关系的考察。在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中,交易成本服从于整个社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服从于企业的经济关系的本质结构。因此,马克思的框架不仅在平衡交易、生产成本和创新(技术、知识生产和组织)方面具备了优势,而且还满足了超越交易成本框架而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理论”的要求。

四、“理论互动”和企业经济学创新

根据以上论述,造成西方主流企业理论难以在交易、生产成本和技术创新之间取得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市场为中心”的理论图式和“以企业为中心”的理论图式之间缺乏必要的理论互动。赫伯特·西蒙指出,“就企业组织与市场关系而言,是极有意义,且是与经济学家有关的问题。要对这个问题有切实的把握,对企业仅仅用一个框架或生产函数的假设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搞懂经济在实践中如何运行,我们需要有完整的组织理论。”在我们看来,这种完整的组织理论就是“一种更为全面的理论”,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理论交互作用和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的新兴企业经济学。这是对现有的企业经济学进行的必要创新,从而实现西蒙意义上的企业组织和市场的“理论互动”,并超越这个“理论互动”,从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实现两大理论体系和两大理论图式的互动,形成新兴企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具体来说,需要完成以下三个带有方向性和实践性的理论任务。

1.必须把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统一起来。即把马克思关于企业的质的分析和宏观动态分析与交易成本框架的微观组织和治理机制结合起来,在新兴企业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实现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统一。资本主义企业首要的经济关系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它决定着企业组织的全部性质。马克思把企业组织结构中产生的劳资关系形式抽象出来,作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最有意义的关系形式,使它还原为最纯粹的形式,并以这个关系构成研究的中心,以此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因此,马克思在“资本一劳动”关系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企业理论,使企业组织与市场经济运行统一在一个框架中,为超越交易成本框架和创新企业经济学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的一切关系抽象为资本一劳动关系,以此作为企业的基本组织形式,并在这个关系中以剩余价值的生产来揭示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描述资本家形象。资本一劳动关系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一个缩影,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的具体表现。马克思把资本家看作是“资本的人格化”,由于“资本雇佣劳动”仍然是现代企业的写真,因而可以推断,资本家在企业组织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突出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对资本主义的工厂组织结构、生产协作制度和所有制结构进行了详细的陈述和研究,但他并不是单独论述这些结构形式,而是把它们同整个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经济规律融合在一起进行论述,这不仅需要高超的分析技巧,更需要一个能够整合这些方面的宏观动态分析框架。有了这样一个框架,即使对微观比较静态的组织分析有所忽略,也就不会出现组织和市场的割裂。

当然,马克思的企业组织理论也有所侧重,即注重于揭示企业组织的质的关系,而忽视企业的交易成本问题。由于马克思把企业组织看成是“资本一劳动”关系的抽象,他只是围绕经济关系粗略地描述了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从而没有对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企业家才能的详细考察。因此,需要把马克思关于企业的质的分析和宏观动态分析与交易成本框架的微观组织和治理机制结合起来,在新兴企业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消除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矛盾,从而实现交易、生产成本和创新(技术、知识生产和组织)在一个框架中的协调和统一。现代企业无论是在组织形式上还是在管理形式上,都与马克思时代的企业有着显著的差异,企业的核心问题越来越侧重于组织形式及其构成。在现代企业生产和管理中,合伙而非控制关系的组织在企业生产和管理中大量涌现。这种由一个母公司全资控制几个子公司的实体,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增长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用新的、更灵活有效的、具有综合功能的组织结构,替换原有的等级制组织结构,即向以经营活动过程为中心的体系架构转化。现代企业的这些变化将为企业组织理论领域的革命奠定客观基础。企业家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应当被充分研究,并通过企业家的实践来消除“以市场为中心”的经济理论和“以企业为中心”的经济理论之间的分裂,实现对交易成本分析框架的超越。

2.必须发展一种“更为全面的理论”来观察企业内部和市场的经济决策过程。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以“市场为中心”的经济理论与“以企业为中心”的经济理论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以市场为中心”的经济理论把企业当成是一个外在的变量,而以“企业为中心”的经济理论则把市场看成是一个外在的变量,这就割裂了市场与企业的关系。科斯只讲企业和市场的替代关系(即只作为可替代的不同的组织形式),而没有讲它们之间的融合以及如何融合(通过企业家),即没有把企业理论与市场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理论创新,这就造成了经济学的“企业中心论”和“市场中心论”的某种程度上的分离或分裂。在这样理论背景下,“以市场为中心”的经济理论忽视了企业家的作用(或组织治理),而“以企业为中心”的经济理论忽视了“价格调节”(即市场机制)的作用。这样,以市场为中心的经济理论的缺陷在“以企业为中心”的经济理论那里被复制!这种情况说明了一个问题,即现有的“以企业为中心”的企业经济学不是一种能够进行理论沟通的“更为全面的理论”。

说到底,我们除了要在理论上阐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概念及其内涵、本质及其特征等)之外,还要在实践中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进一步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检验企业的运作情况以及企业行为对经济的影响;(2)在宏观经济理论中如何定位企业家的作用,或者说,如何在经济理论中确立企业家在价格调整和市场均衡中的作用;(3)企业组织怎样和市场互动。第一个问题在马克思的分析框架中已经提供了分析范式,其余两个问题将有待继续探讨。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问题不是小问题,解决它们将是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必须重视企业家的实践在沟通两个“理论王国”之间的特殊作用。在西方经济理论中,资本家的形象和作用依旧模糊不清。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不仅对资本家(企业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傲慢和产品市场上的贪婪进行了生动描述,还对资本家(企业家)在生产管理、指挥协调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关系从而企业基本关系被抽象为“资本一劳动”的关系或“资本家一工人”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运行都是围绕这个基本关系而展开的。古典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和其他企业经济学,都认为企业的原始模型是雇主一雇员关系的结构。虽然,科斯对他最初套用雇主一雇员关系作为企业的原型的做法不满意,但他最终也没有找到一个替代方案。从目前的企业现状来看,这种关系仍然是企业最主要的关系。这种关系被后来的主流企业理论解释为“资本雇佣劳动”的理论说辞,它明确地表达了在企业关系中以资本家、雇主和资本为代表的一方与以工人、雇员和劳动为代表的一方的对立统一关系。因此,无论是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的企业关系抽象为“资本家一工人”关系,还是主流的“资本雇佣劳动”企业理论,还是威廉姆森的“资产专用性所有者控制企业是有效的制度安排”观念,都直观地或隐含地表达了科斯不满意的“企业原型”实质上仍然是对企业本质的一个真实的描述。说明所有的企业理论都注重了企业“关系”的性质。但在这种关系的实践中,一个企业的规模是扩张还是收缩,是与“企业家和管理者对机遇的洞察力和主动积极精神有很大的关系”。这个命题说明了企业家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和重要作用。从这个视角来看,虽然,马克思注意到了资本家(企业家)在生产管理、指挥协调中的作用,但同生产函数理论和交易成本框架一样都忽视了企业家在价格机制和市场均衡中的调节作用。所以,企业经济学的创新需要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修正这个不足。

企业家的实践是联系企业和市场的纽带。哈耶克(von Hayek)以及亚当·斯密很久以来就认为,“企业家能够根据对相对少的价格变动的观察来调整自己的活动,就像工程师根据仪表盘的读数来调整那样,来响应其他同业的举动。”企业家是经济组织的所有者或者管理者,因而在企业治理结构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企业家又是市场价格体系中的协调者,能够根据价格的变动来调整自己的活动,或在一定程度上以自己的行动来影响价格。企业家在微观价格机制和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没有被交易成本经济学详细地考察和陈述。这是在企业经济学的创新过程中,应当被充分关注的。或者说,在现有的企业经济学中,企业家的作用被轻估了。企业家根据价格变动调整经济行动的行为理所应当被深入地研究,因为,它是市场和企业组织互动的关键环节。

篇9

【关键词】工业经济;运行效率;提升机制

工业是带动国家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工业经济运行效率是促国家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内燃机。不过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对现今产业结构布局、内在影响因素、持续发展机制等方面的质疑与研究逐渐广泛与深入,学界、政府、民间均在区域工业经济改革与工业行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展开了探究。当前,改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合理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不断增强工业经济运行效率是保证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整体情况

当前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的整体情况大致可总结为四点:第一,我国工业运行效率于整体上呈快速增长趋势,而在时间上又呈“波浪式”增强趋势;第二,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大致可分作3个阶段:2000-2005年,是我国工作发展传统思路下的工业效率增长阶段;2007-2009年为受经济冲击的工业效率增长阶段;2010年后依旧为工业发展背景下的工业效率增长阶段;第三,工业经济效率提升更依赖外部特征明显的技术进步效率,工业企业规模效率与管理水平对效率增长均未做出较大贡献;第四、区域工业经济运行效率表现出“西高、中稳、东低”特征,区域工业经济发展差距仍存有收敛趋势。

二、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提升机制

1.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产权效率改革

(1)转变国家政府管理职能,增强工业经济活力

国家政府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充当着管理职能,应充分结合工业企业真实需求,简化企业不必要交易过程,减少企业生存竞争成本,真正落实服务市场企业,营造良好环境。政府在干预工业产品交易市场时,需建构市场买卖双方“双赢”定价体系,尤其是日常生活必需品方面,需借助政策实施补贴手段,不断增强国民生活质量。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制定方面,需准确界定与规范政府市场职能范围,不可主观干预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2)实现企业产权体制改革,推动社会非公经济发展

工业企业产权归属界定为经营效率增长的关键。当前,国有工业企业改革虽有序开展,慢慢成为满足市场发展需求的经济主体,不少国有独资企业借助产权改革、股份改造等方式走上企业产权多元化道路,极大增强了企业绩效水平。因而在同质性产品市场交易里,国家政府需本着公平竞争原则,不搞特殊化、搞优待政策。除此以外,还需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工业行业高端领域,为寡头特征明显能源行业、中华工业发展加油助力。

2.进一步实现企业自主创新,保证技术效益目标的实现

(1)建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科研投入信心

自主创新也是建构国家工业经济运行效率提升战略机制的关键,工业产品仅在创新这一极具实力手段的引领下才能朝高附加值型工业品发展。我国工业历经了长期模仿与承接外部先进技术的状态,不过这并不属于长远之策,仅仅是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权宜之计,制定科技振兴计划,增强企业品牌意识为当前工业效率不断发展的桥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可让企业在市场经济被动条件下依旧保持有效率的生产经营,因而需减轻效率增长的波动幅度,提高工业经济内在稳定性。

(2)拉近企业与研发机构关系,促工业技术现实效益实现

国家在工业体系方面的科研投入主要在高校或专业研究机构里,而这些机构更注重技术成本自身性能,却忽视了市场需求影响,现有工业经济科技成果无法在短期转变成企业经济效益,导致企业经营与科技成果脱轨。今后我国政府还应进一步增加对工业科技的投资力度,这期间,国家政府需与企业彼此合作,鼓励企业参与到自主创新计划中,解决部分研究资金问题,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计划,以完善市场需求,使科技打造美好生活。

3.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妥善解决产能过剩

(1)科学调整工业行业结构,引领其它产业发展

我国工业行业结构更偏向于资源聚集型,智力聚集型稍弱,基础工业品消费与出口在推动我国工业经济稳步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国际工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与我国逐渐成熟的工业体系,通过资源消耗型工业产业结构无法建构工业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十二五”规划制定了对我国工业行业结构调整的宏观计划。现今,工业经济的发展仍应改进现代技术,继续发展传统产业,促石油化工、机械、汽车等现代性支柱性产业发展,创新工业行业分化机制,让我国工业行业向全球产业价值链高端迈入。

(2)妥善处理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

我国工业体系建设存在的过度竞争与重复投资情况严重,直接影响工业与国民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产能过剩不但存在于煤炭、钢铁等传统大型重工业中,还存在于电子信息产业、光伏产业等新兴产业中。基于此,政府需对市场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将“促退”与“准入”政策彼此结合,解决工业企业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现有工业产业园区管理制度,增强产业空间聚集力度,已更好解决产业过剩。

总之,在经济结构发生改变的背景下,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受到影响。只有进一步拓展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提升机制才能保证区域工业经济协调发展,这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转变我国工业“大而不强”形象的核心,可为我国从工业大国步入工业强国填瓦铺路。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企业 经济统计模式 问题 改革措施

一、企业经济统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传统的经济统计模式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统计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一经济统计模式加强了国家对企业经济的宏观调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进经济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展的需要。传统的企业经济统计模式具有滞后性、狭隘性、单一性等特征,使得统计的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降低了统计质量。因此,企业经济统计改革势在必行。

二、企业经济统计改革的目的

1.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经济统计是进行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能准确针对企业的发展进行信息的反馈,还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企业必须加强对经济统计管理的改革,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加强建设信息化网络,预测企业生产活动,明确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2.提高企业统计职能。近几年,我国企业的统计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改革,但是其实质并没有得到改革,导致企业的统计职能仍然比较单一。因此,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必须利用现代化的思维方式,促进企业经济模式的革新,达到提高企业统计职能的目的。

三、企业经济统计的改革依据

1.科学发展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社会上开始涌现出各种进步思潮。众多的进步思潮中,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创新精神最为突出,逐渐成为企业进行经济统计模式改革的理论基础。因此,企业在发展中,应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企业应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创新意识,加快经济统计的改革步伐,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健康的运行状态是企业进行经济统计改革的前提,不仅可以经济改革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还能保证改革的长远发展。现阶段,很多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开始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企业开始采用先进的思想和现代化的手段,改革企业的经济统计模式,加快企业的建设步伐。

3.先进技术的运用。先进的技术是企业发展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产业结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必须进行技术革新。目前ERP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企业的经济中来。不仅增加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还扩大了经济统计的范围,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4.政府的大力支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企业经济统计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企业的统计工作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现阶段,各级政府针对企业的发展,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鼓励企业进行经济统计改革,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四、企业经济统计改革的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现阶段,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主的知识经济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去主导趋势,企业的发展方向、策略等也不断发展变化。因此,企业必须对传统的经济统计模式进行改革。企业发展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转变思想,实现改革的创新: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企业工作人员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还可适当的建立建立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使他们积极参与到企业建设中来。第二,扩展信息收集范围。很多企业通过市场投资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一投资方式具有极大的风险。企业必须通过现代化的紧急统计方式,对投资风险进行预测。因此,企业应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加强对市场上的信息收集,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减少投资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

2.创新经济统计功能。现代化的企业经济功能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描述功能:描述功能主要是通过对传统独立的业务模式的改革,建立各项目之间的联系,完善企业经济统计功能,提高对企业发展过程叙述的准确性。评价功能:企业经济统计中的评价功能在企业发展的作用尤为重要。它可以通过对企业内部各项信息的准确评价,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的理论依据。分析功能:即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先进的技术、系统对企业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状况进行分析,可以让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未来的发展的方向。

3.完善经济统计体系。根据传统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开始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加强对企业工作内容的统计,丰富企业掌握的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完善企业经济统计体系,并及时更新企业统计软件,提高企业统计的准确性。企业必须不断完善经济统计系统,加强对企业外部信息的收集管理,才能有效提高对企业运行风险的检测能力,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巨大的冲击,逐渐形成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知识产业结构。由于传统的企业经济统计模式具有单一性、滞后性,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加大改革步伐。在现代化思想和技术的指导下,改革企业经济统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完善企业经济统计系统,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怀勤,中国贸易统计如何应对全球化挑战——将增加值引入贸易统计:改革还是改进[J],统计研究,2012(5)

[2]陈慧庆,浅谈企业内部统计工作如何适应知识经济应用[J],广东科技,2010(4)

[3]王万珺,军工企业兼并重组的经济效应与动因——来自世界百强军工企业的证据[D],上海财经大学,国防经济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