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践内容及过程范文
时间:2023-05-17 11:3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实践内容及过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25
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开展,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近几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的工作实践,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的意义及项目指导与实践进行了探讨及总结。
1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的意义
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旨在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创业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与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向总体目标相一致,满足区域经济产业调整、产业优化对实践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作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为提升创新能力搭建的平台。通过项目计划的实施,即是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拓展,也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良好方式。学生在实践创新项目训练过程中,不仅是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更是不断发现、解决新问题,开拓视野,培养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精神的综合实践过程,有利于学生今后很好地适应高技能创新型就业岗位,独立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通过开展该项活动,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因此,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活动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实践平台
如何验证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掌握程度,并能灵活运用,都离不开实践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必须有良好的创新实践平台。实践创新基地的建设、良好的师资力量及指导教师有效的过程指导,是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顺利完成的基础。
2.1 实践创新基地建设
重视实践创新活动基地建设,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就我院纺织类高职院校为例,学生在进行实践创新活动中,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需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并在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采用新的理论、方式或技能,从而形成实践创新能力。学院根据纺织服装学科要求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连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建立了江苏省高职纺织品创新实训基地,并以此为平台,依托常州市纺织服装生产和加工基地的区域优势及校外紧密型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为学生开展实践创新提供了保证。在纺织品创新实训基地这一平台上,能完成从纺织纤维到织物整理的所有性能测试;从纺织原料的选择到织物整理的工艺试验;部分生产型教学环境;CAD软件进行产品的设计;都能较好地满足实验、实训教学及实践创新活动的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平台保障。近几年,我们在此平台中,完成了各项大赛的训练及多项实践创新项目,并成功组办全国高职院校的技能大赛任务,良好的平台,保证了实践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2.2 具有创新理念的师资队伍建设
实践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创新型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指导教师要具有创新思想和意识,改革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着重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能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并付诸于实践进一步解决问题,及时总结,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指导教师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指导教师不仅自身需要具备知识面广、具有本领域前沿的知识和信息,更要努力成为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和实践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的联系力,以便更好地进行实践创新的指导,达到提高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质量。
2.3 教师的过程指导
大学生在进行实践创新活动过程中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否则将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或无法完成。指导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对项目的选题和查新、方案设计制定、实施、分析及总结等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并能及时为学生所需实践创新活动的场地进行联系和衔接,为学生更好地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创造条件提供平台保证。
篇2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问题 对策
随着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负面影响的凸显,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问题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由主体、客体和载体等内容所构成的活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研究需要从主体、内容和载体等三个方面展开。
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主体认知局限。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认知的局限,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无法得到社会的全面配合而陷入困境。许多高校的社会实践工作缺乏连贯性,没有固定和能真正发挥作用的社会实践基地;地方党委、政府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持力度不够;①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认同有限,导致实践活动社会渠道狭窄,实践活动难以开展和缺乏稳定性;②家庭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缺少关心和关注,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存在安全风险而对其采取消极态度。
组织管理问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在认知上存在问题,而且在组织管理上也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适应的经费保障和人力支持;③二是管理体制上的缺陷使得社会实践的效果评价不够客观,④社会实践考评体系不科学;三是具体管理上的缺陷,例如,策划活动能力强,项目深化运作能力弱,⑤实践时间安排不合理,社会实践活动的运作程序不规范,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分散单一等。⑥
实践内容问题。社会实践不仅是大学生了解国情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大学生个人能力和深化对专业知识理解的有效途径。但是有的社会实践组织者在实践内容的选择上过于追求社会轰动效应,而忽视社会内容与专业的对口。社会实践所选课题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少,内容缺乏实际性,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得不到充分利用,而部分学生也由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单调、脱离实际、流于形式而不愿意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的形成根源
实践主体之间沟通的缺失。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和有序进行需要大学生、组织者、接收单位、政府、家庭、社会团体等主体就实践的内容、方式等进行充分的交流。一般来说,学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直接组织者,承担着组织大学生展开社会实践的责任,负责就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等与大学生、政府、社会团体、家庭进行交流和沟通。大学生社会实践主体间沟通的缺乏往往会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陷入困境。首先,高校与大学生之间沟通不畅。在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中,双方都期望达到学校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意向的把握,以及大学生对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意图的理解。但是,无论是学校向学生或收集信息,还是学生向学校传递信息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有些学生由于无法适应学校信息传递的规则和程序而失去与学校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质量。其次,高校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接收单位的合作障碍。高校与接收单位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方式等技术性内容上较容易展开合作与交流,但是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责任分担的问题则成为双方合作的最大障碍。这导致高校比较难找到理想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合作对象。最后,高校、政府、社会交流不足。受观念、资源、组织等主客观的因素影响,有的高校无法与政府、社会团体、家庭等组织建立结构性的、良性的活动机制,从而导致大学生正常的社会实践得不到政府和社会的有效支持。
社会实践载体的建设问题。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载体有三类:一是以校园为载体的社会实践,这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学校的指导和规范下,开展以社团管理、勤工俭学、文体艺术活动等为主要形式的活动;二是以项目(课题)为载体的社会实践,这一社会实践是着眼于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以就业实习基地为载体的社会实践,这一社会实践方式是学校通过与专业性的社会组织(政府、企业、NGO、NPO等组织)签订实习合约的方式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在此基础上,大学生根据学校有关单位的安排有组织地、定时地到实习就业基地展开实践活动。这三种社会实践方式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以校园为载体的社会实践更强调大学生一般性的管理和适应能力,以项目(课题)为载体的社会实践则侧重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而以就业实习基地则关注的是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目前大多数高校都采用以校园为载体的社会实践方式,对其他两类社会实践方式重视不够。这无法满足大学生日益高涨的社会实践内容多样化和专业化的需求。
社会实践内容上的矛盾。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大学的专业设置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强调人才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这要求学校在社会实践内容上应该突出专业的特性。但是,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专业性要求不相一致的是,社会提供给大学生的是一般性的实践内容。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工作岗位日趋专业性和综合性,这要求工作岗位上的人员不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技能和经验。从这个意义上,只有专业知识,而缺少专业技能和经验的大学生无法适应专门工作岗位的要求。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解困之道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主体之间沟通机制的缺失、实践内容的矛盾性和载体价值的丧失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陷入了困境。笔者认为解决这些困境需要从主体沟通、评价机制和载体建设等三个方面展开。
加强主体间沟通机制的建设。政府、实践接收单位、社会团体、家庭等主体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否顺利进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学校需要与这些主体建立长期的、可持续的交流机制。一是加强与政府的联系,建议政府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上升为政府的政策,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府宏观管理机制。二是建立与实践接收单位的日常交流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实践的情况、接收单位的有关信息和迅速回应学生和实践接收单位的有关要求。三是加强与社会团体的联系,争取得到社会舆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四是完善与学生的交流机制建设,使学生的要求信息能够及时地反映到学校有关部门,而学校的有关政策信息也能够及时地被学生所获知。
建立合理的大学生实践载体体系。经过校园内实践,大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其管理技能和社会交际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其应对风险的能力和心理素质。这不仅可以降低由于工作岗位特点、生活、思想、学习、工作的压力给大学生带来的安全风险,而且也为大学生参与就业实习基地实践积累了经验。而通过参与课题(项目)的调研和研究,大学生不仅可以得到由政府、学校或社会组织提供的资金,而且可以带着经费参与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实践,弥补了由于政府支持不足而导致的经费不足,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侧重于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化和对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职业经验的积累,能够满足大学生日益增强的直接参与社会实践的要求和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因此,以校园、课题(项目)和就业实习基地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三者之间构成的良性、互动、互补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缺陷之道。
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机制。从某种程度上,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的专业化要求与一般性供给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学校的有关部门可以根据专业的要求和特点建立一套大学生社会实践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制定需要专业老师、学生、社会相关行业的专家和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其内容既包括专业所要求的技术指标,也包含培养大学生基本素质的指标。另一方面,根据大学生社会实践指标体系的要求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接收单位所提供的实践岗位进行技术性考查,检验该工作岗位是否符合该专业的技术要求,尽可能做到宁缺毋滥,保证学生实践的质量。(作者为梧州学院党委副书记;本文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一般项目“学生社团建设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构建”的阶段性成果,编号:2008LSR012)
注释
①方静雨:“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其对策”,《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9期。
②林少栋:“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3期。
③于博瀛:“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高教论坛》,2008年第8期。
④郭学鹏:“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的困难及对策”,《高教论坛》,2008年第3期。
篇3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1.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大学生的培养要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综合作用。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的平台,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实践基地,大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社会实践基地的平台为大学生开放,可以使得大学生在成长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社会实践平台的作用,从而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
2.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高校的改革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的发展需要进行体制改革,高校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全面复合型人才。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理论知识扎实同时动手实践能力也强的人才。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基地建设,可以为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稳定的平台,将学校教学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可以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促进高校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高高校竞争力。
3.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应对严峻就业形势的必然要求。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给大学生的实践锻炼提供更多的平台,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使得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经验,并在实践过程中锻炼意志,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个性、和谐发展。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活动现状
1.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度认识度高。调查结果显示,在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情况与重要性认识情况中,只有3%的同学表示“没参加过社会实践”;只有4%的同学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重要。可见,绝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很重要而且乐于去参与。对于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度和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度都是比较高的。
2.高校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作用不足。调查问及“所在学校是否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时,只有35%的同学表示“有”;对于学校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所起作用程度的调查中,只有37%的同学认为“帮助很大”,50%以上的同学认为“没有帮助”或是“没感觉”。可见,一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提供的社会实践基地不多;同时,大部分同学认为学校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起到的帮助程度不足。
3.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指导不足。调查问及“参加社会实践时有没有老师给您做前期和相应的指导”时,只有24%的同学表示“有,充分且有效”,有53%的同学表示“没有”或“不知道”。可见,在社会实践开展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校给予的有效性指导不足。
4.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仍需多方提高。调查问及“学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满足需要的原因有哪些”的时候,同学选择的各种原因当中,“社会实践内容不丰富”的占23%,“社会实践活动目标不明确”的占27%,“社会实践平台建设不够”的占19%,“社会实践经费不足”的占16%,“社会实践活动场地建设匮乏”的占12%。可见,目前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还是有不少的方面需要加以提升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要,特别在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设立上需要进一步明晰,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上有待进一步丰富。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原则
1.明确目标与讲求实效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一方面要明确建设目标。社会实践基地作为大学生受教育的基地,其主题设计、活动安排都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进行,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培养方向来提供相应的实习平台;另一方面,要讲求建设实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不搞形式主义,要在全面策划的前提下认真贯彻实施,力求取得实际效果,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实践形式,通过实践基地平台,切实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发挥作用。
2.自愿理解与互利共赢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特别是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要做到自愿理解和互利共赢相结合。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是首先建立在学校和实践基地双方的自愿结合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双方的互利共赢:一方面要注重选取生产运行良好、实践条件充足等方面比较利于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多方面能力的实践基地,要选取便于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基地;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重视结合自己理论知识优势特点,将理论应用实际,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社会实践基地的发展做出贡献,为社会实践基地创造效益。
3.稳定协作与长效发展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一方面要注重建设过程中的稳定协作。高校与社会之间所建的实践基地要有稳定性,注重双方的稳定协作,为学生提供长期的实践机会,注重建设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建设过程中的长效发展。通过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通过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注重发展性,注重促进实践基地和学生的长效发展。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效性提升机制
1.制度的建立健全与贯彻落实是根本。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长效发展,需要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贯彻落实,要通过相关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明确双方的职责与义务。比如可以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与落实制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效果评估和反馈制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长效运行机制等制度的建立健全,通过制定详细科学可行的基地建设方案和管理细则,签订有关实践基地
篇4
关键词:中美大学生 社会实践模式比较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251-0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1]。2012年教育部、、团中央等七部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原则、活动内容、发展方向等内容。可以说,大学生社会实践又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1 中美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差异性比较
虽然我国同美国在文化传统、教育体制、社会氛围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是比较中、美两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模式,依旧可以为我国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推动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中美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主要有目标定位、组织形式、服务内容、评估机制和保障体系等方面的不同。
1.1 参与社会实践目标定位差异
美国高校把大学生参加社会服务作为高校服务社会重要途径之一。教师也自觉地把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当作自己的本职工作。据调查,美国大学生在校期间约有50%的人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90%的学生志愿者认为,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与学习书本知识一样有意义。在美国许多大学把是否参与过社会志愿服务作为申请条件之一[2]。
在组织过程中,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由分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领导负责,具体由团委、党委学生工作部等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在大学生看来,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目标就在于利用“第二课堂”这个平台,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在向实践和群众学习中增长才干,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1.2 参与社会实践目标定位差异
中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往往是由政府的牵头,学校负责具体的组织和推动活动,具有政府牵头、学校组织等鲜明特点。社会实践的资金投入模式以学校投入为主,社会和个人投入为辅。
在美国,学生除了可以参加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之外,还可以参加其他社会团体组织的社会服务。在社会实践方面,美国建立了全社会全程激励模式,许多大学专门针对社区开设了社区服务课,每个学生必须修完一定学分的社区服务课才能毕业,一些著名企业也很重视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服务纪录,把它作为招聘员工的一个标准[3]。
1.3 参与社会实践的服务内容差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的内容也得到了充实和拓展,并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了教学实践、社会调查、“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生产劳动和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军政训练、“红色之旅”参观等内容。
美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同样丰富多彩,并且依托专门的机构,与专业紧密结合地开展社会实践;他们与社区以及各种慈善公益机构密切协作,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甚至到国外参与志愿服务项目。
1.4 参与社会实践的评估机制差异
美国有很多的评估机构及监管机构,这些机构大多是非政府部门赞助的,他们会对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服务进行跟踪调查访问,然后把反馈信息汇总,再由专门的分析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按照惯例评出等级后将评估结果反馈到社会实践组织单位,组织单位再根据评估的结果及建议作出相应的改进[4]。
在我国类似美国的社会实践服务民间评估机构相对较少。这种缺乏第三方的评估方式并不客观,而且也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出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美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有益经验对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虽然中美两国高校的管理体制和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有较大差异,但本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共同出发点,我们可以就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比较并从中借鉴一些有益的经验。
2.1 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部分学校在组织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基本上采取的是团委定主题、辅导员拿方案、学生听指挥的模式,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基本处于从属的地位,这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主动负责的现代公民意识。学校必须把学生放到组织社会实践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地能参与到项目选定、项目实施、项目评估等环节中来。
2.2 实行项目化管理
实行项目化管理,不但可以增加社会实践的实效性、针对性,还可以使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变得更加严格、资金划拨变得更加合理、总结评价变得更加理性。根据“按需设项、据项组团”的原则,由学校社会实践主管部门成立项目办,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需要有针对性的提供参考课题,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系统评估并总结表彰。
2.3 采取社会化运作
社会化运作就是要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实践发展的新思路,根据“结合专业、双向收益”的原则,充分寻求社会力量对活动的全面支持,努力推动校、地、企三方的联合,促进学校科技成果的社会转化。只有理性引导,企业的支持、社会的援助才能够为社会实践活动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有力保障[5]。
2.4 进行科学化评估
由于缺少科学的评估办法,目前高等院校的社会实践越来越流于形式,随意找个单位开个证明、写个评语、盖个公章敷衍了事的学生不在少数,社会实践某种程度上演变成了“盖章运动”。进行科学化评估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评估而评估,而是为了能够真正地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贴近生活,在社会实践当中获得真正的成长。评估不单纯是对实践报告、研究成果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和过程进行系统的了解和全面的分析。
“主体明确化、管理项目化、运作社会化、评估科学化”的社会实践运行机制的推行,是高校主动适应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与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需要,也是高等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谋求新发展,开创新思路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献君.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
[2] 傅维利,陈静静.国外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科学,2005(21).
篇5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开放性实验;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王倪珂(1985-),女,河南洛阳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实习中心,助理实验师;孟玲霞(1980-),女,山西永济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实习中心,实验师。(北京 10019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课程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174-02
高等工程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就是培养并造就一大批具有竞争性、高素质、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随着劳动力市场人才竞争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工科大学生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相对扎实,但创新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明显不足,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模式有关,学生没有好的实践平台参加创新活动来进行自主设计型的实践,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普遍欠缺。另外,教师参与指导较少、相关制度和政策不够完善,也影响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何改善就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不对称性,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已经成为目前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1,2]
一、实践平台现况
近几年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实习中心为了应对严重的就业形势和各种竞争的挑战,解决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以及只重理论不重实践的培养现状,针对工科类专业的大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开放性试验等实践教学项目,如设计“S”轨迹无碳环保小车、设计制造典型运动机构、三维模型造型加工等,并且组织学生参加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数控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等竞赛,旨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每个实践项目的完成一般需要一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可以充分养成学生自觉主动学习所需知识的习惯,以及对已经学到的知识进行再理解、巩固的过程。同时,中心引进了大批先进的数控设备及大量的工装夹具、量具、工具等,为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另外,中心还组织了一批经验丰富、技能过硬的中青年教师对这些实践教学项目进行专业指导。
实习中心开放性实验教学经过几年发展与完善,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完成了几种典型机构的设计加工作品;连续三年组织学生参加了机械设计大赛,分别取得了一、二等奖多项;成功举办了校内首届数控大赛,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部分作品如图1所示。
然而要构建实践平台,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目前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今后主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实践平台的完整性。[3]第一,建立实践项目课题库,提高项目双向选择的灵活性,学生也可以在给定的大范围内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来做。第二,建立一支凝聚力强、立志创新、梯队化的高素质实验教师队伍。第三,完善各类数控设备及配备相应的工装夹具、刀具、量具、工具等,规范设备设施的使用制度,保障学生实践安全。第四,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积极性、创新意识、自我管理能力,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落实点等,从而取得更好的实践效果。[4]
二、工程实践平台建设具体措施
要完善工程实践平台的建设,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理想的工程实践平台结构如图2所示。
1.调研制定项目库
实践项目库的题目选择是提高学生参与率、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通过研读文献资料,并且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大学和企业进行实地、问卷调研,了解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及北京市大学生在科技创新竞赛、开放实验等活动的参加情况,对当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及北京市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进行考察分析。分析总结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灵活性不够、宣传力度不强、课题选择面不广等;深入社会了解企业单位对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理解和要求以及对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现状的评价;以工作在工程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致力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专家为访谈对象,掌握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第一手资料,综合分析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调研的结果,针对工科大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实践项目的开设,探索项目开设方法及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具有科技创新、学生感兴趣的、与企业实践接轨的实践项目库。
科技创新实践项目库不仅要拟定详细的课题方向及内容,同时力求在课题的大范围限定下,还有一些可供同学们选择的设计方向,避免设计研究内容千人一面。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开放实验等项目,首先,要对开设内容进行研究,题目要有较强的可选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科研兴趣自由选择;其次,要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及成果引入到实验教学中,特别是指导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与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等活动密切相关的题目;再次,结合国内主流竞赛情况,以及本科生专业课学习进度,组织开展校内科技创新比赛,进而可以选择优秀的学生参加国家与北京市的各种科技创新竞赛;最后,启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各种设备、工具、生活用品、企业中新型产品、环保用品、教学设备、康健装置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设计、改进、创新等,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实践中来。
2.构建师资队伍
科技创新、开放实验等实践项目的实施,需要一支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丰富、操作技能过硬、具有创新意识及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这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教师队伍由三个梯队构成:专家教授、实验师和高级技师。
专家教授负责理论研究和指导,为实践项目提供研究方向和理论依据;实验师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来指导学生操作,并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和解决新课题能力;高级技师主要完成审核图纸、辅助指导加工装配等工作,需要有多年的实践加工经验。三个梯队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共同对实践项目进行把关和指导,保证实践项目的顺利进行。
随着科技创新、开放实验等项目实施,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的分工与合作,为学生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服务。因此,构建梯队分工明确、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善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服务,更能为实践平台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基础。[5,6]
3.配套硬件平台
为了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实习中心引进了大批先进的数控设备,如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卧式及立式加工中心、数控线切割机床、五轴加工中心等,并计划继续购置若干台数控线切割机床及加工中心;同时还购置了大量的辅助类工具,数控机床配套的工装夹具、量具、各种数控刀具等,为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今后还需要不断完善设备的操作辅导及管理方法,完善工具的使用及管理,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更好的硬件保障;更要进一步完善设备设施的使用规章制度,保障学生在安全规范的工作环境中完成实践项目环节。
4.完善管理机制
(1)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制度的建立便是成功的开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校本情、结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整体素质及知识掌握水平,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教学及管理措施,并在开放实验的整个教学指导过程中,将相关措施融入进去,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形成一套完备的管理机制。
通过总结目前开放实验过程中已经取得的成就和还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及制度,从而引导学生制定了项目实施计划。由指导教师根据项目内容及特点,编写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安排等,在关键节点上对学生进行教学辅导、引导,完善项目实施过程文档,督促学生按计划一步步完成项目内容,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率及科学性。[7,8]
(2)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适当的奖励机制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进行实践项目的积极主动性。可以通过以下几项措施适当进行奖励:与学校学分制度结合,加大实践环节学分的认定力度;对实践活动成果进行展示,不定期的举办学生开放实验成果展示和技术交流,由同学自己现身说法,宣讲自己的收获;以学期为单位,对同学所完成的开放实验成果进行评比,颁发证书和奖励,从而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肯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实践创新活动中来。
(3)建立合理的评估机制。实践项目环节完成后,如何评估学生是否真正提高了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是实验指导者最关心的问题。创建一个相对合理、相对公平的评估体系,不仅可以正确检验学生能力的提高程度,更为指导教师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一套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和奖励机制,更能保障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在自身发展方面的自主性、能动性。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评估方法,来评估学生通过实践项目是否真正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对大学生实践的整个过程进行正确的评估检验认定,对学生进行激励,为学生参加其他活动以及就业提供参考,更促进了指导教师今后的实践教学不断改进。
三、建立工程实践平台的意义
1.增加竞赛参与度
开放性实验的选题需紧密切合国家热门竞赛题目要求,按照比赛的标准拟定实验的具体内容,为后续同学们完善作品、参加比赛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2.贴近企业需求,提升就业能力,缩短学生在就业阶段的适应期
通过开放实验的全程训练,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加实践,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提高,形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技创新能力,在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必能更加适应社会的挑战。在本科四年的专业理论课学习过程中,这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同学们可以发现自己的能力与今后就业时企业的需求还有哪些差距,以便迎头赶上。
3.完成将所学专业课内容有机结合并再学习的过程
本科教学过程中各个科目的内容分开教授,考核方式又过于独立,同学们无法学习到整体工程性思维方式。而通过开放实验,将工科专业所学的主要专业课程,如“机械设计”、“机械制造”、“二维绘图”、“三维建模”、“数控技术”、“精度测量”、“刀具夹具”等课程,全部有机结合起来,同学们通过自主设计方案、自主完成模型加工以及装配调试全过程,既锻炼了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又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重要性,锻炼作为工程设计人员的大工程思维意识过程。
4.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开放实验中,指导教师只是拟定大概方向,具体的设计方案细节、设计进度安排、加工方式、安装调试过程全部由同学们自主进行,并由教师指导、辅助完成,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同学们的实践技能,更能够让同学们体验到根据自己的实验进度安排,去学习所需知识的全过程。同学们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时,会自己广泛查阅资料,阅读相关书籍,逐步解决相应的问题,一步一步将整个实验进行下去,这种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是当前本科教育最缺乏的能力之一。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创新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而使同学们更愿意自主学习。
5.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开放性实验,让同学们可以学会如何安排一个工程的进度,提升自己作为工程指导者的主人公意识,同时也锻炼了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沟通协作、取长补短、各自发挥自己优势的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能力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宝贵经验。
6.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同学们从书本上学到了专业知识,即使学习再好的同学,要动手实践时也会一筹莫展。作为理工科类的学生,以后工作中对实践能力的要求自然也较高,通过开放实验完成设计、加工、安装、调试整个过程,不仅强化了所学的书本知识,更能锻炼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同学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璐.开放实验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2):244.
[2]周彤.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培养研究[J].科技资讯,2011,(26):181-182.
[3]刘国荣.工程应用型本科全开放实验教学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9,(18):57-58.
[4]洪涛.创新开放实验项目管理方法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3):141-144.
[5]赵文敏.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9):1116-1119.
[6]褚晓锐.基于工科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开放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0):15-18.
篇6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社会化 思想政治工作
政治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中,通过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贯穿人一生的实践活动,尤其是青年时期的社会化至关重要。当前,一些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存在价值观扭曲、政治意识模糊、心理承受能力弱等问题,迫切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作用,不断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一、含义及理论基础
“政治社会化”一词是由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和罗伯特・海斯在1958年发表的《政治社会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论文中首次提出。论文指出:“政治社会化是生命体获得其政治倾向和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是社会将政治知识、态度、规范、价值取向等从一代传承到下一代的方式。”[1]此后,政治社会化的研究开始逐步走向国际化。次年,赫伯特・海费所著的《政治社会化:政治行为心理的研究》一书从政治心理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由此开始理论化。如今政治社会化已然成为社会学和政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学界关于政治社会化的定义非常多,基本而言,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持续获取政治知识接触和政治文化,确立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
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理论基础主要有:
第一,构成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理论基础。理论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具缜密性、最具科学性和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它构筑了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学会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系统地掌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理论基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仁爱”、“诚信”、“和谐”、“家国天下”等优良传统应当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精神资源。
第三,西方政治社会化理论的有益成分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理论借鉴。西方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对政治社会化进行了广泛的探究。其中丰富的思想成果在获取以社会政治文化为基本特征的政治信念、政治准则和政治价值及实现其特有的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值得借鉴[2]。
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主要内容
大学是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实质上就是大学生学习、接纳和践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化是全方位的,其所涉及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治知识的社会化。政治知识的社会化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础。学习政治理论能够掌握关于政治形式、政治组织、政治过程、政治目的、政治关系等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通过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使得大学生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具备基本条件和“敲门砖”,其掌握效果如何直接事关个人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第二,政治方向的社会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思潮涌现,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直接,在各种思想文化的涤荡中,大学生要把握政治方向,传导主流价值观。必须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将价值理念内化成自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成为社会主义先进价值理念的先行者、实践者、推动者。
第三,政治素质的社会化。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和评价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尺,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关键环节。政治素质社会化水平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在面对政治问题、大是大非时的立场坚定性和是非明辨性。
第四,政治情感的社会化。一是有意识地培养政治认同感,培养爱国情怀,二是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心理社会化,让大学生个体接触并接受社会普遍情感、意识及价值观等观念,最终形成社会普遍心理。
三、一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客体障碍
一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其不可规避的主客观障碍,无论是本身还是其所在的环境,都可能成为他们政治社会化的障碍。
第一,政治社会化基础的脆弱。近年来,由于升学压力和素质教育的不彻底,加之大学生身体和心理上的不成熟性,以及受教育与现实社会中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对政治理论和社会问题的认知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和偏差,甚至存在认知错误,这就导致一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水平往往落后于其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
第二,消极的政治态度定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思潮涌现,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直接,在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作用中产生某些导致少数大学生在信仰、理想、精神、道德等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方面出现偏差的消极因素。
第三,思维方式的缺陷。这种缺陷主要体现为一是超前思维,一些大学生往往把对未来的幻想当成现实的可能,陷入“想当然”的境地;二是理想化思维,把社会政治问题看得过于理想和完美,造成与社会的距离感和对社会政治问题承受力的低下;三是两极化思维,在对待一些政治问题时缺乏辩证思维,易走极端。
第四,矛盾的角色期待。一些大学生的自我角色认知与社会角色规定之间易发生冲突,一些大学生的社会目标和自我目标常常发生矛盾,对待他们的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常常发生分歧。导致这些矛盾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一部分大学生对所属群体的社会结构边际地位不能正视,过高地估计自己,导致个人欲望远高于社会要求和现实可能,不能很好地进入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角色范围。另一方面是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政治要求不严格,缺乏积极进取精神,无法达到社会对大学生的客观政治要求。
第五,相对封闭的群体不良感染。在大学校园环境中,一些大学生往往形成一个趋向自我保护的半封闭体,对内他们相互同情与支持,群体的相互感染,对外则更容易传播反传统的准则,以致容易在少数大学生中流行错误观念,阻碍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四、启示
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当前高校思政工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帮助大学生明确其政治社会化的目标和内容。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存在不容忽视的结构性缺陷,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明显脱节等问题。高等学校思政工作要从国家利益和需要出发,结合社会政治实际,以思想教育为先导,以道德教育为重点,以政治教育为核心,以心理教育为基础,构建层次分明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帮助大学生选择其政治社会化的目标,明确其政治社会化的具体内容[3]。
第二,指导大学生矫正思维方法和建立理论支撑点。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对大学生思维方式的矫正和训练,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大学生,促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和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提高大学生分析社会政治问题的能力,提高其鉴别、吸收和转化的能力,注意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使大学生的政治信念和政治认识建立在严肃的理性选择基础上,增进大学生对政治体系和政治理论的深刻认同。
第三,优化校园政治软环境。校园文化环境作为重要的软环境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不容置疑。因此,作为社会主义的高等学校,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上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应努力创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政治气氛,促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这项工作包括:第一以细节激起大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影响他们的政治心理、态度和行为;第二是对教材的优选、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党团活动等校园政治活动要精心安排,加强学生组织的民主建设等;第三是搭建组织平台,成立学习研讨会,学习研讨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爱”“三节”等主题,引导学生增强对政治思想的认知和与时俱进精神。
第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首先,需要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机制,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通过规定学时和学分等重视实践教学;同时,学校职能部门要为实践环节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加强组织和管理,保证学生实践环节的有效运行。其次,要科学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保证实践活动合法合理有效。最后,要扩大社会实践范围,引导学时积极参与学校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社团组织成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保证学生实践的可持续性。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应强化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升到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67.
[2]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篇7
1.1这是改变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现状的迫切需要。近些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中日益受到重视。对其评价,许多高校也都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了一些经验。但从总体上看,这项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对评价重视不够。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能不能客观评价”及“怎样评价”等问题认识不一,评价追求简单化,认知上过于强调形式性。其次,评价目标指向狭窄,评价标准参差不齐。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主要针对活动结果的认知性评价,单纯地以完成实践任务及最终成果为评价标准,而对于活动过程中学生的非智力活动,特别是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和情意能力评价重视不够。还有,评价主体较为单一,评价指标较为笼统,评价工作组织较为随意,还远未建立起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及工作机制。所有这些都已较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和健康发展。为此,我们需要转变思路,开拓创新,努力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的新标准和新机制。
1.2这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开展社会实践的目的,从总体上讲,就是通过实践提高大学生相应的能力、素质,使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对社会实践进行评价,规范社会实践,提升活动实效,推动其科学发展,从而就能更好地保障社会实践目标的实现,最终使广大学生从中受益。运用科学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进行价值判断,可以使学生通过评价不断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促进其思想、行为等方面的进步,推动其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发展。评价能促使学生更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要求去开展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锻炼自己,教育自己,有助于他们巩固所学,增强其动手、沟通和创新等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可以说,社会实践评价作用的充分发挥,能较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
2系统把握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内在因素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社会实践是受实践目标、主体、客体、条件、实施、考核评价等诸多因素影响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多要素构成的结构整体,也是一个多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较全面把握各影响因素,深入揭示社会实践实效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有效开展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2.1实践目标是影响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前提。大学生社会实践目标是对社会实践所必须达到的规格、要求和质量的规定,是通过实践过程对实践者个人、学校、社会等方面所发生的预期变化。目标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的起点、核心和归宿,是调节、评估实践活动的依据,也是实践者努力的方向。它规定着实践活动的方向和内容,制约着社会实践的途径和方法。目标设定的科学与否是决定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前提。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形式,这些社会实践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追求,有着各自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因此,在确定社会实践目标时,必须做到有针对性、明确具体、切实可行。要结合具体实践活动特点、学生实际和形势发展需要,要有衡量是否达到的具体标准,以及目标实现的具体要求和约束条件,实践者经过努力在预定时间内能够实现。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实践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创造良好前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充分保障。
2.2实践主体是影响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大学生社会实践主体主要是指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中,学生是教育对象,是客体;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学生又是主体,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学生去实施。因此,学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而学生的生活环境、社会经历不同,身心发展水平、个性心理特征有差异,学生的所学、兴趣爱好、思想品质、能力素养等方面也各有特点,所有这些差异性不同程度地会反映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中,会影响到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自主实践、自觉锻炼和自我教育,会影响着社会实践的开展及其效果。指导教师在社会实践中起着组织、指导、监督、评价等作用,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指导教师影响着学生对实践活动主题选择、计划制定和活动实施。特别是教师对实践活动的全程指导与督查,在很大程度上能保障实践活动开展的方向和实效。因此,指导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能力素养,也必然关系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否有效开展。
2.3运行系统是影响社会实践实效性的核心因素。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系统主要是指社会实践开展过程中相互关联的若干环节。一般而言,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方案的制定、活动实施以及效果评估与反馈等环节。首先是制定实践方案。实践方案通常包括实践目标、实践内容、实践方式方法、实践步骤或程序、实践活动的预期成果等。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是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实施的,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活动目标的实现和实践活动的成效。因此,社会实践方案的制定,需要做到最优化。其次是方案的实施。这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中心环节,是实践者按照实践方案,利用实践条件,开展实践活动,完成实践任务,实现预期实践目标的阶段。这是一个实践方案由预期变为现实的过程,是各种实践要素对实践对象真正发挥作用或产生影响的过程。实践活动实施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实践活动的效果。第三是效果评价与反馈环节。这是社会实践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科学的评价不仅可以对社会实践过程及其结果作出价值判断,而且通过发挥其多种功能,直接推动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另外,评价的结果及时反馈也非常重要。通过反馈,让学生和组织者明确具体实践活动中的成绩、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以及整改的意见与建议,为以后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奠定基础。
2.4保障条件是影响社会实践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取得预期效果,离不开必要的保障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高校提供的制度、组织、时间、经费、基地等方面的保障,以及实践单位提供的必要保障。就高校而言,制度保障是根本。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的规范化、长效化、科学化都依赖于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其次是组织保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实践育人的重要形式,学校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要组建一支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全面全程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三是时间和经费保障。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的时间要安排合理恰当,特别是要处理好与其他日常教学的关系。开展实践活动还需要一些费用。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也会影响到实践活动的开展。第四是基地保障。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对于保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对稳定性、规范性和长期性乃至实效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五是实践单位提供的必要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如果依托具体的实践单位来开展,那么该单位需要提供开展这些实践活动所必需的时间、场地、实施、指导人员等多方面的条件,这些条件对于特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3科学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在系统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影响要素,并遵循一般评价与分类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构建起相对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的根本依托。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确立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指标。
3.1注重准备环节。开展社会实践必然要做好准备工作。准备环节可以从以下三个指标来评价。第一,实践活动选择。该指标可以从活动的公益度、贴近专业程度和复杂程度等观测点来考核。活动公益度是考察所选实践活动是否具有公益性质及其程度。要鼓励学生选择公益性鲜明的实践活动,这样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贴近专业程度主要是指所选实践活动一般应贴近学生所学专业。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挥所长,巩固所学,提高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复杂程度主要考察学生所选实践活动的难易程度。第二,实践方案的制定。实践方案是指围绕实践活动主题,为实现预期的实践目标所设计的整个实践活动计划。它是实践活动开展的蓝本和依据。该指标可以从方案完整性、方案可行性两个观测点来评价。方案完整性主要是指学生所设计的实践方案各要素相对齐全和详实。方案可行性主要考察学生设计的实践方案的合理性及其程度。第三,实践条件的准备。该指标可以从人员组成及分工、时间安排、经费筹集、实践对象或单位确定、指导教师确定及必要的实践培训等观测点来评价。人员组成及分工主要考察团队实践中,团队成员在人数及结构上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分工是否明确。其它方面主要是考察实践所用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必要的经费是否有着落,指导教师、实践活动的对象或单位是否确定,以及在开展活动之前有没有接受必要的包括安全教育在内的实践培训等。条件准备越充分,以后实施就会越顺利。
3.2着眼实施过程。大学生社会实践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实施。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主要就是通过学生的具体实施来取得和展现的。实施环节可以从以下两个指标来评价。第一,实践方案执行情况。对实施环节的评价,首先要对实践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整体上的考核评估。该指标可以从方案执行的全面性和规范性、条件利用情况等观测点进行考核。前者主要是考察学生在实施过程中是否相对严格执行实践方案。后者主要是考察学生在实施的过程中,合理、有效利用学校、社会等各方面提供的条件和资源,较好地完成实践任务的情况。第二,实践态度和能力。在社会实践开展过程中,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社会实践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该指标可以从学生的实践态度和实践能力两个观测点来评价。实践态度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是否具有诚信、团结、敬业和奉献等品质和精神。作为一名实践者,首先要诚实守信,应自觉承担起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应承担的责任,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应完成的任务。另外还要有团结协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态度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决心,影响着学生的精力投入与努力程度,进而影响实践活动的效果。实践能力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沟通、动手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沟通能力是指学生与队员、指导教师,以及其他人员的交流和交往等能力。动手能力主要是指学生按照实践活动本身的规程和要求,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主要包括劳动、调查、服务、研发、条件利用和总结等多种能力。创新能力主要考察学生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是否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在遇到问题、挫折后创造性地克服困难、应对挫折的素质和能力。
3.3突出实践成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最终都会产生一定的实践成果。实践成果可以从预期目标实现情况和物化实践成果等指标来评价。第一,预期目标实现情况。评价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评价该活动的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该指标可以从对学生个人、学校、社会产生的意义,以及主要事迹或贡献两个观测点来评价。前者主要考察学生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对自己、学校、社会等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和良好作用。后者则是考察学生在实践活动开展中所做的有意义的事情。评价学生的主要事迹或贡献,就能对实践活动效果作出较客观的认定。第二,物化的实践成果。该指标可以从物化的主成果和其他物化成果等观测点来评价。前者主要是指社会实践结束时,学生需要撰写并提交的实践总结报告。对于社会调查而言,是调查报告;对科技发明来说,则是发明作品。实践主成果的完成,要坚持求实性、创新性、规范性、有用性等原则,确保其质量。后者主要包括“队员实践日记、感悟”、“指导教师鉴定”、“实践单位证明、鉴定”、“媒体报导情况”、“有关活动照片”等五个方面。这些材料都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程度上也表现出社会实践的效果。因此,这些方面也是社会实践成果评价的重要内容。
4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新模式
篇8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意义
独立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在课堂之外,根据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有针对性地、有目的性地引导大学生们走进社会,深入了解社会中的人情世故,接受来自社会的教育,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的实践性活动,这一系列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让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们提前认识社会,将自己在校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之中,积极地参与社会建设,在社会中提高自己的精神觉悟,继而达到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目的。
独立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是指大学生在参与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社会实践需要具备教育意义,主要教育意义有以下几点:第一,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完成知识创新的目标;第二,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达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第三,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如何积极地走向社会、帮助社会。对于独立学院大学生来说,暑期社会实践是一种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教育活动,虽然是学校有目的性地组织学生参与,但整个过程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能力、分析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的活动过程,因此为了进一步促使大学生尽早地了解社会,还需要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详细的分析[1]。
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现状
(一)思想修养
独立学院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大学生的思想修养得到提高,在经过一个暑期社会实践后的大学生,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很多学生没有机会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因为大学社会实践活动过多,而参与学生人数却不广泛,且学校经费有限,只能允许一些精干的学生干部参与社会实践,自然而然无法提高所有学生的思想修养。
(二)团队合作
独立学院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之后,80%的大学生都认为能够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尤其是在组织形式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因为这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大多是在较为艰苦的地区开展,大学生们的日常社会实践工作也就会略显困难。但从实际过程来看,由于社会和学校的支持力度不够,学生去往的社会实践单位不是依靠教师的社会关系,就是凭借学校与社会的合作,真正去往基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相对较少,这就使得学生无法提高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社会适应
为了进一步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需要尽早地引导大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及早地来到社会去感受社会最真实的一面,这样对于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从独立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社会实践的特殊性,社会实践活动的规范程度还不到位,虽然学校已经将社会实践作为学生课外拓展的第一项目,但是社会实践活动中仍然有一些环节是与教学内容脱节的,这就意味着学生无法及时适应社会。
(四)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一般是在组织形式类型的社会实践中才会体现,社会责任对于大学生来说,既是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也是今后工作的原则。暑期社会实践之后,大多数大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责任,一些参与农村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甚至更加关心农民的生活问题,但是这些去往农村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很大一部分专业是与农村不符的,其原因在于学校社会实践基地有限,无法容纳更多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因此学校还应该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2]。
三、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
从独立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现状可以看出,社会支持与育人功能发挥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社会支持中的活动资金、实践时间、实践机会、时间单位等方面的支持情况,还是会影响到暑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的发挥的。社会支持作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经济基础、岗位实践的帮助,但育人功能发挥如何,还是要看学校、家庭、个人的支持[3]。
(二)学校
学校支持作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核心部分,虽然在实际过程中还存在着指导力度不够、操作性不强、形式过于片面等问题,但由于学校支持能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因此需要提高学校的运作能力,在组织和指导方面进行加强。
(三)家庭
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家人都十分赞同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这就说明家长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态度是积极的,家庭教育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若家长十分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对其进行社会教育和鼓励,那么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大学生超高水准地完成社会实践[4]。
(四)个人
暑期社会实践中大学生的个人态度能够直接影响整个社会实践的完成度,没有积极的个人态度,那么学生也不会认真地去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际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的认识不深、参与不积极、注重形式等问题,都是能够直接影响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四、提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对策
(一)注重教学改革
积极的优化独立学院育人机制,加快教学改革速度,将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目标放入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之中,逐渐转变大学生的日常课程,在课程之中增加社会实践课程,根据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进行分类,让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内容多、差异大的特点,这样就能有助于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尽早适应社会生活。
(二)规范过程管理
在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学校需要完善社会实践的组织制度和加强社会实践的过程管理。通常情况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都是由团委统一组织的,这就意味着学生的社会实践会涉及很多部门,很有可能出现分工错误、配合问题等现象,因此需要对社会实践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5]。另外,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一项周期长、内容复杂的项目,从社会实践活动开始到结束,要经历至少两个月的时间,此期间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培训工作,且要经过准备社会实践材料、申报社会实践项目、社会实践勘察等环节,由此可见,加强社会实践过程管理对于大学生参与活动的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
(三)加强社会合作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是由学校组织的,但是若没有社会的支持,这一项目也就无法开展,因此要展现社会实践育人功能,不仅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制度,更要加强社会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尤其是高校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拓展实践基地,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更好的基础保障[6]。虽然现今独立学院为大学生建立了很多社会实践基地,如创业基地、就业基地、社区基地、志愿基地、红色基地、科研基地等,但也无法满足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需求,因此还是应该多与社会合作,让学生认识真正的社会。
(四)突出成果转化
社会实践结束之后,学校应该让大学生提供自己的社会实践成果,其中包括报告、论文、感悟、体会、照片、微博、视频等内容,且还应该让大学生及时将这些内容进行转化,以个人社会实践报告会、社会实践经验交流会、社会实践成果展示,或者社会实践话剧、情景剧等方式为其他大学生展示出来,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并且还能使大学生主动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更加利于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7]。
(五)丰富校园实践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开展丰富的校园实践活动更有助于独立学院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在整个过程中,学校应为学生创建具有文明气息的校园环境,干净的教室、整洁的宿舍都会提高活动的成功率。接下来,就应创造浓厚气氛的校园文化,定期组织活动,如知识竞赛、服务活动、公益活动等,这样一来,就能让大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校园实践活动,同时也为更多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
(六)完善激励机制
篇9
【关键词】大学生活动活动课程化综观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059-02
大学生活动是高校搭建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重要平台,是学生进行素质拓展的资源依托,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在传统的大学生活动教育模式中,学生的活动内容比较单一,同时也存在活动的随机性强、目的不明确、专业特色不凸显、学生参与面不广等问题。因此,学生活动课程化,是我们研究综观人才培养大学生活动教育模式的重点。
一 传统大学生活动教育模式
1.传统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
传统的大学生课外活动是指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之外,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根据自愿参加的原则在校内外所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基本内容有几个方面:一是勤工助学活动,这是大学生在保证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有酬劳动,它不仅能够使大学生得到一些经济收入,贴补学习和生活的一些费用,而且能够促进课堂学习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二是思想教育活动,例如一些专题的班会、论坛,以及“三下乡”活动等,都是对大学生思想进行教育的好方式。三是社会调查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到工厂、农村、学校、商店、农贸市场、医院、科研单位以及家庭和街道调查研究,这是大学生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四是文娱、体育活动,大学生年轻好动,不喜欢书呆子式的学习,在课余,还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参加文娱、体育活动。
2.传统大学生课外活动的欠缺
传统的大学生课外活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但由于其管理不到位,存在种种问题。
第一,缺乏计划性,规划组织不完备。大学生活动作为贯彻和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大学生自主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对个人、学校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应该把它纳入学校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使之体系化、规范化。但是目前的大学生活动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其中大部分还处于无组织或半组织的状态,即使事先做过组织安排的,也匆匆操作,大大降低了活动的效果。
第二,活动目的不明确。大学生活动的目的性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活动所表现出的目的也不同。例如社团活动、党团组织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活动、文体活动等,每一类型的活动都有其目的性,有些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些是为了增强体质,有些是为了提高艺术修养和陶冶情操,有些是为了了解社会民情为未来就业打好基础。目前,有些学生为了追随大流去参加学生社团,在里面待了一段时间,觉得组织活动太辛苦就选择退出。所以明确活动的目的非常重要,参加活动对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有什么帮助,是大学生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三,教师指导不够。大学生活动的重要资源之一就是教师,拥有高水平的教师指导才能办成高质量的大学生活动。但由于目前大学教师自身压力很大,要教学、科研两不误,还要兼顾家庭,使得教师很难有剩余时间给予学生做活动指导。
第四,专业特色不够凸显。目前的大学生活动,除了极少数之外,大部分的活动专业特色不凸显,基本还集中在以消遣娱乐为主的文体活动上。这样的大学生活动的开展对学校、对社会都起不到很大的作用,离我们的培养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五,学生参与面不广。尽管大学生活动丰富多彩,也引起了众多大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但是基于传统的“精英活动”的组织模式,使得参与的大学生人数有限。直接导致原来就拥有较多机会的优秀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原来就默默无闻的普通学生距离机遇和资源越来越远,其实质是忽略了普通学生的成才需求。
二 综观人才培养大学生活动教育模式
综观人才培养大学生活动教育模式,其核心的内容就是将大学生课外活动课程化,即“活动课程”的综观教育模式,指改变传统的灌输和监管的教育方式,将一个个的学生活动进行项目管理,进行企业化的运作,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一种活动教育模式。
1.“活动课程”的界定
活动课程论的发展,从思想上要追溯到卢梭,在19世纪后半期的“新学校”运动中出现这种实验和实践,到了杜威著作里,就形成一套理论,它既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又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与学科课程相比较,在总体上都服从于课程目标,二者都是学校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由此我们理解活动课程必须认识到它涵盖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性质:(1)活动课程必须是一种课程,具有课程的本质;(2)活动课程的结构成分必须是活动,必然由活动项目、方式等组成;(3)活动课程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更强调学生主体性情意等的协调发展;(4)突出课程实施过程的交往性,注重学生的自我组织和相互之间的启发;(5)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它们不是绝对分开,而是相互补充。
大学活动课程的设立,是大学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大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功能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学课程的整体价值就难以实现。大学活动课程实施既是知识与社会准则的内化过程,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它有利于促进个体社会化。根据综观人才培养模式对“活动课程”的界定:它是以培养和发展经济管理本科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实践项目和特定活动方式组成的一种课程形态。
2.“活动课程”的内涵
第一,本文中的活动课程是指经济管理本科大学生的“活动课程”,不同专业(如英语、中文等)的实践项目与活动方式不同。
第二,活动课程的形态指的是“课外”的实践项目和活动方式,它不是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和科研性的活动。
第三,活动课程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其中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包括专业知识的运用、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心理素质、人际关系能力、适应能力的提高等。
3.“活动课程”的形式
大学生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从活动的开设主体而言,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以学校为主体的活动课程。每个高校每学期都会开设多种形式的活动,有学术研究类的,如各种学术讲座、论坛等,有娱乐竞赛类的,如各种文体活动,有参观、实践类的,如各种实习见习,校际交流、假期社会实践等;第二类是以个别老师为主体的活动课程。通常以申报、完成科研项目为主要形式,近几年各种级别的项目特别多,其中有很多项目可以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第三类也是最主要的活动课程,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行组织、开设的活动。
4.“活动课程”的价值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课程建设的新进展,活动课程以崭新的操作理念重塑了课程、教学与学习的内涵,在超越传统的教育模式、构建体现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方面彰显出巨大的价值。
第一,丰富了课程内涵,重建新的课程观。高校用课程的管理理念把松散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加以规范,丰富了课程内容。课程概念的转变随之带来课程形态的变化。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课程不再是控制教学行为和学习活动的工具和手段,它有效地弥合了个体与课程之间的断裂,成为师生追求意义和价值、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
第二,丰富了教学内容,重建新的师生观。首先在活动课程的视野中,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师生在生活中通过交往共同建构意义的活动。这意味着教学成为一种生活,一种以精神交流和意义创生为主要目的的生活;意味着教学要建立起师生之间以对话为特征的生命和情感的沟通,强化学生与教师的主体角色,建立协调、沟通与合作的教学方式。其次,教学恢复了学生在知识建构中的主体地位,打破了师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灵隔膜,使之以合作与对话的态度,以更具创意和开放的精神提升教学的品质。再次,教学摆脱知识、纯粹理性对人的控制,防止了教学过程中人的异化。
第三,丰富了教育教学的作用,重建新的教育教学观。活动课程还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传统学习观秉承主客分离的知识观,认为学生的学习就是心灵对固定的外部实体的确切把握,而这种把握的最好途径是准确、完整地复述指定教材中的知识,于是教育中的接受学习和记诵之策大行其道,学习因而成为单纯的认知行为,成为封闭的个体行为。活动课程打破知识的“霸权性”,使学生个体的理解、想象和创造得到确认。
5.“活动课程”的综观教育模式
第一,“活动项目——企业化运作——学生自主管理”。它是活动课程教育教学稳定的形式及程序,它不同于传统的灌输、监管方式。学生活动由教师进行指导,学生自主策划实施。单项活动实行项目管理,综合性活动则模拟企业运作。每一个活动我们都争取做到立项,成立项目小组,岗位到人,职责明确,采用过程管理和表格式管理,做到每项活动事前有计划,事中有追踪,事后有反馈,总结经验,将各项工作流程固定下来。
第二,理论依据。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检验和发展真理,它是该教育理论在学生活动课程中的体现和运用。
第三,它也是“生本开放式研究型”综观教学方法在学生活动课程中的体现、实施。它又充分体现了活动课程的界定、内容、价值。
参考文献
[1]秦艳峰.大学生课外活动的SWOT分析及对策[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1~45
[2]傅进军.大学生活动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课外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刘创.大学活动课程目标、特点及价值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0(6):70~73
[4]汤家凤.高等学校活动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2):85~88
篇10
体操项目不仅可以健美体型,还可以有效培养勇敢、坚毅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操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伴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传统体育教学大纲先后进行较大范围的修改,同时加上选项课制度的出现,各高校体操教学的现状很不乐观,开展情况很不理想,其前景令人担忧,这直接影响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同时也影响到体操教学质量及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本文通过分析各校体操教学现状,总结出体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优化途径,以期为提升高校体操教学效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体操运动的发展历程
17世纪,德国教育家古茨穆斯,他在总结博爱学校体操教学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要及学校教育的目标,不断创新体操教学内容,并设计出大量的关于身体练习的徒手及器械动作,构建出比较完整的体操教育体系,并在学校教育中取得巨大成功,得到欧洲各国教育实践者的一致认可,随后在欧洲各国得以迅速传播,并逐渐发展起来。
19世纪的欧洲掀起一场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学校体操教学内容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该契机激发学校体操创新浪潮,在欧洲各国先后兴起如德国兵士体操、丹麦保健体操、瑞典器械体操、英国柔软体操和美国韵律体操等很多流派。1903年,清政府将德国兵士体操教学体系从日本引入我国,成为近现代史上首个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并随着学校教育目标的不断更迭得以完善和丰富,具体包括:兵式体操、韵律体操、器械体操及保健体操等内容。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从前苏联引入一套完整的竞技体操内容体系,竞技体操以其特有的健身健心方式,深受青少年学生的青睐及社会的重视,成为当时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的主要内容,也由此形成现今的体操教学内容体系。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众多新的身体练习内容被引入学校,所以体操教学的地位逐渐下滑,甚至被边缘化,目前已步入低谷。
三、高校体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偏低
很多高校设置体操教学内容时,因为认识度偏低,致使在体操理论教学方面存在一系列不合理的现象,如教学内容设置笼统,教学目标模糊。同时,体操教学内容随意性很大,致使大学生难以应用理论对其技能实施指导,致使其仅能简单地对技术动作进行模仿,体操运动所具有的健身功能被忽略,学习质量不高。
2、教学方式落后
体操教师通常选用“填鸭式”给大学生灌输知识,而大学生不得不处于被动地位,此外,在体操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重点集中在技术动作的教学上,忽略了体操的娱乐性及健身性,致使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大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限制,使其厌恶体操学习,致使体操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3、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体操教学评价标准主要是考察大学生能否完成技术动作,致使大学生为了通过考核,不得不开展缺乏实质性的重复动作练习,增加厌恶体操的情绪,同时该评价方式不仅难以体现大学生个人素质,并且因为评价方式导致合格学生的数量很少,抵触情绪严重,甚至直接放弃体操学习。
4、学生骨干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体操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固然重要,但若不能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带头作用,则很难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仅依靠教师的亲力亲为,很难突出教学重点的效果,不利于长期开展教学工作。
5、场地设施匮乏
大多数高校没有专门的体操房,体操设备及相关器械也较为缺乏,大多只有几块垫子,而体操项目作为危险性较高的运动,没有必要的保护设备,使得大多数体操项目很难在高校得以开展,从而致使体操运动在高校很难普及与发展。
四、高校体操教学的优化途径
1、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时一定要针对大学生的具体状况,目标过低,大学生会觉得不费劲就可以完成,动机则会降低;而目标若过高,学生会觉得难度太大,心理会很紧张,因难以达到目标而产生挫败感,从而削弱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制定教学目标时,不可过低也不能太高,应该以通过努力便可够得着为宜。
2、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高校体操教师需根据实效性原则,即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及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来设置教学内容,注重体操的健身价值,同时还需要在设置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结合与借鉴,从而为大学生提供一系列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内容。
3、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体操教学的过程中,作为体操教师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把握各个技术动作之间的联系,并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系统地实施整体的教学规划,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只要合理地安排教学顺序便能帮助大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动作要领,提升教学效果。
4、积极培养大学生骨干
体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有计划地培养一些身体素质较好、体操技能突出的同学做骨干,发挥示范与保护的作用,从而使体育教师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重点上,同时也可以有效增加大学生练习的次数,增大课的密度,切实增强锻炼效果。
5、完善考核方式
考核时需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并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尤其要注重对大学生的努力程度与进步幅度的考核,以此来帮助大学生获取进步的自信心,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