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05-17 11:3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引言
教育育家B.F.Skinner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发展对于国家民族的发展,对于我们国家实现中国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新兴人才,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一个有较强自学能力的大学生总是备受青睐的。
2、当代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意义
当今社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对于我们国家实现“中国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素质的人才具有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并且能够适应时展的潮流,这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这都要求其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如此重要,因此需要在大学阶段就要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指的是大学生可以不依赖老师或者是其他人,通过自己独立的学习,专研而获取知识的能力。它是当代大学生多种智力因素的结合和多种心理机制参与的综合性能力之一。同时它也能够衡量大学生在可持续发展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只有培养好了自学的能力,才能实现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快速成长,才能够成为为社会上需要的人才。
3、当代大学生自学能力的现状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恢复高考制度后,对知识的重视已经成为了潮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育之风盛行。对教育知识人才的重视为我国科技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因为将高考放置的位置过于重要,为了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学。学校家长老师都倾向“填鸭式”的教育,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缺少独自思考的能力,没有开创性的思维,没有开拓性,没有激情。虽然中国的学生在笔试成绩上取得了高分,但是却不能很好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上去。
当代的大学生在自学方面的现状不容乐观,在自学方面的能力和其他的总和素质都有待提高。一般来说,如果没有进一步深造的希望,大学生在完成了大学学业后,就会走向工作岗位。能否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是决定其是否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的标准。所以在大学期间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4、培养当代大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
(1)提高认识,让大学生明白培养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21世纪是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时代在不断发展,知识更新一日千里。有关专家统计现代社会知识的半衰期已经缩短5至7年,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加快的知识更新进程,终身学习成为必然趋势。终身学习就是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我们不可能一直生活在大学里。所以大学生在毕业后要根据实际工作利用自己的闲余时间坚持自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需要。那么如何能在闲余时间获取更多的知识,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必须明确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只有提高了自学能力,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所以学生从入学起就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对课程的预习和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同时大学生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图书馆和互联网……通过这些方式来培养自己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2)转变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摒弃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时代和社会所必需的。同样这也是一项长久和繁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教育思想、目标、内容同时还涉及到教育的方法,教师的素质和教育管理的体制以及考试制度等等方面的内容。首先,要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使学校教育立足于社会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进行学科设置,大力加强教育部门的科学管理,扩大自,。其次,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建立起一套全新的Υ笱生进行衡量和素质教育的评价方法,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大学生。最后,不断改革课程的结构,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的内容不断适应社会时展的需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让大学生更有兴趣的进行学习。
(3) 改革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的改革是时展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们认真学习研究,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拒绝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能从教育上获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教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点入手:
第一,培养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方面,教师要合理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详细的说明和认真的指点。让大学生知道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让他们可以将自己的观点与所读的书结合起来,加深对于书本内容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所读的书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第二,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注意运用正向逆向想结合的思维,不要过于僵化与一种思维,要多角度多方向的去思考问题。在鼓励学生读书的同时要给学生以发散的思维,通过鼓励和引导,发散大学生的思维。
第三,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增加思维的开拓力度。针对所阅读的材料的知识结构,基本理念进行评估,审核与取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一个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提不上去就永远摆脱不了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国家民族尚且是这样,一个人的学习更加如此。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信息交换极为迅速的时代,虚假的信息,虚拟的信息正在以各种形式侵入我们的生活。所以在思维中,我们不仅要积极的获取信息,同时还要判断我们所获取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
(4)学校要营造创新的教育环境
学生是否积极的参与创新活动取决于学生是否有创新意识,所以我们的大学应该要不断增加学生创新能力积极性。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不应该在单独的将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而应该转换思维,将他们看做发展的对象。从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角度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要积极的改变学校风气,通过各种竞赛、比赛和其他的文体活动为学校建立起自主学习、努力创新的氛围,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经常性的举办知识竞赛等活动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学有所用,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积极改变学校的学习氛围,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出他们学习的热情。
(5)改革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对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传统的课程设置主要是让学生从课本和教师的讲授中获取知识,这导致学生虽然学会了知识,却不能灵活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大学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应当加大对实验课等课程的设置,并且尽量避免教师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而不能致用。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调研等活动来学会利用学过的知识,并且从实践活动中再次进行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大学生思考和动手的实践能力,这样不仅能帮助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他们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在课程设置是应该设计时间培养计划,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方向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有明确的方向,让目标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6)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作用
第二课堂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兴趣,参加课外科研小组或者进入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从而提高其对于科学的兴趣和自我学习能力。通过参加第二课堂可以让大学生以科学研究为目标来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大学生自学的能力。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开发学校图书馆、数据库等资源。目前,我国的高校拥有大量图书资源和花费重金买的数据库资源,但是这些资源的利用率却很低,这极大的浪费了教育资源。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教会学生利用数据库、图书馆等资源来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通过主动的去查找书籍、文献等资料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大学生不仅能够拥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并且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5、结语
篇2
【关键词】高数;自学能力;会学;乐学
同志曾说:“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人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这个道理。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之找到适合学生自己的独立学习方法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己高等数学的教学实践,以及针对石大商学院学生的特点,谈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是明确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学习高数的重要性。
刚上大学,有的学生觉得学习数学一下子变得困难起来,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有的甚至认为自己没有数学细胞,觉得数学越学越难学,越学越糟糕。其实,同学们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与初高中相比,大学数学内容丰富,推理论证性强,抽象,教学难度大,学习要求明显提高。对于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感觉高数对自己以后找工作也没用,就是一门基础学科,学与不学都一样,另外再加上原来是文科的学生来说,更感觉是天书,一遇到学习困难就缴械投降,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从此就不再愿意学习数学。那么这个时候,带课教师的正确引导就变的更为重要。带课教师在高等数学教学前,非常有必要针对这门新课程进行入学教育,结合学生的专业,做些简单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这门课程的内容、重要性、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及课程大致的教学安排。了解这些是为避免学生开始时就不自觉地进入被动的学习,在学之前就知道为何要学、如何去学。这也为以后的自主学习开了个好头。
二是努力让学生对高数爱学,乐学,会学。
教学水平的高低通过学生来检验,教学效果优良的课程,学生一定由爱学到会学。其实也就是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一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该如何体现呢?
(1)认真开列自学提纲
主要由教师根据某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抓住教学的重难点,给学生列出自学提纲。列题纲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体现学生积极主动性学习。同时,为了提出高质量的自学提纲,教师就必须要吃透课本,很好的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如在讲《线性代数》的矩阵概念和运算这一节的内容时,可以给学生列出这样的提纲。1.什么是矩阵?也就是矩阵的概念。2.矩阵与行列式的区别在哪?从形式上有什么区别?3.矩阵都有哪些运算?具体的每一种运算都是如何来进行的?在数k乘矩阵的运算与数k乘行列式的运算的区别在哪?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自学来解决这些疑问。
(2)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自学能力的核心是数学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提高了,也会促进其他能力的发展。由于大多学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习惯听老师讲,思维上养成惰性,被动的接受,从来不去自己主动的学习,老师讲多少就听听多少。这也是一部分学生对数学经常有“一讲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原因。只会用公式去套题,或用题去套公式,没有正确的解题思路,不会思考,更不善于思考,也就不能举一反三。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自学,必须学会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数学阅读的指导。把握数学阅读的“四种读法”。“四种读法”是指:a.“泛读”:要求对本节课的大致内容有初步了解,了解基本内容;b.“细读”:要求对所读内容有全面的一个了解,弄清定理、公式的性质,明确公式、例题的渐进梯度和知识关联的范围;c.“精读”:在泛读的基础上,对与重点、难点有关的内容进行阅读,着重掌握数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d.“熟读”: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总结规律,融会贯通,基本内容烂熟于心。
(3)注重练习,及时的进行归纳总结
数学课不同于其它课,最大的窍门在于多练,孰能生巧。只有通过大量的做练习题,才能更好地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才能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才能把失误降到最低点。平时练习太少,计算能力太差,考试的时候一做就错。另外,在做完题后及时的进行总结。就拿行列式的计算来说,只有多多练习,在做完题后,及时针对不同的行列式进行方法总结,你才能掌握求解行列式的技巧,比如定义法,目标行列式法,降阶法,升阶法,归纳法等等。掌握了方法后,在做题的时候,才能根据行列式的特点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
(4)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复习,培养自学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和复习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预习,学生才能更清楚的知道自己对本节的哪个知识点看不懂,带着问题听课,听课的时候有所侧重,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因为不会,上课才要更好好的听老师讲,使学生“乐学”。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情况就大相径庭了,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学习,学习的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当然课后复习也特别的重要,学生往往不太重视对概念的理解,以致导致学生课堂上啥都听懂了,下去做题问题就出现了,其实这是学生对概念没吃透,稍微变下题型就不知道从哪下手。复习不是翻开书走马观花,要找到自己不会的地方,增强记忆。因此这一方面,老师一定引导学生围绕学习重点,理解相关的内容,在概念,理论以及方法上下功夫。
(5)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要求学生循规蹈矩,洗耳恭听的课堂学习环境是不可能吸引学生好奇、自由想象和大胆质疑的,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的被动,学的压抑,当然不可能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愉快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摒弃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活跃氛围,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吸引学生眼球。教师讲课的内容要承前启后,突出重点,讲透难点;讲课的语言要规范,准确,力求生动;讲课的声音不仅要洪亮,而且要悦耳;语调要抑扬顿挫,有起伏,有,还可以适当采取诙谐幽默的语言。教师在讲课时目光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表情,看学生是否听课,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听懂,切不可背向学生念讲稿。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可以恰当的在课堂中提问,或自问自答,或组织学生当堂讨论,或者给学生上台展示的机会,或者是如果课时容许的情况下辅导学生备课主讲某节内容,然后教师讲评,最后教师把学生讲的不到位的地方,再加以补充,效果很好。
在课堂练习中,让个别同学在黑板上做,做完教师并不要急于评价谁是谁非,而让其他学生自己来评讲,解错了,要分析原因,找出错误的症结,再重新做一遍。这样做,不但使得练中有思,而且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正确的该怎么做;解对了,要想有没有更好的解法,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样大家集思广议,不但把问题解决了,而且还可以拓宽大家的思路,使他们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6)充分利用现代化高科技的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两方面,一方面是老师要根据该课程的特点,高数内容多且抽象,若能采取多媒体+适当板书的讲授,定能事半功倍。另外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可以使用动画,图案的效果,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就是学生要利用网络优势,学会查找学习资料以及充分利用相关媒体资源。特别要注意网上学习资料的下载和学习,比如本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任课教师一般会在教学平台上传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以及相关的学习课件,练习题。
这是笔者借鉴同行以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自学能力,或者说一种兴趣,要培养学生爱学,乐学数学;不要一提起数学,大家都很头疼的。总之,只有转变教学观念,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才能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学习已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终身行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开放式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充分提倡和鼓励以学生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主宰学习生活,积极主动参与每一个过程,积极主动探求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自主、自觉、自律、自强的习惯。其内涵可理解为学生必须主动地、有主见地学习,教师主导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良好结合,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与学生自己因材施学良好结合;教师既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又是指导者、咨询者和鼓励者,学生既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学习的管理者,学习活动的最终受益者。
一、重构自主学习的理念
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课程领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被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在教学论领域,自主学习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论领域,自主学习则被看成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
自主学习以张扬学生个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学习为目标,是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 其核心在于“自主”,突出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决定学什么,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决定怎么学,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在自主学习的理念里,大学教师不单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者,而应该更多地是信息资源的管理者,引导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资源获取知识。要强调的是,这是一种指点性的引导而非全面直接地指导。对于教师提供的各种信息,学生不再是“全盘”接受,而是按照自己的某种标准进行选择,或接受,或忽略,或排斥。
美国密执安大学的P i n t r i c h 教授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自我主动学习的天然倾向”,所以他主张“人的学习应以自主学习的潜能发挥为基础”。《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的命题“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学习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他们自主思维的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
二、课堂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提供和营造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使他们能够获得创新的条件和环境。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借鉴采用一些方法:如过程教学法,有些知识要重结论轻过程,但关键和重点的知识要重过程轻结论。重过程就是重知识的发现,使学生感受到知识都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再如问题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使学生有兴趣,目的性明确。要注意抓住问题发展的规律和拓展空间穷追到底。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我们知道,传统教学的“感知一理解一巩固一应用”这一掌握知识的阶段结构是一个无情感的活动结构,这种结构忽视了根据学习兴趣、学习类型、学习习惯等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情感培养,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是“目中无人”的纯认知活动过程。显然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悖的,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在开放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贯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知识传授向情感和创新的培养延伸,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创设情景,注意情感的诱发,精心备课,精选授课内容。在课前,对教材认真分析研究,了解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贯彻关于相应课程的实施意见,了解专家的教学思路,吸取其精华,捕捉网络资源中有关信息,预测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能碰到的困难,从而精选面授课程的辅导内容、范围和程度。
二是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辅导环节。开放教育教学辅导课,重启发教育,因材施教;重自主学习方法的传授,课堂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重学生改变完全依赖教师的传统习惯,启发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指导他们掌握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网络教学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设置符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式学习。网上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当代教育思想,内容要新颖、有趣。在教学信息的恰当部位设疑及巧妙迂回地提问,富有“心机”的交互设计及答案,点拨形式多样的练习等,能表现无穷宇宙间的自然奥秘,大千世界的众生百相,人类历史的演进沉浮,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等,都能通过网络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每一个知识点都变成学生急于捕捉的猎物,使每一项活动都成为学生获得进步的阶梯,以至“激情涌动,欲罢不能”。
三是精心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确保教学质量。开放教育教学更强调过程管理。对学习过程的监控,主要包括平时作业、考核、实习(实验)等环节。
三、探索的方法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
自主学习的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的方法是有计划的或经过练习已经达到自动化的,学习的时间是定时而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过程做出自我监控,他们还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自主学习强调个体独立、主动、自觉、自我负责的学习,强调对学习的自我定向、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
学生必须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做到客观地适应环境,保持乐观进取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在进入特定的学科、专业环境,融入特定的学科文化后,我们的道德品质、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性格都会受到学科文化的深刻影响。学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专业的特性,构建出自身发展的知识结构,并制定出发展的计划,将现有的时间合理分配,时刻明白自己要做些什么,并在不断地实际学习以及与他人的交流中,摸索出适合自已的学习方法,然后通过自主探究学习,逐渐培养以理性、实证、独立、民主与批判为内涵的科学精神,培养创新能力,使自己学有所成。
四、结语
自主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生和教师持之以恒。作为从事开放教育的一线教师,要适时地进行“角色”的转变,切实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确立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自觉地调整教师与学生的传统关系,努力为学生创造平等、信任、合作的自主性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和谐地发展,从而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作为学生必须有一种主动性学习的态势和倾向,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参与问题的设计,参与问题的解答,参与问题的评价等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师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孙培青.教育名言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2]徐锦芬,占小海.国内外“学习者自主”研究述评[J].外语界,2004(4).
篇4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成为目前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式学习能力也相应成为每个英语教师的责任和教学中的焦点。大学英语教学不仅在于教师的“教”,而更重要的在于学生的“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教学是对教师与学生的作用和地位的重新定位。自主学习不仅使学生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中受益匪浅,而且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心理基础。因此,目前很多学校教育都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理想和目标之一。
一、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念。Holec将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定义为“一种学生自我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Dickinson则把自主性看作是一种对于语言学习的态度。Little认为,自主学习指“一种进行客观评判性反思的能力,做出决策的能力以及采取独立行动的能力”。Littlewood则将其定义为“学习者不依靠老师而使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西方学者由于各自研究角度的不同,赋予自主学习不同的含义,但是其核心都是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自主调控、反思及合作的能力。此外,从不同的定义中,我们也能够总结出,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指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独立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习者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进行独立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作为一种个性化学习,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学习者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创建个人意义的理念。而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强调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思想。
二、大学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目前,我国在大学执教的英语教师大多是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在大量教学实践中,教师所采用的讲解式教学,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促进和培养。还有些教师把自主学习理解为完全自学,将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对立起来。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只是对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有了新的定位,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首先,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不足。目前我国的很多大学生仍旧运用传统的“接受学习模式”,他们习惯了在学习过程中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不习惯于“发现学习模式”和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输出式的活动。学生的“证书型学习动机”强烈,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而大学英语考试题型存在不能充分考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缺陷,这对学习造成了巨大的负面效应,误导学生忽视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其次,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不大。自主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和参与者的管理、信念、态度等人力资源相关,还和环境、材料、技术等物力资源相关。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材设计、教学评价上都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理想的自主学习空间。另外,学生自主学习条件也不利。在现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当谈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时,我们还离不开一些必备的硬件条件。随着学生数目的增多,一些学校的硬件设备远远跟不上学生增长的速度,不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硬件设施保障。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教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教育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主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自主性学习充分考虑到学习者个人的认知、情感等因素,鼓励学生自由采取学习方法。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可以主动积极地寻求知识,全部或部分的承担学习的前期准备、实际操作和效果评估三个方面的学习责任。同时,自主学习并不排斥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合作学习,以群体的合作方式达到学习目的。外语学习者尤其需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著名语言学家Cohen精辟地指出:“语言学习的成功取决于学习者本人,取决于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及其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的各种能力。”“中国学生所学的外语与母语分属不同语系,其文化传统、语言特征(包括语音、语法和文字系统)与母语差异很大,外语学习的难度远远超过母语习得,学习者必须具备很强的自主学习意识才能真正有效地学好外语。”《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也明确指出,把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为重点,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化学习的方向发展。同时指出,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和教育的共同需要,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
现代心理学理论表明,单是知识对学习能力的培养,作用非常有限。知识与策略是学习能力培养的两个基石,两者既是学习能力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习能力的主要载体。由此,对于大学外语学习而言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非易事,要采取知识教学和策略教学相结合原则,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一)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一劳永逸的学习观念,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学生不仅要掌握某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转变学习观念,激发自主学习动机。首先元认知策略是培养自主学习的关键。一些大学对这方面的实验作了研究,结果发现,学生的独立意识、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都不同程度得以提高。所以,外语教师在大力提倡自主学习时,首先要强化元认知策略,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应将元认知训练纳入教学计划中,将每项策略融入语言学习任务,或讲解示范,或分组讨论,让学生反复使用,了解何时何地使用何种策略,提高对认知活动的自我监控能力。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和课外辅导,要求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元认知策略,管理自己的课外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学习策略的培训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在外语环境下,越是成功的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就越多。”一般来说,大多数的学习者在没有经过任何策略培训的情况下也会有意或无意地使用学习策略,但是由于受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并未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适合于不同学习任务的有效的学习策略。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实施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培训来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学习策略培训必须成为外语教学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际互动帮助学生形成各自的学习策略。例如,教师可以采取问卷、测试或者访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风格、策略的倾向性,然后就课内外的学习策略向学习者提供建议。教师也可将学习策略的训练渗透在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中,帮助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领悟成功的学习策略。教师从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入手,应该多层面地培养他们的自主性,需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积极发挥能动性,鼓励和督促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尝试自我调控学习的方法、节奏和进程,放手让学生独自学习,尊重个体差异,重视个别指导。
(二)改革课堂组织模式,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改革课堂组织模式,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是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他们有自己特殊的需要和态度,而这些需求和态度都必须得到教师的重视和理解。明确的课堂纪律、程序和结构是师生共同的愿望,教师和学生积极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教师要想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就必须先竭尽全力去满足学生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实践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课堂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师指导下的课外自学能力培养。在课堂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讨论的主题和与此相关的课堂活动,从不同的侧面围绕该主题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有机会接触该话题的不同层面的语言资料和信息,帮助学生达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三)改善外语自主学习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现代化教学设施是实现有效自主学习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掌握一门外语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习者需要一个环境,需要营造大量的锻炼机会。建立外语自主学习中心的目的正是为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为不同外语水平的学生提供一个固定的语言学习场所,帮助他们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外语的能力。近几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学校在校人数急剧上升,而教师阶段力量相对不足,并且学生的外语水平,对外语学习的动机与要求千差万别,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要打破这种局面,必须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场所设施,保障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并为不同学习者搭建起交流的平台。同时,推出网络课程,转变教学模式,使得传统教学模式逐步演化到自主选择参与的教学。这样,既可以实现由教师现场指导的同步学习,又可以实现在教学计划指导下的非同时自学,还可以实现通过使用电子邮件、网上讨论、网络通话等手段的组合型学习,有效促进课堂和课外的自主性学习。学生完全自主地根据自己的外语水平或语言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学习,如练习听力,训练口语,阅读学习资料,也为学习写作和词汇查阅资料。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安排时间。同时,学生在运用多媒体或电脑时,能够避免师生为纠错花费时间和精力,保证学习中接触到正确的得体的语言材料。
(四)正确处理好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
从学习心理学角度看,学是学生的事,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教师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指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要从多方面鼓励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只有正确地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统一,才能使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也才能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领会、理解、掌握教学内容,达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但离开教师指导这一环节,自主学习只能显得盲目而笨拙,无法取得满意的自主学习效果。教师必须通过指导随时发现、分析和解决存在的影响知识掌握及能力提高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启发学生思考,但不代替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认知的全过程,把知识深化,形成把新知识同化到原有知识体系中的能力。
五、结语
自主学习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式学习能力也相应成为每个英语教师的责任和教学中的焦点。英语教师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学习,完善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探索,开展科研活动,提高自身的素养,采取有效、合理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只有学生具有了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3.
[2]Dickinson,L.Talking shop:Aspects of autonomous learning――An interview with Leslie Dickinson[J].ELT Journal,1993,VOL.47/4:330-335.
[3]Little,D.Learner Autonomy:Definitions,Issues,and Problems[M].Dublin:Authentik,1991.
[4]Littlewood,W.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n contexts[J].Applied Linguistics,1999,(1):71-94.
[5]Cohen,A.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0.
篇5
关键词:电子设计大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李稳国(1977-),男,湖南新邵人,湖南城市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崔治(1982-),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市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湖南益阳41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城市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城院发[2011]46号13)、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09]321号3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115-02
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系统的知识,另一个更为深远的任务是要培养学生能适应今后就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包括阅读自学能力、探索发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开拓能力。[1-5]由国家教委高教司倡导并组织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从1994年的首届试点到2010年已经成功地举办了9届。[2-3]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高校高层次学科竞赛之一,它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每年参赛的情况来看,学生在比赛当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针对出现的种种问题,如何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高校当中日益突出并亟待解决的问题。[3-6]
本文以本校往届电子设计大赛和研究性创新性项目的实际数据和情况为基础,通过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组织培训和对大学生研究性创新性项目指导的实践经验,探讨如何通过大学生设计大赛这种新的思路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一、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组织与策略
依托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系统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训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对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进行系统的组织。
首先,成立大学生电子设计与制作兴趣小组。成立大学生电子设计与制作兴趣小组有三个最主要的目的,一是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兴趣;二是为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基础的平台;三是为将来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
其次是选拔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参与人员。选拔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参与人员可以在大学生电子设计与制作兴趣小组基础上,以校级或是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所在的院系为单位,举办比较基础的电子设计与制作大赛,从中选出成绩优异或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人员。在选拔过程中,可以采取动态的方式:一方面,对成功入选者中积极性高、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予以保留,不理想的劝其退出团队;另一方面,从大学生电子设计与制作兴趣小组中选出冒尖的学生重新入选电子设计大赛团队。然后是为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参与人员提供足够的软硬件平台,为其提供系统的全面培训。
其后,引导与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性与研究性项目的设计与研究。这里也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积极支持与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项目,以项目为依托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二是以社会实践需求为依托,开展创新性产品的开发和专利的申报。
二、电子设计竞赛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促进作用
从前几届电子设计竞赛的试题来看,可以归纳成5类,即电源类、信号源类、无线电类、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仪器类、数据采集与控制类。所涉及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课程有:低频电路、高频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单片机、FPGA和嵌入式等。[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思路也应反映这些特点,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达到电子设计竞赛的水平。为此,我们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
1.以电子信息学科为依托,进行机构调整与课程的整合与优化
将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电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通信工程以及电子信息实验室等合并,成立电子教学基地。基地开出的课程有:电子技术、低频、高频、脉冲数字电路、微机原理、单片机、嵌入式原理等。
2.建立四个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
基础实验:教学内容为基本电子器件的应用性实验。电路由学生自行安装与测试,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电子技术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基础实验的兴趣。
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为低频、高频、数字电路中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及小系统设计。采用积木式、模块化结构,将设计的单元电路组合成小系统电路,完成应用电路系统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低频、高频、数字电路中各种电子电路设计、装调与测试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与书写设计性实验报告的能力。
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包括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信号检测、控制、传输与处理等应用性较强的综合设计性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低频、高频和数字电路综合设计、装调与测试的能力,强调各种设计方案的实现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鼓励创新与突破。要求书写综合性实验报告。
设计研究性实验:教学内容包括与电子信息学科相关的科研课题或学生自拟的课题(向学校申请的创新设计基金课题);要求学生自拟设计方案并自行设计电路,应用新技术、新器件;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与新技术、新器件应用的能力;要求学生发表研究论文。[2]
三、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对创新能力的提高及成功案例
1.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为创新能力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提高了学生元器件的识别、电子焊接这些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对电子产品的设计软硬件使用能力。这些实践经验和技能是创新能力的必要基础。[7]
2.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电子设计大赛既不是单纯的理论设计竞赛,也不仅仅是实验竞赛,而是一个需要参赛选手综合几方面的能力来设计、制作完成、有特定功能的电路竞赛。它既强调理论设计更强调系统实现。它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电子设计大赛的竞赛题目一般都是模拟现实社会电子技术应用领域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应用性。
3.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高新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任何一个个人都不可能拥有足够的知识、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3]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产品的设计、制作、调试,这要求学生之间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一个从事硬件的设计,一个从事软件的设计,一个要制作PCB版与文档的整理。这样学生的团队分工与协作能力自然得以提高,学生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4.成功案例
湖南城市学院2008级学生参与2011年大学生电子设计与制作兴趣小组的人数为85人,从中动态选拔参与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训练的人数为30人,最终定下21人组成7个队伍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最终7支队伍有2支队伍获得2011年全国大学生大赛全国二等奖,1支队伍获得2011年全国大学生大赛湖南赛区三等奖,4支队伍获得2011年全国大学生大赛湖南赛区优胜奖。
除此之外,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培训的学生参加第九届“挑战杯”湖南省大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得科技发明制作B类三等奖1项,主持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4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校级项目3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省级项目1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省级项目做出了具体的产品并顺利结题,达到了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撰写的论文被科技核心刊物录用,该项目成功结题为省级优秀。[8]
从2008级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提前签约的学生达45%,且签约单位好。这说明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同时也表明经过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锻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四、改进与思考
1.建立现代电子创新设计实验室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给优秀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研究的环境,展现新思维、新设计的舞台,我们建立了现代电子创新设计实验室,下学期可以正式投入使用。实验室的设备先进,配置比较齐全:提供各种单片机开发系统、嵌入式和FPGA开发版、万用表、数字存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以及电源。创新设计实验室面向提高班学生、兴趣小组、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学生等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
2.因材施教,鼓励创新
在电子技术、单片机、嵌入式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对有创新设计思想、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可以免做普通实验的内容,安排难度较大的实验课题或学生自定课题,要求他们自拟设计方案,实验室提供所需的特殊器件。对实验课题完成较好的学生可以免考,并给予较好的成绩。
3.以省级和校级研究性与创新性项目为依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湖南城市学院的领导十分重视和鼓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设立了校创新项目,提供一些必要的资金资助。省级或校级项目能够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参与到项目中来,这些既能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项目的结题还给学生必要的压力与动力,从而既快又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结论
综上所述,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对推动湖南城市学院的教学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广泛吸引学生参加、发现优秀人才方面起到了独特作用。通过电子设计竞赛,将有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并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当然,获奖不是最终目的,深入持久地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这才是参加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荣华,喻成涛.浅谈电子设计大赛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7,28(3):60-62.
[2]谢自美,严国萍,柳键.从电子设计竞赛谈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C].全国大学 生电子设计竞赛组织委员会,2003:85-88.
[3]王艳,冯小萍.由“电子设计大赛”浅谈对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0,(29):20-23.
[4]花海安.从电子设计竞赛谈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86-88.
[5]丁幼春.以电子设计大赛为契机推进实践教学环节改革[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51-153.
篇6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环境;自主学习能力;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1-0000-02
1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国家教育部于2009年9月26日正式《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就大学英语教学要求问题明确指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为英语教学要求的三个层次。除了要在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听说能力的培养,更应当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应用和网络信息化的课程,为当代大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就三年来的实施情况,新的教学模式已逐渐清晰,大学英语教学由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这种转变离不开网络多媒体技术作支持,实现网络多媒体技术与教师教学相结合,是对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完善,同时也是培养和发展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力支持。
1.1 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前提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当启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如何学习,才能学会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应变突发状况,并且学会自我调节。所以,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习者自己自足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1.2 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语言学习的目标
学生如何学习和掌握好语言是语言教学的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动态性,需要学习者首先运用各种策略对信息积极加工,自我调整整个学习过程,这样才能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融会贯通。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特性是目标取向性,因为学习语言并不只是为了学习语言知识,而是要达到某种预期目标,关键要看学习者是否能够熟练用所学习来的语言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为了掌握学习语言的技巧和方法,也就是所谓的学习策略,掌握这种学习策略是自己日后学习其他语言提供途径和便利,逐渐培养学习语言的自主学习能力
1.3 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大学生各项能力的保证
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大学生其他各项能力的有力保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掌握语言所蕴涵的文化知识,有助于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现在的大学英语考试已经不仅仅是对英语知识记忆的考查,而更多的是考查如何运用的能力。网络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环境,同时也为各层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资源。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以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中学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要提高大学生的应试能力,首先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英语素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正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2 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大学生英语自学能力
2.1 教师引导策略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面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和信息,学生只是负责听讲,处于比较被动的学习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给基础教育领域向素质教育发展带来了不小阻力。这对教师而言既是挑战,也是使其对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如何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新的教学方式适应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就是广大教师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大学课堂更是如此,大学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尽量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要合理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树立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并且鼓励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主动进行英语学习理论的建构。大学英语教师在导学过程中,要把大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通过适当的策略和方法,激发并满足学生的动机和需求。教师要帮助他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实际英语掌握程度决定其学习方案,培养他们掌握好的方法学习英语,促使他们主动学习英语。
2.2 协作学习策略
维果斯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技能是在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或者说,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相互交流。多媒体网络技术作为语言学习的辅助手段,通过协作学习策略更好的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课堂协作学习的主要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对一的活动和另一种是多人参加的小组活动。在活动中,大学生可以就某个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协商和讨论,这样彼此或多个人的智慧可以与大家分享,共同进步,同时多种不同观点的通过相互讨论,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辨证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方式。还可以组织社团兴趣小组来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经常组织一些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活动,内容可以丰富多彩,灵活多样。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也使大学生在人格平等的环境下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是一种可以体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方式,以此来培养大学生自觉承担学习任务。
2.3 以学生为中心策略
传统的语言教学把课堂当做传授信息与知识的“输送带”,教师通常扮演着知识与信息的供应商角色。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通常采用集体的、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即使大学生已经能够独立老师布置的作业或任务,但教师也习惯性的在学生一遇到困难时,就立即解答或提供便利。这样也会破坏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的提高,教师会无意中维护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以学生为中心的非常重要的教学特点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再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加入,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在这过程中教师应该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要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启发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学生独立思考后的个性思维得以充分展示,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3 结束语
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是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是为了帮助我国大学生达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所设计的一种新型英语教学模式,需要结合英语教学实际,探索出适合本校大学生特点的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为大学生提供各种供选择的学习资源,丰富教学,注重大学生的差异,发展大学生的个性,对大学生自学能力产生积极影响,是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俞碧芳.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6(4).
[2]张殿玉.英语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M].外语教学,2005(1).
[3]朱志敏.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英语应用能力[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7).
[4]张翼航.多媒体网络化自主学习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M].经济师,2010(1).
篇7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概念源于20世纪50年代,西方教育领域有关如何培养终身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一些争论。1981年,Holec将“自主性学习”这一概念引入语言教学领域,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1](P3)。他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五个方面的决策活动:(1)确定学习目标;(2)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3)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4)监控学习过程;(5)评估学习效果。
教育心理学“建构主义”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也就是说,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2]。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教师要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养成自己学习思考、探索的习惯[3]。
二、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目标的要求
现代教育的目标愈来愈倾向于人的能力的提高和全面素质的增强。要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不可能受用一生,终身学习已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培养独立于教师和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未来的教育中,自主学习能力将既是重要的教育目标,也将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技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课堂教学自身的局限性,学生不可能只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大学英语教学的成功更多的是依靠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开展。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沿袭“老师教,学生学”的单向输入、“填鸭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片面强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作为教学另一方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缺乏内在的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4]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教师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转变,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视为语言教学的目标。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伴随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外语教学也向着个性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多媒体及网络的应用无疑给大学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广泛采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建构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和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三、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内驱力,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乐意去学习,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和敏锐的感知。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愿望和兴趣,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将“要我学”的外在要求内化为“我要学”的内在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有的放矢地设疑或解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答,不断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
2.课堂学习和课外网络互动相结合
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次英语课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大力开展课外学习活动。学生必须学会学习,学会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去接受更多的语言输入,寻找更多使用语言的机会,如通过参加英语角、英语竞赛、收听英语广播、阅读英语课外读物等形式也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
另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更多可能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特网为英语学习提供了无限的资源和契机。学生在网络上可以跟任何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互动,进而在原有英语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网上交流和多媒体课件的学习,主动探索建构新的知识。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积极参与活动,激发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3.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发展所采用的各种行动及步骤,是自主学习的关键。Oxford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所采取的行动。O’Malley和Chamot将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三类。[5](P119-120)元认知策略是为了成功学习一门外语而采取的管理步骤,如制订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效果。[5](P44)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特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学习计划,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策略是否得当,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方法和进度,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使学生养成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安排学习任务、监控学习过程、评价任务完成情况的习惯,从而一步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学习是学生与教师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学习活动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是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小组成员能在不断表现、吸收、反思和自我调整中获得成功的机会,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组,发挥学生的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的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以往课堂上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和单向的刻板教学方式为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的多元和多向的信息交流方式。建立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在生动的语境中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四、结语
自主学习为主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空间,培养学生充分利用课外的学习时间和资源,自主调动课外学习的积极性,应用多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将课外英语学习的自主意识和愿望转化为习惯性的自主学习行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逐渐获取终身学习的技能。
参考文献:
[1]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2]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17-22.
[3]张榕芳.建构主义教学观[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2):143-148.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篇8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虽然教育界一直在倡导教育改革, 强调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但是由于中考高考的压力, 中小学教育仍然应试倾向明显, 学生过分依赖教师, 导致很多大学生在踏入大学校门后无法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导致他们目标不明确, 不知道该学什么; 也不知如何去学。现代大学只有培养学生的较强自主学习能力,才可以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提高的适应时展的劳动者和创造者,目前,各高校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这不仅是大学生学好知识的需要,也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自主学习”是学习主体主导自己的学习,它是在学习目标、过程及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研究表明现在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以下现状:
1、传统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中学阶段, 仍习惯于被动地接受“ 填鸭式” 灌输的教学方式,沿用中学的一套学习方式,学习依赖性较强、学习方式单一,跟随教师的指挥棒来进行学习,结果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 , 一旦教师在课堂上少讲或精讲,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支配,以期待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深入的学习,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时, 学生往往不知所措。
2、对自主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许多大学生虽然生活上已经基本独立但是在学习上并没有完全独立起来,学习活动没有树立起明确的目标,还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许多学生却并不懂得珍惜和利用当前有效的课余时间,大多数同学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思考能力,认为只要在大学阶段能够坚持上课,有作业则完成无作业课后用不着再学习的观点,久而久之,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学习目标不明确,意志力薄弱。许多大学生认为考上大学是最终的目标,进了大学后就有松劲、怕苦怕累的思想,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也难以保持中学时期那样的求知热情了。有一部分学生,虽有学习的愿望和要求,但是自我约束能力极差,缺乏计划性、意志力和信心。
4、不会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学习效率低下。在调查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已有自主学习意识,但找不到很好的学习策略。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未达到科学的安排,结果事倍功半,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1、 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和需求、兴趣、自我效能、归因等因素有关。自主学习程度高的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强烈。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其次, 在制定学习目标时, 要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具体的、可以完成的目标。还要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高自我效能的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管理和监控、自信心等方面都要优于低自我效能的学生。
2. 加强教师引导。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既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自主学习动力的激发和持续, 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 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激励作用, 也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外部因素。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学生自主学习动力能否形成的重要外在条件之一。首先要以人为本, 尊重个性, 培养素质。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 关键是看老师能否用自己人格、知识、教育教学方法等去影响、引领他们去发现并开发自己的潜能。教师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不但可以制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 同时也可以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起到促进作用。
3.发挥图书资源和数字化网络资源的利用。进入新世纪,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和方式。图书馆有极其丰富的图书、报刊和多种载体形式的文献资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不竭之源。为了适应这一变革的需要,我们必须更新教学和学习观念,改变教学和学习方式,教师可采取设置一定的问题或题目等方式,让学生有的放矢地通过查询、整理相关信息资料解决问题。学生可根据教师的教学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和各种教育资源,资助选择学习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完成相关学习,特别是数字化的图书馆和各种专业文献数据。为此,学校图书馆根据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及时引进、更新图书资料, 随时提供查阅文献资料的技巧、方法,介绍各种网上信息检索工具及特点和使用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充分发展个性特长,提高独立思考、综合判断、创新思维等能力。
最后, 帮助学生优化学习策略和掌握学习方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重要的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指学生为调节学习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它包括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前者即学生对所输人的语言知识进行处理并发展该语言知识的过程; 后者指用来监控、调节或自主指导学习行为的策略。作为教师, 应该在传授课堂知识的同时, 教授学生运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 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有目标, 有时间的同时, 学习会自主学习, 成为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长效的过程, 只要我们尽心研究探索, 多给学生充分自主的机会和条件, 逐步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并将其应用到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庞维国.自主学习理论的新进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3).
篇9
影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不利因素
1.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由教师灌输知识,以学生单向学习为主的方式,强调知识的传承及应试技巧的训练,认为课堂教学才是正规的。一方面,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对学生有效学习能力的训练重视不够,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大多数学生对老师有较高的依赖性,希望老师一章一节地详细讲解,多进行归纳总结,把学习等同于听课和记笔记,很少看书甚至不看书,学生缺乏主动、自觉、独立学习的勇气、习惯和信心。教师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越讲得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就越深,结果造成学生的高分低能,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学科专业各自为阵的影响
学科专业设置过分强调各自培养目标,这种教育教学倾向容易使学生缺乏思考各专业、各种知识的相关性及知识之间的连接点,缺乏综合的训练素质,导致学科之间学习难以融会贯通。其实,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是存在积极影响的,长期以来文理界限分明,学理工的对文学艺术懂得很少,学文科的理科知识较为薄弱,影响了学生探究知识及多维的、灵活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的生成,不利于开拓科学创新思维。要全面深刻地理解、运用知识,跨学科知识的综合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3.教学过程求同思维的倾向
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缺少的是如何引导学生用求异思维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去探索相关学科的体系以及对现有的结论提出深度的思考。对学生来说,教师、教材、学习辅导材料都是“权威”的,学生始终认为教材是对的,教师的讲解也是正确的,保持其思维一致性,没有反向思维,没有质疑习惯。其实,任何学习都是从疑惑开始的,只有善于提出疑问的人才会去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正如北宋著名思想家张载所说:“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又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学习的能力是在不断对现有的知识提出疑问,敢于挑战前人对知识、概念及定义的定论中提高的。
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1.转变学习观念
传统学习观念的改变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改变观念,才能纠正不正确的学习认识,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真正实现学习中的自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不是把知识一一讲给学生听,而是以“指导者” “帮助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问题,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发现、探索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联系现实积极地思考问题,并力求明确地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2.探索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
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跨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以本学科知识为载体,联系其他学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或对比,从多学科的角度,更为完整地理解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综合知识解答相关问题。以历史学科为例:政史结合,一是能够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地认识历史问题,获得正确的概念。二是可以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通过古代典型事件及人物介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优秀的思想品质,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文史结合,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学知识,丰富历史教学内容,以史结合文,以文挖掘史,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史地结合,充分利用地理知识为历史教学服务,可以使学生准确地掌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研究性学习
第一,鼓励学生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一是对教材中的缺陷或错误提出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会发现教材中存在缺陷和错误,即使是新版教材,由于教材编制体制及编者知识和认识水平,也存在诸多问题。学生能在学习中发现并指出其错误所在,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
二是对教材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历史学科研究的不断突破创新,使历史教材的滞后性更加明显,特别是一些陈旧的历史观点和结论,已经明显的过时甚至被证明是错误的。学生通过对史实的了解,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认识,要把这种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论点,对教材中没有下结论或结论模糊的问题,在学习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历史事物、判断历史结论,大胆地对教材的某些观点或结论提出质疑,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主张,并结合史实进行分析和论证。
三是对教师在教学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近年来对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要求不断强化,教单一学科的教师与学习多学科知识的学生之间,知识和能力的互补性更加突出,学生能对教师提出质疑。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考察问题,鼓励学生与众不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通过师生交流甚至争论解决问题。
第二,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选择专题写学术论文,培养学生综合研究能力。
史料是学习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和依据,对于一些有研究价值、思辨价值的历史内容,让学生通过查阅史料、写史学论文的形式展开思维,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通过自己的思维使历史知识得到哲理性的升华。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趋势。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是对学科内某一重点、热点或现实问题的研究,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研究。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内容、学习研究能力、研究需求或兴趣取向,确定相应的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方式、手段、需要的材料、研究的步骤、分工、预期取得哪些研究成果等。通过研究性学习,作出阶段性或总体性的研究报告,或写出研究专题小论文,以此训练检测学生的学科研究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较为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勤.关于高校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
[2]董义琳.高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学法革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6).
篇10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自主学习良好地满足了终身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的需求,同时又适应了学生在学习策略、学习动机、认知风格以及语言知识方面存在的个体化差异,有效解决了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与矛盾,并使高校教学质量得到切实提高。因而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也应从此点入手,培养并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逐步成为独立的知识学习者以及使用者。
一、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其中认知心理学观点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积极参与、富有热情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选择性地汲取知识和信息,并给出说明、对比以及假设,能够对信息含义重新进行构建,同时又能在已有知识体系中融入新信息以备将来使用。因此,语言教学应对有意义的交际予以关注,而最大化地为学生提供各类学习机会,引导其验证各类假设,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大量交际则是语言教学的基础任务。人本主义心理学则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因素以及自我观念的意义与重要性做了特别强调,并认为与教师的“教”相比,学生自主的“学”更为重要。教师应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并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将学习行为作为一种实现自我的形式,并给予学生在决策过程中的自由和全力,引导其开展自主性学习活动。两种理论都对语言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予以特别强调。
二、自主学习内涵
自主学习应纳入教育哲学范畴,它不单是一种独立学习能力,同时又是一种学习态度。Littlewood是这样看待自主学习的:它主要是“学习者做出独立选择的能力与愿望”。而在本文观点中,自主学习应涵盖两方面的含义,它可作为特定的一种学习模式,即独立于传统课堂氛围外的一种自我指导式的、独立的学习行为;又可视为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行为,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去确立学习目标,同时又能够主动承担学习责任以及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简而言之,自主学习应包括如下内容:(1)学习目标的确立。学生应以他人或自己的需求为依据来分清主次,并分解长期目标,使之成为若干独立的短期目标,并基于评估学习成果来完成新目标的确立;(2)学习内容的选择。学生应以学习目标为依据来识别与个人情况相适应的学习材料,然后加以选择,同时又能对材料优缺点予以正确判断,从而能够合理运用;(3)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4)学习进度与时间的控制;(5)学习效果评估。
三、培养大学英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策略
(一)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只有在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后,才能主动、积极地思考“怎样学”、“学什么”。所以对于自主学习而言,学习动机是必要的前提。通常来说,学习动机是自我激发的、内在的,而合适的目标、归因倾向、结果预测以及自我效能感等等都会成为其诱发因素。其中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个体坚信自己能够完成某一任务,这是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信心的具体表现。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学业水平不同为参考来创设合理的课堂氛围,引导不同层次学生感受成功体验,使之树立学习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形成强烈的英语学习动机。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重视对学习动机较强的个体进行鼓励,使其能够保持这种学习动机,并由工具型动机逐步转变为融合型动机。
(二)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同时涉及了学习者具体的各类可视行为以及学习心理过程,这些可视行为和思维过程始终贯穿于语言学习以及应用全过程中。而学习策略则是可视行为的良好体现,即学习者基于有效学习目的语并良好运用的目的所采用的各类步骤、技巧或者方法。
受先天生理遗传因素影响以及后天经验的获得性差异所致,学习者认知风格也存在较大差异性。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必然也有所不同。例如有些人喜欢默读,有些人则习惯大声朗读;有人善于课前预习,并结合教师讲解来确认和印证自己的观点,而有些人则习惯先听取教师讲解,然后进行课后总结等。所以,教师应对这种认知差异予以足够尊重和关注,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对于英语学习的认知特点,从而能够扬长避短,灵活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使自身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三)自主学习与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与学习策略的培养可以视为一种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培养学习策略目的在于利用培训来引导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意义与重要性有充分认识,使其策略意识得到提高,并学会如何以不同任务为参考来选择合理的学习策略并加以应用。而策略培训内容则包括两部分内容:元认知策略培训以及认知策略培训。认知策略培训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各类学习技巧与策略并切实掌握,例如写作技巧、阅读策略、解题技巧、翻译技巧、交际策略以及听力技巧等;元认知策略培训目的则在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学习计划的科学制定、学习任务的有序安排、学习方式的合理选择、学习过程的有效监控以及学习效果的合理评估等,由此使学生在承担个人学习责任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自主、自立,最终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实践证明,策略培训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能够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以及元认知水平,并对学习方式加以优化,使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得到切实增强,同时也提升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高一虹,周燕,战凤梅等.英语学习与学习者的认同发展――五所高校高年级阶段跟踪研究[J].外语研究,2011,(2):56-62.
[2] 刘英爽.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3,29(2):174-176.